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按培养模式重构地方高校课程体系_李波

按培养模式重构地方高校课程体系_李波

按培养模式重构地方高校课程体系_李波
按培养模式重构地方高校课程体系_李波

2011年第8期(总第379期)

No.8,2011

General,No.

379

EDUCATIONAL RESEARCH

按培养模式重构地方高校课程体系*

李波

[摘要]地方高校在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地方高校发展过程中,依然存在人才培养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脱节的问题。究其根本原因在于培养模式的设计没有充分考虑社会需求,使课程体系建构与职业需求相脱节。因此,更新课程体系重构理念,按市场需求确定地方高校培养模式,按培养模式重构地方高校课程体系,根据社会需求重构地方高校课程体系,并加强对地方高校课程体系运行与评价的监控,提高使用效益是我国地方高校课程体系改革发展的应然选择。

[关键词]培养模式;地方高校;课程体系

[作者简介]李波,临沂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山东临沂276005)

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为地方高校的发展提供了良好契机,在我国高等教育整体上实现跨越发展的大背景下,地方高校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实现了较快的发展。地方高校对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和布局,实现高等教育服务社会功能转变以及促进区域经济和高等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在地方高校发展过程中,依然存在人才培养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脱节的问题。究其根本原因在于培养模式的设计没有充分考虑社会需求,使课程体系建构与职业需求相脱节。因此,按市场需求确定地方高校培养模式,按培养模式重构地方高校课程体系是我国地方高校课程体系改革发展的应然选择。

一、按市场需求确定地方高校培养模式

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是教育观念、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和培养方式多层面有机结合的产物,其基本问题就是“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人才培养模式为学生设定了知识、能力、素质结构,是人才培养目标、机制和过程的有机统一,并从根本上规定了人才的基本特征。人才培养模式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综合反映,必须以社会需要为依据,并与社会需要相吻合。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多元性,决定着社会需要的复杂性,从而使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为适应这种需要而呈现出多样性。

目前,地方高校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普遍存在培养目标单一、专业目标定位空泛、可操作性差、专业设置适应性不强等问题。长期以来,地方高校追求精英教育,没有系统、全面、统一、量化的专业设置和学生培养标准,有的高校只是根据招生和就业情况简单地设置专业,使得高校传统的专业及其课程体系设置与完全变化了的就业市场的人才需求严重脱节,使精英教育时期形成的按计划规定的培养模式与市场经济体制下大众化时期完全更新了的职业人才市场需求产生了巨大的反差。由于专业设置缺乏对市场需求的监测反馈

——————————

*本文系201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地方高校创新课程体系重构研究”(项目批准号:10YJA88005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机制,高校培养的人才往往缺乏针对性和职业性,不能满足地方经济发展对高技能人才规格与类型、数量与质量的需要。大批毕业生毕业后才发现学非所用,找不到用人单位,新兴行业的职业岗位找不到相应的专业人才,造成专业结构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脱节,学生“招生入口”同“就业出口”相脱节的困境。市场上一边是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另一边却是用人单位招不到胜任岗位的毕业生。人才培养模式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矛盾越发凸显,到了必须改革和重新建构的地步。从现实层面看,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阶段,作为应用性人才培养的主力,地方高校的主要任务就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大量创新型人才和高素质的建设者,更好地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实现创新型国家和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

(一)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建立市场主导型人才培养模式

在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改革与创新方面,地方高校一定要充分考虑校情、区情的实际,从可行性、前瞻性、创新性等方面进行论证,努力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按照市场需求,建立市场主导型人才培养模式。高等教育及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表现为内涵的发展和外延的发展、质的发展和量的发展、梯度发展和跨越性发展等形式,这些发展形式的区分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的。教育的发展,有赖于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而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又需要教育提供智力支持和技术支持。高等教育的发展对区域经济社会产生着巨大影响,同时,高等教育的发展又受到社会发展尤其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制约。因此,地方高校要根据政府公布的人才需求预测报告、地方政府发展战略规划、学校服务面向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自身办学条件等设置专业,并根据市场的变化及时调整,将区域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以及社会人才需求的变化趋势作为确定本校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依据。

(二)确定具有本校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在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改革与创新方面,由于各地方高校所处的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不同,其自身的资源、优势有别,办学类型、办学目标定位各异,这也就使得各地方高校在人才培养的类型、层次和培养模式上各不相同。每一所地方高校在构建人才培养模式时,都应充分考虑本校办学实际,切忌生搬硬套,盲目攀比。同时,在确定本校人才培养模式的过程中,地方高校要重视重构与行业的关系,建立吸引行业主管部门、行业企业和学生共同参与人才培养的有效机制,充分发挥行业特性,突出行业特色。与地方政府、合作企业共建品牌特色专业,突出地方特色。通过共建品牌特色专业,不仅可以密切与地方政府及合作企业的关系,提高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水平,还可以科学预测未来发展趋势,努力创造条件,促进大胆创新。

(三)构建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反馈评价机制

地方高校必须十分重视复合型、国际化、高层次、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在构建、改革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过程中,以此为基本着眼点。为此,地方高校要建立人才培养模式社会评价的反馈机制和人才培养质量的调控机制,提高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性。根据人才培养社会评价信息反馈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及时完善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相关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国外高校非常重视人才的社会评价,如美国纽约州立布法罗大学机械与航空工程系从1994年以来通过对在校生和毕业工作校友的调查,对课程设置进行不断的调整和改进,满足了学生求职和产业界的需要。[1]

二、以培养目标为指导重构地方高校课程体系

科学、完善的课程体系建设对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高质量人才起着基础性、方向性和决定性的作用,这也是具体落实学校办学指导思想、办学理念,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的实施路径与关键所在。课程体系改革是教育改革的一个核心问题,也是教育改革中最为复杂的系统工程。课程体系既包括依据人才培养目标设置的课程类型,又包括用什么形式来组织这些课程,以及各种课程之间的比例和衔接关系如何。课程体系建设应本着“夯实基础、注重综合、加强实践、鼓励创新”的原则,体现先进性、开放性、人本化、立体化等时代特征。[2]基于此,地方高校课程体系重构应以培养目标为指导,课程设计应坚持以下几点。

1.明确市场需求。从市场经济的角度来看,商品生产的直接动机是社会需求,产品的质与量应满足消费者的使用需求。大学作为高等教育服务产品的生产者,其直接动机和目的也应是消费者的需求。大学的专业设置,课程体系乃至课程内容、课程资源配置都应该得到消费者的需求认可,即专业设置是否适应社会职业及行业的需求,课程体系是否满足就业岗位对人才的素质能力需要,开设课程是否满足学生学习要求。明确市场需求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认真研究地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和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并按照这些要求设计课程和教学内容,这样才能做到人才培养有的放矢。二是认真研究学生就业“出口”的职业性,根据社会相应职业的需要设计课程,实现人才培养与学生“出口”职业最大限度的匹配。

2.确定人才培养目标。作为市场经济背景下的服务业范畴,地方高校的培养目标将是应用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即以职业需求为主要价值取向,按照社会需求,培养面向各种不同职业领域、不同就业岗位层次,学以致用、学有适用、学成受用,毕业生能力素质能适应社会就业岗位需要,实现顺利就业的优秀合格大学毕业生。

3.界定达到培养目标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近十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已从精英教育迅速发展为大众化教育,对于高等学校来说,精英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与大众化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从课程体系内容及课程形式层面上是有本质区别的,精英教育培养的是社会组织结构中的领军人物,是一种追求卓越、开放成长的教育模式,它充分强调思想与人格素质的养成。而大众化教育特别是非研究型大学的直接目标是培养数以千万计的高素质普通劳动者,应该是中高端应用型人才,普通就业人口中各领域的骨干劳动力,它更强调专业能力、职业素质的培养。

4.确定获得达到培养目标所需知识和技能相契合的课程。在大众化教育阶段,大学作为高等教育服务产品的生产者,如何提供优质的毕业生和有效的课程成为大学社会角色的核心定位。大学人才培养与课程设计应遵循两个基本原则:一是要学科专业设置、课程体系结构要尽可能满足毕业生就业的“适销对路”,课程内容、课程形式要适应学生的“消费需求”;二是要追求人才培养过程中的超前意识和创新素质,强调人才培养和课程设计过程中的先进理念和学术内涵。实质上这也就是国家和社会对大学所希望的“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培养创新性人才”的本质要求。

三、从社会需求为导向重构地方高校课程体系

课程是高等教育资源的基本单位,是高等学校一切办学行为和人财物资源配置的最终载体,是人才培养质量内涵建设水平的标志和落脚点,决定着学校品牌影响力与核心竞争力的形成。解决招生与就业“两张皮”问题的根本出路就是以职业的社会需求为导向,重构地方高校课程体系,化解“计划入口”与“市场出口”之间的矛盾。

(一)确立区域高校课程体系的架构

社会需求决定了高等教育必须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什么样的人才才能就业,怎么样培养人才才能契合社会需要,这是高校调整人才培养目标的风向标。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培养模式为指导的地方高校课程体系一般按照通识课程、专业课程和综合实践课程三个阶段进行,具体包括基本工具课程、基础素质课程、专业核心课程、职业生涯设计课程、实践课程等五个核心课程板块。

1.基本工具课程。外语和网络信息两门课程是提高学生熟练掌握外语能力和利用网络资源自主学习能力的两个基本工具,既是学生进入专业学习的必备条件,也是学生终身使用的重要技能;既是学好后续专业方向课程的基础,也是提升后续发展潜力的有力工具。首先,构建“一年期封闭式外语培训”模式,即本科学生在一年级完成基础外语学习任务,达到教育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规定的基础阶段要求,使学生在专业课学习阶段适应国际化课程的开设,能够熟练掌握植入课程、双语课程的讲授内容。其次,以网络资源利用为主要目的设计网络工具课程,以培养学生的网络应用技术与中外文文献检索能力为主要内容,使学生能够熟练使用网络检索中外文文献,获取各类学习资源。

2.基础素质课程。基础素质课程是高校贯彻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基础素质课程的具体设置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公共体育课程等必

备课程。首先,以实用和实效为原则、以综合素质拓展为主要内容,设计政治理论课程模块。政治理论课程模块以国家规定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为核心,内容涵盖现代大学生素质、国际视野培养与市场经济理论教育等内容,突出实效性;构建包括国家意识形态、当代世界经济文化现状与发展趋势、人类发展与生存环境、家庭与社会、励志与成才,就业市场分析等内容的基础素质教育,突出实用性。其次,按照大学生身体健康和体育素养并重的指导思想设计公共体育课程模块。改变地方高校体育课程建设中存在重技术、轻知识,重身体、轻素质,重课堂、轻课外,过多地涉及运动规范及技巧,忽略了学生体育素养和体育文化教育的倾向。

3.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核心课程是面向学生就业“出口”、以社会职业岗位为目标的课程群。专业核心课程的建设水平是地方高校品牌和竞争力的核心。在不影响掌握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基本技能的前提下,专业核心课程设计应以市场为导向,切实提高学生创新精神和就业能力,同时又要区别于常规的职业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一般按照两个层次进行:一级课程体系为全校性的总体的学科专业布局,二级课程体系是系(院)层次的以专业为单位、以教学计划为表现形式的专业课程体系,是学校办学理论和培养目标的执行和落实。对专业课程的设置,由于各专业区别很大,应更多地依靠各专业、各学科的专家进行设计。在专业课程设置中,要高度重视专业核心课程的设置,构建以专业方向、职业能力教育训练为主体的专业课程内容。

4.职业生涯设计课程。多年来,各高校采取以学科研究为主题的毕业论文,学生综合利用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完成一篇学术论文,这样的教学模式当然对学生提高科研能力、动手能力等具有促进作用。但是,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地方高校学生将来的职业岗位主要是一线技术、操作人员。因此,要将传统形式的毕业论文与学生就业联系起来,将课程拓展为职业生涯设计课程。职业生涯设计课程应以学生的就业为导向,通过学校指导教师、地方职业导师及辅导员共同指导,使学生依托所学专业知识,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主动思考和研究所学专业与就业

目标之间的关系,主动调研和研究本专业及学科发展情况、社会人才需求及就业环境要求,寻找差距,有目的地提高实践能力及就业素质,使学生具备经营自我、规划自我的意识,进而树立科学的职业价值观,切实提高就业能力。同时,将毕业创作、毕业设计等形式的综合实践课程与实习紧密结合,充分运用已经掌握的专业知识、技能,发挥创新和创造能力,形成完整的作品。这既是学生向学校提交的由教师检验的综合实践作业,同时也是向社会提交的由用人单位检验的答卷。

5.实践课程。实践课程与前几个课程模块不是平行关系,而是贯穿于前几个课程模块的课程组织形式。实践课程是树立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和手段,是学生认识和适应社会的有效途径。在实施中要把能力要素分解到各实践环节中去并循序渐进,以形成良好的综合职业能力,提高职业技能,使技能考核与社会接轨,获得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这也是得到社会承认、检验实践教学质量的方式之一。在实践课程教学过程中,要使学生充分发挥其自主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不断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通过理论与实践、动手与动脑相结合,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水平,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研、实践作风,形成初步的技能和创新能力;使学生理解创新的社会价值,承担起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的重任,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求真务实精神,使教育与实践和生产劳动紧密结合,从而造就具有优秀综合素质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加强创新课程体系运行与评价的监控

创新课程体系运行与评价的监控包括三个环节:一是建立创新课程的研发、准入系统,组建课程研发中心,并建立新课程实施的论证、准入机制;二是对创新课程实行全过程管理,形成党委领导、行政运行、全员参与的课程建设模式,对研发的新课程实行项目管理,确定主持人,以结题形式进行验收,加强创新课程体系建设过程中的评价、反馈、监控;三是构建课程体系和单门课程两个质量测评与监控体系。课程体系的测评与质量监控以骨干课程为基本单位,以课程设置与学生就业“出口”的关联度为基本依据,由学校组织国内外知名专家以专业为单位进行验收。单门课程以课

程的核心要素建设指标为依据,以教师组织教学的水平能力为重点,以课程和教师为基本单位进行评估验收。

配合课程体系创新,要构建多样化的地方高校课程质量评价体系。一是课程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主体应尽量来自不同的利益主体,反映更多人的需要,从不同角度进行评价,这不仅有利于课程自身的发展,也有利于高校的专业知识与社会需求密切联系。二是课程评价对象的多元化。课程资源建设所确定的基本要素主要包括教师、学生、教学环境条件、课程管理等方面。只有随时对这些课程要素进行客观、全面的评价,才能保证课程质量评价结果的信度和效度。三是课程评价标准的多元化。高校课程分为不同的类型,具有专业性、学术性、自主性、开放性等特点。在课程质量评价标准的设计中,必须将这些特性贯穿并体现于评价指标中,对于不同类型的评价对象,采用不同的指标体系。四是课程评价模式的多元化。根据评价目的采用目标评价模式、差距评价模式、CIPP评价模式、应答评价模式等多种评价模式。

课程的实践与理论探索是地方高校教育活动的重要行为,是学校质量与水平、能力与活力的体现。随着人类社会的变迁,学术技术水平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更新,地方高校课程体系也在不断变化。传统的教科书加教师讲授模式已被学生主体理念、素质能力训练、学习资源配置、职业就业导向、消费教育服务等新的课程概念与课程形式所取代,需求选择的变化促使地方高校课程体系需要从根本上进行一次革命性重构。————————

参考文献:

[1]张兄武.责任共担、四方联动:构建新型工科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5).

[2]张健.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刍议[J].当代教育论坛,2010,(11).

Reconstructing Curriculum System of Local University

on the Basis of Cultivating Mode

Li Bo

Abstract:The local universities have played great roles in the process of great-leap-forward development in improving higher education in China.But 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 as the disjointed relationship between talents cultivation and local economy,and the needs of social development.The key causes are that social needs are not fully considered in the design of the cultivating mode,which has made the construction of curriculum system disjoint from the professional demands.Therefore,it is necessary to update concepts in curriculum system to ascertain the cultivating mode of local universities on the basis of market needs and reconstruct its curriculum system on the basis of cultivating mode. Meanwhile,the monitoring of operating and evaluating the curriculum system of local universities should be strengthened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utilization.

Key words:cultivating mode,local university,curriculum system

Author:Li Bo,professor of College of Education,Linyi University(Linyi276005)

[责任编辑:许建争]

构建理想的学校课程体系

构建理想的学校课程体系 临沂长安路小学校长李晓玲 国家课程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奠定了坚实基础,应当成为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主要途径,但由于地域、学情的差异,学校要依据具体的育人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其加以调整和补充。我校致力于“1+X”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开发,并通过调整课时方案,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确保课程全面落地。 这里的“1”指国家基础性课程,“X”指在整合国家和地方课程基础上开发的五大综合性课程,即学科拓展系列课程、学科实践系列课程、学科整合系列课程、系列活动节日课程、主题德育系列课程。基础性课程保证质量,综合性课程张扬个性。 学科拓展课程——选课走班。学科拓展课程主要是在国家课程的基础上寻找艺术教育的契合点,并加以拓展延伸,开发出相邻或相近的板块,以社团的方式呈现,通过周五下午一个半小时的选课走班来落实。学科拓展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本着从学生的兴趣与需要出发的原则,最大限度开发学生的潜能,真正实现课程服务于学生、为学生的终身素养奠基的目的。 学科实践课程——连接社会生活。学科实践课程涉及语文、数学、英语、科学4大学科,主要是基于学科本位,连接生活、连接社会、连接自然而开发的实践活动课程。一方面围绕教材单元主题编写学科综合实践活动教材,另一方面对学科实践进行延伸。语文学科设置了《童心雅读》课程和《写字立人》课程,还成立了“演讲与口才”、“儿童戏剧团”、“国学班”等社团。数学学科引进了“超脑麦斯”思维数学课题研究,通过做数学、说数学、玩数学,让学生爱上数学。目前每个年级设一个“超脑麦斯”实验班,低、中、高三个学段设立3个社团。英语学科则成立了“快乐实践园”、“情景剧场”等社团。实践课程的落实培养了学生的大学科意识,教学生学会探究问题、整合知识、拓展运用,以形成能力、提升素养。 学科整合课程——学科跨界。我校学科整合课程《尚美百科》是基于国家课程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地方课程之《环境教育》、《安全教育》、

重构学校安全教育的课程体系

重构学校安全教育的课程体系 安全是学校的头等大事,安全的实质就是师生生命财产的保障,任何有益身心健康、强健体魄的教育也都是安全教育的内容。因此,自然引入一个实际的学校安全教育的架构设想:把当下体育与健康教育、卫生教育、心理教育、道德教育等重构在安全教育的框架下。基于这样的设想理念,我们必须思考两个问题:梳理现有学校开展的有关安全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为重构新的安全教育体系奠定现实的基础;根据学校和学生特点,规划科学合理、循序渐进的安全教育课程体系,使得学生有序接受科学的安全教育,珍惜生命、灿烂生命、享受生命。 一、现有学校安全教育的内容 1.内容单一的安全教育。生命是宝贵的,人的一切活动都是建立在有生命意义的基础之上的,没有了生命,一切都将失去存在的意义。安全教育的目的就是保障生命的存在。要保障生命的存在,就是要教育学生知道生命的由来、生命的可贵、生命的危险、生命的保护、生命的尊重等等,让生命安全地在这个世界上接受阳光。而习见的学校安全教育,就是交通安全教育、法制教育、卫生教育,更多的表现形式是讲座、国旗下讲话、逃生演练、检查等,比较零碎和随意。往往只是针对平安学校考核条款或是告诉上级领导,我们在做,没有忘记。 2.心理健康教育。学校设有心理健康辅导站,这是现代学校一个大的进步。但是,发挥了多少作用,收到了多少学生欢迎,得到了领导多大支持,往往出现“家家有本难念的经”的现象。有的只是上面要考

核,有这样一个指标;有的是为了附庸风雅,装装门面。但是,课开的怎么样就不管了。所以,依然有许多可以创新的内容和形式,可以纳入安全教育的范畴。 3.体育和健康教育。有一个鲜活的生命是幸福的,有一个强迫的体魄则是生命灿烂的前提。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就是教会学生如何让自己的身体强健,如何提高避险和自救自护能力。一个现实的体育教育版:为了安全,一些易伤的竞技类体育项目在运动会和体育课上消失了,甚至于有的体育课只是为了中考的三个项目而存在。体育,剩下只是为了考试。如何将体育与健康纳入安全教育,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二、学校安全教育的实施原则 学校安全教育的现象无处不在,但要成为一个系统的相对完整的体系依然是很困难的事。但如果还是零敲碎打,随心所欲地开展,其教育的时效性是很小的,可能不足以影响学生对安全的认识和提高。因此,架构适合本校实际的安全教育课程体系,显得非常重要。 1.学科教育与安全教育相结合。学校的主战场是课堂教学,而课堂教学是学科教学的主阵地,如果安全教育没有与学科教学结合起来,学校的安全教育就失去了应有的作用和地位。因此,要持久有效开展安全教育必须和学科教学结合起来,把安全教育融入到学科教学中去,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水乳交融,共融共享。 2.德育教育与安全教育相结合。学校德育活动无处不在,安全教育可以和德育活动结合起来,让安全教育充满学校的各项德育活动。如果

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

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 发表时间:2018-08-14T11:16:02.363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20期作者:郭栋梁[导读] 摘要:创新努力是把一种新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重新组合起来,并引入新的生产体系。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邯郸供电分公司摘要:创新努力是把一种新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重新组合起来,并引入新的生产体系。创新是大学的灵魂,创业是大学的社会责任。在我国十二五经济发展的重要时期,迫切需要创新创业型人才的支撑和引领。而作为应用型地方性高校应结合上海“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战略布署,在推进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方面做出努力。 关键词:创业型人才;培养;问题;对策引言 当前,随着社会对创业型人才的需求逐渐增加,高职院校作为培养学生的主阵地,还应转变传统的教学思路,积极培养创业型人才。本文重点分析了培养创业型人才的必要性,进一步提出当前培养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具体改进措施。 1创新创业教育与人才培养在创新型国家建设的背景下,创新和创业教育是大势所趋。所谓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造能力或创新性人格等创新素质以及创新人才为目的教育活动;而创业教育是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高等教育的必然发展趋势,它是一种培养学生从事商业活动的综合能力的教育,使学生从简单的求职者转变为职业的创造者,是培养具有开创性个性的人才。两者在本质上相通,创业是在创新上建立新组织,是创业的载体和实现形式,而创新是创业的基础,创业的成败取决于创新的程度。创新与创业两者的目标取向是一致的,都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两者的功能效用是相同的,创新教育注重的是对人的发展的整体把握,而创业教育使创新教育融入了创新素质的要求。 “创新人才”是指:在一定的行业领域内,具有较高研究水平和学术造诣,并具有较强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创业人才”是指:能在社会和生产实践过程中把知识、科技创新的成果物化为一种新产品新服务,开发出一种新的市场需求,创造出一种新工作岗位,乃至创建出一种新企业的人才。在此基础上,“创新创业人才”是指:指具有较强的知识创新和知识服务能力,并有较强意愿和实践能力突破市场或者组织边界,进行成功创业和商业化经营,甚至是进行颠覆性创造,创新商务模式,重塑商业生态和产业环境的各种人才。因此,创新创业人才除具备知识创新、科技创新的能力和素质外,还要兼有生产者、管理者、发明家和社会活动家等角色所具有的能力和素质。该类人才层次包括基础性人才、高技能人才、高层次人才、领军型人才,高校学子应成为此类人群中的基础性人才。 2创业型企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2.1教学模式过于单一 长期以来,高职院校普遍侧重于理论知识的教授,各科课程的教育都处于封闭状态,加上很多高校的专业教育模式都大同小异,导致高校的教育失去特色和优势。因此,高校培养出的人才也千篇一律,迈向社会的大学生类型大同小异,无法满足企业对多样化人才的需求。 2.2缺乏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 高职院校缺乏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培养,对于课程体系的设置安排了大量的理论教学,比如,在大一、大二和大三都是开设的理论课程,主要为专业课程和公共基础课程,直到大四才开设一些实践课和实习活动。这样无法有效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导致学无所用,学到的知识和技能与社会需求不符。 2.3缺乏健全的培养机制 美国大学在创业教育方面已经发展成熟,实行企业、政府和高校合作模式,建立了健全的培养机制,引导大学生自主创业。其主要是根据学生的特点和能力进行课程安排,并与企业开展合作,让学生在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实现学以致用。创业教育属于社会性教育,具有综合性的特点,不但需要利用课本知识实现,同时还需对教师教学水平、课程安排以及实践等多方面加以优化。但是,从当前情况看,我国没有达到美国的创业教育水平,政府缺乏相应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学校也没有充分考虑社会企业的切实需求,制约了创业型企业人才的培养。 2.4缺乏良好的创业氛围 环境对人产生的影响不容忽视,其具有较强的隐性力量,对创业教育发展有重要影响。但是,当前我国的高职院校在构建校园创业氛围方面还存在一定欠缺,尚未形成不畏艰难、积极向上的学习气氛。高职院校的学生正处于青年时代,本应充满创业激情,但是如果每天过着循规蹈矩的生活,那么将会使他们安于现状,创业激情逐渐被磨灭。从实际情况看,我国的校园文化缺乏一定的创新、创业和合作精神,这将会给创业型企业人才教育带来严重的不利影响。 3创业型企业人才培养和管理的措施 3.1以创业教育为核心,完善课程体系 积极引荐国外优秀的创业教育方式,将创业教育融入到课程教育体系当中,进一步提升专业的创业教育水平。首先,根据学生的能力发展隔离安排课程。比如,在大一阶段,可重点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开设相关创业精神、创业意识等方面的课程体系;在大二阶段,重点培养学生的创业技能;在大三和大四阶段,重点提升学生的创业实践能力,对此,学校可设置创业基地平台以及“创业孵化基地”等平台,为学生创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3.2建立创业教育校园氛围 学校应积极组织开展技能竞赛活动,将校园文化和专业课程教学有机融合,掀起专业知识学习和岗位技能钻研的热潮;组织开展相应的创业专业活动,比如“挑战杯”等,实施高规格的创业型企业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培养效果;将创业文化引入校园当中,可利用宣传栏、报纸或者论坛等载体进行各类文化的宣传,使校园形成强烈的创业氛围,创业成为学生茶余饭后积极探讨的话题;构建“包容兼蓄、多元共生”的文化环境,尊重当代学生的个性化,鼓励学生发挥自身的强项,使其具备敢于探索、积极进取的良好品质,将创业型企业人才培养落到实处。 3.3以学生为本的校内实践平台

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初步设计

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初步设计 作者:周凌宇余文华舒铁时间:2016-01-27 浏览:218 话题:教育学习知识经济社会实践商业计划书课程 [摘要]近年来,关于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实践与研究已经有了一些成果,但总体而言尚缺乏基础的分析与系统的理论研究。本文在开展专项调查的基础上,尝试对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课程体系进行系统分析,从创新创业教育的本质出发,进一步阐述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课程体系建设的特征、思路及技术。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系统 [作者简介]周凌宇(1961- ),男,浙江海宁人,金陵科技学院人文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创造教育及创新研究。(江苏南京210018) [课题项目]本文系2009年江苏省高校教育学会规划课题“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系统化模式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zzkt09300)[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11-0180-02 2010年5月,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教办[2010]3号)对做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提出了具体的意见,其中之一便是“加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目前,我国的创新、创业教育(以下简称“创新教育”)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创新教育从小学就开始了。

而我国的创新教育要到大学,使得我国大学生接受创新教育的时间比较短,同时我国创新教育过程中实践的缺乏也直接导致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能力不足,已经到了非改革不足以实现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的阶段。贯彻落实教育部文件的精神,针对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制约因素,实事求是地分析人才的特征,以创新创业能力为本位,切实构建培养人才的课程体系,是值得进一步深入思索的问题。 一、系统分析 课程体系即课程系统。系统是由若干要素围绕特定目的而组成的具有特定结构与功能的有机整体。为了明确培养人才的课程体系的建设,笔者借用系统论中的相关原理来加以阐述。主要从系统的目的性、结构与功能三方面进行探讨。 1.目的性。系统是一个由多个并行或形成层级的子系统组成的整体,各子系统及要素共同服务于系统的目的。从研究范围上来看,课程体系是基于宏观层面的概念,主要是针对国家教育目的和办学目标而言。首先我们要在宏观层面对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以下简称“创新体系”)进行目的性分析,区分创新与创业教育的差异性,区分重点院校和非重点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差异性,区分基础理论、应用技术等不同教育层次及不同专业因人才培养目标的不同所导致 的课程体系建设的差异等。 2.结构特征。实现创新体系的目标必须通过相应的系统结构来实现。创新体系作为系统,要求其课程体系的结构为非机械的、弹性的、开

英国开放大学专业课程体系建构的特色

英国开放大学专业课程体系建构的特色 摘要:英国开放大学在专业课程体系建构中坚持以人为本,在专业设置、课程开发、课程体系建设等方面实现了灵活高效。英国开放大学的这种专业课程设置与管理模式是保障其高质量教学水平的核心要素。我国开放大学的建设需要借鉴英国开放大学在专业课程设置方面的成功经验,树立以人为本的开放式办学理念;同时,不断完善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注重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和教学质量的监控,真正实现现代远程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英国开放大学;专业课程体系;特色;启示 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把“办好开放大学”作为“构建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教育部高教司同年4月召开“开放大学总体架构专家研讨会”,启动了专题研究工作和各省市申办“开放大学”的热潮。其实早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国际上就曾出现过开放大学的建设高潮。到目前为止,以“开放大学”命名的高等学校已有近60所。其中,成立于1969年的英国开放大学以其宏大的办学规模、齐全的专业设置、新颖的办学形式、先进的教学媒体、低廉的培养费用和优秀的教育质量享誉全球,成为世界成人教育的典范。本文通过分析英国开放大学专业课程体系建构的特色,力图挖掘其成功的办学经验,为我国开放大学的建设提供有益的启示与借鉴。 一、英国开放大学专业课程体系建构的特色 专业课程体系一方面承载着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另一方面又体现着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英国开放大学的课程教学质量之高被广泛称道,究其原因,以人为本、灵活高效的专业课程设置与管理是保障教学质量的核心要素。英国开放大学目前已开设不同层次的各类课程600多门,涉及14个学科领域,类别有学士学位课程、硕士学位课程、博士研究生学历课程,也有继续教育类课程(Continuing Pro—fession Development,简称CPD)。其专业课程体系的建构体现出以下特点: 1.以人为本的专业课程设置。现代远程教育的理论基础之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应以学生而不是教师或教材为中心,学生的角色定位从传统意义上“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知识、能力的主动构建者。英国开放大学认识到成人学习的主要动机及动力均来自于建立或提升职业前景,因此,在专业课程设置上非常重视帮助学习者基于自身的需求和环境,更好更快地培养其职业能力。英国开放大学成立之初即提供基于课程和学分基础上的通识

重构课程体系 打造职业规划教材

重构课程体系打造职业规划教材 摘要:在借鉴诸多项目化课程改革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本文结合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的实际与条件,提出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课程标准,重构课程体系,打造国家职业规划教材,以促进汽车后市场专业教学结合生产实际,培养出适销对路的人才。 关键词:模块化课程重构项目化课程规划教材 近年来,随着汽车保有量的迅速增长,与其相配套的汽车维修业、汽车及配件销售、汽车保险与理赔、汽车信贷、汽车装饰与美容等汽车后市场行业显现出勃勃生机,对从业人员的需求量大大增加,要求逐年提高,因此,技能型人才精细化培养已成为汽车类高职院培养的终极目标。 一、课程开发的背景 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作为省级示范高职院,坚持与汽车品牌企业保持紧密的合作伙伴关系,积极探索校企合作订单培养。而且一直遵循以就业为导向,以企业需求为依据,以培养汽车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为目标,根据汽车相关专业的最新发展要求,重构高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课程体系,提出以培养学生第一线的维修技能为宗旨,开发实践与理论融合教学模块,编写项目化教材,使汽车维修的实践活

动与课堂教学与维修技能培训融会在一起。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编写的由国防工业出版社出版的10门高职高专汽车类专业教材,其中8门被教育部第一批评为“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 二、重构课程探索 1.专业的课程与普通课程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1)定向性:汽车专业教育的课程是定向于汽车运用与维修、检测等的职业或职业群的。即使是职业教育教育中的基础课程和拓展课程,也要求体现一定的专业倾向性,同样应该具有专业思想的灌输。 (2)组合性:早期的汽车专业课程是按照汽车发动机、底盘、电器和车身四大部分,再按照结构、工作过程原理、检测维修进行组合。为了提高毕业生的职业能力,符合职业认识规律,模拟或使真实的工作情景再现,就必须按照真实的维修工作情景,提炼工作项目或任务重新组合课程。 (3)时效性:汽车技术的发展非常快,如从传统机械控制到目前的电子控制的系统。为了培养的学生适应行业发展,教材与课程资源就必须不断更新,因此专业课程必须能适应这种变化,根据汽车技术、标准、政策等的变化及时调整课程内容。 (4)实践性:汽车专业课程的教学如果不进行实践,等于纸上谈兵。实践的重要性众所周知,也是各职业院校特

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

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 一、完善人才培养模式: 预期目标:满足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的需求,深化校企合作深度,积极探索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共同调研并制订相关管理制度。 验收要点: 1.通过企业调研详细了解用人单位的生产经营、员工队伍、用工需求、用工计划、岗位技能要求,细化人才培养方案及评价报告。 2.建立有学校、企业和学生共同参与的人才培养质量监督和评价的管理办法。 3.继续建立与人才培养模式相配套的长效运行机制,更加完善人才培养模式。 4.签订与企业的长期培养合作协议。 5.学校与企业开展科技合作,共同承担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课题研究。 6.坚持毕业生双证制度。提高毕业生专业对口率,争取达到95%。 二课程体系: 预期目标:在现有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和优化课程体系机课程内容,实现课程与岗位任务对接,建设精品课程;改革各类课程教学和实训教学的考核方式,突出能力考核;开发工学结合校本教材。 验收要点: 1.修订可行性机械加工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计划,进一步完善机械加工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大纲。 2.加强精品课建设,计划在2015年之前完成三门专业主干课程省级精品课程建设。 3.加强与课程配套的网络课程建设,建设2个以上网络课程教学平台。 4.专业模块:CAD/CAM模块、数控车模块、数控铣模块、加工中心模块教学和考

核全部在实训室进行。 5.完善教学资源库。 6.开发工学结合的校本教材?钳工工艺学?,形成与企业对接的课程体系。 三、教学模式改革: 预期目标:深化教学内容改革,创新教学方法,形成本校的特色。在理论、实践教学中实行项目教学法、模拟教学法、岗位教学法。力争使教学成果在同类学校机械加工技术专业中得到推广。 验收要点: 1.根据实际情况完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 2.普通课实行案例教学和情景教学,专业课实行项目教学,实现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模式。 3.课件、教案、教学录像的资料库。 4.继续探索网络教学平台及记录。 四、评价模式: 预期目标:依照企业用人标准制定学校、行业、企业、研究机构和其他社会组织等多方共同参与的评价机制。修改本专业教师考核方案。完善教师管理制度,健全激励机制,提高学校整体办学的功能和社会效益。 验收要点: 1.根据实际情况修改完善教学计划。 2.形成与企业职业技能考核标准对接的评价标准。 3.与企业共同制定培训内容和培训项目。 4.建立满足社会与企业用工人员综合素质、职业素质、职业素质、职业道德要求的考核标准。

构建开放性的职业教育办学体系

构建开放性的职业教育办学体系 江泽民总书记在第三次全教会上的讲话中指出:"21世纪,我国既需要发展知识密集型产业,也仍需要发展各种劳动密集型产业。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是多样化的,这是我国国情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他特别强调"努力办好各级各类职业教育,是一篇大文章。"为了落实江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把职业教育这篇文章做大,做好,通过教育结构调整,一批新的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应运而生。经过社会多渠道投资办学,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教育结构不断完善,教学质量不断提高,为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了大批应用性人才,为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经济的全球化,对我国人才结构、教育结构体系及人才培养模式提出新的要求和挑战。终身教育的理念已经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并针对教育体制改革引发了一系列深入思考。按照终身教育的原则,人们的职业发展处于动态的变化过程之中,它包括对职业的认识、准备、确立、再准备、转业等不断追求完美的诸阶段。因此,职业教育应该贯穿一个人职业生涯的始终。职业教育体系应该是纵向贯通,横向立交,能与国际接轨的开放式结构。否则,职业教育就不可能适应形势的要求和人们的需要,更不能实现健康的发展。笔者认为,要构建这样一个开放性的职业教育办学体系,需要解决好如下几个问题。 一、克服封闭职业教育发展的诸多因素1、观念封闭因素:我国由于长期处于封建社会文化和观念的影响下,"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等理念深深地渗透到社会文化和人们的思想观念中,形成了"重普教、轻职教","重科学、轻技术","重知识、轻能力"的文化传统,技术应用性人才的培养和成长得不到应有的重视。目前我国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仅为30%左右,远低于发达国家6O%-80%的水平,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生产一线的技术应用性人才严重短缺。因此,在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过程中,经常遇到来自人们思想观念上的巨大阻力。一种普遍地重视"精英"教育,而忽视大众教育的倾向,引发了人才市场上的"高消费"现象。我国现行的分类、分阶段的招生方式以及有些地方采取的"高二分流"的做法,更加剧了对职业教育的轻视。一些学生家长,即使孩子分数偏低,也不愿让他上中职、高职,造成高职学校录取后,仍有不少生源流失。这种观念在人才招聘会上,表现为许多用人单位把录取条件规定为大本以上,使大专层次的高职毕业生处于被动的境地。这些社会反响和观念的流行,更加强化了"精英"教育在全民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制约了职业教育的发展。 2、体制封闭因素:目前在完成义务教育阶段后,我国便实行"双轨制"。一轨为高中,它是以升学为主要目标的教育;另一轨为中职,它主要是以就业为目标的教育。高等职业教育虽然除招收高中毕业生外也招收少量"三校生",但多数中职毕业生只能面对就业市场。高职毕业同样是一种教育的终结。可喜的是现在有些省市正在探讨扩大中职接高职、大专接本科的途径,但从体制上仍然是阶段封闭的、相当独立、以就业为培养目标的教育。这种体制封闭的弊端,造成了学生的期冀受限,扼杀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压抑了一批想继续深造的学生的意志,从而限制了职业教育生源的广泛性,造成了目前中职招生十分困难的局面。在职业教育与其它教育类型的结合上,缺乏灵活、顺畅的接口,使职业教育发展受限,缺乏活力,得不到社区和企业的重视和支持,限制了职业教育在终身教育体系中的职能作用,造成了教育格局中"冷热不均"的现象。此外,有些地区在管理体制上存在多头管理的现象,有的地方把职业大学、中专升格的职业技术学院、普通高校的二级职业学院和成人高校的管理分别归属在不同的职能部门,造成了相互沟通上的困难。

课程体系构建调研论证报告

课程体系构建调研 论证报告

矿山机电专业课程体系建设调研报告 一、课程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 1、强调课程体系的构建原则是以理论知识够用为构架,以实际应用为目标,以就业落脚点,为形成突出实践应用特点的理论课程体系。 矿山机电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涉及课程的性质特点,内容的整合、重组,教材的编写和教学方法的变革,其目的是与市场人才规格需求零接轨,与就业相结合。在课程体系设计中,理论课程以实际应用为目标,教学内容紧密结合专业核心能力对理论知识的要求,把专业(行业)职业资格认证内容导入课程体系,融进教学内容,纳入教学计划,并在教学中认真落实。 2、优化课程体系结构与教学内容选择。 矿山机电专业课程体系的建立,必须依据人才培养的细化目标,并不断优化每门课程的结构及教学内容的选择。将绝大多数专业的课程调整为五大模块式课程体系,即:公共课与基础课、职业技术基础课、职业技术综合课、职业能力专项训练和选修课。实践课程所占比例也大大提高。职业技术及能力模块课程实现有机衔接,逻辑关联,使课程间具有连贯性和递进关系。职业技术基础课、职业技术综合课和职业能力专项训练课程分段设置,循序渐进、由浅到深、由易到难,按先基础后提高的原则进行安排。

3、探索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为一体的课程教学模式。 矿山机电专业课程实践教学采用系列化、层次化模式。设有配合课程教学内容的实验、培养某种技能的实训、专业的或社会性的实践,形成专业系统知识和技能为一体的训练模式。 4、课程体系与职业资格或专业技术认证相一致的策略。 矿山机电专业课程体系设计,建立与岗位或专业核心能力相关的专业技术或职业资格等级证书认证服务的课程,体现专业技能与证书的一致性,真正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二、课程体系构建策略 1、编制新教学计划及课程教学大纲。 教学计划是贯彻落实课程方案和过程的纲领文件,体现课程的体系结构。教学大纲是教学计划对课程内容界定和对课程教学环节的具体要求,教学工作的重要依据,也是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没有教学大纲规范的教学是盲目的,很难做到教学目标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双重体现。因此,我们非常重视对教学计划及教学大纲的制定与贯彻执行,纠正教学中的盲目性、随意性。为了适应社会需求的变化,重视课程教学执行情况的反馈分析,在专业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对教学文件逐年进行滚动修订。 2、按新专业方向要求重构课程。 我院主要面向纺织、轻工、建材、化工等行业开设专业,为了适应社会需求,在认真进行专业调研与论证的基础上,改造和整合了部分专业,一些专业还派生出了很多新的方向。

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结构

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分析 1、本专业人才需求分析 计算机及计算机的应用正以极快的速度朝着网络化、多功能化、行业化方向发展。从原来一般文字、数据处理到现在的文字、图形图像、声音、电影动画等多媒体处理;从原来一般的个人计算机到现在的国际互联网,只不过短短的几十年时间。由于计算机性能的不断提高,各种计算机应用软件不断的推出,使得计算机的各种行业以及家庭的应用更加普及。在我国,随着计算机进一步普及,计算机的教育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在计算机开始普及的今天,一般的应用操作、文字处理,已经是一种基本技能,一般学习过计算机的人都能掌握。但许多行业化、专业化的计算机应用人才,就相对不足。如:机关企业中计算机网络的管理、信息处理的多媒体设计制作、广告影像行业的图形图像处理、设计行业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办公自动化中的设备应用和公文处理……等,都缺少有一定技术水平的人才。因此,中职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应该是社会对计算机应用人才的需求比例中最大的一部分。 2、本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并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德、智、体、技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掌握计算机系统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能从事计算机应用、维护和调试、动漫平面广告制作及计算机网络系统管理、施工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级专

门型人才。要求所培养的毕业生具有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具有基本的科学文化素养,掌握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熟练的职业技能,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立业创业能力;具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有一定的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获得劳动部门颁发的相应职业资格证书和教育部门颁发的计算机、英语等级证书。 3、本专业岗位与职业能力分析 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计算机产业(公司),制造业(企业)和国家机关等企事业单位的计算机房、计算机室及办公计算机岗位,主要从事计算机信息平台的开发与管理、计算机信息的处理、动漫及平面广告制作、计算机及网络的组装与维护等工作,也可从事计算机的操作、计算机产品销售及售前、售后服务等工作。并要求学生具有如下岗位知识与能力结构: (1)、文化基础知识 具有所学专业必备的文化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德育、数学、语文、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体育、美育等基础知识。 (2)、专业知识 ①.掌握计算机办公自动化技术、数据库系统及常用应用软件的基础知识 ②.掌握平面设计、网页设计及动漫设计的基础知识 ③.掌握计算机及网络软硬件安装、调试、维护、销售的基本知识

构建课程体系打造特色学校定稿版

构建课程体系打造特色 学校 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

构建课程体系打造特色学校 孟庄镇寺后张小学 石进忠 2015.11 构建课程体系打造特色学校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 我发言的题目是:构建课程体系打造特色学校。在过去的一个学年里,我们寺后张小学在教体局的正确领导下,围绕镇中心校工作安排,始终以市教体局基础教育工作要点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坚持“遵循教育规律,促内涵式发展”的工作要求,以“抓两课,育特色,保均衡”为工作思路。以导学案、课程纲要编写与使用,以导学法课堂教学模式为重点,积极推进三化教学,充分利用幼教通网络等现代教育技术,全力打造有效课堂和快乐校园。现将我校近年来课程构建的做法同大家做以交流: 近年来,我校构建了德育课程、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为主的三大课程,将课程进行合理整合,成为一个较为完整的课程体系。 构建多种教育方式的德育课程体系 一、育人先育德,我校构建了以“人格教育”为基础,以“习惯养成”和“责任教育”为核心内容的德育实践课程。 养成教育课程——让德育回归学生的生活,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而教育,让学生学会生活。 在养成教育中,以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品行习惯为框架,在小学段培养人生48条好习惯,得到了家长和社会的大力支持。坚持系统的心理健康课程建设和活动开展,使心理健

康教育成为重要的学校文化,在这一文化的浸润中,“使儿童身心健康”和“培养阳光少年”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基调。 责任教育课程——确立每个人的责任,使校园里每个人都承担着自我成长的责任,享受成长的快乐,创造属于自己成长的尊严。每个人都承担着社会的责任,对家庭、对他人、对团队、对祖国、对民族、对人类的责任。这些责任的教育过程,都从小事做起。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的点滴情感,感受到人格的魅力,从而使学生逐渐走向民主与自由,自治与自律的自我管理的状态中。 情感教育课程——爱学生,尊重学生,给学生以性情的陶冶和心灵的自由。 潜能教育课程——把学生的创造力量激发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和拓展出来。 渗透教育课程——将每一个教师的言谈举止都看成教育行为,营造自然而然的教育情境,让学生于不知不觉中被感染和感动,进而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自我教育课程——发现并呵护学生心灵土壤中的每一株幼苗,帮助学生自我成长。 “全课程”的理念,使得课程表上仅有的几节德育课程,实际上延伸在学校的每个角落,教学时空得到了无限延展,形成了立体的、全方位的、富有实效的德育网络。 德育课程中我校强调了德育思想由管理主义向人本主义的转变,德育方法由“重说教”到“重体验”的转变,注重心灵的互动和知情意行的过程体验,使一般的德育行为升华为高水平的道德享受,真正培养出学生的健康人格。 二、推进教学改革,提高学科课程质量 学科课程主要是指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为此,我校以课堂为主阵地,扎实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注重教学过程管理,促进学科教学管理的精细化、规范化,以提高学科教学的质量。 学校对备课管理的过程实行“对话”+“现场”的模式。首先“对话”备课,一是同学科教师在集体备课过程中的对话研讨交流。实施导学案教学,导学案的编写按照先由市中心教研组形成导学案;然后由个人下载修改,形成个性预案进行课堂展示;再进行议课反

复旦大学通识教育核心课程体系

今年,在复旦大学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的课程表上,出现了一批新的课程——自2006年起实施的复旦通识教育核心课程体系,实施10年后开始“大换血”。180门通识教育核心课程重新规划,一些不符合通识教育培养目标的课程将进行调整。据悉,整个调整过程将持续3至5年。 新方案打破学科壁垒重新整合课程内容 复旦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共分六大模块:文史经典与文化传承、哲学智慧与批判性思维、文明对话与世界视野、科技发展与科学精神、生态环境与生命关怀、艺术创作与审美体验。此次调整后,核心课程增加了新的模块——社会研究与当代中国。 这七大模块共分50多个基本课程单元,而且不再按照自然科学、工程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等大科目进行分类。 复旦大学将根据通识教育的目标,整合不同学科的教学内容——每个课程单元成立教学团队,不同院系、学科和专业的优秀教师共同规划同一个单元的课程,共同研讨教学读本。 比如,原本文史经典中的子学,不再像过去那样,各个院系的老师各开各的课,而是在“诸子经典”这一基本课程单元中,由来自中文系、

历史系、哲学系等不同院系的老师们共同组成“教研室”,对教学大纲、教学要求、教学读本等教学的各个方面进行研讨,重新整合。 10年探索试点,通识教育目标进一步深化 在中国的大学中,通识教育课程出现时间才10年左右,许多大学对究竟什么是通识课程的认识,是在教学中逐步统一的。 复旦大学是最早推出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的高校,在2006年推出前,全校曾经就此进行过讨论,即这一课程设计必须达到什么样的目标。最终的共识是——大学必须培养“全面的人”。 大学期间是一个人求知欲最旺盛、心智最开放的时期,而高中的文理分科使得学生的知识越来越割裂。因此,在通识教育最初实施时,六个模块的设计意味着学生需要有相当的知识宽度。 但现代知识体系中,学生要真正掌握足够宽度的知识,可能终其一生都无法实现。加之目前国内大学在推行通识教育过程中,普遍面临师资力量不足的难题,结果导致课程短缺而不得不因人设课。

基于交叉学科的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构建

基于交叉学科的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构建 发表时间:2018-01-24T16:54:33.790Z 来源:《知识-力量》2017年10月下作者:李帅方华[导读] 根据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的现状,笔者提出建立全方位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创建校企联动的教育机制,建设出大学科技园区以及搭建高校创新创业基金平台等相关建议。 李帅方华 (山东协和学院) 摘要:我国的创新人才培养机制,要求建立也需求为导向的学科专业结构和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体系,同时也提倡建立跨院系跨学科跨专业的交叉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新机制。根据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的现状,笔者提出建立全方位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创建校企联动的教育机制,建设出大学科技园区以及搭建高校创新创业基金平台等相关建议。关键词:交叉学科;创新创业;人才培养 引言:交叉学科是指有两门或多门学科知识进行交叉渗透,或者在其母体学科边缘融合而发展起来的学科群。国务院曾于2015年就提出了关于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具体说明了高校要想建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就不能局限于某个学科、某个专业,要进行跨学科跨专业的交叉培养,这对促进高校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体系建设有非常重大的指导意义! 一、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创新创业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严重脱节 就目前来说,我国大部分高校并没有将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理论课程教育实践课程教育相互紧密联系起来。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很多高校开设的创新创业课程非常孤立,并没有与其他课程很好地相互结合起来,虽然有的也积极结合但是却不够深入。很多高校由专业任课教师对所设立的创新创业课程进行知识讲解,但是这些专任教师却没有很多的创新创业的实践经验,.因此所教授的内容与实践教育环节严重脱节。基于此,使得基于交叉学科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建设就在解决该问题上面临着很大的困难。 (二)大学生创新成果转化比较困难 大学生的创新成果因为资金短缺而导致难以转化。例如,某些大学生为了获取创业资金而陷入了非法的校园借贷而导致自身债务缠身,给自己和家庭都带来了许多麻烦;有的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却面临着无人提供相应的设备等实际问题。只有政府、企业与高校进行全方位多方面的支持,才能真正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成功几率。此外政府也应号召有实力的风险投资家,给予高校创新大赛中具有潜力的创业项目以达到资金上的支持。 二、构建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的基本策略 (一)建立全方位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 放眼全世界,发达国家比如美国,在创新创业课程体系中一般就会有创业基础理论课程、分专业创业课程以及创业实践课程几大部分组成。这个模式对我国交叉学科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具有非常积极的借鉴意义。创业基础、创业融资以及产品发布等创业基础类课程的开设,可以很好地为学生的创新创业理论教育打下非常扎实的基础。设立创业工作室并开设灵活多样的创业实践课程,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创业实践平台,还可以安排学生到新创的企业中进行实习,从而让学生拥有更多的创业体验。设立创业中心,可以让更多的企业家、投资人以及有创业经历的专家为学生们提出更好的建议,也可以让学生们向这些比较成功的人士介绍自己的想法,从而让他们帮助学生更快更好的将创新想法转换成实践成果。笔者认为,我国高校可以将创业教育作为一门公选课进行开.设同时要建立严格的教学管理制度。此外,还要形成由校外专家以及校内教师进行搭建的创业训练导师团,创业专业课以及创业基础理论课的讲授可以由校内专业老师完成;而由校外创业指导专家和创业培训讲师以及优秀的企业家,进行对创业实践课程的讲授,这样做就可以实现对学生创新创业培养的双导师制。高校创业教育课程内容要以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设计以及就业形势等为主,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创业热情也可以提高他们的创业水平,此外还要鼓励专业教师能够对学生的创新创业项目给予积极参与指导。 (二)建立校企联动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机制 可以说,校企合作是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最有效途径,因此高校应努力构建出一个以学校为核心的创新创业机制,以此发挥行业协会的助推作用。行业协会可以从产业发展需要出发,与企业学校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力求将实践教学环节与企业运营过程互相结合,从而构建出与未来职业标准相符合的专业课程体系。比如,在开设电子商务实务课程时,任课教师就可以鼓励同学们开设各类淘宝店铺,利用行业协会或企业为同学们提供一定的货源。 (三)大力建设高校创新创业科技园区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以及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就是高校科技园区的建设。作为创新创业教育资源整合与创新创业实践的主要机构,高校科技园可将大学生创新创业思想向创业实践转化。可以将科技园大力打造成一个集现代医学、现代生物科技、现代电子商务以及现代农业种植为一体的新型综合性科技孵化器基地。在这个基地中可以充分利用多学科交叉的优势,通过科研项目将医学制药、生物技术以及农业种植等成果转化形式,从而形成特有的科研人员联合创新、大学生联合创业等的创业模式,积极鼓励具有较高科学技术含量的创新创意转化为生产力。 (四)搭建高校创新创业基金立体平台 现阶段,我国政府已加大力度保障高校创意创业的资金需求。此外,还可以整合政府财政预算与社会资金进行募集,从而支持高校的创新创业活动。高校同时也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开展校内自主创新创业项目,对毕业生进行相关的创业指导,同时为毕业生的创业提供小额贷款。 三、总结 综上所述,我们明白了现阶段鼓励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的重要性。我国如今正处于互联网环境的飞速发展中,只有用科技创新带动经济发展,才能继续保持快速平稳发展的良好势头。可以说,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进步,不仅给传统商务带来了巨大冲击也为掌握丰富知识与先进技术的创新创业者带来了更多机会。因此,作为人才培养摇篮的高校,有必要实时关注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变化从而发掘出大学生创新创业需要的技能,为广大电商能够顺利融入到社会打下扎实基础!

人才培养方案及推进措施

人才培养方案及推进措施 一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培养具有扎实专业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能够从事符合岗位要求的技术服务等方面工作,适应企业发展需要的技术人才。 二联合招生招工方式 1, 学校按照企业需求,根据自身办学资源,制定招生培训就业计划,并组织实施 2,校企双方共同制定招生培训就业计划, 共同组织招生培训宣传、考试,共同确定录取名单;学生毕业时由企业安置就业,学校做好毕业生就业后的跟踪服务工作。 三教学方案制定课程体系开发教学过程安排标准和制度建设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是我校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一种有效途径,是深化产学研合作教育的重要载体,是提高人才培养工作水平重要内容。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旨在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实现人才培养的多样化。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可以有多种形式,要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开展订单培养,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我校也进行了这方面的大胆尝试,收获了不是很成熟的经验,主要有以下一个方面: 1、成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领导小组。 我校根据专业教学的需求,寻求能实施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合作单位。 由学校与合作单位相关人员共同参与成立领导小组。 2、成立专业指导委员会 成立专业指导委员会是我校实行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体制的重要内容。 学校要在重要专业方面继续聘请企业、行业的专家、学者任校外专业指导委员,不断扩大校外专业指导委员的队伍。 3、加强为企业对口培养人才的工作 产学结合既是一种教学形式,也是一种教育思想。产学结合作为一种教育思想,它主要反映了高职高专教育要以市场为导向,主动面向市场,服务社会的教育理念。因此,为企业对口培养人才的工作,我们主要从以下两方面开展: (1)我校在专业设置和确定人才培养规格时,要广泛开展社会调研,了解企业、行业 和社会对人才需求的信息以及对人才培养规格的意见,进行专业论证时要广泛邀请校外专业指导委员参加。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提出开设新专业、改造老专业的意见,同时要根据企

【文学毕业论文】汉语言文学专业开放式教学体系构建

【文学毕业论文】汉语言文学专业开放式教学体系构建 摘要:实施开放式教学,为传统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注入新活力。本文结合教学实践,探讨如何从教学空间、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四个层而着手, 构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开放式教学体系。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教学体系;开放式 开放式教学理论源于科恩(R.C.Cohn) 1969年创建的"课堂讨论模型”和“开放课堂模型"一一人本主义的教学理论,也融合了斯皮罗(Spiro) 2992年创建的"随机通达教学"和"情景性教学"一一建构主义的教学理念。开放式教学与传统的封闭式教学相对应,强调以知识教学为载体,把关注人的发展作为首要目标,通过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自由成长的开放式教学环境,促使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探索过程中得到全而发展。信息化给中国髙等教育带来革命性的影响和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在大学教学中有效地将知识与实践结合,培养创新型人才, 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开放式教学正可满足这一需求,由此成为国内高校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思路。本文即依托教学实践,探求汉语言文学专业开放式教学体系构建的可行途径。 一、开放式教学空间的构建 在封闭式教学模式中,教室是教学活动开展的主要场所,但将教与学局限于教室,难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构建开放式教学空间,激励学生在广阔的社会空间中自主学习,更能促成其全面发展。一方面可利用信息化时代优势,使教学由课堂延伸至网络空间。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教学空间的开放提供了便利。笔者曾建立外国文学专业教学网站,将众多教学资源如课程教学大纲、教学日历、教学课件、习题、参考书目、本专业的优秀本科半业论文等上网,组织学生开展基于网络资源的研究式学习。利用互联网环境, 建立教师教学博客,以更为个性化的方式与学生交流,创建课程研讨群,就一些课堂上没有时间深入探讨的问题进行讨论,也是开放教学空间的有效尝试。而"慕课"的开设进一步开放了教学空间。相比于教学网站上的课件展示和教学视频播放,"慕课”更为完整地展示了整个课堂教学过程,学习进程、学生体验和师生互动过程也被系统地在线实现。另一方而通过加强社会实践指导,使教学不仅限于大学课堂,而是延伸至社会空间。虽然汉语言文学专业的部分选修课对学生的见习和实习有较强指导作用,学生仍反映所学知识和技能运用于实践时捉襟见肘,甚至而对难度较大的实习任务无从下手。岀现这些问题既有学生学习不扎实的原因,也与一些课程理论性过强、应用性薄弱有关。要解决相应问题,应加大课程体系中实践课程比重,增加应用型课程的实践课时,以加强教学环节的实践性,强化学生的实践技能训练。此外,学以致用需要一个磨合过程,故而见习、实习指导老师应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在学生遇到困难时从社会阅历利专业知识、技能方而给予实用的指导,帮助学生将课堂所学应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