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版南京理工大学电子信息考研经验考研参考书考研真题

新版南京理工大学电子信息考研经验考研参考书考研真题

新版南京理工大学电子信息考研经验考研参考书考研真题
新版南京理工大学电子信息考研经验考研参考书考研真题

回首过去一年的各种疲惫,困顿,不安,怀疑,期待等等全部都可以告一段落了,我真的是如释重负,终于可以安稳的让自己休息一段时间了。

虽然时间如此之漫长,但是回想起来还是历历在目,这可真是血与泪坚坚实实一步步走来的。相信所有跟我一样考研的朋友大概都有如此体会。不过,这切实的果实也是最好的回报。

在我备考之初也是看尽了网上所有相关的资料讯息,如大海捞针一般去找寻对自己有用的资料,所幸的是遇到了几个比较靠谱的战友和前辈,大家共享了资料和经验。他们这些家底对我来讲还是非常有帮助的。

而现如今,我也终于可以以一个前人的姿态,把自己的经验下下来,供大家翻阅,内心还是比较欣喜的。

首先当你下定决心准备备考的时候,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知识准备、心理准备、学习习惯做好学习计划,学习计划要细致到每日、每周、每日都要规划好,这样就可以很好的掌握自己的学习进度,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另外,复试备考计划融合在初试复习中。在进入复习之后,自己也可以根据自己学习情况灵活调整我们的计划。总之,定好计划之后,一定要坚持下去。

由于篇幅较长,还望各位同学能够耐心看完,在结尾处附上我的学习资料供大家下载。

南京理工大学电子信息的初试科目为:

(101)思想政治理论(204)英语二(302)数学二(812)机械原理或(823)电子技术基础

参考书目为:

(812)机械原理

《机械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郑文纬、吴克坚

《机械原理与机械设计》上册清华大学出版社范元勋、张庆

(823)电子技术基础

《电工学下册》(第五版)高等教育出版社秦增煌

《模拟电路与数字电路》电子工业出版社寇戈、蒋立平

先说一下我的英语单词复习策略

真题阅读的做法

第一遍,做十年真题【剩下的近三年的卷子考试前2个月再做】,因为真题要反复做,所以前几遍都是把自己的答案写在一张A4纸上,第一遍也就是让自己熟悉下真题的感觉,虐虐自己知道英语真题的大概难度,只做阅读理解,新题型完形填空啥的也不要忙着做,做完看看答案,错了几个在草稿纸上记下来就好了,也不需要研究哪里错了为什么会错…第一遍很快吧因为不需要仔细研究,14份的试卷,一天一份的话,半个月能做完吧,偷个懒一个月肯定能做完吧【第一遍作用就是练练手找到以前做题的感觉,千万不要记答案,分析答案…】ps:用书选择:木糖英语闪电单词+木糖英语真题。

第二遍是重点…你回头再从97年做起会发现答案是记不住的,还会错很多,甚至错的还不一样,以前对的现在错了,上次错的现在对了,正常……第二遍一份卷子大概要4,5天才能完成吧,比如第一天你做完了,第二天从第一篇文章开始从头看,不会的单词全部记下来到自己的单词本子上,最好是专门记真题单词的本子,包括题目,选项里面不会的单词,虽然黄皮书上有解释,但大都不全,甚至给的不是句子里的意思,这个工程还是挺大的,一天两篇就可以了…这一遍也不需要研究句子和答案啥的,只不过记单词中除了自己买的单词大本,还要加

入真题单词的记忆了,考研不止,单词不息,单词反复背……第二遍就40天来天能完成吧,最多也就两个月【时间都是宽裕的,能提前完成点最好】…

第三遍自然是分析句子了,这时候以前看的长难句和单词就用到了,做完以后一个句子一个句子的看【当然包括题目和选项】,分析下句子看看自己能不能看懂,看不懂的就要好好分析了,写在本子上也可以,我当时是直接看的,用铅笔画画句子成分啥的,如果单词记得够好的话,这一遍应该也会很快吧,1个多月左右……

前三遍已经用了4个月左右了,后面就要快一点了,第四遍才是最痛苦的,通篇翻译,写在纸上很潦草都没关系,很偷懒的话就在心里翻译下再看看译文吧…我只坚持了一半,就翻译了七八年的好像,其他的就是刷一遍真题,在心里扫一扫有没有翻译太不通的句子,有没有忘掉的单词啥的…这一遍挺痛苦的,也不要全部都翻译吧,能翻译6,7套试卷知道感觉就好了,不过好处还挺多的,这部分做的好,英语的翻译部分就会简单很多,这部分看你个人时间,时间剩下还多可以多翻译几套试卷

第5遍,前面是打基础,单词,句子都解决了,就要看看行文了,比如提出论点,展开讨论,这个可能比较抽象…比如类似事物对比,由此及彼等等,因为考研真题的行文特征很多都是类似的,段落间的关系,这一遍也可以研究题目了,出题的方式。找到原文的句子,哪里最容易出题【长难句部分,大都与文章主题有关系】体会怎么出题的,这边之后答案有的有些印象了,但没关系,不要以为没效果,这部分完成的速度会比以前快很多。

第六遍是研究答案的干扰项和正确选项,比如“张冠李戴”,比如“偷梁换柱”,真题的正确答案大都是同义替换,考研的英语答案太相似了,无论是干扰

项还是正确答案。

(812)机械原理专业课复习

专业知识复习方面要难一些,但是再难书多看几遍也就会了,真的就是这样。总结起来就是多看书,我这每本书至少看了6遍,还自己整理了笔记,比如以下这些重点知识:约束和自由度的关系、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平面四杆机构基本形式、齿廓啮合基本定律、渐开线齿轮传动间的可分性、斜齿轮传动的正确啮合条件、蜗轮蜗杆的正确啮合条件、机械平衡的目的、静不平衡现象。

总结起来考试并不难,就是看你自己有没有下足功夫,啃透书本,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就是这样。当然能拿到老师的PPT还是建议大家去搞到,因为出题的都是本院的老师,老师想说想考的重点都在PPT上。怎么说呢,自己其实考的也不是很高,不是大牛,只是恰好幸运的进了,写下一些个人经验给大家参考,但是也希望大家能按照自己的路和规划走下去。

备考专业课,我认认真真、仔仔细细地看了四五遍的书并做了三遍笔记,第一遍笔记很详细地写下基本的知识点,第二遍则列出书中每一章节大概的知识框架,第三遍则要编织出一个知识网,搞清楚各个章节和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指定教材的课后习题是一定要做的,我做了两三遍的课后习题,并有选择性地做了些研教新版的习题,里面还有往年的原题。将题目和书上的知识点对应起来,抠字眼,把自己能想到的知识点都一一默写下来。训练自己的思考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

专业课复习方面还要求你要广泛地收集有关于专业的信息。我在网上购了必备的指定教材的课后参考答案和笔记,其中研教新版的题库,里面几乎包含了往年所有的原题型。另外当学累了,我便会到网上或图书馆去查看最近的专业最新

信息。这样既可以放松紧张的学习神经,也可以增加见识,培养专业思维。

教材看完之后,我个人觉得还是很有必要把课后的习题做一下的(没说全部哦),课后习题的答案可以从网站上下载,做完习题之后就可以染指真题了,真题的做法我是这样的:一定要在熟悉课本之后再做,其次就是按照考试的时候,找个安静的地方做测试,做完之后对照标准答案进行检查打分,看看自己的不足之处在哪里,哪里需要加强,哪里可以适当放一放。真题尽量做个2遍以上吧,到后期的时候大家就针对错题进行复习吧,认真去研究错的原因,以后再碰到类似的题目是否还会再犯错误等。最好有一套属于自己的符号,比如△☆●⊕⊙等等,哪些代表重点,哪些代表模糊不清点,哪些是自己总结的,最好这些符号能跟课本上的标注所对应,并且从始至终都用这些符号,这样对考前复习非常有用。

专业课的模拟题,我建议大家可以做一下研教新版的,我用的就是这本。号称是最权威的全书。考点覆盖全面,难度适中,其实在专业课复习中的各个阶段都适合使用。而且重难点经典题型还配有视频讲解,能更好的帮助同学们复习、理解。只要大家善于思考,用完这本书,基础基本巩固的牢靠。

说到做题,其实公共课也是如此,公共课政治多看看李凡《政治新时器》里的解析,里面的解析都是根据出题人的出题思路解析的,多体会一下出题者的出题思路,对于大家是很有帮助的。英语的阅读技巧方面,我主要还是靠做题,《木糖英语真题手译》总结很多的解题思路总结出一个阅读套路,能够轻松快速地找到定位句,选出正确答案,里面的解题方法确实对我很有帮助。所以不管是专业课还是公共课,掌握了解题技巧对提高做题效率真的是非常有帮助的,然后我们言归正传继续回归专业课上来。

第一遍,把书通读,不要着急做笔记,把书上的知识点先理解了知道什么意

思,这很重要。

第二遍,买学姐的笔记,知道哪些是考察重点,开始背诵笔记上的知识点。做书上课后题。

第三遍,买一本历年的真题题集,继续背诵知识点背一部分,对应做一部分题,尤其大题部分,做这个很管用很快可以理解、了解透。

第四遍,继续背知识点,大量找题来做,各个学校的考研真题,弄个错题本记录下来。

第五遍,默写知识点,达到脑子里能把书过下来,做真题把这些年来回重复的知识好好看。

我专业课没有报班,自己专业课底子很差。开始的时候,我就拿着书背知识点,是按照遗忘的曲线规律背的,后来就直接开始做真题,每天做一篇真题,做完从头到尾把每一句话自己读下来,包括问题,再和标准答案的专业课对照改正。最后一周背书,之前拿到一个学长的答题模版,我后来只背了两篇大题,用的那个照着写也得了很高的分。从10月先把书很粗略的过了一遍,后来做真题。之后做了4套模拟卷。high研论坛上还有很多经验,我就不赘述了。

在复习的时候,不必记住所有知识,但求通晓重点原理与基础知识,例如像判定机械自锁的条件、转子静平衡和动平衡的力学条件的异同、转子不平衡的原因及平衡的作用、速度瞬心法的使用条件、机构的自由度、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和虚约束、周转轮系的转化轮系、机构运动分析当中的加速度多边形的特点、增加齿轮的模数对提高重合度的好处。

晚上浏览感兴趣高校、感兴趣方向的导师信息,果断的发邮件(可能回复率只有百分之十,取决于老师的时间和你的简历),经过几封石沉大海,一定会有老师回复要你去面谈的。当然这期间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的角色,就是这个老师手下你的学长学姐。理由有二,一是只有他们才真正了解老师的方向,因为官网可能几年没更新了,不是我喷,面试的一个老师官网上的研究方向是他五年前做的,如今已经完全转型了;第二,老师多多少少会把自己最好的成果展现在网站上或者说给你听,但总有你想问的小道消息只能与学长学姐交流才能得到,这种问题没办法直接问老师,你们懂得。

其次,对知识点除了烂熟于心之外,也要形成逻辑框架,这样才能做到以不变应万变。做题不慌,做事不乱。手机也要控制,考研的时候我把我平时爱玩的APP都给卸载了,每天去学习尽量不看手机,只有每天晚上学习完了才能碰手机。这是非常重要的,也很考验一个人的意志力。

好了就先和大家说到这里了,我这里还有自己之前用的一些资料,比如真题、笔记、以及一些专业课的视频什么的,大家如果需要的话可以去high研网和high研app下载,我都分享在里面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