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金融工具中公允价值计量对企业利润的影响的实证研究_来自金融业上市公司的数据

金融工具中公允价值计量对企业利润的影响的实证研究_来自金融业上市公司的数据

金融工具中公允价值计量对企业利润的影响的实证研究_来自金融业上市公司的数据
金融工具中公允价值计量对企业利润的影响的实证研究_来自金融业上市公司的数据

金融工具中公允价值计量对企业利润的影响的实证研究

汪静

(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35)

摘要:本文以金融类企业为样本选取来自沪深两市16家金融类上市公司的季度报表数据,研究了以公允

价值对金融工具进行计量对企业利润的影响。

结果表明,使用公允价值计量金融工具对企业利润具有十分重大的影响,并以此为理论基础提出了政策的建议。

关键词:公允价值金融工具利润

作者简介:

汪静(1972-),女,江苏扬州人,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讲师

一、引言

随着近几年来我国金融工具以及金融衍生产品的推出,其在金融市场中的地位也日益凸显。

如何对金融资产进行初始计量、后续计量、期末估价以及减值等问题不可回避。由于金融以及金融衍生工具的价格具有十分明显而强烈的波动性,因此,过去所采用的历史计量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对金融工具的计量要求。在这一背景下,财政部在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的具体准则中,特别加入《企业会计准则22号———金

融工具确认和计量》

以适应我国不断发展和完善的金融市场的要求。然而,由于公允价值计量方式的可选择性较强,随着金融危机的爆发,已经有学者开始质疑以市场为基础的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在此次金融危机中,对很多金融机构而言,因为债券的公允价值下降,使得投资者

信心大失抛售债券,造成债券价格进一步下跌,进而陷入恐慌性抛售的恶性循环。

这一情形的发生不得不使持有大量金融资产的企业质疑,公允价值模式下的金融工具的计量究竟对企业的利润具有何种影响,应该如何看待这一影响。公允价值计量模式诞生于这样的经济环境下,正是如此,认真研究公允价值计量金融工具对企业利润的影响才具有更加现实的意义。金融危机是一特殊的历史时期,它会凸显问题的矛盾的一面,但是本文不能因此就否认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下金融工具确认的可靠性以及它的作用。本文仍然需要深入挖掘二者之间的关系。

为了更显著地表明新准则中公允价值的应用对企业利润的影响,本文将主要考察金融类企业的利润对金融工具公允价值计量这一变动的反应。以十几家金融类企业为样本,选取2007年至2008年新准则实施后的季度报表为数据来源,对新准则中以公允价值计量金融工具对企业利润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

二、文献综述

(一)国外文献国外对公允价值的研究由来已久,特别是在美国,集中了大量关于公允价值相关性的研究文献。

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采用对企业利润表具有直观的影响,进而会影响企业的信息披露,从而影响会计信息的价值相关性。Balland Brown (1968)在给定的有效市场假

说成立条件下用实证方法证明了会计收益与股票价格之间的关系,这也为后来公允价值计量的会计信息的价值相关性研究提供了基础。

根据Bath

(1994)以银行为样本进行的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披露投资性证券的公允价值相对于历史成本而言,对银行股票的价格具有更强的解释能力,而这种解释能力恰恰是通过利润表来反映的。Nelson (1996)的研究在Bath 的基础上进行了扩展,Nelson 控制了公司盈利指标后,投资

性证券的公允价值的相关性明显减弱,这从另一个方面证实了采用公允价值计量金融工具对企业的盈利具有较强的影响。

Chen (2001)采用中国上市公司数据利用价格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研究中表明,价格模型较之前的研究有更好的拟合效果,但是同样得出了前述结论。

(二)国内文献我国于2006年末颁布《新企业会计准则》并于2007年1月1日正式开始实施,新准则实施的时间还很短。从这一特殊的实践条件出发,我国对于公允价值的影响缺乏足够的观测数据,因此,相关的理论研究不足。与西方学术界相比,由于公允价值对我国理论与实务界而言均属新事物,因此,在这一方面的研究还有所不足。大部分文章主要讨论了金融工具相关准则的会计实务核算可能存在的技术问题,基本没有实证的证据和结论,所以,可以说目前国内理论界对金融工具公允价值计量与企业利润之间的关系的研究比较匮乏。已有的少量文献主要是探讨公允价值计量的价值相关性问题(邓传周,2005;张烨,胡倩,2007;刘斌,徐先知,2009)。于海燕和黄一鸣(2005)运用相关分析对沪深股市股票价格与会计信息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中发现不同的会计信息对盈利指标,即企业的利润水平有不同影响,进而影响股票价格。王福胜和周文娟(2007)随机选取了40家沪市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研究,证实了上述结论,同时强调不同会计信息对盈利能力的影响应更加受到关注。除此之外,在对公允价值计量的研究中,国内学术界也比较关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采纳后,对企业的盈余管理的影响,并针对这一问题上进行了理论与实证两方面的较多分析(沈烈,张西萍,2007;仲娜,2008;;刘英南,王丽萍,2008)。沈烈和张西萍(2007)的研究表明,会计准则天生不是盈余管理的动因,但是会计准则天生会被管理当局用来进行盈余管理,也就是说会计准则中具有选择性的确认和计量原则直接导致了对利润的影响,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就会对拥有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工具的企业利润造成巨大影响。企业进行盈余管理的手段具有多样性,可以说金融工具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引入为企业进行盈余管理和利润操纵提供了新的方法,是企业盈余管理中应予以考虑的重要一环。以公允价值计量金融资产对企业的利润具有十分巨大的影响,因此,明确以公允价值计量金融资产对企业利润的影响有助于进一步说明新准则下企业盈余管理的方向。本文就将从这一角度入手,透过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对企业利润的影响这一盈余管理的侧面来反映新准则下企业管理的重要方向。

——

—来自金融业上市公司的数据汪静:金融工具中公允价值计量对企业利润的影响的实证研究

70

·综

图12005年-2008年样本公司各季净利润变动图形表2描述性统计分析

变量Rev Fin age lev 样本量16161616最大值73.15%92%2298.7%最小值

-128.11%76%1389.3%均值58%83%1795.5%标准差1.5850.4620.4320.384表1研究样本

证券代码000001000562600000600015600016600030600036600109上市公司名称

深发展A

宏源证券浦发银行华夏银行民生银行中信证券招商银行国金证券证券代码600837601009601166601318601328601398601601601628上市公司名称海通证券南京银行兴业银行中国平安交通银行工商银行中国太保中国人寿三、研究设计

(一)研究假设计量模式的选择对企业的利润具有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对于金融工具这一类资产具有较强的波动性特征的资产来说,

若按照旧准则选择历史成本作为金融工具计量基础,则无法反应企业在某一时点上的准确收益,会计信息会受到扭曲。

但反之,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下,金融工具的价值以及其所带来的收益和引起的损失会随着市场的起落而具有较强的波动性。因此,本文认为,金融工具的确认选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将对企业利润产生影响。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下面的假设:

假设:新准则下采用公允价值模式对金融工具进行计量对企业的利润具有重要影响

(二)样本选择和数据来源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是一项新准则,采用的是一种混合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上市公司按照准则规定对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进行了分类,并在附注中进行披露。如果上市公司的证券投资规模越大,归类为按照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可能就会越多。本文可以假设,那些证券投资规模较大的上市公司,相比于证券投资规模较小的公司而言,受公允价值会计影响的程度会更大。因此,本文可以根据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排名来选取样本。本文所使用的研究数据均来源于由沪深两市提供的季度报表。根据2007年披露的年报,在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前20家上市公司中,银行、保险公司等金融类企业占绝对优势,共占19位。在2007年已披露的年报中,排名前20家公司共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3802亿元,占全部已披露年报公司持有总金额的95%。由于在金融类行业中金融工具的计量具有主营业务的性质,对企业利润的影响更加明显,因此本文选择来自沪深两市的16家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见(表1)。同时考虑到实施新准则的时间并不长,因此,本文选取以2007年1月1日新准则实施的时间为分界线前后各两年,即2005年至2008年作为时间截面进行研究。(三)变量定义根据研究假设,定义变量如下:(1)因变量。企业的利润变动情况(Rev ):在本研究中,企业的利润变动情况用环比比率来衡量,即用后一年的企业利润减去前一年的企业利润再除以前一年的企业利润。用这种方式进行衡量可以得到三组不同会计计量模式的企业利润变动,分别是:2006年与2005年比较,为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前对企业利润变动的影响;2007年与2006年比较,为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前后对企业利润变动的影响;2008年与2007年比较,便于考察公允价值计量采用后企业利润的受影响程度。通过这三组数据反映企业在采

取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前后利润的不同变动影响。(2)自变量。公允价值

计量的金融资产占金融资产全体的比率(Fin )。由于新准则下对金融

工具的计量并未全部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而只是其中的交易性金融资

产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与同类的金融负债采用新的计量模式。由于本

文假设以公允价值计量金融工具会对企业利润带来影响,因此,考察

2005年至2008年每季度交易性金融资产与以公允价值计量的可供出

售金融资产占全部金融资产的比重。(3)控制变量。除了自变量与因变

量之外,还需要考虑其它可能会对企业利润产生影响的因素,本研究

中包含的控制变量有:企业变量(firm

)将截至考察各年末的企业注册年龄的自然对数(age )作为企业的替代变量;资本结构(lev ),用企业的

资产负债率反映企业的资本结构。

通过对上述两个变量的控制,以减少与研究目的无关的因素对企业利润的影响。

(四)模型建立本文构建如下模型:Rev=β0+β1*Fin+α1*age+α2

*lev+ε。其中,β0为截距,β1、α1和α2为系数,ε为残差项。

四、实证结果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表2

)显示,在样本的16家金融类企业中,在对利润增长的考察中,各样本企业的利润增长情况存在较大差异。资本增长率最高的企业四年利润平均增长高达73%,而最低的则呈现负增长的态势,出现了大额的亏损,正是由于对均值的大幅偏离,因此,样本中金融企业的利润增长率标准差较大。关于以公允价值计量的交易性金融资产以及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占金融资产的比重,各公司比重相对接

近,最高的达92%,

最小值为83%,这也是与金融行业波动性大,要求资金的快速运作,很少长期持有的运作方式有关。初步统计结果还表明,我国金融行业企业的发展时间还不长,起步时间差异相对较大。除此之外,由于金融行业的特殊行业性质和背景,金融企业的财务杠杆普遍较高,企业面临高负债经营的风险。同时通过对2005年至2008年间各个季度样本公司的利润变动情况,来考察公允价值计量金融资产方式采纳前后企业利润的变动程度,样本企业利润变动情况,见(图1)。可以看出:在2005年与2006年没有采用公允价值对金融资产计量之时,上市公司各季净利变动不大,线条趋向平缓,随着2007年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引入,上市公司净利润明显加大了波动的幅度,各季与各季之间增减幅度加大,净利润曲线不再平稳,而是呈现出急剧上升或急剧下降的态势。如2007年第二季度比第一季度净利明显上升73.15亿元,2008年第三季度比第二季度下降了36.82亿元,而第四季度比第三季度又下降了128.11亿元。

71

表3主要变量的相关性分析Rev Fin Age lev

Rev 1.0000.0110.0180.045Fin 1.0000.0370.049Age

1.0000.126lev 1.0表4

回归分析结果Variable Fin 2.19**(0.029)age 2.17**(0.030)lev 2.06**(0.04)lev 1.92*(0.056)

Number of observation 16F 9.08R 20.6948(二)相关性分析(表3)的相关性分析显示,除企业存续年限

(age )与企业资本结构(lev )这两个控制变量之间显示出较为显著的正相关性外,其余变量均表现出合乎逻辑常识,但不显著的预期相关性关系。同时,相关性分析显示,各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较小,表明各变量之间具有较低的相关性,这也说明,本文所采用的自变量之间不存

在多重共线性的问题,因此可以使用多元回归分析。(三)回归分析(表4)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企业的利润变动与企业以公允价值进行计量的金融资产的比率之间存在十分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实际上,企业的利润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对于金融类企业而言,最主要的就是企业的自身特点以及企业的资本结构。因此,本文用企业的创立年限代替企业变量作为控制变量之一,同时将企业的资本结构作为第二控制变量以排除资本结构对企业利润变动的原因。同时,对于这两个控制变量也发现了与企业利润变动之间的显著的正相关性

关系。

该模型的解释能力较强,调整后可解决系数(Adj-RSquare )=0.6948,即说明净资产收益率R (企业绩效)的变动中有62.2%是由模型中的自变量Fin 引起。通过上述简单回归分析,可以发现,金融类企业的利润变动与金融类企业中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的比例有着符合本文预期的正相关性。也就是说,拥有较多交易性金融资产以及以公允价值进行计量的可出售金融资产的金融类企业其利润会受到较大影响,具有较为显著的波动性;相反,拥有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相对较少的金融类企业,其利润波动性较小。同时,在这一模型中,本文

控制了企业自身的发展时间以及企业资本结构这两个变量。

通过本研究所建立的回归模型,也可以看出,这两个控制变量的确能够对企业的利润变动进行解释,这说明控制这两个变量对企业利润变动和以公允价值计量资产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是正确的。可见,在引入公允价值计量之后,我国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将与我国变化多端的资本市场和宏观经济环境更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资本市场和经济环境的任何变化都会立即通过公允价值计量反映到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中来,从而加剧了我国上市公司利润的波动性。但本文认为,只要利润波动是真实的,是对公允价值的“公允”反映,就不可因为利润的不平滑而去否认利润的真实性。采用公允价值将变动影响通过利润表

或资产负债表及时反映并传输给投资者,是应当提倡的,真实波动优于人为平滑。

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应用顺应了金融工具和金融交易日益复杂的发展趋势。尤其是在国门大开的今天,国内企业只有适应国际潮流,才能与国外企业一争高下。

五、结论

由以上论述可以看出,随着企业将资金投放于股票、证券等资产,股市的风险成为银行以及其他企业关注的重要因素。此外,随着美国金融危机的加剧,使得提供关于金融机构财务状况的更为准确、更为及时的信息更显得尤为重要。如果采用历史成本就不能及时反映企业

所承受的风险,并且也不能有效防止投资失败而使企业产生的损失。

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优势就在于它能及时反映因市场风险所产生的利得和损失以及因信用质量发生变动所产生的影响,能更加真实公允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从而会减少因资本市场不稳定性而发生的损失。例如,当企业所持有的有价证券的价格持续下跌时,如果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则企业监管机构就能及时发现问题,从而会采取适当措施防患于未然。并且在持有期间,由于证券价格的波动较大,便能够使企业追踪市场价值的变动情况,并且能为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决策提供更真实更客观的信息。在此次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中,公允价值会计准则被指责为“雪上加霜”甚至“落井下石”的“帮凶”,就是因为其真实和迅速地反映金融机构的财务状况。而面对飞流直下的股价,银行要将市场价格迅速下降的资产价格反映在财务报表中,导致与抵押有关的证券资产巨额减计,从而降低银行的利润,压缩了银行的放贷,进一步使经济震动。本文作者不同意这样的观点,

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优点就在于能及时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及业绩,及时揭示企业面临的风险。

在金融危机中之所以许多金融机构陷入困境,是因为它们为了利益放松了风险监控,在经营过程中没有采取谨慎的态度防止危机的发生,从而在金融危机发生时,使自己深陷泥潭不能自拔。如果改变公允价值会计准则,只会造成市场“健康”的假象,延迟问题的解决,这将最终导致储蓄和贷款市场的崩溃。综上所述,公允价值计量属性运用到金融工具当中,虽然使企业业绩变得不再平滑,但企业在不断地变动中便可了解企业所处的财务状况,及时作出有利于债权人及投资人的决策,并能及早地发现和遏制金融危机。

参考文献:

[1]初一:《交叉持股扮靓上市公司2007年报》,《上海证券报(2007上市公司年报特刊)》2008年4月30日。

[2]王诚军:《公允价值会计准则是金融危机“帮凶”?》,《中国证券报》2008年10月31日。

[3]葛家澍:《关于在财务会计中采用公允价值的探讨》,《会计研究》2007年第11期。

[4]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会计司)编写组:《企业会计准则讲解》,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5]沈烈、张西萍:《新会计准则与盈余管理》,《会计研究》2007年第2期。

[6]陈莉娟:《公允价值:会计计量新属性》,《经济观察》2009年第8期。

[7]熊敏:《浅议公允价值计量下的利润操纵及其防范》,《理论研究》2008年第2期。

[8]周炳伟:《公允价值计量及其在金融资产应用的思考》,《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

[9]许芳、伍光磊:《公允价值计量及其在新会计准则中应用的思考》,《华东经济管理》2007年第3期。

(编辑虹云)

汪静:金融工具中公允价值计量对企业利润的影响的实证研究

72

2019会计继续教育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的逻辑与疑难问题案例分析答案

一、单选题 1、()是指形成一方的金融资产,并形成其他方的金融负债或权益工具的合同。 A、金融工具 B、衍生工具 C、期权合约 D、期货合约 【正确答案】A 2、()是指按照预先规定的条款和条件提供信用的确定性承诺。 A、商业承兑汇票 B、资金结存 C、贷款承诺 D、银行承兑汇票 【正确答案】C 3、()是指当企业以不同的会计确认方法和计量属性,对在经济上相关的资产和负债进行确认或计量而产生利得或损失时,可能导致的会计确认和计量上的不一致。 A、会计政策 B、会计职能 C、会计计量 D、会计错配 【正确答案】D 4、()是指嵌入到非衍生工具(即主合同)中的衍生工具。嵌入衍生工具与主合同构成混合合同。该嵌入衍生工具对混合合同的现金流量产生影响的方式,应当与单独存在的衍生工具类似,且该混合合同的全部或部分现金流量随特定利率、金融工具价格、商品价格、汇率、价格指数、费率指数、信用等级、信用指数或其他变量变动而变动,变量为非金融变量的,该变量不应与合同的任何一方存在特定关系。 A、金融工具 B、衍生工具 C、嵌入衍生工具 D、期货合约

A、远期合同 B、财务担保合同 C、现金合同 D、期货合同 【正确答案】B 17、()是指当企业以不同的会计确认方法和计量属性,对在经济上相关的资产和负债进行确认或计量而产生利得或损失时,可能导致的会计确认和计量上的不一致。 A、会计估计 B、会计分期 C、会计错配 D、会计政策 【正确答案】C 18、()是指根据合同约定,持有方有权将该工具回售给发行方以获取现金或其他金融资产的权利,或者在未来某一不确定事项发生或者持有方死亡或退休时,自动回售给发行方的金融工具。 A、可回售工具 B、权益工具 C、债券工具 D、衍生工具 【正确答案】A 19、()是指能够使资产达到预计可使用状态需要发生的增量成本,包括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等。 A、财务费用 B、经营费用 C、交易费用 D、管理费用 【正确答案】C

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应用指南

《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 应用指南 2018 财政部会计司编写组编著 目录

一、总体要求 (1) 二、关于金融工具的相关定义 (1) (一)金融资产 (2) (二)金融负债 (3) (三)衍生工具 (4) 三、关于适用范围 (5) (一)涉及其他准则规范的情况 (6) (二)属于本准则范围的买卖非金融项目的合同 (7) (三)属于本准则范围的贷款承诺 (9) 四、关于应设置的会计科目 (9) 五、关于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确认和终止确认 (12) (一)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确认条件 (12) (二)关于以常规方式购买或出售金融资产 (13) (三)金融资产的终止确认 (14) (四)金融负债的终止确认 (14) 六、关于金融资产的分类 (16) (一)关于企业管理金融资产的业务模式 (16) (二)关于金融资产的合同现金流量特征 (20) (三)金融资产的具体分类 (27) (四)金融资产分类的特殊规定 (29) (五)金融资产分类流程图 (31) 七、关于金融负债的分类 (31) (一)金融负债的分类 (31) (二)公允价值选择权 (32) 八、关于嵌入衍生工具 (33) (一)嵌入衍生工具的概念 (33) (二)嵌入衍生工具与主合同的关系 (34) (三)嵌入衍生工具的会计处理 (38) 九、关于金融工具的重分类 (40) (一)金融工具重分类的原则 (40) (二)金融资产重分类的计量 (41) 十、关于金融工具的计量 (44) (一)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初始计量 (44) (二)金融资产的后续计量 (45) (三)金融负债的后续计量 (60) 十一、关于金融工具的减值 (67) (一)概述 (67) (二)对信用风险显著增加的评估 (68) (三)预期信用损失的计量 (84) (四)金融资产减值与利息收入的计算 (93) (五)金融工具减值处理流程图 (94) (六)金融工具减值的账务处理 (94) 十二、关于衔接规定 (100) (一)关于金融资产的分类 (100)

金融衍生工具课后题

第一章选择题答案 1. ABCD 2. ABCD 3. BC 4. B 5. BDE 6. C 7. A 8. A 9. D 10. ABC 第一章思考题答案 1. 金融衍生工具是给予交易对手的一方,在未来的某个时间点,对某种基础资产拥有一定债权和相应义务的合约。广义上把金融衍生工具也可以理解为一种双边合约或付款交换协议,其价值取自于或派生于相关基础资产的价格及其变化。 对金融衍生工具含义的理解包含三点: ① 金融衍生工具是从基础金融工具派生出来的 ② 金融衍生工具是对未来的交易 ③ 金融衍生工具具有杠杆效应 3. 从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对金融衍生工具的功能进行以下定位: ① 转化功能。转化功能是金融衍生工具最主要的功能,也是金融衍生工具一切功能得以存在的基础。通过金融衍生工具,可以实现外部资金向内部资金的转化、短期流动资金向长期稳定资金的转化、零散小资金向巨额大资金的转化、消费资金向生产经营资金的转化。 ② 定价功能。定价功能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客观要求。在金融衍生工具交易中,市场参与者根据自己了解的市场信息和对价格走势的预期,反复进行金融衍生产品的交易,在这种交易活动中,通过平衡供求关系,能够较为准确地为金融产品形成统一的市场价格。 ③ 避险功能。传统的证券投资组合理论以分散非系统风险为目的,对于占市场风险50%以上的系统性风险无能为力。金融衍生工具恰是一种系统性风险的转移市场,主要通过套期保值业务发挥转移风险的功能。同时,从宏观角度看,金融衍生工具能够通过降低国家的金融风险、经济风险,起到降低国家政治风险的作用。 ④ 赢利功能。金融衍生工具的赢利包括投资人进行交易的收入和经纪人提供服务收入。对于投资人来说,只要操作正确,衍生市场的价格变化在杠杆效应的明显作用下会给投资者带来很高的利润;对纪经人来说,衍生交易具有很强的技术性,经纪人可凭借自身的优势,为一般投资者提供咨询、经纪服务,获取手续费和佣金收入。 ⑤ 资源配置功能。金融衍生工具价格发现机制有利于全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因为社会资金总是从利润低的部门向利润高的部门转移,以实现其保值增值。而金融衍生工具能够将社会各方面的零散资金集中起来,把有限的社会资源分配到最需要和能够有效使用资源者的手里,从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这是金融衍生工具的一项主要功能。 4. 金融衍生工具市场有四大类参与者:保值者、投机者、套利者和经纪人。 ①保值者(hedgers)。保值者参与金融衍生工具市场的目的是降低甚至消除他们已经面临的风险。 ②投机者(Speculators)。与保值者相反,投机者希望增加未来的不确定性,他们在基础市场上并没有净头寸,或需要保值的资产,他们参与金融衍生工具市场的目的在于赚取远期价格与未来实际价格之间的差额。 ③套利者(arbitrageurs)。套利者通过同时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市场进行交易,而获得没有任何风险的利润。套利又分为跨市套利和跨时套利和跨品种套利,前者是在不同地

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难点精讲及案例解析

第五章 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难点精讲及案例解析 难点一: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分类 一、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分类和含义 (一)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可以进一步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和直接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 1.交易性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 满足以下条件之一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应当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 ( 1 )取得该金融资产或承担该金融负债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近期内出售、回购或赎回。 (2)属于进行集中管理的可辨认金融工具组合的一部分,且有客观证据表明企业近期 采用短期获利方式对该组合进行管理。在这种情况下,即使组合中有某个组成项目持有的期限稍长也不受影响。 (3)属于衍生工具。 2.直接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二)持有至到期投资 持有至到期投资,是指到期日固定、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且企业有明确意图和能力持有至到期的非衍生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具有以下特征: 1.到期日固定、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 2.有明确意图持有至到期; 3.有能力持有至到期。 企业将持有至到期投资在到期前处置或重分类,通常表明其违背了将投资持有至到期的最初意图。如果处置或重分类为其他类金融资产的金额相对于该类投资(即企业全部持有至到期投资)在出售或重分类前的总额较大,则企业在处置或重分类后应立即将其剩余的持有至到期投资(即全部持有至到期投资扣除已处置或重分类的部分)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三)贷款和应收款项 贷款和应收款项,是指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的非衍生金融资产。 (四)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对于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金融资产,企业可以将其直接指定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例如,在活跃市场上有报价的股票投资、债券投资等。如企业没有将其划分为其他三类金融资产,则应将其作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处理。相对于交易性金融资产而言,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持有意图不明确。 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应当按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规定,将该限售股权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除非满足该准则规定条件划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五)其他金融负债 其他金融负债是指没有划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通常,企业购买商品形成的应付账款、长期借款、商业银行吸收的客户存款等,应划分为此类。 二、金融资产的重分类 企业在金融资产初始确认时对其进行分类后,不得随意变更。 (一)企业在初始确认时将某金融资产划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后,不能重分类为其他类金融资产;其他类金融资产也不能重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二)企业因持有意图或能力的改变,使某项投资不再适合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应当将其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三)如出售或重分类金融资产的金额较大而受到的“两个完整会计年度”内不能将金融资产划分为持有至到期的限制已解除(即,已过了两个完整的会计年度),企业可以再将符合规定条件的金融资产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

谈金融工程及金融衍生工具的作用

谈金融工程及金融衍生工具的作用 13会计6班曾思敏54号 金融工程,包括创新型金融工具与金融手段的设计、开发与实施,以及对金融问题给予创造性的解决。金融工程侧重于衍生金融产品的定价和实际运用,它最关心的是如何利用创新金融工具,来更有效地分配和再分配个体所面临的形形色色的经济风险,以优化它们的风险——收益特征。 当金融工程创造出新的产品,从而使得个人得以更有效地管理其金融资产组合时,个人可以从中获利。因为捆绑和分解创造了具有新的财产权和对不同风险敏感的金融产品,从而使得投资者可以更有效地进行配置并规避某些特定的风险。金融工程于企业来说,企业为最大化自身价值,在企业金融、公司理财等领域中,是设计和运用融资、投资、风险管理等方面的新型金融工具,是对企业特定金融问题的结构性、系统性的解决方略。随着企业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再加上科技进步和现代金融理论和现代企业理论的发展,企业为了防范严峻的金融风险,降低价格大幅波动对经营业绩的影响,规避政府对企业的金融监管约束等,有着利用金融创新工具进行财务管理创新的愿望。同时,在企业内部,为了提高企业资产的流动性,完善企业的治理结构,降低金融交易成本、信息成本、代理成本,提高投资效率与经营业绩等,企业也有着较强的财务管理创新愿望。因此金融工程是很有必要的。 另外,衍生证券即金融衍生工具有四大作用:1.避险保值,金融衍生工具有助于投资者或储蓄者认识、分离各种风险构成和正确定价,使他们能根据各种风险的大小和自己的偏好更有效的配置资金,有时甚至可以根据客户的特殊需要设计出特制的产品。衍生市场的风险转移机制主要通过套期保值交易发挥作用,通过风险承担者在两个市场的相反操作来锁定自己的利润。2.投机,投机者利用金融衍生工具市场中保值者的头寸并不恰好互相匹配对冲的机会,通过承担保值者转嫁出去的风险的方法,博取高额投机利润。还有一类主体是套利者,他们的目的与投机者差不多,但不同的是套利者寻找的是几乎无风险的获利机会。由于金融衍生市场交易机制和衍生工具本身的特征,尤其是杠杆性、虚拟性特征,使投机功能得以发挥。3.价格发现,在金融衍生工具的价格发现中,其中心环节是价格决定,这一环节是通过供给和需求双方在公开喊价的交易所大厅(或电子交易

我国金融工具确认与计量准则解析.doc

我国金融工具确认与计量准则解析- [摘要]新发布的金融工具确认与计量准则在内容上更为完整,并且修正了征求意见稿与IAS39的实质性差异。但由于时间过于仓促、对基本概念缺乏深入研究以及准则制定者对于公允价值计量可靠性的担心,新准则还存在着诸多的不足,如格式和语言表述不够规范、概念不清晰、理论依据不足以及公允价值计量指导不完善等。 [关键词]金融工具;确认;计量;准则;公允价值 自2005年6月份开始,我国陆续发布了6批共计21个具体会计准则和一个基本准则征求意见稿,并对以前发布的16个具体准则进行了修订。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正式发布了38个具体会计准则和一个基本准则,至此,与国际惯例趋同的可独立实施的我国会计准则体系正式建立。在短短的半年多时间内,中国政府制定和修改了如此多的会计准则,并实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目标,实属不易,但也由于时间仓促,势必产生一系列的问题。基于此,本文拟以最具典型的金融工具会计的确认和计量准则①为目标,分析其可能存在的问题。 一、相对于准则征求意见稿的改进

将涉及金融工具确认与计量的三个准则的征求意见稿与正式的金融工具确认与计量准则进行比较就可以发现,正式的准则有三个方面的重大改进:语言更加规范;改变了征求意见稿不允许金融资产减值转回的规定;增加了一些征求意见稿遗漏的重要条款。 1.语言更加规范。新准则将征求意见稿中使用不够规范的“会计处理”一词统一更正为更为规范的“计量”一词。因为“会计处理”可能包括了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等四个阶段的工作,而原准则征求意见稿中的会计处理实际上只涉及到计量这一环节。《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第52条第2款“企业应当定期使用没有经过修正或重新组合的金融工具公开交易价格校正所采用的估值技术,并测试该估值技术的有效性”[1]中,将原征求意见稿中的“可靠性”改为“有效性”。《企业会计准则第23号———金融资产转移》第22条“企业应当对因继续涉入所转移金融资产形成的有关资产确认相关收入,对继续涉入形成的有关负债确认相关费用”[2]中,也将征求意见稿中的“收益”一词修正为“收入”,从而与句中的“费用”相对应。第24条将原征求意见稿中的“非现金质押物”改为“非现金担保物”。 2.改变了准则征求意见稿不允许金融资产减值转回的规定。新准则改变了征求意见稿中的做法,充分实现了同国际准则的趋同。具体而言:(1)对于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其确

金融衍生工具选择题

第一章 一、选择题 ABCD 1.金融基础工具主要包括() A.货币 B.外汇 C.利率工具 D.股票 E.远期 ABCD 2.金融衍生工具按照自身交易方法可分为() A.金融远期 B.金融期权 C.金融期货 D.金融互换 BC 3.金融互换主要包括()。 A.股票互换 B.货币互换 C.利率互换 D.债券互换 B 4.具有无固定场所、较少的交易约束规则,以及在某种程度上更为国际化特征的市场是指()。 A.场内交易 B.场外交易 C.自动配对系统 D.自由交易 BDE 5.金融衍生工具市场的组织结构由()构成 A.咨询机构 B.交易所 C.监管机构 D.金融全球化 E.经纪行 C 6.通过同时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市场进行交易,而获得没有任何风险的利润的参与者是() A.保值者 B.投机者 C.套利者 D.经纪 A 7.金融衍生工具最主要、也是一切功能得以存在的基础功能是指()。 A.转化功能 B.定价功能 C.规避风险功能 D.盈利功能 E.资源配置功能 A 8.1972年12月,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的一篇题为《货币需要期货市场》的论文为货币期货的诞 生奠定了理论基础。 A.米尔顿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 B.费雪和布莱克(Fisher and Black) C.默顿和斯克尔斯(Myron and Scholes) D.约翰纳什(John Nash) D 9.()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资本市场的最主要特征之一。 A.金融市场资本化 B.金融市场国际化 C.金融市场创新化 D.金融市场证券化0. ABC 10.下面选项中属于金融衍生工具新产品的有() A.巨灾再保险期货 B.巨灾期权合约 C.气候衍生品 D. 信用衍生产品 二、思考题 1.如何定义金融衍生工具?怎样理解金融衍生工具的含义? 答案:金融衍生工具是给予交易对手的一方,在未来的某个时间点,对某种基础资产拥有一定债权和相应义务的合约。广义上把金融衍生工具也可以理解为一种双边合约或付款交换协议,其价值取自于或派生于相关基础资产的价格及其变化。 对金融衍生工具含义的理解包含三点:①金融衍生工具是从基础金融工具派生出来的②金融衍生工具是对未来的交易③金融衍生工具具有杠杆效应 2.与基础工具相比,金融衍生工具有哪些特点? 答案:①金融衍生工具构造具有复杂性。金融产品的设计要求较高的数学方法,大量采用现代决策科学方法和计算机科学技术,一方面使得金融衍生工具更具有充分的弹性,更能够满足使用者的特定需要;另一方面也导致大量的金融衍生工具难以为一般投资者理解,更难以掌握和驾驭。 ②金融衍生工具的交易成本较低。金融衍生工具可以用较为低廉的交易成本来达到规避风险和投机的目的,这也是金融衍生工具为保值者、投机者所喜好并迅速发展的原因之一。衍生工具的成本优势在投资于股票指数期货和利率期货时表现得尤为明显。 ③金融衍生工具设计具有灵活性。运用金融衍生工具易于形成所需要的资产组合,创造出大量的特性各异的金融产品。金融衍生工具的设计可根据各种参与者所要求的时间、杠杆比率、风险等级、价格参数的不同进行设计、组合、拆分。 ④金融衍生工具具有虚拟性。虚拟性是指信用制度膨胀下金融活动与实体经济偏离或完全独立的那一部分经济形态。它以金融系统为主要依托,其行为主要体现在虚拟资本(包括有价证券、产权、物权、资本证券化等)的循环运动上。金融衍生工具独立于现实资本运动之外,却能给持有者带来收益,是一种收益获取权的凭证,本身没有价值,具有虚拟性。 3.金融衍生工具的功能有哪些? 答案:从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对金融衍生工具的功能进行以下定位:

金融衍生工具_课程习题答案

第一章 1、衍生工具包含几个重要类型?他们之间有何共性和差异? 2、请详细解释对冲、投机和套利交易之间的区别,并举例说明。 3、衍生工具市场的主要经济功能是什么? 4、“期货和期权是零和游戏。”你如何理解这句话?

第一章习题答案 1、期货合约::也是指交易双方按约定价格在未来某一期间完成特定资产交易行为的一种方式。期货合同是标准化的在交易所交易,远期一般是OTC市场非标准化合同,且合同中也不注明保证金。主要区别是场内和场外;保证金交易。二者的定价原理和公式也有所不同。交易所充当中间人角色,即买入和卖出的人都是和交易所做交易。 特点:T+0交易;标准化合约;保证金制度(杠杆效应);每日无负债结算制度;可卖空;强行平仓制度。1)确定了标准化的数量和数量单位、2)制定标准化的商品质量等级、(3)规定标准化的交割地点、4)规定标准化的交割月份互换合约:是指交易双方约定在合约有效期内,以事先确定的名义本金额为依据,按约定的支付率(利率、股票指数收益率)相互交换支付的约定。例如,债务人根据国际资本市场利率走势,将其自身的浮动利率债务转换成固定利率债务,或将固定利率债务转换成浮动利率债务的操作。这又称为利率互换。 互换在场外交易、几乎没有政府监管、互换合约不容易达成、互换合约流动性差、互换合约存在较大的信用风险 期权合约:指期权的买方有权在约定的时间或时期内,按照约定的价格买进或卖出一定数量的相关资产,也可以根据需要放弃行使这一权利。为了取得这一权利,期权合约的买方必须向卖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费用,即期权费。 期权主要有如下几个构成因素①执行价格(又称履约价格,敲定价格〕。期权的买方行使权利时事先规定的标的物买卖价格。②权利金。期权的买方支付的期权价格,即买方为获得期权而付给期权卖方的费用。③履约保证金。期权卖方必须存入交易所用于履约的财力担保,④看涨期权和看跌期权。看涨期权,是指在期

金融衍生工具及其作用

金融衍生工具及其作用 摘要:金融衍生工具是金融创新浪潮中的高科技产品,金融衍生市场是现代金融市场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衍生工具因其独特功能而倍受青睐。 关键字:金融衍生工具,作用 正文: 衍生金融资产也叫金融衍生工具(financial derivative),金融衍生工具,又称“金融衍生产品”,是与基础金融产品相对应的一个概念,指建立在基础产品或基础变量之上,其价格随基础金融产品的价格(或数值)变动的派生金融产品。这里所说的基础产品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不仅包括现货金融产品(如债券、股票、银行定期存款单等等),也包括金融衍生工具。作为金融衍生工具基础的变量则包括利率、汇率、各类价格指数甚至天气(温度)指数等。 金融资产的衍生工具是金融创新的产物,也就是通过创造金融工具来帮助金融机构管理者更好地进行风险控制,这种工具就叫金融衍生工具。目前最主要的金融衍生工具有:远期合同、金融期货、期权和互换等。 衍生工具是指企业会计准则涉及的、具有下列特征的金融工具或其他合同: ①其价值随着特定利率、金融工具价格、商品价格、汇率、价格指数、汇率指数、信用等级、信用指数或其他类似变量的变动而变动,变量为非金融变量的,该变量与合同的任一方不存在特定关系。 ②不要求初始净投资,或与对市场情况变动有类似反应的其他类型合同相比,要求很少的初始净投资。 ③在未来某一日期结算。 常见的衍生工具 (1)期货合约。期货合约是指由期货交易所统一制定的、规定在将来某一特定时间和地点交割一定数量和质量实物商品或金融商品的标准化合约。 (2)期权合约。期权合约是指合同的买方支付一定金额的款项后即可获得的一种选择权合同。目前,证券市场上推出的认股权证,属于看涨期权,认沽权证则属于看跌期权。 (3)远期合同。远期合同是指合同双方约定在未来某一日期以约定价值,由买方向卖方购买某一数量的标的项目的合同。 (4)互换合同。互换合同是指合同双方在未来某一期间内交换一系列现金流量的合同。按合同标的项目不同,互换可以分为利率互换、货币互换、商品互换、权益互换等。其中,利率互换和货币互换比较常见。 衍生工具的分类 (一)按基础工具种类: 1、股权式衍生工具 2、货币衍生工具 3、利率衍生工具

金融衍生品的作用和风险

金融衍生品的作用和风险 一、金融衍生品的概念 金融衍生品是从基础的金融工具衍生发展出来的新的金融产品,其价值由基础金融工具的价格变动而决定。金融衍生品是和现货相对应的一个概念,主要包括期货、期权、掉期和互换等。比如我们国家准备推出的股指期货,就是从股票价格指数衍生出来的,其标的物便是股价指数。金融衍生品产生于上个世纪70年代,主要是为规避金融风险的需要而设计产生的。当时的世界经济局势,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美元地位下降,国际金融市场出现动荡,这些新的问题都客观上呼唤一种新的金融工具来规避放大的风险。同时,自由资本主义和金融自由化理论的复兴,对金融衍生品的出现奠定了思想基础。而通讯技术的迅速发展也为设计和推广复杂的金融衍生品奠定了技术基础。 二、金融衍生品的作用 金融衍生品的产生是源自于规避逐渐放大的金融风险,但除此之外,金融衍生品还有其他两个方面的作用。 (一)价值发现:金融衍生品的价格变动取决于标的变量的价格变动,而金融衍生品的价格发现功能有利于标的价格更加符合价值规律,有利于对现货市场的价格进行合理的调节。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的价格是密切相关且一定程度上是正相关的,金融衍生品的市场供需状况往往可以帮助现货市场建立起均衡价格,形成能够反映真实供求关系和商品价值的合理价格体系。 (二)风险转移:金融衍生品交易是将现货市场上的交易风险进行打包创造出新的衍生金融资产和衍生金融工具,最后将金融衍生品和风险重新分配转移到其他持有金融衍生品的经济体中。金融衍生品的出现只是减少了某部分经济行为的风险,而将风险以新的方式重新转移到其他经济部分去,经济体系的总风险并未因此而降低。 三、金融衍生品的风险 (一)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指因标的资产价格出现与预期逆向的变动而导致金融衍生工具价格出现损失的可能性。在利率市场化,汇率完全放开的金融体制下,金融衍生品交易的价格波动幅度是比较大的。因为衍生品交易基本都是大宗交易,涉及的交易数额庞大,所以交易方一旦对市场的估计出现了偏差,现货市场价格出现了与预期反向的变动,给交易方带来的损失往往是巨大的。 (二)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指交易对手未履行合约承诺而产生的风险,它主要表现在场外交易市场上。这种道德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也比较高,因为金融衍生品交易是一种杠杆交易,在保证金的基础上交易量被放大几十甚至上百倍,交易出现亏损时,亏损一方可能出现违约以逃避损失。但出现信用违约的交易方一般都会被永远取消交易资格。信用风险导致的损失取决于交易对方的资信度和投资工具价值的大小。 (三)流动性风险 流动性风险指衍生工具持有者不能以合理的价格卖出金融衍生合约,不能对头寸进行对冲,只能等待执行最终交割的风险。这种风险导致的损失往往是被动的,金融衍生品作为创新的金融工具,其流动性风险是很大的。因为金融衍生品涉及大量资金的交易,因而拥有交易资金能力的交易主体有限,一旦市场发生大的波动,可能因为缺失交易对手而不能对衍生金融资产进行对冲。 (四)法律风险 法律风险指由于金融衍生合约在法律上无效、合约内容不符合法律规定等给衍生工具交易者带来损失的可能性。由于各个金融机构对金融衍生品的不断创新,各种金融衍生产品层

2018年会计继续教育题库 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2017)解读

企业会计准则第 22 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2017)解读?
第 1 部分判断题 题号:QHX019566 所属课程:企业会计准则第 22 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2017)解读? 8.?某项合同是一项权益工具并不仅仅是因为它可能导致企业获得或交付企业自身的权益工具,还 应考虑交付的是非衍生工具还是衍生工具,交付的自身权益工具是固定数量还是非固定数量的。
A、对 B、错 您的答案√正确??正确答案:A 解析:?如果企业发行的该工具将来须用或可用自身权益工具进行结算,还需要继续区分不同情况 进行判断:①如果该工具是非衍生工具,且企业没有义务交付非固定数量的自身权益工具进行结算, 那么该工具应确认为权益工具;②如果该工具是衍生工具,且企业只有通过交付固定数量的自身权 益工具(此处所指权益工具不包括需要通过收取或交付企业自身权益工具进行结算的合同),换取 固定数额的现金或其他金融资产进行结算,那么该工具也应确认为权益工具。 题号:QHX019567 所属课程:企业会计准则第 22 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2017)解读? 3.?若企业管理某项金融资产的业务模式是既以收取合同现金流量为目标又以出售该金融资产为目 标,且该金融资产的合同条款规定,在特定日期产生的现金流量仅为对本金和以未偿付本金金额为 基础的利息的支付,则企业应当将该金融资产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 资产。 A、对 B、错 您的答案√正确??正确答案:B 解析:?金融资产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应当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 金融资产:①企业管理该金融资产的业务模式既以收取合同现金流量为目标又以出售该金融资产为

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pdf

附件: 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金融工具的确认和计量,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制定本准则。 第二条金融工具,是指形成一方的金融资产并形成其他方的金融负债或权益工具的合同。 第三条金融资产,是指企业持有的现金、其他方的权益工具以及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资产: (一)从其他方收取现金或其他金融资产的合同权利。 (二)在潜在有利条件下,与其他方交换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合同权利。 (三)将来须用或可用企业自身权益工具进行结算的非衍生工具合同,且企业根据该合同将收到可变数量的自身权益工具。 (四)将来须用或可用企业自身权益工具进行结算的衍生工具合同,但以固定数量的自身权益工具交换固定金额的现金或其他金融资产的衍生工具合同除外。其中,企业自身权益工具不包括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分类为权益工具的可回售工具或发行方仅在清算时才有义务向另一方按比例交付其净资产的金

融工具,也不包括本身就要求在未来收取或交付企业自身权益工具的合同。 第四条金融负债,是指企业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负债: (一)向其他方交付现金或其他金融资产的合同义务。 (二)在潜在不利条件下,与其他方交换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合同义务。 (三)将来须用或可用企业自身权益工具进行结算的非衍生工具合同,且企业根据该合同将交付可变数量的自身权益工具。 (四)将来须用或可用企业自身权益工具进行结算的衍生工具合同,但以固定数量的自身权益工具交换固定金额的现金或其他金融资产的衍生工具合同除外。企业对全部现有同类别非衍生自身权益工具的持有方同比例发行配股权、期权或认股权证,使之有权按比例以固定金额的任何货币换取固定数量的该企业自身权益工具的,该类配股权、期权或认股权证应当分类为权益工具。其中,企业自身权益工具不包括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分类为权益工具的可回售工具或发行方仅在清算时才有义务向另一方按比例交付其净资产的金融工具,也不包括本身就要求在未来收取或交付企业自身权益工具的合同。 第五条衍生工具,是指属于本准则范围并同时具备下列特征的金融工具或其他合同: (一)其价值随特定利率、金融工具价格、商品价格、汇率、价格指数、费率指数、信用等级、信用指数或其他变量的变动而变动,

金融衍生品的历史观和意义

金融衍生品的历史观和意义1 沙石 金融衍生工具的产生不是偶然的,它与资本市场的发展阶段有着紧密的联系。它的产生有着深刻的历史渊源,是资本市场发展中一个里程碑式的进步。悉尼大学政治经济学教授迪克·布莱恩(Dick Bryan)和麦克·莱福梯(Michael Rafferty)在2006年撰写的《衍生工具的政治经济学》(Capitalism with Derivatives)一书中,对金融衍生工具的产生和其在现代资本市场发展历史进程中的地位、作用和意义进行了深入分析。作者关于资本所有权分离的三个阶段划分、衍生工具资本化等观点的论述,给读者提供了一个认识金融衍生工具的全新视角。本文对该书主要观点做了概括性介绍。从宏观的角度去理解金融衍生工具市场的历史发展进程和意义,有助于我们重新树立发展衍生工具市场的正确理念和信心。 一、金融衍生工具产生的背景 为换取某种商品价格稳定性而进行的衍生工具交易由来已久,但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衍生工具市场的发展出现了质的飞跃。这绝非偶然。众所周知,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西方世界盛行凯恩斯主义,并逐渐建立起以固定汇率制度为特征的国际经济秩序。这个时期全球商品价格相对稳定,各国都实行了一定的工业保护主义和资本管制。这些保护主义措施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价格波动的风险,并使这些有限的风险局限在本国之内。但是这一政策在20世纪60年代首次遭遇挫折,西方经济进入滞涨。20世纪70年代,西方国家开始不断放弃凯恩斯主义政策,允许利率、汇率等市场价格有更大的浮动空间,最终导致美元与黄金挂钩、协议国货币与美元挂钩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彻底瓦解。 这一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不仅使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渐渐走出了滞涨的困境,也开启了当代经济全球化新浪潮。在这个新的国际经济体制下,国际贸易、跨国 1《中国期货》,2016年第1期,来自中国期货业协会网站: https://www.doczj.com/doc/dd6363383.html,/yjycb/cbw/zgqh/2016/2016_01/201603/t20160321_1969580.html

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

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金融工具的确认和计量,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制定本准则。 第二条金融工具,是指形成一方的金融资产并形成其他方的金融负债或权益工具的合同。 第三条金融资产,是指企业持有的现金、其他方的权益工具以及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资产: (一)从其他方收取现金或其他金融资产的合同权利。 (二)在潜在有利条件下,与其他方交换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合同权利。 (三)将来须用或可用企业自身权益工具进行结算的非衍生工具合同,且企业根据该合同将收到可变数量的自身权益工具。 (四)将来须用或可用企业自身权益工具进行结算的衍生工具合同,但以固定数量的自身权益工具交换固定金额的现金或其他金融资产 的衍生工具合同除外。其中,企业自身权益工具不包括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分类为权益工具的可回售工具或发行方仅在清算时才有义务向另一方按比例交付其净资产的金2

融工具,也不包括本身就要求在未来收取或交付企业自身权益工具的合同。 第四条金融负债,是指企业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负债: (一)向其他方交付现金或其他金融资产的合同义务。 (二)在潜在不利条件下,与其他方交换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合同义务。 (三)将来须用或可用企业自身权益工具进行结算的非衍生工具合同,且企业根据该合同将交付可变数量的自身权益工具。 (四)将来须用或可用企业自身权益工具进行结算的衍生工具合同,但以固定数量的自身权益工具交换固定金额的现金或其他金融资产 的衍生工具合同除外。企业对全部现有同类别非衍生自身权益工具的持有方同比例发行配股权、期权或认股权证,使之有权按比例以固定金额的任何货币换取固定数量的该企业自身权益工具的,该类配股权、期权或认股权证应当分类为权益工具。其中,企业自身权益工具不包括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分类为权益工具的可回售工具或发行方仅在清算时才有义务向另一方按比例交付 其净资产的金融工具,也不包括本身就要求在未来收取或交付企业自身权益工具的合同。 第五条衍生工具,是指属于本准则范围并同时具备下列特征的金融工具或其他合同: (一)其价值随特定利率、金融工具价格、商品价格、汇率、价格指数、费率指数、信用等级、信用指数或其他变量的变动而变动,3

金融衍生工具的功能及风险防范

绪论 金融衍生工具的交易思想与定价理论可以追溯到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1900年巴契里耶(Bachelors)在其博士论文《投机理论》中提出了随即过程,并给出了描述布朗运动的数学方程。在前人所积累知识的基础上,费雪·布莱克(Fisher Black)和麦隆·舒尔斯(Myron Scholars)立足市场均衡假设和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MP)理论,在1973年提出了着名的期权定价模型[ Black F. And Scholars M., “The Pricing of Options and Corporate Liabilities”,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73, pp.637-645] ,为金融期权创新的推广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然而上世纪90年代前期的几起衍生品亏损事件却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各种金融风险控制理论的发展,尤其是风险度量模型,如JP Morgan公司(1996)正式提出的VAR风险价值计量模[ JPMorgan,“RiskMetric-Technical Document, Fourth Edition”, 1996a, https://www.doczj.com/doc/dd6363383.html,.]等等。从公司治理结构方面,Lodgerhentschel和Clifford W. Smith,Jr.在1996年首次提出了代理风险[ Ludger Hentschel and Clifford W. Smith Jr., “Controlling Risks in Derivatives Markets”, Journal of Financial Engineering, 1996, pp.101-125.]概念,他们在那些着名风险事件中发现公司或银行的经理或交易员从事的衍生交易的规模和头寸巨大,根本没有按照公司利益最大化的原则行事。米什金(Frediric S. Mishkin)则在1998年讨论了金融市场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及其引起的金融结构问题[ Frederic S.Mishkin,“UnderstandingFinancial Crises: AdevelopingCountry Perspective”, THE WORLD BANK Working Paper, 1997.]。另外,金融衍生市场监管也同样受到关注, S.P.Kothari认为应该采用正式的监管规则和专业化的监管来代替现有的由中央银行和财政部组成的非专业监管,避免因对衍生产品的监管不严,融衍生产品交易额的急剧增加,其主要主张用法律来限制金融交易,提出政府应建立起有效的监管机制,在市场发展与有效监管上找到平衡点,认为新形势下的监管机构应关注监管效果,采用解决问题与风险控制并重的办法。 在发达国家,有关金融衍生工具的定价理论和风险管理理论已经达到较高的水准。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目前我国国内关于金融衍生工具理论研究方面的文献则较少,大都停留在介绍性的引进上,在创新及发展的领域上仍缺乏研究,但仍旧有一部分学者为这方面的探索做出很大贡献。在衍生品发展的制度上,苏畅认为金融衍生工具能促进资本市场体系与功能的完善,加快金融创新的步伐并将为国民经济的稳步发展做出重要贡献。但是,发展我国的金融衍生工具既要警惕“超前论”,也要防止“等待论”。更具我国当前的经济、金融条,应尽快踏踏实实为金融衍生工具市场的发展做一些前期准备工作,苏畅.衍生品市场在中国的发展[J]. 金融经济,2008(10)。林毅夫(1989)[ 林毅夫,“关于制度变迁得经济学理论:诱致性变迁与强制性变迁”,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讨论稿,1989。]提出,制度变迁可以分为诱致性和强制性制度变迁,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衍生品发展是属于前者的,因为金融衍生品的出现完全是自发的,政府从未有意识地推动其发展。近年来国内对我国衍生品市场的发展路径和品种选择问题进行了多方面的争论和探讨。在监管模式上,沈联涛(2000)[ 沈联涛,“金融监管的

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__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

Accounting Standard for Business Enterprises No. 22 -Recognition and measurement of financial instruments 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 Chapter I General Principles 第一章总则 Article 1 With a view to regulating the recognition and measurement of financial instruments, the present Standards are formulated according to the Accounting Standards for Enterprises - Basic Principles . 第一条为了规范金融工具的确认和计量,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制定本准则。 Article 2 The term "financial instruments" refers to the contracts under which the financial assets of an enterprise are formed and the financial liability or right instruments of any other entity are formed. 第二条金融工具,是指形成一个企业的金融资产,并形成其他单位的金融负债或权益工具的合同。 Article 3 The term "derivative instruments" refers to the financial instruments or other contracts which are involved in the present Standards and are characterized by the following: (1) The values thereof varies with particular interest rates, prices of financial instruments, prices of commodities, foreign exchange rates, price indexes, premium rate indexes, credit ratings, credit indexes and other similar variables; if the variable is a non-financial variable, there shall not exist any special relationship between such variable and any party to the contract; (2) No initial net investment is required, or, as compared to contracts of other types that have similar responses to the market changes, very little initial net investment is required; (3) It is settled on a certain future date. Derivative instruments shall include forward contracts, futures contracts, exchanges and options, as well as the instruments that contain one or more of the characters of a forward contract, futures contract, exchange or option. 第三条衍生工具,是指本准则涉及的、具有下列特征的金融工具或其他合同: (一)其价值随特定利率、金融工具价格、商品价格、汇率、价格指数、费率指数、信用等级、信用指数或其他类似变量的变动而变动,变量为非金融变量的,该变量与合同的任一方不存在特定关系;

国际会计准则金融工具确认与计量

国际会计准则39号金融工具确认与计量 本准则的目的是,为在工商企业财务报农中确认、计量和披露金融工具制定原则。 范围 1.本准则应运用于所有企业中除以下之外的各项金融工具:(1)按《国际会计准则第27号—合并报表和在子公司投资的会计》、《国际会计准则第28号—在联营企业的投资》和《国际会计准则第31号—在合营中权益的财务报告》核算的在子公司、联营企业和合营中的权益; (2)《国际会计准则第17号—租赁》适用的租赁合同下的权利和义务;然而,在出租人资产负债表上确认的租赁应收款,应遵循本准则的终止确认规定(见第35至65段和第169段(7)),而且本准则应运用于嵌在租赁合同中的衍生工具(见第22至26段); (3)《国际会计准则第19号—雇员福利》适用的雇员福利打算下的雇主资产和负债; (4)《国际会计准则第32号—金融工具:披露和列报》定义的保险合同下的权利和义务,但本准则应运用于嵌在保险合同

中的衍生工具(见第22至26段); (5)报告企业发行的权益工具,包括划为报告企业股东权益的期权、认股权证和其他金融工具(然而,这些金融工具的持有者应将本准则运用于这些金融工具); (6)要求在债务人不能偿还到期款项时代行支付的金融担保合同,包括信用证(《国际会计准则第37号—预备、或有资产和或有负债》为确认和计量金融担保、保证义务和其他类似工具提供了指南)。然而,须按特定利率、证券价格、商品价格、信用等级、汇率、价格或利率指数、或其他变量的变动进行支付的金融担保合同,应遵循本准则的规定。而且,本准则要求确认由于第35至65段设立的终止确认准则而发生或保留的金融担保。 (7)企业合并中的或有对价合同(见《国际会计准则第22号—企业合并》第65至76段) (8)要求依照气候、地理或其他实物变量进行支付的合同(见第2段),但本准则应运用于嵌在这类合同中的其他类型的衍生工具(见第22至26段)。 2.要求依照气候、地理或其他实物变量进行支付的合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