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课程设计——基于温度传感器的采样 样板

课程设计——基于温度传感器的采样 样板

课程设计——基于温度传感器的采样  样板
课程设计——基于温度传感器的采样  样板

单片机原理

课题:基于温度传感器的采样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二OO八年十二月

基于温度传感器的采样

一设计任务

设计将温度传感器采样得到的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通过串口在PC的界面显示出来。

二设计要求

1)获取温度传感器的模拟信号;

2)将获取的采样信号经过A/D转换得到数字信号(关键技术在此,即量化);

将量化后得到的数字信号通过串口显示在PC机的界面。

三课程设计目的

1.掌握光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掌握A/D转换器的工作原理

2.了解并熟悉温度传感器的构成,工作过程及其优点

四实验原理

数据采集与传输系统一般由信号调理电路,多路开关,采样保持电路,A/D,单片机,电平转换接口,接收端(单片机、PC或其它设备)组成。

系统框图如下图所示:

温度传感器原理图:

整个系统软件设计分为两个部分,作为主控的PC端的软件设计及作为数据采集器的单

片机终端节点的软件设计。系统采用模块化编程,将各部分功能分别实现,主要的功能子程

序有:数据采集、标度变换、数制转换、数值显示、发送、接收和部分中断子程序。主程序

流程图如下图所示。

A/D 转换 中断方式使用EOC 信号作为向8051的中断申请。在主程序中,向ADC 发出首次启动

转换信号后,并计数管理转换通道数。当检测到EOC 的请求后,转去执行中断服务程序,

读取转换结果,并启动下一次转换,后继续执行。下图为A/D 转换程序流程图。

A/D转换模块即模/数转换模块,功能是将电压信号转换为对应的数字信号。实际应用中,这个电压信号可能由温度,湿度,压力等实际物理量经过传感器和相应的交换电路转换

而来。经过A/D转换后,MCU就可以处理这些物理量。

A/D转换主要注意一下几点:

1.采样精度就是指数字量变化一个最小量时模拟信号的变化量,即采样位数。

2.采样速度是指完成一次A/D采样所要花费的时间。

3.滤波中值滤波取3次采样中间值,均值滤波是取多次采样的算数平均值

4.物理量回归把A/D采样值与实际物理量对应起来。

A/D转换的最终目的是尽可能减少量化误差。使数宇逼真地重现原信号。A/D转换有振幅方向和时间方向上的分辨率,逐次比较型和积分型转换方式的A/D主要是通过提高振幅方向分辨力增加精度来逼真地重现信号。

光敏传感器工作原理机器应用:

光传感器是利用光敏元件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的传感器,它的敏感波长在可见光波长附近,包括红外线波长和紫外线波长。光传感器不只局限于对光的探测,它还可以作为探测元件组成其他传感器,对许多非电量进行检测。光传感器是目前应用最广的传感器之一,它在燃烧器自动控制技术中被广泛使用。

光电效应:光照射在物体上可以看成是一连串的具有一定能量的光子轰击这些物体的表面;光子与物体之间的联接体是电子。所谓光电效应是指物体吸收了光能后转换为该物体中某些电子的能量而产生的电效应。

光电效应可分成外光电效应和内光电效应两类。

1、外光电效应:在光的照射下,使电子逸出物体表面而产生光电子发射的现象称为外

光电效应。

一个电子只能接受一个光子的能量。因此要使一个电子从物体表面逸出,必须使光子能量ε大于该物体的表面逸出功。各种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逸出功,因此对某特定材料而言,将有一个频率限Vo,称为“红限”。当入射光的频率低于νo时,不论入射光有多强,也不能激发电子;当入射频率高于Vo时,不管它多么微弱也会使被照射的物体激发电子,光越强则激发出的电子数目越多基于外光电效应原理工作的光电器件有光电管和光电倍增管。

2、内光电效应:光照射在半导体材料上,材料中处于价带的电子吸收光子能量,

通过禁带跃入导带,使导带内电子浓度和价带内空穴增多,即激发出光生电子-空穴对,从而使半导体材料产生电效应。光子能量须大于材料禁带宽度ΔE

才能产生内光电效应。

g

内光电效应按其工作原理可分为两种:光电导效应和光生伏特效应。

1.半导体受到光照时会产生光生电子-空穴对,使导电性能增强,光线愈强,阻值

愈低。这种光照后电阻率变化的现象称为光电导效应。基于这种效应的光电器件有光敏电阻和光敏二极管与三极管。

2.光生伏特效应是光照引起PN结两端产生电动势的效应。当PN结两端没有外加电

场时,在PN结势垒区内仍然存在着内建结电场,其方向是从N区指向P区,当光照射到结区时,光照产生的电子-空穴对在结电场作用下,电子推向N区,空穴推向P区;电子在N区积累和空穴在P区积累使PN结两边的电位发生变化,PN结两端出现一个因光照而产生的电动势,这一现象称为光生伏特效应。基于光生伏特效应原理工作的光电器件有光电池。

光电管是个装有光阴极和阳极的真空玻璃管。阳极通过R

与电源连接在管内形成

L

电场。光电管的阴极受到光照射后便发射光电子,这些光电子在电场作用下被具有一定电位的阳极吸引,在光电管内形成空间电子流。电阻上产生的电压降正比于空间电流。

如果在玻璃管内充入惰性气体(如氩、氖等)即构成充气光电管。由于光电子流对惰性气体进行轰击,使其电离,产生更多的自由电子,从而提高光电变换的灵敏度。

光电管主要有以下几点特性:

1.光电管的光谱特性是指光电管在工作电压不变的条件下,入射光的波长与其绝对

灵敏度(即量子效率)的关系。光电管的光谱特性主要取决于阴极材料,常用的阴极材料有银氧铯光电阴极、锑铯光电阴极、铋银氧铯光电阴极及多硷光电阴极等,前两种阴极使用比较广泛。

由光电管的光谱特性曲线可以看出,不同阴极材料制成的光电管有着不同的灵敏度较高的区域,应用时应根据所测光谱的波长选用相应的光电管。例如被测光的成分是红光,选用银氧铯阴极光电管就可以得到较高的灵敏度。

2.光电管的光电特性是指光电管阳极电压和入射光频谱不变的条件下,入射光的光

通量Φ与光电流IΦ之间的关系,在光电管阳极电压足够大,使光电管工作在饱和状态

条件下,入射光通量和光电流线性关系。

3.光电管的伏安特性是指在一定光通量照射下,光电管阳极与阴极之间的电压UA

与光电流IΦ之间的关系。光电管在一定光通量照射下,光电管阴极在单位时间内发射一定量的光电子,这些光电子分散在阳极与阴极之间的空间,若在光电管阳极上施加电压UA,则光电子被阳极吸引收集,形成回路中的光电流IΦ。当阳极电压升高,阴极发射的光电子一部分被阳极收集,其余部分仍返回阴极。随着阳极电压的升高,阳极在单位时间内收集到的光电子数增多,光电流IΦ也增加。

如果阳极电压升高到一定数值时,阴极在单位时间内发射的光电子全部被阳极收集,称为饱和状态,以后阳极电压升高,光电流IΦ也不会增加。

光敏电阻是一种电阻器件,光敏电阻中光电导作用的强弱是用其电导的相对变化标志的。禁带宽度较大的半导体材料,在室温下热激发产生的电子-空穴对较少,无光照时的电阻(暗电阻)较大。因此光照引起的附加电导就十分明显,表现出很高的灵敏度。

为了减小潮湿对灵敏度的影响,光敏电阻必须带有严密的外壳封装。光敏电阻灵敏度高,体积小,重量轻,性能稳定,价格便宜,因此在自动化技术中应用广泛。

光敏二极管——PN结可以光电导效应工作,也可以光生伏特效应工作。处于反向偏置的PN结,在无光照时具有高阻特性,反向暗电流很小。当光照时,结区产生电子-空穴对,在结电场作用下,电子向N区运动,空穴向P区运动,形成光电光敏电阻梳状电极流,方向与反向电流一致。光的照度愈大,光电流愈大。由于无光照时的反偏电流很小,一般为纳安数量级,因此光照时的反向电流基本上与光强成正比。

光敏三极管——它可以看成是一个bc结为光敏二极管的三极管。在光照作用下,光敏二极管将光信号转换成电流信号,该电流信号被晶体三极管放大。显然,在晶体管增益为β时,光敏三极管的光电流要比相应的光敏二极管大β倍。

光敏二级管和三极管均用硅或锗制成。由于硅器件暗电流小、温度系数小,又便于用平面工艺大量生产,尺寸易于精确控制,因此硅光敏器件比锗光敏器件更为普通。

光电池——与外电路的连接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把PN结的两端通过外导线短接,形成流过外电路的电流,这电流称为光电池的输出短路电流(IL),其大小与光强成正比;

另一种是开路电压输出,开路电压与光照度之间呈非线性关系;光照度大于1000lx时呈现饱和特性。因此使用时应根据需要选用工作状态。

五实验过程

1)MSComm控件简介

VB6.0对RS232串口编程主要通过MSComm控件来实现。

下面简单介绍一下

MSComm控件为应用程序提供串行通讯功能。控件提供下列两种处理通讯的方式:事件驱动通讯是处理串行端口交互作用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在许多情况下,在事件发生时需要得到通知,例如,在 Carrier Detect (CD) 或Request To Send (RTS) 线上一个字符到达或一个变化发生时。在这些情况下,可以利用 MSComm 控件的 OnComm 事件捕获并处理这些通讯事件,无论何时当 CommEvent属性的值变化时,就产生 OnComm 事件,标志发生了一个通讯事件或一个错误。另一种方法是通过检查 CommEvent属性的值来查询事件和错误。如果应用程序较小,并且是自保持的,这种方法可能是更可取的,它只对某一特定的事件响应。每个使用的 MSComm 控件对应着一个串行端口。如果应用程序需要访问多个串行端口,必须使用多个 MSComm 控件。MSComm 控件主要属性:

CommPort:设置并返回通讯端口号;

Settings:以字符串的形式设置并返回波特率、奇偶校验、数据位、停止位;

PortOpen:设置并返回通讯端口的状态。也可以打开和关闭端口;

Input:从接收缓冲区返回和删除字符;

Output:向传输缓冲区写一个字符串。

2)ADAM模块常用命令介绍

ADAM模块时通过特殊的约定字符来实现相应的操作的,常用的有:

"%010*******" :设置端口,0-100度,科学单位;

"#01" :读串口1数据;

"#02" :读串口2数据;

"$010" :模块自动校准;

"$011" :偏移量校准;

"$012" :读端口信息;

"$01M" :读模块名。

主要程序

低端程序:

1>ADsub.c 的代码如下:

*文件描述:本文件包 /D转换的3个子函数,分别为: * *(1)advalue:获取1路A/D转换结果 unsigned char advalue * *(2)admid:获取中值滤波后的A/D转换结果unsigned char admid * *(3)adave:获取均值滤波后的A/D转换结果unsigned char adave * //[以下为子程序源代码] //[包含头文件]

#include "GP32C.H"

#define COCOBit 7 //转换完成标志位

/*advalue:1路A/D转换函数------------------------------*

*功能:获取通道channel的A/D转换结果

*参数:channel=通道号 *

*返回:该通道的A/D转换结果 *

unsigned char advalue(unsigned char channel)

{ //选取通道号ADCH4-ADCH0=00000-00111

unsigned char tmp;

channel&=0b00011111;

tmp=ADSCR&0b11100000;

tmp=tmp|channel;

ADSCR=tmp;

//取A/D转换结果

while(1)

if((ADSCR&(1<

{tmp=ADR; break;}

return tmp;}

/*admid:1路A/D转换函数(中值滤波)-----------------------*

*功能:获取通道channel中值滤波后的A/D转换结果 *

*参数:channel=通道号 *

*返回:该通道中值滤波后的A/D转换结果 *

unsigned char admid(unsigned char channel)

{ unsigned char i,j,k,tmp;

//取三次A/D转换结果

i=advalue(channel);

j=advalue(channel);

k=advalue(channel);

//从三次A/D转换结果中取中值

if (i>j)

{ tmp=i; i=j; j=tmp;

}

if (k>=j)

tmp=j;

else

if (k>=i) tmp=k;

else tmp=i;

return tmp;

}

/*adave:1路A/D转换函数(均值滤波)---------------------- -*

*功能:对通道channel的A/D转换结果求n次平均值 *

*参数:n=平均次数,channel=通道号 *

*返回:该通道均值滤波后的A/D转换结果 *

unsigned char adave(unsigned char n,unsigned char channel)

{

//求n次A/D转换的平均值

unsigned char i;

unsigned int j;

j=0;

for (i=0;i

j+=admid(channel);

j=j/n;

return (unsigned char)j;

}

<2> ADsub.h的代码如下:

void ADInit(void); //AD初始化

//获取均值滤波后的A/D转换结果

unsigned char adave(unsigned char n,unsigned char channel);

unsigned char advalue(unsigned char channel);//获取1路A/D转换结果

unsigned char admid(unsigned char channel); //获取中值滤波后的A/D转换结果

<3> setup.c的代码如下:

/*_HC08Setup:GP32系统初始化子程序---------------------- *

*功能:系统初始化设置:设置CONFIG1和CONFIG2寄存器 *

CGM的寄存器设置:由外部晶振f=32.768kHz,产生内部 *

总线时钟2.4576MHz * *参数:无 *

返回:无 *

#include "GP32C.h" //映像寄存器地址头文件

void _HC08Setup(void)

{

//初始化CONFIG2

CONFIG2=0b00000001; //SCIBDSRC=1内部总线时钟用作SCI

//时钟;OSCSTOPENB=0在stop模式下

//禁止振荡器工作

//初始化CONFIG1

CONFIG1=0b00111101; //COPD=1 禁止COP模块

//STOP=0 禁止STOP指令

//SSREC=1 32个CGMXCLK周期退出

//STOP模式

//LVI5OR3=1 LVI工作在5V

//LVIPWRD=1 禁止LVI模块电源

//LVIRSTD=1 允许LVI复位信号

//LVISTOP=0 在stop模式下禁止LVI

//COPRS=0 COP溢出范围使用长的时间

PCTL=0x00; //①禁止PLL:清零PLL控制寄存器PCTL PCTL=0x01; //②将P、E写入PTCL,置VCO的参考频率

// 为2

PMSH=0x01; //③将N写入PMSH、PMSL,置VCO的倍

// 频因子为$12C

PMSL=0x2C;

PMRS=0b10000000; //④将L写入PMRS,置VCO的输出频率范

// 围系数为$80

PRDS=0x01; //⑤将R写入PRDS

PCTL|=(1<<5); //⑥置PCTL.PLLON=1,启动PLL电路

PBWC|=(1<<7); //⑦PBWC自动带宽控制位=1,选择自动

// 控制方式

PCTL|=(1<<4); //⑧PCTL.BCS=1,选择PLL电路为时钟源}

高端程序

Option Explicit

Dim i%

Dim ww() As Byte

Dim buf(0 To 1000) As String

Dim x!(51)

Dim sx As Integer

Dim xx As Integer

Dim cn As ADODB.Connection

Dim rs As ADODB.Recordset

Dim bc As Long

Dim cc As Integer

Private Sub Form_Load()

If MSComm1.PortOpen = True Then

MSComm1.PortOpen = False

End If

MSComm1.Settings = "9600,n,8,1"

https://www.doczj.com/doc/d95402683.html,mPort = 1

MSComm1.InputMode = comInputModeText

MSComm1.InputLen = 0

MSComm1.RThreshold = 0

MSComm1.InBufferCount = 0

MSComm1.RThreshold = 1

xx = 0

Set cn = New ADODB.Connection

Set rs = New ADODB.Recordset

cn.Provider = "Microsoft.Jet.OLEDB.4.0"

'cn.Open App.Path + "\wddj.mdb"

'rs.Open "wddjb", cn, adOpenDynamic, adLockOptimistic, adCmdTable ' rs.AddNew

Text1.Text = ""

Text2.Text = ""

i = 0

bc = 1

End Sub

Private Sub Form_Unload(Cancel As Integer)

If MSComm1.PortOpen = True Then

MSComm1.PortOpen = False

End If

End Sub

Private Sub Label4_Click()

Text1.Text = ""

graph1.Cls

buf(1) = 0

buf(2) = 0

buf(3) = 0

buf(4) = 0

buf(5) = 0

buf(6) = 0

buf(7) = 0

buf(8) = 0

buf(9) = 0

buf(10) = 0

buf(11) = 0

buf(12) = 0

buf(13) = 0

buf(14) = 0

buf(15) = 0

buf(16) = 0

buf(17) = 0

buf(18) = 0

buf(19) = 0

buf(20) = 0

buf(21) = 0

buf(22) = 0

buf(23) = 0

buf(24) = 0

buf(25) = 0

buf(26) = 0

buf(27) = 0

buf(28) = 0

buf(29) = 0

buf(30) = 0

buf(31) = 0

buf(32) = 0

buf(33) = 0

buf(34) = 0

Timer1.Enabled = False: Timer2.Enabled = False: Shape1.Visible = True: Shape2.Visible = True

i = 0

graph1.Scale (-100, 100)-(100, -100)

graph1.CurrentX = -95

graph1.CurrentY = 0

graph1.Line (-95, 100)-(-95, -100), RGB(255, 255, 255)

graph1.Line (100, 0)-(-100, 0), RGB(255, 255, 255)

End Sub

Private Sub Label5_Click()

End

End Sub

Private Sub ll_Click()

Form2.Show

End Sub

Private Sub MSComm1_OnComm()

Dim u As Integer

Select Case https://www.doczj.com/doc/d95402683.html,mEvent

Case comEvCD

Case comEvCTS

Case comEvDSR

Case comEvRing

Case comEvReceive

ww = MSComm1.Input

buf(i) = ww(u)

Text1.Text = buf(i)

If Text1.Text > sx Then Timer1.Enabled = True: Timer2.Enabled = False: Shape1.Visible = True: Shape2.Visible = True: Shape2.BackColor = &H808080

If Text1.Text < xx Then Timer2.Enabled = True: Timer1.Enabled = False: Shape1.Visible = True: Shape2.Visible = True

If Text1.Text <= sx And Text1.Text >= xx Then Timer1.Enabled = False: Timer2.Enabled = False: Shape1.Visible = True: Shape2.Visible = True

x(i) = i * 5

If i = 0 Then

graph1.Line (-95, 0)-((x(i) - 90), buf(i)), RGB(255, 255, 255)

Else

graph1.Line ((x(i - 1) - 90), buf(i - 1))-((x(i) - 90), buf(i)), RGB(255, 255, 255)

End If

i = i + 1

If i = 35 Then

i = 0

buf(1) = 0

buf(2) = 0

buf(3) = 0

buf(4) = 0

buf(5) = 0

buf(6) = 0

buf(7) = 0

buf(8) = 0

buf(9) = 0

buf(10) = 0

buf(11) = 0

buf(12) = 0

buf(13) = 0

buf(14) = 0

buf(15) = 0

buf(16) = 0

buf(17) = 0

buf(18) = 0

buf(19) = 0

buf(20) = 0

buf(21) = 0

buf(22) = 0

buf(23) = 0

buf(24) = 0

buf(25) = 0

buf(26) = 0

buf(27) = 0

buf(28) = 0

buf(29) = 0

buf(30) = 0

buf(31) = 0

buf(32) = 0

buf(33) = 0

buf(34) = 0

graph1.Cls

End If

Text2.Text = Now

If bc = 1 Then

rs!cysj = Text2.Text

rs!caz = Text1.Text

rs.Update: bc = bc + 1

Else

rs.AddNew

rs!cysj = Text2.Text

rs!caz = Text1.Text

rs.Update

End If

End Select

End Sub

Private Sub sxwd_Click()

Dim bbb As Integer

Dim str_xx As String

str_xx = InputBox("请设置上限报警温度", "上限报警温度", 30)

If Len(str_xx) > 0 Then

sx = Int(str_xx)

If MSComm1.PortOpen = True Then

MSComm1.PortOpen = False

MSComm1.PortOpen = True

Else

MSComm1.PortOpen = True

End If

Else

bbb = MsgBox("报警温度没有设置,将不能采集数据!", 0, "提示") End If

End Sub

Private Sub Timer1_Timer()

Shape1.Visible = Not Shape1.Visible

Beep

End Sub

Private Sub Timer2_Timer()

Shape2.Visible = Not Shape2.Visible

Beep

End Sub

Private Sub Timer3_Timer()

graph1.Scale (-100, 100)-(100, -100)

graph1.CurrentX = -95

graph1.CurrentY = 0

graph1.Line (-95, 100)-(-95, -100), RGB(255, 255, 255)

graph1.Line (100, 0)-(-100, 0), RGB(255, 255, 255)

End Sub

实验所得图:

六心得体会:

单片机原理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它综合了我们曾经所学的C程序设计和汇编语言等重要课程,是以MCU为核心的嵌入式应用技术。课程设计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锻炼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是对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具体训练和考察过程.随着科学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当今计算机应用在生活中可以说得是无处不在。因此作为二十一世纪的大学来说掌握计算机开发技术是十分重要的。经过这两个星期的上机实践学习,使我单片机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在不长的时间里我明白了,不仅仅是要重视,而且要通过不断的上机操作才能更好地学习单片机原理。在课程设计这两个星期里,我认识到我有很多不足得地方。首先,还是以为以前汇编学的不是很扎实,所以一些汇编程序不是很容易理解,因此看起来更费力。其次,现在普遍的动手能力不足,拿到了题目往往不知道向什么方向去做。后来我通过大量的上机实验,通过翻阅很多书籍,和老师的指导以及同学的讨论下,在克服了重重的困难后,终于成功的运行了课程设计所要求做的温度传感器的采样。

通过这次的程序设计,我懂得了无论什么事都要去做才会发现问题,才有可能去解决问题。对知识的学习,不能浅尝辄止,要深入去学习,去了解,这样才会有所收获。有许多东西,许多事,不是想像中的那么容易,不去实践,永远也不会有提高,尤其是学习计算机。同时,在这次课程设计的过程中,我认识到学好计算机要重视实践操作,不仅仅是学习单片机原理,还是其它的课程,以及其它的计算机方面的知识都要重在实践,不能只是学习和重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所以日后在学习过程中,我会更加注视实践操作,使自己更好地学好计算机这门课程。

七参考文献:

[1] 周六顺,基于VB编程的微机温度采集系统设计,化工设计通讯,

2002.028(003)47-48;

[3] 李时惠,计算机多点温度采集系统的设计与现实,计算技术与自动化,2001.020(001),71-74;

[4] ADAM采集模块使用手册,研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5] Microsoft Corporation 微软(中国)有限公司,北京希望电脑公1998.01;

[6] 范逸之,陈立元,Visual Basic与RS-232串行通讯控制(最新版),中国青年出

版社,2002.01.

[7]《嵌入式系统设计与开发》主编:马文华科学出版社2006.9

嵌入式课程设计温度传感器-课程设计(1)

@ 嵌入式系统原理与应用 课程设计 —基于ARM9的温度传感器· 学号:01** 班级:**************1班 姓名:李* 指导教师:邱* 、

课程设计任务书 班级: ************* 姓名: ***** 设计周数: 1 学分: 2 指导教师: 邱选兵 $ 设计题目: 基于ARM9的温度传感器 设计目的及要求: 目的: 1.熟悉手工焊锡的常用工具的使用及其维护与修理。 2.基本掌握手工电烙铁的焊接技术,能够独立的完成简单电子产品的安装与焊 接。熟悉电子产品的安装工艺的生产流程。 3.熟悉印制电路板设计的步骤和方法,熟悉手工制作印制电板的工艺流程,能 够根据电路原理图,元器件实物设计并制作印制电路板。 4.* 5.熟悉常用电子器件的类别、型号、规格、性能及其使用范围,能查阅有关的 电子器件图书。 6.能够正确识别和选用常用的电子器件,并且能够熟练使用普通万用表和数字 万用表。 7.掌握和运用单片机的基本内部结构、功能部件、接口技术以及应用技术。 8.各种外围器件和传感器的应用; 9.了解电子产品的焊接、调试与维修方法。 要求: 1.学生都掌握、单片机的内部结构、功能部件,接口技术等技能; 2.根据题目进行调研,确定实施方案,购买元件,并绘制原理图,焊接电路板, 调试程序; 3.} 4.焊接和写汇编程序及调试,提交课程设计系统(包括硬件和软件);. 5.完成课程设计报告 设计内容和方法:使用温度传感器PT1000,直接感应外部的温度变化。使用恒流源电路,保证通过PT1000的电流相等,根据PT1000的工作原理与对应关系,得到温度与电阻的关系,将得到的电压放大20倍。结合ARM9与LCD,将得到的

基于DS18B20的温度采集显示系统的设计

《单片机技术》课程设计任务书(三) 题目:基于DS18B20的温度采集显示系统的设计 一、课程设计任务 传统的温度传感器,如热电偶温度传感器,具有精度高,测量范围大,响应快等优点。但由于其输出的是模拟量,而现在的智能仪表需要使用数字量,有些时候还要将测量结果以数字量输入计算机,由于要将模拟量转换为数字量,其实现环节就变得非常复杂。硬件上需要模拟开关、恒流源、D/A转换器,放大器等,结构庞大,安装困难,造价昂贵。新兴的IC温度传感器如DS18B20,由于可以直接输出温度转换后的数字量,可以在保证测量精度的情况下,大大简化系统软硬件设计。这种传感器的测温范围有一定限制(大多在-50℃~120℃),多适用于环境温度的测量。DS18B20可以在一根数据线上挂接多个传感器,只需要三根线就可以实现远距离多点温度测量。 本课题要求设计一基于DS18B20的温度采集显示系统,该系统要求包含温度采集模块、温度显示模块(可用数码管或液晶显示)和键盘输入模块及报警模块。所设计的系统可以从键盘输入设定温度值,当所采集的温度高于设定温度时,进行报警,同时能实时显示温度值。 二、课程设计目的 通过本次课程设计使学生掌握:1)单总线温度传感器DS18B20与单片机的接口及DS18B20的编程;2)矩阵式键盘的设计与编程;3)经单片机为核心的系统的实际调试技巧。从而提高学生对微机实时控制系统的设计和调试能力。 三、课程设计要求 1、要求可以从键盘上接收温度设定值,当所采集的温度高于设定值时,进行报警(可以是声音报警,也可是光报警) 2、能实时显示温度值,若用Proteus做要求保留一位小数; 四、课程设计内容 1、人机“界面”设计; 2、单片机端口及外设的设计; 3、硬件电路原理图、软件清单。 五、课程设计报告要求 报告中提供如下内容:

课程设计报告模板)

课程设计报告模板()

————————————————————————————————作者: ————————————————————————————————日期: ?

课程设计(论文)任务书 软件学院软件+电商专业09级(2)班 一、课程设计(论文)题目基本模型机设计与实现 二、课程设计(论文)工作自2011年6月 20 日起至2011年 6月 24日止。 三、课程设计(论文) 地点: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室(5#301) 四、课程设计(论文)内容要求: 1.课程设计的目的 通过课程设计的综合训练,在掌握部件单元电路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整机 概念。培养学生实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动手能力,最终目标是想通过课程设计的形式,帮助学生系统掌握该门课程的主要内容,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2.课程设计的任务及要求 1)基本要求? (1)课程设计前必须根据课程设计题目认真查阅资料; (2)实验前准备好实验程序及调试时所需的输入数据; (3)实验独立认真完成; (4)对实验结果认真记录,并进行总结和讨论。 2)课程设计论文编写要求 (1)按照书稿的规格撰写打印课设论文 (2)论文包括目录、绪论、正文、小结、参考文献、附录等 (3)正文中要有问题描述、实验原理、设计思路、实验步骤、调试过程与遇到问题的解决方法、总结和讨论等 (4)课设论文装订按学校的统一要求完成 3)课设考核 从以下几方面来考查:

(1)出勤情况和课设态度; (2)设计思路; (3)代码实现; (4)动手调试能力; (5)论文的层次性、条理性、格式的规范性。 4)参考文献 [1]王爱英.计算机组成与结构[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 [2] 王爱英. 计算机组成与结构习题详解与实验指导[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 5)课程设计进度安排 内容天数地点 构思及收集资料1图书馆 实验与调试 3 实验室 撰写论文 1 图书馆 6)任务及具体要求 设计实现一个简单的模型机,该模型机包含若干条简单的计算机指令,其中至少包括输入、输出指令,存储器读写指令,寄存器访问指令,运算指令,程序控制指令。学生须根据要求自行设计出这些机器指令对应的微指令代码,并将其存放于控制存储器,并利用机器指令设计一段简单机器指令程序。将实验设备通过串口连接计算机,通过联机软件将机器指令程序和编写的微指令程序存入主存中,并运行此段程序,通过联机软件显示和观察该段程序的运行,验证编写的指令和微指令的执行情况是否符 合设计要求,并对程序运行结果的正、误分析其原因。 学生签名: 亲笔签名 2011年6月20 日 课程设计(论文)评审意见 (1)设计思路:优( )、良()、中( )、一般()、差( ); (2)代码实现:优()、良()、中()、一般()、差();

温度传感器实验

实验二(2)温度传感器实验 实验时间 2017.01.12 实验编号 无 同组同学 邓奡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各种温度传感器(热电偶、铂热电阻、PN 结温敏二极管、半导体热敏电阻、集成温度传感器)的测温原理; 2、掌握热电偶的冷端补偿原理; 3、掌握热电偶的标定过程; 4、了解各种温度传感器的性能特点并比较上述几种传感器的性能。 二、实验原理 1、热电偶测温原理 由两根不同质的导体熔接而成的,其形成的闭合回路叫做热电回路,当 两端处于不同温度时回路产生一定的电流,这表明电路中有电势产生,此电势即为热电势。 试验中使用两种热电偶:镍铬—镍硅(K 分度)、镍铬—铜镍(E 分度)。图2.3.5所示为热电偶的工作原理,图中:T 为热端,0T 为冷端,热电势为)()(0T E T E E AB AB t -=。 热电偶冷端温度不为0℃时(下式中的1T ),需对所测热电势进行修正,修正公式为:),(),(),(0110T T E T T E T T E +=,即: 实际电动势+测量所得电动势+温度修正电势 对热电偶进行标定时,以K 分度热电偶作为标准热电偶来校准E 分度热 电偶。 2、铂热电阻 铂热电阻的阻值与温度的关系近似线性,当温度在C 650T C 0?≤≤?时,

)1(20BT AT R R T ++=, 式中:T R ——铂热电阻在T ℃时的电阻值 0R ——铂热电阻在0℃时的电阻值 A ——系数(=C ??/103.96847-31) B ——系数(= C ??/105.847--71) 3、PN 结温敏二极管 半导体PN 结具有良好的温度线性,PN 结特性表达公式为: γln be e kT U =?, 式中,γ为与PN 结结构相关的常数; k 为波尔兹曼常数,K J /1038.1k 23-?=; e 为电子电荷量,C 1910602.1e -?=; T 为被测物体的热力学温度(K )。 当一个PN 结制成后,当其正向电流保持不变时,PN 结正向压降随温度 的变化近似于线性,大约以2mV/℃的斜率随温度下降,利用PN 结的这一特性可以进行温度的测量。 4、热敏电阻 热敏电阻是利用半导体的电阻值随温度升高而急剧下降这一特性制成的 热敏元件,灵敏度高,可以测量小于0.01℃的温差变化。 热敏电阻分为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PTC 、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NTC 和在 某一特定温度下电阻值发生突然变化的临界温度电阻器CTR 。 实验中使用NTC ,热敏电阻的阻值与温度的关系近似符合指数规律,为:)11(00e T T B t R R -=。式中: T 为被测温度(K),16.273t +=T 0T 为参考温度(K),16.27300+=t T T R 为温度T 时热敏电阻的阻值 0R 为温度0T 时热敏电阻的阻值 B 为热敏电阻的材料常数,由实验获得,一般为2000~6000K 5、集成温度传感器 用集成工艺制成的双端电流型温度传感器,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按1uA/K 的恒定比值输出与温度成正比的电流,通过对电流的测量即可知道温度值(K 氏温度),经K 氏-摄氏转换电路直接得到摄氏温度值。

温度传感器课程设计

: 温度传感器课程设计报告 专业:电气化 年级: 13-2 学院:机电院 { 姓名:崔海艳 学号:35 … ^ -- 目录

1 引言 (3) 2 设计要求 (3) 3 工作原理 (3) 4 方案设计 (4) … 5 单元电路的设计和元器件的选择 (6) 微控制器模块 (6) 温度采集模块 (7) 报警模块 (9) 温度显示模块 (9) 其它外围电路 (10) 6 电源模块 (12) 7 程序设计 (13) — 流程图 (13) 程序分析 (16) 8. 实例测试 (18) 总结 (18) 参考文献 (19) \

。 1 引言 传感器是一种有趣的且值得研究的装置,它能通过测量外界的物理量,化学量或生物量来捕捉知识和信息,并能将被测量的非电学量转换成电学量。在生活中它为我们提供了很多方便,在传感器产品中,温度传感器是最主要的需求产品,它被应用在多个方面。总而言之,传感器的出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生活因使用传感器也变得多姿多彩。 温度控制系统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如家电、汽车、材料、电力电子等,常用的控制电路根据应用场合和所要求的性能指标有所不同,在工业企业中,如何提高温度控制对象的运行性能一直以来都是控制人员和现场技术人员努力解决的问题。这类控制对象惯性大,滞后现象严重,存在很多不确定的因素,难以建立精确的数学模型,从而导致控制系统性能不佳,甚至出现控制不稳定、失控现象。传统的继电器调温电路简单实用,但由于继电器动作频繁,可能会因触点不良而影响正常工作。控制领域还大量采用传统的PID控制方式,但PID控制对象的模型难以建立,并且当扰动因素不明确时,参数调整不便仍是普遍存在的问题。而采用数字温度传感器DS18B20,因其内部集成了A/D转换器,使得电路结构更加简单,而且减少了温度测量转换时的精度损失,使得测量温度更加精确。数字温度传感器DS18B20只用一个引脚即可与单片机进行通信,大大减少了接线的麻烦,使得单片机更加具有扩展性。由于DS18B20芯片的小型化,更加可以通过单跳数据线就可以和主电路连接,故可以把数字温度传感器DS18B20做成探头,探入到狭小的地方,增加了实用性。更能串接多个数字温度传感器DS18B20进行范围的温度检测 2 设计要求

课程设计报告【模板】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设计题目:直流稳压电源设计 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班级电信092 学号 200916022230 学生姓名夏惜 指导教师王瑞 设计时间2010-2011学年上学期 教师评分 2010年月日

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院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目录 1.概述 (2) 1.1直流稳压电源设计目的 (2) 1.2课程设计的组成部分 (2) 2.直流稳压电源设计的内容 (4) 2.1变压电路设计 (4) 2.2整流电路设计 (4) 2.3滤波电路设计 (8) 2.4稳压电路设计 (9) 2.5总电路设计 (10) 3.总结 (12) 3.1所遇到的问题,你是怎样解决这些问题的12 3.3体会收获及建议 (12) 3.4参考资料(书、论文、网络资料) (13) 4.教师评语 (13) 5.成绩 (13)

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院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1.概述 电源是各种电子、电器设备工作的动力,是自动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直流稳压电源是应用极为广泛的一种电源。直流稳压电源是常用的电子设备,它能保证在电网电压波动或负载发生变化时,输出稳定的电压。一个低纹波、高精度的稳压源在仪器仪表、工业控制及测量领域中有着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直流稳压电源通常由变压器、整流电路、滤波电路、稳压控制电路所组成,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性能稳定可等优点,电压从零起连续可调,可串联或关联使用,直流输出纹波小,稳定度高,稳压稳流自动转换、限流式过短路保护和自动恢复功能,是大专院校、工业企业、科研单位及电子维修人员理想的直流稳压电源。适用于电子仪器设备、电器维修、实验室、电解电镀、测试、测量设备、工厂电器设备配套使用。几乎所有的电子设备都需要有稳压的电压供给,才能使其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家用电器中的电视机、音响、电脑尤其是这样。电网电压时高时低,电子设备本身耗供电造成不稳定因家。解决这个不稳定因素的办法是在电子设备的前端进行稳压。 直流稳压电源广泛应用于国防、科研、大专院校、实验室、工矿企业、电解、电镀、充电设备等的直流供电。 1.1直流稳压电源设计目的 (1)、学习直流稳压电源的设计方法; (2)、研究直流稳压电源的设计方案; (3)、掌握直流稳压电源的稳压系数和内阻测试方法。 1.2课程设计的组成部分 1.2.1 设计原理

单片机课程设计——温度采集电路

单片机课程设计报告 ————温度采集电路设计与仿真 一、设计目的 1、通过单片机课程设计,熟练掌握C语言与汇编语言的编程方法,将理论联系到实践中去,提高我们的动脑和动手的能力。 2、通过数字采集与控制系统的设计,掌握如何采集数据并在LCD上显示采集的数据合如何控制电机的使用方法,和简单程序的编写,最终提高我们的逻辑抽象能力。 二、设计任务和要求 任务:设计一个能够采集数据和控制电机的系统. 具体要求: (1)通过I/O口扩展5个按键 (2)单片机的P口外接8个拨码开关,作为8位数据输入 (3)通过I/O口外接DS18B20温度传感器,进行温度采集 (4)外接一步进电机,作为控制部分 (5)外接一LCM1602液晶屏,进行数据显示 (6)在PROTEUS软件中设计实现上述功能的电路,然后编写源程序实现如下功能: 按下按键“1”时在液晶屏上显示“DAN PIAN JI KE CHENG SHE JI”。 按下按键“2”时在液晶屏上显示自己的学号和姓名(拼音)。 按下按键“3”时进行温度采集并显示在液晶屏上。 按下按键“4”时通过拨码开关采集8位数据并显示在液晶屏上,数据大于200控制步进电机反转,小于50步进电机正转。 按下按键“5”时步进电机停止转动。 三、设计原理分析 1、显示“DAN PIAN JI KE CHENG SHE JI”与自己的学号和姓名(拼音)直接定义字符串然后送入1602LCD显示。 2、采集温度通过DS18B20温度传感器将采集的温度通过硬件电路转送入单片机内部,单片机内部将采集的温度转换成字符串然后送入1602LCD显示。 3、通过控制ULN2003来控制电机的正反转。(ULN2003是另一款电机脉冲分配芯片,由于其结构简单,价格低廉,而且无需外接功率放大电路,因此也常用来作为步进电机的驱动芯片)。 4、该电路系统采用“一线总线”数字传感器DS18B20实现温度的采集,采用液晶显示器进行数据显示。首先启动Proteus并从Proteus元件库中选择需要的元件绘制电路图并设置相应元件的参数值。 5、电路绘制完成以后,打开KeilμVision 2新建一个项目,命名为cewen.uv2。选择Project 菜单下的Select Device forTarget选择A T89C51。然后单击Project菜单下的Optionfor Target ‘Target1’项,选择Debug,使用Proteus VSM Em-ulator仿真。然后新建一个源文件cewen.c,

课程设计报告(模板)

《地震勘探课程设计》 报告 院系 班级 学生 学号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2014年3月12日 长江大学工程技术学院

目录 一、课程设计目的 (3) 二、课程设计的容 (3) 三、课程设计原理 (3) 四、工区数据 (4) 五、课程设计步骤 (5) 1、建立工区 (5) 2、资料加载 (8) 3、层位标定和层位追踪 (10) 4、断层解释 (13) 5、构造图绘制 (14) 六、心得体会 (15)

一、课程设计目的 地震勘探解释课程设计是我们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和资源勘查工程专业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的实践性训练环节,通过上机实际操作,训练我们对地震资料进行常规构造解释的实际能力,最终使我们达到:学会利用地震解释软件来进行地震数据的加载,地震层位的标定,地震层位的追踪对比,在地震资料上分析和解释各种断层,以及地震构造图的编制方法。同时,还要学会综合地震地质资料对构造解释结果进行分析,进而对含油气有利地带进行评价和预测,最终编制成果报告。 二、课程设计的容 本次课程设计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具体表现,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通过对地震资料解释软件Discovery的使用,追踪解释层位数据;二、通过surfer软件学习成图。使学生对地震常用的解释软件有一个初步的认识,能为毕业后从事地震勘探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地震解释课程设计是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的实践性训练环节。通过实验主要训练学生对地震资料进行常规构造解释的实际能力,具体要使学生达到: 1.了解人机联作的基本知识; 2.初步学会地震解释软件的操作流程(工区建立、资料加载、合成记录制作、层位标定、层位追踪、断层解释、断点组合); 3. 进一步巩固和掌握地震资料解释的基本功; 4.初步学会地震成果的地质分析; 5.初步学会编写地震资料解释文字报告;

大学物理实验-温度传感器实验报告

关于温度传感器特性的实验研究 摘要:温度传感器在人们的生活中有重要应用,是现代社会必不可少的东西。本文通过控制变量法,具体研究了三种温度传感器关于温度的特性,发现NTC电阻随温度升高而减小;PTC电阻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但两者的线性性都不好。热电偶的温差电动势关于温度有很好的线性性质。PN节作为常用的测温元件,线性性质也较好。本实验还利用PN节测出了波 尔兹曼常量和禁带宽度,与标准值符合的较好。 关键词:定标转化拟合数学软件 EXPERIMENTAL RESEARCH ON THE NATURE OF TEMPERATURE SENSOR 1.引言 温度是一个历史很长的物理量,为了测量它,人们发明了许多方法。温度传感器通过测温元件将温度转化为电学量进行测量,具有反应时间快、可连续测量等优点,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一定的研究。作者对三类测温元件进行了研究,分别得出了电阻率、电动势、正向压降随温度变化的关系。 2.热电阻的特性 2.1实验原理 2.1.1Pt100铂电阻的测温原理 和其他金属一样,铂(Pt)的电阻值随温度变化而变化,并且具有很好的重现性和稳定性。利用铂的此种物理特性制成的传感器称为铂电阻温度传感器,通常使用的铂电阻温度传感器零度阻值为100Ω(即Pt100)。铂电阻温度传感器精度高,应用温度范围广,是中低温区(-200℃~650℃)最常用的一种温度检测器,本实验即采用这种铂电阻作为标准测温器件来定标其他温度传感器的温度特性曲线,为此,首先要对铂电阻本身进行定标。 按IEC751国际标准,铂电阻温度系数TCR定义如下: TCR=(R100-R0)/(R0×100) (1.1) 其中R100和R0分别是100℃和0℃时标准电阻值(R100=138.51Ω,R0=100.00Ω),代入上式可得到Pt100的TCR为0.003851。 Pt100铂电阻的阻值随温度变化的计算公式如下: Rt=R0[1+At+B t2+C(t-100)t3] (-200℃

温度传感器课程设计

温度传感器课程设计报告 专业:电气化___________________ 年级:13-2 学院:机电院 姓名:崔海艳 ______________ 学号:8021209235 目录 1弓I言................................................................... ..3

2设计要求................................................................. ..3 3工作原理................................................................. ..3 4 方案设计 ................................................................ ..4 5单元电路的设计和元器件的选择.............................................. ..6 5.1微控制器模块........................................................... .6 5.2温度采集模块...................................................... .. (7) 5.3报警模块.......................................................... .. (9) 5.4 温度显示模块..................................................... .. (9) 5.5其它外围电路........................................................ (10) 6 电源模块 (12) 7程序设计 (13) 7.1流程图............................................................... (13) 7.2程序分析............................................................. ..16 8.实例测试 (18) 总结.................................................................... ..18 参考文献................................................................ ..19

专业课程设计温度的采集与控制(软件)2

专业课程设计说明书课程设计名称:专业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题目:温度的采集与控制(2)学院名称:信息工程学院 专业:电子信息工程班级: 学号:姓名: 评分:教师: 20 年月日

专业课程设计任务书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分散1周第17 周- 19 周集中

摘要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温度测量控制系统在工业、农业及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一个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它对人们的生活具有很大的影响,所以温度采集控制系统的设计与研究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次设计的目的在于学习基于51单片机的温度采集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流程。本设计采用单片机作为数据处理与控制单元,为了进行数据处理,单片机控制数字温度传感器,把温度信号通过单总线从温度传感器传递到单片机上。单片机数据处理之后,发出控制信息改变报警和控制执行模块的状态,同时将当前温度信息发送到LED进行显示。本系统可以实现温度信号采集与显示,通过进行温度数据的运算处理,发出控制信号达到控制蜂鸣器和继电器的目的。 关键词:温度温度采集温度控制

目录 第一章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 (1) 1.1 设计要求 (1) 1.2 系统组成 (1) 1.3 工作原理 (1) 第二章硬件电路设计 (2) 2.1 温度转换电路 (2) 2.2 A/D转换电路 (2) 2.3 控制电路 (3) 2.4 单片机最小系统 (3) 第三章软件设计 (5) 3.1 主程序流程图 (5) 3.2 7279初始化程序INIT7279 (6) 3.3 发送字节程序STFS (7) 3.4 延时程序 (9) 3.5 中断程序 (10) 3.6 AD采样程序 (12) 3.7 数值转换程序 (13) 3.8 7279送显程序 (14) 第四章实验、调试和测试结果分析 (16) 4.1 主要仪器和工具 (16) 4.2 调试过程及测试结果 (16) 结论 (18) 参考文献 (19) 附录 (20)

课程设计报告模版

课程设计报告模版

《城市排水处理》 课程设计报告 系别:城市建设系 专业班级:给水排水0601班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段泽琪 (课程设计时间: 6月15日—— 6月19日) 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

目录 1.课程设计目的 (1) 2.课程设计题目描述和要求 (1) 3.课程设计报告内容 (3) 3.1污水处理工艺方案比较 (3) 3.2主要污水处理构筑物选型 (6) 3.3污水处理构筑物的主要设计参数 (7) 3.4污水处理辅助构筑物设计 (8) 3.5污水处理厂平面布置设计 (8) 3.6 污水处理厂高程布置设计 (9) 3.7 设计计算………………………………………………………………………

10 4.总结……………………………………………………………………………页码 参考文献…………………………………………………………………………页码 (要求:目录题头用三号黑体字居中书写,隔行书写目录内容。目录中各级题序及标题用小四号黑体)

1. 课程设计目的 (1) 经过污水处理厂课程设计,巩固学习成果,加深对《水污染控制》课程内容的学习与理解,使学生学习使用规范、手册与文献资料,进一步掌握设计原则、方法等步骤,达到巩固、消化课程的主要内容; (2) 锻炼独立工作能力,对污水处理厂的主体构筑物、辅助设施、计量设备及污水厂总体规划、管道系统做到一般的技术设计深度,培养和提高计算能力、设计和绘图水平; (3) 在教师指导下,基本能独立完成一个中、小型污水处理厂工艺设计,锻炼和提高学生分析及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 2.课程设计题目描述和要求 2.1 设计题目描述 (1) 设计题目 某城市污水处理厂工艺初步设计。 (2) 设计内容 根据任务书所给定的资料,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专业基础和专业知识,设计一个中小型污水处理厂。 ①确定污水处理方法和工艺流程; ②选择各种处理构筑物形式,并进行工艺设计计算(计算书中要附计算草图); ③估算各辅助构筑物的平面尺寸; ④进行污水厂平面布置和高程布置。

数字式温度计设计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设计名称:单片机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题目:数字式温度计的设计学院名称:电气信息学院 专业班级:15电力(3)班 学生学号:1504200623 学生姓名:曾高 学生成绩: 指导教师:易先军 课程设计时间:2017.10.30 至2017.11.5

格式说明(打印版格式,手写版不做要求) (1)任务书三项的内容用小四号宋体,1.5倍行距。 (2)目录(黑体,四号,居中,中间空四格),内容自动生成,宋体小四号。 (3)章的标题用四号黑体加粗(居中排)。 (4)章以下的标题用小四号宋体加粗(顶格排)。 (5)正文用小四号宋体,1.5倍行距;段落两端对齐,每个段落首行缩进两个字。 (6)图和表中文字用五号宋体,图名和表名分别置于图的下方和表的上方,用五号宋体(居中排)。(7)页眉中的文字采用五号宋体,居中排。页眉统一为:武汉工程大学本科课程设计。 (8)页码:封面、扉页不占页码;目录采用希腊字母Ⅰ、Ⅱ、Ⅲ…排列,正文采用阿拉伯数字1、2、3…排列;页码位于页脚,居中位置。 (9)标题编号应统一,如:第一章,1,1.1,……;论文中的表、图和公式按章编号,如:表1.1、表1.2……;图1.2、图1.2……;公式(1.1)、公式(1.2)。

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课程设计的任务和基本要求 (一)设计任务(从“单片机课程设计题目”汇总文档中任选1题,根 据所选课题的具体设计要求来填写此栏) 1. 用DS18B20设计一款能够显示当前温度值的温度计; 2. 通过切换按钮可以切换华氏度和摄氏度显示; 3. 测量精度误差在正负0.5摄氏度以内。 (二)基本要求 1.有硬件结构图、电路图及文字说明; 2.有程序设计的分析、思路说明; 3.有程序流程框图、程序代码及注释说明; 4.完成系统调试(硬件系统可以借助实验装置实现,也可在Proteus 软件中仿真模拟); 5.有程序运行结果的截屏图片。

温度传感器课程设计报告1

温度传感器的特性及应用设计 集成温度传感器是将作为感温器件的晶体管及其外围电路集成在同一芯片上的集成化温度传感器。这类传感器已在科研,工业和家用电器等方面、广泛用于温度的精确测量和控制。 1、目的要求 1.测量温度传感器的伏安特性及温度特性,了解其应用。 2.利用AD590集成温度传感器,设计制作测量范围20℃~100℃的数字显示测温装置。 3.对设计的测温装置进行定标和标定实验,并测定其温度特性。 4.写出完整的设计实验报告。 2、仪器装置 AD590集成温度传感器、变阻器、导线、数字电压表、数显温度加热设备等。 3、实验原理 AD590 R=1KΩ E=(0-30V)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 ㈠测量伏安特性――确定其工作电压范围 ⒈按图摆好仪器,并用回路法连接好线路。 ⒉注意,温度传感器内阻比较大,大约为20MΩ左右,电源电 压E基本上都加在了温度传感器两端,即U=E。选择R4=1KΩ,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电流I=V/R4=V(mV)/1KΩ=│V│(μA)。

⒊在0~100℃的范围内加温,选择0.0 、10.0、20.0……90.0、100.0℃,分别测量在0.0、1.0、2.0……25.0、30.0V时的输出电流大小。填入数据表格。 ⒋根据数据,描绘V~I特性曲线。可以看到从3V到30V,基本是一条水平线,说明在此范围内,温度传感器都能够正常工作。 ⒌根据V~I特性曲线,确定工作电压范围。一般确定在5V~25V为额定工作电压范围。 ㈡测量温度特性――确定其工作温度范围 ⒈按图连接好线路。选择工作电压为10V,输出电流为I=V/R4=V(mV)/1KΩ=│V│(μA)。 ⒉升温测量:在0~100℃的范围内加热,选择0.0 、10.0、 20.0……90.0、100.0℃时,分别同时测量输出电流大小。将数据填入数据表格。 注意:一定要温度稳定时再读输出电流值大小。由于温度传感器的灵敏度很高,大约为k=1μA/℃,所以,温度的改变量基本等于输出电流的改变量。因此,其温度特性曲线是一条斜率为k=1的直线。 ⒊根据数据,描绘I~T温度特性曲线。 ⒋根据I~T温度特性曲线,求出曲线斜率及灵敏度。 ⒌根据I~T温度特性曲线,在线性区域内确定其工作温度范围。 ㈢实验数据: ⒈温度特性

基于单片机的数字温度计设计课程设计

摘要 温度的检测与控制是工业生产过程中比较典型的应用。本设计以AT89C52单片机为核心,采用DS18B20温度传感器检测温度,由温度采集、温度显示,温度报警等功能模块组成。基于题目基本要求,本系统对温度采集和温度显示系统行了重点设计。本系统大部分功能能由软件实现,吸收了硬件软件化的思想。实际操作时,各功能在开发板上也能完美实现。本系统实现了要求的基本功能,其余发挥部分也能实现。 关键字:AT89C52单片机、DS18B20温度传感器、数码管显示、温度采集

目录 一.绪论 .............................................................................................................

二.设计目的..................................................................................................... 三.设计要求..................................................................................................... 四.设计思路..................................................................................................... 五.系统的硬件构成及功能................................................................. 5.1主控制器............................................................................................... 5.2显示电路............................................................................................... 5.3温度传感器.......................................................................................... 六.系统整体硬件电路................................................................................. 七.系统程序设计 .......................................................................................... 八.测量及其结果分析 ................................................................................... 九.设计心得体会............................................................................................ 十.参考文献..................................................................................................... 附录1 源程序 附录2 元件清单及PCB图 一.绪论

单片机课程设计报告模板

单片机系统课程设计报告 专业:自动化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2011 年 3 月17 日

目录 1 设计任务和性能指标 (3) 1.1设计任务............................................................................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设计方案 (4) 2.1任务分析 (4) 2.2方案设计 (4) 3 系统硬件设计 (5) 3.1时钟的电路设计 (5) 3.2复位电路设计 (5) 3.3灯控电路设计 (5) 3.4倒计时电路设计 (6) 3.5按键控制电路设计 (7) 4 系统软件设计 (8) 4.11秒定时 (8) 4.2定时程序流程 (8) 4.3交通灯的设计流程图 (9) 4.4定时器0与中断响应 (10) 5 仿真及性能分析 (10) 5.1仿真结果图 (11) 5.2仿真结果与分析 (12) 6 心得体会 (13) 参考文献 (14) 附录1 系统原理图 (15) 附录2 系统PCB图 .................................................................. 错误!未定义书签。附录3 程序清单 (17)

1.1设计任务 利用单片机完成交通信号灯控制器的设计,该交通信号灯控制器由一条主干道和一条支干道汇合成十字路口,在每个入口处设置红、绿、黄三色信号灯,红灯亮禁止通行,绿灯亮允许通行,黄灯亮则给行驶中的车辆有时间停在禁行线外。用红、绿、黄发光二极管作信号灯。如图5.1所示。设东西向为主干道,南北为支干道。 图5.1 交通灯示意图 1. 基本要求 (1) 主干道处于常允许通行的状态,支干道有车来时才允许通行。主干 道亮绿灯时,支干道亮红灯;支干道亮绿灯时,主干道亮红灯。 (2) 主、支干道均有车时,两者交替允许通行,主干道每次放行30秒, 支干道每次放行20秒,设立30秒、20秒计时、显示电路。 (3) 在每次由绿灯亮到红灯亮的转换过程中,要亮5秒黄灯作为过渡。 黄灯亮时,原红灯按1Hz 的频率闪烁。 (4) 要求主支干道通行时间及黄灯亮的时间均可在0~99秒内任意设置。 2. 选做 (1) 可设置紧急按钮,在出现紧急情况时可由交警手动实现全路口车辆 禁行而行人通行状态,即主干道和支干道均为红灯亮。 (2) 实现绿波带。所谓‘绿波带’,是指在一定路段,只要按照规定时速, 就能一路绿灯畅行无阻。“绿波带”将根据道路车辆行驶的速度和路口间的距离,自动设置信号灯的点亮时间差,以保证车辆从遇到第一个绿灯开始,只要按照规定速度行驶,之后遇到的信号灯将全是绿灯。 南 北 东 西

数电课程设计-温度计实验报告(提交版)

一、设计项目名称 温度采集显示系统硬件与软件设计 二、设计内容及要求 1,根据设计要求,完成对单路温度进行测量,并用数码管显示当前温度值系统硬件设计,并用电子CAD软件绘制出原理图,编辑、绘制出PCB印制版。 要求: (1)原理图中元件电气图形符号符合国家标准; (2)整体布局合理,注标规范、明确、美观,不产生歧义。 (3)列出完整的元件清单(标号、型号及大小、封装形式、数量) (4) 图纸幅面为A4。 (4)布局、布线规范合理,满足电磁兼容性要求。 (5)在元件面的丝印层上,给出标号、型号或大小。所有注释信息(包括标号、型号及说明性文字)要规范、明确,不产生歧义。 2.编写并调试驱动程序。 功能要求: (1)温度范围0-100℃。 (2)温度分辨率±1℃。 (3)选择合适的温度传感器。 3.撰写设计报告。 提示:可借助“单片机实验电路板”实现或验证软件、硬件系统的可靠性。 温度传感器 摘要:温度的检测与控制是工业生产过程中比较典型的应用之一,随着传感器在生产和生活中的更加广泛的应用,利用新型单总线式数字温度传感器 实现对温度的测试与控制得到更快的开发,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单 片机技术已经普及到我们生活,工作,科研,各个领域。一种数字式温 度计以数字温度传感器DS18B20作感温元件,它以单总线的连接方式, 使电路大大的简化。传统的温度检测大多以热敏电阻为传感器,这类传 感器可靠性差,测量温度准确率低且电路复杂。因此,本温度计摆脱了 传统的温度测量方法,利用单片机STC89C52对传感器进行控制。这样

易于智能化控制。 关键词:数字测温;温度传感器DS18B20;单片机STC89C52; 一.概述 传感器从功能上可分为雷达传感器、电阻式传感器、电阻应变式传感器、压阻式传感器、热电阻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光敏传感器、湿度传感器、生物传感器、位移传感器、压力传感器、超声波测距离传感器等,本文所研究的是温度传感器。 温度传感器是最早开发,应用最广泛的一类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是利用物质各种物理性质随温度变化的规律把温度转换为电量的传感器。这些呈现规律性变化的物理性质主要有半导体。温度传感器是温度测量仪表的核心部分,品种繁多。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测温系统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在工业、环境监测、医疗、家庭多方面均有应用。从而使得现代温度传感器的发展。微型化、集成化、数字化正成为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二.硬件设计 1.DS18B20 DS1820 单线数字温度计特性 ? 独特的单线接口仅需一个端口引脚进行通讯 ? 简单的多点分布应用 ? 无需外部器件 ? 可通过数据线供电 ? 零待机功耗 ? 测温范围-55~+125℃,以 0.5℃递增 ? 温度以 9 位数字量读出 ? 温度数字量转换时间 200ms (典型值) ? 用户可定义的非易失性温度报警设置 ? 报警搜索命令识别并标志超过程序限定温度(温度报警条件)的器件 ? 应用包括温度控制、工业系统、消费品、温度计或任何热感测系统 DS1820温度传感器外观图(a )和引脚图(b ) ①引脚1接地 ②引脚2数字信号输入/输出 ③引脚3接高电平5V 高电平

基于单片机的温度采集系统设计课程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温度采集系统设计课 程设计 摘要 单片机己在各行业得到广泛应用,为适应更多的应用领域,厂家釆取了在一块单片机芯片上集成多种功能部件和大容量存储器的方法。因而,整个应用系统不需要扩展,而体积变小、可靠性增高,使单片机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单片机系统。 第一章单片机概述 单片机是单片微型计算机的简称,有时称为微控制器,是将计算机的主要功能单元集成在一个芯片中而构成的器件。由于单片机在一个芯片上集成诸多功能,因此就单项功能而言,通常都没有普通计算机强大,如计算机速度不够快、字长较短、外部可扩展接口的数量少且规模小等。但是,单片机具有体积小、价格便宜和技术成熟等优点,是各种电子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早期的单片机都是8位或4位的。其中最成功的是INTEL的8031,因为简单可靠而性能不错获得了很大的好评。此后在8031上发展出了MCS51系列单片机系统。基于这一系统的单片机系统直到现在还在广泛使用。随着工业控制领域要求的提高,开始出现了16位单片机,但因为性价比不理想并未得到很广泛的应用。90年代后随着消费电子产品大发展,单片机技术得到了巨大提高。随着INTEL i960系列特别是后来的ARM系列的广泛应用,32位单片机迅速取代16位单片机的高端地位,并且进入主流市场。而传统的8位单片机的性能也得到了飞速提高,处理能力比起80年代提

高了数百倍。目前,高端的32位单片机主频已经超过300MHz,性能直追90年代中期的专用处理器,而普通的型号出厂价格跌落至1美元,最高端⑷的型号也只有10美元。当代单片机系统已经不再只在裸机环境下开发和使用,大量专用的嵌入式操作系统被广泛应用在全系列的单片机上。而在作为掌上电脑和手机核心处理的高端单片机甚至可以直接使用专用的WindOWS和LinUX操作系统。 单片机比专用处理器更适合应用于嵌入式系统,因此它得到了最多的应用。事实上单片机是世界上数量最多的计算机。现代人类生活中所用的几乎每件电 子和机械产品中都会集成有单片机。手机、电话、计算器、家用电器、电子玩具、掌上电脑以及鼠标等电脑配件中都配有-2部单片机。而个人电脑中也会有为数不少的单片机在工作。汽至上一般配备40多部单片机,复杂的工业控制系统上甚至可能有数百台单片机在同时工作!单片机的数量不仅远超过PC机和其他计算的总和,甚至比人类的数量还要多。 单片机又称单片微控制器,它不是完成某一个逻辑功能的芯片,而是把一个计算机系统集成到一个芯片上。相当于一个微型的计算机,和计算机相比,单片机只缺少了I/O设备。概括的讲:一块芯片就成了一台计算机。它的体积小、质量轻、价格便宜、为学习、应用和开发提供了便利条件。同时,学习使用单片机是了解计算机原理与结构的最佳选择。 单片机内部也用和电脑功能类似的模块,比如CPU,内存,并行总线,还有和硬盘作用相同的竝蛊件,不同的是它的这些部件性能都相对我们的家用电脑弱很多,不过价钱也是低的,一般不超过10元即可……用它来做一些控制电器一类不是很复杂的工作足矣了。我们现在用的全自动滚筒洗衣机、排烟罩、VCD等等的家电里面都可以看到它的身影!……它主要是作为控制部分的核心部件。 它是一种在线式实时控制计算机,在线式就是现场控制,需要的是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较低的成本,这也是和离线式计算机的(比如家用PC)的主要区别。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