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心理发展的制约因素

心理发展的制约因素

心理发展的制约因素
心理发展的制约因素

一、导论

起点,在心理学领域占有重要地位。这一问题是否得到合理解决,对心理科学发展关系极大。早期心理学研究往往各执一端,片面强调单一因素的决定作用,出现了“遗传决定论”、“成熟决定论”、“环境决定论”和“教育万能论”。在本世纪初的心理学中,结构主义重视先天,行为主义重视后天,弗洛伊德主义重视遗传,社会学派重视学习。现代心理学虽然没有片面强调单一因素现象,但不同的研究所得结论迥然相异。美国心理学(克雷奇等)认为制约心理发展的因素有遗传、环境、生长和发展,[1]日本心理学(大桥正夫等)也提出遗传、环境、成熟、学习等类似的因素,[2]瑞士心理学(皮亚杰等)认为影响心理发展的主要因素是成熟、经验、社会传递和平衡,[3]前苏联心理学(彼得罗夫斯基等)提出生活方式决

定心理发展的“决定论原则”。[4]总之,国外心理学派别林立,观点各异,众说纷纭,

莫衷一是。

及其辩证关系进行了认真研究。国内的一般观点认为,制约心理发展的主要因素是遗传、环境和教育,并认为环境和教育共同决定人的心理发展。近年来,一些学者又提出了一些其它因素,如成熟、活动等对心理发展的重要作用。总的看来,关于心理发展制约因素的研究,仍然不全面,不系统,许多提法不够准确。

来,人比动物高级的主要不在于躯体而在于心理。人是一种极其复杂的社会有机体,这种复杂性也只在于人的心理。人从一个自然实体经过社会化而变成社会实体的过程,正是心理的发展过程。心理的发展不是简单的一个或几个制约因素作用的结果,心理的复杂性来自于心理发展过程中制约因素的复杂性。事实上,心理发展的制约因素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体系,必须进行系统分析,弄清影响心理发展的各种条件及其作用机制,区别层次,分清主次。在这个体系中,有来自主体遗传和生理方面的因素,有来自自然环境方面的因素,有来自社会生活方面的因素,有来自主体自身行为方面的因素,也有来自于心理本身的因素。

中的一系列生理解剖特点,主要包括遗传素质、成熟与衰老以及异变等因素。现代心理学认为,遗传和生理因素(主要是神经生理方面的特征)是心理现象产生的物质基础,为心理发展提供了可能性,但对心理发展不起决定作用。[5]

生物特征就是遗传素质,包括那些与生俱来的有机体的构造、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等方面的解剖生理特征。现代遗传学的研究,为心理学研究遗传和心理的关系及其机制提供了科学的依据,特别是著名的“双生子研究”、[6]“谱系研究”、[7]“血统研究”[8]和“养子研究”,[9]为心理学提供了许多可资参考的材料。优异的声带对发展歌唱能力是一个必要的条件,生来就是色盲的人永远绘不出五彩缤纷的图画,先天愚型儿无论受到怎样好的教育和训练永远达不到正常人的智能水平。当然,遗传为心理发展提供的可能性,由于它具有极大的可塑性,前代提供的遗传力也并不是以机械的方式必然等量地表现出来的,而是在其他

因素制约下不同程度地显现的,包括常态、激发和压抑等多种可能。

长发育在某一时期所达到的程度,即该时期的生理解剖特点和水平。按照皮亚杰等人的观点,成熟“指机体的成长,特别是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成熟”。[10]成熟既是动态发展过程的概念,也是一个静态指标水平的概念。皮亚杰指的仅仅是后者,这里指的是二者的统一。作为前者,具有不间断的递进的连续性;作为后者,具有表现各时期不同性状和水平的阶段性。遗传是生长发育的潜含内容,成熟是遗传提供的可能性向现实性的转化。如果发音器官和言语中枢的生长发育达不到一定的成熟程度,人就不能产生言语表象或进行言语活动。如果大脑皮层的生长发育达不到相应的水平,思维活动就无法进行。感觉神经及其器官生长发育不良,人就无法正常地观察或感知事物。和成熟相对的是衰老,指个体生长发育达到一定水平之后所出现的衰退和老化现象。成熟主要表现于成年之前,对心理发展起促进作用;衰老主要表现于成年以后,对心理的发展起促退作用。随着成年以后的生理年龄的增长,人体结构的成分发生变化,各器官重量减轻,各器官和各生理系统,特别是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机能减弱。生理上的衰老必然引起心理上的衰老,如感知、注意、记忆、想象、言语、思维等各方面能力水平降低,消极情绪增多,意志衰退,兴趣范围缩小,性格执拗,达到一定程度便出现老年痴呆。[11]当然,机体的某一些方面的成熟和另一些方面的衰老也会同时存在于心理发展的同一时期。

一般为病理性变化。衰老虽然对心理发展起消极作用,但属于个体发展过程中的正常现象,异变则是非正常现象,对心理发展的影响一般是恶性的。例如,脑炎后遗症往往使智力水平明显下降,事故造成的五官缺陷容易增加人的自卑感,失语症会阻碍心理各方面的发展,突然的重大事件的打击所导致的神经分裂症使人无法正常思维。

环境因素指来自于自然界或具有自然性质的对个体心理发生影响的方面。对个体心理来说,自然环境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胎儿在母体内的生物环境,二是人出生以后的地理环境。从对个体发生作用的顺序来说,母体环境是人的第一环境,地理环境是人的第二环境,社会环境则是人的第三环境。

关研究表明,在母体环境中,营养及温度、药物、幅射等保健方面的因素对胎儿的生理发育和心理发生作用极大,[12]甚至对出生以后儿童的健康和适应能力的发展有重要影响。[13]如果说遗传基因是生命之源,那么母体环境则是生命之泉,然后才有成熟发展的生命之流。所谓“先天不足”,即指遗传缺陷,也包括母体环境不良。关于个体心理发生的准确时间,目前尚无定论。过去一般认为心理发生在出生以后。有人以感觉的形成为标准,认为心理发生在胎儿六个月的时候。这一观点,近年来得到了心理学和医学方面越来越多的支持。[14]正是这种发现,使许多学者和准父母们对胎教问题津津乐道。其实,胎教的实质仍然是为胎儿的发展创造一种更有利的母体保健环境。

土壤、山川、河流、矿藏以及动植物资源等。人们更倾向于把地理环境看作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物质条件,忽视了它也是影响心理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也许这一点来自于对环境决定论的否定,把环境

因素仅仅理解为社会环境。地理环境对心理的影响不总是间接的,而经常是直接的。人类在认识和改造自然的劳动中脱离动物界,并从自然界获取心理发展的物质基础。例如,食物中含碘和氟等许多微量元素的程度影响人的智力发展。在海边生活的人心胸较为开阔,在高山上居住的人有着良好的协作精神。工程心理学研究认为,照明、色彩、天气温度、污染和噪声等,对人的心理和工作效率都有明显的影响。[15]严寒酷暑能锻炼人的意志品质,风雨交加使人凭添焦躁与愁绪,山清水秀会令人心旷神怡。现代社会的旅游产业如此兴旺发达,重要原因之一便是大自然能带给人们许多心理上的享受与满足。

对心理发展的作用是最复杂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传统、风俗习惯等一切社会生活条件对心理的发展都起着不同程度的重要影响。作为能够区分动物的具有社会意义的人的心理,完全是在后天的社会生活中发展起来的。为了理论上的方便和统一,可以根据对心理影响的目的性和计划性,把社会因素分为教育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

中主要是学校教育,同时也包括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一般指父母对子女的教育。父母是人生的第一位教师。家庭教育不仅对人的学龄前期起作用,而且对人的一生将产生重大影响。许多事实已经证明,父母对子女的培养,仅凭家庭物质和文化生活条件的自然影响是远远不够的,要有目的有计划地采取教育措施帮助他们学知识、懂道德、发展智力等。家庭教育可以为人的一生打下良好的基础,使人健康成长,尽早成才,也可能出现早期剥夺,缺乏教养,甚至青少年犯罪。学校教育是通过学校和教师对学生进行的教育。学校教育的职能是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和教育目标要求,根据一定的教育大纲和教材,采取一定的组织形式、教育手段和教育方法,向受教育者传授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发展学生的智力和能力,为社会培养人才。学生时代正值心理发展的黄金时期和关键期,因此学校教育对个体心理发展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学校教育的任务是塑造人的心灵,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关于“皮格马利翁效应”的研究表明,教师的期望或看法直接影响学生的发展。[16]学校教育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国民素质的高低,事业的成败和民族的兴亡,因此被称为百年大计。科教所以能够兴国,原因也在于此。社会教育指社会组织对社会成员所进行的教育。社会组织部门根据上级组织的要求和一定社会的或其集体的利益,利用广播、报刊、电视等媒体和会议、学习班等形式,对其所属成员进行教育。社会教育的本质是对各年龄阶段的人特别是成年人施加心理影响,是维持社会稳定和发展的手段。总之,教育与其它制约心理发展的因素相比,最大特点在于它的主动性,是直接以影响人的心理发展为目的,并且有一定的计划、手段、内容、方法和相应的组织形式。因此,教育在影响个体心理发展上的作用是优越的,国内学者一般称之为“主导作用”。[17]

自发地潜移默化地对心理发生影响的一切社会条件。与教育相对应,理论界习惯把社会环境相对区分为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和社会环境。家庭是个体一生活动的主要场所之一,是人降生于社会后加入的第一个群体,每一个体都将在这个群体中开始心理社会化进程的第一阶段。在人生旅途中,许许多多的“第一”都是在家庭环境中经历的。家庭环境对心理的影响几乎是全方位的,社会环境对个体心理的影响多是通过家庭的折射或过滤实现的。在家庭环境中,父母、兄弟姐妹以及亲友,家庭经济和文化生活条件,家族的传统和习惯等等,都不同程度地对家庭成员尤其是儿童的心理发展产生影响作用。

父母影响是家庭环境中最主要的因素,因为父母往往是儿童来到社会以后所遇到的第一个最神圣最亲切的榜样。父母的言谈举止、交际往来、处事态度、文化职业、生活习惯等等都是儿童最初主要的自发学习(模仿)的内容。因此,父母的榜样作用是家庭环境中的第一位要素。除了接受教育以外,学校内部的环境对学生心理发展的影响作用是不可忽视的。良好的学校环境能够对教育起辅助作用,不良的学校环境可能对教育起干扰或破坏作用。在学校环境中,最重要的是教师。学生具有明显的“向师性”,教师的工作态度、作风、行为方式以及衣着打扮等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同时,学校风气、班级风气以及校园文化建设都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心理发展起熏陶作用。社会环境是一个广阔的领域,不仅当人步入社会生活或参加工作以后,而且从幼儿时期开始,就每时每刻地影响着人的心理发展。社会生产方式是社会环境中最基本的因素,对个体心理的制约作用一般是间接的,是通过它所决定的各种具体的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实现的。在社会环境中,诸如社会经济状况、文化氛围、社会舆论、风俗习惯、民族传统等都对个体发生着这样那样的影响。国内外许多研究认为,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大众传播媒体尤其是电视、电影对人的心理的影响极其明显。社会学习论者班杜拉的实验研究证实,电影和电视中的暴力节目会使儿童的侵犯行为显著增加。[18]必须强调指出,在社会环境中,社会团体对个体心理影响作用最为显著。团体的构成、风气、团体在社会中的地位以及个人在团体中的地位等等,都直接影响着个体心理的发展。总之,社会生活环境的含义非常广泛,它对个体心理发展的影响作用非常之大。迄今为止,在制约心理发展的因素中,对社会环境的研究无论国内还是国外都是最多的,环境因素受到了普遍重视。我国台湾学者张春兴甚至提出,心理是遗传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19]

对心理的影响最直接最显而易见,是个体心理发展的动力性因素。以往的心理学虽然注意到了某些活动,如学习(大桥正夫)和练习(皮亚杰)对心理发展的作用,但没有从整体上和根本上认识到它的心理意义。从心理的本质看,心理是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活动是把主体和客体联系起来的桥梁,只有通过活动,人才能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因此,活动是人脑反映客观现实的途径,即心理产生和发展的途径。巴甫洛夫认为,人的一切心理现象都是条件反射的形成。如果从这个意义上说,一切条件反射都是在活动中形成的,没有活动就没有条件反射,也就不会有心理。大量的研究表明,运动刺激与早期脑和行为发展的关系极为密切,[20]儿童的活动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基础和源泉,[21]个体的社会化过程是在个体与社会交互作用的活动中实现的,[22]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人类心理发展的动力。[23]考查生命和心理发展的全过程,个体一生经历着活动范围的三次重大变化:母体→家庭→学校→社会,与之相应的主导活动也发生三次重大改变:寄生→游戏→学习→劳动,每一次变化都会给心理发展带来一次重大飞跃。人类的活动领域广阔,内容丰富,方式多样,不胜枚举。根据对心理发展的制约程度和重要意义,主要有学习、劳动、阅历、创造等。

的活动,通过学习不断适应不断变化的生活。学习的直接目的是获取知识、经验和技能。在个体发展的不同阶段,学习的内容和方式不同,对心理的影响作用也不同。幼儿期的学习方式主要是模仿和游戏,学习内容是生活的基础知识和经验。学龄期的学习是在教育条件下的传递与接受,主要学习书本上的现成知识。成年期主要是向生活(实践)学习,以便提高自我,驾驭生活的变迁。

提。马克思主义认为:“劳动创造了人本身”。[24]“动物仅仅利用外部自然界,单纯地以自己的存在来使自然界改变;而人则通过他所作出的改变来使自然界为自己的目的服务,来支配自然界。这便是人同其他动物的最后的本质的区别,而造成这一区别的还是劳动”。[25]从这个意义上分析,现代社会每一个体的劳动也在创造着个体自身。劳动的目的在于获得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而获得物质条件的条件是首先获得知识和能力。因此,人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不仅取得了财富,而且提高了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推动着个体也推动着人类心理不断发展。

验积累的过程就是心理发展的过程。皮亚杰非常重视经验的作用,并把经验区分为“物理经验”和“逻辑数理经验”。[26]在人的一生中,心理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获得经验实现的。阅历简单或肤浅的人不可能有高超的驾驶生活的智慧和能力。“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经验中蕴藏着真理。花甲老人脸上密布的皱纹,镌刻的是岁月的沧桑,饱含的是心灵的历程。

创新活动。创造力心理学认为,创造指在一定目的和条件下,个体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价值的产品的活动。[27]创造能力是能力结构中的最高层次,创造心理是人类心理的最高水平。如果说学习是对生活的适应,那么创造则是对生活的超越。创造活动是创造心理的实践方式,也是创造心理发展的途径。创造心理的核心是创造思维,同时,创造活动需要孜孜以求的性格、百败不馁的意志和卓尔不群的创造能力。这些都是优秀的科学家、发明家所具有的心理品质,是他们在长期的创造性活动中培养和锻炼出来的个性特征。

理的自我调节、自我发展功能,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在心理发展过程中的具体体现。现代心理学研究和大量的事实反复证明,不仅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之间,各种心理过程之间,而且各具体心理现象之间普遍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现象,这一规律是心理发展的重要规律之一。因此,不把心理因素作为心理发展的基本制约因素,不能不说是理论上的疏漏。

以看出,心理现象相互制约是普遍的,尤其是心理的内部矛盾、心理发展的关键期和人的心理的能动性等诸种复杂的心理因素对心理发展的制约作用更为突出。

[28]心理学界一般认为,已有的心理水平和新的需要之间的矛盾是心理发展的动力。[29]已有水平是前期心理发展的结果,也是后期心理发展的基础和条件。新的需要往往超越已有水平,要达到一个更高的目标。二者对立统一,通过主体的实践活动,推动心理的发展。

[30]以后心理学家相应地提出了人的心理发展的关键期。关键期又称“敏感期”、“临界期”等,是心理发展的最佳期。人的心理和行为的发展具有阶段性,有些心理和行为在发展的某一时期内

经适宜的刺激才会出现,如果在这一时期缺乏适当的环境刺激,该种心理和行为即永远得不到良好的发展。尽管关于关键期的研究尚有许多未解之迷,但现有成果已经表明,关键期对许多心理和行为的影响作用是显著的。例如,1~3岁是口头言语发展的关键期,4~5岁是书面言语发展的关键期,12~16岁是个性形成的关键期等。

界以及调控和发展自身的心理特性和功能。心理的能动性是人类心理与动物心理的又一本质区别。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人的心理的能动性对心理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人积极自觉地从事认识和改造自然与社会的实践活动,在实践中获得知识,提高能力,锻炼意志,促进自身心理的发展。第二,人能有目的有计划地调控自身的生理和心理活动,终止不良心理和行为,改正错误,端正心态,发挥优势,加快自身心理的健康发展。

系统分析看出,每个因素对于个体心理发展都是十分重要的,必不可少的。同时,关于各因素对心理发展制约作用的程度和相互关系,也值得进一步研究。不能片面地说某一因素或某几个因素决定心理发展,而否定其它因素的决定性的作用。应该说,五类基本因素共同决定心理的发展,缺一不可。动态地考察个体心理发展整个过程,每个因素在心理发展不同阶段的作用是不同的。在某一时期是相对主要的因素,在另一时期可能变成相对次要的因素,反之亦然。胎儿期心理发展的主导因素是遗传,其次是母体内的理化环境,社会因素的作用是极其微弱的。幼儿期心理发展的主导因素当属游戏,其次是生理因素、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学龄期心理发展的主导因素应是教育和学习,成年期心理发展的主导因素就属劳动了,在这两个阶段中,其它因素几乎无一可缺。以上说明,在人一生的心理发展的过程中,主导因素以及各因素的制约程度是经常变动的,不是确定不变的。

杂性和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我们必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全面地、系统地、历史地、动态地考察制约心理发展的一切因素和心理发展的全过程,才能科学地提示心理发展的制约因素的本质及其规律。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试题教学教材

第一章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概述 习题答案 习题 一、填空题 1.达尔文根据长期观察自己孩子的心理发展的记录而写的一书是儿童心理学早期专题研究成果之一,它对推动儿童心理的传记法(或日记法)研究有重要影响。 2.科学的儿童心理学产生于。 3.德国生理学家和实验心理学家是儿童心理学的真正创始人。 4. 是美国心理研究运动的创始人,享有“美国儿童心理学之父”的称号。 5.心理学家桑代克在1903年出版的标志着教育心理学的诞生。 二、选择题 1.()的《儿童心理之研究》(1925)一书可以说是我国第一本儿童心理学专著。 A 黄翼 B 孙国华 C陆志伟 D陈鹤琴 2.通过书面形式,以严格设计的问题和表格,由被调查者自行填写、回答,从而收集资料和数据的方法叫()。 A 问卷法 B 观察法 C 个案法 D 书面调查法 3.在一特定时间同时观测不同年龄的不同个体来探究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的研究方法称为()。 A纵向研究 B追踪研究 C横向研究 D横断研究 4.我国第一份公开发表的儿童心理学和教育学的学术杂志()在1985年创刊。 A 《心理发展与教育》 B《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 C 《心理发展》 D 《发展心理学与教育学》 5.根据观察的时间安排可以把观察法分为()。 A全面观察 B集中观察 C 重点观察 D分散观察 三、判断题 1.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是儿童发展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相结合的产物。() 2.普莱尔提出了个体心理发展的“复演说”。() 3.美国的格塞尔把实验法引入儿童心理学领域,进行了有名的儿童情绪条件反射实验研究。() 4.自然实验的主要优点在于它的控制比较严格,所获得的数据的可重复性高,数

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的关系

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的关系 随着自然科学的飞速发展和信息时代的到来,我们所处的社会也在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化。工业化、现代化、社会化、一体化程度在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时间越来越宝贵,人越来越为效益所趋使;自主的、创造性的劳动和高级的智力劳动越来越多;人们的活动范围在不断拓展,人与人的交往越来越多,处理微妙复杂的人际关系为每个人所不可避免;各种各样的竞争强度也越来越巨大,人与人之间的收入、社会地位等差异越来越显着。 在现实生活中,所谓的正常人有许多人整天愁眉苦脸、心烦意乱、以安眠药渡日,长期在苦闷绝望中挣扎、煎熬,甚至走向自杀的绝路;有许多人终日以酒为伴、沾酒就醉,打人骂人;有许多人与人敌对、冲突、诉讼、犯罪;有许多人常常感冒,患高血压、关节炎等非器质性疾病,甚至身患绝症、早亡;有许多人无能、失意、潦倒、贫穷;有许多人学生学习不好;有许多人苦恼于性问题;有许多人不能和人正常的交往融洽相处,整日疑神疑鬼;许多家庭因成员的精神病而搞的苦恼万分;许多夫妻不和、争吵、打闹、离婚……。 可见,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人类医疗水平的快速发展,健康的概念已不再被人们简单地定义和局限为生理健康,人们已逐步认识到健康的真正含义是身心健康及良好的社会适应性。心理学家们对心理健康所作的描述是:有充沛的精力,有高度的适应能力,情绪稳定,心胸开阔等。事实上,心理健康与生理健康可谓是一对孪生兄弟,而心理健康从某种程度上讲要比生理健康更为重要。

世界卫生组织给健康下的定义为:“健康是一种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而不是没有疾病及虚弱现象。”从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中可以看出,与我们传统的理解有明显区别的是:它包涵了三个基本要素:⑴躯体健康; ⑵心理健康;⑶具有社会适应能力。具有社会适应能力是国际上公认的心理健康首要标准,全面健康包括躯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两大部分,两者密切相关,缺一不可,无法分割。这是健康概念的精髓。 不少人认为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是两个没有关系的概念。实际上,这是不正确的。在现实生活中,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是互相联系、互相作用的,心理健康每时每刻都在影响人的生理健康。如果一个人性格孤僻,心理长期处于一种抑郁状态,就会影响内激素分泌,使人的抵抗力降低,疾病就会乘虚而入。一个原本身体健康的人,如果老是怀疑自己得了什么疾病,就会整天郁郁寡欢,最后导致真的一病不起。由此可见,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是有着密切联系的。下面我们了解一下生理健康和生理健康的区别和联系: 生理是指生物机体的生命活动和体内各器官的机能。 心理是指生物对客观物质世界的主观反应,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和人格。人的心理活动都有一个发生,发展,消失的过程。人们在活动的时候,通常各种感官认识外部世界事物,通过头脑的活动思考着事物的因果关系,并伴随着喜。怒。哀。乐等情感体验等。这折射着一系列心理现象的整个过程就是心理过程。按其性质可分为三个方面,即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简称知、情、意。 人的心理不是一般物质的运动,而是人的机体,首先是人脑这种以特殊方式组织起来的物质的机能、活动过程或运动。人离开脑就不存在心理活动。无脑的或患

3~6岁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

3~6岁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 3-6岁:人生第一个动荡时期 中国有句民谚:"三岁看老,七岁看小。"意思是说,小孩子三岁时候的脾气禀性,可以预测他老年时的心理、行为表现;而他在七岁左右的行为特点,可以预测他在童年期(从7~8岁到11~12岁)时的行为特点。 这句民谚非常符合发展心理学的原理,是我国人民集几千年的经验总结出来的一条规律。迄今为止在心理学领域产生最大影响的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把儿童个性发展划分为5个阶段:(1)口唇期,0-1岁,吃奶和吸吮给儿童带来最大满足;(2)肛门期,2-3岁,排泄给儿童带来最大快乐;(3)性器期,3-6岁,这是一个激动不安的时期,性器是儿童快乐和满足的主要来源。男孩子出现恋母情结和阉割焦虑,因此极力模仿父亲,以父亲自居;女孩子出现恋父情结和阳具羡慕,想和"情人"分享阳具,开始吸引异性的注意力。(4)潜伏期,7-11岁,内部驱力投入到学校学习和大运动量游戏中去。(5)生殖期,12岁以后,主要活动是建立友谊,谋求职业,求爱和结婚。 弗洛伊德认为3~6岁这个阶段是一个动荡不安的时期,不是没有道理的。我们都知道,孩子到3岁时会突然发生很大变化,有些孩子变得非常不听话,固执,任性,有的孩子情绪突然变得很不稳定,在3~4岁的孩子中,男孩的恋母情结和女孩的恋父情结表现相当普遍。而在此之前,这些特征就不明显,在此之后,这些特征又慢慢消失了。所以在心理学界,人们把3岁左右称为一个关键时期。 为什么在3岁左右会出现这些明显的变化呢?这是因为,3岁儿童的大脑发育虽然还没有完全成熟,但是已经相当好,他们的语言已经接近成熟,生活经验也积累了很多,认识能力有了巨大的进步。特别是,3岁左右,小孩子可以完全脱离开大人的帮助自己走路,如果没有人干涉他,他可以走很远的路。所有这些发展都使得3岁左右的小孩产生了自我意识,他们开始意识到,"我"是和别人不一样的,"我"可以自己干事情,可以控制事物,可以独立地吃饭、拿取东西,也可以对事情作出基本的判断了。例如,他们知道,刚从火炉上端下来的锅是碰不得的,到晚上天黑的时候,只要一拉开关,灯就能亮,他们如果渴了,能够自己到冰箱里寻找喝的东西,饿了,会从家里放食品的地方找出自己爱吃的东西充饥;晚上躺在床上,他们会要求妈妈给自己讲个故事再睡觉,等等。 总而言之,3岁小孩的本事变得比过去大得多,他们会不断地向爸爸妈妈提出各种要求,如果这些要求得不到满足,他们就会大哭大闹,比如,在玩具商店里,如果他们想要买一个自己喜欢的玩具而妈妈不答应买,他们就会躺在地上打滚,而不顾妈妈丢面子。 3岁小孩也比过去更可爱,因为他们总是说出一些令大人喷饭的话,干出一些让大人惊奇的事情。一个小女孩,谁也没教她,她会自己静静地坐在妈妈的化妆台前,往嘴上涂口红;一个小男孩,会拿起爸爸的电动剔须刀,在脸上乱比划。当看见妈妈为什么事情伤心的时候,他们会紧紧抱住妈妈,想安慰她。 3岁小孩的身上,每天都在发生变化,每天都在进步,他们的知识经验,认识事物的能力、社会交往技能、语言、思维,一切都在向前进步。 3岁这个关键时期过去之后,孩子的心理发展并没有马上平静下来,您会发现,他们身上又接连出现了其他问题,比如,他们的语言发展很快,但是思维发展较慢;他们做事情,想问题,总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和8~9岁的孩子相比,他们还显得非常幼稚,幼稚得不讲道理;他们有时很任性,不听话,想自己做事,但有时又非常依赖大人;他们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

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

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 1、心理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儿童心理发展是一个不断由量变到质变的发展 过程。这种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使儿童心理发展表现出既有连续性又有阶段性的特征。儿童的心理发展是一个连续。渐进的过程。心理发展的连续性表现在个体整个心理的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变化过程,当某一种心理活动在发展变化之中儿又未表现出质变时,它就正处在一种量变的积累过程。这种心理变化在未达到新质变之前进行的孕育新质变的量变过程,被称为心理发展的连续性。心理变化遵循一定的发展顺序,要依次经过不同的时期,同时每一时期又有相对固有的特性,这就是心理发展的阶段性。 2、心理发展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顺序性:心理发展总是指向一定的方向并遵循 确定的先后顺序。比如儿童体内各大系统成熟的顺序是神经系统,运动系统,生殖系统。儿童动作的发展严格遵循着从上到下,从中心到外周的原则。儿童先会辨认上下,后会辨认前后。 3、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个体从出生到成熟体现出多元化的模式,表现在不同 系统在发展速度、起始时间、达到的成熟水平方面均存在差异,同一机能系统在发展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发展速率。 4、心理发展的普遍性与差异性:人类心理发展的规律具有普遍性,与此同时, 个体心理发展在发展的进程、内容、水平方面又具有千差万别的特殊性,各种特殊性成为心理发展的差异性。心里发展的规律性体现在心理发展的普遍性与差异性的复杂关系中。 情感素质主要体现(P67) 5、道德情感:指青少年根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规范评价自己和他人行为时产生 的一种内心体验。(如爱国感、同情感、正义感、责任感等) 6、理智情感:是指青少年对认识活动的成就进行评价时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 (如追求真理感、乐学感,探究感等) 7、审美情感:是指青少年对物质或精神美进行评价时产生的一种内心体 验。(如自然美感,艺术感、科学美感、自我美感) 8、生活情感:是指青少年对自己和他人的生命、生活进行评价时产生的一种 内心体验。(如热爱生活、珍爱生命、自强、幸福等) 9、人际情感:是指青少年对自己与他人相处和交往活动时产生的一种内心体 验。(如乐群感、亲密感、归属感、宽容感等) 青少年想象发展的特点(P36) 1、青少年的向具有较强的随意性,主要表现为能自觉地确定想象的目的和任务, 并能围绕目的展开象 2、青少年想象的创造性逐渐占优势,随着表象内容的深刻和丰富,随着想象的 认知操作能力的提高,青少年的想象的创造性有了很大的发展,并逐渐占优势。 3、青少年的想象更富于现实性,在青少年时期,由于个体的感知能力显著提高, 个体的表象有了很大的发展。因此,青少年的想象能更精确、完整的反映客观现实,具有较高的现实性。又由于生活经验的积累,特别是科学知识的积累,青少年能很好区分现实和虚构,会主动抑制不符合现实的想象,想象中虚构成分逐渐减少。

幼儿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一)

幼儿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一) 教学目标: 1、掌握幼儿心理发展的基本趋势。 2、掌握幼儿心理发展年龄特征的内涵及其相关基本概念的内涵。 重点:幼儿心理发展的基本趋势;幼儿心理发展年龄特征的内涵及其相关基本概念的内涵。难点:幼儿心理发展年龄特征的内涵 教学步骤: 导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基本明确了幼儿心理学研究的任务及其研究方法,下面我们学习幼儿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新授: 一、幼儿心理发展的基本趋势和特点(举例讲授法) (一)幼儿心理发展的基本趋势:从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从被动到主动、从零乱到成体系。(对各趋势举例说明) (二)幼儿心理发展的基本特点 1、发展既有连续性又有阶段性:幼儿心理时刻都在发生量的变化,随着量变的积累,到了一定程度,就发生“质变”,这些质变的显著差异,使幼儿心理发展呈现出“阶段性”。 2、发展具有不平衡性:(1)不同阶段发展的不平衡:儿童年龄越小,发展的速度就越快(2)不同方面的发展不均衡:比如,感知觉在出生后发展迅速,其能力很快就达到比较发达的水平,而思维的发生则要经过相当长的孕育过程。(3)不同幼儿心理发展的不均衡。 二、幼儿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举例讲授法、案例分析法) (一)幼儿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1、定义:幼儿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和教育条件下,幼儿在每个不同的年龄阶段中表现出来的一般的、本质的、典型的特征。(举例说明) 2、幼儿心理年龄特征 (1)稳定性:根源于本质末变的制约因素:儿童脑的发育是稳定顺序和阶段的,神经联系的建立是有次序的;人类知识经验的掌握是有一定顺序的,儿童也必须遵循;儿童从掌握知识经验到心理机能发生变化,要经过一个大致相同的不断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2)可变性:制约儿童心理发展的社会和教育条件的不断变化构成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

教育心理学历史发展

教育心理学历史发展 教育心理学历史发展 一、教育心理学的起源 提出教育心理学化的人是克斯坦罗琦。赫尔巴特是第一个把教育学和心理学进行尝试的。具有代表性的人是桑代克‘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出版了《人是教育对象》一书,卡普切列夫于1877年出版了世界上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桑代克1903年出版的《教育心理学》一书,以学校情境详尽说明学习的概念,从而使教育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实验科学,这是近代教育心理学的真正开端。1913年,这一著作扩充为三大卷,内容包括人的本性、学习心理学、个别差异及其原因三大部分。他提出的学习三大定律(效果律、准备律、练习律)及个别差异理论,成为20年代前后教育心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由于桑代克把教育心理学研究的重点放在学习心理方面,导致了中国的教育心理学界长期把学习心理作为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对象。 二、教育心理学的发展阶段

(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 在这一阶段,教育心理学汲取儿童心理学和心理测量方面的研究成果,心理测量实际上是进步教育时期的实验教育时期的成果.大扩充了自己的内容。30到40年代,有关儿童的个性和社会适应以及生理卫生问题也进入了教育心理学领域。50年代,程序教学和机器教学兴起,同时信息论的思想为许多心理学家所接受。 在美国,学习理论成为这一时期的主要研究领域。20年代以后,行为主义在动物和人的学习的研究上,取得了重要的成果。杜威则以实用主义的“从做中学”为信条,对教学实践活动进行改革,对教育产生了相当深影响。 在前苏联,维果斯基强调教育与教学在儿童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并提出了“文化发展论”和“内化论”。前苏联教育心学家重视结合教学与教育实际进行综合性的研究,学科心理学获得了大量的成果。 在中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著作是1908年由房东岳译、日本小原又一著的《教育实用心理学》。1924年廖世承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一些学者进行了一定的科学研究,但研究问题的方法和观点,大都模仿西方,没

《教育心理学》几种主要的发展理论

《教育心理学》几种主要的发展理论 一、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皮亚杰(Jean Piaget,1896-1980)是当代的儿童心理学家。他把心理学的研究同生物学、逻辑学以及认识论结合在一起,着重研究儿童的认知、智力、思维是怎样发展起来的,从而形成了"发生认识论"。这种学说,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验方法上都有其自身的特色,成为当代儿童心理学最重要的一个学派。这个学派以他长期从事研究工作的地点来命名,又称为"日内瓦学派"。他对儿童心理学的重要贡献,是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阶段理论。他把结构主义思想引入心理学,认为儿童智力的发展由于认知结构的不同水平而表现出阶段的特征。因此,他的学说从哲学思潮的归属上来说,属于结构主义流派。 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把个体知识的发生与发展归纳为两个主要方面,即知识形成的心理结构(认知结构)和知识发展过程中新知识形成的机制。他认为新知识乃是连续不断构成的结果。他把智力的本质看作是一种适应(adaptation),即在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过程中产生并通过主体不断自我调节而建构,或再建心理结构的机制。制约儿童智力发展的重要因素是成熟(主要指神经系统的成熟)、物理经验、社会经验和平衡。适应是通过两种形式来实现的:同化(assimilation)和顺应(accommodation)。同化就是把环境因素纳入机体已有的图式或结构之中,以加强或丰富主体的动作;顺应是主体的图式,不能

同化客体,因而需要改变主体动作以适应客观变化。个体通过同化和顺应这两种形式来达到机体与环境的平衡(equilibrium)。如果机体和环境失去平衡,就需要改变行为以重建平衡。这种不断的平衡-不平衡-平衡-......的过程就是适应的过程,也就是儿童智力发展的实质和原因。皮亚杰把表征儿童在不同年龄阶段的智力结构的概念称之为图式(scheme)。图式就是动作或心理运算的结构。儿童智力结构的发展从感知动作图式开始,经过同化、顺应、平衡而依次建构起新的图式,如表象图式、直觉思维图式以至运算思维图式等。运算图式是最重要的认知结构,他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就是以运算思维结构为主要标志而划分的。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在不同时期的著作中有不同的划分方法,但基本观点是一致的。这里按四个阶段简介如下。 (一)感觉运动阶段(0~2岁) 皮亚杰认为,在这一阶段,儿童是靠感知动作来认识和适应外界环境,从而形成了动作图式的认知结构。在这个阶段,儿童虽然只有动作的智慧而没有表象的和运算的智慧,但真正的认知过程将从这个阶段的习得中产生,因而这一阶段是重要的。它又可分为六个分阶段。 新生儿期(0~1个月),儿童以先天的无条件反射来适应环境,这时,他们还不能分辨自我和非我;1~4个月,形成了最初的习得性适应动作;4~8个月,出现了有目的的动作;8~12个月,动作的目的和手段逐渐分化;12~18个月,儿童能在重复的活动中发现有效的手段来达到自己的目的;18个月~2岁,儿童开始用言语作为信号来描述外部世界。言语机能的出现,加速了儿童智力的发展,同时也

小学生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 (2)

小学生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 儿童的发展大体可分为身体发展、认知发展和社会性发展三个方面。 (一)小学生的身体发展 身体的发展是儿童心理发展的物质基础,小学生身体的健康发展为他们从事学校学习活动提供了保证,而脑及高级神经系统的发育更是他们心理发展的前提和重要的物质基础。小学生身体发展在人的一生发展中处于一个相对平稳的状态。他们的身高平均每年增长4~5厘米,体重平均每年增长2~2.5千克。同幼儿相比,骨骼更加坚固,但由于骨骼中所含的石灰质较少,比较容易变形、脱臼。小学生身体的肌肉组织虽有所发展,但不够强壮,缺乏耐力,容易疲劳,不易长时间从事过于激烈的体育活动。 从体内机能的发育来看,小学生的心脏和血管在不断增长,其容积没有成人的大,但新陈代谢快,所以小学生心跳速度比成人快。从肺的发育来看,六七岁儿童肺的结构就已发育完成,至十二岁时已发育得较为完善,儿童的肺活量在这一阶段也迅速增加,表明肺功能不断发展。 从脑和神经系统的发育来看,小学生的脑重量已逐渐接近成人水平。随着大脑皮层的生长发育,儿童脑的兴奋过程与抑制过程逐渐走

向平衡,觉醒时间逐渐延长,睡眠时间缩短,这使儿童有更多的时间从事学习活动。 (二)小学生的认知发展 小学生的感知觉已逐渐完善,他们的方位知觉、空间知觉和时间知觉在教育的影响下不断发展,观察事物更加细致有序。 小学生的记忆能力也迅速发展,从以机械识记为主逐渐发展到以意义识记为主,从以具体形象识记为主到词的抽象记忆能力逐渐增长,从不会使用记忆策略到主动运用策略帮助自己识记。 小学生的言语也有很大发展,能够比较熟练地掌握和运用口头言语,在教育的影响下,逐渐掌握了书面言语,学会了写字、阅读和写作。 小学生思维的基本特征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为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小学低年级儿童形象思维所占的成分较多,而高年级儿童抽象思维的成分较多。 总之,在系统的学校教育影响下,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得到了很大发展。 (三)小学生的社会性发展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概述

第二章幼儿心理发展年龄特征概 述 4学时 教学目标:掌握幼儿心理发展的历程与一般特征,理解幼儿前期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及其表现。 一、幼儿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 二、幼儿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教学重点:幼儿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和幼儿前期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和表现。教学难点:理解幼儿前期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课外活动:到幼儿园观察婴班儿童活动的有意性和无意性程度。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概述年龄特征是代表同一年龄阶段的人所表现出来的典型特征。儿童年龄特征是儿童所特有的不同于成人的特征。包括儿童生理发育的年龄特征、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其中儿童生理年龄特征是指和儿童生理成熟有关的年龄特征;儿童心理年龄特征是儿童在每个年龄阶段中形成并表现出来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征。 谈到儿童心理发展时,要强调年龄特征:一方面,儿童心理发展要以生理发展为基础,年龄越小,生理年龄特征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制约相对越大,而生理成熟受年龄影响;另一方面,儿童心理发展和他的知识经验有关,而知识经验的积累需要时间,时间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必要条件,年龄对儿童心理发展有规律性的制约作用。 年龄只在一定程度上制约而不能决定儿童心理发展的特征。儿童的心理年龄特征是在一定的社会和教育条件下形成的。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只代表这一年龄阶段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趋势和典型特点,而不是该年龄段中每个儿童都具有这些特点;儿童心理发展的特征代表该年龄儿童本质的心理特点,而不代表各具体儿童的个别差异。 在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的问题上,更应正确处理一般性与个别性、典型性与多样性、本质特征与非本质特征的辩证关系。 【谈话引入】“六、一”是儿童的节日,你们知道儿童是指哪一年龄阶段的孩子?你们上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时是属于哪一年龄阶段?

教育心理学发展历程

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过程: 1、初创时期(20世纪20s以前) 卡普捷烈夫(俄):1877年;《教育心理学》冯特(德):1879年;科学心理学 桑代克1903年著成《教育心理学》1913-1914年扩充成《教育心理学大纲》,包括《人的本性》、《学习心理》、《个性差异及其测量》 科学教育心理学的创立的标志 2、发展时期(20s-50s) 20s和30s:吸取儿童心理学和心理测验方面的成果维果斯基:文化发展论、内化说 40s:弗洛伊德→重视情感在教育和教学过程中的作用。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特点:1.内容庞杂,没有独立的理论体系。2.人类高级心理活动研究少,对教育实践作用不大。 3、成熟时期(60s—70s) 60s:布鲁纳(J.S.Bruner):课程改革运动。 60s起,国际教育心理学发展呈现如下趋势:1内容趋于集中2各派的分歧日趋缩小3注重学校教育实践70s:奥苏贝尔:有意义学习的条件、意义的获得与保持的进程; 加涅:系统总结了已有的学习研究成果,对人类的学习进行系统分类,并阐明了不同类型学习的内部与外部条件 晚年以来:逐渐转向教育过程中学生心理的探讨,并重视教学手段的改进。 4、完善时期(80s以后) 从纯理论向综合性的应用项目发展基础研究课题与应用性研究课题结合 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1客观性原则2系统性原则3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4教育性原则 同化和顺应之间的关系 同化:是将新的客体或事件纳入到已有的图式中去。“把外界元素整合于一个正在形成或已形成的认知结构,即外物同化于认知结构。” 顺应:为适应新的情境而改变已有图式的过程,皮亚杰称之为顺应。“认知结构受被同化刺激物的影响发生创造性的改变,即认知结构顺应于外物。” 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与传统智力理论有什么不同 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1、语言智能2、逻辑—数理智能3、知觉—空间智能4、身体—动觉智能5、音乐—节奏智能6、人际智能7、内省智能8、自然观察智能 加德纳的教育观:人与人的差别主要在于人与人所具有的不同的智力组合,因此,应该实行“以个人为中心的教育”。 当代美国心理学家斯滕伯格他认为,人的智力由分析能力、创造能力、实践能力三种相对独立的能力构成。 斯滕伯格的智力理论由智力成分亚理论、经验亚理论、情景亚理论三部分构成 成分亚理论:涉及智力的内部构成成分。是个体对初级信息进行加工的能力。(元成分、操作成分、知识或的成分) 经验亚理论:涉及内部成分与外部世界的关系,指根据经验调整所运用的成分从而获益的能力。 情景亚理论:涉及智力成分的外部作用,它是指在日常生活中适应环境、塑造环境和选择环境的能力 教学启示:(1)教师需要关注每一种学习行为对发展智力的作用,使所有学生都能得到智力的全面发展。教师不仅要加强智力的学术性方面,也要强调其实践性方面,还要考虑学生的文化背景方面。(2)教师需要帮助学生认识、利用并发挥自己的智力优势。

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

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特 点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 幼儿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是认识活动的具体形象性、心理活动及行为的无意性、最初的个性倾向与态度开始形成等等。对于学前期的儿童,其心理发展又有具体的特征体现。4岁的幼儿时期又称学前期。此时幼儿的心理发展是具体性、不随意性(无意性):主导地位,行为调控能力、抽象概括性和随意性(有意性)、想象能力、高级情感等也在逐步发展。 1、心理活动及行为调控能力逐渐增强。5一6岁的幼儿较3一5岁的幼儿能更好地分析、综合外界事物,能更好地控制和调}了白己的心理活动及行为,所以能接受成人的教育,改正一些不正确的语言和行为。这个阶段孩子的活动范围已很广阔,喜欢和小朋友们一起玩耍,是增长知识的好时机。抽象逻辑思维和数的概念都开始有一定的发展,想象力也进一步发展,但以无意想象为土。道德感、美感、理智感等在正确的教育卜也发展起来。意志也有一定的发展,如自觉性、坚持性、自制力等。 2、无意注意高度发展,有意注意逐步形成。学前期儿童的无意注意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高度发展,因此注意力易转移,有意注怠也逐步形成,开始独立组织、控制自己的注意力。 在教育的影响下,有意的识记和追忆能力逐步发展,能运用一些识记方法,记忆的持久性也进一步发展,但精确性不足。 3、有意想象开始发展,井需要培养。想象是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建立新形象的过程。幼儿期是想象发展的初级阶段,它已经开始超脱现实,在记忆基础上进行了加工改造,但它还没有能够深入现实,不能真正反映事物的本质。幼儿的想象活动主要属于无意想象,即想象无预定目的,需要由外界刺激直接引起:想象的土题不稳定,内容比较零散:3-5岁的儿童只满足于想象的过程,而5-6岁的儿童就不一样了,例如:听故事,人班儿童对听过的故事不感兴趣,而小班则不然,他们对“小兔乖乖”、“拔萝卜”等故事百听不厌。到了人班,幼儿不仅仅满足想象的过程,开始追求想象的结果。 有意想象是在无意想象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在幼儿期开始萌芽,幼儿晚期有了比较明显的表现。这 种表现是:在活动中出现了有日的、有主题的想象;想象的土题逐渐稳定为了实现土题,能够克服一定的困难。但总的来说,幼儿有意想象的水平还是很低的。 幼儿的有意想象是需要培养的。成人可以提出一些简单的任务,让儿童为了完成这一任务而积极想象。例如对于人班儿童,老师可以发给他们一张画着很多圆圈的纸,请他们把这些圆圈改画成各种各样的物体图形。这样做一方面可以培养幼儿有意想象的能力,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发展儿童的创造性想象。另外,按土题讲故事和编故事结尾,也是发展有意想象和创造性想象的好方法。 4、高级情感开始发展。学前儿童的高级情感土要有:道德感、美感及理智感。道德感是由白己或别人的举动行为是否符合社会道德标准而引起的情感。儿童形成道德感是比较复杂的过程。3岁前只有某些道德感的萌芽。3岁后,特别是在幼儿园的集体生活中,随着儿童掌握了各种行为规范,道德感逐渐发展起来。小班幼儿的道德感主要是指向个别行为,往往是由成人的评价而引起。中班幼儿比较明显地掌握了一些概括化的道德标准,他们不但关心白己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标准,而且开始关心别人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标准,由此产生相应的情感。例如,他们看见小朋友违反规则会产生极大的不满。大班幼儿的道德感进一步发展和复杂化。他们对好与坏,好人与坏人,有鲜明的不同感情。在这个年龄,爱小朋友、爱集体等情感,已经有了一定的稳定性。 美感是人对事物审美的体验,它是根据一定的美的评价而产生的。儿童的美的体验,也有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婴儿从小喜好鲜艳悦目的东西,以及整齐清洁的环境。幼儿初期仍然土要是对颜色鲜明的东西、新的衣服鞋袜等等产生美感。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幼儿逐渐形成审美的标准。比如,对拖着长鼻涕的样子感到厌恶,对于衣物玩具摆放整齐产生快感。 同时,他们也能够从音乐、舞蹈等艺术活动和美术作品、活动中体验到美,而且对美的评价标准也日渐提高,从而促进了美感的发展。

2.2.5 1-3岁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二)

第二章学前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概述 第二节 0-3岁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1-3岁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二)教学目标: 掌握1-3岁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出现最初的独立性 教学重点: 掌握1-3岁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出现最初的独立性 教学难点: 掌握1-3岁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出现最初的独立性 教学时数: 1 微课 作业: 简述1-3岁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出现最初的独立性 教学反思: 出现最初的独立性是1-3岁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中最重要的特征,通过丰富的生活实例,重点讲解这一年龄特征,同学们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教学效果较好,知道了1-3岁儿童出现独立性的表现、原因,以及如何正确对待孩子的独立性。但大多数同学对于1-3岁儿童缺乏感性认识,建议同学们在生活中多观察1-3岁儿童,增加感性认识。

教学设计 第5微学时 1-3儿岁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二) 一、导入 复习1-3岁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学会直立行走、使用工具、言语和思维的真正发生,引出今天的学习内容:1-3岁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出现最初的独立性。 二、重点讲解“出现最初的独立性” 1. 孩子出现独立性的表现 孩子进入第二个年头,就不像1岁前那么顺从了。特别是2~3岁时,他有了自己的主意,往往“不听话”了。 比如,1岁多的孩子,走路还摇摇晃晃,却要到处走,到处钻,见到东西就扯,见到小洞就抠。2岁左右,外出走到街上,他不愿总是让妈妈领着走,而要自己跑跑跳跳,时而蹲下捡块小石子当“手榴弹”,时而捡根小树枝当“枪”使。这是孩子出现独立性的表现。 2. 孩子“闹独立”的心理原因 思考讨论:“闹独立”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该怎么正确处理“独立性”? 2-3岁时出现了最初的独立性。独立性的出现是开始产生自我意识的明显表现。2岁左右能分清你我,有了自我意识。独立性的出现是儿童心理发展上非常重要的一步,也是人生头2-3年心理发展成就的集中表现。 3. 正确处理孩子的“独立性” 在这个时期,家长应该尽可能地尊重孩子的选择,尽量满足这一阶段孩子的需求,使孩子变得快乐和顺从。 案例: 买下软豆腐,治好硬茬头(尹建莉) 三、本课小结 独立性的出现是儿童心理发展上非常重要的一步,也是人生头2-3年心理发展成就的集中表现。希望同学们理解并正确对待1-3岁儿童的独立性,课后请观看《自我意识敏感期》。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趋势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趋势 教育心理学研究教育和教学过程中的种种心理现象及其变化,揭示在教育教学影响下,受教育者学习和掌握知识、技能、发展智力和个性的心理规律;研究形成道德品质的心理特点,以及教育和心理发展的相互关系等。中国把发展教育置于重要地位,教心的研究有着十分广泛的前景。由单纯的学习心理向关注教和学两个方面的心理转变,教学心理学兴起并成为教育心理学中最有活力的研究领域。 教心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已经获得了其独立性,并非只是普心的一种应用。因而,几乎所有当代重要的心理学思想,都对教心产生着影响。同时,现实生活与教育实践,也一再向教心提出要求,影响着教心研究课题的变化。由初期偏重于学习心理的研究和学习律的讨论,并且大多集中于智育方面的问题,随着教育对人的全面发展的日益重视,越来越重视道德行为、道德情感以及审美情感的培养。 在本文中,我们将从三个方面来表达对当代教心研究与发展的理解:教心的独立性发展,教心的研究课题的变化以及心理学新理论的启发与影响。 一、教心的独立性发展:尽管交心是作为心理学的一个应用分支出现的,但是历时近一个世纪的发展,尤其是近几十年的发展,已经使得教心不再单纯是普心原理的一种应用,而成为一种相对独立的领域。对教心这种独立性发展的认识,是把握当今教心发展的一个基本点。实际上,教心的形成与发展,一直表现为一种过程而不仅仅是一种结果。 1.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将更加关注教育教学实际中所存在的问题,逐步扩大研究的领域。我们认为未来的教育心理学除了继续关注教和学两方面的主要问题外,教育教学实际中的其他问题也必将引起教育心理学的关注。例如我国学者正在进行的而且还将继续进行的有关校本问题的研究,就有可能给教育心理学带来新的研究课题,扩大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范围和领域,推动教育心理学的发展。 2.教育心理学研究方法的综合化。由于教育心理学兼具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理论学科和应用学科的特点,加之她只有不到百年的历史,因而教育心理学没有自身独特的研究方法。教育心理学研究中经常采用的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教育经验总结法、个案法等等,都是借用其他学科的方法结合本学科的特点稍加改动而形成的。尽管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教育心理学的发展,使之在不到百年的时间内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也制约了教育心理学的发展。今后的教育心理学研究应该把各有关学科的研究方法和教育心理学正在使用的方法融合起

第三单元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年龄特征 教案

第三单元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年龄特点 教学目标与要求1、了解婴儿期儿童心理发生发展的典型特征及突出表现; 2、知道1-3岁儿童在动作和心理发展方面的主要特点; 3、了解3-4岁、4-5岁、5-6岁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特点。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3-4岁、4-5岁、5-6岁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特点。教学过程设计新课导入、新课教学、课堂讨论、处理作业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法、讨论法。 教学课时4课时 第三单元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年龄特征 第一讲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的概念及含义 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是各个年龄阶段中心理发展所表现出来的一般 特征、典型特征和本质特征。包括幼儿的生理年龄特征和心理的年龄特征。 问题 1、心理年龄=生理年龄,为什么? 2、心理年龄>生理年龄,为什么? 3、心理年龄<生理年龄,为什么? 把握学前儿童心理的年龄特征,应该明确以下几点: 一、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往往以年龄为标志。 二、儿童心理年龄特征是一定的社会和教育条件下形成的。 三、儿童年龄特征不能代表年龄阶段中每一个儿童所有的心理特征。 四、儿童心理年龄特征是稳定性和可变性的辩证统一。 (一)儿童心理年龄特征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1.儿童脑的结构和机能的发展具有一个大致稳头的顺序和阶段,在 头脑中建立神经联系是有一定次序的; 2.人类知识经验本身具有一定顺序性; 3.儿童从掌握知识经验到心理机能发生变化,也要经过一个大致相同 的不断量变和质变的过程。 (二)儿童心理年龄特征具有可变性。 五、儿童心理年龄阶段的划分 第二讲0-3岁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一、出生到满月 (一)适应新生活 生日:是计算一个人年龄的起点,却不是生命的起点,是从父母的生

《教育心理学》问答题

《教育心理学》问答题汇总 1、简述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考试大纲》P1) 答:教育心理学拥有自身独特的研究课题,那就是如何学、如何教以及学与教之间的相互作用。具体而言,教育心理学旨在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如学习的实质、动机、过程与条件等,以及根据这些理解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如学习资源的利用、学习活动的安排、师生互动过程的设计与学习过程的管理等,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 2、简述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P1) 答:教育心理学的具体研究范畴是围绕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展开的。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该系统包含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等五种要素;由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评价/反思过程这三种活动过程交织在一起。 3、简述学与教的三种过程模式。(P5) 答:(1)学习过程。指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2)教学过程。教师通过设计教学情境,组织教学活动,与学生进行信息交流,从而引导学生的理解、思考、探索和发现过程,使其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3)评价/反思过程。评价和反思过程虽是一个独立的成分,但它始终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包括在教学之前对教学设计效果的预测和评判、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的监视和分析以及在教学之后的检验、反思。在学与教的过程模式中,五种因素共同影响了三种过程,而且三种过程交织在一起,相互影响。 4、简述教育心理学的作用。(P7) 答: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的作用。在实际应用中表现在: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和理论指导,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 5、简述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P9) 答:教育心理学大致经历了四个时期: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成熟时期(20世纪 60年代到70年代末),完善时期(20世纪80 年代以后)。 6、简述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P13) 答:(1)连续性与阶段性;(2)定向性与顺序 性;(3)不平衡性;(4)差异性。 7、简述少年期的心理发展特征。(P14) 答:少年期是11、12岁到14、15岁的阶段, 是个体从童年期向青年期过渡的时期,大致相 当于初中阶段,具有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 整个少年期充满着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 幼稚性错综的矛盾。少年的抽象逻辑思维已占 主导地位,并出现反省思维,但抽象思维在一 定程度上仍要以具体形象作支柱。同时,思维 的独立性和批判性也有所发展,但仍带有不少 片面性和主观性。 8、简述青年初期的心理发展特征。(P15) 答:青年初期是指14、15岁至17、18岁时期, 相当于高中时期。青年初期是个体在生理上、 心理上和社会性上向成人接近的时期。他们的 智力接近成熟,抽象逻辑思维已从"经验型"向" 理论型"转化,开始出现辩证思维。占主要地位 的情感是与人生观相联系的情感,道德感、理 智感与美感都有了深刻的发展。 9、简述中学生心理发展的教育含义。(P15) 答:(1)关于学习准备。学习准备是指学生原 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 适应性,即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那些促进或 妨碍学习的个人生理、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特 点。学习准备不仅影响新学习的成功,而且也 影响学习的效率。同时,学习也会促进学生的 心理发展,新的发展又为进一步的新学习做好 准备。(2)关于关键期。个体早期生命中有一 个比较短暂的时期,在此期间,个体对某种刺 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之 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2岁是口语发展的关键 期,4岁是形状知觉形成的关键期,4-5岁是 学习书面语言的关键期。所以,我们应抓住关 键期的有利时机,及时进行适当的教育,就能 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0、试述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P16) 答: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将从婴儿到青春期的 认知发展分为感知运动(0-2岁)、前运算(2 -7岁)、具体运算(7-11岁)、形式运算(11 -15岁)等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儿童的认 知发展主要是感觉和动作的分化。前运算阶段 的儿童的各种感知运动图式开始内化为表象 或形象模式,他们认为外界的一切事物都是有 生命的;所有的人都有相同的感受,一切以自 我为中心;认知活动具有相对具体性,还不能 进行抽象的运算思维;思维不具有可逆性。具 体运算阶段的儿童认知结构中已经具有了抽 象概念,思维可以逆转,能够进行逻辑推理。 这个阶段的标志是儿童已经获得了长度、体 积、重量和面积的守恒。形式运算阶段儿童的 思维是以命题形式进行的。本阶段的儿童不仅 能够运用经验-归纳的方式进行逻辑推理,而 且能够运用假设-演绎推理的方式来解决问 题。本阶段的儿童能够理解符号的意义、隐喻 和直喻,能做一定的概括,其思维发展水平已 接近成人的水平。本阶段的儿童不仅具备了逆 向性的可逆思维,而且具备了补偿性的可逆思 维。本阶段的儿童不再刻板地恪守规则,反而 常常由于规则与事实的不符而违反规则。 11、简述教学与认知发展的关系。(P18) 答:(1)认知发展制约教学的内容和方法;(2) 教学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3)关于最近发展 区。 12、简述最近发展区概念及其意义。(P19) 答:前苏联的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 水平:一是儿童的现有水平,二是即将达到的 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 发展区。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 下,借助成人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 与独自解决问题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实 际上是两个邻近发展阶段间的过渡状态。它的 提出说明了儿童发展的可能性,其意义在于教 育者不应只看到儿童今天已达到的水平,还应 该看到仍处于形成的状态,正在发展的过程。 13、简述人格发展阶段理论的教育意义。(P20) 答: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认为,儿童人格的 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必须经历八个顺

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思想和原则在国家教育部和各省、市、自治区教育行政部门以及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的心理健康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在实际工作中,不少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还存在一些疑问。例如,心理健康教育应该如何实施?政府部门以及专家学者是如何看待心理健康教育的?在具体的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中应遵循哪些原则?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思想 为了适应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发展的需要,2002年教育部制定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纲要》明确指出: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必须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育人为本,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学段中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方法,培养中小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他们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纲要》强调,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要立足教育,重在指导,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保证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针对高等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纲要(试行)》,明确提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目标,以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为重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在推进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过程中,要坚持重在建设、立足教育的方针。根据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讲授心理健康知识,开展辅导或咨询活动,帮助大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优化心理品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帮助他们处理好环境适应、学习成才、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困惑,提高健康水平,促进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 为进一步提高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的整体水平,在实际工作中应努力贯彻教育部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思想。首先,各级社区、行政和学校教育管理部门的领导以及教师和家长,都应充分认识到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要以积极认真的态度对待这项工作。由于当今世界科技飞速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我们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必须努力培养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而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人才素质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由于当前我国正处在改革开放,国民经济迅猛发展的关键时期,社会变革带来的巨大竞争压力、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改变,都会使正在成长中的青少年一代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和自我意识等方面遇到或产生各种心理问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