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一次函数应用常用公式

一次函数应用常用公式

一次函数应用常用公式
一次函数应用常用公式

一次函数应用常用公式:

1.求函数图像的k值:(y1-y2)/(x1-x2)

2.求与x轴平行线段的中点:(x1+x2)/2

3.求与y轴平行线段的中点:(y1+y2)/2

4.求任意线段的长:√[(x1-x2)2+(y1-y2)2 ]

5.求两个一次函数式图像交点坐标:解两函数式

两个一次函数y1=k1x+b1; y2=k2x+b2 令y1=y2 得k1x+b1=k2x+b2 将解得的x=x0值代回y1=k1x+b1 ; y2=k2x+b2 两式任一式得到y=y0 则(x0,y0)即为y1=k1x+b1 与y2=k2x+b2 交点坐标

6.求任意2点所连线段的中点坐标:[(x1+x2)/2,(y1+y2)/2]

7.求任意2点的连线的一次函数解析式:(x-x1)/(x1-x2)=(y-y1)/(y1-y2) (若分母为0,则分子为0)

(x,y)为+ ,+(正,正)时该点在第一象限

(x,y)为- ,+(负,正)时该点在第二象限

(x,y)为- ,-(负,负)时该点在第三象限

(x,y)为+ ,-(正,负)时该点在第四象限

8.若两条直线y1=k1x+b1//y2=k2x+b2,则k1=k2,b1≠b2

9.如两条直线y1=k1x+b1⊥y2=k2x+b2,则k1×k2=-1

10.

y=k(x-n)+b就是直线向右平移n个单位

y=k(x+n)+b就是直线向左平移n个单位

y=kx+b+n就是向上平移n个单位

y=kx+b-n就是向下平移n个单位

口决:左加右减相对于x,上加下减相对于b。

11.直线y=kx+b与x轴的交点:(-b/k,0) 与y轴的交点:(0,b)

Excel常用函数及使用方法

excel常用函数及使用方法 一、数字处理 (一)取绝对值:=ABS(数字) (二)数字取整:=INT(数字) (三)数字四舍五入:=ROUND(数字,小数位数) 二、判断公式 (一)把公式返回的错误值显示为空: 1、公式:C2=IFERROR(A2/B2,"") 2、说明:如果是错误值则显示为空,否则正常显示。 (二)IF的多条件判断 1、公式:C2=IF(AND(A2<500,B2="未到期"),"补款","") 2、说明:两个条件同时成立用AND,任一个成立用OR函数。 三、统计公式 (一)统计两表重复 1、公式:B2=COUNTIF(Sheet15!A:A,A2) 2、说明:如果返回值大于0说明在另一个表中存在,0则不存在。 (二)统计年龄在30~40之间的员工个数 公式=FREQUENCY(D2:D8,{40,29} (三)统计不重复的总人数 1、公式:C2=SUMPRODUCT(1/COUNTIF(A2:A8,A2:A8)) 2、说明:用COUNTIF统计出每人的出现次数,用1除的方式把出现次数变成分母,然后相加。

(四)按多条件统计平均值 =AVERAGEIFS(D:D,B:B,"财务",C:C,"大专") (五)中国式排名公式 =SUMPRODUCT(($D$4:$D$9>=D4)*(1/COUNTIF(D$4:D$9,D$4:D$9))) 四、求和公式 (一)隔列求和 1、公式:H3=SUMIF($A$2:$G$2,H$2,A3:G3) 或=SUMPRODUCT((MOD(COLUMN(B3:G3),2)=0)*B3:G3) 2、说明:如果标题行没有规则用第2个公式 (二)单条件求和 1、公式:F2=SUMIF(A:A,E2,C:C) 2、说明:SUMIF函数的基本用法 (三)单条件模糊求和 说明:如果需要进行模糊求和,就需要掌握通配符的使用,其中星号是表示任意多个字符,如"*A*"就表示a前和后有任意多个字符,即包含A。 (四)多条求模糊求和 1、公式:=SUMIFS(C2:C7,A2:A7,A11&"*",B2:B7,B11) 2、说明:在sumifs中可以使用通配符* (五)多表相同位置求和 1、公式:=SUM(Sheet1:Sheet19!B2) 2、说明:在表中间删除或添加表后,公式结果会自动更新。

最常用函数公式大全

Excel函数公式大全工作中最常用Excel函数公式大全 一、数字处理 1、取绝对值 =ABS(数字) 2、取整 =INT(数字) 3、四舍五入 =ROUND(数字,小数位数) 二、判断公式 1、把公式产生的错误值显示为空 公式:C2 =IFERROR(A2/B2,"") 说明:如果是错误值则显示为空,否则正常显示。 ? 2、IF多条件判断返回值 公式:C2 =IF(AND(A2<500,B2="未到期"),"补款","") 说明:两个条件同时成立用AND,任一个成立用OR函数.

? 三、统计公式 1、统计两个表格重复的内容 公式:B2 =COUNTIF(Sheet15!A:A,A2) 说明:如果返回值大于0说明在另一个表中存在,0则不存在。 ? 2、统计不重复的总人数 公式:C2 =SUMPRODUCT(1/COUNTIF(A2:A8,A2:A8)) 说明:用COUNTIF统计出每人的出现次数,用1除的方式把出现次数变成分母,然后相加。

? 四、求和公式 1、隔列求和 公式:H3 =SUMIF($A$2:$G$2,H$2,A3:G3) 或 =SUMPRODUCT((MOD(COLUMN(B3:G3),2)=0)*B3:G3) 说明:如果标题行没有规则用第2个公式 ? 2、单条件求和 公式:F2 =SUMIF(A:A,E2,C:C) 说明:SUMIF函数的基本用法

? 3、单条件模糊求和 公式:详见下图 说明:如果需要进行模糊求和,就需要掌握通配符的使用,其中星号是表示任意多个字符,如"*A*"就表示a前和后有任意多个字符,即包含A。 ? 4、多条件模糊求和 公式:C11 =SUMIFS(C2:C7,A2:A7,A11&"*",B2:B7,B11) 说明:在sumifs中可以使用通配符*

高一数学一次函数知识点总结

高一数学一次函数知识点1 一次函数定义与定义式: 自变量x和因变量y有如下关系: y=kx+b 则此时称y是x的一次函数。 特别地,当b=0时,y是x的正比例函数。 即:y=kx(k为常数,k≠0) 高一数学一次函数知识点2. 一次函数的性质: 1.y的变化值与对应的x的变化值成正比例,比值为k 即:y=kx+b(k为任意不为零的实数b取任何实数) 2.当x=0时,b为函数在y轴上的截距。 高一数学一次函数知识点3 一次函数的图像及性质: 1.作法与图形:通过如下3个步骤 (1)列表; (2)描点; (3)连线,可以作出一次函数的图像——一条直线。因此,作一次函数的图像只需知道2点,并连成直线即可。(通常找函数图像与x轴和y轴的交点) 2.性质:(1)在一次函数上的任意一点P(x,y),都满足等式:y=kx+b。(2)一次函数与y轴交点的坐标总是(0,b),与x轴总是交于(-b/k,0)正比例函数的图像总是过原点。 3.k,b与函数图像所在象限: 当k>0时,直线必通过一、三象限,y随x的增大而增大; 当k<0时,直线必通过二、四象限,y随x的增大而减小。 当b>0时,直线必通过一、二象限; 当b=0时,直线通过原点 当b<0时,直线必通过三、四象限。 特别地,当b=O时,直线通过原点O(0,0)表示的是正比例函数的图像。

这时,当k>0时,直线只通过一、三象限;当k<0时,直线只通过二、四象限。 高一数学一次函数知识点4 确定一次函数的表达式: 已知点A(x1,y1);B(x2,y2),请确定过点A、B的一次函数的表达式。 (1)设一次函数的表达式(也叫解析式)为y=kx+b。 (2)因为在一次函数上的任意一点P(x,y),都满足等式y=kx+b。所以可以列出2个方程:y1=kx1+b……①和y2=kx2+b……② (3)解这个二元一次方程,得到k,b的值。 (4)最后得到一次函数的表达式。 高一数学一次函数知识点5 一次函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1.当时间t一定,距离s是速度v的一次函数。s=vt。 2.当水池抽水速度f一定,水池中水量g是抽水时间t的一次函数。设水池中原有水量S。g=S-ft。 高一数学一次函数知识点6 常用公式: 1.求函数图像的k值:(y1-y2)/(x1-x2) 2.求与x轴平行线段的中点:|x1-x2|/2 3.求与y轴平行线段的中点:|y1-y2|/2 4.求任意线段的长:√(x1-x2)’2+(y1-y2)’2(注:根号下(x1-x2)与(y1-y2)的平方和)

18个Excel最常用的公式运算技巧总结

18个Excel最常用的公式运算技巧总结 大家经常用Excel处理表格和数据,在处理表格和数据过程中,会用到公式和函数,下面我们就为大家整理一些Excel常用公式及使用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查找重复内容公式:=IF(COUNTIF(A:AA2)>1”重复””")。 二、用出生年月来计算年龄公式: =TRUNC((DAYS360(H6”2009/8/30″FALSE))/3600)。 三、从输入的18位身份证号的出生年月计算公式: =CONCATENATE(MID(E274)”/”MID(E2112)”/”MID(E2132))。 四、从输入的身份证号码内让系统自动提取性别,可以输入以下公式:=IF(LEN(C2)=15IF(MOD(MID(C2151)2)=1”男””女”)IF(MOD(MID(C2171)2)=1”男””女”))公式内的“C2”代表的是输入身份证号码的单元格。 五、求和:=SUM(K2:K56) ——对K2到K56这一区域进行求和;

六、平均数:=AVERAGE(K2:K56) ——对K2 K56这一区域求平均数; 七、排名:=RANK(K2,K$2:K$56) ——对55名学生的成绩进行排名; 八、等级:=IF(K2>=85”优”IF(K2>=74”良”IF(K2>=60”及格””不及格”))) 九、学期总评:=K2*0.3+M2*0.3+N2*0.4 ——假设K列、M列和N列分别存放着学生的“平时总评”、“期中”、“期末”三项成绩; 十、最高分:=MAX(K2:K56) ——求K2到K56区域(55名学生)的最高分; 十一、最低分:=MIN(K2:K56) ——求K2到K56区域(55名学生)的最低分; 十二、分数段人数统计:

中考常见公式定理

中考数学常用公式定理 1、整数(包括:正整数、0、负整数)和分数(包括:有限小数和无限环循小数)都是有理数.如:-3,,0.231,0.737373…,,.无限不环循小数叫做无理数.如:π,-,0.1010010001…(两个1之间依次多1个0).有理数和无理数统称为实数. 2、绝对值:a≥0丨a丨=a;a≤0丨a丨=-a.如:丨-丨=;丨3.14-π丨=π-3.14. 3、一个近似数,从左边笫一个不是0的数字起,到最末一个数字止,所有的数字,都叫做这个近似数的有效数字.如:0.05972精确到0.001得0.060,结果有两个有效数字6,0. 4、把一个数写成±a×10n的形式(其中1≤a<10,n是整数),这种记数法叫做科学记数法.如:-40700=- 4.07×105,0.000043=4.3×10-5. 5、乘法公式(反过来就是因式分解的公式):①(a+b)(a-b)=a2-b2.②(a±b)2=a2±2ab+b2.③(a+b)(a2-ab+b2)=a3+b3.④(a-b)(a2+ab+b2)=a3-b3;a2+b2=(a+b)2-2ab,(a-b)2=(a+b)2-4ab. 6、幂的运算性质:①a m×a n=a m+n.②a m÷a n=a m-n.③(a m)n=a mn.④(ab)n=a n b n.⑤()n=n. ⑥a-n=1 n a ,特别:()-n=()n.⑦a0=1(a≠0).如:a3×a2=a5,a6÷a2=a4,(a3)2=a6,(3a3)3=27a9, (-3)-1=-,5-2==,()-2=()2=,(-3.14)o=1,(-)0=1. 7、二次根式:①()2=a(a≥0),②=丨a丨,③=×,④=(a>0,b≥0).如:①(3-)2=45.②=6.③a<0时,=-a.④的平方根=4的平方根=±2.(平方根、立方根、算术平方根的概念) 8、一元二次方程:对于方程:ax2+bx+c=0: ①求根公式是x△=b2-4ac叫做根的判别式. 当△>0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当△=0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当△<0时,方程没有实数根.注意:当△≥0时,方程有实数根. ②若方程有两个实数根x1和x2,并且二次三项式ax2+bx+c可分解为a(x-x1)(x-x2). ③以a和b为根的一元二次方程是x2-(a+b)x+ab=0. 9、一次函数y=kx+b(k≠0)的图象是一条直线(b是直线与y轴的交点的纵坐标即一次函数在y轴上的截距).当k>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直线从左向右上升);当k<0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直线从左向右下降).特别:当b=0时,y=kx(k≠0)又叫做正比例函数(y与x成正比例),图象必过原点.

公式与函数应用

“学程导航”课时教学计划

学程预设导学策略调整与反思 学生讨论交流,回答解决问题方法(口算,笔算……) 师生活动:共同探讨,形成共识。口算笔算等方法易出错,而且速度慢! 学生活动:自主实践,学生自评,同桌互评,组长检查并组织本组讨论交流! 师生活动:学生展示,解决共性问题或预设问题(比如在“F3”单元格录入错误的公式,如何修改呢?)! 学生活动:自主实践,学生自评,同桌互评,组长检查并组织本组讨论交流!一、创设情境,问题导入 请学生观察“七年级兴趣小组报名统计表”,如何准确、快速计算每个班级的报名总人数和各个兴趣小组的报名总人数呢? 同学们知道Excel软件是一个强大的数据统计和分析工具,具有很强的计算功能,那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Excel软件的强大计算功能——公式和函数,运用公式和函数实现数据的准确快速计算。 二、探索发现,学以致用 ⑴任务1:引导学生自主实践以下任务。 在“H3”单元格中输入“8+4+12+7”,按回车键 确认后显示什么? 在“I3”单元格中输入“=8+4+12+7”,按回车 键确认后显示什么? 在“J3”单元格中输入“=B3+C3+D3+E3”,按 回车键确认后显示什么? ⑵思考:现四班有一同学要增报羽毛球,即“E3”单元格数据“7”增加为“8”,按回车键确认后“H3”“I3”“J3”单元格会有变化吗?为什么?如果要在公式中引用某单元格数据时,你认为是直接引用数值还是引数据的地址更好呢? ⑶什么样的式子称为“公式”?公式中可以包含哪些形式的内容? 以等号开始的代数式称为“公式”,公式中一般包括常数、运算符号、引用地址和函数等。 ⑷用公式在“F3”单元格计算“学生期末考试成绩”的平均得分。 过渡:同学们!用公式计算10位学生的平均分,是否需要输入10个公式呢?下面请各位同学阅读课本P63的图表,体验鼠标在各种不同状态下的功能,找出解决的方法,实现快速计算。 在“学生期末考试成绩”表中,运用“填充句柄”填充1~10的学生编号。(教师演示) 引导学生自主实践以下任务: 任务2:在“学生期末考试成绩”表中,使用公式法结合填充句柄实现快速计算每个学生的平均分。

电脑办公常用的Excel函数公式及设计方法与技巧

电脑办公常用的Excel函数 公式及设计方法与技巧 一、数字处理 1、取绝对值 =ABS(数字) 2、取整 =INT(数字) 3、四舍五入 =ROUND(数字,小数位数) 二、判断公式 1、把公式产生的错误值显示为空 公式:C2 =IFERROR(A2/B2,"") 说明:如果是错误值则显示为空,否则正常显示。 2、IF多条件判断返回值 公式:C2

=IF(AND(A2<500,B2="未到期"),"补款","") 说明:两个条件同时成立用AND,任一个成立用OR函数。 三、统计公式 1、统计两个表格重复的内容 公式:B2 =COUNTIF(Sheet15!A:A,A2) 说明:如果返回值大于0说明在另一个表中存在,0则不存在。 2、统计不重复的总人数 公式:C2

=SUMPRODUCT(1/COUNTIF(A2:A8,A2:A8)) 说明:用COUNTIF统计出每人的出现次数,用1除的方式把出现次数变成分母,然后相加。 四、求和公式 1、隔列求和 公式:H3 =SUMIF($A$2:$G$2,H$2,A3:G3) 或 =SUMPRODUCT((MOD(COLUMN(B3:G3),2)=0)*B3:G3) 说明:如果标题行没有规则用第2个公式。 2、单条件求和 公式:F2

=SUMIF(A:A,E2,C:C) 说明:SUMIF函数的基本用法。 3、单条件模糊求和 公式:详见下图 说明:如果需要进行模糊求和,就需要掌握通配符的使用,其中星号是表示任意多个字符,如"*A*"就表示a前和后有任意多个字符,即包含A。 4、多条件模糊求和 公式:C11

电子表格常用函数公式及用法

电子表格常用函数公式及用法 1、求和公式: =SUM(A2:A50) ——对A2到A50这一区域进行求和; 2、平均数公式: =AVERAGE(A2:A56) ——对A2到A56这一区域求平均数; 3、最高分: =MAX(A2:A56) ——求A2到A56区域(55名学生)的最高分;4、最低分: =MIN(A2:A56) ——求A2到A56区域(55名学生)的最低分; 5、等级: =IF(A2>=90,"优",IF(A2>=80,"良",IF(A2>=60,"及格","不及格"))) 6、男女人数统计: =COUNTIF(D1:D15,"男") ——统计男生人数 =COUNTIF(D1:D15,"女") ——统计女生人数 7、分数段人数统计: 方法一: 求A2到A56区域100分人数:=COUNTIF(A2:A56,"100") 求A2到A56区域60分以下的人数;=COUNTIF(A2:A56,"<60") 求A2到A56区域大于等于90分的人数;=COUNTIF(A2:A56,">=90") 求A2到A56区域大于等于80分而小于90分的人数; =COUNTIF(A1:A29,">=80")-COUNTIF(A1:A29," =90")

求A2到A56区域大于等于60分而小于80分的人数; =COUNTIF(A1:A29,">=80")-COUNTIF(A1:A29," =90") 方法二: (1)=COUNTIF(A2:A56,"100") ——求A2到A56区域100分的人数;假设把结果存放于A57单元格; (2)=COUNTIF(A2:A56,">=95")-A57 ——求A2到A56区域大于等于95而小于100分的人数;假设把结果存放于A58单元格;(3)=COUNTIF(A2:A56,">=90")-SUM(A57:A58) ——求A2到A56区域大于等于90而小于95分的人数;假设把结果存放于A59单元格; (4)=COUNTIF(A2:A56,">=85")-SUM(A57:A59) ——求A2到A56区域大于等于85而小于90分的人数; …… 8、求A2到A56区域优秀率:=(COUNTIF(A2:A56,">=90"))/55*100 9、求A2到A56区域及格率:=(COUNTIF(A2:A56,">=60"))/55*100 10、排名公式: =RANK(A2,A$2:A$56) ——对55名学生的成绩进行排名; 11、标准差:=STDEV(A2:A56) ——求A2到A56区域(55人)的成绩波动情况(数值越小,说明该班学生间的成绩差异较小,反之,说明该班存在两极分化); 12、条件求和:=SUMIF(B2:B56,"男",K2:K56) ——假设B列存放学生的性别,K列存放学生的分数,则此函数返回的结果表示求该班

《正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知识点归纳

《正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知识点归纳 《正比例函数》知识点 表达式:y=kx (心0的常数) 图像:正比例函数y=kx的图像是:一条经过(0,0)和(1, 说明:正比例函数y=kx的图像也叫做“直线y=kX';性质特 征: 1、图像经过的象限: k>0时,直线过原点,在一、三象限; k<0时,直线过原点,在二、四象限; 增减性及图像走向: k>0时,y随x增大而增大 k<0时,y随x增大而减小 ,直线从左往右由高降低; ,直线从左往右由低升高; 1、y与x成正比例:y=kx (k工0); 2、y 与x+ a 成正比例:y=k(x + a)(k 工0); 3、y + a与x成正比例:y + a=kx (k工0); 4、y + a 与x+ b 成正比例:y + a= k(x + b)(k 工0); 《一次函数》知识点 表达式:y=kx+b (心0, k, b为常数) 注意:(1)k M0,自变量x的最高次项的系数为1 ; (2)当b=0时,y=kx,y叫x的正比例函数。 四 、 成正比例关系的几种表达形式: 的直线; 2、

、图像: 一次函数y=kx+b (k丰0, b丰0)的图像是:一条经过(」,0)和 k (0, b)的直线。 说明:(1)一次函数y=kx+b (k工0, b工0)的图像也叫做“直线 y=kx+b” ; (2)直线y=kx+b与x轴的交点坐标是:(-丄,0); k 直线y=kx+b与y轴的交点坐标是:(0,b). 三、性质特征: 1、图像经过的象限: (1)、k>0, b>0时,直线经过一、二、三象限; (2)、k>0, b< 0时,直线经过一、三、四象限; (3)、k < 0,b>0时,直线经过一、二、四象限; (4)、k < 0, b < 0时,直线经过二、三、四象限; b/0 2、增减性及图像走向: k>0时,y随x增大而增大,直线从左往右由高降低; k<0时,y随x增大而减小,直线从左往右由低升高; 3、一次函数y=kx+b (k工0, b工0)中“ k和b的作用”: (1)k的作用:k决定函数的增减性和图像的走向 k>0时,y随x增大而增大,直线从左往右由高降低; k<0时,y随x增大而减小,直线从左往右由低升高; (2)I k I的作用:l k I决定直线的倾斜程度 I k I越大,直线越陡,直线越靠近y轴,与x轴的夹角越大;

公式与函数的应用

公式与函数的应用 (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 (总题数:1,分数:100.00) 1.说明:对于以下测试题,可以打开“销售统计表.xls”、“销量核实表.xls”和“水果销售表.xls”(光盘:/素材/第3章)作为练习环境,或通过光盘中的模拟练习(光盘:/模拟练习/第3章/第1~21题)板块进行测试,并通过光盘中的试题精解(光盘:/试题精解/第3章/第1~21题)模块观看答题演示。 第1题用编辑栏计算“销售统计表”中李建国6月份的剩余任务。 第2题利用复制数据的方法,将“6月统计”工作表中E5单元格的公式相对引用到E8单元格中。 第3题将“6月份统计”工作表中E5单元格的公式绝对引用到E6单元格中。(列标不变,符号自动变化。) 第4题将“6月份统计”工作表中E5单元格的公式混合引用到E6单元格中。 第5题在当前工作表的G5单元格中利用直接输入法计算“6月统计”工作表中的E5单元格和“5月剩余”工作表中B5单元格的和。 第6题利用鼠标单击法在H5单元格中求出引用“Book2”工作簿中“Sheet1”工作表中的A1单元格的值与“6月统计”工作表中G5单元格的值之和。 第7题利用自动求和按钮求出“08年度”工作表中“内存”的总和。 第8题利用自动计算功能求出“08年度”工作表中主板的最小值。 第9题在G16单元格中,利用“插入函数”对话框求G3:G14单元格区域的平均值。 第10题通过函数计算E3:E14单元格区域的总和,并将计算结果显示在E15单元格中。 第11题在F16单元格中利用函数计算出F3:F14单元格区域的平均值。 第12题利用函数计算“6月统计”工作表中A3:D23单元格区域中内容为数字的单元格个数,并将结果显示在C25单元格中。 第13题通过菜单命令插入函数,计算“6月统计”工作表中B3:B23单元格区域中的最大值,结果显示在B24单元格中。 第14题在“6月统计”工作表中,插入函数并计算C3:C23单元格区域中的最小值,填充在C24单元格中。第15题在当前工作表的A19单元格中计算22:00到08:00期间相差的时间。 第16题用函数统计“销量核实表”的B2:G14这一区域中值大于30的单元格个数,并将结果显示在115单元格中。 第17题利用菜单命令插入函数,对“08年度”工作表中“18.80”数字取整并将结果显示在114单元格中。第18题在“08年度”工作表的13单元格中,利用手工输入函数将G3单元格的数值四舍五入后保留一位小数。 第19题在“销量核实表”的B15:G15单元格区域中通过嵌套函数判断,当总和大于320时显示总和值,否则显示“差”,利用“插入函数”对话框实现计算。 第20题利用工具按钮插入函数,在I3:I14单元格区域中添加本月总和评价,要求本月总和低于或等于180为“良”,高于180为“优”,拖动鼠标填充其他月份的总和。 第21题利用函数查找单价为4.5的水果,结果填充在C4单元格中。 (分数:100.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三角函数公式及其记忆方法

三角函数公式及其记忆方法 一、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 (一)基本关系 1、倒数关系 1cot tan =?αα 1csc sin =?αα 1sec cos =?αα 2、商的关系 αααtan cos sin = ααα tan csc sec = αααcot sin cos = αα α cot sec csc = 3、平方关系 1cos sin 22=+αα αα22sec tan 1=+ αα22csc cot 1=+ (二)同角三角函数关系六角形记忆法 构造以"上弦、中切、下割;左正、右余、中间1"的正六边形为模型。 1、倒数关系 对角线上两个函数互为倒数; 2、商数关系 六边形任意一顶点上的函数值等于与它相邻的两个顶点上函数值的乘积。 (主要是两条虚线两端的三角函数值的乘积,下面4个也存在这种关系。)。由此,可得商数关系式。 3、平方关系 在带有阴影线的三角形中,上面两个顶点上的三角函数值的平方和等于下面 顶点上的三角函数值的平方。 二、诱导公式的本质 所谓三角函数诱导公式,就是将角n·(π/2)±α的三角函数转化为角α的三角函数。 (一)常用的诱导公式 1、公式一: 设α为任意角,终边相同的角的同一三角函数的值相等: z k k ∈=+,sin )2sin(ααπ z k k ∈=+,cos )2cos(ααπ z k k ∈=+,tan )2tan(ααπ z k k ∈=+,cot )2cot(ααπ z k k ∈=+,sec )2sec(ααπ z k k ∈=+,csc )2csc(ααπ 2、公式二:α为任意角,π+α的三角函数值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ααπsin )sin(-=+ ααπcos )cos(-=+ ααπtan )tan(=+ ααπcot )cot(=+ ααπsec )sec(-=+ ααπcsc )csc(-=+ 3、公式三:任意角α与 -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ααsin )sin(-=- ααcos )cos(=- ααtan )tan(-=- ααcot )cot(-=- ααsec )sec(=- ααcsc )csc(-=-

常用excel函数公式大全

常用的excel函数公式大全 一、数字处理 1、取绝对值 =ABS(数字) 2、取整 =INT(数字) 3、四舍五入 =ROUND(数字,小数位数) 二、判断公式 1、把公式产生的错误值显示为空 公式:C2 =IFERROR(A2/B2,"") 说明:如果是错误值则显示为空,否则正常显示。

2、IF多条件判断返回值 公式:C2 =IF(AND(A2<500,B2="未到期"),"补款","") 说明:两个条件同时成立用AND,任一个成立用OR函数。 三、统计公式 1、统计两个表格重复的内容 公式:B2 =COUNTIF(Sheet15!A:A,A2) 说明:如果返回值大于0说明在另一个表中存在,0则不存在。

2、统计不重复的总人数 公式:C2 =SUMPRODUCT(1/COUNTIF(A2:A8,A2:A8)) 说明:用COUNTIF统计出每人的出现次数,用1除的方式把出现次数变成分母,然后相加。 四、求和公式

1、隔列求和 公式:H3 =SUMIF($A$2:$G$2,H$2,A3:G3) 或 =SUMPRODUCT((MOD(COLUMN(B3:G3),2)=0)*B3:G3)说明:如果标题行没有规则用第2个公式 2、单条件求和 公式:F2 =SUMIF(A:A,E2,C:C) 说明:SUMIF函数的基本用法

3、单条件模糊求和 公式:详见下图 说明:如果需要进行模糊求和,就需要掌握通配符的使用,其中星号是表示任意多个字符,如"*A*"就表示a前和后有任意多个字符,即包含A。

4、多条件模糊求和 公式:C11 =SUMIFS(C2:C7,A2:A7,A11&"*",B2:B7,B11) 说明:在sumifs中可以使用通配符* 5、多表相同位置求和 公式:b2 =SUM(Sheet1:Sheet19!B2) 说明:在表中间删除或添加表后,公式结果会自动更新。 6、按日期和产品求和

初二数学一次函数知识点总结

一次函数知识点总结 基本概念 1、变量:在一个变化过程中可以取不同数值的量。常量:在一个变化过程中只能取同一数值的量。 例题:在匀速运动公 式svt中,v表示速度,t表示时间,s表示在时间t内所走的路程,则变量是________,常量是_______。在圆的周长公式C=2πr中,变量是________,常量是_________. 2、函数:一般的,在一个变化过程中,如果有两个变量x和y,并且对于x的每一个确定的值,y都有唯一确定 的值与其对应,那么我 们就把x称为自变量,把y称为因变量,y是x的函数。 *判断Y是否为X的函数,只要看X取值确定的时候,Y是否有唯一确定的值与之对应 例题:下列函数(1)y=πx(2)y=2x-1(3)y= 1 x (4)y=2 -1-3x(5)y=x2-1中,是一次函数的有() (A)4个(B)3个(C)2个(D)1个 3、定义域:一般的,一个函数的自变量允许取值的范围,叫做这个函数的定义域。 4、确定函数定义域的方法: (1)关系式为整式时,函数定义域为全 体实数;(2)关系式含有分式时,分式的分母不等于零; (3)关系式含有二次根式时,被开放方数大于等于零;(4)关系式中含有指数为零的式子时,底数不等于零; (5)实际问题中,函数定义域还要和实际情况相符合,使之有意 义。 例题:下列函数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x≥2的是() A.y=2xB.y= 1 x 2 C.y= 2 4xD.y=x2·x2 函数yx5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 1 已知函数2 yx,当1x1时,y的取值范围是() 2 A. 5 2 3 yB. 2 3 2 5 yC. 2 3 2 5 yD. 2 3 2 y 5 2 5、函数的图像 一般来说,对于一个函数,如果把自变量与函数的每对对应值分别作为点的横、纵坐标,那么坐标平面 内由 这些点组成的图形,就是这个函数的图象. 6、函数解析式:用含有表示自变量的字母的代数式表示因变量的式子叫做解析式。 7、描点法画函数图形的一般步骤 第一步:列表(表中给出一些自变量的值及其对应的函数值); 第二步:描点(在直角坐标系中,以自变量的值为横坐标,相应的函数值为纵坐标,描出表格中数值对应的 各点);第三步:连线(按照横坐标由小到大的顺序把所描出的各点用平滑曲线连接 起来)。 8、函数的表示方法 列表法:一目了然,使用起来方便,但列出的对应值是有限的,不易看出自变量与函数之间的对应规 律 。 解析式法:简单明了,能够准确地反映整个变化过程中自变量与函数之间的相依关系,但有些实际问题中的函数关系,不能用解析式表示。 图象法:形象直观,但只能近似地表达两个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 9、正比例函数及性质 一般地,形如y=kx(k是常数,k≠0的)函数叫做正比例函数,其中k叫做比例系数. 注:正比例函数一般形式y=kx(k不为零)①k不为零②x指数为1③b取零 当k>0时,直线y=kx经过三、一象限,从左向右上升,即随x的增大y也增大;当k<0时,?直线y=kx经过 二、四象限,从左向右下降,即随x增大y反而减小. (1)解析式:y=kx(k是常数,k≠0)

第三节 公式与函数的应用

第三节公式与函数的应用 一、公式的应用(★★★) (一)公式的概念及其构成 例如:=68+B2*3-SUM(C1:C5) 包含:=、运算体、运算符(公式总是以等号“=”开始)1.运算体是指能够运算的数据或者数据所在单元格的地址名称、函数等。上例中68、B2、SUM(C1:C5) 2.运算符是使Excel自动执行特定运算的符号。Excel中,运算符主要有四种类型:算术运算符、比较运算符、文本运算符、引用运算符。 (1)算术运算符:可以完成基本的数学运算,包括: “+”(加)、“-”(减)、“*”(乘)、“/”(除)、“^”(乘方)等,运算的结果为数值。 (2)比较运算符:可以比较两个同类型的数据(都是数值或都是字符或都是日期),包括: “=”(等于)、“>”(大于)、“<”(小于)、“>=”(大于等于)、“<=”(小于等于)、“<>”(不等于),运算的结果为逻辑值TRUE或FALSE。(3)文本运算符:“&”(连接运算符),用于把前后两个字符串连接在一起,生成一个字符串。算术运算符和文本运算符优于比较运算。

(4)引用运算符:是Excel特有的运算符,用于单元格引用,可以将单元格区域合并运算,包括: ①区域运算符“:”(冒号):产生对包括在两个引用之间的所有单元格的引用,上例中SUM(C1:C5)。 ②联合运算符“,”(逗号):将多个引用合并为一个引用,即取多个区域的并集如SUM (A1:A5,C1:C5)。 ③交叉运算符“”(空格):产生对多个引用共有的单元格的引用,即多个区域的交集,如 SUM (A1:B5 A4:D9),相当于SUM (A4:B5)。 (二)公式的创建与修改 1.公式的创建 手动输入、移动点击输入 编辑栏显示公式单元格显示计算结果 【链接】报表管理模块中公式的录入,需要在“显示公式”或“格式”状态下。 2.公式的编辑 快捷键:F2 (三)公式的运算次序 1.优先级次相同的运算符: 从左至右运算

三角函数常用公式公式及用法

三角函数常用公式及用法 珠海市金海岸中学 唐云辉 1、终边相同的角及其本身在内的角的表示法: S={ | k 360°,k Z},或者 S { | 用法:用来将任意角转化到 0?2的范围以便于计算。 公式中k 的求法: 如是正角就直接除以3600或2,得到的整数 就是我们 要求的k ,剩余的角就是公式中 的;如果是 负角,就先取绝对值然后再去除以 3600或者2,得到 的整数加1后再取相反数就是上述公式中的 k,等于3600或者2减去剩余的角的值。 用法:前者是弧长公式,用以计算圆弧的长度;后者为扇形的面积公式,用以计算扇形的面积。 3.三角形面积公式: 1 , 1 1 1 abc 2 S 』= a h a = ab si nC =—bc si nA = —ac si nB = =2R sin A si n B si nC 2 2 2 4R 2 a sin BsinC 2 sin A 2 2 b sinAsinC c sinAsinB = = =pr= P (P a)(p b)(p c) 2si nB 2sinC 1 ( 其中p -(a 2 4 ?同角关系: b c) , r 为三角形内切圆半径) (1 )、商的关系:① tan =y = sin x cos 用法:一般用来计算三角函数的值。 (2 )、平方关系:sin 2 cos 2 1 行运算,遇到sin cos m 就先平方而后再运算, 遇到sin cos sin 2 cos 2 这类题目就联想 2 2 到分母为"1” =s in cos 进行运算即可。 --------- K (3)、辅助角公式: asin bcos Va 2 b 2 sin( ) (其中 a>0,b>0 ,且 tan —) a 用法:用以将两个异名三角函数转化成同名三角函数,以便于求取相关的三角函数。 5、函数y= Asin( x ) k 的图象及性质:( 0, A 0 ) 2、 L 弧长= n nR R =180 扇 =丄LR 」F 2 2 2 n R 2 360 2k ,k Z} 用法:凡是见了 sin cos m 或者sin cos ?2 sin 2 cos 的形式题目都可以用上述平方关系进

Excel中公式与函数的应用教学设计

Excel中公式与函数的应用教学设计Application teaching design of formula and fu nction in Excel

Excel中公式与函数的应用教学设计 前言:小泰温馨提醒,信息技术是主要用于管理和处理信息所采用的各种技术的总称,主要是应用计算机科学和通信技术来设计、开发、安装和实施信息系统及应用软件。本教案根据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的要求和针对教学对象是初中生群体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excel的公式组成格式。理解函数的概念,掌握常见函数如(sum,average)的使用。 2、能力目标:掌握使用函数(sum,average)计算所给数据的求和,求平均值,并且能够根据工作需要修改函数参数,最后达到能够利用所学知识与技能来解决现实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 3、情感目标:故事情境的导入,激发了学生学习excel电子表格的强烈欲望,在逐一问题得到解决中,感受学习excel电子表格必要性和重要性。在任务的驱动下,激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在任务的完成过程中体会成功的喜悦,并在具体的任务中感受助人为乐的快乐与充实。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公式格式的输入,sum、average函数的插入和使用。 2、难点:公式格式的修改,函数参数的正确使用以及修改。 三、教学方法:

引导操作,自主探究,任务驱动,互助学习 四、教学素材准备: excel电子表格版的学生成绩单。 五、教学过程 1、情境引入: (1)、刘老师是位有着28年教学经验的老教师,在这28年当中,都担任班主任,工作尽心尽责,深受学生、校领导、家长的好评!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学校从今年起开始步入无纸化办公,面对计算机的使用操作,刘老师感觉心有余而力不足,毕竟老了.如今刘老师要分析学生第一次月考成绩,面对excel电子表格,她向以往填纸制表格一样,用计算器逐个计算,然后再填入表格中,用时大概两个小时。对于这项工作,如果你会操作电子表格,只需两分钟左右就可以解决。同学们,你们想拥有这种能力吗?愿意帮刘老师的大忙吗? (2)、刘老师要处理的excel电子表格。 (3)、通过观察刘老师要处理的excel电子表格,让学生明确要学习的内容与目的,——引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2、明确学习目标 (1)、了解公式的概念,掌握公式格式,并使用公式对数据进行处理。 (2)、了解函数的概念,掌握常用函数的使用如:求和函数 sum,求平均值函数 average。

EXCEL的常用函数计算公式速记使用技巧-(举例)

EXCEL的常用函数计算公式速记使用技巧-(举例)一、单组数据加减乘除运算指令: ①单组数据求乘法公式:=(A1/B1) 举例:在C1中输入 =A1/B1 即求10与5的商值2,电脑操作方法同上; ②单组数据求乘法公式:=(A1*B1) 举例:在C1中输入 =A1*B1 即求10与5的积值50,电脑操作方法同上; ③单组数据求减差公式:=(A1-B1) 举例:在C1中输入 =A1-B1 即求10与5的差值5,电脑操作方法同上; ④单组数据求加和公式:=(A1+B1) 举例:单元格A1:B1区域依次输入了数据10和5,计算:在C1中输入 =A1+B1 后点击键盘“Enter(确定)”键后,该单元格就自动显示10与5的和15。 ⑤其它应用: 在D1中输入 =A1^3 即求5的立方(三次方); 在E1中输入 =B1^(1/3)即求10的立方根 小结:在单元格输入的含等号的运算指令式,Excel中称之为公式,都是数学里面的基本运算指令,只不过在计算机上有的运算指令符号发生了改变——“×”与“*”同、“÷”与“/”同、“^”与“乘方”相同,开方作为乘方的逆运算指令,把乘方中和指数使用成分数就成了数的开方运算指令。这些符号是按住电脑键盘“Shift”键同时按住键盘第二排相对应的数字符号即可显示。如果同一列的其它单元格都需利用刚才的公式计算,只需要先用鼠标左键点击一下刚才已做好公式的单元格,将鼠标

移至该单元格的右下角,带出现十字符号提示时,开始按住鼠标左键不动一直沿着该单元格依次往下拉到你需要的某行同一列的单元格下即可,即可完成公司自动复制,自动计算。 二、多组数据加减乘除运算指令: ①多组数据求加和公式:(常用) 举例说明:=SUM(A1:A10),表示同一列纵向从A1到A10的所有数据相加; =SUM(A1:J1),表示不同列横向从A1到J1的所有第一行数据相加; ②多组数据求乘积公式:(较常用) 举例说明:=PRODUCT(A1:J1)表示不同列从A1到J1的所有第一行数据相乘; =PRODUCT(A1:A10)表示同列从A1到A10的所有的该列数据相乘; ③多组数据求相减公式:(很少用) 举例说明:=A1-SUM(A2:A10)表示同一列纵向从A1到A10的所有该列数据相减; =A1-SUM(B1:J1)表示不同列横向从A1到J1的所有第一行数据相减; ④多组数据求除商公式:(极少用) 举例说明:=A1/PRODUCT(B1:J1)表示不同列从A1到J1的所有第一行数据相除; =A1/PRODUCT(A2:A10)表示同列从A1到A10的所有的该列数据相除; 三、其它应用函数代表指令: ①平均函数 =AVERAGE(:);②最大值函数 =MAX (:);③最小值函数 =MIN (:); ④统计函数 =COUNTIF(:):举例:Countif ( A1:B5,”>60”) 说明:统计分数大于60分的人数,注意,条件要加双引号,在英文状态下输入。 1、请教excel中同列重复出现的货款号应怎样使其合为一列,并使款号后的数 值自动求和?

Excel中公式和函数的作用和方法

Excel中公式和函数的作用和方法 公式是单个或多个函数的结合运用。 AND “与”运算,返回逻辑值,仅当有参数的结果均为逻辑“真(TRUE)”时返回逻辑“真(TRUE)”,反之返回逻辑“假(FALSE)”。条件判断 A VERAGE 求出所有参数的算术平均值。数据计算 COLUMN 显示所引用单元格的列标号值。显示位置 CONCA TENATE 将多个字符文本或单元格中的数据连接在一起,显示在一个单元格中。字符合并 COUNTIF 统计某个单元格区域中符合指定条件的单元格数目。条件统计 DA TE 给出指定数值的日期。显示日期 DA TEDIF 计算返回两个日期参数的差值。计算天数 DAY 计算参数中指定日期或引用单元格中的日期天数。计算天数 DCOUNT 返回数据库或列表的列中满足指定条件并且包含数字的单元格数目。条件统计FREQUENCY 以一列垂直数组返回某个区域中数据的频率分布。概率计算 IF 根据对指定条件的逻辑判断的真假结果,返回相对应条件触发的计算结果。条件计算INDEX 返回列表或数组中的元素值,此元素由行序号和列序号的索引值进行确定。数据定位 INT 将数值向下取整为最接近的整数。数据计算 ISERROR 用于测试函数式返回的数值是否有错。如果有错,该函数返回TRUE,反之返回FALSE。逻辑判断 LEFT 从一个文本字符串的第一个字符开始,截取指定数目的字符。截取数据 LEN 统计文本字符串中字符数目。字符统计 MATCH 返回在指定方式下与指定数值匹配的数组中元素的相应位置。匹配位置 MAX 求出一组数中的最大值。数据计算 MID 从一个文本字符串的指定位置开始,截取指定数目的字符。字符截取 MIN 求出一组数中的最小值。数据计算 MOD 求出两数相除的余数。数据计算 MONTH 求出指定日期或引用单元格中的日期的月份。日期计算 NOW 给出当前系统日期和时间。显示日期时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