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脑梗死临床诊疗指南

脑梗死临床诊疗指南

脑梗死临床诊疗指南
脑梗死临床诊疗指南

脑梗死临床诊疗指南

【概述】

脑梗死是指脑部供血中断,又无充分侧支循环代偿供血时导致的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和脑软化,而产生相应的神经系统症状群。不包括全脑性缺血和缺氧性坏死,如窒息和心跳、呼吸暂停引起的全脑病损。

【临床表现】

脑梗死的临床表现和受累的血管部位、范围、次数、原发病因和侧支循环,以及患者的年龄和伴发疾病等诸多因素有关。下面介绍典型的神经系统表现。

(一)临床分类(TOAST分类)

1.大动脉动脉粥样硬化(large-artery atherosclerosis);

2.心源性脑栓塞(cardioembolism);

3.小血管闭塞(small-vessel occlusion)(包括无症状脑梗死)

4.其他病因确定的脑梗死(stroke of other determined etiology);

5.病因不能确定的脑梗死(stroke of undetermined etiology)。

(二)临床表现

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脑栓塞、腔隙性脑梗死是缺血性脑卒中最常见的类型。其中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约占缺血性脑卒中的60%~80%,起病相对较慢,常在数分钟、数小时甚至1~2天达到高峰,不少患者在睡眠中发病,约15%的患者以往经历过TIA。脑梗死主要临床表现可区分为前循环和后循环,或称颈动脉系统和椎-基底动脉系统症状。

1.颈动脉系统脑梗死主要表现为病变对侧肢体瘫痪或感觉障碍;主半球病变常伴不同程度的失语,非主半球病变可出现失用或认知障碍等高级皮质功能障碍。其他少见的临床表现包括意识障碍、共济失调、不随意运动及偏盲等。

2.椎-基底动脉系统脑梗死累及枕叶可出现皮质盲、偏盲;累及颞叶内侧海马结构,可出现近记忆力下降;累及脑干或小脑可出现眩晕、复视、吞咽困难、霍纳综合征、双侧运动不变、交叉性感觉及运动障碍、共济失调等。累及脑干上行网状激活系统易出现意识障碍。

3.腔隙性梗死(lacunar infarcts)是指脑或脑干深部血管直径100~400mm的穿通动脉阻塞所引起的缺血性小梗死,大小介于直径为0.2~105mm之间,主要累及前脉络膜动脉、大脑中动脉或基底动脉的深穿支。

腔隙性梗死主要见于高血压患者。受累部位以多寡为序有壳核、脑桥基底、丘脑、内囊后肢和尾状核;另外也可累

及内囊前肢、皮质下白质、小脑白质和胼胝体。腔隙性梗死的预后良好。但多次发生腔隙性梗死而产生的多发性腔隙性梗死或称腔隙状态,可导致假性延髓麻痹和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腔隙性梗死的表现至少有20种临床综合征,但以下列4型最为常见:

(1)纯运动偏瘫(pure motor hemipareesis):多由于内囊、放射冠或脑桥基底部腔隙性梗死所致。临床表现为一侧轻偏瘫或偏瘫,主要累及面部和上肢,下肢受累很轻,可伴有轻度构音障碍,但不伴失语、失用或失认,没有感觉、视野或高级皮质神经功能障碍。

(2)纯感觉卒中(pure sensory stroke):亦称作纯偏身感觉卒中,多是由于丘脑腹后外侧核腔隙性梗死所致。临床表现为偏身麻木、感觉异常,累及面部、上肢、躯干和下肢。主观感觉障碍比客观发现的感觉障碍要重。放射冠或顶叶皮质的缺血梗死,脑桥内侧丘系腔隙性梗死也可表现为纯感觉卒中。中脑背外侧小出血若只局限于背侧脊髓丘脑束也可表现为纯感觉卒中。

(3)轻偏瘫共济失调(ataxic hemiparesis):又称同侧共济失调和足轻瘫(homolateral ataxia and crural paresis)。由于内囊后支或脑桥基底部腔隙性梗死所致。临床表现为病变对侧下肢为主的轻瘫,并伴有瘫痪同侧上、下肢共济失调,足跖放射伸性,但无构音障碍,面肌受累罕见。

该综合征也可见于丘脑内囊、红核病损,也见于大脑前动脉表浅支阻塞造成的旁中央区病损。

轻偏瘫和共济失调同时发生在一侧肢体的解剖学基础尚不完全肯定。同侧上肢共济失调认为是由于累及皮质-脑桥-小脑束使小脑功能低下所致,而以足受累为主的轻偏瘫是由于放射冠上部病损所致,因为曾发现由于左侧大脑前动脉供应区旁中央区皮质下梗死造成的右偏瘫,和共济失调患者的左外侧额叶皮质和右侧小脑半球的血流皆降低,被认为是交叉大脑-小颅神经功能联系不能(diaschisis)所致。

(4)构音障碍-手笨拙综合征(dysarthria-clumsy hand syndrome):多由脑桥上1/3和下2/3之间基底深部的腔隙性梗死所致。临床特征是核上性面肌无力、伸舌偏斜、构音障碍、吞咽困难、手精细运动控制障碍和足跖反射伸性。内囊部位腔隙性梗死也可造成这种综合征。另外,壳核和内囊膝部腔隙性梗死和小的出血,除可造成构音障碍-手笨拙综合征外尚伴有小字征(micro-graphia)。

以上所述4型临床综合征实际上只是解剖学意义的综合征,缺血性腔隙性梗死和皮质下或脑干局限小出血也可造成这些综合征。

【诊断要点】

(一)临床诊断

1.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

(一)常与安静状态下发病

(二)大多数发病时无明显头痛和呕吐。

(三)发病较缓慢,多逐渐进展或呈阶段性进行,多与动脉粥样样硬化有关,也可见于动脉炎、血液病等。

(四)意识清楚或轻度障碍

(五)有颈内动脉系统和(或)椎-基底动脉系统症状和体征。

(六)头部CT或MRI检查:可发现与症状和体征相一致的责任病灶。影像学表现须符合缺血性改变。

(七)腰椎穿刺检查脑脊液正常。

2.闹栓塞

(1)急性发病,在数秒、数分钟内到达高峰。

(2)多数无前驱症状。

(3)意识清楚或有短暂性意识障碍。大块栓塞时可伴有病侧头痛、恶心和呕吐。偶有局部癫痫样表现。

(4)有颈动脉系统或椎-基底动脉系统症状和体征。

(5)腰椎穿刺脑脊液检查正常或血性,若有红细胞可考虑出血性脑梗死。

(6)栓子的来源可分为心源性或非心源性。

(7)头部CT或MRI检查可发现梗死灶。

3.腔隙性梗死

(1)发病多由于高血压动脉硬化所引起,呈急性或亚

急性起病。

(2)多无意识障碍

(3)可进行MRI检查以明确诊断。

(4)临床神经症状较轻

(5)腰椎穿刺脑脊液(CSF)正常。

(二)病因诊断

1.病因检查

(1)血液成分:包括血常规、血沉、凝血象、血生化等。根据患者的临床情况可适当地增加相应的检查项目,如抗心磷脂抗体、蛋白C、蛋白S、抗凝血酶Ⅲ、凝血酶时间、血红蛋白电泳、血清电泳和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测定。

(2)心脏:首先可作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检查,必要时可作24小时心电监测心脏节律的变化,必要和有条件可作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以了解反常栓子的来源。

(3)脑动脉和脑血流检查:可作颈部多普勒超声、经颅多普勒超声(TCD)、磁共振血管造影(MRA或MRV)等。必要时可行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DSA)。

(4)血流动力学检查:寻找可以导致脑血流下降的因素,如低血压、脱水、心脏功能差、大动脉狭窄或梗阻。

2.全身情况检查心脏、血生化、血气、各种免疫指标、胸片及腹部B超等。闹栓塞患者更应对心脏功能进行检

查。

(三)鉴别诊断

脑梗死需与脑出血鉴别,特别是小量脑出血易与脑梗死混淆。但由于头部CT的普遍应用,使缺血性脑卒中与出血性脑卒中的鉴别诊断已不再困难。如患者有意识障碍,则应与其他引起昏迷的疾病相鉴别(如代谢性脑病、中毒等)。

【治疗方案及原则】

(一)治疗原则

急性脑梗死的治疗与“时间窗”密切相关。急性脑梗死可分为三个阶段,即超早期(指发病1~6小时以内)、急性期(1~2周)和恢复期(>2周~6个月)。要特别重视超早期和急性期的处理,要注意全身综合治疗与个体化相结合,针对不同病情、不同病因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疗措施。

1.尽早恢复脑缺血区的血液供应。

2.防治缺血性脑水肿。

3.加强监护和护理,预防和治疗并发症。

4.早期给予系统化及个体康复治疗。

(二)具体治疗方案

1.急性期的一般治疗

(1)保持呼吸道通畅,减轻脑缺氧,监测血气,预防和治疗压疮、呼吸道感染及尿路感染,预防肺栓塞、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

(2)调整血压:脑梗死急性期要慎用降压药。如平均动脉压(收缩压加舒张压乘2除以3) >130mmHg或收缩压<220mmHg,参考患者原先血压和治疗情况,可慎用降压药物,并应密切观察,注意避免血压过低或血容量不足。

(3)血糖:急性期血糖过高或过低血糖对脑组织皆有害,可参考原先血糖情况给予相应的处理,一般维持血糖在6.7mmol/L(120mg/dl)水平为宜。

(4)颅内高压和脑水肿:脑水肿一般在发病后3~5天达到高峰。脑水肿的处理原则:减轻颅内压,维持足够的脑血液灌注,避免缺血恶化,预防脑疝。脑梗死急性期应限制液体如量,5%葡萄糖液可能加重脑水肿,故应慎用。对可能增加颅内压的某些因素(如缺氧、高二氧化碳血症及高热等)应予以纠正。降低颅内压常用的方法有甘露醇、甘油果糖、速尿(具体使用参考脑出血章节)。皮质激素治疗脑梗死后脑水肿及颅内压增高尚有争议。大脑半球或小脑大面积梗死压迫脑干时,应及时进行去骨瓣减压,可挽救生命。

(5)体温控制:无论何原因引起的体温增高,都应积极处理,维持体温在正常范围。亚低体温治疗的效果和不良效应有争论,不宜常规应用。

(6)大脑主干动脉梗死造成的脑梗死常有痫性发作。有癫痫发作者可用抗癫痫药:苯妥英钠和卡马西平。

(7)加强护理:加强全身和皮肤护理,防治压疮;床

头保持30℃~45℃以防止吸入性肺炎;保证充足的热量计均衡的营养,保持正常的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

(8)伴发疾病和合并症的处理:可伴发急性或慢性心脏病、糖尿病、慢阻肺、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肥胖、肾病以及某些使脑血流量下降的疾患,如对低血压、休克、心衰等均应积极进行相应的处理。

2.溶栓治疗包括静脉溶栓及动脉内溶栓,药物有尿激酶和tPA。治疗的“时间窗”应严格控制在3小时之内,并应按要求严格在3小时内,并应按要求严格选择适应症(参考有关原始文献)。该治疗法有引发脑出血和其他副作用。有条件的医院,在严格选择适应症和筛选患者标准的情况下,可以试用和观察。不推荐常规临床应用。

3.抗凝治疗

(1)适应症: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反复发生者;进展性卒中;椎-基底动脉血栓形成;反复发作的脑栓塞(心房颤动引起者)及静脉系统血栓形成。

(2)禁忌症:有消化性溃疡病史;有出血倾向;血压高于180/100mmHg;有严重肝、肾疾患者;临床不能排除外脑出血者。

(3)方法:

1)一般急性脑梗死,原则上不推荐使用抗凝治疗。

2)溶栓治疗患者,溶栓24小时后可开始使用抗凝治疗。

3)心源性脑梗死(人工瓣膜、心房颤动、心壁血栓形成者)使用抗凝治疗,首选华法林制剂4~6mg/d,逐步调整INR,使之控制在2.0~3.0之间。不能使用华法林时,可用抗血小板药物氯吡格雷75mg/d。

4)低分子肝素和肝素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尚无肯定结论,一般不首先推荐。但拟为动脉狭窄或静脉血栓时推荐使用。

4.抗血小板凝聚抗血小板凝聚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价值不能肯定,但作为二级预防药物减少复发的价值可以肯定。常用的一线药物有肠溶阿司匹林100mg/d,二线药有氯吡格雷75mg/d和西洛他唑(培达)100~200mg/d。盐酸塞氯匹定有血小板减少的不良事件,所以不予推荐。发病24小时后推荐阿司匹林100~150mg/d。

5.降纤酶治疗国内应用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较广泛,肯定有降低纤维蛋白原的效果,但应用的时间窗、剂量及纤维蛋白原降低是否与临床改变善相一致,近期和远期疗效、不良反应等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6.外科治疗大脑半球动脉主干造成的脑梗死,出现严重的脑水肿危及生命,或小脑大面积梗死压迫脑干时,手术减压可以降低病死率,但远期疗效待定。

7.血管危险因素的处理发现血管危险因素应给予相应的处理,如供应脑的大血管和脑动脉病变、血液成分异常、

心脏疾病及血流动力学异常的原因;常见的血管危险因素主要有高血压、心脏病、高血脂、糖尿病、吸烟、肥胖等。病因和危险因素多为数种并存,应同时处理。

8.尽早进行神经功能障碍的康复治疗。

脑梗塞临床路径

脑梗死(急性期)治疗临床路径(第一天): 一、急性脑梗塞非溶栓治疗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第一诊断为脑梗死(ICD10:I63.9)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神经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 版社) 1.临床表现:急性起病,出现神经系统受损的局灶症状和体征者,伴或不伴 头晕头痛、意识障碍等。 2.头颅CT排除肿瘤脑内出血改变。 3.临床排除糖尿病、中毒等全身性疾病或颅内炎症、变性疾病所致神经系统 损害。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神经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一般治疗:低盐低脂饮食,维持生命体征和内环境稳定,根据病情选择运 动处方。 2.调控血压。 3.改善脑循环、脑保护、抗自由基、抗血小板、调节血脂,必要时抗凝治疗。 4.治疗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原发病。 5.防治并发症。 6.根据病情需要决定是否吸氧。 7.早期康复治疗。 (四)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日为8-21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脑梗死(ICD10:I63.9)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 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3.第一诊断不符合或患者及家人不配合而要求转诊者及溶栓治疗者不入本 路径。 (六)住院后检查的项目。 1.必需检查的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 (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心肌酶谱、凝血功能、C-PR; (3)头颅CT 、胸片、心电图。 2.根据具体情况可选择的检查项目:头颅MRI,MRA或DSA。 (七)选择治疗及用药。 1.脱水药物:甘露醇、甘油果糖、速尿等(根据病情决定)。 2.降压药物:按照《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执行。 3.改善脑循环、脑保护、抗自由基、抗血小板、调节血脂,必要时抗凝治疗。 4.缓泻药。 5.纠正水、电解质紊乱药物。 6.根据病情需要决定是否康复治疗。 (八)监测神经功能和生命体征。

脑梗死临床路径2016

脑梗死临床路径 一、脑梗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急性脑梗死(ICD-10:I63)。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4》(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制定,中华神经科杂志;2015;48:246-257) 1. 急性起病; 2. 局灶神经功能缺损(一侧面部或肢体无力或麻木,语言障碍等),少数为全面神经功能缺损; 3. 症状或体征持续时间不限(当影像学显示有责任缺血性病灶时),或持续24 h以上(当缺乏影像学责任病灶时); 4. 排除非血管性病因; 5. 脑CT/MRI排除脑出血 (三)治疗方案选择依据。 《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4》(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制定,中华神经科杂志;2015;48:246-257) 1.一般治疗:维持呼吸循环功能,监测控制体温、血压、血糖 2.改善脑血循环治疗: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如溶栓、血管介入、抗血小板、抗凝、降纤、扩容等方法 3.神经保护剂:结合患者具体情况选择 4.中医中药:结合具体情况选择 5.并发症处理:监测控制脑水肿及颅内压增高,必要时选择手术;癫痫防治;感染及褥疮防治、深静脉血栓防治; 6.早期营养支持及康复治疗 7.根据个体情况启动二级预防措施 (四)标准住院日为7-10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 第一诊断必须符合脑梗死疾病编码(ICD-10:I63)。 2. 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后检查项目。 1.必需检查的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小便常规; (2)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 (3)胸部X线片、心电图; (4)颈部动脉血管超声;经颅多普勒超声(TCD) (5)颅脑CT,有条件的可行颅脑MRI+DWI(弥散加权成像)。 2.根据具体情况可选择的检查项目: (1)自身免疫抗体[抗核抗体(ANA)、可提取性核抗原(ENA)、抗中性粒细胞浆抗体(ANCA)等]、红细胞沉降率、同型半胱氨酸,纤维蛋白原水平、易栓检查、抗心磷脂抗体、维生素B12、叶酸。 (2)TCD发泡试验。 (3)超声心动图、动态心电监测、腹部B超(肝、胆、胰、脾、肾)。 (4)头颅磁共振:磁共振血管造影(MRA)、磁共振静脉血管成像(MRV)、灌注加权成像(PWI)等。 (5)头颈CT血管造影(CTA)、CT灌注成像(CTP)。 (6)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 (七)选择用药。 根据《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4》,结合患者具体情况选择治疗药物。 1.溶栓治疗:可选择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或尿激酶。 2.抗血小板治疗:根据患者情况可选择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 3.抗凝、降纤、扩容、神经保护、中药: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使用。 4.降低颅内压:可选择甘露醇、甘油果糖、呋噻米、高渗盐水和白蛋白等。 5.并发症治疗: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抗感染、控制癫痫发作及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药物。

医院脑梗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及表单

医院脑梗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及表单 一、脑梗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急性脑梗死(ICD-10:I63)。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4》(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制定,中华神经科杂志;2015;48:246-257) 1. 急性起病; 2. 局灶神经功能缺损(一侧面部或肢体无力或麻木,语言障碍等),少数为全面神经功能缺损; 3. 症状或体征持续时间不限(当影像学显示有责任缺血性病灶时),或持续24 h以上(当缺乏影像学责任病灶时); 4. 排除非血管性病因; 5. 脑CT/MRI排除脑出血 (三)治疗方案选择依据。 《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4》(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制定,中华神经科杂志;2015;48:246-257) 1.一般治疗:维持呼吸循环功能,监测控制体温、血压、血糖 2.改善脑血循环治疗: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如溶栓、血管介入、抗血小板、抗凝、降纤、扩容等方法

3.神经保护剂和侧支循环药物:结合患者具体情况选择 4.中医中药:结合具体情况选择 5.并发症处理:监测控制脑水肿及颅内压增高,必要时选择手术;癫痫防治;感染及褥疮防治、深静脉血栓防治; 6.早期营养支持及康复治疗 7.根据个体情况启动二级预防措施 (四)标准住院日为7-10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 第一诊断必须符合脑梗死疾病编码(ICD-10:I63)。 2. 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后检查项目。 1.必需检查的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小便常规; (2)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 (3)胸部X线片、心电图; (4)颈部动脉血管超声;经颅多普勒超声(TCD) (5)颅脑CT,有条件的可行颅脑MRI+DWI(弥散加权成像)。 2.根据具体情况可选择的检查项目: (1)自身免疫抗体[抗核抗体(ANA)、可提取性核抗原(ENA)、抗中性粒细胞浆抗体(ANCA)等]、红细胞沉降

脑梗塞临床路径

. .. . 脑梗塞临床路径 一、脑梗塞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脑梗塞(ICD10:I63) (二)诊断依据。根据《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卫生部疾病控制司,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2007.01脑梗死指因脑部血液循环障碍,缺血、缺氧所致的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软化。 脑梗死的诊治重在根据发病时间、临床表现、病因及病理进行分型分期,综合全身状态,实施个体化治疗。在超急性期和急性期采取积极、合理的治疗措施尤为重要。 (一)一般性诊断 1、临床特点 (1)多数在静态下急性起病,动态起病者以心源性脑梗死多见,部分病例在发病前可有TIA 发作。 (2)病情多在几小时或几天达到高峰,部分患者症状可进行性加重或波动。 (3)临床表现决定于梗死灶的大小和部位,主要为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的症状和体征,如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失语、共济失调等,部分可有头痛、呕吐、昏迷等全脑症状。 2、辅助检查 (1)血液检查:血小板、凝血功能、血糖等。 (2)影像学检查:脑的影像学检查可以直观地显示脑梗死的围、部位、血管分布、有无出血、旧和新鲜梗死灶等,帮助临床判断组织缺血后是否可逆、血管状况,以及血液动力学改变。帮助选择溶栓患者、评估继发出血的危险程度。 ①头颅计算机断层扫描(CT) ②头颅磁共振(MRI) ③经颅多普勒超声(TCD) . .资料. ..

(二)临床分型(OCSP 分型) OCSP 临床分型标准: 1、完全前循环梗死(TACI):表现为三联征,即完全大脑中动脉(MCA)综合征的表现: 大脑较高级神经活动障碍(意识障碍、失语、失算、空间定向力障碍等);同向偏盲;对侧三个部位(面、上肢与下肢)较严重的运动和(或)感觉障碍。多为MCA 近段主干,少数为颈动脉虹吸段闭塞引起的大片脑梗死。 2、部分前循环梗死(PACI):有以上三联征中的两个,或只有高级神经活动障碍,或感觉运动缺损较TACI 局限。提示是MCA 远段主干、各级分支或ACA 及分支闭塞引起的中、小梗死。 3、后循环梗死(POCI):表现为各种不同程度的椎-基动脉综合征:可表现为同侧脑神经瘫痪及对侧感觉运动障碍;双侧感觉运动障碍;双眼协同活动及小脑功能障碍,无长束征或视野缺损等。为椎-基动脉及分支闭塞引起的大小不等的脑干、小脑梗死。 4、腔隙性梗死(LACI):表现为腔隙综合征,如纯运动性轻偏瘫、纯感觉性脑卒中、共济失调性轻偏瘫、手笨拙-构音不良综合征等。大多是基底节或脑桥小穿通支病变引起的小腔隙灶。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卫生部疾病控制司,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2007.01) 脑梗死的治疗不能一概而论,应根据不同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类型、发病时间等确定针对性强的治疗方案,实施以分型、分期为核心的个体化治疗。 (一)科综合支持治疗:应特别注意血压的调控

各级医疗机构医院脑梗死临床路径(2019年版)

各级医疗机构医院脑梗死临床路径 (2019年版) 一、脑梗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脑梗死(ICD-l0:I63)。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神经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临床表现:急性起病,出现局灶症状和体征,伴或不伴意识障碍。 2.头颅CT证实颅内无出血改变。 (三)选择治疗方案。 1.整体治疗: (1)卧床休息,维持生命体征和内环境稳定,预防感染等并发症; (2)维持呼吸道通畅,鼻导管吸氧; (3)不能经口喂食者给予鼻饲,以维持机体营养需要,避免吸入性肺炎; (4)控制血压; (5)降低颅内压。存在颅内压升高的征象时,采取降颅压措施,药物可选用20%甘露醇,严重时可考虑去骨瓣减压; (6)控制体温在正常水平,38℃以上应给予物理和药物降温; (7)防治应激性溃疡; (8)早期康复治疗。 2.特殊治疗: (1)溶栓治疗(发病3-6小时之内); (2)抗凝治疗; (3)抗血小板治疗; (4)降纤治疗; (5)神经保护治疗; (6)中药治疗。 (四)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日为8-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I63脑梗死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后检查的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 1 )血常规、尿常规; ( 2 )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凝血功能; ( 3 )头颅CT、胸片、心电图。 2.根据具体情况可选择的检查项目:心肌酶谱、血脂、双颈动脉加双椎动脉彩超、TCD、头颅MRI。 (七)选择用药。 1.脱水药物:甘露醇、呋塞米等。 2.降压药物:收缩压大于180mmHg或舒张压大于110mmHg时,可选用卡托普利、依那普利、尼群地平、硝苯地平等 3.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无感染者不需要使用抗菌药物。明确感染患者,可根据药敏试验结果调整抗菌药物。 4.溶栓治疗:尿激酶等。 5.抗凝治疗:低分子肝素、肝素等。 6.抗血小板治疗:可选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 7.缓泻药。 8.防治应激性溃疡: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等。 9.纠正水、电解质紊乱药物。 10.中药治疗。 (八)监测神经功能和生命体征。 1.生命体征监测。 2.监测神经系统定位体征。 (九)出院标准。 1.患者病情稳定。 2.没有需要住院治疗的并发症。 (十)变异及原因分析。 1.脑梗死病情危重者需转入lCU,转入相应路径。 2.辅助检查结果异常,需要复查,导致住院时间延长和住院费用增加。 3.住院期间病情加重,出现并发症,需要进一步诊治,导致住院时间延长和住院费用增加。 4.既往合并有其他系统疾病,脑梗死可能导致既往疾病加重而需要治疗,导致住院时间延长和住院费用增加。

脑梗塞后遗症临床路径完整版

脑梗塞后遗症临床路径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脑梗塞后遗症临床路径表单 一、脑梗塞后遗症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单纯脑梗死无合并症或合并轻微无需特殊处理的合并症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 1、曾有脑梗塞病史,遗留肢体偏瘫或者智能障碍,可近期加重。 2、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失语,共济失调等,部分可有头痛、头晕、呕吐、昏迷等全脑症状。 3、头颅CT提示MRI提示有老年脑改变,或者多发性脑梗塞(陈旧性),腔隙性脑梗塞。 (三)纳入标准 1、符合诊断标准 疾病分期: 急性期:发病2周以内; 恢复期:发病2周至6个月; 后遗症期:发病6个月以上 2、无意识障碍 (四)排除标准 1、不符合纳入标准 2、有各种类型意识障碍 3,进展型 (五)治疗常规 1、内科综合支持治疗,应特别注意血压调控 2、抗血小板,调脂治疗 3、改善脑循环 4、神经保护治疗 5、中药活血化瘀治疗 6、康复治疗 (六)住院后检查的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液分析 (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凝血功能; (3)头颅CT、胸片、心电图。

2.根据具体情况可选择的检查项目:心肌酶谱、双颈动脉加双椎动脉彩超。 (七)选择用药。 1.降压药物:收缩压大于180mmHg或舒张压大于110mmHg时,可选用依那普利、赖诺普利.氨氯地平.非洛地平缓释片等。 2.抗血小板治疗:可选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 3.调脂药物:如他汀类。 4.中药治疗。 (八)标准住院日:7-10天 (九)出院标准 1、生命体征平稳 2、肢体或语言功能稳定或改善 (十)变异及原因分析 1、有合并症,进展性,病情危重,不能出院 2、住院期间病情加重,出现并发症,需要进一步诊治,导致住院时间 延长和住院费用增加。 3、辅助检查结果异常,需要复查,导致住院时间延长和住院费用增加。 4、患者拒绝出院 脑梗塞后遗症临床路径表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

脑梗塞临床路径

脑梗塞的临床路径 一、脑梗塞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1)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脑梗塞(ICD10:I63)。 (2)诊断依据。根据《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卫生部疾病控制司,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2007.01脑梗死指因脑部血液循环障碍,缺血、缺氧所致的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软化。 脑梗死的诊治重在根据发病时间、临床表现、病因及病理进行分型分期,综合全身状态,实施个体化治疗。在超急性期和急性期采取积极、合理的治疗措施尤为重要。 (一)一般性诊断 1、临床特点 (1)多数在静态下急性起病,动态起病者以心源性脑梗死多见,部分病例在发病前可有TIA 发作。 (2)病情多在几小时或几天内达到高峰,部分患者症状可进行性加重或波动。 (3)临床表现决定于梗死灶的大小和部位,主要为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的症状和体征,如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失语、共济失调等,部分可有头痛、呕吐、昏迷等全脑症状。 2、辅助检查 (1)血液检查:血小板、凝血功能、血糖等。 (2)影像学检查:脑的影像学检查可以直观地显示脑梗死的范

围、部位、血管分布、有无出血、陈旧和新鲜梗死灶等,帮助临床判断组织缺血后是否可逆、血管状况,以及血液动力学改变。帮助选择溶栓患者、评估继发出血的危险程度。

①头颅计算机断层扫描(CT) ②头颅磁共振(MRI) ③经颅多普勒超声(TCD) 二、临床分型(OCSP 分型) OCSP 临床分型标准: 1、完全前循环梗死(TACI):表现为三联征,即完全大脑中动脉(MCA)综合征的表现:大脑较高级神经活动障碍(意识障碍、失语、失算、空间定向力障碍等);同向偏盲;对侧三个部位(面、上肢与下肢)较严重的运动和(或)感觉障碍。多为MCA 近段主干,少数为颈内动脉虹吸段闭塞引起的大片脑梗死。 2、部分前循环梗死(PACI):有以上三联征中的两个,或只有高级神经活动障碍,或感觉运动缺损较TACI 局限。提示是MCA 远段主干、各级分支或ACA 及分支闭塞引起的中、小梗死。 3、后循环梗死(POCI):表现为各种不同程度的椎-基动脉综合征:可表现为同侧脑神经瘫痪及对侧感觉运动障碍;双侧感觉运动障碍;双眼协同活动及小脑功能障碍,无长束征或视野缺损等。为椎-基动脉及分支闭塞引起的大小不等的脑干、小脑梗死。 4、腔隙性梗死(LACI):表现为腔隙综合征,如纯运动性轻偏瘫、纯感觉性脑卒中、共济失调性轻偏瘫、手笨拙-构音不良综合征等。大多是基底节或脑桥小穿通支病变引起的小腔隙灶。

中风病(脑梗死)临床路径

一、中风病(急性脑梗死)中医临床路径 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脑梗死的急性期患者。 一、中风病(脑梗死)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中风病(TCD 编码:BNG08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脑梗死(ICD-10 编码:I63.902)。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国中医药管理局印发。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中华医学会脑血管学分会。 2.疾病分期 (1)急性期:发病2周以内。 (2)恢复期:发病2周至6个月。 (3)后遗症期:发病6个月以上。 3.病类诊断

(1)中经络:中风病无意识障碍者。 (2)中脏腑:中风病有意识障碍者。 4. 证候诊断:参照诊疗方案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诊疗方案。 (四)标准住院日为≤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中风病(TCD 编码:BNG080)和脑梗死(ICD-10 编码:I63.902)的患者。 2.病期属于急性期。 3.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4.由脑肿瘤、脑外伤、血液病等引起的脑梗死患者可不进入本路径 (六)入院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血型、尿常规、大便常规+潜血。 (2)肝功能、肾功能、血脂、血糖、电解质。 (3)凝血功能检查。 (4)心电图。 (5)胸部DR片、腹部B超。 (6)经颅多普勒超声(TCD)

(7)血管功能评价(颈动脉B超)。 (8)头颅影像学检查(CT)。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 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头颅MRI、心脏彩超检查、双下肢血管B超、血粘度检测、肿瘤三项检测等。 (七)治疗方法 1.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或中成药 (1)中脏腑:醒神开窍为主,按照阳闭、阴闭分证论治,及时扶正固脱。 (2)中经络:以活血通络为主,辨证予以平肝、清热、化痰、通腑、益气、养阴等法。 2.辨证选择静脉滴注中药注射液。 3.中医特色治疗:根据病情需要选择。 (1)针灸治疗--石氏醒脑开窍针刺法,(2)中医推拿治疗,(3)中药熏洗疗法,(4)穴位注射治疗,(5)穴位贴敷治疗,(6)中药盐包外敷治疗,(7)耳穴压豆。 4.西医基础治疗:主要包括抗血小板、抗凝、血压血糖的调控、颅内高压和脑水肿的预防和治疗,及合并感染、发热的处理原则与方法等。 5.护理:辨证施护。 (八)出院标准 1.病情稳定,主要症状有所改善。 2.病程进入恢复期。

中风病临床路径

中风病(脑梗塞)中医临床路径 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脑梗死的恢复期患者。 一、中风病(脑梗塞)恢复期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中风病(TCD 编码:BNG080)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脑梗塞(ICD-10 编码:I63.902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起草制订的《中风病中医诊断疗效评定标准》(试行,1995 年)。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制定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 》(2010 年)。 2.疾病分期 (1)急性期:发病 2 周以内。 (2)恢复期:发病 2 周至 6 个月。 (3)后遗症期:发病 6 个月以上。 3.证候诊断中风病(脑梗塞)恢复期临床常见证候:肝阳暴亢证 风痰阻络证 痰热腑实证 阴虚风动证 气虚血瘀证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中风病(脑梗塞)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w 16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中风病(TCD编码:BNGO80和脑梗塞(ICD-10 编码:I63 。902)的患者。 2.疾病分期属于恢复期。 3.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4.由脑肿瘤、脑外伤、血液病等引起的脑梗死患者,不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潜血 (2)肝功能、肾功能、血脂、血糖、电解质 (3)凝血功能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头颅影像学检查(CT、MRI、MRA、DSA 或CTA 等)、血管功能评价(颈动脉B 超或TCD)、C 反应蛋白、超声心动图、24 小时动态血压监测、D-2 聚体、双下肢血管 B 超等。 (八)治疗方案 1.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以活血通络为主,辨证予以平 肝、清热、化痰、通腑、益气、养阴等法。 (1)肝阳暴亢证:平肝潜阳,通经活络。 (2)风痰阻络证:熄风化痰,通经活络。 (3)痰热腑实证:泄热通腑,化痰通络。 (4)阴虚风动证:滋阴潜阳,熄风通络。 (5)气虚血瘀证:益气活血,通经活络。 2.针灸治疗 3.静脉滴注中药注射液:选用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中药注射液静脉滴注。 4.中药熏洗疗法:根据病情需要选择。 5.其他疗法:根据病情需要,选择穴位注射等。 6.内科基础治疗:主要包括呼吸功能维持与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血压血糖的调整、颅内高压和脑水肿、合并感染及发热的处理原则与方 7.康复训练:进行规范的康复训练 8.护理:辨证施护。 (九)出院标准1.病情好转,主要症状有所改善。2.没有需要住院治 疗的并发症。3.形成具有中医特色的个体化的二级预防方案。

脑梗死临床路径

急性脑梗死临床路径 一、急性脑梗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急性脑梗死(ICD-10: 163)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卫生部疾病控制司,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 脑梗死指因脑部血液循环障碍,缺血、缺氧所致的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软化; 脑梗死 的诊治重在根据发病时间、临床表现、病因及病理进行分型分期,综合全身状态, 化治疗。在超急性期和急性期采取积极、合理的治疗措施尤为重要。 (一)一般性诊断 1. 临床特点 (1 )多数在静态下记性起病,动态起病者以心源性脑梗死多见,部分病例在发病前可有 (2) 病情多在几小时或几天内达到高峰,部分患者症状可进行性加重或波动。 (3) 临床症状取决于梗死灶的大小和部位, 主要为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的症状和体征, 障碍、 失语、共济失调等,部分可有头痛、呕吐、昏迷等全脑症状。 2. 辅助检查 (1) 血液检查:血小板、凝血功能、血糖等。 (2) 影像学检查:脑的影像学检查可以直观的显示脑梗死的范围、部位、血管分布、有无出血、陈旧和新 鲜梗死灶等,帮助临床判断组织缺血后是否可逆、血管状况以及血液动力学改变。帮助选择溶栓患者、评 估继发出血的危险程度。 头颅计算机断层扫描(CT 头颅磁共振(MRI ) 经颅多普勒超声(TCD (二)临床分型(CISS 分型) CISS 临床分型标准: 1. 大动脉粥样硬化(LAA ):包括主动脉弓和颅内/颅外大动脉粥样硬化 a.主动脉弓粥样硬化 因的主动脉弓动脉粥样硬化证据(经高分辨MRI/MRA 和/或经食道超声证实的主动脉弓斑块》 4mm 和/或表 面有血栓)。 b.颅内/外大动脉粥样硬化 1)无论何种类型梗死灶(除外了穿支动脉区孤立梗死灶) 损斑块或 狭窄》50%)。 2) 对于穿2支动脉区孤立梗死灶类型,以下情形也归到此类:其载体动脉有粥样硬化斑块( 何程度的粥样 硬化性狭窄(TCD MRA 、CTA 或 DSA ); 3) 需排除心源性卒中; 4) 排除其他可能的病因。 2007.01 ) 实施个体 TIA 发作。 如偏袒、偏身感觉 1) 2 3) 4) 急性多发梗死病灶,特别是累及双侧前循环和 /或前后循环同时受累; 没有与之相对应的颅内或颅外大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易损斑块或狭窄》 没有心源性卒中(CS 潜在病因的证据; 没有可以引起急性多发梗死灶的其他病因如血管炎、凝血异常以及肿瘤性栓塞的证据; 5)存在潜在病 50%)的证据; ,有相应颅内或颅外大动脉粥样硬化证据(易 HR-MRI )或任

各级医疗机构医院脑梗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及表单(2020年版)

各级医疗机构医院脑梗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及表单(2020年版)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急性脑梗死(ICD-10:I63)。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4》(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制定,中华神经科杂志;2015;48:246-257) 1. 急性起病; 2. 局灶神经功能缺损(一侧面部或肢体无力或麻木,语言障碍等),少数为全面神经功能缺损; 3. 症状或体征持续时间不限(当影像学显示有责任缺血性病灶时),或持续24 h以上(当缺乏影像学责任病灶时); 4. 排除非血管性病因; 5. 脑CT/MRI排除脑出血 (三)治疗方案选择依据。 《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4》(中华医学会

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制定,中华神经科杂志;2015;48:246-257) 1.一般治疗:维持呼吸循环功能,监测控制体温、血压、血糖 2.改善脑血循环治疗: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如溶栓、血管介入、抗血小板、抗凝、降纤、扩容等方法 3.神经保护剂:结合患者具体情况选择 4.中医中药:结合具体情况选择 5.并发症处理:监测控制脑水肿及颅内压增高,必要时选择手术;癫痫防治;感染及褥疮防治、深静脉血栓防治; 6.早期营养支持及康复治疗 7.根据个体情况启动二级预防措施 (四)标准住院日为7-10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 第一诊断必须符合脑梗死疾病编码(ICD-10:I63)。 2. 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

入路径。 (六)住院后检查项目。 1.必需检查的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2)肝功能、肾功能、心肌酶谱、电解质、血糖、血脂、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 (3)胸部X线片、心电图; (4)颈部动脉血管超声;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或其他颅内血管检查(MRA、CTA等) (5)颅脑CT,有条件的可行颅脑MRI+DWI(弥散加权成像)。 2.根据具体情况可选择的检查项目: (1)自身免疫抗体[抗核抗体(ANA)、可提取性核抗原(ENA)、抗中性粒细胞浆抗体(ANCA)等]、红细胞沉降率、同型半胱氨酸,纤维蛋白原水平、抗心磷脂抗体、维生素B12、叶酸。

脑梗死临床路径精编WORD版

脑梗死临床路径精编 W O R D版 IBM system office room 【A0816H-A0912AAAHH-GX8Q8-GNTHHJ8】

脑梗死临床路径 一、脑梗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急性脑梗死(ICD-10:I63)。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4》(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制定,中华神经科杂志;2015;48:246-257) 1. 急性起病; 2. 局灶神经功能缺损(一侧面部或肢体无力或麻木,语言障碍等),少数为全面神经功能缺损; 3. 症状或体征持续时间不限(当影像学显示有责任缺血性病灶时),或持续24 h以上(当缺乏影像学责任病灶时); 4. 排除非血管性病因; 5. 脑CT/MRI排除脑出血 (三)治疗方案选择依据。 《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4》(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制定,中华神经科杂志;2015;48:246-257)

1.一般治疗:维持呼吸循环功能,监测控制体温、血压、血糖 2.改善脑血循环治疗: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如溶栓、血管介入、抗血小板、抗凝、降纤、扩容等方法 3.神经保护剂:结合患者具体情况选择 4.中医中药:结合具体情况选择 5.并发症处理:监测控制脑水肿及颅内压增高,必要时选择手术;癫痫防治;感染及褥疮防治、深静脉血栓防治; 6.早期营养支持及康复治疗 7.根据个体情况启动二级预防措施 (四)标准住院日为7-10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 第一诊断必须符合脑梗死疾病编码(ICD-10:I63)。 2. 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后检查项目。 1.必需检查的项目:

脑梗塞后遗症临床路径

脑梗塞后遗症临床路径表单 一、脑梗塞后遗症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单纯脑梗死无合并症或合并轻微无需特殊处理的合并症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 1、曾有脑梗塞病史,遗留肢体偏瘫或者智能障碍,可近期加重。 2、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失语,共济失调等,部分可有头痛、头晕、呕吐、昏迷等全脑症状。 3、头颅CT提示MRI提示有老年脑改变,或者多发性脑梗塞(陈旧性),腔隙性脑梗塞。 (三)纳入标准 1、符合诊断标准 疾病分期: 急性期:发病2周以内; 恢复期:发病2周至6个月; 后遗症期:发病6个月以上 2、无意识障碍 (四)排除标准 1、不符合纳入标准 2、有各种类型意识障碍 3,进展型 (五)治疗常规 1、内科综合支持治疗,应特别注意血压调控 2、抗血小板,调脂治疗 3、改善脑循环 4、神经保护治疗 5、中药活血化瘀治疗 6、康复治疗 (六)住院后检查的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 1 )血常规、尿液分析 ( 2 )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凝血功能; ( 3 )头颅CT、胸片、心电图。 2.根据具体情况可选择的检查项目:心肌酶谱、双颈动脉加双椎动脉彩超。 (七)选择用药。 1.降压药物:收缩压大于180mmHg 或舒张压大于110mmHg 时,可选用依那普利、赖诺普利.氨氯地平.非洛地平缓释片等。 2.抗血小板治疗:可选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 3.调脂药物:如他汀类。 4.中药治疗。 (八)标准住院日:7-10天 (九)出院标准 1、生命体征平稳 2、肢体或语言功能稳定或改善 (十)变异及原因分析 1、有合并症,进展性,病情危重,不能出院 2、住院期间病情加重,出现并发症,需要进一步诊治,导致住院时间 延长和住院费用增加。 3、辅助检查结果异常,需要复查,导致住院时间延长和住院费用增加。 4、患者拒绝出院

脑梗塞临床路径

脑梗塞恢复期临床路径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中风病(TCD 编码:BNG08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脑梗塞恢复期(ICD-10 编码:I63) 二、诊断依据: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起草制订的《中风病中医诊断、疗效评定标准》 (试行,1995 年) ①病名诊断:统一病名为中风病,又名卒中(内中风)。 1)主症:半身不遂,口舌歪斜,神识昏蒙,舌强言蹇或不语,偏身麻木; 2)急性起病; 3)病发多有诱因,未发前常有先兆症状; 4)好发年龄多在40岁以上; 具有主症两个以上,急性起病,结合舌、脉、诱因、先兆、年龄等方面的特点即可确定诊断。 ②病类诊断: 1)中络:偏身或一侧手足麻木,或兼有一侧肢体力弱,或兼有口舌歪斜者。 2)中经:以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言蹇或不语、偏身麻木为主症,而 无神识昏蒙者。 3)中腑:以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言蹇或不语、偏身麻木、神识恍惚 或迷蒙为主症者。 4)中脏:必有神昏或昏愦、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言蹇或不语者。 结合临床也可按有无神识昏蒙分为中经络与中脏腑两大类病。 ③证名诊断: 1、中经络 1.1 肝阳暴亢,风火上扰证: 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言蹇或不语,遍身麻木,眩晕头痛,面红目赤,口苦咽干,心烦易怒,尿赤便干,舌质红或红绛、苔薄黄,脉弦有力。 治则:平肝潜阳 方药:中经Ⅰ号 钩藤 30赤芍 10 夏枯草 30 丹皮 15 菊花 30 怀牛膝 20 珍珠母 30 1.2 风痰瘀血,痹阻脉络证: 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言蹇或不语,遍身麻木,头晕目眩,舌质暗淡,苔薄白或白腻。脉弦滑。 治则:化痰通络 方药:中经Ⅱ号 法夏 10 白术 10 天麻 10 胆星 6 丹参 30 香附 15 酒大黄 5

脑梗死标准住院流程

吉兰-巴雷综合征临床路径 (征求意见稿) 一、吉兰-巴雷综合征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吉兰-巴雷综合征(ICD10:G61.003) (二)诊断依据。 根据《神经病学(第六版)》(人民卫生出版社),及《临床诊疗指南-神经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病程:急性或亚急性起病,病前1~4周有感染史; 2.临床表现:四肢对称性迟缓性瘫痪,末梢性感觉障碍,伴或不伴颅神经受损,可伴有呼吸肌麻痹、自主神经功能障碍,但括约肌功能多正常; 3.脑脊液示蛋白细胞分离; 4.肌电图早期F波或H反射延迟,神经传导速度减慢。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神经病学(第六版)》(人民卫生出版社),及《临床诊疗指南-神经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血浆置换; 2.大剂量免疫球蛋白静脉注射; 3.皮质类固醇激素; 4.抗菌药物; 5.辅助呼吸;

6.对症治疗及预防并发症。 (四)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日为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G61.003吉兰-巴雷综合征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时,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后所必须检查的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生化全项、感染性疾病筛查、血气分析、肿瘤全项、血沉、免疫五项+风湿三项; 2.心电图、胸片、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F波、H反射; 3.腰穿穿刺:脑脊液常规、生化、涂片找菌、脑脊液免疫球蛋白、穿刺细胞学病理检查。 (七)选择用药。 1.血浆交换: 每次交换血浆量按40ml/kg体重或1-1.5倍血浆容量计算,可用5%白蛋白复原血容量,减少使用血浆的并发症;轻、中和重度病人每周分别做2次、4次和6次血浆置换。视病情治疗1-2周。 禁忌症:严重感染、心率失常、心功能不全及凝血系统异常等 2.免疫球蛋白静脉滴注: 成人剂量0.4g/(kg.d),连用5天,及早或在出现呼吸肌麻痹前使用; 禁忌症:先天性IgA缺乏。 3.皮质类固醇:(规范的临床试验未能证实激素治疗有效,不宜首先推荐使用)

脑梗死临床路径

. 脑梗死临床路径 一、脑梗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急性脑梗死(ICD-10:I63)。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4》(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制定,中华神经科杂志;2015;48:246-257) 1. 急性起病; 2. 局灶神经功能缺损(一侧面部或肢体无力或麻木,语言障碍等),少数为全面神经功能缺损; 3. 症状或体征持续时间不限(当影像学显示有责任缺血性病灶时),或持续24 h以上(当缺乏影像学责任病灶时); 4. 排除非血管性病因; 5. 脑CT/MRI排除脑出血 (三)治疗方案选择依据。 《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4》(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制定,中华神经科杂志;2015;48:246-257) 1.一般治疗:维持呼吸循环功能,监测控制体温、血压、血糖 2.改善脑血循环治疗: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如溶栓、血管介入、抗血小

板、抗凝、降纤、扩容等方法 3.神经保护剂:结合患者具体情况选择 4.中医中药:结合具体情况选择 5.并发症处理:监测控制脑水肿及颅内压增高,必要时选择手术;癫痫防治;感染及褥疮防治、深静脉血栓防治; 6.早期营养支持及康复治疗 7.根据个体情况启动二级预防措施 (四)标准住院日为7-10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 第一诊断必须符合脑梗死疾病编码(ICD-10:I63)。 2. 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后检查项目。 1.必需检查的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小便常规; . (2)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3)胸部X线片、心电图; (4)颈部动脉血管超声;经颅多普勒超声(TCD) (5)颅脑CT,有条件的可行颅脑MRI+DWI(弥散加权成像)。 2.根据具体情况可选择的检查项目: (1)自身免疫抗体[抗核抗体(ANA)、可提取性核抗原(ENA)、抗中性粒细

神经内科临床路径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临床路径 (2009年版) 一、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椎基底动脉综合征(ICD-10:G45.0),颈动脉综合征(大脑半球)(ICD-10:G45.1)(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神经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起病突然,迅速出现局灶性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 2.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多数持续十至数十分钟,并在1小时内恢复,但可反复发作。 3.神经影像学未发现任何急性梗死病灶。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神经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进行系统的病因学检查,制定治疗策略。

2.抗血小板聚集治疗。 3.频发短暂脑缺血发作者应予抗凝治疗。 4.病因、危险因素、并发症的治疗。 5.明确有血管狭窄并达到手术标准者予手术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5-7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 第一诊断必须符合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椎基底动脉综合征(ICD-10:G45.0),颈动脉综合征(大脑半球)(ICD-10:G45.1)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后的检查项目。 1.必需检查的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凝血功能、抗“O”、抗核抗体、ENA、类风湿因子、纤维蛋白原水平、蛋

白C、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 (3)胸片、心电图; (4)头颅MRI或CT,颈动脉血管超声。 2.根据具体情况可选择的检查项目:超声心动图、同型半胱氨酸、抗凝血酶Ⅲ,TCD,CTA、MRA或DSA,灌注CT或灌注MRI。 (七)选择用药。 1.抗凝药物:排除抗凝治疗禁忌症后可给予①肝素加华法令;②单独口服华法令;③单独用低分子肝素。 2.抗血小板聚集药物:肠溶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 3.必要时可予他汀类降血脂药。 (八)出院标准。 1.患者病情稳定。 2.没有需要住院治疗的并发症。 (九)变异及原因分析。 1.辅助检查异常,需要复查和明确异常原因,导致住院治疗时间延长和住院费用增加。

中风病(脑梗死)临床路径

(7) 医临床路径 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脑梗死的急性期患者。 一、中风病(脑梗死)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 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中风病(TCDS 码:BNGO8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脑梗死(ICD-10编码:163.902。 (二) 诊断依据 1. 疾病诊断: (1) 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国中医药管理局印发。 (2)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 2010》,中华医学会 脑血管学分 会。 2. 疾病分期 (1) 急性期:发病2周以内。 (2) 恢复期:发病2周至6个月。 (3) 后遗症期:发病6个月以上。 3 ?病类诊断 (1) 中经络:中风病无意识障碍者。 (2) 中脏腑:中风病有意识障碍者。 4. 证候诊断:参照诊疗方案 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诊疗方案。 标准住院日为W 14天。 进入路径标准 第一诊断必须符合中风病(TCDS 码: BNG080 和脑梗死(ICD-10编 码:I63.902 (四) (五) 1. 的患者。 2. 病期属于急性期。 3. 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 的临 床 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4?由脑肿瘤、脑外伤、血液病等引起的脑梗死患者可不进入本路径 (六) 入院检查项目 1. (1) (2) (3) (4) (5) (6) 、中风病(急性脑梗死)中

必需的检查项目 血常规+血型、尿常规、大便常规+ 潜血。肝功能、肾功能、血脂、血糖、电解质。凝血功能检查。 心电图。胸部DR片、腹部B超。经颅多普勒超声(TCD 血管功能评价(颈动脉B超) (7)

中风病(脑梗死)恢复期中医临床路径

中风病(脑梗死)恢复期中医临床路径 (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脑梗死的恢复期患者) 一、中风病(脑梗死)恢复期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㈠.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中风病(TCD编码:BNG08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脑梗死(ICD-10编码:I63) ㈡.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⑴.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中风病中医诊断疗效评定标准》(试行,1995年)。 ⑵.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制定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2010年)。 2.疾病分期 ⑴.急性期:发病2周以内。 ⑵.恢复期:发病2周至6个月。 ⑶.后遗症期:发病6个月以上。 3.证候诊断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中风病(脑梗死)恢复期诊疗方案”(见附件)。 中风病(脑梗死)恢复期临床常见证候: ⑴.风火上扰证 ⑵.痰瘀阻络证

⑶.痰热腑实证 ⑷.阴虚风动证 ⑸.气虚血瘀证 ㈢.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中风病(脑梗死)恢复期诊疗方案”、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ZYYXH/T22-2008)。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中风病(脑梗死)。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㈣.标准住院日为≤28天。 ㈤.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中风病(TCD编码:BNG080) 脑梗死(ICD-10编码:I63)的患者。 2.病期属于恢复期。 3.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既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4.由脑肿瘤、脑外伤、血液病等引起的脑梗死患者,不进入本路径。 ㈥.中医证候学观察 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㈦.入院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⑴.血常规+血型、尿常规、便常规+潜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