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京剧基础知识

京剧基础知识

京剧基础知识
京剧基础知识

京剧基础知识——京剧的行当(2009-01-04 21:29:06)

京剧是我国的国粹,是流行于全国的重要剧种之一。迄今已有200 多年的历史。清乾隆五十五

年( 1790 年),原来在南方演出的三庆、四喜、春台、和春 4 个徽调班社,陆续进京演出,同

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相互影响,又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并

吸收了一些民间曲调,逐渐融合、演变,发展成为京剧。其音乐基本上属于板腔体,唱腔以徽

调的二黄和汉调的西瓜为主,所以旧时称之为“皮黄”。另有西皮反调(即“反西皮”)、二簧反调(即“反二黄”)以及南梆子、四平调、吹腔、高拨子、南锣等唱腔。伴奏乐器以

京胡为主,二胡、月琴、三弦为辅。有的唱腔及乐曲以唢呐、笛等伴奏。打击乐器有

单皮鼓、檀板、大锣、小锣、铙钹、堂鼓、星子等。京剧表演讲究唱、念、做、打并

重,常用虚拟动作,重视情景交

融,声情并茂。京剧自产生以来,曾有过许多名称,如“乱弹”、“簧调”、“京簧”、

“京二簧”、“二簧(二黄)”、“大戏”、“平剧”(北京曾称为北平)、京戏等。京剧

传统剧目有上千个,流行的

有《将相和》、《群英会》、《空城计》、《贵妃醉酒》、《三岔口》、《拾玉镯》、《打渔杀》等。

这类剧

目据估计大约有 200 余出,例如《宇宙锋》、《玉堂春》、《长坂坡》、《群英会》、《打渔

杀家》、《五人义》、《挑华(滑)车》、《打金枝》、《拾玉镯》、《三击掌》、《六月

雪》、《四进士》、《搜孤救孤》、《秦香莲》、《打严嵩》、《挡马》、《金玉奴》、《樊

江关》、《野猪林》、《八大锤》、《空城计》、《霸王别姬》等,其题材和表现形式是多种

多样的,有文戏、武戏、唱功戏、做功戏、对儿戏、群戏、折子戏、本戏等。各种形

式的剧目,统称为传统戏。

1927 年,北京《顺天时报》举办评选“首届京剧旦角最佳演员”活动,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当选,被誉为京剧“四大名旦”。

梅兰芳( 1894 —1961 ),江苏人,出生于京剧世家, 8 岁学戏, 11 岁登台,擅长青

衣,兼演刀马旦。在五十多年的舞台实践中,梅兰芳对旦角的唱腔、念白、舞蹈、音乐、

服装、化妆等各个方面都有创造发展,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世称梅派。他功底深厚,

文武兼

长;台风优美,扮相极佳;嗓音圆润,唱腔婉转妩媚,创造了为数众多、姿态各异的古代妇女

的典型形象。梅派代表作有《宇宙锋》、《贵妃醉酒》、《断桥》、《奇双会》、《霸王别姬》

和《穆桂英挂帅》等。梅兰芳曾率京剧团多次赴日本、美国、苏联演出,是把中国戏曲传播到

国外、享有国际声誉的戏曲表演艺术家。

程砚秋(1904 — 1958 ),北京人,自幼学戏,演青衣,受师于梅兰芳。他在艺术上勇于革新创造,讲究音韵,注重四声,追求“声、情、美、水”的高度结合,并根据自己的嗓音特点,创造出一种幽咽婉转、起伏跌宕、若断若续、节奏多变的唱腔,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世

称“程派”。程砚秋擅长演悲剧,编演过《鸳鸯冢》、《荒山泪》、《青霜剑》、《英台抗婚》、《窦娥冤》等戏,大多表演封建社会妇女的悲惨命

运。

尚小云( 1900 —1976 ),河北人,幼入科班学艺,14 岁时被评为“第一童伶”。初习武生,后改正旦,兼演刀马旦。他功底深厚,嗓音

宽亮,唱腔以刚劲著称,世称“尚派”。代表作有《二进宫》、《祭塔》、《昭君出塞》、《梁红玉》等,塑造了一批巾帼英雄和侠女烈妇。

荀慧生( 1900 — 1968 ),河北人,幼年在河北梆子班学艺,19 岁改演京剧,扮演花旦、刀马旦。他功底深厚,能汲取梆子戏旦角艺术

之长,熔京剧花旦的表演于一炉,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世称“荀派”。擅长扮演天真、活泼、温柔一类妇女角色,以演《红娘》、《金玉奴》、

《红楼二尤》、《钗头凤》、《荀灌娘》等剧著名。

京剧脸谱,是根据某种性格、性情或某种特殊类型的人物为采用某些色彩的。红色

有脸谱表示忠勇士义烈,如关羽、妾维、常遇春;黑色的脸谱表示刚烈、正直、勇

猛甚至鲁莽,如包拯、张飞、李逵等;黄色的脸谱表示凶狠残暴,如宇文成都、典

韦。蓝色或绿色的脸谱表示一些粗豪暴躁的人物,如窦尔敦、马武等;白色的脸谱

一般表示奸臣、坏人,如曹操、赵高等。

老生 /《甘露寺》小生 /《柳荫记》

" 生"分为: "老生 "--指成熟的中年男子,以正派人物或帝王将相出现。" 小生"-- 表现的是青年男子。

青衣 /《贵妃醉酒》武旦 /《穆桂英》花旦 /《拾玉镯》老旦/《秦香莲》

"旦"分为: "青衣 "--指中年妇女,一般指贵族家庭的夫人、小姐。"武旦 "--指能打斗的女性。 " 花旦"-- 指

青年小姑娘,社会底层的女性,

如"丫鬟 "。

武净 /《战宛城》铜锤/ 《打龙袍》

"净"指各类花脸 , 一般演性格、品质或相貌上有特异之处的男性人物。

" 末"也属老生类,但在年龄上应更老,思维糊涂,生活在底层的老人。由于化妆时在鼻梁上抹以小块白

粉而俗称" 小花脸 ",又同净角的

大花脸、二花脸并列而俗称" 三花脸 "。

文丑 /《群英会》武丑 /《连环套》

"丑"指小花脸,大多也是表现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民间义士等多表现机敏、滑稽。

老生程长庚、余三胜、张二奎、谭鑫培、汪桂花芬、孙菊仙、汪笑侬、刘鸿声、王鸿寿、余叔岩、高庆奎、言菊朋、周信芳、马连良、

杨宝森、谭富英、李少春等;小生徐小香、程继先、姜妙香、叶盛兰等;;考勤武生俞菊笙、黄月山、李

春来、杨小楼、盖叫天、尚和

玉、厉慧良等;旦角梅巧玲、余紫云、田桂凤、陈德霖、王瑶卿、梅兰芳、程砚秋、荀慧生、尚小云、欧

阳予倩、冯子和、小翠花、张

君秋等、老旦龚云甫、李多奎等;净角穆凤山、黄润甫、何桂山、裘桂仙、金少山、裘盛戎等;丑角刘赶

三、杨鸣玉(原为昆丑,加入

京班演出)、王长林、肖长华等。此外还有著名琴师孙佑臣、梅田、徐兰沅、王少卿、杨宝忠等;著名

鼓师杭子和、白登云、王燮元等。

因为《梅兰芳》这部电影,使我爱上了京剧,昨天晚上,看了现场直播的《穆桂英挂

帅》,从头看到尾,感觉真的很不错,被里面的乐器及唱腔深深的吸

引,但是对于真正的知识还是欠缺的很多,所以从网上摘录下来。

京剧的行当

京剧在塑造人物方面有其独特的造型语言。它把不同性别、性格、年龄、身份的人物划分为不同的

行当,一般说来有" 生、

旦、净、丑 " 四大行当。由于京剧人物造型形象鲜明、风格多样,有强烈的剧场效果,常常更易于激起

观众的欣赏兴趣。

京剧中的" 生 " ,一般指剧中扮演男子

的演员,其中又可细分为" 老生 " 、

"小生 " 和 " 武生 " 。 " 老生 " ,顾名思义就是中老年男子角色,在

剧中多扮演

正直刚毅的人物形象,例如京剧《伍子胥》中的伍子胥. 他们演

出时要戴挂

在耳朵上的假胡须,在京剧的行话中也叫 " 髯口 " ,因此还专门

有一套髯口

上的表演功夫。胡须的颜色表示了人物的年龄。京剧《四郎探母》

中的杨

四郎年约三十岁,所戴胡须为黑色。京剧《秦香莲》中王延龄年

约六十,

所戴胡须为白色。老生在剧中一般注重演唱和细腻表演,唱腔上

也最为丰

富。台词用京剧中的韵白来表现,演唱用真声,风格刚劲、挺拔、

质朴、

图一图二

醇厚,动作造型也以雍容、端方、庄重为基调。(图一)

与老生相对应的是 " 小生 " ,在京剧中指青少年男子角色,他们在剧中的动作

造型儒雅倜傥、秀逸飞动。在演唱上采用真假声结合的唱法,演唱风格华美

和明亮。例如京剧《白蛇传》中的许仙。(图二)

"武生 " 是指扮演剧中年轻的男性武将,他们用高超的武打技术来展

示剧中人物的武艺高强。不重演唱,注重武打动作的娴熟和技巧的难度。

例如京剧《长坂坡》中的赵云。(图三)

京剧中把女性统称为" 旦 " ,其中按照人物的年龄、性格又可细分为

许多行当,饰演大家闺秀和有身份的妇女称为" 正旦 " ,正旦在京剧中俗

称" 青衣 " ,这就是因为正旦所扮演的角色常穿青色的长衫而得名。京剧

图三图四

《窦娥冤》中的女主角窦娥就是典型的青衣角色。青衣的表演庄重娴静,

秀雅柔婉,以唱功为主,一般说来,青衣的唱腔旋律优美,细腻婉转。(图四)

旦行中的 " 花旦 " ,多扮演天真活泼或放荡

泼辣的青衣妇女,在表演上注重做工和念白,

例如《红娘》中的红娘。(图五)

" 武旦" 和" 刀马旦" 相当于生行中的武生,

扮演的是擅长武艺的青壮年妇女,装扮和武生

差不多,也扎靠服,她们多在剧中扮演女侠、

女将甚至女仙、女妖等。武旦和刀马旦的表演图五图六图七

往往还伴随着热闹的锣鼓点,烘托场上的

气氛。

(图六)

"老旦 " ,指在剧中扮演老年妇女的角色行当。为突出老年人的特点,走路迈

一种沉稳的横八字步,服装色调为色彩偏暗的秋香色、墨绿色,演唱用真声表现。

(图七)

" 净" 因面

在京剧中, " 净" 角是舞台上具有独特风格的人物类

型,脸部化妆最为

丰富彩。

部化妆要用各种色彩和图案勾勒脸谱,所以又俗称"

大花脸 " 。(图八)

一般扮演品貌或者性格有特点的男子,在京剧中多为将军、神化人物或有一定社会地位

的人,虽有文武善恶之分,但在性格气质上都近乎粗犷、奇伟、豪迈,因而在演唱上要求用

图八

真声演唱,音色宽阔洪亮、粗壮浑厚,动作造型也要求粗线条,气度恢宏,以突出扮演人物

的性格和声势。(图九)

京剧中的 " 丑" 角演员又称为 " 小花脸 " 。" 丑 " 行的化妆虽与大花脸有点相象,可是他的表演风格却完全不同,有点像夸张的漫

画。丑角的出场常会带来满堂的笑声。(图十)

" 丑 " 分" 文丑 " 和" 武丑 " 两类。武丑扮演的经

常是一些机警风趣、武艺高超的人物,象绿林好

汉、侠盗小偷等等。 " 文丑 " 经常扮演花花

公子、

狱卒、酒保、更夫、老兵等。不管文丑或武丑, 虽有文武善恶、 身份高低之分, 在剧中都是幽默、

滑稽的喜剧人物,也并不都是反派。 (图十一)

京剧的行当是经过长期的提炼和规范,突出人

物的内在特征,把人物的内在特征加以外化而形

图九

图十

图十一

成的,是京剧与其他戏剧形式不同的重要特征

京剧是在北京形成的戏曲剧种之一,至今已有 200 年的历史。它是在徽戏和汉戏的基础上,吸收了昆曲、秦腔等一些戏曲剧的优点和特长逐渐演变而形成的。

公元 1790 年(清乾隆 55 年),徽戏开始进京。最早进京的徽戏班是享有盛名的安徽 “三庆班 ”,随后又有 “四喜 ”、“和春 ”、

“春台 ”诸班,史

称“四大徽班 ”。当时,徽班所唱的声腔是以二黄为主。二黄起源于长江中下游地区,是在徽戏“吹腔 ”和“高拨子 ”的基础上演变成的 “四平调 ” 进一步发展变化而成的。四大徽班和以后陆续进京的徽班,以其优美动听的唱腔和卓越的表演受到观众的欢迎。

十九世纪初年(清嘉庆、道光年间) ,湖北汉戏艺人李六、王洪贵等进京,并参加到徽班中演出。汉戏所唱的声腔除了二黄之外,还有西皮。西皮是源于甘肃、陕西一带的秦腔流传到湖北襄阳地区后,与当地民间曲调结合演变而成的。徽、汉艺人的合作,二黄和西皮的合演和相互影响,为京剧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当时,昆曲虽然已逐步衰落,但因其艺术水平较高和受到当权者的支持,在北京戏曲舞台上仍占有较重要的地位。此外,在北京还有秦腔、京腔(由弋阳腔进京后演变而成)以及其他一些地方戏,都拥有一定的观众。徽班为了与昆曲、秦腔、京腔等剧种相对抗,适应北京观众的需要,在艺术上进行了一系列变革,在继承徽调和汉调的基础上,广泛吸收其他戏曲的长处,特别是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

剧目、曲调和表演艺术,并吸收了一些民间曲调,逐步形成

了相当完整的艺术风格和表演方法。 1840 年(清道光 20 年)以后,京剧正 式形成。这时,京剧的各种唱腔板式已初步具备,京剧的语言特点已经形成,角色行当也发生新的变化,拥有了一批具有京剧特点的剧

目,京剧第一代演员也已经出现。其中,有被称为老生 “三鼎甲 ”的余三胜、张二奎、程长庚。程长庚对京剧的形成贡献很大,对京剧后来 的发展影响很大,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

十九世纪后半期至二十世纪初年(清同治、光绪年间) ,京剧舞台上活跃着享有盛誉的老生 “三杰 ”谭鑫培、汪桂芬、孙菊仙,小生徐小香,

旦角梅巧玲、余紫云等。其中,谭鑫培为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创造了影响巨大的京剧 “谭派 ”,曾形成 “无腔不学谭 ”的局面。后世老生的

很多流派,都是从谭派演变而出的。这时的京剧经常被招进宫廷内演出,逐步取代昆曲数百年来在戏曲舞台上的统治地位,成为流行于 全国的大剧种。由于北京曾更名北平,所以京剧又曾被称为 “平剧 ”。

京剧音乐属于板腔体,主要唱腔有二黄、西皮两个系统,所以,京剧也称 “皮黄 ”。二黄曲调苍凉深沉,长于抒发悲郁激愤之情,分为正二

黄与反二黄。西皮曲调活泼刚劲,长于表现昂扬欢快之情。京剧常用唱腔还有南梆子、四平调、高拨子和吹腔。总之,京剧唱腔曲调丰 富,旋律优美,节奏起伏,变化鲜明。

京剧的伴奏和配乐分为文场和武场。文场即管弦乐,主要有胡琴(京胡) 、京二胡、月琴、小三弦(以上称为四大件) ,以及笛子、笙、

唢呐、海笛等。武场即打击乐,主要有鼓板、大锣、小锣、铙钹,以及堂鼓、水钹、大铙、镲锅、碰钟等。京剧的传统剧目有1000 多个,常演的有三四百个

(中文)零基础深度学习deep learning

目录 [1] Deep learning简介 [2] Deep Learning训练过程 [3] CNN卷积神经网络推导和实现 [4] CNN的反向求导及练习 [5] CNN卷积神经网络(一)深度解析CNN [6] CNN卷积神经网络(二)文字识别系统LeNet-5 [7] CNN卷积神经网络(三)CNN常见问题总结

[1] Deep learning简介 一、什么是Deep Learning? 实际生活中,人们为了解决一个问题,如对象的分类(对象可是是文档、图像等),首先必须做的事情是如何来表达一个对象,即必须抽取一些特征来表示一个对象,如文本的处理中,常常用词集合来表示一个文档,或把文档表示在向量空间中(称为VSM 模型),然后才能提出不同的分类算法来进行分类;又如在图像处理中,我们可以用像素集合来表示一个图像,后来人们提出了新的特征表示,如SIFT,这种特征在很多图像处理的应用中表现非常良好,特征选取得好坏对最终结果的影响非常巨大。因此,选取什么特征对于解决一个实际问题非常的重要。 然而,手工地选取特征是一件非常费力、启发式的方法,能不能选取好很大程度上靠经验和运气;既然手工选取特征不太好,那么能不能自动地学习一些特征呢?答案是能!Deep Learning就是用来干这个事情的,看它的一个别名Unsupervised Feature Learning,就可以顾名思义了,Unsupervised的意思就是不要人参与特征的选取过程。因此,自动地学习特征的方法,统称为Deep Learning。 二、Deep Learning的基本思想 假设我们有一个系统S,它有n层(S1,…Sn),它的输入是I,输出是O,形象地表示为:I =>S1=>S2=>…..=>Sn => O,如果输出O等于输入I,即输入I经过这个系统变化之后没有任何的信息损失(呵呵,大牛说,这是不可能的。信息论中有个“信息逐层丢失”的说法(信息处理不等式),设处理a信息得到b,再对b处

(文学常识)戏曲知识竞赛试题及详细答案与解析

戏曲知识竞赛试题及详细答案与解 析 文学常识 第一关:梨园长廊通关战 1.元曲在元代被称作()。 A.新诗 B.新词 C.新曲 D.新乐府 2.《墙头马上》的作者是()。 A.马致远 B.郑光祖 C.石君宝 D.白朴 3.李翠莲这个人物出自()。 A.话本 B.诸宫调 C.传奇 D.杂剧 4.“临川四梦”指的是()的《牡丹亭》《紫钗记》《邯郸记》《南柯记》四部写有梦境的戏剧作品。 A.马致远 B.郑光祖 C.汤显祖 D.王实甫 5.被后人称为“南曲之宗”的作品是()。

A.《荆钗记》B.《琵琶记》 C.《拜月记》D.《杀狗记》 第二关:梨园百花争艳战 6.“生旦净末丑”是京剧的行当,其中“净”是()。 A.男角 B.女角 C.没有性别限制 7.《浣纱记》唱词中表达了范蠡、西施归隐之念的是()。 A.山深地僻,花飞鸟啼,伤心过处,双双蹙着翠眉。 B.君恰妇,妾又行,做浮花浪蕊。 C.谁知道戈挽斜晖,龙起春雷,风卷潮回,地转天随。 D.伴浮欧溪头沙嘴,学冥鸿寻双逐对。 8.《霸王别姬》是京剧中的名段,“虞姬”这一角色在京剧中属于()。 A.花旦 B.青衣 C.花衫 9.越剧前身是流行于()一带的说唱形式“落地唱书“。 A.浙江绍兴 B.浙江嵊县 C.浙江嘉兴 D.浙江杭州

10.下面京剧作品中故事背景不属于宋代的是()。 A.《挑滑车》 B.《宇宙锋》 C.《三岔口》 D.《四郎探母》 第三关:梨园教主争夺战 11.京剧艺术在上海的发展,形成了海派京剧,海派京剧更符合都市人的欣赏口味,()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A.梅兰芳 B.周信芳 C.孟小冬 12.昆曲起源于元朝末年的江苏昆山地区,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由于曲高和寡,昆曲自清乾隆年间开始逐渐走向衰落。____年,浙江昆剧团改编演出的《十五贯》在全国范围内造成很大影响,被周恩来称为“一出戏救活了一个剧种”。近年来,著名作家()携青春版昆曲《牡丹亭》赴世界各地演出,所到之处再掀一股昆曲热潮。 A.俞振飞 B.白先勇 C.王瑾 13.上世纪20年代起,以梅兰芳为代表的旦角演员开始在京剧舞台上脱颖而出,并由此改变了京剧惯以“生行”为主的传统演出格局。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和()被誉为京剧“四大名旦”。 A.欧阳予倩 B.孟小冬 C.荀慧生

基础韩语(零基础中文发音)

[基础韩语]韩语简单会话20句(中文发音对照!) 如果你一点不会韩语,那么你不妨跟我一起学傻瓜速成韩语,一定会大有收获的! 碰到韩国朋友,给他们说上几句韩语一定会让他们倍感亲切。一下子拉近彼此的关系。 1.?????(安宁哈塞哟):见到韩国朋友说一句“您好” 2.????????(满拉所盼嘎是米大):见到你很高兴 3.??????(擦儿不它卡米大):多多关照 4.?????(砍沙哈米大):谢谢 5.?????(罪送哈米大):对不起 6.??????(安宁习卡色哟):再见,走好,在客人离开的时候主人对客人说的话 7.??????(安宁习给色哟):再见,对主人说的话 8.????(沙浪黑哟):我爱你,在韩剧中经常可以听到的。 9.????(做啊黑哟):喜欢 10.??????(吗习给多色哟):吃好啊 11.????(别不儿罗哟):我吃饱了 12.???(过怕哟):肚子饿了 13.?????(眼儿拉卡儿给哟):我联系你 14.???????(安宁习租目塞哟):晚安 15.???????(生一儿粗卡哈米大):生日快乐 16.??!??!???!(啊杂,啊杂,华一听):加油! 17.??,????(哦巴,沙浪黑哟):看到自己喜欢的韩国歌星可以说的一句很实用的话,让他能一下子注意到你。要注意这里的“??”是女孩子叫哥哥才能说的哦 18.?????(多哇主塞哟):请帮我 19.???????????(错能近米森一拉过哈米打):我叫金喜善,”??“是我的意思,”??????“是叫的意思,如果想知道你的韩文名字是怎样拼写的,可以看这篇文章-韩国常用汉字对照表,在里面可以找到你的名字韩文写法。

京剧试题

山东大学京剧协会戏剧知识竞赛试题 姓名学号学院 一、单项选择题(5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1.京剧的最基本的两种声腔范畴为() A、高拨子和吹腔 B、西皮和高拨子 C、二黄和吹腔 D、西皮和二黄 2.中国第一部京剧有声艺术片是() A、《定军山》 B、《生死恨》 C、《四郎探母》 D、《大唐贵妃》 3.下面那位演员不是程派五小旦() A、张火丁 B、吕洋 C、迟小秋 D、李海燕 4.著名京剧老生表演艺术家周信芳先生开创的派别是() A、周派 B、沙派 C、麒派 D、南派 5、在京剧《春秋二胥》中是谁冒充伍子胥() A、皇甫纳 B、东皋公 C、申包胥 d费无忌 6、描写宋朝诗人陆游和其表妹爱情故事的京剧名称为() A、《元宵谜》 B、《钗头凤》 C、《霍小玉》 D、《卓文君》 7、方荣翔原本是()京剧院。 A、上海 B、北京 C、中国 D、山东 8、著名京剧演员魏慧丽出演过以下哪部电视剧() A、《西游记》 B、《红楼梦》 C、《三国演义》 D、《水浒传》 9、以下那位人物不是京剧“后四大须生”中的() A、马连良 B、谭富英 C、余叔岩 D、奚啸伯 10、下面是程派喜剧结尾的() A、《锁麟囊》 B、《荒山泪》 C、《青霜剑》 D、《鸳鸯冢》 11、梅兰芳主演的最后一部京剧名称是() A、《贵妃醉酒》 B、《霸王别姬》 C、《凤还巢》 D、《穆桂英挂帅》 12、下列人物不属于花旦的是() A、《花田错》——春兰 B、《拾玉镯》——孙玉娇 C、《龙凤呈祥》——孙尚香 D、《红鸾禧》——金玉奴 13、()不属于京剧“四小名旦” A、张君秋 B、严凤英 C、毛世来 D、宋德珠

京剧基础知识

京剧基础知识——京剧的行当(2009-01-04 21:29:06) 京剧是我国的国粹,是流行于全国的重要剧种之一。迄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原来在南方演出的三庆、四喜、春台、和春4个徽调班社,陆续进京演出,同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相互影响,又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并吸收了一些民间曲调,逐渐融合、演变,发展成为京剧。其音乐基本上属于板腔体,唱腔以徽调的二黄和汉调的西瓜为主,所以旧时称之为“皮黄”。另有西皮反调(即“反西皮”)、二簧反调(即“反二黄”)以及南梆子、四平调、吹腔、高拨子、南锣等唱腔。伴奏乐器以京胡为主,二胡、月琴、三弦为辅。有的唱腔及乐曲以唢呐、笛等伴奏。打击乐器有单皮鼓、檀板、大锣、小锣、铙钹、堂鼓、星子等。京剧表演讲究唱、念、做、打并重,常用虚拟动作,重视情景交融,声情并茂。京剧自产生以来,曾有过许多名称,如“乱弹”、“簧调”、“京簧”、“京二簧”、“二簧(二黄)”、“大戏”、“平剧”(北京曾称为北平)、京戏等。京剧传统剧目有上千个,流行的有《将相和》、《群英会》、《空城计》、《贵妃醉酒》、《三岔口》、《拾玉镯》、《打渔杀》等。这类剧目据估计大约有200 余出,例如《宇宙锋》、《玉堂春》、《长坂坡》、《群英会》、《打渔杀家》、《五人义》、《挑华(滑)车》、《打金枝》、《拾玉镯》、《三击掌》、《六月雪》、《四进士》、《搜孤救孤》、《秦香莲》、《打严嵩》、《挡马》、《金玉奴》、《樊江关》、《野猪林》、《八大锤》、《空城计》、《霸王别姬》等,其题材和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文戏、武戏、唱功戏、做功戏、对儿戏、群戏、折子戏、本戏等。各种形式的剧目,统称为传统戏。 1927年,北京《顺天时报》举办评选“首届京剧旦角最佳演员”活动,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当选,被誉为京剧“四大名旦”。 梅兰芳(1894—1961),江苏人,出生于京剧世家,8岁学戏,11岁登台,擅长青衣,兼演刀马旦。在五十多年的舞台实践中,梅兰芳对旦角的唱腔、念白、舞蹈、音乐、服装、化妆等各个方面都有创造发展,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世称梅派。他功底深厚,文武兼长;台风优美,扮相极佳;嗓音圆润,唱腔婉转妩媚,创造了为数众多、姿态各异的古代妇女的典型形象。梅派代表作有《宇宙锋》、《贵妃醉酒》、《断桥》、《奇双会》、《霸王别姬》和《穆桂英挂帅》等。梅兰芳曾率京剧团多次赴日本、美国、苏联演出,是把中国戏曲传播到国外、享有国际声誉的戏曲表演艺术家。 程砚秋(1904—1958),北京人,自幼学戏,演青衣,受师于梅兰芳。他在艺术上勇于革新创造,讲究音韵,注重四声,追求“声、情、美、水”的高度结合,并根据自己的嗓音特点,创造出一种幽咽婉转、起伏跌宕、若断若续、节奏多变的唱腔,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世称“程派”。程砚秋擅长演悲剧,编演过《鸳鸯冢》、《荒山泪》、《青霜剑》、《英台抗婚》、《窦娥冤》等戏,大多表演封建社会妇女的悲惨命运。 尚小云(1900—1976),河北人,幼入科班学艺,14岁时被评为“第一童伶”。初习武生,后改正旦,兼演刀马旦。他功底深厚,嗓音宽亮,唱腔以刚劲著称,世称“尚派”。代表作有《二进宫》、《祭塔》、《昭君出塞》、《梁红玉》等,塑造了一批巾帼英雄和侠女烈妇。 荀慧生(1900—1968),河北人,幼年在河北梆子班学艺,19岁改演京剧,扮演花旦、刀马旦。他功底深厚,能汲取梆子戏旦角艺术之长,熔京剧花旦的表演于一炉,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世称“荀派”。擅长扮演天真、活泼、温柔一类妇女角色,以演《红娘》、《金玉奴》、《红楼二尤》、《钗头凤》、《荀灌娘》等剧著名。 京剧脸谱,是根据某种性格、性情或某种特殊类型的人物为采用某些色彩的。红色有脸谱表示忠勇士义烈,如关羽、妾维、常遇春;黑色的脸谱表示刚烈、正直、勇猛甚至鲁莽,如包拯、张飞、李逵等;黄色的脸谱表示凶狠残暴,如宇文成都、典韦。蓝色或绿色的脸谱表示一些粗豪暴躁的人物,如窦尔敦、马武等;白色的脸谱一般表示奸臣、坏人,如曹操、赵高等。 老生/《甘露寺》小生/《柳荫记》 "生"分为:"老生"--指成熟的中年男子,以正派人物或帝王将相出现。"小生"--表现的是青年男子。

汉语零基础起步学习

教学计划(一) 1.a, o, e, i, u, ? üyíb?b?gygydìdìshūshūlǜsa 阿姨伯伯哥哥弟弟叔叔绿色 2.打招呼(how to say hello) nǐhǎo nǐmyn hǎo dàjiühǎo zǎoshàng hǎo 你好!/ 你们好!/ 大家好!/ 早上好! Htn güoxìng ranshi nǐchūcìjiànmiàn qǐng duōguünzhào 很高兴认识你!初次见面,请多关照! Zàijiàn dtnghuǐjiàn míngtiün jiàn xiàgax?ngq?jiàn 再见!/ 等会见!/ 明天见!/ 下个星期见! Wǎn’ün 晚安! Xiaxiaduìbùqǐm?iguünxi bùhǎoyìsi qǐngwan 谢谢!对不起!没关系!不好意思,请问…… 3.点餐(how to order a meal/ drink) nǐhǎo wǒxiǎngyào yìbyi nǎichá 你好!我想要一杯原味奶茶。 fúwùyuán qǐng gti wǒyìbyi b?ngh?ngchá 服务员!请给我一杯冰红茶。

ji?zhàng yíg?ng duōshǎo qián gti 结账!(一共)多少(钱)?给。 wǒyào arliǎng fàn yìl?ng guàntüngbüo yìwǎn xián d?uhuü 我要二两饭/ 一笼灌汤包/ 一碗咸豆花…… wǒyào yúwánmiàn sh?ur?u chǎo h?ftn yúntūnmiàn 我要鱼丸面/ 瘦肉炒河粉/ 云吞面…… zhaganàga 这个那个 4.自我介绍(to introduce yourself) 我叫……我来自……我的家乡在……我今年……我是…大学…专业的学生……我的兴趣爱好是……我擅长…… 5、问路(conversation) A. 询问(qustioning) qǐng wan zǒu qù 请问···怎么走/ 去? nǎlǐ ···在哪里? B. 方向(direction) qián h?u zuǒy?u shàng xiàdōng nán x?bti zhōng 前后左右上下东南西北中 前(后、左、右、上、下)面东(南、西、北)方中间 直走;转弯;上、下楼梯; 对面;路口;红绿灯; 角落;旁边;

(完整版)戏曲知识竞赛及答案

戏曲知识竞赛 1、中国戏曲起源于哪些形式?(民间歌舞、说唱、滑稽戏、参军戏) 2、我国的戏曲剧种大约有多少种?(360种) 3、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批列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是我国的哪一个剧种?(昆曲,即昆剧,被称为"百戏之祖"。享有"中国戏曲之母"雅称。) 4、与希腊的悲喜剧、印度的梵剧合称为世界三大古老戏剧的剧种是什么?(中国戏曲) 5、享有"东方歌剧"盛誉的是哪一剧种?(京剧) 6、中国的三大国粹是什么?(京剧、中医、国画) 7、你知道昆剧有多少年的历史吗?(400多年) 8、你知道京剧有多少年的历史吗?(200多年) 9、戏曲表现生活的基本特点是(虚拟,程式,写意) 10、京剧四大名旦是哪四位?(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 11、梅派擅长表演(善良温柔华贵典雅而具正义感的古代妇女。) 12、程派擅长表演(遭遇悲惨,具有外柔内刚性格的中下层妇女。) 13、荀派擅长表演(天真活泼热情的少女形象,具有柔媚娇婉的风格。) 14、尚派擅长表演(以气与力取胜,有阳刚之美,具有刚健婀娜的风格。) 15、京剧中的梅派、尚派、荀派、程派、各擅长表演什么样的女性?(梅派擅演"仙女",程派擅演烈女,荀派擅演少女,尚派擅演侠女。)

16、目前京剧的四大行当是什么?(生,旦,净,丑。) 17、“生”分为哪几类?(老生也叫须生、小生、武生、娃娃生) 18、"旦"可分为哪几类?(正旦、花旦、闺门旦、武旦、老旦、彩旦也叫摇旦) 19、“净”俗称(花脸),分为哪几类?(大花脸、二花脸) 20、“丑”扮演喜剧角色,因在鼻梁上抹一小块白粉,俗称(小花脸)。 21、戏曲中的"四功"是指哪些艺术手段?(唱,念,做,打) 22、戏曲中的"五法"是哪些技术方法?(手,眼,身,法,步) 23、中国首部电影是由哪一位京剧大师演出的《定军山》?(谭鑫培) 24、中国的第一部有声电影是什么?由谁主演?(京剧《四郎探母》谭富英主演) 25、中国的第一部彩色电影是什么?由谁主演?(京剧《生死恨》梅兰芳主演) 26、新中国成立后,第一部彩色电影是由越剧表演艺术家袁雪芬、范瑞娟主演的什么?(《梁山伯与祝英台》) 27、昆曲发源于哪一省哪一地区?(昆曲:江苏昆山〈苏州〉) 28、越剧发源于哪一省哪一地区?(越剧:浙江嵊县〈绍兴〉) 29、黄梅戏发源于哪一省哪一地区?(黄梅戏:湖北黄梅县) 30、黄梅戏发展壮大于哪(安徽安庆) 31、秦腔的别名、特点? (秦腔,陕西省地方戏,也叫"陕西梆子",是最早的梆子腔,约形成

京剧旦角基本功

京剧基本功身段: [1]兰花指 【兰花指】为京剧旦角最基本的指法。古时有书云【兰花指品鉴之口诀为:钩、柔、白、瘦——钩,即弯曲;柔,即柔软;白,即白皙;瘦,即瘦削——达到如下标准方可称为极品:钩似圆月,柔若无骨,白如玉石,瘦胜麻秆。】虽然看似简单,但是如何能把兰花指做的优美自然呢?下面就来和大家具体解析一下咱们做兰花指的具体步骤。 方法 五指放松,自然分开,中指、无名指、拇指向内弯曲。拇指保持直立,压于中指第一指节,无名指略高于中指。小拇指略微内收,食指微微翘起。整体线条要求流畅,不僵硬 [2]兰花掌 兰花掌是京剧表演中最基本的一种手法,如何将兰花掌做的优美自然呢。 下面我们来分步骤学习一下兰花掌的动作要领。 方法 手掌放松,五指自然分开。手指保持直立,中指拇指向手心慢慢相互靠拢。大拇 指指腹压靠在中指第三指腹内侧。各个手指按照图示顺序错开,轻轻向后翘起。 兰花掌要求手型流畅自然,柔美不僵硬。

京剧旦角的手势和台步此博文包含图片(2014-09-18 20:38:12)转载▼ 标签:娱乐文化收藏 举手到眉边,拱手到胸前;云手如抱月,指手到鼻间。 旦角手势种类 兰花指:拇指搭住中指指根部,食指用劲而有力,形如兰花。旦角指时,食指用力翘起,大、中指形圆型,无名指弯曲,指尖靠中指中节,小指弯曲靠近无名指中节。 旦角常用的五十中手势: 天地口月夜,风云雷雨雪。 山水石鱼浪,草木鸟花香。 你我来去转,不开关避眠。 美蓉眼胸膀,皮眉口心拳。 茶酒饭筷碗,哭笑羞怒酸。 云手:行当不同云手的位置也不同,如:生行齐眉,武生齐口,小生齐胸,旦角齐乳,丑行齐肚。 表演程式:(四功五法)

零基础学习普通话的方法

零基础学习普通话的方法 零基础学习普通话的方法一、掌握汉语拼音 熟练掌握汉语拼音可以加快普通话学习速度、提高发音准确率、辨识和纠正发音难点,等等。 二、掌握本地方言与普通话之间的差别 各地方言有着有别于普通话的特点,了解这些特点并针对性的纠正,是快速改掉乡音的捷径。比如有些地方不分前鼻音/后鼻音,有的地方不分n/l,有的地方不分h/f,卷舌平舍不分,四个音调不准等等。南方人遇到困难会更多一些。 三、不怕嘲笑,勇敢开口 不要因为别人模仿了自己不标准的普通话甚至嘲笑自己就退缩。相反,应该迎难而上,把他人的笑语化作自己学习的动力。不妨虚心向笑自己的人请教,帮助自己纠正发音,这样不但可以学好普通话,更可赢得他人对自己的尊重。 四、耳朵要勤快、专注 聋哑人往往是先聋后哑,听不到外界声音后,说话的口型、声带振动的音量和声调就会逐步退化。要想练就标准发音,耳朵要足够专注,要仔细分辨标准发音和自己发音的细微差异,听得准才能说的准。 五、扩大词汇量 对于母语非汉语的学习者来说,一段时间后词汇量(尤其是口

语方面)会是个瓶颈。建议学习者初期可以熟练掌握少量常用词汇,然后结合工作生活需要逐步扩展,循序渐进,而不是一开始跟着词典攻坚克难。这样可以培养学习者的自信和兴趣,有利于长期坚持学习。随着中国经济发展,汉语国际地位与日俱增,练好普通话必定会受益终生。 零基础学习普通话的建议首先,认识普通话,纠正方言。 很多学生在最开始都会认为,自己从小就接触普通话,发音肯定是没问题的,需要提高的只是发声技巧。这是错误的观念,很多学生所说的普通话,其实都多少会带有各自家乡方言的味道。就拿吉林长春来说,长春地处东北,多数家庭都讲的是东北话,而东北话又被认为是很接近普通话的一种方言。所以,不少学生觉得自己的普通话发音与标准普通话之间的差异较小,很难听出其间的区别。而实际上,正因为东北方言与普通话相近,所以很难纠正其中的错误发音。 比如东北孩子经常“o”和“e”不分,经常会把“po”的读音读成“pe”,这就要求我们老师要加大此处的基础知识教学力度。通常课上我都会抽出十分钟的时间,专门进行字词训练,以辅导学生的普通话发音。课下的时候,会督促家长尽量少说东北话,同时注意孩子的说话用语。因为学习语言不光需要孩子的努力,家长同时也要学习,这样才能让孩子不光依赖课堂,在家庭中也能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 其次,了解声韵母,找准调值。 有一些学习普通话的学生,在学了一段时间之后还不知道声母、韵母到底有多少个,分别都是什么,这就是基础没有打牢,

戏曲知识竞赛试题及详细答案与解析

戏曲知识竞赛试题及详细答案与解析 本文是关于戏曲知识竞赛试题及详细答案与解析,感谢您的阅读! 戏曲知识竞赛试题及详细答案与解析 第一关:梨园长廊通关战 1.元曲在元代被称作()。 A.新诗 B.新词 C.新曲 D.新乐府 2.《墙头马上》的作者是()。 A.马致远 B.郑光祖 C.石君宝 D.白朴 3.李翠莲这个人物出自()。 A.话本 B.诸宫调 C.传奇 D.杂剧 4.“临川四梦”指的是()的《牡丹亭》《紫钗记》《邯郸记》《南柯记》四部写有梦境的戏剧作品。 A.马致远 B.郑光祖 C.汤显祖 D.王实甫 5.被后人称为“南曲之宗”的作品是()。 A.《荆钗记》B.《琵琶记》 C.《拜月记》D.《杀狗记》 第二关:梨园百花争艳战 6.“生旦净末丑”是京剧的行当,其中“净”是()。

A.男角 B.女角 C.没有性别限制 7.《浣纱记》唱词中表达了范蠡、西施归隐之念的是()。 A.山深地僻,花飞鸟啼,伤心过处,双双蹙着翠眉。 B.君恰妇,妾又行,做浮花浪蕊。 C.谁知道戈挽斜晖,龙起春雷,风卷潮回,地转天随。 D.伴浮欧溪头沙嘴,学冥鸿寻双逐对。 8.《霸王别姬》是京剧中的名段,“虞姬”这一角色在京剧中属于()。 A.花旦 B.青衣 C.花衫 9.越剧前身是流行于()一带的说唱形式“落地唱书“。 A.浙江绍兴 B.浙江嵊县 C.浙江嘉兴 D.浙江杭州 10.下面京剧作品中故事背景不属于宋代的是()。 A.《挑滑车》 B.《宇宙锋》 C.《三岔口》 D.《四郎探母》 第三关:梨园教主争夺战 11.京剧艺术在上海的发展,形成了海派京剧,海派京剧更符合都市人的欣赏口味,()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A.梅兰芳 B.周信芳 C.孟小冬

京剧知识问答一百题

京剧知识问答一百题 一、“四大名旦”是在哪一年产生的?各自参选的剧目是什么? 1、1927年,梅的(太真外传)、尚的(摩登枷女)、程的(红佛传)、荀的(丹青引)。 二、票界中的“四大名旦”指的是哪四位演员? 2、蒋君稼、朱琴心、林均甫、藏岚光。 三、“四大坤旦”和“江南四大坤旦”指的是哪些艺术家? 3、雪艳琴、章遏云、新艳秋、胡碧兰。花想容、云艳霞、张文琴、韩素秋。 四、“四小名旦”和“四小小名旦”指的是哪些演员? 4、李世芳、张君秋、毛世来、宋德珠。陈永玲、许翰英、李金鸿、杨荣环。 五、“四大坤伶”和“四小坤伶”指的都是哪些演员? 5、言慧珠、童芷苓、李玉茹、侯玉兰。张曼华、高玉倩、王芷华、王秋华。 六、南方的“四大名旦”指的都是哪四位艺术家? 6、赵君玉、小杨月楼、刘筱衡、黄玉麟。 七、东北“四大名旦”指的是是哪四位演员? 7、蓉丽娟、秦友梅、雯蒻彧、武国英。 八、天津的“四大名旦”指的是哪四位演员? 8、胡碧兰、马艳云、徐东霞、金友琴。 九、中华戏校的“四块玉”指的是哪四位演员? 9、侯玉兰、李玉茹、白玉薇、李玉芝。 十、江南武生四杰指的是哪四位艺术家? 10、李春来、张德俊、张桂轩、盖叫天。 十一、当年分别号称汉口、南京、四川、山东四地梅兰芳的是哪四位演员? 11、南铁生、杨畹侬、关丽卿、王振祖。 十二、票界中的“四大须生”指的都是谁? 12、奚啸伯、管绍华、莫敬一、陶畏初。 十三、台湾的“四大须生”、“四大名旦”、“四大名丑”都是谁?

13、周正荣、李金棠、胡少安、哈元章。秦慧芬、章遏云、梁秀娟、马述贤。周金福、于金骅、王鸣兆、吴剑虹。 十四、当年天津票界“四王”指的是的是哪四位? 14、王君直、王颂臣、王庾生、王竹生。 十五、“四大名旦” 开始独立挑班时各自取的什么班名? 15、梅(承华社)、尚(协庆社)、程(鸣和社)、荀(留香社)。 十六、“四大名旦”所收的头一个弟子各是谁? 16、梅兰芳(魏莲芳)、程砚秋(荀令香)、尚小云(张蝶芬)、荀慧生(叶寿梅)。 十七、“四大名旦”都反串过武生戏的同一个什么角色? 17、黄天霸。 十八、“四大徽班”指的哪四个?各班主要发源活动地在什么地方? 18、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安庆、苏州、安徽(一说湖北)、扬州。 十九、当年上海有著名的武花脸并称“四利”的指的都是谁? 19、刘春利、刘永利、王永利、李永利。 二十、汪笑侬的代表作“四骂”是指哪四出剧目? 20、骂阎罗、骂毛延寿、骂安禄山、纪母骂殿(一说“骂王朗”和“哭祖庙”共称“五骂一哭”)。 二十一、丑角的“四盗、一偷”其中“四盗”(有说是“五盗”)是指哪四出剧目? 21、盗甲、盗钩、盗王坟、盗银壶。 二十二、以马超为主演的“四块白”剧目是哪四出? 22、“反西凉”、“战渭南”、“战冀州”、“诈历城”。 二十三、四平调来源于什么曲调?什么角色不用?而反四平调只有什么角色专用? 23、吹腔,花脸,旦角。 二十四、当年荀慧生班社中被誉为“前、后‘四大金刚’”,指的是哪几位艺术家? 24、赵桐珊、金仲仁、马富禄、张春彦。朱斌仙、陈喜星、费文芝、沈曼华。 二十五、杨小楼班社中的“四大天王”指的都是谁? 25、钱金福、王长林、迟月亭、许德义。 二十六、徐兰沅先生提到的京剧早期琴师“四大名家”指的都是谁? 26、梅雨田、孙佐臣、陆彦庭、王云亭。 二十七、小生中的“三仙”、“四虎”指的是哪几位艺术家?

中国京剧基本文学常识

中国京剧 一、京剧的发展史 京剧,也称“皮黄”,(由“西皮”和“二簧”两种基本腔调组成它的音乐素材),京剧也兼唱一些地方小曲调,如柳子腔、吹腔等,和昆曲曲牌。京剧是综合性表演艺术。即唱(歌唱)、念(念白)、做(表演)、打(武打)、舞(舞蹈)为一体、通过程式的表演手段叙演故事,刻划人物,表达'喜、怒、哀、乐、惊、恐、悲'的思想感情。它形成于北京,时间是在1840年前后,盛行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时有“国剧”之称。京剧剧目之丰富、表演艺术家之多、剧团之多、观众之多、影响之深均为全国之冠。现在它仍是具有全国影响的大剧种。它的行当全面、表演成熟、气势宏美,是中国最大戏曲剧种,是近代中国戏曲的代表。京剧角色可分为:生(男人)、旦(女人)、净(威猛的男人,别称花脸)、丑(男、女人皆有,别称“小花脸”)四大行当。人物有忠奸之分、美丑之分、善恶之分。各个形象鲜明、栩栩如生。中国京剧已有200多年的历史,被称为中国的“国粹”。京剧之名始见于清光绪二年(1876)的《申报》,历史上曾有皮黄、二黄、黄腔、京调、京戏、平剧、国剧等称谓。 清朝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安徽四大徽班进京后与昆曲、汉剧、剧种经过五、六十年的融汇,衍变成为京剧,。 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安徽的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大徽班,陆续进京演出,同来自湖北的汉调(汉剧)艺人合作,相互影响,又接受了北京剧坛的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并吸收了弋阳腔、乱弹等一些民间曲调,逐渐融合、演变,发展成为京剧。其音乐基本上属于板腔体,唱腔以徽调的二黄和汉调的西皮为主,所以旧时称之为“皮黄”。另有西皮反调(即“反西皮”)、二簧反调(即“反二黄”)以及南梆子、四平调、吹腔、高拨子、南锣等唱腔。伴奏乐器以京胡为主,二胡、月琴、三弦为辅。有的唱腔及乐曲以唢呐、笛等伴奏。打击乐器有单皮鼓、檀板、大锣、小锣、铙钹、堂鼓、星子等。京剧表演讲究唱、念、做、打并重,常用虚拟动作,重视情景交融,声情并茂。京剧自产生以来,曾有过许多名称,如“乱弹”、“簧调”、“京簧”、“京二簧”、“二簧(二黄)”、“大戏”、“平剧”(北京曾称为北平)、京戏等。 京剧传统剧目有上千个,流行的有《将相和》、《群英会》、《空城计》、《贵妃醉酒》、《三岔口》、《拾玉镯》、《打渔杀》等。 这类剧目据估计大约有200 余出,例如《宇宙锋》、《玉堂春》、《长坂坡》、《群英会》、《打渔杀家》、《五人义》、《挑华(滑)车》、《打金枝》、《拾玉镯》、《三击掌》、《六月雪》、《四进士》、《搜孤救孤》、《秦香莲》、《打严嵩》、《挡马》、《金玉奴》、《樊江关》、《野猪林》、《八大锤》、《空城计》、《霸王别姬》等,其题材和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文戏、武戏、唱功戏、做功戏、对儿戏、群戏、折子戏、本戏等。各种形式的剧目,统称为传统戏。 京剧流播全国,影响甚广,有“国剧”之称。以梅兰芳命名的京剧表演体系被视为东方戏剧表演体系的代表,为世界三大表演体系之一。京剧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其中的多种艺术元素被用作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符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发展了京剧现代戏。 2006年5月,京剧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二、京剧的唱腔 京剧的唱腔分为“二黄”和“西皮”两种声腔。“二黄”是一种节奏舒缓、旋律平稳、唱腔较为凝重、浑厚、稳健的声腔,适合表现沉郁、肃穆、悲愤、激昂的情绪。 “西皮”是一种节奏紧凑,旋律起伏变化较大,唱腔流畅、轻快、明朗、活泼的声腔,适合表现欢快、坚毅、愤懑的情绪。 三、京剧的场面 京剧的乐队称做“场面”或“文武场”,管弦乐部分叫做“文场”,打击乐部分叫做“武场” 四、京剧的行当(角色) 京剧在塑造人物方面有其独特的造型语言。它把不同性别、性格、年龄、身份的人物划分为不同的行当。一般分为生、旦、净、丑四行。“生”是男性正面角色,“旦”是女性正面角色,“净”是性格鮮明的男性配角,“丑”是幽默滑稽或反面角色。每种角色又有表明身份的脸谱、扮相等。 京剧人物造型形象鲜明、风格多样,有强烈的剧场效果,常常更易于激起观众的欣赏兴趣。

艺术类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

艺术类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 1.王菲的《流年》,大家耳熟能详。请问,这首歌曲的词作者是谁?B A王菲B林夕C陈晓娟D.小柯 2.歌曲《蜀绣》所描绘的意境如诗如画。请问,这首歌曲的词作者是谁?C A李宇春B方文山C郭敬明D.林夕 3、请问,《田园交响曲》是谁的作品?A A贝多芬B莫扎特C肖邦D.约翰施特劳斯 4 A瑞士B 5. A扬琴B 6. A 7.请问, 8. A2—3月 9.2008 是?C A周润发 10. A 11.《建国大 A冯玉祥B阎锦文C傅作义D.刘少奇 13、请问,世界着名油画《吃土豆的人》是谁的作品?A A梵高B高更C莫奈D.毕加索 14、《清明上河图》堪称国画珍宝。请问,《清明上河图》是哪个朝代的作品?B A唐代B宋代C清代D.明代 15、中国绘画中,马向来是一种极难画的对象。但有一位画家,“一洗万古凡马空”的状况,获得全世界绘画届的一致好评。请问,该位画家是谁?B

A李桦B徐悲鸿C叶浅予D.齐白石 16、唐代是我国书法迅速发展的时期,产生了很多优秀的书法家。请问,书法所说的“颜筋柳骨”中的颜,是指哪位书法家?C A颜之推B颜杲卿C颜真卿D.颜廷潮 17、请问,被世人称为“王右军”的书法家是谁?A A王羲之B王献之C王晋之D.王夫之 18、请问,一般毛笔的毛是用什么做的?A A兽毛B 19 A 20. A 21. A 22. C A、华北B 23. A桂花B 24.<< A 25. A纽约B 26. A 27.我国现有四大古桥,其中哪座位于广东潮州?B A赵州桥B湘子桥C芦构桥D洛阳桥 28.《火鸟》取材于哪个国家的民间传说故事?(A) A、俄国 B、德国 C、法国 29、《舞赋》的作者傅毅是哪一朝代的(A)A、汉代B、唐代C、清代 30、乐则韶舞是谁提倡的乐舞思想(A)A、孔子B、孟子C、庄子 31、“回裾转袖若飞雪,左铤右铤生旋风”描写的是哪一舞蹈(B)A、拓枝舞B、胡旋舞C、屈拓舞D.折枝舞

京剧演唱七大要素

京剧演唱七大要素 【摘 要】一直以来,喜爱京剧的戏迷不光喜欢看戏, 更喜欢唱戏。通过归纳练习时发声方式和演唱时行腔的特 点,总结出京 剧演唱的七大要素。希望为戏迷们提供一条规 范系统学习京剧唱段的方 法。 关键字】京剧、唱法、科学、系统、规范 2017)11-0035-02 京剧是我国的国粹,又是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娱乐形 式。对于很多喜欢唱戏的戏迷朋友,在演唱时不善于运用科 学的行腔方 法演唱。本文主要介绍,如何运用科学的发声方 法和系统的学习途径来 演唱京剧。 、气息 初学者在刚刚入门时,往往直接拿来唱段跟着学、跟着 唱,听起来有很多的问题,比如长音短、声音发抖等,反映 了声音力量 不足、缺乏稳定性的特点。很明显这是不知道如 何运用气息的问题,想 要自如地运用气息还要从基础学起, 在演唱时把气息存在横膈膜中,就 是存气。 初学的时候,用手扶着两肋附近,把气息存在两肋下的 横膈膜里, 然后不要把刚存的气一下子放出去, 而是慢慢放。 中图分类 t=r. 号: J82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7-0125

声音靠气息支撑着,唱腔的韵味就有了力量。如果气息一下子都被放空,马上来换,也换不了那么多的气。所以练习存气对初学者来说十分重要。存气首先要从拼音字母开始,每 个音加长音进行练习,在发音的过程中放出的气息要保持 量的相等,发出的声音要保持高度的一致。然后再进行每个长气吹在手心上,用手心通过感受气息力量的大小来检验气息运用匀还是不匀。久而久之,提高了气息的稳定性,增加了声音的力度。在练习时,偶尔可能会有保持不住气息的感 音从弱到强、从强到弱的练习。在练习当中,可以把长音、 觉,其实只是在吸气时速度急、?八程短、气量少,很容易把 气吸在横处,留在了胸腔没到横膈膜。这样存气难,保持气息更难,出气匀更是难上加难。因此,练习时一定要注意方法正确与科学。 、吐字 喜爱京剧的人们来自五湖四海,在吐字时,经常会有家 乡的方言味。学唱京剧的时候,必须遵循京剧的吐字发音来进行练习和演唱。在练习吐字时,首先要注意吐字发音不要带有家乡方言味。京剧音韵是在中州韵的基础上保留了一些古音,并以普通话为主体经过艺术家的实践与创造,形成了综合的语言系统。如果演唱者在表演时吐字字音不准,那就失去了京剧的韵味,没有做到吐字归韵。 另外,吐字的时候,要注意字音从嘴里出来的完整性。

2020年整理汉语入门资料(汉字版).pdf

【语音pronunciation】 一、元音vowels(6)['va??l]:a o e i u ü 单韵母Single vowels:a o e i u ü 双韵母Double vowels:ao ei ou un in 三重韵母Triple vowels: ian ong eng 四重韵母Quadriplex vowels: uang ueng 二、辅音consonants(21)['k?ns?n?nt]:b p m f d t n l g k h j q x zh ch sh r z c s y w(不发音,用来拼写拼音mute,just for spelling) 三、拼音pinyin/Chinese phonetic alphabet: (辅音)+元音(consonant)+vowel(1-4syllables)eg: Xī ān 四、声调tones:first tone ˉhigh & flat second tone ˊ rising third tone ˇdown & up fourth tone ˋ down

五、外国人较难发的几个音difficult pronunciation to foreigners: e:he che ü:yu ju qu xu xue j: ji jia jian q: qi qian x: xi xia xie z: zi zai zou zu zhu c: ci ce cai ch: chi che r:ri re ren 【词汇与语法vocabulary & grammar】 一、词汇vocabulary:Chinese words consist of characters. Some are one character or three characters, but the most are made of two characters。One character is one syllable. For examples, wǒ,gōngjiāochē,Zhōngguó etc. 二、语法grammar 1. Chinese is a high context language. Good news is that there is no change on number and gender of Noun and on number and tenses of Verb. As far as grammar is concerned, the sentence order is mostly same, no matter whether it is a statement or a question. 2. Basic sentence order:Subject(who)+Predicate(to be,to do;what or how) 3. common patterns S+shi+noun: 我是美国人。我不是英国人。你是英国人吗?你是不是英国人?你是哪国人?S+adv+adj: 中国很漂亮。西安不冷。你们老家热吗?你们老家热不热?你们老家怎么样?

戏曲知识竞赛及答案

欢迎阅读 戏曲知识竞赛题目 1、中国戏曲起源于哪些形式?(民间歌舞、说唱、滑稽戏、参军戏) 2、我国的戏曲剧种大约有多少种?(360种) 3、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批列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是我国的哪一个剧种?(昆曲,即昆剧,被称为"百戏之祖"。享有"中国戏曲之母"雅称。) 4 曲)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京剧中的梅派、尚派、荀派、程派、各擅长表演什么样的女性? (梅派擅演"仙女",程派擅演烈女,荀派擅演少女,尚派擅演侠女。) 16、目前京剧的四大行当是什么?(生,旦,净,丑。) 17、“生”分为哪几类?(老生也叫须生、小生、武生、娃娃生) 18、 "旦"可分为哪几类?(正旦、花旦、闺门旦、武旦、老旦、彩旦也叫摇旦)

19、“净”俗称(花脸),分为哪几类?(大花脸、二花脸) 20、“丑”扮演喜剧角色,因在鼻梁上抹一小块白粉,俗称(小花脸)。 21、戏曲中的"四功"是指哪些艺术手段?(唱,念,做,打) 22、戏曲中的"五法"是哪些技术方法?(手,眼,身,法,步) 23、中国首部电影是由哪一位京剧大师演出的《定军山》?(谭鑫培) 24 25 26 么?( 27 28 29 30 31 32 33 34、花鼓戏流行于(湖南)。 35、你能说出戏曲演员场上所戴的胡子的专业名称吗?(髯口) 36、你知道京剧中最主要的两大音乐体系是什么?(西皮,二黄) 37、世界三大戏剧表演体系除了布莱希特体系,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外,还有一个是什么戏剧表演体系?(梅兰芳表演体系)

38、京剧《智取威虎山》中有一句暗号"天王盖地虎",你知道下句是什么吗?(宝塔镇河妖) 39、元曲四大家及其代表作(关汉卿《窦娥冤》王实甫《西厢记》白朴《梧桐雨》郑光祖《倩女离魂》) 40、戏曲的角色分为四大行当,大多是扮演性格品质相貌上有些特异的男性人物是哪一行当 41 42 (" 43 (" 44 45 46 47 忠勇,如关羽;黑脸为中性,代表猛智,如包拯;蓝脸为中性,代表草莽英雄,如窦尔敦;白脸含贬义,代表凶诈,如曹操。) 50、请说出十种比较着名的剧种。 (中国戏曲历史悠久,剧种种类繁多,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各民族地区的戏曲剧种约有三百六十多种,传统剧目数以万计。比较流行着名的剧种有:京剧、昆剧、越

京剧身段谱口诀·基本功

京剧身段谱口诀·基本功 钱宝森口述 潘侠风整理 京剧是综合艺术,是由唱、念、做、打四个方面组成的。做为一个京剧演员,在舞台上的动作、语言和声音,都必须达到相当完善的地步,才能准确地表达出所扮演的角色的人物性格和内心情感。内心情感,除通过语言、声音表达外,精神面貌主要还得依靠外形的动作——就是那些舞蹈身段。 一个演员的舞蹈身段,使得好、使不好,使出来的身段美不美,那就要看他的基本功怎么样啦。什么叫基本功哪?凡是在私底下练的,在舞台上见不到的东西,都叫基本功。 一般的基本功,指的是“毯子功”,不是身段基本功。现在我先说说“毯子功”。 怎么叫“毯子功”哪?因为练这些基本功的时候,都是在地上先铺一块毯子,叫学生们在毯子上练、在毯子上翻,所以叫“毯子功”。这为的是学生们要是摔了碰了的,有毯子接着,总不会摔碰得太厉害。 我小时候,练“毯子功”都是先“拿顶”,随着再“上腿”[注:教武功的先生左脚(或右脚)蹬着椅子(或凳子),把练功学生的腰部,平放在左腿的大腿上,学生的头和双腿搭拉在先生大腿的两边儿,先生用手来回晃动。这主要是锻炼学生腰部的活动。但是要注意:先生用左腿的时候,学生的头应当在左边,先生用右腿的时候,学生的头应当在右边。]、“下腰”;拿“前桥”、“后桥”;甩“小翻”、抄“小翻顶”。这个阶段过去,再练些短跟斗(也叫小跟斗):翻个“小翻”、“前扑”,来个“单提”、“蹑子”、“按头”,跑个“虎跳”、“踺子”;长跟斗(也叫大跟斗):“虎跳前扑”、“小翻提”、“虎跳蹑子”、“串小翻”等等。但是这些就都不属于基本功了。 在头一个阶段过去,拿开毯子,就该“撕腿”啦[注:现在教学方法改进,取消了“撕腿”,以“轧腿”算是正功啦。]。撕上二刻钟左右,站起来遛遛腿儿,活动活动,再开始踢腿。踢腿分“正腿”、“旁腿”、“十字腿”。 在过去“轧腿”、“耗腿”都算是私工,学生没事的时候,自己私底下练,先生们是不把它列在所教的课程里。 以上所说,是一般武功基本功;身段基本功那首先得说是“轱辘椅子”,其次再练“整云手”和“旦角云手”。 轱 辘 椅 子

京剧基础知识

越剧《红楼梦》 京剧浅谈 京剧的起源 ?其一,西皮、二黄腔的起源 ?安徽一带诞生了二黄?湖北一带诞生了西皮?在清前期合流产生皮黄戏? ?其二,京剧得名缘由 ?四大徽班进京 ?“三庆班”、四喜班、和春班、春台班 ?皮黄→京剧(在北京取得发展,并传遍全国) 京剧的角色分类 老生:男性老年偏文之人 武生:男性青年武人(不画脸) 花旦:活泼、俏皮、略轻浮的年轻女子 武旦:武女人,女中豪杰(刀马旦) ?戏曲的艺术特征 ?戏曲舞台是个追求写意美的歌舞场,戏曲人物是经写意性化妆后的一个艺术符号,这个“艺术符号”的行为以写意、以传神为准则,不以生活真实为法度,这样行动着的“艺术符号”在“追求写意美的歌舞场”上演绎的是旨在“传历史人物之神、达历史事件之魂”的、不追求历史细节真实的故事,所以戏曲艺术是一种以写意、以传神为美学旨归的综合性舞台表演艺术,这种舞台艺术在写意美的总体追求中达到了审美逻辑上的自足与完满,即戏曲艺术是一种成熟的、完善的写意性舞台表演艺术。 程式化:衣着、动作、发声大致固定 行当化:人物一般分“生、旦、净、丑” 行当化:按所演人物的性别、个性、精神、品德来分成生、旦、净、丑等类 生:小生,老生,武生(另,还有付生、正生、红生、做工老生、靠把老生、 扇子生、纱帽生、娃娃生等)

?女性都为旦,分正旦(闺门旦、青衣)、花旦、武旦、刀马旦等 ?另外,还有悲旦、大旦、小旦、二旦、副旦、玩笑旦、花衫子等说法 ?性格刚烈、威猛、暴躁或阴险之人 一般分为,白脸、铜锤花脸、架子花脸。此外还有大净、中净、小净、大花脸、二花脸、三花脸等称呼 戏曲的美之所在 ?感受戏曲之美 ?其一,欣赏程砚秋的《锁麟囊》选段 ?京剧四大名旦、音配像(张火丁) ?程派唱腔特点:讲究音韵,注重四声,追求声、情、美、水的高度 结合,创造出一种幽咽婉转、起伏跌宕、若断若续、节奏多变的唱 腔,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 ?故事情节:春秋亭遇雨赠囊,流落莱州,好人有好报 《西厢记》赏析 京剧《西厢记》是我国文学史和戏曲史上的一部杰作,它诞生于盛产戏曲的元代,这部作品以深刻的反封建礼教的思想性和精湛优美的艺术性赢得了古往今来无数读者的喜爱。作品里描写的崔张晓,无人不知,而作品的艺术风格,尤其是它那璀璨优美的语言艺术,更令历代各阶层人士,包括自视甚高的历代文人墨客都为之扼腕赞叹。历史上,“愿普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这一美好的愿望,不知成为多少文学作品的主题,《西厢记》便是描绘这一主题的最成功的戏剧。京剧西厢记共分16折,分别是:渡河,教弟,酬韵,附斋,寺警,赖婚,琴心,探病,闹简,赖简,寄方,拷红,哭宴,逐胥,抗命,并骑。 它具有更鲜明的反封建礼教和封建婚姻制度的色彩。《西厢记》是我国古典戏剧的现实主义杰作,对后来以爱情为题材的小说、戏剧创作影响很大,《牡丹亭》、《红楼梦》都从它那里不同程度地吸取了反封建的民主精神。 《西厢记》作者王实甫,元代著名杂剧作家,大都人。他一生写作了14种剧本,《西厢记》是他的代表作。这个剧一上舞台就惊倒四座,博得男女青年的喜爱,被誉为“西厢记天下夺魁”崔张故事,源远流长,最早见于唐代著名诗人元稹的《莺莺传》讲述是元稹自己婚前的恋爱生活,结果是张生遗弃了莺莺,是个悲剧的结局。元代王实甫在此基础上把崔张故事改为了杂剧,这就是我们今天普遍看到的《西厢记》。在男主人公形象的塑造上,王实甫不仅写出了张生的痴情与风魔,更写出了张生的才华,以及张生的软弱,使他成为封建社会中多情软弱的才子的代表。剧中聪明、伶俐、热心、正直的丫鬟红娘,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西厢记》在中国戏剧史上首度成功刻画了爱情心理,在艺术上,剧本通过错综复杂的戏剧冲突,来完成莺莺、张珙、红娘等艺术形象的塑造,使人物的性格特征生动鲜明,加强了作品的戏剧性。全剧以莺莺、张生、红娘与老夫人的矛盾为基本矛盾,表现崔张与家长的冲突;以莺莺、张生、红娘间的矛盾为次要矛盾,由性格冲突推进剧情,刻画人物。这样一种对冲突的组织,对古代戏曲中是很值得称道的。 崔莺莺的形象特征 崔莺莺是相国小姐,她深沉、含蓄,既有外在的凝重,又有内在的激情。封建家庭的教养,无法完全窒息她内心的青春情感。她对张生一见倾心,大胆地对张生吐露心声,陷入情网之中而不能自拔,饱尝着相思的痛苦。同时她也越来越不满于老夫人的约束,并迁怒于红娘的跟随。老夫人当众许婚,后来又出尔反尔,既赋于崔、张的婚事以外在的合理性,又赋于崔、张爱情以内在的合理性。正是这种内在和外在的合理性,成为莺莺敢于冲破老夫人的约束,决心对张君瑞以身相许的潜在动力。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