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5年江苏高考语文卷及答案(160+40,排版后)

2015年江苏高考语文卷及答案(160+40,排版后)

2015年江苏高考语文卷及答案(160+40,排版后)
2015年江苏高考语文卷及答案(160+40,排版后)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江苏卷)

语文I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人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书是整个人类的记忆。没有书,也许历史还在混沌未开的蒙昧中▲。读书,让绵延的时光穿越我们的身体,让几千年来▲的智慧在我们每一个人的血液里汩汩流淌。读书,不仅需要▲的精神,还需要懂得快慢精粗之分。

A.徘徊积聚宵衣旰食B.徘徊积淀废寝忘食

C.踟蹰积淀宵衣旰食D.踟蹰积聚废寝忘食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英国政府计划从今年9月开始,推行4到5岁幼童将接受语文和算术能力的“基准测

验”,此政策遭到了教师T会的强烈反对。

B.一种观念只有被人们普遍接受、理解和掌握并转化为整个社会的群体意识,才能成为人们白觉遵守和奉行的准则。

C.批评或许有对有错,甚至偏激,但只要l于善意,没有违犯法律法规,没有损害公序良俗,我们就应该以包容的心态对待。

D.今年5月9日是俄罗斯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有近30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领导人参加了在莫斯科红场举行的阅兵式。

3.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比拟手法的一项是(3分)

A.东风便试新刀尺,万叶千花一手裁。B.浮萍破处见山影,小艇归时闻草声。

C.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u.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

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人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自宋元至明清,清明节除了要祭扫家墓,还要在门楣、窗户上插上柳条。▲,

▲。▲,▲,▲,▲。

①达到人丁兴旺、身体健康的目的②于是在郊游踏青时

③它便成了人类文化中生命力的象征

④人们企盼将这种生命力转移到自家门庭和家庭成员身上

⑤不会忘记顺便折一些柳条回来

⑥由于柳树最先送来春的消息并且具有旺盛的生殖力

A.⑥③④①②⑤

B.②⑤①④⑥③

C.②④⑥③①⑤

D.⑥④②⑤③①

5.下列对“中国文化遗产”标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标志整体呈圆形,既体现民族团结、和谐包容的文化内涵,也体现

文化遗产保护的理念。

B.标志中的太阳神鸟图案动感很强,既体现中国文化强大的向心

力,也体现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C.标志中的神鸟与太阳光芒的数目,暗合中国文化中四季、四方、十

二生肖、十二时辰等元素。

D.标志中光芒四射的太阳,既象征着光明、生命和永恒,也象征着我

国飞速发展的文化产业。

二、文言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欧阳伯和墓志铭

张耒

君欧阳氏,讳发,字伯和,庐陵人,太子少师文忠公讳修之长子也。为人纯实不欺.内外如一,淡薄无嗜好,而笃志好礼,刻苦于学。胡瑗掌太学,号大儒,以法度检束士,其徒少能从之。是时文忠公已贵,君年十有五,师事瑗,恂恂惟谨,又尽能传授古乐钟律之说。

既长,益学问,不治科举文词,独探古始立论议,自书契以来至今,君臣世系,制度文物,旁至天文地理,无所不学。其学不务为抄掠应目前,必刮剖根本见终始,论次使族分部列,考之必得,得之必可用也。呜乎!其志亦大矣。然其与人不苟合,论事是是非非,遇权贵不少屈下,要必申其意,用是亦不肯轻试其所有,而人亦罕能知君者。而君之死也,今眉山苏公子瞻哭之,以为君得文忠之学,汉伯喈、晋茂先之徒也。

君为殿中丞时,曹太后崩,诏定皇曾孙服制。礼官陈公襄疑未决,方赴临,召君问其制,君从容为言,裹即奏用之。是时,方下司天监讨论古占书是否同异,折中为天文书,久未就,而襄方总监事,即荐君刊修。君为推考是非,取舍比次,书成,诏藏太史局。

君治官无大小,不苟简,所创立,后人不能更。其著书有《古今系谱图》《国朝二府年表》《年号录》,其未成者尚数十篇。

夫人吴氏,故丞相正宪公充之女,封寿安县君。男一人,日宪,滑州韦城县主簿。女七人。

元祜四年十一月甲子,葬君郑州新郑县旌贤乡刘村文忠公之兆,而宪来求铭。

(选自《张耒集》,有删节)

6.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为人纯实不欺欺:欺骗B.不治科举文词治:研究

C.要必申其意申:施展D.召君问其制问:询问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欧阳发学习刻苦,尊师重道。十五岁时拜胡瑗为师,后来能够传授古乐钟律方面的学问。B.欧阳发为人诚实,淡薄名利,爱好礼义。他性格刚直,议论事情坚持原则,不随意迎合别人。C.曹太后去世后,欧阳发帮助陈襄解决了皇曾孙服制的问题。后经陈襄推荐,欧阳发参与修订完成天文书。

D.欧阳发道德学问俱佳,不傀是名门之后。他去世后,苏轼感到很悲伤,让张耒写下了这篇墓志铭。

8.把文中面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胡瑗掌太学,号大儒,以法度检束士,其徒少能从之。

(2)君治官无大小,不苟简,所创立,后人不能更。

9.欧阳发在治学方面有哪些特点?请简要概括。(4分)

三、古诗词鉴赏(11分)

10.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秋日题窦员外崇德里新居

刘禹锡

长爱街西风景闲,到君居处暂开颜。清光门外一渠水,秋色墙头数点山。

疏种碧松通月朗,多栽红药待春还。莫言堆案无余地,认得诗人在此间。

注:堆案,堆积案头,谓文书甚多。

(1)联系全诗,概括作者“开颜”的原因。(4分)

(2)简要赏析颔联、颈联的写景艺术。(4分)

(3)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3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不思其反。(《诗经·卫风·氓》)

(2)风急天高猿啸哀,▲。(杜甫《登高》)

(3) ▲,其为惑也终不解矣。(韩愈《师说》)

(4)中通外直,▲。(周敦颐《爱莲说》)

(5)塞下秋来风景异,▲。(范仲淹《渔家傲》)

(6) ▲,徘徊于斗牛之间。(苏轼《赤壁赋》)

(7)兴于《诗》,立于礼,▲。(《论语·泰伯》)

(8)落红不是无情物,▲。(龚自珍《己亥杂诗》)

五、现代文阅读(一)(20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2 ~15题。

比邻而居

王安忆

①装修的时候,有人提醒我,不要使用这条公共烟道,应该堵上,另外在外墙上打一个洞,安置排油烟机的管子。可是,我没听他的。好了,现在,邻居家的油烟就通过我家的排油烟机管道,灌满了厨房。

②我可以确定,我家厨房的油烟仅来自于其中一家,因为油烟的气味是一种风格。怎么说?它特别火爆。花椒、辣子、葱、姜、蒜、八角,在热油锅里炸了,轰轰烈烈起来了。这家人在吃方面还有一个特征,就是每顿必烧,从不将就。时间长了,我对他们生出一些好感,觉得他们过日子有着一股子认真劲:一点不混。并且,也不奢侈。他们老老实实,一餐一饭地烧着,一股浓油赤酱的味,使人感到,是出力气干活的人的胃口和口味,实打实的,没有半点子虚头。在我的印象中,他们没落下过一顿。他们在吃的方面,一是有规律,二是很节制。这些,都给人富足而质朴的印象,是小康的生活气息。

③有一段日子,在一日三餐之外,这家人还增添了两次草药的气味。草药的气味也是浓烈的,“扑”一下进来,涌满了厨房。不知是因为草药气的影响,还是实际情况如此,一日三餐的气味不那么浓郁了。倒不是变得清淡,而是带些偃旗息鼓的意思,、这段日子蛮长的,这么算吧,每周炖一次鸡汤,总共炖了四至五次.草药的苦气味和鸡汤的香味,是这段时间油烟味的基调。这也是认真养病的气味:耐心,持恒,积极,执着。

④之后,忽然有一天,我家的厨房里滚滚而来一股羊肉汤的气味。这就知道,他们家人的病好了,要重重地补偿一下,犒劳一下,、倒不是吃得有多好,但它确有一种盛宴的气氛,带有古意。古人们庆贺战功,不就是宰羊吗?果然,草药味从此消遁,炖汤的绵长的气味也消遁,余下一日三餐,火爆爆地,照常进行。

⑤在较长一段稔熟的相处之后,我家厨房来了一个不速之客,那是一缕咖啡的香气。这是另一路的气味,和他们家绝无相干。它悄悄地,夹在花椒炸锅的油烟里,进来了。这是一股子虚无的气息,有一种浮华的意思在里面,和他们家实惠的风格大相径庭。因此,我断定,这又是一户新入住的人家,很没经验地,也将管子接进了烟道,又恰逢顺时顺风,于是,来到我家厨房凑热闹了。这一路的风格显然要温和、光滑一些,比较具有装饰感,唤起人的遐想。和它不那么实用的性格相符,它并不是按着一日三餐来,不大有定规,有时一日来一次,有时一日来两次,有时一日里一次不来,

来时也不在吃饭的点上,而是想起了,就来,想不起,就不来,显得有些孱弱似的。而那先来的,从来一顿不落,转眼间,油烟全面铺开,又转眼间,油烟席卷而去,总是叱咤风云的气势。但是,有时候,夜已经很深了,那新来的,悄然而至。咖啡的微苦的香味,弥漫开来。

⑥气味终究有些杂了,可是泾渭分明,绝不混淆。你来我往,此起彼伏。再过段日子,又来了一个,显见得是苏锡帮的,气味特别甜,空气都能拉出丝来了。第四位又来了,它一方面缺乏个性,另一方面又颇善融会贯通。它什么都来:香、辣、酸、甜,大蒜有,大蒜粉也有,麻油有,橄榄油也有。于是,所有的气味全打成一团,再分不出谁是谁的来路。我们这些比邻而居的人家,就这样,不分彼此地聚集在了一处。

⑦这一日,厨房里传出了艾草的熏烟。原来,端午又到了。艾草味里,所有的气味都安静下来,只由它弥漫,散开。一年之中的油垢,在这草本的芬芳中,一点点消除。渐渐的,连空气也变了颜色,有一种灰和白在其中洇染,洇染成青色的。明净的空气其实并不是透明,它有它的颜色。

(有删改)

12.文章③④两段写第一家的草药味,凸显了这家人什么样的生活风格?请简要分析。(4分)13.请结合文章内容,说明第⑤段中“孱弱”的含意。(4分)

14.文章的叙述线索是什么?设置这一线索有什么作用?(6分)

15.请探究文章最后一段中画线句的意蕴。(6分)

六、现代文阅读(二)(18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6 ~18题。

罗丹的雕刻

熊秉明

雕刻的发生源自一种人类的崇拜心理,无论是对神秘力的崇拜,对神的崇拜,或者对英雄的崇拜。把神像放在神龛里,把英雄像放在广场的高伟基座上,都表示这一种瞻仰或膜拜的情操。雕刻家把神与英雄的形象具体化。他的创作是社会交给他的任务。所以雕刻家在工作中,虽然有相当的自由,可以发挥个人才华,但是无论在内容上,在形式上,还要首先服从一个社会群体意识长期约定俗成的要求。有时,我们在庙宇装饰、纪念碑细部也看到日常生活的描写,有趣而抒情,然而那是附带的配曲。

罗丹的出现,把雕刻作了根本性的变革,把雕刻受到的外在约束打破。他不从传统的规格、观众的期待去考虑构思,他以雕刻家个人的认识和深切感受作为创造的出发点。雕刻首先是一座艺术品,有其丰富的内容,有它的自足性,然后取得它的社会意义。所以他的作品呈现的时候,一般观众,乃至保守的雕刻家,都不免惊骇,继之以愤怒、嘲讽,而终于接受、欣赏。他一生的作品,从最早期的《塌鼻的人》《青铜时代》,一直到他最晚年的《克列蒙梭》《教皇伯诺亚第十五》都受到

这样的遭遇,只不过引起的波澜大小不同而已。

欣赏罗丹毕生的作品,我们也就鸟瞰了人的生命的全景。从婴孩到青春,从成熟到衰老,人间的悲欢离合,生老病死,爱和欲,哭和笑,奋起和疲惫,信念的苏醒,绝望的呼诉……都写在肉体上。

他说“忠于自然”,而在他的手中,人体已经开始扭曲,破裂;他说“尊重传统”,然而他已经把雕刻从纪念碑功能中游离出来。他所做的不是凯旋门,而是“地狱之门”。这是一大转变。凯旋门歌颂历史人物的丰功伟绩,而“地狱之门”上没有英雄。“地狱之门”其实也可以称作“人间之门”,而罗丹所描述的人间固然有鲜美和酣醉,但也弥漫阴影和苦难,烦忧和悲痛,奋起和陨落。罗丹用雕刻自由抒情,捕捉他想象世界中的诸影,诸相。雕刻是他恣意歌唱的语言。在罗丹手中,塑泥变成听话的工具,从此,在他之后的雕刻家可以更大胆地改造人体,更自由地探索尝试,更痛快地设计想象世界中诡奇的形象。现代雕刻从此可能。

说他的雕刻是最雕刻的雕刻是可以的,因为雕刻本身取得意义:说他的雕刻破坏雕刻的定义,已经不是雕刻,也是可以的,因为雕刻不仅具有坚实的三度实体的造型美,而且侵入诗,侵入哲学。说在他的作品里,我们看见雕刻的源起是可以的;说在他的作品里,我们看到雕刻的消亡也是可以的。因为他的雕刻在生命的波澜中浮现凝定,生命啄破雕刻的外壳又一次诞生。

他说:“在做艺术家之前,先要做一个人。”每天有那么多年轻人、中年人、老年人从世界的各个角落来到巴黎罗丹美术馆,在他的雕像之间徘徊,沉思,因为那些青铜和大理石不只是雕刻,那是,用他自己的话说,“开向生命的窗子”。

(有删改)

16.请简要概述第一段的论述层次。(6分)

17.罗丹给雕刻带来的“根本性的变革”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6分)

18.请结合文章,阐释文末“开向生命的窗子”的内涵。(6分)

七、作文(70分)

19.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白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智慧是一种经验,一种能力,一种境界……

如同大自然一样,智慧也有其自身的景象。

语文Ⅱ(附加题)

一、阅读材料,完成20—22题。(10分)

予友武林王子丹麓,手订《今世说》一书,盖祖刘氏所作《世说新语》而稍节其条目。予受而

读之,自清兴以来名臣硕辅,下逮岩穴之士、章句之儒,凡一言一行之可纪述者靡不旁搜广辑因文析类以成一家言其大要采诸序记杂文之行世者而不敢妄辍一词,其详慎不惮烦如是。

(节选自严允肇《(令世说)序》)

20.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5处)(5分)

21.《世说新语》的作者是▲。(1分)

22.根据材料,概括《今世说》的特点。(4分)

二、名著阅读题(15分)

23.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三国演义》中,关羽接受曹操赠送的新战袍后,仍将旧战袍穿在外面,说明关羽生活简朴,对新战袍格外珍惜。

B.鲁迅《白光》中反复出现的“这回又完了!”既是指陈士成又一次的科举考试失败,也是暗示他对人生前景的绝望。

C.《子夜》开头,吴荪甫的一九三O年式雪铁笼汽车与吴老太爷的《太上感应篇》形成强烈比照,标志着资产阶级全面压倒了封建阶级。

D.第一幕开场时,哈姆莱特的父亲被克劳迪斯杀害,造成了哈姆莱特与克劳迪斯之间不断的争斗,全剧人物无一例外被卷入其中。

E.《老人与海》中,老人年轻时曾在黄昏时分看到海滩上的狮子,后来又多次梦到狮子,这里的狮子象征着旺盛的生命力和青春。

24.简答题(10分)

(1)在《红楼梦》第四十回“史太君两宴大观园,金鸳鸯三宣牙牌令”中,鸳鸯说:“天天咱们说,外头老爷们吃酒吃饭,都有一个篾片相公,拿他取笑儿。咱们今儿也得了一个女篾片了。”鸳鸯她们要取笑的“女篾片”指谁?请结合本回情节,归纳她的性格特征。(5分)

(2)《边城》中,端午赛龙舟,二老失足落水,上岸后迎面碰上翠翠。翠翠没有说话,到处找黄狗。黄狗泅水而来,翠翠说:“得了,你又不翻船,谁要你落水呢?”翠翠对黄狗说话这一情节,体现了她什么样的心理活动?(5分)

三、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

古文的写作讲气,词句的短长与声调的高下,说话时的婉转或激昂,都是由气势决定的。这个气势里就含有作者的感情在内。作者由气势决定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读者则从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中去求气,得到了气,就能体会到作者写作时的感情,这就是因声求气。

就作者来说,他在写作时,不是考虑什么什么手法,而是考虑怎样把意思表达清楚,表达正确,

怎样把感情表达出来。手法是从声情的变化中自然形成的。不是学会了种种手法,才让自己的情意去凑合各种手法。一凑合就成了做作,就写不好文章了。要达到前人写作的很高境界,就要学通他们下笔的精妙处:要懂得他们写作是本于准确地表达情意的自然流露,而不是有意做作。这样,到自己写作时,才能本着自己的情意,透过气势来表达声情,在表达不同的声情中自然形成各种不同的艺术手法。

因声求气不光是会读出文章的声情来,还要求能长久熟读。这样读,当然是读经过时间考验的名篇;这样读,也是提高阅读能力的最简便方法。由于熟读,接触书里的词汇时,不是孤立的,而是连同整个句子一起记熟的。这样,当对这个词完全懂得时,就对这个词在不同句子里的意义变化,以及在不同句子里的不同用法都懂了。自己在写作时,可使之用得合乎法则。因声求气,就是透过熟读来学习写作的一种方法。

(节选自周振甫《文章例话》,有删改)25.“声…‘气”分别指什么?“因声求气”的内涵是什么?(5分)

26.为什么说“一凑合就成了做作”?(4分)

27.结合全文,简析如何通过读书来学习写作。(6分)

语文I试题参考答案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B 2.C 3.B 4.A 5.D

二、文言文阅读(18分)

6.C 7.D

8.(1)胡瑗掌管太学,人称大儒,用法度来检点约束士人,他的学生很少能跟从他。

(2)欧阳发担任官职无论大小,都不草率简略,创立的东西,后来的人不能更改。

9.勤奋刻苦,广泛涉猎,刨根究底,分门别类,学以致用。

三、古诗词鉴赏(11分)

10.(1)朋友新居落成;周围景色优美;白己心情闲适;主人品味高雅;宾主志同道合。

(2)选取景物,铺陈描摹(一渠水、数点山、碧松、红药);移步换景,富有层次(由远及近、

由外而内);虚实结合,寓情于景(通月朗、待春还)。

(3)赞美恭维之意;羡慕向往之情;志趣相同之感。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1.(1)信誓旦旦(2)渚清沙白鸟飞回(3)惑而不从师(4)不蔓不枝

(5)衡阳雁去无留意(6)月出于东山之上(7)成于乐(8)化作春泥更护花

五、现代文阅读(一)(20分)

12.病了也认真生活,凸显出-种实打实的风格;草药味的出现与消失都没有打断实打实的

生活,可见此种风格的韧性。

13.相对第一家的气味,咖啡的味道较弱:生活不大有定规;日常化的生活气息不浓烈;有虚无浮华的气息,不如第一家实打实。

14.(1)线索:气味。(2)作用:以“气味”为线索,串联全文,便于把不同的生活状态呈现出来;

以“气味”为线索,体现不同的生活风格,便于表达理解和包容各种生活状态的思想。15.不同的生活状态也有相同的生活内容:蕴含了对端午等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艾草的熏烟升华了不同的生活状态,从而达成一种火辣与安静、绚烂与明净的平衡。

六、现代文阅读(二)(18分)

16.首先指出雕刻的发生源白人类的崇拜心理,接着论述雕刻家的创作要服从于约定俗成

的社会要求,最后补充说明雕刻对日常生活的描写只是配曲。

17.在雕刻观念上,罗丹是以雕刻家个人的认识和深切感受为m发点进行创作;在雕刻内容上,罗丹的雕刻体现人的生命全景:在雕刻形式上,突破具体形象的表现手段,大胆改造

人体,恣意表现生命,白由表达想象中的诡奇形象。

18.雕刻开启了以生命为表现内容的历史:雕刻成为人们思考生命的载体:雕刻呈现了罗丹对生命的思考与想象;雕刻带给艺术家们以创作的启示。

七、作文(70分)

19.略

语文Ⅱ(附加题)参考答案

一、阅读材料,完成20—22题。(10分)

20.凡一言一行之可纪述者/靡不旁搜广辑/因文析类/以成一家言/其大要采诸序记杂文之

行世者/而不敢妄缀一词

21.刘义庆

22.模仿《世说新语》而条目略有减少;搜集广泛;分类合理;对所用文字不妄评述。

2016年江苏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完整版,包括附加题)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江苏卷) 语文I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人人都希望自己____________,却很少有人能沉静下来用心对待生活。其实生活很____________,你是不是诚心待它,它一眼就能分辨出来。你越____________,越想得到,距离目标就越远;你努力振作,默默耕耘,惊喜往往就会悄然而至。 A.与众不同机敏焦躁 B.与众不同敏锐浮躁 C.标新立异机敏浮躁 D.标新立异敏锐焦躁 2.下列熟语中, 没有使用借代手法的一项是(3分) A.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B.人皆可以为尧舜 C.化干戈为玉帛 D.情人眼里出西施 3.下列各句中,所引诗词不符合语境的一项是(3分) A.“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往事历历,所有的记忆都在时光里发酵,散发出别样的味道。 B.“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正是这种难言的孤独,使他洗去人生的喧闹,去寻找无言的山水,远逝的古人。 C.“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青葱少年总是信心满满,跃跃欲试,渴望在未来的岁月中大显身手。 D.“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初春的细雨渐渐沥沥,撩拨了无数文人墨客心中关于江南的绵绵情思。 4.某同学从自己所写的文章里选出一下三组,为每组文章拟一标题,编成集子。所拟标题与各组文章对应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第一组:《看见<看见>》《书虫诞生记》《对话苏东坡》《家有书窝》 第二组:《同桌的你》《伴我同行》《奔跑吧,兄弟》《没有麦田的守望者》 第三组:《感悟青春》《我的“离经叛道”的话》《扪心自问》《当我发呆时我在想些什么》 A.读书万卷寸草春晖我思我在 B.悦读生活寸草春晖指点江山 C.悦读生活那些花儿我思我在 D.读书万卷那些花儿指点江山 5.文化宫为评书、古琴、昆曲、木偶戏四个文艺演出专场各准备了一副对联,对联与演出专场对应恰当的一项是(3分) ①假笑啼中真面目新笙歌里古衣冠 ②疑雨疑云颇多关节绘声绘影巧合连环 ③白雪阳春传雅曲高山流水觅知音 ④开幕几疑非傀儡舞台虽小有机关 A.①古琴②评书③昆曲④木偶戏B.①昆曲②评书③古琴④木偶戏 C.①古琴②木偶戏③昆曲④评书D.①昆曲②木偶戏③古琴④评书 二、文言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祖讳汝霖,号雨若。幼好古学,博览群书。少不肯临池学书,字丑拙,试有司,辄不利。遂输粟入太学,淹蹇二十年。文恭①捐馆,家难渐至。大父读书龙光楼,辍其梯,轴轳传食,不下楼者三年。江西邓文洁公至越,吊文恭。文恭墓木已拱,攀条泫然,悲咽而去。大父送之邮亭,文洁对大父邑邑不乐,盖文洁中忌者言,言大父近开酒肆,不事文墨久矣,故见大父辄欷歔。是日将别,顾大父曰:?汝则已矣,还教子读书,以期不坠先业。?大父泣曰:?侄命蹇,特耕而不获耳,藨蓘②尚不敢不勤。?文洁曰:?有是乎?吾且面试子。?乃拈?六十而耳顾?题,大父走笔成,文不加点。文洁惊喜,击节曰:?子文当名世,何止科名?阳和子其不死矣!? 甲午正月朔,即入南都,读书鹤鸣山,书夜不辍,病目眚,下帏静坐者三月。友人以经书题相商,入耳文立就,后有言及者,辄塞耳不敢听。入闱,日未午,即完牍,牍落一老教谕房。其所取牍,上大主考

2018年江苏高考语文试卷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 语文Ⅰ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中国古代的儒家经典,莫不是古圣人深思熟虑、的结 晶。如果把经典仅仅当作一场的说教,那你永远进不了圣 学大门。必得躬亲实践,才能切实圣人的心得, 如此我们 的修为才能日有所进。 A.特立独行耳提面命顿悟 B.特立独行耳濡 目染领悟 C.身体力行耳提面命领悟 D.身体力行耳濡 目染顿悟 2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理性经济人”,把利己看作人的天性,只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 化,这是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假设之 一。, 。, , , ,更倾向于暂时获得产品或服务,或与他人分享产品或 服务。使用但不占有,是分享经济最简洁的表述。 ①反而更多地采取一种合作分享的思维方式

②不再注重购买、拥有产品或服务 ③但在分享经济这一催化剂的作用下 ④人们不再把所有权看作获得产品的最佳方式 ⑤在新兴的互联网平台上 ⑥这个利己主义的假设发生了变化 A.③⑥⑤①④② B.③⑥⑤④②① C.⑤⑥③①④② D.⑤⑥③④②① 3 .下列诗句与所描绘的古代体育活动,对应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乐手无踪洞箫吹,精灵盘丝任翻飞。 ②雾縠云绡妙剪裁,好风相送上瑶台。 ③浪设机关何所益,仅存边角未为雄。 ④来疑神女从云下,去似姮娥到月边。 A.①下围棋②荡秋千③抖空竹④放风筝 B.①抖空竹②荡秋千③下围棋④放风筝 C.①下围棋②放风筝③抖空竹④荡秋千

D.①抖空竹②放风筝③下围棋④荡秋千 4 .对下面一段文字主要意思的提炼,最准确的一项是(3分) 偏见可以说是思想的放假。它是没有思想的人的家常日用,是有思想的人的星期天娱乐。假如我们不能怀挟偏见,随时随地必须得客观公正、正经严肃,那就像造屋只有客厅,没有卧室,又好比在浴室里照镜子还得做出摄影机前的姿态。 A.没有思想的人往往更容易产生偏见。 B.即使有思想的人也常常会怀挟偏见。 C.人无法做到随时随地保持客观公正。 D.对思想而言偏见自有其存在的价值。 5 .下列选项中,对右图漫画寓意的理解最贴切的一项是(3分) A.过程特别艰难,可能预示着这一次收获很大。 B.在我们不注意的地方往往隐藏着巨大的困难。 C.对努力挣得的东西,人们会牢牢地抱住不放。 D.懂得知足常乐,会使生活中的困难更少一些。 二、文言文阅读(18分)

2016江苏高考语文试题(卷)与答案解析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卷) 语文I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人人都希望自己____________,却很少有人能沉静下来用心对待生活。其实生活很____________,你是不是诚心待它,它一眼就能分辨出来。你越____________,越想得到,距离目标就越远;你努力振作,默默耕耘,惊喜往往就会悄然而至。 A.与众不同机敏焦躁 B.与众不同敏锐浮躁 C.标新立异机敏浮躁 D.标新立异敏锐焦躁 2.下列熟语中, 没有使用借代手法的一项是(3分) A.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B.人皆可以为尧舜 C.化干戈为玉帛 D.情人眼里出西施 3.下列各句中,所引诗词不符合语境的一项是(3分) A.“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往事历历,所有的记忆都在时光里发酵,散发出别样的味道。 B.“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正是这种难言的孤独,使他洗去人生的喧闹,去寻找无言的山水,远逝的古人。 C.“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青葱少年总是信心满满,跃跃欲试,渴望在未来的岁月显身手。 D.“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初春的细雨渐渐沥沥,撩拨了无数文人墨客心中关于江南的绵绵情思。 4.某同学从自己所写的文章里选出一下三组,为每组文章拟一标题,编成集子。所拟标题与各组文章对应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第一组:《看见<看见>》《书虫诞生记》《对话东坡》《家有书窝》 第二组:《同桌的你》《伴我同行》《奔跑吧,兄弟》《没有麦田的守望者》

第三组:《感悟青春》《我的“离经叛道”的话》《扪心自问》《当我发呆时我在想些什么》 A.读书万卷寸草春晖我思我在 B.悦读生活寸草春晖指点江山 C.悦读生活那些花儿我思我在 D.读书万卷那些花儿指点江山 5.文化宫为评书、古琴、昆曲、木偶戏四个文艺演出专场各准备了一副对联,对联与演出专场对应恰当的一项是(3分) ①假笑啼中真面目新笙歌里古衣冠 ②疑雨疑云颇多关节绘声绘影巧合连环 ③白雪阳春传雅曲高山流水觅知音 ④开幕几疑非傀儡舞台虽小有机关 A.①古琴②评书③昆曲④木偶戏B.①昆曲②评书③古琴④木偶戏 C.①古琴②木偶戏③昆曲④评书D.①昆曲②木偶戏③古琴④评书 二、文言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祖讳汝霖,号雨若。幼好古学,博览群书。少不肯临池学书,字丑拙,试有司,辄不利。遂输粟入太学,淹蹇二十年。文恭①捐馆,家难渐至。大父读书龙光楼,辍其梯,轴轳传食,不下楼者三年。邓文洁公至越,吊文恭。文恭墓木已拱,攀条泫然,悲咽而去。大父送之邮亭,文洁对大父邑邑不乐,盖文洁中忌者言,言大父近开酒肆,不事文墨久矣,故见大父辄欷歔。是日将别,顾大父曰:“汝则已矣,还教子读书,以期不坠先业。”大父泣曰:“侄命蹇,特耕而不获耳,藨蓘②尚不敢不勤。”文洁曰:“有是乎?吾且面试子。”乃拈“六十而耳顾”题,大父走笔成,文不加点。文洁惊喜,击节曰:“子文当名世,何止科名?阳和子其不死矣!” 甲午正月朔,即入南都,读书鹤鸣山,书夜不辍,病目眚,下帏静坐者三月。友人以经书题相商,入耳文立就,后有言及者,辄塞耳不敢听。入闱,日未午,即完牍,牍落一老教谕房。其所取牍,上大主考九我公,詈不佳,令再上,上之不佳,又上,至四至五,房牍且尽已。教谕忿恚而泣,公简其牍少七卷,

2018年江苏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8年江苏高考语文试卷Ⅰ及答案word 语文Ⅰ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中国古代的儒家经典,莫不是古圣人深思熟虑、的结晶。如果把经典仅仅当作一场的说教,那你永远进不了圣学大门。必得躬亲实践,才能切实圣人的心得,如此我们的修为才能日有所进。 A.特立独行耳提面命顿悟 B.特立独行耳濡目染领悟 C.身体力行耳提面命领悟 D.身体力行耳濡目染顿悟 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理性经济人”,把利己看作人的天性,只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这是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假设之一。,。,,,, 更倾向于暂时获得产品或服务,或与他人分享产品或服务。使用但不占有,是分享经济最简洁的表述。 ①反而更多地采取一种合作分享的思维方式 ②不再注重购买、拥有产品或服务 ③但在分享经济这一催化剂的作用下 ④人们不再把所有权看作获得产品的最佳方式 ⑤在新兴的互联网平台上 ⑥这个利己主义的假设发生了变化 A.③⑥⑤①④② B.③⑥⑤④②① C.⑤⑥③①④② D.⑤⑥③④②① 3.下列诗句与所描绘的古代体育活动,对应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乐手无踪洞箫吹,精灵盘丝任翻飞。②雾縠云绡妙剪裁,好风相送上瑶台。 ③浪设机关何所益,仅存边角未为雄。④来疑神女从云下,去似姮娥到月边。 A.①下围棋②荡秋千③抖空竹④放风筝 B.①抖空竹②荡秋千③下围棋④放风筝

C.①下围棋②放风筝③抖空竹④荡秋千 D.①抖空竹②放风筝③下围棋④荡秋千 4.对下面一段文字主要意思的提炼,最准确的一项是(3分) 偏见可以说是思想的放假。它是没有思想的人的家常日用,是有思想的人的星期天娱乐。假如我们不能怀挟偏见,随时随地必须得客观公正、正经严肃,那就像造屋只有客厅,没有卧室,又好比在浴室里照镜子还得做出摄影机前的姿态。 A.没有思想的人往往更容易产生偏见。 B.即使有思想的人也常常会怀挟偏见。 C.人无法做到随时随地保持客观公正。 D.对思想而言偏见自有其存在的价值。 5.下列选项中,对右图漫画寓意的理解最贴切的一项是(3分) A.过程特别艰难,可能预示着这一次收获很大。 B.在我们不注意的地方往往隐藏着巨大的困难。 C.对努力挣得的东西,人们会牢牢地抱住不放。 D.懂得知足常乐,会使生活中的困难更少一些。 二、文言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 ~9题。 重到沭阳图记 袁枚 古之人往往于旧治之所三致意焉。盖贤者视民如家,居官而不能忘其地者,其地之人,亦不能忘之也。余宰沭阳二年,乙丑,量移白下。今戊申矣,感吕峄亭观察三札见招,十月五日渡黄河,宿钱君接三家。钱故当时东道主,其父鸣和癯而髯,接三貌似之,与谈乃父事,转不甚晓。余离沭时,渠裁断乳故也。 夜阑置酒,闻车声啍啍,则峄亭遣使来迎。迟明行六十里,峄亭延候于十字桥, 彼此喜跃,骈辚同驱。食倾,望见百雉遮迣,知沭城新筑。衣冠数十辈争来扶车。大概昔时骑竹马者,俱龙钟杖藜矣。 越翌日,入县署游观,到先人秩膳处,姊妹斗草处,昔会宾客治文卷处,缓步婆娑,凄然雪涕,虽一庖湢,一井匽,对之情生,亦不自解其何故。有张、沈两吏来,年俱八旬。说当时决某狱,入帘荐某卷,余全不省记。憬然重提,如理儿时旧书,如失物重得。邑中朱广文工诗,吴中翰精赏鉴,解、陈二生善画与棋,主人喜论史鉴,每漏尽,口犹澜翻。余或饮、或吟、或弈、或写小影,或评书画,或上下古今,或招人来,或呼车往,无须臾闲。遂忘作客,兼忘其身之老且衰也。 居半月,冰霰渐飞,岁将终矣,不得已苦辞主人。主人仍送至前所迎处,代为治筐箧,束缰靷毕,握手问曰:“何时再见先生”余不能答,非不答也,不忍答也。

2015年江苏省高考语文试题

2015年江苏省高考语文试题

2015年江苏省高考语文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书是整个人类的记忆。没有书,也许历史还在混沌未开的蒙昧中________;读书,让绵延的时光穿越我们的身体,让几千年来_______的智慧在我们每一个人的血液里汩汩流淌。读书,需要____________的精神,还需要懂得快慢精粗之分。A.徘徊积聚宵衣旰食B.徘徊积淀废寝忘食C.踟蹰积淀宵衣旰食D.踟蹰积聚废寝忘食2.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英国政府计划从今年9月开始,推行4到5岁幼童将接受语文和算术能力的“基准测验”,此项政策遭到了教师工会的强烈反对。 B.一种理念只有被人们普遍接受、理解和掌握并转化为整个社会的群体意识,才能成为人们自觉遵守和奉行的准则。 C.批评或许有对有错,甚至偏激,但只要出于善意,没有违犯法律法规,没有损害公序良俗,

(3分) A.东风便试新刀尺,万叶千花一手裁。B.浮萍破处见山影,小艇归时闻草声。C.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D.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 5.下列对“中国文化遗产”标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标志整体呈圆形,既体现民族团结、和谐包容的文化内涵,也体现文化遗产保护的理念。 B.标志中的太阳神鸟图案动感很强,既体现中国文化强大的向心力,也体现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C.标志中的神鸟与太阳光芒的数目,暗合中国文化中四季、四方、十二生肖、十二时辰等元

素。 D.标志中光芒四射的太阳,既象征着光明、生命和永恒,也象征着我国飞速发展的文化产业。 二、文言文阅读(18分) 欧阳伯和墓志铭 张耒 君欧阳氏,讳发,字伯和,庐陵人,太子少师文忠公讳修之长子也。为人纯实不欺、内外如一,淡薄无嗜好,而笃志好礼,刻苦于学。胡瑗掌太学,号大儒,以法度检束士,其徒少能从之。是时文忠公已贵,君年十有五,师事瑗,恂恂惟谨,又尽能传授古乐钟律之说。 既长,益学问,不治科举文词,独探古始立论议,自书契以来至今,君臣世系、制度文物,旁至天文地理,无所不学。其学不务为抄掠应目前,必刮剖根本见终始,论次使族分部列,考之必得,得之必可用也。呜呼!其志亦大矣。然其与人不苟合,论事是是非非,遇权贵不少屈下,要必申其意,用是亦不肯轻试其所有,而人亦罕能知君者,而君之死也,今眉山苏公子瞻哭之,以为君

2016年江苏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完整版-包括附加题)

2016 年江苏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完整版-包括附加题 )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 ( 江苏卷 ) 语文 I 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 15 分) 1. 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人人都希望自己 _________________ ,却很少有人能沉静下来用心对待生活。其实生活很 ___________________ ,你 ,越想得到,距离目标就越远;你努力振作, 与众不同 敏锐 浮躁 D. 标新立异 敏锐 焦躁 2. 下列熟语中 , 没有使用借代手法的一项是 A.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C.化干戈为玉帛 3. 下列各句中,所引诗词不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3 分) A. “闲云潭影日悠悠, 物换星移几度秋 ”,往事历历, 所有的记忆都在时光里发酵, 散发出别样的味道。 B. “拣尽寒枝不肯栖, 寂寞沙洲冷 ”,正是这种难言的孤独, 使他洗去人生的喧闹, 去寻找无言的山水, 远逝的古人。 C.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青葱少年总是信心满满,跃跃欲试,渴望在未来的岁月中大 显身手。 D.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初春的细雨渐渐沥沥,撩拨了无数文人墨客心中关于江南的绵绵情思。 4. 某同学从自己所写的文章里选出一下三组,为每组文章拟一标题,编成集子。所拟标题与各组文章对应 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第一组 : 《看见 <看见 >》《书虫诞生记》 《对话苏东坡》 《家有书窝》 第二组:《同桌的你》 《伴我同行》《奔跑吧,兄弟》 《没有麦田的守望者》 第三组:《感悟青春》 《我的 “离经叛道 ”的话》《扪心自问》 《当我发呆时我在想些什么》 A. 读书万卷 寸草春晖 我思我在 B. 悦读生活 寸草春晖 指点江山 C. 悦读生活 那些花儿 我思我在 D.读书万卷 那些花儿 指点江山 昆曲、木偶戏四个文艺演出专场各准备了一副对联,对联与演出专场对应恰当 新笙歌里 古衣冠 绘声绘影巧合连环 高山流水觅知音 舞台虽小有机关 A .①古琴②评书③昆曲④木偶戏 C .①古琴②木偶戏③昆曲④评书 二、文言文阅读( 18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6~9 题。 祖讳汝霖,号雨若。幼好古学,博览群书。少不肯临池学书,字丑拙,试有司, 辄不利。遂输粟入太 学,淹蹇二十年。文恭①捐馆,家难渐至。大父读书龙光楼,辍其梯,轴轳传食,不下楼者三年。江西邓 文洁公至越,吊文恭。文恭墓木已拱,攀条泫然,悲咽而去。大父送之 邮亭,文洁对大父邑邑不乐,盖文 洁中忌者言,言大父近开酒肆,不事文墨久矣,故见大父辄欷歔。是日将别,顾大父曰: 教子读书, 以期不坠先业。 ”大父泣曰:“侄命蹇, 特耕而不获耳, 藨蓘②尚不敢不勤。 吾且面试子。 ”乃拈“六十而耳顾”题,大父走笔成,文不加点。文洁惊喜,击节曰: 科名?阳和子其不死矣! ” 甲午正月朔,即入南都,读书鹤鸣山,书夜不辍,病目眚,下帏静坐者三月。友人以经书题相商,入 2016 年江苏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完整版-包括附加题 ) 耳文立就,后有言及者,辄塞耳不敢听。入闱,日未午,即完牍,牍落一老教谕房。其所取牍,上大主考 九我李公,詈不佳,令再上,上之不佳,又上,至四至五,房牍且尽已。教谕忿恚而泣,公简其牍少七卷, 问教谕,教谕曰: “七卷大不通,留作笑资耳。 ”公曰:“亟取若笑资来! ”公一见,抚掌称大妙,洗卷更置 丹铅。《易经》 3 分) 是不是诚心待它,它一眼就能分辨出来。你越 默默耕耘,惊喜往往就会悄然而至。 A. 与众不同 机敏 焦躁 B. C. 标新立异 机敏 浮躁 (3 分 ) B. 人皆可以为尧舜 D.情人眼里出西施 5.文化宫为评书、古琴、 的一项是( 3 分) ①假笑啼中真面目 ②疑雨疑云颇多关节 ③白雪阳春传雅曲 ④开幕几疑非傀 儡 B .①昆曲②评书③古琴④木偶戏 D .①昆曲②木偶戏③古琴④“汝则已矣,还 ”文洁曰:“有是乎? “子文当名世,何止

2018年江苏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8年江苏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精校 版)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在下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请,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中国古代的儒家经典,莫不是古圣人深思熟虑、▲的结品。如果把经典仅仅当作一场▲的说教,那你永远进不了圣学大门。必得躬亲实践,才能切实▲圣人的心得,如此我们的修为才能日有所进。 A.特立独行耳提面命顿悟 B.特立独行耳濡目染领悟 C.身体力行耳提面命领悟 D.身体力行耳濡目染顿悟 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理性经济人”,把利己看作人的天性,只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这是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假设之一。▲,▲。▲,▲,▲,▲,更倾向于暂时获得产品或服务,或与他人分享产品或服务。使用但不占有,是分享经济最简洁的表述。 ①反而更多地采取一种合作分享的思维方式 ②不再注重购买、拥有产品或服务 ③但在分享经济这一催化剂的作用下 ④人们不再把所有权看作获得产品的最佳方式 ⑤在新兴的互联网平台上 ⑥这个利己主义的假设发生了变化 A.③⑥⑤①④②B.③⑥⑤④②①C.⑤⑥③①④②D.⑤⑥③④①② 3.下列诗句与所描绘的古代体育活动,对应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乐手无踪洞箫吹,精灵盘丝任翻飞。 ②雾觳云绡妙剪裁,好风相送上瑶台 ③浪设机关何所益,仅存边角未为雄。 ④来疑神女从云下,去似姮娥到月边 A.①下围棋②荡秋千③抖空竹④放风筝 B.①抖空竹②荡秋千③下围棋④放风筝 C.①下围棋②放风等③抖空竹④荡秋千 D.①抖空竹②放风筝③下围棋④荡秋千 4.对下面一段文字主要意思的提炼,最准确的一项是(3分) 偏见可以说是思想的放假。它是没有思想的人的家常日用,是有思想的人的星期天娱乐。假如我们不能怀挟偏见,随时随地必须得客观公正、正经严肃,那就像造屋只有客厅,没有卧室,又好比在浴室里照镜子还得做出摄影机前的姿态。 A,没有思想的人往往更容易产生偏见。 B.即使有思想的人也常常会怀挟偏见。 C.人无法做到随时随地保持客观公正。 D.对思想而言偏见自有其存在的价值。

2018年江苏省无锡市中考语文试卷

2018年江苏省无锡市中考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28分) 1.(8分)根据课文默写。 ①不愤不启,。(《论语》八则) ②纤纤擢素手,。(《古诗十九首》) ③,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④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李煜《相见欢》) ⑤;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范仲淹《岳阳楼记》) ⑥,各领风骚数百年。(赵翼《论诗》) ⑦刘禹锡《秋词》中一反前人悲秋之调,表明对秋天独特感受的句子是:,。" 2.(3分)根据拼音写汉字。 ①juān刻②tuí唐③鞠躬尽cuì 3.(3分)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 ...的一项是() A.各地应该重视人才,让人才迸发出创新的活力,让人才各得其所 ....,尽展其长。 B.听闻你家犬子 ..在全国作文竞赛中发挥出色,获得大奖,我们特来表示祝贺。 C.科学家袁隆平长期深入水稻生产实际,持之以恒 ....进行科学研究,这种敬业奉献精神得到社会的高度评价。 D.专家称中国可燃冰开采成功的消息在全世界引起爆炸波,果不其然 ....,这几天整个世界炸开了锅。 4.(3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 ....的一项是() A.我省要全面加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提高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效率和范围。 B.中学生要提升文学素养,养成爱读书,尤其是读经典名著,让书香浸润心灵。 / C.我们不能否认做一个真正幸福的人应该关注自身的精神生活,培养高雅的兴趣爱好。 D.广受好评的电视节目《经典咏流传》不但提高了大众对经典诗词的鉴赏水平,而且唤起了人们对经典诗词的记忆。 5.(3分)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 ...的一项是()

A.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者司马迁是西汉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 B.“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是杜甫高度评价李白的诗句,李白和杜甫是我国古代诗歌史上的两座高峰,被后人称作“李杜”。 C.《过零丁洋》的作者文天祥,南宋大臣、文学家,作品集《文山集》以其号来命名。 D.“足下事皆成”中的“足下”是古人对于别人的敬称,指对方;“欲报之于陛下”中的“陛下”是对皇帝的谦称。 6.(2分)下列对名著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 ...的一项是() A.《汤姆?索亚历险记》中汤姆在学校想专心看书却总是走神,他和乔玩弄壁虱,为此两人打了起来,以至于没有注意到老师走过来。 B.智取生辰纲的关键在于下蒙汗药的时间和方式,宋江、吴用、刘唐等好汉引诱对方上钩,全然不露痕迹,杨志虽极精细,仍然中了计。 ] C.“老迅,我们今天不喝酒了,我要去看看光复绍兴,我们同去。”这是范爱农在绍兴光复后的第二天上城时对鲁迅说的话,可见革命胜利后他内心的无比喜悦。 D.罗刹捶着胸膛骂道:“那泼猴赚了我的宝贝,现出原身走了!气杀我也!”罗刹女生气的原因是孙悟空假扮了牛魔王,从她手上骗走了芭蕉扇。 7.(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1)《西游记》第六回中大圣变成一座土地庙,“只有尾巴不好收,竖在后面,变做一根旗竿”,被赶到的真君识破真相。 真君是怎样识破大圣变化的你从这里悟出了什么道理 (2)薛霸双手举起来,望林冲脑袋上便劈下来。说时迟,那时快,薛霸的棍恰举起来,只见松树背后雷鸣也似一声,那条铁禅杖飞将来,把这水火棍一隔,丢去九霄云外,跳出一个胖大和尚来,喝道:“洒家在林子里听你多时!”两个公人看那和尚时,穿一领皂布直裰,跨一口戒刀,提起禅杖,轮起来打两个公人。林冲方才闪开眼看时,认得是鲁智深。林冲连忙叫道:“师兄,不可下手!我有话说。”智深听得,收住禅杖。两个公差呆了半晌,动掸不得。 ①简要说说选段中画线句的表达效果。 ②鲁智深在大闹野猪林之前做的哪几件事,体现他惩恶扬善、锄强扶弱的特点

2015江苏高考地理试卷及答案高清版

2015江苏省高考地理试题(高清版) 一、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图1为《清明上河图》(局部),反映了北宋都城东京(今河南开封)繁华的城市风貌。读图回答1?2题。 图1 1.东京城形成的最有利条件是 A.文化底蕴深厚 B.商业繁荣发达 C.人口高度集聚 D.水陆交通便利 2.东京的城市功能主要以 A.行政功能为主 B.军事功能为主 C.文化功能为主 D.经济功能为主 北京时间2015年2月19日零点钟声敲响时,某工程师在南极长城站参与了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微信抢红包活动。图2为长城站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 3.工程师微信抢红包的当地时间是 时18日12A.2月时日20月B.218 时日4C.2月19 12时日D.2月19 4.春节假期期间 A.南京太阳从东北方升起 B.南京昼夜长短变化幅度增大 C.长城站日落时间推迟长城站正午太阳高度角减小D. 题。3为安第斯山脉地理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5~6图安第斯山脉南北狭长的原因是5.

A.沿经线方向发育 B.沿火山地震带发育沿板块作用边界发育 C. 沿海陆作用边界发育 D. 6.下列地理现象成因与安第斯山脉密切相关的是 A.巴西高原煤炭资源丰富 B.南美大陆地表径流主要流人大西洋南美大陆西部沿海形成大渔场C. D.巴西东南沿海有热带雨林气候分布 为历史上客家人南迁部分路线及客家民居———土楼4 图题。7 ~8 景观图。读图回 答. 7.沿客家人南迁路线依次呈现的自然景观是 A.针叶林-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 B.落叶阔叶林-常绿硬叶林-热带雨林 C.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热带雨林 D.针阔混交林-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 8.客家人选择土楼这种独特房屋形态最主要的原因是 A.安全防御 B.节约耕地 C.防雨保温 D.就地取材 图5为2015年5月1日14时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形势图。读图回答9?10题。 9.该日,下列地区可能出现的自然灾害是

2015年高考语文试卷全国卷(含答案)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 语文 第I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毎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宋代的农业、手工业、商业在唐代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发展,特别是商品经济出现了空前的繁荣,在此背景下,宋代的货巾流通和信用进入迅速发展时期,开创了古代金融的新篇章。 宋代在信用形式和信用工具方面都呈现出新的特点。信用形式有借贷、质、押、典、赊买赊卖等多种形式。借贷分为政府借贷和私人借贷。政府借贷主要表现为赈贷的形式,在紧急情况下通过贷给百姓粮食或种子的方式,帮助他们度过困境。私人借贷多为高利贷,它可以解决社会分化和“钱荒”带来的平民百姓资金严重不足的问题,满足特殊支付和燃眉之急的需要。质、押是借贷的担保形式,由质库、解库等机构经营。质属于动产担保,它必须转移动产的占有;押属于不动产担保,通常将抵押物的契约交付债权人即可。债务人违约时,债权人可用变卖价款优先受偿。典作为不动产转移的一种形式是在宋代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其特点是典权人向出典人支付典价后,在典期内就占有了出典人典产的使用权和收益支配权,出典人也不必向典权人支付利息。宋代的商业贸易非常发达,但存在着通货紧缩现象,故赊买赊卖行为也很普遍,几乎生产、流通、消费领域的所有物品都能进行赊买赊卖。从实际效果看,它解决了军需、加强了流通,更重要的一点,它对束缚生产流通扩大和发展的高利贷构成了冲击。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宋代商业贸易对货币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是社会中货币供给和流通状况不尽理想,表现为货币流通区域的割据性、货币供给数量的有限性,以及大量流通的铜铁钱细碎和不便携带的特性,其结果是抑制了经济发展。为了解决这类问题,在高度发达的造纸和印刷技术保障下,通过民间自发力量的作用和官府的强制推行,宋 语文试题第1页(共10页) 代社会陆续出如现了诸茶引、盐引、交子、关子和会子等新型纸质信用工具。茶引、盐引要求相关人员先用粮草或现钱的付出作为取得的条件,然后凭此类纸质信用工具异地兑取现钱或政府专卖货物。这些信用工具的使用,除了可发挥信用功能外,也使得政府和商人在专卖货物领域能够共同获利,既有利于商人从政府专卖的货物中分得一份利益,又有利于政府实现增加收入、补给军需等目标。早期的交子、关子、会子要求相关人员先交纳现钱作为取得的条件,然后再根据需要持交子、关子、会子到指定的地区兑取现钱。这类信用工具携带方便且具有汇票性质,可以保障大宗交易、跨地区交易货款的顺利结算。它们的使用,弥补了货币的不足,节省了货币流通需求量。此后这种交子、关子、会子逐步发展为纸币。可见,宋代新型信用工具的大量使用,是社会经济发展史中最具标志性意义的新生事物,它缓解或解决了交换过程中的诸多不便与矛盾,从而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绖济发展。(摘编自王芳《宋代信用的特点与影响》)

2016年高考真题——语文(江苏卷)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江苏卷) 语文I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人人都希望自己____________,却很少有人能沉静下来用心对待生活。其实生活很____________,你是不是诚心待它,它一眼就能分辨出来。你越____________,越想得到,距离目标就越远;你努力振作,默默耕耘,惊喜往往就会悄然而至。 A.与众不同机敏焦躁B.与众不同敏锐浮躁 C.标新立异机敏浮躁D.标新立异敏锐焦躁 2.下列熟语中,没有 ..使用借代手法的一项是(3分) A.人为刀俎,我为鱼肉B.人皆可以为尧舜 C.化干戈为玉帛D.情人眼里出西施 3.下列各句中,所引诗词不符合 ...语境的一项是(3分) A.“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往事历历,所有的记忆都在时光里发酵,散发出别样的味道。 B.“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正是这种难言的孤独,使他洗去人生的喧闹,去寻找无言的山水,远逝的古人。 C.“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青葱少年总是信心满满,跃跃欲试,渴望在未来的岁月中大显身手。 D.“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初春的细雨淅淅沥沥,撩拨了无数文人墨客心中关于江南的绵绵情思。4.某同学从自己所写的文章里选出一下三组,为每组文章拟一标题,编成集子。所拟标题与各组文章对应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第一组:《看见<看见>》《书虫诞生记》《对话苏东坡》《家有书窝》 第二组:《同桌的你》《伴我同行》《奔跑吧,兄弟》《没有麦田的守望者》 第三组:《感悟青春》《我的“离经叛道”的话》《扪心自问》《当我发呆时我在想些什么》 A.读书万卷寸草春晖我思我在B.悦读生活寸草春晖指点江山 C.悦读生活那些花儿我思我在D.读书万卷那些花儿指点江山 5.文化宫为评书、古琴、尾曲、木偶戏四个文艺演出专场各准备了一副对联,对联与演出专场对应恰当的一项是(3分) ①假笑啼中真面目新笙歌里古衣冠

2018年江苏省扬州市高考语文三模试卷

2018年江苏省扬州市高考语文三模试卷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成为文化世家的必要条件是家庭有着___的文化底蕴。北宋最著名的文化世家非苏氏一门莫属,父亲苏洵发奋苦读、勤于笔耕的美名___,而苏轼和苏辙两兄弟在文坛的影响更是超过了父亲,真可谓___。 A.深厚家喻户晓长江后浪推前浪 B.深厚不言而喻这山望着那山高 C.深重不言而喻长江后浪推前浪 D.深重家喻户晓这山望着那山高 2.(★)下列交际用语使用不得体的一项是() A.女士们、先生们,大家好!欢迎光临古都洛阳!(导游对游客) B.下一阶段的工作我已经安排好,如有疑问,欢迎垂询!(上级对员工) C.这次回母校叨扰老师,耽搁您宝贵的时间,真不好意思!(学生对老师) D.请记得按时服药,及时复诊,祝您早日康复!(医生对患者) 3.(★★)下列对联中,适合悬挂在泰山风景区大门两侧的一组是() ①摘星捧日雄踞五岳之首蔚霞蒸云广纳万有之灵 ②水木荣春晖柳外东风花外雨江山留胜迹秦时明月汉时关 ③山高则配天阳鲁阴齐资化育坤厚故载物西河东海仰生成 ④气备四时与天地日月鬼神合其德教垂万世继尧舜禹汤文武人之师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我们总是埋怨这世界太喧闹,让我们静不下心来专注一个目标、一项事业。怎样才能静下心来?__.__,__.__,__,__.这世界的一切喧闹,原本都是心闹。 ①世界再喧闹我们也要听得见自己内心的声响 ②知道自己要什么、不要什么 ③静得听得见一根针掉落的声音时 ④关键看我们的内心 ⑤我们才能听得见内心的梦想和希望

2016年高考英语真题江苏

2016 1.It is often the case _________ anything is possible for those who hang on to hope. A. why B. what C. as D. that 2. More efforts, as reported, _________ in the years ahead to accelerate the supply-side structural reform. A. are made B. will be made C. are being made D. have been made 3.Many young people, most _________ were well-educated, headed for remote regions to chase their dreams. A. of whichh B. of them C. of whom D. of those 4.—Can you tell us your _________ for happiness and a long life? —Living every day to the full, definitely. A. recipe B. record C. range D. receipt 5. He did not _________ easily, but was willing to accept any constructive advice for a worthy cause. A. approach B. wrestle C. compromise D. communicate 6._________some people are motivated by a need for success, others are motivated by a fear of failure. A. Because B. If C. Unless D. While

2018年江苏省高考语文试卷-高考试卷

2018年江苏省高考语文试卷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3.00分)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中国古代的儒家经典,莫不是古圣人深思熟虑、的结晶。如果把经典仅仅当作一场的说教,那你永远进不了圣学大门。必得躬亲实践,才能切实圣人的心得,如此我们的修为才能日有所进。A.特立独行耳提面命顿悟B.特立独行耳濡目染领悟 C.身体力行耳提面命领悟D.身体力行耳濡目染顿悟 2.(3.00分)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理性经济人”,把利己看作人的天性,只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这是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假设之一。,,,,,,更倾向于暂时获得产品或服务,或与他人分享产品或服务。使用但不占有,是分享经济最简洁的表述。 ①反而更多地采取一种合作分享的思维方式 ②不再注重购买、拥有产品或服务 ③但在分享经济这一催化剂的作用下 ④人们不再把所有权看作获得产品的最佳方式 ⑤在新兴的互联网平台上 ⑥这个利己主义的假设发生了变化 A.③⑥⑤①④②B.③⑥⑤④②①C.⑤⑥③①④②D.⑤⑥③④②①3.(3.00分)下列诗句与所描绘的古代体育活动,对应全部正确的一项是()①乐手无踪洞箫吹,精灵盘丝任翻飞。②雾縠云绡妙剪裁,好风相送上瑶台。 ③浪设机关何所益,仅存边角未为雄。④来疑神女从云下,去似姮娥到月边。A.①下围棋②荡秋千③抖空竹④放风筝 B.①抖空竹②荡秋千③下围棋④放风筝 C.①下围棋②放风筝③抖空竹④荡秋千 D.①抖空竹②放风筝③下围棋④荡秋千

4.(3.00分)对下面一段文字主要意思的提炼,最准确的一项是()偏见可以说是思想的放假。它是没有思想的人的家常日用,是有思想的人的星期天娱乐。假如我们不能怀挟偏见,随时随地必须得客观公正、正经严肃,那就像造屋只有客厅,没有卧室,又好比在浴室里照镜子还得做出摄影机前的姿态。A.没有思想的人往往更容易产生偏见。 B.即使有思想的人也常常会怀挟偏见。 C.人无法做到随时随地保持客观公正。 D.对思想而言偏见自有其存在的价值。 5.(3.00分)下列选项中,对图中漫画寓意的理解最贴切的一项是() A.过程特别艰难,可能预示着这一次收获很大。 B.在我们不注意的地方往往隐藏着巨大的困难。 C.对努力挣得的东西,人们会牢牢地抱住不放。 D.懂得知足常乐,会使生活中的困难更少一些。 二、文言文阅读(18分) 6.(18.0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重到沭阳图记 袁枚 古之人往往于旧治之所三致意焉。盖贤者视民如家,居官而不能忘其地者,其地之人,亦不能忘之也。余宰.沭阳二年,乙丑,量移白下。今戊申矣,感吕峄 亭观察三札见招,十月五日渡黄河,宿钱君接三家。钱故当时东道主,其父鸣和

2015年江苏省高考物理试卷-解析

江苏省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统一招生考试 物理试题 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张波 150080 第I 卷(选题题部分,共计31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2015·江苏卷,1]一电器中的变压器可视为理想变压器,它将220V 交变电流改变为110V .已知变压器原线圈匝数为800,则副线圈匝数为 A .200 B .400 C .1600 D .3200 【答案】B [解析] 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电压与匝数成正比,有2 800 110220n ,所以2n =400,B 正确。 【考点分类】第十章 交变电流,传感器 考点2.变压器、电能的输送 【试题难度】低档题. [2015·江苏卷,2]静电现象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我国早在西汉末年已有对静电现象的记载.《春秋纬·考异邮》中有“玳瑁吸”之说,但下列不属于... 静电现象的是 A .梳过头发的塑料梳子吸起纸屑 B .带电小球移至不带电金属球附近,两者相互吸引 C .小线圈接近通电电线过程中,小线圈中产生电流 D .从干燥的地毯上走过,手碰到金属把手时有被电击的感觉 【答案】C [解析] 静电现象是静止的电荷之间通过电场发生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现象。带电体吸引轻小物体是静电现象,A 不选。带电小球与发生了静电感应的不带电金属球上的感应电荷总体相互吸引,是静电现象,B 不选。小线圈接近通电电线过程中,小线圈中产生电流是电磁感应现象,C 选。与地毯摩擦使人体带电和手与金属把手的静电放电都是静电现象,D 不选。 【考点分类】第六章 静电场 考点1.电场力的性质 【试题难度】低档题. [2015·江苏卷,3]过去几千年来,人类对行星的认识与研究仅限于太阳系内,行星“51 peg b ”的发现拉开了研究太阳系外行星的序幕.“51 peg b ”绕其中心恒星做匀速圆周运动,周期约为4天,轨道半径约为地球绕太阳运动半径的

2015年高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论述类文本阅读(含答案及解析)

2015年高考语文试卷分类--论述类文本阅读 1.(福建)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⑴—⑶题。(9分) 阅读,是对精神的刷新 白龙 真正热爱阅读的人是不需要理由的,从收本中获得的巨大愉悦,足以让人废寝忘食。一个角落、一本书,就能筑起一个完整而缤纷的世界。这也是阅读有别于其他文娱活动的根本特征,即它是不依赖其他感官的、高度个人化的精神活动。通过阅读,我们最终学会如何与自己相处,并在这种周行而不殆的智识训练中使精神日益丰富。在这个意义上,阅读乃是每日必须进行的精神刷新。在一次次的刷新中,勤于阅读的人将逐渐成长为一个有着丰富心灵层次、心智成熟的现代人。 古人讲“三日不读书,便觉言语无味,面目可憎”。这并不仅仅在讲旁观者的感受,更是在提醒自己,不读书就会让灵性蒙尘。那些带着墨香的书页在你指尖哗哗流淌,或记载着高深玄妙的思想,或传递着历史深处的信息,在你的脑海中排列为奇妙而华美的文字城堡。我们手捧书本阅读的过程,也是一个自我教育、自我升华的过程。我们在阅读中将重新发现自己,这也正是“人文日新”的真义。 如果说和他人相处是一项必备的社会能力,那么与自己相处则体现一种可贵的精神定力。太多人习惯了众声喧哗,却无法和自己平静地相处片刻。只有阅读才能给人这种能力。我们在阅读中学着和自己对话,正如我们在终极的意义上独自面对人生一样。在某种意义上,阅读是对庸常生活的救赎,让我们得以暂时跳脱出琐碎的眼前之事,对永恒之物进行片刻的凝望。而这,正是精神人格养成的过程。 阅读也是为了和这个世界更好相处。该资料由【语文公社】https://www.doczj.com/doc/d61140903.html, 友情提供 我们提倡阅读,并非为了闭门不出、与世隔绝。阅读不是为了逃避世界,而是为了更好地拥抱世界、热爱他人。从阅读中,我们不仅在与高尚人物的灵魂对话,更能见识到比眼前的世界更深邃、更辽阔的另一个世界。这个世界不仅包括人类已知的历史空间,也包括历代经典作家们营造的精神空间。通过这种思接千载、神游八荒的精神活动,我们将学会谦卑,也将变得柔和、平淡;学着更深地理解他人与世界,更具包容心和同理心地看待这个世界上的诸种缺陷与不足。 阅读是一项几乎没有门槛的活动,人人都可领略文字之美;阅读又是一项由浅入深的精神历练,需要持之以恒才能登堂入室、窥其堂奥。这个世界需要书籍的火种来点亮,而一个追求内心丰富的人,也总有赖于阅读带来的精神刷新。 (摘编自《人民日报》2015年4月23日) ⑴下列对文章中“刷新”一词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 阐明了阅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要求自我教育、自我升华,达到内心丰富。 B 是学会与自己相处,在智识训练中重新发现自己,使精神日益丰富的过程。 C 是对庸常生活的解救,对永恒之物的凝望和思索,能促进精神人格的养成。 D 能见识到另一个世界:包括人类已知的历史空间和经典所营造的精神空间。 ⑵文章说:“阅读乃是每日必须进行的精神刷新。”“每日”强调的是什么?请谈谈你的理解。(2分) 答: ⑶请简述文章的论述思路。(4分) 答: 2.(广东)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⑴—⑷小题。(16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