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统计学》课程标准

《统计学》课程标准

《统计学》课程标准
《统计学》课程标准

《统计学》课程标准1.课程描述

1.1 课程基本情况

课程名称:统计学

适应专业:市场营销专业、工商企业管理、计算机信息管理、电子商务专业

学时标准:42

学分标准:2

1.2 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是经济及管理等社会学科各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使学生能够系统、深入地掌握统计分析的专业理论知识,学会运用科学的理论观念、现实的手段和方法,考虑市场变化的特点,对市场的数据搜集和分析进行可行性分析和优选判断,从而客观而现实地设计市场的变化。它要以《高等数学》课程的学习为基础,也是进一步学习其他经营与管理类理论的基础。

1.3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是依据“经管类专业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中的经营管理技能工作项目设置的基础课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21世纪是数字信息和营销主导的时代,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信息搜集对企业的重要性。数据处理已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的方方面面,它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和依据,而人们的生活与经济也息息相关。统计学是市场营销的主要课程之一,根据任务引领型的项目活动要求,因此而设置这门课。

课程内容的编排和组织是以企业需求、学生的认知规律、多年的教学积累为依据确定的。立足于实际能力培养,对课程内容的选择标准作了根本性改革,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并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学会完成相应工作任务,并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发展职业能力。经过数据库行业专家深入、细致、系统的分析,本课程最终确定了以下8个学习章节: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综合指标、动态数列、统计指标、抽样推断、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统计预测等。课程内容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理论知识的选取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进行,并融合了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项目设计以工作任务为线索来进行。教学过程中,采取理实一体教学,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

按照情境学习理论的观点,只有在实际情境中学生才可能获得真正的职业能力,并获得理论认知水平的发展,因此本课程要求打破纯粹讲述理论知识的教学方式,实施项目教学以改变学与教的行为。每个项目的学习都按工作任务为载体设计的活

动来进行,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整合理论与实践,实现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的教学。教学效果评价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点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

2.课程目标

通过学习统计学的有关专业知识,使学生有了信息搜集与分析的基础,能够分析当前的市场环境,了解当前企业存在的信息时代,并能尝试着设计合理的数据信息环境;并养成诚实、守信、吃苦耐劳的品德,养成善于动脑,勤于思考,及时发现问题的学习习惯;在数据库的使用过程中培养效率和安全意识,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积极严谨的求学态度;具有善于和同学、老师沟通和与企业工作人员共事的团队意识,能进行良好的团队合作,并能具有应用能力、再学习的能力、创新能力、职业岗位竞争能力、创业能力。

2.1 知识目标

●了解统计在经济生活中产生的作业。

●理解统计指标与指数的关系和意义。

●熟练掌握抽样推断的原理和方法。

●掌握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的原理。

●掌握统计预测的一般方法。

2.2 技能目标

●培养学生搜集资料、调查市场、阅读资料和利用资料的能力。

●熟悉把握对企业的经济数据分析的能力。

●熟练地利用数据的结论进行简单的预测。

●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自学能力。

2.3 素质目标

●养成诚实、守信、吃苦耐劳的品德和善于动脑,勤于思考,及时发现问题的学习习惯。

●在数据库的使用过程中培养效率和安全意识,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积极严

谨的求学态度。

●具有善于和同学、老师沟通和与企业工作人员共事的团队意识,能进行良好

的团队合作。

●具有应用能力、再学习的能力、创新能力、职业岗位竞争能力、创业能力。

3.课程的主要内容与要求

按照职业教育项目课程开发方案,分析从典型工作任务到职业教育课程,确定职业能力要求,再从职业能力导出数据库课程内容。课程内容的组织按照“了解→

掌握→分析→应用”的顺序,首先是认识课程营销渠道的基础理论;然后再依次案例教学讲解实现项目的各项功能,引导学生掌握各知识点的技能;在能够较熟练的营销渠道的管理原则后,再提升学生的分析能力;最后再给学生案例,根据所学理论知识将其应用。

4.课程实施建议

4.1教学建议

1、在教学过程中,应立足于加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采用项目教学,以工作任务引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2、本课程教学的关键是现场教学,应选用典型渠道案例为载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示范和学生分组讨论、训练互动,学生提问与教师解答、指导有机结合,让学生在“教”与“学”过程中,学会数据库系统的设计。

3、在教学过程中,应加大实践实操的容量,要紧密结合职业技能证书的考证,加强考证的实操项目的训练,在实践实操过程中,使学生掌握根据不同的用户需求设计数据库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

4、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本专业领域新知识、新技术的发展趋势,贴近企业、贴近需求。为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打好基础,努力培养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创新精神和职业能力。

5、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提升职业素养,提高职业道德。

4.2 教材选用与编写

可选用近三年出版的优秀高职高专教材或依据本课程标准编写教材(应用案例可以不一样),教材应充分体现任务引领、实践导向课程的设计思想。

选用或编写的教材建议符合以下几点要求:

1、教材应将专业职业活动分解成若干典型的工作项目,按完成工作项目的需要和岗位操作规程,结合职业技能考证组织教材内容。要通过案例模仿、理实一体教学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评价,引入必须的理论知识,增加实践实操内容,强调理论在实践过程中的应用。

2、教材应图文并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数据库系统的认识和理解。教材表达必须精炼、准确、科学。

3、教材内容应体现先进性、实用性,要将本学科的新思想、新知识、新技术及时地纳入教材,使教材更贴近学生的发展和实际需要。

4、教材中项目设计的内容要具体,并具有可操作性。

4.3 参考书目

(1) 颜世廉、涂光华主编.新编统计学原理.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

(2) 贾方忠主编.统计学原理.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3) 徐建邦主编.统计学,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4) 杨坚向.统计学,原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4.4 主讲教师要求

担任本课程教学的主讲教师需具备双师素质,熟练掌握营销管理理论知识,熟悉当前市场的环境和渠道发展现状,能结合企业的实际营销岗位的工作流程来进行授课,同时应具备较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课堂组织能力。具备丰富的工作经验和一定的教学经验和较强的责任心。

5. 课程考核方式及标准

5.1课程评价

1、改革传统的学生评价手段和方法,应突出过程与模块评价,采用过程性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评价模式。

2、关注评价的多元性,结合课堂提问、学生作业、案例讨论等多种形式作为评价学生学习情况的手段。

3、实施开放题库的开放式巩固练习方式,在完全练习过理论题库和技能鉴定题库后,考试不成为问题,目标明确,不用再去揣摩教师的考试重点,学习的主动性有很大提高。

4、应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对在学习和应用上有创新的学生应予特别鼓励,全面综合评价学生能力。

课程评价具体方案如下:

6.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注重校内教学模式和校外教学方法的应用。

2、积极开发和利用相关网络资源,搭建网络学习平台,开发网络课程,实现网上答疑和进行网上学习测试。

3、充分利用诸如电子书籍、电子期刊、数据库、数字图书馆、教育网站和电子论坛等网上信息资源,使教学从单一媒体向多种媒体转变;教学活动从信息的单向传递向双向交换转变;由学生单独学习向合作学习转变。同时应积极创造条件搭建远程教学平台,扩大课程资源的交互空间。

4、充分发挥校外实训基地的作用,为学生的综合实训和顶岗实习提供实训场所。

5、建立本专业开放式实训中心,使之具备现场教学、实训、职业技能证书考证的功能,实现教学与实训合一、教学与培训合一、教学与考证合一,满足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

6、推荐学习资源

1).《统计学原理习题解答问题辨析》陈仁恩编着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2年

2).《社会经济统计学》李朝鲜编着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2年

3).《统计学》欧阳春编着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2年

4).《统计学》陈珍珍主编厦门大学出版社 2002年

5).《应用统计》贾怀勤主编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01年

6).《市场调查与分析》柯惠新等主编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0年

7).《统计调查理论方法与实务》——何光瑶主编中国经济出版社 1998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