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国证券投资基金当前存在的问题汇总

我国证券投资基金当前存在的问题汇总

我国证券投资基金当前存在的问题汇总
我国证券投资基金当前存在的问题汇总

投资基金管理

课堂论文

我国当前证券投资基金存在的矛盾分析The Contradiction analysis of our country’s securities investment funds at present

姓名:程燕如

学号:081107122

系别:经济学系

专业:统计学

年级:08级

2010年11月11日

摘要

现阶段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离管理层设立基金的初衷——培育理性投资者、扩大入市资金规模、稳定股市、控制风险还有较大的差距,发展与完善证券投资基金已然成为现阶段的当务之急。

本文在分析我国证券投资基金问题的前提下,提出了一些可行性对策,以期对

证券投资基金的发展提供借鉴之处。我国的证券投资基金是伴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而产生的,不同于别的国家。因此,投资者在证券投资基本知识缺乏的同时,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又加以市场一些错误信息的误导,使我国的证券投资基金在上市初始就面对着重重难题,当下我们应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与矛盾呢?以下是我个人进行的一些分析和总结。

关键词:基金;投资者;管理者;收益

一.我国当前证券投资基金存在的矛盾分析

(一管理者与投资者之间的矛盾

目前,基金管理者与投资者收益和风险极不对称。投资基金是一种收益共享、风险共担的集合证券投资方式。基金投资者希望通过投资基金这种专家理财的方式,在同样的风险水平下获得较高的收益,但基金管理费的计提方式却使得投资者和管理者之间收益和风险严重不对称。

一直以来,基金管理公司按照基金资产净值的固定比率计提基金管理费,与基金的实际收益水平关系不大,基金管理者可以获得固定管理费这笔稳定的收入,只是基金管理者的经营业绩越好,基金资产净值越高,所得的管理费更高。而且,基金管理者为了多提管理费,有可能会人为操纵基金资产净值,使得基金投资者在增加基金管理费的同时,还要增加股票买卖的交易费用。可见,基金管理者始终都不用承担经营管理的责任,但基金投资者却要以其认缴的投资数额为限,承担基金亏损或者终止的有限责任。

近期,多个基金管理者将固定管理费率下调,有些已设立或改制的证券投资基金的管理费的计提,采用按净资产的15%的固定管理费率加计业绩报酬制度。新的计提方式虽然使基金管理者为了获得较高的业绩报酬而注重经营绩效的提高,从而对管理者的经营行为起到一定的约束作用,但这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基金投资者和管理者之间收益和风险不对称的问题。

(二基金目前的现金分配方式带来的矛盾

《证券投资基金暂行管理办法》规定,基金收益分配采取现金方式,每年分配一次,分配比例不得低于基金当年可分配收益的90%。管理人要在120个工作日内完成分配方案的实施。这样的分红方式本是出于对投资者的利益保护,但这其中也存在着一些弊病。

(1固定的净收益派现率不利于基金总体规模的增长。我国股市投资结构不合理, 90%以上是散户,机构投资者不多,证券投资基金规模还偏小。尽管现金分红

作为对投资者的正常回报,有利于树立投资者对基金的信心,并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新基金的发行。但是,在目前基金现金回流机制尚未健全的情况下,集中流出数十亿元的现金,对整个基金板块实力的影响还是较大的。

(2固定派现率不利于基金管理者根据市场变化和基金投资组合的具体情况,进行灵活投资。尤其是在经过一轮的行情之后,基金既可能全身而退,又可能因种种原因未能及时套现,而基金管理者为了在下一波行情中能有良好的表现,本可以用手头的现金去逢低买入一些符合市场潮流的潜力股,而对手中一些潜亏个股在今后市场中寻找机会逐步变现。但是, 90%净收益必须派现和会计年度结束后4个月内必须派现的这两条规定,却使基金管理者调整持仓结构的时间余地受到严格的限制,一些基金管理者常常只能手握现金不作投资等待分配,这样做不符合投资者利益最大化的原则。

(3对于不同的投资者来说,统一的高派现率规定难以满足其不同的投资需求。基金按照风险-收益组合的不同,可分为成长型、平衡型和收益型三大类。其中,成长型和平衡型基金的投资者都愿意承担较大的风险,以追求较大的投资回报,尤其是成长型基金的投资者往往希望基金管理者将投资收益进行再投资,以追求更高的回报。

(三基金管理本身运行机制的内部矛盾

1.基金管理人缺乏市场化选择机制,运作中存在“内部人控制”现象。

一方面,由于新基金起步不久,基金经理人由行政批准产生,带有一定的计划色彩,甚至有可能通过“寻租”而取得基金经理权。另一方面,尽管基金管理公司是独立的法人,但其管理模式实际是一种发起人自己设立基金又由自己管理基金的制度,而且其领导人大多是从原有公司派出来的,甚至有的同时兼任基金管理公司和证券公司的高层领导,这就不可避免地导致其与发起单位存在着一致性利益,在投资决策时利益倾斜于发起单位,由此而产生的道德风险最终将使外部股东的利益受到损害。

2.缺少必要的避险手段和套期保值手段。

这是由证券市场投资品种过于单一制约的,新基金的投资品种主要是A股和国债,致使投资组合不能有效进行而规避风险,因而不利于保护基金投资人的利益。

3.不完善的基金管理制度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

(1新基金有操纵市场的可能。

(2专家理财不能充分体现。新基金享受新股配售的政策优惠,在目前新股认购供求失衡的情况下,政策上无疑支持了基金的业绩,给基金带来了可观的收益,但却不能充分体现基金管理人的投资特色和专家理财水平。

(3基金管理人收取的年度管理费明显高于国外。业绩回报在固定业绩报酬比例下,既无经营约束也缺乏经营激励机制,而且基金发起人持有的基金份额比例较低,时间较短,这都容易导致基金管理人的机会主义,出现逆向选择,直接影响到基金投资运作中具体的行为模式。

二.解决我国证券投资基金问题的对策

(一加强有关基金的立法

建立规范的基金体系以规范促发展,首先要加强有关基金的立法,使我国基金发展有法可依,既有法律的保护又有法律的约束。由于基金发展受多种因素的制约,更需要政府从法律及市场的角度进行积极培育和高效率的管制,同时也需要证券投资基金行业努力加强自律机制建设,增强自我发展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走上规范化发展的道路。因此必须建立严格的、多层次的监管体系,通过科学的监管,做到事前强约束和事后强罚处,从而使基金业的发展在规范中不断推进,保持其旺盛的生命力。

(二优化基金的内部结构

规范改造基金的内部结构,明确各方面的责任人业务关系,达到各自既能充分发挥能力、又互相监督制约,从制度上保证基金资产的安全运行。特别是在基金经理人选择上,应建立有效的基金经理人市场,设立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同时设立理性的市场退出机制,将基金管理费与其业绩挂钩,目前还可以从能否继续管理新的基金高

度来激励鞭策基金经理人,从而使基金能以较低成本找到基金经理人,拥有一个有效的治理结构,降低基金代理成本。在规范化基础上,要有序扩大基金市场的规模,并加快业务创新。在扩大过程中,政府应该控制住基金设立和上市的节奏。因为证券投资基金是证券市场的重要一部分,并且是以有价证券为主要投资对象,这两个市场彼此之间有着较大的影响。与此同时,要加紧对基金的避险投资品种设计。提高基金管理人投资组合的有效性,以保护投资人的利益,同时还将有利于有效发挥投资基金稳定市场的功能。证券投资基金在发展与业务创新过程中必须应慎重考虑收益性、安全性和流动性的关系。明确各方面的责任人业务关系,达到各自既能充分发挥能力、又互相监督制约,从制度上保证基金资产的安全运行。

(三创造基金业绩分化

建立基金评价机构,改革政府对基金的管理方式,取消过多的政策优惠或限制,取消赋予基金的政策目标,形成以市场化为主的管理模式,实现基金市场的自我选择,从而推动基金业主动的业绩分化意识的形成。同时政府要大力推动基金管理人市场的形成,从而形成一种具有内在优势的机制,促使优秀基金经理人脱颖而出。在基金内部也要建立强有力的激励约束机制,形成业绩与报酬强相关的考核机制,从而使业绩分化机制不断推进和完善。

(四充分利用细分市场推动品种创新

应适时推出适合不同投资者需求的基金品种,满足不同细分市场投资者的需求,使得各种不同种类的基金在市场中各自发挥自身的优势,起到优势互补、覆盖多层次市场的作用。此外,还要引入先进的管理制度,强化基金的经营与营销理念,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树立自身的品牌。

参考文献:

(1秦宪文.发展经济学[M].经济科学出版社

(2张新,杜书明.中国证券投资基金能否战胜市场[J].金融研究, 2002

(3佚名.《当前我国证券投资基金存在的矛盾分析》.

《生态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生态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摘要】 目前,伴随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生态保护作为其重要的基础也倍加受到重视,生态环境保护是一项漫长而艰巨的任务,是我国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重要体现。但是,由于目前生态环境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甚至部分地区生态环境出现进一步恶化,这就警醒我们,解决当前生态环境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刻不容缓。 【关键词】 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对策 引言 近年来,我国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和改善,但由于全球气候异常、土壤和水体严重污染等导致的整个生态系统失衡,严重威胁着人类生存和发展。生态环境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加上起步较晚,仍面临着诸多问题,对此,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控制对策,希望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借鉴。 一、生态环境保护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法律不完善,生态保护缺乏法制保障。 我国目前生态环境保护的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和《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以及一些专门的资源法,其对生态保护的目的、任务、指导思想等作出了具体的规定,但其只有一些广泛的规定,并没有具体的措施。近年来,国家环保总局下发了一系列生态环境保护

的指导性文件和单性法规。但由于现行的资源法主要是针对自然环境中某一特定的要素制定的,缺乏环境保护综合管理的基本制度和措施。没有一部完善的、统一的生态环保法规。由于无法可依,环保部门在对生态环境保护监督检查中发现的一些生态破坏事件不能得到及时和应有的处罚。 2.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认知不足,环保意识差。 环境问题的出现,归根结底还是人们对生态环境的认识不足,人们在生产的过程中只注重与经济的生长以及提升,却忽略了环境保护的问题,对于环境保护更是缺乏足够的意识。尤其是在农村地区,污染问题更为严重。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相对城市来说比较落后,为了实现经济的提升,大家开始大兴农业的发展,在农业得到发展以及提升的同时,环境却遭到了严重的破坏。部分农民在农业生产的过程中使用大量的肥料,其目的在于加速农作物的生长,但同时却对土壤环境造成了很大的破坏。另外,人们为了增加耕地面积,开始乱砍乱伐,进而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很严重的破坏作用,严重影响生态平衡。另外,一些废弃肥料以及废弃材料的流失严重污染了水资源,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隐患。 3.执法力度不够。 执法力度不够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管理体制不顺,导致环保部门的监管作用无法发挥,主要是生态环境涉及到水利、农业、土地等多个方面,加上环保部门协调机制和管理模式规定不完善,互相争取“五权”现象严重,分管部门自我感觉处于配角地位,工作积极性

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归纳

工作中存在的整改点 一、工作心态问题 1、计划性不周密,随意性过大,违反基本的规范要求,责任意识差。 2、对工作的责任感不强,执行力差,甚至无执行。 3、对异常问题的反映过于缓慢,异常问题发生在眼前,习惯了睁只眼,闭只眼。 就算有人反映了,依旧不解决,不落实,执行力相当不到位。 4、处理问题过分主观、随意,无品质、成本意识。 5、思想定位不正确,分不清主次,从工作表现上看,得过且过。 6、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无积极性,无责任担当,喜欢推卸责任,转嫁困难。 7、不愿意付出,怕担责,喜欢做与工作无关的事,“演技”好,很忙(到底是忙, 是茫,还是盲)。 8、身为管理者,喜欢制造消极矛盾,散播负能量。 二、工作中的品质意识问题 1、大部分人均无基本的食品卫生意识,包括主管。存在问题: ①穿戴制服、工帽不规范。还有口罩的规范佩戴问题。 ②生产现场带不符规定食物进车间。更衣室内、车间现场办公室吃外带零食等。 ③洗手消毒、操作设备与作业平台消毒不到位。消毒工作成儿戏,作业时有时消毒,有时不消毒。 ④生产现场乱甩乱鼻涕或乱吐唾液(痰)。 ⑤工器具或食品容器清洗清洁不到位。 2、现场管理人员对新员工缺乏基本的岗位培训和教育,缺乏对产品品质的宣导, 缺乏对生产现场持续的检查。 3、管理责任缺失,从不主动了解现场发生的品质异常事件或事故。 4、对卫生(品质)的事情,不调查,不分析,不挖掘真相,主观臆测。 5、对产品工艺执行力度不到位,缺乏工艺管理能力。 6、只晓得把事情做到结束,不晓得做到结束的事一定要做对、做好、做的使你的 客户满意。 7、车间管理者花过多精力在办公室处理文件报表,疏于对品质管控。 8、没有把握工艺品质精髓,缺乏对异常问题的品质判断能力。 三、现场管理的问题 1、员工的思想行为没有通过宣教优化,作业随意性较大。 2、员工缺乏对产品产量与质量的管控意识。 3、忽视或遗失细节,工作没有重心,存在方方面面的死角。 4、现场管理环境“脏、乱、差”问题明显。 5、缺乏现代化的管理方式与手段,做事时眉毛、胡子一把抓,无核心。 6、无效益意识,无品质观念。 7、制程中浪费问题突出,成本概念缺乏。 8、食品安全意识淡薄(现场的化学品管理,作业平台的清洁)。 9、工作执行力度差,有应付心态。 四、设备管理的问题 1、使用人员每日生产前没有对设备的构件、传动作点检工作。

工作研究:关于乡镇环保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关于乡镇环保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一、乡镇环境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环保意识不高。一是乡镇对环境工作重视程度不高,“重经济、轻环保”的观念依然存在;二是企业经营者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不强,为了片面追求自身利益,对企业环评工作主动性不够;三是群众环境意识淡薄,特别是在农村,农民爱护环境并主动参与环保的积极性不够,乱倒生活垃圾现象严重。 2、基础设施条件落后,环保经费得不到保障。农村道路条件限制,垃圾车不能进去,导致很多村民组内部的生活垃圾得不到及时清运。如聘请村民定期将生活垃圾运到主干道,那村级环保工作经费又得不到保障,给村集体经济带来压力。 3、环境源头管理不完善。比如在摸底走访众兴乡境内的企业时了解到,很多企业营业执照很完善,注册规范,可是环评却没有。 4、执法瓶颈制约。一是管理体制限制。乡镇环保部门由于人、财、物受制于地方政府,因此,执法一定程度上受到地方政府的行政干预,行政处罚往往落不到实处;

另外,环境保护需要各级各部门、全社会共同努力的工作,然而,在对违法企业的整顿、非法企业的打击过程中,由于部门联动、部门配合不够,致使执法行动收不到应有的效果,比如众兴在整治猪场时,畜牧相关部门却还派人进行疫苗注册等工作;二是执法权限不足。因环保部门没有强制执行权,致使对一些环境违法行为执法时手段不硬。众兴乡在前期断电整治的12家企业中就出现重新通电生产现象。 5、乡镇环保队伍建设完善,人员素质低。乡镇目前仍然是一无机构二无人员,“头重脚轻”的问题比较突出。乡镇环保人员数量及业务素质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要求,缺乏必备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部分执法人员素质与环境执法要求还有较大差距。 二、工作建议 1、加大宣传教育力度。一是加大环境保护知识在九年义务教育中的比重,从娃娃抓起;二是利用“四?二二”世界地球日,“六?五”世界环境日等重大纪念日,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并充分发挥和利用新闻媒体、微信公众平台等手段加强宣传和舆论监督作用,扩大宣传面,力争做到宣教形式多样、社会各阶层易于接受,为环保工作奠定广泛、扎实的群众基础。

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工作中存在的问题(10篇)_工作总结 初中语文教师个人年度工作总结 本学期,本人担任初二7、8班语文课教学工作。一学期来,本人以学校及各处组工作计划为指导;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师德水平为重点,以提高教育教学成绩为中心,以深化课改实验工作为动力,认真履行岗位职责,较好地完成了工作目标任务,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一方面,认真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和政治理论水平;另一方面,认真学习新课改理论,努力提高业务能力,参加自学考试,努力提高自己的学历水平。通过学习,转变了以前的工作观、学生观,使我对新课改理念有了一个全面的、深入的理解,为本人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打好了基础。 二、以身作则,严格遵守工作纪律 一方面,在工作中,本人能够严格要求自己,时时处处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模范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做到不迟到、不早退,不旷会。另一方面,本人能够严格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关心爱护学生,不体罚,变相体罚学生,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在学生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三、强化常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本学期,本人能够强化教学常规各环节:在课前深入钻研、细心挖掘教材,把握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教材结构、重点与难点;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力求在备课的过程中即备教材又备学生,准确把握教学重点、难点,不放过每一个知识点,在此基础上,精心制作多媒体课件。备写每一篇教案;在课堂上,能够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向课堂45分要质量,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课后,认真及时批改作业,及时做好后进学生的思想工作及课后辅导工作;在自习课上,积极落实分层施教的原则,狠抓后进生的转化和优生的培养;同时,进行阶段性检测,及时了解学情,以便对症下药,调整教学策略。认真参加教研活动,积极参与听课、评课,虚心向同行学习,博采众长,提高教学水平。一学期来,本人共听课32节,完成了学校规定的听课任务。 四、加强研讨,努力提高教研水平 本学年,本人参加省级教研课题“开放性问题学习的研究”的子课题及县级课题"开放性教学课型的研究"的子课题的研究工作,积极撰写课题实施方案,撰写个案、教学心得体会,及时总结研究成果,撰写论文,为课题研究工作积累了资料,并积极在教学中进行实践。在课堂教学中,贯彻新课改的理念,积极推广先进教学方法,在推广目标教学法、读书指导法等先进教法的同时,大胆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尝试,

基层环保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我区基层环保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各位领导、各位委员: 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前提。保护环境,减轻环境污染,遏制生态恶化趋势,已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解决突出的环境问题,促进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是当前乃至今后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 一、我区环保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职责不明确。 1.环保部门监管范围广。新《环保法》强调了地方政府对环保的责任,强化了追责制度,但追责在实际操作中,往往是上级环保部门约谈下级地方政府,而地方政府就把责任压到当地环保部门头上,导致环保部门只能替地方政府担责,从追责变成了被追责。 2.职能职责交叉不明确。在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上,任务交叉、职责模糊。以水污染为例,按相关法律法规,环保部门只监管企事业单位排污,而雨污分流、河道整治则属其它职能部门管辖。如龙滩子街道太平社区一起死鱼事件,因老城区未接入污水管网,以致污水流入池塘致鱼死亡。当居民反映至环保部门,环保认为生活污水应由市政管理,水质检测应由农委渔政科检验。而渔政科及市政均以各种理由搪塞,最后不了了之。

3.镇街环保责任较大。“属地管理”属当下热词,环境保护的追责工作,市里根据“属地管理”规定由所在区县负责,区县各部门则落实到各镇街,一旦出现问题,所在镇街首当其冲,而镇街又无法定管理职责,导致监管缺失。 (二)镇街环保部门处境尴尬。 1.镇街环保办有人无编。镇街环保工作人员多由政府其他编制人员兼任,既无编制,也无经费,唯有责任,且风险性较大,致使不少在基层兼职的环保人员,都千方百计想跳出环保办而干其他方面的工作。 2.基层环保人员培训力度不够。镇街环保人员多数没有参加过专业培训,工作存在看不懂、说不清、帮不上的现象,在监管工作时,只能凭闻、听、看等传统的方式方法进行监测,有时还被企业牵着鼻子走,监管多流于形式。 3.基层环保人员无执法权。区环保工作人员享有执法权,唯独镇街没有执法权。当镇街没有执法权而要查办环保违法企业时,走程序耗时且漫长。如果镇街组织相关部门和人员联合“强制执法”,又容易造成违规执法和信访事件,这也是基层发现企业环保违法不愿上报的根本原因。如果上报,最终还是自己去落实整改,且有可能被追责处理的危险。4.基层监管环保显得尴尬无奈。即使在目前大环境下,暴力抗法、不配合、不开门、不见人、不签字等现象依然存在。此外,企业生产环节众多,环境污染情况复杂,监管取证也

各部门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汇总

各部门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汇总

公司各部门工作中存在问题汇总 一、电气事业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运行人员的责任心还需要加强,后续工作中要严格、认真的监盘,才能保证设备在客观上出现的问题及早发现,及早处理。 2、今年入职的新员工技术、能力提升工作非常艰巨,需要花长时间,大力气去做培训。 3、重抓员工思想工作,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发挥基层员工的主观能动作用,力争将检修、运行工作做的更出色。 4、辅助材料的采购及时性不能满足要求,采购力度需要加大。 5、生产设备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对电气人员的技术素质要求更高,高技术人才缺口很大,熟练工招收困难。 6、部门管理范围越来越大,管辖的设备也越来越多,人员分布广泛,管理权限交叉且不明确。 7、改扩建、新建、维护等工作量不断增大,工作责任和安全越来越重,但人员收益却未做相应调整。电器事业部各岗位工资自2014年8月以来,几乎未做调整,员工调整工资待遇呼声较高,从目前套改薪酬薪档上来看,调整幅度不均衡,不利于人心稳定和配合绩效考核办法的实施。 8、由和君管理咨询公司为电气事业部制定的绩效考核办法

做到请进来,走出去。 1、生产现场管理:产品的生产没有完整的作业指导书和操作标准,都是边摸索边改进,造成生产现场胡乱,从业人员专业水平教低,现场缺少经验丰富的管理人员和生产技术指导人员。 措施:随着生产线不断投产,现急需聘请一位经验丰富,管理能力强的生产厂长,并尽快培养一批管理技术人才,规范现场指导生产。 2、生产人员管理:工作现场环境差,员工健康和安全存在隐患,其次是薪资水平满足不了车间员工期望,造成人员流动性大,投产到目前为止又200-300人流失,生产车间新员工较多,对设备构造、性能不能完全掌握,必然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最近矿棉车间发生两起安全事故,其中工人缺乏安全意识和工作经验不足是主要因素。人员紧缺,部分岗位出现一人多职现象,员工个人精力有限,不能保质保量的完成工作。生产线安装人手不足导致安装进度缓慢,拖延了正常投产时间。 措施:及时了解员工的诉求,尽力满足员工生产生活需求,投入设备整治现场卫生状况,调整岗位薪酬,做到能者多劳,劳者多得。提高加班费用,减少工人对加班的抵触情绪,既保证工作质量,同时也变相的增加工人工资。

中国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

中国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 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而生产关系又反作用于生产力。它们表现为二者的矛盾运动。这种矛盾运动中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就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亦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从过程上看,这一规律表现为生产关系对于生产力总是从基本相适合到基本不相适合,再到基本相适合;与此相适应,生产关系也总是从相对稳定到新旧更替,再到相对稳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这种矛盾运动循环往复、不断推动社会发展,进而推动整个社会逐步走向高级阶段。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作用构成二者的矛盾运动。这种矛盾运动在实际运行中是极为复杂的。其一,在同一性质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中,上层建筑的不完善部分,没有反映经济基础要求的部分都会同经济基础发生矛盾。其二,在不同性质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中,矛盾更为复杂,主要表现在: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基础同旧上层建筑的残余、未来上层建筑的萌芽之间的矛盾;新旧上层建筑之间、新旧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等。其三,当一种社会形态处于上升发展阶段时,上层建筑对于经济基础一般是相适应的;当一种社会形态处于没落时期,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变革的客观要求则是不适应的,其矛盾则变成对抗性的,全局性的矛盾。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作用的矛盾运动规律,就是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这里的“一定要适合”表明:经济基础状况决定上层建筑的发展方向,决定上层建筑相应的调整或变革,而不允许上层建筑长时期落后于或不适应自己的发展;上层建筑的反作用,也必须取决于和服从于经济基础的性质和客观要求,而不允许上层建筑脱离经济基础的发展状况和水平。 这两对矛盾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始终,并规定了社会发展过程中各种社会形态、社会制度的基本性质;制约着社会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决定社会历史的一般进程,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社会基本矛盾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上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解决方式,并从根本上影响和促进社会形态的变化和社会的发展。对抗性的矛盾通常通过阶级斗争甚至社会革命来解决,非对抗性的矛盾通常通过改革的方式来解决。 二、我国现阶段的上述两个矛盾的表现形式以及内在关系 当前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的生产力水平还不高,距离发达国家还有较大差距,还远远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方面的需要。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与

工作中存在的问题(10篇)_工作总结精华版

《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范本(一): 工作当中存在的问题。 回想在过去一年的工作当中,是做了必须的工作但是没有那项工作做的完整理想,工作当中需要自己改善和不断学习的地方还是有很多,下面将工作当中存在的不足: 1、在工作上普遍做的都不够细致,虽然领导经常强调要做好细节,但是往往有些工作做的还是不到位,不够细致,给以后的工作带来很多的不便及产生很多重复性的工作,严重的影响了工作效率,这个问题小到我自己个人,大到整个公司都存在这样的问题,今后在工作过程当中,必须要注意做好每一个细节。 2、工作不找方法。我们做的是销售工作,平时我们就应灵活的运用销售技巧,同样在工作当中也就应多去找一些方法。 3、工作不够严谨。回想过去的工作,有好多事情本来是一个人能够解决的,偏偏要经过几个人的手,有些问题本来就应是一次性解决的,偏偏去做一些重复性的工作,在今后的工作当中必须要把问题多想一想,多找方法提高自己的工作潜力。 4、提高工作效率。我们是做客服工作的,不管是从公司还是个人来说,做事务必讲究效率,要言必行,行必究,在过去的工作当中我们应对一些比较棘手的工作往往拖着不办,结果给后面的工作就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和很多的工作量。所以作为明年的工作我们就应抱着有一个客户咱们就处理一个客户,一个问题咱们就解决一个问题,改变过去的拖拖拉拉的工作习惯。把每一个工作都实实在在的落实到位。 XX年的工作计划 XX年的结束对于我们来说并不代表着工作的结束,而是一个新起点的开始。因为我们的工作在来年面临着更严峻的考验,充满着挑战。XX年公司的销售能够说是很不错,基本上完成了公司XX年制定的销售任务,但是在最后的工作当中,因为时间的紧迫以及工程滞后的原因导致一期的交房工作进行的并不是十分的顺利,在此同时对公司的形象、美誉度造成很大的影响,将之前我们花费了很大的精力打造的品牌形象破坏,这将对以后3期住宅及商铺的销售带来必须的影响,同时再伴随着因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这样的一个状况,客户目前大多抱着持币观望的状态,投资者也变的更为谨慎,再加上普遍风传的降价风潮都给我们XX年的销售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所以在这个时候我们我们更就应强硬自身,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增强全局意识,加强服务理念,从我个人角度出发,服从公司的安排,严格要求自己,按以下几点迎接XX年的工作。 1、调整心态,树立信心。我们就应相信困难就应是暂时的,有冬天那么春天就不会离我们太遥远。 2、提高服务意识及服务潜力,做好客户的维系工作,尽可能的维护公司的品牌形象。 3、坚持,改变自身的适应潜力锻炼提高自己。我们没有办法改变环境,但是我们能够改变自己适应环境。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解读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解读 中央党校教授:中国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体现在哪里 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那么,怎样理解当前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有哪些涵和具体体现?如何破解社会主要矛盾,实现更平衡更充分的发展?本报记者采访了中央党校教授辛鸣。 迈进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为什么变了? ●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不可能因主观好恶随意选择;对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要科学理性、及时敏锐,既不能超前也不能滞后 ●“美好生活需要”容更广泛,原来的“硬需求”并没有消失,呈现出升级态势,新生的“软需求”则呈现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 ●到什么山唱什么歌,在什么发展阶段干什么事。“发展起来后”的中国不是说不需要发展了,而是需要更高水平、更高质量、更高效益的发展,是更平衡更充分的发展 记者:1956年党的八大就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将社会主 . . . w d .

义初级阶段的社会主要矛盾,确定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对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为何会在当前这个历史时期发生变化?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 辛鸣:社会主要矛盾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发展阶段的客观反映,判断社会主要矛盾要注重两点:一是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不可能因主观好恶随意选择;二是对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要科学理性、及时敏锐,既不能超前也不能滞后。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不准确、不到位会极大阻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进而损害社会发展进步。 之前提出的对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是建立在当时社会生产力相当落后的大背景下。这一主要矛盾判断是科学准确、积极有为的。根据对应的社会发展阶段,这一矛盾我们可以称为“发展起来前”的矛盾。 经过60多年的发展特别是近4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社会已经告别贫困、跨越温饱、即将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生产力水平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逐渐成熟定型。这一切有目共睹的巨变,都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也当然会发生相应变化,我们可以把新的社会主要矛盾称之为“发展起来后”的矛盾。 透过现象看本质,经济社会发展归根结底还是来自生产力的发展,导致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的最根本原因是社会生产 . . . w d .

环境保护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当前环境保护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环境问题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从产业结构、公众参与、环境管理、队伍建设、环境规划、环境投资等方面对当前环境保护中面临的问题及采取的对策进行研究。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经济发展在给人们提供前所未有的物质文明和精神享受时,也给自然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近几年来,通过环境保护与治理,环境质量恶化的趋势基本得到控制,局部地区环境质量逐步得到改善,但环境保护依然面临诸多问题与挑战,环保工作任重而道远。 一、当前环境保护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环境保护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前进的过程。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既矛盾又协调统一,是相互发展的整体。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整体处于工业化中后期,环保工作的形势依然严峻,将面临诸多问题与挑战。 1、经济增长方式粗放。目前,中国经济增长中面临的产业结构非常不合理。据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指标》数据库提供的经济数据显示。2003年中国GDP中三次产业构成是14.8%、52.9%、32.3%,低收入国家的三次产业构成平均为24.8%、25.1%、50.2%。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少于中国的只有少数几个国家。中国经济增长过分依赖对资源的粗放利用,导致原材料和能源资源的消耗巨大,生态环境透支十分严

重。2003年中国消耗的原油、原煤、铁矿石、钢材、氧化铝和水泥分别约为世界消耗量的7.4%、31%、30%、27%、25%、40%,而创造的GDP仅相当于世界总量的4%。可以说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使经济增长付出过高的环境代价,是大气、水资源等污染严重的根本原因之一。 2、公众环保参与度不高。公众是推动环境保护事业向前发展的社会基本力量,没有公众层面的广泛参与,环境保护目标的实现是不可想象的。由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发布的《2005年中国公众环保民生指数》报告显示:以百分制为刻度的中国环保民生指数为68.05分。这份报告数据显示,只有16%的公众知道,“12369”这个全国统一的环境问题免费举报热线电话,其中只有9.2%的打过电话;不到1%的人表示家中从不使用塑料袋;1/5以上被访者不知道自己享有哪些环保权利;公众参与环保的行为以个人空间浅层次参与为主。调查数据说明公众环保关注度很高,但参与环境保护的意识还不强,国家在法律层面上保障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力度还不够,政府在扩展公众参与环境与发展方面的活动也有待加强。 3、环境管理偏重于末端治理。在环境管理实践中,人们往往习惯于末端治理模式,不重视发展循环经济,结果不能从源头上减少原料的消耗,中间环节上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最终减少资源废物的排放,实现总量控制目标。根据循环经济理论,我们知道“生产过程末端治理”模式实际上是“先污染后治理”,强调在生产过程的末端采取措施治理污染,结果治理的技术难度大,治理的成本高,很难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者的协调。

各部门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汇总

公司各部门工作中存在问题汇总 一、电气事业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运行人员的责任心还需要加强,后续工作中要严格、认真的监盘,才能保证设备在客观上出现的问题及早发现,及早处理。 2、今年入职的新员工技术、能力提升工作非常艰巨,需要花长时间,大力气去做培训。 3、重抓员工思想工作,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发挥基层员工的主观能动作用,力争将检修、运行工作做的更出色。 4、辅助材料的采购及时性不能满足要求,采购力度需要加大。 5、生产设备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对电气人员的技术素质要求更高,高技术人才缺口很大,熟练工招收困难。 6、部门管理范围越来越大,管辖的设备也越来越多,人员分布广泛,管理权限交叉且不明确。 7、改扩建、新建、维护等工作量不断增大,工作责任和安全越来越重,但人员收益却未做相应调整。电器事业部各岗位工资自2014年8月以来,几乎未做调整,员工调整工资待遇呼声较高,从目前套改薪酬薪档上来看,调整幅度不均衡,不利于人心稳定和配合绩效考核办法的实施。

8、由和君管理咨询公司为电气事业部制定的绩效考核办法有不合理的地方,电气事业部已用书面形式反馈到企管部和和君公司陈老师处,希望尽快做出调整。 9、中、基层管理人员在实际生产现场管理中,管理权限受限,没有灵活的奖励机制。新试行的绩效考核办法,没有考虑到这一点,希望考核办法得到进一步完善。 二、生产技术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生产技术部最主要的君泰公司矿棉生产、经营及新设备的安装,其次就是矿热炉硅锰合金、镍铁合金、烧结配料,再就是公司现有基建设施的管理。生产技术部在公司内所管辖的范围比较大也比较杂,大部分人都有自己的岗位以及岗位职责所要求的工作,但还有个别人没有做到人尽其用,没有发挥出自己的价值来,这样长久下去会使员工失去了对工作的热情,同时公司也没有在这些人身上得到回报,希望公司在人员的任用上做到合理分配,做到人尽其用,不养闲人。 三、吉元君泰矿棉车间存在的问题 矿棉车间在过去的几个月里虽然做了很多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是存在较多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生产质量:公司岩棉工艺方面还不够成熟,产品质量档次偏低,制约了销售渠道和品牌效应的建立,在产品质量研发、人才引进方面,投入力度不够。 措施:加大产品质量研发力度,加强自身的学习,通过引

中国当今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中国当今社会的主要矛盾 历史的轮回怪圈:对于当前中国社会矛盾的历史思考 最近几年以来,社会矛盾逐渐成为了中国公众瞩目的焦点---------官员腐败,贫富差距扩大化,三农问题,仇富心态,教育改革,房产价格,医疗社保等一系列问题犹如走马灯一般纷纷闯入人们的视野,同时,许多富于代表性的事件也先后挑战着中国人眼球和心理的承受能力。例如,笔者来到深圳短短几天,就接触到了一个光听来就足以让人感到恐惧的名词----------砍手党。而不久前亲身经历的事情更是触动了内心深处的悲悯。 那晚在白石洲,笔者口渴,买了一瓶矿泉水。行走间,突然感觉有人在身后摸索。当时第一反应就是:有人抢劫。等到回头看时,不由得自我解嘲地笑了。那只是一个捡垃圾的男孩子。大概只有七八岁的样子,浑身邋遢,还散发着一股酸臭味,手里提着一个装满各类瓶罐,比他自己还要高的麻袋。我将水喝完,把瓶子给了他。然后带着一种助人为乐的快意转身离去。可刚走了几步,又听到身后有了更大的动静,接着,笔者看到了震撼心灵的一幕--------男孩子正在和一个干瘦的老妇人扭打着,仅仅是为了刚才施舍的瓶子。笔者一时无语,事后却思考了很多。待至今日,心中有一种如鲠在喉,不吐不快的冲动。 我们的社会怎么了?相信只要稍微有点头脑的人都会问这个问题,也有很多人提出了解答。其中,有一种最为通行的说法就是--------历史的轮回。具体地说来,历朝历代的统治时期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天下创世2。矛盾丛生3。总崩溃个别王朝由于在中晚期实行了一些改革,缓和了社会矛盾,从而延长了统治时间。这是中国历史所特有的周期性振荡。综观国史,史实让笔者也不得不承认上述说法的合理性。那么,目前的中国是否在重新陷入这个历史的轮回怪圈呢?这倒的确是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一。周期性振荡产生的原因 关于中国社会发展的周期性振荡现象,早在建国以前,就已经有人注意到了。鲁迅就曾经把中国历史归纳为“一治一乱”,“破坏---建设---再破坏”的打摆子模式。而最有名的就是民主人士黄炎培与毛泽东的对话。黄炎培曾问毛泽东:“我生六十多年,耳闻的不说,所亲眼看到的,真所谓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一人、一家、一团体,一地方,乃至一国,许多许多单位都没有能跳出这周期律的支配力。”此外,黄炎培还指出,从历史角度看,有政怠宦成的,有人亡政息的,也有求荣取辱的,但都没能跳出这一周期率。他问毛泽东有什么方法跳出这一周期率?对此,毛泽东回答:“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 很明显,毛泽东是把周期性振荡归因于腐败,而应对之策就是民主。窃以为,毛泽东的自信回答恐未必也。所谓的腐败,是由于权力缺乏有力监督与制约造成的,并非中国的特产,而周期性振荡在其他国家却未之有也。由此可见,腐败并非是根本原因。那么真正的原因何在呢?笔者认为,是社会财富分配不公正造成了这种奇特的局面。 社会财富一经创造,大致有两个去向:1。进行扩大再生产2。留作消费基金。那么这就涉及到了社会财富的分配问题了。 进行扩大再生产的那一部分关系到社会的再发展,无可厚非。但是,消费基金就关系到了每一个人的生计问题了。人活着不是为了消费,但没有消费就不能活着。去除再生产的部分,剩下的就要做个分配,那么分配应该本着什么原则呢?我认为,最重要的信条就是公正性。

浅谈环境保护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目录 一、清城区环境保护工作存在的问题 (1) (一)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不明晰 (1) (二)环境保护执法力度不足,执法不到位 (2) (三)环境保护设施不足,技术落后 (3) (四)公众环境保护意识薄弱 (4) 二、清城区环境保护工作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5) (一)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不健全 (5) (二)执法过程中相关部门不重视、不作为,执法队伍薄弱 (6) (三)环境保护资金投入不足 (7) (四)环境保护宣传工作不到位 (8) 三、提高清城区环境保护工作水平的对策 (8) (一)完善立法,健全法律法规体系 (8) (二)加强环保执法队伍建设,提高执法力度 (9) (三)加大环境保护资金投入和利用 (10) (四)加大环境保护宣传力度,提高全民环保意识 (11) 四、结束语 (12) 参考文献 (14)

浅谈清城区环境保护工作存在的 问题及对策 【内容摘要】环境保护是我国现今必须解决的一项任务,为了使我国可以全面可持续发展下去,必须保证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在保证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要确保环境的保护。本文主要针对清城区的概况,以及出现的一些环境问题进行了分析,并相对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以期望清城区的环境问题可以得到完美的解决。 【关键词】环境保护;法律体系;执法力度;资金投入;环保意识 一、清城区环境保护工作存在的问题 清城区隶属于广东省清远市,地处广东省中部,北江中下游。年平均气温22℃,年降雨量2215毫米,气候宜人。对于每一个地区来说,环境保护工作都是重中之重,其中在党的第十八届三种全会上发表的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议中有一个章节就是阐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而生态文明的建设的前提就是环境保护问题。西方世界在历经工业革命后先污染后治理的错误道路后步入了发达阶段,而我国正处于发展中阶段,不能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子,但是当前在都很多的地、市、区都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环境问题。清远区也不例外,因此对清远区环保工作进行分析,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具有非常实际的意义。 (一)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不明晰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之一,近几十年来,国家出台了较多

工作落实方面存在的问题总结

工作落实方面存在的问题总结 多年来,法院执行工作一直面临联动机制难建立、查控效率难提升、 执法环境难改善、激励机制难到位的突出问题,具体来说: 一是缺乏查人找物的信息共享平台。被执行人难找、被执行财产 难查,一直是执行工作中的核心难题,也是制约执行效率的关键所在。执行财产的“查控划”一体化目标的实现,是解决“执行难”的关键。公安、住建、国土、工商、房管、交通等部门必须有效建立起联动机制,以适合当前执行工作的需要。法院和公安部联合出台的《关于建 立快速查询信息共享及网络执行查控协作工作机制的意见》中明确提出,法院、公安两部门通过政法机关工程专线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安 全快捷的传输失信被执行人等案件信息,实现网络查询被执行人身份、车辆、住宿、出入境证件信息,协助查找下落不明的人及车辆,限制 被执行人出境。当前,在上级政法专线尚未建立的情况下,能够先行 在地市级公安现有网络技术支持下,与法院系统建立协作机制,解决 查人找物难题。 二是法官人身权益保护机制不健全。一些当事人经常为一己之私,打着申冤投诉旗号,向党政机关、上级法院、新闻媒体等递状子、发 帖子,甚至颠倒黑白、造谣中伤,肆意诋毁法院、法官形象。从舆情 监测部门掌握的情况来看,当前通过天涯论坛、新浪微博等平台发布 的涉及法官的负面帖子,主要是一些受到过法院拘传等强制制裁的被 执行人的泄愤帖,发帖人言辞激烈,点名道姓,侮辱法官个人品行、 贬损法官人格。因为相关惩戒、遏制机制不健全,法律规定不完善, 法院一般只能冷处理,亟须党委宣传部、公安网监等部门增强对涉及 法院舆情的管控,协助消除影响,维护司法尊严。 三是执行救助资金预算金额不足。申请执行人中,有一部分是社 会弱势群体,依靠执行结果无法保障自身利益,申请执行人如遇到人 身受刑事伤害无法劳动、没有生活来源的,被执行人被判处刑罚、无 可供执行财产的,交通事故的肇事车辆没有保险,被执行人无履行水

当前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

当前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 一、存在的问题 环境保护是指人类为解决现实的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障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称。 存在问题如下: (一)环境破坏在有些地方仍未得到有效遏制 近些年来,环境保护中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还比较普遍,一些地方对环境保护监管不力,有的地方不执行环境标准,违法违规批准严重污染环境的建设项目;有的地方对应该关闭的污染企业下不了决心,动不了手,甚至视而不见,放任自流;还有的地方环境执法受到阻碍,使一些园区和企业环境监管 处于失控状态。 (二)环境技术开发创新能力不强。企业缺少原创性的开发,缺少具有自主知识产 权的技术集成。 (三)农村环境保护工作薄弱。我国大部分农村缺乏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废水、废气、固废(含危废)没有相应的处理设施或管理措施,污染环境的诸多因素仍然存 在。 二、原因 (一)、相关部门对环境保护重视不够。主要是没有正确认识和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当前与长远的关系、局部与全局的关系。一些地方重经济发展、轻环境保护,甚至不惜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增长;只顾当前,不计长远,考虑局部利益多,考虑全局和整体利益少。 (二)、企业技术开发投入严重不足,以企业为主体的环境技术开发创新体系建设进展迟缓,科研、设计力量薄弱,尚未形成拥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拥有著名品牌、市场占有率高、能够提供较多就业机会的优势环保骨干企业队伍。(三)、政策体系不够完善。引导环保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尚未健全,促进环保产 业发展的管理措施、机制和手段不足。 (四)、监管、处理、打击、宣传、教育力度不够。 三、对策 (一)加强对环境执法的监督。形成群众、政府主管部门、企业内部以及新闻媒体 等多渠道的、多层次的监管机制,使监督机制真正发挥作用。 (二)完善政策体系,加大投入力度。创建多元化的产业投资环境。加大各级政府对环保产业的投资力度,拓宽投资渠道,建立完善与市场机制相适应的多元化环 保产业投融资机制。 (三)促进环境科技创新,提升环保技术水平。推动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

调研报告:当前环保监管体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

当前环保监管体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 XX、XX猪养殖排污事件被媒体曝光,两地多名干部被问责,引起社会强烈反响。虽然干部问责在短期内能够形成高压态势,有效遏制了两地的猪场污染环境问题,但从长远来看,要想根治类似环境污染事件,关键还在于解决环保监管中存在的体制性问题。省委党校课题组就相关问题走访调研,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供参考。 一、环保监管体制存在的问题 (一)环保部门监管责任和属地政府主体责任缺乏有效协同。首先是环保部门的双重管理体制问题。地方环保部门既接受上级环保部门的指导,又要对掌握人事和财政大权的同级地方政府负责,在地方保护主义影响下,滋生“案外因素”干扰执法,违法不究、以改代罚等现象。其次是乡镇和县(市、区)环保局的关系问题。由于乡镇没有专门的环保部门和监管人员,加上缺乏对乡镇在环境保护方面的职责、权限、失职追究进行明确规定,使得原本贴近基层,熟悉情况,更容易发现问题的乡镇在环境保护方面很少作为,量大面广的农村污染问题成为环境监测的薄弱环节。

(二)环保部门统一监管责任与行业主管部门具体分管责任亟待理清。新的《环保法》规定,县级以上地方政府的环境保护部门对本行政区域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其它有关主管部门按照分管的领域承担相应的环境保护责任,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各相关部门在各项环保管理工作中分别有什么样的职能权限,负有哪些责任,与环保部门的具体关系如何等方面有待明确,各个部门之间难以形成环保监管的合力。 (三)政府、公众和社会组织多元治理环境问题的工作格局尚未形成 当前,我省在引导公众、媒体和社会组织参与环保监管方面还存在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法律不完善,环保公益组织培育和发展不够,政府信息公开善不全面,缺乏相应的公众参与途径、方式和程序的规定等问题,使我省公众对环保监督的参与也仅限于环境投诉,信访等传统渠道,公众参与的意愿、能力以及组织化和专业化程度都比较低。 (四)环保执法人员和装备不足,严重影响执法能力。首先是人员编制不足。不少地方环保部门的同志普遍反映环保工作“人少压力大”、“案多人少”。其次,

浅析当前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浅析当前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经过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持续发展,我国综合国力得到显著提升。然而我国的改革和发展进入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攻坚阶段,同以往相比,这一时期是社会问题多发期,也是社会矛盾尖锐、最容易出现社会不稳定的时期。在这样一个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利益关系的调整、新旧观念的冲突、社会阶层的变化和结构的重组、改革与发展的不平衡引发的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大量产生,有时甚至集中暴露出来。 一、我国的社会矛盾主要表现 大体而言,目前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新旧制度、新旧体制的矛盾。从传统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渡时期,有的人利用双(多)轨制投机钻营——既享受市场经济的好处又同时继续享受计划经济的权益,因而大发不义之财。既得利益集团(群体)与深化改革的矛盾比较突出,因而前者极力反对不利于己的深化改革。 权(力)与法(律)的矛盾。在社会主义社会,为官者应是“权为民所用”,依法行使权力。但现实生活里却常常出现权大于法、有法不依、以权谋私的现象,权力尚未得到应有的监督和约束。 贫富悬殊的矛盾。由于分配制度有欠公平、公正、公开,透明度低,以致社会上“两极分化”的现象越来越严重。 垄断与经贸自由的矛盾。政出多门、壁垒森严、地方保护主义,人为地造成各地区各行各业发展极不平衡。 改革与成本的矛盾。改革是要成本的。如国有企业改革实行职工“下岗、分流、增效”的方针政策,但对职工的安置费、社保费、医保费以及经济补偿等费用巨大,成本由企业背负不可能,由地方财政承担也力不从心。不少已转制的企业对原来国企职工的经济补偿至今仍拖欠着,拖欠的时间越久,成本就越高。如此这般,就会潜伏社会不安定的因素,可能会激化社会矛盾。 市场经济与民主政治的矛盾。市场经济与民主政治紧密相联、相辅相成。民主政治是市场经济的依托,为市场经济服务,市场经济亟需民主政治的支撑和保护。没有健全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就没有健康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市场经济与民主政治和谐统一,社会才能够飞速进步。民主政治制度又需要通过政治体制改革才得以确立和巩固。当前的矛盾表现在政治体制改革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我国现行的政治体制其矛盾与弊端在于:民主气氛不浓,“双百方针”贯彻不力;监督机制缺乏,民主集中制屡受破坏;政企不分、政资不分较突出,官商经济盛行、权威政治泛滥的现象屡见不鲜;党政机构重叠臃肿、部门林立、人浮于事,“吃皇粮”的人越来越多,使财政不堪负担。 二元结构的矛盾。户籍制度造成城乡矛盾、工农矛盾,城镇居民与农民在就业、待遇、社保方面都大不相同,长期以来未给予农民“国民待遇”。城市职工有工资、社保、医保,而农民就无所谓“失业”之称;工人有工会,农民却没有“农民协会”。从土地制度看,城市土地是国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农村是集体所有制,改革以来农民被征土地过多而补偿过少,因而失地农民利益受损,上访、闹事时有发生。 二、我国的社会矛盾的特点 (一)利益相关性凸显。在计划经济时期,分配上带有明显的平均主义色彩,个人利益的实现主要由集体和国家直接调控,收入差距也不大;加之意识形态的宣传教育和集中精力搞阶级斗争,使得人民内部矛盾多集中在政治思想领域,淡化了物质利益矛盾,或者说,物质利益矛盾处于隐性状态,不普遍、突出。20多年的改革、开放,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已经使人们逐渐接受了差异性、个性化的社会,群众的生活观、价值观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我国环境保护问题与对策

我国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摘要: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环境保护是一个国家乃至世界的大事,如何有效保护环境一直是政府和学术界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我国的工业化历史虽不长,但生态环境问题已相当严重,对我国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极大威胁。本文是对我国当前的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及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的对策。关键字:环境保护现状问题对策 环境保护是人类有意识地保护自然资源并使其得到合理的利用,防止自然环境受到污染和破坏;对受到污染和破坏的环境必须做好综合治理,以创造出适合于人类生活、工作的环境。随着现代社会进步的加快,环保一词也越来越多的出现在我们的耳边,然而就中国目前的情况来看,真正了解环保问题的人是少之又少,很多人还是仅仅停留在不乱丢垃圾,不踩草坪的阶段,固然环境保护是要从小事做起,但是我们有必要了解环境问题的大局情况。 一、我国目前的环境现状 近年来中国政府加大力度投入巨资保护生态环境,取得了明显效果,但是生态环境总体上恶化的趋势还没有得到有效的遏制。主要表现在: (一)大气污染十分严重 大气是一切生命赖以生存繁育,须臾不可或缺的基本条件。近年来,我国部分城市的大气质量有所改善,但总体上看,还是不容乐观我国大气污染属于煤烟型污染,以尘和酸雨(二氧化硫)污染危害最大,并呈发展趋势。酸雨污染。由于我国迄今尚未对燃煤产生的二氧化硫采取有效措施,而煤炭消耗量不断增加,造成区域性大面积酸雨污染严重。广东、广西、四川盆地和贵州大部分地区形成了我国西南、华南酸雨区,已成为与欧洲、北美并列的世界三大酸雨区之一。 (二)水环境污染日益突出 我国的水环境污染以有机物污染为主,重金属等有害物质的污染在“七五”期间曾得到较好控制,但近几年又有所恶化。我国湖泊普遍遭到污染,尤其是重金属污染和富营养化问题十分突出。据资料了解,滇池是昆明最大的饮用水源,由于昆明市及滇池周围地区大量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的排入,致使滇池重金属污染和富营养化十分严重,作为饮用水源已有多项指标不合格,藻类丛生,夏秋季84%的水面被藻类覆盖。 (三)植被破坏更加严峻 土壤是万物生长之基,森林是生态系统的重要支柱。一个良性生态系统要求森林覆盖率不低于30%。尽管建国后我国开展了大规模植树造林活动,但森林破坏更为严重,特别是用材林中可供采伐的成熟林和过熟林蓄积量已大幅度减少。几十年来,由于过度放牧和管理不善,造成了严重的草原退化、沙化、碱化,加剧了草地水土流失和风沙危害。(四)频危的物种增加 据有关资料了解,联合国列出的740种世界性濒危物种中,中国占189种。中国濒危或渐危高等植物4000~5000种,占中国高等植物总数的15~20%。栖息地环境改变、生境破碎化、以及大型水利工程是造成物种濒危或灭绝的重要原因。19882~000期间,黑龙江省嫩江县天然林斑块数由240上升为343,平均斑块面积由80公顷下降为68公顷。由于三峡工程实施和环境污染,长江上已难寻觅白鳍豚的踪迹,科学家承认该物种已功能性灭绝。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