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自动控制原理》第一次作业

《自动控制原理》第一次作业

《自动控制原理》第一次作业
《自动控制原理》第一次作业

《自动控制原理》第一次作业

一、填空题

1、控制装置应具备三种基本功能,即(测量)、(计算)和(执行)。

2、参与控制的信号来自两条通道:(干扰)和(被控量)。

3、闭环反馈控制是按(偏差)调节,

4、为了有效地进行某项工作,人们总是要经常了解(工作的动态),观察(实际的结果),观察(干扰工作正常进行)的各种因素,这个步骤称为观察或调查。

5、开环控制分为(按给定值操纵)和(按干扰补偿)两种。

6、模型可分为(数学模型)和(物理模型)两类。

7、模型的构造方法可分为(理论模型)和(经验模型)两种。

8、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是描述(系统输入,输出物理量(或变量))以及(内部各物理量(或变量))之间关系的数学表达式。

9、在经典的单输入单输出系统为研究目的的经典控制中,主要采用(信号线)、(分支点)、(相加点)和(方框)的形式建立数学模型。

10、结构图的基本形式有(串联连接)、(并联连接)和(反馈连接)种。

二、问答题

1、什么是随动系统?

答:对反馈控制系统来说,如果其控制信号r(t)为一任意的时间函

数,其变化规律无法预先予以确定,且当控制信号作用于系统之后,要求系统准确复现上述控制信号,那么将承受这类控制信号的反馈控制系统,叫做随动系统。

2、什么是恒值控制系统?

答:如果反馈控制系统的控制信号r(t)为恒定的常数,而要求被控信号也保持在相应的常量上,则这类反馈控制系统叫做恒值控制系统,也称为恒值调整系统或恒值系统。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总结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总结 20091334023张杰 作为一门电子信息类的学生,专业的培养目标就是要求我们能够设计简单的控制电路,加之自己对单片机的兴趣,因此有必要学习自动控制原理这门课程。第一节课老师的一些理念我非常的认同,比如一门课程要把握这门课的整体框架,即这门课多的灵魂所在,毕竟我们学的东西很多,如果不每天使用这些,一段很长的时间以后我们又能够记得多少呢,把握一门课的整体框架很重要;还有就是老师强调的就是要培养自己快速学习的能力,这个世界有很多东西要学,我们所处的IT行业新知识的更新速度更是飞快,以后在工作岗位上的许多知识技能都要从头开始,一个人最大的竞争优势就是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应有的技能……当时我就暗暗高兴,觉得选修这门课时明智之举。 没有拿到书以前我所认为的子偶那个控制原理就是讲一些自动控制的某些方法,等接触到这门课程才发现这门课程用到了还多的方面的基本知识,深入了解之后才知道这门课程讲的是一些控制原理的一些原理,自动控制原理的思路,一些数学模型,以及线性系统的分析…… 本书的第一章对自动控制原理做了一个概述,正如老师所讲,学一门课程要先了解这门课程的整体结构,反馈的控制就是本书的重点,其基本原理是取被控量的反馈信息,用以不断地修正被控量与输入量之间的误差,从而实现对被控对象进行控制的任务。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和结构、自动控制系统的性能指标,自动控制系统的类型(连续、离散、线性、非线性等)及特点、自动控制系统的分析(时域法、频域法等)和设计方法等。这就是本书的整体框架。 第二章刚开始讲的就是《信号与系统》的主要内容,傅里叶变换和拉普拉斯变换的规则和性质,这是自动控制原理的基础与基本的数学工具。在给定的最小RLC无源网络中了解了线性微分方程的建立以及控制系统微分方程的建立以及求解方法。接着是控制系统的复数域数学模型,再次加强了传递函数的概念,我们接下来研究的好多性质都是围绕传递函数进行的,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在控制系统的结构图和信号的流图这节中我是真正掌握了控制原理图的读图方法,解答了我以前学《信号与系统》与系统时读不懂结构图的困惑,顿时豁然开朗。方框图和信号流图的变换和化简讲了好多的性质,对我们以后读懂结构图打下的基础,其中有许多法则在这里就不列出了,毕竟这不是这篇课程总结的目的。我感觉有个梅森公式很有用,有了这个公式,我们以后在解题时就可以省去好多的不必要浪费的时间,直接套用公式就可以求出传递函数,对解大题时分析思路有很大的帮助。 在确定系统的数学模型之后,我们可以用时域分析法,根轨迹法或频域分析法来分析线性系统的性能,第三章讲的就是线性系统的时域分析法,首先应掌握典型的输入输出信号,以及什么是动态和稳态过程以及它们的性能。重点是线性连续系统的动态过程分析。一阶系统的分析是指一阶微分方程作为运动方程的控制系统,需要掌握的内容是一届系统对典型输入信号的输出响应。二阶系统是指以二阶微分方程作为运动方程的控制系统,以二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为例,分别研究了欠阻尼的单位阶跃响应,临界阻尼,过阻尼二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

《自动控制原理》电子教案

第一章自动控制的一般概念 第一节控制理论的发展 自动控制的萌芽:自动化技术学科萌芽于18世纪,由于工业革命的发展,如何进一步降低人的劳动强度和提高设备的可靠性被提到了议程。 特点:简单的单一对象控制。 1. 经典控制理论分类 线性控制理论,非线性控制理论,采样控制理论 2. 现代控制理论 3. 大系统理论 4. 智能控制理论 发展历程: 1. 经典控制理论时期(1940-1960) 研究单变量的系统,如:调节电压改变电机的速度;调整方向盘改变汽车的运动轨迹等。 ?1945年美国人Bode出版了《网络分析与放大器的设计》,奠定了控制理论的 基础; ?1942年哈里斯引入传递函数; ?1948年伊万恩提出了根轨迹法; ?1949年维纳关于经典控制的专著。 特点:以传递函数为数学工具,采用频率域法,研究“单输入—单输出”线性定常控制系统的分析和设计,而对复杂多变量系统、时变和非线性系统无能为力。 2. 现代控制理论时期(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 研究多变量的系统,如,汽车看成是一个具有两个输入(驾驶盘和加速踏板)和两个输出(方向和速度)的控制系统。空间技术的发展提出了许多复杂的控制问题,用于导弹、人造卫星和宇宙飞船上,对自动控制的精密性和经济性指标提出了极严格的要求。并推动了控制理论的发展。 ?Kalman的能控性观测性和最优滤波理论; ?庞特里亚金的极大值原理; ?贝尔曼的动态规划。 特点:采用状态空间法(时域法),研究“对输入-多输出”、时变、非线性系统等高精度和高复杂度的控制问题。 3. 大系统控制时期(1970s-) 各学科相互渗透,要分析的系统越来越大,越来越复杂。 大系统控制理论是一种过程控制与信息处理相结合的动态系统工程理论,研究的对象具有规模庞大、结构复杂、功能综合、目标多样、因素众多等特点。它是一个多输入、多输出、多干扰、多变量的系统。 如:人体,我们就可以看作为一个大系统,其中有体温的控制、情感的控制、

第一次作业参考答案

第一次作业参考答案 1、、电能生产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答:电能生产的主要特点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点。①电能生产的连续性特点;由于电能不能大量储存,电能的生产、输送和消费是同时完成的。②电能生产瞬时性的特点;这是因为电能的传输速度非常快(接近光速),电力系统中任何一点发生故障都马上影响到整个电力系统。③电能生产重要性的特点;电能清洁卫生、易于转换、便于实现自动控制,因此国民经济各部门绝大多数以电能作为能源,而电能又不能储存,所以电能供应的中断或减少将对国名经济产生重大影响。 2、对电力系统运行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答:对电力系统运行的基本要求有:①保证对用户的供电可靠性;②电能质量要好;③电力系统运行经济性要好;④对环境的不良影响要小。 3、电力系统中负荷的分类(I、II、III类负荷)是根据什么原则进行的?各类负荷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是什么? 答:电力系统中负荷的分类是根据用户的重要程度和供电中断或减少对用户所造成的危害的大小来划分的,凡供电中断将导致设备损坏、人员伤亡、产品报废、社会秩序还乱、政治影响大的用户的用电设备称为I类负荷;凡供电中断或减少将导致产品产量下降、人民生活受到影响的用户的用电设备称为II类负荷;I类、II类负荷以外的负荷称为III类负荷。 I类负荷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是任何情况下不得中断供电; II类负荷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是尽可能不中断供电; III类负荷可以停电。 4、标出下图所示电力系统中发电机、变压器的额定电压。(图中已标出线路的额定电压)

答:上述电力系统中发电机、变压器的额定电压如下: G :10.5KV ;T1:10.5/242KV ;T2:220/121/38.5KV ;T3:35/6.3KV 5、为什么110KV 及以上的架空输电线路需要全线架设避雷线而35KV 及以下架空输电线路不需全线架设避雷线? 答:因为110KV 及以上系统采用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中性点运行方式,这种运行方式的优点是:正常运行情况下各相对地电压为相电压,系统发生单相接地短路故障时,非故障相对地电压仍为相电压,电气设备和输电线路的对地绝缘只要按承受相电压考虑,从而降低电气设备和输电线路的绝缘费用,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经济性;缺点是发生单相接地短路时需要切除故障线路,供电可靠性差。考虑到输电线路的单相接地绝大部分是由于雷击输电线路引起,全线路架设避雷线,就是为了减少雷击输电线路造成单相接地短路故障的机会,提高220KV 电力系统的供电可靠性。 35KV 及以下系统采用中性点不接地或经消弧线圈接地的中性点运行方式,即使雷击输电 线路造成单相接地时,电力系统也可以继续运行,供电可靠性高,所以无需全线架设避雷线。 6、在下图所示的电力系统中已知KV U 3/10=φ,A U C 3530=φω,如要把单相接地时流过接地点的电流补偿到20A ,请计算所需消弧线圈的电感系数。 解: 单相接地故障时的相量图如下:

自动控制原理论文

自动控制 摘要:综述了自动控制理论的发展情况,指出自动控制理论所经历的三个发展阶段,即经典控制理论、现代控制理论和智能控制理论。最后指出,各种控制理论的复合能够取长补短,是控制理论的发展方向。 自动控制理论是自动控制科学的核心。自动控制理论自创立至今已经过了三代的发展:第一代为20世纪初开始形成并于50年代趋于成熟的经典反馈控制理论;第二代为50、60年代在线性代数的数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代控制理论;第三代为60年 代中期即已萌芽,在发展过程中综合了人工智能、自动控制、运筹学、信息论等多学科的最新成果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智能控制 理论。经典控制理论(本质上是频域方法)和现代控制理论(本质上是时域方法)都是建立在控制对象精确模型上的控制理论,而实 际上的工业生产系统中的控制对象和过程大多具有非线性、时变性、变结构、不确定性、多层次、多因素等特点,难以建立精确的数学模型。因此,自动控制专家和学者希望能从要解决问题领域的知识出发,利用熟练操作者的丰富经验、思维和判断能力,来实现对上述复杂系统的控制,这就是基于知识的不依赖于精确的数学模型的智能控制。本文将对经典控制理论、现代控制理论和智能控制理论的发展情况及基本内容进行介绍。 1自动控制理论发展概述 自动控制是指应用自动化仪器仪表或自动控制装置代替人 自动地对仪器设备或工业生产过程进行控制,使之达到预期的状态或性能指标。对传统的工业生产过程采用自动控制技术,可以有效提高产品的质量和企业的经济效益。对一些恶劣环境下的控制操作,自动控制显得尤其重要。 自动控制理论是与人类社会发展密切联系的一门学科,是自动控制科学的核心。自从19世纪M a x w e ll对具有调速器的蒸汽发动

自动控制原理

自动控制原理 知识要点与习题解析 第2章 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数学模型有多种表现形式:传递函数、方框图、信号流图等。 ; ; )()()()(t e t c t n t r )()()()()()(s s s s s H s G en n e ΦΦΦΦ; P32 (自动控制原理p23) 2-17 P33 解: (e) 42 32121123 211)(G H G G H G G H G G G G s ++-+= Φ; P37 (p73) 2-21 试绘制与题2-21图中系统方框图对应的信号流图,并用梅森增益公式求传递函数C (s )/R (s ) 和误差传递函数E (s )/R (s ) 注:P21(2) 依据系统方框图绘制信号流图 首先确定信号流图中应画出的信号节点,再根据方框图表明的信号流向,用支路及相应的传输连接信号节点。步骤如下, (a)系统的输入为源点,输出为阱点; (b)在方框图的主前向通路上选取信号节点,即相加点后的信号和有分支点的信号,两信号是同一个 题2-21图 系统方框图 题2-1 7图 控制系统方框图 题2-17解图 控制系统简化方框图

信号时只作为一个节点; (c)其它通路上,仅反馈结构求和点后的信号选作节点; (d)最后,依据信号关系,用支路连接这些节点。 解:图(a)信号流图如题2-21解图(a)所示。 计算C (s )/R (s )和E (s )/R (s )过程中,关于回路和特征式的计算是完全相同,可统一计算。 回路 111H G L -=,232H G L -=,213213H H G G G L -=; 特征式 21312132123111H H G G H H G G G H G H G ++++=?。 计算C (s )/R (s ): 前向通路 3211G G G P =,342G G P =; 特征子式 11=?,1121H G +=?; 2 131223111134321)1(1) 1()()(H H G G G H G H G H G G G G G G s R s C ++++++=; 计算E (s )/R (s ): 前向通路 11=P ;21342H H G G P -=; 特征子式 2311H G +=?,12=?; 2 131223112 13423)1(11)()(H H G G G H G H G H H G G H G s R s E ++++-+=; P38 (p73) 2-22 试用梅森增益公式求题2-22图中各系统信号流图的传递函数)(/)(s R s C 。 解:(b) 6543211G G G G G G P =,654372G G G G G P =,6813G G G P =,68174G G H G P -=; 121H G L -=,242H G L -=,363H G L -=,45434H G G G L -=, 4185H H G L =,56543216H G G G G G G L -=,5654377H G G G G G L -=, 56818H G G G L -=,568179H G G H G L =; 3219282523231219 11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i i -++++++-=?∑=; 11=?,12=?,24431H G +=?=?; ? ++++=)1)(()()(244321H G P P P P s R s C ; 题2-21解图 系统信号流图 题2-22图 系统信号流图

数值分析第一次作业及参考答案

数值计算方法第一次作业及参考答案 1. 已测得函数()y f x =的三对数据:(0,1),(-1,5),(2,-1), (1)用Lagrange 插值求二次插值多项式。(2)构造差商表。(3)用Newton 插值求二次插值多项式。 解:(1)Lagrange 插值基函数为 0(1)(2)1 ()(1)(2)(01)(02)2 x x l x x x +-= =-+-+- 同理 1211 ()(2),()(1)36 l x x x l x x x = -=+ 故 2 20 2151 ()()(1)(2)(2)(1) 23631 i i i p x y l x x x x x x x x x =-==-+-+-++=-+∑ (2)令0120,1,2x x x ==-=,则一阶差商、二阶差商为 011215 5(1) [,]4, [,]20(1) 12 f x x f x x ---= =-= =----- 0124(2) [,,]102 f x x x ---= =- 实际演算中可列一张差商表: (3)用对角线上的数据写出插值多项式 2 2()1(4)(0)1*(0)(1)31P x x x x x x =+--+-+=-+ 2. 在44x -≤≤上给出()x f x e =的等距节点函数表,若用二次插值求x e 的近似值,要使 截断误差不超过6 10-,问使用函数表的步长h 应取多少 解: ()40000(), (),[4,4],,,, 1.x k x f x e f x e e x x h x x h x x th t ==≤∈--+=+≤考察点及

(3) 2000 4 43 4 3 () ()[(()]()[()] 3! (1)(1) (1)(1) 3!3! .(4,4). 6 f R x x x h x x x x h t t t e t h th t h e h e ξ ξ =----+ -+ ≤+??-= ≤∈- 则 4 36 ((1)(1) 100.006. t t t h - -+± << Q在点 得 3.求2 () f x x =在[a,b]上的分段线性插值函数() h I x,并估计误差。 解: 22 22 11 1 111 22 11 11 1 () () k k k k h k k k k k k k k k k k k k k k k k k x x x x x x I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 + +++ ++ ++ + --- =+= --- ?-? -=+- - [] 2 11 22 11 ()()()[()] 11 ()() 44 h h k k k k k k k k R x f x I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h ++ ++ =-=-+- =--≤-= 4.已知单调连续函数() y f x =的如下数据 用插值法计算x约为多少时() 1. f x=(小数点后至少保留4位) 解:作辅助函数()()1, g x f x =-则问题转化为x为多少时,()0. g x=此时可作新 的关于() i g x的函数表。由() f x单调连续知() g x也单调连续,因此可对() g x的数值进行反插。的牛顿型插值多项式为 1()0.110.097345( 2.23)0.451565( 2.23)( 1.10) 0.255894( 2.23)( 1.10)(0.17) x g y y y y y y y - ==-+++++ -++-

《计算机文化基础》第一次作业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0个小题,每小题分,共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是1946年在美国研制成功的,该机的英文缩写名是______。 A.ENIAC? B.EDVAC C.EDSAC D.MARK 2.二进制数相对应的十进制数应是______。 A.123 B.167 C.179 D.177? 3.具有多媒体功能的微型计算机系统,通常都配有CD-ROM,这是一种______。 A.只读内存储器 B.只读大容量软盘 C.只读硬盘存储器 D.只读光盘存储器? 4.计算机内部用于处理数据和指令的编码是______。 A.十进制码 B.二进制码? C.ASCII码 D.汉字编码 5.计算机的硬件系统由五大部分组成,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这五大部分的是______。 A.运算器 B.软件? C.I/O设备 D.控制器 6.计算机软件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两大类,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系统软件的是 ______。 A.操作系统 B.办公软件? C.数据库管理系统 D.系统支持和服务程序 7.计算机断电后,会使存储的数据丢失的存储器是______。 A.RAM? B.硬盘 C.ROM D.软盘 8.保持微型计算机正常运行必不可少的输入/输出设备是______。 A.键盘和鼠标 B.显示器和打印机 C.键盘和显示器?

D.鼠标和扫描仪 9.在微型计算机中,微处理器芯片上集成的是______。 A.控制器和运算器? B.控制器和存储器 C.CPU和控制器 D.运算器和I/O接口 10.自计算机问世至今已经经历了四个时代,划分时代的主要依据是计算机的______。 A.规模 B.功能 C.性能 D.构成元件? 11.计算机系统包括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关于二者之间的关系正确的说法是______。 A.两个系统必须互相适合﹑配套? B.硬件是首要的,软件是次要的 C.软件是首要的,硬件是次要的 D.只要有了硬件,软件可有可无 1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计算机多媒体功能的是______。 A.编辑﹑播放视频 B.播放VCD C.自动扫描? D.编辑﹑播放音乐 13.以下应用领域中,属于典型的多媒体应用的是______。 A.科学计算 B.网上购物 C.音视频会议系统? D.网络远端控制 14.把一台普通的计算机变成多媒体计算机,要解决的关键技术不包括______。 A.多媒体数据压缩编码技术 B.多媒体数据压缩解码技术 C.网络包分发技术? D.视频音频数据的输出技术 15.多媒体技术的典型应用包括______。 A.计算机辅助教学(CAI) B.娱乐和游戏 C.视频会议系统 D.以上都是? 16.下列选项中,对多媒体技术正确的描述是______。 A.能够同时获取、处理、编辑、存储和展示两个以上不同类型信息媒体的技术? B.只能够展示两个以上不同类型信息媒体的技术 C.能够获取、处理、编辑、存储和展示一种类型信息媒体的技术 D.只能够分别处理、编辑一种类型信息媒体的技术 17.要提高计算机的运行速度,应在360安全卫士中运行_____。 A.木马查杀 B.清理插件?

自动控制原理

第一章第二章 一、单项选择题 1、适合应用传递函数描述的系统是 ( ) 。 (分数:1分) A. 单输入,单输出的线性定常系统 B. 单输入,单输出的线性时变系统 C. 单输入,单输出的定常系统 D. 非线性系统 正确答案:A 2、 采用负反馈形式连接后,则 ( )。 (分数:1分) A. 一定能使闭环系统稳定 B. 系统动态性能一定会提高 C. 一定能使干扰引起的误差逐渐减小,最后完全消除 D. 需要调整系统的结构参数,才能改善系统性能 正确答案:D 3、若某负反馈控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则该系统的闭环特征方程为 ( ) 。 (分数:1分) A. s(s+1)=0 B. s(s+1)+5=0 C. s(s+1)+1=0 D. 与是否为单位反馈系统有关 正确答案:B 4、关于传递函数,错误的说法是 ( ) 。 (分数:1分) A. 传递函数只适用于线性定常系统; B. 传递函数不仅取决于系统的结构参数,给定输入和扰动对传递函数也有影响; C. 传递函数一般是为复变量s的真分式; D. 闭环传递函数的极点决定了系统的稳定性 正确答案:B 5、

非单位负反馈系统,其前向通道传递函数为G(S),反馈通道传递函数为H(S),当输入信号为R(S),则从输入端定义的误差E(S)为 ( )。 (分数:1分) A. E(S)=R(S)*G(S) B. E(S)=R(S)*G(S)*H(S) C. E(S)=R(S)*G(S)-H(S) D. E(S)=R(S)-G(S)H(S) 正确答案:D 6、梅逊公式主要用来() 。 (分数:1分) A. 判断稳定性 B. 计算输入误差 C. 求系统的传递函数 D. 求系统的根轨迹 正确答案:C 7、信号流图中,在支路上标明的是() 。 (分数:1分) A. 输入 B. 引出点 C. 比较点 D. 传递函数 正确答案:D 8、 已知 ,其原函数的终值 ()。 (分数:1分) A. 0 B. ∞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物理电子工程学院《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4210164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函数变换、模拟电路、电路分析 总学时数:76 学分:4 适合专业:电子信息工程、机械与电子工程、机械自动化、电器自动化、通信、包装工程等专业 (一) 课程教学目标 自动控制理论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它侧重于理论角度,系统地阐述了自动控制科学和技术领域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介绍了自动控制技术从建模分析到应用设计的各种思想和方法,内容十分丰富。通过自动控制理论的教学,应使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自动控制技术领域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基本分析与设计方法,以便将来胜任实际工作,具有从事相关工程和技术工作的基本素质,同时具有一定的分析和解决有关自动控制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课程的目的与任务 本课程是电子通信工程、机电一体化、包装工程等专业、工科及相关理科的必修基础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自动控制的基础理论,并具有对简单连续系统进行定性分析、定量估算和初步设计的能力,为专业课学习和参加控制工程实践打下必要的基础。学生将掌握自动控制系统分析与设计等方面的基

本方法,如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法、根轨迹分析法、频域分析法、状态空间分析法、采样控制系统的分析等基本方法等。为各类计算机控制系统设计打好基础。 (三) 理论教学的基本要求 1、熟练掌握自动控制的概念、基本控制方式及特点、对控制系统性能的基本要求。 2、熟练掌握典型环节的传递函数、结构图化简或梅森公式以及控制系统传递函数的建立和表示方法,初步掌握小偏差线性化方法和通过机理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 3、熟练掌握暂态性能指标、劳思判据、稳态误差、终值定理和稳定性的概念以及利用这些概念对二阶系统性能的分析,初步掌握高阶系统分析方法、主导极点的概念。 4、熟练掌握根轨迹的概念和绘制法则,并能利用根轨迹对系统性能进行分析,初步掌握偶极子的概念以及添加零极点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5、熟练掌握频率特性的概念、开环系统频率特性Nyquist图和Bode图的画法和奈氏判据,掌握绝对稳定系统、条件稳定系统、最小相位系统、非最小相位系统、稳定裕量、频域性能指标的概念,以及频率特性与系统性能的关系。 6、熟练掌握校正的基本概念、基本校正方式和反馈校正的作用,初步掌握复合校正的概念和以串联校正为主的频率响应综合法,了解以串联校正为主的根轨迹综合法,掌握常用校正装置及其作用。 (四) 教学学时分配数

自动控制原理及应用教案

第一章自动控制的基本知识 ? 1.1自动控制的一般概念 ? 1.2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 ? 1.3自动控制系统的类型 ? 1.4 对控制系统性能的要求 1.1.1自动控制技术 ?自动控制技术被大量应用于工农业生产、医疗卫生、环境监测、交通管理、科研开 发、军事领域、特别是空间技术和核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的广泛应用不仅使各种生产设备、生产过程实现了自动化,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尤其在人类不能直接参与工作的场合,就更离不开自动控制技术了。自动控制技术还为人类探索大自然、利用大自然提供了可能和帮助。 1.1.2自动控制理论的发展过程 ?1945年之前,属于控制理论的萌芽期。 ?1945年,美国人伯德(Bode)的“网络分析与放大器的设计”奠定了控制理论的基础, 至此进入经典控制理论时期,此时已形成完整的自动控制理论体系。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用于导弹、卫星和宇宙飞船上的“控制系统的一般理论”(卡 尔曼Kalman)奠定了现代控制理论的基础。现代控制理论主要研究多输入-多输出、多参数系统,高精度复杂系统的控制问题,主要采用的方法是以状态空间模型为基础的状态空间法,提出了最优控制等问题。 ?七十年代以后,各学科相互渗透,要分析的系统越来越大,越来越复杂,自动控制 理论继续发展,进入了大系统和智能控制时期。例如智能机器人的出现,就是以人工智能、神经网络、信息论、仿生学等为基础的自动控制取得的很大进展。 1.2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 1.2.1自动控制系统的结构与反馈控制理论 ?图中为放水阀,为进水阀,水箱希望的液位高度为。当放水使得水箱液位降低而被 人眼看到,人就会打开进水阀,随着液位的上升,人用大脑比较并判断水箱液位达到时,就会关掉。若判断进水使得实际液位略高于,则需要打开放水而保证液位高度。 ?在这个过程中,人参与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第一次作业及答案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第一次作业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2.0 分,共20.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与员工同甘共苦、同舟共济,反映了以下人本管理的哪方面基本内容() A.人的管理第一 B.以激励为主要方式 C.积极开发人力资源 D.培育和发挥团队精神 2.假设你是一个大公司的中层管理人员,如果你获得提升,在以下几种选择继任者的标 准中,你会优先考虑哪一条() A.是否具有较高的学历与较强的业务能力 B.能否得到部门成员及上级领导的普遍认同 C.能否保持你原先形成的管理风格 D.是否具备创新开拓能力 3.刚进公司的几个大学生很自然地形成了一个团队,大家兄弟相待,一起解决各自遇到 的难题,包括各自负责的经营工作。几年下来,这个团队的凝聚力很强,每个人都非常珍视这个团队。又过几年,这个团队的成员普遍得到较好的发展,但地位、收入等方面并没有形成多大的差距,然而大家却都感到团队的凝聚力没有以前那么强大了。 你认为造成松散的原因是什么() A.团队成员的能力增强了,独立性提高了 B.没有更高层次的目标推动 C.团队成员之间因工作繁忙而沟通太少 D.没有及时吸收新的团队成员 4.某保险公司X市分公司为开发一项新业务,从不同部门抽调若干员工组建了一个项目 团队,为激励他们高度热情地投身于新工作,你认为选择哪一种沟通媒介最合适() A.电子邮件

B.电话 C.面谈 D.简报 5.你是一家连锁快餐集团属下的一个分店经理,集团公司为你确定了今年上半年的经营 目标:从今年1月1日到6月30日之间,将销售额相对去年同期提高6%。你认为() A.该目标已经给分店经理一个明确无误的指令,是一个可考核的执行性目标。 B.该目标没有提出一个度量目标是否完成的客观标准,所以需要进一步改进。 C.该目标没有平衡利润与销售增长之间的关系,可能给分店经理以误导,需要改 进。 D.该目标没有规定清楚如何达成目标的步骤、措施和资源配置,需要进一步改进。 6.失业保险所属的员工福利类型是() A.企业福利 B.法定福利 C.生活福利 D.有偿假期 7.张莉今年26岁,是某电脑公司市场开发部经理,思路敏锐,干劲十足,不久前刚获 得某名牌大学硕士学位,目前工资待遇相当高。假如你是张莉的领导,你认为以下哪一种激励方式最能增进她的工作绩效()? A.采取以个人工作绩效为考核依据的奖励制度 B.减少对她的监督,使她有更多的决策和行动自由。 C.对她的成绩给予公开表扬。 D.提高她地位的象征(例如,更豪华的办公室,新的头衔,专用秘书等)。 8.一般员工提出辞职时,组织应该() A.为员工解决困难把他争取回来

第1次作业答案

习题3.推广本章第一节给出的产生线段的整数Bresenham算法,去掉0<=m<=1和x10,则下一个像素点取P2(x p+1,y p+1);若d<0,则下一个像素点取P1(x p+1, y p);若d=0,则下一个像素点可取这两个像素点中任意一个。为了简便d的符号的计算,可引入一个新的判别量p p: p p = Δxd = Δx(d1– d2) = 2Δy·x p– 2Δx·y p + c 其中,Δx = x2– x1,Δy = y2– y1,c = 2·Δy +Δx(2b – 1)。因为这里Δx>0,故p p与d 同号,可以作为判别量。下面看如何从p p计算p p+1。将上式中的p换成p+1,有:p p+1 = 2Δy·x p+1– 2Δx·y p+1 + c 因为x p+1 = x p + 1,可知: p p+1– p p = 2Δy – 2Δx (y p+1– y p) 当p<0时,取P1(x p+1, y p),此时y p+1 = y p,所以p p+1 = p p + 2Δy;否则,取P2(x p+1,y p+1),此时y p+1 = y p + 1,所以p p+1 = p p + 2(Δy –Δx)。此时还需要看判别量p1的初始值,因为线段上第一个像素点可以取起点(x1, y1),所以有: p1 = 2Δy·x1 - 2Δx·y1 + 2·Δy +Δx(2b – 1)

自动控制原理-第三章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教案

第三章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 1.本章的教学要求 1)使学生掌握控制系统时域分析方法。 2)使学生掌握控制系统稳定性的基本概念、稳定的充分必要条件; 3)使学生学会利用代数稳定性判据判断系统稳定性; 4)掌握稳态误差计算; 5)掌握一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单位斜坡响应、单位脉冲响应的分析方法; 6)掌握二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单位脉冲响应的分析方法; 7)掌握二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性能指标计算; 2.本章讲授的重点 本章讲授的重点是稳定性的基本概念、稳定的充分必要条件,应用代数稳定性判据、稳态误差计算、一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二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性能指标计算。 3.本章的教学安排 本章讲授10个学时,安排了5个教案,实验学时2学时。 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实验,掌握一阶系统、二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性能与系统参数之间的关系。

[教案3-1] 1.主要内容: 1)时域分析法的基本概念、时间响应概念及其组成 2)典型输入信号 1)控制系统稳定性的基本概念; 2)控制系统稳定的条件; 2.讲授方法及讲授重点: 本讲首先介绍时域分析的基本概念及其特点,通过二阶系统对单位阶跃输入的响应过程曲线来介绍瞬态响应和稳态响应概念,从而使学生了解时间响应的含义。重点介绍常用的典型输入信号,包括脉冲信号、阶跃信号、斜坡信号和抛物线信号,说明信号的特点、在实际中选用典型输入信号的方法。 强调控制系统稳定性是系统正常工作的首要条件,然后介绍系统稳定性的基本概念、稳定的条件及判定方法。重点介绍控制系统稳定的条件并做简单的推导,得出系统稳定的充分必要条件为系统特征方程无正实根的结论。 在授课过程中,通过讲解各种形式的例题,使学生充分理解并熟练掌握。3.教学手段: Powerpoint课件与黑板讲授相结合。 4.注意事项: 在讲授本讲时,注意讲清楚控制系统稳定的充要条件的推导; 5.课时安排:2学时。 6.作业: 书后p88 习题3-1,3-2。

第一次作业及答案

第一次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 1.需求规律说明(B )。 A.药品的价格上涨会使药品质量提高B.计算机价格下降导致销售量增加 C.丝绸价格提高,游览公园的人数增加D.汽车的价格提高,小汽车的销售量减少 E.羽毛球的价格下降,球拍的销售量增加 2.当羽毛球拍的价格下降时,对羽毛球的需求量将(C )。A.减少B.不变 C. 增加D.视具体情况而定E.以上都有可能 3.其他条件不变,牛奶价格下降将导致牛奶的(D )。 A.需求下降B.需求增加C.需求量下降D.需求量增加E.无法确定 4.当出租车租金上涨后,对公共汽车服务的(A )。 A.需求增加B.需求量增加C.需求减少D.需求量减少E.无法确定 5.以下几种情况中,(B )项是需求规律的例外。 A.某商品价格上升,另一商品需求量也上升B.某商品价格上升,需求量也上升 C.消费者收入增加,对某商品的需求增加

6.消费者偏好改变,对某商品的消费量随着消费者收入的增加而减少,则该商品是( D )。 A.替代品B.互补品C.正常品D.低档品E.无法确定 7.供求规律说明(D )。 A.生产技术提高会使商品的供给量增加 B.政策鼓励某商品的生产,因而该商品的供给量增加 C.消费者更喜欢某商品,使该商品的价格上升 D.某商品价格上升将导致对该商品的供给量增加 E.以上都对 8. 假如生产某种商品所需原料的价格上升了,这种商品的( B )。A.需求曲线将向左移动B.供给曲线向左移动C.供给曲线将向右移动 9. 政府为了扶持农业,对农产品规定高于均衡价格的支持价格。政府要维持支持价格,应 该采取下面的相应措施( C )。 A.增加对农产品的税收B.实行农产品配给制C.收购过剩的农产品 10. 政府把价格限制在均衡价格以下可能导致( A )。 A.黑市交易B.大量积压C.买者买到了希望购买的商品 11. 当需求的增加幅度远大于供给增加幅度的时候,( B )。

第一次作业答案

第一次作业答案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第二章财务管理的基础知识 一、计算题 1.某企业年初投资100万元生产一种新产品,预计每年年末可得净收益10万元,投资年限为10年,年利率为5%。【要求】 (1)计算该投资项目年收益的现值和终值。 (2)计算年初投资额的终值。 解:(1)年收益现值 P= 10×(P/A,5%,10) = 10×7.7217 = 77.217 (万元) 年收益终值 F= 10×(F/A,5%,10) =10×12.578 =125.78(万元) (2)年初投资额终值 F=100×(F/P,5%,10) =100×1.6289 =162.89(万元)

2.某人准备5年后支付一笔10 000元的款项,年利率为5%。 【要求】计算此人现在应存入银行多少钱,5年的复利利息为多少元。 解:复利现值 P=10000×(P/F,5%,5) =10000×0.7835 =7835(元) 复利利息 I=F-P =10000-7835 =2165(元) 3.某企业2003年年初投资一个项目,预计从2006年起至2010年每年年末可获得净收益20万元,年利率为5%。【要求】计算该投资项目年净收益的终值和现值。 解:年净收益的终值 F=20×(F/A,5%,5) =20×5.5256

=110.512(万元) 年收益的现值 P=20×[(P/A,i,m+n)﹣(P/A,i,m) =20×[(P/A,5%,8)﹣(P/A,5%,3) =20×(6.4632﹣2.7232) =74.796(万元) 4.某企业投资一个项目,每年年初投入10万元,连续投资3年,年利率为5%。 【要求】 (1)计算该项目3年后的投资总额 (2)若3年的投资额于年初一次性投入,投资总额是多少? (3) 解:(1)预付年金终值 F=10×(F/A,5%,3)×(1+5%) =10×3.1525×1.05 =33.10(万元) (2)预付年金现值

成本管理第一次作业参考答案.doc

作业及讲评栏作者:xx 成本管理第一次作业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企业在生产各种工业产品等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耗费,称为(C )。 A.成本 B.产品成本 C.生产费用 D.经营费用 2.产品成本实际包括的内容称为(B )。 A.生产费用 B.成本开支范围 C.成本 D.制造成本 3.企业对于一些主要产品、主要费用应采用比较复杂、详细的方法进行分配和计算,而对于一些次要的产品、费用采用简化的方法进行合并计算和分配的原则称为(D )。 A.实际成本计价原则 B.成本分期原则 C.合法性原则 D.重要性原则 4.工业企业成本核算的内容是(C )。 A.产品生产成本B.期间费用C.产品生产成本和期间费用D.各成本项目的费用 5.当几种产品共同耗用几种材料的情况下,材料费用的分配可采用 (D )。 A.定额耗用量比例分配法 B.产品产量比例分配法 C.产品重量比例分配法 D.产品材料定额成本比例分配法 6.某企业生产产品经过2道工序,各工序的工时定额分别为30小时和40小时,则第二道工序在产品的完工率约为( D )。 A.68% B.69% C.70% D.71% 7.采用约当产量法计算在产品成本时,影响在产品成本准确性的关键因素是(B )。

A.在产品的数量 B.在产品的完工程度 C.完工产品的数量 D.废品的数量 8.最基本的成本计算方法是(A )。 A.品种法 B.分批法 C.分步法 D.分类法 9.管理上不要求计算各步骤完工半成品所耗半成品费用和本步骤加工费用,而要求按原始成本项目计算产品成本的企业,采用分步法计算成本时,应采用(D )。 A.综合结转法 B.分项结转法 C.按计划成本结转法 D.平行结转法 10.在大量生产的企业里,要求连续不断地重复生产一种或若干种产品,因而管理上只要求而且也只能按照(B )。 A.产品的批别计算成本 B.产品的品种计算成本 C.产品的类别计算成本 D.产品的步骤计算成本 二、多项选择题 1.产品的价值取决于生产上耗用的社会必要劳动量,它的组成内容包括(ABD)。 A.产品中所耗用的物化劳动的价值 B.劳动者为自己劳动所创造的价值 C.企业生产中发生的全部支出 D.劳动者剩余劳动所创造的价值 E.劳动者创造价值的总和 2.在进行成本核算时,在不同时期、不同产品以及产成品和在产品之间正确分摊费用,应分清有关成本的几个界线包括(ABCD )。 A.分清本期成本和下期成本的界线 B.分清各种产品成本的界线 C.分清在产品成本和产成品成本的界线 D.分清计入产品成本和不应计入产品成本的界线 E.分清本企业产品成本和其他企业产品成本的界线

公文写作第一次作业答案(满分)

公文写作第一次作业答案(满分)

考生答题情况 作业名称:公文写作第一次作业出卷人:SA 作业总分:100 通过分数:60 起止时间:2012-10-8 18:05:18 至2012-10-8 18:09:10 学员姓名:11090111016 学员成绩:100 标准题总分:100 标准题得分:100 详细信息: 题号:1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3 内容: 法定公文形成的主体是()。 A、特定人群 B、党和国家机关 C、自治团体 D、商业组织 学员答案:B 本题得分:3 题号:2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3 内容: 发文机关与收文机关之间的公文往来关系称之为()。 A、公文体式 B、行文关系 C、行文方向 D、公文文体 学员答案:B 本题得分:3 题号:3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3 内容: 下列部门中有权单独发布命令的是()。 A、部门党委 B、居委会 C、村委会 D、国务院 学员答案:D 本题得分:3 题号:4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3 内容:

在机关秘书部门的工作活动中,最主要、最大量也是最重要的日常工作是()。 A、公文处理工作 B、领导决策工作 C、协调指挥作用 D、对外交流作用 学员答案:A 本题得分:3 题号:5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3 内容: 国家行政机关隶属关系和职权范围的确定依据是()。 A、党章 B、国家宪法 C、公务员管理条例 D、党的有关决议 学员答案:B 本题得分:3 题号:6 题型:多选题(请在复选框中打勾,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答案可以是多个)本题分数:4 内容: 属国家行政机关法定公文文种的是()。 A、公报 B、议案 C、通知 D、请示 E、批复 学员答案:BCDE 本题得分:4 题号:7 题型:多选题(请在复选框中打勾,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答案可以是多个)本题分数:4 内容: 在以下的公文文种中,党政机关和国家行政机关都可以作为法定公文文种使用的有( )。 A、决议 B、公告 C、报告 D、函 E、会议纪要 学员答案:CDE 本题得分:4 题号:8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3

《自动控制原理》专科课程标准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标准 一、课程概述 (一)课程性质地位 自动控制原理是空间工程类、机械控制类、信息系统类等相关专业学历教育合训学员的大类技术基础课程。由于自动控制原理在信息化武器装备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因此,将本课程设置为大类技术基础课,对培养懂技术的指挥人才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课程所覆盖的知识面较宽,既有较深入的理论基础知识,也有较广泛的专业背景知识,因而,它在学员知识结构方面将起到加强理论深度和拓展知识广度的积极作用。 (二)课程基本理念 为了贯彻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思想,本课程将在注重自动控制原理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分析与设计方法的基础上,适当引入自动控制发展中的、学员能够理解的新概念和新方法;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科学取舍各种主要理论、方法的比例,正确处理好理论与案例的关系,以适应为部队培养应用复合型人才的需要;适当引入和利用Matlab工具来辅助自动控制原理中的复杂计算与作图、验证分析与设计的结果;本课程应该既使学员掌握必要的基础理论知识,并了解它们对实际问题的指导作用,又要促进学员养成积极思考、长于分析、善于推导的能力和习惯。 (三)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主要介绍自动控制原理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的分析与设计方法。课程采用“一纵三横”的设计思路,具体来说,“一纵”就是在课程讲授中要求贯彻自动控制系统的建模、分析及设计方法这条主线;“三横”就是在方法讲授中要求强调自动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快速性和准确性,稳准快三个字是分析的核心,也是设计的归宿。在课程讲授中,贯彻少而精的原则,即对重点、难点讲深讲透;注意理论联系专业实际,例子贴近生活,注重揭示抽象概念的物理意义;注意传统教法与现代教法的有机结合,充分运用各种教学手段,特别注重发挥课程教学网站的作用。在课程学习中,注重阅读教材、完成作业、课程实验及讨论问题等四个环节,深刻理解课程内容中的重点和难点,重点掌握自动控制原理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分析与设计方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