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德国高校的学术组织

德国高校的学术组织

德国高校的学术组织
德国高校的学术组织

他山之石-德国大学学术组织的演变与改革

孔捷李迎

(南京理工大学江苏南京210094)

关键词学术组织德国大学

内容摘要本文阐述了德国大学学术组织的发展与历史演变,重点分析了德国大学典型的学术组织结构和20世纪60年代以来德国大学学术组织的创新与改革,总结了从中得到的启示和借鉴。

一、引言

在德语世界建立的第一批大学是布拉格(1348年)、维也纳(1384年)和海德堡(1385年)大学。德国大学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具特色的学术传统,教育质量在世界高等教育领域和学术界享有盛名,学术声望至1900年左右达到了顶峰。当时世界上许多国家的人都认为德国的大学是世界上最好的大学,认为德国的模式是19世纪大学的理想模式,并被其他国家所羡慕和仿效。而且在许多自然科学领域,留学德国被看作是日后事业成功的一个必要前提。

传统德国大学学术组织的典型形式以教授讲座为核心的研究所制度,在历史上有效促进了科研与教学的结合,推动了德国经济和科学的发展。但是从20世纪60年代起,世界高等教育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传统的组织结构形式已不能很好地适应这种变化,进一步改革大学学术组织形式也就成为德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

二、德国大学学术组织及其演变

(一)早期大学学术组织结构

德国的大学是在14世纪下半叶出现的。就组织而言,早期的德国大学是教会和君主授予特权的师生独立团体。当时,大学享有三项主要特权:第一是教学权及学位的考试权和授予权;第二是大学自治权;第三是独立审判权。为了充分行使这些特权,大学具有双重的组织关系。一方面,大学的师生根据出生地区分别组成若干个“同乡会”,各同乡会自行选举主席和财务人员;大学这种组织的首脑叫作校长( Rektor),是经过选举产生的大学主持者。另一方面,为便于教学和考试,大学实行学部(Faculty)制,一般分为神学部、法学部、医学部和文学部;各学部分别选举“部长”主持学部的事务,部务主要是安排课程和分派教学任务,主持辩论会,办理考试和授予学位等。

15世纪后半叶的文艺复兴运动及16世纪初期的宗教改革运动极大地影响了德国大学教育发展的总趋势。在大学教学方面,已逐渐显露偏重科学的性质,其传授的普通知识包括大量的自然学科,除古典人文学科外,数学和物理已逐渐受到重视,到18世纪发展成为独立的学科。17世纪末,德国大学为了恢复其在国际上的学术地位,进行了重大改革,发展了以哈勒(Halle)大学(1694年)和格廷根(Gettingen )大学(1737年)为代表的具有现代意义的大学。它们以思想自由和教学自由为基本原则。但大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没有太大变化,仍然分为四个学部。由于现代哲学和科学精神开始深入所有学部的教学领域,文学部改称为哲学部。

(二)传统德国大学学术组织结构

1809年普鲁士创办了柏林大学,揭开了德国大学历史上新的一页。虽然柏林大学在很大程度上继承的仍是过去中世纪的组织结构形式,但它有一项意义深远的创新,即确立以研究为大学的首要使命。在19世纪上半叶,威廉﹒封﹒洪堡(Wilhelm von Humboldt)提出的科研与教学相统一的思想开始与日益依赖专业化和经验的研究方法结合起来,于是,德国大学进一步形成了讲座制(Chair)和研究所(Institute)相结合的基层学术组织。这种模式以“强制性研究任务”为中心,把研究和教学统一在正教授身上,加强了他作

为研究所所长的领导地位和在大学管理方面作为兼职决策者的重要影响。于是,这时期就形成了德国大学典型的组织结构形式:大学─学部─研究所/讲座,并且直到20世纪60年代末德国大学组织结构未发生多大变化。以柏林大学为代表的德国大学成为新的世界高等教育中心,英、法、美、日等国的取经者纷至踏来。讲座制作为有效地提高德国大学学术水平的基层教学科研组织模式,也理所当然成为人们竞相学习的重要内容,从而使各国的大学学术组织结构相继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显著变化,迅速走向成熟。

德国大学学术组织的第一级是研究所(Institute)和讲座(Chair)。尽管讲座这一形式早已存在,但是直到19世纪初洪堡改革后,讲座这一组织形式才在德国研究型大学中获得新的活力和现代标志。大学中教授是他的研究领域中的唯一一名持有者,同时也是研究所唯一的负责人,在他的领域,研究和教学由他负责。研究所是一个独立的研究和教学单位,拥有全部必要的人员和设备,如实验室、资料室、教室和讨论室等。德国大学的教授是终身职位,在基层享有相当大的学术权力,并有权参与大学行政事务的管理。研究所(Institute)一词主要用于自然科学领域,对于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传统上叫“研讨班”(Seminar),而类似机构在医科当中被称为医学研究所(Clinic)。从职能上看,德国大学的研究所与美国大学的系起着相同的作用,但德国大学的研究所范围更小。

德国大学研究所中的人员是分等级的,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地位和作用。在教授下面通常有两类教学和研究人员。一类是较高职位的具有“大学授课资格”( Habilitation)的人员,都具有博士学位,有资格在大学中独立授课,不过他们极少是终身的,而且能否使用研究所的设施也要取决于教授的意见。需要说明的是,这一“大学授课资格”( Habilitation)是其今后取得教授职位的必要条件。第二类是助教,他们的任职由教授推荐,并须签定固定期限合同。助教的工作完全服从于教授工作的需要,通常不被看作大学的正式成员。

德国大学学术组织的第二级是学部( Faculty)。相当于美国和我国现在的学院(College或School)。典型的德国大学有4至6个学部:神学、法律、医学、哲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包括经济学),每个学部由相关学科的若干研究所或讲座组成。德国大学学部这一级的学术行政权力非常薄弱,很少插手属于教授个人控制的领域,其权力也是咨询性质的。

学部唯一真正的决策机构是部务委员会(Inner faculty),由全部教授、部分非教授教师组成,有时也有学生和助教代表参加,一般由15-40个成员组成。部务委员会一般给教授以领导研究所、课程设置、安排考试和从事科研的自由,很少插手教授的领域。它只负责总的课程安排、考试和学位授予事宜,但在负责推荐讲座空缺职位候选人和教授备选资格获得者时,学部比较积极主动。从结构上看,部务委员会对教授来说,是一个由地位相同的高级人员组成的松散的大学组织。学部名义上的行政官员是学部主任,负责处理日常行政事务,很少享有什么权力。学部主任每年轮流从部务委员会中选出的教授担任。因此,学部的这种非等级的、社团式的结构使它很容易倾向于保守。它常常抵制设立新领域的讲座,尤其是那些跨学科性质的,并对跨学部的协作表示反对。

组织结构的第三级就是大学。大学一级是德国高校学术组织结构的最高一级。它对学校和社会之间的相互联系起着桥梁作用。在这一级的决策性机构有两个评议会。一个是学术评议会,由全体学部主任和教授代表(每个学部一个代表,且有任期)组成,其权力通常限于学术事务,如课程和考试准则等,但与学部相比,它的权力要小得多。另一个是大评议会,由全体教授和其他教学人员代表组成,其唯一职能是选举校长。大学校长也是教授,同时是评议会的主席和大学的学术领导人。由于德国大学教授作为研究所负责人,对预算、设施和人员负全面责任,教授直接与政府教育部门讨论研究所的学术规划、经费预算、学科建设等问题;且德国政府在对大学拨款时,通常不经过学校而直接拨给研究所或讲座。因此说,大学的学术行政权力很小,传统上大学校长由一个德高望重的学者担任,选其任校长与其说是出于他的行政事务能力,莫如说是考虑其学术水平并以他来象征大学的崇高的学术地位。这也是成熟大学的一个鲜明特点。

三、德国大学学术组织改革

德国的传统大学,最初也是为向少数精英们提供教育而设立的。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

20世纪50年代。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德国大学生入学人数开始迅猛增长,因此就要求德国传统大学在学习制度、内部管理和高等教育观念等方面进行深刻变革。20世纪60年代初,有几个州的政府开始起草有限度的大学立法改革,但根本的结构改革直到1967年大学生运动爆发后才被广泛地提出并得到认真考虑。1969年,通过一项宪法修正案授权联邦政府决定“高等教育的总原则”。1976年,《高等教育总纲法》正式成为法律,其基本内容是强调大学应享有更大程度的自治权,决策更加民主。这些立法导致了德国大学组织结构发生了很大改变。

主要的改革是在大学中创立学系(Fachbereich)以取代第二层次的学部(Faculty)。通常的五六个大学学部被划分成若干(15-25)个系。这些系在人员、资金和设备的分配方面享有更大的权力。虽然第一层次的研究所仍然存在,但它不再独立于学部或大学当局来接受资源分配。这种构想是以英美大学学系为范本,目的是为了加强大学中枢机构的地位和权限。

20世纪60年代德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另一个突出特色,是积极创设新制大学及学院,至1976年共创立9所新制大学和19所学院。这些新制大学不仅仅是为了解决大学扩充人数的问题,在行政和学术组织形态上,也充分反映了德国大学的改革方向。如1967年创设的康斯坦茨大学(University Konstanz),基本仿照英美模式建立大学学术组织结构:大学——学部(学院)——学系模式,其学术组织的重心放在学系一级,学部一级采用学院模式,但基本上只是具有某些行政权力,一般不参与学术权力的划分。这一点与英美强调以学院一级作为学术、行政权力的核心是不同的。康斯坦茨模式将学部作为大学的中间协调机构,以学系作为学术活动领域的自治机构,既避免了原来研究所模式的人为学术分割,维护了大学的整体统一性,又保持了学术机构的灵活性和自治原则。

20世纪90年代,德国大学学术组织结构又发生了新的变化,即将原来的学部(Faculty)按学科发展和需要划分为规模较小的学系(Fachbereich),同时,将原先隶属于学部的研究所独立出来,取得与学系同样的地位,形成了“大学——学系/研究所”的两级结构。这种扁平化结构模式有利于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的发展,也有利于进行跨学科的研究和学习。这种结构以汉诺威大学(Universiy Hannover)为典型代表。

四、借鉴与启示

德国大学学术组织结构模式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与风格,甚至可以说是现代大学学术组织结构的典范。德国大学的学术组织结构的形成、演变与改革,是德国特定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以及社会趋势等内外部环境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并且这种组织结构模式仍处于不断的发展变革之中。从中我们可以得到很多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一)德国大学学术组织的演变与改革体现了德国大学的创新精神和变革策略。德国大学不断创新的精神,使它的改革勇于突破传统模式的束缚。在德国每一个主要的历史时期,都诞生过新的大学,新大学的创建常常表现出有意义的创新和改革。典型的例子是柏林大学的创立,它虽然在很大程度上继承了过去中世纪大学的组织结构形式,但它有一项意义深远的创新,即确立了以研究为大学的首要使命。

德国大学变革的策略更可以给我们以启示,那就是继承和发扬的完美统一。它既保持了本国大学传统特色的优势——研究所中心模式,又吸收了英美大学的高效行政管理模式,以学科发展和跨系乃至跨校的多学科交叉、合作研究来推动大学学术水平的提高。

(二)大学学术组织结构的变化受众多因素的影响。“任何类型的大学都是遗传与环境的产物”。培养人才是大学固有的最基本的职能,是大学与生俱来的使命,因此产生了与特定教学方法和教育内容相联系的“讲座”和与一定学科相联系的“讲座制”。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科学研究成为大学的首要使命,于是出现了德国传统的大学学术基层组织——研究所。而且,由于权力结构的影响,使得德国大学处于组织结构第一级的教授权力很大,学部和大学一级权力较小。但是,随着大学规模的扩大,德国大学学术组织再次发生重大变化,借鉴了英美的学系组织结构。

(三)大学学术组织结构正向多样化、灵便化方向发展。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大学信息化的要求,大学学术组织结构趋向于扁平化。但是,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大学的学术组织结构还是呈现出了多样化

的发展趋势。一方面是由以前传统的清一色的三层结构发展为三层结构和两层结构并存的局面;另一方面是不同的大学之间的学术组织形态也呈现多样化。值得一提的是,柏林工业大学自20世纪60年代改革后,传统学部被撤消,设置22个学系,至90年代又合并为15个学系,形成了“大学——学系——研究所”的结构模式。但是,目前柏林工业大学再次改革组织结构,撤系重建8个学部,完成了大学学术组织结构的“回归”。个中意义,值得深思。

参考文献:

[1] (美)博顿·克拉克.高等教育系统—学术组织的跨国研究.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

[2] http://www.uni-konstanz.de

[3] http://www.uni-hannover.de

[4] http://www.tu-berlin.de

德国教育行政管理体制

德国教育行政管理体制 根据1949年联邦宪年制定的联邦德国《基本法》以及根据1957年联邦宪法法院的裁决,联邦德国在文化教育领域实行联邦制,文化教育由各州自治,州享有文化的自主权。这意味着,原则上州享有教育立法和行政管理方面的最高权限。州有权通过宪法、学校法和其他各种法令作出具体规定,决定如何安排本州的文化事业和学校教育事业。《基本法》规定了联邦范围共同的某些教育的基本问题,比如,国家对学校的监督、宗教课在公立学校作为正规学科开设等,但这些也都由州行使有关权力来加以实现。不过,根据《基本法》精神,联邦政府享有校外职业培训领域的立法权。 在1969至1971年间,《基本法》作了几次修改,扩大了联邦权限,1969年10月,联邦德国首次建立了中央一级的教育行政机关——“联邦教育和科学部”。该部虽不是一个立法机构,其职责主要是对教育改革和发展提出规划,在促进超地区范围的重大科学研究方面与各州进行合作,但它可以通过提出建议和控制拨款来影响各州教育。此外,根据修改后的《基本法》,联邦政府除了原来可以制定职业培训助学金法和大学助学金法以外,还可以制定高等教育一般原则性法规等。于是联邦有关机构先后制定了《高等学校总纲法》、《联邦职业教育促进法》和《高等学校建造促进法》等。同时《基本法》的修改保证了联邦与州在行政管理和教育规划方面互相合作的可能性。这样就形成了所谓“合作式的文化联邦制”。 这种“合作式的文化联邦制”主要体现在一方面学校教育仍由各州自治为主,另一方面联邦可以通过一定的权限和建立一些协调机构参与教育事宜的决策上。但这种合作不仅指联邦与州的合作,而且也指州与州的合作。下面我们就一些对这种合作起重要作用的联邦一级机构作一些介绍。 为了协调教育事宜,早在1948年2月东西部占领区各州文化教育部长在斯图加特召开了一次各州文化教育部长会议。随着东西德对立的加剧,东西德教育政策分歧扩大,这一次会议便成了最后一次由全德范围内各州教育部长参加的会议。在当时西部占领区联邦德国成立后不久,联邦德国于1949年10日8正式成立了作为协调各州教育事宜的重要机构——各州文化教育部长。这是一个各州文化

浙江大学基层教学组织设置及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浙江大学本科生院

浙江大学基层教学组织设置及管理办法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完善和规范浙江大学基层教学组织的建设和管理,切实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指的基层教学组织是学校正式建制,柔性灵活的教师教学共同体,以院系教学研究与发展中心命名。基层教学组织由本科生院归口管理。 第三条基层教学组织可依托学院、系、教研室、实验室等行政单位设置,也可另行设置。其内部设置由各学院(系)自行确定。基层教学组织按教学性质分为:以课程(群)为平台的教学研究与发展中心和以专业为平台的教学研究与发展中心;按管理级别分为:校级教学研究与发展中心、院(系)级教学研究与发展中心。 第四条完善的基层教学组织在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推进学校教学研究与改革、教师教学成长与发展、有计划地组织教学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和作用。学校及学院(系)要高度重视并支持基层教学组织的工作。 第二章设置原则和基本条件 第五条基层教学组织设置与调整原则按照学校本科人才 培养、教育教学改革与教学学术活动的需要,明确职责、统筹规划,鼓励设置跨学科的基层教学组织。具体设置原则如下: 1.学院(系)应按照本单位所开设的课程(群)或本科专业设置,主要是课程(群)或专业的规模、建设任务和教学发展规划,提出基层教学组织的设置方案,避免小而全和重复分散设置。 2. 以课程(群)为平台的教学研究与发展中心针对某一课程或课程群组建,其中课程群是指具有相同或相近学科基础的系

列课程,或相互间具有一定逻辑关系的一组课程。以专业为平台的教学研究与发展中心按二级学科或本科专业设置。 3.新建专业教学研究与发展中心在不具备独立设置条件时,依托专业或学科相近的基层教学组织开展工作。具备独立设置条件后方可组建。 第六条基层教学组织的设立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1.有相对稳定、结构合理的人员队伍,成员原则上应包括课程(群)或专业的所有任课教师。 2.有稳定的课程建设与发展方向,或专业学科发展方向,承担饱满的教学任务。 3.有开展教学学术活动的软硬件实力。 4.有科学的工作规范和完善的管理制度。 第三章工作职责和管理制度 第七条基层教学组织需承担的工作职责与任务包括 (一)落实日常教学工作,履行管理职责。 1.根据院系及课程或专业发展的需要,制订本单位的工作计划,采取有效措施保证落实。 2.参与本科培养方案的制订,建设符合学科发展的课程体系,组织制订并规范课程规划、教学大纲,做好课程衔接,加强教材建设以及实验教学、实践教学的建设,保持教学稳定性。 3. 根据教学大纲与教学计划的要求,制定教学进度,保证教学正常运行。 (二)加强教学过程管理,实施教学考核。 1.制定听课计划,组织教师相互听课,观摩教学,开展同行评议并使之制度化。 2.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严格教学纪律,树立良好的教风。 3.不定期组织学生座谈,及时了解学情,开展教学质量检查,定期开展考试情况分析,不断改进教学。 (三)开展教师教学培育,营造教研氛围。 1.开展教学学术研究,鼓励教师尤其是年青教师在教学各环节开展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及教学技术改革的探索与实践,并积极申报各级各类教学研究与改革项目。

健全基层学术组织完善高校内部治理结构

绍兴文理学院以基层学术组织建设为抓手,改革内部治理结构,探索建立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适当分离、合理分治的二元治理架构,建立和完善有效制约的大学自我约束机制,优化了学术环境,提升了本科专业建设品质,有力推进了高校内部的教授治学、民主管理。 一、改革举措有力,基层学术组织不断健全完善,提升学术本位 (一)重构基层学术组织二维体系结构,做实学科组织,彰显学术权力 基层学术组织是高校中最基本的学术单元,是大学学术资源的载体。基层学术组织形式有学科、系、研究中心、公共教学部、研究所和学科基地(包括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和人文社科基地)等,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基于学科而建立的基层学术组织,另一类是面向问题建立的基层学术组织。无论哪种形式,在高校,基层学术组织都是直接承担着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三项职能,是高等教育最基本的生产点。基层学术组织中,学科组织是核心,学科是大学学术体系的基本架构。大学的学术活动必然包含教学和科研,以及在此基础上进行的社会服务工作。 绍兴文理学院基层学术组织的主体是基于学科体系建立的,定名为“学科组织”,按照学科规划在一级学科或一级学科下的若干个方向上建立。根据学校当前学术水平的实际,学科组织的设立实行逐步推进:已具有较强学术实力和水平的一级学科,可以按照研究方向或整合若干个相近研究方向而建立学科组织;学术实力和学术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科可以按一级学科建立学科组织,通过学科组织建设,形成团队、凝练方向、培育特色,待条件成熟后再逐步调整为以研究方向命名的学科组织。每个学院可以根据实际建立若干个学科组织。 基层学术组织改革之后,突出了学科的地位,强化了学科组织的学术权限和学术责任。全校学术人员都根据各自的学术领域进入相应的学科组织,“人人进学科”参加一个学科组织,且只归属于该学科组织,但同时可以参加多个研究中 心。学科组织每两周举行一次学术活动,内容包括:教师汇报、讨论学术论文、学习心得,开展教学建设、教学改革等教研活动,进行科研课题申报、成果申报研讨,推介学术会议,举行外聘专家学术讲座等等。这有效整合了学术团队,凝练了学科方向,增强了学术人员的归属感。 绍兴文理学院建立的基层学术组织是一种二维体系结构。其中,学科代表实体的维度,系和其他类型的基层学术组织代表虚拟的维度。通过两个维度上基层学术组织的纵横交错、虚实结合,真正实现教学与科研的有机统一,以学科建设成果促进各项学术活动水平的提高。2009年11月,学校制订了《关于基层学术组织建设的管理办法》,2009年模拟运行、2010年试点运行,2011年在全校建立47个学科组织,全面推进基层学术组织建设。 (二)建立起教学管理新体制,将专业管理为主转变为以课程管理为主,提升

推进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

推进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 摘要:随着创先争优活动在全国的深入开展,对高校基层党建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标准。因此,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要以此为契机,把创先争优活动作为加强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机遇,积极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进一步优化组织设置,扩大组织覆盖,强化组织功能,拓宽工作领域,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把党建工作融入到服务教学、科研和育人各项工作中,不断改革创新、务求实效,进一步践行科学发展观,提高党员的先进性,增强基层党组织在高校中的凝聚力和影响力。 关键词:创先争优高校基层党组织 全国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总体要求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服务人民群众、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从总体要求来看,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是创先争优活动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创先争优活动的落脚点。高校是高级知识分子党员汇聚地,是各种思想文化集散地,是新观念新思想新知识的发源地,高校师生则是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主力军,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居于重要地位。由此可见,加强高校党的基层党组织建设,是高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促进高校改革发展稳定、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组织保证。因此,高校要把此次“创先争优”活动作为加强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机遇,认清形势,加快发展,坚持“争高校党建之先、创先锋引领之优;争教育教学之先、创立德树人之优;争知识创新之先、创服务社会之优;争服务师生之先、创和谐校园之优”的目标,

保持和发扬特色优势,推动继承和创新,切实加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影响力。 一、创先争优活动对于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性 (一)在高校中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是高校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内在要求 创先争优活动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巩固工程。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开展两项活动,一是在全党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二是在党的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是集中性主题教育活动,创先争优活动是推动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发挥战斗堡垒和先进模范作用的经常性工作,是学习实践活动的延伸。之前,在高校开展的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取得了丰硕的认识成果、实践成果和制度成果,更加牢固地确立了科学发展观在高校办学中的重要指导方针地位,全面加强了高校各级党组织建设,有力促进了高校建设又好又快发展。现在开展的创先争优活动,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延展和深入,是把学习实践活动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加以落实和巩固,进一步推动科学发展观在高校基层的贯彻落实。 (二)在高校中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是体现党的先进性的必然要求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标志所在、生命所在、力量所在,是党长期执政的根本条件,先进性建设是党的建设的基本任务和长期任务。面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面对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等内外环境考验,党的先进性建设更加迫切与艰巨。就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党员素质状况来看,总体上同党肩负的历史使命是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40号《高等学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40号 《高等学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办法》已于2016年4月5日经教育部2016年第14次部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发布,自2016年9月1日起施行。 教育部部长 2016年6月16日 高等学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有效预防和严肃查处高等学校发生的学术不端行为,维护学术诚信,促进学术创新和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学术不端行为是指高等学校及其教学科研人员、管理人员和学生,在科学研究及相关活动中发生的违反公认的学术准则、违背学术诚信的行为。 第三条高等学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应坚持预防为主、教育与惩戒结合的原则。 第四条教育部、国务院有关部门和省级教育部门负责制定高等学校学风建设的宏观政策,指导和监督高等学校学风建设工作,建立健全对所主管高等学校重大学术不端行为的处理机制,建立高校学术不端行为的通报与相关信息公开制度。

第五条高等学校是学术不端行为预防与处理的主体。高等学校应当建设集教育、预防、监督、惩治于一体的学术诚信体系,建立由主要负责人领导的学风建设工作机制,明确职责分工;依据本办法完善本校学术不端行为预防与处理的规则与程序。 高等学校应当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在学风建设方面的作用,支持和保障学术委员会依法履行职责,调查、认定学术不端行为。 第二章教育与预防 第六条高等学校应当完善学术治理体系,建立科学公正的学术评价和学术发展制度,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不骄不躁、风清气正的学术环境。 高等学校教学科研人员、管理人员、学生在科研活动中应当遵循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严谨认真的治学态度,恪守学术诚信,遵循学术准则,尊重和保护他人知识产权等合法权益。 第七条高等学校应当将学术规范和学术诚信教育,作为教师培训和学生教育的必要内容,以多种形式开展教育、培训。 教师对其指导的学生应当进行学术规范、学术诚信教育和指导,对学生公开发表论文、研究和撰写学位论文是否符合学术规范、学术诚信要求,进行必要的检查与审核。 第八条高等学校应当利用信息技术等手段,建立对学术成果、学位论文所涉及内容的知识产权查询制度,健全学术规范监督机制。 第九条高等学校应当建立健全科研管理制度,在合理期限内保存研究的原始数据和资料,保证科研档案和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

德国的教育体制详细分析

德国的教育体制详细分析

德国的教育体制详细分析 2010-12-06 16:55:15 来源:智欧教育浏览:301次 德国高等教育非常普及,各类高等学校 共有368所,分布在16个联邦州,注册学生总人数约190万。其中综合大学(Universitaet,含理工、师范、全科大学等)127所,学生13 0多万;应用科学大学(Fachhochschule)186所,学生48万多;艺术、音乐院校55所,学生3万余名。目前在德国的外国留学生总人数约

20万。每年入学新生人数约22万。各类大学共设专业400余个。 德国的高校正处在一个变革的时期。为了加强欧洲高等院校在国际上的竞争力,欧洲2 9个国家的政府于1999年在意大利城市博洛尼亚达成协议,相约最迟到2010年,各国将齐力构建一个统一的高等教育区(einheitlicher H ochschulraum)。博洛尼亚进程的核心内容是:在欧洲范围内根据同一标准实行二级学位体 制(zweistufiges Studiensystem):学士学位课程(Bachelor-Studieng?nge)传授一门专业的基础知识,而硕士学位课程(Master-Studi eng?nge)能够深化知识,或者跨学科地对知识进行拓展。 学士(Bachelor)和硕士(Master)将取代传统的学位。新的体制迫使大学学业尽量去适应就业市场的需求。那些将来不想从事学术研究

的学生,可以攻读学士学位,三年或者四年以后毕业,就能够得到从业时需要的基本专业技能。 新学位课程的基本单位分为若干模块(Modul)。每个模块由主题相互关联的几种课组成,例如讲座课(Vorlesung)、研讨课 (Semina r)和练习课 (übung),并且每个模块最长可以跨越两个学期的时间。大学课程在此之前划分出来的基础和专业阶段被废除了。学生每完成一个模块,都将依据欧洲学分折算、转换和累加系统(ECTS)获得相应的学分,这一系统根据完成学业所必需的消耗折算出学生的总负荷。 学生毕业之际,除了获得正式的大学学位证书以外,还将同时获得附加证书(Diplom a Supplement),证书里记录着与大学毕业相关的标准化内容以及相应的学业成绩。这样在求学和就业的时候,毕业生的大学文凭可以得到更简单、更合理的评估。

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现状及改进措施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d816108781.html, 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现状及改进措施 作者:胡增荣牛明艳 来源:《党史博采·理论版》2018年第09期 [摘要]高校是社会主义建设核心人才培养的根据地,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是党执政的重要保证。加强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是新时代党建的必然要求,对永葆党的先进性、确保党带领全国人民实现中国梦具有决定意义。 [关键词]高校;基层党组织;现状;改进措施 根据中国共产党党章规定,高校党的基层组织是指在高等学校设立的党的基层委员会、总支委员会、支部委员会,包括经党代会选举产生的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所以新形势下基层党组织工作开展的怎么样,直接影响到党的凝聚力、影响力和战斗力的充分发挥。高等院校的主要功能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这决定着高校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有着举足轻重作用。要确保高等教育服务人民、服务社会、服务国家,就必须坚持党对高校工作的全面领导,加强高校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一、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现状 党中央和各级党委一直对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十分重视,多次召开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而且党中央发布并修订了《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教育部发布了《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意见》,各省也分别有相关指导性文件出台,说明党从思想上对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性有非常明确的认识。而现实的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在部分高校情况却很不好。当前的总体情况是,高校党员数量日益庞大,基本都建立了党委和教工及学生党总支,高校基层党组织数量较多,并且有一套组织部门主导形成了学工部门及相关部门分工、相互协作的基层党组织工作格局。同时建立健全了党组织各种制度。如:支部和党员考评制度、党员的发展、教育和管理制度等,党建工作机制得到了进一步完善。 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一些党组织生活基本没有,高校中由于教师教学科研工作量大,学生学习任务重,一些基层支部基本没有或很少有组织生活,不开会,不学习,没有“三会一课”,没有民主生活会,没有党员汇报,尤其是教工支部,很多都是年终填个表,就算做了党员评议,除此之外,党员之间一年都没见过几次面。党提倡反对形式主义,但并不是说可以将所有的形式的东西都完全取消,有时候形式也是必须的,是内容的必要保证。

高校学术交流管理办法

高校学术交流管理办法 为规范学校学术交流管理,促进学术交流活动有序开展,提升学校学术品位,营造浓厚的校园学术氛围,依据有关文件精神,特制定本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校内学术报告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党的教育方针及政策,必须符合学校的学科专业方向。 第二条学术交流是科学活动社会化的产物,在培养科技人才和创造科技成果的过程中,具有重要地位。 第三条学校鼓励广大教师和科研人员积极参加各种学术交流活动,具有教授职称、博士学位的教师和学术骨干更要充分发挥其学术带头人的作用。 第四条学校鼓励各院部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来我校从事各种学术交流和科技合作活动;鼓励我校主办、承办、协办各种国际、国内学术会议。 第二章学术报告 第五条学术报告的组织与管理 (一)学术报告由校院两级负责组织,科技处根据学校发展需要,制订学校年度学术交流计划,各学院配合实施;各学院根据自身发展需要制订本学院每学期的学术交流计划,并报送科技处,以便统筹安排。 (二)校级学术报告由学校负责组织,由科技处和有关部门联合承办,酬金从科技处的专项经费中列支;院级学术报告由各学院安排,并负责相关接待事宜,经费从各学院事

业费、科研管理费或其他相关经费中列支。 (三)每学期开学两周内,各学院须向科技处提交本学院学期学术交流工作计划; 每年 12 月下旬须提交学术交流汇总材料。 (四)校级学术报告中有关素质教育等方面的专项学术报告或专题系列讲座,由科技处、团委和各学院联合承办。 第六条学术报告的申报和认定 (一)校级、院级学术报告均应在报告前一周填写《XX 高校学术报告(讲座)申请表》,各申报单位对学术报告的内容负责,报告由各学院科研分管院长初审并签署意见后,报科技处及相关部门核准,凡事先未申报的学术报告一律不予认定。 (二)原则上每场学术报告完成后均要及时报道,并将宣传稿推荐到校园网主页“学术动态”专栏。 第七条学术报告酬金 (一)校外专家学术报告原则上按下列标准付酬: 两院院士、全国知名专家:3000 元/场;正高级职称人员:2000 元/场;副高级职称人员:1000 元/场;其他人员报告酬金参照上述标准执行。 邀请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专家、学者来校讲学,酬金可视报告内容等另行确定,并报分管校领导审批。 (二)校内专家学术报告原则上按下列标准付酬: 正高级职称人员:1000 元/场;副高级职称人员:800 元/场;中级职称人员:500 元/场;其他人员报告酬金参照上

德国中学教育体系为12至13年义务教育

德国中学教育体系为12至13年义务教育 德国中学教育体系 德国的中学教育体系为12至13年义务教育,由于德国是一个联邦制的国家,在联邦制的国家,教育体制的立法权属于各州,因此 在德国,中学教育的学校形式在各个联邦州的情况并不完全一样。 学生进入中学学习无需进行统一考试,依据小学(包括定向阶段)的 成绩、教师的鉴定和家长的意见,决定学生升入哪一类中学学习。 德国的中学教育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初阶含有职业预科(Hauptschule)、实科中学(Realschule)以及文理高中(Gymnasium) 和综合学校(Gesamtschule)。第二级进阶也可称为“高级阶 段”(Obe rstufe),其中主要包含职业教育体系的双元制度以及文理 中学的高年级。 第一初阶的四种学校形式 (1)成绩较好的学生通常选择文理高中就读,为期约九年,是进 入高等教育必经之路。文理高中结业文凭(Abitur)在各个联邦州通用,文理高中高级部具有大学预科的性质。其必修与选修课程分成 基础课程(Grundkurs)及专长课程(Leistungskurs)两类,必修课程 分为语言,文学,艺术、社会科学、数理与科技、宗教、体育等, 选修课程通常即为大学各学科的基础课程或入门课程。学生必须修 两门以上的专长课程,其中一科必须为语文、数学或自然科学。高 中会考共考四门学科,必修的两门专长课程另加两门基础课程。此外,为扩充选修课程的范围与深度,也加入心理学、法学、社会学、经济学等课程。 (2)成绩次好的学生常常会进入实科中学,学程约五至六年。学 校以培养中等的工商业界、政府机关的实务人才为主。其课程以社 会科学、自然科学和语言类为主,特别强调科目的实用性,其中必 修部分又可归纳为下列五类:1.外语(常为英文);2.自然科学(数学、物理、化学与生物);3.社会科学(历史、经济学与地理);4.家政;5.

高等学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办法

高等学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有效预防和严肃查处高等学校发生的学术不端行为,维护学术诚信,促进学术创新和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学术不端行为是指高等学校及其教学科研人员、管理人员和学生,在科学研究及相关活动中发生的违反公认的学术准则、违背学术诚信的行为。 第三条高等学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应坚持预防为主、教育与惩戒结合的原则。 第四条教育部、国务院有关部门和省级教育部门负责制定高等学校学风建设的宏观政策,指导和监督高等学校学风建设工作,建立健全对所主管高等学校重大学术不端行为的处理机制,建立高校学术不端行为的通报与相关信息公开制度。 第五条高等学校是学术不端行为预防与处理的主体。高等学校应当建设集教育、预防、监督、惩治于一体的学术诚信体系,建立由主要负责人领导的学风建设工作机制,明确职责分工;依据本办法完善本校学术不端行为预防与处理的规则与程序。 高等学校应当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在学风建设方面的作用,支持和保障学术委员会依法履行职责,调查、认定学术不端行为。 第二章教育与预防 第六条高等学校应当完善学术治理体系,建立科学公正的学术评价和学术发展制度,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不骄不躁、风清气正的学术环境。

高等学校教学科研人员、管理人员、学生在科研活动中应当遵循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严谨认真的治学态度,恪守学术诚信,遵循学术准则,尊重和保护他人知识产权等合法权益。 第七条高等学校应当将学术规范和学术诚信教育,作为教师培训和学生教育的必要内容,以多种形式开展教育、培训。 教师对其指导的学生应当进行学术规范、学术诚信教育和指导,对学生公开发表论文、研究和撰写学位论文是否符合学术规范、学术诚信要求,进行必要的检查与审核。 第八条高等学校应当利用信息技术等手段,建立对学术成果、学位论文所涉及内容的知识产权查询制度,健全学术规范监督机制。 第九条高等学校应当建立健全科研管理制度,在合理期限内保存研究的原始数据和资料,保证科研档案和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 高等学校应当完善科研项目评审、学术成果鉴定程序,结合学科特点,对非涉密的科研项目申报材料、学术成果的基本信息以适当方式进行公开。 第十条高等学校应当遵循学术研究规律,建立科学的学术水平考核评价标准、办法,引导教学科研人员和学生潜心研究,形成具有创新性、独创性的研究成果。 第十一条高等学校应当建立教学科研人员学术诚信记录,在年度考核、职称评定、岗位聘用、课题立项、人才计划、评优奖励中强化学术诚信考核。 第三章受理与调查 第十二条高等学校应当明确具体部门,负责受理社会组织、个人对本校教学科研人员、管理人员及学生学术不端行为的举报;有条件的,可以设立专门岗位或者指定专人,负责学术诚信和不端行为举报相关事宜的咨询、受理、调查等工作。 第十三条对学术不端行为的举报,一般应当以书面方式实名提出,并符合下列条件:

德国学制详解

德国学制详解 久闻德国的教育体制与国内不同,幼儿园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初高中注重个性发展,大学里勤奋好学,研究生和博士更是苦心钻研,而选择移民德国,很多家长的出发点也是为了让孩子得到更好的教育。德国给每个孩子提供足够的选择空间,不会让任何一个孩子感觉被抛弃在整个社会的教育体系之外。所以这个好不只是体现在教育的高质量,更体现在每个孩子在对选择受何种教育方式上有话语权。 而因此,家长在孩子的教育上也承担了更大的责任。家长需要在中小学时代就开始挖掘孩子特长,根据孩子的能力和爱好选择孩子以后该走的路。 由于德国学制体系的复杂和特殊性,初到德国的家长们总是显得有点手足无措,今天就来带各位家长们揭开德国教育体系的面纱。 幼儿教育 作为人生启蒙的德国幼儿教育,在德国人的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什么样的幼儿教育,使得德国宝宝们能在之后的人生中后劲十足? 不同于国内幼儿园赢在起跑线上的概念,德国幼儿园会更注重激发孩子们的天性,独立性以及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只不过他们的培养方式是玩。在幼儿园的三年时间里,孩子们会接触到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内容,接触真实的社会。去警察局,学会如何在碰到坏人时报警;去消防队,和消防叔叔们学习如何灭火,如何在着火时保护好自己和离开危险的地方,以及一些躲避火灾的常识;体验野外森林;参观一些花圃和庄园;在一些蔬果丰收的季节,老师会带着他们体验大自然,亲手采摘草莓,樱桃或者南瓜。 孩子三岁到六岁的时候,德国幼儿园如此丰富的内容,启发性的引导,让孩子学会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培养动手能力。 移民德国后的家庭,在孩子入了德国幼儿园后,学习语言和其他能力的速度非常惊人。而老师们也会积极给家长反馈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提醒家长在哪个方面需要要多引导孩子。而这个提醒很少是跟学习相关的,如果被幼儿园老师发现孩子提前学会了认字,家长们还会被老师批评。

某高校学术委员会组织架构与职责

某高校学术委员会组织架构与职责 第一条学术委员会根据学术事项的职能属性分设专门委员会,根据学术事项的学科领域下设学术分委员会。各专门委员会和学术分委员会向学术委员会报告工作,接受学术委员会的指导和监督。同时,教学院(部)教授委员会的工作应接受学术委员会的指导和监督,并根据学术委员会及各专门委员会的委托,对受托的学术事务提出建议。学术委员会设立秘书处,负责处理学术委员会的日常事务。 第二条学术委员会就学科建设、教学指导、学术评议、学术道德等事项设立学科建设委员会、教学指导委员会、学术评议委员会和学风建设委员会等专门委员会。各

专门委员会在学术委员会的授权下,具有对相关专门学术事务的决策、审议、评定和咨询等职能。 第三条学术委员会按照学校的学科领域设置经济学分委员会、管理学分委员会、法学分委员会、理学与工学分委员会和文学、艺术学与教育学分委员会等分委员会。各分委员会接受校学术委员会及各专门委员会的委托,对受托的学术事项提出建议。 第四条学术委员会通过召集主任会议、全体会议或授权专门委员会处理相关事宜,履行职责。 第五条学术委员会主任会议由主任委员主持,副主任委员、秘书长参加。其基本职责: (一)决定是否召开学术委员会全体会议; (二)审议学术委员会全体会议议题; (三)听取专门委员会的工作汇报,协调各专门委员会的关系; (四)主任会议认为应受理的其他事项。 第六条学术委员会全体会议的基本职责: (一)审议学科、专业及教师队伍建设规划,以及科学研究、对外学术交流合作等重大学术规划; (二)审议学术机构设置方案,交叉学科、跨学科协同创新机制的建设方案、学科资源的配置方案;

高校基层党组织情况汇报汇报

高校基层党组织情况汇报汇报 篇一: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汇报 外语系党组织建设工作汇报 近几年来,在学院党委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我系认真贯彻“ⅹⅹⅹ”的工作思路,围绕学院的工作重点,结合本系的实际,大力加强我系党建工作和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保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通过争创党建先进单位带动我系各项工作更上台阶,增强我系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促进我系工作更快更好发展。 我系按照学院党委组织部评估方案的要求对检查项目进行自查,注意总结经验,找出问题、差距和薄弱环节,提出整改措施,力求做到“评建结合,以评促建”,现将我系基层党组织建设自查结果总结汇报如下: 一、外语系党组织基本情况: (一)、党总支现状 我系设立党总支委员会,党总支配备党总支书记ⅹ名,总支委员ⅹ名,在岗学生辅导员ⅹ名,下设2个支部,分别为教工支部、学生支部。(二)、党员现状 我系党总支现有党员ⅹ人,其中教工党员ⅹ人,在岗教职工ⅹ人,党员比例为ⅹ%;在校学生党员ⅹ人,现有学生ⅹ人,党员比例为ⅹ%。

二、加强班子建设,造就精干的党组织工作队伍 我系历来重视党务政工班子建设,按照我系现有师生规模,配备了一名专职党总支书记,并选拔配备了一批思想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突出、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专兼职党务政工干部,造就了一支精干的党组织工作队伍。 (一)、组织设置齐全、分工负责 我系党总支委员由ⅹ名委员组成,配备党总支书记1名,在岗专职学生辅导员ⅹ名。系党总支委员会工作制度健全,各个委员都有明确的工作职责,定期召开总支委员会,交流思想,研究工作。认真落实民主集中制,重大事情集体讨论决定。 (二)、运行机制良好 1、工作思路明确 党总支认真贯彻校党委的相关指示精神,并认真及时落实。党总支有明确的 工作思路、目标和措施。党总支不定期召开支委会,研究重大问题。经常按工作需要召开总支委员会,专题研究党建工作,专题研究本单位的干部选拔、任用、培养、考察以及支部委员、班主任的配备、培训和管理以及换届工作,专题研究系党风廉政建设情况和各支部落实党建计划的情况,研究离退休教职工的思想、生活的情况等问题。坚持发展党员工作的预审制度,严格履行入党手续,把好质量关。 2、党建工作有计划,分党校按部就班 我系党总支结合科学发展观,结合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用科学的理论指

对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思考

高等高校的行政管理工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随着高校竞争压力和办学自主权的增大,行政管理工作的作用愈发明显。深刻认识提高行政管理水平的迫切性,准确把握行政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加强行政管理工作的理论研宄和实际指导,有助于推动高校整体工作的更好开展。 1.实例分析如何克服高校管理行政化倾向 1. 1难点概述 2010年11月,华中师范大学推出新举措:校领导退出学术委员会,将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剥离。新一届学术委员会由23位教授组成,除一位副校长继续担任委员外,其他校领导全部退出学术 委员会。 在大学治理中,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同时存在,共同对大学建设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大学行 政管理是必要的,但在大学内部存在行政化倾向也是不争的事实。 一直以来,高教界都在呼吁,进一步深化改革大学内部管理体制。社会上对大学管理模式与现 状的批判,其本质是大学的学术环境问题、内部的学术文化问题。 教育规划纲要提出,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探索教授治学的有效途径,充分发挥教授在 教学、学术研宄和高校管理中的作用。加强教职工代表大会、学生代表大会建设,发挥群众团体的 作用。 如何克服高校管理行政化倾向?如何发挥学术权力作用,实现教授治学,提高教师积极性,改 善学术氛围,成为构建和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关键一环。 1. 2实践探索 近日,山东大学的一次普通校长办公会在高校里引起不小的“轰动”过去只有领导参加的校长 办公会,这次请来了3位教师代表。 2010年12月28日,山东大学召开2010年第十四次校长办公会,特邀请教师代表黄少安、程林、陈哲宇3位教授参加。办公会研宄高校有关工作时,3位教授独立发表了意见,并提出建议。 这一举动在教师当中引起很大反响,大家一致为邀请教师代表参加校长办公会叫好,纷纷要求通过 总结和完善尽快将其形成有效制度。 这次校长办公会研宄讨论了10多件事,其中学术委员会章程、学位评定委员会章程、岗位津贴 绩效调整分配方案等几件事,都是普通教师非常关注的。在讨论“修订学术委员会章程”议题时, 黄少安、程林和陈哲宇分别就学术委员会的组织架构、人员组成、产生方式及工作机制等提出具体 建议:一是制定学术委员会工作细则,把专家主审制与民主评议制结合起来,推动学术评价的科学化;二是建立学术委员会的退出机制,确保学术委员会由道德高尚、学术领先的专家学者行使学术 权力;三是建立学术委员会的例会制度,切实发挥学术委员会发扬学术民主、维护学术自由和创新 的作用。 会后,黄少安、程林和陈哲宇谈了自己的感受:“让我们参与决策会议,尊重了教师的权利, 体现了教师的主体性地位,使教师得到了应有的尊重。” 山东大学一位老教师告诉记者:“请教师代表参加决策层面的会议,让教师和学生感到振奋, 这充分表明高校决策机制正在发生重大变革,是高校践行‘教授治校’的重要体现,是克服当前高 校存在的官僚化、行政化现象的有效措施。,’ 山东大学党委书记朱正昌表示:“以后要定期地邀请教师、学生代表参加校长办公会,听取师 生对高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让师生更多地参与高校的管理和决策,并形成一种制度。,’ 2.对高校行政管理工作改进措施 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管理水平偏低在高校中,由于管理人员的增加,造成部分素质低下的人员 混入到管理队伍中来,这些人每天只是消极的应付工作,缺乏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随波逐流。还 有些领导认为,行政工作任何人都能干好,因此在人员的安排上,不考虑工作性质和个人的性格、 品质、特长,这导致许多行政工作处于消极低迷状态,使得高校的行政管理效率低下,整体的管理 水平难以提升。针对上述问题,高校必须加大改革步伐,改变管理理念,改革组织运行机构,做好 综合协调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具体做法为: 建立长效的学习和培训机制,提升行政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 行政管理需要科学的方法和系统的开展。而目前从教育背景来看,行政管理人员的本专业大部 分是非管理类的。即使是管理类的,也并非涉及高校管理,所以这意味着行政管理工作对他们而言,

经济与管理学院关于建立基层学术组织及相应运行机制的重点

经济与管理学院关于建立基层学术组织及相应运行机制的 (试点)实施方案 (征求意见稿) 为不断完善学院管理体制,全面推进学科建设,更好适应学校由教学型向教学研究型大学过渡的迫切需要,特制订以下基层学术组织建设及相应运行机制实施方案。 一、基层学术组织的性质与任务 1.学院基层学术组织是以知识传播、创新和应用为目标,按照知识具体分类开展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的学术组织。 2.基层学术组织(以下简称“学科”)的基本职责是:在学院领导下,承担和完成学院安排的学科建设(含学位点建设,下同)、课程建设、团队建设、教学研究、科研工作、社会服务和人才培养等任务。。 3.学院每位教学与科研人员(包括在学校各级管理岗位上工作的相关人员)必须参加一个“学科”,且归属于该“学科”。“学科”成员应参加“学科”学术活动,使用“学科”学术资源,以“学科”名义申报项目、发表成果,并通过“学科”安排承担科学研究与课程教学等任务。 二、建立基层学术组织的基本原则 4.全面实施两级管理,进一步强化学院管理职能,推进学术管理重心下移,充分调动基层学术组织的学术积极性; 5.努力促进学术组织与行政管理平衡和谐,突出基层学术组织学术地位,保障学术本位不缺位、行政到位不越位。 6.强调因地制宜及稳步推进,注重结合学院实际情况,实行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有序推进。 三、基层学术组织的建立 7.学院“学科”设置方案(含学院拟建立“学科”的名称、研究重

点、学科主任候选人、组成人员名单等内容)在经充分调研、讨论及论证的基础上,由学院负责提出,报学校校长办公会议审批。 8.学院基层学术组织以“工商管理”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目录及本院主要、特色或优势研究方向为主,设立3-5个基层学术组织。在初始实施阶段,先设立以下三个基层学术组织(“学科”): (1)企业管理(简称企业管理学科,含企业组织与企业成长、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小企业生产运作管理三个研究方向)(2)技术经济学(简称经济学学科,含技术经济与产业发展一个研究方向) (3)中小企业会计学(简称会计学学科,含中小企业会计管理与经营分析一个研究方向) 四、学院管理运行机制 9.学院党政联席会议是学院最高决策机构,凡涉及学院发展规划、重要改革措施、学科建设和专业设置、师资队伍建设、干部人事调配、年度分配等重大问题和重要事项,都应提交党政联席会议集体研究决定。 10.学院党务党建工作由学院总支委员会会议研究决策,由所属支部、工会、团委等贯彻落实。 11.学院行政重要事项由院长办公会议决策,由学院办公室负责具体实施、检查及反馈。 12.学院设学术与教学委员会等常设组织,负责日常与学科、学术及教学工作相关重要事项的协调与决策。学院学术与教学委员会主任由学院主要领导担任,成员7-13人,由学院内部专家组成。 13.依托“学科”,学院目前重点学科“工商管理”一级学科,分设企业组织与企业成长、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小企业生产运作管理、中小企业会计管理与经营分析、技术经济与产业发展五个主要研究方向,设立学科秘书。学院内建立“工商管理”学一级学科专家委员会,并设一级学科秘书。一级学科专家委员会由各学科主任、学科研究方向负责人组成,组织、协调有关一级学科建设事宜。

大学高校学术交流管理制度办法

大学高校学术交流管理制度办法 为规范学校学术交流管理,促进学术交流活动有序开展,提升学校学术品位,营造浓厚的校园学术氛围,依据有关文件精神,特制定本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校内学术报告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党的教育方针及政策,必须符合学校的学科专业方向。 第二条学术交流是科学活动社会化的产物,在培养科技人才和创造科技成果的过程中,具有重要地位。 第三条学校鼓励广大教师和科研人员积极参加各种学术交流活动,具有教授职称、博士学位的教师和学术骨干更要充分发挥其学术带头人的作用。 第四条学校鼓励各院部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来我校从事各种学术交流和科技合作活动;鼓励我校主办、承办、协办各种国际、国内学术会议。 第二章学术报告 第五条学术报告的组织与管理

(一)学术报告由校院两级负责组织,科技处根据学校发展需要,制订学校年度学术交流计划,各学院配合实施;各学院根据自身发展需要制订本学院每学期的学术交流计划,并报送科技处,以便统筹安排。 (二)校级学术报告由学校负责组织,由科技处和有关部门联合承办,酬金从科技处的专项经费中列支;院级学术报告由各学院安排,并负责相关接待事宜,经费从各学院事业费、科研管理费或其他相关经费中列支。 (三)每学期开学两周内,各学院须向科技处提交本学院学期学术交流工作计划;每年 12 月下旬须提交学术交流汇总材料。 (四)校级学术报告中有关素质教育等方面的专项学术报告或专题系列讲座,由科技处、团委和各学院联合承办。 第六条学术报告的申报和认定 (一)校级、院级学术报告均应在报告前一周填写《X学院学术报告(讲座)申请表》,各申报单位对学术报告的内容负责,报告由各学院科研分管院长初审并签署意见后,报科技处及相关部门核准,凡事先未申报的学术报告一律不予认定。 (二)原则上每场学术报告完成后均要及时报道,并将宣传稿推

如何做好高校基层党支部工作

参训学员结合培训内容和工作实际,围绕如何开展好“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思路和做法,如何推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向广大教师党员拓展、向经常性教育延伸,推动教师党支部整体功能提升,撰写1篇学习成果。撰写要求:主题鲜明、语言通顺、条理清晰、结构完整、逻辑严谨,不少于1000字。 如何做好高校基层党支部工作 一、充分发挥好党员教师的模范带头作用 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力如何,关键在于有没有一个团结和谐、务实进取、群众信任的支部班子,而在支部班子中,党支部书记又是“班长”,处于重要位置。在日常的学习和工作中党支部书记要坚持做到“四个带头”。即:带头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政治理论、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各种业务知识,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事业观;带头坚定不移的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牢固树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思想,把党的政策落实到基层;带头严格履行职责,及时了解上情和下情,把上级政策措施与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和群众的意见、要求结合起来,更好地为广大党员服务;带头遵守廉洁自律各项规定,讲操守,重品行,不谋私利,无私奉献。其次,支部工作的开展要能充分发挥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凸显支部党员的特色。作为高校教师来讲,最重要的就是要在教书育人、科研创新以及服务社会等方面做出模范带头作用,而支部工作就应该在这些方面多开展相关活动。 二、注重发挥好支部的协调联动作用 首先,要加强支部组织建设,书记作为“一班之长”负责党支部的全面工作,但不可能包揽一切、面面俱到,因此要注意充分发挥支部委员的协调联动作用。不定期地和他们一起学习党的理论和支部工作方法,调动他们的工作主动性和创造性;遇到重大问题,要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及时与支部委员商量,听取大家的意见和建议;要充分发挥他们各自的工作优势,做到既分工明确,又通力协作。这样,每个支部委员都会牢记自己的职责,动脑筋关心整个支部的工作,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更好地完成党支部的各项工作。其次,建立健全并落实各项制度,形成党支部工作的长效机制。基层党支部一定要把制度建设作为党支部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抓实、抓好。要结合工作实际,认真坚持“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支部工作目标管理、党员目标管理、党员鉴定、党员活动日等一系列组织生活制度,把制度落实到对党员的教育、管理、监督等各个环节当中,并通过自我评价与群众监督相结合、定期考核与不定期抽查相结合、定量考核与定性考核相结合的方法,将各项制度的落实情况与提拔聘用、评先创优等挂钩,变制度约束为广大党员的自觉行动,并在工作实践中进行完善,逐步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 三、解放思想,更好地为学科发展、专业建设服务。 基层党支部要想更好地服务于本单位业务工作,就需要解放思想,转换脑筋,把握好党支部工作的“切入点”。首先要增强参与意识,以十八大精神为指导,明确“围绕业务抓党建、抓好党建促业务”的工作思路,把党支部工作延伸到单位发展的实际需要中去,把提高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与圆满地完成业务目标任务有机结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