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少林内劲一指禅

少林内劲一指禅

少林内劲一指禅
少林内劲一指禅

《少林内劲一指禅》

无限制俯卧撑

?

创立者:格斗陈练习要领及过程: 双臂与肩同宽握拳撑地,背部绷紧,腹部上挺(不得塌腰)双腿紧绷挺直,双脚前脚掌挺立蹬地,整体如一.(就像一张桌子一样四个点伫立于地面,全身紧绷).接下来慢慢曲臂下潜,心中默数1....2....3.....4...5....6.....7....8.....9.....10.....一直如此缓缓到底(鼻尖几乎触地)整个过程要求在10秒左右完成.尤其注意此时腰部不得塌陷腹部不得贴地!!!到底后稍停一秒,接着慢慢撑起,心中默数..1...2...3...4....5..数到五时停止,此时双臂刚好撑起一半,稍停一秒后(此刻心中暗自咬牙切齿地想:我要击倒你!!我要打穿你!!啊....啊.....我受不了啦!!!!")接着猛地发出一声充满仇恨的尖锐短促的啸叫"...噎呀.....!!!"与此同时以腹部为力源为中心全身爆然发力猛地向上一抖......(此时双臂要于瞬间完成曲伸动作而完全挺直,身体迅速恢复原先俯卧状态,腰不塌,背不松,全身紧绷!!!)----------至此,整个动作完成!此为一个标准的爆发拳撑!!! 特别注意: 撑起一半后的爆发动作要以腰腹部的骤然爆发为主,不得以手臂力量勉强撑起,意念要因与身体的疲劳和痛楚反抗而显得极度真切,啸叫不可牵强的发出,否则不如喷气顶用,一定要用发自内心的愤怒和抵抗意识来激发啸叫,须知力由心生!! 特别说明: 撑起后保持姿势不动就是某些门派所谓的整体"静力训练",此法与正确的站桩训练有同感,若因此而感到腹部及全身剧烈的抖动这就是-----"高频鼓荡"!!若曲臂静撑则更长功力,长期伴随啸叫一同练习则活性抗打功百日不到自成!! 特别功效: 同样练三个月,按其他练法训练的人的拳面硬度和整体爆发力都比不过你!!而且你会发现自己逐渐体形健壮,筋骨生力!! 特别告示: 这就是无限制格斗特训整体爆发力高级训练法之一!!!

形意拳周身十一处练功法NCou

李复祯,人称常有师傅,是山西形意拳一代宗师,创造了山西形意拳的辉煌历史。常有师傅的技击之术精湛,当与他的训练方法有很大关系。他勤奋练功,并独创了别具特色的形意拳I%js

[K

一、头。支配全身运动,首练头部功夫。头领起,下颏内收,脖后大椎穴拔起,如公鸡打斗时昂头,如猎豹、老虎搜寻猎物时头领起,体现出一股精气神。头脑要保持冷静,有头顶破天之英雄气概。头部不可妄动。

练法:1.闭眼,头自左向右旋转16次,自右向左旋转16次。2.前点头、后仰头各16次,上升下缩如千斤顶。3.两手掌搓太阳穴(阳气之所)。拳经云:头打起意占中央,手足齐]+

o1-

切不可抬肩,耸肩。两肩琵琶骨须练得灵活自如,才能沉肩发劲,使肩筋上伸下沉,活动自

j^q4O6

练法:1.甩膀子。前后一字步站立,两膝微扣,两胯松圆,左手护心,右臂贴耳前后划圆甩膀,如车轮状,自由落体不可用力。如开天辟地。前甩16次,后甩16次,左式同右。

2.肩上下活动,伸展腋下筋(轻松)。

3.两手交叉抱肩,极力缩肩,计数30下。

4.扩胸。两脚开立与肩同宽,两掌(或拳)直臂下垂由体前向两侧、向后扩胸,两手背在体后(或拳背)相触,练至肩部发热为止,应快速有力。肩打有靠、挤、撞、顶、打等。拳经云:“肩打一阴返一阳,

dG[v

三、肘。宁挨十拳,不挨一肘。实战中,肘始终要坠,自然而然,非用力坠。要锻炼肘关节的灵活性,使筋腱自由舒展,增强韧性、弹性,应两肘不离肋。近使肘,远用手,以神

S*>4

练法:1.直顶肘。肘尖用力向侧顶撞。2.裹肘。肘向前、向中拧裹(有坠意)。3.砸肘。单臂(或双臂)屈肘肘尖向下,由上向下砸,高不过肩,砸肘要快速有力。4.扫肘。两臂在胸前屈肘,(由右向左,由左向右)横扫对方头部两耳门,扫击时快速有力,力达肘尖,上体右拧(或左拧)。拳经云:“远用手,近用肘,贵在屈使人难当”。中节不明,全身是空,要重视之。M{"v

四、手、腕。上法以手进为妙。手发动,腕运劲,皆为导火线,要想手活须腕活。腕活,

+aDPn

练法:1.上下左右摇腕,如摇拨郎鼓,多练五指空抓(手心含空)。2.练两手掌搓力(不可用蛮劲,如美女洗手劲)。3.练猴形手(悟空手,两手背相碰,相打相搓摩。手如女子之手,不容对方触摸。手劲须有身劲催动才有威力。要坐腕,腕劲向下塌,有沉劲坠劲,使腕坚强灵活,发力时掌心向前方沉吐。手是两扇门,要起到封闭作用,前手进,后手紧随,一前一

ny

vE9

五、胸。胸是人体重要部位,实战中更要注意保护,两手不离心即是也。练胸部{{eU 要活动腋部,内收胸部要自然,不可用强力。强力易驼背,挤压内脏,会发生病变,呼吸不畅。练内家拳讲究含胸拔背,要练腋部筋腱舒展伸长,胸要微含,两肩向后撑下合沉,横向

/b+H3

T1

?天下武技网论坛 -- 天下武技网论坛,纯武技交流论坛,武友之家,防卫精品基地! ? J 练法:1.两膝伸展,足跟蹬劲,臀部向后坐,两臂极力沉挤向前大伸展,肩向下塌,身体折叠5~10分钟。2.躺在床上,用脚、头或肘支撑,挺腰如拱桥,倒弓形,最终练成通头'

七、腰。练拳练腰,更要松腰,如车轮以轴带轮灵活转动,即腰如车轴。练塌腰要心稳,

练法:1.两脚并步转腰,圈越大越好。2.两臂伸展,向前极力探腰5分钟。3.两脚分开与肩宽,弯腰肘触地,两手抓脚后跟,头向尾骶骨后钻60下。4.劈叉:竖劈,头向后触,后脚正弓,反弓横叉,伸展腿部内侧韧带,使胯有贴地感觉。5.后下腰,即下桥成圈形,由慢Y}=al

八、胯。是下三节之根节,没有胯劲的虚实变换,发劲就不足,胯关节灵活,可将对手

*

练法:1.开步与肩同宽,转胯,向左向右突出甩抖。2.跌叉:横竖叉拧转胯关节。3.站三体式(低势)耗开胯关节。胯要圆,膝微扣,增强下盘稳固性,须下裆,否则不灵(裆开一线可也)。拳经云:“应敌胯打左右使,两足变换须暗藏。”勿轻视之。?pt[HX

九、膝。乃下三节之中节,中节不明,全身皆空。膝要沉扣。膝打可借胯之催力轻易将对方击出。I9_u|j

练法:1.抬膝。左腿直立,抬右膝触下巴,头顶起,两肩下沉,左膝伸直,快速起落。

2.揉膝。多揉膝,压膝,转膝。

3.扣膝。两膝相扣如夹棍。

4.塌膝。膝触地,使膝关节灵活,增强韧性、弹性、强度。

5.搂颈抱膝。两手抓对方头颈向下按并抬膝顶打(暗膝)。拳经云:

20p]9

十、腿。手打三分腿打七分。没有过硬的腿功,内劲就不充足,根底飘,发拳没力。须

练法:1.正踢。勾脚尖,脚跟用力,踢向咽喉部,膝部倒弯子。2.里合,外摆。3.三截腿。4.舔腿。5.猴形腿。6.龙形腿。7.荡腿。8.二踢脚。9.沉磨腿(力劈干柴腿)。练完后,

]X

十一、足。拳经云:“脚打踩意不落空,消息全凭后脚蹬,后足发力前足进,后脚紧跟,

kF q 练法:1练足尖。练大脚趾支撑力,如针锥。2.练足内外缘。以脚内缘走八卦步法或寸步等。3.金鸡跳。练两足之平衡能力,爆发力。两足之为用,必如虎行之无声,龙行之莫测为上。9

王瑞亭先生的《少林内劲一指禅》里马步站桩功马步站桩功,是本功法的基础,即筑基功。预备姿势:放松直立,两脚分开,与肩同宽,脚尖内扣10度左右;两臂自然下垂,掌心向内,身体中正,目视前方(图20)。起势:掌心相对,两臂向前缓缓抬至与肩平(图21);翻掌向上,屈肘收手,经腰间带脉处向后、向外,再向前划弧(图22);翻掌向下,两臂略收回,置于体前,同时屈膝下蹲成马步站桩式(图23)。站桩要领: 1、两脚与肩同宽; 2、两脚尖内扣10度左右; 3、十趾抓地,但不要过分用力; 4、屈膝下蹲,但膝不超过脚尖; 5、收腹,提肛; 6、圆档,松腰,松腰; 7、含胸拔背; 8、虚领顶颈; 9、舌舐上腭; 10、目视前方; 11、鼻尖和肚脐成垂直线(即鼻尖和肚脐的连线垂直于地面); 12、百会和会阴成垂直线(即“百合”穴和“会阴”穴的连线垂直于地面); 13、虚腋; 14、沉肩坠肘; 15、小臂和地面平行; 16、两小臂互相平行; 17、中指和小臂成一直线; 18、手掌成瓦状; 19、手指成梯形,拇指和食指成鸭嘴形; 20 上虚下实,面带微笑,自然呼吸。 21、马步站较时要做到三个不要:不需入静,不要意守,不要把别的功法的概念加入本功法。一个强调:强调动作姿势的准确。 22、要做到三个稳:起势稳,站桩稳,收功稳。要求:每次站桩的时间不宜少于30分钟(初学者时间可以由短到长,循序渐进);架势可随着体力的增强而由高到低(在一定的范围内,架势越低,“体外反搏”的作用越强,“暴发力”越大)。

《少林内劲一指禅》功法要领

《少林内劲一指禅》功法练功要领的体会一、关于关于少林内劲一指禅介绍:该功法最大的优点是安全。原因:气功是通过调心、调息、调身进行自我锻炼的方法,而该功初时只需要调身(即姿势正确)就可练功,呼吸自然,不用意守和无须入静,故不易出偏,安全呀。其次是易学易记,一桩一姿势,不复杂。再次是易得气,气感感觉快(注意:因各人身体的个体差异,其气感的强弱,感到气感时需要的时间各异,有些人需要较长时间,有些人很快就有气感了,但也有练了多年甚至未有气感的,但其本人自我感觉是身体较练功前健康)。

二、听说阙老前辈教功时,只站桩,在多年站桩的基础上才进行扳指,循序渐进。王瑞亭老师的少林内劲一指禅,是融合了他个人的心意六合拳,加进了热身法。阙老师带徒弟较多,都练得很好,功力也强,各人练功的体会也不同。目前关于少林内劲一指禅功法的版本甚多,真如陈氏创陈式太极拳,带了杨露禅、吴鉴泉等徒弟,现在社会上就有杨式和吴式太极拳。不管怎样,站桩是所有版本中共有的,是核心部分。

三、马步桩即基本桩是所有桩式的基础,练得好,就为练其它桩打下了扎实的基础,我在15年前遇见一人,基本桩站了8年,体感的效果与别人不一样,功力也强,可谓各有千秋。我建议基本桩至少要站半年以上。

四、练少林内劲一指禅要过三关,即放松关、疲劳关,气冲病灶关。

少林内劲一指禅要过三关:即放松、疲劳、气冲病灶关。而放松、疲劳这两关有着内在的联系,能放松就不感到疲劳,疲劳关过了,也就感到放松了。这两关过后,姿势也正确了。在练功过程中,某些部位会出现不适的感觉,一是原来就有病的症状;二是自己还没觉察到的,还没在身上反映出症状来,通过练功,这些症状可能会消失。

在每次练的时候,有老师拍打你的有关部位,以帮助放松和疏通经络是最好不过了。

五、功法大体分为以下阶段:准备动作(有些版本有);起势,基本桩法,收势;其他桩法(包括起势、收势);扳指(趾)法。

练功苦,练少林内劲一指禅更苦。苦尽甘来,甜,练少林内劲一指禅更甜。坚持数年,必有益处。

六、下面是功法要领的有关体会:脸带微笑——《脑内革命》书中有一点可以借鉴。(在这里顺便说一下,我不是吹捧鬼子,因为科学无国界)。借鉴什么呢?就是脸带微笑,在脸带微笑时,大脑可以分泌一种类似吗啡的“内腓肽”,内腓肽能使机体提高免疫能力,能起镇痛镇静作用。我想练功时,脸带微笑,有助于提**体的免疫功能。以后即使碰上不顺心的事,脸带微笑(有些象皮笑肉不笑),也起到同样的作用。

舌抵上腭——嘴唇轻轻闭拢,上下牙不要碰着,舌尖自然而然地抵于内上齿龈上。还有一种是翘舌抵于上腭(口腔的天花板)上。

虚领顶颈——虚领:头正,下颌微收,头顶百会穴上好象有一根线把头拎起似的;顶颈:颈要直,方法是下颌微收,但不强硬。虚领顶颈与打太极拳的要领同。

目视前方——是平视前方。上视有升压的效果,下视有降压的效果,升压降压的目视要配合专门姿势同做效果较好。在练功过程中,眼珠可以活动,如果1分钟看远方,下1分钟看自己的手,周而复始,可以调节眼睛的睫状肌,缓解眼睛疲劳,起到保护视力作用。

含胸拔背——(1)含胸:常人挺胸时,腰背一直,胸就挺起。而军人的挺胸除腰背直外,还将两肩往后张。这里的含胸要求是:在腰背直的情况下,两肩稍向前向内合,会感到内衣轻轻地贴住了背。这种感觉,背部的上面明显,下面次之。如果下背的感觉也明显,就是骺背,严重的就是驼背(罗锅)。所以含胸要求是:在腰背直的情况下,两肩稍向前向内合。(2)拔背:在做起势前,腰背直情况下,两肩上耸二、三分,将脊椎骨一节节安放好。

虚协——在胳肢窝中好象搁上一、二个鸡蛋似的,不使胳膊夹紧协部。

臂肘的位置——观看这个论坛(可以)下载的王瑞亭老师的姿势。一般是肘尖略超出躯干前的体表位置。

手掌瓦状——“瓦”状指老式的瓦片形状,手指松直微弯曲。

手指梯形——意思是以食指为准,食指处于最高位,中指次之,无名指更次,小指最低。五指略分开。手掌如果朝地,小臂肌肉放松程度较差,不如手掌略有偏向,即左掌略偏右方向,右掌略偏左方向,小臂肌肉得到相对放松。手指梯形的要求也容易做到。

圆档——对圆档的要领,我在这里描述一下,以便初学者领会。当两足与肩同宽,脚尖内扣10度,即稍成内八字;下蹲时,两膝与两脚尖同宽,就能保证圆档。两膝在垂直面内不能超过脚尖,这时脚掌的感觉是:两脚掌的外侧着地。

收腹提肛——该功法要领中要收腹提肛,如果经常注意提肛,那就犯意守的忌韪。在练功初,摆好姿势后,先检查身体各部是否符合要领,注意各部放松。特别是不要翘臀,大腿跟部在翘臀时的感觉是肌肉放松的,将骶骨、尾骨往身体的正面稍前移,这时大腿跟部的肌肉有紧张感,也感到提肛了,小腹也收了,姿势保证收腹提肛,不要去想提肛。但上身不要因为避免翘臀而后仰;松胯——在收腹提肛的前提下,注意腹股沟处(也是髋关节处)要放松;十趾抓地——在内八字基础上,将脚尖上翘稍前伸,使前脚掌靠近脚趾的部分虚空,而后使虚空的那部分脚掌先着地,再屈曲脚趾着地,这时感觉蹠弓部分和涌泉穴好象是不挨着鞋底似的。这是十趾抓地的要领,在练功准备时,做好十趾抓地后,再做起势或下蹲动作。以后在练功过程中,就不需要再注意十趾抓地的要领。在姿势较低时,十趾抓地,不抓地,站不稳。姿势高的时候可以不一定抓地,有助于今后自发动功的产生,也便于扳趾;呼吸——自然呼吸;补充一点,小臂怎样才算放松?我的体会是:稍用劲,与地心吸引力相抵消。不用劲,小臂处于“沉”的状态。小臂的放松程度,好比身在游泳池中,手随浮力会自然浮起一样。

如果整个姿势摆正后,脚掌的感觉是:两脚掌的外侧着地,重心大部分在脚后跟上。这样,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原因是脚后跟上有一个睡眠穴,因为站桩,得到了充分的刺激。

有些要领领会得好,打太极拳时的体会就更进一步。

七、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在这里介绍一下单练股四头肌的方法,此法是我后期对学功学员的条件,达不到要求,我是不会教他练功的。

方法简述如下:脚跟离墙脚约1.5脚距离,两脚并拢或稍分开一些(宽度小于肩宽),背靠墙(板)下蹲,要求大腿与小腿成直角,上身躯干与大腿成直角,上肢随便,但不可撑墙(板),能坚持5分钟就合格。在5分钟时间内,头、上背、臀部不得离墙(板)。每天一早一晚各练一次。

虽然练此法耽误了练功一些时间,但不会在练基本桩时出现姿势不正确的情况,也不会因肌肉紧张造成抖动不止现象,能够做到练功要领基本正确,上身也能做到比较放松,而且站桩 30分钟不会觉得太累,练后走动一下,腿部感到非常轻松。这个5分钟,比站桩还苦啊。有慢性病的可以不练此法,特别是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的更不可硬来,恐加重病情或发生意外。

八、由于初练,腿部力量不够,肌肉紧张,就发生抖动,使全身也随之发抖。这个问题,在师傅刚开始教我摆姿势时,当场我就问了,答复是“得气”,我说是肌肉紧张受不了。师傅告诉我,今后碰上发抖,就往下蹲一些。就这样,解决了问题,虽然以后练功时,有时会抖动,但情况明了,就不怕了,有办法应付了。

我的体会:(1)发抖原因是初练,腿部力量不够,肌肉紧张;(2)在抖动中达到放松。比如,胳膊,后背,腰部由于静止不动,有一定的酸胀感,在抖动过程中得到缓解。但要注意,能不动最好,不能去追求抖动的感觉,而形成潜意识,造成抖动不能控制,成为偏差。

(3)收功后,可以拍打按摩身体各部,以缓解练功过程中引起的肌肉不适反应。

在练功过程中,膝盖不仅仅是难受,膝关节会疼痛。方法是,站高姿或中姿,练功时间不要太长,初学者先从20分钟一次站起,逐渐增加时间,凡事总有一个适应的过程。

通过站桩,腿部力量增强,走路爬山就感到轻松,这也算是本功的初期效果吧。

按正规锻炼少林内劲一指禅三个月后,一般会感到吃得快(胃口好),睡得香(熟睡时间延长),拉得爽(不会便秘,爽快)。

据说人体经络12时辰周转50圈,12时辰=24小时=1440分,经络周转完1圈的时间为28.8分钟,所以站桩最低要求不得少于30分钟,半小时中间不休息。

注:《灵枢??五十营》提出了“一呼脉再动,气行三寸;一吸脉亦再动,气行三寸”。以致于推算出人体气之周流,在一昼夜之间,大概呼吸一万三千五百次,气行 810丈,相当于循环了五十周。这种说法在今天看来,未免太幼稚可笑,但如果和英国的哈裴氏在1628年才能说明血液循环来相比的话,我们祖先在数千年之前就能够阐明血液运行是如环无端,营运不休的,这不能不认为是伟大的发现九、考虑到生活,尤其还要学习、工作,对体力消耗得留有余地,所以一天分开站两次也可以了;如果一次站45分钟以上,或者是站低桩,一天一次也够了。练功是健康投资,不能因为练功不当,反而影响健康、学习、工作,适得其反,尤其是初学者,更应作到循序渐进。

 1. 该功法不用意守,气感无须去注意,你注意了气感,就有意守的嫌疑;& nbsp2. 白天面朝太阳方向,即东、东南、南、西南、西,晚上一般面朝南;饭前饭后半小时之内不要练功;练功中用干毛巾拭汗。出汗多时,功后要补充淡盐开水;功后不能马上洗冷水澡,不宜喝冷饮;避开雷雨时刻站桩,以免惊吓。同理,大风时应将门窗固定住。

 3. 练功时,除姿势保持不变外,可以看电视,听音乐,背英语单词等等,便于初练者放松,并缓解疲劳。短的电视剧一集40多分钟,电视剧看完了,功也练完了; 4. 症状有反复,是正常现象,有各种因素。经常检查指标是需要的,便于做到心中有数,便于验证功法的功效。

十、扳指法一般在大部分桩功都站了,并且经络基本上通的情况下进行,个人认为初练

者扳指的效果不大。

扳指法——时间:手指一上一下为1次,上和下各为1分钟(很缓慢地一点一点地往下扳是1分钟,往上即下扳后恢复原位也是缓慢地一点一点地复原是1分钟)。要求;(1)在往下扳之前,该手指先要稍微往上翘2—3毫米后下扳;(2)手指下扳时,该手指的关节是松直的(不是指掌指关节,即靠近手掌的关节,此关节也要求比较松,不要求直);(3)除下扳的手指外,其邻近手指不能跟着动。意思是说,当邻近的手指受下扳手指影响跟着动时,该手指就不要再往下扳,这是该手指现时下扳的极限,随着扳指练习,会逐步不断突破现时下扳的极限。

十一、高桩与低桩的关系和适应人群:高桩容易做到放松,气感比较容易感觉到,但也因人而异,适合于初学者;低桩是在练功多年高桩的基础上逐步达到,几乎全身都感到放松了,当手掌朝地站马步桩时,有一股向下拉的力使你站低桩,那时,你要站高桩也不行,一会儿就被拉着往下蹲啊。

至于说到低桩姿势的问题,为了保持身体的平衡,主要是身体重心的稳定,上身应该前倾,但这个前倾是在保证原有要领基础上的上身前倾。

至于长劲的快慢,与站桩的强度相关:一是与每次站桩的时间长短和每天站桩的次数相关;二是与姿势的高低有关,但要注意在放松的基础上,姿势低长劲快。我们练功的目的是健体强身,为健康投资,不应影响到第二天的工作学习,强度应以此为准,为最佳,不要为了练功,本末倒置,甚至搞跨身体。

一般说,高桩养气,适合初学者和病者(慢性病),低桩适合身体强壮者。

内家秘技--整体爆发劲简易练法

俗云:练拳不练功,老来一场空。任何武技,若无笃实雄厚的功力做为前提,那只能是中看不中用的"花拳秀腿"。我随山东莱芜地区洪传陈氏太极拳研究会会长、当地技击名家方磊恩师学艺时,恩师曾反复强调"功夫"在武术中的重要性,并悉心指导我散手桩与各种技击劲力

练法:大马步桩站立,十趾抓地,两膝微内扣,

含胸拔背,小腹松圆,头正颈直,沉肩坠肘,舌舐上腭,双手自然垂于两腿中间成抱球状。全身尽量放松,两目向前平视;接着用鼻缓缓深吸一口气,略停;然后用鼻迅速喷气;同时双手上提至胸前以反背掌向身体两侧猛力抖摔而出,抖摔的同时腰往上挺,身体上拔,全身骤然一紧,然后立即恢复到放松预备姿势。如此反复练习。亦可分组练习,每组30

注意:练此功的要点便是身体松紧之间最大限度地相互急速转换,只有充分的松,才会产生爆炸似的紧。另外它的用力特点是起于腿脚,达于腰,形于手指。练功时要将呼吸和动作及身体的松紧变化配合得协调一致。坚持习练此功,便可产生很整的爆发力和节节贯穿的弹抖力,用于技击则威力无穷。

?

《少林内劲一指禅》功法练功要领的体会一、关于关于少林内劲一指禅介绍:该功法最大的优点是安全。原因:气功是通过调心、调息、调身进行自我锻炼的方法,而该功初时只需要调身(即姿势正确)就可练功,呼吸自然,不用意守和无须入静,故不易出偏,安全呀。其次是易学易记,一桩一姿势,不复杂。再次是易得气,气感感觉快(注意:因各人身体的个体差异,其气感的强弱,感到气感时需要的时间各异,有些人需要较长时间,有些人很快就有气感了,但也有练了多年甚至未有气感的,但其本人自我感觉是身体较练功前健康)。

二、听说阙老前辈教功时,只站桩,在多年站桩的基础上才进行扳指,循序渐进。王瑞亭老师的少林内劲一指禅,是融合了他个人的心意六合拳,加进了热身法。阙老师带徒弟较多,都练得很好,功力也强,各人练功的体会也不同。目前关于少林内劲一指禅功法的版本甚多,真如陈氏创陈式太极拳,带了杨露禅、吴鉴泉等徒弟,现在社会上就有杨式和吴式太极拳。不管怎样,站桩是所有版本中共有的,是核心部分。

三、马步桩即基本桩是所有桩式的基础,练得好,就为练其它桩打下了扎实的基础,我在15年前遇见一人,基本桩站了8年,体感的效果与别人不一样,功力也强,可谓各有千秋。我建议基本桩至少要站半年以上。

四、练少林内劲一指禅要过三关,即放松关、疲劳关,气冲病灶关。

少林内劲一指禅要过三关:即放松、疲劳、气冲病灶关。而放松、疲劳这两关有着内在的联系,能放松就不感到疲劳,疲劳关过了,也就感到放松了。这两关过后,姿势也正确了。在练功过程中,某些部位会出现不适的感觉,一是原来就有病的症状;二是自己还没觉察到的,还没在身上反映出症状来,通过练功,这些症状可能会消失。

在每次练的时候,有老师拍打你的有关部位,以帮助放松和疏通经络是最好不过了。

五、功法大体分为以下阶段:准备动作(有些版本有);起势,基本桩法,收势;其他桩法(包括起势、收势);扳指(趾)法。

练功苦,练少林内劲一指禅更苦。苦尽甘来,甜,练少林内劲一指禅更甜。坚持数年,必有益处。

六、下面是功法要领的有关体会:脸带微笑——《脑内革命》书中有一点可以借鉴。(在这里顺便说一下,我不是吹捧鬼子,因为科学无国界)。借鉴什么呢?就是脸带微笑,在脸带微笑时,大脑可以分泌一种类似吗啡的“内腓肽”,内腓肽能使机体提高免疫能力,能起镇痛镇静作用。我想练功时,脸带微笑,有助于提**体的免疫功能。以后即使碰上不顺心的事,脸带微笑(有些象皮笑肉不笑),也起到同样的作用。

舌抵上腭——嘴唇轻轻闭拢,上下牙不要碰着,舌尖自然而然地抵于内上齿龈上。还有一种是翘舌抵于上腭(口腔的天花板)上。

虚领顶颈——虚领:头正,下颌微收,头顶百会穴上好象有一根线把头拎起似的;顶颈:颈要直,方法是下颌微收,但不强硬。虚领顶颈与打太极拳的要领同。

目视前方——是平视前方。上视有升压的效果,下视有降压的效果,升压降压的目视要配合专门姿势同做效果较好。在练功过程中,眼珠可以活动,如果1分钟看远方,下1分钟看自己的手,周而复始,可以调节眼睛的睫状肌,缓解眼睛疲劳,起到保护视力作用。

含胸拔背——(1)含胸:常人挺胸时,腰背一直,胸就挺起。而军人的挺胸除腰背直外,还将两肩往后张。这里的含胸要求是:在腰背直的情况下,两肩稍向前向内合,会感到内衣轻轻地贴住了背。这种感觉,背部的上面明显,下面次之。如果下背的感觉也明显,就是骺背,严重的就是驼背(罗锅)。所以含胸要求是:在腰背直的情况下,两肩稍向前向内合。(2)拔背:在做起势前,腰背直情况下,两肩上耸二、三分,将脊椎骨一节节安放好。

虚协——在胳肢窝中好象搁上一、二个鸡蛋似的,不使胳膊夹紧协部。

臂肘的位置——观看这个论坛(可以)下载的王瑞亭老师的姿势。一般是肘尖略超出躯干前的体表位置。

手掌瓦状——“瓦”状指老式的瓦片形状,手指松直微弯曲。

手指梯形——意思是以食指为准,食指处于最高位,中指次之,无名指更次,小指最低。五指略分开。手掌如果朝地,小臂肌肉放松程度较差,不如手掌略有偏向,即左掌略偏右方向,右掌略偏左方向,小臂肌肉得到相对放松。手指梯形的要求也容易做到。

圆档——对圆档的要领,我在这里描述一下,以便初学者领会。当两足与肩同宽,脚尖内扣10度,即稍成内八字;下蹲时,两膝与两脚尖同宽,就能保证圆档。两膝在垂直面内不能超过脚尖,这时脚掌的感觉是:两脚掌的外侧着地。

收腹提肛——该功法要领中要收腹提肛,如果经常注意提肛,那就犯意守的忌韪。在练功初,摆好姿势后,先检查身体各部是否符合要领,注意各部放松。特别是不要翘臀,大腿跟部在翘臀时的感觉是肌肉放松的,将骶骨、尾骨往身体的正面稍前移,这时大腿跟部的肌肉有紧张感,也感到提肛了,小腹也收了,姿势保证收腹提肛,不要去想提肛。但上身不要

因为避免翘臀而后仰;松胯——在收腹提肛的前提下,注意腹股沟处(也是髋关节处)要放松;十趾抓地——在内八字基础上,将脚尖上翘稍前伸,使前脚掌靠近脚趾的部分虚空,而后使虚空的那部分脚掌先着地,再屈曲脚趾着地,这时感觉蹠弓部分和涌泉穴好象是不挨着鞋底似的。这是十趾抓地的要领,在练功准备时,做好十趾抓地后,再做起势或下蹲动作。以后在练功过程中,就不需要再注意十趾抓地的要领。在姿势较低时,十趾抓地,不抓地,站不稳。姿势高的时候可以不一定抓地,有助于今后自发动功的产生,也便于扳趾;呼吸——自然呼吸;补充一点,小臂怎样才算放松?我的体会是:稍用劲,与地心吸引力相抵消。不用劲,小臂处于“沉”的状态。小臂的放松程度,好比身在游泳池中,手随浮力会自然浮起一样。

如果整个姿势摆正后,脚掌的感觉是:两脚掌的外侧着地,重心大部分在脚后跟上。这样,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原因是脚后跟上有一个睡眠穴,因为站桩,得到了充分的刺激。

有些要领领会得好,打太极拳时的体会就更进一步。

七、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在这里介绍一下单练股四头肌的方法,此法是我后期对学功学员的条件,达不到要求,我是不会教他练功的。

方法简述如下:脚跟离墙脚约1.5脚距离,两脚并拢或稍分开一些(宽度小于肩宽),背靠墙(板)下蹲,要求大腿与小腿成直角,上身躯干与大腿成直角,上肢随便,但不可撑墙(板),能坚持5分钟就合格。在5分钟时间内,头、上背、臀部不得离墙(板)。每天一早一晚各练一次。

虽然练此法耽误了练功一些时间,但不会在练基本桩时出现姿势不正确的情况,也不会因肌肉紧张造成抖动不止现象,能够做到练功要领基本正确,上身也能做到比较放松,而且站桩 30分钟不会觉得太累,练后走动一下,腿部感到非常轻松。这个5分钟,比站桩还苦啊。有慢性病的可以不练此法,特别是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的更不可硬来,恐加重病情或发生意外。

八、由于初练,腿部力量不够,肌肉紧张,就发生抖动,使全身也随之发抖。这个问题,在师傅刚开始教我摆姿势时,当场我就问了,答复是“得气”,我说是肌肉紧张受不了。师傅告诉我,今后碰上发抖,就往下蹲一些。就这样,解决了问题,虽然以后练功时,有时会抖动,但情况明了,就不怕了,有办法应付了。

我的体会:(1)发抖原因是初练,腿部力量不够,肌肉紧张;(2)在抖动中达到放松。比如,胳膊,后背,腰部由于静止不动,有一定的酸胀感,在抖动过程中得到缓解。但要注意,能不动最好,不能去追求抖动的感觉,而形成潜意识,造成抖动不能控制,成为偏差。

(3)收功后,可以拍打按摩身体各部,以缓解练功过程中引起的肌肉不适反应。

在练功过程中,膝盖不仅仅是难受,膝关节会疼痛。方法是,站高姿或中姿,练功时间不要太长,初学者先从20分钟一次站起,逐渐增加时间,凡事总有一个适应的过程。

通过站桩,腿部力量增强,走路爬山就感到轻松,这也算是本功的初期效果吧。

按正规锻炼少林内劲一指禅三个月后,一般会感到吃得快(胃口好),睡得香(熟睡时间延长),拉得爽(不会便秘,爽快)。

据说人体经络12时辰周转50圈,12时辰=24小时=1440分,经络周转完1圈的时间为28.8分钟,所以站桩最低要求不得少于30分钟,半小时中间不休息。

注:《灵枢??五十营》提出了“一呼脉再动,气行三寸;一吸脉亦再动,气行三寸”。以致于推算出人体气之周流,在一昼夜之间,大概呼吸一万三千五百次,气行 810丈,相当于循环了五十周。这种说法在今天看来,未免太幼稚可笑,但如果和英国的哈裴氏在1628年才能说明血液循环来相比的话,我们祖先在数千年之前就能够阐明血液运行是如环无端,营运不休的,这不能不认为是伟大的发现九、考虑到生活,尤其还要学习、工作,对体力消耗得留有余地,所以一天分开站两次也可以了;如果一次站45分钟以上,或者是站低桩,一天一

次也够了。练功是健康投资,不能因为练功不当,反而影响健康、学习、工作,适得其反,尤其是初学者,更应作到循序渐进。

 1. 该功法不用意守,气感无须去注意,你注意了气感,就有意守的嫌疑;& nbsp2. 白天面朝太阳方向,即东、东南、南、西南、西,晚上一般面朝南;饭前饭后半小时之内不要练功;练功中用干毛巾拭汗。出汗多时,功后要补充淡盐开水;功后不能马上洗冷水澡,不宜喝冷饮;避开雷雨时刻站桩,以免惊吓。同理,大风时应将门窗固定住。

 3. 练功时,除姿势保持不变外,可以看电视,听音乐,背英语单词等等,便于初练者放松,并缓解疲劳。短的电视剧一集40多分钟,电视剧看完了,功也练完了; 4. 症状有反复,是正常现象,有各种因素。经常检查指标是需要的,便于做到心中有数,便于验证功法的功效。

十、扳指法一般在大部分桩功都站了,并且经络基本上通的情况下进行,个人认为初练者扳指的效果不大。

扳指法——时间:手指一上一下为1次,上和下各为1分钟(很缓慢地一点一点地往下扳是1分钟,往上即下扳后恢复原位也是缓慢地一点一点地复原是1分钟)。要求;(1)在往下扳之前,该手指先要稍微往上翘2—3毫米后下扳;(2)手指下扳时,该手指的关节是松直的(不是指掌指关节,即靠近手掌的关节,此关节也要求比较松,不要求直);(3)除下扳的手指外,其邻近手指不能跟着动。意思是说,当邻近的手指受下扳手指影响跟着动时,该手指就不要再往下扳,这是该手指现时下扳的极限,随着扳指练习,会逐步不断突破现时下扳的极限。

十一、高桩与低桩的关系和适应人群:高桩容易做到放松,气感比较容易感觉到,但也因人而异,适合于初学者;低桩是在练功多年高桩的基础上逐步达到,几乎全身都感到放松了,当手掌朝地站马步桩时,有一股向下拉的力使你站低桩,那时,你要站高桩也不行,一会儿就被拉着往下蹲啊。

至于说到低桩姿势的问题,为了保持身体的平衡,主要是身体重心的稳定,上身应该前倾,但这个前倾是在保证原有要领基础上的上身前倾。

至于长劲的快慢,与站桩的强度相关:一是与每次站桩的时间长短和每天站桩的次数相关;二是与姿势的高低有关,但要注意在放松的基础上,姿势低长劲快。我们练功的目的是健体强身,为健康投资,不应影响到第二天的工作学习,强度应以此为准,为最佳,不要为了练功,本末倒置,甚至搞跨身体。

一般说,高桩养气,适合初学者和病者(慢性病),低桩适合身体强壮者。

内家秘技--整体爆发劲简易练法

俗云:练拳不练功,老来一场空。任何武技,若无笃实雄厚的功力做为前提,那只能是中看不中用的"花拳秀腿"。我随山东莱芜地区洪传陈氏太极拳研究会会长、当地技击名家方磊恩师学艺时,恩师曾反复强调"功夫"在武术中的重要性,并悉心指导我散手桩与各种技击劲力

练法:大马步桩站立,十趾抓地,两膝微内扣,

含胸拔背,小腹松圆,头正颈直,沉肩坠肘,舌舐上腭,双手自然垂于两腿中间成抱球状。全身尽量放松,两目向前平视;接着用鼻缓缓深吸一口气,略停;然后用鼻迅速喷气;同时双手上提至胸前以反背掌向身体两侧猛力抖摔而出,抖摔的同时腰往上挺,身体上拔,全身骤然一紧,然后立即恢复到放松预备姿势。如此反复练习。亦可分组练习,每组30

注意:练此功的要点便是身体松紧之间最大限度地相互急速转换,只有充分的松,才会产生爆炸似的紧。另外它的用力特点是起于腿脚,达于腰,形于手指。练功时要将呼吸和动作及身体的松紧变化配合得协调一致。坚持习练此功,便可产生很整的爆发力和节节贯穿的弹抖力,用于技击则威力无穷。

内劲一指禅练功5月谈

内劲一指禅练功5月谈 一指禅阙门弟子:段泳 从5月10日拜入少林内劲一指禅第19代掌门阙巧生师父门下学习以来,已经练功5个多月了,这段期间没有一天间断过,现将练功体验总结如下,请师父与师兄指正。 1、勿贪勿躁,循序渐进 从师父交功的第一天,我就每次站桩时间达到90分钟以上,每天站两桩,恨不得立刻出功。结果练功1周后出现膝盖的不适应,疼痛难忍,每次功后几乎不能走路,要在凳子上休息很久才能恢复,到后来,即使休息也仍然膝盖疼。起初以为可能膝盖有老伤所致。后来与一些师兄分析讨论,总结为: 1、练功时间应循序渐进,否则双腿和膝盖从没受过如此高强度训练反而会损伤; 2、站桩的姿势不正确,包括重心点也不是很对。 于是我采取了如下措施: 首先,减少练功时间,每天由两桩改为一桩,时间也减少为1小时左右; 第二,站桩时感到膝盖疼,就活动一下膝盖和腿,练几次三环聚气,或改为一字桩站几分钟,缓解膝盖的压力; 第三,如遇到身体或腿的自发晃动,不要刻意抑制,这些晃动是身体对重力不适应的自我调整,也是身体的自我保护机能的自发运作,通过晃动,局部承压比较大或已疲劳的肌肉得到一定的放松缓解; 第四,身体的重心由涌泉穴向后调整,我发现重心在涌泉穴时,初期站时间长了膝盖会疼,如重心放在脚踵上,时间长了会脚后跟疼,其实重心应在全脚面,每个人高低胖瘦不一,重心的放置的位置也不一样,具体是在涌泉穴和脚踵之间自我调整,以舒适自然为宜。 经以上四点调整,我的膝盖成功恢复,不再疼痛。 2、勇过三期,安神勿助(疲劳期,枯燥期,病显期) 在这5个月我经历了疲劳期,枯燥期和病显期。 疲劳期在站桩刚开始时出现,肌肉酸疼,两股颤颤,站桩后非常疲劳,这段时间很艰苦,坚持全凭毅力。而且疲劳期因每个人的体质不一样,反应期也不一样。我的疲劳期经历的4个月才好转。 枯燥期,我在站桩的第三周进入了枯燥期,就是在站桩时心里很烦躁,一上桩就想立刻下桩,有种厌烦情绪。通过在练功中看电视,放音乐,不断坚持,大概经历了1个月的光景,枯燥期结束。 病显期,在练功第一个月后,感觉自己的一些慢性病,如肠胃炎,颈椎病,肩周炎,支气管炎等症状都有所好转,不过在第三个月后这些病症又回到了以前,这应该是师父及众师兄所说的病显及排病气的过程吧。 这段期间,我觉得应该保持平和的心,克服急躁情绪,不要把追求迅速涨功,更不要把别的门派的意念内容或动作带进来,踏踏实实地打好筑基关。 3、姿势规范,动作舒畅 这段时间的不断练功及思考,觉得一指禅功法最重要的是姿势规范,动作舒畅。 姿势规范,就是师父教的功法认真做,认真体会,有时间就到师父家,让师父或师兄看看桩架是否走形。 动作舒畅,就是正确的桩架都是别人看着舒展大方,自己感觉舒适自然,如觉得某个姿势或动作很别扭,那么自己的桩架肯定有问题。因为感觉别扭,就会心生杂念,影响功力增长。 4、重心可调,疲劳可动 如在第一点我所谈到,为了避免膝盖疼收到损伤,在练功感到双腿或膝盖疲劳,可以活

少林气功内劲一指禅教程(2-1)

六、调气功 1.拉气 预备姿势:两脚与肩同宽,全身放松,两手在腹前约10厘米处“劳宫”穴相对成“抱球”状;左手在下,平“神阙”穴,掌心朝上;右手在上,掌心朝下,与左手相距约10厘米(图47)。 图47 图48 动作:滚气:左手在里,向内、向上滚动,右手在外,沿左手背向下滚动(图48),滚至右手心向上并与“神阙”穴平,左手心向下,在右手上约10厘米,两“劳宫穴”相对;拉气:左手向左上方,右手向右下方同时缓缓拉开,停1~3秒(图49);压气:两手按原路线缓缓合拢,恢复抱球状。然后再“滚气”、“拉气”、“压气”,要领同上。左右各做一次为一遍,做3~5遍。 图49 要求:两手成斜对角拉开后要注意保持掌心相对;拉开时吸气,合拢时呼气。 功用:久练之则手掌“气感”日益增强,蓄积内气,导气至掌指,即能“内气外放”,为他人导引治病。 2.转气 预备姿势:同“拉气”预备姿势(图47)。 动作:右手心向外、向上,左手心向里、向下一齐翻转,右手向上推成“托天势”,左手向下成“按地势”,两手再用力一下推按到尽头,同时吸气——谓之“顶天立地”或“金刚托天”(图50);向左体侧弯腰,打开气门——谓之“转气”(图51);放松,直腰,右手从右侧向下转,左手在左侧向上转——谓之“八卦圈”,同时呼气;两臂转至与肩平时掌指上翘90°,用力向左右平推,气贯“大陵”穴,

同时吸气——谓之“大字桩”(图52);放松,同时呼气,“八卦圈”——右手向下转,左手向上转,成左手托天,右手按地势;向右体侧弯腰——“转气”;再放松,直腰,“八卦圈”——左手向下转,右手向上转,至两臂与肩平,坐腕,掌指上翘90°,左右用力平推成“大字桩”……做 3~5遍。 图 50 图51 图52 功用:调整阴阳,练气、练力。久练之自能运气外放,造福人民。 七、收势 1.导气 动作:接“转气”结束时的“大字桩”势(图52)。前臂外旋,掌心向上,屈肘,手向头前上方划弧,左脚向右脚靠拢,同时吸气;掌心向下,经头前慢慢下落,同时呼气,导气至“涌泉”穴(图53、图54) ,提手、落手反复做3遍后恢复直立。 图53 图54 要求:1.收势是防偏、纠偏的基本方法,因此,每次练功完毕,都必须认真做好收功导气动作。如选练本功法中的某桩势,在结束时先将左脚收回,手心向上,从两侧提起至与肩平,然后再按上述动作做即可。2.两手内收时,手心不可对着耳朵。 2.雷声——压气

推拿功法学

第一节概述 一、推拿练功的概念 练:训练,锻炼,练习。 功:①功能与能力,“功夫”。②功法,即特定的功能与能力。 练功:锻炼者通过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对身心进行自我锻炼,使身体的局部和整体机能得到提高和改善的一种方法。它是一种“主动性的自我调整”过程,此过程使机体进入到积极的调整、修复状态,从而起到防治疾病和强身健体的作用。 推拿练功;学习者通过对特定功法的长期、反复的刻苦锻炼,逐渐获得从事推拿专业工作的机体功能和负荷能力的过程。 推拿功法学:研究和阐述如何应用传统功法增强推拿临床工作者的体质,提高其手法的功力技巧,充分发挥推拿疗法的临床医疗效果,并通过自我身心的锻炼激发人体潜能的一门学科。是手法技能训练的基础,是中医推拿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推拿医师必修的课程之一。 二、推拿功法的起源与发展简史 起源:历史悠久 (一)源于日常劳作(二)源于古代舞式体操(三)源于导引(四)源于角斗(五)源于按摩 三、练习推拿功法的目的及意义 (一)增强推拿医师的身心素质,使其力量、耐力、灵敏性、柔韧性等机体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二)增强手法的功力技巧,增加手法的效益。 (三)医练结合,增强疗效。 第二节推拿功法的基础知识 一、练习功法的基本要素 调身――形松调息――气平调心――心定 二、练习推拿功法的基本要求 静:环境安静,心情平静。 舒:环境-空气新鲜、温度适宜、身体-全身放松,衣着宽松; 恒:运动量(锻炼强度、密度、时间、数量等)由小到大,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功到自然成。 六忌:忌饥饱练功,忌强忍溲便,忌汗出当风,忌劳逸失度,忌纵欲耗精,忌纵口暴饮。

三、功法的命名及分类(选择题) (一)按所练功法的姿势命名分类 1、站功:自然站式、按球站式、抱球站式、马步或弓步站式。 2、卧功:仰卧式、侧卧式。 3、坐功:平坐式、盘坐式、靠坐式。 4、活步功 (二)按所练功法的方法命名分类 1、形体功:“调身功” 2、呼吸功:调息功、吐纳功、练气功 3、意守功:调心功 (三)按所练功法的动静命名分类 1、静功:肢体不进行运动。如:静坐功、立功、参禅、定功、易筋经等。 “静者静动,非不动也”。“心死神活”。 2、动功:体位、身法按要求不断变化。如:五禽戏、太极拳、峨嵋功等。 华佗:“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通流,一身动则一身强。” 3、动静功:静、动融合成一体。如:少林内功等。 (四)其他 1、以人体部位命名:肩功、目功、腰功等。 2、以练功作用命名:易筋经、延年九转功等。 3、以寺院名称命名:峨嵋功、少林内功等。 4、以姿势多少命名:练功十八法、八段锦、六字决等。 四、练功的作用 (一)中医的观点 扶正祛邪、调整阴阳、调理气血、疏通经络、调节脏腑、强身健体、 养生益智、延年益寿。 (二)现代实验研究的成果(了解) 1、对呼吸系统机能的影响 2、对消化系统机能的影响 3、对血液循环系统机能的影响 4、对人体代谢与内分泌系统机能的影响

老年人练气功禁忌

老年人练气功禁忌 气功是中医养生的方法之一,它以中医理论为指导,选择正确的动作,引导气在体内经络系统的通畅运行,达到改变自身生理、心理的变化,强身健体。那么气功有哪些好处,锻炼时有哪些要点,一起来看看吧。 老年人练气功的好处 中医认为人到老年,阴精虚衰,真元渐亏,身体各种机能都逐步减退。也有一些人因种种原因未老先衰。实践证明气功能够调动和发挥机体内在潜力,推迟或延缓衰老,防治老年智能减退,增进老年人身心健康,达到延年益寿的功效。 中国传统气功强调练功要修心养性,即优化人的情绪、意志与性格等。这既是练功取得良好效果的前提,也是通过气功锻炼能逐渐得到的直接效益。实践告诉我们,人们在气功入静状态下,会体验到非常愉快和舒适,不仅有身体的舒适感,而且心情也非常舒畅。 《黄帝内经》讲:“正气内存,邪不可干”,“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这表明练气功具有预防疾病、保健强身的作用。现代研究证明,练气功具有明显的消除心身疲劳,恢复体力和精力,提高工作效率,增强机体免疫力,预防疾病等作用。 练气功注意把握动作要领: 1、呼吸。呼吸是气功疗法重要环节。通过锻炼,改胸式呼吸为腹式呼吸,改浅呼吸为深呼吸,最后练成自发的丹田呼吸。

呼吸方法常用有8种:1。自然呼吸法。2。顺呼吸法。3。逆呼吸法。4。停闭呼吸法。5。鼻吸口呼法。6。气通任督脉呼吸法。7。潜呼吸法。8。真息法。练呼吸要在柔和自然基本法则指导下,逐步做到深长、细匀、缓慢,切不可急于求成。 2、入静。入静是指一种稳定安静状态,无杂念,集中意念于一点,即意守丹田或留意呼吸,对外界刺激感觉减弱,进入似醒非醒、似知非知境界,即大脑皮层进入保护性抑制状态。 常用入静方法有五种:1。意守法。2。随息法。3。数息法。4。默念法。5。听息法。以上五种调心入静法初练时从意守法开始,逐渐过渡到随息法,或者听息法,或始终练一种,可因人而异。 3、姿势。常用的姿势有平坐、自由盘膝、单盘膝、仰卧、侧卧、站式、走式等。姿势自然放松,是顺利进行气功呼吸、诱导精神松静的先决条件。不同的姿势有不同生理特点,姿势本身起着一定的治疗作用。 气功讲究“三调” 气功又分动功与静功两大类。无论静功还是动功,都离不开调心、调息、调身这三项练功的基本手段,也就是意守、呼吸、姿势三个环节。静则生阴、动则生阳,动静兼练,“三调”结合,于是阴阳调和,祛病延年。正如陶弘景的《养性延命录》里所说:“能动能静,所以长生”。 由上可知,气功是在中医养生理论指导下产生的一种祛病延年的身心锻炼方法。它与现代科学的预防医学、心身医学、运动医学、自然医学、老年医学以及体育、武术等等,都有一定的联

推拿手法学 知识点汇总

推拿手法学知识点汇总 (From:罗佳佳and罗淳) 《少林内功》 1.前推八匹马势 2.倒拉九头牛势 3.凤凰展翅势 4.霸王举鼎势 5.两手托天势 6.顺水推舟势 7.怀中抱月势 8.仙人指路势 9.平手托塔势 10.风摆荷叶势 11.单凤朝阳势 12.海底捞月势 13.顶天抱地势 14.力劈华山势 15.三起三落势 16.乌龙钻洞势 17.饿虎扑食势 《易筋经》 印度高僧达摩所创,是一套身心并练,内外兼修,外练筋骨皮,内练精气神的医疗保健养生功。 1.韦陀献杵 2.横担降魔杵 3.掌托天门 4.摘星换斗 5.倒拽九牛尾 6.出爪亮翅 7.九鬼拔马刀 8.三盘落地 9.青龙探爪 10.卧虎扑食 11.打躬击鼓 12.掉尾摇头 第二章 1、自摩自捏,伸缩手足,除劳去烦,名为导引;若使别人握搦身体,或摩或捏, 即名按摩也。 2、按摩作为学科名始见于《内经》。 3、《金贵要略》首次提到膏摩一词,首次记载手法抢救自缢死。 4、《皇帝歧伯按摩》是我国最早的推拿医学专著。 5、隋唐时期推拿医学进入又一次高潮。 6、《唐六典》记载推拿治疗范围为八疾:“风、寒、暑、湿、饥、饱、劳、逸”。 7、《儒门事亲》将按摩与针灸等归入“汗法”。

8、“推拿”一词最早记载于明代医家张四维《医门秘旨》。(“按摩”一词被官方 取消后,推拿成为了正式学科名) 9、小儿推拿体系的标志:《小儿按摩经》的问世和一批小儿推拿专著的诞生。 10、《医宗金鉴》提出,“法之所施,使患者不知其苦,方称为手法也。”,详 细论述“摸、接、端、提、推、拿、按、摩”的正骨八法。 11、1958年,上海成立第一所上海推拿医士学校。 第三章 1、推拿手法简称手法,是指以治疗、康复、预防或保健为目的,以手(或肢体 其他部分)刺激人体的有一定法度的动作技法。包括手法操作的目的、主体、对象、技术特性四个要素。 2、根据手法的动作形态分类:摆动类、摩擦类、振动类、挤压类、叩击类和运 动关节类。 3、推拿手法的作用:疏通经络,行气活血,舒筋缓急、调利骨节、补肾益气、 调理肠胃、化痰畅肺、急救醒神、美容养颜、养生保健。 4、手法的基本要求:持久、有力、均匀、柔和、深透。对运动关节类手法,基 本要求为稳、准、巧、快。 5、对深透的理解:深透是指手法具备了持久、有力、均匀、柔和四项基本要求 后,形成了一种渗透力。这种渗透力,可透皮入内,直接深达手法刺激体表的深层组织和内脏器官,或间接地通过各种途径使手法的生物效应到达目标脏腑器官,起到调整脏腑虚实的作用。深透,主要是指力的深透,但同时也包括了热的深透。 6、推拿手法的禁忌症,了解。P37(慎用:饥饿、过饱、极度疲劳和剧烈运动后、 怀孕者慎用、酒醉者。禁用:高热、急性传染病者、皮肤破损或感染、骨折部位、骨或关节结核者、出血性脑血管意外的急性期、出血性疾病或正在出血部位、严重心脏病、恶性肿瘤部位、精神疾病不稳定者或酒后不清醒者)7、摆动类手法包括:滚法、一指禅推法、一指禅偏锋推法和鱼际揉法。(操作要领、动作关键) 8、一指禅推法: 注意事项:沉肩、垂肘、悬腕、掌虚、指实、吸定(紧推慢移);临床应用:“循经络,推穴道”,具有舒筋活络、调和营卫、祛瘀消积、开窍醒脑、调节脏腑功能的功效。 12、缠法频率220次/min,具有活血祛瘀、生肌托毒的功效和较强的消散作 用。 10、跪推法的全称:一指禅跪推法。 11、一指禅偏锋推法着力点相当于少商穴处。 12、摩法与揉法的区别 摩法:用手掌或手指在体表做环形摩擦的手法;按揉法:垂直按压与水平环旋揉动复合运用,带动皮下组织转揉动的手法。 13、推桥弓:用拇指指腹从翳风穴从上到下推至锁骨上窝。 14、擦法:在受术部位作单向直线来回摩擦运动的手法。 根据着力部位的不同,分为小鱼际擦法、鱼际擦法、掌擦法、指擦法。产热量最高的是:掌檫法 15、临床运用:适用于全身。(小鱼际:脊柱两侧,肩胛上部,肋间部;鱼际: 四肢<尤其上肢>;掌檫:肩背部,胁肋部,胸腹部;指檫:四肢小关节,

《少林内劲一指禅》功法练功要领的体会

《少林内劲一指禅》功法练功要领的体会 作者:小不点(叫化佬) 一、关于关于少林内劲一指禅介绍:该功法最大的优点是安全。原因:气功是通过调心、调息、调身进行自我锻炼的方法,而该功初时只需要调身(即姿势正确)就可练功,呼吸自然,不用意守和无须入静,故不易出偏,安全呀。其次是易学易记,一桩一姿势,不复杂。再次是易得气,气感感觉快(注意:因各人身体的个体差异,其气感的强弱,感到气感时需要的时间各异,有些人需要较长时间,有些人很快就有气感了,但也有练了多年甚至未有气感的,但其本人自我感觉是身体较练功前健康)。 二、听说阙老前辈教功时,只站桩,在多年站桩的基础上才进行扳指,循序渐进。王瑞亭老师的少林内劲一指禅,是融合了他个人的心意六合拳,加进了热身法。阙老师带徒弟较多,都练得很好,功力也强,各人练功的体会也不同。目前关于少林内劲一指禅功法的版本甚多,真如陈氏创陈式太极拳,带了杨露禅、吴鉴泉等徒弟,现在社会上就有杨式和吴式太极拳。不管怎样,站桩是所有版本中共有的,是核心部分。 三、马步桩即基本桩是所有桩式的基础,练得好,就为练其它桩打下了扎实的基础,我在15年前遇见一人,基本桩站了8年,体感的效果与别人不一样,功力也强,可谓各有千秋。我建议基本桩至少要站半年以上。 四、练少林内劲一指禅要过三关,即放松关、疲劳关,气冲病灶关。 少林内劲一指禅要过三关:即放松、疲劳、气冲病灶关。而放松、疲劳这两关有着内在的联系,能放松就不感到疲劳,疲劳关过了,也就感到放松了。这两关过后,姿势也正确了。在练功过程中,某些部位会出现不适的感觉,一是原来就有病的症状;二是自己还没觉察到的,还没在身上反映出症状来,通过练功,这些症状可能会消失。 在每次练的时候,有老师拍打你的有关部位,以帮助放松和疏通经络是最好不过了。 五、功法大体分为以下阶段:准备动作(有些版本有);起势,基本桩法,收势;其他桩法(包括起势、收势);扳指(趾)法。 练功苦,练少林内劲一指禅更苦。苦尽甘来,甜,练少林内劲一指禅更甜。

【最新编排】少林气功内劲一指禅功法秘籍(下)

【最新编排】少林气功内劲一指禅功法秘籍(下) 6.力劈华山 预备姿势:左脚向左横跨一大步,重心在两脚之间;两腕交叉于胸前约10厘米处,指尖朝上(图40)。 动作:手指朝上,用内劲向上举起直插云霄,双臂伸直(图41),同时吸气;用力徐徐朝前下方成弧形劈下(图42)。同时呼气;放松,略停1,3秒,双手从裆下直线缓缓向上提至胸前,同时吸气;直腰,两手松直,指尖朝上,恢复预备姿势,同时呼气。做7遍。要求:下劈时腿要挺直;劈下后不低头,目视前方。 功用:本动作劲发于腰部,力运四肢末梢,气走手、足三阴三阳经。久练之则气走全身、百脉通畅。 注意:高血压、心脏病患者忌用力过猛。 7(海底捞月、怀中抱月 预备姿势:同“力劈华山”的预备姿势(图40)。 动作:两手掌心朝前,成拉幕状缓缓向左右水平分开,坐腕,用力向两侧平推成“大字桩”(图43),贯气于掌根,同时吸气;松腕,手放平,弯腰,手缓缓下落捞月(海底捞月),屈腕,指尖相对(图44),同时呼气;向上捞起,上身随势而起,直腰屈肘,两臂运动,掌指着力,似抱重物状缓缓端起至胸前(怀中抱月),同时吸气(图45);两手交叉于胸前,同时呼气,恢复预备姿势。反复做7遍。 要求:弯腰捞月时两腿要挺直,不低头,目视前方;上身随势而起时,要垂肩坠肘,颈部不僵直。 功用:海底捞月,气贯掌指,蓄劲待发;向上捞起,则锻炼腰背,通手六经脉,并可提升“中气”。故对内脏下垂疾患有一定疗效。 8(霸王举鼎

预备姿势:继“海底捞月”中的“怀中抱月”势(图45)。 动作:接上式,两手缓缓用力上托至锁骨处放松,前臂内旋,翻掌向上,中指相对,用内劲徐徐上举,腰、腿、臂均用力挺紧勿松,成“举鼎”状(图46),同时吸气;随即两臂放松,向外划弧至与肩平时坐腕,运劲外撑成“大字桩”(图43),停1,3秒钟,再放松,徐徐下落,恢复原势,同时呼气。做7遍。 要求:上举时臂要挺紧,并保持指端相对;成大字桩时,要收腹挺胸,两腿夹紧,劲往下沉至足心。上肢用多大力,下肢亦用多大劲。 注:第七、八两节通常在一起练习。 功用:双手托起上举,则导引气在胸腹中运行,以升举阳气,充养髓海,调理三焦。六、调气功 1(拉气 预备姿势:两脚与肩同宽,全身放松,两手在腹前约10厘米处“劳宫”穴相对成“抱球”状;左手在下,平“神阙”穴,掌心朝上;右手在上,掌心朝下,与左手相距约10厘米(图47)。动作:滚气:左手在里,向内、向上滚动,右手在外,沿左手背向下滚动(图48),滚至右手心向上并与“神阙”穴平,左手心向下,在右手上约10厘米,两“劳宫穴”相对;拉气: 左手向左上方,右手向右下方同时缓缓拉开,停1,3秒(图49);压气:两手按原路线缓缓合拢,恢复抱球状。然后再“滚气”、“拉气”、“压气”,要领同上。左右各做一次为一遍,做3,5遍。 要求:两手成斜对角拉开后要注意保持掌心相对;拉开时吸气,合拢时呼气。 功用:久练之则手掌“气感”日益增强,蓄积内气,导气至掌指,即能“内气外放”,为他人导引治病。 2(转气 预备姿势:同“拉气”预备姿势(图47)。

郭林新气功练功注意事项

郭林新气功练功注意事项 一、练功前的注意事项(注:有*且加粗的事项为重点,多加注意) *1.调整好心态:有良好的心态,容易入静放松,能提高练功的疗效。要以典型病例为榜样,树立三心(信心、决心、恒心)。七情干扰是练功的大敌,要避免七情干扰,首先自己要加强修养,对别人要理解和宽容,对自己的病情既来之则安之,战略上藐视它,战术上重视它。 *2.做好预备功的预备功:首先要使自己思想意识、情绪平静,思想不要太复杂,避免与别人吵闹,不乱吃东西。安排好近日的事情,如看病、家务,亲戚朋友之间的事,避免练功时想,影响入静。 3.准备好练功的物品:衣、帽、鞋(不穿硬底鞋、高跟鞋、拖鞋练功)、太阳帽、太阳镜、下雨时穿的雨衣、雨鞋,冬天用的手套、坐垫、水、食品、药等。 4.练功前摘掉假牙、戒指。表带、腰带、帽子不要过紧,冬天围巾不要系得过紧,以利内气运行。练功前关手机或将手机交家属,以免影响入静。 5.练功前吃点食物,最好餐后半小时——一小时后练功。 6.练功前排除大小便。 7.安排好当天练的功目和功时、练功地点和路线。 8.如有大风、大雾,不要在外练功,可在室内练升降开合功、定步功和辅助功。 9.下雨不打雷,可穿雨衣、雨鞋练功,下雨空气质量好,也较安静,利于练功,但遇雷电不要在外练功,以防触雷。 二、练功中的注意事项: 1.到公园先练功,不要急于聊天或交流,以免引起练功时想事,影响入静,练完功休息时再交流。 *2.自己正在练功或他人正在练功时不要说话,遇到老师或病友都不用打招呼,因是练功都理解练功要入静,要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3.练功时不戴口罩,以免影响吸氧。不吃东西,嘴里不要有东西(如嘴里不嚼口香糖、西洋参片、牛肉干等)。 4.最好戴上太阳镜练功,可助入静,又可防紫外线诱发乳腺癌。 *5.认真做好预备功,不能马虎、图快。练功要松静、自然,保持圆、软、远,以提高疗效。要在放松、入静两个方面下功夫。 6.练功时注意手摸、脚跷,不走八字,舌舔上腭,虚腋松腕。两膝微弯,松腰松垮,呼吸和落脚要轻,大臂带小臂,大腿带小腿,摆手转头利用惯性,摆手归丹田,要到位(不要高于丹田,手不要摆过侧胯往后甩),要拐大弯,不要拐小弯、死弯。与病友练功相会时,尽量保持远距离。练功时不要紧跟病友,保持远距离。 7.练功时保持入静,有杂念时可数息或听息,可选题、守题,以一念代万念。初练功者可想“吸吸呼”,“吸吸转”……“吸吸呼,真是棒,高文彬是榜样”或自编简单的良性意念。守题要按“似守非守,若有若无,一聚一散”十二个字和三不(不追、不抓、不盯)原则。 8.练功时如口水多,可暂停下来,分三口咽下(意念咽入喉、中脘、中丹田),咽完后做一个三开合接着练功。不要边走边咽津,以防呛着。收功时按上法咽津,什么时候咽,因人而异。 9.练功中如遇憋气、咳嗽、打喷嚏,先停下来,做一个或多个气呼吸平气,或轻轻咳嗽、打喷嚏,

少林气功内劲一指禅完整讲解(六)

少林气功内劲一指禅完整讲解(六) [真诚为您服务] 五、动功 动功又称 ;内劲站桩功 ;,它是在马步站桩基础上及马步站桩后进行锻炼的桩势。它仍强调动作姿势的准确,并讲究以势运气,以气助力,以力带气,从而达到 ;气血并练 ;、 ;劲气并练 ;、 ;表里并练 ;,使气、力倍增,促进全身经络通畅,气血调和。它主练能量的贮存和释放,增强双手 ;外气内收 ;、 ;内气外放 ;的功能。 1(双臂揽月 预备姿势:继马步站桩姿势。 动作:双手向胸前慢慢揽拢,中指相对,两臂交错,右臂在上,左臂在下,互相干行,相距约1O厘米;掌心朝下,手指成阶梯形;右手 ;劳宫 ;穴对准左臂的 ;曲池 ;穴,左手的 ;外劳宫 ;对准右臂的 ;少海 ;穴(图29)。揽月5分钟后手指松直,随即两臂向两侧同时缓缓拉开,如同大鹏展翅 ; ;谓之 ;拉气 ;(图30);略停1,3秒钟,然后再沿原路复原 ; ;谓之 ;进气 ;。反复做7次。 要求:不要耸肩缩颈,拇指不得指向胸部。揽月时自然呼吸,拉动时开吸合呼;拉开后,两臂不伸直,两手的 ;合谷 ;穴相对。 功用:通过 ;劳宫 ;穴作用于 ;曲池 ;和 ;少海 ;两穴,使两臂的经气互相渗透,气血贯通,并调节其平衡。而通过两手臂的 ;拉气 ;、 ;进气 ;,则可疏通手三阴、手三阳经脉。 2(抱球 预备姿势:继 ;双臂揽月 ;后。

动作:右手在上平 ;膻中 ;穴,手心朝下;左手在下平 ;神阙 ;穴,翻掌朝上;两手 ;劳宫 ;穴相对成抱球状(图31),距身体约10厘米。抱球5分钟后,两手同时缓缓地上下拉开,右手拉至平 ;百会 ;穴,左手拉至平 ;会阴 ;穴(图32) ; ;谓之 ;拉气 ;;到位后停1,3秒,再缓缓地合拢 ; ;谓之 ;压气 ;。停1,3秒钟后再拉……如此反复拉压7遍。 要求:手势同马步站桩时要求,抱球时右手拇指不得指向胸部,自然呼吸;拉动时开吸合呼。 功用:两手 ;劳宫 ;穴相对在体前成 ;抱球状 ;,通过内外感应以强化中焦之气;当两手在胸腹前上下拉动时,则导引三焦之气贯穿带脉并作用在任脉的承浆、天突、膻中、中脘、神阙、关元等穴,调理并强化任脉、冲脉(因其夹行于中脉两侧)和带脉之经气。久练之可促进 ;心肾相交 ;、 ;水火相济 ;,并可防治月经不调等妇科病及内分泌失调、泌尿、生殖系统疾病。 3(十字手 预备姿势:继 ;抱球 ;后,直立,两手在胸前10厘米处交叉成 ;十字手 ;,上缺口平 ;天突 ;穴(图33)。 动作:十趾抓地,收腹提气,腿部发力,推动腰、背、肩、臂、十指朝上成立掌,两臂同时用内劲向前推出,将劲气推运至掌根,推到尽头后放松(图34),将手收回胸前。十字手推出时吐气,收回时吸气,一推一收为一遍,做7遍。 要求:力发于根,自下而上节节贯通。前推时填背,收回时坐背。前推时不要耸肩缩颈,头颈切忌用力,以免血压升高。 功用:两臂用内劲尽量前推时,背部肌肉、韧带亦受到牵拉,脊髓也随之上升,劲气亦由下而上贯通督脉;放松收回时,劲气仍循督脉而回。这样,一紧一松,久练之则劲气相随,气大力粗,督脉自然通畅。 4(丹凤朝阳

[精华版]少林内劲一指禅功法练功要领的体会

[精华版]少林内劲一指禅功法练功要领的体会少林内劲一指禅》功法练功要领的体会一、关于关于少林内劲一指禅介绍:该功法最大的优点是安全。原因:气功是通过调心、调息、调身进行自我锻炼的方法,而该功初时只需要调身(即姿势正确)就可练功,呼吸自然,不用意守和无须入静,故不易出偏,安全呀。其次是易学易记,一桩一姿势,不复杂。再次是易得气,气感感觉快(注意:因各人身体的个体差异,其气感的强弱,感到气感时需要的时间各异,有些人需要较长时间,有些人很快就有气感了,但也有练了多年甚至未有气感的,但其本人自我感觉是身体较练功前健康)。 二、听说阙老前辈教功时,只站桩,在多年站桩的基础上才进行扳指,循序渐进。王瑞亭老师的少林内劲一指禅,是融合了他个人的心意六合拳,加进了热身法。阙老师带徒弟较多,都练得很好,功力也强,各人练功的体会也不同。目前关于少林内劲一指禅功法的版本甚多,真如陈氏创陈式太极拳,带了杨露禅、吴鉴泉等徒弟,现在社会上就有杨式和吴式太极拳。不管怎样,站桩是所有版本中共有的,是核心部分。 三、马步桩即基本桩是所有桩式的基础,练得好,就为练其它桩打下了扎实的基础,我在15年前遇见一人,基本桩站了8年,体感的效果与别人不一样,功力也强,可谓各有千秋。我建议基本桩至少要站半年以上。四、练少林内劲一指禅要过三关,即放松关、疲劳关,气冲病灶关。练少林内劲一指禅要过三关:即放松、疲劳、气冲病灶关。而放松、疲劳这两关有着内在的联系,能放松就不感到疲劳,疲劳关过了,也就感到放松了。这两关过后,姿势也正确了。在练功过程中,某些部位会出现不适的感觉,一是原来就有病的症状;二是自己还没觉察到的,还没在身上反映出症状来,通过练功,这些症状可能会消失。在每次练的时候,有老师拍打你的有关部位,以帮助放松和疏通经络是最好不过了。

初练气功者应掌握的常识

初练气功者应掌握的常识 气功是我国传统的身心锻炼方法,有调整阴阳、疏通经络、畅通气血、促进新陈代谢、提高身体素质、增强免疫功能之作用,不仅可以健身,还能治疗多种慢性疾病。许多中老年人想练功健身,但又怕练不得法而“走火入魔”,那么初学练功者应注意哪些问题呢? 1.气功健身的特点 气功的功法种类繁多,所以应因人的体质、生活环境等不同而选择适合自身的功法。这里所涉及的是静功。气功在编排上虽千变万化,但其核心都离不开“三调”:即调心、调息(调气)和调身。 第一步调心,就是首先应做到调整、控制意识思维活动。 其基本要求是排除私心杂念,做到“清心寡欲”,以达到入静状态。为了更好地练功,必须选择清静的环境、固定的时间和地点。练前排净二便,再宽衣解带,以防影响入静。所谓入静,就是通过意守的方法,变“胡思乱想”为“静思专想”,再进一步做到“无思无想,恬静愉快,悠然自得”,这是动中求静的方法。所谓意守,就是努力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身体的某一部位或某种活动中,或者意守某种对身体有益的事物。其中最常用的是意守呼吸,结合意守“丹田”,意守呼吸就是调息,意守“丹田”就是把注意力集中到肚脐下1.5寸的“气海穴”,两者结合叫“气贯丹田”。方法是腹式呼吸,吸气时使膈肌下降,小腹外鼓,后致“丹田”,呼气时小腹回缩。此法可对胸腔、腹腔内脏器官产生柔和的按摩作用,改善内脏的血液循环,加强生理活动。如饭后有腹胀气闷情况,可先进行胸式呼吸,意守两乳之间的“上气海”即膻中穴,以加强心肺功能,改善腹胀气闷。也有人喜欢意守命门穴(十四椎下正对肚脐),以补益肾气。开始练功时往往不能很快入静,这时不可急躁,要循序渐进。 第二步是调息,就是调整和控制呼吸,以帮助调心和意守入静。 基本要求是呼吸要做到“细、静、匀、长”,以逐步达到“无声无息、出入绵绵、若存若亡”的境地。锻炼时要顺其自然,不可急于求成,以免出现偏差。 第三步是调身。即调整控制身躯,保持一定的姿势,以帮助入静。长时间维持静态姿势,可以调整全身血液的分配。气功调身一般包括坐、卧、站、跪、行5 种情况,也就是5 种练功姿势,任何一种姿势都要配合调心和调息。原则是“以自然为高,以舒适为法”,但初学者以坐姿为宜。 总之,练功的基本要求是“心要清,息要静,身要松(放松)”,并灵活调整动静、快慢、松紧等。三调之法,初练之人功夫浅,必然是“有意之调”,此时用意太过,反而耗神;练功纯熟之后,功到自然成,就会过渡到“无意之调”的阶段。概括起来就是“积极主动,持之以恒,舒适自然,循序渐进”,做到以上四点,定会成功。 2.哪些人不宜练气功 气功虽然是身心锻炼的好方法,但实践证明,常常会有少数人在练功过程中出现偏差,除了练功方法不当外,还与练功者在练功前的心理素质、个性缺陷等因素有关。也就是说,有的人不宜练气功。 个性素质有缺陷者。过分关心自己健康、敏感多疑、性格孤僻、容易激动者;平时性格内向、做事极为谨慎者;或固执己见、爱钻牛角尖者。有这些性格特征的人容易接受暗示和自我暗示,这类人练功易出现偏差。 对练功朝三暮四者。练功前要认真选择适合自己的功法。一旦确定,就要潜心练习,不可同时练几种功法,也不可今天练这一种,明天练那一种。几种功法相互影响,或换来换去,搞得心神不定,不但会影响练功效果,还特别容易造成气乱,出现偏差。 有精神障碍倾向或精神病病史、家族史者。曾经出现过或现在仍不时出现意识障碍、抑郁状态或痴呆状态以及精神分裂症、癔病、躁狂性抑郁症等的中老年人不宜练气功。因为练

第二节、虚步桩

第二节、虚步桩 当两掌交叉时,右掌沿左前臂外侧中心线下移,停在肘尖下。左掌至面部高度时,两掌向下,右臂外展,使两前臂与地面平行,掌指向前成梯形,放松。同时两腿下蹲,重心移至右腿。左脚向前出半步,脚掌点地,膝盖略屈;右膝略超过脚尖,形成左虚步桩架(图40)。 2.换式:右腕移至左掌下方。沿左前臂内侧中心线上移,至左肘部翻掌向上绕过肘部,使右外劳宫穴对准左肘小海穴,同时左脚收回,使重心移至左腿,此时右掌继续沿前臂外侧重心线移过左掌,翻掌向下,两掌变梯形,使两前臂平行并与地面平行,同时右脚出半步,右脚掌点地,成右虚步(图41)。 【收势】同前 【要领】 上体保持正直,上实下虚。两前臂平行且与地面平行。左虚步时,左前臂与上臂夹角约145°;右前臂与上臂夹角约100°。前后掌错开10厘米。 转换虚部要领同,唯左右相反。 【功理】 虚步桩是“少林内劲一指禅”功法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功 法之一,它的难度与强度较大,同“马步站桩”、“弓步桩”共同

构成“少林内劲一指禅”独具特色的桩架。由此可见,它是练好本门功法的关键之一。受“虚步桩”重心的支配,大小腿后侧肌群强力收缩,沿大小腿后侧走行的足太阳膀胱经伴随开合。现在不妨熟悉一下足太阳膀胱经的循环路线。从内眼角开始,上向额部,交会于头顶,一支从头顶到耳上角。其直线,从头顶深入络于脑,出来再顶部分开下行,沿肩胛内侧,夹脊旁到达腰中,进入沿脊旁筋肉络于肾,属于膀胱。腰部分支,从腰中向下,夹脊旁,贯通臀部,进入腘窝中。背部另一支、从肩胛内侧分别下行,通过肩胛,经过髂关节部,沿大腿外侧后边向下,会合于腘窝中。向下通过腓肠肌部,出外踝后方,沿第五跖骨粗隆到小趾的外侧(接足少阴肾经)。我们解剖部分经穴来考察肌肉、血管、神经与经络的关系。殷门穴在股二头肌与半腱肌之间,外侧有股深动、静脉第三穿支。分布有股后皮神经,深层为坐骨神经。委中穴在腘窝正中,有腘筋膜。皮下有股腘静脉,深层内侧为腘静脉,最深层为腘动脉。有股后皮神经,正当胫神经处,承山穴在腓肠肌二肌腹交界下端。有小隐静脉,深层为胫后动,静脉。布有腓肠内侧皮神经,深层则为胫神经。飞扬穴有腓肠肌及比目鱼肌,布有腓肠外侧皮神经。昆仑穴有腓骨短肌。有小隐静脉及外踝后动、静脉。布有足背外侧皮神经,深层为足底外侧神经。至阴穴有趾背动脉及趾跖侧固有动脉形成的动脉网,布有趾跖侧固有神经及背外侧皮神经。

少林内劲一指禅

少林内劲一指禅 第一章概述 中华气功门派众多,在练功的大法上也各有千秋,中华气功的功法不仅各派之间差异大而且在一个派系中也有所不同,甚至因人而异。这是丰富的中华气功源远流长的历史写照,也是地域环境、人天合一诸因素的共同集合。 中华气功,在科学的春天里繁花似锦,各显神彩,令人目不暇接。 “内功一指禅”功法,是我国福建少林寺独有的练功术。它历经数百年十几个朝代的提炼充实。成为武林界推崇的上乘功法。它不同于一般的少林动功、静功、“竞技”、“技击”等功法的独特门户。“内劲一指禅”功法繁多,训练方法也奇特,训练中虽不强调静和意守,但对姿势的正确性,动作的先后次序要求特别严格。它能调理人体的气血,使之达到阴阳平衡,腑脏协调,从而起到防病祛病,健身延年,精、气、神、力合一的作用。坚持练此功法,功底随时间而深厚,不仅可以从“外气内收”,“积蓄”“内劲”,而且可以“内气外放”为患者导引治病。本功法的“外放气”,对伤骨科、神经科、内科等疑难杂病均有良好的疗效。 “内劲一指禅”的“内劲”,是人体活动的能量,是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是蕴藏在人体内的潜力。“禅”

是梵语,即安定止息杂虑的意思。“一指”,是指在练功过程中,必须再加上一个特殊的,关键性的训练方法,即十个手指与十个足趾有系统,有规律的按动和拨动的锻炼。十指与十趾,分别代表了人体的十二正经,手指的扳动和足趾的按动,不仅可以积蓄“内径”,调解释放“内劲”,而且还简易和缩短了练功的功法与时间,使之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少林内劲一指禅”的传人——阙阿水先师,江苏省苏州人。他家境贫寒,七岁就被送入庙门当苦行僧。他随福建少林寺武僧杜顺彪法师习武,学的“内劲一指禅”绝技真功。那时,佛门律规严厉,功法秘不外传,一切动作,功理,全靠师徒之间言传身教和心记,所以懂得此功法的人很少。解放后,在党和政府的教育下,他觉悟不断提高,于是开门纳徒授教,将埋没了100多年的国宝——“内劲一指禅”功法,公诸于世,造福人民,从而受到党和人民的赞誉。 十年动乱后,阙阿水先师出任上海中医学院气功研究室顾问,与科学工作者合作,开创了用现代科技手段研究气功的新纪元。1980年中国科学院出版的大百科全书年鉴记载了他及其儿子阙巧根关于“内劲一指禅”气功“气”的实验结果,使气功载入了科技史册。 “内功站桩功”功法是“内劲一指禅”的初级功法。它包含了独具特色的“内劲一指禅”功法,结合中华武术内家拳的内功,在实践中得到了提高,而形成了动静相济,不需意守,以力带气,气感快、足,

练习气功的基本方法

练习气功的基本方法 1.调息、调身、调心 练功之法,首先是要在调息、调身、调心上下功夫。所谓调心,就是自觉控制意识活动,所谓气功锻炼的中心环节。其基本要求,就是要做到“清心寡欲”,排除杂念,达到“入静”状态。难以入静是初练气功的一大障碍,由于入静与效果有关,所以往往求静心切,反生急躁,越练越烦,更难入静。所谓“入静”,就是通过“意守”,改“胡思乱想”为“静思专想”,进而做到“无思无想”,恬静愉快,悠然自得。所谓“意守”,就是把注意力集中于体内某一定部位或某种活动,或意想某种对身体有益的事情。最常用的“意守”方法,是意守呼吸结合意守“丹田”。丹田,指脐下一寸半的“气海穴”。意守呼吸与意守丹田结合,就叫做“气贯丹田”。气贯丹田的一般方法是:行腹式呼吸,吸气时膈肌下降,腹压增加,使小腹外鼓,好像气经肺吸入丹田;呼气时小腹回缩,好像气从小腹经肺而出。这种气贯丹田法是气功产生良好效果的主要措施,它既可健脾,又可交通心肾。 所谓调息就是自觉控制呼吸,其基本要求是“细、静、匀、长”,逐步达到无声无息。出入绵绵、若存若亡的境地。初练时,求其自然,不可勉强,慢慢做到从有声到无声,由短促到深长。最好是练“气贯丹田”法,至于“大周天”、“小周天”等运气方法,待有一定功夫后再去学习。 运气是通过深长呼吸和停闭呼吸,以意领气,打通经脉,意随气行,运行周天,这在古代也称“闭气”、“引气”、“行气”、“运气”等。若运气攻患处,给自己治病称“行气”;若运气外出,发气给他人治病,则称“布气”。 调息的意义首先在于提高了呼吸效率,虽然每分钟通气量下降,但潮气量上升,肺活量增加、呼出气与肺泡气的二氧化碳增加,氧气减少,说明消耗最少的能量,获得最多的氧气。更由于缓慢的呼吸运动,有节奏地改变着胸腹腔的压力,对内脏起了柔和地按摩作用,从而改善了内脏的血液循环。 所谓调身就是自觉控制身体的姿势和动作。调身一般分行、立、坐、卧、做。五种情况都必须与调心和调息配合进行。调身的总要求是宽衣解带,舒适自然,不拘形式。行,要平正不摇,注意道路,气贯丹田,呼气提肛,吸气放松。 立,两足平行与肩同宽,双膝微屈,躯干平直,含胸收腹,两臂向前半举,

中国内劲一指禅阙巧生著

中国内劲一指禅/阙巧生 功法介绍 第一套功法 第二套功法 第三套功法 内劲一指禅功法五大特性 内劲一指禅的练功原则 内劲一指禅的发放外气 十四经循行及主治穴位 常用气功点穴的部分穴位图解 第一套功法 少林内劲一指禅功法,是中国气功名家阙阿水的长子阙巧生大师嫡传的正宗功法。我们所选编的少林内劲一指禅功法(一),(二),(三),习惯称之为第一、二、三套功法,其功法严谨合理,已经和正在为人们的健康做出贡献。 少林内劲一指禅功法(一),由五个架构组成,即:

罗汉推掌、掌心开合、罗汉出掌、罗汉戏球、手指扳动功法等。这五个桩架,可以从始至终一气呵成,也可以选择其中的某一个桩架在马步站桩30分钟后锻炼,一个月后再换桩架。否则,欲速则不达。无论第一套、第二套还是第三套功法,只要把“调息”、“三环聚气”和“马步站桩”一一练好,定会事半功倍。 ·一、调息 ·二、三环聚气 ·三、马步站桩 ·第一节、罗汉推掌 ·第二节、掌心开合 ·第三节、罗汉出掌 ·第四节、罗汉戏球 ·第五节、手指扳动功法 ·第六节、收势 一、调息 【功法】

人体直立,全身放松,两脚分开略宽于肩,两掌放在体侧,掌心向下、十指向前(图1),用鼻徐徐吸气。同时两掌缓慢抬起,高与肩平,拇指相对(图2);此时徐徐吸气,并且两掌随呼气缓慢沿体侧用内劲下压; 同时脚跟渐渐抬起,重心在脚掌上,脚趾用力抓地,收腹提肛(图3)。两掌压至两胯侧,两脚跟落地;全身放松,两掌放在体侧,直立3秒钟。 如此一呼一吸为1次,共做9次。 【要领】 吸气时,要深、细、匀、长,小腹外凸;呼气时,要全身用暗劲,收腹提肛。 【功理与作用】

气功的适应症和禁忌症1

气功的适应症和禁忌症(1) 气功的功法有很多,有松静气功、内养功、强壮功、大搬运功、小搬运功、八脉运气法、导引却病功、动功等。但不论哪一种功法,都离不开放松、姿式、入静、呼吸、练精五项基本动作,而各种功法在各项动作中又各有不同的练法。因此也就是说,对某些疾病是适应的,对另一些疾病则是禁忌的,研究气功疗法的适应症和禁忌症,对于推广气功疗法是十分必需的。 气功姿式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不同的姿式有不同的生理特点.姿式本身也起着一定的治疗作用。常用的姿式有平坐、自由盘膝、单盘膝、仰卧、侧卧、站式、走式等。归纳起来实际分为坐、卧、站、走四种基本姿式,而四种姿式中坐式优于其它三种,但也必须因人而异。决定采用哪一种姿式时,首先必须考虑练功者的体质和病情。对久病体弱、热量供应不足者,如胃下垂、消化性溃疡(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肝炎、慢性肾炎、肺结核、支气管哮喘等患者,则卧式优f坐式,因为这样可以减少热量的消耗和久坐劳累之弊。而对于一个体力尚可,疾病本身又适合练坐式的,如高血压、动脉硬化性心脏病、脑动脉硬化、神经官能症等、则应采取坐式为妥。 卧式又分为左侧卧、右侧卧、仰卧三种。右侧卧适应各种心脏病(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肺原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等)。右侧卧不压迫心脏.左侧卧压迫心脏,故有左心扩大、左心劳损、供血不足等情况时,容易加重心脏负担,引起心绞痛或心律不齐等,这就要充分注意。右侧卧对胃漪疡、十二指肠溃疡、`陛性胃炎、胃下垂等很适合。因为十二指肠在右侧,食物容易从胃内排空。左侧卧位适应于慢性肝炎等疾病。仰卧对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扩张、支气管哮喘等适应。仰卧时,头部及肩脚部须垫高五寸许。因为呼吸道有炎症,支气管内腔变狭,大气版是阳压,胸腔是阴压,吸气容易,呼气困难,上半身垫高有利于呼吸。但这还不够,还必须结合鼻吸气口呼气,才能收效。当身体健康情况好转时,要结合坐式练功以适应多种疾病。站式一般在户外,户外空气新鲜.活动范围大,对增强体力较快。但患有过高血压、过低血压、美尼耳氏综合症等不宜在户外练站式,这是为了避免摔倒之危险。户外练站式的缺点是入静不深,纷呼吸较差。走式练功都在户外.适应不能坐式或站式练功者。 总之,选择姿式是为练功服务的。所以一定要因人因病而异,不能一概而论。 气功意守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所谓意守,就是指在练气功时思想集中在身体某一部位(丹田),或意念集中在某一脏器的一种练功法。其目的在于排除杂念,促使大脑皮层加速入静,这也是练功所追求的一个目的。当然,在练功者使大脑入静,除意守法以外,尚有数息法、随息法、默念法等,不过意守法是最常用的一个重要方法。但意守法也必须守得恰当,要求守得似守非守,若有若无,不即不离。如果守得太紧太死、容易发生头晕脑胀等副作用。怎样才算入扑呢了要求是“恬澹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处于一种无思无虑,泰然自得的半睡眠状态,使大脑处于高度休息中.逐渐恢复其功能。 意守丹田。意守上丹田,如印堂(眉间)、鼻尖.能使血压上升;意守下丹田.如肚脐、会阴(阴囊后、肛门前),能使血压下降。因此,治疗低血压,要求练功时意守上丹田;治疗高血压,要求意守下丹田。 意守后丹田有命门,在人体后正中线上,相当于第二与第三腰椎处,前与肚脐相对。古人称命门为元气之根,生化之门,水火之源,是生命的根源,所以叫命门。意守命门,治疗慢性肾炎、慢性肾盂肾炎、性神经官能症等。 意守内丹田。所谓内丹田系一丹穴,在肚脐之后,命门之前,前三分后七分处,位于中腹部,在腹腔内脏之中央。意守内丹田,内脏机能活泼,发生跳动,故有促进血循环,增强代谢,促使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