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药处方与处方应付

中药处方与处方应付

中药处方与处方应付
中药处方与处方应付

中药处方与处方应付

1. 【单选题】含有麻黄处方的保存年限是()年

? A. 1

? B. 2

? C. 3

? D. 4

? E. 5

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C

2. 【单选题】处方开具当日有效,有效期最长不得超过()天

? A. 1

? B. 2

? C. 3

? D. 4

? E. 5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3. 【单选题】处方开象贝母,应付()

? A. 知母

? B. 川贝母

? C. 浙贝母

? D. 伊贝母

? E. 平贝母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4. 【单选题】时方是指()

? A. 《中国药典》收载的方剂

? B. 经典著作中记载的方剂

? C. 古籍中所记载的方剂

? D. 医师临时拟定的处方

? E. 从清代至今出现的方剂正确答案:E 我的答案:E

5. 【单选题】处方开金银花、双花、二宝花、忍冬花,应付()

? A. 生品

? B. 炒炭

? C. 酒炙

? D. 蜜炙

? E. 吴茱萸制

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

6. 【单选题】直接写药物的正名或炒制(炙)时,槐角应()

? A. 酒制

? B. 盐制

? C. 醋制

? D. 蜜制

? E. 姜汁制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7. 【单选题】处方开龙牡30g,调配时应()

? A. 煅龙骨15g、煅牡蛎15g ? B. 煅龙骨15g、生牡蛎15g ? C. 生龙骨15g、生牡蛎15g ? D. 煅龙骨30g、煅牡蛎30g ? E. 煅龙骨30g、生牡蛎30g 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

8. 【单选题】为焦三仙的药物是()

? A. 焦神曲、焦麦芽、焦莱菔子

? B. 焦槟榔、焦麦芽、焦山楂

? C. 焦神曲、焦谷芽、焦山楂

? D. 焦神曲、焦麦芽、焦鸡内金

? E. 焦神曲、焦麦芽、焦山楂

正确答案:E 我的答案:E

9. 【多选题】佐药包括()

? A. 佐助药

? B. 佐制药

? C. 引经药

? D. 调和药

? E. 反佐药

正确答案:ABE 我的答案:ABE

10. 【多选题】“四查十对”是指()

? A. 查处方

? B. 查药品

? C. 查起病原因

? D. 查配伍禁忌

? E. 查用药合理性

正确答案:ABDE 我的答案:ABDE

中药饮片处方审核、调配、核对管理制度

1、目的:为依法经营,做好处方药的处方审核、调配、核对和销售工作,特制定本规程。 2、依据:引用标准及制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及其实施条例《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及其实施细则。 3、范围:适用于处方审核、调配、核对操作的全过程。 4、职责:处方调剂员、药师、执业药师对本制度的实施负责。 5、内容: 5.1处方审核: 5.1.1人员要求:处方审核人员要由具有执业药师资格人员担任,西药师不得审核中药处方。 5.1.2审核内容:处方审核人员接到处方后对处方进行审核,首先逐项检查处方前记、正文、后记书写是否清晰、完整,确认处方的合法性。其次要审核处方用药与临床诊断的相符性;剂量、用法的正确性;选用剂型与给药途径的合理性;是否有重复给药现象;是否有潜在临床意义的药物相互作用和配伍禁忌;以及其它用药不适宜情况。

5.1.3处方拒收:处方审核人员对项目不齐或字迹辨认不清的处方拒收,并告知顾客找开方医生补齐或书写清楚;对用量、用法不准确或有配伍禁忌的处方拒收,并告知顾客找开方医生更正或重新签名;对处方所列药品本店没有的处方拒收,并告知顾客找开方医生更换其他药品。 5.2处方调配: 5.2.1处方审核合格的,处方审核人员在处方上签名,并将处方交调配人员进行调配;调配人员依照审核人员签名的处方内容逐项调配,调配过程中如有疑问,调配人员立即向处方审核人员咨询。 5.2.2调配处方时应认真、细致、准确,同时要做到“四查十对”即查处方,对科别、姓名、年龄;查药品,对药名、剂型、规格、数量;查配伍禁忌,对药品性状、用法用量;查用药合理性,对诊断证明。 5.3处方复核: 5.3.1调配人员调配完成后,在处方上签全名,将处方与药品交处方审核人员复核。处方审核人员按处方对照药品逐一进行复核。如有错发或数量不符,处方审核人员立即告知调配人员予以更正。复核无误的,在处方上签字并交还调配人员发药。 5.3.2调配人员发药的同时,向顾客交待清楚药品的用法、用量、禁忌、注意事项等。并将留存处方,按月进行装订。

白术中药材详细说明书

白术 药材名称: 白术 拼音名称: BAIZHU 别名: 山蓟、杨枹蓟、术、山芥、天蓟、山姜、山连、山精、乞力伽、冬白术 科属: 为菊科植物白术的根茎。 产地: 主产于浙江、湖北、湖南等地。以浙江于潜产者最佳,称为“于术”。 性味: [性味、归经]甘、苦,温。归脾、胃经。 功效: 健脾益气,燥湿利尿,止汗,安胎。 中成药: 共有899种中成药使用白术:复方硫酸亚铁片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复方硫酸亚铁叶酸片盐酸贝那替秦片复方胃蛋白酶散便秘通国公酒参茸阿胶儿康宁追风壮骨膏等。 应用: 1、脾气虚证。本品甘苦性温,主归脾胃经,以健脾、燥湿为主要作用,被前人誉之为“脾脏补气健脾第一要药”。脾主运化因脾气不足,运化失健,往往水湿

内生,引起食少、便溏或泄泻、痰饮、水肿、带下诸证。本品既长于补气以复 脾之健运,又能燥湿、利尿以除湿邪。治脾虚有湿,食少便溏或泄泻,常与人参、茯苓等品同用,如四君子汤(《和剂局方》)。脾虚中阳不振,痰饮内停者,宜与温阳化气、利水渗湿之品配伍,如苓桂术甘汤(《金匮要略》)。对 脾虚水肿,本品可与茯苓、桂枝等药同用。脾虚湿浊下注,带下清稀者,可与 健脾燥湿之品同用。 2、气虚自汗。本品对于脾气虚弱,卫气不固,表虚自汗者,其作用与黄芪相似而力稍逊,亦能补脾益气,固表止汗。《千金方》单用本品治汗出不止。脾 肺气虚,卫气不固,表虚自汗,易感风邪者,宜与黄芪、防风等补益脾肺、祛 风之品配伍,以固表御邪,如玉屏风散(《丹溪心法》)。 3、脾虚胎动不安。本品还能益气安胎。治疗脾虚胎儿失养者,本品可补气健脾,促进水谷运以养胎,宜与人参、阿胶等补益气血之品配伍;治疗脾虚失运,湿浊中阻之妊娠恶阻,呕恶不食,四肢沉重者,本品可补气健脾燥湿,宜与人参、茯苓、陈皮等补气健脾除湿之品配伍;治疗脾虚妊娠水肿,本品既能补气 健脾,又能利水消肿,亦常与健脾利水之品配伍使用。 配伍效用: 1、白术配伍白芍:白术甘苦温燥,入脾经,功能健脾燥湿以助运化,兼能补气安胎;白芍酸寒柔润,入肝经,长于柔肝养阴以藏血,并能缓急止痛。二药 相使为用,共奏调肝和脾、补气养血安胎之功效,用于治疗脾虚肝旺之腹痛腹泻、脘闷胁胀、食欲不振;肝郁脾虚之胸胁郁闷不舒、善太息、经行乳房胀痛、月经不调以及气血不足之面色萎黄、胎动不安等症。 2、白术配伍苍术:白术甘温,益气健脾、燥湿和中,功擅健脾,补多于散;苍术苦温,燥湿化浊、升阳散郁,长于燥湿,散多于补。二者伍用,其燥湿健 脾之功效更著,用于治疗寒湿内停之带下清稀、色白量多;脾胃不健、湿邪中 阻之食欲不振、纳差呕吐、胸脘满闷以及湿邪下注、水走肠间之腹胀、肠鸣、 泄泻等症。 3、白术配伍陈皮:白术健脾燥湿、益气固表;陈皮理气调中、燥湿化痰。二者伍用,共奏健脾燥湿、理气化痰之功效,用于治疗脾虚、湿阻、气滞之脘腹 胀满、恶心呕吐以及妊娠恶阻、胎动不安等症。 4、白术配伍大腹皮:白术甘苦性温,补中益气、燥湿健脾,功擅补中而利水;大腹皮辛温,行气消胀、利水消肿。二者伍用,有健脾燥湿、行气开壅、利水 消肿之功效,用于治疗脾虚失运、湿阻气滞之胃脘胀满、食少倦怠、腹满水肿 等症。 5、白术配伍防风:白术健脾燥湿和中,固表止汗;防风祛风散邪、舒肝散郁理脾。二者合用,共奏舒肝健脾和中、益卫固表御风之功效,用于治疗肝郁侮 脾之腹痛、腹泻以及卫气虚弱易于外感之自汗、恶风等。

中药处方格式及书写规范》

中药处方格式及书写规范第一条为规范中药处方管理,提高中药处方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处方管理办法》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适用于与中药处方开具相关的中医医疗机构及其人员。 第三条中药处方包括中药饮片处方、中成药(含医疗机构中药制剂,下同)处方,饮片与中成药应当分别单独开具处方。 第四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负责全国中药处方书写相关工作的监督管理。 第五条县级以上地方中医药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中药处方书写相关工作的监督管理。 第六条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委员会负责本医疗机构内中药处方书写的有关管理工作。 第七条医师开具中药处方时,应当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体现辨证论治和配伍原则,并遵循安全、有效、经济的原则。 第八条中药处方应当包含以下内容: (一)一般项目,包括医疗机构名称、费别、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或住院病历号、科别或病区和床位号等。可添列特殊要求的项目。 (二)中医诊断,包括病名和证型(病名不明确的可不写病名),应填写清晰、完整,并与病历记载相一致。 (三)药品名称、数量、用量、用法,中成药还应当标明剂型、规格。 (四)医师签名和/或加盖专用签章、处方日期。 (五)药品金额,审核、调配、核对、发药药师签名和/或加盖专用签章。 第九条中药饮片处方的书写,应当遵循以下要求: (一)应当体现“君、臣、佐、使”的特点要求;

(二)名称应当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准确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没有规定的,应当按照本省(区、市)或本单位中药饮片处方用名与调剂给付的规定书写; (三)剂量使用法定剂量单位,用阿拉伯数字书写,原则上应当以克(g)为单位,“g”(单位名称)紧随数值后; (四)调剂、煎煮的特殊要求注明在药品右上方,并加括号,如打碎、先煎、后下等; (五)对饮片的产地、炮制有特殊要求的,应当在药品名称之前写明; (六)根据整张处方中药味多少选择每行排列的药味数,并原则上要求横排及上下排列整齐; (七)中药饮片用法用量应当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无配伍禁忌,有配伍禁忌和超剂量使用时,应当在药品上方再次签名; (八)中药饮片剂数应当以“剂”为单位; (九)处方用法用量紧随剂数之后,包括每日剂量、采用剂型(水煎煮、酒泡、打粉、制丸、装胶囊等)、每剂分几次服用、用药方法(内服、外用等)、服用要求(温服、凉服、顿服、慢服、饭前服、饭后服、空腹服等)等内容,例如:“每日1剂,水煎400ml,分早晚两次空腹温服”; (十)按毒麻药品管理的中药饮片的使用应当严格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 第十条中成药处方的书写,应当遵循以下要求: (一)按照中医诊断(包括病名和证型)结果,辨证或辨证辨病结合选用适宜的中成药; (二)中成药名称应当使用经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并公布的药品通用名称,院内中药制剂名称应当使用经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的名称; (三)用法用量应当按照药品说明书规定的常规用法用量使用,特殊情况需要

中药处方的调配流程

中药处方的调配流程 The document was finally revised on 2021

中药处方的调配流程 一按规定进行处方审核 1.首先查看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处方日期、医师签名/盖章等,项目不全则不予调配。 2.审阅处方药名、剂量、剂数、先煎、后下等书写是否规范,如有疑问立即与处方医师联系,更改之处需医师再次签名。 3.如有相反、相畏药物时不予调配,确属病情需要时经医师再次签名后方可调配。 4.当处方剂量超量时,特别是有毒剧药如制川乌、制草乌、制附子、麻黄、马钱子、细辛等超过用量,应与处方医师联系纠正或重签字后方可调配。 5.了解各种用药禁忌,如妊娠、哺乳、肝、肾功能不全、老年、体弱者等忌服的中药,必要时提示医生及患者。 二看划价 1.由于中药的别名较多,划价工作宜由中药专业人员完成。 2.经审方合格后才能划价。 3.计价方法是将每味药的剂量乘以单价得出每味药的价格,再将全方相加即得总价,以四舍五入的方法保留至分。 4.代煎药可加收煎药费。 三是调配

1.调配前再次审查相反、相畏、禁忌、毒性药剂量等,确认处方没有差错。 2.根据药物不同体积重量选用适当的戥子,一般用克戥,称取贵重或毒性药,克以下的要用毫克戥,保证剂量准确。称量前检查定盘星准。 3.一方多剂时用递减分戥法称量,每味药应逐剂回戥,特别是毒性药禁止凭主观估量,更不可随便抓配。 4.坚硬或大块的矿石、果实、种子、动物骨及胶类药,调配时应捣碎成小块或粗末入药。 5.不得将变质、发霉、虫蛀等药品调配入药。 6.为便于核对,按照处方药味顺序调配,顺序间隔摆放。 7.先煎、后下、包煎、烊化、另煎、冲服等特殊煎煮方法的药品必须单包并注明。 四是检查复核 1.复核药品与处方所开药味和剂数是否符合,有无多配、漏配、错配、掺混他药或异物等现象; 2.有无相反、相畏、妊娠禁忌和超剂量等; 3.有无变质、发霉、虫蛀、鼠咬、泛油、以生代制、未捣碎等; 4.是否将先煎、后下、包煎、烊化、另煎、冲服等特殊要求药品单包;. 5.抽查剂量准确程度,要求每剂重量差异不超过±5%,贵重药和毒性药不超过±1%。 五是发药

常用中药处方应付及用法

常用中药处方应付及用法 一、根、根茎类药 正名:别名、处方应付 人参:写人参、白参、生晒参均付生晒参;写红参付红参 西洋参:写西洋参付西洋参。 九节菖蒲:写九节菖蒲、节菖蒲、京菖蒲均付生九节菖蒲。 三七:写三七粉付三七粉(冲服)。 三棱:写三棱、荆三棱、京三棱、炒三棱、醋三棱均付醋三棱。 干姜:写干姜付干姜。 炮姜:写炮姜付炮姜。 土茯苓:写土茯苓、仙遗粮、冷饭团均付土茯苓。 大黄:写大黄、生大黄、生军、川军、锦纹均付生大黄 写熟大黄、熟军、制大黄、制川军均付熟大黄 写大黄炭付大黄炭。 山药:写山药、生山药、光山药、淮山药、薯蓣均付生山药。 山豆根:写山豆根、广豆根均付生山豆根。 山茨菇:写山茨菇、毛茨菇、冰球子均付生山茨菇。 千年健:写千年健、生千年健均付生千年健。 川乌:写生川乌付生川乌;写川乌、制川乌均付制川乌。(先煎) 川芎:写川芎、西川芎、抚芎均付生川芎。 川牛膝:写川牛膝付生川牛膝。 川贝母:写川贝、川贝母粉付川贝母(粉)(冲服)。 天麻:写天麻、明天麻均付生天麻。 天冬:写天冬、天门冬均付生天冬。 天花粉:写天花粉、瓜蒌根、栝楼根均付生天花粉。 天南星:写南星、天南星、制南星均付制南星 写生南星、生天南星均付生天南星。 天葵子:写天葵子、紫背天葵子均付生天葵子。 太子参:写太子参、孩儿参均付太子参。 木香:写木香、广木香、云木香均付生木香。 升麻:写升麻、绿升麻、黑升麻均付生升麻;写炙升麻付蜜升麻。 乌药:写乌药、台乌药均付乌药。 牛膝:写牛膝、怀牛膝均付牛膝。 丹参:写丹参、紫丹参、赤丹参均付丹参。 巴戟天:写巴戟天、巴戟肉均付巴戟天。 甘草:写甘草、生甘草、粉甘草、国老均付生甘草。 炙甘草:写炙甘草、蜜甘草、蜜炙甘草均付炙甘草。 甘松:写甘松付甘松。 甘遂:写甘遂、制甘遂、醋甘遂均付醋甘遂 写生甘遂付生甘遂。

中药处方调剂

中药处方调剂 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中药调剂业务管理 中药是在中医药学基本理论指导下进行炮制,加工用以防治疾病的药物,包括植物药、动物药和矿石药三大类,其中植物药占大多数。中药调剂是一项具有多学科理论知识和综合性应用技术的工作,是按照医师处方,配方程序和原则,及时准确的调配和发售药剂并注以用法用量的重要药剂的调配操作。因此,调剂工作者不仅要有中药专业知识,而且要有中医理论基础知识。 调剂的基本知识 中药的配伍禁忌所谓的配伍禁忌是指某些药物配伍使用后会产生或增强不良反应,或降低和破坏原有疗效,因此,临床应当避免配合使用。人们在长期临床实践基础上,把味药的应用同药与药间的配伍关系总结为七个方面,称为药物的“七情”,即单行、相须、相使、相杀、相畏、相恶、相反,其中除单行外,都说明药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单行:是指一种药物单独应用就会发挥治疗效果,如独参汤; 相须相使:是指性能功效相类似的药物配合应用可以增强原有疗效,如党参配黄芪可增强补气之功效 相畏相杀:是指药物间能减轻或消除原有的毒性或副作用,如生姜与半夏同制可解除半夏毒性,并能加强半夏的止呕作用; 相恶:是指两药合用,一种药物能使另一种药物原有功效降低,甚至丧失,如人参与莱菔子同用,可减少人参的补气作用; 相反:是指两种药物合用,能产生或增加毒性反应或副作用。如“十八反”、“十九畏”。十八反即“本草明言十八反,半蒌贝蔹及攻乌,藻戟遂芫俱战草,诸参辛芍叛藜芦”其含义是川乌、草乌反半夏、瓜蒌、贝母、白蔹、白芨、;甘

草反海藻、大戟、甘遂、芫花;藜芦反人参、沙参、丹参、玄参、细辛、芍药等。“十九畏”即“硫黄原是火中精,朴硝一见便相争,水银莫与砒霜见,狼毒最怕密陀僧,巴豆性烈最为上,偏于牵牛不顺情,丁香莫与郁金见,牙硝难合京三棱,川乌、草乌不顺犀,人参最怕五灵脂,官桂善能调冷气若逢石脂便相欺。大凡修合看顺逆,炮烘炙浸莫相依。”其含义是:硫磺畏朴硝(芒硝),水银畏砒霜,狼毒畏密陀僧,巴豆畏牵牛子(黑白丑),丁香畏郁金(川、广郁金),牙硝畏荆三棱,川乌草乌畏犀角,人参畏五灵脂,官桂、桂枝、肉桂畏赤石脂、白石脂。 妊娠禁忌 有些药材能损害胎儿,影响胎儿生长发育,造成堕胎,致畸作用,所以常作为妊娠禁忌药物。根据药物对胎儿的损害程度不同,一般分为禁用和慎用二类。禁用的大多数是毒性较强,药性猛烈的药物,如巴豆、大戟、商陆、蜈蚣、天南星、麝香等。 慎用的大多数是烈性或有小毒的药物,包括通经祛瘀、行气破滞以及辛热、滑利等药物。如桃仁、红花、乳香、生大黄、川芎、干姜、半夏、益母草、肉桂等。中药调剂人员应牢牢掌握处方配伍禁忌,严守尽职,一旦发现有禁忌范围内的配伍处方应及时与医师联系,不可擅自处理。 处方的药物别名、并开及脚注 中药除正名外,还有别名:如金银花又称忍冬花、双花;大黄又称川军、锦纹;在医师处方中,,以一名代表两种以上药物的写法称为“并开”如青陈皮(青皮、陈皮)乳没药(乳香、没药)二冬(天冬、麦冬)苍白术(苍术、白术)赤白芍(赤芍、白芍)等。如果在并开药物的右上方注有“各”字表示每位药均按处方量称取,例如青陈皮各6克即青皮6克、陈皮6克,如果在并写药名未注有

药用白术的研究

湖北中医药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题目:药用白术的研究 姓名:李晓华 学号: 20080305002 专业:中药资源与开发 年级: 2008 级 实习单位:武汉市健恒药业有限公司指导老师:刘强 完成日期: 2012 年 5 月 10日

药用白术的研究 白术为菊科植物白术(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 Koidz.)的干燥根茎,为我国传统用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原名“术”,后因宋代林亿等人的极力推行,改为白术。白术是道地药材“浙八味”之一。野生白术主要产于浙江於潜、昌化、天目山一带,以於潜所产白术质量为佳,称“於术”,现多栽培,少有野生。2005 年版《中国药典》中白术药材居全国大宗常用中药材之首,全国年需求量 7000t[1]。白术性温,味苦甘,有补脾、益胃、燥湿、和中的功效,常用于脾胃气弱、不思饮食、腹胀泄泻、痰饮眩悸、水肿、自汗、胎动不安等症状,经典医书中就有“脾虚不健,术能补之,胃虚不纳,术能助之”的论断[2]。 1 白术的药用资源研究 1.1 白术的鉴别 1.1.1白术性状鉴别 根茎规则的肥厚团块,长3-13cm,直径1.5-7cm。表面灰黄构灰棕色,有瘤状突起及断续的纵皱和沟纹,并有须根痕,顶端有殖留茎基和芽痕。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不平坦,黄白色至淡棕色,有棕黄色的点状油室散在,烘干者断面角质样,色较深或有裂隙。茎下部叶羽状分裂,上部叶狭披针形。秋季开紫花,全为管状。气清香,味甘、微辛,嚼之略带粘性。 以个大、质坚实、断面黄白色、香气浓者为佳[3]。 1.1.2白术显微鉴别

根茎横切面:木栓层为1-5列木栓细胞,其间夹有1-2列断续的石细胞带。皮层、韧皮部及射线中散有油室,长径180-370μm,短径135-200μm。表成层环明显。木质部外侧的导管1-3列径向排列,基旁无木纤维束,内侧的导管周围有较发达的木纤维束。薄壁细胞中含草酸钙会晶和菊糖[4] 。 1.1.3 白术理化鉴别 (1)取本品粉末1g,加乙醚5ml,振摇浸出15min,滤过。取滤液2ml,置蒸发皿中,待乙醚挥散后,加含5%对二甲氨基苯甲醛的10%硫酸溶液1ml,则显玫瑰红色;再于100℃烘5min即变成紫色。(检查苍术酮)(2)薄层色谱按“苍术”顶下的方法进行薄层色谱,喷显色剂后苍术酮即显红色,烘后变成紫色[5]。 1.1.4 白术应用鉴别 (1)白术生用取其健脾而不燥,炒用则燥湿力量增加,炒焦则用在脾湿有寒,土炒则补脾止泻,米泔水制者,可以完全消灭燥气,适用于脾虚肝脏之体。 (2)术有苍白二种,古时曾通用不分。但因性效有殊,分别应用亦已甚久。苍术苦温辛烈,燥散之性有余,而补养之力不足;白术微辛,苦而不烈,燥散之性不足,而补养之力有余。故一般脾虚气弱用白术,脾为湿困苍术,止汗安胎用白术,发汗散邪用苍术[6]。 1.1.5 白术品质标志 (1)本品总灰分子得过5.0%。 (2)色度取本品最粗粉,精密称取2g,置100ml玻璃烧瓶中,加55%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中药处方格式及书写规范的通知精编版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中药处方格式及书写规 范的通知 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中药处方格式及书写规范的通知国中医药医政发〔2010〕57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中医药管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中国中医科学院: 为规范中药处方管理,提高中药处方质量,我局组织制定了《中药处方格式及书写规范》,现予印发,请各级中医医疗机构在临床工作中遵照执行。各地在执行过程中有何问题,请与我局医政司联系。 附件:中药处方格式及书写规范 中药饮片处方举例 中成药处方举例 二○一○年十月二十日 中药处方格式及书写规范 第一条为规范中药处方管理,提高中药处方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处方管理办法》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适用于与中药处方开具相关的中医医疗机构及其人员。 第三条中药处方包括中药饮片处方、中成药(含医疗机构中药制剂,下同)处方,饮片与中成药应当分别单独开具处方。 第四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负责全国中药处方书写相关工作的监督管理。 第五条县级以上地方中医药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中药处方书写相关工作的监督管理。

第六条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委员会负责本医疗机构内中药处方书写的有关管理工作。 第七条医师开具中药处方时,应当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体现辨证论治和配伍原则,并遵循安全、有效、经济的原则。 第八条中药处方应当包含以下内容: (一)一般项目,包括医疗机构名称、费别、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或住院病历号、科别或病区和床位号等。可添列特殊要求的项目。 (二)中医诊断,包括病名和证型(病名不明确的可不写病名),应填写清晰、完整,并与病历记载相一致。 (三)药品名称、数量、用量、用法,中成药还应当标明剂型、规格。 (四)医师签名和/或加盖专用签章、处方日期。 (五)药品金额,审核、调配、核对、发药药师签名和/或加盖专用签章。 第九条中药饮片处方的书写,应当遵循以下要求: (一)应当体现“君、臣、佐、使”的特点要求; (二)名称应当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准确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没有规定的,应当按照本省(区、市)或本单位中药饮片处方用名与调剂给付的规定书写; (三)剂量使用法定剂量单位,用阿拉伯数字书写,原则上应当以克(g)为单位,“g”(单位名称)紧随数值后; (四)调剂、煎煮的特殊要求注明在药品右上方,并加括号,如打碎、先煎、后下等; (五)对饮片的产地、炮制有特殊要求的,应当在药品名称之前写明;

中药处方格式

中药处方格式及书写要求 一、中药处方格式由三部分组成: (一)前记:包括医院名称、处方编号、费别、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或住院号、科别、床号、临床诊断、开具日期、病历号或地址等。 (二)正文:以Rp或R标示,注明药品名称、数量、用法。 (三)后记:医师签名或加盖专用签章,药品金额以及调配、核对的药学专业技术人员签名或加盖专用签章。 二、处方书写要求: (一)处方记载的患者一般项目应清晰、完整,并与病历记载相一致。 (二)每张处方只限于一名患者的用药。 (三)处方不能用铅笔书写,应用钢笔、碳素笔、签字笔的蓝色或黑色墨水书写。 (四)处方字迹应当清楚,不得涂改。如有修改必须在修改处签名及注明修改日期。 (五)药品名称应当使用规范的中文名称书写,没有中文名称的可以使用规范的英文名称书写;医师、药师不得自行编制药品缩写名称或者使用代号;书写药品名称、剂量、规格、用法、用量要准确规范,药品用法可用规范的中文、英文、拉丁文或者缩写体书写,但不得使用“遵医嘱”、“自用”等含糊不清字句。 (六)年龄必须写实足年龄,婴幼儿写日、月龄。必要时,婴幼儿要注明体重。 (七)中药饮片应单独开具处方。 (八)中药饮片处方的书写,可按君、臣、佐、使的顺序排列;药物调剂、煎煮的特殊要求注明在药品之后上方,并加括号,如布包、先煎、后下等;对药物的产地、炮制有特殊要求的,应在药名之前写出。 (九)为便于药学专业技术人员审核处方,医师开具处方时必须注明临床诊断。对暂不能确诊的病例,可写某某症状待查。 (十)开具处方后的空白处应划一斜线,以示处方完毕。 (十一)处方医师的签名式样或专用签章必须与在药学部门留样备查的式样相一致,不得任意改动,否则应重新登记留样备案。 (十二)处方栏目“公医、社保、自费”栏不得为空缺,需打勾明示。

中药白术采收、加工、贮藏技术系统研究

中药白术采收、加工、贮藏技术系统研究 1.课题概述 1.1白术的来源、功效和分布 白术来源于菊科(Compositae)植物白术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 Koidz.的干燥根茎[1]。白术原名“术”,包括苍术,《尔雅》等古籍中有记载。《神农本草经》将术列为上品。白术性温,味苦而带甘,归脾、胃经。具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等功效[2]。主治虚脾少食、腹胀泄泻、痰饮眩悸水肿、自汗、胎动不安等症。白术主要分布于浙江、湖南、湖北、安徽、江西、四川、福建、江苏、广东;河北、山西、陕西、贵州等省亦有分布。 1.2白术药材采收、产地初加工、贮藏现状及存在的共性问题 1.2.1采收 在定植当年10月下旬至12月上旬前后,当白术茎秆杆由绿色转黄褐色、下部叶片枯黄、上部叶片已硬化、容易折断时采收。过早采收,术株未成熟,块根鲜嫩,折干率不高,产量低,质量差;过迟新芽萌发,块根养分被消耗,于后表皮皱缩,降低品质。要防止冻伤,选择晴天土质干燥时小心挖起术块,剪去术杆,去净泥沙与杂质,不用水洗,运回加工。但术块不能堆积,也不能暴晒,以免发热萌芽和出油,影响质量。留种的在种子成熟后再采收。 1.2.2产地初加工 白术的加工有晒干和烘干两种方法。晒干的称生晒术,烘干的叫炕术。一般采用后者的为多。 生晒术:将鲜术抖净泥沙,剪去术杆,日晒至足燥为止。在翻晒时,要逐步搓擦去根须,遇雨天,要薄摊通风处,切勿堆高淋雨。不可晒后再烘,更不能晒晒烘烘,以免影响质量。 炕术:将鲜白术铺放在烘炕的竹帘上烘烤。开始火力可猛些,但要均匀,火温80℃左右,以炕面不烫手为宜。炕1小时左右,待蒸汽上升,白术表皮开始发热至稍干硬时,便可压低火力,降低温度至60一70℃。约2小时后,将白术上下翻动1次,使其受热均匀并使部分须根脱落。继续烘3一5小时后,将白术全部倒出,不断耙动,至须根大部分脱落,再修除术秆(芦茎)。此法叫“退毛术”。然后再将大、小白术分开,大的放底层、小的放上层,再烘8一12小时,温度60—70℃,约6小时翻l次,达7一8成干时,全部出炕,除去须根、粗皮及泥沙,然后再按大小分开在室内放5一7天,不宜堆高,使体内水分渗出至外表皮,再用文火(温度掌握在40一45℃)烘烤,约6小时再翻动1次,直到翻倒时发出清脆的“喀喀”声时干透术心为度。为保持炕灶内温度一致,可在白术上面覆盖麻袋等。烘烤白术时,要根据干湿度,灵活掌握火候,既要防止高温急干,烘泡烘焦,又不能低温久烘,变成油闷霉枯。燃料要用无烟火,切勿用松柴等含树脂的燃料,以免影响外色及品质,鲜白术不宜堆放太久,一般3一5天就要上炕烘烤,否则久置内质易变黄。 出口的白术多采用快速加工方法。选择壮实似瓶形的白术晒至四成干,用小刀削去少许

中药处方格式及书写规范(修改)

中药处方格式及书写规范 第一条为规范中药处方管理,提高中药处方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处方管理办法》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适用于与中药处方开具相关的中医医疗机构及其人员。 第三条中药处方包括中药饮片处方、中成药(含医疗机构中药制剂,下同)处方,饮片与中成药应当分别单独开具处方。 第四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负责全国中药处方书写相关工作的监督管理。 第五条县级以上地方中医药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中药处方书写相关工作的监督管理。 第六条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委员会负责本医疗机构内中药处方书写的有关管理工作。 第七条医师开具中药处方时,应当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体现辨证论治和配伍原则,并遵循安全、有效、经济的原则。 第八条中药处方应当包含以下内容: (一)一般项目,包括医疗机构名称、费别、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或住院病历号、科别或病区和床位号等。可添列特殊要求的项目。 (二)中医诊断,包括病名和证型(病名不明确的可不写病名),应填写清晰、完整,并与病历记载相一致。 (三)药品名称、数量、用量、用法,中成药还应当标明剂型、规格。 (四)医师签名和/或加盖专用签章、处方日期。 (五)药品金额,审核、调配、核对、发药药师签名和/或加盖专用签章。 第九条中药饮片处方的书写,应当遵循以下要求:

(一)应当体现“君、臣、佐、使”的特点要求; (二)名称应当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准确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没有规定的,应当按照本省(区、市)或本单位中药饮片处方用名与调剂给付的规定书写; (三)剂量使用法定剂量单位,用阿拉伯数字书写,原则上应当以克(g)为单位,“g”(单位名称)紧随数值后; (四)调剂、煎煮的特殊要求注明在药品右上方,并加括号,如打碎、先煎、后下等; (五)对饮片的产地、炮制有特殊要求的,应当在药品名称之前写明; (六)根据整张处方中药味多少选择每行排列的药味数,并原则上要求横排及上下排列整齐; (七)中药饮片用法用量应当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无配伍禁忌,有配伍禁忌和超剂量使用时,应当在药品上方再次签名; (八)中药饮片剂数应当以“剂”为单位; (九)处方用法用量紧随剂数之后,包括每日剂量、采用剂型(水煎煮、酒泡、打粉、制丸、装胶囊等)、每剂分几次服用、用药方法(内服、外用等)、服用要求(温服、凉服、顿服、慢服、饭前服、饭后服、空腹服等)等内容,例如: “每日1剂,水煎400ml,分早晚两次空腹温服”; (十)按毒麻药品管理的中药饮片的使用应当严格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 第十条中成药处方的书写,应当遵循以下要求: (一)按照中医诊断(包括病名和证型)结果,辨证或辨证辨病结合选用适宜的中成药;

中药处方的调配流程

中药处方的调配流程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中药处方的调配流程 一、审方 1.首先查看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处方日期、医师签名或盖章等,项目不全则不予调配。 2.审阅处方药名、剂量、剂数、先煎、后下等书写是否规范,如有疑问立即与处方医师联系,更改之处需医师再次签名。 3.如有相反、相畏药物时不予调配,确属病情需要时经医师再次签名后方可调配。 4.当处方剂量超量时,特别是有毒剧药如制川乌、制草乌、制附子、麻黄、马钱子、细辛等超过用量,应与处方医师联系纠正或重签字后方可调配。 5.了解各种用药禁忌,如妊娠、哺乳、肝、肾功能不全、老年、体弱者等忌服的中药,必要时提示医生及患者。 二、划价 1.由于中药的别名较多,划价应在审方合格后才能划价。 2.计价方法是将每味药的剂量乘以单价得出每味药的价格,再将全方相加即得总价,以四舍五入的方法保留至分。 三、调配

1.调配前再次审查相反、相畏、禁忌、毒性药剂量等,确认处方没有差错。 2. 称量前检查定计量器,保证剂量准确。 3.一方多剂时的称量,每味药应逐剂称量,特别是毒性药禁止凭主观估量,更不可随便抓配。 4.坚硬或大块的矿石、果实、种子、动物骨及胶类药,调配时应捣碎成小块或粗末入药。 5.不得将变质、发霉、虫蛀等药品调配入药。 6.为便于核对,按照处方药味顺序调配,顺序间隔摆放。 7.先煎、后下、包煎、烊化、另煎、冲服等特殊煎煮方法的药品必须单包并注明。 四、复核 1.复核药品与处方所开药味和剂数是否符合,有无多配、漏配、错配、掺混他药或异物等现象。 2.有无相反、相畏、妊娠禁忌和超剂量等。 3.有无变质、发霉、虫蛀、鼠咬、泛油、以生代制等。 4.是否将先煎、后下、包煎、烊化、另煎、冲服等特殊要求药品单包。. 五、发药 1.核对处方姓名后,询问患者开药剂数以便再次核实。

不同土炒白术中白术内酯Ⅲ和白术多糖含量比较

不同土炒白术中白术內酯Ⅲ和白术多糖含量比较 陈鸿平刘友平刘承萍李萍 (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成都 610075)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辅料土炮制白术对其主要有效成分的影响,为辅料土的筛选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同批药材,用5种不同品种的辅料土炮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白术內酯-Ⅲ的含量,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土炒白术中多糖的含量。结果白术内酯-Ⅲ含量高低为:为赤石脂炒白术>壁土炒白术>灶心土炒白术>窑土炒白术>黄土炒白术>生白术;多糖含量高低为:灶心土炒白术>黄土炒白术>赤石脂炒白术>窑土炒白术>壁土炒白术>生白术。结论白术经不同辅料土炒炮制后,白术內酯-Ⅲ和多糖的含量均有增高,但不同炮制品之间无显著差异。 关键词:白术;土炒炮制;白术內酯Ⅲ;白术多糖 Content Comparision of Atractylode III and Soluble Polysaccharide Processed with Different Soils CHEN Hong-ping, LIU You-ping, LIU Cheng-ping, LI Ping (Chengdu University of TCM, chengdu 610075, China) Abstract: Object:To discuss on the effect on the main effective ingredients of proce ssed Atratylodes (Baizhu) with different soils as excipient and provide the basis for s creening soils as processing excipient. Methods: Atratylodes of the same batch are pr ocessed with 5 different kinds of soils. Content of Atractylode III is determined by H PLC and Soluble Polysaccharide by UV spectrophotometry in different processed Atrat ylodes.Results:The contents of Atractylode III in different processed Atratylodes are Halloysitum rubrum processed Atratylodes>Wall soil processed Atratylodes>kitchen r ange soil processed Atratylodes>kiln soil processed Atratylodes>loess processed Atrat ylodes>raw Atratylodes; The contents of Soluble Polysaccharide in different processed Atratylodes are kitchen range soil processed Atratylodes>loess processed Atratylodes >Halloysitum rubrum processed Atratylodes>kiln soil processed Atratylodes>Wall so il processed Atratylodes>raw Atratylodes. Conclusion: the contents of both Atractylo de III and Soluble Polysaccharide increased after soil processed. However,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mong the processed Atratylodes with different soils.

中药处方格式及书写规范文档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中药处方格式及书写规范的通知 2010-10-27 16:22:11 出处:医政司作者: 国中医药医政发〔2010〕57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中医药管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中国中医科学院: 为规范中药处方管理,提高中药处方质量,我局组织制定了《中药处方格式及书写规范》,现予印发,请各级中医医疗机构在临床工作中遵照执行。 各地在执行过程中有何问题,请与我局医政司联系。 中药处方格式及书写规范 第一条为规范中药处方管理,提高中药处方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处方管理办法》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适用于与中药处方开具相关的中医医疗机构及其人员。 第三条中药处方包括中药饮片处方、中成药(含医疗机构

中药制剂,下同)处方,饮片与中成药应当分别单独开具处方。 第四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负责全国中药处方书写相关工作的监督管理。 第五条县级以上地方中医药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中药处方书写相关工作的监督管理。 第六条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委员会负责本医疗机构内中药处方书写的有关管理工作。 第七条医师开具中药处方时,应当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体现辨证论治和配伍原则,并遵循安全、有效、经济的原则。 第八条中药处方应当包含以下内容: (一)一般项目,包括医疗机构名称、费别、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或住院病历号、科别或病区和床位号等。可添列特殊要求的项目。 (二)中医诊断,包括病名和证型(病名不明确的可不写病名),应填写清晰、完整,并与病历记载相一致。 (三)药品名称、数量、用量、用法,中成药还应当标明剂型、规格。 (四)医师签名和/或加盖专用签章、处方日期。 (五)药品金额,审核、调配、核对、发药药师签名和/或加盖专用签章。 第九条中药饮片处方的书写,应当遵循以下要求: (一)应当体现“君、臣、佐、使”的特点要求; (二)名称应当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准确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没有规定的,应当按照本省(区、市)

发药流程图完整

门药022:中药颗粒核对发药流程 主要依据: 1、《处方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53号,自2007年5月1日起施行。 关键点: “四查十对”:查处方,对科别、姓名、年龄;查药品,对药名、剂型、规格、数量;查配伍禁忌,对药品性状、用法用量;查用药合理性,对临床诊断。 “十八反十九畏”:甘草反甘遂、大戟、海藻、芫花;乌头反贝母、瓜蒌、半夏、白蔹、白芨;藜芦反人参、沙参、丹参、玄参、细辛、芍药。硫黄畏朴硝,水银畏砒霜,狼毒畏密陀僧,巴豆畏牵牛,丁香畏郁金,川乌、草乌畏犀角,牙硝畏三棱,官桂畏赤石脂,人参畏五灵脂。 “毒性”:05版药典共收载有毒中药72种。其中大毒中药10种,有毒中药38种,小毒中药24种。列入卫生部“毒性药品管理品种”范围,受《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办法》约束的有毒中药共28种,除此之外认定其为“有毒中药”都应慎重考虑。

门药211:住院部中药颗粒(长嘱临嘱)调剂流程 主要依据: 1、《处方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53号,自2007年5月1日起施行。 关键点: “四查十对”:查处方,对科别、姓名、年龄;查药品,对药名、剂型、规格、数量;查配伍禁忌,对药品性状、用法用量;查用药合理性,对临床诊断。 “十八反十九畏”:甘草反甘遂、大戟、海藻、芫花;乌头反贝母、瓜蒌、半夏、白蔹、白芨;藜芦反人参、沙参、丹参、玄参、细辛、芍药。硫黄畏朴硝,水银畏砒霜,狼毒畏密陀僧,巴豆畏牵牛,丁香畏郁金,川乌、草乌畏犀角,牙硝畏三棱,官桂畏赤石脂,人参畏五灵脂。 “毒性”:05版药典共收载有毒中药72种。其中大毒中药10种,有毒中药38种,小毒中药24种。列入卫生部“毒性药品管理品种”范围,受《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办法》约束的有毒中药共28种,除此之外认定其为“有毒中药”都应慎重考虑。

[整理]中药处方格式及书写规范

[整理]中药处方格式及书写规范 中成药处方举例

中药饮片处方举例 第一条为规范中药处方管理,提高中药处方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处方管理办法》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适用于与中药处方开具相关的中医医疗机构及其人员。 第三条中药处方包括中药饮片处方、中成药(含医疗机构中药制剂,下同)处方,饮片与中成药应当分别单独开具处方。 第四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负责全国中药处方书写相关工作的监督管理。 第五条县级以上地方中医药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中药处方书写相关工作的监督管理。 第六条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委员会负责本医疗机构内中药处方书写的有关管理工作。

第七条医师开具中药处方时,应当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体现辨证论治和配伍原则,并遵循安全、有效、经济的原则。 第八条中药处方应当包含以下内容: (一)一般项目,包括医疗机构名称、费别、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或住院病历号、科别或病区和床位号等。可添列特殊要求的项目。 (二)中医诊断,包括病名和证型(病名不明确的可不写病名),应填写清晰、完整,并与病历记载相一致。 (三)药品名称、数量、用量、用法,中成药还应当标明剂型、规格。 (四)医师签名和/或加盖专用签章、处方日期。 (五)药品金额、审核、调配、核对、发药药师签名和/或加盖专用签章。 第九条中药饮片处方的书写,应当遵循以下要求: (一)应当体现“君、臣、佐、使”的特点要求; (二)名称应当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准确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没有规定的,应当按照本省(区、市)或本单位中药饮片处方用名与调剂给付的规定书写; (三)剂量使用法定剂量单位,用阿拉伯数字书写,原则上应当以克(g)为单位,“g”(单位名称)紧随数值后; (四)调剂、煎煮的特殊要求注明在药品右上方,并加括号,如打碎、先煎、后下等; (五)对饮片的产地、炮制有特殊要求的,应当在药品名称之前写明; (六)根据整张处方中药味多少选择每行排列的药味数,并原则上要求横排及上下排列整齐; (七)中药饮片用法用量应当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无配伍禁忌,有配伍禁忌和超剂量使用时,应当在药品上方再次签名; (八)中药饮片剂数应当以“剂”为单位;

中药处方调配流程

中药处方调配流程 中药调剂是医院药事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专业性、技术性及责任性很强的工作。中药处方调剂的正确与否,不仅会影响到医院医疗水平的好坏,更直接关系到病患者的生命安危。因此,调剂人员不仅要对医师负责,更应对患者用药安全有效负责。 中药调配工作流程可分为审方、调配、复核、发药四个环节。 一、审查处方:调剂人员收到处方后,要从头到尾仔细阅读,将处方的全部内容彻底了解,然后着重审查以下项目。 (1)处方前记的审核:包括病人姓名、年龄、性别、婚否、单位或住址、处方日期、费用类别(是否医保及医保类别)。 (2)处方正文的审核,中药名书写是否清楚正确,剂量是否超出正常量,对儿童及年老体弱者尤需注意。毒、麻药品处方是否符合规定;处方中药物是否有十八反、十九畏、妊娠禁忌等配伍禁忌;需特殊处理的药物是否有脚注;处方中药物本调剂室是否备全等。 (3)审方人员无权涂改医师处方。审核合格的处方由审方人签名,审方中若发现问题,应立即与处方医师联系,问明原因,协商处理,予以修订。决不能药师随意处理。 二、调配处方 (1)调剂人员接方后,应再次进行审方:应特别注意处方中有无配伍禁忌药;特殊管理的毒性药或麻醉药处方是否符合规定;是否有需临时炮制或特殊中药,剂量是否有误。 (2)调剂人员应随时清洁工作台面及器具,保持工作环境整洁

有序;经常检查校对秤的剂量准确性,配方时,一定要精神集中,认真仔细,按处方药味顺序逐一称量,间隔摆放,不可混为一堆,以利检查核对。 (3)一方多剂量时,不得以手代秤,可一次称取总量,按等量递减,每一剂的重量误差应控制在±5%以内。 (4)调剂人员应熟练掌握地方规定的中药饮片处方应付,按规定合理给付不同炮制规格的饮片。所调配的饮片应清洁、无杂质,符合地方中药饮片炮制规范。若发现有霉变、虫蛀、酸败、走油及假冒现象的饮片,应及时更换后才可继续调配,并将问题上报有关负责人,予以处理。 (5)需要先煎、后下、包煎等特殊处理的饮片不论有否脚注,都应按调剂规程的要求处理(应分单计量包,注明用法后与其它药一并装袋)。 (6)调剂称量时,首先要确认药名与药斗名称相符,取时要小心、仔细,避免饮片散落,造成前后药斗的串斗现象,用后应立即将药斗关好,以免其他药物撒落而造成混斗现象;瓶装药应立即将瓶塞盖好,以免张冠李戴。 (7)调剂时,一张处方未调配完决不允许调配第二张处方,以免混淆。一张处方也不宜两人共同调配,防止重配或漏配。 (8)含毒麻药处方的调配按《医疗用毒药、麻醉药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执行。 (9)处方调配完毕,调剂人员应按处方要求,对所调配的品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