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教育史【学制】系统归纳图

中国教育史【学制】系统归纳图

中国教育史【学制】系统归纳图
中国教育史【学制】系统归纳图

中国教育史复习要点

《中国教育史》复习要点 第一章 1、简述夏、商、西周的文教政策。 (一)学在官府 第一,惟官有书,而民无书。第二,惟官有器,而民无器。第三,惟官有学,而民无学。(二)官师合一 1、教师由官吏兼任,官职为当教师的前提条件; 2、师资的选聘任用,均由政府包办; 3、教师无真正的专业精神可言。 (三)政教合一 l、教育与政治的叠合,教化是政治统治的重要手段和内容,施教机构就是行政机构或教育行政管理机构;2、教学内容与官方意识形态密不可分;3、读书与做官发生密切联系。 2、简述秦代的文教政策。 (一)崇法尚刑,以法为教 (二)强化文化学术的高度统一 1、书同文:许慎:“言语异声,文字异形”。丞相李斯将由籀文改造的大篆简化为小篆(又称秦篆),编《仓颉篇》。中车府令赵高编《爰历篇》。太史令胡毋敬编《博学篇》。汉代塾师将三篇合一,统称《仓颉篇》。汉代狱吏程邈创制隶书。 2、行同伦:“黔首改化,远迩同度”。 3、禁私学,以吏为师。“以吏为师”是指在政府机关附设“学室”,由吏对弟子进行教训,以培养刀笔小吏。 4、禁游宦。“游宦”是指通过游说宣传自己的主张,以达到从政做官目的的知识阶层。 5、设三老以掌教化

6、颁挟书令,焚书坑儒 (三)设置博士官 3、了解李斯、赵高、胡毋敬所编写的字书名称。 丞相李斯将由籀文改造的大篆简化为小篆(又称秦篆),编《仓颉篇》。中车府令赵高编《爰历篇》。太史令胡毋敬编《博学篇》。汉代塾师将三篇合一,统称《仓颉篇》。汉代狱吏程邈创制隶书。 4、简述汉初以及汉武帝制定的文教政策。 (一)各家并存,推重“黄老之学”的汉初教育政策 1、重视知识分子作用 2、允许开办私学,恢复各派学术 3、废除挟书令 (二)汉武帝“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 1、“推明孔氏,抑黜百家” 2、兴太学以养士 3、重视选举,任贤使能 5、了解卧碑文、训士卧碑文的对应朝代。 国子监设绳愆厅;立《卧碑文》(明)、《训士卧碑文》(清)。 6、简述古代文教政策基本特点。 一、极为重视对文教政策的制定 二、文教政策充分发挥了为政治经济服务的作用 三、鼓励官学的发展,允许私学发展,私学成为官学的重要补充 四、注意到人才培养与人才选拔任用的联系 五、贯穿着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者并重的精神 六、强调以道德教育为中心 第二章 1、简述学校教育萌生的前提条件。 1、阶级的分化和国家机器的产生 2、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离 3、文字的创造与知识的积累。

中国教育史重点总结知识分享

中国教育史重点总结 1、学校萌芽的传说—学校的名称9 2、西周的六艺教育及其特点 3、辟雍/大学、小学、乡校/官师合一 西周大学教育场所的一种名称。据说辟雍四周环水,中间高地建筑学宫,组成四合式的大院。这些学堂居于不同的方位有不同的用途,而获不同的名称。因其为官方最高学府故称学宫。它的四周有水环绕,又称泽宫。它是教射、比射选士的场所,又称射宫,其实一也。 4、私学的兴起26 (一) 官学见于史传记载的只有两件事,即鲁僖公修泮宫,郑国子产不毁乡校。这些缺乏事迹可供记载说明官学不仅没有新发展而且走向衰落。影响官学衰落的诸多原因中 (1) 贵族子弟命定为统治者,学习文化知识与其权位并无直接联系。他们养尊处优,只图享受而不重教育,缺乏上进精神失去学习动力。官学 (2) (3) 不论国学还是乡学都难以维持。宫廷中的一部分司礼司乐的专家以及其他方面的一些知识分子流散四方,发挥自己的一技之长以传授为业在社会中谋生,造成文化下移的现象。民间分布有多种学术人才, (二) (1) 1 权机构。而士阶层中有许多有才能的人在,活动能量颇大,在政治斗争或军事斗争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2、新兴地主阶级为了扩大自己的经济利益和政治势力也需要士来为自己服务。 3、士从自己的利益和政治立场出发也积极投靠有权势的人,寻找出路,以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 由于政治斗争的需要,养士出现了竞争,养士之风开始形成。社会上有大批自由民争着要成为士,首先需要学习文化知识,从师受教,这就成为新时期教育发展的推动力量。没 (2) 地主阶级迫切需要掌握文化的新人才、以新的思想理论来为他们的利益服务。他们成为促进新的文化机构——私学发展的社会力量。 私学的出现是历史的必然,私学的产生是由于社会发展的需要。私学的发展促进了思想学术上的百家争鸣 5、全面掌握孔丘的教育思想29 重视教育的作用 ——中国自夏商周依赖就有重视教育的优良传统,孔丘继承了这种优良的传统并进一步在理论上加以发展。 ——孔丘认为教育对社会的发展有重要的作用,是立国治国的三大要素之一。教体育事业的发展要建立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之上。治国的基本大纲要解决三个条件即:庶、富、教。 即首先要有较多劳动力,其次要是人民群众有丰足的物质生活,左后要使人民受到政治伦理教育,知道如何安分守己。这三者的先后顺序表明三者之间的关系,庶与富是实施

孙培青《中国教育史》 重点内容整理 第二章 第三节 “六艺教育”

第二章第三节“六艺教育” 一、六艺的内容 西周不论是国学还是乡学, 不论是小学还是大学, 都以“六艺”为基本学科, 只是在要求上有层次的不同。六艺教育起源于夏代, 商代有所发展, 西周在继承商代礼仪教育的基础上, 使它得到发展和充实。 1、礼乐: 奴隶主贵族的礼和乐是密切配合的, 凡是行礼的地方, 就需要有乐。礼乐贯穿于整个社会生活, 体现了宗法等级制度, 对青年一代政治思想、道德品行的培养有重大的作用。 礼:凡政治、伦理、道德、礼仪都包括在内,周礼的教育不仅在于养成礼仪规范,同时具有深刻的社会政治作用,通过礼制表明尊卑上下的等级关系,强化宗法制度和君臣等级制度。 乐:包括诗歌、舞蹈和音乐,是当时的艺术教育,陶冶人的感情,包含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的要求,使强制性的礼转化为人们内在的道德和精神的需求。 2、射御: 射:拉弓射箭的技术。御:驾驭战车的技能。西周的武装力量以战车为主,武士必须有驾驭战车的技术,青年达到一定年龄就要受训练。 3、书数:

书:文字。西周时期把文字构造规律归纳为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六个方面,称为“六书”。当时有了我国最早的儿童识字课本——《史》。这是西周小学主要的教学内容。 数:算法,以及历法等与数字计算相关的知识。这也是西周小学的主要教学内容。 二、六艺的特征 西周的教育内容可以总称为六艺教育。它是西周教育的特征和标志。六艺教育包含多方面的教育因素。它既重视思想道德, 也重视文化知识; 既注重传统文化, 也注重实用技能; 既重视文事, 也重视武事; 既要符合礼仪规范, 也要求个人道德修养。六艺教育有符合教育规律的历史经验, 可供后世借鉴。 三、意义 “六艺”教育经历了夏、商的发展,到西周最为完备,是西周教育的特征和标志。“六艺“既重视思想道德,也重视文化知识;既重视传统文化,也重视实用技能;既重视文事,又重视武备;既要求符合礼仪规范,又要求内心情感修养。总之,“六艺”体现了文武兼备、诸育兼顾的特点,反映了中华文明发早期的辉煌。

中国古代文学史总结

中国古代文学史重点饭粒小童鞋的心血呦~ 一、总绪论问题 中国文学演进的特点:1.首先,文学发展的不平衡。一、文体发展的不平衡。二、朝代的不平衡。 三、地域的不平衡。2.其次,一些因素的互动作用对文学演进的影响。雅俗、文体之间的渗透、复 古与革新、文道的离合。 二、中国文学史分期 上古期:先秦、两汉中古期: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中叶近古期:嘉靖初期至五四运动爆发 三、上古神话 1、神话概念:“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注:人民的 幻想:神话思维。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后来的文学家有意识使用的塑造文学形象的方法:夸张、变形、拟人等。神话对于原始先民的意义是生存性的。) 2、神话分类:创世神话、始祖神话、洪水神话、战争神话、英雄神话、发明创造神话(注:会举例 说明) 3、中国神话蕴含的民族精神:深重的忧患意识、厚生爱民意识、先民的反抗精神 4、上古神话的思维特征:以已观物,以已感物、具体、形象、伴随强烈的情感体验、隐喻性、象征 性 四、《诗经》 1、《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原名《诗》,或称“诗三百”,共305篇,另有6篇笙诗,有目无词。 2、整理方式:献诗、采诗、删诗 3、《诗经》六艺:风、雅、颂、赋、比、兴 风、雅、颂释义:

风:“风”为音乐曲调。“国”为地区、地域。“国风”即地方音乐曲调。诗经有十五国风105篇。 雅:正。指朝廷正乐,西周王畿的乐调。大雅31篇,是西周作品。大部分作于西周初年,小部分作于西周末期。大雅多为上层贵族之作。小雅74篇,西周晚期作品居多,也有东周作品。小雅的作者,既有上层贵族,也有下层贵族,还有地位卑微者。 颂:宗庙祭祀之乐。有周颂31篇、鲁颂4篇,商颂5篇。 4、《诗经》内容:祭祖颂歌、农事诗、宴飨诗、怨刺诗、战争诗(武功诗、徭役诗、厌战诗)、婚姻爱 情诗 5、《诗经》艺术特点: (1)赋比兴(注:赋——铺陈直叙比——比方兴——触物兴词) (2)句式以四言为主,四句独立成章,其间杂有二言至八言不等。 (3)重章叠韵:一唱三叹,旋律回环往复,抒情程度的加深和事件进度的加强。 (4)叠字·双声·叠韵:拟声、状物,富有表现力;增强诗歌的音乐美感。 (5)押韵方式:通常韵脚在句尾,隔句押韵,押偶句韵。 (6)丰富的词汇和修辞手段。 6、《诗经》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1)立足现实,抒情言志:《诗经》开辟了我们诗歌的抒情传统。 (2)“风雅”精神:风,国风,雅,大小雅。“风雅”精神,简单说,就是文学关注现实、反映现实的精神。是后世优秀文学家的共同追求。 (3)比兴传统:《诗经》开创的中国古典诗歌的比兴传统,指诗歌形象思维的特点和有所寄托的艺术表现形式。 五、《左传》等先秦叙事散文

中国教育史知识点归纳

中国教育史 1.原始人群时期的教育 教育内容:简单、名副其实的生活教育 教育方式:综合习惯言传身教(口耳相传、行为模仿) 2.氏族公社末期学校的萌芽 (1)学校萌芽的原因(理解) 政治上,氏族社会末期部落显贵对文化知识的垄断促使教育的分化; 经济上,生产力的发展,剩余产品,体脑分工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可能性; 文化上,文化的发展、知识的积累,尤其是文字的形成,为学校的产生创造了有利条件。(2)学校萌芽的传说(学校的名称) 成均——实施乐教之地 庠——养老与教育 (3)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 ①教育目的一致,教育权利平等; ②以生活经验为教育内容,包含多种方面; ③教育活动在生产生活中进行; ④教育的手段局限于言传身教; ⑤男女教育有区别,根源在于分工; ⑥教育还没有专门的场所和专职人员。 3.西周的学校的特点 A.设置完备 (1)两类:按行政级别分为 国学:设在王城及诸侯国都(中央学校) 乡学:设在国都郊外的六郊(地方学校) (2)两级:按入学年龄分为 小学:在公宫南之左 大学:在郊,天子曰辟雍,诸侯曰泮宫 4.西周教育制度的主要特征——学在官府 (1)学在官府:学术和教育为官方所把持。国家有文字记录的法制规章、典籍文献以及祭祀典礼用的礼器全都掌握在官府,普通百姓根本无缘接触到。 (2)“学在官府”的原因 客观原因:社会生产力低下,影响文化教育的发展。(唯官有书,而民无书;为官有器,而民无器;为官有学,而民无学) 根本原因:奴隶主贵族专制,统治阶级想通过垄断文化教育,在贵族子弟中培养治国人才。(3)“学在官府”的具体表现——官师不分,政教合一 5.西周的教育内容——“六艺”教育 礼乐射御书数 《史籀篇》是中国历史上记载最早的儿童识字课本,已失传。

《中国教育史》读后感及心得体会

《中国教育史》读后感 一读起 看到一文,认识到一人,无论其闻名与否,想说起时,总觉得无从下笔。那种置身于茫茫迷雾中的苍茫感,迫使着我在寻找着一条走出的路径。当一种框架的思想在逐渐产生之时,便寻思着构成框架的经、纬与血脉该是什么。于是,史便成为一条清晰经线存在。 二读法之悟 曾计划着,按照以往的看书习惯的话,估计在规定的时间内难以读完,还会剩下一百多页。没有想太多,或许就是因着一种喜欢的缘故,便只管看了开来。没有想到,提前完成阅读任务。 想起曾经和同事开玩笑地说“要训练提高阅读速度”才能看更多自己想看的好书。现在想来,或许,是因为专攻的缘故,这一想法有希望成为可能。 在读此书的过程中,没有如以前一样同时读几本。而是在看此书很累或没有感觉之时,看一些别的书,这样的阅读体现了主次分明。以一本书为主要内容之时,睡觉前思考与醒来时在被窝里的闲暇便成为了了消化与思考的时间。把一本教材当作小说来阅读,虽然这样的阅读过程会丢失好多,不过,在以理解为主要记忆方式的我而言,或许,这便是对于知识的一种最好吸收方式。不为着什么,只为着自己喜欢,只为着想了解自己

想知道的。或许,这样的放松状态下的阅读,因为着专一,而成为一个思考的整体,或许已在大脑中进行了相关的储存。 三在读之思 1换一种眼光看 喜欢中国历史,一直是站在读故事与背诵的角度去看,作来一种静默的知识存放在了脑海里。从教育的角度去看时,体会到的是教育与中国各阶段社会命运的密切联系,特别是在辛亥革命前夕,关于中国教育与革命的关系的实践,证明了教育对于社会经济与政治的依赖、影响与制约。 从儒家思想统治中国的历史,可以看以曾经使中国一度兴盛,一度又因为宋朱理学的灭人欲的极端而成为中国的桎梏。于是,以太平天国的代表的便举着灭孔反儒的旗帜试图把天下大同的理想实现。在事实的不断证明中,作为封建统治代表思想的儒家思想却又被搬了出来。两次鸦片战争的外来侵略,使得清末的洋务运动一度促进了中国的发展。然而,穿着鞋走新路的尴尬终于被新文化运动所替代。 换一种眼光看历史,从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历史规律中,可以看到,每一种教育思潮,或潮起潮落,总是随着社会的现实需要而存在,其适合

考研中国教育史的复习要点

考研中国教育史的复习要点 1.原始社会的教育有哪些特点? 答:原始社会教育表现出与以店阶级社会教育迥然不同的一些特点:①教育的社会性和无阶级性。原始社会的集体生产与集体生活,决定了其教育也是集体的、公共的、社会性的活动,没有阶级的界限。②教育不是专内的社会活动。原始社会的教育尚未从社会生产和生活中分化出来,它的主要途径是通过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实践来进行。③教育以口耳相传和观察模仿为主要手段,因为原始社会文字尚未出现,也没有专门的教学场所和教师,当时教育手段极为简陋,主要是口耳相传、观察模仿。 2.春秋战国私学的兴起有何意义? 答:春秋战国时期的私学兴起,是中国教育史上的划时代的革命:①它冲破了"正教合一"的枷锁,教育从政治活动中分离出来。完成了学校教育独立化的过程。 ②教师不再是官吏,而成为以教育人为谋生之道的专业化的教育工作者。③扩大了教育对象,使受教育的范围由少数贵族扩大到广大平民,教育的社会基础更为广阔。④有利于教育经验的积累和教育理论的形成,出现了以(学记)为代表的一批教育专著。 3.简述孔子"有教无类"的教育主张。 答:"有教无类"是孔子的办学方针,它规定了孔子办私学的教育对象,其基本含义是,不分华夷,无别贵贱,扩大受教育的对象,使那些愿意学习而在学力、经济条件和时间上又允许的人,都可有受教育的权力和机会。这一教育主张顺应了社会历史进步潮流,打破了少数奴隶主贵族对文化教育的垄断。扩大了受教育的范围,符合教育事业的发展趋势。 4.评析孔子"学而优则仕"的教育主张。 答:"学而优则仕"是孔子的学生子夏提出来的,但它在理论上集中地概括了孔子的教育目的。其基本含义是主张把官职与学习紧密联系起来,有官职的人应该是受:过教育并继续学习的人,受过教育的人应该得到一定的官职,教育就是要培养能治国安民的贤能之士。 "学而优则仕"教育目的论的提出,在当时具有很大的进步意义:①反对不学而仕的世袭制,为平民开拓了从政的道路;②把学优与仕优联系起来,以学优保证仕优,有利于推行贤人治邦,改良社会政治。但是,这一教育目的论对中国古代教育也产生了一些消极影响;①过于突出教育的政治功能,忽视了教育的经济功能,强化了中国"官本位"的传统观念;②以名利为诱饵,使中国知识分子从一入学读书始,就产生严重的功名意识,形成"两耳不闻窗外事,二心只读圣贤书"的传统观念。

中国教育史重点总结教学提纲

中国教育史重点总结

中国教育史重点总结 1、学校萌芽的传说—学校的名称9 2、西周的六艺教育及其特点 3、辟雍/大学、小学、乡校/官师合一 西周大学教育场所的一种名称。据说辟雍四周环水,中间高地建筑学宫,组成四合式的大院。这些学堂居于不同的方位有不同的用途,而获不同的名称。因其为官方最高学府故称学宫。它的四周有水环绕,又称泽宫。它是教射、比射选士的场所,又称射宫,其实一也。 4、私学的兴起26 子产不毁乡校。这些缺乏事迹可供记载说明官学不仅没有新发展而且走向衰 (1) 化知识与其权位并无直接联系。他们养尊处优,只图享受而不重教育,缺乏上进精神失去学习动力。官学以贵族为教育对象,贵族不想学习官学衰落也就成 (2) (3) 国学还是乡学都难以维持。宫廷中的一部分司礼司乐的专家以及其他方面的一些知识分子流散四方,发挥自己的一技之长以传授为业在社会中谋生,造成文化下移的现象。民间分布有多种学术人才,也有记录历史文化、思想学说的古 段。 (1) 1 强有力的政权机构。而士阶层中有许多有才能的人在,活动能量颇大,在政治斗争或军事斗争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2、新兴地主阶级为了扩大自己的经济利益和政治势力也需要士来为自己服务。 3、士从自己的利益和政治立场出发也积极投靠有权势的人,寻找出路,以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 由于政治斗争的需要,养士出现了竞争,养士之风开始形成。社会上有大批自由民争着要成为士,首先需要学习文化知识,从师受教,这就成为新时期教育发展的推动力量。没落的官学已不可能养士,能适应新时期养士需要的就 (2)

私学的兴起适应了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需要。地主阶级迫切需要掌握文化的新人才、以新的思想理论来为他们的利益服务。他们成为促进新的文化机构——私学发展的社会力量。 私学的出现是历史的必然,私学的产生是由于社会发展的需要。私学的发展促进了思想学术上的百家争鸣 5、全面掌握孔丘的教育思想29 重视教育的作用 ——中国自夏商周依赖就有重视教育的优良传统,孔丘继承了这种优良的传统并进一步在理论上加以发展。 ——孔丘认为教育对社会的发展有重要的作用,是立国治国的三大要素之一。 教体育事业的发展要建立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之上。治国的基本大纲要解决三个条件即:庶、富、教。即首先要有较多劳动力,其次要是人民群众有丰足的物质生活,左后要使人民受到政治伦理教育,知道如何安分守己。 这三者的先后顺序表明三者之间的关系,庶与富是实施教育的先决条件,只有在庶与富的基础上开展教育才会取得社会成效。控球时中国历史上最先论述教育与经济发展关系的教育家。 ——孔丘主张在政治上实行利民的德政,反对害民的苛政。为了达到德政的目的,他强调以教育作为施政的基本手段,要宣传忠君孝亲、奉公守礼,这是教育最直接为政治服务的表现。 ——教育能在社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时间里在教育对人的发展有要作用的认识基础上。他在中国历史上首次提出“性相近,习相远”这一理论具有一定的科学性,指出人的天赋素质相近,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天赋必平民天赋高贵、优越的思想。提出这一理论是人类认识史上一个重大的突破,成为人人可能受教育的理论依据。 ——性相近,习相远是孔丘人性论的一个组成部分,他把人性分为三等。他在实践上强调重视教育,这是孔丘教育思想有进步意义的一面,至于他把人性分成等级,并断言有不移的上智和下愚,这是不科学的,是他人性论的一个缺憾。 孔子“有教无类”的思想 1、孔子提倡“有教无类”作为办学方针。这个方针对孔家私学的教育对象做了原 则性的规定,指导着他的教育实践活动,是孔丘教育思想的组成部分。 2、“有教无类“其意为不分贫富贵贱和种族,人人都可以入学受教育。这打破了 贫富贵贱和种族的界限,把受教育的范围扩大到平民,这是历史性的进步。 3、孔子实行有教无类的方针广泛的吸收学生。孔子私学之中各色人物都有实是 有教无类的活标本。 4、意义 ⑴打破了贫富贵贱和种族的界限,把受教育的范围扩大到平民,满足了平民入学受教育的愿望,适应了社会发展需要,这是历史性的进步。 ⑵孔子私学成为当时规模最大、培养人才最多、社会影响最广的一所学校,从总的社会实践效果来看是应该肯定的。 ⑶有教无类是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的进步思想,它打破了贵族对学校教育的垄断,把受教育的范围扩大到一般平民,有利于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

孙培青中国教育史重点总结

孙培青《中国教育史》(第3版)重点总结 1原始时期的教育 原始时期的教育经历两个阶段:一是原始人群阶段,人类的教育刚产生,仅是不成熟的雏形;二是氏族公社阶段,教育得到发展,它的特点较为显著,能体现原始社会教育的本质。氏族公社末期,在教育上出现了阶级差别,将向阶级社会的教育过渡。原始社会的教育以氏族公社阶段的教育为代表,其特点如下: 第一,教育目的一致,教育权利平等。氏族公社是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的,公社成员为了适应社会生活和集体生产劳动的需要,为了身心发展的需要,接受教育训练。集体的社会性的教育活动是为了培养合格的氏族成员,人人都具有平等受教育的权利。 第二,以生活经验为教育内容,包容多种方面。原始社会所积累的经验知识虽然有限,但所学习的知识经验是多方面的,不仅要学习制造生产工具的经验,还要学习公共生活的规范,接受原始的艺术教育和原始的宗教教育。这些是参加氏族社会生活所不可少的。 第三,教育活动在生产生活中进行。教育活动与社会生产劳动、社会生活融为一体,过什么样的生活,就受什么样的生活教育。教育是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进行的,直接为生产和生活服务。 第四,教育的手段局限于言传身教。有声语言作为氏族成员之间交流思想感情的工具,也成为进行教育的重要手段。凡是生产、生活经验的传授,公共生活规范的培养,都是利用口耳相传,并结合实际动作的示范和模仿。当时还没有比言传身教更为有效的教育手段。 第五,男女教育有区别,根源在于分工。由于男女生理、体质的差异,故有男女分工。男女所从事的社会劳动不同,所接受的教育也有区别。男的劳动侧重于狩猎、农耕、放牧;女的劳动侧重于采集、种植、家务、纺织。男女分别劳动,为适应这种需要,也分别进行教育。 第六,教育还没有专门的场所和专职人员。由于教育还没有从生产和生活中分化出来,多数的教育活动是分散进行的,随时随地开展教育性活动。负责教育的是有生产生活经验的长者,长者为师,对年青人进行知识经验的传授,但他们还不是从事教育的专职人员。 到了氏族公社的末期,由于社会条件的变化,教育发生重要的变化,出现了学校萌芽,旧的特点趋于消失,新的特点正在产生。原始社会的教育;不可避免地向阶级社会的教育方向转变。 2夏、商、西周与春秋时期的教育 中国奴隶制社会开始于夏朝。社会的阶级分化,是造成教育发生分化的直接原因。原始社会那种民主平等的教育发生了质的变化,学校由国家来组织和管理,少数贵族才有享受学校教育的特权,其目的是培养、训练居于奴隶之上的统治者。多数从事体力劳动的民众被排除在学校之外,只能在社会生活和生产劳动中接受生活教育和统治者施行的教化。 奴隶社会的教育经历了一个发生发展的兴衰过程。夏代是奴隶社会教育形成的时期,商代时得到进一步发展,至西周则达到鼎盛阶段,到春秋时代就渐趋没落。商对夏的教育制度有所继承和发展,周对商的教育制度又有所继承和发展,西周教育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且具有特色的典型代表。 奴隶社会的经济、政治条件决定了当时只有官学而没有私学,官学机构与政治机构联系在一起,没有分离独立,历史上称这种现象为“学在官府”。西周按行政管理系统,分设国学与乡学,不同等级学校之间存在一定联系。按贵族子弟不同年龄阶段,分设小学、大学,教育内容有习小艺与习大艺之别,而其要求是先后贯通的。西周贵族教育制度在当时是世界

中国近现代史知识点归纳总结

2015年高考中国近现代史13个知识点归纳 高三·中国近现代史·13个知识点·归纳总结 一.中国近代主要不平等条约 1.第一次鸦片战争:《南京条约》、《南京条约》附件 2.第二次鸦片战争:《北京条约》、《瑷珲条约》 3.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w.w 4.八国联军侵华:《辛丑条约》 5、日本侵略中国:《二十一条》(“五九国耻”) (注意:割地的主要条约:《南京条约》、《北京条约》、《瑷珲条约》、《马关条约》) 二.中共成立以来召开的会议 1.中共一大:1921,上海→宣告中共成立 2.中共二大:1922,上海→制定革命纲领3.中共三大:1923,广州→决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及第一次国共合作方针 4.八七会议:1927,汉口→纠正陈独秀右倾错误、决定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 5.遵义会议:1935,遵义→纠正王明“左”倾错误、事实上确立毛泽东的领导地位 6.瓦窑堡会议:1935,瓦窑堡→制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7.洛川会议:1937,洛川→制定全面抗战路线 8.中共七大:1945,延安→确定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9.七届二中全会:1949,西柏坡→决定工作重心转移和革命胜利后中国的转变 10.新政协会议:1949,北京→讨论新中国成立问题(《共同纲领》) 11.一届人大:1954,北京→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2.中共八大:1956,北京→提出社会主要矛盾、党的主要任务、经济建设方针 13.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北京→提出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实行改革开放 14.中共十二大:1982,北京→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5.中共十三大:1987,北京→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党的基本路线 16.中共十四大:1992,北京→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7.中共十五大:1997,北京→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注意:1、党的三代领导集体:遵义会议、十一届三中全会、十四大 2、党的工作重心转移:文家市决策、七届二中全会、十一届三中全会 3、纠正党内的错误:八七会议、遵义会议、十一届三中全会 4、制定国共合作方针:中共三大、瓦窑堡会议 5、党的基本路线形成:十一届三中全会、十三大 6、党的指导思想:七大(毛泽东思想)、十五大(邓小平理论)、十六大(三个代表) 三.中共不同时期的土地政策 1.土地革命时期(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政策: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和债务 路线:靠贫、联中、限富、保中小、灭地主(1931) 作用:农民在经济上政治上翻了身;农民积极参军参战,发展生产 2.抗战时期政策: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 作用:有利于团结农民、地主一致抗日 3.解放战争时期

中国近代史纲要知识点梳理总结

中国近代史纲要知识点梳理总结 绪论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1、在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中,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占主要地位。 2、以个体家庭为单位并与家庭手工业牢固结合的小农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生产结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要地位。 3、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的基本特征是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4、中国封建社会的社会结构的特点是族权和政权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其核心是宗族家长制,突出君权、父权、夫权。 5、中国封建社会的文化体系以儒家思想为核心。 6、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结构,一方面巩固和维系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稳定和延续,另一方面也使其前进缓慢甚至迟滞,并造成不可克服的周期性的政治经济危机。 7、资本主义产生需要两大前提:一是少数人积累大量财富;二是,劳动者丧失生产资料变成自由出卖劳动力的生产者。 8、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标志着世界开始进入资本主义时代。 9、中国近代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把香港岛割让给英国,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等5个港口城市为通商口岸。 10、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a、帝国主义和中国民族的矛盾(最主要); b、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11、反侵略战争等的失败根本原因:a、社会制度腐败;b、经济技术落后。 12、两大任务:a、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b、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1、1856年,俄国二战签订《瑷珲条约》,割去黑龙江以北的6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 2、1860年,中俄签订《北京条约》割去乌苏里江以东40万平方公里领土,割让香港对岸九龙半岛南端和昂船洲给英国,开放天津为通商口岸,向俄国开放伊犁、喀什尔等商埠。 3、1864年,中俄签订《勘分西北边界约记》,割去西北44万平方公里领土。 4、1881年,中俄通过《改订伊犁条约》和5个勘界协议书,割去中国西北7万平方公里领土。 5、1895年,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割去中国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岛屿和澎湖列岛。 6、1901年《辛丑条约》规定外国军队有权在北京使馆区等地留兵驻守。 7、1899年,义和团在山东兴起。 8、《天津条约》允许外国公使常驻北京,开放牛庄、登州、台湾、汉口、九江、南京等十个口岸。 9、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战争。 10、林则徐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组织翻译《地理大全》并编成《四洲志》。 11、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12、严复翻译了《天演论》,他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社会进化论思想为这种危机意识和民族意识提供了理论根据。 13、1894年11月,孙中山创立革命团体兴中会。 第二章对中国出路的早期探索 1、1851年1月,洪秀全率拜上帝教教众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天平天国。 2、《天朝田亩制度》是最能体现太平天国社会理想和这次农民起义特色的纲领性文件。 3、洪仁轩提出的《资政新篇》是天平天国后期颁布的社会发展方案,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比较系统的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中国教育史重点

第一章远古至西周时期的教育 1.简述教育起源的概况。 2.简述原始社会教育的基本特点。 3.试述夏、商、西周时期主要的学校类型及其教育内容。 4.分析奴隶社会教育的特点。 第二章春秋时期 1.简述私学兴起的原因、特点及意义。 2.试论孔子的教学思想及现实意义。 3.试论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及其现代价值。 4.简论墨家的科技教育思想及特点。 第三章战国 1.简述百家争鸣的特点及意义。 2.简述稷下学宫的办学特点。 3.试比较孟子和荀子教育思想的异同。 4.简论《学记》的教学思想及当代价值。 第四章秦汉魏晋南北朝 1.简述汉代文教政策的内容。 2.简述汉代太学的教育活动及特点。 3.分析察举制的主要内容和利弊。 4.简述董仲舒的三大文教政策。 5.试分析九品中正制的内容和主要利弊。 6.简述王充的学习论。 7.试论颜之推的家庭教育思想及当代价值 第五章隋唐五代 1.简述隋唐文教政策。 2.简述隋唐学校教育体制。 3.简述唐代科举制的实施。 4.试论科举制的利弊得失。 5.论述韩愈的人才思想。 6.试论韩愈《师说》中的教育思想。 第六章宋辽金元 1.简述熙宁元丰兴学的主要改革措施。 2.试述书院的特点及对当代高等教育的价值。 3.简述蒙养教材的种类及编写特点。 4.试析朱熹的道德教育思想。 5.简述朱子读书法的基本内容及意义。

第七章明清 1.简述明清文教政策及其特点。 2.简述王守仁童蒙教育思想。 3.简论王夫之的教师观及其现代价值。 4.试分析颜元的实学教育思想及其积极意义。 第八章鸦片战争 1. 试析洋务学堂的类别及特点。 2. 简述留学教育的意义。 3. 试论张之洞“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教 育思想。 第九章戊戌维新 1. 简述“百日维新”中教育改革的内容和历史意义。 2. 试评康有为《大同书》中的理想教育制度。 3. 试论梁启超的师范教育思想及其现代价值。 4. 试分析严复“体用一致”的文化教育观。第十章新政时期 1.简述“癸卯学制”的基本内容及 特点。 2.简述科举制被废除的影响。 第十一章中华民国初期 1.简述民国教育宗旨的主要内容。 2.简述“壬子癸丑学制”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3.简述蔡元培“五育并举”教育思想的基本内容及意义。 4.试论蔡元培“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思想及现代价值。 第十二章北京政府时期 1.简述科学教育思潮的主要内容。 2.简述职业教育思潮对我国教育发展的影响。 3.试析实用主义教育思潮对中国教育的影响。 4.简述主要教育团体的作用与影响。 5.试论《壬戌学制》的基本内容及特点。 6.试分析1922年中学课程改革的利弊得失。

中国工艺美术史重点总结

小结 原始社会的各种工艺创作,在工艺美术创作上给我们很多的启示。 一、实用和装饰的统一。原始工艺的装饰,不是附加而是和实用有机的统一的 二、技术对艺术的影响。技术对艺术产生着巨大的影响甚至形成新的风格充分运用技术条件的特点,能更好的体现其艺术效果 三、形式感的应用。丰富了工艺语言,也提高了人们对形式美的感受 四、表号性的艺术手法。用简约的表现方法,突出其形象特征,从写实到表号化,从具体到抽象化,是工艺美术常用的重要艺术手法 一、商代是典型的奴隶制社会,商代统治阶级的政治思想,也就表现为宗教迷信的思想,其工艺装饰纹样也往往带有宗教迷信的色彩 二、商代统治阶级崇尚武力,商代工艺美术的艺术特点是威严、神秘、慑服的精神力量反映。商代的造型多运用庄重而又安定的直线,装饰也采用对称而又规整的格式。 三、青铜器的造型发展,首先是从实用出发的。商代统治阶级盛行饮酒之风,所以酒器的制作十分发达。 四、商代工艺装饰的社会意义,其宗教意义大于审美意义 周代提出了“德”的观念,同时也比较看重现实,强调“礼治”,礼的特点是等级和秩序,它反映在周代的各个方面。从工艺美术的角度看,青铜器的制作,玉器的使用,都是反映等级差别,适

应礼治的需要。因而工艺制作的样式,常有固定的规格,而在装饰上,则反映出显著的秩序感。 春秋战国时期的工艺美术,无论品种、制作、艺术方面,都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这一时期的工艺美术,具有它自己的特点和时代风貌: 一、它具有时代的共同性和地区的特殊性。这一时期,由于的独立生产和发展,工艺美术制作具有地方性、普遍性、多样性。地方性是指各地形成了地方名产,如齐国刺绣,楚国漆器,吴越刀剑。普遍性是指无论文化先进还是落后,全国各地都有各自的工艺美术生产。多样性是指各地工艺生产品类繁多,形成了百花齐放的繁荣景象。 二、春秋战国时期在思想学术领域所出现的“诸子蓬起,百家争鸣”的空前活跃局面,体现在工艺美术制作方面,形成巧思、清新、活泼等特色 三、春秋战国时期的装饰,改变了商代的中心对称,单独适合纹样的图案组织,也改变了周代的反复连续,成为带状的二方连续的图案组织,有自己的时代特点,即以重叠缠绕,上下穿插,四面延展的四方连续的图案组织为主要骨骼,它布满全身,不分主次,而以蟠虫离纹、蟠虺纹为其主要装饰花纹 四、工艺美术在美学理论方面的发展,出现了多种与工艺有关的学术观点,也出现了我国最早的工艺制作设计理论。直接总结工艺制作原则的,是战国时期的《考工记》。这是我国最早的关于工艺制作的专门论述。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古代工艺美术制作的一个光辉灿烂的时代。他的伟大成就,至今仍在艺术和学术领域中闪烁着光彩。

中国教育学重点总结

《中国教育史》重点总结 第1章原始时期的教育 原始时期的教育经历两个阶段:一是原始人群阶段,人类的教育刚产生,仅是不成熟的雏形;二是氏族公社阶段,教育得到发展,它的特点较为显著,能体现原始社会教育的本质。氏族公社末期,在教育上出现了阶级差别,将向阶级社会的教育过渡。原始社会的教育以氏族公社阶段的教育为代表,其特点如下: 第一,教育目的一致,教育权利平等。氏族公社是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的,公社成员为了适应社会生活和集体生产劳动的需要,为了身心发展的需要,接受教育训练。集体的社会性的教育活动是为了培养合格的氏族成员,人人都具有平等受教育的权利。 第二,以生活经验为教育内容,包容多种方面。原始社会所积累的经验知识虽然有限,但所学习的知识经验是多方面的,不仅要学习制造生产工具的经验,还要学习公共生活的规范,接受原始的艺术教育和原始的宗教教育。这些是参加氏族社会生活所不可少的。 第三,教育活动在生产生活中进行。教育活动与社会生产劳动、社会生活融为一体,过什么样的生活,就受什么样的生活教育。教育是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进行的,直接为生产和生活服务。 第四,教育的手段局限于言传身教。有声语言作为氏族成员之间交流思想感情的工具,也成为进行教育的重要手段。凡是生产、生活经验的传授,公共生活规范的培养,都是利用口耳相传,并结合实际动作的示范和模仿。当时还没有比言传身教更为有效的教育手段。 第五,男女教育有区别,根源在于分工。由于男女生理、体质的差异,故有男女分工。男女所从事的社会劳动不同,所接受的教育也有区别。男的劳动侧重于狩猎、农耕、放牧;女的劳动侧重于采集、种植、家务、纺织。男女分别劳动,为适应这种需要,也分别进行教育。 第六,教育还没有专门的场所和专职人员。由于教育还没有从生产和生活中分化出来,多数的教育活动是分散进行的,随时随地开展教育性活动。负责教育的是有生产生活经验的长者,长者为师,对年青人进行知识经验的传授,但他们还不是从事教育的专职人员。 到了氏族公社的末期,由于社会条件的变化,教育发生重要的变化,出现了学校萌芽,旧的特点趋于消失,新的特点正在产生。原始社会的教育;不可避免地向阶级社会的教育方向转变。

中国近代史知识点整理(重要考点)

中国近代史知识点 上编综述 1、通过对比鸦片战争前中国与世界的不同发展轨迹,理解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基本脉络。 2、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①鸦片战争失败后,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中英《南京条约》及其补充条约、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这是中国人民遭受外国资本主义奴役的起点,给中国社会带来极大的影响。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性质开始发生根本变化,即由一个独立的封建社会一步步地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中国逐渐开始了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国的自然经济由于遭受外国资本主义的冲击而开始解体。在思想领域也发生了巨大的震动。所以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性质发生变化,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的主要矛盾发生变化,帝国主义和中华****成为主要矛盾;中国出现了新的生产关系、新的阶级和新的思想。因此,鸦片战争就成为中国近代史的起点。)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①中国的主权开始遭到破坏②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③中国的社会阶级结构和主要矛盾开始发生变化。 3、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 (1)在错综复杂的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两大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前一个是主要矛盾。太平天国运动就是第一个矛盾的体现,义和团运动就是第二个矛盾的体现。(2)在两种矛盾的作用下,中国的社会性质由封建社会转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3)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有一下一些基本特征:①、资本----帝国主义势力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控制了中国的政治②、中国封建势力和外国侵略势力相勾结,压迫奴役中国人民。③、中国自然经济遭到破坏,但土地所有制依然存在,阻碍着中国走向现代化和民主化。④、所兴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已经存在,但势力很弱。⑤、政治势力不统一,各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不平衡。⑥、在资本----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中国的广大人民过着饥寒交迫,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 4、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 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解放这两个任务,是互相区别又互相紧密联系的。由于腐朽的社会制度束缚着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着经济技术的进步,必须首先改变这种社会制度,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才能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创造前提开辟道路。因为不经过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就不可能推翻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反动统治,改变它们控制中国经济财政命脉,利用特权向中国大量倾销商品和资本输出,压迫中国民族工商业发展的局面,就不可能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和专制政治制度,

历史知识点高中总结五篇

历史知识点高中总结五篇 历史一般指人类社会历史,是记载和解释一系列人类活动进程的历史事件的一门学科。它是对过去的事件和行为有系统的记录、诠释和研究,并作为未来行事的参考依据。 下面是带来的五篇历史知识点高中总结,希望大家喜欢! 历史知识点高中总结1 一、原因(根源) 因素关键条件 1.造成北京人过群居生活的主要原因生产能力低下 2.私有制产生的直接原因生产的发展使产品有了剩余 3.出现私有制的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 4.氏族公社由母系发展为父系的主要原因男子在生产中取得支配地位 5.夏朝出现“家天下”局面的根本原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6.春秋时期是我国社会发生剧烈变化时期的根本原因生产力显著提高 7.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以及与此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产生 8.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霸主的主要原因实行管仲改革,齐国经济实力强大 9.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开展变法运动的根本原因封建土地私有制的产生与发展

10战国时期,战争不断,而社会经济仍得以发展的根本原因封建生产关系确立 11.战国时期,封建之取代奴隶制的直接原因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改革 12.法家思想在战国受到统治者重视的主要原因有利于统治者加强统治 13.商鞅变法取得成功的最根本原因顺应时代的发展趋势 14.秦国之所以能够统一中国的最主要原因经济实力最强 15.迫使陈胜等人在大泽乡起义的主要原因法律严酷、误期当斩 16.楚汉相争中刘邦取胜的主观原因争取民心归顺,军事策略正确 17.汉高祖采取休养生息政策的客观原因社会十分贫困 18.汉初统治者采取宽舒政策的直接原因秦王的教训 19.西汉初年统治者实行“和亲”政策的最主要原因经济军事力量薄弱 20.西周和汉初实行分封制都出现“事与愿违”的现象,其根本原因在于生产力提高,经济发展,诸侯势力增强 21.汉武帝能实行“大一统”的根本原因封建经济的发展 22.东汉黄巾起义的根本原因外戚、宦官交替专权,政治黑暗 23.东汉末年开始出现军阀集团割据局面的根源封建的自然经济形态 24.曹操能够统一北方地区的决定性条件注重农业,保证军粮供应 25.赤壁之战中孙刘联军取胜的最主要原因孙刘结盟抗曹 26.三国鼎立局面出现的根本原因三个相对独立的经济区域发展成

人教版高中中国古代史知识点总结

中国古代史大事年表 时期朝代起止时间大事记(政治、经济、思想、科技文化) 奴隶社会形成夏朝前2070年— —前1600年 禹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王朝夏 启夺得王位后,将王位传给自己儿子;开 始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家天下代替公 天下、传子代替传贤 历法《夏小正》 发展商朝前1600年— —前1046年 王位传承有时父子相传,有时兄终弟及 中央设相、卿士等,地方封侯、伯,作为 臣服于商王的方国首领;迷信鬼神 青铜器的鼎盛时期;烧制出原始瓷器 出现织机,能织出多种丝织品 商人;殷历; 成熟的文字——甲骨文(清末发现) 鼎盛西周前1046年— —前771年 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度 井田制;西周晚期,出现铁器 能生产斜纹提花织物 瓦解春秋 前770年— —前476年 分封制崩溃,诸侯争霸,大国兼并 新兴地主阶级推动各诸侯国进行改革和 变法,封建制度逐渐确立 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确立 铁器、牛耕出现,并逐渐推广 小农经济确立;垄作法;都江堰; 商业繁荣,商人社会地位提高;战国时秦 国商鞅变法,首倡重农抑商 百家争鸣(儒、墨、道、法) 最早的指南仪器——司南 历法《石氏星表》(后人辑成) 春秋末年出现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诗经》 战国时期,新的诗歌体裁——楚辞,代表 作楚国屈原的《离骚》 战国帛画《人物龙凤图》、《人物驭龙图》 标志绘画走向成熟 封建社会形成战国前475年— —前221年 初步 发展 秦朝前221年— —前206年 秦灭六国顺序:韩、赵、魏、楚、燕、齐 等六国。 创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包括皇帝制 度、中央实行三公九卿以加强皇权、地方 推行郡县制,以加强中央集权) 颁布通行全国的《秦律》,统一度量衡、 货币、车轨、文字,修驰道、灵渠、万里 长城,巩固多民族国家统一 焚书坑儒;小篆;隶书的出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