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物理化学实验总结 上师大版

物理化学实验总结 上师大版

物理化学实验总结 上师大版
物理化学实验总结 上师大版

物理化学总结(2011)

W

M g m 1000?

=W

T g

K M f

???=1000物理化学实验总结(2011年)

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09级应用化学李晓娟

凝固点降低测相对分子质量

一、实验目的:

1.掌握一种常用的测相对分子质量的方法。 2.通过实验加深对稀溶液依数性质的理解。 3.掌握贝克曼温度计的使用。 二、实验原理2

溶液的凝固点:在一定压力下,固体溶剂与溶液成平衡共存时的温度。

稀溶液具有依数性,稀溶液的凝固点低于纯溶剂。在确定了溶剂的种类和数量后,溶液凝固点降低值仅仅取决于所含溶质分子的数目。

ΔT =T*

f -Tf =Kf m M 的单位为g/mol

凝固点降低值的多少,直接反映了溶液中溶质的质点数目。

需要注意的是,1、溶质在溶液中有离解、缔合、溶剂化和络合物生成等情况存在,则不能简单地应用公式。2、浓度稍高时,已不是稀溶液,致使测得的相对分子质量随浓度的不同。所以采用外推法。

由此可见,实验的成功与否决定于凝固点的精确测量。

因此实验中要控制过冷程度,不能大,并且每次的过冷程度要一样。 三、仪器与试剂

低温恒温槽;数字贝克曼温度计;压片机;移液管;吸耳球;停表;环己烷;萘; 四、操作步骤

1.按图将仪器安装好。取自来水注入冰浴槽中(水量以注满浴槽体积的2/3为宜),然后加入冰屑以保持水温在3-3.5摄氏度。

2.纯溶剂环己烷的凝固点的测定:用移液管25ml 环己烷注入冰冻管中。并把冷冻管插入作为空气浴的外套管中,均匀缓慢的搅拌以每1-2s 一次为宜,注意温度变化。当水银柱降到温度计刻度范围内时,开动停表,每20s 记录一次。读数精确到0.002℃做完一次以后,取出冷冻管用手温热之,是析出的结晶全部融化,按上述方法在测定二次。

3.溶液凝固点的测定:取出冷冻管,用手温热之,是环己烷结晶融化。用压片机制成重约0.06-0.09g 的萘片,用分析天平精确称重。然后由加样口投入冷冻管内的溶剂中,防止黏着于管壁温度计或搅拌器上。待萘全部溶解后,按上述方法,测定溶液的冷却曲线。重复三次。再取溶质一片由加样口投入冷冻管中,同法测定三次。 五、实验注意事项:

1.冰浴温度不低于溶液凝固点3℃为宜。

2.测定凝固点温度时,注意过冷温度不能超过0.5℃。

3.溶剂,溶质的纯度都直接影响实验的结果。防止水进入溶液中。

六、数据处理:计算相对分子质量

1.苯的密度公式:ρ(g /cm 3)=0.9001310-3

t ℃

2.苯的冰点下降常数K f =5.12,代入测量的温度差ΔT ,计算出萘的相对分子量。 3.萘的相对分子量的理论值为128.17g/mol ,计算测量的相对误差。

}

七、思考题:

1.凝固点降低法测相对分子量公式,在什么条件下才能适用?

答:非挥发性溶质的稀溶液,适用于稳定的大分子化合物,浓度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

2.在冷却过程中,冷冻管内固液相之间和寒剂之间,有哪些热交换?,它们对凝固点测量有何影响?

答:凝固点测定管内液体与空气套管、测定管的管壁、搅拌棒以及温差测量仪的传感器等存在热交换。因此,如果搅拌棒与温度传感器摩擦会导致测定的凝固点偏高。测定管的外壁上粘有水会导致凝固点的测定偏低。

3.当溶质在溶液中有离解、缔合和生成络合物的情况时,对相对分子量的测量值影响如何?答:溶质在溶液中有解离、缔合、溶剂化和形成配合物时,凝固点降低法测定的相对分子质量为溶质的解离、缔合、溶剂化或者形成的配合物相对分子质量,因此凝固点降低法测定出的结果反应了物质在溶剂中的实际存在形式。

4.影响凝固点精确测量的因素有哪些?

答:称量误差、测量误差;控制过冷程度、搅拌速率,溶剂苯的纯度、温度计读数等。

影响测定结果的主要因素有控制过冷的程度和搅拌速度、寒剂的温度等。本实验测定凝固点需要过冷出现,过冷太甚会造成凝固点测定结果偏低,因此需要控制过冷程度,只有固液两相的接触面相当大时,固液才能达到平衡。实验过程中就是采取突然搅拌的方式和改变搅拌速度来达到控制过冷程度的目的;寒剂的温度,寒剂温度过高过低都不利于实验的完成。

5、.根据什么原则考虑加入溶质的量?太多或太少影响如何?

答:溶质的加入量应该根据它在溶剂中的溶解度来确定,因为凝固点降低是稀溶液的依数性,所以应当保证溶质的量既能使溶液的凝固点降低值不是太小,容易测定,又要保证是稀溶液这个前提。如果加入量过多,一方面会导致凝固点下降过多,不利于溶液凝固点的测定,另一方面有可能超出了稀溶液的范围而不具有依数性。过少则会使凝固点下降不明显,也不易测定并且实验误差增大。

6.空气套筒的作用是什么?本实验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使降温速度缓慢,有利于相平衡

7.为什么要先测近似凝固点?

答:为了控制过冷深度。过冷太小,温度回升不明显,不易测量。过冷太大,测量值偏低。

8.根据什么原则考虑加入溶质的量?加入太多或太少时影响如何?

答:溶质加入的量一使T=0.5度为宜。加入量太多,溶液较浓,不符合稀溶液的测量条件:加入量太少,T降低太小,不易测量,且测量准确度较差。

9.为什么会产生过冷现象?如何控制过冷程度?

答:如果溶液较纯净且冷却速度较快,溶液中不易产生结晶中心,会产生过冷现象。过冷至一定程度时,通过快速搅拌并摩擦管壁产生结晶中心或加入晶种,可使晶体结晶析出,达到控制过冷程度的目的。

10.在过冷过程中,凝固点管内液体有哪些热交换存在?它们对凝固点的测定有何影响?答:(1)与寒剂间存在热交换,若寒剂温度偏低,会使测量值偏低;(2)与内管搅拌棒.温度计间存在热交换。搅拌及摩擦产生的热量和温度计传入的热量会使测量值偏高。因此,实验时,当温度回升后,应缓慢搅拌;应使用热容值较小的温度计测温,使用水银温度计时需进行露茎校正

11.为什么测定溶剂的凝固点时,过冷程度大一些对测定结果影响不大,而测定溶液凝固点时却必须尽量减少过冷现象?

答:过冷程度大,温度回升不到凝固点,测量出凝固点偏低。

12.实验中为什么每次过冷程度都要一致?

答:因为过冷程度不同,析出的固体两多少同,溶液的浓度也同,测出凝固点也会不同。

13.为什么对溶液测量时,析出的固体越少越好?

答:析出的固体越少,溶液的浓度变化越小,凝固点变化小,测量误差小。

实验注意事项

1、将已调好并擦干的贝克曼温度计插入冷冻管时;再次测量之前将体系温热、搅拌而使苯结晶全部溶化时;把萘加入体系并使其溶解时;请注意:绝不能让温度计中的水银柱与贮槽中的水银相接!

2、每组(三次)数据测定时过冷程度要一致。搅拌应无摩擦。

3、使用贝克曼温度计时请先阅读教材P44的注意事项,一定要小心!

4、量取苯时应先读室温。

5、冷却管从冰水浴中取出后,必须迅速、彻底擦干后才能放入空气套管中,并注意保持空气套管干燥。

液体饱和蒸汽压的测定

实验注意事项

1、放入空气必须小心,防止过多使空气倒灌,否则重新抽气排气。

2、放入空气少许过量时作如下处理:(1)若温度尚未平衡,过一会自动纠正。

(2)若温度已平衡,合适旋动活塞使大瓶和小瓶短时间接通。(3)稍微把温度升高一点。

3、实验结束后旋三通活塞使系统与大气相通,缓缓放入空气至U型水银压力计两边汞柱水平

4、注意抽气时先开启真空泵后打开体系与缓冲瓶间的活塞;停止抽气时先关体系并使大气与真空泵相通,再关真空泵。

5、清理实验台,关掉冷凝水,拔掉电源插头。

四、思考题

1、在试验过程中,为什么要防止空气倒灌?如果在等压计I与III管之间有空气对测定沸点有何影响?怎样判断空气以被赶净?

答:①内压-大气压=所测压力=饱和蒸汽压+空气压力而一定温度下饱和蒸汽压一定。则所测内压增大。计算出来的饱和蒸汽压就比真实的大。

②测得的压强就不是异丙醇的饱和蒸汽压了

2、能否在加热情况下检查是否漏气?

答:不能。加热过程中温度不能恒定,气-液两相不能达到平衡,压力也不恒定。漏气会导致在整个实验过程中体系内部压力的不稳定,气-液两相无法达到平衡,从而造成所测结果不准确。

3、怎样根据压力计的读数确定系统的压力?

答:

4、体系的平衡蒸气压是由什么决定的?与液体的量和容器的大小是否有关?

答:体系的平衡蒸汽压由温度和物质的本性决定,与液体的量和容器的大小无关

5、等压管上配置的冷凝管其作用是什么?

答:降低空气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6、恒温槽中的温度计应放在何处为宜?

答:温度计应悬在恒温槽中靠近测定体系的地方。

7、测定液体饱和蒸汽压的方法有哪些?说明误差来源。

络合物组成和不稳定常数的测定——等摩尔系列法

1、如何配制等摩尔系列溶液?

答:在维持金属离子M和配位体A总浓度不变的条件下,取相同浓度的M和A溶液配成一系列的C M/(C M+C A)不同的溶液,用NaOH和H2SO4调整pH.

2、怎样确定络合物的组成?

答:随溶液浓度的改变,测定络合物含量相应发生变化的物理量,如光密度,作出组成-性质图,从曲线的极大点可直接得到络合物的组成。根据朗伯比尔定律:D=lgI0/I=acl

3、如果除络合物外,金属离子和配位体亦吸光,应该怎样校正?

答:当光密度D-组成图上,联结配位体浓度为零和金属离子浓度为零的两点的直线,该直线上所标示的不同组成溶液的光密度值可以认为是有金属离子M和配位体A吸收所引起的,因此把实验所观察到的光密度值D减去对应组成上该直线的光密度值D',所得差值ΔD=D-D'就是该溶液中络合物的光密度值。然后做ΔD-C M/(C M+C A)图,从极大点可求得络合物的组成。

异丙醇-环己烷双液系相图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物理化学实验手段中常用的物理方法—光学方法的基本原理。

2.绘制异丙醇—环己烷双液系的沸点—组成图,确定其恒沸组成及恒沸温度。

3.进一步理解分馏原理。

4.掌握阿贝折射计的原理及使用方法。

二.基本原理:

根据相律:f+φ=c+2,对二组分体系:f=4-φ,f max=3(T,P,x)。

对于二组分体系,常常保持一个变量为常量,而得到立体图形的平面截面图。这种平面图可以有三种:p-x图,T-x图,T-p图。常用的是前两种。在平面图上,f*=3-φ,f*max=2,同时共存的相数φmax=3。

单组分的液体在一定外压下,它的沸点是一定值,把两种完全互溶的挥发性液体(组分A和B)互相混合后,在某一定温度下,平衡共存的气液两相的组成,通常并不相同,因此如果在恒压下将溶液蒸馏,测定馏出物(气相)和蒸馏液(液相)的折射率,就能找出平衡时气液两相的成分,并绘出沸点—组成(T—x)图线,在常温下,两种液态物质以任意比例相互溶解所组成的体系称之为完全互溶双液系。完全互溶双液系在恒定压力下的沸点—组成图可分为三类:

(1)溶液沸点介于两纯组分沸点之间(如图1),(2)溶液存在最低沸点(图2)和(3)溶液存在最高沸点(图3)。

(2)、(3)被称为具有恒沸点的双液系,即体系处于恒沸点时气、液两相的组成相同,其相应的溶液称为恒沸点混合物。此时对恒沸点混合物进行蒸馏,所得气相与液相组成相同,因此我们不能用普通蒸馏方法获得任一纯组分。异丙醇—环己烷双液系属于具有最低恒沸点

一类的体系。

T—x图在进行蒸馏或分馏时是必不可少的,而分馏在提纯溶剂和石油工业中也得到广泛应用,所以这种图是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的。

本实验的目的就是要绘制异丙醇—环己烷的T—x图并找出恒沸点混合物的组成。1.沸点—组成图的绘制

为了绘制沸点—组成图,可采取不同的方法。在本实验中,我们采用的是一种物理方法—通过折射率的测定,来间接的获取溶液组成,它具有简捷、准确的特点。

本实验就是利用回流及分析的方法来绘制相图。取不同组成的溶液在沸点仪中回流,测定其沸点及气、液相组成。沸点数据可直接由温度计获得,气、液相组成可通过测其折射率,然后由组成—折射率曲线中最后确定。以沸点对组成作图,将所有的气、液相组成连起来,即成相图。

2.阿贝折射计的原理与使用

原理:利用折射率的原理制成的。参考图7.7。

使用:

(1)将超级恒温槽调到测定所需要之温度(20),并将此恒温水通入阿贝折射计的两棱镜恒温夹套中,检查棱镜上的温度计的读数。如被测样品浑浊或有较浓的颜色时,视野较暗,可打开基础棱镜上的圆窗进行测量。

(2)阿贝折射计置于光亮处,但避免阳光直接照射,调节反射镜,使白光射入棱镜。(3)打开棱镜,滴1~2滴无水乙醇(或乙醚)在镜面上,用擦镜纸轻轻擦干镜面,再将棱镜轻轻合上。

(4)测量时,用滴管取待测试样,由位于两棱镜上方的加液孔将此被测液体加入两棱镜间的缝隙间,旋紧锁钮,务使被测物体均匀覆盖于两棱镜间镜面上,不可有气泡存在,否则重新取样进行操作。

(5)转棱镜使目镜中能看到半明半暗现象,让明暗界线落在目镜里交叉法线交点上,如有色散现象,可调节消色补偿器,使色散消失,得到清晰的明暗界限。

(6)测完后用擦镜纸擦干棱镜面。

简单可表示为:

仪器安装—加样—对光—左下按钮粗调明暗面—右上按钮细调消色散—读数—仪器校正(纯水的n D20=1.3325)

三.实验装置图:

四.实验步骤:

1.将超级恒温槽恒温至20?C ,安装好仪器。

2. 在干净的烧杯中加入20~30ml 所测溶液,从移取液相的瓶口倒入,温度计的水银球一半 浸在液体中,一半在气相中,水银球离电热丝2-3mm ,打开回流冷凝管,插上14V 直流电源加热。(注意:在没有加入液体之前,一定不要通电,以防烧坏电阻丝)

3. 加热沸腾后,用小电源加热(换12V ),沸腾一段时间后看温度稳定后停止加热,(注意: 一定要拔下电源插头),记下此时的温度(即沸点),其间倾倒2-3次气相组成液。用盛水的大烧杯冷却后用抹布擦干,防止水进入试样。

4. 分别从液相(烧瓶底部)和气相(冷凝管底部)用滴管吸取液体,(注意:滴管一定要干

燥,每次要用电吹风机吹干;另外取气相液时滴管要垂直;)测其折射率。(注意:每测一次样品,都要用搽镜纸将镜面搽干净,镜面上的液体要均匀,不可有气泡)。每做完一个样品,要将剩余液体倒回原瓶,不要倒错。按照上述步骤再做下一个。通过折射率—组成工作曲线(给出,不需做实验)得到相应温度下气液相的组成。 五.数据记录:

异丙醇—环己烷一定组成溶液的折射率 异丙醇重量百分数(%) 0.00 7.85 15.1

5 22.02 32.62 41.6

6 51.72 74.01 100.00 溶液的折射率

1.42

63

1.4210

1.4168

1.4130

1.4077

1.4029

1.3983

1.3882

1.3773

溶液沸点、折射率及组成

溶液沸点 73.30

70.20 69.00 69.70 71.30 78.20 气相冷凝液 折射率

1.4121 1.4098

1.4072 1.4062 1.4050 1.3942 组成(%) 24.93 29.67

35.03 37.09 39.56 61.81 液相

折射率 1.4241 1.4187 1.4071 1.3989 1.3908 1.3810 组成(%)

0.21

11.33

35.23

52.13

68.82 89.01

恒沸温度:69.4o

C 恒沸组成:异丙醇%=32

气压:p

o

六.实验注意事项:

1.沸点仪没加液体,不得加热,防止电热丝烧断。

2.测试样品前一定要断电,用自来水冷却半分钟,然后用抹布擦干。防止水进入试样。取气相液滴需要垂直,做完后试样倒回原瓶,不要倒错,重做下一个。

3.低压直流电14伏。

4.在分馏液取样口处应加一干燥设备。

5.气液相反复倾倒2~3次,以确保气液达平衡。倾倒时,速度要快,防止电热丝被烧断。

6.温度计的水银球应一半在液体中,一半在气相中(气液平衡)。

7.盛气相冷凝液的部位不可太大,只需盛一滴即可,若太大,不易达平衡。

8.滴管一定要干燥,用吹风机吹干。

9.滴水后,调下旋钮有色彩,调上旋钮消色散。调明暗界限恰好通过十字线交点。(蒸馏水n D20=1.3331)

读数镜筒太暗,可调旁边窗口盖成45o角。

10.由于整个体系并非绝对恒温,气、液两相的温度会有少许差别,因此沸点仪中,温度计

水银球的位置应一半浸在溶液中,一半露在蒸气中。

11.折光仪用后打开自然挥发或用滤纸吸干下片,扇风挥发(不可擦)上片。

12.停止加热后要适当冷却(约25℃或30℃)再取样,测折光率动作要快,防止挥发改变

成分。

13.吸液管轮换使用,保持清洁干燥,不能带入残液。

14.实验后将加热器取出,并将沸点仪倒夹在实验台上。

15.6.作图:图纸取10-12cm,以1cm或2cm代表1℃,曲线连接平滑。

16.

七.结果讨论:

1.气液相应反复倾倒2~3次,以确保气液达平衡。

2.温度计的水银球应一半在液体中,一半在气相中,以确保气液达平衡,否则将影响实验结果。

3.滴管一定要用吹风机吹干,否则由于滴管上的残留液,而影响气相或液相的组成。4.恒温槽中的水的温度应始终保持恒定,否则将影响气相或液相的折光率,从而影响气相或液相的组成。

5.气相或液相的折光率的测定准确与否,将直接影响实验结果。

八.思考题:

1.操作步骤中,在加入不同数量的各组分时,如发生了微小的偏差,对相图的绘制有无影响?为什么?

答:加入各组分时,如发生了微小的偏差,对相图的绘制无影响,因为最终液体的组成是通过对折光率的测定,在工作曲线上得出,所以无影响。

2.折射率的测定为什么要在恒定温度下进行?

答:因为折射率与温度有关,所以在测量时要在两棱镜的周围夹套内通入恒温水,保持恒温。3.影响实验精度的因素之一是回流的好坏。如何使回流进行好?它的标志是什么?

答:要使回流进行好,必须使气液多次充分接触,所以玻璃陶管不可缺,这样沸腾时才能不断撞击水银球,使气液两相平衡。它的标志是温度指示数恒定。

4.对应某一组成测定沸点及气相冷凝液和液相折射率,如因某中原因缺少其中某一个数据,应如何处理?它对相图的绘制是否有影响?

答:沸点的数据不能少,其它可以少。对于缺少的数据,可由它们的趋势找出其它点。5.正确使用阿贝折射仪要注意些什么?(课本P87)

6.由所得相图,讨论某一组成的溶液在简单蒸馏中的分离情况?

答:若组成在0~x之间,蒸馏会得到A和C;若组成在x~1之间,蒸馏将会得到C和B。若组成为x,则蒸馏只会得到恒沸混合物C。

4、过热现象对实验产生什么影响?如何在实验中尽可能避免?

答:根据相图测定原理,过热时将导致液相线向高温处移动,就是向上移动。分馏作用会导致出来的气相组分含有的易挥发成份偏多,该气相点回向易挥发组分那边偏

5、平衡时,气液两相温度应不应该一样?实际是否一样?怎样防止温度的差异?

答:应该一样,实际有一定误差,在测定处加保温棉。

6、在测定沸点时,溶液过热或出现分馏现象,将使绘出的相图图形发生什么变化?

答:当溶液出现过热或出现分馏现象,会使测沸点偏高,所以绘出的相图图形向上偏移。7、为什么工业上常产生95%酒精?只用精馏含水酒精的方法是否可能获的无水酒精?

答:因为种种原因在此条件下,蒸馏所得产物只能得95%的酒精。不可能只用精馏含水酒精的方法获得无水酒精,95%酒精还含有5%的水,它是一个沸点为的共沸物,在沸点时蒸出的仍是同样比例的组分,所以利用分馏法不能除去5%的水。试剂无水已醇是用分子筛吸附的方法生产的。

8、讨论本实验的主要误差来源。

答:本实验的主要来源是在于,给双液体系加热而产生的液相的组成并不固定,而是视加热的时间长短而定因此而使测定的折光率产生误差。

9、蒸馏时,因仪器保温条件欠佳,在蒸气达到小球1前,沸点较高的组分会发生部分冷凝,这将使T―x图发生怎样的变化?

答:气偏低,液偏高。

10、估计那些因素是本实验主要的误差原因?

答:温度,回流好坏,测时要迅速计时,防止反应液挥发。

电导法测定难溶盐的溶解度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电导法测定难溶盐溶解度的原理和方法

2.掌握电导率仪的使用方法 二、基本原理

惠斯顿电桥

G K G A

L

L A G cell ?=?=??

=κκ O H pbso pbso 2

4

4

κκκ-=溶液由电导率仪测出

)]2

1()21

([2)(24244

-

∞+∞∞+=≈so pb pbso m m m pbso λλλλ由离子独立移动定律,查表计算

4

4

)(3

pbso

pbso m mol C λκ=

?-或4

4

1000)(3

pbso pbso

dm mol C λκ?=

?-

三、装置图

A

四、仪器及试剂 超级恒温槽一套; DDS —307型电导率仪一台; 电导电极(镀铂黑)一支; 锥形瓶(200ml )四个; 0.02mol/l 化钾溶液; 硫酸铅(A.R.)

五、操作步骤

1、制备硫酸铅饱和溶液。

2、用0.02mol/L 氯化钾溶液校正电导池常数。

用25℃,0.02mol/lKCL 溶液。查附录,其1

2765.0-?=m s κ。若实测1

2865.0-?=m s κ,则2865.0/2765.0=cell K 。或把电导电极插入KCL 溶液,若显示1

2865-?cm us ,只需调“常数”旋钮,使显示为1

2765-?cm us ,然后把“选择”开关指向“检查”,此时显示值即为cell K 3、测水电导率。

4、测硫酸铅溶液电导率。 五、结果记录与处理

次数 A

L K cell =

)(12

-?cm us O H κ

)(14

-?cm us pbso 溶液κ

1 1.039 3.67 45.0

2 3.48 45.7

3 3.35 45.7 平均值

1.039

3.50

45.5

)(4pbso m ∞λ=122

242122110

02.3)]()([2---∞+∞???=+mol m s so pb m m λλ(查附录二十三) 141)(10420.4250.35.452

4

4

---??=?=-=-=m s cm us o h pbso pbso κκκ溶液

1

43

1221410391.11391.01002.3100.424

4

-------??=?=?????==

kg mol m mol mol m s m s C pbso

pbso λκ

溶解度S=C 3M=1.391310-4

30.303=4.21310-5

(无单位)

或S=4.21310-2

g/l 六、实验注意事项 1.配制溶液需用电导水(电导率小于1us/cm )。处理方法是,向蒸馏水中加入少量高锰酸钾,用硬质玻璃烧瓶进行蒸馏。

2.饱和溶液必须经三次煮沸制备,以除去可溶性杂质。

3.温度对电导有较大影响,所以测电导率时必须在恒温槽中恒温后方可测定。

4.铂黑电极上的溶液不能擦,用滤纸吸,以免破坏电极表面积。电极不用时,应保存在蒸馏水中不可使之干燥,防止电极干燥老化。

5.测水及溶液电导前,电极要反复冲洗干净,特别是测水前。 七、思考题简答 结果要求及偏差原因 1.结果要求

)(4pbso m ∞λ=122

242122110

02.3)]()([2---∞+∞???=+mol m s so pb m m λλ 14)(10452

4

4

--??=-=m s o h pbso pbso κκκ溶液

C=

144105.1)(4

--∞

??=kg mol pbso m

pbso

λκ

溶解度S=C 3M=4310-5

~5310-5

(无单位)

或S=4310-2

g/l 2偏差原因

若pbso 4中可溶性杂质未完全去除,则所测电导率κ偏大,导致结果偏大。 八、讨论题

1、为什么要测定电导池常数?如何测定?

答:对于确定的电导池来说,l/A 是常数,称为电导池常数。它可以通过测定已知电导率的电解质溶液的电导(或电阻)来确定。

2、测定溶液的电导为什么要用交流电桥?能否用直流电桥?

答:因为直流电通过电解质溶液时由于电解作用改变了电解质溶液的浓度和性质,并可能

在电极上析出物质而改变电极的本质。不能用直流电桥。

3、交流电桥平衡的条件是什么?

答:相对桥臂的阻抗的乘积相等,即Z13Z3=Z23Z4。

金属相图

实验注意事项:

1、内—外控转换开关不允许带电操作,转换时应切断电炉和控温仪电源,以免烧坏仪器。

2、避免温度过高而使样品发生氧化变质,否则体系的组成发生变化。

3、不能在一个步冷曲线的测试中不断改变冷却速度(即环境的温度),否则达不到均匀冷却而直接影响实验结果。

4、降温速度不能太快,一般控制在5--7℃/分。

5、合金有两个转折点,必须待第二个转折点测完后方可停止实验,否则须重新测定。

6、实验结束时应将“加热量调节”旋钮和“冷风量调节”旋钮按逆时针旋到底位,然后切断电炉和控温仪电源。

思考题:

1、何谓热分析法?用热分析法绘制相图时应注意些什么?

答:热分析法是相图绘制工作中的一种常用的实验方法,按一定比例配制均匀的液相体系,让他们缓慢冷却,以体系温度对时间作图,则为步冷曲线。曲线的转折点表征了某一温度下发生的相变的信息。

2、用相律分析在各条步冷曲线上出现平台的原因。

答:因为金属熔融系统冷却时,由于金属凝固放热对体系散热发生一个补偿,因而造成冷却曲线上的斜率发生改变,出现折点。当温度达到了两种金属的最低共熔点,会出现平台。

3、为什么在不同组成融熔液的步冷曲线上,最低共熔点的水平线段长度不同?

答:不同组成,各组成的熔点差值不同,凝固放热对体系散热的补偿时间也不同。

4、为什么要控制冷却速度,不能使其迅速冷却?

答:使温度变化均匀,接近平衡态,必须缓慢降低温度,一般每分钟降低5度。

5如何防止样品发生氧化变质?

答:温度不可过高,空气不能过多和样品接触。

6.样品融熔后为什么要保温一段时间再冷却?

答:使混合液充分混融,减小测定误差。

液相平衡

实验注意事项

1、反应体系中各组分的浓度必须准确,移液管不能乱用,操作规范。

2、测量时动作应迅速准确以保温度恒定(读数后用温度计直接测量比色皿中溶液的温度,与恒温槽温度一起求平均值)。

3、比色皿放入比色槽之前一定要用擦镜纸擦干净。

思考题

答:若浓度过高,反应不止进行那一步,伴随着副反应的进行,生成多配体化合物。

答:对1号容量瓶Fe3+离子与SCN-离子反应达到平衡时,可认为SCN-全部消耗,此平衡时硫

氰合铁离子的浓度即为反应开始时硫氰酸根离子的浓度,既有=

3、测定溶液光密度时,为什么需要空白溶液,如何选择空白也?

答:新配溶液中可能含有一些具有旋光性的杂质,需要空白溶液校准。一般选用标准溶液或蒸馏水作为空白。

4、如何测定或求摩尔消光系数?本实验为什么不测定摩尔消光系数?

答:由A=εlC 可知,配制一系列溶液,分别测定吸光度,用吸光度对浓度作图,得到的直线斜率即为摩尔消光系数。本实验中用的是比值

5、测定溶液的光密度时应注意些什么?

答:光密度即吸光度,用分光光度计测即可。

6、对液相反应为什么要控制离子强度?如何控制?

答:液相反应属于离子反应,离子强度对反应有很大的影响,实验时,应加以KNO 3作为辅助介质,降低离子强度。 7、讨论本实验的误差来源。

答:影响温度测定:温度计的插入深度、沸腾的程度等;影响组成测定的:移动沸点仪时气相冷凝液倒流回液相中、测定的速度慢,计时快慢等。

溶解热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电热补偿测定热效应的基本原理。

2. 通过电热补偿法测定硝酸钾在水中的积分溶解热,并用作图法求出硝酸钾在水中的微分冲淡热,积分冲淡热和微分溶解热。

3. 掌握溶解热测定装置的使用。 二、实验原理

溶解热:物质溶解于溶剂过程的热效应。它有积分溶解热和微分溶解热两种。积分溶解热(Q s ):在一定T 、P 下,当一定量的溶质溶解于一定量的溶剂时,溶液的浓度从零(纯溶剂)变到某一数值所产生的热效应,它等于溶解过程中总的热量变化。微分溶解热:在一定T 、P 下,在指定浓度的溶液中加入微量溶质所产生的热效应。由于在溶解过程中溶液浓度可实际上视为不变,因此也称为定浓溶解热,以0..)(

n P T s

n

Q ??表示。积分稀释热(Q d )

:在一定T 、P 下,将一定量的溶剂加到一定量的溶液中使之稀释所产生的热效应。微分稀释热:在一定T 、P 下,在指定浓度的溶液中加入微量溶剂时所产生的热效应,用0..)(n P T d

n

Q ??。其中积分溶解热由实验直接测定,其他三种热效应可通过Q s ~n 0曲线求得:

设纯溶剂、纯溶质的摩尔焓分别为1H 和2H ,溶液中溶剂和溶质的偏摩尔焓分别为'

1H 和

'

2H ,对于n 1摩尔溶剂和n 2摩尔溶质所组成的体系而言,在溶剂和溶质未混合前:

H=n 11H +n 22H ,

当混成溶液后:='H n 1'1H +n 2'

2H ,所以溶解热为:

=-'=?H H H n 1('1H -1H )+n 2('

2H -2H )=n 11H ?+22H n ?

式中2H ?为在指定浓度溶液中溶质与纯溶质摩尔焓的差。即为微分溶解热。而1H ?为该浓度溶液的微分稀释热。根据积分溶解热的定义:Q s =2101212

1

2

H H n H H n n n ?+?=?+?=

?H

,所以在Q s ~n 0曲线上,不同Q s 点的切线斜率为对应浓度溶液的微分稀释热,该切线在纵坐标上的截矩为微分溶解热,不同两Q s 点的积分溶解热之差即为积分稀释热。

本实验测硝酸钾溶解在水中的溶解热,是一个溶解过程中温度随反应进行而降低的吸热反应,故采用电热补偿法测定。先测定体系的起始温度T ,当反应进行后温度不断降低时,由电加热法使体系恢复起始温度,根据所消耗的电能求出其热效应Q 。Q=Ivt (J )

三、仪器和试剂

溶解热测定装置一套,秒表1只,称量瓶8只(20340mm ),一只(35370mm )硝酸钾A.R 约26g

四、实验步骤

1. 在台天平上称取216.2g 蒸馏水于量热器中,在天平上称取

2.5g 、1.5g 、2.5g 、

3.0g 、3.5g 、

4.0g 、4.0g 和4.5g 硝酸钾并放入干燥器中。

2. 将量热器上的加热器插头与WLS —2输出相接,将传感器与SWC —II D 接好并插入量热器中。将WLS —2粗调、细调旋钮逆时针旋到底,打开WLS —2电源,此时,加热器开始工作,调节WLS —2电流,使电流和电压的乘积P=IV 为2.5W 左右(初始值)

3. 打开SWC —II D 电源和搅拌器电源,待量热器中温度加热至高于环境温度0.5℃左右时,按采零键并锁定,同时将量热器加料口打开,加入编号1样品,并开始计时,此时温度开始变为负温差。

4. 当温度值显示为零时,加入第二份样品并记下此时加热时间t 1,

此时温差开始变负,再加入第三份样品,并记下加热时间t 2,以下依次反复,直至所有样品加完测定完毕。 5. 算出溶解热Q=Ivt (t 为加热时间)

五、数据记录与处理

t m KNO3 Q s n 0

图3.1溶解热测定装配图 1.磁力搅拌器; 2.搅拌磁子; 3.杜瓦瓶; 4.漏斗;5.传感器;

6.SWC —IIC 数字贝克曼温度仪.

1. 计算n 水,计算每次加入硝酸钾后的累计质量m KNO3和通电累计时间t 。

2. 计算每次溶解过程的热效应。Q=Ivt

3. 将算出的Q 值进行换算,求出当把1mol 硝酸钾容于n 0摩尔水中的积分溶解热Q s ,

Q s =

3

3

3

3

1.101KNO KNO KNO KNO m Q

M m Q n Q =

=

3

20KNO O

H n n n =

4.将以上数据列表作Q s ~n 0图,从图中求出n 0=80、100、200、400处的积分溶解热和微分稀释热。以及n 0从80→100、100→200、200→300、300→400的积分稀释热。

五、实验记录

室温: 20.4 ℃, 大气压: 100.05 kPa

表3.1 加氯化钾前后每分钟温度读数记录

顺加氯化钾前 加氯化钾后 时

1

2

3

4

5 6 7

8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温18.318.318.318.318.318.18.318.417.217.217.217.217.217.217.217.217.317.317.317.3

表3.2 第一次加硝酸钾前后每分钟温度读数记录

顺加硝酸钾前 加硝酸钾后 时

1

2

3

4

5

6

7

8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温18.918.918.918.918.918.918.918.917.817.817.817.817.817.817.817.817.917.917.917.9

表3.3 第二次加硝酸钾前后每分钟温度读数记录

顺加硝酸钾前 加硝酸钾后 时

1

2

3

4

5

6

7

8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温17.917.917.917.917.917.917.917.916.816.816.816.816.816.816.916.916.916.916.916.9

六、数据处理

1. 由于杜瓦瓶并不是严格的绝热系统,因此在盐溶解过程中系统与环境仍有微小的热交换。为了消除热交换的影响,求得没有热交换时的真实温度差Δt ,可采用如图3.2的作图外推法。即根据实验数据, 先做出温度—时间曲线,并认为溶解是在相当于盐溶解前后的平均温度那一瞬间完成的。过此平均温度做一水平线与曲线交于M 点,过M 点作一垂线,与上下两段温度读数的延长线交于A 、B 两点,相应的Δt 即为所求的真实温度差。为了提高读数的精度,可以把外推部分放大。 2.计算量热计热容C 3。

C 3 = -m 1/M ?Δ

sol H m

/ΔT -m 1c 1-m 2c 2=10.3/74.56/1.169―500310-6

3998.134.183―

10.3310-3

3668.8310-3

=0.0589 kJ 2K -1

3.计算硝酸钾在溶液温度下的溶解焓。

第一次KNO 3溶解热Δ

sol H m

=-[m 1c 1+m 2c 2+C 3]?ΔT ? M/ m 1=-101.103/73[(7310-3

3

8945310-3

+500310-6

3998.134.183)+0.0589]3(-1.120)=35.73 kJ 2mo1-1

第二次KNO 3溶解热Δ

sol H m

=-[m 1c 1+m 2c 2+C 3]?ΔT ? M/ m 1=-101.103/73[(7310-3

3

8945310-3

+500310-6

3998.134.183)+0.0589]3(-1.045)=33.34 kJ 2mo1

-1

表3.4 数据处理表

量热计热容的测定

硝酸钾溶解热测定

第1次 7g 第2次 7g 量热计中水体积/m 3

500310-6

量热计中水体积/m 3

500310-6

500310-6

氯化钾质量/kg 10.3310-3

硝酸钾质量/kg 7.0310-3 7.0310-3

真实温差Δt/K -1.169 真实温差Δt/K -1.120 -1.045 水的密度/kg 2m -3

998.1 溶液温度/K

290.8 289.82 氯化钾的比热/kJ 2kg -1

2K -1

668.8310-3

硝酸钾的比热/kJ 2kg -12K -1

8945310-3 8945310-3 水的比热/kJ 2kg -1

2K -1

4.183 量热计热容/kJ 2K -1

0.0589 0.0589 量热计热容/kJ 2K -1

0.0589

硝酸钾的溶解热/kJ 2mo1-1

35.73

33.34

t/ min

5

10

15

20

t / o C

16.8

17.0

17.2

17.417.6

17.8

18.0

18.2

7.0 g KNO 3 + (7.0 g KNO 3

+ 500 ml H 2O)17.6

17.8

18.0

18.2

18.4

18.6

18.8

19.0

7.0 g KNO 3 + 500 ml H 2O 17.2

17.4

17.6

17.8

18.0

18.2

18.4

10.2 g KCl + 500 ml H 2O

图 3.2 温度~时间曲线与外推法求温差

七、思考题

1. 为什么只作膨胀功的绝热系统在等压过程的焓不变?

答:因为等压绝热过程 Qp = H = 0,即焓不变。

2. 为什么要测定量热计的热容?

答:因为在溶剂过程中有温度改变,则有热量变化,所以要测定量热计的热容。

3. 温度和浓度对溶解热有无影响?

答:有。温度、压力以及溶质和溶剂的性质、用量,是影响溶解热的显著因素。

八、数据附录

1.氯化钾(s)及硝酸钾(s)在20℃附近的比热分别为668.8J2kg-12K-1及894.5J2kg-12K-1。2.不同温度下,1mol KCl溶于200mol水中的溶解热:

温度/oC 溶解热/J 温度/oC 溶解热/J 温度/oC 溶解热/J 温度/oC 溶解热/J

10 19979 15 19100 20 18297 25 17556

11 19795 16 18933 21 18146 26 17414

12 19623 17 18765 22 17995 27 17272

13 19447 18 18602 23 17849 28 17138

14 19276 19 18443 24 17703 29 17004

九、仪器附录

SWC–11C数字贝克曼温度仪

1.结构特点

数字贝克曼温度仪是一种用来精密测量体系始态和终态温度变化差值的数字温度温差测量仪。它的面板如图3.2所示,其结构是通过一个非线性传感器微变量测量补偿线路实现的。该线路采用双恒流源、非线性传感器、固定电阻、高阻抗差动放大器组件和线性补偿电阻以及零调电位器组成,该温度温差测量仪解决

了实验室的高精度温度温差测量。由于它具有测

温度和测温差两种功能,因此在实验中可用它代

替水银式贝克曼温度计。

其主要特点如下:

(1) 该仪器测量精度高,测量范围广,水银式

图3.2 贝克曼温度计面板图

贝克曼温度计温度测量只可在-20℃至+120℃范

围内使用,而数字贝克曼温度仪可在—50℃至

+150℃使用,温度测量分辨率可以达到0.01℃;温差(相对温度)测量范围可以达到199.99℃;温差测量分辨率为0.00l℃。

(2) 操作简单方便,安全可靠.还可和微机直接结合完成温度、温差的检测、控制自动化。2.控制指标和技术条件

(1) 温度测量范围(温差基温范围等同):-50oC ~ +150℃(可扩展至

199.99℃);

(2) 温度测量分辨率:0.01℃;

(3) 温差(相对温度)测量范围:199.99℃;

(4) 温差测量分辨率:0.00l℃; (5) 线性误差:≤5310-5满量程;

(6) 时间漂移:≤0.0005℃/小时;

(7) 读数时间范围:10~300秒;

(8) 传感器插入被测系统深度大于50mm。

3.使用条件

(1) 电源:220V±l0%,50Hz;

(2) 环境:温度0 ~ 40℃;湿度≤85%。

4.使用方法

4.1操作实验前的准备

(1) 将仪器后面板的电源线插入220V电源。

(2) 检查探头编号(应与仪器后盖编号相符),并将其和后盖的“Rt”端子对应连接紧(槽口对准)。

(3) 将探头插入被测物中深度应大于50mm,打开电源开关。

4.2温度测量

(1) 将面板“温度—温差”按钮置于“温度”位置(抬起位)显示器显示数字,并在末尾显示“℃”,表明仪器处于温度测量状态。

(2) 将面板“测量—保持”按钮置于测量位置(抬起位)。

4.3温差测量

(1) 将面板“温度—温差”按钮置于“温差”位置(按下位),此时显示器最末位显示“°”,表明仪器处于温差测量状态。

(2) 将面板“测量—保持”按钮置于测量位置(抬起位)。

(3) 按被测物的实际温度调节“基温选择”,使读数的绝对值尽可能小(实际温度可以用本仪器测量),记录数字T1, 比如,物系实际温度为15oC左右,则将“基础温度选择”置于20oC位置,此时显示器显示 -5.000℃左右,即为T1。

(4) 显示器动态显示的数字为相对于T1的温度变化量ΔT。比如,当T1=5.835oC时(基温位置不变),若显示器显示6.325℃,则:ΔT=6.325℃—5.835℃=0.490℃。

5.保持功能的操作

当温度和温差的变化太快无法读数时,可将面板“测量一保持”按钮置于保持位置(按下位),读数完毕应转换到“测量”位置,跟踪测量。

6.注意事项

(1)本仪器仅适用于220V电源。

(2)作温差测量时,“基温选择”在一次测量中不允许换档。

(3)当跳跃显示“00000”时,表明仪器测量已超量程,检查被测物的温度或传感器是

否接好。

生物信息学作业

生物信息学试题 1、构建分子系统树得主要方法有哪些?并简要说明构建分子进化树 得一般步骤。(20分) 答:(1)构建进化树得方法包括两种:一类就是序列类似性比较,主要就是基于氨基酸相对突变率矩阵(常用PAM250)计算不同序列差异性积分作为它们得差异性量度(序列进化树);另一类在难以通过序列比较构建序列进化树得情况下,通过蛋白质结构比较包括刚体结构叠合与多结构特征比较等方法建立结构进化树 (2)序列比对——选取所需序列——软件绘制 具体如下: a测序获取序列或者在NCBI上搜索所需得目得序列 b在NCBI上做blast:比对相似度较高得基因,并以fast格式下载,整合在*txt文档中。 c比对序列,比对序列转化成*meg格式 d打开保存得*meg格式文件,构建系统进化树 2、氨基酸序列打分矩阵PAM与BLOSUM中序号有什么意义?它们各自 得规律就是什么?(10分) (1)PAM矩阵:基于进化得点突变模型,如果两种氨基酸替换频繁,说明自然界接受这种替换,那么这对氨基酸替换得分就高。一个PAM就就是一个进化得变异单位, 即1%得氨基酸改变。 BLOSUM矩阵:首先寻找氨基酸模式,即有意义得一段氨基酸片断,分别比较相同得氨基酸模式之间氨基酸得保守性(某种氨基酸对另一种氨基酸得取代数据),然后,以所有60%保守性得氨基酸模式之间得比较数据为根据,产生BLOSUM60;以所有80%保守性得氨基酸模式之间得比较数据为根据,产生BLOSUM80。

(2)PAM用于家族内成员相比,然后把所有家族中对某种氨基酸得比较结果加与在一起,产生“取代”数据(PAM-1 );PAM-1自乘n次,得PAM-n。 PAM-n中,n 越小,表示氨基酸变异得可能性越小;相似得序列之间比较应该选用n值小得矩阵,不太相似得序列之间比较应该选用n值大得矩阵。PAM-250用于约 20%相同序列之间得比较。 BLOSUM-n中,n越小,表示氨基酸相似得可能性越小;相似得序列之间比较应该选用 n 值大得矩阵,不太相似得序列之间比较应该选用n值小得矩阵。BLOSUM-62用来比较62%相似度得序列,BLOSUM-80用来比较80%左右得序列。 3、蛋白质三维结构预测得主要方法有哪些?试选择其中得一种方 法,说明蛋白质三维结构预测得一般步骤。(10分) (1) a同源建模(序列相似性低于30%得蛋白质难以得到理想得结构模型 b折叠识别(已知结模板得序列一致率小于25%) c从头预测得方法(无已知结构蛋白质模板)。 (2) 4、您所熟悉得生物信息学软件有哪些?请选择其中得至少一种软 件,结合自己得研究课题,谈谈您所选择软件得基本原理,使用

物理化学实验总结与心得

物化实验总结与心得 闽江学院化学与化学工程系120101202242 朱家林 时间过的很快,一个学期的物化实验已经结束了。经过一个学期的物化实验的学习,学到了很多专业知识和实验基本操作,以及很多做人做事的技巧和态度。物化实验是有用的,也是有趣的,物理化学实验涉及到了化学热力学、化学动力学、电化学、表面化学。一下,简单的回顾一下本学期的十四个物化实验。 实验一、燃烧热的测定 用氧弹卡计测定萘的燃烧热;了解恒压燃烧热与恒容燃烧热的区别;了解卡计中主要部分的作用。掌握卡计的实验技术;学会用雷诺图解法校正温度变化。热是一个很难测定的物理量,热量的传递往往表现为温度的改变。而温度却很容易测量。如果有一种仪器,已知它每升高一度所需的热量,那么,我们就可在这种仪器中进行燃烧反应,只要观察到所升高的温度就可知燃烧放出的热量。根据这一热量我们便可求出物质的燃烧热。试验中要注意:压片时应将Cu-Ni合金丝压入片内;氧弹充完氧后一定要检查确信其不漏气,并用万用表检查两极间是否通路;将氧弹放入量热仪前,一定要先检查点火控制键是否位于“关”的位置。点火结束后,应立即将其关上。氧弹充氧的操作过程中,人应站在侧面,以免意外情况下弹盖或阀门向上冲出,发生危险。 实验二、液体饱和蒸汽压的测定 明确纯液体饱和蒸气压的定义和气液两相平衡的概念,深入了解纯液体饱和蒸气压和温度的关系棗克劳修斯-克拉贝龙方程式;用等压计测定不同温度下苯的饱和蒸气压。初步掌握真空实验技术;学会用图解法求被测液体在实验温度范围内的平均摩尔气化热与正常沸点。测定前必须将平衡管a,b段的空气驱赶净。冷却速度不应太快,否则测得的温度将偏离平衡温度。如果实验过程中,空气倒灌,则实验必须重做。在停止实验时,应该缓慢地先将三通活塞打开,使系统通大气,再使抽气泵通大气(防止泵中油倒灌),然后切断电源,最后关闭冷却水,使装置复原

基因组学与生物信息学教案

《基因组学与生物信息学》教案 授课专业:生物学大类各专业 课程名称:基因组学与生物信息学 主讲教师:夏庆友程道军赵萍徐汉福

课程说明 一、课程名称:基因组学与生物信息学 二、总课时数:36学时(理论27学时实验9学时) 三、先修课程: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 四、使用教材: 杨金水. 基因组学.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张成岗. 贺福初, 生物信息学方法与实践.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五、教学参考书: T.A.布朗著,袁建刚译著,基因组(2rd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沈桂芳,丁仁瑞,走向后基因组时代的分子生物学,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5. 罗静初译,生物信息学概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六、考核方式:考查 七、教案编写说明: 教案又称课时授课计划,是任课教师的教学实施方案。任课教师应遵循专业教学计划制订的培养目标,以教学大纲为依据,在熟悉教材、了解学生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实践经验,提前编写设计好每门课程每个章、节或主题的全部教学活动。教案可以按每堂课(指同一主题连续1~2节课)设计编写。教案编写说明如下: 1、编号:按施教的顺序标明序号。 2、教学课型表示所授课程的类型,请在相应课型栏内选择打“√”。 3、题目:标明章、节或主题。 4、教学内容:是授课的核心。将授课的内容按逻辑层次,有序设计编排,必要时标以“*”、“#”“?” 符号分别表示重点、难点或疑点。 5、教学方式既教学方法,如讲授、讨论、示教、指导等。教学手段指教科书、板书、多媒体、模型、 标本、挂图、音像等教学工具。 6、讨论、思考题和作业:提出若干问题以供讨论,或作为课后复习时思考,亦可要求学生作为作业 来完成,以供考核之用。 7、参考书目:列出参考书籍、有关资料。 8、日期的填写系指本堂课授课的时间。

生物信息学作业1实验2

上海师范大学实验报告 实验二 一、实验原理 答:利用Blast全球联网数据库,对输入的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给出与输入序列相关性最大的对应的基因信息,比较两者的同源性。 二、操作步骤 答:(1)先打开网址https://www.doczj.com/doc/d712246013.html,/ (2)点击右边的Blast链接,打开Blast数据库,进入Blast界面 (3)在Basic Blast中选择nucleotide blast (4)在对话框中输入核苷酸序列,在choose search set下的Database选项中选择Others (nr etc.) (5)把网页拉到最下方,点击Blast按钮 (6)在Descriptions 栏下找到Max ident 百分率最高的序列名称 (7)再往下拉,找到Alignments项下第一个序列,可以找到输入序列相关信息 (8)点击Accession,即能找到更多输入序列的相关信息。 1. tttcactcca tagttactcc ccaggtga 1.1它属于哪类生物? 答:属于Hepatitis C virus (丙型肝炎病毒) 1.2它属于哪类基因? 答:属于non-structural protein 5B gene 1.3它在该基因的什么位置? 答:它在该基因的第749-776这个位置。 1.4它与你搜索到的序列的同源性(Identities)是多少? 答:同源性100% 2.(1)ccacccactg aaactgcaca gacaaatttg tacataagag 1.1它属于哪类生物? 答:属于Influenza A virus (A/chicken/Iran261/01(H9N2)) hemagglutinin (HA) gene (A型流感病毒,A型伊朗型261鸡流感病毒,H9N2病毒,血细胞凝集素抗原基因为依据) 1.2它属于哪类基因? 答:属于ssRNA negative-strand viruses Orthomyxoviridae (单链RNA,负义链病毒,正粘病毒科) 1.3它在该基因的什么位置? 答:它在该基因的第1-40这个位置 1.4它与你搜索到的序列的同源性(Identities)是多少?

物理化学实验总结

绪言 物理化学是化学与化工专业的一门必修核心基础理论课。化学反应常伴随有物理变化,物理因素也可以引起或影响化学变化过程。物理化学是从物质的物理现象和化学现象的联系入手,应用物理学的基本原理与实验方法,如力、热、光、电、磁等,研究化学变化基本规律的科学。物理化学还为化学的其它分支科学提供基本理论与方法。学习物理化学的目的在于打下扎实的化学理论基础,增强分析和解决实际化学问题的能力,加深对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等课程的理解,为仪器分析、化工热力学、化工原理、化学反应工程、催化化学、应用电化学等课程的学习提供必要的基础知识。物理化学是化学与化工及某些相关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的必考科目之一。 1物理化学课程的基本内容 物理化学可分成以下三个主要部分:化学热力学、化学动力学、物质结构。其中物质结构已单独设课讲授。主要内容有: (一)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其应用 核心提示: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在热力学、热化学(主要涉及内能、热与功)中的应用。 主要内容:(1)热力学方法的特点和局限性;(2)体系与环境、强度性质与广度性质、可逆过程与不可逆过程、状态、状态函数、状态方程式、过程方程式、过程、途径、功、热、内能、焓、热容、反应进度、热效应、焦耳(Joule)-汤姆逊(Thomson)效应等热力学基本概念;(3)热力学第一定律、盖斯(Hess)定律、基尔霍夫(Kirchhoff)定律;(4)热力学第一定律对简单状态变化(如理想气体自由膨胀过程、等温过程、等压过程、等容过程、绝热过程、节流膨胀过程等)、相变、化学反应过程(等温与非等温)的分析,热、功、内能变化以及焓变(包括应用生成焓、燃烧焓、键焓等热力学数据)的计算。 (二)热力学第二定律及其应用 核心提示:过程的方向性与限度。 主要内容:(1)熵(S)判据:熵的引出(由卡诺循环出发),熵增加原理,熵的统计意义,热力学第二定律的表述与数学表达式,物质的规定熵;(2)赫姆霍兹

生物信息学课程论文 作业题目 分配表

生物技术12-1 生物技术12-1 学号姓名性 别 签名学号姓名性别签名学号姓名性 别 签名 12114350101陈丽娜女大肠杆菌连接 酶 12114350104黄少敏女人的胰蛋白 酶 12114350105黄晓静女T4噬菌体 DNA聚合酶12114350106纪秀玲女人的肌红蛋白12114350107列泳婵女蛋白酶K序 列 12114350108石彩虹女小鼠P53基 因12114350110周海琪女拟南芥端粒酶 序列 12114350111曹杰濠男淀粉酶12114350113陈永成男G-谷氨酰转 肽酶12114350115方壮杰男乳酸脱氢酶12114350116冯健锋男肝癌铁蛋白12114350118黄静云男牛血清白蛋 白12114350119李树森男18S rDNA 12114350120李涛男ATP合成酶12114350121林秀尧男谷氨酸脱羧 酶12114350123刘国标男CDK4 12114350124罗皓炽男胃蛋白酶12114350125阮永刚男鲨烯合酶基 因12114350126石晓洲男肌动蛋白12114350129王佐正男肥胖基因相 关蛋白 12114350130吴文祯男柑橘果胶酯 酶12114350131吴永鹏男凝血酶原12114350132徐国相男维生素C合 成基因 12114350133叶业林男葡萄糖脱氢 酶

12114350134张维彬男大肠杆菌Β-半 乳糖苷酶 12114350135张伟龙男抗干旱基因12114350136郑晓坤男人血红蛋白 12114350142郑桂捷男磷酸酶的蛋白 质12114350138黄忠海男牛凝乳酶原 基因 12114350139徐少东男岩藻糖苷酶 12114350141王晓敏女木瓜蛋白酶 本班总人数:31 生物技术12-2 生物技术12-2 学号姓名性别签名学号姓名性别签名学号姓名性别签名12114350201黄雪梅女人的胰岛素12114350202李晨晨女热震惊蛋白/ 热击蛋白 1211435020 3 廖垭娣女乙肝病毒 CABYR- binding prot ein 12114350204冉梦梦女腺苷酸环化酶12114350205魏丹璇女DNA ase I 1211435020 6 吴彩凤女纤维素酶 12114350207武亦婷女18 rDNA 12114350208叶国玲女谷胱甘肽1211435020 9 叶锦玉女线粒体基因

关于化学的学习心得体会5篇(通用)

关于化学的学习心得体会5篇 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一般分为学习体会,工作体会,教学体会,读后感,观后感。以下是关于化学的学习心得体会5篇,欢迎阅读参考! 关于化学的学习心得体会(一) 科学的目的除了应用以外,还有发现世界的美,满足人类的好奇心。物理化学自然也是科学,所以同样适用。 化学热力学,化学动力学,电化学,表面化学……物理化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大致如此。然而,在刚刚开始学物化的时候,我几乎被一大堆偏微分关系式所吓晕。尤其是看那一大堆偏微分的公式,更是让我觉得头痛。然而通过阅读以及对以前高数的复习,我慢慢地能理解偏微分的含义了。由于物化是一门交叉性的学科,因此我们除了上课要认真听讲更重要的是联系以前学习过的知识,将它们融会贯通,这才能学习好物化。 物化是有用的,也是好玩的,这些是学习物化的动力,那么,怎样才可以学好物化呢? 对我来说,主要就是理解-记忆-应用,而串起这一切的线索则为做题。理解是基础,理解各个知识点,理解每一条重要公式的推导过程,使用范围等等。我的记性不太好,所以很多知识都要理解了之后才能记得住,但是也正因如此,我对某些部分的知识点或公式等的理解可能比别人要好一点,不过也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就好像有一些公式的推导过程比较复杂,那或许可以放弃对推导过程的理解,毕竟最重要的是记住这条公式的写法及在何种情况下如何使用该公式,这样也就可以了,说到底,对知识的记忆及其应用才是理解的基础物理化学不在于繁杂的计算,而是思路。 我觉得学习物化时应该逐渐的建立起属于自己的物理化学的理论框架,要培养出物理化学的思维方式,而且应该有自己的看法,要创新。物化离不开做题。 认真地去做题,认真地归纳总结,这样才可以更好地理解知识,这样才能逐渐建立起自己的框架,而且做题也是一个把别人的框架纳入自己的框架的过程。从另

生物信息学课程作业

生物信息学作业 1. Align the leghemoglobin protein from soy bean and myoglobin from human with global and local alignment software (ex. needle and water) respectively and interpret the results. ANSWER: (1)Use Needle to Align the two sequence: Aligned_sequences: 2 # 1: CAA38024.1 # 2: NP_001157488.1 # Matrix: EBLOSUM62 # Gap_penalty: 10.0 # Extend_penalty: 0.5 # Length: 203 # Identity: 43/203 (21.2%) # Similarity: 58/203 (28.6%) # Gaps: 90/203 (44.3%) # Score: 30.0 (2)Use Water to Align the two sequence: Aligned_sequences: 2 # 1: CAA38024.1 # 2: NP_001157488.1 # Matrix: EBLOSUM62 # Gap_penalty: 14 # Extend_penalty: 4 # Length: 32 # Identity: 11/32 (34.4%) # Similarity: 15/32 (46.9%) # Gaps: 0/32 ( 0.0%) # Score: 35 两种软件虽然使用同一罚分标准但得分不同。因为Needle程序实现标准pairwise全局比对,而Water则是局部比对。全局比对因为是比对全长序列,所以空位罚分多,得分较局部比对低。

《生物信息学》上机作业

《生物信息学》上机作业 题目:对人血红蛋白(HBA1)编码基因序列的生物信息分析

目录 引言 .............................................................................................................................................. - 1 -1 正文......................................................................................................................................... - 2 - 1.1 NCBI上对相关核苷酸序列的查找............................................................................ - 2 - 1.2 BLAST运行及其结果.................................................................................................. - 2 - 1.3 BLASTX运行及其结果................................................................................................ - 6 - 2 其他软件的运行及其结果..................................................................................................... - 8 - 2.1 Clustal W运行及其结果 ............................................................................................. - 9 - 2.2 MEGA4.0运行及其结果............................................................................................. - 10 -结论 ............................................................................................................................................ - 10 -

物理化学的心得体会

物理化学心得体会 经过对物理化学的学习,感觉很系统,很科学,我对这门课程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与熟悉。物理化学的研究内容是:热力学、动力学、和电化学等,它是化学中的数学、哲学,学好它必须用心、用脑,无论是用眼睛看,用口读,或者用手抄写,都是作为辅助用脑的手段,关键还在于用脑子去想。 学习物理化学应该有自己的方法:一、勤于思考,十分重视教科书,把其原理、公式、概念、应用一一认真思考,不粗枝大叶,且眼手并用,不放过细节,如数学运算。对抽象的概念如熵领悟其物理意义,不妨采用形象化的理解。适当地与同学老师交流、讨论,在交流中摒弃错误。二、勤于应用,在学习阶段要有意识地应用原理去解释客观事物,去做好每一道习题,与做物化实验一样,“应用”对加深对原理的理解有神奇的功效,有许多难点是通过解题才真正明白的。做习题不在于多,而在于精。对于典型的题做完后一定要总结和讨论,力求多一点“觉悟”。三、勤于对比与总结,这里有纵横二个方面,就纵向来说,一个概念原理总是经历提出、论证、应用、扩展等过程,并在课程中多次出现,进行总结定会给你豁然开朗的感觉。就横向来说,一定存在相关的原理,其间一定有内在的联系,如熵增原理、Gibbs自由能减少原理、平衡态稳定性等,通过对比对其相互关系、应用条件等定会有更深的理解,又如把许多相似的公式列出对比也能从相似与差别中感受其意义与功能。在课堂上做笔记,课下进行总结,并随时记下自己学习中的问题及感悟,书本上的、课堂上的物化都不属于自己,只有经历刻苦学习转化为自己的“觉悟”才是终身有用的。 第二、三章是热力学部分的核心与精华,在学习和领会本章内容中,有几个问题要作些说明以下几点:1. 热力学方法在由实践归纳得出的普遍规律的基础上进行演绎推论的一种方法。热力学中的归纳,是从特殊到一般的过程,也是从现象到本质的过程。拿第二定律来说,人们用各种方法制造第二类永动机,但都失败了,因而归纳出一般结论,第二类永动机是造不出来的,换句话说,功变为热是不可逆过程。第二定律抓住了所有宏观过程的本质,即不可逆性。热力学的整个体系,就是在几个基本定律的基础上,通过循环和可逆过程的帮助,由演绎得出的大量推论所构成。有些推论与基本定律一样具有普遍性,有些则结合了一定的条件,因而带有特殊性。例如从第二定律出发,根据可逆过程的特性,证明了卡诺定理,并得出热力学温标,然后导出了克劳修斯不等式,最终得出了熵和普遍的可逆性判据。以后又导出一些特殊条件下的可逆性判据。这个漫长的演绎推理过程,具有极强的逻辑性,是热力学

生物信息学作业

CDK2基因和蛋白质序列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姓名: 学号: 专业: 1前言 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激酶2(cyclin-dependent kinase 2,CDK2),又名细胞分裂激酶2(cell division kinase 2)或p33蛋白激酶(p33 protein kinase),其基因定位于人类基因组的12号染色体上的q13染色带上。CDK2基因全长6013bp,这部分中有7个外显子和6个内含子,7个外显子的长度依次为353bp、78bp、121bp、171bp、102bp、204bp、1264bp(可依次记为外显子1-7)。在翻译过程中,该基因转录成的mRNA的外显子1的前137bp和外显子7的后1159bp不进行翻译,属于调控序列。mRNA上只有中间的部分编码蛋白质。 CDK2基因可以转录为两种mRNA。其中,变体1长度为2325bp,编码298个氨基酸;变体2长度为2223bp,编码264个氨基酸。这两种蛋白质为CDK2的同型蛋白,功能相同,具有调控细胞分裂的功能,主要在G1期到S期和S期到G2期这两个阶段起作用。CDK2广泛分布在生物体的各种细胞的胞质溶胶和细胞核质中,但只在进行分裂的细胞中行使功能,这是因为CDK2只有与不同的细胞周期蛋白(cyclin)结合后才具有活性。CDK2可以与细胞周期蛋白A、B1、B3、E等结合后,参与细胞周期调控。由于CDK2在细胞内的数量变化有可能导致细胞周期异常而产生癌症,故CDK2基因可以被看作癌基因,其活性和表达量可以作为衡量癌症的指标。CDK2与周期蛋白E的复合体不仅能直接参与中心体复制的起始调控,还能与类Rb蛋白p107或转录因子E2F结合,促进细胞从G1期向S期转化或调控DNA复制有关的基因转录。而CDK2与周期蛋白A的复合体可以增强DNA复制因子RF-A的活性。 在CDK2分子中,被称为T环的氨基酸环阻断了活性部位,妨碍激酶履行它的酶功能,而且活性部位的氨基酸形成一种难于为蛋白质结合的形状。CDK2与周期蛋白结合时,周期蛋白将T环转出2nm以上,又将CDK2中的PSTAIRE螺旋部分转了, 并把活性部位氨基酸变成能与底物蛋白结合的正确构象。CDK2的活性不仅与周期蛋白有关,还与其上的Thr-15、Tyr-15、Thr-160三个位点是否磷酸化有关。一般情况下,与周期蛋白结合的CDK2的上述三个位点被Wee/Mik1和CAK激酶磷酸化,但此时复合体还没有活性,只有当Cdc25c将Thr-15、Tyr-15两个位点去磷酸化后,复合体才有活性。细胞中存在多种因子对CDK2进行修饰调节,此外还存在对其活性起负性调控的蛋白质,即CDK激酶抑制物,例如p21CIP/WAF1、p27KIP2等。 前面提到,CDK2基因转录的产物有两种。这两种mRNA的不同之处在于变体1由全部7个外显子组成,而变体2缺失外显子5,由剩余的6个外显子组成。这样翻译成的两种同型蛋白的长度就相差34个氨基酸。 2 材料和方法: 2.1序列数据来源 采用蛋白质名称对NCBI非冗余蛋白质数据库进行检索,CDK2蛋白的记录有1013个。而采用基因名称对NCBI非冗余核酸数据库进行检索,CDK2蛋白的记录有680个。 采用人(Homo sapiens)的CDK2蛋白序列进行BLAST搜索。 2.2序列分析方法

物理化学实验课程大纲

中国海洋大学本科生课程大纲 课程属性:公共基础/通识教育/学科基础/专业知识/工作技能,课程性质:必修、选修 一、课程介绍 1.课程描述: 物理化学实验是化学教育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必修基础课程,是独立设课、并与物理化学理论课程内容相配套的实验课程。物理化学实验教学内容综合了化学领域中各分支需要的基本研究工具和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利用物理化学及相关理论知识,解决化学过程的基本问题,培养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和科学研究能力,为学生今后从事专业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对于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与提高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设计思路: 本实验课程分两学期开设,要求学生完成不少于21个基础实验,初步掌握重要的物理化学实验方法,熟悉各种物理化学现象,了解和掌握各种大型仪器的原理和操作方法,并学会实验数据的归纳和分析方法。实验内容的选取,包括热力学、电化学、动力学、表面现象和胶体、物质结构等部分有代表性的实验,使学生了解物理化学的概貌;另一方面,根据现有仪器设备的条件,力求在实验方法和实验技术上得到较全面的训练。 3. 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物理化学实验》是继《无机化学实验》、《分析化学实验》和《有机化学实验》之后而独立开设的实验课程。通过本课程学习,掌握物理化学的基本实验技术和技能,系统学习物理化学实验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发展规律,并能在今后的科研及生产 - 1 -

实践中,运用这些规律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二、课程目标 物理化学实验课程主要目标是使学生初步了解物理化学的研究方法,掌握物理化学的基本实验技术和技能,学会重要的物理化学性能测定,熟悉物理化学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实验条件的判断和选择,实验数据的测量和处理,实验结果的分析和归纳等一套严谨的实验方法,从而加深对物理化学基本理论的理解,增强解决实际化学问题的能力。 三、学习要求 完成本课程的学习任务,实现课程目标,具体学习要求: 1.学生按选课时间按时到课,不得随意调课、缺课; 2.实验课前学生认真做好预习,明确实验目的,实验原理,所用仪器构造和操作 规程,熟悉实验内容,明确要测量和记录的数据,书写预习报告。 3.实验过程中学生遵守实验室规则,按要求独立完成实验,做到认真观察、及时 记录、勤于思考。实验结束后实验记录由指导教师检查,并完成工作台和实验室整理及安全检查后方可离开。 4.实验结束后认真分析整理实验结果和数据,按要求书写完成实验报告并按时提 交。 5.爱护实验室的仪器设备和公用设施。 四、教学进度 - 1 -

物化实验心得

物化实验心得 大三上个学期快接近尾声了,物化实验已结束两周了。回想起物化实验的日子,感慨颇多,感觉自己也收获了不少。 物化实验让我学到了在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打个譬如吧,在每次做完物化实验之后,我们都要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在处理数据时,我们要用到Origin 软件,通过物化这一系列的实验,我们初步地掌握了常用的Origin软件的知识,对我们日后使用Origin软件打下了基础。同时,在处理数据时,还要用到Excel 软件,Word软件。通过对这些软件的操作,对我们日后更快捷、准确地处理数据,提高工作效率奠定了基础。 物化实验让我认识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这一点,我感慨颇深。打个譬如吧,在物化实验中,我们班的全体同学就相当于一个团队。每次实验,我们班的同学不是做同一个实验,而是每个小组各有各的实验。在开学刚开始,我们每个小组被安排了一个要负责的实验,在每次做实验时,有不同的组要做我们负责的实验,这时,在他们做我们这个实验之前,一些注意事项,实验流程就要求我们给他们讲解,这样,

对他们解决实验中遇到的问题,顺利完成实验提供了不少帮助,同时,在我们做他们实验之前,他们这组也会跟我们讲做他们实验时要注意的事项,实验流程,这对我们顺利完成实验提供了不少帮助,这样就用不着老师为了解决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跑来跑去,节省了老师的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物化实验让我们培养了动手的能力。在做各个物化实验时,虽然是一个组做一个实验,但是,每次实验,我们每个人还是要自己动手做实验的,在做实验的过程中,我们要学会如何安装仪器,如何使用仪器,这样就逐渐培养了我们动手的能力。 物化实验中存在创新实验环节,让我们学会了如何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如我们那组负责的实验是双液系的气液平衡相图,在做这个实验中,我们发现,气相成分采集的比较少,恒温水浴槽的恒温效果不怎么好,沸点很难把握等一系列的问题,通过分析问题,我们会提出了各种大胆的猜想,尝试着去解决实验中存在的种种问题,以求更好地完善实验。这样,让我们学会了如何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样,对我们日后更好地解决工作中、生活中存在的问题起到积极的作用。 物化实验让我认识到自己和班上的同学之间还存

关于学习物理化学的心得体会5篇【精选】

物理课和化学课是当前高中教育阶段非常重要的两门基础课程,包含在理工科之中,但是两门课程在很大程度上具备文科的特点。下面是学习物理化学的心得体会,供你参考! 学习物理化学的心得体会篇1 经过对物理化学的学习,感觉很系统,很科学,我对这门课程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与熟悉。物理化学的研究内容是:热力学、动力学、和电化学等,它是化学中的数学、哲学,学好它必须用心、用脑,无论是用眼睛看,用口读,或者用手抄写,都是作为辅助用脑的手段,关键还在于用脑子去想。 学习物理化学应该有自己的方法: 一、勤于思考,十分重视教科书,把其原理、公式、概念、应用一一认真思考,不粗枝大叶,且眼手并用,不放过细节,如数学运算。对抽象的概念如熵领悟其物理意义,不妨采用形象化的理解。适当地与同学老师交流、讨论,在交流中摒弃错误。 二、勤于应用,在学习阶段要有意识地应用原理去解释客观事物,去做好每一道习题,与做物化实验一样,应用对加深对原理的理解有神奇的功效,有许多难点是通过解题才真正明白的。做习题不在于多,而在于精。对于典型的题做完后一定要总结和讨论,力求多一点觉悟。 三、勤于对比与总结,这里有纵横二个方面,就纵向来说,一个概念原理总是经历提出、论证、应用、扩展等过程,并在课程中多次出现,进行总结定会给你豁然开朗的感觉。就横向来说,一定存在相关的原理,其间一定有内在的联系,如熵增原理、 bb 自由能减少原理、平衡态稳定性等,通过对比对其相互关系、应用条件等定会有更深的理解,又如把许多相似的公式列出对比也能从相似与差别中感受其意义与功能。在课堂上做笔记,课下进行总结,并随时记下自己学习中的问题及感悟,书本上的、课堂上的物化都不属于自己,只有经历刻苦学习转化为自己的觉悟才是终身有用的。 第二、三章是热力学部分的核心与精华,在学习和领会本章内容中,有几个问题要作些说明以下几点: 1. 热力学方法在由实践归纳得出的普遍规律的基础上进行演绎推论的一种方法。热力学中的归纳,是从特殊到一般的过程,也是从现象到本质的过程。拿第二定律来说,人们用各种方法制造第二类永动机,但都失败了,因而归纳出一般结论,第二类永动机是造不出来的,换句话说,功变为热是不可逆过程。第二定律抓住了所有宏观过程的本质,即不可逆性。热力学的整个体系,就是在几个基本定律的基础上,通过循环和可逆过程的帮助,由演绎得出的大量推论所构成。有些推论与基本定律一样具有普遍性,有些则结合了一定的条件,因而带有特殊性。例如从第二定律出发,根据可逆过程的特性,证明了卡诺定理,并得出热力学温标,然后导出了克劳修斯不等式,最终得出了熵和普遍的可逆性判据。以后又导出一些特殊条件下的可逆性判据。这个漫长的演绎推理过程,具有极强的逻辑性,是热力学精华之所在。采用循环和以可逆过程为参照,则是热力学独特的基本方法。 2. 热力学基本方程是热力学理论框架的中心热力学基本方程将、、、、、、A、等

生物信息学作业题

生物信息学作业题 绪论 1.什么是生物信息学? 2.生物信息学有哪些主要研究领域? 第一章生物信息学的分子生物学基础 1.DNA的双螺旋结构要点是什么? 2.什么是基因组和蛋白质组?对它们的研究有何意义? 第二章生物信息学的计算机基础 1.简述网络操作系统的类型。 第三章核酸序列分析 1.什么是全局比对? 2.什么是局部比对?有哪些优点? 第四章分子进化分析 1.分子进化分析具有哪些优点? 2. 简述分子进化的中性学说。 第五章基因组分析 1. 什么是基因组学?其主要研究内容是什么? 2.简述基因预测分析的一般步骤。 第六章蛋白质组分析 1. 蛋白质组学的概念和主要研究的大致方向是什么? 2. 蛋白质组功能预测的程序是怎样的? 第七章生物芯片数据分析 1. 什么是生物芯片? 2. 生物芯片有哪些方面的应用? 第八章核酸与蛋白质结构预测 1. RNA二级结构典型的预测方法有哪些? 2. 基于统计学的预测蛋白质二级结构的方法有哪些? 第九章生物信息学平台与工具软件 1. 请利用Clustal X软件对下列6条蛋白质序列进行多重比对(比对结果用BioEdit软件打开,用“截图”方式显示比对结果)。 >1 mqngkvkwfn sekgfgfiev eggedvfvhf saiqgegfkt leegqevtfe veqgnrgpqatnvnkk >2 mqgkvkwfnn ekgfgfieie gaddvfvhfs aiqgegykal eegqevsfdi tegnrgpqaanvvkl >3

mqngkvkwfn sekgfgfiev eggedvfvhf saiqgegfkt leegqevtfe veqgnrgpqatnvnkk >4 mqgkvkwfnn ekgfgfieie gaddvfvhfs aiqgegykal eegqevsfdi tegnrgpqaanvvkl >5 mqngkvkwfn sekgfgfiev eggedvfvhf saiqgegfkt leegqevtfe veqgnrgpqatnvnkk >6 mqgkvkwfnn ekgfgfieie gaddvfvhfs aiqgegykal eegqevsfdi tegnrgpqaanvvkl 2. 现有一ZmPti1b蛋白质序列,请用DNAMAN软件分析其二级结构,给出分析结果。 1 MSCFACCGDE DTQVPDTRAQ YPGHHPARAD AYRPSDQPPK GPQPVKMQPI AVPAIPVDEI 61 REVTKGFGDE ALIGEGSFGR VYLGVLRNGR SAAVKKLDSN KQPDQEFLAQ VSMVSRLKHE 121 NVVELLGYCA DGTLRVLAYE FATMGSLHDM LRGRKGVKGA QPGPVLSWSQ RVKIAVGAAK 181 GLEYLHEKAQ PHIIHRDIKS SNVLLFDDDV AKIADFDLSN QAPDMAARLH STRVLGTFGY 241 HAPEYAMTGQ LSSKSDVYSF GVVLLELLTG RKPVDHTLPR GQQSLVTWAT PRLSEDKVRQ 301 CVDSRLGGDY PPKAVAKFAA VAALCVQYEA DFRPNMSIVV KALQPLLNAH ARATNPGDHA 361 GS

物理化学实验内容

实验1.6 原电池电动势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对消法测定电池电动势的原理及电位差计的使用方法。 2.通过电池电动势的测量,加深对可逆电池、浓差电池、可逆电极、盐桥等基本概念的理解。 3.了解与掌握金属电极的制备与处理技术。 4.掌握原电池热力学函数的计算。 二、基本原理 原电池是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它是由两个“半电池”组成,而每一个半电池中有一个电极和相应的电解质溶液。在电池放电反应中,正极发生还原反应,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电池反应是电池中两个电极反应之和。电池电动势为组成该电池的两个半电池的电极电势的代数和。在恒温、恒压、可逆条件下,原电池电动势与各热力学函数的关系如下: Z E F G m r -=? (1.6-1) p m r T E zFT zE F H )(??+-=? (1.6-2) p m r T E z F S )(??=? (1.6-3) 式中:F 为法拉第常数(96487 C ),z 是原电池发生一单位进度反应时得或失的电子摩尔数,E 是可逆电池的电动势。故只要在恒温、恒压下,测出可逆电池的电动势E ,即可求出原电池的各热力学函数。反之,由原电池的各热力学函数,可求出可逆电池的电动势E 和浓度系数。 书写电池的结构图示式,必须规范。以Cu-Zn 电池为例,电池结构的书写、电动势和电极电势的表达式为: 电池结构 Zn|ZnSO 4(+2Zn a )‖CuSO 4 (+2Cu a )|Cu

负极反应 Zn →Zn 2+(+2Zn a ) + 2e 正极反应 Cu 2+(+2Cu a ) + 2e →Cu 电池总反应 Zn + Cu 2+(+2Cu a )→Zn 2+(+2Zn a )+Cu 根据能斯特方程,电池电动势与各物活度间的关系为: + +-=22Cu Zn Cu Zn o a a a a ln zF RT E E (1.6-4) 式中0E 为在标准条件下溶液中锌和铜离子活度(+2Zn a 和+2Cu a )以及锌和铜活度均等 于1时的电池电动势(即原电池的标准电动势)。假设Cu 、Zn 为纯固体,它们的活度为1,则式(1.6-4)可简化为: + +-=22ln Cu Zn o a a zF RT E E (1.6-5) 由于整个电池反应是由两个电极反应所组成,因此,电池电动势的表达式为正、负两电极电势之差。若正极的电极电势为+?,负极的电极电势-?,则有: -+-=??E (1.6-6) 由于某电极电势的绝对值无法测定,因此必须选择某一电极作为电极电势的参考标准。现在,手册上所列的电极电势均为相对电极电势,即以标准氢电极作为参考标准(标准氢电极是氢气压力为一标准压力、溶液中+H a 为1,规定其电极电势为 零)。将标准氢电极与待测电极组成电池,标准氢电极为负极,所测得的电池电动势就是待测电极的电极电势。由于氢电极使用不方便,因此常用另外一些易制备、电极电势较为稳定的电极作为参比电极。常用的参比电极主要有:甘汞电极、银-氯化银电极等。这些参比电极与标准氢电极比较而得的电极电势,已精确测出。 可逆电池具有较好的重现性与稳定性。可逆电池必须具备的条件为:(1)电极反应必须可逆。(2)电池在工作(充放电)时,所通过的电流必须无限小,此时电池可在接近平衡状态下工作, 即能量必须可逆。(3)电池中所进行的其它过程必须可逆。如溶液间无扩散、无液体接界电势等。因此,在制备可逆电池、测量可逆电池的电动势时,应符合上述可逆电池条件。在精确度不很高地测量中,常用正、负离子迁移数比较接近的电解质构成“盐桥”,减小液体接界电势。要达到测量工

物理化学实验心得

物理化学实验心得 一、物理化学实验的目的与要求 (一)物理化学实验教学的目的 物理化学实验是化学实验科学的重要分支,也是研究化学基本理论和问题的重要手段和方法。物理化学实验的特点是利用物理方法研究化学系统变化规律,通过实验的手段,研究物质的物理化学性质及这些性质与化学反应之间的某些重要规律。物理化学实验教学的主要目的是: 1.通过物理化学实验,使学生初步了解物理化学的研究方法,掌握物理化学的基本实验技术和技能,并培养学生具备观察实验现象,正确记录和处理实验数据,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加深对物理化学基本理论和概念的理解并巩固所学习的知识。 3.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4.培养学生查阅文献资料的能力。 5.使学生受到初步的实验研究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培养学生初步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 6.培养严肃认真、实事求是和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及工作作风。 (二)物理化学实验要求 进行每个实验都包括实验的预习,实验操作和实验报告三个步骤,它们之间是相互关联的,任何一步做不好,都会严重影响实验教学质量。 1. 实验前预习及预习报告 阅读实验讲义的有关内容,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实验的目的和要求、原理和仪器、设备的正确使用方法,结合实验讲义和有关参考资料写出预习报告。预习报告的内容包括:(1)实验目的;(2)简单原理;(3)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4)原始数据记录表格。要用自己的语言简明扼要的写出预习报告,重点是实验目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实验前,教师要检查每个学生的预习报告,必要时进行提问,并解答疑难问题。对未预习和未达到预习要求的学生,不得进行实验。 2. 实验操作 学生进入实验室后,应首先检查测量仪器和试剂是否齐全,并做好实验前的各种准备工作。实验操作时,要严格控制实验条件,在实验过程中仔细观察实验现象,详细记录原始数据,积极思考,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实验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3. 实验报告 实验完毕,每个学生必须把自己的测量数据进行独立和正确处理,写出实验报告,按时交给教师。实验报告应包括:实验目的与原理、实验步骤、数据记录及处理、结果与讨论等几个部分。其中结果分析讨论主要是对实验结果进行误差分析、实验现象的解释,实验的体会,提出改进意见。实验报告是教师评定实验成绩的重要依据之一。 4. 下次实验时,交上次实验报告,延期不交者,不能进行实验。 教师应根据实验所用的仪器、试剂及具体操作条件,提出实验结果的要求范围,学生达不到此要求,则必须重做实验。

生物信息学作业1.doc

生物信息学实验作业 试验一 一.找到编码拟南芥(arabidopsis)phyA(光敏色素A)基因的核酸序列编号, 并记录查找过程。 GI:224576211 步骤 1.进入NCBI主页 2.搜索arabidopsis phyA 3.Arabidopsis thaliana phytochrome A (PHYA) gene, partial cds 4.VERSION:GI:224576211 二.以phyA为检索词,在pubmed数据库中分别检索在题目和关键词字段中含有该检索词的文献,记录检索出的条目数目。 Results: 614 三.仔细阅读所查询核酸序列在NCBI和EMBL数据库中格式的解释,理解各字段的含义,并比较NCBI 与EMBL中序列格式的异同。

实验二 一.分析你感兴趣核酸序列的分子质量、碱基组成。 Composition 35 A; 25 C; 35 G; 15 T; 0 OTHER Percentage: 32% A; 23% C; 32% G; 14% T; 0%OTHER Molecular Weight (kDa): ssDNA: 34.26 dsDNA: 67.8 二.列出你所分析核酸序列(或部分序列)的互补序列、反向序列、反向互补序列、DNA双链序列和RNA 序列。 R S 1 ACTACTCGAG AAGCAGCGAC AGAGGCGTTA GCCCGCTCAG CAGACTGGCA GTTCTCTACC 61 GACAAAAAAG AGGTAGGAGG CACAGTAATG ATACAGGCGT AGCAGGAGGG C S 1 CCCTCCTGCT ACGCCTGTAT CATTACTGTG CCTCCTACCT CTTTTTTGTC GGTAGAGAAC 61 TGCCAGTCTG CTGAGCGGGC TAACGCCTCT GTCGCTGCTT CTCGAGTAGT R C S 1 TGATGAGCTC TTCGTCGCTG TCTCCGCAAT CGGGCGAGTC GTCTGACCGT CAAGAGATGG 61 CTGTTTTTTC TCCATCCTCC GTGTCATTAC TATGTCCGCA TCGTCCTCCC D DNA S 1 GGGAGGACGA TGCGGACATA GTAATGACAC GGAGGATGGA GAAAAAACAG CCATCTCTTG CCCTCCTGCT ACGCCTGTAT CATTACTGTG CCTCCTACCT CTTTTTTGTC GGTAGAGAAC 61 ACGGTCAGAC GACTCGCCCG ATTGCGGAGA CAGCGACGAA GAGCTCATCA TGCCAGTCTG CTGAGCGGGC TAACGCCTCT GTCGCTGCTT CTCGAGTAGT RNA S 1 GGGAGGACGA UGCGGACAUA GUAAUGACAC GGAGGAUGGA GAAAAAACAG CCAUCUCUUG 61 ACGGUCAGAC GACUCGCCCG AUUGCGGAGA CAGCGACGAA GAGCUCAUCA 三.列出核酸序列的限制性酶切位点分析结果(酶及识别位点)。 Restriction analysis on US Methylation: dam-No dcm-No Screened with 117 enzymes, 5 sites found Ecl136II 1 GAG/CTC 103 EcoICRI 1 GAG/CTC 103 SacI 1 GAGCT/C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