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动物的细胞、组织、器官与系统

动物的细胞、组织、器官与系统

动物细胞基本结构

动物细胞 编辑 动物细胞立体结构图组成动物体的细胞称为动物细胞,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大体上相同,都有细胞核、细胞质和细胞膜。但是也有不同的地方:这就是植物细胞在细胞膜外面,有一层厚而坚硬的细胞壁,而动物细胞是没有细胞壁的;植物细胞中有扁球状的叶绿体.而动物细胞里没有这种结构,植物细胞中有囊状的液泡,而动物细胞里的液泡却不明显。 目录 1简介 2结构特征 3培养 4培养液的成分 5培养液的特点 6培养 7基本过程 8动植物组织培养区别 9动物细胞培养的应用 10相关词条 1简介 动物细胞立体结构图组成动物体的细胞称为动物细胞,人体或动物体的各种细胞虽然形态不同,基本结构却是一样的,都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2结构特征

中心粒 核糖体 滑面内质网 高尔基小泡 高尔基体 微绒毛 核仁 细胞核 核被 粗面内质网 溶酶体 线粒体 质膜 滑面内质网 动物细胞有细胞核、细胞质和细胞膜,没有细胞壁,液泡不明显,含有溶酶体,动物细胞的结构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器、细胞核;它们的主要作用是控制细胞的进出、进行物质转换、生命活动的主要场所、控制细胞的生命活动。细胞内部有细胞器:细胞核,双层膜,包含有由DNA和蛋白质构成的染色体。内质网分为粗面的与滑面的,粗面内质网表面附有核糖体,参与蛋白质的合成和加工;光面内质网,表面没有核糖体,参与脂类合成。

3培养 细胞培养是指细胞在体外条件下的生长,动物细胞在培养的过程中不再形成组织。 概念:从动物机体中取出相关的组织,将它分散成单个细胞,然后放在适宜的培养基中,让这些细胞生长和增殖。 4培养液的成分 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维生素和动物血清等。动物细胞培养成功的关键在于培养液中是否含有动物血清,因为由于动物细胞生活的内环境还有一些成分尚未研究清楚,所以需要加入动物血清以提供一个类似生物体内的环境,此外动物血清中也包含了一些动物的激素和酶,可以促进细胞的发育。 5培养液的特点 液体培养基、含动物血清。 6培养 .动物细胞培养液的成分:体外细胞培养所需营养物质与体内基本相同,例如,需要糖、氨基酸、无机盐、促生长因子、微量元素等。将细胞所需的上述物质按其种类和所需数量严格配制而成的培养基,称为合成培养基。由于动物细胞生活的内环境还有一些成分尚未研究清楚,所以需要加入动物血清以提供一个类似生物体内的环境,因此在使用合成培养基时,通常需加入血清、血浆等一些天然成分。 2.动物细胞培养液的特点:液体培养基、通常含动物血清。 3.动物细胞培养的条件: ①无菌、无毒的环境:对培养液和所有培养用具进行无菌处理,通常还要在培养液中加入一定量的的抗生素,以防被污染。此外应定期更换培养液,以便清除代谢产物防止细胞代谢产物累积对细胞自身产生危害。 ②营养物质:无机物(无机盐、微量元素等),有机物(糖、氨基酸、促生长因子等)。 ③血清和血浆(提供细胞生长必须的营养成份) 。 ④温度和pH(36.5±0.5℃,7.2~7.4)。 ⑤气体环境(95%的空气+5%CO 2的混合气体)。 其中5%CO2气体是为保持培养液的pH稳定。

动物组织学复习题及答案

动物组织学与胚胎学复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组织学绪论 一、单项选择题1.光镜下观察组织石蜡包理切片厚度一般是 A.100um B.50um C.5-10um D.1um 左右 E.0.1-0.5um 2.透射电镜下观察的组织切片厚度一般是A.50-80nm B.5-10nm C.1-2nm D.100-500nm E.1um 左右 3.组织异染性的含义是 A.染色快速 B.染色困难 C.染色鲜明 D.染色需加还原剂 E.以上都不对 4.观察体外培养细胞首选的显微镜是 A.—般光镜 B.倒置相关显微镜 C.相差显微镜 D.暗视野显微镜 E.偏光显微镜 5.PAS 反应是检测组织内的 A.核酸 B.脂类 C.蛋白水解酶 D.多糖类 E.抗原 6.细胞的表现型是指 A.细胞结构和功能的特点 B .细胞分布状况 C .细胞功能静止和活动的变化 D.细胞形态结构的变化 E.细胞增殖状态 7.光镜组织切片和电镜组织切片 A.均为超薄切片 B.均用化学染料染色 C .均可制冷冻切片 D.均为固定组织 E.均可摄彩色照片 8.扫描电镜是主要用于观察 A.生物膜内部结构 B.细胞器的内部结构 C.组织和细胞的表面结构 D.细胞内的多糖 E .细胞核内的结构 9.组织的分类是根据 A.细胞的数量和密度 B .细胞排列的型式 C .细胞的代谢特点 D.细胞间质的组成 E.以上均不对 10.扫描电镜术不同于透射电镜术的一点是

A.组织勿需固定 B.勿需制备超薄切片 C.是以激光扫描标本 D.不在荧光屏上显像 E.可观察活细胞 二、多项选择题 1.冷冻切片的特点是 A.用树脂快速包埋 B.组织块可不固定 C .制片较迅速 D.细胞内酶活性保存较好 E.可制厚O.lum的切片 2.组织固定的意义是 A.使蛋白质迅速溶解 B.防止细胞自溶 C.使组织膨胀 D.使组织坚硬 E.防止组织腐败 3.组织化学术可检测组织内的 A.抗原 B.酶 C.脂类 D.糖类 E.核酸 4.现代组织学技术可显示和研究 A.细胞的受体分布 B.细胞内Ca2+等的含量测定 C.细胞内各种蛋白质的定位和定量 D.细胞内某种蛋白质的定位和定量 E.细胞运动,分泌,吞噬等动态过程5.透射电镜术中的组织块和组织切片 A.组织块大小与光镜术的相近 B.组织块用戊二醛,四氧化锇等固定 C.组织块石蜡包埋 D.切片用重金属电子染色 E.切片置在玻片上于电镜下观察 6.组织培养术 A.取新鲜组织和细胞 B.标本以高温灭菌 C.溶液和用具均需灭菌 D.标本培养于近似体内的条件下 E.可直接观察记录活细胞的行为 三、填空题 1 .HE 的染色法的染料是________ 和 _______ ,组织切片中与前者亲和力强的着色结构称 ,与后者亲和力强的着色结构称,与两者亲和力均不强者称。2.组织块在包埋前需先经,常用的包埋剂是、和。 3.细胞间质是由 _______ 产生的,包括__________ 和 _______ 。 4.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的固定标本除组织切片外,还有____________ 、_______ 和_______ 。5.银染法中若组织结构直接使硝酸银还原而显示的称为____________ ,若需加还原剂方能显示的 组织结构称 _______ 。 6.光学显微镜的最大分辨率是 ________ ,光镜下所见的结构称为_________ ;电子显微镜的分 辨率可达 _______ ,电镜下所见的结构称_________ 。 7.基本组织一般分为四大类,即 ________ 、_______ 、_______ 和 _______ 。

动物的器官人真能用吗-

动物的器官人真能用吗? 澳大利亚的一家活性细胞技术公司决定,从4月开始,将在俄罗斯开展为期3年的临床试验,以了解把猪细胞植入人体后治愈糖尿病的几率有多大。据美联社4月2日报道,将动物细胞或器官移植到人体内,已经成为医学界关注和研究的热点。 但仍有不少科学家表示,由于动物和人之间存在着不可逾越的种族差异,因此短期内不能贸然实施异种移植。 澳大利亚活性细胞技术公司的决定,源于10年前进行的世界首例动物细胞人体移植。那名被移植者叫迈克尔·赫利尔,今年51岁。1996年,他因身患1型糖尿病,每天要打胰岛素来维持血糖浓度。由于疾病恶化,赫利尔不得不寻求新的治疗方法,并在鲍博·艾略特教授的帮助下,运用腹部注射方式,植入了猪细胞。 2007年3月30日,公司发表声明称,十年过去了,赫利尔体内的猪细胞仍在产生胰岛素,有效控制其体内的血糖水平。猪细胞移植后,每年可减少人体对自身胰岛素需求量的34%.“要说明的是,赫利尔体内的胰岛素是猪胰岛素,而不是人胰岛素。” 艾略特教授说:“这是史无前例的成功,是向安全、有效和持久控制糖尿病迈出的重要一步。赫利尔的病例表明,猪

细胞能在人体中存活相当长的时间,且不会产生不良影响。” 美国研究人员也在使用不同动物作异种移植的试验,如把猪的胰岛素生成细胞,移植给患糖尿病的猴子,使猴子的病症好转。但试验大剂量使用抗排异药物,是人体无法承受的。 有专家表示,向人体移植动物细胞仅仅是“小试牛刀”,最终目的是实现动物器官移植。 美国国家心肺及血液研究所的研究人员认为,异种移植比其他人工器官更适宜于人体器官移植。1984年,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州的露玛琳达大学医学中心,完成了第一例将狒狒心脏移植给人的手术。接受移植的婴儿在术后存活了20天。1992年,美国匹兹堡大学医学中心为一名因患乙型肝炎而肝坏死的中年男子,移植了狒狒的肝脏。为了减少排异反应,医生们给患者使用了大量抗排异反应的药物。两个星期后,这位患者居然能自己刮胡子、吃流质食物甚至下地走路了。但两个月后,他开始发高烧,经检查确认为血液感染,不久便去世了。移植后,这名患者共存活了70天。 据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医学中心的统计数字显示,目前美国每年要做各类器官移植手术约2万例,如果有了可安全使用的动物器官,每年能进行的移植手术量将超过10万例,差距显而易见。 虽然异种移植已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由于种种限制,

动物的细胞和组织动物体结构与功能基本单位细胞

动物的细胞和组织动物体结构与功能基本单位 细胞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

第一章动物的细胞和组织 1. 动物体结构与功能基本单位——细胞 2. 动物细胞周期与细胞分裂 3. 动物细胞的分化 4. 多细胞动物的组织、器官和系统 1 动物体结构与功能基本单位——细胞 细胞的发现及细胞学说的建立 细胞的发现 细小的细胞肉眼是看不见的,必须借助显微镜。 英国Robert Hooke (1665)自行设计制造了显微镜,在观察了软木薄片后,第一次表述了所看到的类似蜂巢的封闭状小室(实际为纤维质的细胞壁),并称之为cell。 荷兰Leeuwenhoek用改进的显微镜观察并发现了许多细菌、原生动物及动植物细胞,在1674年认识到了细胞核,同时还有其他一些科学家对细胞进行过研究。早期这种借助显微镜对细胞的观察持续了170多年,为细胞学说积累了丰富的资料。 细胞学说的建立: 1838——1839年,德国动物学家Schwann、植物学家Schleiden几乎同时分别对动植物研究后,提出了细胞学说:一切植物和动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的基本单位。 细胞学说提出的意义 人们通常认为:现代生物学的三大基石:细胞学说、进化论、遗传学。其中细胞学说又是生物学其他学科研究的基础。 细胞学说带动了生物科学和医学的发展,对整个生物学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促进和指导作用。细胞学的进一步发展需要有先进的研究技术,如:电子显微镜、分子生物学技术等极大地推动了细胞学研究。 细胞的基本感念

1.2.1 原生质 指细胞内所含的生活物质,由细胞膜包围,包括细胞核(nucleus)及其周围的细胞质(cytoplasm)。 1.2.2 细胞的大小和形状 细胞大小一般在10-100微米。最大的10厘米,如鸵鸟蛋;最小的微米,如支原体,衣原体等,必须借助显微镜观察。 细胞形状是多样性,举例说明。 1.2.3细胞的化学组成(自学) 细胞的基本结构 细胞按结构复杂程度可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两大类,如:细菌、蓝藻、支原体、放线菌等,由一个细胞组成,细胞小,为典型真核细胞的1/10,进化上古老(32亿年),胞内没有由膜包被的结构,如细胞核,线粒体等;真核生物是由原核细胞生物进化而来(17亿年),有一个或多个细胞构成,真核细胞结构复杂,又可分为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 1.3.1 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比较(结构) 原核细胞真核细胞 细胞壁蛋白质、磷脂、脂多糖、粘肽等 细胞膜两个致密层及中间透明区 细胞质核糖核酸和蛋白质,无高尔基体、细胞器的结构:有线粒体、 线粒体和内质网等细胞器(极少例外)叶绿体、内质网、高尔基 体、溶酶体、微管、微丝 等。 细胞核脱氧核糖核酸纤丝组成,无核膜,无核仁有明显的核仁和核膜

普通动物学实验一:动物的细胞和组织

实验:显微镜及动物的细胞和组织 一、目的与内容 (一)目的 1 .了解细胞的基本结构。 2 .了解动物的四类基本组织结构和功能。 (二)内容 1 .细胞: 人口腔上皮细胞。 2 .上皮组织: 复层扁平上皮。 3 .结缔组织,疏松织缔组织,透明软骨,人血液涂片。 4 .肌肉组织: 横纹肌(心肌)、平滑肌。 5 .神经组织: 兔脊髓横切片。 二、材料与用品 (一)材料 人口腔上皮细胞,复层扁平上皮、疏松结缔组织、血液组织、透明软骨、横纹肌、平滑肌及神经组织四种组织的切片。 (二)用品 显微镜、载玻片、水玻片、吸管、吸水纸、牙签。 0.1% 的亚甲基蓝、0.9%的生理盐。 三、操作与观察 ( 一) 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 用牙签粗的一端,放在自己的口腔里,轻轻地在口腔颊内刮几下,注意不要用力过猛,以免损伤颊部。将刮下的白色粘性物薄而均匀地涂在载玻片上,加一滴0.9%NaCl 溶液,然后加盖玻片,在低倍镜下观察。口腔上皮细胞常数个连在一起。由于口腔上皮细胞薄而透明,因此光线需要暗些。找到口腔上皮细胞后,将其放在视野的中心,再转高倍镜观察。口腔上皮细胞呈扁平多边形,试辨认细胞核、细胞质、细胞膜。若观察不清楚时,可在盖玻片一侧加一滴0.1% 的亚甲基蓝,另一侧放一小块吸水纸。如此,可使染液流入盖片下面,将细胞染成浅蓝色,核染色较深,注意染液不可加得过多,以免妨碍观察。 ( 二) 结缔组织 1 .疏松结缔组织

低倍镜下观察疏松结缔组织的全部轮廓,然后换高倍镜选其典型的结构观察。 在被染成粉红色的制片中,可见其纤维错杂,排列疏散。其纤维可分两种: 一种呈卷曲的纤维,粗细不等,被染成粉红色,为胶原纤维; 另一种较细,被染成紫粉色,为弹性纤维,此种纤维有分枝并互相连接成网状。 在纤维中有零散分布的细胞,一种为成纤维细胞,是结缔组织中主要的细胞,这种细胞具有许多突起,细胞轮廓不明显,但在制片中可大量看到呈椭圆形、着色较深的成纤维细胞核。如转动细调节器可隐约看出细胞的轮廓。此外,还有组织细胞、淋巴细胞等。 2 .致密结缔组织 取韧带组织制片于低倍镜下观察其全部轮廓,然后换高倍镜仔细观察。 此种组织主要是由弹性纤维组成,一束束被染成粉色的结构即是。在弹性纤维之间有呈灰色的少量胶原纤维,在纤维间有染成蓝紫色的形态不规则的成纤维细胞核,其细胞界限不清晰。 3 .软骨 软骨由软骨细胞、纤维和基质构成,可分透明软骨、纤维软骨和弹性软骨。将分布最广的透明软骨切片置显微镜下观察。注意结实而致密的软骨间质,软骨细胞即分布于软骨间质所包围的软骨腔中,每腔中常可看到一个或两个以上的软骨细胞。 4 .血液 人血涂片于低倍镜下观察,然后换高倍镜观察,可见人的红细胞呈圆形,没有细胞核,另外在红细胞中可见染成很浅的形态比较大的细胞,其核呈肾形或圆形的则为白细胞。( 三) 肌肉组织 1 .平滑肌 低倍镜下观察平滑肌分离装片,可见染成紫红色呈纺锤形的肌细胞,细胞核为椭圆形,位于细胞的中央,着色很深,在细胞质中有淡红的肌原纤维。略旋动细调焦螺旋,仔细观察。 2 .骨骼肌(没有在课堂上讲) 取横纹肌纵切片于低倍镜下观察其全部轮廓,可见肌纤维一束束地排列着,换高倍镜选其典型结构观察,可见到每条呈圆柱形的纤维是一个多核的细胞体,细胞核很多,被染成紫色,位于纤维的周围,每一束肌纤维的肌膜都非常明显,在横纹肌上能见到明暗相间的排列横纹,染色浅的则为明带,染色深的为暗带。 3 .心肌 在显微镜下观察心肌的切片。心肌是一特殊的肌肉组织,肌纤维较短而分支,互相连接

动物细胞与组织培养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主备人:康志意审核人:高二生物学科组教务领导:编号:sw201503012 动物细胞与组织培养 班级:学习小组:姓名:小组评价:教师评价: 【学习目标】1、能说出动物细胞与组织培养的概念 2、详细叙述动物细胞与组织培养的过程 【学习重难点】动物细胞与组织培养的过程 【自主学习】认真阅读教材P53-P54的知识完成自主学习和自学效果检测内容 知识点一:动物细胞工程的概念 概念: 说出动物细胞工程的依据、技术手段、基础、应用。 知识点二:动物细胞与组织培养的概念 1、概念: 2、你认为选取怎样的材料适合培养?为什么? 3、请你概括出动物细胞与组织培养的条件。 4、从培养基的物理性质看,动物细胞培养使用的培养基属于什么?添加了哪些主要的成分?添加了哪些特殊的 成分? 知识点三:动物细胞与组织培养的过程 1、写出动物细胞培养过程 思考:①为什么培养前要将组织细胞分散成单个细胞?怎样处理? ②动物细胞培养时的分裂方式是什么?会一直分裂下去吗? 2、写出动物组织培养的过程 思考:动物细胞培养能否像绿色植物组织培养那样最终培养成新个体?为什么? 3、归纳出不同的动物组织或细胞的培养难易度 4、什么是原代培养和传代培养? 思考:原代培养的细胞有什么应用?为什么?

【合作探究】请你完成下列表格植物组织培养和动物细胞培养的比较 A.培养基不同 B.动物细胞培养不需要在无菌条件下进行 C.动物细胞可以传代培养,而植物细胞不能 D.动物细胞能大量培养,而植物细胞不能2.下列有关细胞工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在细胞整体水平上定向改变遗传物质 B.在细胞器水平上定向改变遗传物质 C.在细胞器水平上定向改变细胞核的遗传物质 D.在细胞整体水平上获得细胞产品 3.用于动物细胞培养的组织和细胞大都取自胚胎或出生不久的幼龄动物的器官或组织,其主要原因是这样的组织细胞( ) A.容易产生各种变异 B.具有更强的全能性 C.取材十分方便 D.分裂增殖的能力强4.下列是动物细胞培养的工具酶的是( ) A.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B.DNA连接酶 C.胰蛋白酶 D.果胶酶 5、用动、植物成体的体细胞进行离体培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都需用CO2培养箱B.都须用液体培养基 C.都要在无菌条件下进行D.都可体现细胞的全能性 6、.下列关于动物细胞培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培养中的人效应T细胞能产生单克隆抗体 B.培养中的人B细胞能够无限地增殖 C.人的成熟红细胞经过培养能形成细胞株 D.用胰蛋白酶处理肝组织可获得单个肝细胞 7.(2008年高考宁夏卷)回答下列有关动物细胞培养的问题: (1)在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当贴壁细胞分裂生长到细胞表面____________时,细胞会停止分裂增殖,这种现象称为细胞的________。此时,瓶壁上形成的细胞层数是____________。要使贴壁细胞从瓶壁上分离下来,需要用酶处理,可用的酶是__________。 (2)随着细胞传代次数的增多,绝大部分细胞分裂停止,进而出现__________的现象;但极少数细胞可以连续增殖,其中有些细胞会因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而变成__________细胞,该种细胞的黏着性__________,细胞膜表面蛋白质(糖蛋白)的量__________。 (3)现用某种大分子染料,对细胞进行染色时,观察到死细胞被染色,而活细胞不染色,原因是__________。 (4)检查某种毒物是否能改变细胞染色体的数目,最好选用细胞分裂到__________期的细胞用显微镜进行观察。 (5)在细胞培养过程中,通常在____________条件下保存细胞。因为在这种条件下,细胞中____________的活性降低,细胞____________的速率降低。 (6)给患者移植经细胞培养形成的皮肤组织后,发生了排斥现象,这是因为机体把移植的皮肤组织当作__________进行攻击。 【课后反思】你还有什么疑问吗?请写下来或提交小组再进行讨论。

组织、器官和系统

组织、器官和系统 教学目标:1)理解组织的概念及动植物体组织类型; 2)了解细胞分化形成组织 教学重点:组织,动植物组织的类型、功能 教学难点:名词较多,学生容易混淆;组织的形成 教学过程: 引入: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那么细胞是如何构成生物体的呢? 细胞通过分化形成组织,不同组织的联合形成器官,由不同的器官构成生物体。 问题①:我们观察过的洋葱表皮细胞都有哪些相同的结构?(答: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及液泡等) 问题②:构成洋葱表皮和细胞在结构和排列上有何特点?(答:细胞壁较厚、排列紧密) 问题③:表皮内部细胞呢?(回答:壁薄、体积较大、排列松散) 问题④:壁厚的细胞紧密地排列在一起,形成表皮,具有了保护的功能;壁薄液泡大的细胞集中于表皮内,具有了贮藏养分的功能,假如它们不分开,而是混杂在一起生活行吗? 问题⑤:形态相似的细胞集中在一起就能体现出一定的功能,发挥一定的作用而分散开则不行。这是一种什么现象呢?植物细胞是怎样实现细胞的分而聚之的呢?下面我们就来研究一下这个问题 一、植物的组织: 组织的类型:先让学生回忆洋葱表皮细胞形态、结构、排列等特点,再让学生猜测它的功能,然后老师告诉学生洋葱表皮的细胞形状相似,紧密地排列在植物体这个部位的表面,有保护的功能洋葱表皮细胞都是长方体形,结构相同;由它们构成的一群细胞就是一种组织,叫保护组织。 又可提问学生:你认为植物体哪些部位还有保护组织?它的细胞有何主要特点? 学生讨论、交流后师生 总结出:保护组织的特点、功能(细胞排列紧密、细胞壁较厚;保护内部结构)。 提问:制作洋葱表皮临时装片,如果标本撕得太厚,看到的细胞不是一层,哪些细胞与表皮细胞形态一样吗?食用桃子、番茄等果实时,它外皮与果肉的有何不同? 实验:观察番茄的果肉细胞,比较各处果肉的形态,结构,并思考这些细胞有什么功能? 1、直接观察番茄果实的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内的丝或筋); 2、制作果肉临时装片,观察细胞形态、结构; 3、观察导管 提问:“果皮和果肉的口感有何不同?” 结论:它们是由不同的细胞组成的。果皮不易嚼烂,说明组成它的细胞排列紧密,且细胞壁较厚,而果肉汁多,味儿甜,易嚼,口感好,说明组成它的细胞壁薄,液泡大且细胞间排列疏松。 学生讨论、交流后,而番茄或其他瓜果的果肉细胞则排列松散,集中于植物体的内部,细胞壁薄、液泡内存有大量的细胞液,所以具有贮存水分和营养的功能,是营养组织。含有叶绿体的叶肉细胞,他们能进行光合作用,为植物的生长提供有机物,这些细胞群也属于营养组织 得出营养组织的特点功能。 输导组织同样也可采用举例、讨论的方法进行教学。莲藕的茎断开时有许多细丝,在显微镜下看到是的一排排的导管,所以是属于输导组织 机械组织、分生组织、分泌组织老师只要简洁说明名称和主要功能就行了(图示)

动物细胞与组织培养

动物细胞与组织培养---指从活的机体中取出组织或细胞,模拟机体内生理条件,在体外建立无菌、适温和一定营养条件等,使之生长和生存,并维持其结构和功能的技术 组织培养--细胞培养、组织培养和器官培养。 细胞培养的现实意义 生物技术上:生产各种生物技术产品 科学研究上:在病毒学、免疫学、遗传学、肿瘤学等 临床医学上:胎儿的遗传性疾病分析,药物筛选及某疾病的治疗等 细胞培养技术的优点 1.研究的对象是活细胞:在实验过程中,根据要求可始终保持细胞活力,并可长时间监控、检测甚至定量评估一部分活细胞的情况,包括活细胞的形态、结构、生命活动等。 2. 研究条件可以人为控制 3. 研究的样本可以达到比较的均一 4. 研究内容便于观察、检测和记录 5.研究的范围比较广泛 6.研究的费用相对较经济 细胞培养的缺点 现在人工模拟体内环境的技术已经很高, 但人工所模拟的条件与体内实际情况仍不完全相同。 当细胞被置于体外培养后, 生活在缺乏动态平衡的环境中, 时间久了,必然发生变化 体内外细胞的差异 1. 与体内主要不同 相对孤立、相对单一, 缺乏体内的系统作用、失去神经体液的调节和细胞相互间的影响 2. 主要表现 失去原有组织结构和细胞形态 分化减弱或不显 细胞趋向单一化 培养细胞的分化 1.不适应 2.脱分化或去分化 体外细胞培养物的生长类型 按生长方式: 2种类型 粘附型(贴壁型)细胞: 附着在某一固相支持物表面才能生长的细胞。大多数细胞 悬浮型细胞:不必附着于固相支持物表面,而在悬浮状态下即可生长的细胞。某些肿瘤细胞和白细胞可在悬浮状态下生长。 贴附生长型细胞在体内、外粘附方式存在差异

动物器官详细参数(精)

表12-10小鼠,大鼠,家兔,猴,狗和人的各种器官重量* 器官小鼠 (0.02kg) 大鼠 (0.25kg) 家兔 (2.5kg) 猕猴 (5kg) 狗 (10kg) 人 (70kg) 脑0.36 1.8 14 90 80 1400 肝脏 1.75 10.0 77 150 320 1800 肾脏0.32 2 14 25 50 310 心脏0.08 1 5 18.5 80 330 脾脏0.1 0.75 1 8 25 180 肾上腺0.004 0.05 0.5 1.2 1 14 肺0.12 1.5 18 33 100 1000 *器官重量以克为单位 表12-11小鼠,大鼠,家兔,猴,狗和人的各种器官和体液的体积* 小鼠(0.02kg) 大鼠 (0.25kg) 家兔 (2.5kg) 猕猴 (5kg) 狗 (10kg) 人 (70kg) 脑- 1.2 - - 72 1450 肝脏 1.3 19.6 100 145 480 1690 肾脏0.34 3.7 15 30 60 280 心脏0.095 1.2 6 17 120 310 脾脏0.1 1.3 1 - 36 192 肺0.1 2.1 17 - 120 1170 小肠 1.5 11.3 120 230 480 1650 肌肉10.0 245 1450 2500 5530 35000 脂肪- 10.0 120 - - 190000 皮肤 2.9 40.0 110 500 - 7800 血液 1.7 14.5 165 367 900 5200 总的身体水分14.5 167 1790 3465 6036 42000 细胞内液- 92.8 1165 2425 3276 23800 细胞外液- 74.2 625 1040 2760 18200 血浆体积 1.0 7.8 110 224 515 3000 *器官和其他的体积以毫升为单位 表12-12小鼠,大鼠,家兔,猴,狗和人主要器官的血流量和其他液体的流量* 小鼠(0.02kg) 大鼠 (0.25kg) 家兔 (2.5kg) 猕猴 (5kg) 狗 (10kg) 人 (70kg) 脑- 1.3 - 72 45 700 肝脏 1.8 14.8 177 218 309 1450 肾脏 1.3 9.2 80 148 216 1240 心脏0.28 3.9 16 60 545 240 脾脏0.09 0.63 9 21 25 77 肺 1.5 7.5 111 125 216 1100 小肠0.91 7.5 155 90 250 750 肌肉- 0.4 32 20 35 260 脂肪0.41 5.8 - 54 100 300

动物细胞与组织培养

动物细胞工程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理解动物细胞培养的过程及条件 2、了解动物细胞核移植技术的原理 3、理解动物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克隆动物的过程 【课前知识点背诵】 一、动物细胞培养 1.流程: 2.条件: (1)无菌、无毒:对培养液和所有培养用具无菌处理,添加一定量的抗生素,定期更换培养液以清除代谢产物。 (2)营养:除有机物糖、氨基酸、促生长因子和无机营养无机盐、微量元素外,加动物血清。 (3)适宜的温度和pH:温度为36.5±0.5℃(哺乳动物),pH为7.2-7.4。 (4)气体环境:含95% 的空气加5% CO2 的混合气体。CO2的作用是维持培养液的PH 3.应用:生物制品的生产、检测有毒物质、医学研究。 4.细胞遗传特性: ①10代以内:原代培养不变②10~50代:细胞株一般不变③50代后:细胞系改变 二、动物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和克隆动物 1.动物核移植概念 是将动物的一个体细胞的细胞核移入一个已经去掉细胞核的卵母细胞中,使其重组并发育成一个新的胚胎,这个新胚胎最终发育为动物个体。 2.过程 3.应用 ①加速家畜遗传改良进程,促进优良畜群繁育;②保护濒危物种;③生产医用蛋白;④作为异种移植的供体;⑤用于组织器官的移植。 【课堂探究】 考点一:动物细胞培养 例1:实验小鼠皮肤细胞培养(非克隆培养)的基本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甲过程需要对实验小鼠进行消毒 B.乙过程对皮肤组织可用胰蛋白酶消化 C.丙过程得到的细胞大多具有异倍体核型D.丁过程得到的细胞具有异质性 探究讨论一:

1.为什么选择动物胚胎或幼龄动物的器官或组织进行动物细胞培养? 2.进行动物细胞传代培养时用胰蛋白酶分散细胞,说明细胞间的物质主要成分是什么?用胃蛋白酶行吗? 3.两次使用胰蛋白酶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4.多细胞动物和人体的细胞都生活在内环境中。你认为体外培养细胞时需要提供哪些物质和什么样的环境条件? 5.培养动物细胞的培养基是液体培养基还是固体培养基?培养基中为什么要加入动物血清? 6.植物组织培养和动物细胞培养的比较 变式训练1:下列关于动物细胞培养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培养保留接触抑制的细胞在培养瓶壁上可形成多层细胞 B.克隆培养法培养过程中多数细胞的基因型会发生改变 C.二倍体细胞的传代培养次数通常是无限的 D.恶性细胞系的细胞可进行传代培养 实战演练1:(2014年浙江卷)下列关于动物细胞培养的叙述,正确的是 A.连续细胞系的细胞大多具有二倍体核型 B.某些癌细胞在合适条件下能逆转为正常细胞 C.由多个祖细胞培养形成的细胞群为一个克隆 D.未经克隆化培养的细胞系细胞具有相同的性状 巩固训练:如图表示动物细胞培养程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过程②表示________________。 (2)过程③和⑥用________处理组织或贴壁细胞分散成单个细胞,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 (3)④和⑥的过程都要把分散的细胞制成_________________。 (4)过程⑤进行的细胞培养是________,细胞适于________生长增殖。

华师大版科学七下《组织、器官和系统》教案

华师大版科学七下《组织、器官和系统》教案 教学目标:1)理解组织、器官的概念及动植物体组织类型、器官名称; 2)了解细胞分化形成组织、组织构成器官、器官组成系统、生物体 教学重点:组织、器官的概念;动植物组织的类型、功能 教学难点:名词较多,学生容易混淆;组织的形成 教学过程: 引入: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那么细胞是如何构成生物体的呢? 细胞通过分化形成组织,不同组织的联合形成器官,由不同的器官构成生物体。 问题①:我们观察过的洋葱表皮细胞都有哪些相同的结构?(答: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及液泡等) 问题②:构成洋葱表皮和细胞在结构和排列上有何特点?(答:细胞壁较厚、排列紧密)问题③:表皮内部细胞呢?(回答:壁薄、体积较大、排列松散) 问题④:壁厚的细胞紧密地排列在一起,形成表皮,具有了保护的功能;壁薄液泡大的细胞集中于表皮内,具有了贮藏养分的功能,假如它们不分开,而是混杂在一起生活行吗? 问题⑤:形态相似的细胞集中在一起就能体现出一定的功能,发挥一定的作用而分散开则不行。这是一种什么现象呢?植物细胞是怎样实现细胞的分而聚之的呢?下面我们就来研究一下这个问题 一、植物的组织 组织的类型:先让学生回忆洋葱表皮细胞形态、结构、排列等特点,再让学生猜测它的功能,然后老师告诉学生洋葱表皮的细胞形状相似,紧密地排列在植物体这个部位的表面,有保护的功能洋葱表皮细胞都是长方体形,结构相同;由它们构成的一群细胞就是一种组织,叫保护组织。 又可提问学生:你认为植物体哪些部位还有保护组织?它的细胞有何主要特点? 学生讨论、交流后师生 总结出:保护组织的特点、功能(细胞排列紧密、细胞壁较厚;保护内部结构)。 皮细胞形态一样吗?食用桃子、番茄等果实时,它外皮与果肉的有何不同? 实验:观察番茄的果肉细胞,比较各处果肉的形态,结构,并思考这些细胞有什么功能? 1、直接观察番茄果实的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内的丝或筋); 2、制作果肉临时装片,观察细胞形态、结构; 3、观察导管 提问:“果皮和果肉的口感有何不同?” 结论:它们是由不同的细胞组成的。果皮不易嚼烂,说明组成它的细胞排列紧密,且细胞壁较厚,而果肉汁多,味儿甜,易嚼,口感好,说明组成它的细胞壁薄,液泡大且细胞间排列疏松。 学生讨论、交流后,而番茄或其他瓜果的果肉细胞则排列松散,集中于植物体的内部,细胞壁薄、液泡内存有大量的细胞液,所以具有贮存水分和营养的功能,是营养组织。含有叶绿体的叶肉细胞,他们能进行光合作用,为植物的生长提供有机物,这些细胞群也属于营养组织 得出营养组织的特点功能。

动物细胞培养及应用发展史

细胞培养技术

细胞培养发展史及其应用 (一)前言 20世纪初,人们不知道神经纤维是由神经细胞的细胞质向外突出形成的,还是由神经细胞周围的其他细胞融合而成的。生物学家们就这个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1907年,美国生物学家哈里森(Harriso n)从蝌蚪的脊索中分离出神经组织,把它放在青蛙的凝固的淋巴液中培养。蝌蚪的神经组织存活了好几周,并且从神经细胞中长出了神经纤维。哈里森的实验不仅解决了神经纤维的起源问题,而且开创了动物组织培养的先河。此后,在许多科学家的不懈努力下,动物组织培养不断改进并逐渐发展成为动物细胞培养。 所谓动物细胞培养(亦称组织培养)既有别于植物细胞培养,又与微生物的培养完全不同。所谓动物细胞培养是指离散的动物活细胞在体外人工条件下的生长、增殖过程,在此过程中细胞不再形成组织。 由于动物细胞培养是在人工条件下进行的,便于调控和观察,因而成为现今研究动物的物质代谢过程、染色体的形态变化、以及遗传物质的表达调控等高难领域的既便利而又有效的新方法。同时,随着现代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分子遗传学、以及现代医学的发展,细胞培养也在许多应用领域充分展示了其巨大的发展潜力,并已为世人所关注。尽管如此,动物细胞培养仍是一门年轻的新学科,在发展之初被混淆于动物组织培养之中。 (二)细胞培养技术及其历史 细胞培养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19 世纪末,据可考证的资料记载W ilhelm Roux是第一个进行动物组织培养实验的人。 1885年Wilhelm Roux 将鸡胚髓板放置于温热盐水中使之维持存活了数天,是有记录的第一个体外移植成功的例子。 1887年Arnold把恺木的木髓碎片接种到蛙的身上。当白细胞侵入这些木髓碎片后,他把这些白细胞收集在盛将盐水的小碟中,接下来观察到这些白细胞在运动,并存活了一个短的时间。

动物的细胞和组织动物体结构与功能基本单位细胞

第一章动物的细胞和组织 1. 动物体结构与功能基本单位——细胞 2. 动物细胞周期与细胞分裂 3. 动物细胞的分化 4. 多细胞动物的组织、器官和系统 1 动物体结构与功能基本单位——细胞 细胞的发现及细胞学说的建立 细胞的发现 细小的细胞肉眼是看不见的,必须借助显微镜。 英国Robert Hooke (1665)自行设计制造了显微镜,在观察了软木薄片后,第一次表述了所看到的类似蜂巢的封闭状小室(实际为纤维质的细胞壁),并称之为cell。 荷兰Leeuwenhoek用改进的显微镜观察并发现了许多细菌、原生动物及动植物细胞,在1674年认识到了细胞核,同时还有其他一些科学家对细胞进行过研究。早期这种借助显微镜对细胞的观察持续了170多年,为细胞学说积累了丰富的资料。 细胞学说的建立: 1838——1839年,德国动物学家Schwann、植物学家Schleiden几乎同时分别对动植物研究后,提出了细胞学说:一切植物和动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的基本单位。 细胞学说提出的意义 人们通常认为:现代生物学的三大基石:细胞学说、进化论、遗传学。其中细胞学说又是生物学其他学科研究的基础。 细胞学说带动了生物科学和医学的发展,对整个生物学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促进和指导作用。细胞学的进一步发展需要有先进的研究技术,如:电子显微镜、分子生物学技术等极大地推动了细胞学研究。

细胞的基本感念 1.2.1 原生质 指细胞内所含的生活物质,由细胞膜包围,包括细胞核(nucleus)及其周围的细胞质(cytoplasm)。 1.2.2 细胞的大小和形状 细胞大小一般在10-100微米。最大的10厘米,如鸵鸟蛋;最小的微米,如支原体,衣原体等,必须借助显微镜观察。 细胞形状是多样性,举例说明。 1.2.3细胞的化学组成(自学) 细胞的基本结构 细胞按结构复杂程度可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两大类,如:细菌、蓝藻、支原体、放线菌等,由一个细胞组成,细胞小,为典型真核细胞的1/10,进化上古老(32亿年),胞内没有由膜包被的结构,如细胞核,线粒体等;真核生物是由原核细胞生物进化而来(17亿年),有一个或多个细胞构成,真核细胞结构复杂,又可分为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 1.3.1 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比较(结构) 原核细胞真核细胞 细胞壁蛋白质、磷脂、脂多糖、粘肽等 细胞膜两个致密层及中间透明区 细胞质核糖核酸和蛋白质,无高尔基体、细胞器的结构:有线粒体、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