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二试论汤显祖的情感美学观

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二试论汤显祖的情感美学观

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二试论汤显祖的情感美学观
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二试论汤显祖的情感美学观

试论汤显祖的情感美学观

武汉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校鲁薇

一、汤显祖的情感美学观产生的历史文化渊源及背景

汤显祖明代著名戏曲家。字义仍,号海若,晚年号茧翁,自署清远道人。江西临川人。早年即有文名,万历十一年进士,历任南京太常寺博士,礼部主事,后因弹劾大学士申时行,被降为广东徐闻县典吏,后又改任浙江遂昌知县。后弃官回乡,从事戏曲创作。著有传奇五种:《紫箫记》、《紫钗记》、《牡丹亭》、《南柯梦》、《邯郸梦》。后四种统称为“临川四梦”或“玉茗堂四梦”。诗文集有《红泉逸草》、《问棘邮草》、《玉茗堂集》等。在艺术创作中,汤显祖特别强调“情”的作用,认为创作都是“为情作使”,提倡“神情合至”,描绘理想境界。他的创作实践都是“情”的产物,因此本文着重讨论汤显祖的情感美学观。

汤显祖一生为“情”而歌,为“情”而战,在他晚年时,还高喊:“吾犹在此为情作使,劬于伎剧。”1“情”是汤显祖进行戏剧创作的美学思想核心。因此,探讨汤显祖“情”的美学观,对理解汤显祖的戏剧理论与实践将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

汤显祖“情”的美学观的形成,既有着历史的继承和发展的一面又有着时代精神和其个性经历铸成的一面。因此他的美学思想是纵横交汇,熔铸而成的结晶。

“言志”与“缘情”,是我国古代早就出现的两个对立的美学思想派别。《左传》和《尚书》中都有“诗言志”之说。虽然这一命题在揭示艺术要表现思想内容这一规律上,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这里所说的“志”,是包含着当时的政治思想和道德教化的内容的,并非指一般的思想感情。后来这一思想与儒家思想结合,就成为了儒家思想的核心,影响很大。渐渐地诗变成了儒家经学的附庸而抹杀了诗作为一门独立艺术的特性。更被封建统治者加以利用,借以宣传道德教化,加强儒家思想统治,以巩固封建政权。直至东汉末年,“世积乱离,风衰俗怨”,独尊儒术的局面才得以打破,出现了“慷慨多气”的建安文学。在这种背景下,到了陆机才提出“缘情”说。

“缘情”说在冲破儒家思想和礼教的束缚,以及使文艺具有其本身的艺术特点方面,无疑是一大进步。但“缘情”派中也有积极和消极之分,如陆机和钟嵘主张情由揭示一定思想意义的物(自然景物与社会生活)所触动产生,把这种真情实感

1汤显祖,《续栖贤莲社求友文》,《汤显祖诗文集》卷36,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6月,徐朔方笺校,第1160

抒发出来以感染读者,这是“缘情”派中具有进步倾向的一面。而“缘情”派中消极倾向的一面就只把“情”局限于私人淫乐或宫闱生活的范围内,使情丧失了积极的社会意义。于是就有人借此来抨击“缘情”说,而大倡“言志”说。由此可见“言志”与“缘情”一出现,就存在着错综复杂的斗争。

以上现象说明,当时的美学思想已经由开始仅探讨艺术的外部规律,即艺术如何为政治和道德教化服务,进而探讨艺术的内部规律,即“情”在艺术创作中的作用。黑格尔在《美学》中指出:“艺术应该通过什么来感动人呢?一般地说感动就是情感上的共鸣。”这就道出了“情”在艺术创作中的重要性。艺术需要驰骋想象,而情感是想象的翅膀;形象需要孕育,而情感就是催生剂。当然情对想象和形象的作用,需伴随着一定“志”的思维才能使其创作出来的艺术形象揭示出一定思想意义。

后人在继承这两派理论时,或取其精华或发展其糟粕。到了宋代理学的产生,道学家在美学思想上发展了“言志”派消极倾向的一面,使艺术成为理学的传声筒。明代的统治者接过程朱理学把它作为官方进行思想统治的武器,以此严密地控制和腐蚀人们的思想。但另一方面,明中叶以后,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促进了新的思想意识的产生,其主要代表就是王学左派。在这种哲学思想的影响下,在文坛上,进步的思想家和文学家高举“情”的旗帜,向“理”展开了猛烈的攻势,如公安三袁的“独抒性灵”,李贽的“童心说”,以及汤显祖的“主情说”,来冲击压制人欲的“天理”。总之都是强调艺术创作要表现“真情”。

汤显祖处在一个封建统治极端黑暗,理学钳制非常严酷而新的意识形态开始萌芽的时代,他以“情”为核心的美学思想,正是一方面继承“缘情”说的积极因素,一方面又在新的思想因素的影响下,加入了自己的经历和思考而形成的具有时代和个人特色的美学观。这个“情”熔铸了汤显祖痛苦的经历,审美的判断,寄托着他对社会美好的理想和对丑恶现实的鞭挞,从而闪耀着人性美的光辉。它既继承发展了古代“缘情”说要求摆脱艺术作为统治阶级思想附庸的传统,又烙着资本主义萌芽的思想印迹,体现了城市新兴市民阶层人性的欲求和愿望,显示出具有时代精神的审美价值。他认识到:“人生而有情”,情是压抑不了的,总是要抒发;特别是一个作家,更要把情奔泻出来,感染读者和观众。所以他说:“世总为情,情生诗歌,而行于神。天下之声音笑貌,大小生死,不出乎是。”2主张以“情”来唤起民众,

促其人性的觉醒,而达到以“情”格理讥政的目的。

二、汤显祖的情感美学观

(一)情感内容与艺术表现形式的统一

从情感美学角度来看,明清时代情感解放理论多偏重于情感内容的独立地位和艺术情感的社会功能,专注于情感的自然本质与伦理本质的冲突,未能注意到情感表现的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情感的人文质与审美质的统一。而汤显祖的独特之处在于具有对情感表现形式的审美眼光和自觉意识,高度重视情感内容与表现形式的统一,在情感表现形式上求奇出新,自觉以富有浪漫情调和理想色彩的梦幻形式来表现情感解放与审美超越,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解决了情感的内容本身和表现形式的统一,鲜明突出了情感表现形式的浪漫性和理想性特征,在情感美学发展史上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汤显祖“情”的美学观,撮其要点来讲,首先情感作为文艺创作的内驱力,具有不可战胜的力量。“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3情感作为创作内驱力,具有本能自发性,它有冲破一切束缚超越生死之外的力量。其次,情与理的矛盾具有不可调和性。“情有者理必无,理有者情必无。”4情与理的矛盾实质上是个体自由与专制制度,感性生命与理性规范的矛盾,是新的生活内容与旧的结构形式,审美理想与伦理归化的矛盾。而且,情与法(指封建法统)也是尖锐对立的,“世有有情之天下,有有法之天下”。5汤显祖体察到情感解放的历史趋势,断然提出以人情否定天理的主张。再次,指出情感审美化艺术化的必然性,“世总为情,情生诗歌”。“人生而有情,思欢怒怨,感于幽微,流乎啸歌,形诸动摇”。6既然文艺是情感本质力量的审美对象化,就必须重视情感的审美质,肯定艺术化情感的审美品格。再其次,要求“至情”与真知灼见的契合,“必参极天人微窈,世故人情”7,把握事物规律性认识,深谙人生真谛,以此作为情感表现的必要保证。情感力量离不开理智力量,情感美渗透着理智美。汤显祖肯定了理性因素对情感的影响。这一观点纠正了唯情论的偏颇,深化了主情理论。

明中叶至清中叶,以“情”为主题的文学作品不可胜数。情感解放成为历史发3同上,《牡丹亭记题词》,《汤显祖诗文集》卷33,第1093页。

4同上,《寄达观》,《汤显祖诗文集》卷45,第1268页。

5同上,《青莲阁记》,《汤显祖诗文集》卷34,第1112页。

6同上,《宜黄县戏神清源师庙记》,《汤显祖诗文集》卷34,第1127页。

展的必然要求。汤显祖的“至情”论顺应了这一历史发展要求,把情感在文艺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到了空前的高度,对情感表现的冲突美,崇高美给予最充分的肯定。汤显祖的“情”,是广义性情感,既包括如屈原般的忧愤之情,也包括《牡丹亭》中杜丽娘式的纯真的爱情。汤显祖基于“为情作使”的使命感和自觉性,呕心沥血为人间至情而讴歌,表现了历史先觉者博大的人道主义情怀。

在把握艺术情感本质的基础上,汤显祖进而提出情感的艺术表现形式问题。由于情与理矛盾的不可调和性,合“情”而不必合“理”,“情之所有”则“理之必无”就需要突破陈规,另辟蹊径,在情感表现的必然性前提下寻求情感表现的灵活性、特异性。而且“人世之事,非人事所可尽”。8现实存在的感性情感,不是既定理性结构形式所能圆满表现的。现存的形式框架不能曲尽人情,如《牡丹亭》中,杜丽娘刻骨铭心的恋情是不能通过现存理性结构形式充分实现的,只能通过梦幻形式实现。

在汤显祖看来,情感表现形式和情感内容本身同样重要,二者的统一,是情感美学的根本问题之一。

为了达到情感内容本身与艺术表现形式的统一,汤显祖强调创作主体的情感素质问题。他认识到,选用超常超现实的艺术表现形式自由地表达至情,既合情感抒发的目的性又合艺术创造的规律性。“文章之妙不在步趋形似之间,自然灵气,恍惚而来,不思而至,怪怪奇奇,莫可名状,非物寻常得以合之。”9奇异表现形式的选用取决于作家的“灵气”,而“灵气”则源于创作主体的情感素质。情感素质所具有的自由特质和神奇魅力激发“灵气”,发挥想象力和创造性,因而创造出表现“至情”的奇异形式。从汤显祖所强调的“奇士”与“奇文”的关系中也可以看出他重视作家情感素质的能源作用。10对奇异超常艺术表现形式大胆肯定和热烈追求,并热心为志怪传奇小说集点校作序(如《合奇序》、《艳异编序》等),是基于其浪漫主义的情感美学观的。他认识到,从哲理层次上来说,志怪传奇作品中那些“奇僻荒诞”、“可骇可愕”之事,出神入化地表现了天地间“奇伟灵异”之气;就社会层面而言,则是在奇幻情节中寄托作者愤世嫉俗的幽深怀抱。“意有所激荡,语有所托归”,11他特别寄意和激赏于传奇作品中奇人奇事,推崇以奇人奇事表达奇情异

8同上,《牡丹亭记题词》,《汤显祖诗文集》卷33,第1093页。

9同上,《合奇序》,《汤显祖诗文集》卷32,第1077页。

10同上,参见《序丘毛伯稿》,《汤显祖诗文集》卷32,第1080页。

气的艺术手段,表现了作者作为情感解放先驱超越流俗的异端精神和创新眼光。

总之,汤显祖注意题材内容抒发至情与表现形式上以奇写常的统一,要求把富于激情的情感内容和浪漫主义的奇异形式结合起来,把“为情作使”的使命感和自觉性与以奇传情的创新性和求异性结合起来,把内容的情感美和形式的奇异美结合起来,尽情又尽奇,三者统一为浪漫主义的理想美,这标志着汤显祖情感美学理论的独特光彩。

(二)梦幻与情感、文艺的交互关系

明清时期,写实派与幻诞派流派分明,各有所长。汤显祖虽然推崇奇异超常的艺术表现形式,但从其创作实践来看,并未简单移植那种奇僻荒诞的表现形式和表现手段,而是用以奇人奇事来表现奇情异气的传奇路数。他的“临川四梦”(尤其是《牡丹亭》)以奇写情而选择了梦幻形式。他虽大力强调作品的奇异情调和幻诞色彩,但其戏剧创作的梦幻形式又有别于纯粹的幻诞派,他的梦幻形式以浪漫主义幻诞形式写人之常情,浪漫偏胜而归于情薮,避免了幻诞派唯怪是尚的弊端;他汲取了写实派中力主写平常而至奇之事的理论观点,又对那些表现奇情异气的传奇路数推陈出新。所以他所选择的表现人间至情的梦幻形式兼有浪漫主义之奇和现实主义之奇两种因素。

梦幻是人的情感世界的想象性延伸,成为情感宣泄和情感释放的曲折途径和探索情感奥秘的特殊视角。从情感美学角度来看,文艺中所表现的梦幻是主体情感的幻化审美实现,是人的情感需求和情感遗憾的满足和补偿,成为情感解放的特殊手段。文艺中的梦幻载情早已成为一种图式,它为中国所特有,从魏晋志怪小说到唐传奇等表现人生如梦,梦如人生虚无思想。古典文学中,把梦幻形式,情爱内容和那种还魂复生喜剧性虚构图式结合起来,表现生死之恋中的情爱追求和情感理想。情爱型梦幻图式(特别是主人公的“魂梦幻事”)在元明清戏曲中成为一种时髦,如《扬州梦》、《画中人》、《西园记》、《梦中缘》等等。汤显祖对情爱型梦幻图式尤感兴趣,并自觉地加以利用进而推出新思维和新境界。在《牡丹亭》中,“情”为整个作品的灵魂,剧中女主人公成为“情”的人格化,“梦”为“情”的理想化,杜丽娘慕情还魂典型地说明了情感极致的超越特质。闺阁淑女杜丽娘游园伤春,因春感情,因情成梦,因梦而亡,最后因情复活,与意中人结为伉俪。剧中“惊梦”、“寻梦”实为寄情寻情,情意切切,情思悠悠;充满着情的温馨和爱的魅力。此剧

作为中国古典爱情剧的高峰,以梦幻还魂形式淋漓尽致地表达了情爱追求,情愫自由和情感超越,是情爱梦幻世界的审美升华,其情境与梦境交融构成了富有奇情异彩的艺术境界。剧中女主人公执着追求爱情幸福和情感解放,矢志不渝。这种爱情自由和情感解放的执着追求,具有现代情爱色彩。从情感个性化角度来看,情感自由作为个人精神自由的象征,表现出个体性和自我性色彩。汤显祖注意表现人物情感个性特征,抓住主要人物情感表现的内在逻辑,同样是情痴,而“杜之情痴而幻”(指理想性),“柳之情痴而荡”(指奔放性)12,《牡丹亭》男女主人公情感个性特征比较明显。从明代到清代,对情感个性化认识逐渐深化,而汤显祖早已先在戏曲创作中实践了这一点。情感个性化是符合文学个性化这一根本规律的。汤显祖缘情写梦寄情于梦,通过梦幻形式充分地显示了自己情感价值取向和情感美学新的特色。

汤显祖对这种情爱型梦幻形式创作特点,从理论上概括为“因情成梦,因梦成戏”,13并对梦幻与情感,梦幻与文艺关系进行了探索性思考,在汤显祖看来,梦既是一种情感理想,又是艺术中情感表现的特殊形式要素。文艺的情感本质决定了可能而且必要运用梦幻表现形式,“谁曰梦无根,此折是也。惟此处种下奇情,才有异梦”。14梦幻形式成为艺术建构的形式要素影响到艺术构思,戏眼文心,如在《牡丹亭》中,梦幻作为艺术构思的法门成为全剧的关键,有梦才成为戏,有梦才有动人心魂的艺术魅力。

汤显祖的这一理论概括对于深入探讨情感、梦幻、文艺交互关系具有启示意义。关于情感与文艺的关系,文化情感本质论为汤显祖情感美学观的基石。中外情感美学理论都认为情感为文艺之本体,这里无需赘述。关于梦幻与情感的关系,汤显祖理解为情感决定梦幻,“因情成梦,因梦成戏”。若作进一步分析,首先,梦幻这一想象性虚幻性世界,最适合于情愫抒发,情感弛骋。梦幻中的情感不仅可以突破道德约束和理性规范,且可以突破事理逻辑和时空逻辑,它遵循的是情感逻辑,有利于感情的自由抒发。其次,梦幻不仅对人的情感隐秘进行透视和曝光,而且作为精神性活动具有理想性、创造性特征,它反映了主体的情感愿望和情感理想。梦能补

12潘之恒,《鸾啸小品·情痴》,转引自《古典戏曲美学资料集》,隗芾、吴毓华编,文化出版社,1992年10月,第135页。

13同上,《复甘义麓》,《汤显祖诗文集》卷47,第1367页。

14汤显祖,《玉茗堂批评异梦记. 第七出,<窥看>总评》,转引自《古典戏曲美学资料集》,隗芾、吴毓华编,文化出版社,1992年10月,第128页。

偿情感缺憾,使现实中得不到的情感需求在“梦想”中甜蜜地、圆满地实现。情感的理想性与梦的幻想性同一,情幻与梦幻合一。梦幻形式的迷离恍惚色彩和怪诞浪漫情调,无疑强化了情感的超越力量。汤显祖自谓:“弟传奇多梦语”,15他的传奇作品“临川四梦”所获得的巨大成就,便是用梦幻形式抒发情感的最好证明。

关于梦幻与文艺的关系,汤显祖把梦幻视为文艺建构的特殊形式要素,梦幻为情感理想的审美化艺术化,“因情成梦,因梦成戏”,“世总为情,情生诗歌”。若深入分析,首先,梦象与艺象都具有形象特征。只是前者具有随机性和变幻性,后者具有有序性和稳定性。其次,梦境和艺境都是虚境。梦境是无意识状态下驰骋想象自由遐想的产物,具有想象性和虚幻性特点。文艺创作离不开虚构和想象,它是文艺创作的内在要求。梦幻与文艺都需要想象和幻想。再次,梦思和艺思都是余韵悠长的。梦思可供情感回味,令人难以忘怀。艺思更是如此,强调言外之意,韵外之致。有诗为证,“小园须着小宜伶,唱到玲珑人犯听。曲度尽传春梦景,不教人恨太惺惺”。16梦思和艺思都具有理想因素,只是梦思是情感理想而并非是自觉反映,而艺思源自创作主体一定的社会理想和审美理想的指导。

从中国情感美学发展历史来看,汤显祖强调内容情感美与形式奇异美的统一,注重以梦幻形式与人情之常的开拓出新,有着超然独到的美学眼光。他特别重视梦幻的理想性和浪漫性特征,注意梦幻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对立。“人世之世非人世所可尽”,人间至情,唯梦幻中才可尽。所以汤显祖为尊情而有意识地利用梦幻,把梦幻当作戏曲艺术构思的法门。“因情成梦,因梦成戏”,揭示了情感宣泄以梦幻形式加以表现的必要性和审美性特征,尽情而又尽美,既符合心理要求又符合艺术要求。汤显祖对梦幻形式的艺术运用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他对梦幻艺术的自觉创造性是建立在深刻地美学把握之上的。

汤显祖的情感美学观具有浓厚的浪漫性和理想性特征,其情感美学观停留于浪漫主义阶段。从美学角度看汤显祖情感美学观具有浪漫主义流派特色,是情感美学发展史上的理想派,或者说他把情感美学自觉地推进到浪漫主义阶段。另外,汤显祖情感美学观的浪漫主义精神是与悲剧精神表里融通的。试想,“人世之事,非人世所可尽”,这一句话包含了多少难言的悲痛和辛酸!悲剧意识成为梦幻艺术创作的最深层动因。人通过种种幻想来实现对自身情感悲剧、情感异化的超越,这种努

15同上,《与丁长儒》,《汤显祖诗文集》卷46,第1304页。

力本身就具有悲剧品格。

从一般美学意义而言,文艺中梦幻形式不仅充分表达个体情感价值要求,展示情感价值取向,而且按照美的规律把情感对像导向审美化和理想化的有机统一意象。梦幻提供了按主体的情感取向和审美情趣表现的广大空间,人们心中积蓄的情感隐秘可以在梦中得以自由实现。因而,文艺中梦幻这种想象自由、虚构自由是人的情愫和生命力的自由挥发,也就意味着审美自由和审美超越。

所以说,汤显祖以深厚的人道主义情怀和独到超拔的美学眼光,在对文艺情感本质深刻把握的基础上,高度重视情感内容与表现形式的统一,要求“为情作使”的使命感自觉性与以奇写情的创新性求异性相结合;对梦幻与情感、艺术的关系作了探索性思考,自觉致力于以梦幻艺术实现情感解放与审美超越。汤显祖在理论与实践结合上把情感美学推进到浪漫主义新阶段。

(三)“情”的近代性

在晚明浪漫主义美学思潮中,如果说李贽是开拓先河的前驱的话,那么汤显祖就是推波助澜的主将。但同李贽相比较,汤显祖的美学思想有其不同的侧重面。如果说李贽是从哲学本体论的高度由上而下地确立美学的主体性的话,那么汤显祖则是以相反的程序由下而上的逼近这一近代美学课题。汤显祖的志趣主要不在哲学,而在文艺,不在哲理,而在人情。他的美学思想的核心是“情”,他的“主情”说通过对主体的“真情”、“至情”的热切呼唤,与李贽的“童心”说一齐奏响了近代美学的浪漫主义先声。

汤显祖的著作中,“情”这一范畴被强调到非常突出的地位,我们要把握他所说的“情”的近代性质,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

第一,汤显祖标举的“情”是与程朱理学所宣扬的“理”相对立,即与封伦理道德相分裂的。这一点在前面已经提到过。

第二,汤显祖的“情”也是与“法”相对立,即与封建专制制度的政治手段相分裂的。他认为,“世间有有情之天下,有有法之天下”,二者是格格不入的,时下是一个“灭才情而尊吏法”的时代,封建专制的严刑峻法严重地压抑着人的个性和才情,故有为之士不得不俯首低眉。艺术家必须遵循“有情之天下”,才能施展抱负,驰骋才情,取得辉煌的建树。

第三,汤显祖的“情”又是与古典和谐美理想相对立的。他用“情”这一范畴

对“诗言志”这一古典美学的重要原则进行了改造,他写道:“《书》曰:‘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志者也,情也。……万物之情,各有其志。董以董之情而索崔张之情于花月徘徊之间,余亦以余之情而索董之情于笔墨烟波之际。……”17汤显祖以“情”释“志”,把“志”与“情”二者并为一谈,除去了“诗言志”这一命题中政治教化和伦理道德内容,而代之以崔莺莺和张生,杜丽娘和柳梦梅等青年男女心中鼓动着的纯洁的爱情,使这一命题的内涵变了质。孔颖达《左传》昭公25年《正义》写道:“在己为情,情动为志,情、志一也。”这是对古典美学中“情”、“志”关系比较准确的概括。但汤显祖认为“万物之情,各有其志”,崔、张之情就是“志”本身,则是把“志”包含在“情”之中了。汤显祖所说的“崔张之情”在一定程度上已经类似于恩格斯所说的“现代性爱”,与汉儒所说的“情”根本不是一回事了。恩格斯指出,与古代的爱截然不同的“现代的性爱”,一是以所爱者的互爱为前提,二是其强烈和持久的程度使双方为了能彼此结合甘愿冒很大危险,直至以生命殉之,三是形成了爱情基础上的新的道德标准。18用这三点来衡量,杜、柳以及崔、张的爱情中已经包含着“现代性爱”的成分。但在当时,这还只是一种美好的理想,一抹遥远的幻影,时代还没有为它的生长提供适宜的条件,在那个封建专制和礼教“风刀霜剑严相逼”的岁月里它是不可能产生,产生了也不可能存活的。但汤显祖已经敏锐地感受到了它的消息并相信它终将来临,“梦中之情,何必非真?”这种超越丑恶现实的“梦中之情”拥有更高的真实性,这种美的理想终将变成美的现实,他向往着、期待着、呼唤着。

在古典美学中,理想与现实是和谐地统一在一起的,美的理想就存在于现实之中,人们无需到现实之外去寻求美的理想,理想的美就是现实中分散的美的集中概括。而近代美学以矛盾冲突为本质,同时也就包含着理想与现实的尖锐对立,而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各执一端,浪漫主义以追寻现实之外的理想为天职,现实主义以批判丑恶现实为己任。在明清戏曲创作中,这两大倾向的分野颇为明显,前者以《牡丹亭》为代表,后者以《桃花扇》为著例。《牡丹亭》以变幻明灭的梦境、曲折离奇的情节以及“情”最终战胜“理”的结局,为“真情”、“至情”唱出了一曲回肠荡气的理想之歌。总之汤显祖以“情”释“志”凿破了伦理教化的僵硬外壳,为近代情感的自由伸展打开了广阔的天地,对古典和谐美理想提出了勇敢的挑战。

17同上,《董解元西厢记题辞》,《汤显祖诗文集》卷50,第1502页。

第四,即然汤显祖的“情”是与“理”、“法”相对立,是从古典美学的坚固外壳中挣脱出来的近代精神,那么它就必然带有自由解放的明朗色彩,带有高瞻远瞩的近代崇尚气质。不是在古老的训诫中麻木、萎缩了的“情”,不是那种在古典和谐气氛中束手束脚、战战兢兢的“情”,而是在新的时代条件下迅速高涨的奔腾激越,波澜壮阔的“情”。正是这种纵横驰骋,上下奔突,倾泻心中郁结,冲决一切防线的“情”,使汤显祖的美学思想呈现出浪漫主义的神奇瑰丽色彩,并给予以后的公安三袁,袁枚和脂砚斋的美学思想以深刻的影响。

古典美学强调艺术创作过程中情感与理智、想象与思维、天才与勤奋的和谐统一,这种和谐统一在近代美学中也出现了裂纹。在这里,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又各执一端。与现实主义注重理智、思维、人力相对峙,情感、想象、天才成为流漫主义三大口号。在汤显祖的创作论中,围绕着理想主义的美学观,他提出了“灵性”、“奇士”、“心灵”、“如意”、“灵气”、“意趣神色”等一系列概念、范畴,涉及到天才、想象、灵感、情感等问题并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在这方面他大致有以下一些论述:

天下大致,十人中三四有灵性,能为伎巧文章。竟怕什人乃至千人无名能为者,则乃其性少灵者与?……独有灵性者自为龙耳。

天下文章所以有生气者,全在奇士。士奇则心灵,心灵则能飞动,能飞动则下上天地,来去古今,可以屈伸长短生灭如意,如意则可以无所不如。

予谓文章之妙不在步趋形似之间。自然灵气,恍忽而来,不思而至。怪怪奇奇,莫可名状,非物寻常得以合之。

凡文章以意趣神色为主。19

显而易见,这里的“奇士”、“灵性”、“心灵”是指艺术天才,“如意”即艺术想象,“灵气”即灵感。所谓“意趣神色”是指与声律文字形式相对较为根本的情感内容。“意趣”是指艺术家赋予作品的意蕴和趣味;所谓“神”即情感抒发的流动过程;“色”即情感活动所表现出的外部感性状貌。总之“意趣神色”分别概括了艺术创作中情感的不同侧面,其总和大致相当于“情”的内涵。

推崇情感、想象、天才、灵感,也是西方19世纪浪漫主义美学的共同倾向。在英国浪漫派那里就表现得颇为典型,华兹华斯说:“一切好诗都是强烈情感的自然

19《张元长嘘云轩文字序》,《序丘毛伯稿》,《合奇序》,《汤显祖诗文集》卷32,第1078,1080,1077页;《答

流露。”柯勒律治说:“诗的天才是善于表现并润色诗人自己心中的形象、思想和感情的。”雪莱说:“诗可以解作想象的表现。”“诗人是不可领会的灵感之祭司”。20类似的论述,还有很多。当然西方浪漫派在这方面的认识与汤显祖仍然是有所不同的,反映了东西方的两大美学系统的不同特色。第一,由于刚从封建时代宗教神学的禁锢中解放出来,所以西方浪漫派在对情感、想象、灵感等的崇拜之中还保留着宗教观念非理性主义的痕迹,倾向于到宗教迷狂、神秘启示、原始冲动之中去寻求解答。汤显祖在这些问题上尽管也存在着主观唯心论和先验论的偏颇,但毕竟没有坠入宗教式的非理性主义。第二,西方浪漫派一般都具有较强的哲学气质,普遍受到法国启蒙思想特别是德国古典哲学的影响,其美学观念往往从哲学中演绎而来,他们关于情感、想象、天才、灵感的思考都直接关联着对于文学的哲学界定,因而富于逻辑性、分析性、系统性,但又有着脱离现实的共同缺陷。而汤显祖对于这些问题的认识则偏于感性、直观性、经验性,主要从戏剧创作中提炼出来,在理论上存在着素朴,松散的缺陷;但体现了当时重大的思想斗争,具有强烈的现实感和针对性。

所以说,汤显祖以“主情”为核心的美学思想是晚明浪漫主义美学思潮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从文学的角度提出美学的主体性问题。汤所标举的“情”是与“理”、“法”及古典和谐美相对立,带有激越的近代崇高气质的“情”,它在封建专制与封建礼教统治的黑暗王国中闪耀着璀璨的理想之光。这种美学追求在创作论中表现为对情感、想象、天才、灵感的推崇,而它在美学观念和方法论上与西方近代浪漫主义美学的差异则反映出东西方两大美学的不同特色。

三、情感美学观指导下的创作实践

汤显祖“情”的美学观,不仅形之于理论,而且付诸于实践。在他全部的剧作中,充分表现出其“情”的思想闪光。他的剧作以追求人性自由的“情”,来反对理学家们的“形骸之论”。但汤显祖对“情”并非笼统的都加以肯定,他在《复甘义麓》中说:“性无善无恶,情有之。”21所谓情之善者顺乎人性的,就是“真情”;所谓情之恶者逆乎人性的,就是“矫情”。对“真情”他极力赞颂,凝聚着崇高的理想;对“矫情”他讥而刺之,饱含着慷慨的抨击。因此,汤显祖所主的“情”之所以有强烈的审美感染力,在于他鲜明而正确的审美判断力,对现实生活中压抑情

20《十九世纪英国诗人论诗》第6,69,119,160页

欲的“理”加以否定,对格理讥政的“情”加以肯定。在此基础上寄情于梦,在梦中体现作者对个性解放,个性自由的追求,对“真情”所寄托的理想和对“矫情”所包含的愤慨,因而使其“情”具有了哲学的内涵和艺术的感染力。

《紫钗记》,故事本来取源于唐蒋防的《霍小玉传》,但却作了很大的改动和创新。汤显祖在作品中特别渲染了霍小玉的“痴情”和黄衫客的“豪情”;同时新创造了一个原小说所没有的封建权力代表卢太尉,并改变了原小说李益的负情为“忠情”。这些改动都是为了贯彻汤显祖“情”的美学观而设。霍小玉的“痴情”,李益的“忠情”、黄衫客的“豪情”为一方,这是代表“真情”;以卢太尉为一方,企图以权势和欺诈手段强迫李益入赘,以破坏“真情”,使之变为“矫情”而成为封建权势的附庸。但“真情”并不为之所屈服,霍小玉甚至在得知“讹传”李益已经招赘卢府的消息时,仍认为李益是被权势所迫而不得已的:“没朝纲对付的宰相人家!”所以她把定情信物紫玉钗卖掉换来百万钱,却把它抛撒满地,高喊:“情乃无价,钱有何用。”把“情”视为比“钱”宝贵得多的东西,坚守着“情”不放。而李益虽然在强权的逼迫之下,仍然忠情不改,特别是黄衫客,蔑视权贵,主持正义,以其豪情威慑群丑,促使霍、李得以团圆。这样通过“真情”与“强权”的斗争,揭示了“情”战胜“权”的主题。汤显祖着重渲染“情”之“奇”,以显示“情”的力量,霍小玉痴情的撒钱,黄衫客豪情的义举,都极富浪漫主义色彩,带有“侠”气。这也体现了汤显祖早年的崇侠思想。他曾说:“人之大致,唯侠与儒。”22他以儒的思想入世,以侠的义气救弊。然而这就使他只看到了官场中局部的弊,而未看到社会全局的丑。而且光凭“侠”的气节、信义也不可能根本解决当时朝政的积弊。汤显祖一开始就把矛头指向“理”的支柱的“权”,不失其历史的进步性,但在这样的思想基础上开始萌发起来的“情”的美学观,明显存在着局限性。

相较于《紫钗记》,《牡丹亭》中的“情”,就进了一步,深入挖掘到封建统治的根——“理”。汤显祖通过对杜丽娘因春感情,因情而思,因思而梦,梦中愿望得到满足的过程,展现出对“情”追求的执着,对“理”抗争的坚韧。封建社会的清规戒律不准许她白日眠睡,她却偏偏卧几而眠;并在梦中大胆地与她所爱之人幽会。这里的“梦”,其实是理想的折射,它揭示了生活应该追求美好,人欲应该得到满足。但是梦醒过后,残酷的现实,使其“情”受到更沉重的压抑。她不甘心就此罢休,一心想要去追寻那美梦和梦中之人,但不能如愿以偿,于是便一病不起,最终

为“情”而亡。然而汤显祖又充分发挥浪漫主义风格,描绘出一个阴间的境界,让杜丽娘继续大胆驰骋其理想追求和不懈斗争。这一阴间的“幻”,正与阳间的“实”产生强烈对比:在阳间杜丽娘不能实现的,在阴间她却可以如愿以偿——她找到了自己梦中情人的名字,她得到了判官的同情,还被允许还阳重续姻缘,让她的“情”得到了充分的施展,这样一来更反衬出阳间“理”的残酷性。汤显祖紧紧抓住她的“情”的“真”和“至”来描写,表现其为情而生,为情而死,生死情挚,理想不泯,斗争不息的叛逆性格和斗争精神。正是因为杜丽娘不甘心“劫灰烧失”,所以她的鬼魂才会去和柳梦梅幽会,并最终得以还魂复生,并与之共结连理,完成了人欲战胜天理这一主题。

明人吕天成《曲品》评及《牡丹亭》时说:“杜丽娘事甚奇。而著意发挥,怀春慕色之情,惊心动魄。且巧妙叠出,无境不新,真堪千古矣。”23其中“惊心动魄”、“巧妙叠出”等词语,恰恰道出了《牡丹亭》的浪漫主义特色。而形成这一特色的最主要因素,正是一个“情”字。如汤显祖自己所说:“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因此幻化出许多浪漫主义色彩的情节,闪耀出理想的光辉。但汤显祖也有其思想的局限性:当杜丽娘复活回到现实中来,柳、杜的结合就只能按照封建礼教的要求来办理。而在杜宝不承认他们的婚姻的情况下,作者显得有些无能为力,最后只好搬个皇帝出来,以颁圣旨的方式来解决矛盾,促成最终大团圆的结局。虽然如此,《牡丹亭》毕竟达到了“情真境幻意趣生”的审美效果,此时汤显祖的“情”的美学观比以前有所发展和深化。他的审美判断能力也由以前仅见到局部的小弊发展到看清封建统治者借以麻痹人们意识的“理”的大害,并且在艺术上以积极的浪漫主义手法把“情”所寄托的理想大大加以升华,通过幻化,突出“情”的伟大力量,可以为了“真情”而死为了“真情”而生。突出了“情”定胜“理”的目的。

除了对“真情”的歌颂,如《紫钗记》和《牡丹亭》外,汤显祖对“矫情”投去了锋利的匕首,如《南柯记》和《邯郸记》。前二个剧本是以闺情来写理想,后二者则是以官场来讥讽现实了。由此可看出汤显祖的眼光投向了更为广阔的生活面。

吴梅先生指出:“《邯郸》卢生,则奁具夤缘,邀功纵敌,而俨然功臣也。”24的23吕天成,《曲品》(卷下),转引自《古典戏曲美学资料集》,隗芾、吴毓华编,文化出版社,1992年10月,第186页。

确,汤显祖一反常规,没有以忠臣、孝子、节妇、义夫作传奇主角,而是让一个随波逐流、狡诈机变的中庸之材取代了英雄的地位。卢生从来就居心叵测、行为不轨:他在翰林院用兼制诰职权,偷写了夫人诰命;河功成就,迎驾东巡,他不择手段地取悦“龙颜”;开边大捷,军务倥偬,他念念不忘在天上勒石记功;缠绵病榻之际,他仍大权独揽,军国大事俱决于床前;直到弥留之际,他因小妾所生幼子尚未受封,竟久久不能咽气……卢生仕途奔竞的丑态而势焰熏天的权欲,跃然纸上。但是我们并不能一笔抹煞了卢生的英雄功勋和坎坷境遇——他与奸权宇文融势不两立,累建河功,又因功被诬,险些斩首云阳,终竟流窜崖州。显然,卢生是一个美丑并举、善恶兼具、悲喜共生的人物形象,在他身上杂糅着崇高的事功、悲惨的境遇与滑稽的行径、卑劣的心性,在他身上封建传统的理想人格已经不复存在了。汤显祖展现了这样一个典型环境,触及了当时普遍的世情,讥刺意义更显深刻。皇帝变化无常,丞相心狠手辣,官吏诡计多端,让卢生以其“矫情”与之追逐,功名随之沉浮,最后位至丞相,荣华富贵,满门得荫。当功名达到顶峰之时,其“矫情”便发展到极点:穷奢极欲,淫乐无度,终至溺情而死。这就暴露了当时的官场,毒菌四溢,腐臭不堪,功名越高,心灵受腐蚀越深,“矫情”的表现越丑。吴梅在论《邯郸记》时说:“记中备述人世险诈之情,是明季宦途习气。”25汤氏正是通过对“矫情”的揭露,达到对官场黑暗的批判。

而《南柯记》里的淳于棼则展现了人性堕落的历程。他善始而继之以恶终,表现了浑浊的官场中的人格的扭曲、人性的腐蚀和灵魂的污染。他始为南柯郡守时,其为民理政的“情”还是真挚的;但随着升迁,“君王国母,宠爱转深”、“权门贵戚,无不趋迎”,此时的“真情”已失,“矫情”顿生:“乐以忘忧,夜而继日”,甚至与国嫂、郡主、皇姑花天酒地,淫乱无度。他开始对蚁王的女儿瑶芳虽有真情,但真情却作为其升官的裙带。而国王对淳于棼官位的升降,也并非出自真情,而是由别人所左右。建立在“矫情”基础上的功名,显然是不牢靠的,经不住钩心斗角的恶风险浪,终于把淳于棼的官位与爱情一同摧毁。

在《南柯梦》里,作者认为人世间的纷争如同蚁争一般毫无意义,“众生佛无自体,一切相不真实”、“诸色皆空,万法唯识”,人们终生追求的至境只能是“万事无常,一佛圆满”。淳于棼初醒后大彻大悟:“人间君臣眷属,蝼蚁何殊?一切苦乐兴衰南柯无二。等为梦境,何处升天?”

《邯郸梦》结尾,卢生梦觉后深深喟叹:“六十年光景,熟不的半箸黄梁!”吕洞宾片语点醒他:“都是妄想游魂,参成世界!”他才恍然大悟:“人生眷属,亦犹是耳,岂有真实相乎?其间宠辱之数,得丧之理,生死之情,尽知之矣。”于是尽扫富贵功名之念,拜吕洞宾为师,云游四方,终登仙境。

既然人生的探索追求都是徒劳无益的,于是寻找自我的真实存在就成为摆在汤显祖面前的严峻课题。在卢生和淳于棼梦魇般的生涯中,汤显祖痛苦地看到了他孜孜以求的“情”一旦沦为“矫情”后,将如何成为一种异己的力量而导致人格的消失和人性的堕落。

汤显祖晚年正是对现实的不可救药“看透”了,所以一方面愤而以“情”讥世,一方面又为救世无方而感到失望。但是从二剧整个艺术形象看,愤激之情却是占主导地位的。汤显祖正是以愤激之“真情”去暴露狡诈之“矫情”,达到否定丑恶的世情。

综上所述,由《紫钗记》表现出来的豪爽侠情,到《牡丹亭》热烈歌颂痴心的真情、至情,到《南柯记》、《邯郸记》愤激暴露官场的矫情,反映了汤显祖对现实社会认识的逐步加深直至“看透”,由此而使其“情”的美学观渐趋深化。

四、情感美学观影响下的戏曲理论

汤显祖从事戏剧活动的时期,正值我国古代戏曲创作处于第二大高潮,戏曲理论正在形成体系的过程中。其戏曲理论是在两条性质不同的战线中顽强斗争而形成的:一方面是与用程朱理学的伦理观念进行“世教”、以绮丽典雅为艺术风格的封建正统派的斗争;另一方面则是与戏曲革新派内部以沈璟为首的重律派的论战。而汤显祖所持的理论武器便是他从前辈那里继承并加以发展了的情感美学观——经他哲学艺术化,艺术哲学化的改造,使之发展为一种艺术哲学观,即主情论的文艺美学理论。汤显祖这一戏剧美学思想的诞生标志了我国古代戏剧观的质的转变,这不仅仅是因为他倡导的“情”对明儒鼓吹的“理”在伦理学方面具有彻底批判的意义,更是因为他把文学主体性由泛论的“心”具体化为“情”,并且将主体的情感因素渗透到戏曲艺术内部构成的各个环节,成为一个整体的、系统的理论框架。

戏剧创作是缘发于情,还是缘发于理?在这个创作本体论的根本原则问题上,汤显祖与封建正统派戏剧家是势不两立的。后者认为剧作应当“寓我圣贤言”,把写戏当成是“义理”的演绎、图解。汤显祖则认为“理”纯属概念化的东西,并不

能代替艺术所要表现的具体事物,他明确指出“夫道视不可见,听不可闻,体物不可遗。讲者不知是讲体讲物。讲物则不尽,讲体则不能”。26而“情”才是“体物”之本,把“体物”看成是人的情感活动的结果。但他毕竟不是唯物论者,终究认识不到情感本源于何处,而只把它看成是人生而有之的本能,即所谓“人生而有情”、“性乎天机、情乎物际”。

情是主体进行创作的内在机制,要“体物”还必须借助外在形式,即汤显祖所说的须“通之以才而润之以学”。在他看来,“情”是“体物”之本,才与学则是知物、润物之具。这种围绕艺术“体物”的问题而提出的情、才、学三者关系的总认识,正是汤显祖主情思想的核心所在。就戏剧理论而言,他把这一总体认识贯穿到剧本创作论、表导演论、鉴赏论等各个方面,构成了完整、系统的主情论戏剧观。

汤显祖还认为“情”是剧作题材提取与改造的尺度,“缘境起情,因情作境”,27从生活中的实境到艺术中的意境,其中其主导作用的仍在于主体的情感。汤显祖是以写“梦”著称于世的剧作家,按照他的“因情生梦,因梦成戏”的观点,写“梦”实际上就是写情。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他在戏剧题材的选择方面的重情旨趣。但并不是凡有“情”的素材都能入戏的。要使其成为戏剧题材,必得经过创作主体的情感化改造。汤显祖的“四梦”的题材就不是纯粹自然形态的生活现象。首先,他以合众情于一的尺度去观察、选择、提炼生活,选取他所需要的创作素材。然后,对所选的素材经过心灵化和情感化的筛滤、改造、加工,使之成为符合主体的特定审美意图的特定题材。

剧作家根据一定的创作旨意,运用各种材料进行实际写作时,他注意的中心是什么呢?沈璟认为是曲律,汤显祖则认为是曲意(即曲情)。毫无疑问,汤显祖的观点是正确的。

汤显祖所谓的“曲意”即前面提到过的“意、趣、神、色”四个方面的内容。

以上四点兼及到戏剧文学的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而其共同的核心便是一个“情”字。

戏剧的审美活动特征,是通过制造幻想来再现人世,即用舞台幻想世界来艺术地反映人生现实世界。那么,一个虚的世界,一个实的世界,靠什么来沟通呢?汤显祖认为就是一个“情”字。情,是沟通戏剧艺术制造的舞台幻想与人世客观存在

26同上,《答陈古池》,《汤显祖诗文集》卷47,第1367页。

的现实本相之间的桥梁。“一勾栏之上,几色目之中,无不纡徐焕眩,顿挫徘徊。恍然如见千秋之人,发梦中之事。”28因为,两个世界共同着同一感情,感情的同一

使戏境与真境达到同一。

汤显祖“情”的美学思想的发展和形成不仅影响了他自身的主情论戏剧理论的形成和其指导下的剧作实践。对晚明戏剧文学及后世戏剧创作也造成了很大影响。从万历后期至清初,剧坛上出现了一股“汤显祖热”,王思任曾用形象的比喻描述说:“临川清远道人,自泥灭灶,取日膏月汗,烘烧五色之霞,绝不肯俯齐州抡烟片点,于是‘四梦’熟而脍炙四天之下,遂竞与传其薪,而乞其火,递相梦梦,凌夷至今。”29在众多追步汤显祖的戏剧家中,最知名的有明末的吴炳、孟称舜及清初的洪昇和张坚。他们赞同汤显祖的“言情”观,其创作也以“情”为主旨。

汤显祖的文艺思想不仅对当时文艺界和社会影响颇深而且对后世乃至世界都有很深的影响,其影响是多方面的

如我国古典四大文学名著之一的《红楼梦》就受其影响颇深。

汤显祖的剧作在海外流传,其后又有了研究和演出,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一个国际性的“汤学”。他是“东方的莎士比亚”与和他同时代的莎士比亚各自代表着东西方两大文化,两种文艺思想。

汤显祖不仅仅是一位伟大的戏剧家,而且还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和进步的思想家。他的美学思想,既显示出戏剧家、文学家的准确性,也表现出了进步思想家的进步性和深刻性。他在理论与实践结合上把情感美学推进到了浪漫主义新阶段,作为情感美学的浪漫主义流派的杰出代表人物光耀于史册。

主要参考文献:

1.汤显祖,《汤显祖集》,中华书局1962年本。

2.刘彦军,《论汤显祖的自由生命意识》,《文学遗产》,1997年第一期。

3.陈竹,《明清言情剧作学史稿》,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8月。

4.廖奔,《万历剧坛三家论——徐渭、汤显祖、沈璟》,《河北学刊》,1995年第一期。28同上,《宜黄县戏神清源师庙记》,《汤显祖诗文集》卷34,第1127页。

5.蓝凡,《汤显祖的戏曲美学思想》,《江西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2年第2 期。

6.杜卫,《“沈汤之争”的美学意义》,《晋阳学刊》,1900年第5期。

7.黄仕忠,《明代戏曲的发展与沈汤之争》,《文学遗产》,1999年第6期。

8.周先慎,《<牡丹亭>散论》,《文史知识》,1981年第3期。

9.郭英德,《“等为梦境,何处生天”——<南柯梦><邯郸梦>荒诞意识谈》

10.徐朔方,《徐朔方说戏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12月。

11.李真瑜,《插图本中国文学小从书——汤显祖》,春风文艺出版社。

12.谭坤,《超越生死的爱情——<牡丹亭>导读》,四川教育出版社1997年。

13.聂石樵、邓魁英,《古代小说戏曲论丛》,中华书局,1985年5月。

14.汤显祖,《汤显祖诗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徐朔方笺校,1982年6月。

15.唐文标,《中国古代戏剧史》,中国戏剧出版社,1985年8月。

16.隗芾、吴毓华,《古典戏曲美学资料集》,文化出版社,1992年10月。

17.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第四卷,1999年8月。

18.徐扶明,《汤显祖与牡丹亭》,《五大名剧综评》,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9月。

19.杨辛甘霖,《美学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7月。

20.长江文艺出版社编(责任编辑鲁文忠),《戏曲粹》,长江文艺出版社,1993年

12月。

外文资料:

THE

PRINCIPLES OF AESTHETICS

CHAPTER I

INTRODUCTION: PURPOSE AND METHOD

A LTHOUGH some feeling for beauty is perhaps universal among men, the same cannot be said of the understanding of beauty. The average man, who may exercise considerable taste in personal adornment, in the decoration of the home, or in tbe choice of poetry and painting, is at a loss when called upon to tell what art is or to explain why he calls one thing “beautiful”and another “ugly.”Even the artist and tbe connoisseur, skilled to produce or accurate in judgment, are often wanting in clear and consistent ideas about their own works or appreciations. Here, as elsewhere,we meet the contrast between feeling and doing, on the one hand, and knowing, on the other. Just as practical men are frequently unable to describe or justify their most successful methods or undertakings, just as many people who astonish us with their fineness and freedom in the art of living are strangely wanting in clear thoughts about themselves and the life which they lead so admirably, so in the world of beauty, the men who do and appreciate are not always the ones who understand.

Very often, moreover, the artist and the art lover justify their inability to understand beauty on the ground that beauty is too subtle a thing for thought. How, they say, can one hope to distill into clear and stable ideas such a vaporous and fleeting matter as aesthetic feeling? Such men are not only unable to think about beauty, but skeptical as to the possibility of doing so,- contented mystics, deeply feeling, but dumb. However, there have always been artists and connoisseurs who have striven to reflect upon their appreciations and acts, unhappy until they have understood and justified what they were doing; and one meets with numerous art-loving people whose intellectual curiosity is rather quickened than put to sleep by just that element of elusiveness in beauty upon which the mystics dwell. Long acquaintance with any class of objects leads naturally to the formation of some definition or general idea of them, and the repeated performance of the same type of act impels to the search for a principle that can be communicated to other people in justification of what one is doing and in defense of the value which one attaches to it. Thoughtful people cannot long avoid trying to formulate the relation of their interest in beauty, which absorbs so much energy and devotion, to other human interests, to fix its place in the scheme of life. It would be surprising, therefore, if there had been no Shelleys or Sidneys to define the relation between poetry and science, or Tolstoys to speculate on the nature of all art; and we should wonder if we did not everywhere hear intelligent people discussing the relation of utility and goodness to beauty, or asking what makes a poem or a picture great.

Now the science of aesthetics is an attempt to do in a systematic way what thoughtful art lovers have thus always been doing haphazardly. It is an effort to obtain a clear

general idea of beautiful objects, our judgments upon them, and the motives underlying the acts which create them, to raise the aesthetic life, otherwise a matter of instinct and feeling, to the level of intelligence, of understanding. To understand art means to find an idea or definition which applies to it and to no other activity, and at the same time to determine its relation to other elements of human nature ; and our understanding will be complete if our idea includes all the distinguishing characteristics of art, not simply enumerated, but exhibited in their achieved relations.

How shall we proceed in seeking such an idea of art ? We must follow a twofold method : first, the ordinary scientific method of observation, analysis, and experiment ; and second, another and very different method, which people of the present day often profess to avoid, but which is equally necessary, as I shall try to show, and actually employed by those who reject it. In following the first method we treat beautiful things as objects given to us for study, much as plants and animals are given to the biologist. Just as the biologist watches the behavior of his specimens, analyzes them into their various parts and functions, and controls his studies through carefully devised experiments, arriving at last at a clear notion of what a plant or an animal is - at a definition of life ; so the student of aesthetics observes works of art and other well-recognized beautiful things, analyzes their elements and the forms of connection of these, arranges experiments to facilitate and guard his observations from error and, as a result, reaches the general idea for which he is looking,-the idea of beauty.

A vast material presents itself for study of this kind : the artistic attempts of children and primitive men; the well-developed art of civilized nations, past and present, as creative process and as completed work; and finally, the everyday aesthetic appreciations of nature and human life, both by ourselves and by the people whom we seek out for study. Each kind of material has its special value. The first has the advantage of the perspicuity which comes from simplicity, similar for our purposes to the value of the rudimentary forms of life for the biologist. But this advantage of early art may be overestimated, for the nature of beauty is better revealed in its maturer manifestations, even as the purposes of an individual are more fully, if not more clearly, embodied in maturity than in youth or childhood.

Yet a purely objective method will not suffice to give us an adequate idea of beauty. For beautiful things are created by men, not passively discovered. and are made, like other things which men make, in order to realize a purpose. Just as a saw is a good saw only when it fulfills the purpose of cutting wood, so works of art are beautiful only because they embody a certain purpose. The beautiful things which we study by the objective method are selected by us from among countless other objects and called beautiful because they have a value for us, without a feeling for which we should not know them to be beautiful at all. They are not, like sun and moon, independent of mind and will and capable of being understood in complete isolation from man. No world of beauty exists apart from a purpose that finds realization there. We are, to be sure, not always aware of the existence of this purpose when we enjoy a picture or a poem or a bit of landscape ; yet it is present none the less. The child is equally unaware of the purpose of the food which pleases him, yet the purpose is the ground of his pleasure; and we can understand his hunger only through a knowledge of it.

新课程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模板

新课程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历史课程标准》从各个层面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特别是在课程目标的设置上,更是站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和学习化社会已形成的高度上,一切以强调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为本,确立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极具创新精神又具有操作可行性的教育目标,从而代替了传统的“传授基础知识”、“培养能力”和“思想认知”的空泛又难以测评检验的教学目标。其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取代传统的政治思想教育,更具有理论的科学性与实践的可行性意义,也是落实新课程标准的中的难点,本文拟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作一简单论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既是情感教育的重要内容,又是情感教育的终极目标。所谓情感,就是人对现实的对象和现象是否适合人的需要和社会要求而产生的一种态度与内心体验,当客观事物以一定方式影响人的时候,人就会进行认识并产生相应的态度和体验,表现出明显的赞同或反对、愉悦与愤怒、乐观与悲观等两极性特征,其过程就是通过内心体验来反映客体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所谓态度就是一种相对持久的、肯定或否定的内在反应的情感倾向,它是个体在情感体验的基础上外化出的对生活中的不同事物和问题的认识,并可用语言表现出来的观点,因此态度的成分将明显包含着个人的价值取向和信念。所谓价值观就是在情感信念和情感态度基础上形成的高级性社会情感,是对客观事物认识和评价的最高层次,是系统化、理论化、观念化的情感体系,是情感教育的终极目标。 由以上心理学的研究可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情感教育发展过程的不同阶段,其关系是递进式的,它们共同构成了情感教育的完整过程。而教育过程又是一个以心理活动为基础的认知过程和情感过程的统一,双方的有机结合最终形成了学生全程参与、内心体验、形成态度、构建价值观的教育全过程。所以,历史教学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就成为教学中的重中之重,它的成功与否与学生良好品德、健全人格的形成即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极其重要的密切关系,可以这样认为,它就是教学创新方面最富于挑战的环节,也是素质教育能否落到实处的最终着眼点。 《历史课程标准》对历史教学中学生应形成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都有哪些规定呢?具体的规定有:(1)要求形成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认同感,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2)要养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审美情趣,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3)形成崇尚科学的精神的意识,确立

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为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多种能力,目前的高中教学已进入了全面改革的时期,并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尽管如此,高中的教育教学都围绕着高考的指挥棒转,因片面追求升学率,从而不可避免地产生了重智育,轻美育的不良现象。在此,结合我的语文教学实际,谈谈对高中生开 展审美教育的几点理论思考。 一、高中生审美现状分析 (一)审美教育的含义及重要性 审美教育,通常称美感教育或美育,它就是当我们对审美对象进行感受、欣赏、评析和判断等审美活动时,生理结构和心理结构会受到感染、熏陶,在不知不觉中发生变化,从而不仅在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上得到提高,而且在人的气质、精神面貌上,也得到提高,受到了教育。因此,审美教育是通过审美的方式来感化我们的身心,使之净化、升华和提高的过程。因此,开展审美教育不仅是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面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的重要保证。美育管理水平的高低,是学校工作文明程度的重要

标志。 (二)审美教育的现状及成因 亚里士多德曾说:“爱美是人的天性。”高中生由于处在青春期,其特殊年龄阶段具有不成熟和可塑性的特点,在追求美的过程中,容易走入审美的误区,存在明显的弱点。第一,追求美却不善于识别美,甚至美与丑的标准模糊,产生审美错觉。在现实生活中,有的把“新”、“奇”的东西视为美,有的把“江湖义气”、“哥们义气”视为美。第二,过分注重外在美,不善于追求内在素质。认为外表漂亮就是美,把戴耳环、染发,穿奇装异服视为最时尚,刻意修饰外在服饰,把许多传统的美好东西则视为已经过时了。 究其原因有三方面:1、社会因素。由于目前的高中生生活在改革开放的年代,受商品经济大潮和各种意识形态的影响,加之审美标准模糊,缺乏应有的辨别能力,极容易盲目追求一些形形色色的丑恶的东西。2、家庭因素。长期以来,有些家庭缺乏审美教育的良好环境,家长的审美意识低,缺乏正确的审美教育方式,尤其是“特殊家庭”更容易抹杀孩子的审美萌芽,缺乏爱心,容易丧失以“爱”为美,以“和”为美的审美情趣,这样一来,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缺少了良好的审美环境。3、学校因素。虽然学校是审美教育的主要场所。孩子的健康成长应伴随宽松的学习环境,受文学、艺术等的熏陶。但高中学校面临高考升学的压力,音、体、

(完整版)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目录整理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目录 人教课标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16本) 选修五个系列 一.诗歌与散文 1.《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2.《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 3.《外国诗歌散文欣赏》二.小说与戏剧 4.《中国小说欣赏》 5.《外国小说欣赏》 6.《中外戏剧名作欣赏》 7.《影视名作欣赏》 三.新闻与传记 8.《新闻阅读与实践》 9.《中外传记作品选读》 四.语言文字应用 10.《语言文字应用》 11.《演讲与辩论》 12.《文章写作与修改》 五.文化论著研读 13.《先秦诸子选读》14.《中国文化经典研读》15.《外国文化著作选读》(暂缺) 16.《中国民俗文化》 选修1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诗歌之部 第一单元以意逆志,知人论世 赏析指导赏析示例 《长恨歌》/白居易 自主赏析 《湘夫人》/屈原《拟行路难(其四)》/鲍照《蜀相》/杜甫《书愤》/陆游推荐作品 《咏怀八十二首(其一)》/阮籍《杂诗十二首(其二)》/陶渊明 《越中览古》/李白《一剪梅》/李清照《今别离(其一)》/黄遵宪 第二单元置身诗境,缘景明情 赏析指导赏析示例 《春花江月夜》/张若虚 自主赏析 《夜归鹿门歌》/孟浩然《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登岳阳楼》/杜甫 《菩萨蛮(其二)》//韦庄 推荐作品 《积雨辋川庄作》/王维《游夜书怀》/杜甫《新城道中(其一)》/苏轼 《扬州慢》/姜夔《长相思》/纳兰性德 第三单元因声求气吟咏诗韵 赏析指导赏析示例 《将进酒》/李白 自主赏析 《阁夜》/杜甫《李凭箜篌引》/李贺《虞美人》/李煜《苏幕遮》/周邦彦推荐作品 《国殤》/屈原《燕歌行》/高适《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四州》/柳宗元 《菩萨蛮》/温庭筠《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睢景臣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概述

2017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唐诗宋词选读》十二专题

2017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 《唐诗宋词选读》十二专题 目录 专题一“风神初振”的初唐诗专题 专题二声律风骨兼备的盛唐诗专题 专题三豪放飘逸的李白诗专题 专题四沉郁顿挫的杜甫诗专题 专题五创新求变的中唐诗专题 专题六诗国余晖中的晚唐诗专题 专题七展苞初放的唐五代词专题 专题八“格高韵远”的北宋词(一)专题 专题九“新天下耳目”的东坡词专题 专题十“格高韵远”的北宋词(二)专题 专题十一“极其工”“极其变”的南宋词专题 专题十二“龙腾虎掷”的稼轩词专题

2017高中语文 专题一“风神初振”的初唐诗专题整合 古体诗 古体诗,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诗。注意“歌”、“行”、“歌行”、“引”、“曲”、“吟”等古诗体裁的诗歌也属古体诗。古体诗不讲对仗,押韵较自由。 古体诗的发展轨迹:《诗经》→楚辞→汉赋→汉乐府→魏晋南北朝民歌→建安诗歌→陶诗等文人五言诗→唐代的古风、新乐府。 古体诗按形式分类如下表: 古体诗(古风)????? 四言诗:出现最早 如《诗经》 五言诗:成熟于汉代 如《古诗十九首》 七言诗:成熟于唐代 如白居易《长恨歌》 乐府诗:诗题有歌、行、引、歌行、吟、曲等名称 古诗中景与情的关系 一、理论讲解 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其实,赏诗也不过“情、景二端”。从高考的角度讲,答诗歌鉴赏题,也不过“情、景二端”。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情景交融是古典诗歌最重要的表现手法,最重要的特点。因此,分析、掌握诗歌中情与景的关系就成为学习古典诗歌的关键。 一般说来,古典诗歌里情与景的关系主要有以下四种: 1.乐景衬乐情 以在写景绘色方面备受推崇的王维的《山居秋暝》为例,“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初秋时节,天色向晚,山雨初霁,清泉淙淙,翠竹成林,月下青松,水中碧莲。这里对清新美好的自然景物的描写,反映了诗人追求恬淡淳朴生活的理想和对污浊官场的厌恶。清新美好的泉水、青松、翠竹、青莲,可以说是诗人情感的寄托和写照。 2.哀景衬哀情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课 目录(1-16)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课目录(1-16) 人教课标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16本) 1.《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2.《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 3.《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4.《中国民俗文化》 5、《影视名作欣赏》 6、《新闻阅读与实践》 7、《先秦诸子选读》 8、演讲与辩论 9、中国小说欣赏 10、中外戏剧名作欣赏 11、《外国诗歌散文欣赏》 12、中国现当代散文鉴赏 13、语言文字应用 14、外国小说欣赏 15、中外传记作品选读 16. 文章写作与修改 选修一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诗歌之部 第一单元以意逆志,知人论世 赏析指导 赏析示例 长恨歌/白居易 自主赏析 湘夫人/屈原 拟行路难(其四)/鲍照 蜀相/杜甫 书愤/陆游 推荐作品 咏怀八十二首(其一)/阮籍 杂诗十二首(其二)/陶渊明 越中览古/李白 一剪梅/李清照 今别离(其一)/黄遵宪 第二单元臵身诗境,缘景明情 赏析指导 赏析示例 春花江月夜/张若虚 自主赏析 夜归鹿门歌/孟浩然 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 登岳阳楼/杜甫

菩萨蛮/(其二)/韦庄 推荐作品 积雨辋川庄作/王维 游夜书怀/杜甫 新城道中(其一)/苏轼 扬州慢/姜夔 长相思/纳兰性德 第三单元因声求气吟咏诗韵 赏析指导 赏析示例 将进酒/李白 自主赏析 阁夜/杜甫 李凭箜篌引/李贺 虞美人/李煜 苏幕遮/周邦彦 推荐作品 国殤/屈原 燕歌行/高适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四州/柳宗元 菩萨蛮/温庭筠 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睢景臣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概述 散文之部 第四单元创造形象诗文有别 赏析指导 赏析示例 过小孤山大孤山/陆游 自主赏析 庖丁解牛/《庄子》 项羽之死/司马迁 阿房宫赋/杜牧 推荐作品

苏教版选修语文选修高一选修高中语文《氓》教案

《诗经》两首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诗经》的常识:包含了那段时间的诗歌、内容、写法和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2、了解每首诗的内容、中心、艺术特色和表现手法。 3、通过三首诗了解“国风”的写作内容,体会民间的歌谣的特色。 4、了解卫、秦、邶三地不同的文化背景,体味独特的文化内容。 氓 【教学目标】 1、通过本文,了解卫地的风土人情,体会男女主人公的生活经历。 2、了解课文的内容,熟悉课文中的人物和他们之间的关系。 3、透过事情的表面,挖掘人物独特的内心体验,总结人物的性格特征。 4、学习独特的语言表现手法,对照古今不同,掌握古词的含义和不同的表现方式。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请学生自己读课文,不要老师来示范,让他们自己亲自体验,老师不要代劳他们的工作。 2、明确字音和个别词语的意思并牢记。 3、请学生示范读课文,进一步明确字音和意思,请大家识记,当堂课掌握。

教学过程: 一、导入:(2分钟) 爱情永远是不会变老的话题,有人的地方,就会书写不同的故事,今天,我们走进遥远的公元前的卫国,聆听一个古老的故事,体会一下那时、那地,发生的那件事,他和她是我们要结识的来个人,还有在那时的另外一些人。让我们走近他们! 一、新授: 1、请一位学生读文题。(2分钟) (可能出现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是①读对了字音,méng,及时表扬,大家齐读。通过注释②,了解词语的含义,明确这是“古今异义”,把“古今异义”四个字写在注释处。 第二种情况是读成了máng,请其他同学纠错,通过注释②,了解词语的正确读音和含义,读音和意思古今都不同。) 2、自己对照课下注释的内容读课文。明确字音,读到顺畅为止。(15分钟) (一定要让学生独自的自己来读,有的学生读的快,有的学生会读的慢。照顾多数学生,甚至于照顾到最慢的那个学生的速度。) 3、请基础差一些的学生示范读课文(10分钟) (请大家仔细的听读,用笔画出有读音出入的词语,等同学读完之后,一起订正,不要打断学生的朗读的过程。培养学生彼此尊重的精神。) 5、请学生订正个别字音。(5分钟) 容易出现问题的字音是:(板书) 匪:fēi 愆:qiān 将:qiāng 载:zài 于:xū说:tuō徂:cú汤:shāng 裳:cháng 靡:mǐ隰:xí角:jiǎo

【高中语文选修课教学策略】高中语文选修课的五个系列

【高中语文选修课教学策略】高中语文选修课的五个系列语文选修课的开设是高中语文课程结构的重大突破和超越,是xx年以来课程改革中力度最大、创新含量最多的系统工程,也是这次高中课程改革的主旨和核心价值所在。尽管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着诸如学生选择权的丧失、教学的必修化现象严重、教学评价不能落实等一系列问题,但全国各地的课改实验区都在进行着积极的探索。根据《中华人民 __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和所选用的人教版高中语文实验教材的特点,结合《安徽省普通高中新课程语文教学指导意见》,我们安徽省淮北市高中语文选修课进行了全市统一指导意见下各校自主同步 开设的课程实验。从高二上学期第二学段开始,全市普通高中学校依次开设了人教版的《中国小说欣赏》、《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外传记作品选读》、《语言文字应用》四个模块教学。本文将对我们在“统一选修”背景下进行的“高中语文选修课教学策略”研究的一些做法和思考进行总结与回顾。 一、教学的整体规划策略 课程标准指出,选修课“要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和实际水平”,“不能把选修课上成必修课的补习课和应考的辅导课,也不能简单地照搬大学里的选修课。学校及教师应充分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努力创造条件建设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和学生愿望的选修课”,选修课的教学“要按照课程目标制订计划,不能因其设置灵活而造成凌乱随意、

漫无计划的局面,也不能因其拓展性要求而一味追求新奇深奥,脱离 课程目标和学生实际”。因此,我们认为,做好课程教学的规划,是上好选修课的关键所在,也是避免教学凌乱随意的重要前提。为此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规划。 一是学校的规划。首先,以校本培训为平台做好教师的培训工作,学习《中华人民 __课程标准》及其他有关新课程的理论书籍,熟悉有关选修模块的“课程目标”、“教学实施”、“评价建议”等关键内容。其次,做好课堂教学资源与课外学习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学校图书馆应装备足够的与模块有关的配套作品和相关的电影电视片以及 必要的工具书;认真调查分析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等资源的特点,积极规划开发已有的和潜在的资源,如,我们淮北市有隋唐大运河遗址,有文化名人桓谭、嵇康等,这些都是不能忽视的语文资源;要积极创造条件,为语文教学配置相应的硬件设备;争取社会各方面 的支持,与社区、高校建立稳定的联系,给学生创设语文实践的环境。 二是教师的规划。教师规划要从三个层次进行:第一,宏观的规划,即在整体感知模块文本的基础上研究文本处理的思路,吃透文本 编制的意图,制定教学计划。教师既要知道选修模块与必修课程的区别,又要知道每个选修模块之间的不同,还要知道每个模块内部各专 题甚至各文本之间的区别。要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的有关资料,给学生开列一个推荐课外阅读的作品清单。第二,中观的规划,在宏观规划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说课材料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一、什么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情感不仅指学习兴趣、学习责任,更重要的是乐观的生活态度、求实的科学态度、宽容的人生态度。价值观不仅强调个人的价值,更强调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不仅强调科学的价值,更强调科学的价值和人文价值的统一;不仅强调人类价值,更强调人类价值和自然价值的统一,从而使学生内心确立起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和几方面的关系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和科学知识、技能学习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作为一个人对待科学事物的最基本看法与倾向性,对他的科学学习与探究活动具有很强的导向与制约作用。在科学发展史上,许多科学家正是因为有了科学的献身精神,不怕艰险,孜孜不倦地在攀登科学高峰的崎岖小路上不畏劳苦,勇敢前进,才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辉煌成就。 热爱科学,积极参与科学事业,具有正确科学价值观的人,即使知识、技能稍欠缺些,也会激励他奋斗,钻研知识,学习技能,创造出有价值的成果。陕西省有位农村妇女牛玉琴,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连续7年在荒地上种了1.7万亩树,为治理荒漠化做出了很大的成绩,得到了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拉奥博士奖”。她靠的就是对科学事业的热爱与坚忍不拔的献身精神。 精神可以变物质,反之物质也可以变精神。人的精神从来就是一定物质与环境的反映,科学知识、技能的积累也会使人逐步建立起对世界及周边事物的科学认识,培养对科学的情感,形成科学价值观,孕育科学精神。我国著名的数学家陈景润说过:“知识与能力是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是在对行星运动的规律有了充分了解,又发展了微积分的方法之后,才得以完成的,绝不是单凭苹果落地就想像出来的。所以治学应该有恒心,有锲而不舍的精神。我在研究‘哥德巴赫猜想’之前,曾经历了10年的准备时间。所以,青年同志们应当有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精神,从小就严格要求,一步一个脚印地努力前进。”陈景润等一批科学家正是通过一点一滴的知识学习与积累,培养了坚忍不拔的科学探索与献身精神。 科学知识与技能是中性的,既可以对人类产生积极作用,也可以产生消极作用,关键是看掌握科学知识与技能的人具有什么样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要使科学活动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与价值,首先要求掌握科学知识与技能的人具有积极的有利于社会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

高中语文审美教育的实践研究

高中语文审美教育的实践研究 高中语文是高中阶段的一门必修课程。对于高中生而言,高中语文的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学生通过对高中语文内容的学习,不及能够提高自己的语言应用能力,同时还能够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高中语文涉及的知识内容较为丰富,其中有很多优秀文学作品能够使学生在阅读中产生共鸣,并让学生领会到文字散发出来的魅力。以往,教师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通常会受到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教师只是注重学生的做题能力,对于他们是否真正掌握语文知识不太关心。很显然,这样的教学方式存在很大的误区,教师应该改变课堂教学方式,注重语文审美教育。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针对高中语文审美教育的实践进行分析和探讨,希望能够对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一、注重审美意识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传统的高中语文教学模式下,教师通常只是对语文教材中的字词和句法等内容进行讲解,并根据考试内容安排教学环节。很显然,学生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进行学习,只是停留在语文知识的表面。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应该从新课改的相关要求出发,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教师需要从语文课文中提取出一些和审美相关的因素,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就能够对文章意境加以体会。通过这

样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审美能力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提高。 比如在进行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二专题“号角,为你长鸣”中“离骚(节选)”这部分的知识点的学习的时候,教师应该注重审美意识的培养。“离骚”是我国古代的伟大诗人屈原的作品。由于是用文言文写成的文字,所以教师应该将文言文翻译成白话文,在翻译的过程中还应该注意不要将原诗中的韵味和深意去掉。教师将“离骚”翻译成白话文,可以使学生对整首诗加以理解,并从中体会到屈原的情感激荡。只有通过这种方式,学生的审美能力才能够得以提高。 二、从课本内容出发挖掘审美元素,扩宽学生的审美想象空间 以往,教师在教学中只是对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并将注意力放在字词这些最基本的方面。事实上,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说,教师应该将教学关注点放在能力培养上。而审美能力又与语文课结合紧密,所以教师就应该从这一因素出发,帮助学生拓宽审美想象空间。高中语文涉及到文言文、白话文以及诗歌等文学体裁。教师应该从课本内容出发挖掘审美元素,使学生能够受到文学熏陶。 比如在进行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三专题“笔落惊风雨”中“琵琶行并序”这部分的知识点的学习的时候,

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目录必修+选修

◆必修一 向青春举杯 ⊙吟诵青春 沁园春?长沙 相信未来 六月,我们看海去 让我们一起奔腾吧 ⊙体悟人生 十八岁和其他 我的四季 ⊙设计未来 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 我的五样 ⊙光阴的故事 雨巷 断章 错误 获得教养的途径⊙求学之道 劝学 师说 ⊙经典的力量 获得教养的途径月是故乡明 ⊙漂泊的旅人 想北平 我心归去 肖邦故园 乡土情结 ⊙乡关何处 前方 今生今世的证据像山那样思考 ⊙谛听天籁 西地平线上 ⊙感悟自然 ⊙湖山沉思 ⊙大地的眼睛 江南的冬景 神的一滴 像山那样思考⊙与造物者游 赤壁赋 始得西山宴游记 学习的乐趣 青春颂 韵 献给成长 寻找精神家园 母语的精神 何以为家 永远的记忆 故乡诗情 俯仰天地间 与自然晤谈 中国古代历史小 说的高峰 打不败的失败者 ◆必修二 珍爱生命 ⊙强者之歌 假如给我三天光 明 ⊙精神支点 ⊙生命的礼 赞… 呱……呱…… ⊙向死而生 我与地坛 鸟啼 ⊙陨落与升华 最后的常春藤叶 说书人 和平的祈祷 ⊙遭遇战争 一个人的遭遇 (节选) 流浪人,你若到 斯巴…… ⊙永恒的瞬间 落日 图片两组 ⊙黑暗中的心迹 安妮日记(节选) ⊙历史画外音 历史的回声 ⊙后人之鉴 阿房宫赋 六国论 ⊙千古江山 念奴娇?赤壁怀 古 永遇乐?京口北 固亭怀古 ⊙永志不忘 落日 消息二则 慢慢走,欣赏啊 ⊙一花一世界 荷塘月色 听听那冷雨 金岳霖先生 亡人逸事 ⊙永远新的旧故 事 林黛玉进贾府 祝福 边城 ⊙总借俊眼传出 来 教室就是出错的 地方 热爱生命 战争风云 和平,人民在期 待 兴亡的评说 意蕴隽永 心灵的远游 半瓣花上说人情 奇崛隽秀总相宜 谁解其中味 远去的风景与爱 情 ◆必修三 祖国土 ⊙江山多娇 祖国山川颂 长江三峡 ⊙颂歌的变奏 发现 北方 祖国呵,我亲爱 的祖国 祖国土 语言,存在的家 园 ⊙汉字的王国 语言的演变 汉字王国中的 “人” ⊙如琢如磨 咬文嚼字 简笔与繁笔 号角,为你长鸣 ⊙殉道者之歌 离骚(节选) 致西伯利亚的囚 徒 啊,船长,我的 船长哟! ⊙烈士的抉择 指南录后序 五人墓碑记 ⊙底层的光芒 品质 老王 文明的对话 ⊙审视传统 传统文化与文化 传统 ⊙认识和沟通 中国与西方的文 化资源 ⊙拿来与接纳 ⊙碰撞与沟通 拿来主义 东方和西方的科 学 ⊙认知与交融 美美与共 麦当劳中的中国 文化表达

2019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课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三单元教学设计语文

选修课《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因声求气吟咏诗韵 周至一中李春利 教学目标: 1、正确理解“因声求气、吟咏诗韵”这一阅读要求。 2、通过对中国古典诗歌声律特点的把握,学习,在古典诗歌音乐美的熏陶中,深刻理解作品蕴含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掌握运用“因声求气、吟咏诗韵”的方法分析鉴赏诗歌。 教学方法: 诵读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设想: 将诵读方法的指导和古代诗词意象的体悟、情感的把握结合起来。通过诵读习惯的培养提高学生对古代诗词的语言感受能力和鉴赏能力。首先让学生了解背景(知人论世)、熟悉内容,在此基础上把握住诗词的感情基调、感情变化,对一些经典的诗句和重要的词语进行细致地揣摩(以意逆志、缘景明情),然后再对学生进行诵读技巧的指导。诵读古诗词有一定规律,有一些技巧,比如划分音步、押住韵脚、突出平仄、讲究节拍、语势呼应等,通过诵读达到更深切地体会作品情感的目的(因声求气)。 本单元共涉及10首诗歌作品,涉及到诗、词、曲三种样式,因课时有限不可能面面俱到。重点讲解《将进酒》《李凭箜篌引》并指导学生设计诵读方案。 教学过程: 一、知识回顾:《中国古代诗歌欣赏》的三个单元体现了古代诗歌鉴赏的三个层级 以意逆志——诗作主旨、创作本意 缘景明情——诗作的情感(意境) 因声求气——诗作神韵、气势、风格。“声”是诗作思想情感的声韵体现。二、诵读在学习中重要作用。 页 1 第 1、“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情动于中而行于言。”有什么样的感情,就会有什么样的语言节奏和音韵。所以,诵读诗词,能够培养对古典诗词的良好语感,进而“进入角色”,深切体会诗中的情感。 2、有感情地全身心地投入诵读,可以受到诗歌音乐美的熏陶,获得一种审美愉悦。 三、明确“因声求气,吟咏诗韵”的含义。 “因声求气”是指通过感受诗文语言的节奏来把握作品的精神,“吟咏诗韵”是指通过吟咏诗文的音韵来体味其中蕴含的情感。一句话,借助诵读深切体会诗词的音韵、情感。 四、如何做到“因声求气,吟咏诗韵” (1)定准基调:基调在音乐作品中是指主要的高低长短,配合成组的音,通常用以贯穿作品的全过程。诵读中的基调是根据感情而确定的气息、音色。一般说来:爱的感情“气徐声柔”;憎的感情“气足声硬”;悲的感情“气沉声缓”;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分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分析 ——新课程三维目标漫谈之一 全国历史课程研修简报第2期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7年第9期 王雄 教师们讨论三维目标时遇到的第一个头疼的问题是过程与方法,这个问题常常会难住很多老师。当他们看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时,感到比前一个目标维度好理解多了。其实,这最后一维目标才是高中历史新课程中最为关键的内容,它涉及到很多传统思维方式的转变。为此,笔者将自己的一些思考提出来供大家讨论。 为什么要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作为新课程目标中的重要内容?不理解这个问题,老师们就也很难进入目标设计的状态。 新课程改革的总目标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为了中华民族的振兴”。这与过去的教育目标有了很大不同。体现在课程目标上就是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取代过去的思想教育目标。这是一个重大的变革。因为,如果从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来看,情感态度是非常个性化的,属于个性心理的范畴。历史教育如果从每个学生的发展来思考,就是要培养学生完整的人格,健康的个性。价值观虽然也有个人的价值取向,但是还有共性价值观。所以,我们区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两个目标的特征并不相同。 举例来说,情感态度很难说有正确和不正确的。一个历史事件导致一个人悲伤,而另一个人高兴,情感只是外在的表现,问题的关键在其内部的个人经历与价值观的取向。笔者在上课时,讲到秦始皇统一的时候,有的学生很兴奋,为统一感到高兴,还有的学生很悲伤,为统一战争和秦暴政中无数生命被践踏感到痛苦。看起来,学生的情感态度不同,但实际上,这两类学生对秦统一的价值取向不一样,才会导致其不同的情感体验。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说哪一种情感态度正确或错误,而应当从学生个人经验与价值取向上分析具体情况。 从很多老师教学的现状来看,在课堂上,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都是被教师主宰的。个人的情感不能真实地表达,学生们从小学会的是揣摩教师的需求,满足教师的目标,这样的教育只能导致情感态度与价值取向的分离,导致学生双重人格的产生。 高中历史课堂应该成为真实探讨的课堂,应该成为学生独立思想成长的殿堂。如果学生的情感态度都被虚假控制,独立思想与健康人格如何发展?新课程的终极目标如何实现? 因此,要理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就需要我们转换思路。首先转换的就是:教师们先要搞明白,谁的情感态度?谁的价值观?我们需要的是从学生的情感、学生的价值观来进行教学设计。 价值观的变革是从一种共性价值观向另一种共性价值观转变。个性的因素相对少一些。如高中历史必修一实际上是从政治文明的尺度来看历史的,这就涉及到价值观的转变。过去的革命价值观是强调对立的,是以武力或暴力为基础的。在以武力和暴力为基础的人看起来,妥协是不存在,对自己的政治对手除了从肉体上消灭,就是从精神上摧毁,最主要的

浅探高中语文审美教育的层级教学法

浅探高中语文审美教育的层级教学法 发表时间:2016-05-10T17:06:36.990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6年4月总第190期作者:薛亮 [导读] 陕西省延安市子长县子长中学语文教学的本质就是审美教育。 陕西省延安市子长县子长中学717300 语文不仅是交际工具,也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其人文教育功能和内蕴丰厚的艺术魅力是学生精神生活、情感培养和智力发展的动力。可以说,语文教学的本质就是审美教育。 新教材高中一年级安排的是理清思路、概括要点、揣摩语言、筛选信息等阅读基本能力培养;二年级安排的是文学作品鉴赏;三年级安排的是研讨、评析。其中,不但显示出阅读能力层级的提高,而且也隐含着从审美感知力到审美想象力到审美创造力的审美能力发展的阶段。在新教材中,每年级段阅读能力层级的训练和审美能力层级的培养是吻合的,可以将二者结合起来去规划高中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过程。 一、突出审美感知力的培养 学生由初中升入高中,由少年期进入青年期,其心理趋向是从经验型向理论型发展。高一正是这样一个过渡衔接的阶段。在语文学习上,大纲要求学生把握内容,既要消化课文中所涉及的知识,还要变作者的认识为自己的认识。这就需要学生学会从整体上感知、理解课文内容,从木见林、窥斑见豹。从教材而言,高一新教材“与高二、高三相对有别,既注意与初中衔接,在初中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又为高二的文学鉴赏教学打下一定的基础”。此时,要变初中阶段较为浅显文章的学习为对内涵丰富作品的领悟,思维也由浅入深,这就为学生提供了更为丰富的审美对象和更深入的审美活动,并对其感性认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感性认识的发生离不开审美感觉和审美知觉。学生首先要对课文中意象的色彩、形态、声音、节奏等单个属性产生感觉。有了初中三年的语文学习基础,学生能够通过各种感官形成这些感受,而对意象的认识有赖于在头脑中将其单个属性整合为统一体,才能整体把握意象。这种由单个到整体的变化,就是由审美感觉上升到审美知觉,我们称之为审美感知。 高一阶段,应利用新教材与初中衔接的优势及现代和古代散文为主体的教材资源,着力于学生审美感知能力的培养,重点放在体味文章意义、意境和情味上,逐步优化学生的语言感知力。同时强调意象各特点间的内在联系,要求学生整体地体味意象,领悟贯通整体的内在血脉,从而深入其中,舍形得神吸收精髓。让学生在课内学得整体感知的方法、习得整体感知的能力,并通过阅读教学反复印证和提高,不断扩大和充实,能自己感受文章的妙处。在起始阶段就要强调胸中有全文,根据这一整体的直觉感受,再对文章精要部分作深入探讨。只有在高一突出了审美感知力的培养,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揣测、琢磨,才会在头脑中储存下大量的表象;感性认识能力的发展为学生积累了初步的审美经验,学生才会具有审美想象的原料,才能在审美想象的工厂中加工生产出五彩缤纷的精神产品,并为高二的文学作品鉴赏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突出审美能力的培养 高中三年,高二是承前启后的阶段,既是把审美感受引向深入,又是为理性思维及审美创造力的培养做好铺垫,加强审美想象力成为高二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 高二是在高一基础上的提高。学生通过一年的语文学习,“日常性情感逐渐发展为审美性情感,他们能对作品所隐含的情感和意味在审美感受中达到直觉性的把握。”在全面感知课文内容的同时,也感受到了拓展、丰富意象的需要。从教材方面看,以现当代中国文学作品为主,兼顾传统戏曲和影视文学,选读中国文学发展史上主要时期的代表作家、作品,这些全部都是文学作品,而且以诗歌、散文、小说为主。文学作品本身就是一个模糊性、多义性的集合体,且大都十分讲究含蓄,常常是纸短意长写而不满,或弦外有音、或思想深刻,在行文中形成了若干空白和契入点,极具有限中富含无限的艺术效果。这就为集中进行审美想象力的培养提供了可能性和必然性。审美想象是审美反映的枢纽,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巧妙联系同一作者的类似作品去强化感受,适当用某作家的作品来补充另一作家的作品,自觉而自然地融入自身的见闻感受,甚至是跨时空的、跳跃性地重组积累的意象以帮助学生探幽发微,形神兼备地领会作品的意象及深层意蕴。 三、突出理性思维及审美创造力的培养 随着知识面的拓宽和基础的扎实,高三学生的思维具有了充分的独立性、批判性和内省性,其辩证逻辑思维与推理能力日趋成熟,智能发展上体现出渐次向以抽象思维能力发展为主的方向。而且,在审美感受、审美情感、审美想象的共同作用下,学生对作品的深入认识达到了审美理解,逐步能从美学的意义上去体味和认识作品。学生作为鉴赏的主体越来越需要把握作品的精髓、需要赋予对象以不落俗套的内涵。如果缺乏一种深层的抽象思考的自觉性,就无法满足这一需要。换言之,没有学生理性思维的注入,作品还只是独立于学生以外的事物,对作品的理解和诠释便无从实现。学生越来越呼唤评价性阅读。 高三的教材“是比较阅读,简明了解中国和外国文学的一般情况,初步具有对外国文学的鉴别能力”。其中三分之二是文学作品,其他以文学评论、论文为主,要在高二的基础上着重培养研讨、评价文学作品的能力,培养较高层次的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教材的特征和任务非常适宜突出理性思维及创造力的培养。在课堂教学中,必然表现为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有机结合。创设情境、激发想象、鉴赏评价的同时启发了思维,学生在感性基础上得到了理性的提炼,并不断发挥主体的能动性,尽力捕捉新鲜而独特的情思,于一连串原储存表象的分解与重组中创造出新的意象。虽不如原文意象丰富,却可能生发出新的认识。学生也正是在这样的精神活动中发挥了自己的创造性,获得了审美的愉悦。逐渐地,作品里、意象中蕴涵着的美渗透到了学生的心中,净化了他们的心灵,提升了他们的人格。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诗文默写训练

《人教课标版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诗文默写专项训练 1、(),圣主朝朝暮暮情。行宫见月伤心色,()。 2、上穷碧落下黄泉,()。 3、(),梨花一枝春带雨。 4、(),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以上出自白居易《长恨歌》) 5、帝子降兮北渚,()。(),洞庭波兮木叶下。 6、时不可兮骤得,()。(以上出自屈原《湘夫人》) 7、人生亦有命,()。心非木石岂无感?( )。(鲍照《拟行路难》) 8、(),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9、(),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杜甫《蜀相》) 10、(),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书愤》) 11、( )?(),月满西楼。()。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李清照《一剪梅》) 12、春江潮水连海平,()。 13、()?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不知江月待何人,()。(以上出自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14、千岩万转路不定,()。云青青兮欲雨,()。 15、(),古来万事东流水。别君去兮何时还?()。须行即骑访名山。(),使我不得开心颜?(以上出自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16、黄尘清水三山下,()。遥望齐州九点烟,()。(李贺《梦天》) 17、(),乾坤日月浮。(杜甫《登岳阳楼》) 18、(),画船听雨眠。(韦庄《菩萨蛮》) 19、日出江花红胜火,()。 20、山寺月中寻桂子,()。(以上出自白居易《忆江南》) 21、(),阴阴夏木啭黄鹂。(王维《积雨辋川庄作》) 22、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杜甫《旅夜书怀》) 23、(),溪柳自摇沙水清。(苏轼《新城道中》) 24、二十四桥仍在,(),()。念桥边红药,()?(姜夔《扬州慢》) 25、风一更,雪一更,(),故园无此声。(纳兰性德《长相思》) 26、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27、(),千金散尽还复来。(以上出自李白《将进酒》) 28、(),天涯霜雪霁寒宵。(杜甫《阁夜》) 29、昆山玉碎凤凰叫,()。 30、女娲炼石补天处,()。(以上出自李贺《李凭箜篌引》) 31、问君能有几多愁?()。(李煜《虞美人》)

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传记选读》精选练习苏东坡传

[基础巩固层] 1.改正下列加点字中的错误注音。 惝怳.(huànɡ)袅.袅(niǎo)荆棘.(jí) 札.记(zhá) 醇.甜(chún) 木讷.(nà) 家眷.(quàn) 唾.弃(tuò) 诙谐.(xi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答案】怳huǎnɡ;讷nè;眷juàn。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熟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中国的文人中,有那么一类人,他们狂放不羁 ....、随性而行,给世人一种超然脱俗的感觉。 B.咏月诗词在我国浩如烟海的古诗文中,可谓是俯拾即是 ....。有托月言志的,也有赏月写景的,有望月思乡的,也有对月恋情的,风格多样,情怀迵异。 C.在重庆谈判期间,毛泽东三访“特园”,与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 推心置 ...腹.,共谋国家和平统一。 D.苏东坡点头说:“这就是我之所短。也许我生来就太相信人,不管我是 跟谁说话,我都是喋喋不休 ....。” 【解析】A项,狂放不羁:放纵任性,不受约束。B项,俯拾即是:只要低下头来捡取,到处都是。C项,推心置腹:比喻真心待人。D项,喋喋不休:唠唠叨叨,说个没完没了。不符语境,应改为“畅所欲言”。 【答案】 D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很多企业都认识到,为了应对消费需求和竞争格局的变化,必须把改进服务提到与研发新产品同等重要的位置上。 B.一般人常常忽略的生活小事,作者却能够慧眼独具,将之信手拈来,寻找其叙述的价值,成为小说的有机组成部分。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课《中外传记作品选读》阅读提示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课《中外传记作品选读》 2015-07-07 为了方便同学们复习,提高同学们的复习效率,对这一年的学习有一个更好的巩固,本文整理了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课,具体内容请看下文。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课《中外传记作品选读》阅读提示 精读提示 关于精读,叶圣陶在《谈阅读》中提出了“三想”的说法。一是“想”词与词的关系:“无论怎样读,起初该用理论的读法,把文句中一个一个词切断,读出它们彼此之间的关系。”二是“想”段内句与句的关系:“读过一节停一节,回转去想一下,这一节说的是什么。”三是“想”段与段的关系:“读过两节三节,又把两节三节连起来回想一下。”这里所说的三想,把握起来就是由小而大的逐渐深入,力求“纤屑不遗”,对阅读材料做全面、精细、深入的理解。精读就是仔仔细细、认认真真地读,把字、词、句的意思都弄明白,还要弄清文章的思路,掌握文章的中心思想和写作方法。然后,根据文章的中心思想,找出最能表达中心思想的重点词语和句段,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中外传记作品的阅读,是对远去的巨人背影的凝望和深思,在他们生命经行的路径上,我们会领略他们的人生风光,同时深刻觉悟在“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一个个生动活泼的生命世界,给予我们的人生抉择一定也是一种丰碑式的启迪。经由身心浸润的阅读,奠基我们的生命底色,激发我们的生命潜能,昂扬我们的生命精神,在我们生命寻找和发现的路途,去追求,去创造,求真,尚美,向善,向上。 整个精读选文,大多截取了这些历史文化名人的某些片段,这些生命的碎片,却也折射了他们的生命精神和卓越追求。

怀抱“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诗圣杜甫,丹心昭日月,无畏苦寒行,个人颠沛流离和时代的风云变幻交汇一起,推己及人,仁爱天下,把一颗悲悯的心焦灼在忧国忧民的执着情怀。 情至文生,绵密丰富。萧红笔下的鲁迅,在情真意切的回忆里,从切身的经历和感受中写来,给我们凸显了一个生活化、人性化的鲁迅,一个血肉丰满、鲜活生动的鲁迅,一个热情、幽默、深刻、睿智而又平和的鲁迅,一个人间的鲁迅。阅读时,我们要深刻品味那细腻的文笔,朴素优美的文字,更还要领受行文中真切深刻的感情。 中国出了个毛泽东,这是历史的选择,也是时代的选择,更是毛泽东作为生命个体在风云际会时刻的自我历练和自我造就。1936年,中国的历史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美国记者斯诺以其职业的敏锐和职业的操守,给我们描绘了一个“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毛泽东形象,个体生命的风采,见证了红色革命的生机勃勃,欣欣向荣。“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一代伟人的风采,这也是自身人格魅力的光照日月,气壮山河。 “扼住命运的咽喉!”在宿命的狰狞面前,贝多芬不曾向命运低下高贵的头颅,而是昂扬勃发了生命的潜在能源,他的系列作品,无不是生命的交响,“用痛苦换来的欢乐”,惊天地,泣鬼神,无不召唤我们珍爱生命,善待自己,肉体可以腐烂,而精神万古长青,永垂不朽。 某种角度上看,罗曼·罗兰的《约翰克里斯多夫》,正也是《贝多芬传》的袅袅余音,或者说是《贝多芬传》的一个雄浑壮烈的协奏。对二十世纪以后的人类历史影响深远的三位人物是:达尔文,马克思,弗洛伊德,他们分别揭示了自然历史和人类历史以及人自身的一些深刻奥妙,开启了后人对于自然、人类社会、人本身的一些规律性的探究,开拓了这些领域研究的新的空间。 欧文·斯通的《达尔文传》选文,主要记述了达尔文《物种起源》的写作过程,让我们深刻觉悟了一位创世纪的科学家的求真精神。

浅谈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新课标的三维目标中所谓“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则关注的是“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具有科学精神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为有责任感和使命感的社会公民等”。这也正是我们教育想培养的适合现代社会发展的人才。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我们结合四年级语文课堂教学体验,谈谈自己的一点见解。 现代阅读观认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对话的中心是每一个学生个人,文本的意义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自行发现、自行建构起来的,因此必须强调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和独立性。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要加强朗读,而且贯穿于各学段的目标之中,即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只听老师滔滔不绝、不闻学生书声琅琅的语文阅读课,不是好的语文课。”如张塞红老师在教学《游子吟》这首古诗时,通过让学生自由读、指名读、男女生赛读、齐读等方式朗读,在一遍遍的朗读中,理解诗意,让学生想象“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画面,体会“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情感,学生明白了,理解了妈妈的辛苦,母爱的无私。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处处注重朗读,让学生走进文本,与文本进行对话,让他们以积极的情感态度参与学习,在老师的关心与支持下慢慢地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与正确的价值观。 二、重视阅读感受和体验。 既然每个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个性气质都不相同,那么阅读同一文本就应该有丰富多彩的个性情感反应。因此,教师应鼓励并引导学生全方位地去感受体验文本中的感情,并说出、写出读后的感受和体验,使学生受到文本情感因素的熏陶、感染,而不应以对文本繁琐的分析讲解代替学生丰富的阅读实践。如赵延丽老师执教的《去年的树》这一课, 情感、态度、价值观,是一种主观选择,是行为主体对人生、对他人或社会的一种主观认识和主动反应。这些反应都是建立在主体前此所真正持有的,对世界和对自已行为自以为正确的观念基础上的,都是建立在主体性认识与感情基础上的。因此,语文教师不仅要通过设计有利于学生尝试选择、参与和体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模仿、尝试和实践中逐渐习得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还要用自已的人生态度和价值选择去影响学生,用身体力行的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