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对_罗生门_的哲学解读

对_罗生门_的哲学解读

对_罗生门_的哲学解读
对_罗生门_的哲学解读

对 罗生门 的哲学解读

邱紫华 陈 欣

内容提要:日本著名作家芥川龙之介的小说 罗生门 和 竹林中 由日本著名导演黑泽明改编拍摄为电影 罗生门 ,无论是小说 竹林中 还是电影 罗生门 ,都由于事件的真相难以准确地认定,而被人们视为 各说各话的难解之谜 。本文认为,芥川龙之介由于深受佛教禅宗思想的影响,在作品中表达了这样的哲学理念:任何真理都是相对的,只是有限范围内的真理,这又与后现代哲学不谋而合;正因此,小说以及电影都没有对事件和人物表现出情感方面的倾向性,也没有做出道德上的结论;芥川龙之介和黑泽明通过自己的作品,共同制造了关于人性的一个永远无解的悬念。

关键词:芥川龙之介 黑泽明 罗生门 禅宗哲学 后现代哲学

作者简介:邱紫华,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东方美学与东方文学;陈欣,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生。

T itle:The Philosophical Interpretation o f Rassyo m on

Abst ract:The fil m Rassyo m on d irected by the fa m ous Japanese d irector Kurosa w a Ak iro w as based on stories Rassyo m on and In t h e B a m boo F orest w ritten by the fa m ous Japanese w r iter Ryo-nosuke Akutaga w a.The fil m Rass yo m on and the story In the B a m boo Forest are regar ded as un-fatho m ab le en i g m a because t h e whole tr uth hasn t co m e out even at the end of the m.The author of t h is essay holds t h at Ryonosuke Akutaga w a,i n fluenced by Zenis m,expresses such ph il o sophy of post m odern is m:any tr uth is re lative and takes effect i n li m ited area.Therefore,t h ere isn t any fee li n g tendentiousness and m oral conc l u si o n i n t h e fil m R ass yo m on and t h e story In t h e Bam boo Forest.Ryonosuke Aku taga w a and Kurosa w a Ak iro have m ade the i n so l u b le m ystery about hum an-ity through the ir arts.

K ey w ords:Ryonosuke Akutaga w a Kurosa w a Akiro Rassyo m on ph ilosophy o f Zen ph il o so-phy o f post m odernis m

Aut hors:Q iu Z i h ua is pr o fessor at Schoo l of L itera t u re,Centra l China Nor m alU niversity(W u-han430079,China),spec ializi n g i n OrientalL iterat u re and Aesthetics.Em ai:l zhq i u@m ai.l https://www.doczj.com/doc/d67565450.html, Chen X i n is doctoral candidate at Schoo l o f L iterature,Cen tra l Ch i n a Nor m alUn-i versity(W uhan430079,China).

罗生门 和 竹林中 是20世纪日本著名作家芥川龙之介(1892-1927年)的小说,后来由日本著名电影导演黑泽明把这两篇小说加以组合改编,并于1950年拍摄为电影 罗生

门 而轰动世界,成为20世纪世界电影的经典之作。

人们在看了小说 竹林中 和电影 罗生门 之后,总是有种种猜测、推理和评论。人们不仅在人物的评论上差异很大,在思想观念和情感倾向上无法统一,而且连事件的真实经过,事件的真相都难以准确地认定,这是读者和观众最感困惑的地方。因此,人们一般都把小说 竹林中 和电影 罗生门 解释为 各说各话的难解之谜 。那么,人们不禁要问:芥川龙之介和黑泽明到底要通过小说和电影来传达什么理念呢?为什么要有意去表达这一事件中 事实的不确定性 呢?其中的玄机又是什么呢?

对于电影 罗生门 的形成过程加以研究,可以有助于我们对它的哲学思想的解读。芥川龙之介的小说 罗生门 和 竹林中 取材于日本古代平安朝末期的民间传说故事集 今昔物语集 第二十九卷中的两个故事: 在罗城门楼上发现死人的盗贼 和 携妻同赴丹波国的丈夫在大江山被绑 。

前一个故事 在罗城门楼上发现死人的盗贼 讲的是:有一个打算进京作案的盗贼来到战乱中的京都罗城门。他在城楼上窥见了一个白发的老妪正偷偷地从一个死去的妇人的脑袋上拔下一根根长发。这个盗贼看到老妪的怪异的行为而感到毛骨悚然。他持刀逼问老妪,老妪说:死去的妇人生前是老妪的主人,因为她的长发可以做成假发卖钱,所以,自己就拔下妇人的长发去卖钱。这个盗贼听了老妪的坦白后,就毫不犹豫地剥下了死去的妇人和老妪身上的衣服,抢去了老妪拔下的死人的头发而逃走了。

后一个故事 携妻同赴丹波国的丈夫在大江山被绑 讲的是:京城里的一位男子陪同妻子回波丹国娘家去。妻子骑着马,男子手持一张弓,身背了十来支箭,跟在马后前行。在路上,他们碰上了一个身挎大刀的非常剽悍的汉子,便一同前行。汉子向这个丈夫炫耀自己宝贵的大刀,并提议用宝刀换这个丈夫的弓箭。这个丈夫欣然同意了。到了吃午餐的时候,这个汉子说,我们在大路边吃饭很不雅观,我们到树林中去吃饭吧!来到树林中,这个汉子趁男子把妻子抱下马来的时刻,就张开弓箭,对着这个丈夫厉声吼叫说:不许动!你若一动我就射死你!然后汉子逼迫夫妇俩走进密林中。汉子逼迫丈夫交出了身上的佩刀、匕首,就用绳索把丈夫紧捆在树干上。然后,汉子就动手强奸这个女人。女人挣扎不得,只好让汉子任意摆布,恣意轻薄。事后,这个汉子背上了弓箭、手提大刀,骑上了大马,临走前他对女人说: 我感到对不起你!但没办法,我实在无法压抑我的淫心。为了你,我饶他不死。为了快逃,我只好骑马走了! 汉子走后,女人在惊恐之余,暗自庆幸这个强盗还没有剥光自己的衣服,把衣服抢去。女人一边松开了丈夫的绳索,一边责骂丈夫无能。最后,夫妻俩只好步行回到波丹国去了。

这两个故事中,前者描述了人性之恶的可怕。如果有的人以 人人都在作恶,我也不妨作恶 为信条,倘若人们要在恶行上进行比赛,那就更令人恐怖了。后者描述了如果人们对恶行没有充分的认识和提防,就要吃亏遭殃。这两则故事原本是平安朝时期,佛教徒用来教诲世人的 劝世良言 ,有一定的哲理。

芥川龙之介把这两篇小说分别加以再创造,大大深化了原来故事的思想。在小说 罗生门 中,芥川龙之介深刻揭示了人性之恶的心理原因:这就是人类的自私本性,人们总要为自己的恶行寻找依据和借口。那位仆人认为,在艰难的生存环境中, 要从无办法中找办71

邱紫华 陈 欣:对 罗生门 的哲学解读

72外国文学研究 2008年第5期

法,便只好不择手段。 那位老妪也为自己拔下死去的女人的头发卖钱的肮脏行为辩护。老妪说: 揪死人头发也许是作恶。但是揪罗生门上的死人头发,有什么关系呢?就像刚才被我揪下头发的女人,什么坏事儿没干过?她将死蛇切成四寸一段,晒干之后说是干鱼,竟然卖到了武士阵前。 我并不以为那女人做的营生有什么不好。那也是没有办法呀。总比饿死了好吧。我也不觉得自己做了什么坏事。我不这样,也就只有等着饿死啦。我想那个女人非常清楚,我这样做全是处于无奈,所以她会原谅我的 (芥川龙之介32-33)。芥川龙之介赋予这篇小说的哲学寓意在于:人性的自私与丑恶,是人类罪恶的根源;如果人们仿效罪恶,鼓励罪恶,这个世界就充满了罪恶,以致罪恶滔天。因此,作者的寓意是既不能仿效恶,也不能以恶对恶。

芥川龙之介的短篇小说 竹林中 描写了古代日本发生的一个抢劫、强奸、杀人案件。一个名叫多襄丸的江湖大盗在大路上窥见了武士妻子的美色而顿生淫心,他将武士和他的妻子诱骗到竹林中。他捆住了武士,强奸了武士的妻子。然后杀死了武士抢走了马匹和武器。武士的妻子径直逃跑掉了。后来,多襄丸被官府抓住。故事的叙述就是从审讯开始的,小说的结构也就以各位叙述者所讲述的情节加以结构的。其中,罪犯在官府的审讯中,对犯罪事实、犯罪经过有详尽的描述,并且承认自己强奸了武士的妻子,在决斗中杀死了武士。武士的妻子被污辱后,逃到了寺庙里。她在寺庙中深深忏悔受到的污辱和自己犯下的罪行。然而,她在官府中所描述的事件经过与罪犯的描述大不相同,她忏悔自己竟然在丈夫的眼前被强盗强奸,她认为,这对于一个女人来说是最大的耻辱。她受不了丈夫对她无比憎恶的眼光,因而在极度悲痛中用匕首杀死了丈夫。死去的武士的灵魂借巫师的口,叙述了事件的经过。武士的叙述与罪犯和妻子所说的又不同。武士说:在妻子逃跑后,强盗割断了捆住他的绳索放了他。在强盗掠去马匹和武器离开后,武士深感自己受到的奇耻大辱,没脸再活在人间,就慨然用匕首自杀了。

芥川龙之介的小说从两个方面深化了原来的 丈夫在大江山被绑 的故事。

首先,作者把原来故事劝世、教益的性质,改变为对 人性恶 的揭露。小说中通过不同的人物来揭露人的恶劣本性,刻画人物的心理和行为。例如,强盗借控诉官府的方式为自己抢劫、强奸、杀人的罪行辩护: 我杀人用的是腰上的大刀,可你们杀人,不用刀,用的是权,是钱,有时甚至几句假仁假义的话,就能要人的命。 要讲罪孽,到底谁个坏,是你们?还是我?鬼才知道! 武士则是为了了贪财而受骗,以致于妻子被强盗强奸,马匹被抢,自己被杀;但是他却把责任推到妻子身上。在他看来,妻子不仅失去了贞洁,而且居然从感情上也归顺了强盗,甚至鼓励强盗杀死自己的丈夫。并且,武士声称,他为了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才自杀的,这是他最体面的结局。武士的妻子是丈夫贪财欲望的直接受害者,是强盗罪行的承受者。所以,她声称,由于内心中对丈夫的气愤和失望,以及遭受污辱后的悲哀和羞愧而杀死了丈夫。杀人事件结束后来到杀人现场的樵夫,因自己贪小便利而偷走了杀人现场的匕首,他在官府供述时说了谎: 没有看见刀子! 每一个人的陈述都是站在维护自己的人格和利益的角度,都自觉或不自觉地隐瞒和歪曲了事实。所以,人的本性是贪欲自私的,这是罪恶之源。这是佛教对于人性恶的根本判断。

其次,作者要说明的是:人的本性是自私的,因为自私而有掩饰、隐瞒的言行,因为掩饰和隐瞒而自觉或不自觉地要歪曲事实。由于在场的每一个人的叙述都充满了自私的动机,都为了维护自己的人格和利益,所陈述的都是虚假的谎言,因而人们对于这一事件就永远无

从获得事实的真相。这就是说,在社会生活中,任何叙述都具有强烈的主观性和利害性,这就是 主观的真实 ,如果每一个人的叙述都是 主观的真实 的话,那么就不存在所谓客观的 真理 了。

黑泽明的电影是以芥川龙之介的小说 竹林中 的情节事件为主干,以小说 罗生门 中的个别情节和环境作为电影叙述的背景。黑泽明根据 竹林中 改编的电影 罗生门 中,则又增加了一个叙述者。这人是目睹事件整个经过的砍柴人。砍柴人说,武士的妻子在被凌辱后,强盗恳求她随他远走天涯。这女人却对丈夫和强盗说: 你们俩人中,必须死去一个! 她随即用匕首割断了捆住丈夫的绳索,让丈夫同强盗决斗。在决斗过程中,女人仓皇逃走了,她并不知道丈夫和强盗谁生谁死。最后,强盗在决斗中杀死了武士。由于砍柴人偷走了匕首,就使他在官府的呈堂供述中,不敢说明全部的事实真相,他的叙述中也存在着片面的 主观的真实 。

小说 竹林中 和电影 罗生门 的叙述方式是完全相同的。其中,每一个人叙述的都有相同与不同之处,都是 主观叙述 ,就像佛经中 瞎子摸象 的瞎子们的说法一样。作品通过各个人物的叙述,这一悲剧性的事件的基本内容是清楚的:一个强盗在大路上,见到美丽的女人和她的丈夫一起赶路,顿时生起淫心。他欺骗武士进入林中,借机把武士捆在树上,然后奸污了武士的妻子,掠走了马匹和武器。最终,武士死了,武士的妻子逃掉了,强盗被抓住受审了。

芥川龙之介作品的题材涉及佛教、道教、基督教等,从 罗生门 、 竹林中 等作品中可以看出他的思想受佛教禅宗观念的影响很深。他的小说偏重于从佛教哲学的视角来结构故事,通过佛教人性论的观念来阐释人性。那么,佛学和禅学是怎样看待事物的本质,怎样看待一个事件的真相的呢?

在印度佛经 南典经藏小部自说经 中,有一篇 生盲品传闻经 ,也就是众所周知的 瞎子摸象 的寓言。这则寓言表明了佛教的真理观,回答了人们应当如何看待事情的真相问题。当年佛陀(释迦牟尼)住在有名的王舍城的祇陀林园的时候,许多不同宗教教派的沙门和婆罗门等人也同住在王舍城中。由于这些人在宗教信仰、思维方法和观念上的重大差别,因而形成了不同的见解。他们 各有所信,各有所见,各有所好,各有所乐 , 如是诸沙门、婆罗门,各有异见,争论斗诤,以如矛之口,互相剌击而各自谓:法如是,法不如是,法不如是,法如是 (糜文开130-131)。他们具体争论的是些什么样的问题呢?他们争论的是关于宇宙、世界和生命的终极真理,他们把这些关于终极真理的问题,归纳成四组、五对,共十个命题,并且针对这些命题,提出了各自不同的深刻的见解。这十个命题是:

1.世界是常,此是真实,他则虚妄。

2.世界是无常,此是真实,他则虚妄。

3.世界有边,乃至。

4.世界无边,乃至。

5.命与身同一,乃至。

6.命与身不同一,乃至。

73

邱紫华 陈 欣:对 罗生门 的哲学解读

74外国文学研究 2008年第5期

7.有情死后有,乃至。 8.有情死后无,乃至。

9.有情死后亦有亦无,此是真实。 10.有情死后亦非有,亦非无,此是真实,他则虚妄。

这里的 常 指事物具有永不变化的常态; 无常 指事物永远处于变化之中,不存在所谓的 常态 。 命 指灵魂、精神; 身 指身体;这两种对立的观点认为,灵魂与身体同在;灵魂与身体不同在。 有情 指的一切生命现象, 有 指轮回转世; 无 指没有轮回转世。

这四组中的十个命题分别表述了五种对立的观念。它们各自都具有真理性,但它们之间又是相互对立和相互否定的。由于这些命题都是无法通过事实和实验来进行证明的,是无法实证的,因此,这些对立的、相互否定的观念谁也取代不了谁,谁也无法取消对方的存在意义。这种现象在哲学上,叫做 二律背反 。这是两千多年前印度婆罗门教或佛教哲学所发现、所探讨的哲学 二律背反 问题。西方哲学直到18世纪,才由德国大哲学家康德提出四组八个命题的 二律背反 问题。古代的智者和现代的哲人所提出的这些 二律背反 命题的意义在于:它告诉人们, 二律背反 中的任何一个单独的命题、任何一个判断都是片面的,它只具有局部的真理而不具有全面的真理性。

当弟子们向释迦牟尼请教,如何对待各派宗教信徒的相互对立的观点时,佛陀就用瞎子摸象的寓言,给弟子们讲述了他的观点。他说,那些外道沙门和婆罗门所争论的问题和看法,就像这些瞎子一样, 无有眼目,不知利,不知非利;不知法,不知非法 各有异见,争论斗诤,以如矛之口,互相剌击 (糜文开130-131)。结果,他们最终还是落入了错误的见解之中。那么,释迦牟尼面对这些 二律背反 的问题,发表了什么样的见解呢?佛陀的见解,就是佛教哲学的 因缘和合 的学说:万物都是由多种元素和合而成,只是形状不同而已;世界上不存在单纯的、与众不同的东西;事物的真理、事实的真相,只能存在于多种要素的组合之中,存在于 因缘和合 之中。

对于小说 竹林中 和电影 罗生门 来说,人们总想透过各种人的叙述获得肯定的、最终的事实真相。因此, 这一事件的事实真相是什么 就成了一个人们不断追问的谜语!

在我看来,这种提问方式本身就是错误的。为什么是错误的呢?因为,这种提问的背后,就是想通过一句话、一个定义来轻松地说明某一事物的本质,而一旦把握住了事物的本质,就永远地把握住了这一事物的真理、真相。这就是传统哲学的本质主义。本质主义总是要追问: 美是什么? 幸福是什么? 生活是什么? 爱情是什么? 并且面对这些问题,也总是要用一个定义来加以说明,以为这就是真理。其实,这些定义大多是 片面的真理 。本质主义是人类思维进程中常见的思维方式。但世界上的任何现象都具有复杂性,借用佛教哲学的话来说,任何事物都是 因缘和合而成 的,也就是说,任何事物都是多种元素组成的混合物,它同其他事物永远处在普遍的联系之中;因此,要认识、要说明某一事物的本质,就要从组成事物的多种因缘以及它同其他事物的因缘(关系)中来说明。中国宋代的大诗人苏东坡曾写下一首 听琴 的诗: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苏东坡的诗具有深刻的哲理。他根据佛学 因缘和合 的理论,来说明美妙的琴声、美妙的音乐是多种元素和合而成的道理。这些元素有琴身、琴码、琴柱、琴弦,更重的是要有会弹琴的手指等,其中任何单一的元素都不会产生出美妙的音响。

苏东坡 听琴 诗中的深刻的哲理在于,探究真理,就是要从事物的存在状态,即从多种组成要素和与其他事物的普遍联系中看某一事物。19世纪的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就说:任何

事物自身不能说明自身;只有通过他者才能够说明它。例如,要解释 母亲 这一概念,就必须通过潜在的 丈夫 和 子女 来说明她、证实她。没有丈夫,就谈不上生孩子;没有孩子,就只是女人而不是母亲。所以,母亲这一概念既是多种要素的组合,又意味着存在普遍的联系。此外,母亲这一概念还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概念。任何女性,不是生下来就是母亲,她只是母亲的女儿;她一旦结婚生下子女,她才是母亲;随着年龄增长,她还将成为母亲(子女)的母亲;在她的人生过程中,万一她丧失了子女,她就不是母亲了,只能说她曾经是母亲。父亲的概念同样如此。

面对处于 普遍联系和发展变化 中的世界和事物,你想通过一句话所下的定义或结论来界定它,把握它,是不可能的,即便你从某一方面对于事物的真相(本质)进行了界定,这种界定和判断命中注定是片面的,是以偏概全的,也就是无意义的。对于小说 竹林中 和电影 罗生门 的解读同样如此。你站在其中任何一个人的立场上看,都有一定的真实性、真理性,但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虚假和谎言。

我以为,芥川龙之介和黑泽明在实际的生活和艺术创作中参悟了佛学和禅学的精神,深刻地把握禅的思维特点。无论短篇小说 竹林中 和电影 罗生门 所描写的人物关系和对人物心理的分析,以及在难以准确评价人物等方面,都体现了 禅意 和禅的思维特征。小说和电影的作者对于结尾的处理,同禅僧的 参禅 一样,没有给出事件和人物的任何结论。

禅学宣扬的,正是要消解 二元对立 ,排除从一个角度去看待事实的真相,要消除一切差异去看待事物、现象和人;只有跳出 二元对立 的思维方法,只有从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去观察对象,才不被偏见、成见、谬见所蒙蔽,这就是禅的思维方式。佛学和禅学这种思维方式的特点是重过程而不重结论;重体验而不重观念;重现象而不重义理。因为,释迦牟尼在口传的 三法印 中就说过: 诸行无常 一切皆变:现象在变,关系在变、过程在变、结论也在变。任何结论都只是暂时的结论,而没有永恒的结论。所以,禅学拒绝给对象下定义,拒绝对事物或现象给出固定的结论和答案。懂得了这一点,就能领悟 竹林中 和 罗生门 所蕴藏的禅思和禅意。

多年来,人们为传统的一元化本质观的思维方式所蒙蔽,总是以世俗的眼光去探讨 竹林中 和 罗生门 中所谓的 事实的真相 ,总是认为这个故事中, 事实的真相 只有一个,并想通过 事实真相 竭力去给故事或人物加载某些道德上的评价,想在人物中区分出谁善谁恶、谁对谁错、谁高贵谁卑贱等等。这种思维方式,是后现代哲学的多元论本质观和佛教哲学的 不二法门 所反对的、竭力避免的 二元对立 的思维方式。

禅与西方后现代哲学有许多相通之处。如果把西方后现代哲学家的思维理论同东方的 禅 的思维理论加以比较,是很有意义的。禅的思想同后现代哲学思想有许多不谋而合之处,有许多可以相互参悟的地方,它们可以相互激发,相互启迪。但是,这方面几乎无人研究。人类的智慧在20世纪下半叶似乎又殊途同归,就像是人类文化的早期,它们也曾走得如此相近一样。

西方哲学经历了两千多年的逻辑思维的发展后,20世纪下半叶,在高科技的文化背景下出现了后现代哲学思潮。从思维方式而言,后现代哲学家们反对西方传统哲学的 一元论 、 本质主义 和 逻各斯中心主义 。具体地说,就是反对传统的西方哲学把一切事物和75

邱紫华 陈 欣:对 罗生门 的哲学解读

76外国文学研究 2008年第5期

现象都普遍化、总体化,以追求 同一性 为唯一目的;反对传统的西方哲学处处强调本质,推崇逻辑的概念的思维方式而排斥其他的思维方式。

这种反传统哲学的思维的先驱之一,就是20世纪著名的奥裔英籍哲学家维特根斯坦(Lud w ig W ittgenste i n,1889 1951)。维特根斯坦前期哲学思想是典型的本质主义,他曾宣称:要用一句话道尽天下的奥秘。他后期的哲学思想发生了相反的转变,成为反本质主义的先驱。维特根斯坦新的观点认为:世界上没有最高的普遍的本质;语言不依附于抽象的逻辑形式,而只体现为具体的语言游戏;一切事物之间只有 合理的家族相似 。这就是说,一个家族的各个成员之间不一定拥有共同的、仅为这个家族所有的那种特征,只是或多或少在某些特征上会有些相同,如长相、走路的姿态、腔调等等,家族成员并没有完全相似之点。维特根斯坦提出的 家族相似 命题,同西方传统哲学注重提炼共性的普遍性的概念形成了尖锐的对立。

由此开始,西方后现代哲学主张从多元化、从肯定差异的角度去看待现象,反对传统西方哲学的 一元论的中心主义 ,主张 非中心论 ;强调事物存在的状态具有零散性、混沌性、不确定性、流动性和不断的生成性。例如,当代法国哲学家吉尔斯 德勒兹(G illes De-leuze)建立的 差异哲学 以及他与伽塔里提出来的 根状茎 理论(rhizo m e)就是这种观念的代表。从植物学上讲, 根状茎 结构(如红薯、土豆、山药)与树根、树干、树枝、树叶的单向生长结构很不相同。根状茎是块体结构,它可以多点发芽、多点生长出枝干、叶片。德勒兹和伽塔里用 根状茎 植物结构来比喻他们的 非一元化 、 非中心论 、 非逻各斯 的哲学本体观。他们的目的在于消解二元对立的逻辑系统。他们认为,人类思想的根系是多元化的、动态的、异质的;差异性是普遍的原则。 根状茎 的思维方式强调思维是开放的而不是封闭的,是多元的而不是单一的、线性的;思维是朝着多向流动的而不是朝着一个方向运动的;事物的发展变化既没有开始,又没有结果。

后现代哲学家福柯认为, 世界的意义不是单一的,而是具有不可计数的意义。人们解释世界的方式是无限的,我们面对现象,应当寻求多种多样的解释。 我们对于世界或现象的透视角度越多,我们的解释和知识就越来越丰富深刻 (转引自冯俊16)。

黑泽明所要表达的观念则与芥川龙之介基本相同,但黑泽明所要表达的观念更富于现代哲学意味。这就是:每一个人看待世界,看待事件,看待现象,都有自我的视角,都有强烈的主观的色彩,都潜藏着自己内心的某种意愿和目的。所以,任何一种叙述,都不是客观的、准确的。每一个人所表达出来的看法,都具有一定的真理性,但也存在着极大的偏见和谬误。

由于哲学观念上的现代性转换,芥川龙之介的小说和黑泽明电影的叙事角色就从传统文学中的作者的 全知视角 转变为 多点视角 。传统文学的叙事是以作家为中心,作家是全知全能的,什么都知道,连主人公内心中的隐秘都洞察得一清二楚。传统文学的叙事理论认为,作者的叙述是全面的,最真实、最完整的,最具有真理性。其实,这种 全知视角 的叙事是最主观、也是最虚假的叙事。因为,作家是人不是神,他只能拥有自己主观的视角,而不可能洞察到一切人的心理隐秘。芥川龙之介和黑泽明叙事的 多点视角 则是多元的,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就有不同的思想观念和不同的 局部 真理性。

人类对外界的感知和印象永远都是主观的。主观性是人类认知的本性。由于人类所具有的强烈的主观性,甚至使我们经常出现 眼见并不为实 的错觉。例如,木棍在水中变弯

曲;日常常见的种种魔术等等。20世纪西方的 实验心理学 向我们揭示了这样一个奥秘:任何叙述都是主观的叙述,都在某种程度上歪曲或改变了原来的事实。例如,实验证明:非常贫穷的孩子们描绘他所见到的 馅饼 和 金币 都比真实的 馅饼 和 金币 要大得多;处于极度惊恐中的人们所描述的暴徒往往比真实的罪犯高大得多!这就是心理学所揭示的 潜在的心理动机必然要影响人的行为和语言表述 的原理。这说明,即便是主观性的叙述也存在着某种程度的不真实。

在小说 竹林中 和电影 罗生门 的各种主观性的叙事中,同一个事件经过不同的人物的叙述,使案情变得扑朔迷离,使人物之间的情感关系变得错综复杂,使人物的品性显得复杂、诡谲。这就是芥川龙之介和黑泽明在洞察到的 人的主观性叙述的非真实性 特征之后,所采用的 叙事技巧 。这种叙事技巧,被称之为 罗生门 式的历史阐释方法 ,即指同一历史事件可以有不同的故事和阐释,这也就是意大利历史学家、美学家克罗奇所说的: 任何历史都是当代史 的深刻内涵。

芥川龙之介和黑泽明所要表达的哲学理念是:真理都是相对的,任何真理只是有限范围内的真理;没有绝对的、客观的真理,因缘和合才是事情的本真。这就是佛学和禅学的真理观。小说 竹林中 和电影 罗生门 就是佛经 瞎子摸象 的翻版或者说是日本式的文学演绎。正因此,小说和电影都没有对事件和人物表现出情感方面的倾向性,也没有做出道德上的结论。芥川龙之介和黑泽明通过自己的作品,共同制造了关于人性的一个最大的、永远无解的悬念!正是基于芥川龙之介对禅的了悟,使著名导演黑泽明根据它改编的电影 罗生门 获得了巨大成功。

黑泽明在这一点上与芥川龙之介完全一样。电影与小说的区别在于,黑泽明更加重视对人的本性的探讨,在深入挖掘人性的内涵方面,电影超越了小说。

注解 Notes

见 今昔物语集 (下),北京编译社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1165,1171。

G illes D e l euze and F eli x G uatta r,i A nti -O e d i pus (M i nneso ta :U n i versity ofM innesota Press ,1983)60。

引用作品 W orks C ited

冯俊: 后现代主义哲学讲演录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

[F eng Jun .L ect ures on Phil o sop hy of Po st m odernis m .Be iji ng:T he Co mme rc i a l P ress ,2003.]

糜文开: 印度文学名著选读 (上)。台北:台湾东大图书有限公司,1981年。

[M iW enka.i S electe d R eadings of Ind i an Famous Literary W orks .V o.l 1.T a i be:i T ai wan Dongda P ub lishi ng

Co m pany ,1981.]

芥川龙之介: 芥川龙之介全集 (第1卷),高慧勤魏大海编。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5年。

[Ryonosuke A kutagaw a .T he Co llected W ork s of Ryonosuke A kutaga wa .V o.l 1.Ed .G ao H u i q i n and W e iD aha.i

Ji nan :Shandong L iterature and A rts P ress ,2005.]

责任编辑:苏 晖77

邱紫华 陈 欣:对 罗生门 的哲学解读

芥川龙之介《鼻子》赏析

芥川龙之介《鼻子》赏析 芥川龙之介(1892年3月1日-1927年7月24日),号“澄江堂主人”,俳号“我鬼”,日本小说家。本姓新原,幼年即过继于其舅父,改姓芥川。芥川龙之介在他短暂的一生中,写了超过150 篇小说。他的极短篇小说篇幅很短,取材新颖,情节新奇甚至诡异。作品关注社会丑恶现象,但很少直接评论,而仅以冷峻的文字和简洁有力的语言来陈述,让读者深深感觉到其丑恶性,这使得他的小说即具有高度的艺术性又成为当时社会的缩影,其代表作品如《罗生门》和《竹林中》、《蜘蛛之丝》等已然成为经典之作,甚至翻译为汉语,选入台湾的高中国文课文。 《鼻子》是他的初期创作的小说,也是他的成名作,发表于1916 年《新思潮》创刊号上。其冷峻的言语,细腻的心理刻画,深刻的人性批判为人惊叹。小说发表后立即得到了日本文学大家夏目漱石的认可,他认为“那样的作品再写上二、三十篇当会成为文坛上无与伦比的作家”。而这的确得到了验证,芥川后来成为了新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家,在日本文坛史上有着无法取代的地位。 《鼻子》讲述的是一个名为禅智内供的和尚为异乎常人的鼻子所苦的故事。 内供的鼻子长五六寸,从上唇挂到了下巴。这种奇特的鼻子不仅给他的生活带来了不便,也带来了他人异样的目光及嘲笑,因而极大地伤害了他的自尊心。内供表面装作毫不在意,私底下却尝试众多方法意图让鼻子变短。然而不论是揣摩鼻子看上去比实际短的方法,或是在现实及佛典中寻找有同样鼻子的人,还是运用各种奇特药方进行医治,内供的现状都没有得到实质的改变。 后来,一个因事上京的弟子得到了一个秘方。内供的鼻子经热水烫,脚踏,抽油脂等步骤终于变短,内供感到十分愉悦。然而人们对于从不幸中解脱的内供抱有明显的敌意,他们比原先更刻薄地嘲笑他。因而,内供又陷入了烦恼中。 一天夜里,因鼻子充满了水气,内供的鼻子又恢复了原样。于是内供又恢复了神清气爽的心情:“这下,一定再没有人笑了。” 《鼻子》通过内供的心理变化来展开,一开始就直述了鼻子的奇特外形,表明了内供的苦恼。内供是个地位高贵的僧人,他曾花费几年时间抄写《法华经》。

分析日本电影《罗生门》

分析日本电影《罗生门》 日本大映公司京都制片厂1950年摄制 导演:黑泽明 原作:芥川龙之介 编剧:黑泽明桥本忍 摄影:宫川一夫 作曲:早坂文雄 主要演员:三船敏郎(饰多襄丸) 京町子(饰真砂) 森雅之(饰金泽武弘) 志村乔(饰樵夫) 获奖情况:本片获1951年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金狮奖,美国电影艺术学院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 导演简介:黑泽明在国际电影界的崛起,是由于他的代表作<<罗生门>>,这部影片翌年在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上获得大奖,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国语言片奖,连获两项大奖使得他在国际影坛上声誉鹊起。 1910年3月23日,黑泽明出生于东京的一个教师家庭。在当时社会对艺术完全漠视的风气下,黑泽明所在的黑田小学的导师立川先生却是一个倡导美育的先觉者,对班上学生施行天才教育。这种启蒙教育在黑泽明脑海中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他在绘画、映像方面敏锐、精确的素养亦由此而来。从京华中学毕业后,黑泽明进入一所美术研习班——同舟社。除绘画之外,他在文学方面亦有着精湛的造诣。所有这些,都为他日后在电影上的突出成就奠立了坚实的基础。 1936年,黑泽明考入PCL(东宝公司前身),开始了他的电影生涯。在做副导演阶段,他撰写了大量剧本,如《航空兵的凯歌》、《达摩寺里的德国人》等。这些剧本使得黑泽明以剧作家的身份闻名于日本,,但其部分却很遗憾的未被拍摄。1943年,在黑泽明从影七年之后,他终于发表了他执导的第一部影片《姿三四郎》,一时间在电影界引起了广泛关注。 黑泽明是一个完美主义者,他的电影创作态度严谨到一丝不苟的程度,其精湛的技艺,深邃的理念使得他的电影绝大多数不仅在日本电影史上,甚至在世界电影史上均堪称不朽的经典作品。例如,1948年摄制的《泥醉天使》,1950年摄制的《罗生门》,1951年摄制的《白痴》,1954年摄制的《七武士》,1957年摄制的《蜘蛛巢城》,1962年摄制的《椿三十郎》,1965年摄制的《红胡须》,以及1985年摄制的《乱》等影片。 1990年,这位“黑泽天王”成为奥斯卡历史上第一个获得终身成就奖的亚洲电影人。黑泽明在日本电影史上的地位,正如同英格玛·伯格曼之于瑞典,阿巴斯之于伊朗,萨泰耶特·雷之于印度一样。在日本电影界,黑泽明的风格近乎家喻户晓。他不仅以其强烈之风一改日本电影的柔弱寒酸,更是将日本电影推向世界的第一人,他在日本影坛的不朽地位至今仍无人可企及。 1998年,这位世界级导演巨匠病逝于日本,享年88岁。黑泽明的逝世标志着大制片厂的传统电影正渐渐的退出历史的舞台,向现代化电影观念靠拢,从此

罗生门 电影鉴赏

《罗生门》是日本大师级导演黑泽明由芥川龙之介的小说《筱竹丛中》改编而作的,情节并不复杂,出场人物也仅有八个。故事就是樵夫与和尚向同在破庙躲雨的穷人讲述一件离奇的案件:一个强盗在山路上拦截欺骗了一个武士,并占有了武士的妻子,最后武士死了,尸体被樵夫发现。看起来并不奇怪,离奇的是三个当事人讲述的案情与身为旁观者的樵夫所看到的完全不一样,因此电影在樵夫喃喃自语“不懂”中开始。 这部电影使黑泽明的光芒得到了充分的绽放,同时也使电影业比较发达的西方电影人大为惊艳,黑泽明的这部成名作可以说突破了东西方的文化差异代沟,将东方文化带进了西方电影圈,并使西方人能以西方思维读懂。 贯穿电影始终的都是带有明显东方色彩的日本民乐,而音乐中尤为出彩的是鼓声,鼓声几乎在整部电影中没有停止过,可以说是把握影片节奏的关键,例如樵夫开始向穷人讲述故事开始时,从他上山时鼓声便响起了,“咚咚咚”的鼓声沉闷而响亮,仿佛敲在了观众的心上,观众自然的会将注意力集中在樵夫身上,并因为预感前方有事发生而产生好奇。鼓声到樵夫发现帽子时戛然而止,静止中出现樵夫的面部特写,而后就出现了挂在枝上的仕女帽,稍后鼓声才继续响起,并且敲击加速,以此步步推进展开整个案情。黑泽明巧妙的运用鼓声这种极具民族特色的乐声来调节电影节奏,是影片中糅杂东西方文化手法的一个代表。鼓声和情节相映成趣相互暗示,是人更易深入浅出的了解两者。其他还有类似以人物对白表现日本当时社会现状,以及巫婆替死人说话的风俗、日本妇女妆容、武士文化等本身就完美的嵌入在电影中,观众在观影过程中不知不觉就会了解。 电影的出彩之处当是其拍摄剪辑技巧,电影开篇十多个镜头剪接勾勒出整个故事发生的地点的独特手法,强盗制服武士后狂奔下山那组流畅剪辑等都是值得载入教科书的经典。 抛开以上两点,我想着重分析的是樵夫上山那段。先是一组客观镜头,采取远景镜头,横向跟随樵夫移动,构造出一幅完整的山林图,而后镜头转换,纵向自上而下特写拍摄一棵树,并由此描绘樵夫全身的全景镜头,此处的拍摄角度也极为巧妙,以仰拍的角度近写樵夫。紧接着是一个空镜头,以此表示樵夫过了桥又顺势过渡到樵夫的上山路程。稍后是樵夫的背部特写,镜头不断跟随前进。突然樵夫止步,镜头切换至樵夫的脸部特写,音乐随之停止,由此客观镜头滑至主观镜头,借樵夫之眼发现帽子,随后迅速转化为客观全景纵深镜头,观众不只看到了帽子还看到了樵夫惊诧的脸。整组镜头综合运用了各种拍摄手法,各镜头转换平滑,观众时时能感觉到摄像机的存在,却感觉是自己托着摄像机跟随樵夫拍摄纪录片一般,跟随他的脚步目睹一切,自然而然的切入电影中而不自觉。可以说这组镜头单独拿出来都可以作为黑泽明特色性流速镜头的代表,而另外一个镜头运用特色就是长镜头,例如一个镜头拍完武士与妻子由路的这头走到那头,以及跟随樵夫上山等,都是一个镜头,单靠摇镜头与移动镜头完成,在当时可以说相当具有难度,因为一个小小的错误都会使整个镜头报废。而在差人讲述抓住强盗的过程时,镜头始终对着差人,慢慢拉近之特写并由此进入差人的回忆,这个手法至今仍是广为运用。 而本片的蒙太奇手法虽然掩在精彩的镜头剪辑之下,但是其运用也为整部影片增色不少,虽然黑泽明的影片多突出日本文化的粗犷阳刚,但这些蒙太奇手法的运用也凸显了日本东方文化中的含蓄细腻。 强盗对武士的妻子起意后,一野兽捕猎的姿势目送他们离开,而后又若有所思的木然的将长刀拖到手中暗示了其已其攻击之心;而强盗欺骗武士时左脸由于光线作用显得阴暗,强烈的色差造成的阴阳脸暗示了其内心的阴暗计划;女子的仕女帽在奔跑中掉落,仕女帽原本是女子用来遮挡面容的,象征贞洁,此处掉落暗示稍后女子将失去贞洁;包括强盗发动攻击时隐于阴处的身体以及武士见妻子被侮辱时阴暗的面部都运用了隐于蒙太奇手法,内蕴深厚。最精彩的当时一组由平行蒙太奇与隐喻蒙太奇综合运用的镜头:强盗将武士骗入丛林后,那边强盗和武士上山途中荆棘丛生,道路明暗交错越走越深,音乐紧张;而等待的妻子这边

罗生门的结构分析

《罗生门》结构 人们对这部片子的褒奖是如此热烈,对谈论和探索它内涵的兴趣是如此浓厚,以至于他们在说到其他用多重视角来回溯一个事实的叙事手法时,总是下意识的脱口而出,“运用了罗生门式叙事”。 本片运用框架故事和内容故事的相互交叉和相互引导来完成故事情节的发展。构筑了多个时空,让不同的人物从各自的角度、以完全不同的方式来解释讲述同一事件。 他们的讲述互为否定,事件表述互相抵触消解、彼此对立,是观众看不到真实何在。 故事的开头用摄影机的慢慢摇动,全景拍摄京都城外破落的罗生门,形成作者驾驭整个故事的摄影机视点;在这一视点的关照下,摄影机移至框架故事人物身上,即樵夫、行脚僧、杂工,通过框架故事人物的不断追问,引出文本的主要组成部分------由多襄丸、真砂、武士分别讲述的三个内含故事,从而形成叙事行为中的套层交叉结构,而摄影机进入故事俯拍形成的长镜头、三个内含故事和两个框架故事共同形成的六个视点有机完整地构成了电影文本,使每个故事在完成叙事的同时又成为叙事聚焦的对象。 1. 关于叙事结构的多点建构 影片《罗生门》是通过三个象征性人物对一桩不可思议的强奸案进行文本叙事的,由于探求隐私心里的驱使杂工对事件不断追问,并且通过追问这种谈话方式把事件的参与者与旁观者、把整个故事的发展情节有机的联系起来,同时也为多个视点的叙事方式提供了一个合理化的平台,这个平台是对多襄丸、真砂、武士在各自的表述中的虚伪道德外衣下的价值寻找。 故事的情节先由樵夫的叙述展开,这是影片的第一个视点。这个视点讲述者的身份为一般平民,其象征意义和出发点是平民的道德价值。电影尾部樵夫的“修改版”,正是通过这个视点提供了鉴别整个事件真假的判断依据,还原了事实的真相,揭开了两个男人的懦弱、胆怯与自私,暴露了真砂的虚伪面目,然而这个视点也给杂工一个对樵夫本人进行道德解构的机会与理由,使樵夫在不断的被追问下,默认了自己偷拿短刀的事实。 第二个视点是通过行脚僧来讲述的,主要从宗教情感的角度叙述武士金泽武弘和其妻子真砂,提供了情节发展的开头;并给予了整个故事一定的宗教关怀,其象征意义为宗教式的形而上的追问,表现为对客观真理的执着,对怀疑主义的恐惧,对人类美好情感的怀念与记忆。最后一场“新生戏”的设计,不仅肯定人的同情心,蕴含了宗教在虚伪道德之间艰难探险中的尴尬,而且也给宗教让出了一条生存的夹缝,即行脚僧所说的:“我又可以相信人了”。 第三个视点是强盗多襄丸根据自己的主观意愿提供的,从抬升自己形象的角度来讲述这个故事,其角度是从一个社会伦理制度以外的角度来看待这件事情,呈现多襄丸自认的高超武艺、富有吸引力的男性阳刚之美、宽阔的胸怀等。这个角度象征着对社会理性的反抗,象征着原态的生命形式。但由于社会规范的排斥,这个角色在多襄丸的叙述中也游移在英雄与强盗的角色定位之间。 第四个视点是以一个暴行受害者和承担者(武士之妻)的角度来叙述的,她始终强调自己的不幸,把日本传统女性在暴力事件中的真切感受作为事件关心的重心。表现了传统价值观对女人的要求及在这个事件过程中女性的本能欲望与社会规范,自然本性与家庭伦理关系等多方面内容及冲突。整个事件中道德观念的两难选择便成为她关注的焦点,用她自己的话则是“像我这样无依无靠的可怜女人该怎么办才好哇”,以此掩盖事实的真相铸造自己的道德面具。 第五个视点是从受害者的角度来呈现的,受害者为了掩饰妻子被当面羞辱而自己无能为力的自尊,讲述了一个武士为了声誉而自杀殉道的完美道德故事,并借助它来掩盖自己的无能与懦弱,维护男人虚伪的面具和推卸责任,于是美化自己与赞美暧昧

罗生门人物分析

《罗生门》人物分析 强盗:强盗自己承认的社会化形象是杀人抢物的强盗。他的需求更多是物质方面的,更多是偏向于低层次的,但是也有高层次的。这个人社会化的结果是他的动机更加随意,动机更随意的为需要而服务。喜欢吃的可以抢,喜欢财物可以抢,喜欢女人可以抢。但是他同样有更高层次的需要,在描述自己行为的时候,他夸大自己,来获得自尊的需要,他情绪高亢,不断通过笑声来掩饰自己心虚,同时也抬高自己。 樵夫:樵夫的社会化结果使他知道不应该拿别人财物。但是顶着生存压力,面对物质需要的时候,他的行为偏向于自己的需要。但是他又深知行为不对,如果被别人知道自己得不到利益而且要受惩罚,于是他采取说谎这个行为来掩饰之前的不符合社会规范的行为。而在情绪上,受到物质需要与社会化规范的影响,他纠结焦虑。 女人:受到社会文化的影响,女性是无力的,那个时代女人要依赖男人才能满足自己的需要。在面对强盗和武士时候的行为,符合社会化,她要寻求一个依赖。在武士死后,女人在外人面前表现的悲痛欲绝,描述的时候表现自己的无助于无辜,她这种情绪和行为表现是出于自我保护的需要,她知道,必须把自己置于无辜可怜的地步,来获取同情,为自己争取最大的利益。 武士:武士是想要活下来。社会化形象武士应该是勇者无畏不怕死的,但是武士生存需要大于了社会化。动机和行为为了生存需要而服务。但是在武士叙述故事的时候,他又极力维护自己,他的叙述中,表明自己是一个合格武士,如果不这样,与自己的社会化形象不符合。在妻子被侵犯后,按照现在一般情况来说,应当是对施暴者极其憎恨。而武士的表现却不是,他可能受到相应社会化的影响------社会化对妻子的定义,是伴侣还是附属品。 和尚:和尚的社会化是一个善良的形象。他在看到弃婴的时候,想要去救他,这一行为是由于社会化对其的影响,也有可能是其本性的原因。而最终他选择相信人类,我不知道这怎么去分析,但是我觉得这个很重要。 社会化和需要共同影响着情绪、动机和行为。

【读后感】《罗生门》电影赏析_169113

《罗生门》电影赏析 看完电影《罗生门》之后,我对日本电影早期的发展感到震撼,这部电影其中娴熟的电影技巧,展现出的流动紧凑的画面和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都让我加深了对这部影片的理解。从以前只会以电影的画质和电影的表达方式是否浅显易懂作为评判一部电影的标准到现在会静下心来去欣赏、琢磨电影里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背景环境,对我来说这的确是一个变化。 《罗生门》中那些反复出现的斑驳的树影,樵夫、强盗在强烈的阳光下快步穿梭在树林里的流动的画面以及在影片的开头就出现的闪电雷鸣和磅礴大雨都留给我很深的印象,细细品味,才发现这是积极映衬人物心理活动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或者是为接下去影片故事的发展做铺垫,对于樵夫来说,反映的是樵夫在穿梭于树林中的焦急心态,而对于强盗来说,这种环境的描写与强盗内心的心理活动是相辅相成的,无论是强盗成功把武弘骗离他妻子身边的情景还是强盗在向妻子施暴过程中表现的激动与狂喜,都与背景环境中强烈的阳光有着密切的呼应。我觉得在我看来《罗生门》就是一部较好的艺术电影,对于艺术电影的概念如何,我想不能仅仅通过投资一部电影所花成本的高低以及观众对整部影片的理解程度来简单界定,北京电影学院教授陈晓云认为艺术电影有时变成了无边的概念,艺术电影不等于小成本和粗制滥造;艺术电影里也有投资比较大的,但投资少也不能成为粗制滥造的理由;艺术电影不等于边缘生活加灰色人生;艺术电影不等于沉闷。 电影不仅是一种商业活动,而且也是一种艺术活动,这就是艺术电影得以产生和发展的基础。一部好的影片肯定是能引起绝大多数观众的共鸣,也能够彰显出一个时代的主题,艺术电影恰恰是集体感知的对象,最有生命的艺术电影其实是为大众存在的,让大众做终极的思考。艺术电影与商业电影相对立的一种电影类型。艺术电影的倡导者们大多认同电影的艺术性,力图通过电影活动展示电影作为艺术的魅力,以及表达电影创作者自己独特的个性。他们认为,只有这样,才能与所谓的商业电影活动真正区别开来。从叙事策略上看,艺术电影大多极力突出自己的艺术个性,反对程式化的情节和模式化的人物形象刻画,并力图运用独创性的电影语言。但是个性化不过是艺术电影的起点,它的终点一定是永远的精神痛苦,或者是一个时代共同的焦虑。 《罗生门》是一部令人难忘而影象丰富的绝好影片。比如,多襄丸骗了武弘把他绑在树上之后,为了把真砂骗来,他在透过树木的繁枝密叶洒下闪闪阳光的灌木丛中高兴得大喊大叫地奔跑这场戏,也是用十四个镜头节奏明快地组接起来的。可能这是过去日本电影中所表现的流动美的最光辉的范例。但是,在日本电影中,这种有节奏的而且速度快的流动美,只是在传统的古装片中表现被害者的悲壮美的场面中才应用。黑泽明把一跃而起扑向猎物的加害者的狂喜,升华为流动美,无可怀疑地使日本电影美的意识一部分发生了变化。把这样的狂喜所带来的罪恶及其狂暴,用不亚于这种狂暴,似乎要把这种罪恶冲洗得一千二净似的暴雨猛击罗生门的情景,在各人陈述供词的每一段落的间歇中穿插切入。 《罗生门》展现给观众的无疑是想揭露人性当中那些丑陋与不堪的一面,三个人就有三种不同的说辞,每个人都在撒谎,尽力“彰显”自己善良美好的一面,甚至连樵夫也在审理这桩案件时,隐瞒了自己私藏一把镶有钻石的匕首,还有一个流浪汉在临走时还把一个婴儿身上穿的衣服占为己有,其中的一个僧人感到失落,他还能相信周围的谁呢?影片在前面展现的所有都不禁让每一个观众感慨自己身处的社会,因为这恰恰也反映了一种丑陋的现状,人性中的丑恶被展现的淋漓尽致,我想这就是艺术电影里想要表达的一个时代共同的焦虑,但在影片的结尾,樵夫还是收养那个婴儿,这一故事情节就像是一只抚慰伤痛的手,在最后抚慰着观众在前面受伤的心灵,给人们带去希望的曙光。

【读后感】《罗生门》电影赏析_59114

一百个人有一百个“真相” ——《罗生门》电影赏析 电影《罗生门》改编自著名作家芥川龙之介的小说《莽丛中》和《罗生门》,电影的背景取自小说《罗生门》,情节方面则主要取自小说《莽丛中》。电影没有宏大的场景或是精湛的特效甚至还是黑白影片,但是就是如此质朴的场景与影片色彩才更适合展现暴露在丛林中各式各样的人性。 电影主体情节中作为证人的强盗、附上武士灵魂的女巫、妻子以及樵夫对于案件始末情节做出来截然不同的描述,都是或多或少,为了一己私欲,为了维护自己的形象、美化自己而开始编织谎言。强盗想以编造的勇猛形象来掩盖自己的懦弱并且将自己杀死武士的事实归于男人间的正当决斗;武士的妻子谎称是丈夫的冰冷严酷的目光使自己伤心过度做出蠢事,并强调自己的忠贞来取代自己的无情背叛;武士为了挽回作为丈夫和武士最后的尊严道出是自己自杀;而樵夫则因为贪念从尸体上拔走重要证物的匕首而陷入极大不安中,篡改事实以掩人耳目。 我看过电影原著的两本书籍,原著中最后并没有给出案件的事实使得更为扑朔迷离。其实真相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每个人意图改变真相而对真相的编造,每一个人都为了掩盖自己肮脏的人性污点而编造美化自己的故事版本,是真相也是谎言。人心叵测,其实真相,只是最多人相信的谎言罢了。 电影中最后樵夫还是吐露了真相,这样的安排更加直接的揭露的人性的黑暗面,同时,也为结尾樵夫悔改从善收养弃婴作铺垫。结尾僧人对樵夫收养弃婴的“多亏了你,我可以继续相信人了”的赞叹,却十分具有讽刺意味。 人性的固有弱点就是否认自身的软弱而去美化自己,没有人可以避免,每个人都会有不堪入目的污点,每个人都是善与恶的结合,僧人所赞叹的樵夫之前也是抵挡不住贪念的恶人。但是同样善与恶可以转化,恶人也会忏悔而行善,普通人的恶行也仅在一念之间,这里的例子就是樵夫和乞丐。另外影片还透露出虽然如同那时一般的道德沦丧的社会风气极大的污染了人的心灵,泯灭了人性,但是总还是会有点点不可泯灭的光辉闪耀在你我的人性当中的希冀。 有软弱的地方就有谎言。《罗生门》毫无雕琢的真实、人物场景的直白揭露、猝不及防的击中了每个人灵魂深处。影片不仅仅是要批判人性的软弱,更旨在引导人们去正视人性,人的可悲与渺小,人的伟大与真诚。人们常谈要摒弃其中的软弱,发扬人性的善的光辉,但是真正的现实是,谎言的另一面并非是真诚,而是宽容,宽容是能减少谎言的唯一道路。在面对善恶选择,如果世间都可正视并且理解人性的两面性,没有那么多的道德绑架,没有那么多的指手画脚,没有那么多的小题大做、满城风雨,也就没有那么多人为了自己虚荣的软弱而去选择恶。万事有因,少见多怪,见怪不怪。

《罗生门》人物心理分析

《罗生门》人物心理分析 《罗生门》不愧是史上著名的心理悬疑电影。整个影片围绕一宗案件的披露展开,衔接了四个人对真相的叙述。中,四个叙述者各执一词,讲述了四个不同的故事。那真相究竟是怎样的呢? 首先,我们理清一下案件。案发三天后,武士的尸体被樵夫发现。到此时,可以确定的事实有:1.女人被强暴;2.武士死亡(自杀或他杀);3.强盗和女人都活着,并且出现在公堂上;4.匕首不翼而飞。至于案发当时的其他细节四个叙述者都有不同的杜撰,而真相只有一个。真理永远都是相对的,局中人总是向局外人诉说着不同的故事。这源于局中人在面对局中的矛盾时都是脆弱的,无法正视自我,在自我肯定和自我诠释的无意识动机驱动下,局中人便采用否认、升华等防御机制来寻求内心平衡,从而出现了欺骗自己、欺骗他人等不诚实和自私的举动。影片中之所以出现不同的故事版本,根源于当事人的立场和动机不同。 我们先来推断一下匕首的去向。樵夫在开堂证供中便矢口否认自己看到除女帽、武士帽、绳子和护身符盒子之外的其他东西,并声称自己第一个发现了武士尸体并报官,其反应带有一定的伪装性。在罗生门避雨时,樵夫表现的非常迷茫,因为三个当事人在公堂上讲述了不同的故事,他大惑不解。最后,在乞丐的逼问下,他讲出了看似最后真相的另一版本故事。从樵夫一连串的反应我们可以断定匕首被其拿走。而他在公堂上的说辞只是为自己开脱,在罗生门的大惑不解也只是为了迷惑和尚和乞丐。关于樵夫的叙述有两种可能:1.他并未看见事情真相,只看见尸体和其他东西,偷走了匕首,而他的叙述纯属自己猜测,服务于为自己开脱,有转移注意力讨好乞丐的意味;2.他看见了事实真相,但因自己偷走匕首,便隐瞒了此细节,但其他叙述属实;3.他看见了事实真相,但出于其他原因(如被最后在场的当事人发现并用匕首贿赂)并未说出,此种可能性较低。这种推断且作为最后的对比和辅证。 让我们且放下当事人的说辞,按照人物的心理根据各种迹象进行分析和判断:在封建社会的日本,武士尚有一定的社会地位,高于普通农民和商人,从武士夫妇的装束以及武士想买强盗的剑和镜子我们也可以看出他们家境还算不错。少妇年轻貌美,正值青春年华,而封建社会对女性有太多的管制和束缚,倡导对丈夫的无限顺从和忠诚,妇女不能随便抛头露面(少妇出门戴面纱)。在倡导女性持操守节的封建社会,婚姻双方大都尊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这种社会倡导的行为模式与一个年轻貌美女性潜意识中最深层次的愿望往往格格不入。少妇身为武士的妻子,更是受到束缚。另外,根据弗洛伊德的学说,女性在潜意识中对自己的第一个男人往往充满了敌意(因为他夺去了自己压抑多年保持的贞操,在婚后这种代价并未获得理应的补偿),这也是很多原始部落至今仍保留处女禁忌的原因。现代人对性有一个误区,就是很少用不同范畴来划分性的驱力和对象。性是一种自内向外的驱力,力求得到满足,因人是具有理性的社会动物,才会选择合适的对象发起行动。 我们可以推知起初强盗侮辱少妇时,她竭力反抗(意识仍主导和控制其行为),但后来便屈从了(潜意识最深处的欲望和动机爆发),否则她完全有机会用匕首刺伤强盗。(这里可以借用一个小故事加以说明:一个妇女状告一男子强暴自己要求赔偿,在法庭上,女子与男子争吵,成功夺走赔偿金。法官说:“如果你在案发时也如这般勇猛,今天的一切都不必”。)而这一切都被绑在一边的武士目睹。 我们可以推断一下少妇受辱后的心理状态:有对丈夫无能的愤懑和不满,

罗生门的分析

分析日本电影《罗生门》 《罗生门》 日本大映公司京都制片厂1950年摄制 导演:黑泽明 原作:芥川龙之介 编剧:黑泽明桥本忍 摄影:宫川一夫 作曲:早坂文雄 主要演员:三船敏郎(饰多襄丸) 京町子(饰真砂) 森雅之(饰金泽武弘) 志村乔(饰樵夫) 获奖情况:本片获1951年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金狮奖,美国电影艺术学院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 [导演简介] 黑泽明在国际电影界的崛起,是由于他的代表作(罗生门),这部影片连获两项大奖,使得他在国际影坛上声誉鹊起。事实上,远在(罗生门》之前,黑泽明在国内便已是一些知名的导演,他的成名绝非侥幸所致。 1910年3月23日,黑泽明出生于东京的一个教师家庭。在当时社会对艺术完全漠视的风气下,黑泽明所在的黑田小学的导师立川先

生却是一个倡导美育的先觉者,对班上学生施行天才教育。这种启蒙教育在黑泽明脑海中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他在绘画、映像方面敏锐、精确的素养亦由此而来。从京华中学毕业后,黑泽明进入一所美术研习班——同舟社。除绘画之外,他在文学方面亦有着精湛的造诣。所有这些,都为他日后在电影上的突出成就奠立了坚实的基础。 1936年,黑泽明考入PCL(东宝公司前身),开始了他的电影生涯。在做副导演阶段,他撰写了大量剧本,如《航空兵的凯歌》、《达摩寺里的德国人》等。这些剧本使得黑泽明以剧作家的身份闻名于日本,,但其中大部分却很遗憾的未被拍摄。1943年,在黑泽明从影七年之后,他终于发表了他执导的第一部影片《姿三四郎》,一时间在电影界引起了广泛关注。 黑泽明是一个完美主义者,他的电影创作态度严谨到一丝不苟的程度,其精湛的技艺,深邃的理念使得他的电影绝大多数不仅在日本电影史上,甚至在世界电影史上均堪称不朽的经典作品。例如,1948年摄制的《泥醉天使》,1950年摄制的《罗生门》,1951年摄制的《白痴》,1954年摄制的《七武士》,1957年摄制的《蜘蛛巢城》,1962年摄制的《椿三十郎》,1965年摄制的《红胡须》,以及1985年摄制的《乱》等影片。 黑泽明在日本电影史上的地位,正如同英格玛·伯格曼之于瑞典,阿巴斯之于伊朗,萨泰耶特·雷之于印度一样。在日本电影界,黑泽明的风格近乎家喻户晓。他不仅以其强烈之风一改日本电影的柔弱寒酸,更是将日本电影推向世界的第一人,他在日本影坛的不朽地位至

解读罗生门

解读《罗生门》 大才子王凯《罗生门》是日本著名导演黑泽明的经典作品,拍摄于1950年,当时距离日本战败仅仅五年。能在战后如此短暂的时间里拍摄出如此举世闻名的优秀电影,真是非常难得,同时也显示出黑泽明先生高超的技艺! 影片一开始便为我们营造出了一种悲凉又略有恐怖的氛围:瓢泼大雨,一座古寺,一块匾额(上写“罗生门”)。影片采用的是第三人称叙述的方式,是整个事件更加有悬念,一个老头和一个和尚在一起说着一个令他们深感恐怖的事件,另一个过路人为了躲雨加入他们,同时因为好奇要二人讲述整个故事的内容。于是,故事开始了。 整个故事其实并不复杂,老头是个农民,一天上山砍柴,在山中发现了一个男人的死尸,于是报案。后来杀人犯被抓住,原来是个臭名远扬的强盗,他中途劫住了一对夫妇,制服了丈夫后,强奸了那个女人…最后,这位不幸的丈夫死了,妻子安然无恙,强盗由于不明原因自己身体不适而被官府制服。 整个事件实际上很简单,甚至有些乏味,如果按照常理,这个案子就可以结案了,电影业界没有了日后的国际声誉。然而,令人不解的是,这几方当事人的口供竟然不一致;不但不一致,出入还很大,甚至于使整个事件的性质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原因就是,这几方当事人根据自己的某种需要和某种原因,或多或少隐瞒并修改了事件当中的若干环节,导致整个事件在几方当事人的叙述中,出现了不同的版本!并且从中挖掘了人性的复杂与多变,将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冲突、矛盾、感情突变一一分析出来;并且将暴力、谎言、忠贞、节操、尊严在人性中所占的地位深刻地描写出来,给人一种心灵震撼的感觉,同时又催人思考,让人在看完影片之后重新审视自己,审视人性,看到自己在遭遇暴力犯罪和利益被损害面前的真实表现,真正地感受到人与人之间(包括夫妻之间)的微妙关系,以及这种关系的稳定程度和变化时的激烈程度。让人真正感受到在危险在邪恶面前人性的善与恶,坚强与软弱,坚守与突变…人性,在暴力这个大镜子面前,显得是那样的苍白与无力! 在整个犯罪过程中,只有两点被各方一致认同,达成一致供词:女人的确被强盗玷污了身体;女人的丈夫的确是死了(至于是怎么死的则成了最大的疑团,多方口供在这个问题上,是异常的不一致。)至于整个事件的过程,我们不听一面之词,而是通过每个当事人的口供,从中得到些什么。 强盗:“我在睡觉时被这对过路的夫妻吵醒,但如果不是那一阵微风让我看到那美丽女人,我不会下定决心,去劫他们。我把丈夫制服后,要强奸那个女人,但那个女人不一般,她丝毫没有吓得六神无主,而是要与我搏斗,用匕首保护自己,但最终我征服了她。事后我想一走了之,我并不想伤人,但是这个女人却要求我与她丈夫搏斗,胜者将成为她的男人,她说她不想让占有过她身体的两个男人都活在世上!我惊呆了,她丈夫也大为惊愕。但是我们还是打斗起来了,我最终成功地杀死了他,这个男人让我记忆深刻,因为他和我打斗了二十六剑:在这之前,没有人能和我打斗到二十剑以上。我胜利了,但是那个女人却不见了。再后来,我就突然肚子痛,被抓了。” 按照强盗的说法,这场事件的真正主角是这位女性,她的表现让我们十分钦佩:她是位贞洁烈女,在强盗面前没有像一般的女性那样懦弱,而是激烈反抗;但最终失败了。一方面我们可以理解为女性的体力无法与男性相抗衡;另一方面,我们是否可以引申为命运的不可抗拒性,尽管女人拼尽全力还是被强盗强暴了,这里面蕴含了深深的悲剧色彩:有时,人的命运(尤其是女人的命运)不能掌握在自己手上。女人在贞洁被玷污后的表现让我们吃惊,她竟然要强盗与自己的丈夫搏斗,胜者成为她的男人!女人需要男人,更需要有勇气有安全感的男人,自己的丈夫保护不了自己,这对于女人来说,不尽尴尬更是绝对不能接受的,也

芥川龙之介《罗生门》浅析

芥川龙之介《罗生门》浅析 摘要:芥川龙之介的《罗生门》展现了在极端的社会环境下,世人不同的利己主义思维与表现,将乱世中人性的兽性,为生存不择手段的利己主义淋漓尽致的表现了出来。芥川在《罗生门》中塑造的“家丁”与“老婆子”的形象无不展现了在极端环境下暴露的利己主义以及人性的弱点。芥川通过对家丁的心理细腻的描写表现了家丁由“恶”到“善”再到“大恶”的多次心理转变。而最终,家丁成为一名通过伤害他人来为自己谋求利益的典型利己主义代表。 关键词:《罗生门》;芥川龙之介;利己主义; 《罗生门》是芥川龙之介早期的作品,取材于日本古典文学《今昔物语》,主要讲了一个傍晚里罗生门内发生的故事。文章篇幅虽然短小,但精致考究,能给读者一种强烈的震撼。而我也在阅读的过程中产生不少的想法,现写下来与大家分享。 一 正如多数的日本作家是比较喜欢而且善于描写人的内心的细微变化的,芥川龙之介也通过笔下家丁这一人物形象极大地展现了个体从心性健全到人性泯灭、损人利己的心理变化的整个过程。“服侍主人有年却被辞退”[2]的家丁因无家可归躲雨在城门下,思考如何继续过接下来的日子。他反复考虑“要不要不择手段地生活”[2]。这说明原本他只是一名忠诚老实的普通人,并非是天生无恶不作的邪恶之人。他尚存理智和良知,以偷盗为耻,认为勤恳踏实才是生活之本,就是这样的人怎么也不会想堕落成强盗的。在家丁登上罗生门城楼,发现了老婆子在拔死人的头发时,他是“对一切罪恶的反感越来越强烈”[2],甚至刚刚自己一直在考虑的是否为了生存而做强盗的想法也被瞬间否定了。他人性中的良知在看到老妪不道德的行为时如同火焰般燃烧,从之前的为生存思考的道德选择骤然间清楚起来,身上的正义感也促使着他去遏制自己身上的不道德的想法,而在听完老太婆的叙述后,他的心理再次发生了改变。他为自己为恶找到理由,于是立即付诸实施。将人性的软弱和无原则表现的淋漓尽致。 “当生存成为第一需要的时候,在人性善与恶的天平上,人性就倾向了恶。”[1]老太婆为恶有她的理由:女尸活着的时候,用蛇假冒鱼干卖掉赚钱;家丁也有理由:老太婆做的事情实在恶心。而女尸、老婆子和家丁在极端物质条件的威胁下:不为恶,就会饿死。所有人都有正当的理由,人性的善良和诚实就这样消失不见了。 二 大多著名日本文学家的作品中带着病态色彩,甚至觉得认为这些文学家自身的性格中也存在着某种病态的成分。我相信芥川龙之介的心底,也存在着某个角落,他时常躲进那个角落,暗自揣摩,这世上最恐怖的地狱是什么模样。然后他把一切想象诉诸笔端,努力身临其境——他成功了。在他所创造的地狱里,是经历过地震台风、大火饥荒几度灾难后的京都,一个亦真亦幻的荒凉鬼城。那里连日暮都是难以描述的阴森,狐狸作窝,乌鸦觅食,强盗流窜,尸体遍地。

罗生门赏析

《罗生门》赏析 赋得古原草送别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 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琴诗 苏轼 若言琴上有琴声, 放在匣中何不鸣? 若言声在指头上, 何不于君指上听?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杨万里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 进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 【解说】诗人借助景物描写和生动形象的比喻,通过写山区行路的感受,说明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深刻道理:人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对前进道路上的困难作好充分的估计,不要被一时一事的成功所陶醉。 具有哲理穿透力的电影导演 导演:黑泽明 主演:三船敏郎(“国际的黑泽,世界的三船”) 三船敏郎是黑泽明的御用演员。合作的好就一直合作,这是电影界的一种良好风气,就象吴宇森和周润发、王家卫和梁朝伟、马丁*斯克塞斯和罗伯特*德尼罗等等。他们的合作使世界电影领域诞生出一部部杰作。另外晚期的黑泽明同三船敏郎的关系开始不佳,他在八十年代以后导演的《乱》、《八月狂想曲》等电影中不再能看到三船敏郎这位“东方约翰*威恩”的身影。 获奖情况:第24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和1951年威尼斯影展金狮奖 黑泽明简介:黑泽明,20世纪日本著名导演,被称为“电影天皇”,最初据说具有讽刺意义,指他在指挥现场的执著强横和专制独裁。到了后来则成了“彻头彻尾”的的尊称。美国商业上最成功的导演斯蒂芬·斯皮尔伯格曾说:“黑泽明就是电影界的莎士比亚。”由衷表达了对大师的赞叹。1990年,80高龄的日本导演黑泽明在奥斯卡颁奖礼上获得终身成就奖。1999年。黑泽明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20世纪亚洲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 黑泽明拍摄的影片《罗生门》,在1951年威尼斯影展上获得金狮奖,这是西方电影节第一次把头奖给了一位亚洲导演。这无疑是一个里程碑,因为,从此西方社会不仅认识了日本导演黑泽明,还通过他的影片真正认识了亚洲电影。 身高1.81米的黑泽明,拥有当时日本人少有的高大体格,据说事事要求完美的他,扯

浅析罗生门的视听语言 宋春雷

山东艺术学院艺术文化学院 《影视评论》 学期作业 宋春雷 专业名称:文化产业管理 学号:8 指导教师:刘志 提交日期:2013年6月20日

浅析《罗生门》的视听语言 作为日本着名导演黑泽明的成名作,《罗生门》这部电影的镜头运用与视听语言上处处闪烁着大师的光芒,全片中全景与特写镜头的巧妙运用,将整个故事的氛围与人物之间的故事渲染的淋漓尽致。 影片主要讲述了一名武士与他的妻子在路途中被强盗多襄丸所劫,强盗制服武士之后将武士的妻子强暴,事后发现武士离奇被杀,多襄丸又因中毒被官府捉拿。真正离奇的地方是在公堂之上武士的亡魂、妻子真砂、大盗多襄丸三个人的证词完全不一样,从而让整个故事变的扑朔迷离。而黑泽明通过隐藏在幕后的镜头将人性的贪婪、虚伪、自私自利剖析的淋漓尽致。 在本片的开头,是一个对罗生门这座破庙的全景镜头,镜头中,天色昏暗,大雨滂沱,而残破不堪的罗生门在大雨之中似乎摇摇欲坠。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镜头,首先,它奠定了整部影片昏暗、压抑的感情基调。其次,罗生门在当时的日本是一个收容死尸的地方,被称为是通往地狱的大门,那么在风雨之中飘摇的这座破庙其实也就象征着当时的日本的战乱、政治的昏暗与人民的民不聊生。 随着剧情的发展,躲雨的农夫与大和尚和樵夫共同在一个庙宇之下,镜头内的画面十分的简单,让人感觉很纯粹,或者说你只会被影片中的人物或者故事所吸引,而不会被镜头内的其它事物所分心。此时,三个人都在罗生门内,室内的光线十分的昏暗,鬼气森森,让人感觉十分的压抑,这是要为接下来的樵夫所讲的故事做一个铺垫。因为从樵夫口中我们得知,这故事简直没法理解,真的是太奇怪了。所以罗生门内阴暗的环境其实就象征着人的罪恶,故事中人物的罪恶,虚伪。 紧接着是对樵夫面部表情的一个特写,樵夫眉头紧皱,陷入深深的回忆,这个特写镜头很有意思,导演这样拍,仿佛是为了表现樵夫以下所说的每一句话都是真实的,或者说给我们观众这样的一个错觉。镜头一切,转入了樵夫的回忆,往下的一大段都是樵夫一个人的主观镜头,或者说是主观蒙太奇。首先是一个跟镜头,樵夫扛着斧子进山砍柴,在林间不断的穿梭,这个跟镜头持续了有接近两分钟的时间.那么,导演是想通过这种镜头逐渐的将观众带入到故事里,另外,它表现了一个十分普通的樵夫进山打柴的场景,正如日常生活中的普通场景一样,增加了整个故事的可信度。

电影《罗生门》中的人性浅析

电影《罗生门》中的人性浅析 电影《罗生门》根据日本名作家芥川龙之介的短篇小说《竹林中》和《罗生门》改编而成,但是黑泽明对于人性的理解显然和芥川的理解是不同的,比起芥川所表达的人性痛苦的叙事,黑泽叙述的是一种对人性的希望。这是一个简单的凶杀案,四个不同人物的虚假口供组成了一部优秀的影片,是大导演黑泽明的惊世之作,被誉为“有史以来最有价值的10部影片”之一。 再说到黑泽明,他是20世纪日本著名导演,被称为“电影天皇”,最初据说具有讽刺意义,指他在指挥现场的执著强横和专制独裁。到了后来则成了“彻头彻尾”的的尊称。一生共导演了31部电影代表作《罗生门》《七武士》等;此外,黑泽明编写的剧本拍成了68部电影。 “罗生门”本来在日文汉字写成“罗城门”,最原始意义是指设在“罗城(城的外郭)”的门,即“京城门”之意。由于古代日本常年战乱,尸横遍野。年积月久,就在人们心中产生了阴森恐怖、鬼魅聚居的印象,故而有了“罗生门”是通向地狱之门这一鬼谈幻象之说。由于“罗生门”这一词诞生时便有“生死徘徊”的意味,故而后来演化成:当事人各执一词,使得事实结果在“真相”与“假象”之中徘徊,最终陷入无休止的争论与反复,从而无法水落石出,真相大白。 电影开篇就在罗生门下,云游和尚、樵夫和乞丐在城门底下避雨,三人闲聊,话题开始,故事的序幕拉开:一个武士和他妻子路过荒山,遭遇了不测。妻子被侮辱,而武士惨遭杀害。惨案如何酿成?凶手、妻子、借武士亡魂来做证的女巫,都各有说法。真相只得一个,但是各人提供证词的目的却各有不同。为了美化自己的道德,减轻自己的罪恶,掩饰自己的过失,人人都开始叙述一个美化自己的故事版本。荒山上的惨案,成了一团拨不开看不清的迷雾。谈论完毕,雨过天晴。砍柴人在罗生门旁发现一个哭泣的弃婴。他决定收养下来,抱着婴孩往夕阳深处走去。 相比原著小说《竹林中》电影结尾增加了一个樵夫收养弃婴的情节。婴儿本是“希望”的象征,但他出生便遭遗弃又遭掠夺,但樵夫最终做出了收养婴儿的选择,努力承担起一个“希望”的未来。这是樵夫的一种赎罪以及善的回归的象征。行脚僧肯定了樵夫并感谢他让自己恢复了对人的信心。这是对基本的人道主义信念的重新肯定,对人的善性、良知、责任感的肯定。 电影《罗生门》有三个时空,现实的罗生门下,樵夫、行脚僧和杂工的故事;过去衙门的时空中,樵夫、行脚僧、多襄丸、妻子真砂、武士(借巫女之口)受审的故事;凶杀案发生的时空,即竹林中。故事的不同叙述,使得案件更加复杂、扑朔迷离,而他们的叙述又相互冲突、充满矛盾,这体现了叙事学的多重内聚焦型叙事。四个主要叙事段落都采用了一个特定叙述者的视角,并由这个视角的持有者把自己的经历叙述出来。正如赵毅衡所说“特定叙述视角把叙述者对故事的感知经验局限于某一个局部主体意识,从而把整个叙述置于这个局部主体意识的能力范围之内。”电影《罗生门》中每一段叙事都浸透了聚焦人物有意无意的谎言。由于四段叙事之间明显的相互矛盾,用它们来重建事实的真相几乎不可能。这也正是小说《竹林中》及电影《罗生门》所要表达的主题,不是要找出谁是真凶,而是借由这个故事表达作者、导演对社会及人生的不同态度。 时空相接之间,每次前一段叙事结束后,樵夫、行脚僧、杂工都会展开一段评论,其内容远远超出了对故事本身的评论,指涉着诸多社会问题的思考。 电影《罗生门》运用叙事中的评论来突出叙事的差异、间离和歧义性,并引导观者走向对叙述背后的隐含意义的解读。从这些谈论中可以看出三个人分别代表着特定的价值取向和

罗生门鉴赏

电影《罗生门》鉴赏 制片厂:Daiei Motion Picture Co. Ltd. [日本] Daiei Studios [日本] 编剧:黑泽明、桥本忍 导演:黑泽明,20世纪日本著名导演,被称为“电影天皇”,最初据说具有讽刺意义,指他在指挥现场的执著强横和专制独裁。到了后来则成了“彻头彻尾”的的尊称。美国商业上最成功的导演斯蒂芬·斯皮尔伯格曾说:“黑泽明就是电影界的莎士比亚。”由衷表达了对大师的赞叹。主要成就: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奥斯卡金像奖终身成就奖、威尼斯国际电影节终身成就金狮奖。代表作品:《罗生门》、《七武士》、《梦》、《影武者》、《丑闻》。 主演:三船敏郎、京町子、森雅之、志村乔、千秋实 获奖情况:威尼斯电影节1951 金狮奖 1951年第24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奖 奥斯卡奖1952 荣誉奖等奖项 奥斯卡奖1953 最佳艺术指导布景提名 英国学院奖1953 最佳电影提名 威尼斯电影节意大利电影影评人奖 国家评论协会奖(美)最佳外语片 剧情简介: 罗生门,日本京都的正南门。云游和尚、砍柴人和乞丐在城门底下避雨,三人闲聊,话题开始,故事的序幕拉开:一个武士和他妻子路过荒山,遭遇了不测。妻子被侮辱,而武士惨遭杀害。惨案如何酿成?凶手、妻子、借武士亡魂来做证的女巫,都各有说法。真相只得一个,但是各人提供证词的目的却各有不同。为了美化自己的道德,减轻自己的罪恶,掩饰自己的过失,人人都开始叙述一个美化自己的故事版本。荒山上的惨案,成了一团拨不开看不清的迷雾。谈论完毕,雨过天晴。砍柴人在罗生门旁发现一个哭泣的弃婴。他决定收养下来,抱着婴孩往夕阳深处走去。 赏析: 电影《罗生门》是日本1950年出品的一部出色的电影,曾获得威尼斯电影节1951 金狮奖、1951年第24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奖和奥斯卡奖1952 荣誉奖等奖项,所以可以称得上是亚洲电影走向世界的第一步。 影片的主题深刻,包含了深刻哲理,纵观影片,影片主要揭露的是人性的虚伪、矫饰和自私。躲雨人说的“说谎是人的本性。人这种东西嘛,对自己本身都不肯坦白的事多着呢。”和“我看人这种东西,就像是天生能把对自己不太合适的真事忘继地一干二净,先把对自己合适的假话当作真的呢。因为这样办心里舒坦嘛。”僧人说的“那到也许是的。但那是因为人性愚懦,他们所以说谎, 就正是愚懦无能的表现。”和“不, 我得感激你。谢谢你,亏得你,我还是可以相信人的。”樵夫说的“如今的世界,凡是人都不能不怀疑他啊。惭愧的该是我!我自己就摸不清自己的心。”都点名了影片的主题。

《罗生门》部分镜头分析

“各说各话难解的谜题” ——影片《xx》的部分镜头分析 影片《罗生门》是电影大师黑泽明1950年的作品,获1951年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金狮奖、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被誉为“有史以来最有价值的10部影片”之一。影片改编自芥川龙之介的《筱竹丛中》,故事很简单: 武士武弘带着妻子真砂远行,途中遇到强盗多襄丸,武士在树林里被绑了起来,妻子被强盗奸污,最后武士被杀。六个人七次作证(樵夫作证两次),七次说法各不相同。每个人作证都最大限度地保全自己,事实的真相就在证明的过程中被模糊了。 xx镜头: 大远景,倾盆大雨、烟雾迷蒙中的xx。 樵夫xx镜头: 由画左向画右运动,用来交待环境。前景上的树干越来越多,越来越密,形成一种压抑感。在镜头运用中,横移用来表现空间方向的变化,俯拍用来表现空间深度。此镜头结束时,树干几乎占尽了画面的一半,形成一种阻塞、沉闷感。下一个镜头同样交待环境,从树梢下摇,来表现空间深度。树干占画面的1/3多,有种压抑感。 樵夫过桥镜头: 运动拍摄,樵夫走的不是直线,人物的运动变化前后对比明显。变化能够吸引观众的注意力,暗示后面将有事情发生。 樵夫xx镜头: 侧拍,镜头由左向右运动,表现人物的正常力量,向上的力量。 樵夫进入森林镜头:

樵夫由画左出画,樵夫由画左上山,人物的运动速度没变,给人的感觉是速度加快,节奏加快。长焦镜头把局部放大,树叶从脸部滑过,表现速度。其中樵夫下坡又上坡,给人重新开始的感觉。 樵夫害怕镜头: 特写镜头,向左摇镜头。表现人物的恐惧心理。 护身符的特写镜头: 用切镜头,是为了不破坏节奏。 樵夫奔跑镜头: 用特写镜头,摄像机向右摇,表现樵夫的害怕和恐怖气氛。 接吻镜头: 仰拍、远景镜头拍接吻的二人,画面左前方是多襄丸的后脑勺。 真砂睁开眼看着他。 武士妻子镜头: 镜头左右移动,来表现武士妻子的害怕,营造一种恐怖气氛。 xx借魂镜头: 用仰拍镜头,为了进一步彰显恐惧心理。 广告131xxxx26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