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常见天气系统之锋面系统

常见天气系统之锋面系统

常见天气系统之锋面系统
常见天气系统之锋面系统

常见天气系统之锋面系统

一、教材依据

湖南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Ⅰ,第二章第三节第五课时。

二、设计思路

1、设计思想

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从现实的天气现象出发,引出气团的锋面知识,通过这些知识的学习,解决实际问题;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师预设的问题引领下,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2、课标分析

《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对本课教学的要求是:运用简易天气图,简要分析锋面天气系统的特点。分析课程标准,其基本要求是让学生了解锋面天气系统的特点及天气状况。其发展要求是让学生学会在简易天气图上分析天气现象。

3、教材分析

本课时为必修Ⅰ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交换和能量交换,第三节大气环境,第五课时的内容。其中前面四节课主要介绍大气的组成、垂直分布、运动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本课是在前四课的基础上,从生活实际需要出发,论述影响天气变化的几种常见的天气系统。“天气系统”内容主要有两大部分。一是锋面系统与天气,主要包括气团的概念和类型,锋面的概念及分类,锋面移动面引起的天气变化过程。二是气压系统与天气。本节课主要是学习天气系统中的锋面系统与天气。本节锋面系统特点及对天气的影响既是教学重点亦是教学难点,同时也是与现实生活联系最密切的内容。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同一锋面控制下的不同地区、不同锋面不同时间控制下的同一地区天气变化。本课的学习还为后面气象灾害:洪涝、干旱、寒潮等的学习提供理论基础。

4、学情分析

学生对大气运动的原理已经基本掌握,并接触过各类天气现象,有强烈的参与意识与探究欲望,但认识不够深刻,且对新学的专业名词掌握的不是很熟练,需要加以引导。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气团和锋面的概念和类型,掌握锋面特征和锋面移动对天气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锋面示意图,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分析地理问题能力;通过锋面系统的分析,学会分析现实生活中与锋面有关的天气变化。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能够认识气象灾害,学会预防气象灾害,养成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改造自然意识,献身科学的精神。

4、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通过网络天气预报截图展示来引课,激发学生兴趣;通过动画演示冷暖锋形成过程,让学生分析冷暖锋形成原因,进而推进课堂;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来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组织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锋面系统特点及对天气的影响。

五、教学准备:

1、在网络截取西安市近10天天气预报图作为引课用。

2、利用flash动画分别制作:锋面、冷锋、暖锋的形成过程。

3、将制好的动画编入PPT,制作推进课堂教学的课件。

六、教学方法:多媒体展示、合作讨论、自主探究

七、教学过程

八、教学反思

本节课内容抽象而且难懂,为了能让学生掌握不同类型锋面系统的特点与其天气特征,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问题引导法、实物演示法,读图比较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力争使学生能够动起来,让教师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并充分利用了多媒体教学来提高教学效率,让学生在具体任务的完成过程中实现对课本内容的理解,并进一步激发了他们学习地理的兴趣。如:让学生将黑板比作地面,书本比作锋面,通过实物演示介绍锋面的结构组成;通过实物演示锋面的不同移动情况,让学生认识到锋面的类型和分类依据;在锋面演示过程中,通过观察选定地点与锋面的相对位置,来理解锋面过境前、过境时和过境后的含义,并通过分析得出同一地点不同情况下的天气特征。

教学过程中让能力的培养贯穿始终。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学生学会分析问题的能力,所以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我特别注重对学生读图分析能力的培养,并通过做练习使学生能够对重要的知识点举一反三,这样才能实现对知识的理解应用,并加深印象。如:学习了冷锋和暖锋以后,我立即在媒体中展示两幅冷锋和暖锋的示意图,引导学生读图:判断锋面类型,指出判断的依据及冷、暖气团的位置,分别比较冷锋和暖锋过境前、过境时和过境后的天气特点。及时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训练,讲练结合,提高效率。

经过反思我发觉了自己在本节授课过程中还存在许多不足,并对今后的教学提出一些改进的方法。

第一:自己与学生的互动方式需要改进。本节课中,学生单独演示、回答讲解虽然比较多,但是学生集体回答的比重仍然偏大。让学生集体回答问题,不容易及时发现个别学生存在的问题,使得原本很有代表性的问题被掩盖。今后的教学中我要鼓励学生随时举手提出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提出自己存在的问题;课堂提问时更多地使用:“你说呢?”“你认为呢?”“你的观点呢?”“你的看

法呢?”“还有不同的想法吗?”“再想想看?”等鼓励学生自由表达自己观点的话语,改进自己教学中在这方面的不足。

第二点:引导学生将本节课所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的联系还不够。我应该把今年以来的容易被学生关注的不同天气现象联系进来,让学生分析判断,来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反思不足,是为了进一步提高,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不断努力,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2020年高考地理一轮检测:第9讲-常见天气系统(Word版,含答案)

常见天气系统 选择题 (2019·益阳模拟)下图为世界某区域中纬度近地面天气形势图(实线、虚线分别为等压线、等温线,箭头表示风向)。读图,回答1~3题。 1.图中甲地所处半球及天气系统分别为( ) A.北半球准静止锋B.南半球冷锋 C.南半球暖锋D.北半球冷锋 2.受图中甲地天气系统移动的影响,乙地未来一两天( ) A.气压升高,气温降低 B.气压降低,气温升高 C.乌云压顶,阴雨连绵 D.东风狂吹,雪花漫舞 3.影响图中等温线分布的主要因素有( ) A.洋流、纬度B.地形、太阳辐射 C.纬度、大气环流D.洋流、地形 解析:第1题,由风向可判断甲处为低压槽部位,再结合风向由高压指向低压,在南半球向左偏,可判断图示区域位于南半球。结合甲处两侧风向可知甲处为南半球冷锋。第2题,由上题分析可知,甲处冷锋向乙处移动,则乙地将出现大风(应为偏西风)、阴雨、降温天气,同时因气温降低而气压升高。第3题,图示等温线数值总体上南低北高,而南半球南部纬度高于北部,则等温线分布受纬度影响;同时图示等温线还有明显的弯曲现象,且沿冷空气运动方向向北凸出、沿暖空气运动方向向南凸出,说明等温线还受大气环流影响。 答案:1.B 2.A 3.C 下图示意某气旋(较稳定)经过我国江西省某城市前后该城市的气压、风向和最高气温随时间变化情况。据此回答4~6题。

4.推测该天气系统的移动方向为( ) A.自西向东B.自东向西 C.自南向北D.自东南向西北 5.假如该地6日的日温差为5 ℃,则该地7日的最低气温最有可能是( ) A.13 ℃B.12 ℃ C.11 ℃D.10 ℃ 6.该地6日气压最低的原因是( ) A.大气降水较多B.受冷气团控制 C.盛行上升气流D.地面辐射强 解析:第4题,该城市3-5日风向为东南风,说明该气旋位于城市西部;6日该城市无明显风向,可能正处于气旋中心;7-9日该城市吹西北风,说明气旋位于城市东部;则该气旋移动方向是自西向东。第5题,一般晴天气温日较差要大于阴天。图示6日为中雨天气,且日温差为5 ℃;7日为晴天,则7日气温日较差要大于5 ℃。由图可知,7日最高气温约为16 ℃,则最低气温应在11 ℃以下。第6题,该地6日无明显风向,可能因盛行上升气流,而无水平方向大气运动所致。气流上升运动最强烈而导致近地面气压最低。注意此时大气降水最多是盛行上升气流的结果,而不是气压最低的原因。 答案:4.A 5.D 6.C (2019·郑州模拟)读2017年12月6日14时我国局部地区近地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 hPa),回答7~8题。

人教版必修一第二章第三节 常见天气系统 说课稿

第三节常见天气系统说课稿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早上好,我是()中学的(),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常见天气系统》 一、说教材 (一)、课标解读: 1.运用简易天气图或天气系统图,分析锋面等天气系统的特点。 2.简述自然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3.结合我国常见的天气系统,说明其对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二)、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常见天气系统》是人教版高一地理上册地二章第三节的内容。本课是第二章的重点内容,具有很大的实用性。本课上承前两节的内容,以前两节的知识为基础,学生学习了本节课的内容后,对平时碰到的一些天气现象可以做出合理的解析,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前面学习的大气运动及气候形成及其特点,也为后面学习全球气候变化打下基础。(三)、教学目标: 根据课标对本节课内容的要求,结合本课的结构和高一学生的认知心里,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气团的概念,理解锋的概念与分类; (2)、分析各种天气系统的形成及其气流特点,并综合出各种天气系统控制下的天气状况;(3)、能运用简易天气图,说明天气系统的活动特点。 2、过程与方法 (1)、利用多媒体动画讲解冷暖锋的形成及其过境时所产生的天气现象。 (2)、通过列表分析法归纳冷暖锋的特点及其所形成的不同天气现象,使学生更加直观、清晰地了解到他们的区别。 (3)、结合我国常见的天气系统说明其对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激发学生探究科学的兴趣和动机; (2)、培养学生唯物主义的认识观,培养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3)、提高地理审美情趣。 (四)、教学重点、难点 根据课标的要求,在熟悉教材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实际,我确定了如下的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 1、冷锋的形成及其天气过程。 教学难点: 1、冷锋与暖锋的判断,理解冷锋天气与暖锋天气。 (五)、重难点确定的依据: 锋面系统是影响我国天气变化的主要天气系统,我国的降水和一些灾害性天气大都与锋面有关,特别是冷锋。把锋与天气的关系确定为教学难点,因为锋对天气的影响很抽象,学生很难想象到冷暖气团哪个为主动,锋面两侧的温度、湿度、气压等有明显差别,而且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的天气现象有何差别,知识点比较零散、抽象,学生很容易混淆。 为了讲清教学重难点,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设定了以下的教法和学法: 二、说教法和学法 (一)学情分析

《常见天气系统——锋面》教学设计

《常见天气系统——锋面》翻转课堂教学设计 华金平 一、学习目标要求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冷暖气团的控制下天气的差异 2.了解锋面的形成,运用简易天气图,简要分析锋面系统的特点。 3..理解冷锋、暖锋、准静止锋带来的天气特征。 4.结合冷锋、暖锋及其示意图对比二者过境前时后的天气特点。 5.学会阅读和简单分析天气图,并解释天气变化现象。 过程与方法 学生课前观看微视频,并自行完成任务单,在教师演示引导下, 通过读图、比较、推理、讨论等学习活动, 去学习知识达成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科学研究的方法与态度, 辩证地看问题的思想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锋面系统影响下天气特征分析;冷锋和暖锋的差异及判读方法;冷、暖锋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的天气特征。 难点:冷锋暖锋天气图的判读及分析 三、教学方法 翻转课堂、微视频、多媒体 四、课前任务设计 课前学习资料 1、人教版地理必修Ⅰ第二章第三节教材内容 2、微视频:锋面系统与天气 3、学习任务单 五、教学过程 1、课前下发学习任务单,学生集体观看微视频。对照课本和微视频进行总结比较冷锋与暖锋的气团势力强弱、移动方向、锋面剖面图、气团位置、锋面坡度、符号和降水区的位置,并填写学习任务单。(约10分钟时间)

请在观看微课《常见天气系统——锋面》时,完成以下任务。 (1)请在框内填冷、暖气团,括号内填锋前、锋后;并用箭头表示冷、暖气团的运动方向; (1)对比完成表格,分析冷暖锋和准静止锋的区别。 比较项目冷锋暖锋准静止锋 锋面结构 气团势力 移动方向 锋前气团 锋后气团 锋面剖面 示意图 锋面符号 锋面坡度 降水区域 天气实例

常见天气系统——锋面系统 教案

常见天气系统——锋面系统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绘制冷锋、暖锋示意图理解其形成过程; 2.掌握冷锋、暖锋、准静止锋特点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二、课时安排:1课时。 三、课型:新授课。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绘制冷锋、暖锋示意图理解其形成过程; 2.教学难点:掌握冷锋、暖锋、准静止锋特点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五、教学方法: 绘图法、比较法。 六、教学过程: 1.观看天气预报视频片段,开展试做小小天气预报员的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引出本节课锋面系统的学习。 2.概念理解:气团是水平方向上温度、湿度等物理属性比较均一的大范围空气。按照气团本身的属性,以及它与经过地区的热力差异,通常分为冷气团和暖气团两大类。 思考问题:单一气团控制下的广大地区,天气状况如何?——晴朗天气。 冷暖气团相遇,天气状况又将如何?——复杂天气现象。 锋面:冷暖气团的交界面称为锋面,锋面与地面的交线称为锋线,锋面向冷气团一侧倾斜,锋面两侧温度、气压、湿度不同,锋面处大气不稳定,锋面附近有云雨、大风等天气产生。

3.冷锋: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 冷锋过境前:受单一暖气团控制,天气晴朗、气温高、气压低; 冷锋过境时:阴天、大风、降温、降雨、降雪等天气现象; 冷锋过境后:受单一冷气团控制,天气转晴、气温降低、气压升高。冷锋对应的气温气压曲线:

常见的冷锋天气:春季的沙尘暴;夏季的暴雨;一场秋雨一场寒;冬季的寒潮。暖锋: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 注:暖锋中冷气团出现回旋现象。 暖锋过境前:受单一冷气团控制,天气晴朗、气温低、气压高; 暖锋过境时:连续性降水; 暖锋过境后:受单一暖气团控制,天气转晴、气温升高、气压降低。 暖锋对应的气温气压曲线: 常见的暖锋天气:一场春雨一场暖。 准静止锋:当冷暖气团势力相当,锋面很少移动或移动十分缓慢时,称为准静止锋,简称为静止锋。在我国江淮地区由于冷暖气团势均力敌形成准静止锋,在每年6月形成梅雨。云贵高原由于昆明海拔较高,在贵阳一带形成准静止锋,冬季温暖多雨。

《常见天气系统—锋与天气》地理教案

《常见天气系统—锋与天气》地理教案 以生活经历为背景,“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回放“中央气象台发布寒潮橙色预警”的天气预报。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了《常见天气系统—锋与天气》地理教案,欢迎阅读! 一、教学目标 1、能说出气团与锋的概念,能够判断冷锋和暖锋。 2、会说明锋面特征和锋面移动对天气的影响。 1、通过读图分析冷锋过境前、过境时和过境后可能出现的天气状况,提高空间想象能力和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锋面系统的分析,学会分析现实生活中与锋面有关的天气变化。 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地理审美情趣。联系我国的天气现象,能将所学知识用于实际,服务于社会。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锋的组成与分类。 难点:冷锋特征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运用设置情境导入法,通过分享“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让学生描述该诗句描绘了怎样的场景,通过学生的不同描述,引导学生思考“为何会在一夜之间白雪皑皑?这种天气现象是怎么形成的呢?”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新课。 环节二:新课讲授 1、锋面的定义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提问学生。 (1)什么是气团?根据温度的差异可以分为哪两种? (2)什么是“锋面”、“锋线”、“锋”? (3)回忆冷暖气团的性质,想想冷暖气团相遇时会怎样运动? 大范围空气叫做气团。根据温度的差异可以分为冷气团和暖气团。锋面与地面的相交的线叫锋线,锋面和锋线统称为锋。 (1)水平方向上温度、湿度等物理性质分布比较均一的大范围空气叫做气团。根据温度的差异可以分为冷气团和暖气团。 (2)锋面就是冷暖气团的交界面,锋面与地面的相交

高考地理考点专题常见天气系统

考点13 常见天气系统 考点热度 ★★★★☆ 一、锋与天气 1.气团与锋 (1)锋面结构示意图 (2)天气特征 ①锋面附近常伴有一系列的云、大风、降水等天气。 ②气团? ????暖气团:气温较高,气压较低,天气晴朗。冷气团:气温较低,气压较高,天气晴朗。 2.锋与天气 (1)冷锋 (2)暖锋 (3)准静止锋

二、低压(气旋)和高压(反气旋) 低压(气旋)和高压(反气旋)的特征比较

[图文拓展] 1.冷、暖气团的形成条件 冷气团的温度比经过地区的温度低,多形成于较高纬度地区。因此在锋面系统中,由较高纬度吹向较低纬度的为冷气团,反之为暖气团。 2.冷暖气团相对于锋面的位置 冷气团温度低,密度较大,位于锋面的下方;暖气团温度高,密度较小,位于锋面的上方。 3.高低气压中心是形成气旋和反气旋的原始动力。 地球表面形成的高低气压中心,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驱动下,受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等因素的影响,才形成气旋或反气旋。 4.低压槽区域常存在锋面的原因 低压槽区域是冷气团和暖气团相交汇的区域,两种不同性质的气团相遇,从而形成锋面,暖气团上升易形成降水。 考向一冷锋、暖锋与天气

冷、暖锋的判断方法 (1)在等压线分布图中看符号 (2)依据锋面结构图的特点判断 ①看冷气团的运动方向 ②看降水区的位置 (3)依据天气特征判断 ①经历大风、降温、雨雪等天气过程的是冷锋活动。一般情况下,冷锋活动导致的天气变化相对剧烈、明显。 ②经历阴雨、升温等天气过程的是暖锋活动。一般情况下,暖锋活动导致的天气变化比较温和。 (4)根据气温、气压的变化判断 ①冷锋影响下的温压变化:气压升高,气温降低。 ②暖锋影响下的温压变化:气压降低、气温升高。

高考一轮复习常见天气系统专题训练题

高考一轮复习常见天气系统专题训练题 一、选择题 下图为2015年11月某时天气形势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日我国北方地区出现强降温和大范围雨雪天气,造成此次天气变化的天气系统是A. 气旋 B. 高压 C. 冷锋 D. 暖锋 2.图中 A. 甲地高压在短时间内将变为低压 B. 乙地受暖气团控制吹西北风 C. 北京市的空气质量将得到明显改善 D. 黄海海面风力强劲,不适合航行 下图为2015年11月20日20:00某两地区地面天气形势图(单位:hPa)。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3.对图中各地天气状况的描述,可能正确的是 A. ①地气流下沉 B. ②地出现降雪 C. ③地晴朗高温 D. ④地吹偏南风 4.当A天气系统向东移动到B地时,该地 A. 细雨连绵 B. 风和日丽 C. 大风降温 D. 万里无云 下图为我国北方某地4月10日至20日的天气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5.有关该时段天气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气温变化幅度较小 B. 北风和煦,温暖宜人 C. 前期气温高,多云雾 D. 后期出现倒春寒现象 6.16日至20日,影响该地区的天气系统是 A. 冷锋 B. 暖锋 C. 气旋 D. 反气旋 下图为北京市2015年4月16日~21日天气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7.图示时段,北京市 A. 因寒潮过境而出现降温过程 B. 19日较20日,夜间大气逆辐射强 C. 日温差随阴雨过程持续增大 D. 降水过程利于降低空气中的浮尘 8.图示时段,气温总体上升的原因是北京市 ①白昼时间增长②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③受夏季风影响④正午太阳高度增大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读“500百帕等压面海拔高度(单位:米)分布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9.若A地近地面吹西南风,则该天气系统为 A. 北半球的反气旋 B. 南半球的气旋 C. 北半球的气旋 D. 南半球的反气旋 10.当该类天气系统控制亚洲大陆时

(完整版)2019高考地理试题含解析——常见天气系统

资料正文内容下拉开始>> 课时跟踪检测(十)常见天气系统 (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2018·湖南湘潭模拟)下表为某市2016年11月28日、11月30日和12月2日天气信息表。据此完成1~2题。 最高气温 /℃ 最低气温 /℃ 风力天气状况 11月28日22 11 微风秋高气爽 11月30日7 2 北风3级小到中雨 12月2日9 2 微风晴 1.11月28日、11月30日、12月2日天气分别大致对应“天气系统示意图”(下图)中的序号是( ) A.①②③B.④⑤⑥ C.⑥⑤④D.③②① 2.12月2日,可能出现的现象正确的是( ) A.清晨,室外的乒乓球台上结了薄薄的一层白霜 B.中午,迷雾重重,仍未散尽 C.天气晴朗,阳光明媚,气压降低 D.由于受暖气团控制,气温较昨日有所升高 解析:1.D 2.A 第1题,首先根据表格数据,可知为冷锋过境前后变化。11月28日,气温较高,天气晴朗,说明受暖气团控制,对应③;11月30日,阴雨天气,降水较多,说明受冷锋过境影响,对应②;12月2日,气温较低,天气转晴,说明冷锋已过境,受冷气团影响,对应①。第2题,在单一冷空气的控制之下,天气晴朗,气压升高,此时正值冬季,降水之后空气湿度大,清晨,室外的乒乓球台上可能会有白霜。 河南某中学气象兴趣小组,根据亚欧大陆局部地面等压线分布形势图,探究该省秋末冬

初天气变化状况。据此完成3~4题。 3.根据上图,学生绘制了四幅安徽省天气要素变化图,最接近实际状况的是( ) 4.该气象兴趣小组预报了安徽省未来两天天气状况,其预报结果最可能出现的是( ) A.皖北地区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危险等级较高 B.皖南地区可吸入颗粒物空气污染指数增加 C.皖北地区雨过天晴,农作物易受低温冻害影响 D.江淮地区出现狂风、暴雨、冰雹等强对流天气 解析:3.B 4.C 第3题,图中锋线地区两侧气团物理性质差异大,南部等压线较为稀疏,风力小,故排除选项C;图中显示此时安徽省北部受冷锋系统影响,暖气团被迫沿锋面爬升,水汽凝结形成云雨天气,锋线北侧云量多,故排除选项D;由于安徽省北部受冷气团控制,温度低,气压高;南部受暖气团控制,温度高,气压低,故选项A错误,选项B正确。第4题,根据安徽省地形特点可知,皖北地区以平原地形为主,滑坡、泥石流灾害少,故排除选项A;冷锋过境易产生云雨天气,对空气起净化作用,可吸入颗粒物减少,故排除选项B;冷锋过境后,天气转晴,农作物易受低温冻害影响,选项C正确;江淮等中纬度地区秋末冬初不会形成强对流天气,故排除选项D。 读南半球某地某日海平面等压线分布示意图。完成5~6题。 5.图中从甲地到乙地的气流方向,正确的是( ) A.①B.②

高中地理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三节常见天气系统第1课时)教案新人教版必修

第三节常见天气系统 从容说课 本节的主要内容包括锋与天气、低压(气旋)与高压(反气旋)。 这两部分的内容都是先介绍一些基本概念,如:气团(冷气团、暖气团)、锋(锋面、锋线)、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高压脊、低压槽等,然后再说明受这些天气系统的影响,会带来怎样的天气或天气会有怎样的变化过程。最后都安排有一活动,这些活动既可以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又突出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书中给出两个案例——台风、寒潮,是本节所学的天气系统带来的两个天气实例,它们属于自然灾害中的气象灾害,它们的发生机制和规律与本节所学的天气系统息息相关。简易天气图的识读。这是对第一部分知识掌握情况的检测,可以由教师组织学生对教材中的活动展开讨论和对图2.24锋面气旋进行天气状况分析。 本节课的重点问题有二:①冷锋及天气。我国冷锋活动普遍,冬季可遍及全国,夏季主要在黄河以北。②低压(气旋)和高压(反气旋)与天气。我国全年都受温带气旋影响。夏季东南沿海主要受热带气旋影响,大陆主要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影响;冬季主要受蒙古冷高压影响。低压(气旋)与高压(反气旋)与天气知识的学习是分析、理解和预测我国天气和气候形成原因和过程的原理性知识。我国东部冬夏季风向的变化和降水的不同有力地证明了季风的存在,我国冬天的寒潮、夏季东南沿海的台风存在有力地证明了天气系统的存在,等等。目的让学生感到所学是实际中存在的、有用的地理知识而不是空洞的纯理论解释。 本节课的难点也较多,应利用多媒体演示、图示分析引导学生探究,区分冷锋与暖锋时关键是让学生分清冷、暖气团中,谁是主动运动的气团;另外,冷锋和暖锋造成的天气有很大不同,冷锋天气很复杂,暖锋天气比较简单。可用动画演示某地在锋面经过的不同时段的天气变化规律。在教学气旋与反气旋在南北半球不同的旋转方向时,可从分析成因入手,先画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再根据地转偏向的规律画出风向。讲解锋面气旋天气的形成时,可用多媒体演示:气旋中心辐合上升的气流,而在气旋所在的低压槽部容易产生不同性质气流的相遇,形成锋面。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气团(冷气团、暖气团)的概念;理解锋的概念与分类;理解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高压脊、低压槽的概念。 2.从气温、气压、湿度、降水、风等几个方面分析各种天气系统的形成及其气流特点,并综合出各种天气系统控制下的天气状况。 3.能运用简易天气图,说明天气系统的活动特点。 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能阅读和简单分析天气图,解释天气变化现象。 2.用案例说明气象灾害发生的原因和危害。 3.结合我国常见的天气系统说明其对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探究科学的兴趣和动机。 2.培养学生唯物主义的认识观,培养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3.提高地理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1.冷锋的形成及其天气过程。 2.气旋和反气旋的形成,气流特征及其天气特点。

(整理)历年高考题汇编_常见的天气系统.

【真题亮相】 (2008山东卷)下表是中美两国的两个苹果产区与北半球苹果生长最适宜区的气候条件和生产成本的相关资料。据表回答1~2题。 1.表中的美国产区最可能位于 A.30°N~40°N西海岸B. 30°N~40°N东海岸 C.密西西比河三角洲D.五大湖区 2.表中的中国产区与美国产区相比,具有的优势是 ①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条件更适宜②气温年较差大,有利于苹果糖分的积累 ③夏季光照条件较好④劳动力成本较低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008年江苏卷)我国东部地区的主要锋面雨带,通常位于西太平洋 副热带高压脊线以北5—8个纬度距离处,并随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北进 南退而移动。下图为“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3~4 题。(双选) 3.当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移到图示位置时 A.长江三角洲地区都吹东北风 B.副热带高压南侧洋面处于台风活动期 C.台湾海峡受上升气流影响而多雨 D.华北地区干燥少雨 4.下列诗句描述的降水情景,可能出现在图示时期的是 A.清明时节雨纷纷 B.黄梅时节家家雨 C.雨滴梧桐秋夜长 D.清风细雨湿梅花 (2007 江苏南通)读以北极为中心的地球部分示意图(AB为晨昏线,阴影部分为 气压带),完成1~2题。 1.图中甲所在地的气压带名称应该是 A.赤道低压带 B.副热带高压带 C.副极地低压带 D.极地高压带 2.在上题所示期间,以下地理现象可能出现的是 A.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正刮西北风 B.开普敦处于炎热干燥的季节 C.北印度洋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D.亚欧大陆等温线向高纬凸出 (2008.宿迁)读我国某区域简图,回答3~4题。 3.导致甲、乙两地气温低于同纬度其他地区的主要原因是 A.黄河流经 B.地形起伏 C.矿产开采 D.距海远近 4.下列四幅图中,正确反映图中京包铁路沿线气温变化的是

《常见天气系统―锋与天气》地理教案.

《常见天气系统―锋与天气》地理教案2020-05-17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常见天气系统―锋与天气》地理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说出气团与锋的概念,能够判断冷锋和暖锋。 2、会说明锋面特征和锋面移动对天气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读图分析冷锋过境前、过境时和过境后可能出现的天气状况,提高空间想象能力和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锋面系统的分析,学会分析现实生活中与锋面有关的天气变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地理审美情趣。联系我国的天气现象,能将所学知识用于实际,服务于社会。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锋的组成与分类。 难点:冷锋特征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运用设置情境导入法,通过分享“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让学生描述该描绘了怎样的`场景,通过学生的不同描述,引导学生思考“为何会在一夜之间白雪皑皑?这种天气现象是怎么形成的呢?”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新课。 环节二:新课讲授

1、锋面的定义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提问学生。 【问题】 (1)什么是气团?根据温度的差异可以分为哪两种? (2)什么是“锋面”、“锋线”、“锋”? (3)回忆冷暖气团的性质,想想冷暖气团相遇时会怎样运动? 【学生活动】大范围空气叫做气团。根据温度的差异可以分为冷气团和暖气团。锋面与地面的相交的线叫锋线,锋面和锋线统称为锋。 【教师总结】 (1)水平方向上温度、湿度等物理性质分布比较均一的大范围空气叫做气团。根据温度的差异可以分为冷气团和暖气团。 (2)锋面就是冷暖气团的交界面,锋面与地面的相交的线叫锋线,锋面和锋线统称为锋。 (3)冷气团密度大而重,在锋面的下面;暖气团密度小而轻,在锋面的上面。 2、锋的分类 【问题】按照气团主导地位的不同,锋有哪些分类?(在锋面移动过程中,根据冷暖气团所占的主次地位的不同,可以将锋分为冷锋、暖锋、准静止锋等类型) 【过渡】那冷锋又有什么特点,我们接下来重点探讨。 3、冷锋 通过画示意图,讲解冷锋的锋面天气及对我国天气的影响。 【问题】什么是冷锋? 【学生回答】冷锋是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的锋。当冷气团主动移向暖气团时,较重的冷气团插入暖气团下面,暖气团被迫沿锋面抬升,暖气团在被迫抬升过程中不断冷却,水汽易成云致雨。 【教师总结】冷锋在天气图上用直线加三角符号表示。锋面前进的方向是锋前,反之为锋后。

高考一轮常见天气系统高考试题

高考一轮常见天气系统高考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2019年北京卷)下图为北半球某日02时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单位:百帕)。读图,回答第1题。 1.据图推断 A.北京风速大,风向偏东南B.甲地可能出现强降水天气 C.极地气温低,气压值最高D.热带太平洋洋面生成台风 (2019年江苏卷)下图为“2019年5月10日2时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形势图”。读图回答2—3题。 2.该日,甲地政府部门可能发布 A.台风预警B.森林火灾预警C.寒潮预警D.滑坡、泥石流预警 3.北京市未来两天的天气状况可能是 A.雨过天晴,气温将显著升高B.气压下降,出现连续性降水 C.降雨后,可吸入颗粒物减少D.风向转为偏南风,风速降低 (2019年天津卷)读图文材料,回答4—5题。 4.下列描述中,不符合图中所示浮尘天气形成过程的是 A.乙地气流下沉且低空风速小B.高层气流带来的沙尘飘落乙地 C.上升气流将乙地的沙尘扬起D.甲地沙源地的沙尘被大风扬起 5.下列四幅天气图中的乙地,最可能出现图中所示浮尘天气的是 (2019年北京卷)下图为影响我国的某台风海面风力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第6题。6.该台风 A.夏季生成于我国黄海海面B.小于6级风的范围降水最强 C.气压值最低处风速最大D.西北侧的风向为偏北风 (2019年江苏卷)2019年5月5—6日,我国东北部分地区在立夏之后罕降暴雪。下图为“5月6日0时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形势图”。读图回答7—8题。 7.最可能降暴雪的地点是 A.甲B.乙C.丙D.丁 8.此时,远在我国南方戊地的天气状况为 A.晴,西南风B.阴,西北风C.晴,东南风D.阴,东北风 (2019年北京卷)下图表示某日20时海平面气压分布及16—24时北京空气质量指数变化。读图,回答第9题。 9.该日20时 A.北京大风扬沙,空气污染加重B.东海海域天气晴朗,风大浪高 C.低压天气系统中,P强度最强D.Q地位于暖锋锋前,出现降水 (2019年浙江卷)图乙为探空气球10天中随气流漂移路线图,图中数字所指的黑点为每天相同时刻的气球位置。图甲为图乙的局部放大图,图甲中虚线表示近地面空气运动。完成10—11题。 10.下列路段中,探空气球受水平气压梯度力作用最大的是 A.③至④B.④至⑤C.⑥至⑦D.⑨至于⑩ 11.图中⑦、⑧两点间近地面受 A.暖锋影响,吹西北风B.冷锋影响,吹西南风 C.暖锋影响,吹东南风D.冷锋影响,吹东北风 (2019年新课标全国卷Ⅱ)2019且7月30日,我国西北某地出现强沙尘暴,下图示意该地

初中地理《常见天气系统—锋与天气》教案

初中地理《常见天气系统—锋与天气》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说出气团与锋的概念,能够判断冷锋和暖锋。 2.会说明锋面特征和锋面移动对天气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读图分析冷锋过境前、过境时和过境后可能出现的天气状况,提高空间想象能力和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锋面系统的分析,学会分析现实生活中与锋面有关的天气变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地理审美情趣。联系我国的天气现象,能将所学知识用于实际,服务于社会。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锋的组成与分类。 难点:冷锋特征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运用设置情境导入法,通过分享“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让学生描述该诗句描绘了怎样的场景,通过学生的不同描述,引导

学生思考“为何会在一夜之间白雪皑皑?这种天气现象是怎么形成的呢?”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新课。 环节二:新课讲授 1.锋面的定义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提问学生。 【问题】 (1)什么是气团?根据温度的差异可以分为哪两种? (2)什么是“锋面”、“锋线”、“锋”? (3)回忆冷暖气团的性质,想想冷暖气团相遇时会怎样运动? 【学生活动】大范围空气叫做气团。根据温度的差异可以分为冷气团和暖气团。锋面与地面的相交的线叫锋线,锋面和锋线统称为锋。 【教师总结】 (1)水平方向上温度、湿度等物理性质分布比较均一的大范围空气叫做气团。根据温度的差异可以分为冷气团和暖气团。 (2)锋面就是冷暖气团的交界面,锋面与地面的相交的线叫锋线,锋面和锋线统称为锋。 (3)冷气团密度大而重,在锋面的下面;暖气团密度小而轻,在锋面的上面。 2.锋的分类 【问题】按照气团主导地位的不同,锋有哪些分类?(在锋面移动过程中,根据冷暖气团所占的主次地位的不同,可以将锋分为冷锋、暖锋、准静止锋等类型)

2019高考地理试题含解析——常见天气系统

资料正文内容下拉开始>> 课时跟踪检测(十)常见天气系统 (时间:4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2018·湖南湘潭模拟)下表为某市2016年11月28日、11月30日和12月2日天气信息表。据此完成1~2题。 1.11月28日、11月30日、12月2日天气分别大致对应“天气系统示意图”(下图)中的序号是( ) A .①②③ B .④⑤⑥ C .⑥⑤④ D .③②① 2.12月2日,可能出现的现象正确的是( ) A .清晨,室外的乒乓球台上结了薄薄的一层白霜 B .中午,迷雾重重,仍未散尽 C .天气晴朗,阳光明媚,气压降低 D .由于受暖气团控制,气温较昨日有所升高 解析:1.D 2.A 第1题,首先根据表格数据,可知为冷锋过境前后变化。11月28日,气温较高,天气晴朗,说明受暖气团控制,对应③;11月30日,阴雨天气,降水较多,说明受冷锋过境影响,对应②;12月2日,气温较低,天气转晴,说明冷锋已过境,受冷气团影响,对应①。第2题,在单一冷空气的控制之下,天气晴朗,气压升高,此时正值冬季,降水之后空气湿度大,清晨,室外的乒乓球台上可能会有白霜。 河南某中学气象兴趣小组,根据亚欧大陆局部地面等压线分布形势图,探究该省秋末冬

初天气变化状况。据此完成3~4题。 3.根据上图,学生绘制了四幅安徽省天气要素变化图,最接近实际状况的是( ) 4.该气象兴趣小组预报了安徽省未来两天天气状况,其预报结果最可能出现的是( ) A.皖北地区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危险等级较高 B.皖南地区可吸入颗粒物空气污染指数增加 C.皖北地区雨过天晴,农作物易受低温冻害影响 D.江淮地区出现狂风、暴雨、冰雹等强对流天气 解析:3.B 4.C 第3题,图中锋线地区两侧气团物理性质差异大,南部等压线较为稀疏,风力小,故排除选项C;图中显示此时安徽省北部受冷锋系统影响,暖气团被迫沿锋面爬升,水汽凝结形成云雨天气,锋线北侧云量多,故排除选项D;由于安徽省北部受冷气团控制,温度低,气压高;南部受暖气团控制,温度高,气压低,故选项A错误,选项B正确。第4题,根据安徽省地形特点可知,皖北地区以平原地形为主,滑坡、泥石流灾害少,故排除选项A;冷锋过境易产生云雨天气,对空气起净化作用,可吸入颗粒物减少,故排除选项B;冷锋过境后,天气转晴,农作物易受低温冻害影响,选项C正确;江淮等中纬度地区秋末冬初不会形成强对流天气,故排除选项D。 读南半球某地某日海平面等压线分布示意图。完成5~6题。 5.图中从甲地到乙地的气流方向,正确的是( ) A.①B.②

2021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习题:常见天气系统

常见天气系统 下图为北京某手机用户查看天气预报时的手机截屏。据此完成第1~2题。 1.图中11月29日比12月1日气温日较差小,主要原因是11月29日() A.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多 B.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多 C.受南风影响,白天气温高 D.夜晚大气逆辐射作用弱 2.图示期间,北京空气质量较好,主要原因是() ①空气对流运动旺盛,净化空气②降雪利于污染物的沉降③晴天较多,排放的污染物减少④刮风利于污染物的扩散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地面气旋一般和锋面联系在一起,我们称之为锋面气旋。它是我国北方中高纬度地区常见的天气系统。现代气象研究将锋面气旋发展过程划分为4个阶段。下图为锋面气旋发展4个阶段的示意图,其中阴影为云区,实线为等压线。据此完成第3~4题。 3.锋面气旋天气的发展过程为() A.Ⅰ→Ⅱ→Ⅲ→Ⅳ B.Ⅳ→Ⅱ→Ⅰ→Ⅲ C.Ⅱ→Ⅳ→Ⅰ→Ⅲ D.Ⅳ→Ⅱ→Ⅲ→Ⅰ 4.锋面气旋天气在我国北方春季活跃,主要影响因素为() A.地形 B.气温 C.植被 D.水文 暖湿空气经过较冷下垫面时,近地面大气中的水汽凝结形成平流雾。2013年3月19日,我国某省长江以北区域出现了一次较强的平流雾过程。0时起,长江北岸开始起雾,雾区范围逐渐扩大。下图示意不同时刻的雾区北界。据此完成第5~6题。

5.平流雾发生之前,图示区域经历过一次天气系统过境,该天气系统最可能是() A.低气压 B.高气压 C.冷锋 D.暖锋 6.19日11时,该省长江以北区域平流雾大部分消散,推测原因可能为当地() ①近地面风向改变②大气逆辐射增强③地面温度上升④进行了人工影响天气作业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下图为2020年3月18日2时(北京时间)东亚部分地区地面天气图,虚线范围内为天气系统引发的某种气象灾害实时分布。此前蒙古高原南部地区大部分表土解冻,地表干燥。据此完成第7~8题。 7.关于图中天气系统说法正确的是() A.受H1和L1共同影响,冷锋向西延伸较远 B.云贵地区出现准静止锋,昆明阴雨连绵 C.H2位于青藏高原,减小了冬季风南下的范围 D.西南季风遇到高大地形后气流抬升,形成L2 8.材料所说的气象灾害最可能是() A.春旱 B.暴雨 C.冻害 D.沙尘暴 下图为亚洲部分地区11月17日某时段三个不同时刻海平面气压(单位:百帕)分布图。据此完成第9~10题。

苏版高一地理一第二章第三节常见天气系统——天气系统(锋面)教案

苏版高一地理一第二章第三节常见天气系统— —天气系统(锋面)教案 学习目标: 1.了解气团的概念、锋面及锋面的分类。 2.描述三种锋面系统的特点及天气现象。利用锋面示意图,根据冷气团移动方向、锋面符号或降水部位等差异判断锋面类型。 3.运用简易天气图,简要分析三种锋面天气系统的特点及相应的天气状况。 4.了解寒潮的危害,认识其发生的机制和规律。 5.从生活实际需要出发,指导学生学会识读电视天气预报节目中常出现的简易天气图,听懂播放的天气形势预报。 6.使学生能联系当地的天气变化,理论联系实际,激发学生探究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唯物主义的认识观与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锋面系统的分类;在锋面经过的不同时段某地区天气变化规律;锋面系统对生活的影响。 难点:冷锋和暖锋的对比区分;运用简易天气图分析锋及其天气变化特点。 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实验法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回忆思考、 湿气流、气压等, 【一】气 团 1.气团概 念: PPT展示天气预报图,引出气团 回答以下问题。 〔1〕什么是气团?按性质如何划分? 〔2〕影响气团性质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教师小结给出正确的概念。 读图,分析 图 让学生自主认识 气团的概念 根据学过的物理

温度低、密度大、 【二】锋面系统: 1.锋面概念: [过程体验]大气中的冷暖气团我们肉眼看 不见,现在用冷、暖水来演示其交界处的运动 特点。在一塑料盒中间插一隔板,两侧分别注 入同体积红色暖水与蓝色冷水,为了使实验效 果显著,将冷水中加入一些盐。在向上抽出隔 板的数秒内,观察冷暖水之间的移动现象。 〔板图〕画出锋面 板图边讲边画,引导学生理解锋的形成, 及锋面、锋线、锋的含义。 小结强调:冷暖气团交汇的界面称为锋面, 由于两侧气团的温度、湿度、气压差异较大, 因此在锋面附近天气是多变的。锋面移动就会 带来某一地区天气的变化。 过渡:当锋面两侧冷暖气团势力发生变化时 锋面就会运动,那么锋面是怎样运动的? 观看实验, 体验大气 运动过程, 分析思考 冷暖气团 运动特点。 学生在学 案上画出 锋面 使学生形象地理 解气团交界面产 生降水的原因。 培养学生绘制简 图的能力,建立锋 面空间概念。明确 锋的形成以及结 构。为后面画出冷 锋和暖锋示意图 奠定基础。

常见天气系统教案

人教版地理必修一第二章 第三节常见天气系统 一、课程标准: 运用简易天气图,简要分析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 课程标准分析: (1)学生能阅读和简单分析天气图,并解释天气变化现象。这是本节要达到的教学目的,也是课标规定的教学任务。 (2)本节课有很强的实践性,要对影响我国的天气系统予以重视,能运用天气图分析天气状况,主要从:气温、气压、湿度(包括降水)、风等方面分析天气系统的特点,综合出各天气系统控制下的天气状况,进一步明确天气系统移动前后的天气变化。 二、教材与学情分析: 教材分析: 本节选自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三节。本章内容是紧扣住大气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关系来讲的,各节内容联系紧密,环环相扣。前面已近介绍了大气的组成、分布、热力状况以及大气的运动等方面的知识,为本节课打下了很好的理论基础。本课在前面的基础上,密切联系实际,来讲述影响我国天气变化的几种常见的天气系统,从而使学生学会识读简易天气图,听懂广播、电视等的天气预报,为实际生活服务。本课涉及到一些具体的天气实例也为后面学习气象翟海的学习做了铺垫。

学情分析:(略)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学生能够运用自己的语言说出气团、锋面、锋线、锋、冷、暖锋、准静止锋、高、低气压、气旋、反气旋的概念。 2、学生能够举例分析出某个天气系统的形成原因及其气流特点,总结出各天气系统控制下的天气状况,。 3、通过实际的案例学习使学生能够了解天气变化与不同天气系统之间的关系和天气变化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 1、学生在阅读等值线图和简易天气图的基础上能够识别出锋、低压、高压、气旋、反气旋等常见天气系统并绘制冷暖峰示意图。 2、运用列表比较法使学生归纳出各天气系统的形成原因、特点以及影响的异同。 3、会运用简易天气形势图分析各地天气系统及天气变化趋势。(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生通过对常见天气系统的学习和对各种天气系统形成、变化规律的认识,逐步树立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和辩证唯物主义观念。 2、学生通过对台风、寒潮等灾害性天气的学习,了解这一类灾害性天气系统对我国的危害,增强忧患意识,树立爱国主义情感。 (注意由于三维目标是针对本节课的内容(即常见天气系统)所制定

人教版常见天气系统—锋与天气教学设计

人教版“常见天气系统”—锋与天气教学设计 【课标解读】 1.课标内容:运用简易天气图,简要分析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 2.课标解读:在学习本节内容之后学生能阅读和分析简单的天气图,解释生活中常见的天气现象;本节内容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学生在掌握影响我国的主要天气系统之后要能根据其后资料图正确的分析天气,从而规避灾害性天气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教材分析】 本课在前几个课时的基础上,从生活实际需要出发,论述影响我国天气变化的几种常见天气系统。天气系统是大气运动的直接表现,在简单天气图中,识别常见的天气系统及判断天气状况,既是本节的概括和总结,又是联系实际、指导实践的重点内容,教学中应紧密联系实际,和日常生活联系起来。 教材中安排了活动内容,这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中应予以重视。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好活动,既可调动学生积极思维,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活跃课堂气氛,又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读图能力。【学情分析】 学生对天气现象虽不陌生,但对各种天气的成因并不了解,还不能从更加专业、科学的角度加以解释。但中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很强,很想探寻生活中地理现象背后的原理、规律,这为本节课的学习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心向。高中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立体感较强,加上有初中地理、物理学习和本章节的两节知识做铺垫,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对比的方法,自己分析、归纳出锋面系统控制下天气的特点并不是很难。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能够在锋面结构图上指出锋面、锋线和锋; ②能够借助简易天气图说出冷锋和暖锋在过境前、过境时及过境后的天气特点,并分析原因; ③能够结合示意图,说出冷锋和暖锋在锋面坡度、降水位置等方面的区别。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学习暖锋过境的天气,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够更加科学、深刻地认识到不同天气现象背后的原因,进而体会到地理的实用价值和学习地理的意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在简易天气图上判断不同类型的锋,并分析它们在过境前、过境时及过境后的天气特点。之所以将其确定为教学重点,一方面是课标的要求,另一方面是考虑到学生的需要。学生在生活中经常会接触到简易天气图,这就要求首先能从中辨认天气系统,其次要根据其发展趋势分析某地区某时段的天气情况,以便为更舒适的生活或生产需要做好准备。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就是为了达到该目标。 2.教学难点: 用所学锋面知识分析一些天气实例。之所以将其确定为教学难点,是因为学生通过一节课的学习,可能在知识理解方面还有困难,要求他们立即学以致用、分析天气实例是难上加难;再加上天气现象的成因本身是复杂多变的,所以这成为教学难点。教学过程中教师只引导学生分析影响我国很典型的天气实例。【教学方法】 1.讲授法: 在解释气团的特点及冷锋、暖锋影响下的天气实例时主要用观察法。因为“气团”不是本节重点,不需要学生花大量时间去摸索,但它又是学习“锋面”的基础,所以教师要做讲解、铺垫。教师讲锋面控制下的天气实例,主要是因为学生在刚接触时还不具备学以致用的能力。 2.合作探究法: 主要是在学习冷锋、暖锋和准静止锋时使用。这部分是本节的重点之一,由学生自主构建,才能理解

2019年度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八讲常见天气系统练习(20210211145610)

第二讲 等高线地形图 (2017浙江绍兴适应性测试)下图为我国局部地区冬季某时天气形势图 ,图中虚线表示的天气系统以每小时 15 千米的速度向东南方向移动。据此完成第 1~2题。 1.图中①②③④四地中,气压值最大的是( ) A. ① B.② C.③ 2.10小时后,甲地最有可能出现( ) A. 雷暴天气 B.晴热天气 C.灰霾天气 D.雨雪天气 答案:1.C 2.D 解析:第1题,水平方向上气流从高压流向低压 ,由图中风向推断气压值③ '④ '②'①。第2题,由图中的风向可 知,图中虚线为低压槽,形成冷锋系统。10小时后,冷锋向东南移动150千米,因甲地距离锋线约1°纬度差(约 110千 米),受冷锋控制,冬季可能出现雨雪天气,选D 项。 (2017浙江十校联考)读某大洲(阴影部分)某时等压线图,完成第3~4题。 3. 下列四地,雨区最可能出现在( ) A. 甲 B.乙 C.丙 4. 图示季节,下列现象可能出现的是 A.甲地飓风来袭较频繁 C.丙地地壳运动较频繁 答案:3.B 4.B 解析:第3题,图中甲、乙附近有锋面形成,在气旋的左侧,为冷锋,甲位于锋前,可能为晴朗天气,而乙位于锋后 可能为阴雨天气;丙、丁受高压控制,多晴朗天气,故选B 项。第4题,读图可知,图中北美洲大陆受高压控制 , 海洋上受低压控制,为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大陆气温低,为冬季,飓风主要发生在夏秋季节,A 项错。乙地河 流汛期主要在夏季,冬季降水少,B 项正确。地壳活动与季节无关 ,C 项错。丁地为地中海气候,冬季温和多雨, 植被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D 项错。 D. 丁 ( ) B.乙地河流进入枯水期 D. 丁地树木进入落叶 40° 30° D.④ 50° 30° 140° 90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