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腊八粥》教案(共2课时,附板书)

《腊八粥》教案(共2课时,附板书)

《腊八粥》教案(共2课时,附板书)
《腊八粥》教案(共2课时,附板书)

3-1腊八粥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内心情感。

2.学习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

3.体会人物特点,感受浓浓亲情。

二、基础知识

1.生字:

枣落叶灌木或乔木,枝有刺,叶卵形,开小黄花,核果称“枣子”或“枣儿”,椭圆形,熟时红色,可食:枣红、枣泥、囫囵吞枣(喻读书等不加分析辨别地笼统接受)。

仁果核内部分或其他硬壳中可以吃的部分:核桃仁儿。

沸开,滚,液体受热到一定温度时,内部发生气泡,表面翻滚,变成蒸气:沸点、沸水、沸涌、人声鼎沸。

沸腾(亦喻事物蓬勃发展或情绪高涨)。

沸反盈天(形容人声喧闹,乱成一片)。

唾口腔里的消化液:唾液、唾涎、唾沫。

肿皮肉浮胀:肿胀、肿瘤、肿痛、浮肿、红肿、脓肿。

胀体积变大:膨胀、肿胀、热胀冷缩。

拣挑选:挑拣、拣择、拣选、挑肥拣瘦。

2.会写的词语:

唾手可得、腊月、挑拣、浓稠、

仁至义尽、肿胀、沸腾、红枣

3.解词:

(1)唾手可得:唾手:往手上吐唾沫。动手就可以取得。

比喻极容易得到。

(2)仁至义尽:至:极,最;尽:全部用出。竭尽仁义之道。指人的善意和帮助已经做到了最大限度。

三、教材分析

1.教材特点:

本文是《腊八粥》一文的节选。围绕八儿特别想吃腊八粥展开故事情节,通过对八儿与妈妈的描写充分体现了孩子对腊八粥的渴望与喜爱,字里行间流露着浓浓的亲情。

2.教学重点:

结合文章对人物细致描写,体现人物特点,感受深深情感。

3.教学难点:

在字里行间中体会八儿对腊八粥的渴望与喜爱,体会浓浓亲情。

4.教学突破点:

以“腊八粥”为切入点,结合文章中对腊八粥的描写,深入体会文中八儿对腊八粥的喜爱与渴望之情,从而感悟一家人的情感。

四、教法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初读课文,了解大概,学习生字新词,扫清文字障碍。

教学过程:

1.导入揭题。

(1)有句俗语“腊七腊八,冻掉下巴”说明在腊月初七、初八这几天,天气很冷。于是,产生了一种民俗,在腊八这一天要吃腊八粥,把下巴粘牢。这就是腊八粥的由来。

(2)你们对腊八粥还有什么了解?谈谈你对腊八粥的印象。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腊八粥”的文章。

2.初读课文。

自由读课文,思考课文围绕“腊八粥”讲了一件什么事?

3.学习生字新词。

(1)指名读课文,订正字音。

(2)小组内自学生字新词。

4.再读课文。

在文中找一找,这是什么样的腊八粥?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深入理解课文,感受浓浓亲情。

教学过程:

1.读课文,回忆: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文中的“八儿”对腊八粥怀着一种什么的心情?

3.结合文章中相关语句,谈谈自己的看法。

(从哪些语句中,能够看出,八儿对腊八粥的喜爱与渴望?)

4.从文章中对妈妈与八儿的对话中,除了能看出八儿嘴馋,十分想吃腊八粥以外,你还能感受到什么?

5.课外拓展,找到《腊八粥》原文,继续读一读,从中深入感受一下这一家人的浓浓亲情。

五、板书设计

腊八粥

喜得快要发疯了

八儿急得眼睛都红了幸福

惊得喊了起来了

六、资料索引与精华

作者简介——沈从文

沈从文原名沈岳焕,主要笔名还有休芸芸、甲辰、上官碧、璇若等。湖南凤凰人。1918年自家乡小学毕业后,随当地土著部队流徒于湘、川、黔边境与沅水流域一带,后正式参军,当过上士司书。

1922年在五四思潮吸引下自身来到北京,升学未成,在郁达夫、徐志摩等人鼓励下,于艰苦条件下自学写作。1924年,他的作品最早载于《晨报副刊》,接着又在《现代评论》、《小说月报》上发表。1928年,与胡也频、丁玲相继来到上海,曾共同创办《红黑》杂志。1929年在上海中国公学教书。这时期的作品结集为《鸭子》、《旅店及其他》、《蜜柑》等,所描写的湘西乡俗民风和鲜明的生活,引起人们的注目。《萧萧》、《牛》、《柏子》、《阿丽思中国漫游奇境记》显示了他早期小说较成功的乡土抒写和历史文化思考。

1930年后赴青岛大学执教,创作日丰。到抗战前,出版了20多个作品集,有《石子船》、《虎雏》、《月下小景》、《八骏图》等,还有重要的选本《从文小说习作选》。中篇小说《边城》于1934年问世,标志着他的小说的成熟。

抗战爆发后,经武汉、长沙,取道湘西去云南。途经沅陵时,写散文《湘西》、

长篇小说《长河》(第1卷)。后至昆明西南联大任教。1945年后回京,在北京大学教书。问时编《大公报》、《益世报》文艺副刊。

1949年以后,长期从事文物工作。先后在中国历史博物馆、故宫博物院研究中国古代服饰和物质文化史。1960年发表《龙凤艺术》等文。1978年调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他以作家身份被邀参加第三次全国文代会,增补为全国文联委员。1980年曾赴美国讲学。1981年出版了历时15年写成的《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专著。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