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医学影像诊断报告书书写常规

医学影像诊断报告书书写常规

医学影像诊断报告书书写常规
医学影像诊断报告书书写常规

医学影像诊断报告书书写常规

一、诊断报告书写规范是诊断质量的最终反映

医学服务涉及人的生命与健康,其服务质量的重要意义是不言而喻的。为此,医学管理学就提出了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的种种规范与办法。发达国家的医学质量保证,质量控制是由政府有关部门与医学学术团体共同实施的。从我国近年来的实践看,也是由政府部门施加一定的行政影响,并组织有关的医学团体制定统一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的规范与实施办法,并加以贯彻与推广。

诊断报告书能反映医学影像的诊断质量。从一份规范的诊断报告书中可以看得出使用的设备是什么,检查的操作技术或程序是怎样的,诊断者观察是否全面,以及诊断的思路是否正确等等。因此,我们认为在逐步完善医学影像学质量保证或质量控制的进程中,第一步要走的路就是诊断报告书的规范化。

二、规范化医学影像学诊断报告的格式

医学影像学诊断报告书的格式是一种形式,它反映的内容必须要符合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要求。纵观现在国内、国外的诊断报告书,形式各种各样,大小与繁简程度也不一致。但是从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角度出发,我们认为医学影像学的诊断报告书的格式应包括以下5项。

1、一般资料,往往是表格式的应逐项填写: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科别、住院号、病区、病床、门诊号、X线号、号、号、号、X片序号、检查日期、报告日期等。

2、检查名称与检查方法或技术。

3、影像学表现:如X线所见、所见、所见、所见等。

4、影像学诊断及建议。

5、书写报告与审核报告医师签名。

三、规范化医学影像学诊断报告书的内容:

规范化医学影像学诊断报告书的五个项目所包括的内容各不相同,但却有一定的联系,它们与报告形式是统一的。我们将每一项目应书写的内容,建议如下。

1、一般资料:

各家医院可以根据各种不同设备的医学影像学科具体情况设计各自的表格,但必须是能精简地概括识别病员的标志、检查要求、目的与简要的临床情况或诊断。报告书写者应逐一填写。我们建议检查号分成几项,即X线号、号、号与号等,适用于较大医院。如该院放射科还包括超声与核素成像,也可再加上相应的编号。这是因为放射科的技术部门或某几位技师往往相对固定于几组机房。而医师分别轮转工作于几个如、、等工作室,并分别各自书写报告。而检查号则由技师统一编排。序号是从属于检查号的。

患者的姓名、送诊科室、住院号或门诊号是为了识别病员用的,对于同名同姓的患者,可根据住院号或门诊号,以及送诊科室的不同而加以识别。

2、检查名称与检查方法或技术:

对于规模较小的医院放射科(指二类乙级医院以下标准的医院放射科)在影像诊断报告书中只用“检查名称”一项就可以。这类科室一股均采用检查常规,一切按常规办事。或虽无书面的常规,但有科室人员相互默契的常规。例如会诊单上写“胸部摄片”就一定是胸部正侧位。会诊单上写“鼻窦摄片”就一定是位摄片等。但对于二甲以上标准医院规模较大的放射科,在报告中须增加“检查方法”或“检查技术”一项。这类科室开展项目很多,新开展项目出现且科室主治医师以上医师较多,各人常用检查技术可能不一致,这些情况应在“检查方法”一项中有所说明。传统的检查如钡餐造影等,均按统一常规操作,其它临床医

师也知道是怎么回事,故在“检查方法”项中注明为“常规”即可,否则应对“检查方法”或技术作一交代。

3、影像学表现:

过去普通平片与较简单的造影检查,摄片数目较少,多主张对其表现作较全面的描述与讨论。例如对正常胸部正位片,要求对肺野、肺门、肺段、胸膜、横隔、纵隔,所见骨骼与胸廓软组织进行较详细描述。当然也有少数医师只在医学影像学表现项下书写“心、肺、膈无异常”一句,同时在“医学影像学诊断”项下书写相同的结论,我们认为这样书写不规范。

现在不少检查项目观察内容很多,如增强前、后扫描的层面往往甚多,同一层面还可采用不同的窗位进行观察,书写报吉医师不可能也无必要对所观察过的全部内容作所有阳性或阴性的叙述。根据当前的情况我们认为在“医学影像学表现”项目中应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内容,而书写繁简程度可由各组室自行决定。

(1)临床对医学影像学诊断所要求的内容:即阐明有无临床所疑疾病的种种表现或征象,如有者则应对所出现的病变大小、形态与部位等等—一加以描述,并对该疾病应该或可能出现而未出现的表现说明“未见”。此外还应对疾病定位与定性有关表现或征象说明“见到”或“未见到”。“见到”者再加以必要的描述。

(2)临床要求(即临床所疑疾病)以外的阳性发现。(a)意外或偶然发现“临床所疑疾病”以外疾病的征象。如骨外伤患者所摄骨路片上偶然发现骨软骨瘤:(b)种种正常变异的表现;(c)成像的伪影的表现;(d)难以解释的不能据之作出医学影像学诊断的一些表现。对于后一种情况应在“医学影像学诊断”项下建议临床作进一步检查,以明确这些表现的意义。

(3)讨论:对于判断为正常或诊断十分明确者,其诊断报告书一般无需“讨论”。对于诊断比较复杂,即有鉴别诊断的情况存在时,为了使读诊断报告的医师了解书写报告医师的思路与诊断依据,“讨论”就成为必须的内容。对于一些影像表现的病理基础,如所见代表脑水肿的脑内病灶周围低密度带,报告书写者可以用“讨论”的形式在“医学影像学表现”中述及。对于一些影像表现可能出现那些临床症状或是与临床症状相符,也可在“医学影像学表现”项下述及。

4、影像学诊断:

为整个医学影像这一检查的结论。不少阅读报告的临床医师只阅读这一项。报告书写者必须根据医学影像学表现恰如其分地做出这一检查结论。一般分为以下5种情况:

(1)正常或未见异常;

(2)病变肯定,性质肯定;

(3)病变肯定,性质不肯定,这种结论又可分以下二种情况:(a)以某一疾病为主但不典型,应说明不典型的理由。(b)病变表现无特征性,可有多种可能性,依次说明每种可能性,符合诊断面与不符合的另一面。

(4)可疑病变,所见表现不能肯定为病变,可能为止常变异或各种原因造成假象。要说明不能肯定的原因。

(5)需要病员回来补充检查,如补加增强扫描或辅加做其它序列检查等等.

5.医师签名:

签名医师即是此份医学影像诊断报告书的责任人,如只有一名医师签名须职称为主治医师以上的医师。如书写报告者为住院医师,则他或她可在“书写报告”项下签名,而另有职称为主治医师以上医师在“审核报告医师”项下签名。

普通X线检查诊断报告书写规范一、胸部X线报告

(1)胸廓:对称、畸形、骨骼情况。

(2)肺野:肺内血管纹理,肺内有无病灶,如发现病灶要描述其部位,形态、边缘、大小、有无空洞等等情况。

(3)肺门:正常、增大,有无肿块等。

(4)纵隔:气管是否正中,纵隔有无增定及有无肿块发现等。

(5)横隔:位置、形态有无改变,肋隔角与心膈角情况。

(6)心脏:外形有无异常变化,心胸比率,各房室情况。

二、心脏平片X线诊断报告

摄片位置:后前位、右前斜位、左前斜位,左侧位。

(1)胸廓:纵隔与横形态有无异常。

(2)肺部:重点描述肺门、肺内动、静脉血管纹理变化,有无肺动脉高压或肺淤血等表现.(3)心脏:心外形增大的类型,肺动脉段外形变化,各房室增大的情况,食道左房压迹变化情况。

三、泌尿系统X线诊断报告

1、平片:

(1)两肾轮廓、位置、形态与大小。

(2)全尿路区域有无钙化或结石样阴影。

(3)腰大肌及腹壁脂肪线影像情况。

(4)脊椎、骨盆区、骨骼有无异常。

(5)肠道内容情况及其他腹部异常阴影。

2、排泄性尿路造影()。

(1)两肾轮廓、位置、形态、大小。

(2)使用对比剂名称、剂量、浓度。

(3)两肾功能显影情况:正常、延迟、不显影。对肾功能差者,造影需延时45’-60’或更长时间摄片观察。

(4)两侧肾盏、肾孟轮廓显示情况。

(5)膀胱充盈情况。

(6)两侧输尿管显示情况。

(7)腰椎与骨盆区骨质情况。

3、逆行肾盂造影()

(l)两肾轮廓、位置、形态、大小、注明导管位置。

(2)使用造影剂的名称、浓度、剂量。

(3)两侧肾盏、肾孟、输尿管充盈显示情况。

(4)腰骶椎与骨盆区骨质情况。

4、膀胱造影

(1)造影剂名称、浓度、剂量。

(2)膀胱充盈的轮廓、形态、大小;病理性改变应说明病变范围大小,边界与邻近脏器的关系。

(3)若观察膀胱壁者应测量其厚度,边缘与周围情况。

(4)男性应包括前列腺增生向膀胱突出压迫情况。

(5)有无其它异常发现。

四、头颅、五官X线诊断报告

1、头颅平片X线诊断报告

(1)头颅大小与形态。

(2)颅骨内外板与板障厚度与密度情况。

(3)颅缝与囱门有无异常。

(4)脑回压迹有无增多、增深。

(5)颅板血管压迹有无异常。

(6)蝶鞍大小、形态。骨质有无异常。

(7)颅内有无生理或病理性钙化,其位置、形态。大小、数目如何。(8)头颅软组织情况。

2、副鼻窦X线诊断报告

(l)各组窦腔发育情况。

(2)各窦腔大小、形态、密度有无异常,黏膜有无增厚,有否液平。(3)鼻腔与眼眶情况。

(4)如窦腔出现占位性病变应重点描述病理变化情况。

3、乳突X线诊断报告

(1)乳突类型(气化型、板障型、硬化型),气房大小及密度。

(2)鼓窦入口与鼓窦区有无扩大或骨质破坏。

(3)鼓室、天盖、乙状窦骨质情况。

(4)内外耳道情况。

(5)周围组织骨质结构情况。

4、眼眶X线诊断报告

(1)眶窝大小与形态。

(2)眶壁骨质结构。

(3)眶内软组织密度有何异常改变。

(4)眶裂、视神经孔形态、大小及骨壁清况。

(5)周围副鼻窦与颅内情况。

5、下颌骨X线诊断报告

(1)下颔骨骨质有无异常情况,如有病变应按基本病理变化重点描述。(2)牙槽有无病变情况。

(3)软组织情况。

五、骨与关节系统X线诊断报告

1、骨与关节外伤X线诊断报告

(1)骨折或关节脱位部位与名称。

(2)骨折断端移位情况,对位对线情况。

(3)软组织有无积气、异物或肿胀情况。

(4)骨折断端或脱位关节有无骨质破坏,或其它骨质改变。

2、关节病变X线诊断报告

(1)关节病变发生部位:干骺端、骨干或关节。

(2)骨与关节骨质结构有无异常:如有病变应按基本病理变化重点描述。(3)关节间隙与软组织情况。

3、四肢长骨病变X线诊断报告

(1)病变发生部位及累及范围。

(2)四肢长骨病变基本病理变化情况应重点描述

(3)软组织变化情况。

(4)如果是肿瘤病变应描述肿瘤生长方式(膨胀性、压迫性或浸润性破坏)与病变与正常骨组织分界线情况。

4、脊柱病变X线诊断报告

(1)脊柱曲度变化情况。

(2)病椎的部位,数目与基本病理变化情况应重点描述。

(3)椎间隙改变情况。

(4)软组织特别是椎旁软组织改变情况。

六、急腹症平片X线诊断报告

1、立位片:胃肠腔有无扩张、积气、积液或液平面以及隔下有无游离气体。

2、卧位片:

(1)膈肌位置,肝脏、脾脏、肾脏的轮廓,位置、形态及大小。

(2)腰大肌与腹膜内外脂肪层影。

(3)何段肠道积气扩张、肠壁厚度、肠道分布与位置如何?有无肿块或高密度结石影。(4)脊柱、盆腔、骨骼有无异常。

七、消化道造影X线诊断报告

1、食道造影诊断报告

(1)胸部常规透视情况、胃泡大小、食道内有无食物滞留。

(2)食道钡剂通过各段充盈情况,有无受阻缺损或狭窄。

(3)食道壁柔软度、扩张度、粘膜情况。

(4)经过贲门钡流情况,有无受阻,局部有无肿块,有无受压、移位情况。

(5)胃底部钡剂充盈情况,膈胃间距离如何。

2、上胃肠造影诊断报告

(1)腹部常规透视情况。

(2)食道有无异常。

(3)胃部:类型、位置、张力、蠕动、粘膜等情况。

(4)胃壁柔软度、移动度、排空程度。

(5)胃双重对比相,胃小区显示情况有无异常。

(6)十二指肠各部形态,功能变化。

(7)如为全胃肠道造影应观察各组小肠粘膜位置,走行方向有无异常。并要连续观察直达回盲部显示为止。

3、结肠造影诊断报告

(1)腹部常规透视情况。

(2)导管插入顺利与否。

(3)结肠各段充盈显示情况,有无受阻,位置,结肠袋形、外形、移动度、肠壁柔软性、排钡后结肠收缩功能、粘膜皱壁情况。

(4)气钡双重相:粘膜情况,有无充盈缺损或息肉样改变等情况。

与诊断报告书写规范与各项检查所要观察的内容比常规X线观察的内

容要多,近几年省内各大医院新增的多排螺旋的临床应用,其增强前后要观察的层面达几百层,如果同一层面采用不同窗位进行观察,其内容就相当多。又如的各项检查,新开展使用的扫描序列也比前明显增多,加以三维成像观察与增强前后的观察,其内容显然要比普通平片检查丰富得多。因此,书写报告的医师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对所观察过的全部内容作所有阴性或阳性的叙述。以下就我们在日常工作中常用全身主要系统部位或诊断报告书写中应描述的范围及应提及的内容作初步规范,供工作中参考。

一、颅脑与五官或诊断报告

1、颅脑:

(1)颅骨骨质情况。

(2)脑沟、脑池情况。

(3)脑回、脑灰质与脑白质情况。

(4)脑室大小、形态,位置与移位情况。

(5)中线结构是否移位情况。

如发现病灶则应重点描述其发生部位、外形、累及范围、境界、增强前后密度或信号变化等情况。

2、眼眶:

(1)眶壁骨质结构:眶顶、眶底、眶内外骨壁。

(2)眶裂与视神经管。

(3)眼球:大小、形态与内部结构情况。

(4)视神经情况。

(5)眼外肌与眶内脂肪间隙情况。

(6)如有增强片应注意眼上部静脉与眼动脉‘请况。

(7)眶周围鼻窦窦与颅内情况。

3、耳与颈骨:

(1)外耳道情况。

(2)中耳:包括上鼓室、中鼓室、下鼓室、鼓上隐窝、耳咽管、听骨链等情况。

(3)内耳:包括耳蜗、半规管、面神经管等结构情况。

(4)鼓窦入口、鼓窦区、天盖与乳突气房情况。

(5)颈静脉窝、颈动脉管、内耳道、乙状窦以及周围区域骨质情况。

4、鼻与副鼻窦

(1)鼻腔骨质结构,鼻中隔、鼻甲情况。

(2)各组副鼻窦大小、形态及骨壁等情况。

(3)鼻腔内与各组副鼻窦内密度或信号有无异常。

(4)鼻后孔及周围结构如眼眶,上颌齿槽骨、颞下窝、鼻隐窝部等情况。

二、颈部或诊断报告

1、鼻咽部:

(1)鼻咽腔:腭帆,鼻咽腔侧壁与顶壁、咽隐窝等情况。

(2)咽旁间隙情况,咽鼓管隆突情况。

(3)咽后间隙情况。

(4)咀嚼肌间隙、茎突前咽旁间隙与茎突后咽旁间隙情况。

(5)鼻咽部周围骨质结构情况。

2、喉部:

(1)声门上区:会厌、杓会厌皱襞,假声带等情况。

(2)声门区:真声带,喉室腔等结构情况。

(3)声门下区情况。

(4)甲状腺与甲状旁腺情况。

(5)舌骨、会厌软骨、甲状软骨、环状软骨、杓状软骨等情况。

(6)喉旁间隙与喉周结构及颈部其它结构有无异常情况。

3、颈部:

(1)脏器区情况:甲状腺、甲状旁腺、食管、喉部与气管及下咽部结构有无异常.

(2)两侧外侧区情况:有无占位灶。

(3)颈后区情况:有无占位肿块情况。

4、涎腺:

(1)腮腺大小。形态、位置、密度或信号有无异常情况,有无占位情况。

(2)颌下腺大小、形态、位置、深度或信号有无异常,增强后情况。有无占位灶。

三、胸部或诊断报告

1、气管:主气管及其各分支情况。

2、肺门:肺门结构,血管与淋巴管情况。

3、肺野:肺叶、肺段、肺小叶情况,发现病灶应重点描述。

4、胸膜:壁侧与纵隔胸膜及叶间胸膜情况。

5、纵隔:大血管、心脏各房室及纵隔各组淋巴结情况。

6、胸壁:骨骼骨质结构与软组织情况。

7、横膈情况。

四、心脏或诊断报告

1、心肌:厚度、密度或信号有无异常情况。

2、心内膜情况。

3、心房:大小、形态有无异常情况。

4、心室:大小、形态、肌小梁等情况。

5、心瓣膜情况。

6、心包情况。

7、肺动脉主干与肺静脉主干情况。

8、冠状动脉情况。

9、心脏内血流情况。

五、腹部或诊断报告

1、肝脏、胆囊:

(1)肝脏外形与各叶比例有无关调。

(2)肝门结构、肝内胆管与总胆管情况。

(3)肝内动静脉(包括门脉)主干与分支情况。

(4)肝脏增强前后密度或信号变化情况,特别注意增强后各期扫描包括延时扫描其密度或信号变化情况。

(5)胆囊大小、形态、胆囊壁、囊内有无占位情况。

(6)腹腔内及周围脏器情况。

2、胰腺:

(1)胰腺包括钩突、头、体、尾部大小、形态情况。

(2)总胆管下端与胰管情况。

(3)胰腺增强前、后密度或信号变化措况。

(4)胰周有无异常情况。

(5)扫描区域内动、静脉、淋巴结情况。

(6)周围脏器情况。

3、脾脏:

(1)脾脏大小、形态、密度或信号均匀度如何等情。

(2)增强前、后密度或信号变化情况。

(3)脾门与脾周围结构情况。

4、肾脏与肾上腺:

(1)肾上腺大小、形态、密度或信号有无异常改变情况。

(2)肾脏外形、大小、肾皮质与髓质结构情况。

(3)增强前后肾上腺与肾脏密度或信号变化情况。

(4)肾盂、肾盏与输尿管上段情况。

(5)肾周间隙、肾筋膜、肾周血管与淋巴组织以及肾周各脏器。

六、盆腔或诊断报告

1、男性盆腔:

(1)膀胱:包括大小、形态、位置、膀胱壁厚度等情况。

(2)精囊情况。

(3)前列腺情况。

(4)直肠情况。

(5)盆腔各脏器问脂肪间隙情况。

(6)盆腔内其它组织情况。

(7)盆腔骨质结构情况。

2、女性盆腔:

(1)膀胱情况。

(2)子宫、阔韧带、附件等脏器情况。

(3)宫颈、阴道情况。

(4)直肠情况。

(5)盆腔各脏器间脂肪间隙情况。

(6)盆腔内其它组织情况。

(7)盆腔骨质结构情况。

七、脊柱、脊椎或诊断报告

l、各椎体包括椎体、椎弓根、椎板。关节突、横突、棘突各部骨质结构,密度或信号有无异常情况。

2、各椎间盘结构、形态、密度或信号有无异常情况。

3、椎管形态、结构情况:有无占位灶。

4、脊膜情况。

5、脊髓外形、位置、密度或信号有无异常改变情况。

6、椎管内如有占位灶,增强前后密度或信号变化情况。

八、四肢关节、骨骼或诊断报告:

1.骨皮质、骨膜、骨髓腔、骨质结构情况。

2、关节面、关节软骨、半月板等结构情况。

3、关节腔情况。

4、关节滑膜、滑膜囊情况。

5、软组织情况。

发现病灶则要求重点描述部位、大小、形态、边缘、累及或浸润周围结构情况,增强

前后密度或信号变化情况。

诊断报告书写规范诊断报告书写中均要求首先写明插管的方式、导管型号、导管位

置。对比剂名称、浓度及剂量。注射对比剂方式及对比剂的流速、造影过程的时间等等。

一、心脏大血管诊断报告:

1、造影剂在各房室及主肺动脉循环显影时间有无异常情况。

2、各房室大小、形态有无异常情况。

3、各房室及主、肺动脉及分支(包括瓣膜)的充盈情况,有无异常表现。

二、腹主动脉与选择性肾动脉造影诊断报告:

按时间顺序描述血管充盈显示情况各支血管分布,形态粗细、走行、位置、结构等情况。有无异常血供或病理循环情况。

三、脑血管诊断报告

1、颈动脉造影:

(1)颈内动脉颅内段(C1-5)及其分支(眼动脉、大脑前、中动脉、前后交通动脉、前脉络膜动脉)充盈管径粗细、位置与形态情况。

(2)大脑前动脉及各分支(包括回运动脉、眶顶支、额极支、胼缘与胼周支)充盈管径粗细,位置与形态情况。

(3)大脑中动脉及各分支(包括额顶升动脉、豆纹动脉、顶后、角回及颞后动脉)显示充盈,管径粗细、位置与形态情况。

(4)无异常血管,有无静脉早显成侧支循环。

(5)有无动脉瘤或动静脉畸形。

(6)深部静脉的位直与形态情况。

(7)颈外动脉及各分支情况。

2、椎动脉造影

(1)基底动脉位置、形态与充盈情况。

(2)大脑后动脉及各分支(包括中央小动脉、后脉络膜动脉,额支与枕支)充盈情况,管径粗细、位置与形态。

(3)小脑前上动脉充盈、管径粗细、位置与形态情况。

(4)小脑后下动脉及各分支(包括蚓支及扁桃体支)充盈情况、位置与形态情况。

(5)有无动脉瘤或其它异常发现。

四、四肢血管诊断报告:

1、对比剂名称、浓度、剂量、导入途径。

2、按顺序描述各段血管及各分支血管充盈显影情况,各血管分布、形态粗细、走向、位置、有无病理血管出现等等情况。

正常X线报告书写示范

胸部正侧位

两侧胸廓对称,胸廓各骨骨质未见异常;双肺野清晰,未见肺实质性或间质性病变。双肺纹理走向分布规则,未见肺充血或郁血征象;纵隔无增宽,心影及双侧肺门大小、形态、

位置未见异常。双侧膈面光整,双侧肋膈角锐利。

意见:心肺膈未见异常。

颈椎(胸、腰、骶尾椎)正侧斜位

颈椎(胸椎、腰椎、骶尾椎)生理弯曲度存在,椎体顺列正常;各颈椎(胸椎、腰椎、骶尾椎)椎体、附件骨质未见异常;各椎间隙形态、宽度未见异常;各椎间孔大小、形态未见异常。颈椎(胸椎、腰椎、骶尾椎)旁软组织未见异常。

意见:颈椎(胸椎、腰椎、骶尾椎)未见异常。

左侧髋关节正位

左侧股骨骨质结构完整,密度正常,未见骨质破坏、骨质增生、骨质疏松等骨质异常,未见骨折X线征像。左侧髋关节对位良好,关节面光整,关节间隙未见增宽或变窄。相邻软组织未见异常。

意见:左侧髋关节未见异常。(余各骨关节的X线报告格式与此大致相同)

头颅正侧位

头颅各骨骨质结构完整,密度正常,未见骨质破坏、骨质疏松等骨质异常改变,未见骨折X线征;脑血管压迹清晰,颅缝无增宽。蝶鞍大小形态未见异常。

意见:头颅平片未见异常。

上消化道钡餐造影

食道吞钡示双侧梨状窝对称,未见积钡,钡剂通过食道全程顺利,食道壁光整,食道粘膜未见中断破坏,未见充盈缺损或龛影;贲门开放正常。胃充盈良好,呈鱼钩状;胃粘膜规整,未见中断破坏或增粗紊乱;胃小弯光整,胃部未见充盈缺损或龛影,蠕动正常;幽门开放正常;十二指肠球部充盈良好,形态正常,余所见十二指肠及空肠上段未见异常。

意见:上消化道钡餐造影,食道、胃、十二指肠及空肠上段未见明显器质性病变。

结肠气钡灌肠双重对比造影

肛管插入肛门顺利,先注入稀钡,可见钡剂逆向充盈各段结肠;然后注入适量空气,见各段结肠包括回盲部及回肠末段在气钡双重对比下充盈显影良好;各结肠走形、形态正常,结肠袋完整清晰,未见充盈缺损或异常狭窄段。阑尾显影,光滑柔软。余未见异常。

意见;结肠气钡灌肠双重对比造影检查未见明显器质性病变。

静脉肾盂造影(IVP)

造影前腹平片示腹部肠气少,双肾轮廓显示清晰。双侧泌尿系行程未见明显阳性结石影。静脉注射76%泛影葡胺40毫升(或20毫升),双肾7分钟时即见显影,15分钟时显影清晰;综合7,20,30分钟各片所见,双侧肾盂、肾盏未见扩张积水,大小、形态、位置未见异常;双侧输尿管通畅,未见扩张积水。膀胱充盈良好,边缘光整。余未见异常。

意见:1.静脉肾盂造影双侧泌尿系未见异常。 2.双肾功能良好。

胆道T形管造影

经T管往胆道内注入适量20%泛影葡胺,见胆总管、左右肝管及肝内胆管显影良好,未见扩张积水或充盈缺损;造影剂经胆总管顺利进入十二指肠。胆囊未见显影,为胆囊切除后改变。余未见异常。

医学影像实习报告正式版

For the things that have been done in a certain period, the general inspection of the system is also a specific general analysis to find out the shortcomings and deficiencies 医学影像实习报告正式版

医学影像实习报告正式版 下载提示:此报告资料适用于某一时期已经做过的事情,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检查、总评价,同时也是一次具体的总分析、总研究,找出成绩、缺点和不足,并找出可提升点和教训记录成文,为以后遇到同类事项提供借鉴的经验。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在完成临床实习的任务之后,接下来进入了我的专业——医学影像学的实习阶段,我立志成为一名优秀的超声诊断医师,实习将我向这个目标迈进了一步,虽然还有一段很长的距离,但只要努力加用心我相信这个距离会一步一步地缩小的。 进入实习后才发现,超声远没有想象中的容易,在学校里学的理论知识主要是诊断,然而临床上所见的并非都是标准的声像图表现,不同的患者即时是正常结构形态也是各有千秋,开始的时候真的很困难,图像很多不认识,我的带教老师要求

我先认识正常图像,正常图像认清之后,再记异常声像图表现,只有这样看到了异常图像才能准确的诊断出来,这就需要长期大量的接触病患,多看、多记,才能提高自己的诊断水平。 超声还有一个关键就是手法,深入的手法必须靠在临床上的实践才能不断进步,手法的重要性在于有时即使你能诊断,若手法不到位打不到关键的理想的切面,病变未能清晰显示,诊断就无从谈起了,这就在于超声的实时显像的特点,尤其是心脏超声,婴幼儿的导管未闭,常常是很细微的,需要轻微的转动探头,仔细观察,手法稍一不到位,就会导致漏诊。手法确实是一个艰难的学习过程,手力、

医学影像学职业生涯规划范文

医学影像职业生涯规划书 目录 1自我认知 1.1职业生涯规划测评 1.2360 度评估 1.3橱窗分析法 1.4自我认知小结 2职业认知 2.1外部环境分析 2.2目标职业分析 2.3职业素质测评 2.4SWOT 分析 2.5职业认知小结 3职业生涯规划设计 3.1 确定目标和路径·计划 3.2 动态分析调整 3.3职业规划结束语

一、自我认知 1、职业生涯规划测评 我一直在想,人生在世的意义是什么?只要浑浑噩噩地走一遭就可以了吗?这显然是不行。我认为我们在世至少要实现自己的梦想,即使不能,也应该为之而奋斗,而追逐。实现梦想有很多途径,但我认为至少要一个基点,这个基点就是职业。 如果我们想为患者减轻痛苦,我们可以以医生为职业;如果我们富有正义感,想为受害者讨回公道,我们便可以以律师为职业??但关键是我们很多人不知道自己的梦想、不知道自己的目标。即使有些人知道自己的梦想,但如果梦想高于自身条件是,不管怎样奋斗都徒劳无功,只能徒添伤心。所以我们需要为自己做一份职业规划书,通过对自己梦想、能力等的分析,确定适合自己的职业目标。确定好后,我们便要勇往直前。我们要记住,要想实现梦想,就得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我写这份职业规划书,就是为了使自己对以后人生的发展道路有一定目的性和明确性。我觉得这非常有意义。

2、360 度评估

3、橱窗分析法: 橱窗1:“公开我”:我的一般学习能力较高,英语能力较高(我的英语学得比较好),空间判断能力一般(我有点喜爱立面几何,并学得不是很好,空间想象能力很一般,解题时常需要借助建立坐标系)形态知觉能力一般。 橱窗2:“隐藏我”:愿意使用工具从事操作性工作;动手能力强,做事手脚灵活,动作协调;不善言辞,不善交际。 橱窗3:“潜在我” : 抽象思维能力强,求知欲强,肯动脑,善思考,不愿动手;喜欢独立的和富有创造性的工作;知识渊博,有学识才能. 橱窗4:“背脊我” : 喜欢以各种艺术形式的创作来表现自己的才能,实现自身的价值;具有特殊艺术才能和个性;乐于创造新颖的、与众不同的艺术成果,渴望表现自己的个性。 4自我认知小结:由优劣势能力比较知我并不太适合创业,所以我决定舍 弃我的创业梦想。根据职业能力与个人特质知我最适合且最能胜任会计、办公室人员这些工作,也比较适合医学类工作,但并不适合当临床医生(因为临床医生对空间判断能力要求很高,但我所具备的空间判断能力却一般)但我现在所学的专业是影像专业,而我又非常想当医生,所以我想继续学下去,如果经过我的一番努力学习,我的专业知识很差,,我再考虑转专业。(但我相信勤能补拙,通过我的努力学习,我一定会成为一个好的医师的。 二、职业认知 1、外部环境分析 家庭环境分析:1)经济状况:家庭并不富裕,所以他们并不能对我的就业有所帮助,一切要靠我自己 2)家人期望:父母希望我能学有所成,在大城市找一份稳定的工作,每个月工资有4000 元左右就行了 3)对我的影响:父亲送我读书颇不容易,所以我只能将来能找份工资

影像科诊断报告书写规范

安徽省立医院影像科诊断报告书写规范 一、诊断报告书写常规 (一)诊断报告书写规范是诊断质量的最终反映医学服务涉及人的生命与健康,其服务质量的重要意义是不言而喻的。为此,医学管理学就提出了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的种种规范与办法。发达国家的医学质量保证,质量控制是由政府有关部门与医学学术团体共同实施的。从我国近年来的实践看,也是由政府部门施加一定的行政影响,并组织有关的医学团体制定统一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的规范与实施办法,并加以贯彻与推广。 诊断报告书能反映医学影像的诊断质量。从一份规范的诊断报告书中可以看得出使用的设备是什么,检查的操作技术或程序是怎样的,诊断者观察是否全面,以及诊断的思路是否正确等等。因此,我们认为在逐步完善医学影像学质量保证或质量控制的进程中,第一步要走的路就是诊断报告书的规范化。 (二)规范化医学影像学诊断报告的格式医学影像学诊断报告书的格式是一种形式,它反映的内容必须要符合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要求。纵观现在国内、国外的诊断报告书,形式各种各样,大小与繁简程度也不一致。但是从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角度出发,我们认为医学影像学的诊断报告书的格式应包括以下5 项。 1、一股资料,往往是表格式的。逐项填写: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科别、住院号、病区、病床、门诊号、X 线号、CT 号、MRI号、DSA号、X片序号、检查日期、报告日期等等。

2、检查名称与检查方法或技术。 3、医学影像学表现。如X线、CT MRI和DSA所见等。 4、医学影像学诊断。 5、书写报告与审核报告医师签名。(三)规范化医学影像学诊断报告书的内容: 规范化医学影像学诊断报告书的五个项目所包括的内容各不相同,但却有一定的联系,它们与报告形式是统一的。我们将每一项目应书写的内容,建议如下。 1、一般资料:各家医院可以根据各种不同设备的医学影像学科具体情况设计各自的表格,但必须是能精简地概括识别病员的标志、检查要求、目的与简要的临床情况或诊断。报告书写者应逐一填写。我们建议检查号分成几项,即X线号、CT号、MRI号与DSA号等,适用于较大医院。如该院放射科还包括超声与核素成像,也可再加上相应的编号。这是因为放射科的技术部门或某几位技师往往相对固定于几组机房。 而医师分别轮转工作于几个如CT MR、DSA等工作室,并分别各自书写报告。而检查号则由技师统一编排。序号是从属于检查号的。 患者的姓名、送诊科室、住院号或门诊号是为了识别病员用的,对于同名同姓的患者,可根据住院号或门诊号,以及送诊科室的不同而加以 识别。 2、检查名称与检查方法或技术。 对于规模较小的医院放射科(指二类乙级医院以下标准的医院放射科)在影像诊断报告书中只用“检查名称”一项就可以。这类科室一股均采

实用文档之医学影像诊断报告审核制度与流程

实用文档之"医学影像科诊断报告审核制度和审核 流程" 一、审核制度: 1、医学影像报告各项内容需填写准确,影像描写简明、确切,报告应密切结合临床,结论应反映客观。 2、急诊报告先由进修医师、轮转医师书写,再由值班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审核后签发;若为疑难急诊片,则先发临时报告,次日由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审核或集体阅片讨论后签发,同时换回临时报告。 一般报告先由进修医师、学生、轮转医师书写,再由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审核后签发。 疑难报告先由进修医师、学生、轮转医师书写,之后由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审核,再由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审核或集体阅片讨论后签发。 3、值班医师应挑选当日典型病例及疑难病例以备次日集体读片。次日早交班时,由值班医师汇报患者临床资料

及影像表现,提出初步诊断意见。之后其他医师充分发表各自的见解,展开讨论。最后由主任医师归纳、总结,统一结论,得出最终诊断意见。其间,值班医师需做好记录工作。 4、若疑难病例经讨论后不能得出明确结论者,需由专人记录、追踪手术、病理结果,于每月疑难病例讨论会时集体阅片,共同提高。 5、每月组织专人到病案室对影像报告进行追踪、记录,于每月的疑难病例讨论会上集体阅片,分析影像报告正确与错误的原因。 6、每天早交班读片时需根据摄片质控标准,做好劣片登记,每周一次由技师长组织技术读片。 审核流程: 1、急诊报告: 进修医师、轮转医师书写报告值班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审核疑难急诊副主任医、主任医审核或集体阅片讨论。 2、一般报告:

进修医师、学生、轮转医师书写报告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审核 3、疑难报告: 进修医师、学生、轮转医师书写报告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审核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审核或集体阅片讨论。

医学影像质量控制管理系统可行性分析报告

医学影像质量控制管理系统 可 行 性 分 析 报 告

目录 第一部分项目基本情况 (3) 一、项目背景 (3) 二、项目产品的应用范围 (4) 三、现有客户资源 (4) 四、专家评价 (4) 五、用户需求分析 (5) 第二部分研究基础 (7) 一、研究成果 (7) 二、产品主要性能指标 (7) 三、产品给超声诊断行业带来的革新 (8) 第三部分推广方式及实施计划 (9) 一、推广方式 (9) 二、实施计划 (9) 第四部分产品与其它公司同类产品比较 (9) 一、与其它公司产品比较 (9) 二、产品独有功能及特点 (10) 第五部分经济效益分析 (10) 第六部分市场前景分析 (11) 附件一客户名单 (12) 附件二科研成果 (14)

第一部分项目基本情况 一、项目背景 医学影像PACS(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s)近年已在国内许多医院推广应用,其功能主要是用于图像传输、存贮和图像诊断。 医学影像报告系统用于书写报告和打印报告,管理病例信息。 目前国内的PACS公司还只有PACS系统和医学影像报告系统,没有医学影像质量控制管理系统。医学影像质量控制管理系统是以医学影像PACS和医学影像报告系统为基础研发的一套质量管理系统,目前产品主要针对超声影像,其它影像科室同样需要。 随着超声诊断的深入发展,目前面临以下问题: 1、超声诊断水平过度依靠检查医师的经验、扫查仔细程度和医师检查时的工作状态,同一患者,不同医师可能做出不同的诊断。 2、由于采集的图像难以用于诊断,文字报告是诊断的主要依据,导致临床医师对超声诊断缺乏信任度,超声诊断有被边缘化的风险。 3、由于图像不能用于诊断,医师与医师之间,医院与医院之间都存在不愿意以对方文字诊断为依据情况,会重新检查再诊断,浪费大量人力和物力,很难实现同级医院超声检查结果互认。 4、超声诊断通过仪器检查后就出一个报告,高年资与低年资医师做的是几乎同样的工作,很多人以为超声检查是一件没有多少技术含量的工作,超声科要增加收入必须增加检查人次,工作量不断增大,检查质量无法保证,超声诊断的价值无法体现。 5、由于采集的图像不能用于诊断,很难实现医院与医院之间的远程诊断。 超声影像质量控制管理系统很好地解决了以上问题。

脑血管病影像诊断新进展

脑血管病影像诊断新进展 脑血管病(cerebrovascular disease, CVD)是一类由各种脑血管源性病因所致的脑部疾病的总称。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病时间规律性不强,多数患者起病急、症状明显,由于CT的广泛应用,能得到及时的诊治。缺血性脑血管病多数凌晨发病,起病缓慢,症状逐渐加重,所以往往延误诊治时机。要提高缺血性脑血管病诊治水平,就要做到早期发现、及时干预脑缺血进程和防止严重后果的发生,现代影像诊断学在此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第一部分缺血性脑血管病CT和MRI诊断新进展 一、头颈动脉血管狭窄影像诊断 (一)头颈动脉CTA 1.基本原理和方法 CT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 CTA)是螺旋CT 的一项特殊应用,是指静脉注射对比剂后,在循环血中及靶血管内对比剂浓度达到最高峰的时间内,进行螺旋CT容积扫描,经计算机最终重建成靶血管数字化的立体影像。 扫描方式为横断面螺旋扫描,根据需要头颈CTA扫描范围可从主动脉弓到颅底或全脑;经肘静脉以 3.5ml/s的流速注入非离子型对比剂50~60ml;选主动脉层面,使用智能触发技术,CT值设为150HU~200HU。图像后处理技术包括MPR,曲面重组(curved planar reformation, CPR),最大密度投影(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MIP)和容积重组(volume rendering,VR)。应用机器配有高级血管成像功能与计算机辅助诊断相结合的病变发现和诊断软件,全面显

示血管。 2.头颈CTA应用现状临床实践表明,合理应用CTA能提供与常规血管造影相近似的诊断信息,且具有扫描时间短,并发症少等优势。报道显示颈动脉CTA和常规血管造影评价颈动脉狭窄的相关系数达82%~92%。颅内动脉的CTA能清晰显示Willis环及其分支血管。可以用于诊断动脉瘤、血管畸形及烟雾病或血管狭窄。应用螺旋CT 重建显示脑静脉系统,称脑CT静脉血管造影(CT venography, CTV)。目前,此技术在脑静脉系统病变的诊断上已显示出重要价值。 3.头颈CTA新进展-64排螺旋 64排螺旋CT扫描速度很快,可完成3期以上外周静脉注入对比剂的增强扫描和大范围血管增强扫描成像,如脑、颈部、肺动脉、主动脉及四肢血管等,可采集纯粹的动脉或静脉时相数据,这些都有助于对血管的观察和分析。而且它配有高级血管成像功能与计算机辅助诊断相结合的病变发现和诊断软件,使其在血管成像方面的优势更加突出。总结其在头颈、脊柱CTA上的主要优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1)血管成像范围广,能很容易完成头颈部联合或长段脊柱、脊髓CTA; (2)可同时显示血管及其相邻骨结构及其关系,如钩椎关节增生对椎动脉压迫,根据程度可分为级:I级,椎动脉平直,无压迫;II级,椎动脉受压迂曲,管腔无狭窄;III级,椎动脉受压,管腔狭窄。(3)可同时显示血管内硬化斑块,特别是在颈动脉CTA;0.6mm~0.625mm层厚的原始图像可以清晰显示血管壁硬化斑块,并根据CT

医学影像诊断报告书写规范

医学影像诊断报告书写规范 一、胸部X 线报告胸廓:对称、畸形、骨骼情况。 肺野:肺内血管纹理,肺内有无病灶,如发现病灶要描述其部位、形态、边缘、大小、有无空洞等等情况。 肺门:正常、增大,有无肿块等。纵隔:气管是否正中,纵隔有无增定及有无肿块发现等。横隔:位置、形态有无改变,肋隔角与心膈角情况。心脏:外形有无异常变化,心胸比率,各房室情况。 二、心脏平片X 线诊断报告摄片位置:后前位、右前斜位、左前斜位,左侧位。胸廓:纵隔与横形态有无异常。 肺部:重点描述肺门、肺内动、静脉血管纹理的变化,有无肺动脉高压或肺淤血等表现. 心脏:心外形增大的类型,肺动脉段外形变化,各房室增大的情况,食道左房压迹变化情况。 三、泌尿系统X 线诊断报告 1、平片: (1)两肾轮廓、位置、形态与大小。 (2)全尿路区域有无钙化或结石样阴影。 (3)腰大肌及腹壁脂肪线影像情况。 (4)脊椎、骨盆区、骨骼有无异常。 (5)肠道内容情况及其他腹部异常阴影。

2、排泄性尿路造影(IVP)。 (1)两肾轮廓、位置、形态、大小。 (2)使用对比剂名称、剂量、浓度。 (3)两肾功能显影情况:正常、延迟、不显影。对肾功能差者,造影需延时45'-60'或更长时间摄片观察。 (4)两侧肾盏、肾孟轮廓显示情况。 (5)膀胱充盈情况。 (6)两侧输尿管显示情况。 3、逆行肾盂造影(RCP) (l)两肾轮廓、位置、形态、大小、注明导管位置。 (2)使用造影剂的名称、浓度、剂量。 (3)两侧肾盏、肾孟、输尿管充盈显示情况。 (4)腰骶椎与骨盆区骨质情况。 4、膀胱造影 (1)造影剂名称、浓度、剂量。 (2)膀胱充盈的轮廓、形态、大小;病理性改变应说明病变范围大小,边界与邻近脏器的关系。 (3)若观察膀胱壁者应测量其厚度,边缘与周围情况。 (4)男性应包括前列腺增生向膀胱突出压迫情况。 (5)有无其它异常发现。 四、头颅、五官X 线诊断报告 1、头颅平片X 线诊断报告

医学影像学的进展对临床医学的影响

随着放射学发展为医学影像学,该专业从临床医学中的一个辅助性学科跃升为支撑性学科。现代的医学影像学对先进科学技术依赖之深决定了它必将随着现代科技的前沿迅猛发展,进而对临床医学整体产生深刻的影响。 一.医学影像学对临床医学的宏观影响 (一)形态学信息显示方式的改变 医学影像学目前显示的信息类型已经从简单的二维的模拟影像转 科有重要的意义;脑功能性成像已 开发了若干年,且已在广泛的临床 应用中;CT与MRI的肿瘤灌注成像 已逐步开展,以提供参数性诊断信 息;心脏与其他实质性器官,如肝 脏,灌注成像将提供相应器官微循 环改变的更直观的信息;心脏的 MR向量成像是研究心腔内循环状 况的新方法;分子影像学与基因影 像学的出现反映了医学影像学几乎 同步地冲入了这些崭新的医学领域。 这些还只是新的信息模式的一部份。 这些新的信息模式给临床医生提供 了大量新的有用的诊断信息,直接 影响对疾病的病情与预后的判断。 (四)对医学基本理论的冲击 医学影像学的迅速进展和新的 信息类型涌现,对临床医学乃至基 础医学的冲击已经到了必需改写教 科书的程度。如MR皮层功能定位研 究已发现了传统的解剖学与生理学 不了解、甚至描述不正确的神经反 射投射路径;脑与心肌的灌注成像 可直接提供缺血的脑或心肌存活状 况,从而需要彻底修改传统的治疗 方案;介入放射学的多种技术开发 使教科书中很多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方法的描述要作重大修改。事实上, 介入放射学的开展是当前外科手术 中蓬勃发展的微创技术的先驱。 二.医学影像学对主要应用领 域的影响 (一)中枢神经系统 1.卒中 传统的CT检查对缺血性 卒中诊断的时间盲区达24小时或更 久;传统的MRI诊断缺血性卒中的 时间盲区也为12小时左右;MRI扩 散成像、MR灌注成像以及发展较晚 但应用更普及的CT灌注成像可提早 到发病后2小时作出诊断。缺血性卒 中的溶栓治疗是公认的介入性治疗变为: 1.数字化影像 可用为各种重 建、重组和数字化存贮与传输的基 础; 2.复杂的重组影像 可作2D、3D、 4D显示、内窥镜显示、曲面重组、多 平面重组、最大强(密)度投影、最小 强(密)度投影、遮蔽表面显示、容积 再现等; 3.除形态学信息以外还可作功 能性信息和代谢性信息的显示; 4.可作不同类型信息(CT、MRI、 PET……)的融合显示与形态学、功 能性与代谢性信息的融合显示。 当代的影像学信息可以把相当 于大体解剖学的形态学信息乃至远 较大体解剖学信息丰富的各类信息 直观地提供给临床医生,使临床医 生免去解读常规的二维模式信息以 及横断层面信息的困难,得到丰富 的、很多是其他检查方法无法提供 的信息类型。 (二)形态学信息显示时相的改变 信息显示中时间分辨力的提高 已从早期的“实时重建”,发展为动态 器官的实时动态显示和多期相采集, 从时间的概念上扩大了采集到的信 息的“质”与“量”。如肝脏的多层CT 动态扫描已经可以准确地分辨动脉 早期、动脉期、动脉晚期、门脉流入 期、门脉晚期等期相,从而可捕捉到 以往不能显示的病变和/或表现。 此外,MR扩散成像、MR灌注成 像、CT灌注成像等除特定应用外,也 具有显示时相方面的优势,如可以 显著地提早脑缺血病变的显示时间, 从传统CT的发病后24小时提早到发 病后2小时。 (三)新的信息模式不断涌现 近年开发并日趋完善的脑白质 束成像(tractography)是基于MR扩 散成像发展的扩散张量成像(tensor imaging)的直接结果,对神经内、外

医学影像系统实验报告

实验1 图像的特性及图像处理初步 1 实验目的 了解MatLab软件/语言学,会使用MatLab的图像处理工具箱(Image Processing Toolbox)。使学生初步具备使用该软件处理图像信息的能力,并能够利用该软件完成本课程规定的其他实验和作业。 了解图像的基本特性,以及对图像进行简单运算后其性质的变化,学习对图像进行基本处理并评价处理结果。 2 实验要求 学生应当基本掌握MatLab的操作,掌握MatLab图像处理工具箱中最常用的函数的用法,会用该软件调入/保存图像数据,会利用该软件对图像进行简单的计算,例如四则运算等,并观察运算的结果加深对于象素和数值之间的关系的理解。 原始图像 3 实验内容与步骤 (1) 学习MatLab的基本操作 (2) 调入并显示图像 lena.gif lane = imread('lena.gif'); figure; imshow(lane); (3) 在图像 lena.gif 和图像的数据上进行加减乘除一个常数观察计算结果 l1 = imadd(lane,100); figure; imshow(l1); title('加法') l2 = imsubtract(lane,50); figure; imshow(l2); title('减法') l3 = immultiply(lane,0.6);

figure imshow(l3) title('乘法') l4 = imdivide(lane,2); figure imshow(l4); title('除法'); 从图中可以看出,当加法处理时,图像灰度值增加而变亮,减法时图像灰度值 减小而变暗,由于乘法参数为0.6,相当于减小灰度值;而 (4) 利用 imcrop 函数对图像 lena.gif 的头部进行剪裁,然后显示剪裁的结果 l5 = imcrop(lane,[55,50,180,212]); figure imshow(l5) 加法

影像科报告诊断质量评价标准

诊断报告书写格式和质量评价标准 (一)诊断报告书写格式参照我科《影像诊断报告书写规范》 (二)承诺出报告时间: 1、X线平片报告:急诊30分钟,普通2小时;胃肠等特殊造影:当日出片。 2、CT、MR报告:急诊30分钟,普通24小时内(隔日上午9点30分前)。 3、特殊病例在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后于48小时内发出。 (三)诊断报告质量评价标准 1、良好的影像诊断报告:书写格式符合诊断报告书写规范。要求项目齐全,影像描写如实反映影像学改变,影像描述与诊断意见一致,重点突出,条理清楚,术语准确,字迹清析。 2、不符合影像诊断报告要求的:①影像描述与诊断意见矛盾;②书写过于简单;③用语不规范;④病灶主要象征未描述错误;⑤字迹不清。 (四)读片及随访质量控制 1、每工作日读片对疑难病例进行集中讨论,讨论意见及时作出记录。 2、每月及时登记病例随访结果并利用PACS及相关系统统计诊断符合率,结合诊断随访结果每月进行一次随访病例学习,并对重点病例进行讨论,提高医师诊断水平。 读片及报告书写制度 (1)每日集体读片,安排在上午晨会后,由当班医师选出疑难病例和典型病例进行讨论和示教,以便集思广益,提高诊疗质量。 (2)读片应密切结合病史、体格检查及其他必要的检查资料进行充分讨论,遇有疑难问题时,可协同超声、核医学和各有关科室会诊解决。 (3)诊疗报告必须按要求逐项填写,描述和分析应符合规范要求,并作出诊断或提出参考意见。报告医师应签全名,并由主治医师或以上人员负责复审签发。 (4)诊疗报告发出:急诊检查于完成后半小时内出报告(从检查结束到报告时间),普通X线平片2小时内出报告,CT、MR普通检查当日出报告,CT、MR特殊病例及特殊检查48小时内出报告。特殊情况须应向患者说明原因,或与临床相关医师联系。 (5)报告修改由高级职称或高年资主治医师完成,并在PACS系统中留有修改时间及内容。 影像科诊断报告书写规范 影像诊断报告是一份重要的临床档案资料,必须认真书写。一份规范化的诊断报告书要求文字简洁,语句通顺,表达准确。内容包括以下部分: 一. 一般项目: 1.病人姓名、性别、年龄;X线号、门诊号或住院号;申请科室、病室和床位号;检查设备、检查方法、造影剂种类用法和用量、检查部位和位置、照片序号;临床诊断、检查日期和报告日期等均应逐项填写清楚。 二.叙述部分: 1.应在全面观察的基础上,分清主次,按顺序描述异常影像所见。阐明有否临床所疑疾病的表现或征象,如有则应对所出现的病变部位、形态和大小进行描述,描述应简洁、形象、贴切,并对该疾病应该或可能出现而未出现者说明“未见”。如:肺癌的毛刺征;骨、关节病变的死骨、钙化和骨膜反应、关节面及关节间隙等。

医学影像教学工作总结汇报

医学影像教学工作汇报 我院放射科自成立之初除了担任医院临床工作以外,也一并承担了对本单位及外单位进修实习人员的教育培训工作,历来有“传帮带”的历史沿袭和传承。从科室领导到各级医师、技师,对教学工作一直以来非常重视理解。从每年几人、几十人的医学影像实习进修教学培训开始,逐渐成为临床教学基地,教学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特别是我院自2005年起成为河北医科大学临床教学医院成立医学影像教研室以来,有了更加完备的教学目标、教学计划任务、师资队伍更加优化。到去年成为省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开始接收规培住院医师,教学已经不仅仅是科室的“业余”“课外作业”,而是成为科室临床、教学、科研三大任务之一。需要科室投入更多的人力、时间。 目前我科主要承担教学任务: 一、河北医科大学临床专业本科医学影像学理论课程及见习、实习带教, 二、承德医学院、北方学院医学影像专业本科临床实习带教, 三、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带教, 四、部分基层医院进修带教, 教学方面主要做法: 一、规范实习生、进修生、规培生在科室学习各方面行为规范及注意事项。搞好入科教育,主要是与病人如何沟通交流,养成严谨工作态度防范医疗差错纠纷,做好医德医风教育,树立人文关怀理念以及科室辐射安全方

等进行宣教,针对学生心理进行实例案例分析教学。 二、在科室学习期间严格管理,对每位学生进行出勤、学习态度、学习计划目标各方面考核,对不同专业学生做出不同培养计划要求,因材施教。 1、对影像诊断专业学生要求熟悉掌握X线胸部常见病(如:肺炎、结核、肿瘤、气胸、胸腔积液),骨骼方面常见病(如骨折、骨质增生、退行性骨关节病)腹部(肠梗阻、消化道穿孔)胃肠道造影(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消化道肿瘤)神经系统(脑出血、脑梗塞、脑挫伤、神经系统常见肿瘤)等疾病做出定位、定性初步诊断及鉴别诊断。 2、对于临床专业学生主要针对各项影像诊断适应症,禁忌症,注意事项,如何规范开具影像检查申请单,如何指导临床患者选择合适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一般常见病、多发病、临床危急值影像胶片报告解读等方面做出重点要求。 3、对影像技术专业学生主要对其投照技术,各种常见特殊投照体位,设备参数调试,磁共振CT扫描序列、参数调整能够对临床常见多发疾病及影像危急值初步判读。 三、坚持开展小讲座,疑难病例会诊读片制度,周一至周五每天下午两点到三点影像科集体会诊读片,对前一日的疑难及典型病例进行会诊分析,先由各科室提出病例,临床病史,各项检查,影像资料,再由学生发言分析提问,逐级向上医师,主治医生,副主任,主任医师分析讨论总结。如有分歧疑问,进一步追踪手术、病理结果,反复再次讨论印证影像诊断的得失之处。除疑难病例外,也选取一些与教科书上影像符合的典型常见病、少见病进行展示,让学生从中加深印象。并以举办小讲座的方式,使学生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积极鼓励中青年同志投身医学教学。

医学影像学专业实习总结范文

《浙江大学优秀实习总结汇编》 医学影像学岗位工作实习期总结 转眼之间,两个月的实习期即将结束,回顾这两个月的实习工作,感触很深,收获颇丰。这两个月,在领导和同事们的悉心关怀和指导下,通过我自身的不懈努力,我学到了人生难得的工作经验和社会见识。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总结医学影像学岗位工作实习这段时间自己体会和心得: 一、努力学习,理论结合实践,不断提高自身工作能力。 在医学影像学岗位工作的实习过程中,我始终把学习作为获得新知识、掌握方法、提高能力、解决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和方法,切实做到用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思想上积极进取,积极的把自己现有的知识用于社会实践中,在实践中也才能检验知识的有用性。在这两个月的实习工作中给我最大的感触就是:我们在学校学到了很多的理论知识,但很少用于社会实践中,这样理论和实践就大大的脱节了,以至于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找不到方向,无法学以致用。同时,在工作中不断的学习也是弥补自己的不足的有效方式。信息时代,瞬息万变,社会在变化,人也在变化,所以你一天不学习,你就会落伍。通过这两个月的实习,并结合医学影像学岗位工作的实际情况,认真学习的医学影像学岗位工作各项政策制度、管理制度和工作条例,使工作中的困难有了最有力地解决武器。通过这些工作条例的学习使我进一步加深了对各项工作的理解,可以求真务实的开展各项工作。 二、围绕工作,突出重点,尽心尽力履行职责。 在医学影像学岗位工作中我都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去对待每项工作。虽然开始由于经验不足和认识不够,觉得在医学影像学岗位工作中找不到事情做,不能得到锻炼的目的,但我迅速从自身出发寻找原因,和同事交流,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以至于迅速的转变自己的角色和工作定位。为使自己尽快熟悉工作,进入角色,我一方面抓紧时间查看相关资料,熟悉自己的工作职责,另一方面我虚心向领导、同事请教使自己对医学影像学岗位工作的情况有了一个比较系统、全面的认知和了解。根据医学影像学岗位工作的实际情况,结合自身的优势,把握工作

脑血管病影像诊断新进展.

脑血管病影像诊断新进展 高勇安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放射科 100053 脑血管病(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CVD )是一类由各种脑血管源性病因所致的脑部 疾病的总称。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病时间规律性不强,多数患者起病急、症状明显,由于 CT 的广泛应用,能得到及时的诊治。缺血性脑血管病多数凌晨发病,起病缓慢,症状逐渐加重, 所以往往延误诊治时机。要提高缺血性脑血管病诊治水平,就要做到早期发现、及时干预脑 缺血进程和防止严重后果的发生,现代影像诊断学在此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第一部分缺血性脑血管病 CT 和MRI 诊断新进展 CTA 扫描范围可从主动脉弓到颅底或全脑; 50?60ml ;选主动脉层面,使用智能触发技 MPR 曲面重组(curved planar reformation, CPR ,最大密度投影(maximumintensity projection , MIP ) 和容积重组(volume rendering , VR 。应用机器配有高级血管成像功能与计算机辅助诊断相结合的病变发现和诊断软件,全 面显示血管。 2. 头颈CTA 应用现状临床实践表 明,合理应用CTA 能提供与常规血管造影相近似的诊 断信息,且具有扫描时间短,并发症少等优势。报道显示颈动脉 CTA 和常规血管造影评价颈 动脉狭窄的相关系数达 82%?92%。颅内动脉的 CTA 能清晰显示Willis 环及其分支血管。 可以用于诊断动脉瘤、血管畸形及烟雾病或血管狭窄(图 1)。应用螺旋CT 重建显示脑静脉 系统,称脑CT 静脉血管造影(CT venography, CTV 。目前,此技术在脑静脉系统病变的诊 断上已显示出重要价值。 3. 头颈CTA 新进展-64排螺旋64排螺旋CT 扫描速度很快,可完成 3期以上外周静脉 注入对比剂的增强扫描和大范围血管增强扫描成像,如脑、颈部、肺动脉、主动脉及四肢血 管等,可采集纯粹的动脉或静脉时相数据,这些都有助于对血管的观察和分析。而且它配有 高级血管成像功能与计算机辅助诊断相结合的病变发现和诊断软件,使其在血管成像方面的 优势更加突出。总结其在头颈、脊柱 CTA 上的主要优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1) 血管成像范围广,能很容易完成头颈部联合或长段脊柱、脊髓 CTA (图 (2) 可同时显示血管及其相邻骨结构及其关系, 如钩椎关节增生对椎动脉压迫, II 级,椎动脉受压迂曲,管腔无狭窄; 特别是在颈动脉 CTA 0.6mm ?0.625mm 层厚的 原始图 CT 值分为,富脂软板块(CT 值V 50HU )、纤维化 一、头颈动脉血管狭窄影像诊断 (一)头颈动脉 CTA 1.基本原理和方法 CT 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 CTA )是螺旋CT 的一项特殊应用, 是指静脉注射对 比剂后,在循环血中及靶血管内对比剂浓度达到最高峰的时间内,进行螺旋 CT 容积扫描,经计算机最终重建成靶血管数字化的立体影像。 扫描方式为横断面螺旋扫描,根据需要头颈 经肘静脉以 3.5ml/s 的流速注入非离子型对比剂 术,CT 值设为 150HL ?200HU 图像后处理技术包括 2); 根据 程 III 级,椎 度可分为级: I 级,椎动脉平直,无压迫; 动脉受压,管腔狭窄(图 ( 3)可同时显示血管内硬化斑块, 像可 以清晰显示血管壁硬化斑块,并根据 3)。

医学影像诊断数据管理系统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医学影像诊断数据管理系统项目可行性研 究报告 项目名称:医学影像诊断数据管理系统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申报单位:xxx 联系人:xxx 电话:xxx 传真:xxx 编写时间:xxx 主管部门:xxx 撰稿单位:郑州经略智成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撰稿时间:2013年5月2日 可行性研究报告由“郑州经略智成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撰写。 公司网址:https://www.doczj.com/doc/d99814567.html,/ https://www.doczj.com/doc/d99814567.html,/ https://www.doczj.com/doc/d99814567.html,/

第一章总论 一、医学影像诊断数据管理系统项目背景 1.项目名称 2.承办单位概况 3.医学影像诊断数据管理系统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4.医学影像诊断数据管理系统项目提出的理由与过程 二、医学影像诊断数据管理系统项目概况 1.医学影像诊断数据管理系统项目拟建地点 2.医学影像诊断数据管理系统项目建设规模与目的 3.医学影像诊断数据管理系统项目主要建设条件 4.医学影像诊断数据管理系统项目投入总资金及效益情况 5.医学影像诊断数据管理系统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三、项目可行性与必要性 四、问题与建议 第二章市场预测 一、医学影像诊断数据管理系统产品市场供应预测 1.国内外医学影像诊断数据管理系统市场供应现状 2.国内外医学影像诊断数据管理系统市场供应预测

二、产品市场需求预测 1.国内外医学影像诊断数据管理系统市场需求现状 2.国内外医学影像诊断数据管理系统市场需求预测 三、产品目标市场分析 1.医学影像诊断数据管理系统产品目标市场界定 2.市场占有份额分析 四、价格现状与预测 1.医学影像诊断数据管理系统产品国内市场销售价格 2.医学影像诊断数据管理系统产品国际市场销售价格 五、市场竞争力分析 1.主要竞争对手情况 2.产品市场竞争力优势、劣势 3.营销策略 六、市场风险 第三章资源条件评价 一、医学影像诊断数据管理系统项目资源可利用量 二、医学影像诊断数据管理系统项目资源品质情况 三、医学影像诊断数据管理系统项目资源赋存条件 四、医学影像诊断数据管理系统项目资源开发价值 第四章医学影像诊断数据管理系统项目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

医学影像学综述

肺孤立型结节影像诊断研究现状及进展 作者:沈丽娜08102412 作者单位:湖州师范学院医学院,湖州,313000 【摘要】孤立性肺结节(Solitary Pulmonary Nodule,SPN)是胸部放射线检查中最常见的病变之一。大多为胸部X片或CT偶然发现。它的诊断和评价一直是当代医学所面临的挑战。判断肺孤立性结节的良恶性质,是放射科医生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近年来随着影像学设备和技术的发展,以及基础医学研究的深入,SPN的影像学诊断与鉴别诊断也有了长足的发展。 【关键字】孤立型肺结节层螺旋CT 体层摄影术线计算机 肿瘤血管成像数字化影像技术 CT灌注成像 肺部孤立性结节(SPN)定义肺内单发的直径2~30 mm的圆形或卵圆形的肺实质性病灶,同时不合并淋巴结肿、肺不张和肺炎对于肺部孤立性结节的处理主要在于尽早切除恶性肿瘤和尽可能少的对良性病变实施手术[14]。因此,发现SPN及鉴别其良恶性是影像学的主要任务。全世界每年通过筛查检出SPN约15万例。在检出的SPN中,恶性肿瘤占10%~70%,良性病灶中80%为炎性肉芽肿,10%为错构瘤。早期肺癌手术切除后的5年生存率可达90%以上,而中晚期的5年生存率低于5%[1]。影像学评价标准有助于提示SPN的良性或恶性可能性本文将在介绍SPN影像学诊断原则的基础上重点综述近年来的研究进展。 以往SPN主要依赖于胸部常规X线摄片和透视,CT的主要作用在于确定结节的良恶性。近年来,随着CT技术的改进和提高,低剂量螺旋CT在胸部的应用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即在减少受检者射线照射的前提下提高肺癌结节的检出率[2]。有研究指出,低剂量螺旋CT发现的病灶数是普通X线片8倍。胸部平片正位观察时,将有20%~25%的肺野被遮盖,侧位观察时,会有15%~20%的肺野被遮盖。还有学者发现,低剂量CT发现的亚临床小肺癌,76%在X线片上无法显示。所以,许多学者认为肺癌筛查的工具应当选择CT而不是X线片。对于低剂

医学影像诊断报告审核制度与流程

医学影像诊断报告审核 制度与流程 文件编码(GHTU-UITID-GGBKT-POIU-WUUI-8968)

医学影像科诊断报告审核制度和审核流程 一、审核制度: 1、医学影像报告各项内容需填写准确,影像描写简明、确切,报告应密切结合临床,结论应反映客观。 2、急诊报告先由进修医师、轮转医师书写,再由值班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审核后签发;若为疑难急诊片,则先发临时报告,次日由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审核或集体阅片讨论后签发,同时换回临时报告。 一般报告先由进修医师、学生、轮转医师书写,再由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审核后签发。 疑难报告先由进修医师、学生、轮转医师书写,之后由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审核,再由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审核或集体阅片讨论后签发。 3、值班医师应挑选当日典型病例及疑难病例以备次日集体读片。次日早交班时,由值班医师汇报患者临床资料及影像表现,提出初步诊断意见。之后其他医师充分发表各自的见解,展开讨论。最后由主任医师归纳、总结,统一结论,得出最终诊断意见。其间,值班医师需做好记录工作。 4、若疑难病例经讨论后不能得出明确结论者,需由专人记录、追踪手术、病理结果,于每月疑难病例讨论会时集体阅片,共同提高。 5、每月组织专人到病案室对影像报告进行追踪、记录,于每月的疑难病例讨论会上集体阅片,分析影像报告正确与错误的原因。 6、每天早交班读片时需根据摄片质控标准,做好劣片登记,每周一次由技师长组织技术读片。 审核流程: 1、急诊报告: 进修医师、轮转医师书写报告值班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审核 疑难急诊 2、一般报告: 进修医师、学生、轮转医师书写报告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审核 3、疑难报告: 进修医师、学生、轮转医师书写报告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审核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审核或集体阅片讨论。

医学影像实习心得体会

医学影像学包括超声、ct、mri、介人放射学、核素检查等诸多门类的学科,在现代医疗工作中占有极其重要地位。其中超声以其无放射性、操作简便、经济、可用于术中及床边等优点,常常成为临床上一线检查方法。与其它影像学相比,超声医学实践性更强,集仪器操作技术及诊断思维于一体,需要手、眼、脑并用,因此诊断医生个人操作技术及知识结构决定了其诊断水平。医学影像专业学生如何在实习期间提高操作能力及诊断水平,除了自身努力外,带教教师的教学策略是很重要的影响因素。学生在实习中不仅验证所学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如何理论指导实践,培养较强临床诊断思维及工作能力,以在严峻的就业竞争中增强竞争力。就我科多年来影像专业学生实习中的教学二r作,总结了以下-体会。 1、提高学生对超声仪器的操作能力超声诊断是建立在运用各种扫查切面、扫查方法充分显示病变并对其声像学特征全面掌握基础上,病变的"检出"是疾病诊断的前提,因此对检查者的操作技能要求较高,带教过程中应使学生了解仪器的性能和熟悉超声仪器的操作。具体如下:①应向实习学生详细介绍各脏器超声检查前患者的准备及检查过程中患者的体位。②超声诊断仪的使用:使学生了解探头型号的选择,演示正确的手持探头的方法及不同脏器的扫查顺序及切面,超声诊断仪上常用按键的作用,如何通过调节声像图的增益、聚焦、深度等在保证正确的扫查切面基础上获得清晰的图像。③对于不同脏器的扫查存在一定盲区,使学生充分了解这些区域,检查过程中有意识地针对这些区域进行扫查以减少病变的漏诊④候诊病人较少时,尽可能让实习生得到更多动手机会;有闲置超声仪器时,鼓励学生间互为"模特"进行扫查,熟练不同脏器的扫查方法及要点,并加深对正常脏器声像学表现的认识。对实习生"放手不放眼",把自己工作中超声检查的经验以及注意事项传授给实习生,使他们少走弯路,有利于操作技能的提高。 2、培养实习生报告书写能力规范的报告书写有利于对疾病全面的分析与理解,有利于诊断思路的条理化。让实习生了解超声报告的格式,如:姓名、性别、年龄以及超声检查号、门诊号、住院号、超声表现及超声提示等。超声表现的描写先整体后局部,即先对所检查脏器的整体情况如大小、形态、包膜、内部回声做一整体描述;再对局部病灶进行重点描述,包括病变的部位、数目、大小、形态、边界、内部同声、内部血流信号,以及与毗邻重要结构、周围脏器的关系等等。规范实习生的超声检查报告书写,正确使用医学术语,使超声报告规范化,条理化,避免阴性描写过于繁琐,阳性描述过于简单,条理不清,重点不突出等。超声诊断分为确定性诊断及非确定性诊断,对于典型囊肿及结石等疾病可以做出确定性诊断,非确定性诊断根据诊断信心的多少可提示:考虑某某疾病可能性大、疑某某疾病、不除外某某疾病、性质待定,建议进一步检查等。严谨的报告提示可以为临床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指导临床医师做出进一步诊疗计划,还可以使实习生走向工作岗位后,在复杂的医患关系巾实现自我保护。 3、举一反三,提高实习生带教的效率提高实习生带教效率,需要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举一反三"可使学生高效率掌握一类疾病的超声表现。因不同脏器发生的同类病变具有相同的声像学基础,因此声像图表现相似。例如,带教过程中发现肝脏囊肿,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无回声区,边界清晰,囊壁薄且光滑,后方回声增强。就可以强调囊肿可以发生在其它脏器,包

医学影像的课程体系开发总结报告

2016年04月

医学影像的课程体系开发总结报告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的要求,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主体,立德树人,促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使中等职业教育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要求。 二、建设依据 根据《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的意见》(教职成〔2010〕9号)、《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项目管理暂行办法》(教职成〔2011〕7号)和《教育部关于进一步神话中等职业教育教学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08]8号)相关文件精神,并结合医学影象专业特点以及毕节地区医学影象行业发展情况,进行课程体系改革,重点加强重点分析完成就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的必备能力,为本专业核心课程建设及校本教材编写提供理论依据。 三、课程体系模块 1、总体要求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教育的功能定位,要求中职教育紧密联系地方行业发展情况,服务地方行业发展,清楚把握行业人才需求情况,进行具有地方特色和行业特色的课程体系改革,明确培养重点,课程设置轻理论、重实践,切实培养具备职业素质高和拥有一定专业技能水平实用性人才。 2、建设分析 通过调研和课程体系建设意见征集活动,获得大量课程体系改革和核心课程建设的一手资料。通过总结分析,目前医院要求医学影象从业人员必须具备文化基础知识、职业基本素质、良好的个人心理素质、专业技能素质;根据医学影象专业特点,属于医疗卫生机构专向从业人员,因此要求从业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医学基础知识,了解常见的医学基础知识,从而更好的适应医学影象岗位工作要求;根据地区行业发展特点及学生拓展能力培养的需要,开设部分岗位特色拓展课程。 模块设置 根据调研及专业论证分析,医学影象专业课程体系分为人文基础模块、医学基础模块、医学影象专业模块和岗位特色模块。 四、核心课程建设 课程体系建设是学生综合素质与专业技能水平培养的重要保障,核心课程建设是学生专业技能水平培养的重中之重,如何培养适应岗位需求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