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长安大学汽车理论期末试卷及答案.doc

长安大学汽车理论期末试卷及答案.doc

长安大学汽车理论期末试卷及答案.doc
长安大学汽车理论期末试卷及答案.doc

模拟试卷

班级学号姓名

考试科目汽车理论[I] A 卷闭卷共页

10题,每题1分)

1.一般汽油发动机使用外特性的最大功率比外特性的最大功率通常约小

【B 】

A.25% B.15%

C. 5%

D.35%

2.从汽车功率平衡图上可以看出,各档发动机功率曲线所对应的车速位置不同,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B 】

A.低挡时车速低,所占速度变化区域宽

B.高挡时车速高,所占速度变化区域宽

C.低挡时车速高,所占速度变化区域窄

D.高挡时车速低,所占速度变化区域窄

3.关于附着率的描述中,错误的是【D 】

A.驱动轮的附着率小于等于地面附着系数

B. 驱动轮的附着率是驱动轮不滑转工况下充分发挥驱动力作用所要求的最低路

面附着系数

C.附着率是表明汽车附着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

D.汽车的动力性好坏与驱动轮上的附着率无关

4.装有液力变矩器汽车的动力性能,表述错误的是【C 】

A.通常和液力耦合器或锁止离合器组成综合液力变矩器

B.汽车采用的液力变矩器通常透过性的

C. 液力变矩器能够改善汽车良好路面上的动力性

D.采用液力变矩器的目的通常为了操作简便、起步换挡平顺

5.汽车在哪种车速行驶时,虽然发动机负荷率较高,但行驶阻力增加很多而使百公里油耗大大增加【 B 】

A.低速

B.高速

C.中速

D.减速

6.汽车在循环行驶工况下的燃油经济性更能够反映实际工况,以下哪种工况不是循环行驶的基本工况【】

A.匀加速B.匀速

C.怠速D.减速

7.现代中型货车的比功率一般为【 B 】

A.小于7.35kW/t B.10kW/t左右

C.14.7~20.6kW/t D.大于90kW/t

8.变速器档位数增多后,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动力性下降,经济性下降B.动力性提高,经济性下降

C.动力性下降,经济性提高D.动力性提高,经济性提高

9.汽车制动过程中,弹性车轮作纯滚动时,滑动率通常为【A 】A.15%~20% B.0

C.50% D.100%

10.关于制动器制动力、地面制动力、附着力关系的描述,正确的是【】

A.地面制动力等于附着力B.制动器制动力大于附着力

C.制动器制动力总是大于或等于地面制动力

D.制动器制动力总是等于地面制动力

10题,每题1分)

1.汽车在水平良好路面超车行驶时,受到的行驶阻力有【BCDE 】A.驱动力B.加速阻力

C.坡度阻力D.空气阻力

E.滚动阻力

2.能够改善汽车燃油经济性结构方面的因素有【】

A.保证发动机与底盘良好工作状态B.采用子午线轮胎

C.减轻汽车的总质量D.尽量在高档位行驶

E.采用多档手动变速器或高效率无级变速器

3.在初选传动系最小传动比时,以下原则正确的有【】

A.满足汽车的最低稳定车速B.满足最大爬坡度

C.满足最高车速的要求D.满足后备功率的要求

E.满足驾驶性能的要求

4.下面说法中,可能发生汽车后轴侧滑的有【】

A.前后轮同时抱死B.汽车后轮先抱死,前轮再抱死

C.前轮抱死,后轮不抱死D.后轮抱死,前轮不抱死

E.前后轮都不抱死

5.计算原地起步加速时间时,最佳的换挡时机是【】

A.高档最低车速处B.低档和高档加速度交点处

C.低档最高车速处D.高档最高功率处

E.低档最高功率处

5题,每题3分)

1.最高车速:

2.等速百公里油耗曲线:

3.C曲线:

4.制动效能:

5.(被)利用附着系数:

2分)

1.利用汽车的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可以比较不同车重和空气阻力的车辆动力性能。()

2.汽车的后备功率越大,加速与爬坡能力越好,动力性越好。()

. 1.×改:利用汽车的动力特性图可以比较不同车重和空气阻力的车辆动力性能。

2.√

3. ×改:汽车加速行驶时,后轮的法向反力增加,后轮驱动的汽车附着性能改善。

4.×改:拖带挂车后,汽车发动机负荷率增加,因而燃油消耗率降低,燃油消耗总量增加。 5. ×改:选择传动系最小传动比时需要考虑最大爬坡度、最小稳定车速、附着条件的要求。 6. ×改:汽车比功率是指发动机功率与汽车总质量之比。

7. ×改:制动时汽车行驶的方向稳定性是指制动时汽车按给定路径行驶的能力。

8. ×改:严重的跑偏有时会引起后轴侧滑,易于发生侧滑的汽车有加剧跑偏的趋势。 9. ×改:同步附着系数只与汽车的结构参数相关。

10. X 改:对未装ABS 的汽车而言,理想的前、后制动器制动力分配曲线是最好的制动力分3.汽车加速行驶时,前轮的法向反力增加,前轮驱动的汽车附着性能改善。

( )

4.拖带挂车后,汽车发动机负荷率增加,因而燃油消耗率和燃油消耗量增加。 ( )

5. 选择传动系最小传动比时只需要考虑最大爬坡度的要求。 ( )

6.汽车比功率是指发动机最大功率与发动机最小功率之比。 ( )

7.制动时汽车行驶的方向稳定性是指制动时汽车直线行驶的能力。( )

8.严重的跑偏有时会引起后轴侧滑,易于发生侧滑的汽车有减轻跑偏的趋势。 ( )

9.同步附着系数是一个地面参数。 ( )

10. 理想的前、后制动器制动力分配曲线是最好的制动力分配关系。 ( )

6分,共24分)

1.简要分析后备功率对动力性、燃油经济性的影响。

答:汽车的后备功率)(1

W f T

e P P P +-

=η,通常,后备功率越大,汽车的动力性越好,汽

车所能实现的加速度、爬坡度越大、加速时间越短;反之,则相反,但后备功率太小时,还会造成换挡频繁;(3分)

后备功率越大,发动机的负荷率越低,通常负荷率在80%~90%左右时燃油经济性最好;负荷率小于80%~90%时,后备功率越小,负荷率越高,燃油经济性越好,反之,则相反;负荷率大于80%~90%时,负荷率越高,燃油经济性反而较差。(3分)

2. 简要叙述汽车的燃料经济性评价方法有哪些?

3. 汽车传动系传动比按等比级数分配的好处有哪些?

4. 解释

s b -?、s l -?曲线,并说明加装制动

防抱死系统(ABS )的理论依据。

2题)

得分

评卷人

36~2L 排量发动机的轿车,若是前置发动机前轮驱动(F.F.)轿车,其平均的前轴负荷为汽车总重力的61.5%;设某轿车的轴距 L =2.6m ,

质心高度hg =0.57m ,m =1600kg ,CD =0.45,A =2.002

m ,f =0.02,δ=1.00。

试求:

(1)上述 F. F.型轿车在φ=0. 7路面上的附着力(4分);(1)

z1zs1zw1zs1F = F -F F g h G du b

G g L dt L

-

==?

X11z1

F=F F

?

?

=g=0.7*1600*9.8*61.5%=6750N (4分)

(2)由该附着力所决定的极限最高车速、极限最大爬坡度、极限最大加速度(在求最大爬坡度和最大加速度时可设Fw=0)(6分)。

(2)

X1W f2i j'

F=F+F F F

++

取得最高车速时,2

W max

F

21.15

D

a

C A

u

=,则

(2分)

计算最大爬坡度时加速度为零,,

X11i f2

F=F=F+F sin cos

a

G G f

L

?

αα

=+g g g

max

tan

g

b af

i

L h

?

α

?

-

==

+

=0.347 (2分)求极限最大加速度,坡度阻力和空气阻力均为0

X11f2max

F=F=F ma

?

+,

2

max

3.66/

a m s

=(2分)

2.(11分)下图是在“不同ψ值路面上某汽车制动过程的分析”的局部视图,请问:

?的路面上的制动过程。(4分)

(1)简要分析该汽车在7.0

=

?路面上,前后轮均不抱死时的制动减速度是多少?计算制动效率。(2)在7.0

=

(4分)

(3)初速度为50km/h,

=0.08秒时的制动距离。(3分)

汽车理论[I]参考答案A

一、单项选择题(共10分,共10题,每题1分)

1.B 2.B 3.D 4.C 5.B 6.A 7.B 8.D 9.A 10.C

二、多项选择题(共10分,共10题,每题2分)

1.BDE2.BCE3.CDE4.BD5.BC

三、名词解释题(共15分,共5题,每题3分)

5.最高车速:汽车在额定载荷下、水平良好路面上,以最高档行驶所能达到的最高行驶车

6.等速百公里油耗曲线:测出间隔10Km/h或20km/h的等速百公里油耗量,然后在燃油

消耗量-车速图上连成的曲线。

7.C曲线:以EPA循环工况燃油经济性为横坐标,原地起步加速时间为纵坐标,得到的燃

油经济性-加速时间的关系曲线形状类似C,所以叫C曲线

8.制动效能:指在良好路面上,汽车以一定的初速度制动到停车的制动距离或制动时汽车

的减速度,是汽车制动性能最基本的评价指标。

5.(被)利用附着系数:对应于临界制动强度Z,第I轴产生的地面制动力与法向反力之比。即能够产生制动强度Z所要求的最低路面附着系数。

四、判断改错题(共20分,每题2分)

1.×改:利用汽车的动力特性图可以比较不同车重和空气阻力的车辆动力性能。

2.√

3. ×改:汽车加速行驶时,后轮的法向反力增加,后轮驱动的汽车附着性能改善。

4.×改:拖带挂车后,汽车发动机负荷率增加,因而燃油消耗率降低,燃油消耗总量增加。 5. ×改:选择传动系最小传动比时需要考虑最大爬坡度、最小稳定车速、附着条件的要求。 6. ×改:汽车比功率是指发动机功率与汽车总质量之比。

7. ×改:制动时汽车行驶的方向稳定性是指制动时汽车按给定路径行驶的能力。

8. ×改:严重的跑偏有时会引起后轴侧滑,易于发生侧滑的汽车有加剧跑偏的趋势。 9. ×改:同步附着系数只与汽车的结构参数相关。

10. X 改:对未装ABS 的汽车而言,理想的前、后制动器制动力分配曲线是最好的制动力分配关系。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1.简要分析后备功率对动力性、燃油经济性的影响。 答:汽车的后备功率)(1

W f T

e P P P +-

=η,通常,后备功率越大,汽车的动力性越好,汽

车所能实现的加速度、爬坡度越大、加速时间越短;反之,则相反,但后备功率太小时,还会造成换挡频繁;(3分)

后备功率越大,发动机的负荷率越低,通常负荷率在80%~90%左右时燃油经济性最好;负荷率小于80%~90%时,后备功率越小,负荷率越高,燃油经济性越好,反之,则相反;负荷率大于80%~90%时,负荷率越高,燃油经济性反而较差。(3分) 2. 简要叙述汽车的燃料经济性评价方法有哪些? 答:汽车的燃油经济性常用一定运行工况下汽车行驶百公里的燃油消耗量或一定燃油量能使汽车行驶的里程来衡量。我国常用等速百公里油耗(曲线)或循环行驶试验工况百公里油耗(货车六工况、客车四工况、乘用车15工况),单位L/km (2分);美国常用综合燃油经济性来衡量(mile/gal ):

公路循环工况燃油经济+

性城市循环工况燃油经济综合燃油经济性=

45

.055.01

(2分) 欧洲

常用1/3混合油耗:

)100/(/1203

1

/9031ECE 3131km L h km h km ??++混合=(2分) 3. 汽车传动系传动比按等比级数分配的好处有哪些?

答:汽车各档传动比大体上采用等比级数分配;很多车辆则完全按等比级数分配。主要有以下好处:

①换挡过程中,发动机总在同一转速范围n1~n2内工作。因此,起步加速、换挡操作方便; ②充分利用发动机功率,提高汽车的动力性; ③便于和副变速器结合,形成更多挡位的变速器; ④考虑到汽车各挡利用率差别很大,经常在高挡位行驶,故高挡相邻两挡传动比的间隔应该小些。

(答对前3点就可得满分) 4. 解释

s b -?、s l -?曲线,说明加装制动防抱死系统(ABS )的理论依据。

答:①随着滑动率s 的增加,制动力系数b ?先增加随后降低;而侧向力系数l ?则随滑动率的增加而降低;(2分)

②滑动率将近100%时,制动力系数

b

?和侧向力系数

l

?都急剧降低;在滑动率s在15%~

20%之间时

b

?达到最大,而此时的

l

?也较高;(2分)

③加装制动防抱死系统ABS的汽车,可将制动力系数

b

?和侧向力系数

l

?控制在较高的范围内,使汽车具有较好的制动效能和良好的制动方向稳定性。(2分)

六、分析计算题(共21分,共2题)

36、统计数据表明,装有0.5~2L排量发动机的轿车,若是前置发动机前轮驱动

(F.F.)轿车,其平均的前轴负荷为汽车总重力的61.5%;设某轿车的轴距L=2.6m,质心高度hg=0.57m,m=1600kg,CD=0.45,A=2.00

2

m,f=0.02,δ=1.00。试求:

(1)上述F. F.型轿车在φ=0. 7路面上的附着力(4分);(2)由该附着力所决定的极限最高车速、极限最大爬坡度、极限最大加速度(在求最大爬坡度和最大加速度时可设Fw=0)(6分)。

答:(1)

z1zs1zw1zs1

F= F-F F

g

h

G du b

G

g L dt L

-==?

X11z1

F=F F

?

?

=g=0.7*1600*9.8*61.5%=6750N (4分)

(2)

X1W f2i j'

F=F+F F F

++

取得最高车速时,2

W max

F

21.15

D

a

C A

u

=,则

(2分)

计算最大爬坡度时加速度为零,,

X11i f2

F=F=F+F sin cos

a

G G f

L

?

αα

=+g g g

max

tan

g

b af

i

L h

?

α

?

-

==

+

=0.347 (2分)求极限最大加速度,坡度阻力和空气阻力均为0

X11f2max F =F =F ma ?+,

2max 3.66/a m s = (2分)

2.(11分)下图是在“不同ψ值路面上某汽车制动过程的分析”的局部视图,请问: (1)简要分析该汽车在7.0=?的路面上的制动过程。(4分)

(2)在7.0=?路面上,前后轮均不抱死时的制动减速度是多少?计算制动效率。(4分) (3)初速度为50km/h ,

=0.08秒时的制动距离。(3分)

答:(1)在7.0=?路面上,开始制动时,前后轮均未抱死,前后地面制动力与制动器制动力均按β线上升,直到B 点;此时,β线与7.0=?的r 线相交,后轮开始抱死(此时制动减速度为0.6g ),前、后轮地面制动力按r 线变化,而前后轮制动器制动力仍按β线变化,由于前轮未抱死,有11u xb F F =,直到B '点;此时,r 线与I 曲线相交,前后轮均抱死,获得最大制动减速度0.7g 。(4分)

(2)前后轮均不抱死的最大制动减速度g a 6.0max =(2分)

制动效率为Er=Z/ψ=0.6/0.7=85.7%(2分) (3)

17.2m

(3分)

汽车理论

Editor by D_san

第一章 汽车动力性

一 名词解释:

1、 发动机的使用外特性曲线: 带上全部附件设备,将发动机节气门全开(或高

压油泵在最大供油位置),测试发动机转矩,油耗率b 和转速n 之间的关系。 2、 滚动阻力系数:是车轮在一定条件下滚动时所需推力与车轮负荷之比。 3、 附着率:驱动轮所受的地面切向力Fx 与地面法向反作用力Fz 的比值C φ,它是指汽车直线行驶工况下,充分发挥驱动力所需求的最低的附着系数。 4、 动力因数:D=Ft-Fw/G

5、汽车的功率平衡图:若以纵坐标表示功率,横坐标表示车速,将发动机功率Pe,汽车经常遇到的阻力功率对车速的关系曲线绘在坐标图上。

二填空题:

1、地面对轮胎切向反作用力的极限值,称为附着力。

2、驱动力系数为驱动力与径向载荷之比。

3、汽车的加速时间表示汽车的加速能力,它对平均行驶车速有着很大影响。常用原地起步加速时间和超车加速时间来表明汽车的加速能力。

4、汽车的驱动力是驱动汽车的外力,即地面对驱动轮的纵向反作用力。

5、车速达到某一临界车速时,滚动阻力迅速增长,此时轮胎发生驻波现象。

6、汽车直线行驶时受到的空气阻力分为压力阻力与摩擦阻力两部分。压力阻力分为:形状阻力,干扰阻力,内循环阻力和诱导阻力四部分。形状阻力占压力阻力的大部分。

7、汽车的动力性能不只受驱动力的制约,它还受到轮胎与地面间附着条件的限制。

三问答题:

1.如何用弹性轮胎的弹性迟滞现象,分析弹性轮胎在硬路上滚动时,滚动阻力偶矩产生的机理?

P8,一二段,图1-9,1-10.

2.影响汽车动力性的因素有哪些?

发动机发出的扭矩F

tq ,变速器的传动比ig,主减速器传动比i

,传动系的

传动效率η

T ,空气阻力系数C

D

,迎风面积A,活动阻力系数f,汽车总质量G等。

四计算题:

1、后轴驱动的双轴汽车在滚动阻力系数f=0.03的道路上能克服道路的上升坡度角为20度。汽车数据:轴距L=4.2m,重心至前轴距离a=3.2m,重心高度hg=1.1m,车轮滚动半径r=0.46m。问:此时路面的附着系数值最小应为多少?

解:Fz

1=G(b/Lcosα-h

g

/Lsinα)-G·rf/L`cosα

Fz

2= G(a/Lcosα-h

g

/Lsinα)+G·rf/L`cosα

φ

min =Cφ

2

=Fx

2

/Fz

2

=F

f1

+Fw+Fi+Fj/Fz

2

=(F

z1

·f+G·sinα+m·du/dt)/Fz

2

=

(Fz

1

·f+G·sinα)/Fz

2

2、汽车用某一挡位在f =0.03的道路上能克服的最大坡度Imax =20%,若用同一

挡位在f =0.02的水平道路上行驶,求此时汽车可能达到的加速度的最大值是多少?(δ=1.15 且忽略空气阻力)

解:α=artan0.2,

汽车能产生的最大驱动力:Ft max =G ·f 1·cos α1+G ·sin α1=G ·f 2+δ·G/g ·du/dt max

上式移项: (du/dt )max = (f1?cosα1+ ?sinα1-f2)·g/δ=

第三章 汽车动力装置参数的选定

1.汽车比功率:是单位汽车总质量所具有的发动机功率。

2.确定最大传动比时,要考虑最大爬坡度、附着率及汽车最低稳定车速三方面的问题。

3.汽车的燃油经济性常用一定运行工况下汽车行驶百公里的燃油消耗量或一定燃油量能使汽车行驶的里程来衡量。等速行驶工况没有全面反映汽车的实际运行情况,各国都制定了一些典型的循环行驶试验工况来模拟实际汽车运行状况。

4.试分析主传动比i0的大小对汽车后备功率及燃油经济性能的影响? 根据公式u a =0.377·r n /i o i g 知不同i o 时的汽车功率平衡图中的3条线,i o1

5.试分析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节油原理。

1、在汽车一般行驶中其蓄电池能吸收储存电能,在需要大功率的时候提供电能;

2、可以在停车等候或低速滑行等工况下关闭内燃机;

3、当汽车减速滑行或紧急制动时,可利用发电机回收部分制动能量转为电能存入蓄电池。

6.在汽车结构方面,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改善燃油经济性?试解释之。 1、缩减轿车总尺寸和减轻重量

2、提高汽油发动机的热效率和机械效率,增压化,广泛采用电子计算机控制技术

3、采用无级变速器

4、汽车外形与轮胎

7.从使用与结构方面简述影响汽车燃油经济性的因素。

使用方面:行驶车速,档位选择,挂车的应用,正确的保养和调整 结构方面:参考第6题 8.怎么样选定汽车发动机的功率?

先从保证汽车预期的最高车速来初步选择发动机应有的功率;选择的发动机

功率应大体等于但不小于以最高车速行驶时行驶阻力功率之和;在实际工作中,还利用现有汽车统计数据初步估计汽车比功率来确定发动机应有功率。

9.怎么样确定最大传动比和最小传动比?

最大传动比确定:考虑三方面:最大爬坡度,附着率及汽车的最低稳定车速。

最小传动比确定:先确定最高车速,若相当发动机最大功率时的车速称为u

p

,则

有u

amax2=u

p2

,i

o

选择到汽车最高车速相当于发动机醉倒功率点的车速,最高车速

是最大的;再确定汽车后备功率,过去多数汽车的最小传动比选择得u

amax =u

p

稍大于u

p

,近年来,为了提高燃油经济性,出现了减小最小传动比的趋势。10.试分析汽车的换挡过程(假设车速不变离合器平稳接触

第四章汽车的制动性

一名词解释:

侧向力系数:侧向力与垂直载荷之比。

利用附着系数:对应制动强度z 汽车第i轴产生的地面制动力Fx

bi

与对应制动

强度z地面对第i轴的法向反力Fzi的比值φ

i

实际前、后制动器制动力分配线(β线):汽车实际制动的时候前轮制动制动力Fu1和后轮制动制动力Fu2之间的关系曲线。

制动力系数:地面制动力与垂直载荷的比值。

滑动率:u

w -r

ro

ω

w

/u

w *100%

制动器制动力:在轮胎周缘为了克服制动力器摩擦力矩所需的力。

二填空题

1、车轮的滑动率越小,侧向力系数越大。

2、制动时汽车跑偏的原因有左右轮制动制动力不相等和制动时悬架导向杆系与转向系拉杆在运动学上不协调。

3、盘式制动器与鼓式制动器相比:其制动效能差,稳定性能好,反应时间短。

4、汽车的制动性能主要由制动性能,制动效能恒定性和制动时汽车的稳定性三方面来评价。

5、制动器温度上升后,摩擦力矩常会有显著下降,这种现象称为热衰退。

6、汽车制动时,某有一轴或两轴车轮发生横向滑动的现象称为侧滑。

7、?曲线与I曲线交点处的附着系数称为同步附着系数,所对应的制动减速度称为临界减速度。

8、汽车的地面制动力首先取决于驱动力,但同时又受附着条件的限制。

三问答题

1、如何用作图法作出理想的前后制动器制动力分配曲线?并写出有关公式。

2、汽车安装ABS(制动防抱死系统)后,对汽车制动时的方向稳定性有什么改善?分析其原因。

答:因为从一系列试验说明了只有后轮抱死或后轮提前抱死,在一定车速下,后轴才将发生侧滑,另外只有前轮抱死或前轮先抱死时,因为侧向力系数为零,不能产生任何地面侧向反作用力汽车无法按原弯道行驶而沿切线方向驶出,即失去转向能力,然而ABS能使汽车制动时的滑动率保持在较低值(s=15%),便可获得较大的制动力系数与较高的侧向力系数,这样制动系性能最好,侧向力稳定性也很好。

3、何为同步附着系数?如何得到?

答:β线与I曲线交点处的附着系数为同步附着系数,它是由汽车结构参数决定的,反映汽车制动性能的一个参数。

四计算题

1、一辆轿车总重为21.24kN,轴距L=2.87m,重心距前轴距离a=1.27m,重心高度hg=0.508m,制动力分配系数=0.6。试计算:在附着系数=0.8的路面上制动时,哪一轴车轮将首先抱死?并求出该轴车轮刚抱死时汽车的制动减速度是多少?

解:φ

0=Lβ-b/h

g

<φ,后轮先抱死。抱死时:Fx

b1

/Fx

b2

=Fu

1

/Fu

2

=β/1-β=1.5·····○1

因为后轮抱死,所以Fx

b2=φF

z2

=φ·G/L(a-zh

g

),Fx

b2

=( -φh

g

/L+φh

g

)·Fx

b1

+

(φGa/L+φh

g ),代入数据可得:Fx

b2

= -0.1274Fx

b1

+6.5864·············○2

○1代入○2得:Fx

b2=5.553KN,Fx

b1

=8.329KN

因为Fx

b2+Fx

b1

=m·du/dt=G·Z,所以du/dt=6.4m/s2

2、如下图所示,设同步附着系数为j0=0.39。利用b曲线、I曲线、f和r线组分析汽车

第5章汽车的操纵稳定性

一名称解释

1. 稳态横摆角速度增益:汽车的稳态横摆角速度ωr与前轮转角δ之比。

2. 汽车前或后轮(总)侧偏角:受到侧向力的轮胎滚动时,轮胎胎面接地印迹中心线与车轮平面间的夹角。

3. 回正力矩:轮胎发生侧偏时,由接地面内分布的微元侧向力产生的作用于轮胎绕OZ轴的力矩。

4. 侧倾转向:由车厢侧倾所引起的前轮绕主销的转动,后轮绕垂直于地面轴线的转动,即车轮转向角的变动。

5. 附着椭圆:当侧偏角不同的时候,驱动力和侧偏力的关系为一组曲线的包络线接近一椭圆。

6. 横摆角速度频率响应特性:转向盘转角正弦输入下,频率由0→∞时,汽车横摆角速度与转向盘转角的振幅比及相位差的变化规律。

7. 轮胎坐标系:P135

8. 轮胎的侧偏现象:当车轮有侧向弹性时,即使F

y

侧向力没有达到附着极限,汽车行驶偏离车轮平面的现象。

二填空题

1.汽车重心向前移动,会使汽车的过多转向量减少。

2.汽车的稳态转向特性分成三种类型:不足转向,中性转向和过多转向。

3.轮胎的气压越高,则轮胎的侧偏刚度越大。

4.由轮胎坐标系有关符号规定可知,负的侧偏力产生正的侧偏角。

5.当汽车质心在中性转向点之前时,汽车具有不足转向特性。

6.一般而言,最大侧偏力越大,汽车的极限性能越好,圆周行驶的极限侧向加速度越高。

7.汽车横摆角速度的频率特性包括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

8.在侧向力作用下,若汽车前轴左、右车轮垂直载荷变动量较大,汽车趋于增加不足转向量;若后轴左、右车轮垂直载荷变动量较大,汽车趋于减小不足转向量。

三简答分析题:

1.试分析轮胎结构、工作条件对轮胎侧偏特性的影响?

2.有几种方式可以判断或者表征汽车角阶跃输入稳态转向特性?请简单叙述。

1、稳定性因数K:K>0,不足转向;K=0,中性转向;K<0,过多转向。

2、前后轮侧偏角绝对值之差│α

1│-│α

2

│: │α

1

│-│α

2

│>0,不足转向;

│α

1│-│α

2

│=0,中性转向;│α

1

│-│α

2

│<0,过多转向。

3、转向半径之比R/R

0:R/R

>1,不足转向;R/R

=1,中性转向;R/R

<1,过

多转向。

4、静态储备系数 S.M.:S.M.>0,不足转向;S.M.=0,中性转向;S.M.<0,过多转向。

3.车厢的侧倾力矩由哪几部分组成?

1、悬挂质量的离心力引起的侧倾力矩;

2、侧倾后悬挂质量重力引起的侧倾力矩;

3、独立悬架中,非悬挂质量的离心力引起的侧倾力矩。

四计算题:

1、二自由度轿车模型的有关参数为:总质量=1818.2kg;绕oz轴的转动惯量=3885kg.m2;轴距L=3.048m;质心至前轴距离 a=1.463m;质心至后轴距离b=1.585m;前轮总的侧偏刚度=-62618 N/rad;后轮总的侧偏刚度 =-110185 N/rad。

1)试求:稳定性因数K;

2)特征车速uch;

3)车速u=22.35m/s时的转向灵敏度

解:1、稳定性因数K=m/L2(a/k

2-b/k

2

)=0.002

2、特征车速:uch=√1/K=70.71

3、转向灵敏度:ωr/δ)

s

=(u/L)/(1+Ku2)=3.668

汽车理论期末考试试题及其答案范文

汽车理论期末考试试题及其答案范文 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X9QT-X8QQB8Q8-NQ8QJ8-M8QMN]

一、填空题 1、汽车动力性主要由最高车速、加速时间和最大爬坡度三方面指标来评定。 2、汽车加速时间包括原地起步加速时间和超车加速时间。 3、汽车附着力决定于地面负着系数及地面作用于驱动轮的法向反力。 4、我国一般要求越野车的最大爬坡度不小于60%。 5、汽车行驶阻力主要包括滚动阻力、空气阻力、坡度阻力和加速阻力。 6、传动系损失主要包括机械损失和液力损失。 7、在同一道路条件与车速下,虽然发动机发出的功率相同,但档位越低,后备功率越大,发动机的负荷率就越小,燃油消耗率越大。 8、在我国及欧洲,燃油经济性指标的单位是L/100KM,而在美国燃油经济性指标的单位是mile/USgal。 9、汽车带挂车后省油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增加了发动机的负荷率,二是增大了汽车列车的利用质量系数。 10、制动性能的评价指标主要包括制动效能、制动效能恒定性和制动时方向的稳定性。 11、评定制动效能的指标是制动距离和制动减速度。 12、间隙失效可分为顶起失效、触头失效和托尾失效。 12、车身-车轮二自由度汽车模型,车身固有频率为,驶在波长为6米的水泥路面上,能引起车身共振的车速为 54km/h。 13、在相同路面与车速下,虽然发动机发出的功率相同,但档位越高,后备功率越小,发动机的负荷率就越高,燃油消耗率越低。 14、某车其制动器制动力分配系数β=,若总制动器制动力为20000N,则其前制动器制动力为1200N。 15、若前轴利用附着系数在后轴利用附着系数之上,则制动时总是前轮先抱死。 16、汽车稳态转向特性分为不足转向、中心转向和过多转向。转向盘力随汽车运动状态而变化的规律称为转向盘角阶段输入。 17、对于前后、左右和垂直三个方向的振动,人体对前后左右方向的振动最为敏感。 18、在ESP系统中,当出现向左转向不足时,通常将左前轮进行制动;而当出现向右转向过度时,通常将进行制动。 19、由于汽车与地面间隙不足而被地面托起、无法通过,称为间隙失效。 20、在接地压力不变的情况下,在增加履带长度和增加履带宽度两个方法中,更能减小压实阻力的是增加履带长度。 21、对于具有弹性的车轮,在侧向力未达到地面附着极限的情况下,车轮行驶方向依然会偏离其中心平面的现象称b为轮胎的侧偏现象。 22、车辆土壤推力与土壤阻力之差称为挂钩牵引力。 二、选择题 1、评价汽车动力性的指标是(C) A、最高车速、最大功率、加速时间 B、最高车速、最大功率、最大扭矩 C、最高车速、加速时间、最大爬坡度 D、最大功率、最高车速、最大爬坡度 2、同一辆汽车,其车速增加一倍,其空气阻力提高(D)。 A、1倍 B、2倍 C、3倍 D、4倍 3、汽车行驶的道路阻力包括(A) A、滚动阻力+坡度阻力 B、滚动阻力+空气阻力 C、空气阻力+坡度阻力 D、空气阻力+加速阻力 4、下列关于改善燃油经济性说法错误的是(B) A、缩减汽车总尺寸 B、减少档位数 C、降低汽车总质量 D、尽量使用高档 5、峰值附着系数对应的滑动率一般出现在(C)。

汽车理论期末考试复习试题和答案

三、名词解释 1、坡度阻力与道路阻力 2、等速百公里油耗 3、动力因素 4、后备功率 5、制动力系数与侧向力系数 6、制动效率与利用附着系数 7、制动器抗热衰退性与抗水衰退性 8、制动器制动力分配系数 8、接近角与离去角 10、牵引系数与牵引效率 11、附着力与附着率 12、同步附着系数 13、滑水现象 14、制动跑偏与制动侧滑 15、滑动率与制动力系数 四、简答题 1、滚动阻力与哪些因素有关? 2、在高速路上行驶时,轮胎气压高些好还是低些好?为什么?若在松软的沙土路面或雪面上又如何? 3、为追求高的动力性,应如何换档?若追求低油耗,又该如何换档? 4、在设计传动系各档传动比时,应遵循怎样的基本原则? 5、为降低空气阻力可采取哪些措施? 6、从保证制动时方向稳定性出发,对制动系的要求是? 7、汽车的稳态转向特性分为哪三种类型?一般汽车应具有什么样的转向特性? 8、汽车满载和空载时是否具有相同的操纵稳定性? 9、车辆稳定性控制系统(VSC)的控制原理是什么? 10、在制动过程中,若只有前轮抱死或前轮先抱死,会出现什么情况?如

果只有后轴抱死或后轴先抱死又如何?最理想的制动情况是? 11、纵向通过角和最小离地间隙对汽车通过性有何影响? 12、横向稳定杆起什么作用?其装在前悬架与后悬架效果有何不同? 五、计算题 1、已知某汽车的总质量m=3000kg,C D =,A=3m2,旋转质量换算系数δ=,坡度角α=5°,f=,车轮半径r=0.367m,传动系机械效率η=,加速度 du/dt=0.25m/s2,u a =30km/h,计算汽车克服各种阻力所需要的发动机输出功率?(g=9.81m/s2)。 2、设一驱动轿车轴距L=2.6m,质心高度h g =0.57m,其前轴负荷为总重的%。确定其在?=和?=路面上所能达到的极限最高车速与极限最大爬坡度及极限最 大加速度(在求最大爬坡度和最大加速度时可设F W =0)。其它有关参数为: m=1600kg,C D =,A=2m2,f=,δ=1。 3、已知某车总质量为m=2000kg,L=4m(轴距),质心离前轴的距离为a=2.5m, 离后轴的距离为b=1.5m,质心高度h g =0.6m,在坡度i=%的良好路面上下坡时, 求前后轴的轴荷分配系数(注:前轴荷分配系数m f1=F z1 /F z ,后轴为m f2 =F z2 /F z )。 4、设车身—车轮二自由度汽车模型,其车身部分固有频率f =2Hz,行驶在 波长λ=5m的水泥接缝路面上,求引起车身共振时的车速u。若该车车轮部分的 固有频率f 1 =10Hz,在砂石路上常用的车速为30km/h,问由于车轮部分共振时,车轮对路面作用的动载所形成的搓板路波长λ=? 5、已知某型货车满载时有关参数如下:总质量m=9290kg,质心高度 h g =1.17m,轴距L=3.95m,质心到前轴距离a=2.95m,制动力分配系数β=。 1)求前后轴利用附着系数表达式(制动强度z的函数),并求出同步附着系数; 2)求当行驶车速u=30km/h,在?=的路面上车轮不抱死的制动距离。(计算

长安大学汽车理论806

806汽车理论考试内容范围 参考教材:汽车理论(第4版)余志生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 内容与要求: 一汽车的动力性 内容:1动力性指标;2汽车的驱动力与行驶阻力;3汽车的驱动力与行驶阻力平衡图与动力特性图;4汽车行驶的附着条件与汽车的附着率;5汽车的功率平衡图;6装有液力变矩器的汽车的动力性。 要求: 掌握动力性指标及汽车的驱动力、汽车的行驶阻力的概念; 掌握汽车行驶方程式,汽车的行驶条件与附着率;了解汽车的驱动力与行驶阻力平衡图与动力特性图的意义和制取方法; 掌握汽车的的附着条件与汽车的附着率的概念; 掌握汽车的功率平衡图; 了解装有液力变矩器的汽车的动力性。 二汽车的燃油经济性 内容:1燃油经济性的评价指标;2 燃油经济性的计算;3影响经济性的因素;4装有液力变矩器的汽车的燃油经济性;5汽车的动力性与经济性试验。

掌握燃油经济性的评价指标,掌握燃油经济性的计算方法; 掌握影响经济性的因素,掌握装有液力变矩器的汽车的燃油经济性; 了解装有液力变矩器的汽车的燃油经济性; 了解汽车动力性与经济性道路试验方法。 三汽车动力性装置参数的选择 内容:1发动机功率的选择;2 最小传动比的选择;3最大传动比的选择;4传动系档数和各档传动比的选择;5利用C曲线确定动力性装置的参数 要求: 掌握发动机功率和最小传动比的选择,掌握最小传动比的选择; 掌握最大传动比的选择,掌握传动系档数和各档传动比的选择; 掌握利用C曲线确定动力性装置的参数。 四汽车的制动性 内容:1制动性的评价指标;2制动时的车轮受力;3制动效能及其恒定性;4制动时的方向稳定性;5前后制动器制动力的比例关系;6 汽车制动试验

汽车理论 期末考试试题 及其答案

一、填空题 1、汽车动力性主要由最高车速、加速时间和最大爬坡度三方面指标来评定。 2、汽车加速时间包括原地起步加速时间和超车加速时间。 3、汽车附着力决定于地面负着系数及地面作用于驱动轮的法向反力。 4、我国一般要求越野车的最大爬坡度不小于60%。 5、汽车行驶阻力主要包括滚动阻力、空气阻力、坡度阻力和加速阻力。 6、传动系损失主要包括机械损失和液力损失。 7、在同一道路条件与车速下,虽然发动机发出的功率相同,但档位越低,后备功率越大,发动机的负荷率就越小,燃油消耗率越大。 8、在我国及欧洲,燃油经济性指标的单位是L/100KM,而在美国燃油经济性指标的单位是mile/USgal。 9、汽车带挂车后省油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增加了发动机的负荷率,二是增大了汽车列车的利用质量系数。 10、制动性能的评价指标主要包括制动效能、制动效能恒定性和制动时方向的稳定性。 11、评定制动效能的指标是制动距离和制动减速度。 12、间隙失效可分为顶起失效、触头失效和托尾失效。 12、车身-车轮二自由度汽车模型,车身固有频率为,驶在波长为6米的水泥路面上,能引起车身共振的车速为54km/h。 13、在相同路面与车速下,虽然发动机发出的功率相同,但档位越高,后备功率越小,发动机的负荷率就越高,燃油消耗率越低。 14、某车其制动器制动力分配系数β=,若总制动器制动力为20000N,则其前制动器制动力为1200N。 15、若前轴利用附着系数在后轴利用附着系数之上,则制动时总是前轮先抱死。 16、汽车稳态转向特性分为不足转向、中心转向和过多转向。转向盘力随汽车运动状态而变化的规律称为转向盘角阶段输入。 17、对于前后、左右和垂直三个方向的振动,人体对前后左右方向的振动最为敏感。 18、在ESP系统中,当出现向左转向不足时,通常将左前轮进行制动;而当出现向右转向过度时,通常将进行制动。 19、由于汽车与地面间隙不足而被地面托起、无法通过,称为间隙失效。 20、在接地压力不变的情况下,在增加履带长度和增加履带宽度两个方法中,更能减小压实阻力的是增加履带长度。 21、对于具有弹性的车轮,在侧向力未达到地面附着极限的情况下,车轮行驶方向依然会偏离其中心平面的现象称为轮胎的侧偏现象。 22、车辆土壤推力与土壤阻力之差称为挂钩牵引力。 二、选择题 1、评价汽车动力性的指标是(C) A、最高车速、最大功率、加速时间 B、最高车速、最大功率、最大扭矩 C、最高车速、加速时间、最大爬坡度 D、最大功率、最高车速、最大爬坡度 2、同一辆汽车,其车速增加一倍,其空气阻力提高(D)。 A、1倍 B、2倍 C、3倍 D、4倍 3、汽车行驶的道路阻力包括(A)

《汽车理论》知识点全总结归纳

欢迎阅读 《汽车理论》知识点全总结 第一部分:填空题 第一章.汽车的动力性 1.从获得尽可能高的平均行驶速度的观点出发,汽车的动力性指标主要是:(1)汽车的最高车速Umax(2)汽车的加速时间t(3)汽车的最大爬坡度imax。 2.常用原地起步加速时间和超车加速时间来表明汽车的加速性能。 3.汽车在良好路面的行驶阻力有:滚动阻力,空气阻力,坡道阻力,加速阻力。 4.汽车的驱动力系数是驱动力与径向载荷之比。 2.确定最大传动比时,要考虑三方面的问题:最大爬坡度、附着率及汽车最低稳定车速。 3.确定最小传动比时,要考虑的问题:保证发动机输出功率的充分发挥、足够的后备功率储备、受驾驶性能限制和综合考虑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 4.某厂生产的货车有两种主传动比供用户选择,对山区使用的汽车,应选择传动比大的主传动比,为的是增大车轮转矩,使爬坡能力有所提高。但在空载行驶时,由于后备功率大,故其燃油经济性较差。 5.在同一道路条件与车速下,虽然发动机发出的功率相同,但变速器使用的档位越低,后备功率越大,发动机的负荷率越低,燃油消耗率越高。 6.单位汽车总质量具有的发动机功率称为比功率,发动机提供的行驶功率与需要的行驶功率之差称为后备功率。 7.变速器各相邻档位速比理论上应按等比分配,为的是充分利用发动机提供的功率,提高汽车的

动力性。 8.增加挡位数会改善汽车的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这是因为:就动力性而言,挡位数多,增加了发动机发挥最大功率附近高功率的机会,提高了汽车的加速和爬坡能力。就燃油经济性而言,挡位数多,增加了发动机在低燃油消耗率区工作的可能性,降低了油耗。 9.对汽车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有重要影响的动力装置参数有两个,即最小传动比和传动系挡位数。 第四章.汽车的制动性 1.汽车制动性的评价指标是:(1)制动效能,即制动距离与制动减速度(2)制动效能的恒定性,即抗热衰退性能(3)制动时汽车的方向稳定性。 2.制动效能是指:汽车迅速降低车速直至停车的能力,评定指标是制动距离和制动减速度。 汽车的制动距离是指从驾驶员开始操纵制动控制装置(制动踏板)到汽车完全停止住为止汽车驶过的距离,它的值取决于制动踏板力、路面附着条件、车辆载荷和发动机是否结合等因素。 第六章.汽车的平顺性 1.研究平顺性的目的是控制汽车振动系统的动态特性,使乘坐者不舒服的感觉不超过一定界限,平顺性的评价方法有加权加速度均方根值法和振动剂量值两种。 2.“ISO2631”标准用加速度均方根值给出了在1-80Hz摆动频率范围内人体对振动反应的暴露极限、疲劳-降低工效界限、降低舒适界限三种不同的感觉界限。 3.进行舒适性评价的ISO2631-1:1997(E)标准规定的人体座姿受振模型考虑了:座椅支撑面,座椅靠背和脚支撑面共三个输入点12个轴向的振动。 4.悬架系统对车身位移来说,是将高频输入衰减的低通滤波器,对于动挠度来说是将低频输入衰减的高通滤波器。 5.降低车身固有频率,会使车身垂直振动加速度减小,使悬架动饶度增大。 6.作为汽车振动输入的路面不平度,主要用路面功率谱密度来描述其统计特性。

长安大学汽车理论期末试卷及答案

模拟试卷 班级学号姓名 考试科目汽车理论[I] A 卷闭卷共页 一、单项选择题(共10 分,共10 题,每题1 分) 得分评卷人 1. 一般汽油发动机使用外特性的最大功率比外特性的最大功率通常约小 【B 】 A.25% B.15% C. 5% D.35% 2. 从汽车功率平衡图上可以看出,各档发动机功率曲线所对应的车速位置不同,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B 】 A.低挡时车速低,所占速度变化区域宽 B.高挡时车速高,所占速度变化区域宽 C.低挡时车速高,所占速度变化区域窄 D.高挡时车速低,所占速度变化区域窄 3. 关于附着率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D 】 A. 驱动轮的附着率小于等于地面附着系数 B. 驱动轮的附着率是驱动轮不滑转工况下充分发挥驱动力作用所要求的最低路 面附着系数 C. 附着率是表明汽车附着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 D.汽车的动力性好坏与驱动轮上的附着率无关 4.装有液力变矩器汽车的动力性能,表述错误的是【C 】 A.通常和液力耦合器或锁止离合器组成综合液力变矩器 B.汽车采用的液力变矩器通常透过性的 C. 液力变矩器能够改善汽车良好路面上的动力性 D.采用液力变矩器的目的通常为了操作简便、起步换挡平顺 5.汽车在哪种车速行驶时,虽然发动机负荷率较高,但行驶阻力增加很多而使 百公里油耗大大增加【 B 】 A. 低速 B.高速 C. 中速 D.减速 6. 汽车在循环行驶工况下的燃油经济性更能够反映实际工况,以下哪种工况不 是循环行驶的基本工况【】 A.匀加速B.匀速

C.怠速D.减速 7. 现代中型货车的比功率一般为【 B 】 A.小于7.35kW/t B.10kW/t 左右 C.14.7 ~20.6kW/t D.大于90kW/t 8.变速器档位数增多后,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动力性下降,经济性下降B.动力性提高,经济性下降 C.动力性下降,经济性提高D.动力性提高,经济性提高 9.汽车制动过程中,弹性车轮作纯滚动时,滑动率通常为【 A 】A.15% ~20% B.0 C.50% D.100% 10 .关于制动器制动力、地面制动力、附着力关系的描述,正确的是【】 A.地面制动力等于附着力B.制动器制动力大于附着力 C.制动器制动力总是大于或等于地面制动力 D.制动器制动力总是等于地面制动力 一、多项选择题(共10 分,共10 题,每题1 分) 得分评卷人 1. 汽车在水平良好路面超车行驶时,受到的行驶阻力有【BCDE 】A.驱动力B.加速阻力 C.坡度阻力D.空气阻力 E.滚动阻力 2. 能够改善汽车燃油经济性结构方面的因素有【】 A.保证发动机与底盘良好工作状态B.采用子午线轮胎 C.减轻汽车的总质量D.尽量在高档位行驶 E.采用多档手动变速器或高效率无级变速器 3.在初选传动系最小传动比时,以下原则正确的有【】A.满足汽车的最低稳定车速B.满足最大爬坡度 C.满足最高车速的要求D.满足后备功率的要求 E.满足驾驶性能的要求 4.下面说法中,可能发生汽车后轴侧滑的有【】 A.前后轮同时抱死B.汽车后轮先抱死,前轮再抱死 C.前轮抱死,后轮不抱死D.后轮抱死,前轮不抱死 E.前后轮都不抱死

汽车理论期末考试复习题和答案

五、计算题 1、已知某汽车的总质量m=3000kg,C D=0.75,A=3m2,旋转质量换算系数δ=1.06,坡度角α=5°,f=0.015,车轮半径r=0.367m,传动系机械效率η=0.85,加速度du/dt=0.25m/s2,u a=30km/h,计算汽车克服各种阻力所需要的发动机输出功率?(g=9.81m/s2)。 2、设一F.F驱动轿车轴距L=2.6m,质心高度h g=0.57m,其前轴负荷为总重的61.5%。确定其在?=0.2和?=0.7路面上所能达到的极限最高车速与极限最大爬坡度及极限最大加速度(在求最大爬坡度和最大加速度时可设F W=0)。其它有关参数为:m=1600kg,C D=0.45,A=2m2,f=0.02,δ=1。 3、已知某车总质量为m=2000kg,L=4m(轴距),质心离前轴的距离为a=2.5m,离后轴的距离为b=1.5m,质心高度h g=0.6m,在坡度i=3.5%的良好路面上下坡时,求前后轴的轴荷分配系数(注:前轴荷分配系数m f1=F z1/F z,后轴为m f2=F z2/F z)。 4、设车身—车轮二自由度汽车模型,其车身部分固有频率f0=2Hz,行驶在波长λ=5m的水泥接缝路面上,求引起车身共振时的车速u。若该车车轮部分的固有频率f1=10Hz,在砂石路上常用的车速为30km/h,问由于车轮部分共振时,车轮对路面作用的动载所形成的搓板路波长λ=? 5、已知某型货车满载时有关参数如下:总质量m=9290kg,质心高度 h g=1.17m,轴距L=3.95m,质心到前轴距离a=2.95m,制动力分配系数β=0.38。 1)求前后轴利用附着系数表达式(制动强度z的函数),并求出同步附着系数; 2)求当行驶车速u=30km/h,在?=0.8的路面上车轮不抱死的制动距离。(计算时取制动系反应时间τ1=0.02s,制动持续时间τ2=0.2s,制动距离

汽车理论试题及答案2

考试课程与试卷类型:汽车理论A 姓名 学年学期:学号 考试时间:班级 一回答下列问题( 1/ 汽车的瞬态响应中有那几个参数来表征响应品质的好坏? 2/ 什么是中性转向点?什么是静态储备系数? 3/ 请指出ISO2631-1;1997(E)标准,规定的人体坐姿受振模型中的输入点和轴向振动。 4/ 什么是等速行驶百公里燃油消耗量?如何利用等速行驶百公里燃油量曲线来评价汽车的燃油经济性? 5/ 汽车制动器制动力分配合理性的评价方法有几种? 6/ 横向稳定杆起到什么作用?为什么有的车装在前悬架,有的车装在后悬架? 7/ 什么是汽车的动力性?其指标有哪些?它们是否关联? 8/ 什么是汽车的旋转质量换算系数,主要与哪些因素有关? 9/ 座椅支撑面的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最敏感的频率范围是多少?机械振动对人体的影响取决于哪些因数? 10/ 汽车通过性的几何参数有哪些?什么是汽车挂钩牵引力? 二简答题 1/ 从受力情况分析汽车制动时,前轮抱死拖滑和后轮抱死拖滑两种运动的制动方向稳定性。 2/ 请画出车身与车轮双质量两个自由度振动系统,并写出偏频,刚度比,质量比。 3/ 如何选择传动系的最小传动比?如何确定传动系的最大传动比? 4/ 画出轮胎坐标系,并标出正侧偏角,正侧倾角,回正力矩等? 5/ 请分析左右车轮载荷的重新分配对轮胎的侧偏刚度与稳态转向性的影响?

三分析/计算题 1 什么是驱动力和行驶阻力平衡图?试用驱动力和行驶阻力平衡图来分析汽车的动力性(以四档为例)。 2 某一汽车的同步附着系数φ0=0.65,用Ⅰ曲线β线f组和r线组来分析汽车在附着系数φ=0.5的路面上进行制动时的全过程。 3 已知某一车辆,其总质量=1395,质心高度为0.502 ,轴距为2.37,质心到前轴距离1.14,制动器制动力分配系数为=0.68.试计算: (1)同步附着系数φ0 ? (2)当制动强度为0.7时,那个车轮先抱死?

汽车理论考研复习题长安大学

一:名词解释(5*3) 1.发动机排量 2.轮胎侧偏现象 3.气门间隙 4.承载式车身 5.汽车的上坡能力 二:简答(7*5) 1.汽车转向系的功用是什么?汽车转向时,若使四轮都作纯滚动,应满足什么条件? 2.为何要推广使用子午线轮胎? 3.什么是发动机的工作循环?四冲程柴油机工作循环与四冲程汽油机有何不同? 4. 驱动桥的功用是什么?它由哪几部分组成?其动力是如何传递的? 5.试分析制动器制动力、地面制动力及附着力之间的关系及其意义. 6.请说明用试验测定某汽车阻尼比的原理及方法(应说明测试的原理、测试的仪器、试验的步骤、测试结果的处理)? 7. 轿车的同步附着系数和载货汽车的同步附着系数的大小是否相同?并 从分析轿车的制动过程来说明其道理? 三:分析与计算(5*20) 1.作出某一装用五挡手动变速器汽车的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并说明利用该图分析汽车动力性的方法与步骤。 2 3 4. 5.《人体承受全身振动评价指标》?已知汽车单质量振动系统的幅频特性H(f)z-q,路面输入的功率谱密度Gq(f),以振动加速度为响应量,试说明该单质

量振动系统平顺性的评价方法? 参考答案 名词解释 1.发动机排量:多缸发动机各气缸工作容积的总和,称为发动机的工作容积(发动机排量)。 2.轮胎侧偏现象:当车轮有侧向弹性时,即使FY没有达到附着极限,车轮行驶方向亦将 偏离车轮平面 3.气门间隙,发动机冷态下,当气门处于关闭状态时,气门与其传动件之间的间隙 4.承载式车身:零部件都安装在车身上,全部作用力由车身承受,车身上的所有构件都是 承载的,这种车身称之为承载式车身。 5.汽车的上坡能力:汽车爬坡能力是指汽车在良好路面上克服行驶阻力和风阻后的余力全 部用来即等速克服爬坡阻力时爬上的坡度。 简答 1.汽车转向系的功用是什么?汽车转向时,若使四轮都作纯滚动,应满足什么条件? 汽车转向系统的功用是保证汽车能按驾驶员的意愿进行直线或转向行驶。 汽车转向行驶时,为了避免车轮相对地面滑动而产生附加阻力,减轻轮胎磨损,要求转向系统能保证所有车轮均作纯滚动,即所有车轮轴线的延长线都要相交于一点。 2.为何要推广使用子午线轮胎? 答:1)接地面积大,附着性能好,胎面滑移小,对地面单位压力小,滚动阻力小,使用寿命长2)胎冠较厚,有坚硬的带束层,不易刺穿,行驶时变形小。可节油3~8%。3)因帘布层数少,胎侧薄,所以散热性能好。4)径向弹性大,缓冲性能好,负荷能力大,5)在承受侧向力时,接地面积基本不变,固在转向行驶和高速行驶时稳定性好 3.什么是发动机的工作循环?四冲程柴油机的工作循环与四冲程汽油机有何不同? 答:由进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过程组成的循环称为发动机的工作循环。柴油机与汽油机工作循环的主要不同:1)进气行程中汽油机进入汽缸的是空气和汽油形成的可燃混合气,柴油机吸入汽缸的是纯空气;2)着火方式不同。汽油机采用点燃式,因此在汽油机上设有火花塞,而柴油机的着火方式为压燃式。 4. 驱动桥的功用是什么?它由哪几部分组成?其动力是如何传递的? 答:驱动轿的功用是将万向传动装置输入的动力经降速增扭,改变传动方向以后,分配给左右驱动轮,且允许左右驱动轮以不同转速旋转。(2分) 驱动桥主要由桥壳、主减速器、差速器、半轴和轮毂等组成。(2分) 动力传递: 动力从变速器→主减速器→差速器→半轴→轮毂。 5.试分析制动器制动力、地面制动力及附着力之间的关系及其意义.

《汽车理论》模拟试卷四及答案..

汽车理论模拟试卷四 1、 (1)什么是纵向滑动率?作出附着系数与纵向滑动率的关系曲线,并描述该曲线的特点、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2)什么是轮胎的侧偏特性?试分析轮胎侧偏特性产生的原因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汽车使用因素与轮胎自身结构与特性的因素)。 (3)结合下图(包括轮胎的侧偏特性)说明:转弯时汽车滚动阻力大的原因,并说明滚动阻力的主要影响因素。 2、 (1)动力性的评价指标主要有哪三个?各个评价指标的影响因素有哪些?分别是怎样影响的? (2)结合公式及绘图,说明后备功率的概念。 (3)确定汽车的动力性,可通过作图法,具体可用哪几种

特性的图?大致过程怎样? 3、 (1)画图并说明地面制动力、制动器制动力与附着力三者之间的关系。 (2)已知某汽车的同步附着系数,试结合线、I 曲线、 f 和 r 线组分析汽车在附着系数ψ2=0.8 的路面上进行制动时的全过程。 (3)在图上标明:在ψ1=0.3 和ψ2= 0.8的路面上车轮抱死后,制动器制动力与地面制动力的差别。 4、 (1)较常用的汽车百公里油耗有哪些? (2)汽车的等速百公里油耗与车速间具有怎样的关系?为什么? 5、 (1)结合有关公式,分析汽车操纵稳定性稳态特性的影响因素结合有关公式,分析汽车操纵稳定性稳态特性的影响因素。 (2)定性分析汽车操纵稳定性动态特性的影响因素。 (3)驾驶员的不同转向操作对汽车的转向与操纵稳定性特性有怎样的影响?为什么? (4)曲线行驶时,对于前轮驱动的汽车,在驱动与制动时,

纵向力对其稳态特性的影响是否有差异,试分析产生的原因和主要影响因素。 6、 (1)进行汽车平顺性分析时,一般对哪几个振动响应量进行分析?以车身单质量振动系统为例分析频率比、阻尼比及其相关的质量,刚度,阻尼对三个振动响应量的影响。 (2)在车身与车轮的双质量振动系统中,已知车身部分偏频为π,车身与车轮的质量比、刚度比分别为8和9, 试计算车轮部分偏频,并说明主频与偏频的定义及其大小的关系(用“<”号表示)。 答案

《汽车理论》知识点最新全总结

《汽车理论》知识点全总结 第一部分:填空题 第一章.汽车的动力性 1.从获得尽可能高的平均行驶速度的观点出发,汽车的动力性指标主要是:(1)汽车的最高车速Umax(2)汽车的加速时间t(3)汽车的最大爬坡度imax。 2.常用原地起步加速时间和超车加速时间来表明汽车的加速性能。 3.汽车在良好路面的行驶阻力有:滚动阻力,空气阻力,坡道阻力,加速阻力。 4.汽车的驱动力系数是驱动力与径向载荷之比。 5.汽车动力因数D=Ψ+δdu/g dt。 6.汽车行驶的总阻力可表示为:∑F=Ff+Fw+Fj+Fi 。其中,主要由轮胎变形所产生的阻力称:滚动阻力。 7.汽车加速时产生的惯性阻力是由:平移质量和旋转质量对应的惯性力组成。 8.附着率是指:汽车直线行驶状况下,充分发挥驱动力作用时要求的最低地面附着系数。 9.汽车行驶时,地面对驱动轮的切向反作用力不应小于滚动阻力、加速阻力与坡道阻力之和,同时也不可能大于驱动轮法向反作用力与附着系数的乘积。 10.车速达到某一临界车速时,滚动阻力迅速增长,此时轮胎发生驻波现象。 第二章.汽车的燃油经济性 1.国际上常用的燃油经济性评价方法主要有两种:即以欧洲为代表的百公里燃油消耗量和以美国为代表的每加仑燃油所行驶的距离。 2.评价汽车燃油经济性的循环工况一般包括:等速行驶,加速、减速和怠速停车多种情况。 3.货车采用拖挂运输可以降低燃油消耗量,主要原因有两个:(1)带挂车后阻力增加,发动机的负荷率增加,使燃油消耗率b下降(2)汽车列车的质量利用系数(即装载质量与整车整备质量之比)较大。 4.从结构方面提高汽车的燃油经济性的措施有:缩减轿车尺寸和减轻质量、提高发动机经济性、适当增加传动系传动比和改善汽车外形与轮胎。 5.发动机的燃油消耗率,一方面取决于发动机的种类、设计制造水品;另一方面又与汽车行驶时发动机的负荷率有关。 6.等速百公里油耗正比于等速行驶时的行驶阻力与燃油消耗率,反比于传动效率。 第三章.汽车动力装置参数的选定 1.汽车动力装置参数系指:发动机的功率和传动系的传动比;它们对汽车的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有很大影响。2.确定最大传动比时,要考虑三方面的问题:最大爬坡度、附着率及汽车最低稳定车速。 3.确定最小传动比时,要考虑的问题:保证发动机输出功率的充分发挥、足够的后备功率储备、受驾驶性能限制和综合考虑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 4.某厂生产的货车有两种主传动比供用户选择,对山区使用的汽车,应选择传动比大的主传动比,为的是增大车轮转矩,使爬坡能力有所提高。但在空载行驶时,由于后备功率大,故其燃油经济性较差。 5.在同一道路条件与车速下,虽然发动机发出的功率相同,但变速器使用的档位越低,后备功率越大,发动机的负荷率越低,燃油消耗率越高。 6.单位汽车总质量具有的发动机功率称为比功率,发动机提供的行驶功率与需要的行驶功率之差称为后备功率。7.变速器各相邻档位速比理论上应按等比分配,为的是充分利用发动机提供的功率,提高汽车的动力性。 8.增加挡位数会改善汽车的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这是因为:就动力性而言,挡位数多,增加了发动机发挥最大功率附近高功率的机会,提高了汽车的加速和爬坡能力。就燃油经济性而言,挡位数多,增加了发动机在低燃油消耗率区工作的可能性,降低了油耗。 9.对汽车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有重要影响的动力装置参数有两个,即最小传动比和传动系挡位数。 第四章.汽车的制动性 1.汽车制动性的评价指标是:(1)制动效能,即制动距离与制动减速度(2)制动效能的恒定性,即抗热衰退性能(3)制动时汽车的方向稳定性。

长安大学汽车理论2010

1、某汽车在横向坡度为θ的硬路面上作半径为R的转向行驶,假定路面的附着系数ψ为常数,h为车身质心离地面的垂直高度,试求: 1.该车不发生侧滑所允许的最大车速v1; 2.该车不发生侧翻所允许的最大车速v2。(14分) 3.第三问是新加的和坡度有关具体忘了 2、 3、画受力图求出单质量系统的位移幅频特性,分析阻尼系数和频率比对幅频特 性的影响。(8分){考的但质量具体差不多看好06年二(2)第六章就差不多了} 4、证明传动系齿轮变速器等比级数分配 5、燃油经济性实验{多工况燃油经济性计算,定义,实验设备,步骤,好像还有 评价指标} 二、简答题 具体回忆不起来了,有操纵稳定性定义,平顺性定义还有他们评价,abs防抱死理论依据和滑移率,在以制动强度z为横坐标,利用附着系数ψ为纵坐标的利用附着系数与制动强度的关系曲线中,为什么应选取在对角线上方的曲线作为汽车利用附着系数曲线?还有第一章部分重点图 (总之简答题都是以前真题知识的改变,基本知识没变,第七章没有考) 三、计算 1、第一个题是汽车设计制动的一个题,估计今年不会出现这种情况了 2、某汽车为了节油,采用拖挂运输,其主车(4×2后驱动)总重50KN,前后 轴垂直重量分别为20 KN、30 KN,挂车总重40 KN。主车最高档(4档)为直接档,该档最大驱动力F t=4 KN,变速器第3、2、1档传动比分别为1.61、 2.56、4.2,路面平直,滚动阻力系数f=0.06,不计空气阻力。问:当路面附 着系数ψ=0.23和ψ=0.4时,该车在哪些档位能正常行驶?(15分){和这个题类似只不过传动比是画图给出来的} 3、第五章常考题型似乎只和07第一个计算数据不一样,最后一问是提出改善转 向特性的三种方法好像

汽车理论浙江自考试题及答案解析(全新整理)1月.doc

??????????????????????精品自学考料推荐?????????????????? 浙江省 2018 年 1 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汽车理论试题 课程代码: 02583 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1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 )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 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影响轮胎侧偏特性的主要因素有轮胎的结构、轮胎垂直载荷、轮胎充气压力、路面种类 状态、汽车行驶速度和() A. 主销内倾 B. 低压轮胎 C.轮胎外倾角 D. 子午线轮胎 2.汽车的驱动力值只等于滚动阻力和加速阻力之和时,说明不满足汽车行驶的() A. 必要条件 B. 充分条件 C.附着条件 D. 充要条件 3.汽车的最高车速是指在规定条件下能达到的最高行驶车速,该条件是() A. 水平良好路面空载 B. 水平良好路面满载 C.任意良好路面空载 D. 高速公路半满载 4.在动力特性图上,D-u a和 f-u a曲线间距离的g/δ倍就是汽车各档的() A. 加速度 B. 最高车速 C.最大爬坡度 D. 最大动力因素 5.在汽车功率平衡图上用来加速或爬坡的参数是() A. 后备功率 B. 发动机功率 C.阻力功率 D. 最高车速 6.汽车在哪种车速行驶时,虽然发动机负荷率较高,但行驶阻力增加很多而使百公里油耗 增加? () A. 低速 B. 高速 C.中速 D. 减速 7.在使用方面,影响汽车燃油经济性的主要因素有行驶车速、正确保养与调整和() A. 节气门全开 B. 增加燃油压力 C.增大后备功率 D. 档位选择 8.提高汽车的平顺性,轮胎的以下措施哪个是正确的?() 1

《汽车理论》清华大学余志生版-期末考试复习题

汽车理论习题集必考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 写在该小题后的括号内) 1、评价汽车动力性的指标是(A ) A.汽车的最高车速、加速时间和汽车能爬上的最大坡度 B.汽车的最高车速、加速时间和传动系最大传动比 C.汽车的最高车速、加速时间和传动系最小传动比 D.汽车的最高车速、加速时间和最大驱动力 2、汽车行驶速度( B ) A.与发动机转速、车轮半径和传动系传动比成正比 B.与发动机转速和车轮半径成正比,与传动系传动比成反比 C.与发动机转速和传动系传动比成正比,与车轮半径成反比 D.与发动机转速成正比,与车轮半径和传动系传动比成反比 3、汽车在水平路面上加速行驶时,其行驶阻力包括(B )。 A. 滚动阻力、空气阻力、坡度阻力B.滚动阻力、空气阻力、加速阻力 C.空气阻力、坡度阻力、加速阻力 D. 滚动阻力、空气阻力、坡度阻力、加速阻力 4、汽车等速上坡行驶时,其行驶阻力包括( A )。 A. 滚动阻力、空气阻力、坡度阻力B.滚动阻力、空气阻力、加速阻力 C.空气阻力、坡度阻力、加速阻力 D. 滚动阻力、空气阻力、坡度阻力、加速阻力 5、汽车加速上坡行驶时,其行驶阻力包括( D )。 A. 滚动阻力、空气阻力、坡度阻力B.滚动阻力、空气阻力、加速阻力 C.空气阻力、坡度阻力、加速阻力 D. 滚动阻力、空气阻力、坡度阻力、加速阻力 6、汽车行驶时的空气阻力包括(D )。 A.摩擦阻力和形状阻力 B. 摩擦阻力和干扰阻力 C.形状阻力和干扰阻力 D. 摩擦阻力和压力阻力 7、汽车行驶时的空气阻力(B )。 A. 与车速成正比 B. 与车速的平方成正比 C. 与车速的3次方成正比 D. 与车速的4次方成正比 8、汽车行驶时的空气阻力(C )。 A. 与迎风面积和车速成正比 B. 与迎风面积的平方和车速成正比 C. 与迎风面积和车速的平方成正比 D. 与迎风面积的平方和车速的平方成正 比

汽车理论 试题长安大学考研题目及答案

汽车理论试题(长安大学考研题目) 1.汽车行驶时,地面对驱动轮的切向反作用力不应小于(滚动阻力)、(空气阻力)与(坡度阻力)之和,同时也不可能大于(汽车重力)与(附着系数)的乘积。 2.变速器各相邻档位速比理论上应按(等比)分配,为的是(充分利用发动机提供的功率),提高汽车的(动力性)。 3.研究平顺性的目的是(控制汽车振动系统的动态特性),使乘坐者不舒服的感觉不超过一定界限,平顺性的评价方法有(基本评价)方法和(辅助评价)方法两种。 4.汽车采用自动防抱死装置为的是使车辆在制动时保持(车轮滚动)的状态,以获得(较高制动力)和(较高侧向力系数)因而提高汽车的(方向稳定性)和(转向操控能力)。 5.货车采用拖挂运输,使得分摊到(每吨货物)的百公里油耗(降低),其原因是(发动机负荷率增加,燃油消耗率下降)和(汽车列车的质量利用系数较大)。 6.等速百公里油耗正比于等速行驶时的(行驶阻力)和(燃油消耗率),反比于(传动效率)。 7.确定最大传动比时,要考虑三方面的问题:(最大爬坡度)、(附着率)以及(汽车最低稳定车速)。 8.同步附着系数w0是(前后制动器制动力分配线(β线)与理想的前后制动器制动力分配曲线(I线)交点处的附着系数)。在同步附着系数的路面上最大制动减速度是(φ0g);在大于w0的路面上制动时,汽车将会出现(后轮抱死),而当全部车轮都抱死时,其最大制动减速度应(大于)同步附着系数路面上的最大制动减速度。 9.轮胎侧偏角是(轮胎接触印迹中心位移方向与X轴的夹角),当前轮侧偏角小于后轮侧偏角时,汽车有(过多转向)特性。 10.汽车直接档的经济车速通常处于(接近低速的中等车速)范围。这是因为,在高速行驶时由于(行驶阻力)迅速增加,使百公里油耗(增加),在低速行驶时,由于(发动机负荷率)较低,以至(燃油消耗率)显著上升,故百公里油耗(增加)。 11.降低车身固有频率,会使车身垂直振动加速度(较低),使悬架动挠度(增加)。 12.汽车等速百公里油耗可由汽车的(功率平衡)图和发动机的(万有)特性计算得出。等速百公里油耗正比于等速行驶时(行驶阻力)与(燃油消耗率)反比于(传动效率)。 13.货车采用拖挂运输,使得分摊到(单位质量每吨货物)的百公里油耗(降低),其原因是(阻力增加使发动机的负荷率增加,燃油消耗率下降)和(汽车列车的质量利用系数较大)。 14.确定最大传动比时,要考虑三方面的问题:(最大爬坡度)、(附着率)以及(最低稳定车速)。 15.充气轮胎在松软路面上行驶,遇到的阻力有(压实阻力)、(推土阻力)、(弹性损耗阻力)。 16.机械振动对人体的影响,既取决于振动的(频率)、(强度)、(作用方向)和(持续时间),也取决于人的(心理)和(身体)状态。 17.汽车加速产生的惯性阻力是由(平移质量)和(旋转质量)对应的惯性力组成。 18.货车采用拖挂运输可以降低燃油消耗率,主要原因有两个:(发动机负荷率增加)、(汽车的质量利用系数较大),使得(单位质量)油耗下降了。 19.人体对垂直振动的敏感频率范围是(4~12.5)Hz,对水平振动的敏感频率范围是(0.5~2)Hz,ISO2631-1:1997(B)标准采用(加权加速度均方根值)考虑人体对不同频率振动的敏感程度的差异。 20.汽车制动的全过程大致分为四个阶段,即(驾驶员见到信号做出行动反应)、(制动器起作用)、(持续制动)、(放松制动)。 21.汽车制动跑偏的原因有两个:(汽车左右轮特别是转向轮制动器的制动力不相等)、(制动时悬架导向杆系于转向系拉杆在运动学上不协调)。

汽车理论试卷

汽车理论》课程复习思考题一一、填空题(每空 1 分,本题共20 分) 1、某小轿车在实验场地上侧的结果为中性转向,若将后轮气压降低,则可变为(过多)转向特性,并存在一个(临界)车速。 2、车辆行驶过程中受到的阻力通常由以下四部分组成:(滚动阻力、空气阻力、坡道阻力、加速阻力)。空气阻力的 表达式为(Fw=CDAua2/21.15 )。 3、汽车制动性的评价指标有:(制动效能)、(制动效能的恒定性)和(制动时汽车的方向稳定性力)。 4、确定最大传动比时,要考虑三个方面的问题:(最大爬坡度)、(附着率)、(汽车最低稳定车速)。 5、悬架系统对车身位移来说,是将高频输入(衰减的低通滤波器),对于悬架动挠度来说是将低频输入(衰减的高通 滤波器)。 6、决定汽车制动距离的主要因素是(制动器起作用的时间)、(最大制动减速度即附着力)和(起始制动车速)。 7、汽车的加速能力通常用(原地起步加速时间)和(超车加速时间)来表示。 二、判断题(每小题 1 分,本题共15 分) (对) 1 、具有不足转向特性的汽车,其后轮侧偏角的绝对值大于前轮侧偏角的绝对值。 (错) 2 、最小离地间隙表示汽车无碰撞地越过小丘和拱桥的能力。 (对) 3 、汽车的动力特性图可以比较不同车重和空气阻力的车辆动力性能。 (对) 4 、为了降低吨公里耗油量,提高汽车燃料经济性,应尽量增加汽车载重量,以提高负荷率。 (对)5、利用汽车的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不仅可以评价不同类型汽车的动力性,还可以确定该汽车的最高车速、加速能力和上坡能力。 (对) 6 、只要汽车的动力因素相等,汽车都能克服同样的坡度,产生同样的加速度。 (错)7 、变速器在不同档位时,发动机的最大功率不同。 (错)8 、汽车拖挂运输可使汽车的百公里油耗下降,从而起到节油效果。 (错)9、试验表明,一般发动机在较低的转速范围和低负荷率时,其经济性较好。 (对)10 、为了提高汽车的经济性,变速器档位设置应采用适当增加档位数。 (错)11、汽车在紧急制动时,制动距离随制动减速度的增加而增大,随道路附着系数的增大而增大。 (错)12、对于普通行车制动系统来讲,汽车制动时的最佳状态时后轮先抱死,然后前轮抱死。 (对)13 、轮胎侧偏刚度绝对值越大,在同样侧偏力作用下,产生的侧偏角越小,相应的操纵稳定性越好。 (对)14、对于有过多转向的汽车,当其车速超过临界车速时,转动转向盘汽车会发生激转而侧滑或翻车。 (错)15、在进行机动车制动检测时,发现制动效能不合格,应从增大制动力及降低制动初速度两方面解决。 三、简答题(每小题各8 分,本题共40 分)1、如何改善汽车行驶平顺性?答:改善汽车行驶平顺性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减小悬架刚度C,可降低固有频率fO,可减小车身振动加速度,这是改善平顺性的一个基本措施。 (2)为了防止汽车在不平路面上行驶时经常冲击缓冲块,悬架应有足够的动挠度fd。 (3)采用变刚度特性曲线的悬架,对于载荷变化较大的货车而言,可明显地改善行驶平顺性。 (4)对于不同悬架结构型式及不同的使用条件,满足平顺性要求的相对阻尼系数的大小应有所不同。即应选择适当的阻尼。(5)减小非悬挂质量,增大悬挂质量。非悬挂质量与悬挂质量之比,比值越小,平顺性越好。 2、试作等速行驶的汽车在方向盘角阶跃输入下的瞬态响应曲线简图,标出汽车瞬态响应品质的几个参数值,并加以说明。 答:(1)反应时间T。它是汽车横摆角速度第一次达到稳态横摆角速度3 rO的时间。反应时间T越短,转向响应越迅速、及时。 (2)超调量3 r1/ cdrO X 100%。反映执行指令误差的大小。 (3)横摆角速度波动。 (4)进入稳态所经历的时间。越短越好。

2004年长安大学汽车理论考研真题

200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试题名称:汽车理论 一·填空题:(19分,每空一分) 1.汽车在良好路面的行驶阻力有(滚动行驶阻力)(空气行驶阻力)(坡度行驶阻力)(加速行驶阻力)。 2.国际上常用的燃油经济性评价方法主要有两种,即以欧美为代表的(ECE-R15循环工况)和以美国为代表的(城市循环工况和公路循环工况)。 3.汽车的制动性主要评价指标有(制动效能)(制动效能的稳定性)(制动时的方向稳定性)。 4.汽车在松软路面上形式的阻力有(滚动阻力)(空气阻力)(坡度阻力)。 5.保证汽车良好操纵性的条件应具有适度的(),因为(1)()(2)()。 6.进行舒适性评价时ISO2631-1:1997(E)标准规定的人体坐姿受振模型考虑了()()和()共三个输入点(12)个轴向震动。 二.解释与简答(38) 1.高速行驶的汽车轮胎会发生爆裂,试述轮胎发生什么现象和由于什么原因?(5分)驻波现象 2.汽车制动跑偏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说容易侧滑的汽车能加剧跑偏?(6分)侧偏角 3.试说明装有ABS系统的汽车避免制动侧滑的理论依据?(5分)

4.有哪几种形式可以判定或表征汽车的稳定转向特性?评价瞬间响应的品质的参数有哪些?(5分)过多、中性、不足 5.写出汽车基本行驶方程,当汽车的轮胎半径减少,其他参数不变时,汽车的最大爬坡度是怎样变化的?为什么?(6分) 6.试述在档位的选择中,最经济的驾驶方法,并利用功率平衡图加以说明?(5分) 7.试述ISO2631-1:1997(E)标准规定的两种平顺性的评价方法,沿座椅支撑面垂直和水平方向人体最敏感的频率范围是多少?(6分) 三.论述分析题(48分) 1.汽车转向的稳定响应可有横摆角速度增益来表征,是做如下分析: (1)装载后汽车重心后移,对汽车转向稳定性有何影响?(2分) (2)前轮充气气压高于标准气压,对汽车转向特性有何影响?(2分)(3)后轴车轮子午线轮胎换成普通斜交轮胎,对汽车转向稳定性有何影响?(2分) (4)侧向力作用下后轴左右轮载荷变化很大,对汽车转向稳定性有何影响?(2分) (5)后轮胎气压低于标准气压,对汽车转向稳定性有何影响?(2分) 2.试分析轿车.城市客车和越野车对动力性的不同要求?(7分) 3.如何分配变速器个档传动比?为什么?(8分) 4.试画出汽车的车身与车轮双质量系统振动模型简图,是分析车身与车轮质量比,悬架与轮胎的刚度比的改变对汽车行驶平顺性的影响?(10分) 5.试从车厢侧倾引起车轮外倾角的变化来分析采用单横臂独立悬架在小侧向加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