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一年级上册科学doc

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一年级上册科学doc

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一年级上册科学doc
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一年级上册科学doc

20 18 —20 19学年度第一学期课时计划

科目科学班级一年级教科书名

称及册数

科学上册

周次预定进度

1 小小科学家

2 小小工程师

3 上好科学课

4 认识感官

5 十一放假

6 认识感官

7 感官总动员

8 借助工具观察

9 借助工具观察

10 期中考试

11 做个小侦探

12 暗箱里的秘密

13 树叶变黄了

14 自然世界与人工世界

15 自然世界与人工世界

16 衣食住行的变化

17 轮子的故事

18 轮子的故事

19 期末复习

20 期末考试

一年级上册科学学科第一单元单元备课

主备教师_ 使用教师_

教材分析

本单元作为整个小学阶段科学课程的起始单元,其目的在于将学生领进科学之门。“走进科学”既有走进科学课堂的意思,也有走进科学学科的意思.更有走进这个引起学生无限遐想与探究兴趣的科学领域的意思。由于《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将“技术与工程”作为科学课程的内容领域之一,因此学生所走进的科学课堂,其实包含了科学和工程这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领域。

学情分析

从年龄结构和心理特征来看,学生对一切事物都充满着好奇心,有较强的求知欲,在教师的引导下基本能主动开展探究活动。但学生的自主性学习的能力还是比较薄弱,能主动开展的学习的学生比较少,比较依赖于教师的教;学生用自己擅长的方法来表述自己的观点以及合作研究学习的能力与意识还是比较薄弱。

学习目标

1.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尝试应用于科学探究活动,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想象、尊重证据、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科技的新发展。

课时安排

一单元走进科学

1.小小科学家 1课时

2.小小工程师 1课时

3.上好科学课 1课时

一年级科学学科上册第一单元学科_科学_ 主备教师使用教师授课时间__2018_ 年_9__月___日课题 1.小小科学家

课型新授课时序号第1-1 课时

教学目标1.认识到有不同的科学家从事不同的研究,认识科学研究要从事观察、实验、考察、记录等实践活动。

2.让小学生也来经历科学探究发现的过程,意识到科学并不神秘,小孩子也能做科学。

3.让学生认识到科学可以对自然现象作出很好的解释,但科学也不是万能的,一些问题至今仍没有找到答案。

4.科学研究、科学发现需要一个过程,许多问题的答案在今天仍没有找到,但不代表以后不会找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重点难点重点:认识科学家的工作,知道科学家是发现大自然奥秘的人。难点:通过滚小球实验,认识到我们也能做科学。

教学

准备

带有凹槽的课调节坡度大小的轨道,钢珠(玻璃球),绒布。

教学过程修改、调整(二次备课)

教学

设计一、说说科学家的故事

1.观察教材图片,说说这些科学家正在做什么。

2. 学生讲一讲搜集有关科学家的故事。

3. ppt出示一些科学家工作的场景图让学生进

行交流。交流小结:

科学家的研究要经历一系列的实践活动,如观察、实

验、收集记录数

据、得到发现等。

二、动手试一试

1.学生说说在他们的生活中有没有滚小球的经历。

2.实验之前先让学生猜一猜在哪个位置的球会滚

得远一些。

3.一年级的学生第一次做科学实验,在学生实验时

教师要做好示范。

在桌上铺一块有刻度标记的绒布,将斜坡架在绒

布的一端,将小球先从斜坡上标有绿色标记的地方滚

下,记下在绒布上停止时的位置,再将小球从斜坡上

标有红色标记的的地方滚下,也记下在绒布上停止时

的位置,比较它们的远近。

4.如果课堂时间充分还可以将斜坡的坡度变大,

同样是从一点往下滚,记下小球滚动的距离,进行比

较。

5.实验过后反思在实验的过程中有没有像科学

家那样经历观察、实验、记录、发现的过程。

6.阅读大科学家伽利略做的滚小球实验资料,

观看动画视频,将自己做的实验与大科学家做的实验

进行比较,发现小孩子也和大科学家一样,也能进行

科学研究,所以是小小科学家。伽利略曾在6米多长

的斜面上做过这样的滚球时间,用自制的水漏计时,

他发现:小球越滚越快”。

三、探索大自然的秘密

1.学生先说说教材中问题的答案。

2.你还知道科学家找到了哪些问题的答案。

3.还有一些问题至今没有找到答案,让学生说

说你是怎么想的。

4.说一说还有哪些问题没有找到答案。

5.一起讨论,你觉得这些问题以后会找到答案

吗?

四、小结。

此项用红色字体完成。

实验滚小球的结果怎样?

板书设计

小小科学家

科学家的工作

做实验

课后反思

鼓励学生敢问。从教育观念上更新,采取更适合学生发挥主体性的教学模式,为学生营造一种和谐的宽松气氛,让学生敢想敢问敢于表达的真情实感。使学生感到教师与学生平等相处,一齐探索,研究。

一年级科学学科上册第一单元

学科_科学主备教师使用教师授课时间_2018__ 年_9__月___日

课题 2.小小工程师

课型新授课时序号第1-1课时

教学目标1、通过交流工程师的杰作,让孩子们慢慢体会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工程师的发明、制造,从而产生对工程师的热爱和崇敬之感。

2、在观察、感知中知道工程师是设计、发明、制造产品的人。

3、能够利用简易材料自制一个铅笔加长器,并对设计制作的产品不断改进,体会当一名小小工程师的喜悦和伟大。

重点难点重点:知道工程师是做什么的,经历制作一件物品的过程。

难点:认识工程师的工作与科学家的工作是有区别的,工程师重在设计、发明、制造产品。

教学准备学生分组材料:

(1) 自制铅笔加长器。短的铅笔头、吸管、小木棒、一次性筷子、废旧纸张、剪刀、胶带等。

(2) 商店出售的铅笔加长器成品。

教学过程修改、调整(二次备课)活动一:认识工程师的工作

师:亲爱的孩子们,知道他是谁吗?(不知道),

他是小熊维尼,维尼勤劳、善良,还特别喜欢帮助别

人,今天呢,他要帮助我们认识一些非常伟大的人,

想看看吗?(想)

出示幻灯片

师:请看这个人在干什么?

此项用红色字体完成。

教学

设计

生:画设计图

师:这个人在干什么呢?

生:维修机器

师:他呢?

生:调试产品

师:他们又在干什么呢?

生:制作模型

师:刚才这些人干的工作虽然不一样,但是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猜猜是什么名字?

生:工程师

师板书:工程师

回顾幻灯片:请5名学生逐一介绍:这位工程师在绘图、这位工程师在调试产品、这位在维修机器、这两位工程师在制作模型。

小结:看来不同的工程师,干的工作是不一样的。

【设计意图】利用多媒体展示教学图片,为本节课的学习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孩子丰富的联想,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初步感知同样是工程师,他们从事的工作可能不一样。

师:想一想,你的爸爸妈妈或者亲戚中有没有工程师,他们都是干什么工作的?

生1:修桥

生2:建房子

生3:维修汽车……

活动二、欣赏工程师的杰作

师:维尼也给我们介绍了一位工程师,咱们一起看看好吗?看完以后请告诉大家,这位工程师的名字,它主要是干什么工作的:(播放视频)

师:这位工程师是谁呢?

生:巴布工程师。

师:他主要干什么工作?

生:盖房子。

师:这幢房子就是巴布工程师设计、建造出来的,很漂亮吧!

如果住在这样的房子里,你有什么感觉呢?说一说。

预设生1:我住在里面很舒服。

生2:我住在里面很开心。

生3:我住在里面很幸福。

师:我住在里面也会非常幸福的,这里还有一些工程师的杰作,谁来介绍一下。

预设生1:这位工程师盖的鸟巢,很漂亮……!

生2:这辆高铁跑的很快

生3:我很喜欢这辆汽车

生4:这座大桥很壮观,走在上面我很高兴

生5:工厂的机器上有齿轮。

生6:我家里也有电脑,可以用它来查资料。生7:这个机器人能帮助我打扫卫生。

师:介绍了这么多工程师的作品,你还知道哪些东西是工程师设计、制造出来,请说给大家听。

预设生1:冰箱

生2:手机

生3:摩天轮

生4:宫殿

生5:地铁:

生6:云轨

师:大家看到了、知道了那么多的作品都是工程师设计、制造出来的,你心里有什么话想说给工程师听:

生1:你们真伟大,我要向你学习。

生2:你们要设计这么多东西,非常辛苦,一定要注意身体。

生3:你们设计的作品太漂亮了,我长大了也想当工程师。

生4:你们设计的飞机坐上去真舒服,还能看见蓝天和白云

小结:像这些天上飞的飞机、地上跑的汽车、家里用的电脑,都是工程师设计、制造出来的,是他们改变了我们的生活,让我们的生活越来越方便、越来越好!我们用最热烈的掌声感谢一下工程师们……

生:一、二、三你最棒、一、二、三你最棒!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工程师设计的物体的图片以及孩子们说出的生活中的那些物体都是工程师设计制造的,激发他们对工程师的崇敬和热爱,树立好好学习将来为国家、为人类做出贡献的强烈愿望!

师:我看呀,黄瑾玉和张若曦也想当工程师了,是不是呢?其实工程师并不神秘,他就在我们身边。教室里的每个人都是小小工程师?相信吗?谁来说一说你都设计、搭建了哪些作品?

预设生1:我用积木搭了一个房子。

生2:我用乐高拼了一辆汽车

生3:我用七巧板设计了一艘轮船。

生4:……

师:你看自己多棒的!

用热烈的掌声夸一夸自己:一二三我最棒、一二三我最棒。维尼也很棒哦,他用积木搭建了房子、用七巧板设计了一艘大船……但是他现在遇到点困难,谁愿意帮他?

活动三、体验工程师的工作

音频播放:

我的这三只铅笔太短了,是扔掉呢还是继续用呢?

师:谁愿意帮助他呢?

生:继续用……

师:这铅笔也太短了,为什么不扔掉呢?

生1:太浪费了。

师:你们真是勤俭节约的好孩子。如果继续用,新的问题又来了?

播放音频:可这也太短了,怎么用呀,大家能帮我想想办法吗?

生1:把铅笔变长、加长。

师:想一想,你用什么方法把它能加长呢?(孩子们互相说一说)

动手操作制作铅笔加长器:每个人用桌子上的材料(小棒、废纸、吸管)做一个铅笔加长器(限时两

分钟)

汇报:

1、任意选两只铅笔加长器,比较哪一只做的好,

为什么?

2、和买来的铅笔加长器比较,它们好在哪里?

生:买来的漂亮、结实、能直接用;自己做的颜色丰富、而且是自己动脑筋想出来的,用起来很开

心。

师:把自己制作的铅笔加长器举起来让大家看,并说一说这节课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要问

吗?

总结:这节课你们收获那么多,还提出了自己的问题,其实呀这些问题都能用这句话来解决,读读看:

用眼睛观察、用大脑思考、用双手创造!

希望大家好好学习,长大以后像工程师一样为国家做出贡献!

你还知道哪些工程师的杰作?

板书设计

小小工程师

设计、制造、发明

课后反思

身边的废旧材料:报纸、吸管、空心塑料管、小竹筒,甚至木棒、塑料棒等学具箱里的配套学具电子教材中的铅笔加长器使用录像有些学生身边可能有铅笔加长器,也可作为课堂资源。

一年级科学学科上册第一单元

学科_科学主备教师使用教师授课时间_2018__ 年_9__月___日

课题 3.上好科学课

课型新授课时序号第1-1 课时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能够说出数字化科学实验室与一般教室的不同,了解科学实验室的用途。

2. 通过比较水的多少和水温高低的探究活动,初步感知科学探究活动的基本步骤,同时认识到科学课上要遵守规则。参与制定上好科学课的规则,并愿意遵守这些规则。

3.初步建立合作学习的意识以及愿意分享科学探究成果的好习惯。

重点难点重点:制定科学课的规则并在活动中遵守规则。难点:能够在活动中有规则意识并主动遵守。

教学

准备

细而高的瓶子、粗而矮的瓶子,染色用的颜料,有刻度的瓶子,抹布。

教学过程修改、调整(二次备课)

教一、谈话导入

小朋友们,在前两节课的学习中我们已经了解了

科学家和工程师们是怎样开展科学研究和科技制造

的。想不想像他们一样开展我们自己的科学探究呢!

(学生反馈)今天我们一起来“上好科学课”。(板

书课题:上好科学课)

教师指示课题,全班同学跟着老师读一读课题。

二、熟悉环境

(一)观察实验室的特点

科学课不同于其它课程,它有专用的教室,叫实

验室。我们现在身处的就是我校的数字化实验室。请

大家仔细观察一下,说一说我们所在的数字化实验室

与你们平时上课的普通教室有什么不同呢?。

学生观察,小组交流交流,教师适当引导:重点

关注以下方面:实验室课桌椅的摆

放;实验室里的物品;实验室里通水通电的情况等

等。)

此项用红色字体完成。

学设计

(二)了解实验室的功能

刚才大家发现了很多数字化实验室的不同之处。想一想,我们的实验室为什么要这样布置呢?

学生自主思考,小组内交流尝试说说原因。

班级中汇报,教师适当点拨。课件显示实验室的功能。(以图片为主,呈现实验、

信息采集等内容)

三、探究新知

刚才大家观察并了解了我们的数字化实验室,想不想现在我们就在这里像科学家一样开展科学探究活动呢?

教师出示两个瓶子(一个细而高A,一个粗而矮B,瓶中装有高度不同的水)大家对这两瓶水感兴趣吗?围绕这两瓶水,你们都想研究些什么?

学生自由提出问题,教师相应引导。

(一)比较哪瓶水多

1.猜一猜(提出假设)

谁来猜一猜老师手中那一个瓶子里的水多?学生进行预测,说一说预测的理由。

2.想一想(设计方案)

刚刚只是大家的猜测,猜测只是科学探究的开始。接下来,我们要进行科学的验证。想一想,你有什么办法能比较出两瓶水的多少呢?你需要什么材料?

学生自主思考,小组内交流。

班级中汇报,教师相应点播:(方法一:找一个一样的高瓶子,将矮瓶子里的水倒入高瓶子进行比较;方法二:找一个一样的矮瓶子,将高瓶子里的水倒入矮瓶子进行比较;方法三:找两个同样的带有刻度的瓶子(量筒或量杯),将两瓶水分别倒入进行比较。……)

3.做一做(搜集证据)

看来大家都有自己的方法。在作实验之前,老师想提醒大家要小组合作,选择合适的方法,比较出水的多少。你们能做到吗?

学生领取材料,进行活动,教师巡视关注学生实验中的行为举止。

4.说一说(交流汇报)

哪个小组愿意到前面来跟大家汇报一下你们的验证过程和结果呢?

各小组汇报,教师引导学生适当点评。

(二)初定课堂规矩

作实验有趣吗?老师感受到了大家做实验室的热情,但也看到了一些不好的行为,老师认为我们应该总结一下,在刚才做实验的过程中,哪些行为好?哪些行为不好?

学生回忆,小组内交流,说一说哪些做得对,哪些做得不对。

(预设:好的行为:交流声音很轻、人人有序操作、材料轻拿轻放、实验过后及时清理桌面……不好的行为:大声吵闹、不听指挥、争抢器材、桌上到处是水、没有人人参与……)

刚刚做的好的地方,我们要继续保持,做得不好的地方,我们要改正。大家能做到

吗?

(三)比较哪瓶水的水温高

1.提出假设

教师出示两个瓶子(一个口小,一个口大,瓶中装有不同温度的水)谁来猜一猜老师这里哪一个瓶子里的水温度高?

学生进行预测,填写在记录单中。

2.设计方案

刚刚只是大家的猜测,猜测只是科学探究的开始。接下来,我们要进行科学的验证。想一想,你有什么办法能比较出两瓶水的温度高低?你需要什么材料?

学生自主思考,小组内交流。

班级中汇报,教师相应点播:(方法一:用手摸来感觉;方法二:用温度计测量;方法三……)

3.搜集证据

看来大家都有自己的方法,这一点真好。大家知道我们现在在哪里吗?我们身处的数字化实验室有它的优势。我们可以使用数字化的采集器,精准的测出每一瓶的水温,比较出水温的高低。你们想试一试吗?(学生:想)

教师介绍数字化温度传感器,讲解连接方法。学生领取材料,学生分组动手连接。教师关注学生的行为举止。

教师用微视频介绍软件操作使用方法。学生观看学习,学生动手练习。学生领取材料,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视关注学生实验中的行为举止。

4.交流汇报

哪个小组愿意到前面来跟大家汇报一下你们的验证过程和结果呢?各小组汇报(带着实验报告单到前面来汇报),教师引导学生适当点评。

(四)制定课堂规则

1.自我评价

在刚才做实验的过程中,你认为自己的表现怎么样?学生回忆,小组内交流,说一说哪些做得对,哪些做得不对。

2.制定规矩:

遵守规则对上好科学课很重要,下面一起来制定

上好科学课的规则好不好?学生小组内交流,班级汇报。教师相应引导。(除了刚才这些,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我们注意的?)

3.达成共识

课件显示实验课的要求,带领学生齐读规则,记在心里。

四、课堂总结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熟悉了数字化科学实验室,围绕着两瓶水探究了两个问题,并且一起制定了科学课的规则。希望大家以后在课堂上能自觉遵守纪律、遵守规则,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学习科学。

科学课规则是什么?

板书设计

上好科学课

哪些行为是不对的?

课后反思

整节课中对课题重点、难点进行质疑,既有利于学生深入探究本课主题,同时,也有助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围绕这一课题进行教学。

一年级上册科学学科第二单元单元备课

主备教师_ 使用教师_

教材分析

观察是人认识自然的基本方法,也是小学生学科学的重要方法。在科学探究过程中,我们在观察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再借助观察获得发现,进而形成合理的解释和结论。科学离不开事实的证据,而事实证据的获得则离不开观察。

观察是所有科学的基础。从个体的认识来看,观察是儿童认识世界的基本

方法。婴儿呱呱坠地,就开始用感官从周围世界获取信息。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观察能力逐步发展,这不仅增强了他们获取信息的能力,更有助于他们区分主观的世界和客观的世界,为学习小学科学课程做准备。所以本套教材在指导学生初步了解科学是什么之后,即以观察为起点,着力于小学生科学思维的培养。

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对自然事物充满了好奇心和求知欲,对周围的事物总是想摸一摸、看一看、闻一闻……这些都是人类探究世界的本能的观察行为。本单元将以学生感兴趣的游戏活动为载体,在解决一个又一个他们感到好奇的小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明白观察伴随着今后科学探究的每一步,逐渐学会各种观察的方法,养成认真观察的好习惯,培养良好的观察能力和观察品质。

学习目标1.识别感觉器官,运用某种感官观察并描述事物的特点。

2.通过做动用多种感官观察物体的活动,获得关于事物的更多信息。

3.使用简单的工具帮助感官观察事物,发现工具延伸了感官的功能。与同学共同完成观察活动,交流自己的发现,感受发现的乐趣。

课时安排

二单元用感官观察

4.认识感官 2课时

5.感官总动员 1课时

6.借助工具观察 1课时

一年级科学学科上册第二单元

学科_科学主备教师使用教师授课时间_2018__ 年_9__月___日

课题 4.认识感官

课型新授课时序号第1、2 课时

教学目标1.通过与同伴互相指认眼、耳、鼻、舌、皮肤的活动,说出它们都是感觉器官(感官)

2.观赏视频或阅读图片资料,知道动物也通过眼、耳、鼻等感知环境,并且有些动物的感官很灵敏。

3.在用感官观察的活动中,尝试描述并交流物体在颜色、形状、声音、气味、味道、粗糙光滑、冷热等方面的特点。

重点难点重点:知道利用感官观察,可以获得关于事物的很多信息。

难点:能描述并交流物体在颜色、形状、声音、气味、味道、粗糙光滑、冷热等方面的特点。

教学

准备

各种声音的录音片段。

教学过程修改、调整(二次备课)

教学

设活动一:观看图片,认识感觉器官包括眼、耳、鼻、

舌、皮肤,皮肤遍布全身

设计意图:

本环节意在整理学生对感官的已有认识,明确感

觉器官的概念,激发兴趣,引人利用感官进行的观

察活动。

教学过程:

针对刚入学的小学生,本环节设计可以引领学生

观看教材中可爱的图片,采用游戏、故事、漫画等生

动有趣,浅显易懂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注意事项:

特别强调,手不是感觉器官,手上和遍布人的全

身的皮肤是一种感觉器官,是人体最大的感觉感官。

活动二:观察图片,找出不同小动物,描述小动物

的颜色、形状、大小等特征

设计意图:

用眼睛看是学生最熟悉的观察方法,所以教学设

计从用眼睛看开始,带领学生进入观察的第一步。

做“找小动物”的活动,是一个儿童及成人都特

别喜欢的游戏,通过这个有趣的活动,激发学生用眼

睛仔细观察事物的兴趣。

教学过程:

在学生交流己找到哪种小动物的过程中,可以给

学生提出问题:

这个小动物是什么样的?

从而引导学生从颜色、形状、大小等方面描述观

察对象,以提升学生的描述技能。

学生对自己找到的小动物进行描述时,教师可以

对学生的表达给予帮助,例如:你讲给大家听的时候,

可以说说小动物个头的大小,身休的形状、颜色;如

果讲不出它的名字就说不知名的虫子或动物。

注意事项:

刚入学的小朋友描述水平较低,教师可以帮助他

们用一些科学同汇表达,但不要轻易打断学生的表

述,也不必对学生的描述准确度作太高的要求。

活动三:用其他感觉器官观察物体。描述物体在

气味、味道、轻重、厚薄、粗细、光滑等方面的特征。

此项用红色字体完成。

计设计意图:

这部分内容包括用耳听、用鼻闻、用舌尝、用皮肤触摸四个活动。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知道观察不仅仅是用眼睛看,还包括动用其他感官去观察。

教学过程:

创设故事情境或其他问题情境将这几个并列且各自独立的活动整合成几个综合的活动。

将用眼睛看和用耳朵听的观察活动整合起来,创设走进森林的情境去发现图片中的小动物,利用录音机听森林中的风声雨声流水声、小动物发出的声音等;将用鼻闻和用舌尝的活动整合起来,去辨别盒子里究竟是哪种水果等;快下课时,领学生到操场上用手、脚等感受草地、沙地、水泥地,说出自己的不同感觉。(主采)

活动四:读图,了解有些动物的感觉器官很灵敏。设计意图:

利用图片资料或视频资料,将对人的感觉器官的认识推演到动物世界,加深对感觉器官的认识。

教学过程:

教学时,组织学生阅读教材图片资料或观看视频资料。然后组织学生拓展交流:你还知道哪些动物的感觉器官也有了不起的功能?

进一步提出问题:既然不同的感官有不同的作用,当一种感官不能解决问题的时候,该怎么办呢?引入对下一节课的学习。

把人的感官和它能做的事连线

板书设计

认识感官

眼睛、耳朵、舌头、

鼻子、手

课后反思

引导学生会问。有的学生不会提问,是因为他们不知从哪入手,不知提什么样的问题。起始阶段,我注意透过示范提问,向学生展示发现问题的思维过程,使学生受到启迪,有法可循。此外还注意启发引导,让学生尝试提问,由易到难逐步上升。

一年级科学学科上册第二单元

学科_科学主备教师使用教师授课时间_2018__ 年_9__月___日

课题 5.感官总动员

课型新授课时序号第1-1 课时教

学目标1.通过品茶、观察蜡烛等活动,说出认识一种事物需要动用各种感官。

2.在做品茶活动和与同伴观察蜡烛的活动中,尝试发现并交流事物更多的特点。

重点难点重点:知道全面认识一种事物需要动用各种感官。难点:能动用各种感官观察并描述事物的特点。

教学准备学生分组材料:

菊花茶、绿茶、红茶少量,玻璃水杯或塑料水杯三只,热水一大杯。蜡烛一支、火柴一盒。

教师材料:西瓜或挑西瓜的视频。

教学过程修改、调整(二次备课)

教学

设计

活动一:品茶活动,知道吃东西时,舌头和鼻

子两种感觉器官在同时工作。

设计意图:

通过品茶活动,使学生发现在辨別一种东西时,

有时需要两种感觉器官共同参与才能完成。

教学过程:

考虑到倒热水的安全问题,不宜让低年级学生自

己泡茶然后观察。所以上课前,教师提前泡好菊花茶、

绿茶、红茶三杯茶水备用。

由于泡茶水的准备工作量大,所以本活动可以用

请学生上台演示的方法进行教学。

如果条件允许,组织学生进行分组活动,让学生

都进行品茶体验,效果是最好的。或者布置学生回家

与爸爸妈妈一起做品茶活动,也是很好的办法。

教学注意事项:

品茶活动中,使学生感受到鼻和舌在共同起作用

是很关键的一步。由于低年级学生常常不能控制好自

己的动作,因为鼻子捏不紧而影响到观察效果,所以

教师在此过程中要帮助学生共同完成。

活动二:观察蜡烛点燃前和点燃后的特点。

设计意图:

让学生调动身体各种感觉器官,亲身体验动用多

种感觉器官可以认识事物更多的特点。

教学过程:

让学生动用眼、手、鼻等感觉器官,鼓励学生尽

可能多地找出蜡烛的特点。

观察点燃的蜡烛时,要用手背靠近火焰感知,不

能直接接触火苗和蜡油。教学时,既要鼓励学生大胆

尝试点火,又要强调注意安全。

学生描述蜡烛点燃前和点燃后的特点时,教师可

以引导学生表达:

“我们用眼睛发现什么?”

“我们用鼻子发现什么?”

“我们用手发现什么?”……

注意事项:

教师可以帮助学生点燃蜡烛,强调用火安全。

活动三:观看挑选好吃的西瓜视频或图片。

设计意图:

利用有趣的视频和图片资料,使学生意识到生活

中人们经常动用多种感官来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课前让学生咨询家长挑选西瓜的秘诀。课堂上,要把

学生选西瓜的方法跟感官联系起来。受实际条件的限

制,可以观看挑选西瓜的视频或图片资料,也可以全

班共同挑选一个西瓜。

此项用红色字体完成。

观察点燃的蜡烛,你发现它有什么特点?

板书设计

感官总动员

没点燃的蜡烛点燃的蜡烛

课后反思

探究小组之间的合作是否有效,在分工明确、目的确定的基础上,首先思考学生思维的深度,再思考活动的频率,不可好高骛远。

一年级科学学科上册第二单元

学科_科学主备教师使用教师授课时间_2018__ 年_9__月___日

课题 6.借助工具观察

课型新授课时序号第1-1 课时

教学目标1.通过做用感官直接观察和借助简单工具观察的活动,知道使用简单工具可以观察到事物的更多细节。

2.通过阅读图片资料,知道各种各样的观察工具延伸了人的感官功能。

3.会正确使用放大镜、简易显微镜等观察事物。

重点难点重点:知道使用简单工具可以观察到事物的更多细节。难点:会正确使用放大镜、简易显微镜等观察事物。

教学准备学生分组材料:

(1) 放大镜两个、简易显微镜(2) 蜡烛一支、火柴一盒。教师材料:相关视频。

教学过程修改、调整(二次备课)

教学

活动一:学习放大镜和显微镜的使用方法,用

肉眼、显微镜、放大镜观察自己的指纹,发现不同。

设计意图:

观察指纹的沽动,意在激发学生使用工具观察的

兴趣。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重在指导学生正确

使用工具观察,培养学生使用工具观察的意识。

教学过程:

组织学生用三种方法观察手指指纹时,重点观察

纹路的粗细和凸凹感,能明显发现肉眼与放大镜、显

微镜观察效果不一样。

可以让学生用三种方法观察布料,效果比指纹更

明显,学生会有惊喜发现。

在介绍使用放大镜、简易显微镜的方法时,尽量

让学生说。在这个基础上,教师规范放大镜和简易显

微镜的使用方法。

观察过程中,不过分追求细节,而是侧重于体验

用观察工具能让我们看得更清楚。

活动二:用耳朵直接听和借助听诊器听心跳声,

发现利用观察工具可以获得更多的信息。

设计意图:

在学生体验了观察工具可以帮助人们看得更清

楚之后,本活动使学生继续体验工具还可以帮助人们

听得更真切。

教学过程:

心跳声对于学生来讲并不陌生,从亲自用耳朵听

心跳声,到用听诊器听同学或自己的心跳声,要充分

调动学生利用工具观察的兴趣。

注意事项:

教学时要特别注意组织好课堂教学秩序,让孩子

们静静地听,悄声地进行交流,否则会影响其他同学

听声音的效果。

活动三:认识各种观察工具。简单了解各种具的

作用。

设计意图:

了解更多的观察工具,知道观察工具延伸了人体

的感官功能.体会现代科技帮助人类更好、更广泛地

了解周围事物,解决了生活中的许多问题。

教学过程:

课前适当了解学生对观察工具的了解情况,课上

可以组织学生交流他们的经验。

组织学生交流常见的观察工具,帮助学生梳理这

些工具与人体感觉器官的联系。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准备一些其他观察工具,

教师和学生共同演示使用,丰富学生对各种观察工具

此项用红色字体完成。

计的体验。

注意事项:

本节课认识的是各种观察工具,注意与测量工具,如尺子等有所区别。

课件里的这些观察工具各是什么?

板书设计借助工具观察

放大镜

望远镜

听诊器

课后反思

鼓励学生敢问。从教育观念上更新,采取更适合学生发挥主体性的教学模式,为学生营造一种和谐的宽松气氛,让学生敢想敢问敢于表达的真情实感。使学生感到教师与学生平等相处,一起探索,研究。

一年级上册科学学科第三单元单元备课

主备教师_ 使用教师_

教材分析

本单元和上一单元“用感官观察”一样,都是对“走进科学”单元的具体展幵。科学作为一种认识世界、获取知识的方法,既离不开客观的事实证据,也离不开基于事实的逻辑推理。如果说“用感官观察”重点在于让学生学会运用感官获取事实证据,那么本单元则重在让学生认识到科学是思考的过程。

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小学数学年级各单元课时内容

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小学数学3-6年级各单元课时内容 三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 1.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 2.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 3.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4.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5.笔算两、三位数乘以一位数(不进位) 6.笔算两、三位数乘以一位数(一次进位) 7.笔算两、三位数乘以一位数(连续进位) 8.三位数(中间有0)乘一位数的笔算 9.三位数(末尾有0)乘一位数的笔算 第二单元:千克和克 1.认识千克 2.认识克 3.千克与克的进率 第三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 1.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 2.认识周长 3.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 第四单元: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 1.整十数、整百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 2.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被整除) 3.除法的验算 4.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不能被整除) 5.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不能被整除) 6.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除法) 7.商中间和末尾有0的除法(1)

8.商中间和末尾有0的除法(2) 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 1.解决问题的策略——递增问题 2.解决问题的策略——画线段 第六单元:平移、旋转和轴对称 1.认识平移和旋转 2.认识轴对称图形 第七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 1.认识几分之一 2.认识几分之几 3.简单的分数加、减法 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 1.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和估算 2.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3.乘数末尾有0的笔算 4.两步连乘的实际问题 第二单元:千米和吨 1.认识千米 2.认识吨 第三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 1.解决问题的策略——从问题想起 2.解决问题的策略——画线段图 第四单元:混合运算 1.乘加、乘减混合运算 2.除加、除减混合运算 3.含小括号的混合运算 第五单元:年、月、日 1.年、月、日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doc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经典) 第一单元工具和机械 一、使用工具 1.机械是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 2.螺丝刀、钉锤、剪刀这些机械构造很简单,又叫简单机械。 3.用螺丝刀可以比较方便的把螺丝钉从木头中取出,用羊角榔头可以比较方便的把铁钉从木头中取出。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用途。 二、杠杆的科学 1.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杠杆。 2.杠杆上有三个重要的位置: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着转动的位置叫支点;在杠杆上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杠杆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 3.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省力;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费力;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4.杠杆尺上有支点,左右两边都有到支点距离的标记,是研究杠杆作用的好工具。 5.用三种不同的方法挂钩码,使杠杆尺保持平衡,把你的方法在下图画出来。 三、杠杆类工具的研究 1.省力的是(铁片、羊角榔头、老虎钳、开瓶器),费力的是(火钳、镊子)。 2.常用的杠杆类工具中羊角榔头、老虎钳、开瓶器是省力杠杆;火钳、筷子、镊子是费力杠杆;跷跷板、天平、订书器是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有些杠杆类工具设计成费力的是因为它有方便的好处(如:镊子、钓鱼竿等)。 3.“秤砣虽小,能压千斤”,那是杆秤利用了杠杆原理的结果(提绳是支点,秤砣是用力点,称重物处是阻力点)。 4.我们身体上的前臂骨像是一根杠杆,肘关节是支点,手握物体处是阻力点,上臂的肱二头肌处就是用力点。 5.阿基米德曾说:“只要在宇宙中给我一个支点,我能用一根长长的棍子把地球撬起来。”这里的棍子相当于杠杆。 四、轮轴的秘密 1.像水龙头这样,轮子和轴固定在一起转动的机械,叫做轮轴。螺丝刀是轮轴类工具,它的刀柄是轮,刀杆是轴。 2.在轮上用力带动轴运动时省力;在轴上用力带动轮运动时费力。 3.轮轴可以省力,轮越大,用轮带动轴转动就越省力。所以螺丝刀的刀柄总是比刀杆要粗一些。 4.扳手套在螺帽上组成了轮轴,这时整个扳手是轮,螺帽部分是轴。 5.生活中的轮轴:水龙头、门锁把手、汽车方向盘、扳手、辘轳等。 五、定滑轮和动滑轮

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三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总结

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三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总结 一、填空 1、在我们的周围;(田野)、(花园)、(果园)等地方可以找到土壤. 2、土壤里的小动物有(蚯蚓)、(青蛙)、(蚂蚁)、(屎壳郎)等. 3、土壤固体中的大颗粒为(沙粒;)中等颗粒为(粉粒);细小颗粒为(黏粒). 4、人们根据土粒含量的不同;将土壤分为(沙土、)(壤土)、(黏土)三类. 5、沙粒、粉粒和黏粒三者比例差不多的土壤是(壤土). 6、表层土的养分来自腐烂的动植物的遗体;它们被称为(腐殖质.) 7、(腐殖质)是植物生长的必需肥料. 8、腐殖质越多;土壤越(肥沃). 9、贫瘠的土壤可以通过增加腐殖质加以改良.常用的方法有(种植绿肥)、(收集落叶)、(粪便沤肥). 10、被称为“土壤天然的犁”和“改良土壤的能手”的动物是(蚯蚓.) 11、土壤是覆盖在地球表面的一层(疏松物质;)它为植物提供了(养料)和(水分;)为动物提供了(生存的栖息地);也为人类提供了(住所)和(制作物品的原料).(土壤)是人类和动植物共同的家园. 12、一节1号电池烂在地里;能使(1平方米)的土壤永久失去利用价值. 13、土壤里有(水)、(空气)、(腐殖质)、(沙粒)、(黏粒)、(小石子)等. 14、山区通过(修筑梯田);来防止水土的流失和保持土壤的肥力. 二、判断 1、蚯蚓、屎壳郎、蚂蚁、蜻蜓都是生活在土壤里的动物.× 2、土壤和动植物有着密切的关系.√ 3、在观察土里的小动物时;不要惊吓它们.√ 4、在测量小草根系长度时;要测量每一根的长度;并把长度相.加√ 5、古人将雨后采集的块茎植物带泥放入火中烧烤;块茎植物的中间部分被掏食后;外面的剩余部分就成了不定型的初始陶器.√ 6、陶器、砖都是土壤烧制出来的.√ 7、土壤按照颗粒大小可以分成沙土和黏土两类.× 8、黏粒含量特别多的土壤是沙土.× 9、不同的土壤适合种植不同的农作物.√ 10、我们可以用多种方法来比较沙土和黏土的不同.√ 11、表层土壤中植物生长所需的养分很丰富;下层土提供给植物所需的养分就少多.√了 12、岩床位于土壤和碎石之下的最底层.√ 13、土壤中的细菌和小动物将死亡的动植物分解成养分;供植物生.长√ 14、腐殖质是植物生长的必须肥料.√ 15、在富含腐殖质的土壤里长出的植物细弱;柔软且枯黄.× 16、土壤动物是人类生活不可缺少的助手.√ 17、贫瘠的土壤是没有办法改变的.× 18、土壤是人类和动植物共同的家园.√ 19、开山毁林、滥伐树木会破坏土壤、植被、造成水土流失.√ 20、喷洒农药会增加土壤的肥力.×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小学六年级科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A.南北极不变B.南北极改变C.磁力强弱发生变化 20分)一、填空题。(.电灯在使用过程中把电6能转化为()。 一起时,就直7.当电池的两极被导线接连动.滑轮在生活中的运用,如:旗杆顶端安装的是定滑轮,吊车的吊钩上随生物一起移动的是 1 A.断路B.短路C.通路 滑轮,大型起重机上安装的是滑轮组。 ()。8.猴多生活在炎热的丛林,鱼只能生活在水里等事实说明 B.鱼的生活空间小A.猴的生存本领差2.像铁塔那样骨架式的构造通常叫做框架结构结构。C.各种动物必须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3.根据能源可否再生,将它分为 9.下列植物中属于开花植物的是()。4.电磁铁通电时产生磁性,切断电流后磁性消失。.凤仙花B.海带CA.蕨类.科学家根据动物骨骼的特征,将动物分成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5 .下列动物中属于脊椎动物的是()。10二、选择题。(请你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写在题中的括号内。)(30分) 分))(20三、判断题。(”。x正确的在括号内画“√”,错误的画“ 1).使用杠杆,一定能省力。(x 1.下列简单机械中不属于轮轴的是()。2.鸡蛋能承受较大的重量,是因为鸡蛋皮很厚。(x )A.镊子C.自行车车把.方向盘 B 3.相同的材料改变了形状,它们的抗弯曲能力也会发生变化。(x ).下面不属于斜面应用的是(2 ).我们现在使用的能源绝大部分来自太阳。)4√(A.爬楼梯上楼C.玩跷跷板.螺丝刀拧螺丝钉 B .轮轴的轮越大,轴越小,用轮带动轴转动就能越省力。)5 (√3.人的脚能承受较大的重量,主要是因为()。 6).我们在上坡时感觉到斜面越平缓越费力。(x .脚骨的数量多BA.脚骨组成拱形结构.脚部肌肉发达 C 7.电能可以转

六年级下册最新版音乐(江苏凤凰儿童教育出版社)教案

最新六年级下册音乐(江苏凤凰儿童教育出版社)教案 第一单元鼓乐传情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1、唱:《敲起我的小木鼓》2、动:露一手:节奏听辩与表现 教学目标:1、通过演唱、欣赏、律动、演奏等活动,感受不同地区音乐作品的风格差异。2、学生能积极参与到“以羁大鼓方式表现特定情景”的创造性活动中,通过感受与体验,对我国传统的“锣鼓经”有初步的感性认识;节奏感与动作的协调性得到训练。 教学重点难点:能听辩出前十六和后十六节奏的不同,掌握歌曲中鼓的节奏。 教具准备:录音机、教学磁带、木鼓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1、师生问好:2、明确本学期教学任务,提出新的希望。3、复习必唱歌曲:《国歌》——雄壮地、坚定地、进行曲风格。4、《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精神饱满地、有朝气地。 二、新授:1、学唱歌曲:《敲起我的小木鼓》2、听范唱:让学生感受少数民族佤族的鼓乐风情。3、再听:歌曲为单二段曲式,四二拍。分析:节奏多变,附点节奏、前十六分、后十六分节奏的运用使歌曲欢快并富有动感。衬词“羊买啊塞罗”的反复出现,增添了歌曲的民族特色。 三、精讲精练:1、用”lu”哼唱歌曲旋律,难点重点范唱。2、有感情地朗读歌词。3、轻声跟唱第一段歌词,可分组练唱。4、一起学唱第二段歌词。 四、总结。 五、布置作业:复习巩固歌曲《敲起我的小木鼓》。 六、板书设计:唱:《敲起我的小木鼓》动:露一手:节奏听辩与表现 第一单元鼓乐传情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听:《滚核桃》《非洲鼓魂》2、唱:继续唱歌曲《伊唷勒啦》3、动:以击鼓的方式表现特定的情景 教学目标:1、通过演唱、欣赏、律动、演奏等活动,感受不同地区音乐作品的风格差异。2、学生在欣赏《滚核桃》、《非洲鼓魂》的过程中,感受到“鼓乐”这种特殊音乐表现形式的独特魅力:体验到中国鼓乐和非洲鼓乐的风格差异。进一步开阔音乐视野,对文化的多样性有初步的感受和了解。 教学重点难点:按节奏跺脚、击掌、身体的律动和歌唱结合起来。 教具准备:录音机、教学磁带。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师生问好:2、复习巩固歌曲:a.用“lu”哼唱歌曲旋律。b.唱歌谱两边。

六年级上册科学概念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工具和机械 一、使用工具 1.机械是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 2.螺丝刀、钉锤、剪刀这些机械构造很简单,又叫简单机械。 3.用螺丝刀可以比较方便的把螺丝钉从木头中取出,用羊角榔头可以比较方便的把铁钉从木头中取出。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用途。 二、杠杆的科学 1.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杠杆。 2.杠杆上有三个重要的位置: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着转动的位置叫支点;在杠杆上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杠杆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 3.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省力;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费力;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4.杠杆尺上有支点,左右两边都有到支点距离的标记,是研究杠杆作用的好工具。 5.用三种不同的方法挂钩码,使杠杆尺保持平衡,把你的方法在下图画出来。 三、杠杆类工具的研究 1.省力的是(铁片、羊角榔头、老虎钳、开瓶器),费力的是(火钳、镊子)。 2.常用的杠杆类工具中羊角榔头、老虎钳、开瓶器是省力杠杆;火钳、筷子、镊子是费力杠杆;跷跷板、天平、订书器是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有些杠杆类工具设计成费力的是因为它有方便的好处(如:镊子、钓鱼竿等)。 3.“秤砣虽小,能压千斤”,那是杆秤利用了杠杆原理的结果(提绳是支点,秤砣是用力点,称重物处是阻力点)。 4.我们身体上的前臂骨像是一根杠杆,肘关节是支点,手握物体处是阻力点,上臂的肱二头肌处就是用力点。 5.阿基米德曾说:“只要在宇宙中给我一个支点,我能用一根长长的棍子把地球撬起来。”这里的棍子相当于杠杆。 四、轮轴的秘密 1.像水龙头这样,轮子和轴固定在一起转动的机械,叫做轮轴。螺丝刀是轮轴类工具,它的刀柄是轮,刀杆是轴。

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二年级科学全册教案加教学单元计划

小学二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

教学进度安排

第一单元关心天气 1、今天天气怎么样 教学目标: 1、会设计简单的天气符号,记录天气情况。 2、了解自己遇到的天气情况:雨天、雪天、阴天、下雾天、雷雨等等。 3、认识各种各样的天气符号。 4、认识天气预报,并能从天气预报中读到有用的天气信息。 教学重点:认识各种各样的天气符号。 教学难点:学会阅读天气预报,并能从天气预报中读到有用的天气信息。教学准备:天气符号的图片、教学当天本地区的天气预报情况。 预习要求:关心当天的天气情况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小诗: 关心天气 呼呼呼,起风了, 哗哗哗,下雨了, 雨停了,云散了, 太阳出来了! 走到户外, 去看天上的云彩; 挽起裤腿, 去溅路边的水花。 2、引导学生读一读。 3、教师小结:这首小诗讲了下雨之后,孩子们去户外活动的情况。一般说来,孩子们是最关心天气的了,因为天气好了孩子们才能出去玩。那么,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来关注一下今天天气怎么样。 4、板书课题:1、今天天气怎么样 齐读课题。 二、设计天气符号 1、同学们,今天你们有没有注意一下天气怎么样呢?

学生说一说今天的天气情况。 啊,看样子大家都关注了今天的天气。除了用语言来描述今天的天气,我们还可以最直观的符号来表示今天的天气。 2、教师指导学生设计符号,记录天气情况。 预设:, A、天气晴朗,引导学生:大家看看今天的天气是(晴天),你觉得用什么符号来表示适合呢?从而让学生明白天气晴朗的时候,天空中有一个大大的太阳,我们可以用什么来表示一个大大的太阳呢? B、天气不好,天空中云层很厚,引导学生想想用什么来表示云呢? C、如果是下雨天,再引导学生想一想,怎么表示下雨呢? ………… 3、学生动笔开始设计简单的天气符号,记录今天的天气情况。 教师巡视,了解学生设计情况,并且做适当的指导。 4、学生把自己设计的作品,拿到展示台上面展示给全班同学看,全班评价并从中选出优秀作品。 教师小结:看了大家设计出来记录天气情况的简单符号,老师非常高兴,因为大家的符号设计得非常的漂亮。 5、小提示:同学们,今天外面有风吗?大家有没有感觉到风?风大不大?(有风,但是不大)那我们怎么来记录看不见的风呢? 学生交流讨论。 6、教师小结:我们在记录天气情况的时候,仅仅画上太阳,雨点或者白云,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加上风等一些其他的因素,这样记录的天气情况才更完整,更符合实际情况。 三、认识天气符号 1、教师谈话:同学们,今天的天气情况,我们已经了解过了,并且我们也设计了简单的符号,记录了今天的天气情况,那么同学们还遇到过哪些天气情况呢? 全班交流讨论。 雨天、下雪天、阴天、下雾天、雷雨天、大风天等等。 2、教师出示书本的第三页的四幅图片,引导学生欣赏这些图片了解一些天气情况。 书本第三页上面的四幅图,分别是雪、雷雨、阴、雾四种天气。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册)

人教版一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 全册教材分析 一指导思想 积极贯彻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和“科技教育应从娃娃抓起”的指示,适应“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示,引导少年儿童开展各类科技活动,培养少年儿童科技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少年儿童的科学素质,努力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内容生动活泼,有很大的弹性和开放性。注重突出科学、植物、比较、测量的联系,加强了和其它学科的联系。包括二个单元:植物、比较与测量。根据新科学课程标准,本册重在培养学生以下几种科学素养: 科技探究:知道科技探究涉及的主要活动,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特征。能进行观察、实验、制作等探究活动。对动植物、环境等科学内容进行探究。 科学价值观:保持与发展想知道,爱提问、大胆想象、乐于探究的愿望。关心新事物与生活的联系。正确的理解科学,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互助与合作的学习方式,学习中尊重事实、注重环境保护

和与自然和谐相处。 科技知识:使学生了解生命世界、地球与宇宙世界的一些基础知识。以及运用知识进行科学探究活动。 通过本册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科技课的兴趣,使学生在探究、科学价值观、科技知识二各方面得到发展。 三、教学措施: a)开展生动的科技课,引领学生进行主动地探究学习。 b)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把科学探究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与科学知识目标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技能与社会生活相联系,逐步形成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 c)重视科学与技术的联系。致力于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技术设计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d)树立安全意识。培养学生具有安全参与探究活动的知识、能力和习惯。 四、潜能生培养措施: 根据对学生情况的了解,结合科学课的特点。潜能生主要表现在: 1、对学科知识无学习兴趣; 2、无科学探究意识,科学探究能力差; 3、缺乏合作意识; 4、实践能力不足。

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三年级科学教案(上册)

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教学内容: 本册教学分五单元进行,其内容分别是:我们都是科学家、我眼里的生命世界、生命之源——水、它们是什么做的、提出问题。 教学要求: 1、知道科学探究是为了解决与科学有关的问题而开展的一系列活动,知道科学是什么,知道生活中处处有科学。找出与科学家发明创造的相似之处,认识科学是什么。 2、知道自然界中的物体分为有生命的和没有生命的两大类,知道有生命的物体具有的基本特征。知道植物的共同特征,认识到植物的多样性。知道动物的共同特征,认识到动物的多样性。知道生物的共同特征,知道生命世界是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 3、能够用多种方法证明物体中含有水,会用涂色的方式表示水在物体中的含量。知道动植物的生长、繁殖离不开水。知道家庭、农业、工业、交通、娱乐等领域离不开水。意识到水就像母亲的乳汁,哺育着地球上的所有生命。 4、认识一些常见的材料,知道材料有天然的,也有人造的。能够运用多种感官和方法认识材料。能名对常见材料进行简单分类。意识到人们为了满足各种需求,在不断研究、发明、生产新材料。 5、知道问题可以有多种来源,能针对某一特定的观察、制作情境,提出问题。能对某些结论提出疑问。意识到爱提问是一种好品质,意识到有些结论是不对的,可以大胆怀疑。 教学重点: 1、知道科学探究是为了解决与科学有关的问题而开展的一系列活动,知道科学是什么,知道生活中处处有科学。 2、知道自然界中的物体分为有生命的和没有生命的两大类,知道有生命的物体具有的基本特征。知道植物的共同特征,认识到植物的多样性。知道动物的共同特征,认识到动物的多样性。 3、能够用多种方法证明物体中含有水,会用涂色的方式表示水在物体中的含量。知道动植物的生长、繁殖离不开水。知道家庭、农业、工业、交通、娱乐等领域离不开水。 4、认识一些常见的材料,知道材料有天然的,也有人造的。能够运用多种感官和方法认识材料。能名对常见材料进行简单分类。 5、知道问题可以有多种来源,能针对某一特定的观察、制作情境,提出问题。能对某些结论提出疑问。 教学难点: 1、找出与科学家发明创造的相似之处,认识科学是什么。 2、知道生物的共同特征,知道生命世界是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复习(修订精华版)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复习(修订精华 版) https://www.doczj.com/doc/d72650327.html,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复习资料姓名: 第一单元工具和机械班级: 1、在工作时,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叫作机械。螺丝刀、钉锤、剪刀这些机械构造很简单,又叫做简单机械。 2、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杠杆。它有三个点,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转动的位置叫支点。 3、杠杆尺平衡时,左边的钩码数乘以格数等于右边的钩码数乘以格数。 4、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费力。 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省力。 5、像水龙头这样,轮和轴固定在一起,可以转动的机械叫做轮轴。 6、像旗杆顶部的滑轮那样,固定在一个位置转动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可以随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动滑轮。 7、把动滑轮和定滑轮组合在一起使用,就构成了滑轮组。 8、像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斜面。 9、斜面的坡度越小,在斜面上提升物体所用的力就小,斜面的坡度越大,在斜面上提升物体所用的力就大。螺丝钉的螺纹越密,旋进去就越省力。 10、链条与两个齿轮啮合,起到传递动力的作用,使自行车运动。 2

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 1、很多的房屋和桥梁都是依靠直立的材料柱子和横放的材料横梁支撑住的。它们受压时,横梁比柱子容易弯曲和断裂,所以,如何增强横梁抗弯曲能力是建筑上很重要的问题。 2、材料的宽度越宽,抗弯曲能力越强;材料的厚度越厚,抗弯曲能力越强。材料的宽度和厚度中,厚度更多地影响材料抵抗弯曲的能力。 3、改变薄板形材料的形状,实际上都是减少了材料的宽度而增加了材料的厚 度。虽然减少材料的宽度降低了一些抗弯曲能力,但增加了厚度,就大大增强了材料的抗弯曲能力。 4、拱形受到压力时,能把压力向下和向外传递给相邻的部分。拱形受到压力时会产生一个向外推的力,能抵住这个力,拱就能承载很大的重量。 5、圆顶形可以看成拱形的组合,它具有拱形承载受压力大的优点,而且不产生向外推的力。球形在各个方向上都是拱形,这使得它比任何形状都坚固。 6、生物体中的拱形:人的头骨、拱形的肋骨、贝壳、乌龟的壳、鸡蛋、接近圆形的水果。 7、骨架式的构造叫做框架结构。框架结构中,三角形框架比四边形框架更加稳固,四边形框架容易变形。 8、不容易倾倒的塔结构往往是上小下大,上轻下重的,框架结构,中空,可以减小风的阻力。 9、桥面在拱下方的拱桥,桥板可以拉住拱足,抵消拱向外的推力。桥面被水平方向的力拉紧,还增加了桥面的抗弯曲能力。 第三单元能量 1、1820年,丹麦科学家奥斯特把通电导线靠近指南针,发现通电导线可以产生磁性,为人类大规模利用电能打开了大门。 2、用线圈和指南针可以做成电流检测器,检测电池中有没有电。 3、由线圈和铁芯组成的装置叫电磁铁。做电磁铁实验时,因为用的导线较短,这个电磁铁是很耗电的,不要把它长时间接在电池上。 4、电磁铁的南北极与线圈缠绕的方向、电池正负极的接法有关。 5、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圈数有关:圈数少磁力小,圈数多磁力大;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使用的电池数量有关:电池少则磁力小,电池多则磁力大;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粗细长短、铁芯粗细长短等因素有一定关系。 6、电动机由磁铁、绕着线圈的铁芯、换向器、电刷组成。换向器的作用是接通电流并转换电流的方向。 3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复习(修订精华版)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复习资料姓名: 第一单元工具和机械班级: 1、在工作时,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叫作机械。螺丝刀、钉锤、剪刀这些机械构造很简单,又叫做简单机械。 2、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杠杆。它有三个点,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转动的位置叫支点。 3、杠杆尺平衡时,左边的钩码数乘以格数等于右边的钩码数乘以格数。 4、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费力。 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省力。 5、像水龙头这样,轮和轴固定在一起,可以转动的机械叫做轮轴。 6、像旗杆顶部的滑轮那样,固定在一个位置转动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可以随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动滑轮。 7、把动滑轮和定滑轮组合在一起使用,就构成了滑轮组。 8、像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斜面。 9、斜面的坡度越小,在斜面上提升物体所用的力就小,斜面的坡度越大,在斜面上提升物体所用的力就大。螺丝钉的螺纹越密,旋进去就越省力。 10、链条与两个齿轮啮合,起到传递动力的作用,使自行车运动。 11、各种简单机械的比较:

12、各类型滑轮: 13、自行车上的各部分应用了哪种简单机械? 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 1、很多的房屋和桥梁都是依靠直立的材料柱子和横放的材料横梁支撑住的。它们受压时,横梁比柱子容易弯曲和断裂,所以,如何增强横梁抗弯曲能力是建筑上很重要的问题。 2、材料的宽度越宽,抗弯曲能力越强;材料的厚度越厚,抗弯曲能力越强。材料的宽度和厚度中,厚度更多地影响材料抵抗弯曲的能力。 3、改变薄板形材料的形状,实际上都是减少了材料的宽度而增加了材料的厚度。虽然减少材料的宽度降低了一些抗弯曲能力,但增加了厚度,就大大增强了材料的抗弯曲能力。 4、拱形受到压力时,能把压力向下和向外传递给相邻的部分。拱形受到压力时会产生一个向外推的力,能抵住这个力,拱就能承载很大的重量。 5、圆顶形可以看成拱形的组合,它具有拱形承载受压力大的优点,而且不产生向外推的力。球形在各个方向上都是拱形,这使得它比任何形状都坚固。

六年级下册最新版音乐(江苏凤凰儿童教育出版社)教案1

第一单元鼓乐传情 第一课时《敲起我的小木鼓》 教学目标: 1、通过演唱、欣赏、律动、演奏等活动,感受不同地区音乐作品的 风格差 2、学生能积极参与到“以羁大鼓方式表现特定情景”的创造性活动中,通过感受与体验,对我国传统的“锣鼓经”有初步的感性认识;节奏感与动作的协调性得到训练。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师生问好: 2、明确本学期教学任务,提出新的希望。 3、复习必唱歌曲:《国歌》——雄壮地、坚定地、进行曲风格。 4、《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精神饱满地、有朝气地。 二、新授: 1、学唱歌曲:《敲起我的小木鼓》 2、听范唱:让学生感受少数民族佤族的鼓乐风情。 3、再听:歌曲为单二段曲式,四二拍。分析:节奏多变,附点节奏、前十六分、后十六分节奏的运用使歌曲欢快并富有动感。衬词“羊买啊塞罗”的反复出现,增添了歌曲的民族特色。 三、精讲精练: 1、用”lu”哼唱歌曲旋律,难点重点范唱。 2、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3、轻声跟唱第一段歌词,可分组练唱。 4、一起学唱第二段歌词。 四、总结。 五、布置作业:复习巩固歌曲《敲起我的小木鼓》。 六、板书设计: 唱:《敲起我的小木鼓》动:露一手:节奏听辩与表现

第二课时《滚核桃》《非洲鼓魂》教学目标: 1、通过演唱、欣赏、律动、演奏等活动,感受不同地区音乐作品的 风格差异 2、学生在欣赏《滚核桃》、《非洲鼓魂》的过程中,感受到“鼓乐” 这种特殊音乐表现形式的独特魅力:体验到中国鼓乐和非洲鼓乐的风格差异。进一步开阔音乐视野,对文化的多样性有初步的感受和了解。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a.用“lu”哼唱歌曲旋律。 b.唱歌谱两边。 c.唱歌曲并在有关地方加上节奏用手敲击 d.请一组同学以结束句的四小节为歌曲的前十六小节伴唱,感受“do,re,mi”三个音在歌曲中起的重要作用。 e、结合录音范唱进行歌表演。 二、新授: 1、欣赏:苏南吹打乐《非洲鼓魂》——这是一首粗吹锣鼓曲,用大唢呐和全套大击乐器演奏,是苏南吹打乐队组合的一种。 2、要求:a.听完说说你对乐曲情绪的感受。B.随着老师弹奏的主旋律,念一念下面的锣鼓节奏。 3、学唱刚果民歌《伊唷勒啦》。 三、精讲精练: 1、听范唱,让学生感受非洲音乐的风格。 2、再听,学生轻声跟唱,反复模唱歌曲。 3、再按教材中的节奏谱练习“跺脚、“击掌”然后反复跟录音模唱歌曲,边唱边按节奏跺脚、击掌。 4、分组进行歌表演。 5、用”lu”哼唱歌曲旋律,难点重点范唱。 6、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7、轻声跟唱第一段歌词,可分组练唱。 8、一起学唱第二段歌词。 四、布置作业:复习巩固刚果民歌《伊唷勒啦》。

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第一单元:认识负数 教学内容: 1、认识负数:教材第1 — 6页例1 —例4以及练习一 2、实践活动:面积是多少第10 — 11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知道负数和正数的读、写方法,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 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中的简单联系。 3、通过学生的实践操作,让学生初步体会化难为易、化繁为简的解决问题的策略,为后面学习多边形面积的计算做些准备。 教学重点:正数、负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课时安排:3课时 (1)认识负数的意义 教学内容:p.1、2,完成第3页的练一练和练习一的第1~5题 教学目标: 1、在现实情境中了解负数产生的背景,理解正负数及零的意义,掌握正负数表达方法。 2、能用正负数描述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如温度、收支、海拔高度等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3、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在现实情境中理解正负数及零的意义。 教学难点:用正负数描述生活中的现象。 教学准备:温度计挂图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通过复习,你知道这节课要学什么么?(板书:负数) 说我们以前认识过哪些数?(自然数、小数、分数) 分别举例。指出:最常见的是自然数,小数有个特殊的标记“小数点”,分数有个特殊标记是“分数线”,你知道负数有什么特殊标记么?(负号,类似于减法) 二、学习例1: 1、你知道今天的最高温度么?你能在温度计上找到这个温度么? 介绍温度计:(1)℃、℉,我们中国人用摄氏度为单位,即℃;℉是华士度,是欧美国家用的。(2)以0为界,0上面的温度表示零上,0下面的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认识机械指的是利用力学原理组成的各种装置。杠杆、滑轮、斜面等都是机械。简单机械又被人们习惯地称为工具。 过程与方法:常识在实践中解决指定的科学问题(如拔图钉、铁钉和木螺钉),发现做同样的事情,用不同的工具效果是不同的,并从中了解更多的常用工具。 情感、态度、价值观:意识到工具和机械可以帮助我们做一些事情,恰当地选用工具和机械可以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 【教学重点】选用不同工具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选择不同工具解决问题的原因讨论。 【教学准备】 记录表(学生);常用工具,剪刀、螺丝刀、开瓶器、羊角锤、小刀、镊子、 老虎钳(教师);钉有三个图钉、2个铁钉、两个木螺丝钉的木板一块。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这个漂亮的窗花剪纸是用什么工具制作出来的?(出示窗花剪纸)。 剪刀除了能剪窗花之外还能做些什么事?(剪绳、剪指甲……) 那么锤子能帮助我们做哪些事情?(出示锤子) 二、我们用过什么工具 1、在生活中,我们常常用工具来帮助我们做事情,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我们常用的工具(板书课题:使用工具) 2、你还知道哪些工具?他们能帮助我们做什么事?请大家在小组内讨论一下,然后把工具名称和能做的事情填在书本P2表格内。比一比,哪些同学想地更多。 3、小组讨论填表 4 请一个小组上台来介绍,并且可以使用老师讲台上的工具做示范(提供工具)。 5、教师小结:看来同学们对工具的使用已经比较熟悉,并且能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了。那么下面就请大家来帮我解决一个问题。(启后) 三、选用什么工具好 1、老师这里有钉有一些钉子的木板(出示木板), 1)如果要把钉子冲木板中取出来,请问我该选择什么样的工具比较合适? 2)请小组内的同学先观察一下钉在木板上的钉子,思考你需要哪些工具? 3)说说你选择这些工具的理由 2、小组长领材料,组织小组成员开展实验 3、全班交流:说说你们刚才选择的工具是最合适的吗? 分组发言共同评论。 四、完成三项任务的工具选择

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全套教案

让我们荡起双桨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会本课6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力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理解诗歌内容,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练习有感情朗读课文并背诵,并通过想象说出诗歌描绘的情景。 教学难点:指导朗读并启发学生展开想象,感受童年生活的精彩和欢欣,懂得珍惜,懂得热爱。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一支美妙的旋律,谱写着热爱、追求和向往;一曲动人的歌曲,传唱着理想、幸福与希望。它伴随几代人的成长,回响在许多人的心上。它就是著名词作家乔羽爷爷所写的《让我们荡起双桨》,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这首小诗,去感受它永恒的魅力。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出示词语。 双桨绿树红墙轻轻倒映幸福环绕四周凉爽洒 指名读,齐读 3.指名读课文,纠正读音。 4.通过读诗,大家知道了什么? 一群少先队员课余时间荡舟北海,尽情欢乐。 现在,就让我们也加入他们行列,与他们一起到北海泛舟去吧。 三、问题引领,深入感受

1.“我们”在什么时候荡起了双桨,从哪句可以看出来?默读课文,边读边想,找到相关语句勾画下来。 2.当你们做完了一天的功课,是怎么样的心情?都会玩些什么?(学生自由说痛痛快快地玩,自由自在地欢乐,这就是尽情欢乐。带着你们的体验和感受,好好读一读。) 四、入情入境,读中感受 预设学习过程 1.学习第一节 “让我们荡起双桨……绿树红墙” 你读到这些诗句的时候,眼前一定会出现一幅美丽的画面,能给大家说一说,这画美在哪儿吗?(随机理解“倒映”“环绕”)们置身在如此优美的环境中,怎能不感到快乐。 让我们再来关注“荡起”和“推开”这两个动词,你体会到什么? “推开”本是人的动作,把小船当成人来写,感受到船儿慢慢行进在平静的水面上;从“荡起”可以感受到小朋友荡舟的动作轻快,情绪欢快。 划着几条小船荡漾在碧波上,欣赏如画的美景,怎能不感到快乐?指导读书2.过渡:还有让你感受到快乐气息的语句吗? 学习第二小节 “红领巾迎着太阳……歌唱” 抓“愉快歌唱”体会小伙伴心情愉快,这愉快的歌声把水中的鱼儿都吸引过来,鱼儿真的会望着“我们”,倾听“我们”的歌声吗?谁来读读这四句诗句,读出少先队员的高兴和愉快? 预设:抓“悄悄地”,轻读 我们的歌声太愉快了,太动听了,连水中的鱼儿都情不自禁放轻了动作,生怕打扰我们。 再静下心读一读这几行诗句,如果你是画家,你还会给这美丽的画卷增添什么? 3.学习第三节 尽情欢乐的少先队员在想:是谁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生活?结合整首诗,结合你的生活实际,你会给出怎样的答案? 关爱我们的父母、老师、祖国…… 这首歌创作之时,我们的新中国刚刚成立五周年,少先队员在新中国和共产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工具和机械 一、使用工具 1、机械是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 2、螺丝刀、钉锤、剪刀这些机械构造很简单,又叫简单机械。 3、用螺丝刀可比较方便地把螺丝钉从木头中取出,用羊角榔头可以比较方便的把铁钉从木头中取出。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用途。 二、杠杆的科学 1、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杠杆。 2、杠杆上有三个重要的位置: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着转动的位置叫支点;在杠杆上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杠杆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 3、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省力;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费力;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4、杠杆尺上有支点,左右两边都有到支点距离的标记,是研究杠杆作用的好工具。 5、用三种不同的方法挂钩码,使杠杆尺保持平衡,把你的方法在下图画出来。 三、杠杆类工具的研究 1、省力的是铁片、羊角榔头、老虎钳、开瓶器,费力的是火钳、镊子。 2、常用的杠杆类工具中羊角榔头、老虎钳、开瓶器是省力杠杆;火钳、筷子、镊子是费力杠杆;跷跷板、天平、订书器是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有些杠杆类工具设计成费力的是因为它有方便的好处如:镊子、钓鱼竿等。 3、“秤砣虽小,能压千斤”,那是杆秤利用了杠杆原理的结果提绳是支点,秤砣是用力点,称重物处是阻力点。 4、我们身体上的前臂骨像是一根杠杆,肘关节是支点,手握物

体处是阻力点,上臂的肱二头肌处就是用力点。 5、阿基米德曾说:“只要在宇宙中给我一个支点,我能用一根长长的棍子把地球撬起来。”这里的棍子相当于杠杆。 四、轮轴的秘密 1、像水龙头这样,轮子和轴固定在一起转动的机械,叫做轮轴。螺丝刀是轮轴类工具,它的刀柄是轮,刀杆是轴。 2、在轮上用力带动轴运动时省力;在轴上用力带动轮运动时费力。 3、轮轴可以省力,轮越大,用轮带动轴转动就越省力。所以螺丝刀的刀柄总是比刀杆要粗一些。 4、扳手套在螺帽上组成了轮轴,这时整个扳手是轮,螺帽部分是轴。 5、生活中的轮轴:水龙头、门锁把手、汽车方向盘、扳手、辘轳等。 五、定滑轮和动滑轮 1、像旗杆顶部的滑轮那样,固定在一个位置转动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定滑轮可以改变用力方向,但不能省力。 2、像塔吊的吊钩上可以随着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动滑轮;动滑轮可以省力,但不能改变用力方向。 3、动滑轮可以省力,但不能改变用力方向。 力的大小用测力计来测量,牛顿是力的单位,用字母“N”表示。 六、滑轮组 1、把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使用,就构成了滑轮组。使用滑轮组既能省力,又能改变用力方向。 2、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合在一起为一个最简单的滑轮组,滑轮组的组数越多,就越省力。 3、起重机运用了滑轮组。

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三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总结材料

第一单元 一、填空 1、在我们的周围,(田野)、(花园)、(果园)等地方可以找到土壤。 2、土壤里的小动物有(蚯蚓)、(青蛙)、(蚂蚁)、(屎壳郎)等。 3、土壤固体中的大颗粒为(沙粒),中等颗粒为(粉粒),细小颗粒为(黏粒)。 4、人们根据土粒含量的不同,将土壤分为(沙土)、(壤土)、(黏土)三类。 5、沙粒、粉粒和黏粒三者比例差不多的土壤是(壤土)。 6、表层土的养分来自腐烂的动植物的遗体,它们被称为(腐殖质)。 7、(腐殖质)是植物生长的必需肥料。 8、腐殖质越多,土壤越(肥沃)。 9、贫瘠的土壤可以通过增加腐殖质加以改良。常用的方法有(种植绿肥)、(收集落叶)、(粪便沤肥)。 10、被称为“土壤天然的犁”和“改良土壤的能手”的动物是(蚯蚓)。 11、土壤是覆盖在地球表面的一层(疏松物质),它为植物提供了(养料)和(水分),为动物提供了(生存的栖息地),也为人类提供了(住所)和(制作物品的原料)。(土壤)是人类和动植物共同的家园。 12、一节1号电池烂在地里,能使(1平方米)的土壤永久失去利用价值。 13、土壤里有(水)、(空气)、(腐殖质)、(沙粒)、(黏粒)、(小石子)等。 14、山区通过(修筑梯田),来防止水土的流失和保持土壤的肥力。 二、判断 1、蚯蚓、屎壳郎、蚂蚁、蜻蜓都是生活在土壤里的动物。× 2、土壤和动植物有着密切的关系。√ 3、在观察土里的小动物时,不要惊吓它们。√ 4、在测量小草根系长度时,要测量每一根的长度,并把长度相加。√ 5、古人将雨后采集的块茎植物带泥放入火中烧烤,块茎植物的中间部分被掏食后,外面的剩余部分就成了不定型的初始陶器。√ 6、陶器、砖都是土壤烧制出来的。√ 7、土壤按照颗粒大小可以分成沙土和黏土两类。× 8、黏粒含量特别多的土壤是沙土。× 9、不同的土壤适合种植不同的农作物。√ 10、我们可以用多种方法来比较沙土和黏土的不同。√ 11、表层土壤中植物生长所需的养分很丰富,下层土提供给植物所需的养分就少多了。√ 12、岩床位于土壤和碎石之下的最底层。√ 13、土壤中的细菌和小动物将死亡的动植物分解成养分,供植物生长。√ 14、腐殖质是植物生长的必须肥料。√ 15、在富含腐殖质的土壤里长出的植物细弱,柔软且枯黄。× 16、土壤动物是人类生活不可缺少的助手。√ 17、贫瘠的土壤是没有办法改变的。× 18、土壤是人类和动植物共同的家园。√ 19、开山毁林、滥伐树木会破坏土壤、植被、造成水土流失。√ 20、喷洒农药会增加土壤的肥力。× 21、抛撒垃圾会使垃圾中的有毒物质侵蚀土壤。√ 22、开窑烧砖会占用破坏大量耕地。√ 23、含沙量越多的土壤,渗水越快。√ 24、任何物质在土壤中都能变成腐殖质。×

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三年级科学上册课程说明书(苏教版)

龙里县第一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材说明书 课程名称: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 课程类型:基础性课程 课程材料: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教科书三年级学科上册课时数:36课时授课教师:三年级科学教师 使用对象:龙里县第一小学三年级学生 使用时间: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 一、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共包括以下五个单元,分别是“认识空气”、“研究土壤”、“固体和液体”、“地球上的水资源”和“人的呼吸和消化”。第一单元主要讲述空气的主要特征以及热空气和冷空气;第二单元讲述了土壤的成分及类型、肥沃的土壤与土壤的保护相关知识;第三单元讲述固体与液体的基本特征、固体的混合与分离实验探究及盐溶液的初步了解;第四单元讲述地球上水的分类及保护水资源;第五单元讲述了人体的构造、人的呼吸及运动、食物在人体内的消化。 二、教学目标 1.能用不同的实验方法证明空气占据空间。 2.在玩注射器的活动中,认识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空气有弹性。 3.能借助其他物体觉察冷热空气的流动,运用实验的方法认识冷热空气流动的规律。 4.通过实地观察和采集土壤,了解土壤在自然界中的样态。观察土壤样木,说出土壤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 5.通过观察土壤颗粒和阅读资料,知道土壤可以按照颗粒大小分成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三类。 6.学会举例说出不同类型的土壤适宜生长什么样的植物。知道什么是腐殖质,知道腐殖质的多少影响土壤的肥力。 7.知道一些小动物和微生物在成肥过程中的作用。

8.知道土壤贫瘠的原因和生产生活中常用的增加土壤肥力的方法。 9.能辨认生活中常见的固体,认识固体的性质。 10.能辨认生活中常见的液体。 11.观察并比较不同液体的性质,会测量液体的体积和质量。 12.认识水平面,知道水平仪的工作原理,学会使用水平仪。 13.能联系生活,举出不同固体混合和分离的例子。 14.探究影响盐等物质在水中溶解快慢的因素,初步学习对比实验的方法。 15.能测量盐或糖在一定量的水中的溶解情况。 16.能用过滤的方法分离水中的不溶物,用蒸发的方法分离水中的溶解物。 17.≡过研讨、阅读和建立模型,能识别出河流、湖泊等常见水体类型。 18.借助研讨、阅读,能说出生活在水体不同位置的淡水生物名称。 19.借助阅读和研讨,体验合理开采和保护地下水资源的重要性。 20.通过交流水的用途及缺水的影响,认识到生产生活都离不开水。 21.乐于多人合作体验淡水资源的有限及可利用淡水资源的供不应求,能说出导致用水量增加的客观原因。 22.了解一些节约用水的方法、措施,树立节约用水的意识,愿意身体力行,节约水资源。 23.通过“解暗箱”的方法,了解并描述呼吸系统的组成、各器官作用及系统的工作流程。 24.通过探究活动,了解人体吸进和呼出气体之间的不同。 25.能够用测量的方法收集三种状态下呼吸次数的数据,通过分析数据知道运动对呼吸有影响。 26.能够使用简易的装置测量肺活量,知道运动可以增大肺活量。 27.了解保护呼吸器官的方法,增强健康意识。 28.能通过图示、指认、模拟等“解暗.箱”的方法,知道并能描述人体的主要消化器官,了解消化过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