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板块类型分布

板块类型分布

板块类型分布
板块类型分布

南安三中2018届高三年地理练习13 一、板块(边界类型、分布)

1.某半岛地形图。该半岛火山活动频繁,是因为受到( ) A .太平洋板块张裂的影响 B .印度洋板块张裂的影响 C .印度洋板块挤压的影响 D .太平洋板块挤压的影响

2010年春季,冰岛的火山多次喷发,火山灰蔓延,使一些地区的航空运输业遭受了巨大损失。 2.冰岛位于

A .极地高压带

B .副极地低压带

C .西风带

D .副热带高压带 3.冰岛多火山是因为它处于

A .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消亡地带

B .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生长边界

C .美洲板块和非洲板块挤压地带

D .美洲板块和太平洋板块分离地带

4.该地区山脉是由 ( )

A .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挤压形成的

B .非洲板块与美洲板块挤压形成的

C .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挤压形成的

D .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挤压形成的

5.图中板块数为

A.4

B.3

C.2

D.1

6.与图中虚线圈内所示的板块边界和地貌情形极为相似的是 A.安第斯山脉 B.非洲东部 C.冰岛 D.日本列岛

读岩石圈板块分布地球剖面示意图(局部。 7.宏观地形M 是

A .巨大裂谷

B .低缓高原

C .岛弧—海沟

D .山脉—海沟 8.一般认为N 处喷发的岩浆来自 A .下地幔 B .软流层 C .海底岩层 D .板块内部

二、岩石(类型、成因、特征、地质物质循环)

下图A 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数码表示岩装、岩桨岩、变质岩、风化物、沉积物,箭头表示各种地质作用,读图完成1—2题。.

1、图A 中表示岩浆岩与变质作用的分别是

A 、①、A

B 、②、

C C 、④、B

D 、⑤、I 2、从成因上对图B 岩石分类,与图A 中序号对应正确的是

A 、珊瑚石一一④

B 、大理岩一一②

C 、玄武岩一一③

D 、花岗岩一一⑤ 下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3-4

题。

3.图中B 、D 代表的岩石分别是( )

A .侵入型岩浆岩、沉积岩

B .沉积岩、侵入型岩浆岩

C .变质岩、喷出型岩浆岩

D .沉积岩、变质岩 4.图中②表示的是( )

A .外力作用

B .变质作用

C .上升、冷却凝固

D .重熔再生 读下图,完成5-6题。

5.组成该山体岩石的矿物直接来自

A .地表 B.地壳上部 C. 地壳下部 D.地幔 6.在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中,该山体岩石在地球表层可转化为

A .喷出岩 B.侵入岩 C .沉积岩 D.变质岩

三、岩层剖面图(判断地质作用及发生顺序)

1.下图示意某地的沉积岩层与岩浆岩体的相互关系。各岩层、岩体的生成时代按由老至新的顺序依次是( )

A .岩浆岩1、沉积岩1、沉积岩2、岩浆岩2、沉积岩3

B .沉积岩3、岩浆岩1、岩浆岩2、沉积岩2、沉积岩1

C .沉积岩3、岩浆岩1、沉积岩2、岩浆岩2、沉积岩1

D .沉积岩3、沉积岩2、岩浆岩1、岩浆岩2、沉积岩1

2.下图为某地地貌景观与地质剖面图,该地区地质事件由先到后发生的顺序为( )

A .断层形成、褶皱产生、岩浆侵入、固结成岩

B .褶皱产生、岩浆侵人、断层形成、固结成岩

C .固结成岩、断层形成、岩浆侵入、褶皱产生

D .固结成岩、褶皱产生、岩浆侵入、断层形成

读某岛屿在东西方向上沿18oS 纬线所做的的地形、地质剖面图

3.古老基底地区的地质作用过程可能是

A .变质作用——侵入作用——外力侵蚀——喷出作用

B .外力侵蚀——沉积作用——喷出作用——变质作用

C .变质作用——沉积作用——岩浆喷出——侵入作用

D .沉积作用——变质作用——侵入作用——喷出作用

四、地理景观图(判断地质作用及发生顺序)

1.下图为某地实景图,其所示地质构造的形成原因主要是

A .搬运作用

B .地壳运动

C .变质作用

D .风化作用

我国东北某地的自然风光(甲)及在周边所拾得的与该景观形成直接相关的代表性岩石(乙)的图片。据此回答2~3题。

2.甲图景观是

A .在火山口形成的天池

B .溶洞塌陷形成的天坑

C .地壳下陷形成的湖泊

D .岩石崩塌形成的堰塞湖

3.乙图岩石

A .可能为石灰岩

B .喷出冷凝而成

C .可能为变质岩

D .具有层理结构

读下面的四幅地貌景观图,回答4-5题。

4.关于构成①~④地景观的岩石及其岩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①景观中的岩石为沉积岩,在陆地表面广泛分布 B .②景观中的岩石属于岩浆岩,岩层结构清晰 C .③景观中岩石的岩性可能上硬下软

D .④景观中的岩石为大理岩,易受酸性雨水侵蚀

5.关于形成①~④地景观的地质作用,叙述正确的是 ( ) A .①景观中的奇峰怪石为流水溶蚀作用形成 B .②景观为壮观的大峡谷,流水侵蚀作用强烈

C .③景观中,冰川侵蚀是塑造该地貌的主要地质作用

D .④景观为早期受岩浆侵入影响变质的岩层

读“浙江省永康方岩方山沿28°55′36″N 剖面图”、方岩方山“赤壁丹崖”景观图片。

6.丹霞地貌经历了一个不一般的地质作用过程,期间孕育了绚丽多姿的丹霞地貌。以下地质作用

过程正确排序的是

①红色砂砾岩固结成岩;②地壳水平运动;③流水侵蚀搬运;④重力崩塌;⑤差异风化;⑥地壳抬升运动;⑦变质作用;⑧冰川作用

A .①⑥⑤④③

B .②①③④⑤⑥

C .②①⑦⑤④③

D .①⑧⑤④③ 7.丹霞地貌典型的顶平、坡陡、麓缓组合可能是因为

A

.顶平:受垂直岩层控制 B .坡陡:受水平节理控制

C .麓缓:受风化堆积物控制

D .麓缓:受平缓流水侵蚀所致

8.下图是克什克腾世界地质公园,位于内蒙古高原、大兴安岭、燕山山脉的结合部,花岗岩石林地貌为其主要特色之一。该地花岗岩石林地貌形成的地质过程依次是 A.地壳抬升—风化、侵蚀—岩浆侵入 B.岩浆侵入—地壳抬升—风化、侵蚀 C.地壳抬升—岩浆侵入—固结成岩 D.风化、侵蚀—岩浆侵入—地壳抬升

五、地质作用

位于湿润区的某河流,穿过平行的背斜山脉,进入平原。 1.甲、乙、丙、丁四地中,适宜修建水坝的是 A 、甲地 B 、乙地 C 、丙地 D 、丁地 2.河流穿过平行背斜山脉的原因可能是 A 、河流侵蚀,逐步将山脉切开 B 、河流改道,由与山脉平行改为穿行 C 、河流先于褶皱形成 D 、山脉断裂,断裂处形成河流

鱼鳞坑是为减少水土流失,在山坡上挖掘的交错排列、类似鱼鳞状的半圆型或月牙型土坑,它能够拦截地面径流,起到保持水土的作用,读图完成1—2题。

3.图中最宜植树的地点为A .① B .② C .③ D .④

4.鱼鳞坑有利于物质的 A .风化 B .侵蚀 C .搬运 D .沉积

流水侵蚀是重要的侵蚀作用,其侵蚀地表强度与地形、降雨、植被、土壤等因素密切相关。结合材料并读下图,回答5-6题。

5.读土壤结构图,图中何种土壤受流水侵蚀作用相对较弱 (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鄱阳湖地区夏季的风向、降水等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位置变化的影响。

鄱阳湖汛期水位上升,

湖面辽阔;枯水期水位下降,水流归槽成为槽江。图中的沙岭沙山(29.5°N附近)形成于2万

年前,由松散沙粒组成,沙山临湖一侧发育了一系列垄槽相间的地形。

6、沙山及沙山上垄槽相间地形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分别是

A.风力堆积、流水侵蚀

B.流水堆积、风力侵蚀

C.风力堆积、风力侵蚀

D.流水堆

积、流水侵蚀

7. 图所示甲乙丙三地都是淤泥质海岸,且属于地

壳持续下沉区。经考证发现,近30年来,甲地

海岸线基本稳定,乙地海岸线向海推进,丙地海

岸线向陆后退。形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三地

海岸的

A.地貌形态

B.泥沙沉积量

C.河网密度

D.抗侵蚀能力

六、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

1.图甲中A处的地形为()。

A.背斜山 B.背斜谷 C.向斜山 D.向

斜谷

2.若图中B地发现有溶洞景观,该处的岩石类型最

有可能为图中的()。

A.a B.b C.c D.d

下图是某地地形剖面及其地下同一沉积岩层埋藏深度示意图。岩层的埋藏深度(岩层距

离地面的垂直距离)可以用来帮助恢复岩层的形态。读图回答3-4题。

3.属于背斜谷的地方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4.⑤处发生的地壳运动是

A.褶曲隆起B.褶曲凹陷C.断裂下降D.断裂上升

某向斜山地形地质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

5.与M 点的地形一地层关系相符的是

6.与沿Y 线相符的剖面图是

读某地地貌景观及其地质构造示意图。

7.关于图中地貌说法正确是

A.M 、O 、Q 均为背斜山

B.M 、O 、Q 均为向斜山

C.M 、O 、Q 均为断层山

D.M 为背斜山,O 为向斜山,Q 为断层山 8.关于图中N 、P 两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A.N 处地下可能含有金、银、铜等矿产

B.P 处地下可能含有石油矿产

C.N 处岩石抗侵蚀力弱,受外力侵蚀成谷

D.P 处为断裂下陷形成

七、综合题

1.该图是北纬30°附近我国东部某地1949年和2009年的土地利用变化示意图。

(1)比较图中A 、B 两处河谷地貌特征的差异并解释其原因。(4分)

(2)C 处典型的流水地貌是什么?简述其形成原因。(6分)

(3)分析图示地区2009年与1949年农业用地的明显变化及对地貌带来的影响。

2.

1617示意甲城市附近某地典型地貌

景观。

从气候的角度简析甲城市附近该典型地貌的形成条件。(8分)

3.河流在弯曲段存在“凹岸侵蚀,凸岸堆积”的现象。

法国罗纳河上的圣贝内泽桥始建于1177年,13世纪和15世纪曾大修和重建,1668年被废弃。1669年的大洪水冲毁了河流右岸的桥墩,后来左岸的残桥(图7左侧图中粗实线)成为旅游景点——圣贝内泽断桥(图7右照片)。通过比较断桥处河流左右岸附近河水的深浅及流速差异,说明该断桥能保存至今的原因。

4.说明M 、N 两处地貌主要类型及其成因。

5.

比较甲、乙两地外力作用的主要动力及其形成的主要地貌

类型

6.下图为北半球某岛屿的地质地貌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地壳运动和地质构造的角度解释该岛屿的成因。

(2)简述甲河谷的形成原因。

参考答案

一、DBBABDCB 二、CBABDC 三、DDA 四、BABCBACB 五、BCCDACB 六、CADCBADB

七、1.(1)A 处位于支流上游,河流以下蚀和溯源侵蚀为主,河谷呈“V”字形。B 处位于河流下游,河流侧蚀作用加强,河谷展宽,河床横剖面呈槽形。

(2)冲积扇 河水流出谷口,地势趋于平缓,水道变宽,水流速度放慢,河流搬运的物质逐渐堆积形成

(3)2009年与1949年比较林地减少,耕地增加,会造成水土流失加剧,河口三角洲面积扩大。

2.(4分) 大风日数多、风力大、风沙侵蚀作用强。(4分)

3.桥梁修建在河流的弯曲河段,右岸为凹岸,水深、流急,对河岸的冲蚀强烈;(5分) 左岸为凸岸,河水浅、流速慢,河岸较少受冲蚀,对断桥的冲蚀作用很弱。(5分)

4.M 处为冲积扇(洪积扇),处于山前地带,由流水堆积作用形成。N 处为沙丘(沙垄),处于干旱荒漠地带,受风力堆积作用形成。

5.甲:风力作用,风力堆积地貌(沙丘)。乙:流水作用,流水侵蚀地貌(河谷)。

6.(1)海底地壳受地壳运动产生的水平挤压,岩层向上拱起形成背斜,地势升高露出海面形成岛屿。(2)甲谷地位于背斜顶部,在背斜形成过程中受张力作用,岩层变得疏松,容易受外力侵蚀,在流水等外力的长期作用下形成谷地

地理原理、过程示意图及各种变式解析

学案四地理原理、过程示意图及各种变式解析 1. 熟练使用和说明各种示意图,并能根据要求绘制简单的地理图表。 2. 描述、概括、理解各种地理事物的空间结构和发展变化过程。 3. 理解地理基本规律和原理,用所学的地理及相关学科的知识和要点,运用地理事实材料,简明地推导或定性地说明地理规律和原理。 4. 使用和分析各种资料,进行地理信息的提取、认定、判断及反思。考点分析预测 地理原理示意图是指反映地理事物的成因、原理和规律的图形。过程示意图是反映地理事物的时间、空间变化过程及规律的图形。这类题目侧重考查考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和创新能力:使用和说明各种原理图、过程图,领会和理解各种图所表达的含义;要运用提供的图表解释或分析说明某一地理现象、原理;通过对各种地理事物的认识,结合地图分析它们的时空分布的规律;分析此地理要素对其它要素的影响,以及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根据要求绘制简单的地理图表。 在最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中,原理、过程示意图已很少以教材中原图面貌出现,也即以各种变式出现,但万变不离其宗。如2000年、2001年江苏文科综合考题中的光照图。过程(包括流程)示意图也是近年来常出现在试卷中的,如2003年地理单课试题中的33题(全球环境问题)、34题第三小题(服装生产专业镇工业联系),2003年文科综合考试选择题5~7题。知识结构重建 地理原理图包括:地球公转示意图,太阳光照图,气旋与反气旋形成示意图,季风形成示意图,褶皱和断层示意图,六大板块示意图,生物对土壤形成的作用示意图,台风示意图。过程示意图有:风的形成示意图,大气环流示意图,锋面示意图.水循环示意图.河流径流变化示意图.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土壤在地理环境中的地位示意图,农业、工业投入至产出模式示意图,普拉托生产--销售--服务信息网络示意图,上海城市建设用地矿展示意图.商业活动主要环节示意图.开垦荒地引起恶性循环示意图,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示意图.留民营村农副产品综合循环利用示意图。 1. 判别原理图、过程示意图所反映的地理要素:分析判断各地理要素的特点及空间分布和时间变化特点,说明原因或列出结构关系式。 2. 确定各地理要素的相关性:分析自然地理要素之问如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水文、土壤、植被之间的相互联系;自然地理要素与人文地理要素之间的联系:分析它们之间是如何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如气候、地形、水等条件与农业生产的联系,城市形成、发展与所处的位置、地形、山河分布、交通线等的联系等。 3. 比较相同区域、不同区域各种地理事物的相同点、不同点,确定试题中图文的一致性.形成图文统一的、完整的、系统的地理知识。 4. 预测本区域地理事物的发生、发展对今后可持续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影响。 5·对整个判断过程进行反思,形成疑问。运用地理规律.判断、分析、描述地理事物的合理性,也即检测所判定的地理事物是否合符逻辑、是否符合常理。 过程规律总结(要点梳理点拨) 判读分析各种原理、过程示意图是学习地理的一项很重要的基本能力。地理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形成错综复杂的地理环境,但又是有规律可循的。 1.光照图是原理图中难度较大的,常见的光照图有侧视图、俯视图、展开图、平面图、立体图等。变视图的难度就更大,以下就这类试题可能考查的相关内容及解题技巧作简要介绍: (1)判断南北半球(或自转方向),确定南北极及各条经纬线的度数。 A:根据给定的经纬线度数判定半球。 例l 如图4-1所示,甲图中经线从右向左数字变大为西经,且在160°W-20°W之间是西半球,纬

高中地理必修一重点总复习填图试题

高一地理必修一总复习试卷 姓名 班级 学号 得分 1.1根据太阳系示意图完成下列题目。 ① 太阳系中心天体是 , 八大行星中无卫星的是 , 八大行星按据离太阳由近及远的排列是 、 、 、 、 、 、 、 。 ② 星系 地球 总星系 其他恒星系 月球 河系 其他行星系 1.2、根据所学内容分析地球上出现生命的原因有哪些? 答:① ② ③ 1.3读太阳大气层的圈层结构图。 (1)①为 、②为 、③为 。 (2)图示②圈层中,A 的太阳活动类型是 。 (3)简要说明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答:① ② ③ 。 1.4根据所学内容回答,地球自转公转地理意义主要表现在那几方面。 1、地球自转地理意义主要表现在那几方面:① ② ③ 。 2、在下图中绘出自转方向,图中地球运行 到A 点时,正值北半球的 日(节气), 日期为 月 日前后; 地球运行到C 点时阳光直射 ; 图中当地球从A 运行到C 的过程中,北半球昼长变 化情况是: 。 3、 地球自转与公转共同作用下产生的地理意义有哪些:① ② ③ 。 1.5.读图地震波速度与地球内部构造图,回答:

(1)图中地震波速度变化线中(S)表示__ __ 波,(P)表示_ ______ 波。 (2)图中各层名称:A:________ B:_________ C:_______ ;图中D是,他是和的分界面;图中D是,他是和的分界面。 (3)M层和N层的主要不同点是___M处物质接近液体,N处为固态_____。 2.1读右图,理解大气的受热过程。 并请写出图中辐射的名称: A B C D 2.2 读右下图, 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 1、填出A B C D E 所表示的气压带或风带名称。 A B C D E 2、由于地球不停的自传和公转,太阳辐射点的位置 随季节变化而呈规律性的南北移动,这也导致了气压带、风带也呈季节性移动就北半球而言移动规律是:。 3、根据所学只是回答下列气候类型的形成原因。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地中海气候:。 温带海洋气候:。 2.3 运用示意图简要分析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

详解六大板块构造图

详解六大板块构造图 由于板块交界处位于海洋地带,无明确的地名作分界,再加上七大洲、四大洋轮廊的思维定式,此类试题做起来并非得心应手,容易把板块的位置、名称弄混。如何突破这一难关呢?笔者介绍几种方法如下: 一、把六大板块与七大洲、四大洋的海陆位置、范围、轮廓进行比较,找出它们的联系和区别 北冰洋被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划分了。 大西洋被美洲板块、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划分了。 大洋洲绝大部分被划分到印度洋板块。 南北美洲划分到一个板块——美洲板块。 六大板块除太平洋板块几乎只包括海洋外,其余五个板块里都既有陆地又有海洋。 亚欧板块包括欧洲和除中南半岛、阿拉伯半岛外的亚洲及其北部、西部、东部边缘的一部分海洋(北冰洋、大西洋、太平洋),东西跨度较大。 非洲板块包括整个非洲,还有西部大西洋的一部分,东部印度洋的一部分,南北跨度大。印度洋板块既包括印度洋的一部分,又包括亚洲的阿拉伯半岛、中南半岛,大洋洲的绝大部分,呈西北——东南走向,跨的大洲多。 美洲板块包括南北美洲及东部大西洋的一部分和西部北回归线以北太平洋的狭长区域。南北方向长。 南极洲板块包括南极洲及其周围的部分海洋,呈团状分布。 比较得出以下结论: ①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比它们所对应的大陆范围大,面积广。②太平洋板块比太平洋范围小。 ③印度洋板块,名不符实,不是海洋板块而是陆地板块,地跨亚洲、大洋洲的部分陆地,特殊。 二、用经纬网对六大板块进行空间定位 出题时,如果沿某条经纬线在六大板块构造图上做剖面图,往往选择经过的板块名称多、复杂的经线或纬线,依照这个原则,可以选取0°、60°E、120°E、120°W经线;0°(赤道)、南北回归线、60°N纬线等。 0°经线自北向南大致穿过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南极洲板块。 60°E经线自北向南穿越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南极洲板块。 120°E经线自北向南依次穿过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南极洲板块。 120°W经线自北向南穿过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南极洲板块。 其中,60°E经线穿过的板块最多,最复杂。 0°纬线(赤道)横跨的板块有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南极洲板块、美洲板块五个。 23°26′N(北回归线)贯穿的板块多而复杂,有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五个,其中所跨太平洋板块长,亚欧板块短,即除南极洲板块外均有。23°26′S(南回归线)东西贯穿的板块有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与南极洲板块五个,唯独没有亚欧板块。 60°N纬线横跨的有亚欧板块、美洲板块。 通过分析可知: 南北纬50°与0°经线、120°E经线所围成的区域以及南北纬50°与120°W经线、60°

地理原理、过程示意图及各种变式解析

地理原理、过程示意图及各种变式解析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学案四地理原理、过程示意图及各种变式解析 1. 熟练使用和说明各种示意图,并能根据要求绘制简单的地理图表。 2. 描述、概括、理解各种地理事物的空间结构和发展变化过程。 3. 理解地理基本规律和原理,用所学的地理及相关学科的知识和要点,运用地理事实材料,简明地推导或定性地说明地理规律和原理。 4. 使用和分析各种资料,进行地理信息的提取、认定、判断及反思。考点分析预测 地理原理示意图是指反映地理事物的成因、原理和规律的图形。过程示意图是反映地理事物的时间、空间变化过程及规律的图形。这类题目侧重考查考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和创新能力:使用和说明各种原理图、过程图,领会和理解各种图所表达的含义;要运用提供的图表解释或分析说明某一地理现象、原理;通过对各种地理事物的认识,结合地图分析它们的时空分布的规律;分析此地理要素对其它要素的影响,以及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根据要求绘制简单的地理图表。 在最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中,原理、过程示意图已很少以教材中原图面貌出现,也即以各种变式出现,但万变不离其宗。如2000年、2001年江苏文科综合考题中的光照图。过程(包括流程)示意图也是近年来常出现在试卷中的,如2003年地理单课试题中的33题(全球环境问题)、34题第三小题(服装生产专业镇工业联系),2003年文科综合考试选择题5~7题。知识结构重建 地理原理图包括:地球公转示意图,太阳光照图,气旋与反气旋形成示意图,季风形成示意图,褶皱和断层示意图,六大板块示意图,生物对土壤形成的作用示意图,台风示意图。过程示意图有:风的形成示意图,大气环流示意图,锋面示意图.水循环示意图.河流径流变化示意图.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土壤在地理环境中的地位示意图,农业、工业投入至产出模式示意图,普拉托生产--销售--服务信息网络示意图,上海城市建设用地矿展示意图.商业活动主要环节示意图.开垦荒地引起恶性循环示意图,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示意图.留民营村农副产品综合循环利用示意图。 1. 判别原理图、过程示意图所反映的地理要素:分析判断各地理要素的特点及空间分布和时间变化特点,说明原因或列出结构关系式。 2. 确定各地理要素的相关性:分析自然地理要素之问如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水文、土壤、植被之间的相互联系;自然地理要素与人文地理要素之间的联系:分析它们之间是如何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如气候、地形、水等条件与农业生产的联系,城市形成、发展与所处的位置、地形、山河分布、交通线等的联系等。 3. 比较相同区域、不同区域各种地理事物的相同点、不同点,确定试题中图文的一致性.形成图文统一的、完整的、系统的地理知识。 4. 预测本区域地理事物的发生、发展对今后可持续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影响。 5·对整个判断过程进行反思,形成疑问。运用地理规律.判断、分析、描述地理事物的合理性,也即检测所判定的地理事物是否合符逻辑、是否符合常理。 过程规律总结(要点梳理点拨) 判读分析各种原理、过程示意图是学习地理的一项很重要的基本能力。地理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形成错综复杂的地理环境,但又是有规律可循的。 1.光照图是原理图中难度较大的,常见的光照图有侧视图、俯视图、展开图、平面图、立体图等。变视图的难度就更大,以下就这类试题可能考查的相关内容及解题技巧作简要介绍: (1)判断南北半球(或自转方向),确定南北极及各条经纬线的度数。 A:根据给定的经纬线度数判定半球。 2

[全]高中地理(六大板块、高压中心、亚洲地形与河流)

高中地理(六大板块、高压中心、亚洲地形与河流) ?1、六大板块 地球岩石圈可以分为六大板块,自西向东分别为: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南极洲板块、美洲板块。根据大陆漂移学说和海底扩张学说,六大板块在不断的移动(每年1cm~10cm),相邻两个板块既可以相互挤压,也可以相互远离,因此形成了两种边界: ①生长边界:两个板块相互远离,距离越来越远,常常会形成海岭、断层、裂谷、新的海洋。下图中红色边界即为生长边界,生长边界会使得大西洋、红海不断扩张。 ②消亡边界:两个板块相互挤压,距离越来越近,常常会形成山脉、海沟。下图中的绿色边界即为消亡边界,消亡边界会使得喜马拉雅山脉、科迪勒拉山系继续隆升。世界主要的火山地震带(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也分布在消亡边界。

图1 世界六大板块 ?2、7月海平面气压分布 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夏季海洋升温慢降温慢,为高压中心;陆地升温快降温快,为低压中心。在北半球主要分布着三个高低气压中心,自西向东分别为:亚洲低压、夏威夷高压、亚速尔高压,如下图所示。 高压中心与低压中心之间,产生了气压差,因此产生了风。风由高压吹向低压,并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向右偏转(北半球),因此在太平洋西岸(亚洲东部)主要为东南季风(夏季风),从海洋吹向陆地,携带着大量的海洋水汽,为沿岸地区带来了大量的降水。

图2 7月海平面气压分布图 例题

图3 例题 答案:(1)火山;(2)太平洋;由东南向西北;岛屿岩石的年龄从东南向西北逐渐变老;(3)太平洋西岸正值雨季,河流淡水注入多,夏威夷群岛夏季受副热带高压的控制,降水较少,蒸发旺盛。

初一地理主要知识点汇总

初一地理主要知识点汇总 一、地球和地图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①地球是一个球体。 ②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船队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 ③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4万千米,赤道半径6378千米,极半径6357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2.纬线和经线 ①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纬线是不等长的,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 ②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经线是等长的。 3.纬度和经度 ①纬度的变化规律:由赤道(0°纬线)向南、北两极递增。最大的纬度是90度,在南极、北极。 ②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北纬,用“N”表示;赤道以南的纬度叫南纬,用“S”表示。 ③以赤道为界,将地球平均分为南、北两个半球,赤道以北是北半球,赤道以南是南半球。

④经度的变化规律:由本初子午线(0°经线)向西、向东 递增到180°。 ⑤本初子午线以东的经度叫东经,用“E”表示;本初子午 线以西的经度叫西经,用“W”表示。 ⑥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西到160°E属于西半球(大于20°W或大于160°E) 20°W以东到160°E属于东半球(小于20°W或小于160°E) 4.地球的运动 ①地球运动绕什么转方向周期产生的自然现象 自转地轴自西向东约24小时昼夜交替 公转太阳自西向东一年形成四季 ②北半球与南半球的季节相反(春——秋;夏——冬) ③地球表面五带的划分:北寒带(66.5°N--90°N)、北温带(23.5°N--66.5°N)、热带(23.5°N--23.5°S)、南温带(23.5°S--66.5°S)、南寒带(66.5°S--90°S) 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 温带:既无阳光直射现象,又无极昼极夜现象,四季变化明显 ④低纬:0°--30°;中纬:30°--60°;高纬:60°--90° ⑤自西向东拨动地球仪,从北极上空看,地球仪按逆时针方

全球板块分布及板块运动示意图练习(陈倩)

板块构造学说是二十世纪60年代提出的关于地壳运动的全新学说。 1.下列关于板块学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全球岩石圈分为六大板块 B .大陆板块年龄较为年轻,而海洋板块则较古老 C .板块作用的驱动力是地幔物质的对流 D .澳大利亚大陆地壳相对比较稳定 2.根据板块构造学说,喜马拉雅山的形成原因是 A .处于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张裂带 B .处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碰撞带 C .处于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的碰撞带 D .处于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碰撞带 3.意大利中部拉奎拉市当地时间2009年4月6日凌晨3时22分发生强烈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 ①地震发生时拉奎拉震中区的居民觉察到先 ,后 。 ②地震发生时,意大利首都罗马震感强烈,罗马与拉奎拉相比( ) A .震级相同,罗马烈度较小 B .罗马震级与烈度均较小 全球板块分布及板块运动示意图 甲

C.烈度相同,罗马震级较小D.拉奎拉震级较大,烈度较小 ③意大利是世界上地震多发的国家,其处于与非洲板块交界处,这两个板块在图中的字母代号分别是和,该边界类型为边界。 4.2009年12月10日,印度尼西亚西部亚齐地区附近海域发生里氏5.9级地震,震源深度约35千米。 ①此次地震震中位于海底,地震后最容易引发的次生灾害是。 ②印度尼西亚附近海域近年来多次发生地震,从板块构造学说分析,其主要原因是该地区恰 巧位于地震带上,另一个地震带为地震带。 ③地幔物质的对流是板块运动的动力所在,图中可能出现海底扩张的地区是() A.A与C交界处 B.B与C交界处 C.C与D交界处 D.B与D交界处 ④板块相互运动产生了不同的地貌景观。与图中甲处地貌景观相同成因的地区是() A.马里亚纳海沟 B.喜马拉雅山脉 C.大西洋 D.科迪勒拉山系 ⑤板块的交界处也往往是火山活动频繁的地区,火山喷发造成的破坏会带来巨大财产损失。 但是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列举一项火山活动带来的好处:________________。 5.位于菲律宾吕宋岛东南部的马荣火山是世界上最活跃的火山之一,2009年12月火山又开始爆发。 ①马荣火山再次喷发,其主要原因是 A.地壳的凹陷B.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挤压 C.地壳的隆起D.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之间张裂 ②按火山活动状况分类,马荣火山属火山,该火山位于火山带上。 ③菲律宾的东部海域分布有菲律宾海沟。海沟是由于板块俯冲到板块 之下形成的,同时,板块隆起形成;而在板块的 张裂处常形成或。 参考答案: 1.B. 2.B. 3.①上下颠簸前后左右摇晃②A ③亚欧板块 A C 消亡 4.①海啸②地中海-喜马拉雅环太平洋③B ④C ⑤使土壤肥沃;形成火山地貌景观可发展旅游业;形成可开采地热(温泉)(写一项即可)5.①B ②活环太平洋 ③大洋大陆大陆岛弧链裂谷海洋

初一地理上册图题归纳填空版

一、读地球公转图P13图1.18 1.图中A是节气,日期是 前后,阳光直射在; 图中B是节气,日期是 前后,阳光直射在; 图中C是节气,日期是 前后,阳光直射在; 图中D是节气,日期是 前后,阳光直射在; 图上的二分二至均指北半球,南半球的季节与北半球,公转方向。 2.阳光直射A位置时是北半球时间最长,太阳高度最大,地面获得太阳光照射最多的一天,是半球最热的一天,当阳光直射C位置时,与A 位置相反;当阳光直射B、D时,南北半 球。 二.读地球五带图 P14图1.19 1.有阳光直射的温度带为,北极圈写 作,南极圈写作,北回归线写 作,南回归线写作。 2.热带和温带的分界线是;温带和寒 带的分界线是。寒带阳光终年斜射, 有、现象;四季变化分明。 三.读“东西半球图 P33图2.6 1.①洲②洲③洲 ④洲⑤洲⑥ 洲⑦洲 2. A 洋 B 洋 C 洋 D 洋 3.完全在东半球的大洋是 洋,完全在南半球的 大洲是洲4.赤道穿过的大洲有,赤道穿过的大陆(填序号) 5.主要位于东半球的大洲有;主要位于西半球的大洲有 (填序号) 6.①②两洲的分界线是运河,它沟通了大洋A 和大洋B ,③⑤两洲的分界线是运河, 它沟通了大洋B 和大洋C , ①⑤两洲的分界线是运河,它沟通了大洋A 和大洋D ,从大洋C 进入到大洋A要经过海峡。 四、读“六大板块示意图”回答:P42图2.22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板块名称: A_ _板块B_ _板块C_ _板块 D_ __板块E_ _板块F_ _板块 2、喜马拉雅山是_ _板块和_ _板块挤 压而形成。阿尔卑斯山是由_ _板块和 _ _板块挤压而形成, 3、按照板块学说,地中海将不断,最终 将;红海将不断,最终成为。 大陆漂移假说是20世纪初由提出 的,完全处在大洋中的板块为板块, 五、读图,填出图中字母所表示的地 形部位 ⑴图上比例尺改为数字式是 1: ,即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 距离米。 ⑵用直尺量算出甲、乙两山顶的图 上距离是3厘米,则其实地距离 是千米。 ⑶甲山在乙山的方向。 ⑷如果要从A、B两处爬山,则选择从处爬山要容易些。原因是 ⑸填出图中字母所表示的地形名称:P25图1.36 C__ _D_ _E_ __ F 第五题 第四题

高考地理六大板块知识点

关于高考地球六大板块知识点,全在这里啦! 地球六大板块知识点你知道多少,这里有书本没有的知识点,你一定需要! 一、把六大板块与七大洲、四大洋的海陆位置、范围、轮廓进行比较,找出它们的联系和区别 1、北冰洋被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划分了。 2、大西洋被美洲板块、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划分了。 3、大洋洲绝大部分被划分到印度洋板块。 4、南北美洲划分到一个板块——美洲板块。 5、六大板块除太平洋板块几乎只包括海洋外,其余五个板块里都既有陆地又有海洋。 6、亚欧板块包括欧洲和除中南半岛、阿拉伯半岛外的亚洲及其北部、西部、东部边缘的一部分海洋(北冰洋、大西洋、太平洋),东西跨度较大。 7、非洲板块包括整个非洲,还有西部大西洋的一部分,东部印度洋的一部分,南北跨度大。 8、印度洋板块既包括印度洋的一部分,又包括亚洲的阿拉伯半岛、中南半岛,大洋洲的绝大部分,呈西北——东南走向,跨的大洲多。 9、美洲板块包括南北美洲及东部大西洋的一部分和西部北回归线以北太平洋的狭长区域。南北方向长。 10、南极洲板块包括南极洲及其周围的部分海洋,呈团状分布。 比较得出以下结论: ①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比它们所对应的大陆范围大,面积广。②太平洋板块比太平洋范围小。 ③印度洋板块,名不符实,不是海洋板块而是陆地板块,地跨亚洲、大洋洲的部分陆地,特殊。 二、用经纬网对六大板块进行空间定位 出题时,如果沿某条经纬线在六大板块构造图上做剖面图,往往选择经过的板块名称多、复杂的经线或纬线,依照这个原则,可以选取0°、60°E、120°E、120°W经线; 0°(赤道)、南北回归线、60°N纬线等。 1、0°经线自北向南大致穿过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南极洲板块。 2、60°E经线自北向南穿越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南极洲板块。 3、120°E经线自北向南依次穿过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南极洲板块。

高中地理详解六大板块构造图

高中地理详解六大板块构造图 由于板块交界处位于海洋地带,无明确的地名作分界,再加上七大洲、四大洋轮廊的思维定式,此类试题做起来并非得心应手,容易把板块的位置、名称弄混。如何突破这一难关呢?笔者介绍几种方法如下: 一、把六大板块与七大洲、四大洋的海陆位置、范围、轮廓进行比较,找出它们的联系和区别: 北冰洋被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划分了 大西洋被美洲板块、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划分了 大洋洲绝大部分被划分到印度洋板块 南北美洲划分到一个板块--美洲板块 六大板块除太平洋板块几乎只包括海洋外,其余五个板块里都既有陆地又有海洋。 亚欧板块包括欧洲和除中南半岛、阿拉伯半岛外的亚洲及其北部、西部、东部边缘的一部分海洋(北冰洋、大西洋、太平洋),东西跨度较大。 非洲板块包括整个非洲,还有西部大西洋的一部分,东部印度洋的一部分,南北跨度大。 印度洋板块既包括印度洋的一部分,又包括亚洲的阿拉伯半岛、中南半岛,大洋洲的绝大部分,呈西北--东南走向,跨的大洲多。 美洲板块包括南北美洲及东部大西洋的一部分和西部北回归线以北太平洋的狭长区域。南北方向长。 南极洲板块包括南极洲及其周围的部分海洋,呈团状分布。 比较得出以下结论: ①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比它们所对应的大陆范围大,面积广。 ②太平洋板块比太平洋范围小。 ③印度洋板块,名不符实,不是海洋板块而是陆地板块,地跨亚洲、大洋洲的部分陆地,特殊。 二、用经纬网对六大板块进行空间定位 出题时,如果沿某条经纬线在六大板块构造图上做剖面图,往往选择经过的板块名称多、复杂的经线或纬线,依照这个原则,可以选取0°、60°E、120°E、120°W经线;0°(赤道)、南北回归线、60°N纬线等。 0°经线自北向南大致穿过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南极洲板块。

高中地理详解六大板块构造图

高中地理详解六大板块 构造图 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高中地理详解六大板块构造图 由于板块交界处位于海洋地带,无明确的地名作分界,再加上七大洲、四大洋轮廊的思维定式,此类试题做起来并非得心应手,容易把板块的位置、名称弄混。如何突破这一难关呢笔者介绍几种方法如下: 一、把六大板块与七大洲、四大洋的海陆位置、范围、轮廓进行比较,找出它们的联系和区别: 北冰洋被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划分了 大西洋被美洲板块、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划分了 大洋洲绝大部分被划分到印度洋板块 南北美洲划分到一个板块--美洲板块 六大板块除太平洋板块几乎只包括海洋外,其余五个板块里都既有陆地又有海洋。 亚欧板块包括欧洲和除中南半岛、阿拉伯半岛外的亚洲及其北部、西部、东部边缘的一部分海洋(北冰洋、大西洋、太平洋),东西跨度较大。 非洲板块包括整个非洲,还有西部大西洋的一部分,东部印度洋的一部分,南北跨度大。 印度洋板块既包括印度洋的一部分,又包括亚洲的阿拉伯半岛、中南半岛,大洋洲的绝大部分,呈西北--东南走向,跨的大洲多。 美洲板块包括南北美洲及东部大西洋的一部分和西部北回归线以北太平洋的狭长区域。南北方向长。 南极洲板块包括南极洲及其周围的部分海洋,呈团状分布。 比较得出以下结论:

①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比它们所对应的大陆范围大,面积 广。②太平洋板块比太平洋范围小。 ③印度洋板块,名不符实,不是海洋板块而是陆地板块,地跨亚洲、大洋洲的部分陆地,特殊。 二、用经纬网对六大板块进行空间定位 出题时,如果沿某条经纬线在六大板块构造图上做剖面图,往往选择经过的板块名称多、复杂的经线或纬线,依照这个原则,可以选取0°、60°E、120°E、120°W经线;0°(赤道)、南北回归线、60°N纬线等。 0°经线自北向南大致穿过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南极洲板块。 60°E经线自北向南穿越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南极洲板块。 120°E经线自北向南依次穿过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南极洲板块。 120°W经线自北向南穿过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南极洲板块。 其中,60°E经线穿过的板块最多,最复杂。 0°纬线(赤道)横跨的板块有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南极洲板块、美洲板块五个。 23°26′N(北回归线)贯穿的板块多而复杂,有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五个,其中所跨太平洋板块长,亚欧板块短,即除南极洲板块外均有。 23°26′S(南回归线)东西贯穿的板块有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与南极洲板块五个,唯独没有亚欧板块。 60°N纬线横跨的有亚欧板块、美洲板块。 通过分析可知:

高三地理复习专题讲解:板块边界与分布判断技巧

2021届高三地理复习专题讲解:板块边界与分布判断技巧 一、专题讲解 1.板块边界与分布判断技巧 (1)澳大利亚、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斯里兰卡岛位于印度洋板块。 (2)冰岛位于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块交界处,地处大西洋“S”形海岭上,处于生长边界。 (3)新西兰南、北二岛位于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处于消亡边界。 (4)北美洲的海岸山脉和落基山脉为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形成;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脉为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形成。 2.板块运动与地貌 板块相对移动而发生的彼此碰撞或张裂,形成了地球表面的基本面貌。板块相对运动对全球构造地貌的影响可总结图表如下: 二、同步训练 1.图一为全球海陆分布及六大板块分布示意图。图二为四种板块边界类型示意图。完成下题。

图一中四地与图二板块边界类型对应正确的是( ) A.①—甲②—丙③—乙④—丁 B.①—乙②—丁③—甲④—丙 C.①—丙②—甲③—乙④—丁 D.①—丁②—乙③—甲④—丙 [思维探究] [答案] C 2017年6月12日,爱琴海海域发生6.4级地震。下图为震中(图中黑点)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2~3题。

2.此次地震位于( ) A.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交界处 B.美洲板块与非洲板块交界处 C.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交界处 D.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处 答案 A 解析读图可知,此次地震位于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交界处。 3.关于图中两个海域面积变化的组合正确的是( ) A.M海域——面积扩大,消亡边界 B.N海域——面积缩小,生长边界 C.M海域——面积缩小,生长边界 D.N海域——面积扩大,生长边界 答案 D 解析读图可知,M海域是地中海,位于板块与板块相互碰撞的消亡边界,面积缩小;N海域是红海,位于板块与板块张裂的生长边界,面积扩大。 下图是某地质学家绘制的板块碰撞及其影响示意图。读图,完成4~5题。 4.与图中板块A、B对应恰当的是( )

初一地理知识点六大板块小结

初一地理知识点六大板块小结 初一地理知识点六大板块小结 初一地理知识点总结之六大板块 除太平洋板块几乎全为海洋外,其余五个板块既包括大陆又包括海洋。 太平洋板块-大部分的太平洋(包含美国南加州海岸地区); 亚欧板块-北大西洋东半部、欧洲及亚洲(包括中南半岛,不包括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 非洲板块-非洲、南大西洋东半部; 美洲板块-北美洲、北大西洋西半部及格陵兰、南美洲与南大西洋西半部; 印度洋板块-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澳大利亚大陆、新西兰及大部分的印度洋; 南极洲板块-南极洲与南美洲西侧太平洋。 基本被大洋盘踞的板块:太平洋板块 各大板块是不断移动的,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 板块运动结果:地壳受挤压形成山脉和谷底,地壳受拉张形成裂谷挤压和拉张使地壳上升或下降,从而引起海陆变迁。 板块交界处的山脉:阿尔卑斯山脉(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喜马拉雅山脉(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落基山脉(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安第斯山脉(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 版块张裂地带:红海、东非大裂谷(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

总结:六大板块:勒皮雄在1968年将全球地壳划分为六大板块;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包括 大洋洲)和南极洲板块。 中考地理的知识点:世界人口的增长 对于世界人口的增长知识,我们做了下面的知识讲解。 世界人口的增长: 人口的增长速度在世界特别各洲是不同的,非洲是世界人口增 长速度最快的大洲,其次是南美洲,欧洲的人口增长速度最慢。欧洲为2%;亚洲为15%; 北美洲为10%;南美洲为17%;大洋洲为14%;非洲为27%。 中考地理的知识点:铁煤石油的分布 下面是对铁煤石油的分布知识的讲解学习,同学们认真看看下面的知识。 铁煤石油的分布: 世界上铁、煤、石油的分布情况如下: (1)世界上的铁矿主要分布在俄罗斯、马西、国、澳大利亚、 印度、加拿大和美国。 这七个国家的铁的储量约占世界的90%。 (2)煤主要分布在北半球亚欧大陆和北美洲中部,在世界各国中,煤储量居世界前列 的有中国、美国、俄罗斯等国。 (3)世界上石油资源的分布很集中,中东地区约占世界石油储 量的一半还多。主要输往日本、欧洲和北美洲等地。 通过上面对铁煤石油的分布知识的内容讲解学习,希望可以很好的帮助同学们的学习,相信同学们会学习的很好的哦。

[全]高中地理(台风的分布、海底地形、六大板块)考点详解

高中地理(台风的分布、海底地形、六大板块)考点详解 ?1、台风的分布 台风,是热带气旋的一种(中心风速≥12级),主要发生在热带、副热带的海洋上(水温≥26.5℃)。世界的台风分布如下图所示,主要有3个规律: ①南北半球:北半球较多(76%),南半球较少(24%); ②大陆东西:大陆东侧较多,大陆西侧较少; ③纬度高低:赤道附近(5°以内)的台风极少,主要发生在南北纬的5°~20°,亚洲东部、北美洲东部可以向北延伸到30°N左右。 图1 世界台风的分布 ?2、海底地形

海底地形可以分为三类:大陆边缘(大陆架、大陆坡、大陆隆、海沟等)、大洋盆地、大洋中脊,具体的地形如下: ①大陆架:陆地向海洋的自然延伸,坡度较缓,水深<200m; ②大陆坡:大陆架向外延伸形成的陡坡,水深200~4000m; ③岛弧、海沟:主要分布在大陆边缘和洋盆的过渡地带,火山地震较多; ④洋盆:地形较为平坦,分布着海底火山、丘陵、山脉等,水深4000~6000m,地壳活动较为稳定; ⑤洋中脊:中轴为裂谷,是海洋地壳的诞生地,板块的生长边界。 图2 海底地形 例题

下图为北太平洋局部海底地形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②④三处,表层海水温度最低的是______,原因主要是______。(2)2011年12月18日,③处一艘船只的舷窗破损进水,主要的自然原因可能是______。 A. 天气严寒 B. 台风影响 C. 海浪和海水冲击 D. 海水污染严重 (3)④处的海底地形为_____,形成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

答案:(1)④,纬度高 (2)AC (3)海沟,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碰撞,大洋板块向下俯冲。 精讲精析:(1)分析①②④地的表层海水温度。纬度,是影响表层海水温度的主要因素,另外寒流和暖流、淡水汇入等都会影响海水的温度。①②④三地中,④处纬度最高,因此表层海水温度最低。 (2)分析船只面临的自然灾害。③地位于55°N左右,因此天气严寒,同时位于西风带,容易受到海浪和海水的冲击。而台风主要发生在热带、亚热带海域,并且此时为12月(冬季),因此发生台风的概率很小,选项B错误。海水污染并不会导致舷窗破损,选项D显然错误。 (3)分析④地的海底地形。图中④地呈条带状,海水深度较深,是大洋板块和大陆板块的交界处,应该是大洋板块(太平洋板块)俯冲到大陆板块(美洲板块)之下,形成的海沟。 总结 ?六大板块 本节例题的难度适中,解题思路为:①根据纬度,判断表层海水的温度高低;②根据纬度、风带、台风发生的纬度和季节,分析船只可能面临的自然灾害;③根

下图为赤道上六大板块的分布示意图

① ② 南美洲 印度洋中脊 大西洋中脊 东太平洋隆起 汤加海沟 澳大利亚 下图为赤道上六大板块的分布示意图,且①板块主要位于100oW ~60oE 之间。读图回答1~3题: 1.⑥板块是( ) A .亚欧板块 B .太平洋板块 C .南极洲板块 D .美洲板块 2.根据板块构造理论,②③两大板块碰撞而形成的山脉是( ) A .喜马拉雅山 B .安第斯山 C .落基山 D .阿尔卑斯山 3.主要位于①板块上的大陆的地理特征有( ) A .分布面积最广的气候类型是热带草原气候 B .没有亚热带气候类型的分布 C .流经大陆西岸的洋流为暖流,流经大陆东岸的洋流为寒流 D .东海岸有世界著名的渔场 读下图,回答4~6题: 4.按六大板块划分,剖面线穿过的板块 数目有( ) 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 5.图中①所处的板块是( ) A .美洲板块 B .非洲板块 C .太平洋板块 D .印度洋板块 6.下列地形成因与图示地形②相似的是( ) A .喜马拉雅山 B .东非大裂谷 C .大兴安岭 D .大西洋中脊 下图为30oN 附近四条河流的河口位置图,回答(1)~(3)题。 7. (1)按流程的长短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 .甲丁乙丙 B .丁丙乙甲 C .乙丙丁甲 D .甲丁丙乙 (2)下列对四条河流河口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A.甲处是世界著名的黄麻产区B.乙处是世界著名的石油产区 C.丙处是所在国最大的工业区D.丁处是所在国最大的林业区 (3)有关四条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乙两河流经地区均为热带沙漠气候B.丙丁流量都很大,容易出现洪灾 C.乙丙都为季节性河流D.丁是所在国流量最大,汛期最长的河流 假设图示的冬季天气系统以120千米/日的速度向东移动。读图3完成下列要求。 (1)简要说明A地在未来30小时内风向、风力及气温的变化趋势及其原因(不考虑地形的影响)。(18分 (2)简要回答B城市成为交通枢纽的区位因素。(14分 (3)C山的名称是,它已被列入名录。(4分) 8、某岛国面积不大,资源贫乏,但利用有利的地理位置,成为世界上著名的贸易港和工业国。在下图中的四个经纬网图中,正确表示这个国家位置的是: 2、读下图,在下列选项中,各港口排序与图序相符的是 A.孟买、利马、高雄、横滨B.马赛、瓦尔帕莱索、珀斯、新奥尔良 C.斯德哥尔摩、汉堡、卡拉奇D.青岛、鹿特丹、开普敦、圣弗朗西斯科

板块构造学说教学过程

一、板块构造理论 [学生读教材六大板块示意图,自己先观察,然后看看能发现哪些信息并试着说一说] (教师小黑板展示): 回答下列问题(一): 1、地球表层可分为大板块,除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外,其它板块既包括大陆, 也包括海洋。 2、图中“←→”表示;“→←”表示。 3、在图中找到生长边界和消亡边界,并观察它们分布在板块的哪些地方? 4、日本群岛位于板块。 5、澳大利亚位于板块。

6、英国位于板块。 (学生通过问题的引导理解板块示意图,能够指出六大板块及其分布。) 二、板块的运动 板块之间有两种运动形式。一种是相对运动,一种是相离运动。 回答下列问题(二): (学生结合地球仪和六大板块示意图找出下列地理位置并回答) 1、阿尔卑斯山位于板块与板块交界处,发生运动。 2、喜马拉雅山位于板块与板块交界处,发生运动。 3、科迪勒拉山系位于板块与板块交界处,板块发生运动。 4、地中海位于板块与板块交界处,板块发生运动。 5、红海位于板块与板块交界处,板块发生运动。

(实验一)请同学们将书托在手上,用两手做相对运动挤压课本,会没发生什么现象? 学生回答:会发生隆起和凹陷。 在板块相碰地区,常形成山脉,如阿尔卑斯山脉、喜马拉雅山脉。 (实验二)请同学们再想象一下,如果给一张报纸一个相离的力,结果会是怎样? 学生回答:报纸会被撕裂。 在板块张裂地区,常形成裂谷和海洋,如红海、大西洋、东非大裂谷。 (展示卫星图片:东非大裂谷、红海) 三、学生活动 (展示世界六大板块分布图)

根据图中箭头表示,试着用板块运动分析阿尔卑斯山脉、喜马拉雅山脉、科迪勒拉山系、红海的形成原因。 答案:①阿尔卑斯山脉是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相对运动,相互挤压形成的。 ②喜马拉雅山脉是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相对运动,相互挤压形成的。 ③科迪勒拉山系是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相互挤压形成的。 ④红海是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相离运动形成的。 正是地壳板块的张裂运动和碰撞挤压运动,才使地球表面形成千奇百怪的不同形态。 四、拓展提高 下面我们的同学也可以做一个小小科学家,展望未来,预测下列地理事物在未来的发展趋势。(小组讨论分析后派代表回答。) ①地中海面积将不断缩小,甚至消失。因为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是在相对运动。 ②红海的面积将会不断扩大,甚至可能成为新的大洋,因为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还在不 断做相离运动。 ③大西洋面积也会不断扩大,因为美洲板块和亚欧板块、美洲板块和非洲板块在做相离运动。在未来,中国人也许骑自行车就可以去美国了!

世界各地剖面图专题-201608

1.读沿赤道地形剖面示意图回答: \(1)A河水能资源很丰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地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C地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两地气候类型差异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3)该剖面经过及附近地区人们所面临的最迫切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图是沿200经线所作的地形剖面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A到D,该大陆地表自然景观呈现有规律的更替现象,且南北对称分布,这种地域分异规律是以__________为基础形成的,而形成南北对称分布的特点则与该大陆所处的_________位置有关。 (2)A、D、E三水域中,盐度最低的是______水域,其原因是____________。 (3)D海区处在板块的_________(生长、消亡)边界,因此其面积将逐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B、C两地的图上水平距离为4.44cm,则该地形剖面图的水平比例尺约为___________。 (5)某人在A海区投下一漂流瓶,结果顺水漂到悉尼的海滩上。请说出该漂流瓶最有可能依次顺哪些洋流漂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3是“某区域沿回归线的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1)~(3)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处气候类型为地中海气候 B.b山脉由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挤 压而成 C.c地处于世界最大的河流流域 D.d所在地形区为东非高原 (2).流经e海域的洋流 A.为西澳大利亚寒流 B.是全球规模最大的洋流 C.对沿岸有增温增湿作用 D.由高纬流向低纬 (3).e海域与f海域的温度(T)、盐度(S)相比 A.Te>Tf;Se>Sf B.Te>Tf;Se<Sf C.Te<Tf;Se>Sf D.Te<Tf;Se<Sf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