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藏蒙佛教箴言诗、仪轨诗、跋诗的比较研究

藏蒙佛教箴言诗、仪轨诗、跋诗的比较研究

摘 要

本论文采用比较研究方法重点阐述、分析了藏传佛教箴言诗、仪轨诗以及印藏佛经跋诗对于蒙古族佛教箴言诗、仪轨诗和跋诗的影响。论文除导论外由三章正文组成。

在导论部分中简单概要的简述了选题缘由和国内外对于藏蒙传佛教箴言诗、仪轨诗、跋诗的研究概况。

在第一章中概述了藏传佛教在蒙古地区的传播、蒙古族佛教诗歌的产生与发展情况。

在第二章中从内容和形式方面重点论述了藏传佛教箴言诗《萨迦格言》对于蒙古族传统箴言诗《智慧的钥匙》,《十善福白史》,《屏风木刻箴言诗》,《人生道德箴言诗》以及松巴堪布·益西班觉所著《人·经·史籍花鬘》,莫日根葛根·罗桑丹毕坚赞所著《道德箴言》、《游戏箴言》、《水泉箴言》、《嘛呢箴言》,阿旺丹达所著《学处篇·人道喜宴》,贺喜格巴图所著《善言百首》,哲布尊丹巴所著《宇宙轮回之歌》,佚名作者所著的《舍取四行诗》和《明镜箴言诗》的影响,后面简单论述了藏传佛教箴言诗、仪轨诗以及印藏佛经跋诗对于蒙古族箴言诗、仪轨诗和跋诗的影响。

在第三章中针对第二章中的蒙古地区各个箴言诗与藏传佛教箴言

诗《萨迦格言》的对比所得出的结论,做出了总结并且提出了本人自己的一些观点。

通过本篇论文第二章中的蒙古地区各个箴言诗与藏传佛教箴言诗《萨迦格言》的比较,得到了不少的结论,发现了许许多多的相似之处与不同之处。在这许许多多的相同与不同之处中有着明显的相似。也就是说蒙古地区的箴言诗与《萨迦格言》的诸多相似之处有着某些关联,不同之处亦是同样。不管相同与不相同,我们通过本篇论文可以很明显的看出蒙古族箴言诗是明显是受到了《萨迦格言》的影响。那些所谓的不同之处简单来说就是蒙古族箴言诗自己的发展,在这漫长的发展中出现了较为有意思的形式和内容上的某些变化,这就造就了与《萨迦格言》的不同之处,从某种角度上看,可以说是蒙古族箴言诗的自我演变。以上是从文学角度出发的,但是《萨迦格言》为蒙古地区所带来的不单单是文学层面上的影响,更重大的影响在于政治影响,即“正教并行”政策。如果没有这个影响的话,文学层面的影响是几乎存在不了。当然,除了藏传佛教箴言诗以外,还有藏传佛教仪轨诗和印藏佛经跋诗为蒙古地区的仪轨诗和佛经跋诗也带来了影响。不过这些影响与藏传佛教箴言诗《萨迦格言》为蒙古文学带来的影响相比是渺小的,所以我们在本篇论文中只是简要的介绍了一下藏传佛教仪轨诗对于蒙古族佛教仪轨诗的影响和印藏佛经跋诗对于蒙译佛经跋诗的影响。

蒙藏文化关系历史悠久,早在11、12世纪的时候蒙藏文化就擦出了火花。通过撰写该论文,让我深切的体会到了藏族文学博大精深与深奥。因本人是蒙古族,自幼学习蒙古族的语言与文学,想在这个基础上学习藏文,让蒙藏文化关系进一步的加深。并且想诚心诚意的在

此向西藏地区的学者们详细的介绍蒙古族箴言诗的特点以及是怎样得到藏族佛教箴言诗《萨迦格言》的影响。

关键词 藏蒙佛教,箴言诗,仪轨诗,跋诗,比较研究

Abstract

In this thesis, the impact of Tibetan Buddhism gnomic poetry, ritual poetry and indo-Tibetan postscript poetry on Mongolian gnomic poetry, ritual poetry and postscript poetry is discussed and analyzed by comparative study. Apart from the introduction part, the thesis consists of three chapters.

Introduction parts expounds the reasons of writing and the general study situation about gnomic poetry, ritual poetry, postscript poetry of Tibetan Mongolian Buddhism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Chapter one outlines the spread of the Tibetan Buddhism in Mongolian area and the origin and development of Mongolian Buddhism poetry.

In chapter two, I emphasizes the influence of Sakya motto, the Tibetan Buddhism gnomic poetry to the Mongolian tradition gnomic poetry like Keys of wisdom, 十善福白史,屏风木刻箴言诗,gnomic poetry of moral life and人·经·史籍花鬘by sum pam khan po· ye shes dpal byor, 道德箴言、游戏箴言、水泉箴言、嘛呢箴言by Morgen Gegen·Lowsang Danbi Gyaltsen, 学处篇·人道喜宴by AwangDanda,善言百首by Khershigbatu,宇宙轮回之歌by Javzandamba, 舍取四行诗、明镜箴言诗by Anonymous Author. Besides, I also simply discuss the influence of Tibetan Buddhism gnomic poetry, ritual poetry and Indo-Tibetan postscript poetry to the Mongolian gnomic poetry, ritual poetry and postscript poetry.

贾岛简介

贾岛简介 贾岛(779~843),唐代诗人。字浪仙。范阳(今北京附近)人。早年出家为僧,号无本。元和五年(810)冬,至长安,见张籍。次年春,至洛阳,始谒韩愈,以诗深得赏识。后还俗,屡举进士不第。文宗时,因诽谤,贬长江(今四川蓬溪)主簿。曾作《病蝉》诗“以刺公卿”(《唐诗纪事》)。开成五年(840),迁普州司仓参军。武宗会昌三年(843),在普州去世。贾岛诗在晚唐形成流派,影响颇大。唐代张为《诗人主客图》列为“清奇雅正”升堂七人之一。清代李怀民《中晚唐诗人主客图》则称之为“清奇僻苦主”,并列其“入室”、“及门”弟子多人。晚唐李洞、五代孙晟等人十分尊崇贾岛,甚至对他的画像及诗集焚香礼拜,事之如神(《唐才子传》、《郡斋读书志》)。贾岛著有《长江集》10卷,通行有《四部丛刊》影印明翻宋本。李嘉言《长江集新校》,用《全唐诗》所收贾诗为底本,参校别本及有关总集、选集,附录所撰《贾岛年谱》、《贾岛交友考》以及所辑贾岛诗评等,较为完备。 贾岛墓 在县城南郊安泉山。长12米,宽、高各3米,砌石为垣。现有清建墓碑“唐普州司户参军浪仙之墓”。墓前有清建瘦诗亭,内陈历代文人吊唁贾岛的石刻诗文。唐开成五年(公元840),贾岛61岁时迁来普州(今四川安岳县),任司仓参军。他到任后,曾组织讲学。政务之余常去南楼(南门外过街楼,1958年拆除)读书作诗。曾写出《夏夜登南楼》诗:“水岸寒楼带月跻,夏林初见岳阳溪。一点新萤报秋信,不知何处是菩提。”此外,还有《寄武功姚主簿》、《送裴校书》、《送僧》、《原上草》、《咏怀》等诗篇,均为贾岛在南楼写成。唐会昌三年(843),朝廷升贾岛为普州司户参军,未受命而身先卒,终年64岁。遗体安葬在安岳县城南安全山麓。他的朋友苏绛为他写了“贾司仓墓志铭”,记述贾岛生平、死、葬日期和地点等甚详。清乾隆年间(1736-1795),安岳县令徐观海(浙江钱塘人)在墓前建造“瘦诗亭”。后来的县令斐显忠又进行重建,并立牌坊,至今尚存。 尘缘未绝说贾岛 贾岛是个半俗半僧的诗人。 他文场失意后,便去当和尚,法号无本。无本者,即无根无蒂、空虚寂灭之谓也。看来他要一辈子念佛了。但后来与韩愈相识,执弟子之礼。在韩愈的劝说下,还俗应举,中了进士。为僧难免思俗,入俗难弃禅心。“发狂吟如哭,愁来坐似禅。”(姚合《寄贾岛》)俗味很浓,僧味也不淡。他正是在这双重性中度过自己的一生。 贾岛因带着一肚皮牢骚出家,所以虽身在佛门,却未能忘却尘世的烦恼。他在洛阳为僧时,当局规定午后不得出寺。若换个出家人,不许出就不出。佛国无边,何处不可修心养性?然而他却觉得自由受缚,不能忍受。于是叹道:“不如牛与羊,犹得日暮归。”他为人非常执著,一旦向前,就不易回头。无论是为僧,还是还俗,都富有挑战性。

《论孟郊与贾岛诗歌异同》

论孟郊贾岛诗歌异同 【摘要】孟郊和贾岛的诗歌比起其前唐诗的浑厚圆融,其创作独开一面,自成一体,并且同以“苦吟” 闻名于世, 更兼诗风相似, 多穷苦之言,再加上对当代和后代诗歌创作都有着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故许多文学史和诗评家常将二人及诗作相提并论。他们在生活经历、创作背景、创作态度、诗歌形式、诗歌内容、诗歌风格、诗歌影响上都有许多值得我们研究的异同点。 【关键词】孟郊:贾岛:诗歌:异同。 【内容】 一、孟郊与贾岛的并称于世 “孟郊苦兼此,贾岛清独行”这是晚唐侍僧齐己《览延栖上人卷》中对于孟郊和贾岛的评价,同时这也是将孟郊和贾岛并称的最早的评论。齐己抓住孟郊诗歌苦思以及贾岛请僻的特征,将两人的诗歌相提并论。 开始真正将孟郊与贾岛放在一起比较研究的是宋代的诗人。为郊岛定名的是欧阳修《六一诗话》“孟郊、贾岛皆以诗穷至死,而平生尤喜为穷苦之句。”“穷苦”一词完全可以概括孟郊与贾岛的一生,而反映在二人诗歌中的也是寒愁悲苦的内容。另外《书梅圣俞稿后》、《太白戏圣俞》、《寄子美》也将孟郊与贾岛并称。 张邦基《墨庄漫录》卷八“唐之诗人,类多穷士,孟郊、贾岛之徒,尤能刻琢穷苦之言以自喜。”盛唐以后的诗人,在动乱的时代用笔写出内心的不平与激愤,抱怨着世界的不公,然而把这种内心的不平与生活的穷苦用笔书写出来,并且加以各种雕琢与推敲,并在这种苦涩的文学创作中找到心灵的喜悦满足,在诗歌中实现自己的价值的,贾岛和孟郊应该是最具代表性的。 而影响最大的应该就是北宋苏轼《祭柳子玉文》中“元轻白俗,郊寒岛瘦”这两句著名的评语。用“寒”来形容孟郊,说明苏轼认为孟郊的诗歌多写其寒苦的一生,而“瘦”无非是指贾岛在诗歌表述上缺乏辞采反而形成的一种意境狭窄的美。 那么谈到孟郊与贾岛的并称于世,我们不能忽视的是孟郊与贾岛的交游,他们在诗歌创作中的互相影响。孟贾交游,和韩愈有很大的关系,韩愈最佩服的友人是孟郊,《醉留东野》“吾愿身为云,东野变为龙。四方上下逐东野,虽

阅读下面这首诗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故地重游 金?元好问 杨柳青青沟水流,莺儿调舌弄娇柔。 桃花记得题诗客[注],斜倚春风笑不休。 [注]本指唐代的崔护,崔氏有《题都城南庄》诗云:“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此处借指诗人自己。 (1)本诗在写景时主要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有何妙处? 2)诗眼多是诗句中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情感,具有概括性、生动性或情趣性且能带起全篇或全句的词语,本诗的“诗眼”是什么?为什么?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浣溪纱① 纳兰性德(清)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②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③,当时只道是寻常。 【注】①本词为纳兰怀念其早逝的妻子卢氏而作。②被酒:醉酒。 ③赌书泼茶:用李清照、赵明诚典,形容伉俪情深,志趣相投。(1)词的上阕刻画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是如何刻画的?请简要分析。 (2)你认为“当时只道是寻常”一句有何深意?请简要分析。 3、阅读下面的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游黄山白岳不果 [明]汤显祖 序:吴序怜予乏绝①,劝为黄山、白岳之游,不果。 欲识金银气,多从黄白②游。 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 注:①乏绝:潦倒,困穷。②黄白:即徽州境内的黄山、白岳山。明代中期,徽州商业兴盛,商贾富甲天下。 (1)《尚书?尧典》说“诗言志”。“志”,就是思想、抱负、志向。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志”?试结合全诗谈谈你的理解。

(2)这首诗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试举一种手法作简要赏析。 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清平乐 周晋 图书一室。香暖垂帘密。花满翠壶熏研席。睡觉满窗晴日。手寒不了残棋。篝香细勘唐碑。无酒无诗情绪,欲梅欲雪天时。 (1)这是一首描写宋代读书人闲雅生活的小词。词的上片描摹的书斋是何景象?请简要描绘。 (2)结合词作简要分析宋代文人“闲雅”的具体表现。 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雪晴晚望 贾岛 倚杖望晴雪,溪云几万重。 樵人归白屋,寒日下危峰。 野火烧冈草,断烟生石松。 却回山寺路,闻打暮天钟。 【注】该诗写于贾岛长安应举落第,与从弟释无可寄居长安西南圭峰草堂寺之时。 (1)后人认为这首诗歌体现了贾岛诗歌“清冷”的特点,请从景物和情感两个角度作简要分析。 (2)这首诗妙在写景,请分析诗歌的写景手法之妙。 6、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山中闻杜鹃 [宋]洪炎 山中二月闻杜鹃,百草争芳已消歇。 绿阴初不待熏风,啼鸟区区自流血。 北窗移灯欲三更,南山高林时一声。 言归汝亦无归处,何用多言伤我情。 [注]洪炎为北宋末年诗人,此诗作于金兵侵宋,洪炎逃难之时。(1)这首诗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论贾岛诗歌的盛唐气格

论贾岛诗歌的“盛唐气格” 长期以来,人们对贾岛诗歌中那些描绘穷愁潦倒的生活状况、诉说怀才不遇的怨愤心情一类的作品表现出极大地关注,而相对忽略了浪仙其他特色与风格的作品,以至于在对贾岛做出总体评价时产生了较大的偏差。一提起贾岛,映入脑海中的不是骑着小驴推敲着“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的孤独苦吟者,就是联想到“鬓边虽有丝,不堪织寒衣”的穷酸落魄相,要么就是因“归吏封宵钥,行蛇入古桐”一类的僻涩诗句怀疑贾岛心理或审美上出了什么问题,再就是总有人不理解像这样一个被后人视为行为怪异和性格孤僻的人怎么会写出“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或“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诸如此类的诗句来。其实,这种偏见和误解古已有之。晚唐司空图说贾岛:“贾浪仙诚有警句,视其全篇,意思殊馁,大抵附于蹇涩,方可致才,亦为体之不备也。”(《司空表圣文集》卷二《与李生论诗书》)苏东坡以“郊寒岛瘦”论贾岛,欧阳修、严羽等人亦以“寒虫”、“虫吟草间”相讥斥。现通行的几本文学史和研究专著谈及贾岛时的评价也大同小异,常以“僻涩寒瘦”、“奇险瘦硬”、“孤峭僻涩”、“荒凉寂寞”等词语来概括贾岛的诗风。通观贾岛的作品,其实不仅题材各异,风格也并不统一,所以用简单的印象和词语进行概括难免失之偏颇。在诗歌研究史中,对于那些特别有个性的诗人,人们往往过分关注于其个性特点而遗漏其余,研究贾岛诗歌作品时也应当观其全人全诗,尤其是要关注那些能够摆脱时代的束缚、别具一格的部分,深入本体、知人论世地加以观照,这样我们就不难得到一个全面、真实而生动的贾岛。 许学夷曾描述了诗歌发展史中这样一个现象:“初、盛、中、晚唐之诗,虽各不同,然亦间有初而类盛、盛而类中、中而类晚者,亦间有晚而类中、中而类盛、盛而类初者,要当论其大概耳。”(《诗源辨体》卷一四)这其实告诉我们特定时代与诗歌风貌之间并不总是那么和谐一致,而这些不安分的音符恰恰就是诗歌发展史中的亮点所在。身处中晚唐之交的贾岛也有类似的表现,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当属其诗歌中具有开阔境界的一类作品,这类诗歌是贾岛诗集中璀璨的一页,后人常以具有盛唐气格对其进行称誉。贾岛诗中常有境界浑阔之诗句,如常被人称道的《忆江上吴处士》:“闽国扬帆去,蟾蜍亏复圆。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此地聚会夕,当时雷雨寒。兰桡殊未返,消息海云端。”谢榛评曰:“韩退之称贾岛‘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为佳句,未若‘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气象雄浑,大类盛唐。”(《四溟诗话》卷二)明王世贞亦云:“置之盛唐,不复可别。”(《艺苑卮言》卷四)许学夷评曰:“贾岛五言律虽多变体,然中如‘飘蓬多塞下’、‘归骑双旌远’、‘数里闻寒水’、‘闽国扬帆去’四篇,尚有初、盛唐气格,惜非完璧。”(《诗源辨体》卷二五)纪昀曰:“天骨开张,而行以灏气,浪仙有数之作。”(《瀛奎律髓汇评》卷二六)贾岛之《送李骑曹》一诗亦有同工之妙。“归骑双旌远,欢生此别中。萧关分碛路,嘶马背寒鸿。朔色晴天北,河源落日东。贺兰山顶草,时动卷帆风。”李怀民曰:“无此奇笔,如何匠得塞垣景出。此与王右丞‘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有正变之分,而发难则显同。”(《重订中晚唐诗主客图》“朔色”二句下评语)整诗明朗开阔,气势飞动,而不

关于佛教箴言100句

佛教箴言100句 佛教中有人生真谛,佛教中蕴含着数亿人沉淀下来的无穷智慧。对人的修养和素质有着直接的帮助。它不仅仅是信仰,它是佛陀的教育,涵盖了无尽无边的事理。时间上,它讲过去,现在,未来;空间上,它从我们眼前的生活一直推演到无尽的世界,它是智慧的、觉悟的。当下很多人不信佛教,排斥它,你可以不信,但不可以不尊重它。在此摘编佛教箴言100条,只要你记住并身体力行,那么你就会脱胎换骨,天天快乐! 1、善于反省自己的人,是最高明的人。 2、有些人常常在烦恼,因为别人一句无心的话,他却有意地接受。 3、一个人的快乐,不是因为他拥有的多,而是因为他计较的少。

4、生气就是拿别人的过错来惩罚自己。 5、放大心胸看事,立定脚跟做人。 6、真正智慧的人生,必定有真诚谦虚的态度;有智慧才能分辨善恶邪正,有谦虚才能建立美满人生。 7、不经一事,不长一智,智慧是从人与事之间磨练出来的,若逃避现实,离开人与事,便无从产生智慧。 8、人之所以痛苦,就是认为自己总是对的,别人总是对不起我,将一切错误都归罪于别人和外境,念念都觉得自己没有错,而不反省自己也有满身的过失。这就是我们痛苦的最大根源。 9、每个人最大的弱点,在于他自以为自己是聪明的。 10、人如不能知足就永远都在烦恼中。 11、从物质的爱欲中挣扎出来,少欲无贪,自然天广地阔,无限丰饶。 12、生命里最难能可贵的,就是生活得平常。 13、信心、毅力、勇气三者具备,则天下没有做不成的事。 14、一个人的成败,与他的心量有很大关系。念念都是为一切大众,决定成功;念念只想到自己、名闻利养,凡事损人利已,就注定失败。

15、要做个受人欢迎的人,做个被爱的人,就必须在日常生活中修养忍辱。 16、布施不是有钱人的专利品,而是一分虔诚的爱心。 17、是非窝里,人用口我用耳;热闹场中,人向前我落后。 18、结有德之朋,绝无义之友。 19、不要让今日的无知,变成明日的后悔。 20、不要诽谤人,也不轻易赞叹人,看到别人的过失要涵容,古人说:“君子绝交,不言人过”,喜欢说别人过失,的确是我们自己最大的毛病。 21、人若不面对自己的缺点,就如烂疮永远无法根治。 22、为自己找借口的人永远不会进步。 23、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 24、与其说是别人让你痛苦,不如说自己的修养不够。 25、如果你不给自己烦恼,别人也永远不可能给你烦恼。因为你自己的内心,你放不下。 26、好好的管教你自己,不要管别人。 27、不宽恕众生,不原谅众生,是苦了你自己。

苦吟诗人贾岛

苦吟诗人贾岛 在晚唐社会与文学的大背景下,有相当一部分诗人,以苦吟的态度作着“清新奇僻”的诗,代表人物是贾岛(779~843)和姚合(775?~855?)。贾、姚二人诗名起于元和后期,但贾卒于会昌,姚卒于大中年间,已入晚唐。其诗代表晚唐一种最普遍的创作风尚,追随者很多,所以将两家归入晚唐诗人中较为合理。 贾岛、姚合及其追随者,诗歌内容都比较狭窄,很少反映社会问题。贾岛所写,有科考碰壁的失意和怨愤,有贫穷窘困生活的哀叹,有对于清寂之境和佛禅境界的感受,以及与僧人、隐士的交往,大多不出个人生活范围。姚合诗的题材与贾岛接近,而对琐细的日常生活情景写得更多,在风格上,贾岛因有过禅房生活体验,又曾受韩愈、孟郊的影响,诗中冷僻的成分多一些,而姚合仕途较为顺利,诗风相对显得清稳闲适。同是写小县府署的庭院,贾岛诗:“言心俱好静,廨署落晖空。归吏封宵钥,行蛇入古桐。”(《题长江厅》)姚合诗:“鼓绝门方掩,萧条作吏心。露垂庭际草,萤照竹间禽。”(《县中秋宿》)贾诗以空庭落晖的无我之境显得超妙,姚诗境界幽静。相比之下,可见贾诗比姚诗幽冷奇峭。

贾岛、姚合等人在创作态度上的共同表现是苦吟。传说贾岛在长安街上酝酿吟诵“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一联时,唐突了京兆尹刘栖楚;斟酌“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一联时,冲犯了京兆尹韩愈。具体情节虽不一定可靠,但贾岛等人确实苦吟成癖。晚唐时期,有大批长期困于考场的士子,也有许多人虽然入仕,却处于低下闲冷的地位。他们有点像大历时代的文人,需要通过作诗获取精神上的补偿。求科名者,则更需要把五律当日常功课训练。这样,这些在社会上被冷落的文人,就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放在作诗上。对自己的贫穷、窘困和闲散,多方面地加以审视、发掘、体验,“以刻琢穷苦之言为工”(胡仔《苕溪渔隐全话》前集),抒写他们的无奈。于是,通过对情与景深刻的挖掘与琢磨,做到工整中见清新奇僻,就成了一种新的风尚,有别于韩、孟的奇险和元、白的流易。 晚唐苦吟诗人对社会生活关心不够,阅历范围狭窄,入诗的事料相对贫乏。他们的诗思往往不是自然涌现,而是一开始就着意为之。“莫笑老人多独出,晴山荒景觅诗题”(姚合《寄周十七起居》),“物外搜罗归大雅,毫端剪削有馀功”

贾岛简介

贾岛简介 篇一:贾岛简介 贾岛简介 贾岛(779~843),唐代诗人。字浪仙。范阳(今北京附近)人。早年出家为僧,号无本。元和五年(810)冬,至长安,见张籍。次年春,至洛阳,始谒韩愈,以诗深得赏识。后还俗,屡举进士不第。文宗时,因诽谤,贬长江(今四川蓬溪)主簿。曾作《病蝉》诗“以刺公卿”(《唐诗纪事》)。开成五年(840),迁普州司仓参军。武宗会昌三年(843),在普州去世。贾岛诗在晚唐形成流派,影响颇大。唐代张为《诗人主客图》列为“清奇雅正”升堂七人之一。清代李怀民《中晚唐诗人主客图》则称之为“清奇僻苦主”,并列其“入室”、“及门”弟子多人。晚唐李洞、五代孙晟等人十分尊崇贾岛,甚至对他的画像及诗集焚香礼拜,事之如神(《唐才子传》、《郡斋读书志》)。贾岛著有《长江集》10卷,通行有《四部丛刊》影印明翻宋本。李嘉言《长江集新校》,用《全唐诗》所收贾诗为底本,参校别本及有关总集、选集,附录所撰《贾岛年谱》、《贾岛交友考》以及所辑贾岛诗评等,较为完备。 贾岛墓 在县城南郊安泉山。长12米,宽、高各3米,砌石为垣。现有清建墓碑“唐普州司户参军浪仙之墓”。墓前有清建瘦诗亭,内陈历代文人吊唁贾岛的石刻诗文。唐开成五年(公元840),贾岛61岁

时迁来普州(今四川安岳县),任司仓参军。他到任后,曾组织讲学。政务之余常去南楼(南门外过街楼,1958年拆除)读书作诗。曾写出《夏夜登南楼》诗:“水岸寒楼带月跻,夏林初见岳阳溪。一点新萤报秋信,不知何处是菩提。”此外,还有《寄武功姚主簿》、《送裴校书》、《送僧》、《原上草》、《咏怀》等诗篇,均为贾岛在南楼写成。唐会昌三年(843),朝廷升贾岛为普州司户参军,未受命而身先卒,终年64岁。遗体安葬在安岳县城南安全山麓。他的朋友苏绛为他写了“贾司仓墓志铭”,记述贾岛生平、死、葬日期和地点等甚详。清乾隆年间(1736-1795),安岳县令徐观海(浙江钱塘人)在墓前建造“瘦诗亭”。后来的县令斐显忠又进行重建,并立牌坊,至今尚存。尘缘未绝说贾岛 贾岛是个半俗半僧的诗人。 他文场失意后,便去当和尚,法号无本。无本者,即无根无蒂、空虚寂灭之谓也。看来他要一辈子念佛了。但后来与韩愈相识,执弟子之礼。在韩愈的劝说下,还俗应举,中了进士。为僧难免思俗,入俗难弃禅心。“发狂吟如哭,愁来坐似禅。”(姚合《寄贾岛》)俗味很浓,僧味也不淡。他正是在这双重性中度过自己的一生。 贾岛因带着一肚皮牢骚出家,所以虽身在佛门,却未能忘却尘世的烦恼。他在洛阳为僧时,当局规定午后不得出寺。若换个出家人,不许出就不出。佛国无边,何处不可修心养性?然而他却觉得自由受缚,不能忍受。于是叹道:“不如牛与羊,犹得日暮归。”他为人非常执著,一旦向前,就不易回头。无论是为僧,还是还俗,都富有挑

佛教中的经典悟道禅语

禅语悟道 老和尚问小和尚:“如果你前进一步是死,后退一步则亡,你该怎么办?”小和尚毫不犹豫地说:“我往旁边去。”——天无绝人之路,人生路上遭遇进退两难的境况时,换个角度思考,也许就会明白:路的旁边还是路。 【禅语悟道】1善事多做,长存善念,问心无愧,理得心安。2心有主见,不听传言,莫论人非,笑对人间。3胸怀坦荡,处事坦然,心宽体健,益寿延年。4热闹中以冷静的眼光看待一切,就会省去许多烦心事;冷落时存一份向上的心,才能享受到许多真乐趣。 【禅语悟道】身上事少,自然苦少;口中言少,自然祸少;腹中食少,自然病少;心中欲少,自然忧少!大悲无泪,大悟无言。缘来要惜,缘尽就放。这世上,笑笑人家,也给别人笑笑自己,放轻松,给自己快乐。 【禅语悟道】1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2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间万物皆是化相,心不动,万物皆不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3笑着面对,不去埋怨。悠然,随心,随性,随缘。注定让一生改变的,只在百年后,那一朵花开的时间。 【禅语悟道】1不懂装懂是聪明,懂装不懂是智慧。2示弱而不逞强,示拙而不逞能。3忍人之所不能忍,方能为人之所不能为。4身做好事,言说好话,心存好念。5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喜无声,大爱无言。6君子相交,随方就圆,无处不自在。7智者不锐,慧者不傲,谋者不露,强者不暴。 【禅语悟道】1是非天天有,不听自然无。2愚人求境不求心,智者求心不求境。3吵闹处,须冷静;冷落处,须热情。4人之所以平凡,在于无法超越自己。5若无是非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6说话不要有攻击性,不要有杀伤力,不夸已能,不扬人恶,自然化敌为友。7事能知足心常惬,人到无求品自高。 舍得微笑,得到的是友谊;舍得宽容,得到的是大气;舍得诚恳,得到的是朋友;舍得面子,得到的是实在。。。有些人竟为了两片薄面而争,为了一条贱命而战,值么?累吗?什么也不愿放弃的人,反而会失去最珍贵的东西。当你紧握双手,里面什么也没有;当你打开双手,世界就在你手中。得之坦然!失之淡然! 【人生七味心药】[1]心善,乐善好施是大爱无疆的蔓延;[2]心宽,宽大为怀是足智多谋的恬静;[3]心正,正大光明是憨厚耿直的凸现;[4]心静,静心如水是博大精深的境界;[5]心怡,怡然自得是达观开朗的淡泊;[6]心安,安常处顺是知足常乐的欣慰;[7]心诚,诚心诚意是高风亮节的镜子。 【怎样与9种人打交道】1口蜜腹剑的人:微笑着打哈哈。2吹牛拍马的人:不要与他为敌,3尖酸刻薄的人:保持一定距离。4挑拨离间的人:最好谨言慎行。5雄才大略的人:虚心地学习。6翻脸无情的人:应该留一手。7愤世嫉俗的人:睁只眼闭只眼。8敬业乐群的人:工作卖力气。9踌躇满志的人:尽量顺着他。 人生贵在活得充实,而不是活得长久。自己把自己说服了,是一种理智的胜利;自己被自己感动了,是一种心灵的升华;自己把自己征服了,是一种人生的成功。柏拉图说:最先和最后的胜利总是征服自我,只有那些能够科学地认识自我,正确地设计自我,严格地管理自我的人,才能站在历史的潮头去开创崭新的人生。 人要知足常乐,宽容大度,什么事情都不能想繁杂,心灵的负荷重了,就会怨天忧人。如果你简单,这个世界就对你简单。简单生活才能幸福生活。要定期的对记忆进行一次删除,把不愉快的人和事从记忆中摈弃。格式化自己,就是为了删除你。张爱玲说:因为爱过,所以慈悲;因为懂得,所以宽容。

古诗赏析

村晚 【原文】: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作者】: 雷震,生平不详。或以为眉州(今四川眉山)人,宋宁宗嘉定年间进士。又说是南昌(今属江西)人,宋度宗咸淳元年(1265)进士。其诗见《宋诗纪事》卷七十四。 【译文】: 碧水装满了池塘,堤上长满了青草;远山衔着半个夕阳,在冰凉的水中闪耀。牧童归来,悠然横坐在牛背上;信口吹着一支短笛,听来不成腔调。 【评论】: 今·倪其心、许逸民:“这诗……堪称一幅成功的有声画。”(《宋人绝句选》第333页) 【鉴赏】: 宋诗与唐诗中的不少写景之作,都是诗中有画。但唐人诗中之画,多为妙手天成;宋人却更多是有意为之。尤其是南宋末年,一些作家常以七绝的形式,进行这方面的艺术实践。使你感到这些诗本就是题在画上的。此诗是其中的较有成就者。池塘里的碧水,堤岸上的青草,远山衔着落日,倒映在水中——这已是画意盎然,再添上暮归的老牛,牛背上信口吹笛的牧童,就更增加了无限生机。整幅画面,是那样悠然自得,人与大自然显得那样和谐,见出作者的心灵追求。 寄黄几复 黄庭坚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三折肱。 想见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 [赏析] 这首诗首联“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抒写了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当时,诗人监德州(今属山东)德平镇,他的朋友黄介(字几复)任四会(今属广东)知县。他们都居住在滨海地区。前句化用《左传》中楚子对齐桓公所说的“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说明海天茫茫相距辽远。后句是说通信颇为不易。古人有雁足传书之说,但又说鸿雁南飞止于衡阳,而四会在衡阳之南。所以,想托鸿雁捎封信去也被谢绝。 颔联“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回忆昔日相聚宴游之乐,并进一步抒写相别十年的思念之深。想当年,春风拂面,我们在盛开的桃李花下举杯畅饮;十年来,漂泊江湖,每当夜雨潇潇、漏尽灯残之时,不由得更加思念远方的友人。这两句所描绘情景的巨大反差,形成了强烈对比,从而更加凸现了思念之情。 颈联“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三折肱”称赞友人为官清廉、从政有方。 尾联“想见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瘅溪藤”赞美友人认真读书、好学不倦。诗人想象友人如今已白发萧萧,伴随着他的读书声的,是那从隔着瘴气弥漫的溪水边野藤上传来的悲苦猿啼。这里颇有为博学多才的友人偏居荒蛮之地不得重用鸣不平的意味。 这首诗的主要艺术特点: 黄庭坚是宋代江西诗派的开山祖师。他的诗具有生、新、瘦、硬的艺术风格,善于运用典故。他把古代典籍中的词语经过转化、改造,吸收融合在自己的作品中,从而使诗歌的涵义更加丰富、情致更加含蓄。因此,他的诗表现出深厚的学养,具有浓郁的书卷气。这首诗就集中体现了这种艺术特点。 【名句】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数日 数日秋风欺病夫①,尽吹黄叶下庭芜②。林疏放得遥山出③,又被云遮一半无。[1] 作品注释

贾岛《送无可上人》诗的佛教意蕴

贾岛《送无可上人》诗的佛教意蕴 贾岛曾长期出家为僧,还俗后与僧人交往亦十分密切,其《长江集》中赠与僧人之诗多达百首。所以,贾岛对僧人行为、日用及悟道因缘极为熟悉,其诗风、诗意不可避免地会带上佛禅色彩。然而,长期以来,人们对贾岛诗的理解与阐释多停留在世俗意义上,对诗句的佛教意蕴开掘不够,甚至完全忽略,造成了许多误会。下举两例,以彰显对僧诗理解的全新思路。 一“独行”、“数息”究竟何义? 贾岛《送无可上人》诗曰:“圭峰霁色新,送此草堂人。麈尾同离寺,蛩鸣暂别亲。 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终有烟霞约,天台作近邻。”[1]( P6697)对于颈联两句诗的 解释,陈延杰《贾岛诗注》曰: 《诗·唐风》:“独行踽踽。”数读如朋友数之数。岛自注此二句云:“二句三年得,一 吟双泪流。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2]( P31)齐文榜《贾岛集校注》曰: 自注此二句云:“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3](P120)黄鹏《贾岛诗集笺注》曰: 独行,数息二句下浪仙自注云:“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可知为平生得意之句。历代诗家于此聚讼纷纭,毁誉参半。详见诗后附录。[4] ( P82)李建昆《贾岛诗集校注》曰: 贾岛自注云:“二句三月(按:当作”年“)得,一吟双泪流。知音如不赏,归卧故 山秋。”李怀民曰:“此等李洞诸人皆不能道,非不及其诗,不及其精于禅也。此为师生平得意语,须思其得意处安在。”按:千古名联,写其独游无侣也。[5]( P100)四家皆引 贾岛自注“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来解释此联,皆强调此两 句诗为贾岛平生得意之句,甚为“难得”,而对诗句本身却解释甚少,唯陈延杰指出“数”读如 朋友数之数、李建昆引李怀民《重订中晚唐诗主客图》之语指出诗意与禅意有关,然其所加按语却全与禅意无关。 此联既然“难得”,必有其不同寻常之处。然而不巧的是,这两句诗的真正意蕴至今并不为多少人所知。注释者或以为此联太过平常而惜其笔墨,或仅做了世俗的理解而对其禅意付诸阙如。李注虽借李怀民之语指出此联与禅学修养有关,却未进行正面解说。也有一些论诗者因在不正确的方向上求之过深而对此联做了错误的理解。下举两例: 其一,李延祜《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妙句之妙) ---唐·贾岛〈送无可上人〉》:

佛教经典箴言

佛教經典箴言——在於內心的自我反思、修煉和自我完善 1、人生的辛苦,在於你做了太多自己不喜歡的事;時間最陰險的地方,不是奪走了你的年華,而是讓你把 所有事情都變成了習慣;不開心,不是生活出了問題,而是你的生活方式出了問題;一個人的品行不取決於這人如何享受勝利;而在於他如何忍受失敗;脾氣來的時候,福氣就走了。 2、人生晚吃苦不如早吃苦。人生是很累的,你現在不累,以後就會更累。人生是很苦的,你現在不苦,以 後就會更苦。萬物相生相克,無下則無上,無低則無高,無苦則無甜。唯累過,方得閑;唯苦過,方知甜。趁著年輕,大膽地走出去,去迎接風霜雨雪的洗禮,練就一顆忍耐、豁達、睿智的心,幸福才會來。 3、放下你的浮躁,放下你的懶惰,放下你的三分鐘熱度,放空你禁不住誘惑的大腦,放開你容易被任何事 物吸引的眼睛,放淡你什麼都想聊兩句八卦的嘴巴,靜下心來好好做你該做的事。 4、生活中最大的和諧就是,理解並尊重你身邊每一個與你不同的人,遵從自己的內心並接納自己與他人的 不同,因為,來自我們自身的大多數煩惱都源於違背了那個最真實的自己,大多數沖突都來自於希望別人都和你一樣。 5、世界上沒十全十美的選擇,無論怎樣審慎,終歸都不會盡善盡美,總會留有缺憾。人生的幸福往往就在 一拿一放之間,為了得到其中“一半”,你必須放棄另外“一半”。若過多地權衡,患得患失,到頭來將兩手空空,一無所得。最最明智的選擇,不是選擇那些貌似美好的,而是選擇自己真正需要的。 6、內心過分單純和敏銳、看問題的目光過於明察秋毫,實際並無好處。處理人間事務時粗線條即可,不必 過分深究。世間萬事萬物,總存在太多彼此矛盾的方面和各不相同的形式,考慮多了,反而迷茫。 7、我們很難在相對的世界裏找到絕對的答案。所有給予自己和別人的答案,在事實面前顯得那麼落魄。因 過於對自己執著,有時會赤裸裸的去維護那些露骨的謊言,一次次被這樣的習氣所熏染,謊言也就順理成章變成了保護自己的武器,代價就是失去你所信任的人或沒有信任你的人,所以“止住妄語有如止住惡友”。 8、世上沒有一件工作不辛苦,沒有一處人事不複雜。即使你再排斥現在的不愉快,光陰也不會過得慢點。 不要隨意發脾氣,誰都不欠你的。要學會低調,取舍間必有得失,不用太計較。也要學著踏實而務實,越簡單越快樂。當一個人找到自己的本分所在和歸屬,就能夠安分守己、盡職盡責、無怨無悔。 9、人間真的有所謂世外桃源嗎?我們窮其一生跋涉,終究會失望。桃源不在身外,不過就是自身一顆澄明 清淨的初心。 10、有人尖刻的嘲諷你,你馬上尖酸的回敬他。有人毫無理由的看不起你,你馬上輕蔑的鄙視他。有人在你 面前大肆炫耀,你馬上加倍證明你更厲害。有人對你冷漠,你馬上對他冷淡疏遠。看,你討厭的那些人,輕易就把你變成你自己最討厭的那種樣子。這才是“敵人”對你最大的傷害。 11、你若愛,生活哪裏都可愛。你若恨,生活哪裏都可恨。你若感恩,處處可感恩。你若成長,事事可成長。 不是世界選擇了你,是你選擇了這個世界。既然無處可躲,不如傻樂。既然無處可逃,不如喜悅。既然沒有淨土,不如靜心。既然沒有如願,不如釋然。

古诗词大家

古诗词大家 唐诗宋词之最 最快的船----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早发白帝城》) 最多的愁----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 最消瘦的人----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 最憔悴的人----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蝶恋花》) 最忧愁的人----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眼力最差的人----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青玉案》) 最深的情----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最高的楼----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李白《夜宿山寺》)最美的笑容----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白居易《长恨歌》)

最深的雪---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白居易《卖炭翁》) 世上最长的脸----去年一滴相思泪,今年刚流到腮边。(苏小妹戏苏东坡句) 白的最快的头发----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李白《将进酒》)最长的头发----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 最高的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望庐山瀑布》) 最大的雪花----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李白《北风行》) 最壮观的登顶----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最大的柏树----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杜甫《古柏行》) 最难请的人----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白居易《琵琶行》) 最难寻的人----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白居易《长恨歌》) 最亮的灯----惟怜一灯影,万里眼中明。(钱起《送僧归日本》) 最让人感动的音乐----今为羌笛出塞声,使我三军泪如雨。(李颀《古意》) 最长的桥----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杜甫《野望》) 最长的一觉----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杜牧《遣怀》) 从征时间最长的人----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 最不值钱的诗赋----吟诗作赋北窗里,万言不直一杯水。(李白《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 最有威力的剑----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当百万师。(王维《老将行》) 最长的恨----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白居易《长恨歌》) 最贵的信----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被风吹的最远的房子——茅飞渡江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最穷的夫人——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白居易《观刈麦》) 最大的额头————未出庭院三五步,额头已到画堂前 最大的门窗————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爬的最高的人————举手可近月,前行若无山。 最寂静的空间————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酒量最大的人————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 最无才的人————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脸皮最厚的人————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最多的爱————三千宠爱在一身。 最浓的情————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最长的情————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最苦的酒————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最孤独的人————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最喜欢喝酒的人————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高中语文课外古诗文贾岛《寻隐者不遇》原文、译文、赏析

贾岛《寻隐者不遇》原文、译文、赏析 寻隐者不遇 唐·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作者简介] 贾岛(779~843),唐代诗人。字浪仙。范阳(今北京附近)人。早年出家为僧,号无本。元和五年(810)冬,至长安,见张籍。次年春,至洛阳,始谒韩愈,以诗深得赏识。后还俗,屡举进士不第。文宗时,因诽谤,贬长江(今四川蓬溪)主簿。曾作《病蝉》诗“以刺公卿”(《唐诗纪事》)。开成五年(840),迁普州司仓参军。武宗会昌三年(843),在普州去世。贾岛诗在晚唐形成流派,影响颇大。唐代张为《诗人主客图》列为“清奇雅正”升堂七人之一。清代李怀民《中晚唐诗人主客图》则称之为“清奇僻苦主”,并列其“入室”、“及门”弟子多人。晚唐李洞、五代孙晟等人十分尊崇贾岛,甚至对他的画像及诗集焚香礼拜,事之如神(《唐才子传》、《郡斋读书志》)。贾岛著有《长江集》10卷,通行有《四部丛刊》影印明翻宋本。李嘉言《长江集新校》,用《全唐诗》所收贾诗为底本,参校别本及有关总集、选集,附录所撰《贾岛年谱》、《贾岛交友考》以及所辑贾岛诗评等,较为完备。[注释] 隐者:隐士,隐居在山林中的人。者,……的人。 不遇:没有遇到,没有见到。 童子:没有成年的人,小孩。在这里是指“隐者”的弟子、学生。 言:说,告诉。 云深:云雾迷蒙。指林深,因多云雾,故云。 处:行踪,所在。 [译诗、诗意] 苍松下,我询问了年少的学童; 他说,师傅已经采药去了山中。 他还对我说:就在这座大山里, 可是林深云密,不知他的行踪。 在山林中的一棵松树下,我向隐者的小弟子询问他师父的去向。他回答说师父采药材去了。隐者师父其实就在这座旷远的大山里。但是山上云雾迷蒙,那个小弟子也不知道他师父到底在什么地方了…… [赏析] 赏析一: 这是一首名作,评者甚众。蒋一葵《唐诗选汇解》:“首句问,下三句答,直中有婉,婉中有直。”李锳《诗法易简录》:“一句问,三句答,写出隐者高致。”王文濡《唐诗评注读本》:“此诗一答,四句开合变化,令人莫测。” 全诗只有二十字,又是抒情诗,却有环境,有人物,有情节,内容极丰富,其奥秘在于独出必裁地运用了问答体。不是一问一答,而是藏问于答,几问几答。第一句省略了主语“我”。“我”来到“松下”问“童子”,见得“松下”是“隐者”的住处,而“隐者”外出。“寻隐者不遇”的题目已经交待清楚。“隐者”外出而问其“童子”,省掉问

《剑客》贾岛唐诗鉴赏

《剑客》贾岛唐诗鉴赏 【作品介绍】 《剑客》是唐代诗人贾岛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诗全诗率意造语,直吐胸臆,语句简捷,感情强烈。“十年磨一剑”之“磨”,含有打造、磨制之意。花了十年的功夫,这剑自然非同一般。“霜刃未曾试”,即非常锋利的宝剑还没有用过,便有“跃跃欲试”之意。“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即今天把它拿出来给您看,目的是如果您告诉我天下谁有冤屈不平的事,我就可以仗剑扶危。此处的“剑”,用的是比喻象征意义,托物言志,抒写作者十年寒窗,磨炼才干的生涯和远大的理想抱负。 【原文】 剑客1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2。 今日把示君3,谁有不平事? 【注释】 剑客:行侠仗义的人。

霜刃:形容剑锋寒光闪闪,十分锋利。 把示君:拿给您看。 【白话译文】 用了十年工夫磨制出一把宝剑,剑刃寒光闪闪却还没有试用过。今天,把它拿给您看,请告诉我谁有不平的事要伸张。 【创作背景】 相传诗人贾岛在韩愈的劝说下,参加了科举考试,他天真地以为,凭着自己的才学一定能考中,所以,并不把“八百举子”放在眼里,一入考场,挥笔就写,在《病蝉》诗中,痛骂:“什么黄雀、乌鸦,都一样想害蝉。”结果被认为是“无才之人,不得采用”,与平曾等人一起落了个“考场十恶”的坏名。贾岛心知是“吟病蝉之句”得罪了有权势的人,可又无可奈何。便创作了这首自喻诗。 【赏析】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良工锻炼凡几年,铸得宝剑名龙泉。”而此剑是“十年磨一剑”,可见其制作精良足可与传说中的龙泉宝剑比肩。开篇先侧写一笔,已显示出此剑非同一般。接着,正面一点:“霜刃未曾试。”写出此剑颜色如霜雪,闪烁着寒光,是一把锋利无比却还没有试过锋芒的宝剑。虽说“未曾试”,而跃跃欲试之意已流于言外。此剑一出,定会使人

晚唐诗歌

经历了元和时期短暂的中兴局面之后,唐王朝的国势趋于全面衰落,晚唐时期藩镇割据、宦官专权、朋党之争等种种矛盾日益激化,兵连祸结,社会动荡。晚唐士人对国事日非深感忧虑,对唐王朝的中兴无望深感失落,这种衰世之象对晚唐诗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晚唐诗歌的基本特点表现在两个方面: 其一,在情感内涵上,晚唐诗很少展现开阔而超越的精神气局和富于理想气质的激情,更多地转向了对日常人情、男女情爱这些精神世界的一般内容的表现,抒情基调以感伤低回为主,呈现出幽微细腻、沉迷绮艳、清丽淡远、怨刺讥弹等主要表现风格。 其二,在艺术内涵上,晚唐诗一方面继承了中唐诗学推重“人工之美”的创作方向,追求语言与构思的雕琢与锻炼,发展了中唐以来的苦吟诗

风,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深婉艺术取向;另一方面,又对中唐诗学进行调整,推重天真隽永的风神,表现出对盛唐诗学的回复,同时也流露出注重平淡,讲求意味的倾向。 上述两个方面,共同造就了晚唐诗歌阴柔细腻、小巧蕴藉的诗歌意境,为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世界增添了极为独特的景致。晚唐诗歌以近体为主,古体成就较为衰落,主要存在五种主要的诗风: 一、苦吟诗风,以贾岛、姚合为代表; 二、清丽感伤诗风,以杜牧、许浑为代表; 三、深婉绮艳诗风,以李商隐、温庭筠为代表; 四、隐逸诗风,以司空图、郑谷为代表; 五、乱世悲慨与怨刺诗风,以罗隐、皮日休等为代表。

晚唐诗坛可以分为前后两期,从长庆到宣宗大中年间为前期,懿宗咸通以后到唐朝灭亡为后期,前期的诗坛活跃着贾岛、姚合、产生了杜牧、李商隐这样较有成就的诗人,而后期的诗坛全面萎弱,主要以因袭前期的诗风为主,只有讥弹怨刺一种风格有一些独特的发展;有的文学史将这一时期称为唐末。我们这里还是将晚唐的前后期联系起来介绍,围绕上述几种主要诗风的变化轨迹,梳理相关诗人的创作成就。 第一节贾岛、姚合与苦吟诗风 贾岛和姚合在元和后期就开始享有诗名,但他们在长庆以后还有相当长期的创作,贾岛卒于会昌中,而姚合卒于大中年间,而且他们所开创的诗风在晚唐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因此,将他们称为晚唐诗人比较合理。 贾岛(779—843),字浪仙,一作阆仙,范

苦吟与诗歌的陌生化效应_论孟郊_贾岛诗_万露

收稿日期:2009-03-24 作者简介:万露(1980-),女,湖南株洲人,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公共课教学部教师,文学硕士。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JournalofLeshanTeachersCollege 第25卷第2期2010年2月 Vol.25,No.2Feb .2010 苦吟与诗歌的陌生化效应 ———论孟郊、贾岛诗 万露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湖南益阳413000) 摘要:比之于其前唐诗的浑厚饱满圆融,孟郊贾岛的诗歌创作独开生面,成僻涩一体,以苦吟的作诗方式,达成了诗歌的陌生化效应。苦吟使得诗的终极意义似乎不存在于文本,而存在于创作的过程当中———行为即意义。苦吟也是把双刃剑,它使得诗人太用力于诗的局部效应,而忽视诗的整体效应。孟郊贾岛诗歌的陌生化效应首先体现在诗歌语言的大批量散文化,其次体现在尽力避免使用熟语、陈词滥调:孟郊主要着意于“词”的陌生化,尤其是动词的陌生化;贾岛主要着意于“意象”的陌生化。孟郊以其动词性的狠语、贾岛以其虫磬蛇蚁等小世界意象丰富了唐诗,使唐诗的语汇系统趋向完善化,大大拓展了唐诗的疆界。 关键词:陌生化;中唐诗;唐诗中图分类号:I20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666(2010)02-0013-05 孟郊(751-814)、贾岛(779-843)是中唐著名诗人,他们的主要人生阶段都在安史之乱以后。安史之乱是唐王朝的转折点,也是整个封建社会士人心态的一个转折点,至763年才平定,历时八年。安史之乱虽最后平定了,但整个社会并未因此而得到喘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藩镇割据,朋党之争,宦官专权,宦官与朝官互相倾轧。不光内乱,还时有边患。战争频仍,社会动荡,经济凋敝,人民生活于贫病交加之中。孟郊的 “欲饮井泉竭,欲医囊用单”(《路病》)、“幽苦日日甚,老力步步微。常恐暂下床,至门不复归”(《秋怀十五首》其十一),贾岛的“井底有甘泉,釜中乃空然” (《朝饥》)、“羁旅复经冬,瓢空盎亦空”(《冬夜》)、“泪落故出远,病来春草长”(《下第》),他们的饥苦贫寒之吟是整个疮痍社会的一个缩影,一种文学表达。 社会状态是士人心态生成的土壤,安史之乱后的李唐一个病态的社会,孟郊、贾岛比之于其前的王 维、岑参、王昌龄、李白、杜甫,他们所处的时代,原有的较为稳定完整、 生长型的社会制度、秩序已不复存在,社会的许多链条被打断。对于读书人一生最重要的科举,这条命运之路越来越窄,尤其是对于下层读书人,要想通过这条路踏入仕宦,比起他们的前人来说,是要难得多。很多时候,孟郊、贾岛他们是想有所为的:“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 (贾岛《剑客》或作《述剑》),“壮士心是剑,为君射斗牛。朝思除国仇,暮思除国仇”(孟郊《百忧》),然而,客观社会环境否定了这种社会理想实现的可能性,“梦幻将泡影,浮生事只如”(贾岛《寄令狐相公》 ),于是,他们不得不做了社会行为的孱弱者,“况味萧条,生计岨峿”[1] 。即使最后终于踏上了仕途,(虽 然是个比七品芝麻官还小的官),也是“命酒挥琴,裴回赋诗终日,而曹务多废”,以至“县令白府,以假尉 代之,分其半俸” [2] ,已过中天、正趋西山的社会不可能再赋予士人“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南怀瑾大师佛法经典语录

南怀瑾大师佛法经典语录.txt如果背叛是一种勇气,那么接受背叛则需要更大的勇气。爱情是块砖,婚姻是座山。砖不在多,有一块就灵;山不在高,守一生就行。 南怀瑾大师佛法经典语录 所以,佛法不一定在高山、在清净的地方、或在庙子,真正大菩萨可能嘴里一句佛也没有,不要用宗教的外形去看世界看人。社会上到处有菩萨,即使狗牛马这些畜生当中都有, 佛法还是在世间的,六祖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社会上无处没有佛法。虽然佛教说,末法时代佛法要没落了,可是佛在大乘经典上,根本没有讲末法、像法、正法。佛法在世间是不生不灭的,真理在世间是不会变的,不过在不同的地方和不同的时间,表达有所不同而已。它不一定是这个形象,也不一定是这个宗教,但所行的都是佛道。 「示行谄伪,而善方便随诸经义。」外表看起来是在拍马屁、奉承人或作假,可是都是方便。有的人说话中不提一佛字,但是讲的都是佛法。我常希望你们同学能走这种菩萨道,尤其是今天这个时代,一讲宗教人家就头大。你可以不用说教的方式嘛,宣扬佛法不一定要讲佛经。可以把佛经变成电视剧、电影、笑话,只要把真理放进去了就是弘扬佛法。说不好听的,这就是「曲学阿世」,把真正的佛法作了改变,来拍世上群众的马屁。但是行菩萨道的人不怕这些罪名,他宁可谄媚众生,用善巧方便的手法,去表达佛法的精义。但自己要有修持,有善巧方便,才可以不照老路子走,否则你不要轻言佛教革命。 学佛要度人,什么是度人?你作人家的桥梁是度人。度人的方法太多了,不只是劝人出家才是度人,那是作理发匠度人。度人是作众生桥梁,助他渡过苦海,解除他的烦恼痛苦,甚至进而使他证得菩提。 中国老话说文人千古相轻,我改了几个字来形容宗教界,就是宗教界千古相仇,彼此攻讦不休。跑江湖献艺卖膏药的,就是千古相恨,等于做生意说同行是冤家。学佛第一个要学谦虚,例如济颠和尚,已经成就了,仍然装疯卖傻,让人家看不起。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