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新文学史论纲(上) 施龙

中国新文学史论纲(上) 施龙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SHANDONG NORMAL UNIVERSITY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2013年第58卷第2期(总第247期)2013Vol.58No.2(Serial No.247)

中国新文学史论纲(上)

*①

(扬州大学文学院,扬州江苏,

225002)摘要:我们秉持人性的、审美的、历史的三条原则,编写出这部新文学史。上编分五大板块,分别是“五四”文

学、左翼文学、国统区文学、延安文学和台湾文学。“五四”文学的主要代表为周氏兄弟,他们承接晚清而有发展和变异;左翼文学的主体是一种政治文化思潮,茅盾代表了其成就和不足;国统区文学主要包括京派和海派,他们显示出

“文学的启蒙”的实绩;延安文学不同于左翼文学,主要是“讲话”以后日益成型的以政治为导向的一种体制化文学;台湾文学是国统区文学在台湾的延续,并在新的条件下产生裂变,后果之一就是离散写作现象。总之,百年新文学表现为文学与现实牵连不断的一场跋涉,更是以“人”为最高目标和最后归依的美学升华之旅。

关键词:

人性的;审美的;历史的;启蒙的文学;文学的启蒙

中图分类号:

I20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973(2013)02-0044-14

*收稿日期:2013-01-15作者简介:施龙(1979—

),男,安徽明光人,扬州大学文学院讲师,博士。

①基金项目:本文为丁帆教授主持研究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研究项目“中国现代文学制度史”(11&ZD112)和教育部精品课程教材“中国新文学史”(11&ZD112)的阶段性成果。

②本段是丁帆教授一篇文章主要观点的缩写,略有改动。参见丁帆:《给文学史重新断代的理由———关于“民国文学”构想及其它的几点补充意见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1年第3期。民国元年是中国新文学的起点,这样切分是有充分理由的:其一,中国新文学史的断代应参照政体分期的客观事实,

而1912年作为中华民国元年无疑是一个空前重要的历史节点;其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所据为理论前提的现代核心价值理念渗透于国体和政体纲领之中,从而在民族精神层面倡导了对“大写的人”的尊重,因之也才有了后来“五四”“人的文学”的诞生;其三,共和政府创建了第一部具有民主意识的《临时约法》,在制度、政策和法规的层面为新文学运动奠定了基础,从此开始了一场新的文学审美跋涉。总之,没有“民国”与几千年封建帝制的彻底切割,就无法厘清中国古代文学与中国现代文学的边界,就无法辨析新文学与旧文学(或曰现代文学与古典文学)各自的美学价值,也就无法区分臣民与公民

以及现代意义上的个人。

百年中国新文学的历史,就是一部发现并正确体认“人”的历史(其反题就是一部不断抗议“非人”境遇的历史),是以“人”为最高目标和最

后归依的美学升华之旅,而又同时表现为努力实现人的真正解放与自由而与现实牵连不断的一场跋涉。因此,

人性的、审美的、历史的这三个要素就成为我们编写这部新文学史的标准。具体说来,一个作家、一部作品能否入史,要看其是否关注了深切独特的人性状貌,是否有独到的语言形式、

趣味、风格,是否从富有意味的角度以个性化的方式表达了一种历史、现实和未来相交织的中国经验。

基于此,我们对百年中国新文学作家作品进行了遴选。民国时段的文学史主要集中在五大板块:“五四”前后(主要是1920年代)文学、1930年代(主要是“左翼”)文学、国统区文学、延安文学(此称谓更中性客观,1940年代后期诸如东北地区的《暴风骤雨》、《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的作家作品也是延安文学的一个延续)和台湾文学。本文下面就按照这样的格局对民国时期文学予以提纲挈领式的论述。

施龙:中国新文学史论纲(上)

一、“五四”前后的文学

1.晚清至“五四”期间的文学现象

中国新文学承接晚清而来。虽然严复、林纾的“桐城派”古文翻译风行国内,“南社”的古典诗歌与章太炎的古文均为主张民族革命的称誉一时之作,而梁启超更以其“笔锋常带情感”的诗文影响了一代知识青年,但时变引起的思想文化方面的激荡,显然非传统诗文高度简约化的形式所能容纳。在外来文艺思想的影响下,诗歌、散文表现出一定的革新意识,小说与戏剧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并出现了《老残游记》、《海上花列传》那样不乏新意的创作,但就总体而言,并没有越过传统文学的藩篱。

当此前后,以鲁迅为代表的若干文化先锋,已经提出了“立人”主张,强调“尊个性而张精神”①、“重独立而爱自繇”②。以个性独立、自由为核心,在文体革新的前提下对中国传统文学作品作新的解读,从而建立起新的美学范式的,是王国维根据西方哲学、美学思想提出的悲剧学说,《红楼梦评论》表现出了对人的存在困境的纤细入微的体察和博大深沉的悲悯。而晚清以梁启超为代表的诸种“新小说”和俗文学则分别在两个方面对此有所偏离:前者重视的是文学“改良群治”的实际功用,文学的独立意义及审美价值没有得到应有的肯定,人本身也没有成为主要目的;后者虽然以人为对象,但关注点显然只是人最表层的生活欲望,而绝少涉及精神层面。民国初年的文坛,以《礼拜六》的风行为标志,流行的仍然是“鸳鸯蝴蝶派”小说。鸳鸯蝴蝶派小说承袭了晚清若干文学期刊、创作所表现出来的浓郁的文人风情,比较讲究修辞,极端是像《玉梨魂》那样的骈文小说。它在儿女情长中表现俗世悲欢,有着明显的娱乐功能,表现出极为鲜明的世俗化乃至媚俗倾向,不过总体上并不反对梁启超的“新小说”观,只是抹去其直接的政治动机和说教,而煞费苦心地采取种种方法保留其所欲张扬的若干现代观念。应该说,鸳鸯蝴蝶派变启蒙教化为消闲娱乐,在游戏文章中迎合的是普通市民的趣味,具有现代商业文化的特征。至于其中体现出的一点现代启蒙思想观念,不过是因利乘便地利用了人们的趋新心理,追求的也还是市场利润。当然,中国大陆特别是上海一地商品经济一定程度的发展,促成出版业的日趋繁荣,催生了一批专事写作的独立知识人,使得威权体制中孕育着反抗因子的民间书写空间进一步扩大,又为新文学的诞生奠定了良好的社会基础。

《新青年》1915年9月创刊,标志着新文化运动进入了一个新阶段。1917年胡适、陈独秀分别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文学革命论》,拉开了“文学革命”的大幕。而只有到1918年年底,周作人提出“人的文学”观,才真正为新文学运动指明了发展方向。以《新青年》为中心的新文化运动承袭晚清思想启蒙之风,标举“德先生”、“赛先生”即民主、科学两面旗帜,实际形成了对民国初年文学缺乏思想风骨的一种反拨。从此,个性解放思想成为“五四”“人的文学”的中心,而人道主义、个人主义两种思想则作为新文学中相辅相成的两种最重要元素,奠定其气度恢弘而精神激昂的基本风貌。

当然应该承认,“文学革命”有矫枉过正的弊病。以今视之,“文章之革故鼎新,道无它,曰以不文为文,以文为诗而已。向所谓不入文之事物,今则取为文料;向所谓不雅之字句,今则组织而斐然成章”③。此语精辟地点明文学革命的两大内涵:“以不文为文”,即原先“不入文之事物”现在成为新的题材,属文学内容上的变化;“以文为诗”,即“不雅之字句”即表现方法于今化作新的体裁,为文学形式上的更替。所以,“文学革命”既是与传统文学的决裂,也是古典文学在新阶段的一定意义上的升华。

2.鲁迅与“人的文学”背景中的乡土小说

鲁迅是糅合古典与现代两种文学精神的一个显例。在《呐喊》、《彷徨》两部小说集中,他以传统影响支配下的现实为背景,勾勒、描摹出若干

①②③鲁迅:《文化偏至论》,《鲁迅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57页。鲁迅:《摩罗诗力说》,《鲁迅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80页。钱锺书:《谈艺录》,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29-30页。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2期

“老中国的儿女”形象。《狂人日记》以隐喻、象征的手法,揭破封建礼教不仅吞噬人的肉体,还窒息了人的精神;而《阿Q正传》则以戏谑的方式穷形尽相地追摩出国人的“精神胜利法”,既是前者的具体化,也是深化。《彷徨》集中地描写了形形色色的知识人形象,在这些人物中,有灵魂彻底霉烂掉的老头子四铭(《肥皂》)与高尔础(《高老夫子》),也有在困顿与委琐中潦草度日的“幸福的家庭”中的“兄弟”,此外,就是在昏暗的现实中挣扎然而却日渐悲观、消沉乃至走向自我毁灭的知识人。《在酒楼上》与《孤独者》两篇,特别是后者,深刻地诠释了身陷“无物之阵”的曾经先进的中年知识人的困厄。《故事新编》是鲁迅以“油滑”笔墨创作的八篇亦庄亦谐的故事,他以杂文手法,通过戏谑化的情节,对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及其代表人物所作出的评价,应该说揭示了历史的某种真实,而他的这种努力,自然对人们理解现实也有极为重要的参考意义。就文学本身来看,鲁迅以其“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的创作奠定了现代白话文学的基础:“表现的深切”指的是穷形尽相地描摹出“国民的魂灵”,展现出一位伟大的人道主义者“哀其不幸”的悲悯之心和一个卓绝的个人主义者“怒其不争”的批判锋芒;“格式的特别”指的是以异域文学为镜鉴,糅合本民族的文学传统,创作“外之既不后于世界之思潮,内之仍弗失固有之血脉”,折射出一个卓绝的个人主义者的文化洞察力。

“人”以及“妇女”、“儿童”的陆续“发现”,即对人本身的关注,不仅在鲁迅那里得到了完美表现,在同时期其他作家的创作中也得到了高度展现。“五四运动”前,受俄国现实主义文学以及易卜生社会问题剧等的影响,“新潮社”已有若干表现“非人”境遇但稍显稚拙的“问题小说”,而“人的文学”观念经“五四”学生运动的影响远播全国之后,则引起知识界和文坛的热烈回应,冰心于1919年下半年发表的《斯人独憔悴》就将“问题小说”创作引向高潮。“问题小说”的主要作者有王统照、庐隐、许地山等人,题材涉及家族、礼教、婚恋、贞操、妇女、儿童、劳工、知识者等诸多方面,是“五四”一代知识人以思想启蒙者的身份、异域文明眼光审视中国现实的产物。从总体来看,在早期的几个女作家中,冰心因为出身优渥,所以用“爱的哲学”化解知识青年的精神苦闷有种推己及人的自然,作品也偏向温柔敦厚一派,但也因此就很难理解梦醒以后却无路可走的青年那种旷野呼号的悲情;凌叔华与冰心教养相近,不过与后者的敦厚不同,她擅长以疏淡的笔法刻画出身旧式家庭而又受过若干新式教育的女性;庐隐小说叙事直露激切而又带着浓郁的哀怨色彩,有一定的情绪感染力,然而好引书信、日记入小说,往往文字繁复、情节散漫拖沓,可读性不强,她之所以在当时引起文学(知识)青年的广泛共鸣,来自她谱写的“娜拉走后怎样”所展示的中国困境,以及因此而有的或感伤或愤激或彷徨的情绪;冯沅君所描述的新旧冲突,关系错综而个人意志坚定,大概介于冰心、庐隐之间,既不是前者那样几乎没有对抗,也不像后者那样决绝,而其要点,则在于充分显示了个人的觉醒;至于稍后的丁玲,则是庐隐的顺理成章的发展———她在耳闻目睹了青年赴诉无门的遭际以后才开始自己的创作,所以为保存个性,自觉与社会拉开距离,主动沉入一己的世界之中。许地山则在创作中始终坚持文学“为人生”的现实主义精神,以朴实无华的笔墨书写普通人的悲欢,表现出对人生的一种淡定而又极为坚实的态度,这是众多女作家所不能及的。

更值得关注的是,民国初期首先仍然是“乡土中国”,即宗法制支配下的封闭、保守、落后的农业社会,所以更可以代表此一时期创作主潮和成绩的,是在鲁迅影响下出现的以国民性批判为特色的乡土小说流派。王鲁彦、蹇先艾、许钦文、台静农、黎锦明、彭家煌、许杰、王任叔等人,是接受“五四”思想洗礼的年青一代,他们的创作受鲁迅影响,以现代知识分子眼光审视传统的乡土社会,一方面表现出鲜明的地域特点,另一方面则带着人道主义温情,批判了中国农村的保守、愚昧与农民的劣根性。其中,王鲁彦的略带油滑的讽刺色彩、台静农的“安特莱夫式的阴冷”氛围与彭家煌“含泪的微笑”风格,是鲁迅乡土艺术的延续和变调。

3.鲁迅散文与“鲁迅风”杂文

鲁迅所有创作的最大特色,就是从来不乏动于中的诗人幽情。无论是状人、纪事为主的散文,还是重在剖析事理的杂文,甚或传统的文章序跋,鲁迅都在直抵本心的剀切之中,体现出一个本色

施龙:中国新文学史论纲(上)

诗人人生感悟的幽峭:嬉笑怒骂皆成文章的另一面,是一切景语皆情语也。这里的“景语”,是鲁迅对世相世态的观察与描摹,“情语”则指他洞察人生所产生的对人的存在的悲悯心。鲁迅在坚守文学启蒙立场的同时,也在散文集《朝花夕拾》特别是散文诗集《野草》中流露出相当个人化的思绪。他不断地进行自我解剖、自我批判,表现出深刻而强烈的怀疑精神。这种怀疑精神正是现代主义文学的基本内容,它直指人的存在本身,显示了鲁迅作为一个现代人对自身在内的人的处境的敏感,以及对生命的清醒的自省意识。《野草》以细密深邃的运思与闳放奇崛的风格,成为现代散文诗的一座高峰。《朝花夕拾》对童年往事的追摩,在文化反思中包含着对人的历史遭际的痛切感。而更多的杂文在文化批判的锋芒下,也从嫉恶如仇的冷峻里透出爱人如己的丝丝暖意和沉郁浓烈的抒情气息,隐曲的文字中蕴蓄着深情厚谊,逼仄的氛围里透露出慷慨激昂。

“鲁迅风”杂文作者主要指师法鲁迅的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左翼、左倾青年作家,包括徐懋庸、唐弢、聂绀弩、巴人、周木斋等。就总体来看,这些作者得鲁迅之“皮”而远未及其“骨”,换句话说,激切而不深邈,成就不能说高。佼佼者如聂绀弩,擅长冷嘲,但有时也因为气浮于心,导致笔墨放纵,难免拉杂之弊。

4.周作人与“美文”

虽然周氏兄弟的起点较为一致,但毕竟又有所区别。比如对弱小民族文学,鲁迅比较关注其间的反抗精神,而周作人则相对倾心于其中有关人类学、民俗学的文化内容。概括说来,周氏兄弟分别代表近现代中国文艺发展的两种风格或曰路径,这或许可以用周作人的夫子自道说明:“近来三百年的文艺界里可以看出有两种潮流,虽然别处也有,总是以浙江最明显,我们姑且称作飘逸与深刻。第一种如名士清谈,庄谐杂出,或清丽,或幽玄,或奔放,不必定含妙理而自觉可喜。第二种如老吏断狱,下笔辛辣,其特色不在词华,在其着眼的洞彻与措语的犀利。”①周作人提倡的“美文”与鲁迅开创的“杂文”大致可以看作是这种分野在文体上的表现,当然也是两种性情———鲁迅近乎狂,终生保持进取,生命不息,反抗不止;周作人类于狷,眼光高超,性情温润而实际睥睨一切。周作人早先也是《新青年》、《语丝》一派社会、文明批评散文的重要作者,但真正能代表其创作个性的,是1922年初他大病痊愈以后在《晨报副镌》上开辟的专栏“自己的园地”及以后的散文。《雨天的书》被认为是周作人前期随笔的代表作,风格平淡自然,如同《自序一》所描述的那种生活状态,让人觉得有种“如在江村小屋,靠玻璃窗,烘着白炭火钵,喝清茶,同友人谈话”的愉快,其缘故又如《北京的茶食》所言,“我们于日用必需的东西以外,必需还有一点无用的游戏与享乐,生活才觉得有意思”,所以周作人所主张的生活并不是优游卒岁的享乐主义,而是在庸碌的现实中,寻求一点必要的生的安慰的温和的现世主义。周作人提倡美文,在于他此时对文艺与人生之关系的观点发生了改变,而且影响极大,除自己的学生辈作者如废名、俞平伯、冰心及钟敬文等沿着他开拓的路径继续前行外,“开明”文人散文、京派作家的散文以及林语堂、“论语”派幽默小品,都受到他极深的影响。在这些散文作者中,朱自清可称谨慎细密的学者型文人作家,虽然用心太过、为文有雕琢的痕迹,然而为人的朴实与真挚,则弥补了着意为文所造成的缺憾;丰子恺文笔朴素平易而又轻快流畅,擅于以某种佛理体会生活,能将琐细的事物叙述得情趣横生,因而作品多幽默意味,富禅趣,极为自然地表现出明快洒脱而又清新隽永的风格;何其芳《画梦录》的独语体散文,带着强烈的抒情风采,显示了现代散文从“五四”以来的说理、讽刺的文章传统向文学本位化的“纯诗”新传统的靠拢。

5.创造社的自叙传抒情小说

创造社主要受欧洲浪漫主义文学影响,主张“为艺术而艺术”,侧重自我表现,创作带有浓郁的抒情色彩,表现出强烈的反抗精神。除郭沫若的诗歌外,郁达夫的自叙传抒情小说以及田汉的戏剧创作,均表达了觉醒的青年与时代精神的共鸣。此外,陶晶孙、倪贻德的小说颇具风情,亦有可读之处。

郁达夫的自叙传抒情小说不追求形象的鲜明

①周作人:《地方与文艺》,《谈龙集》,上海开明书店,1927年。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2期

与情节的曲折,而致力于写出个人的情绪流动,所欲达到的目标是“赤裸裸的把我的心境写出来”①,带着浓烈的抒情气氛。“批评作品的好坏的标准,是‘情调’两字。只教一篇作品,能够酿出一种‘情调’来,使读者受了这‘情调’的感染,能够很切实的感着这作品的氛围气的时候,那么不管它的文字美不美,前后的意思连续不连续,我就能承认这是一个好作品。”②这番夫子自道,是理解郁达夫小说叙事零散而精神不失的关键。如果说他早期接受屠格涅夫、施托姆、王尔德、斯特恩以及佐藤春夫等人感伤抒情小说的影响,有意无意之间模仿甚至是制造感伤情调的话,那么到中年以后,细腻的抒情笔致不变,情调则日趋明朗,风格也日渐圆熟,达到了澄明之境。值得注意的是,他后期的游记与旧诗成就也颇高。

6.白话新诗

新文化运动是“重新估定一切价值”的“偶像破坏”行动。表现出“五四”时期“狂飙突进”的时代精神的创作,是创造社郭沫若的诗集《女神》。《女神》把“诗体解放”推向极致,又借助泛神论思想实现了情感的大解放,是“开一代诗风”的白话自由体新诗的奠基作。在“五四”时期,胡适《尝试集》“尝试”的重点是“以白话入诗”,但不能摆脱旧诗词的制约,和他同时期的沈尹默、俞平伯、康白情等人的诗作也大都类似。而当周氏兄弟特别是周作人的《小河》、朱自清的《毁灭》等诗作实现了新诗的欧化或散文化以后,建立新的诗学原则与形式又成了当务之急。在“湖畔诗人”实现了“做诗的‘自由’”③之后,抒情小诗的出现表明新诗的这种努力。冰心主要接受的是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即景缘事抒情,有许多沉思的成分;宗白华则多俳句的清幽空灵,思想较为通透,有禅趣,又是一番风味。但应强调,小诗因事起兴、即景抒情的特性也限制了它在形式方面的探索。所以,提倡格律诗的新月派(前期)理有必至地成为本时期新诗的代表流派。

徐志摩个性潇洒,诗作基本以潇洒的才情取胜,虽然也注重格律,但并不因辞害意,往往能够杂糅各种形式供其所用,以便忠实、畅达地抒情;闻一多较早即主张“自然的不都是美的;美不是现成的。没有选择便没有艺术”④,认为诗是“做”出来的,所以提出“音乐美”、“绘画美”和“建筑美”的格律诗主张并在创作中予以贯彻,《死水》一集中的诗体制严密且结构精湛,情感充沛而风格内敛,表现出情感的热烈与艺术的节制之间的张力;朱湘在格律方面颇有功力,成功的作品如《采莲曲》在很大程度上出于对传统词曲的追摩。

另外需要指出的是,“诗怪”李金发及其他早期带有象征主义色彩的诗人基本限于对西方同类文学的模仿———或是复制整体意境,或是借鉴表现手法,或是撷取若干语词,而缺乏最关键的诗情,即现代的人生体验。唯其如是,李金发等中国早期的象征主义诗人最后都回归传统,而这一回归与其说是糅合传统与现代的雄心,不如说是必然的折返,其间是多少有些无奈的。这种状况要到戴望舒等人那里才有改观。

二、左翼文学

晚清以来,文学移风易俗的宣传、教化功能一直得到多方面人物的肯定与强调,是现代关于文学的观念中影响最大的一种。“五四”启蒙文学是西方的文艺思想与传统的文学观念的某种融合,严格来讲也是周作人所谓传统的“载道的文学”之一种。在这一背景中生发、成长起来的左翼文学,先天性地具有入世倾向,再加上后来全民救亡浪潮与若干文化—政治因素的强力影响,它与现实政治的关系日益密切,就变得更加政治化了。因此可以这样说,左翼文学是中国近现代以来社会转型的产物,在其发展壮大以后,又成为有力地推动社会转型朝向某一方向发展的政治文化思潮,而并不仅仅是一种文学创作思潮。

需要强调的是,左翼文学的思想渊源与“五四”新文化运动有一定的重合之处。比如从法国大革命到俄国十月革命之间的西欧各种激进的社会革命理论,乃至无政府主义,以及社会史论战后

①②③④郁达夫:《写完了〈茑萝集〉的最后一篇》,《郁达夫文集》第7卷,广州:花城出版社、香港:三联书店,1983年,第155页。郁达夫:《我承认是“失败了”》,《晨报副镌》1924年12月26日。

废名:《新诗十二讲》,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108页。

闻一多:《〈女神〉之地方色彩》,《创造周报》第5号,1923年6月10日。

施龙:中国新文学史论纲(上)

在国内知识青年中大面积流布的马克思主义阶级革命观念。然而,它们之间的区别也是极为明显的。新文化运动承接晚清,接受的主要是西欧16世纪启蒙运动以来成为社会文化主潮的科学、民主的传统,虽然也受到十月革命的影响,对与之相关的社会思潮有所关注,但绝非重点所在;而1920年代中后期兴起的左翼文学,主要接受的则是先前居于次要地位的激进社会改革理念的影响。

1.“抗战”前的左翼文学

左翼文学由国民革命的失败直接引发,而国、共两党合作破裂之后出现的社会恐怖,又造成新式知识青年群体的进一步分化,一部分激进的小知识分子幻灭之后,反而以更大的热情鼓吹革命,呼吁“大变革时代”的到来。到1930年代,当这股热情逐渐消退以后,左翼文学表现为运用社会科学理论剖析中国社会现实的冷静。因此,它主要包括失路的激进文学青年的愤激的呐喊与接受了现代社会革命思想包括无产阶级革命思想在内的左倾文人的理性的呼吁两种。前者的代表是所谓“革命文学”,后者的代表则是茅盾所开创的“社会剖析小说”。

“革命文学”的代表作家主要有洪灵菲与蒋光慈。洪灵菲的《流亡》描写一个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革命者的流亡生活,自伤自悼的情绪中带着哀怨决绝的神情,糅合了感伤主义与英雄主义两种风格,是早期左翼文学作家意欲融入集体然而也不能忘却个人的典型代表。蒋光慈是“革命加恋爱”题材的开创者和代表作家。“革命加恋爱”亦即性与政治相结合的小说在当时的流行,客观反映了文学(知识)青年在个人前途与社会问题两方面的困惑、困顿,这也是“革命文学”一时颇有声势的现实基础。“左联”时期较有成就的创作,是茅盾、吴组缃等人的社会剖析小说,以及柔石质朴深情的乡土小说、张天翼明快犀利的讽刺小说、艾芜与萧红的浪漫抒情小说。

茅盾的《子夜》艺术构思宏大严谨,人物众多而线索分明,历来被认为是左翼文学的经典,然而作者写《子夜》“兼具文艺家写作品与科学家写论文”①两种精神,占主导地位的却是后者。茅盾习惯性地依靠理性分析指导形象思维,用社会科学方法的推演补足人物形象塑造的欠缺,以典型人物、戏剧性强的情节表现重大的时代、社会主题,往往是“科学家”的理性(以及政治家的意识形态)遮蔽住“文艺家”的感性,致使作品存在很多缺憾,而当他艺术家的感性占据上风的时候,往往有让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在这些篇章中,茅盾对人的欲望的自然主义式描写,对人性深处的对自由的渴望以及因此而有的迷惘、狂乱情绪的表现,都达到了相当的高度。《蚀》三部曲与《野蔷薇》及《泥泞》、《小巫》等少量短篇,艺术成就较高。吴组缃头脑冷静,观察细腻,运用社会科学理论剖析乡土社会,能够客观地呈现现实的原生态,而对地方风土的出色描摹,让他的小说多了一层韵致,所以不动声色中表达的对旧礼教的批判,也有含泪的微笑式的动人力量。

萧红为代表的东北作家群受左翼文学思潮的阶级话语影响,但在创作中较少刻意突出,比较注重将文化批判与雄奇的自然环境所造就的雄强的生命意识融合起来加以描写、叙述,表现出沉郁顽强的生命之力的美。《呼兰河传》展现出北方小城单调的美丽,北方人民的淳朴善良,也表现出萧红心态的寂寥,如诗如画的文字中流露出隔岸观火般的萧然之情。

2.“抗战”时期至1949年间的左翼文学

从整体来看,抗战以前的左翼文学着力渲染中国沿海局部资本主义化所造成的农村破产,以及因此而有的阶级分化与阶级斗争,其中“革命的罗曼蒂克”色彩很重。后来的文学大众化运动,不过将此前“革命文学”那样的理论高调转换为探索一条具有可操作性的文学普及政治的宣传运动。随着日本帝国主义战争威胁进一步加剧,民族危机愈益深重,及至抗战爆发,底层民众在成为抗战的必然主体时,“阿Q时代”即底层民众被动接受启蒙的时期就自然进入“阿Q们抬起头来”②的时代。在这种背景下,胡风就显得比较“另类”。虽然他的文艺观不过是文学乃政治阐

①②叶圣陶:《略谈雁冰兄的文学工作》,《叶圣陶散文》,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496页。

周扬:《新的现实与文学上的新的任务》,洛蚀文编:《抗战文艺论集》,上海文缘出版社,1939年,第18-19页。按:这里所论及的

“阿Q”,主要指的是底层民众,而非全体国人。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2期

释、宣传工具与审美创造、提高的二元论,但以“精神奴役的创伤”代替国民性、以“主观战斗精神”置换个性,从而延续了鲁迅为代表的“五四”文学精神,还是显得比较特别。胡风和《七月》最大的功绩,还是发掘、扶持了一批青年作者,主要有小说家路翎和“七月诗派”。

路翎的作品忠实地实践胡风派的文学理论,注重主观感情的渗入,追求心理描写的深度,表现出不可遏制的生命力的膨胀和冲击。他对人的“原始的强力”的描写,揭示了人性深处某种神秘的力量,类似兽性。而他对发源于此的疯狂甚至病态的反抗行为的肯定,特别是对人的精神世界包括无意识世界的开掘,有一种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气质。“七月”诗人的作品主要是应和时代节奏而发出的个人共鸣,它既有深广的社会历史内涵,更充满倔强的个性反抗精神。他们自觉地以新月派、现代派诗歌的历史对立物的姿态出现,把诗视作战斗的武器,“他用歌射击”(绿原《诗人》),同时又不忽略其艺术品质,在抗战时期及以后一段时间的国统区产生了巨大影响。

艾青写诗注重捕捉感觉和印象,但反对摄影师那样的浮光掠影式的被动反映,而主张通过诗人主观感情的渗入去体验、认识现实,有思想的穿透力和高度。这显示出他受到胡风的某些影响,但无论如何,他有独到之处。他的诗不受形式的约束,很少注意诗句的字数、行数或韵脚,但又根据情绪的内在波动,采用自然的语调,运用有规律的复沓,造成在运动中取得均衡、在变化里求统一的风格。自由体新诗到他前后的几个人那里才算真正成熟。

此外,一个特例是巴金。巴金无疑是一个左倾作家,处女作《灭亡》表现出幻灭之后的狂热,因而表面上与“革命文学”作者颇为相近,但他因另有思想资源而表现出不同的旨趣。他很早接触无政府主义,受俄国“虚无党”文学的影响很深,因而创作中表现出一种向死而生的激烈反抗精神,洋溢着一种浪漫的革命英雄个人主义、理想主义热情,这与主流左翼文学强调阶级、集体、组织的倾向完全不同。所以,巴金是一位有激情但更有道德责任感的作家,可以视作一个更高意义上的左翼作家,无政府主义不过是他的外衣,他其实是意图摆脱一切束缚、打破一切压制人的自由的枷锁的个人自由主义者。他的“激流三部曲”对大家庭罪恶的控诉,引起了知识青年的高度共鸣;在抗战时期,他的《憩园》继续唱出传统大家族颓败的挽歌;《寒夜》则以中年人的平和,中肯地表现了新式知识人在现实的磨砺下折戟沉沙的困局———这是巴金人生体验深化的自然流露,也是其创作历程的一次飞跃。

三、国统区文学

国民党统治区的文学主要是指1927-1949年间的文学,包括左翼文学以及在精神上与之相通的沦陷区文学。因为左翼文学自成谱系,所以我们将之单列,其他则置于这一板块。

1930年代中前期,相对稳定的政局保障了各项民生事业的陆续开展。中国近代以来的经济中心上海,现代物质文明高速发展催生了新的市民社会,与之相伴的是通俗文化、文学的日益流行。它所确立的现代商业法则以及新产业提供的若干新式职业,更为严肃文学的发展造就了更为自由的契机,由此,催生了“海派”文学。“海派”文学为适应逐渐壮大的市民社会的文化需求,较早时期延续了晚清民初的鸳鸯蝴蝶派的商业传统,主体大致是“‘名士才情’与‘商业竞卖’相结合”①的通俗文学。不过,张资平、叶灵风等人的作品,在迎合大众、媚俗的另一面,已经开始探寻上海都市及其中的人的生存、发展等现代话题。“新感觉派”则是第一次用现代人的眼光打量上海这座现代都市,展示存在于其间的形形色色的人的生活状况与精神状态的文学。施蛰存、刘呐鸥、穆时英、黑婴等人的创作,对上海之城与人的描写,显示出现代物质文明的巨大魅力,其中特别重要的一点,是因此而有的人的本性的舒展、个性的自由表达的活力,虽然其中不乏都市“文明病”所造成的幻灭感。与“海派”在对都市物质文明的赞颂中显示出的生命的彩色颇不相同,“京派”则在对乡土中国的描述中,主要展示了平民世界的文化形态。“京派”文学情绪内敛,从容平静,带有文化保守主义者的怀旧气息,与其说是自由主义文

①沈从文:《论“海派”》,《沈从文全集》第17卷,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第54页。

施龙:中国新文学史论纲(上)

化流派,不如说是人文主义文学流派。他们置身北平这座“文化城”的大学校园之中,陶醉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美,反对文学的政治化与商业化,其实更是一种理想主义。严格说来,“京派”其实并没有结社或明确宣言。它是以几个活跃人物或沙龙为中心,包括杨振声的居间组织以及林徽因、朱光潜(与梁宗岱)两个文学沙龙经常性的聚会,将北大、清华、燕京等几个大学的作者串联起来的一个松散的社群,与1920年代北京的“新月社”、“《现代评论》派”的组织架构、运作模式大致相似。从总体上看,“京派”、“海派”同属于远离政治的较为单纯的文学流派,只是前者环境简单,作者大都居于学院之中,讲求的是文化伦理,后者环境复杂,作者处于市场之中,往往受商业规则的支配。这两种路径之间的差异形成了他们之间某种意义上的对立,而究其实,两者在文学对人的自由本质的肯定方面并无二致,分别只在于后者更多地将之纳入现代文明本身的发展脉络之中加以追求,而前者则是对“现代文明病”的一种反思,在一定程度上不过是前者的反题。

1.京派

京派是带有浓郁人文主义气息的文学流派,既反对文学为政治所用,也反对文学的商业化,具有相当的理想主义色彩。沈从文的“湘西”、废名的黄梅故乡、芦焚的“果园城”、萧乾的“篱下”以及保持相当独立性的李劼人所展现的内地乡村世界,表现为交织着“常”与“变”而以前者为基调的乡土社会景观,形成新文学乡土小说创作的第二个高潮。沈从文、废名为代表的田园牧歌风乡土小说,烘托出一个个风景美、风俗醇、人性善、人情浓的世外桃源,追求的是一种符合人性的理想的人生形式,极具审美价值。但在另一方面也应看到,他们对现代工商文明又有一种戒备心理,对现代都市缺乏必要的认识及肯定,只是将之作为乡村人生的对立面纳入总体叙述,也表明京派的保守性和局限。总之,“京派”“文学的启蒙”的深度和力度是有限的,而在“启蒙的文学”方面有着深远的影响。

废名是一个平淡素朴,爱谈禅论道,带隐逸之风的人,他将周作人平和的性情兑以禅宗精义,把冲淡的风格从美文拓展到小说领域,风格朴讷古雅,具简练含蓄的诗美。他的小说以素雅的禅趣与清丽的诗笔影响了众多作者。沈从文笔下的“常”与“变”,他个人称之为“这个民族的过去伟大处与目前堕落处”,即是指原始淳朴的乡土中国或曰前现代的中国及其中朴实善良的人们,与现代工业文明熏染下的城市及其中的人们相对立的两种社会人生景观。他自称所谓“人性的治疗者”①,注重从人性的角度寻求重造民族灵魂的路径,具有强烈的人文关怀色彩。

废名、沈从文两人是“京派”小说的中坚。两人当然都是写意文学的翘楚、田园诗抒情小说的高手,而如果稍作区别,两人之间的差异则略如下述:从个性气质来看,废名更重文人的个人趣味,佛道的隐逸之气也浓;沈从文如他所自述的那样,“乡下人”的淳朴与质实占了很大成分。从文学渊源来讲,废名受中国古典文学影响较深;而沈从文则更多地从湘西的民间文化中汲取营养。所以表现在作品风格上,废名清丽典雅,带着士人的落寞与寂寥;而沈从文清新朴茂,其间始终充满着明快的生意。总体说来,沈从文所展现的人生较宽,思考的力度较大,而废名专注于描摹人生片段,名士风度颇足。

芦焚与沈从文一样自称“乡下人”,诗意与讽刺是他作品的两个最大的特点,然而“诗是他的衣饰,讽刺是他的皮肉,而人类的同情,这基本的基本,才是他的心”②。《果园城记》是追忆河南家乡的怀旧之作,在这个集子里,牧歌的情调削弱了,“乡下人”的“憨气”占据主导,暴露现实黑暗成为主要倾向,除《塔》、《阿嚏》、《灯》、《邮差先生》诸篇见出些许飘逸或温情,其他差不多都带有深沉的遗憾与感慨。李劼人是居于成都的一位独立作家,总体接近京派,代表作《死水微澜》以对时代风云、地方习俗、个人命运的融合无间的描写取胜,是其“大河小说”中最富“川味”的佳作,在思想史、社会风俗史、文学史当中的价值,仍然值得进一步发掘。

老舍是“京味”文学的典范作家。他在众多

①②沈从文:《给某教授》,《沈从文全集》第17卷,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第195页。刘西渭:《〈里门拾记〉———芦焚先生作》,《咀华二集》,文化生活出版社,1942年。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2期

的长篇小说中对北京这样的传统影响下的城镇市民世界的批判性描述,具有相当的审美价值。不过,《月牙儿》对个性解放思想的质疑与《骆驼祥子》对城市文明病的探讨,无不显示出他本人对资本主义文明的深深的忧虑甚至恐惧。这与京派文学有相似之处,不过与京派作家的自由主义倾向不同,老舍更多地表现出的是民粹主义倾向。

2.海派

以“新感觉派”为代表的海派是第一次以现代人的眼光打量上海这座现代都市,展示其间形形色色的人的生活状况与精神状态的文学。“新感觉派”对人的生存状态的观察与省思,基本与世界新潮文学同步,不仅改变了早期海派如张资平、叶灵风等过于世俗化的商业写作习气,使之具有严肃文学的品质,更借助市场的推力,将先锋与通俗糅合,催生了以张爱玲、梅娘、徐訏、无名氏等为代表的雅俗共赏的后期海派。

施蛰存的《梅雨之夕》等作品描绘出一个存在大量机遇的现代都市,而《将军底头》、《善女人行品》为代表的心理分析小说,则从历史、现实两个层面摹画出现代中国人隐秘的内心意识。它用精神分析学来说,就是“本我”与“超我”之间的对峙与纷争,用苏雪林所概括的传统话语来讲,就是“天人交战”①,而其本质,正是“五四”以来所彰显的人性中的“灵肉冲突”。刘呐鸥的《都市风景线》勾勒出一个五光十色的上海,展现了现代都市为人突破现实束缚所提供的各种可能。而穆时英的多数作品则不仅尽情渲染都市的声色犬马,而且更进一步指出人在这种处境中内心深处不可遏制的孤独感。对这两人的作品,不能仅仅关注他们对都会人生声色犬马一面的渲染,更应该看到现代都市中人们的生活与精神状态,以及现代都市本身为人实现自我解放提供了何种契机,创造了何等条件。

张爱玲的小说历来被认为是雅俗共赏的代表。《传奇》对都市的叙述,已没有新感觉派目眩神迷的华丽,有一种“平淡而近自然”的日常色彩。张爱玲笔下的人物不外平凡的饮食男女,没有单纯的好人或坏人,都是在欲望的苦海中挣扎的可怜人,凡人所表现出来的种种缺陷,这些人物都有,而作者对于普通人的性格弱点,一直抱同情态度,所以常常肯定“人情以内,人力以内”的名利欲望。张爱玲对都市平凡人生的展示,显示了她对上海人为代表的半现代、半传统的中国人的生存状况与精神状态的深刻把握与精湛理解。她的散文也是“人情练达即文章”,不过并不厌世,也不玩世,而是一切随缘,平静对待人生,童心不泯,始终保持着在凡俗中发现快乐的心境。苏青是上海沦陷期间与张爱玲齐名的女作家,与张爱玲作为一个本色的小说家所展现的隔岸观火的寥落至为不同,她在本质上是散文作者,有一种强烈的自我倾诉的欲望,表现为自然而亲切的俗气。梅娘则与张、苏二人不同,他和“五四”传统有着较多的关联,比较注重人的精神独立与思想自由,风格细腻而又刚健。

徐訏与无名氏是1940年代现代都市传奇小说的两位代表作者。徐訏小说的着眼点就在于一个“奇”字,从整体的氛围到具体情节,无不在渲染诡异的故事。仅仅就此而论,他的创作是很西化的罗曼司小说。无名氏的早期创作与徐訏极为接近,也是以奇幻的故事取胜。不过,《北极风情画》与《塔里的女人》也在煽情的故事中出现了探索生命形态、意义的主题。这又见出他故作姿态的通俗化的背后,有一种极为严肃的创作理念。无名氏后来创作的包括七部连续性长篇小说的“无名书初稿”,熔生命哲思与浪漫抒情于一炉,虽不够完美,然而苦心孤诣,显示出他的追求和造诣。

3.具有现代派意味的诗歌与戏剧

戴望舒在1930年代被誉为现代诗派“诗坛的领袖”。聚集在《现代》周围的诗人,包括施蛰存、卞之琳、废名、金克木、林庚、路易士(纪弦)、徐迟及李金发等,都致力于以“现代的诗形”表达“现代的情绪”,使新诗超越了自由体抑或格律诗的形式纷争,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

戴望舒的成名作《雨巷》已经显示了由新月派向现代派过渡的趋向,突出显示了诗人对诗的整体意境的朦胧性的追求,到1929年创作《我底记忆》,完成了这一转变,并在1933年出版的诗集《望舒草》中得到了完美体现。诗作为“全官感或

①苏雪林:《心理小说家施蛰存》,《中国二三十年代作家》,台北:纯文学出版社,1983年。

施龙:中国新文学史论纲(上)

超官感”的浑然天成的整体,作为“情绪的抑扬顿挫”的自然流淌,在他那里得到了高超的表达。以他为代表的现代诗派典型的诗情是“都市怀乡病”:这些诗人身处中国由农业文明进到工业文明的转型期,深感被边缘化的痛苦,遂寄情于亦真亦幻的家园,表现为哀婉的“乡愁”(Nostalgia)。

卞之琳原是新月派诗人,受古今中外诸多名诗人及戴望舒的影响,提出“诗的非个人化”观点,诗作亦显示出穿透生活表象的哲思意识,而他对瓦雷里、艾略特等后期象征派的借鉴,也使得他成为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象征派诗歌由主情向主智过渡的桥梁。他的诗以客观化的知性著称,其实多是感性与智力的交融,展现的是东方意境与西方哲理的完美结合。废名自认“同卞之琳是一派”①,认为卞之琳的诗“格调最新”、“风趣却最古”②,他本人恰恰与之相对,是格调最古,风趣最新。废名的诗显出空荡的寂寞感,然而这寂寞已经不是传统文人的闲愁,而是现代物质生活挤压中的人对自己处境的真切感受。

抗战时期,卞之琳、冯至等师长辈与后来被称为“中国新诗派”的学生辈联合构成的“西南联大诗人群”,将个人具体、独特的人生思考与人类普泛的生命体验相结合,在表现人的精神世界的丰富性方面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以穆旦为代表的“中国新诗派”后来又被称作“九叶派”,提倡“新诗现代化”,将外部现实与内心感受以象征的方式统一起来,力图用戏剧化的形式表现出人的生存境况,推动新诗进入一个全新的境界。穆旦是中国新诗派的代表诗人。他的诗注重主体的自我探索,大量采用内心独白,诗中频繁出现对立两极间的任意跳跃、突转,造成一种生涩冷峭感,有令人惊异的“陌生化”效果。他以平常的白话入诗,常常采用繁复的句式进行直接的理智化叙述,又产生一种不多见的沉雄之美。此外,如辛迪的轻盈而坚实、杜运燮的戏谑调侃、郑敏的深沉静穆、陈敬容的不安惶惑等风格,以及唐祈、杭约赫严密深沉的长篇诗作,都在融会贯通中形成独特的气质并表现出独特的面目。

曹禺的剧作也表现出新文学中少有的现代主义审美经验。《雷雨》在现实主义之外表现出的对人的存在之谜的兴趣,而《原野》对在爱与恨的两极力量中挣扎的灵魂的表现,更表明他对人的心灵的非理性状况有着极为深刻的认识,特别是对人的心灵分裂的考察。仇虎对金子又爱又恨的感情是一种情感分裂,而他的复仇行为所引发的内心的激荡更有深度。

4.智识阶层形象谱系

晚清民国以来,知识人的生存状况发生了重大变化,从原来的依附于政治逐步分化,进入到传统中国向现代中国转型所造成的新的社会分工之中,思想也随之产生巨大改变。抗战之前的民国文学,虽然在不同时期遭遇政治的挤压而无法完全保持其独立性,但大体继承了“五四”“人的文学”精神,莫不以个性独立、自由为旨归,在思想启蒙的同时,也能够对人的存在状况作出一定程度的反省。抗战爆发后,由于形势的改变,大部分作家或多或少地偏离个人主义立场,转而认同国家、民族为代表的集体主义象征,乃至将之落实为某种现实政治派别。应该说,这种选择有其合理性,但无疑也是对“五四”个性解放精神的一种偏离。形势比人强,晚清以来社会转型造成的知识人的边缘化以及因此而有的无力感就更显突出。

鲁迅《在酒楼上》勘破吕纬甫无可无不可的生活态度,《伤逝》表现涓生在个人出路、恋爱家庭方面的困境,展示了民国初年中青年知识人身心两方面的真实处境。郁达夫则以《沉沦》、《采石矶》等小说描述了知识青年从追求失败到佯狂傲世的精神历程,而没有出路因此自我封闭更加剧了知识人的精神困苦。这也大致是废名笔下的莫须有先生的精神状况,不过莫须有先生看破红尘以后,以隐士的超然姿态对现实作冷嘲,而不像黄仲则那样愤激。沈从文《绅士的太太》所展现的知识者家庭是尔虞我诈的游戏伴侣,至于《潘先生在难中》中潘先生的蝇营狗苟,《结婚》中胡去恶的不择手段,《马伯乐》中马伯乐的无所用心,都不过表现了现代知识人的琐屑、平庸乃至卑劣。

《围城》表现的是人性、人生的一种存在悖

①②废名:《林庚同朱英诞的诗》,《废名集》第4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废名:《“十年诗草”》,《废名集》第4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2期

论。小说主人公方鸿渐随遇而安,对人、事之悖谬顶多有点牢骚,而缺乏行动的勇气,所以只能接受环境的支配,人生如转蓬,在时代巨轮的碾压下辗转辛苦。小说就以苏文纨的沙龙、三闾大学两个场所,集中再现了抗战时期上海、内地的知识人虚伪掩映下的无聊和窝里斗的阴险。这种灰色知识分子人物在民国文学中构成了一个系列,反映了现代中国的知识人“生”的困顿与“灵”的萎靡。

四、延安文学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根据地文学的主体是延安文学,延安文学又以1942年的整风运动为界分前后两期。整风运动之前的延安文艺界,以周扬为首的“鲁艺”(鲁迅艺术学院)主张歌颂光明,而以丁玲为代表的“文抗”(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延安分会)主张暴露黑暗,虽非绝对,但事实上处于一种对立的情势。这两大派系的形成,与延安作家来源甚是芜杂有关,而在根本上,则是如何看待文学与政治的关系。与中国共产党内部成长起来以及后来延安的艺术院校培养出来的根据地作家基本接受文学的意识形态性和工具化观点不同,来自国统区、沦陷区的作家在进入解放区之前大都已经成名,虽然或多或少都与左翼文学有所联系,也承认其中的若干观点,但总保有一个独立作家所必然带有的自由思想、个性意识,如丁玲在整风运动之前的1941年,就发表有带着鲜明个人倾向的批判性小说《我在霞村的时候》和《在医院中》。这导致他们必然和根据地正在向高度一体化的文化政治体制行进的集体主义趋势发生冲突。

1942年2月整风运动开始后,在毛泽东《整顿党的作风》与《反对党八股》两篇文章的鼓舞下,延安文艺界以极大的热情推进他们已经有所表现的以揭露、批判为主的创作活动。其中,丁玲的《三八节有感》、艾青的《了解作家,尊重作家》、罗烽的《还是杂文时代》、王实味的《野百合花》与《政治家·艺术家》等文章造成了重大反响,也引起了延安文艺界关于歌颂与暴露问题的讨论。这些文章以知识分子特有的焦虑、愤激,批评了延安残存的旧习气以及新滋生的不良倾向,反映了他们积极参与整风的热忱。这种尖锐犀利而又普遍广泛的批评在普通人群里引起了巨大反响,也引起中国共产党党内高层的关注,而整风运动的发动者毛泽东更选择此时对运动趋势进行转拨,使得整风运动开始朝着与整风动员时的预定方向不同的方向发展。

毛泽东针对文艺界进行了一场专门的思想整风。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和准备,毛泽东和当时的中宣部副部长凯丰一起主持召开延安文艺座谈会,并于本年5月2日、23日作了两次演讲,后来整理形成著名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讲话”的核心命题是文艺“为群众”以及“如何为群众”,提出了“文艺服从政治”的“工农兵方向”,要求文艺家“必须到群众中去”接受思想改造。“讲话”提出的许多命题今天仍不失其意义,如文艺与生活的关系及来源问题的辩证论述,也符合审美创造规律,但作为特定历史环境的产物,它的更多的一些提法,如“政治标准第一、艺术标准第二”的观点、文艺家的世界观与创作方法的关系等问题,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机械成分,极容易导致公式化的弊病。作为中共最高领导人,毛泽东以其政治权威奠定了此后根据地和1949年后中国大陆几十年的文艺理论基础,对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而复杂的影响。

赵树理是解放区土生土长的作家。他来自农村,具有地道的农民气质,不仅熟悉农民的日常生活,而且了解他们的精神世界。另一方面,作为一位从事实际工作的革命者,他自觉地追求创作对时事的密切配合,努力使之发挥宣传、鼓动的作用。这两种因素,前者使他可以忠实地反映农民的思想、意识、情绪、愿望,并为民众接受,后者则保证他的创作在一定阶段的政治正确性,而当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方针、政策与普通农民的实际利益发生分歧时,赵树理就必然面临艺术家的良心与革命者的政治立场之间矛盾的折磨。代表作《小二黑结婚》通过青年农民小二黑、小芹争取婚姻自主的故事,反映了农村中新生的进步力量同落后的迷信思想、反动的地方势力之间的冲突和斗争,而主人公在新政权的支持下获得美满婚姻,也表明个人幸福和社会范围内的全面变革之间的密不可分的联系———这种联系一旦分离,就直接导致上述赵树理本人创作所面临的困境。

孙犁与赵树理的问题导向、写实作风不同,他具诗人气质,抒情化的笔致富有浪漫主义的艺术

施龙:中国新文学史论纲(上)

气息。他的小说基本以其本人家乡冀中平原农村为背景,将人民群众保家卫国的斗争置于白洋淀水乡如诗如画的背景中加以描述,没有很强的故事情节,也很少对生活细节精心描绘,而往往采用随情绪流动自然推进的散文化结构方式,抓住某一生活场景的片段,渲染生活的诗意,表现出农民身上自然焕发的人性美、人情美———“革命”的解放目的与“人性”的幸福要求完满统一,成为孙犁小说主题的最大特色。此后,一批作家自觉地追随他的这种创作风格,并以他为首,形成了著名的乡土小说流派“荷花淀派”。

如果说赵树理、孙犁两人在与时代共鸣的前提下,还保有若干个人化的成分,那么延安整风以后的解放区创作主流,则是与“讲话”精神高度契合的所谓“赵树理方向”,即文学按照政治意识形态观念体系全面构建农村社会的创作思潮。1940年代中后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根据地大规模地展开“土地改革”,深刻改变了农村的社会结构、生产关系、生活秩序。许多作家意识到这种变化的意义,纷纷以“土改”为题材,创作了数量众多的作品。其中的佼佼者是周立波的《暴风骤雨》和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这两部后来同获“斯大林文学奖”的长篇小说。它们代表了解放区土改题材小说的成就与不足。

客观地说,延安文学特别是“讲话”指引下的“赵树理方向”代表了近现代以来中国人追求民族独立的一种努力。从“师夷之长技”到回归民族传统,既是社会发展的一个脉络,也是相当一部分人的心路历程,因而“中国作风”与“中国气派”才于此登上历史舞台。不过硬币的另一面是,过于强调本土传统,无疑在事实上排斥外来经验,而过于突出民间文化,则又疏离于新文学传统。这对1949年后30年间的文学有重大影响。

五、台湾文学

中国自鸦片战争以来,遭帝国主义列强侵略,签订了若干不平等条约,被迫租借、割让了部分领土,香港、澳门和台湾是其中较为重要的几个地区。现在港澳已经重归祖国怀抱,而台湾作为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仍与大陆在政治上保持相对的独立性。台港澳在殖民统治时期受大陆新文学影响而逐渐形成的新文学,在争取个性解放、追求人的自由的基本主题上与大陆较为一致,因而可以认为是中国现代文学此一时期在台湾地区和香港地区的延伸和发展。但同时,它们又因为与大陆存在不尽相同的政治状况和文化机缘,形成了一些自有其特殊性的若干文学命题,并在现实中具有相应的发展形态。

台湾文学一个至为重大的主题是,台湾人民因为远离祖国母体,本就有一种游子感,而长期沦为日本的殖民地且遭日本人歧视的现实,更造就了他们难以排解的“孤儿意识”。这种“孤儿意识”给台湾文学抹上了浓厚的悲怆色彩。吴浊流的《亚细亚的孤儿》不仅描写了台湾殖民统治社会底层的泥污渣滓,成为日据时代台湾社会苦难历史的一面镜子,更通过主人公胡太明曲折的生活经历,表现出知识人精神疏离的过程,展露了台湾民众普遍存在的“孤儿意识”,并指出其最终出路在于融合到民族解放的主潮之中。

1945年台湾光复。国民党政权在大陆遭到全面失败以后,台湾成为其最主要的政治辖区。海峡两岸虽然意识形态不同,但在“冷战”格局中,大陆与台湾的主流文学都沦为政治的传声筒,都带有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在总体风貌上极为相似。此时,分别以大陆、台湾本土为精神归宿的“怀乡文学”、本土文学则以低调的姿态打破了文学政治化的坚冰。他们作品中流露出的浓郁乡愁,不是简单的思乡,而是对文化之“根”、精神之“根”的追寻,是对“人”的自由处境的一种追怀式悬想。

另外一股回避也是巧妙突破政治牢笼的文学势力,是现代主义文学。自1953年纪弦(即1930年代上海的现代派诗人路易士)创办《现代诗》,不久出现“蓝星诗社”和“创世纪诗社”,标志着台湾现代主义文学的苏醒,在夏济安主编的《文学杂志》、白先勇等人创办的《现代文学》于1956年、1960年先后问世后,更走向了高潮。台湾的现代派文学不仅秉承1930年代大陆现代主义文学余续,更直接从西方文学中获取资源,并在1960年代和1970年代初成为盛极一时的文学主流。

白先勇是台湾现代主义文学运动的中坚,也是糅传统与现代为一炉最为成功的优秀作家。他的创作以《芝加哥之死》(1964)为界分前后两期: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2期

前期以短篇小说集《寂寞的十七岁》为代表,主要描写作者青少年时期所接触到的生活,带着淡淡的乡愁,个人主观成分色彩较浓;后期以短篇集《台北人》为代表,主要叙述昔日风光无限的上流社会人物今日潦倒的生活与孤寂的精神,表现出哀婉绵长的故国之思。白先勇前后期创作其实基本都可以用前面提及的“怀乡”主题来概括,区别在于,如果说他前期的家园之思是相对具体的,那么后期作品中表现出的浓稠的乡思无疑更为虚化,而转换成对人生活于其中的文化传统的深情缅怀———对精神家园的追寻,也正是“乡愁”的最本真涵义。

余光中是一位风格复杂多变的诗人。《莲的联想》是诗人告别现代主义、回归传统之作。诗人糅合传统与现代,将古典意象赋予了现代内涵,“莲”成为他的“中国情意结”在现代顺理成章的一种体现。沿此路径前行,余光中最终到达他个人诗艺的巅峰。在《白玉苦瓜》这首诗中,诗人将台湾故宫博物院珍藏的玉雕白玉苦瓜赋予了极为动情的意蕴:虽然这只“仙果”的原身已经“腐烂”,雕琢这只仙果的“巧腕”也已“久朽”,但两者的精神却早已注入白玉中而得以永存。引申开来说,整个中华民族也是这样,几千年的文明已成历史,创造文明的前人亦已逝去,但民族精神却像玉雕的白玉苦瓜那样永久流传。

“台湾文学”作为民国文学最主要的承继者,一个扩展性的现象就是离散写作。与乡愁文学在传统文化中寻求慰藉不同,离散写作虽然也免不了“文化中国”的想象,却不再局限于表达国族文化认同。它致力于在全球化背景中展现海外华裔在日渐疏离于自己的文化传统的情况下如何适应这一变化,表现其具体的生存状况与思想动态,在精神上属于追寻“合理的人生形式”的“人的文学”。记录这一缓慢而痛苦的融合过程,表现人们的各种心理、精神变动,折射出普世价值映照下的人性,是离散写作最重要的主题,而这一过程可能也是离散写作走向侨寓文学的必由之路。①

张爱玲的《秧歌》、《赤地之恋》虽有为政治服务的底色,但写出了一个高度政治化的社会中人的异化以及人与人关系的异化,表现出对现实中国的疏离,因而成为离散写作的一个重要起点。熊秉明更是一个活在艺术中的自足者,他徜徉于东西方的绘画、雕塑、书法以及文学等众多艺术场域中,在无疆界的艺术世界中找寻人类的共性。而回到现实,他的这句话则至关重要,“萨特说:他人是地狱;人格主义者则说,有了他人,我才能真正存在”。承认他人之于“我”的意义,也就是间接承认海外华人有“融入”所在地社会的必要。

与张爱玲更与熊秉明至为不同,聂华苓从自己饱经沧桑的经历中发现,人生不幸主要由不可抗拒的外力造就,所以常常表现为对外部世界变化的疑惧。哈金是聂华苓的一个合理发展,但更是变异,其创作因为无心借鉴异质文化意识审视中国,也缺乏与当代中国之间的精神交流,更缺乏超越性的反思,显得意义有限。而黄锦树的创作表明,一味地躲进乡愁中消费文化中国是行不通的,必须与所在地的社会现实发生血肉般的联系。就此来看,严歌苓的创作可谓真正具备了“侨寓文学”质素。严歌苓致力于展现中西文化撞击中的海外华人跨越文化障碍的艰难性与可能性,以向善向美的人性处置现实中纷纭凌乱的冲突,“外之既不后于世界之思潮,内之仍弗失固有之血脉”,揭示出新文学今后发展的一条广阔之路。从此也可以自然引申出,中国记忆、在地体验与全球化眼光的融合,才可以促成离散写作走向真正的“侨寓文学”。

在全球化语境中,侨寓文学所揭示的超国族的人类精神文明的交融,是一个值得期待的目标。以个性化的方式表现出具有特殊文化背景(或历史渊源)的华人在渐趋一体化的世界中的生存体验,无需逃避,无需迎合,则不言民族而自有民族色彩,不言世界而自有超脱于此时此地的超越精神,这样一种文学才是真正的大写的“人的文学”。

①本段论述参见施龙:《离散文学到侨寓文学:一条可能的历史脉络》,《扬子江评论》2012年第1期。

施龙:中国新文学史论纲(上)

On Outline of the History of New Chinese Literature(Vol.1)

Shi Long

(The Faculty of Arts of Yangzhou University,Yangzhou,Jiangsu225002)

Abstract:The redaction of the History of New Chinese Literature is completed by upholding the following three principles:the humane,the aesthetic and the historical.The first volume is divided into five parts,namely literature of the May4th Movement,Left-wing literature,that of Kuomintang Dominated Section,of Yanan and of Taiwan.As the main representatives of literature of the May4th Movement,Zhou brothers(Lu Xun and Zhou Zuoren)have carried on Late-Qing-Dynasty literature,and have developed it with certain varia-tion.Left-wing literature is a political and cultural trend with Mao Dun representing its attainment and defi-ciency.Literature of Kuomintang Dominated Section mainly consists of the Beijing and the Shanghai school,indicating the achievements of Enlightenment of literature.Different form Left-wing literature,that of Yanan is an institutionalized,political-oriented literature,especially so after Mao Zedong's Talk on Literature&Art at the Yanan Forum.Literature of Taiwan is a continuance of that of Kuomintang Dominated Section,and a variation under new conditions with Diaspora writing as one of its consequences.In fine,the one-hundred-year-old New Chinese literature is a trudge constantly involving literature and politics,and is the more a journey of aesthetic sublimation that takes“man”as its loftiest goal and its ultimate purpose.

Key words:humane;aesthetic;historical;literature of enlightenment;enlightenment of literature

责任编辑:李宗刚

解读多元性文化与消费文化

第 5 卷第 4期2005年12月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Journa l of Wenzh ou Vocational & Technical College Vol.5 No.4Dec.2005 解读多元性文化与消费文化 王长江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 人文系, 浙江 温州 325035) [摘 要] 多元性文化成为当今世界文化的现实。中外学者对多元性文化有了诸多的探讨。比较中西文化,中国学者对多元性文化的探讨,特别提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和而不同”理念对当今世界文化是一个贡献。消费文化是多元性文化中最前沿、最时兴的一个话题,消费文化涉及到当今中国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 多元性文化;消费文化[中图分类号] G0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4326(2005)04-0042-04 [收稿日期] 2005-03-10 [作者简介] 王长江(1942─),男,浙江温州人,温州职业技术学院人文系副教授. 多元性文化已成为当今世界文化的现实,而消费文化是这种多元性文化中最前沿、最时兴的一个话题。消费文化的含义是指:一般商品所具有的文化性特征;“文化”这个广泛而特殊的字眼,从消费视角来研究它。对多元性文化和消费文化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上篇:多元性文化 多元性文化到底存在不存在?世界的学者产生不同的看法:皮特?伯格这位重要的社会学家提出了“儒家资本主义”醒目的观点。美国前驻日本大使赖世和(Eduin Reachauer)是一位突出的文化学者,他指出“儒家和东亚经济有亲合性”的观点。而哈佛大学柏金斯(Dwight Perkins)对以上观点提出了反批评,认为韩国的金融风暴正显示了儒家的缺失。哈佛大学的中国学者杜维明指出:儒家文化圈的兴起实际上代表人类的现代化的进程不是一个单向的、孤立的发展路线,因为现代化可以拥有不同文化形式,现代化中,传统起了非常积极的作用。多元性文化是不是成为21世纪的大潮流,这是值得讨论的问题。 多元文化发展模式受到美国单边主义兴起的非常大的冲击。美国的经济文化有几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市民社会、个人尊严。这些因素都有一定程度的普遍意义。在经济科技方面人们普遍认识到全球成为一体化。于是全球化的结果,常常会造成霸权主义。怎样使全球化发展成为生命的共同观念,却不造成霸权主义、单边主义,这是值得深思的问题。现代化是否是同质化的过程,但在文化上其本身就是异质的。正确的认识应该是:全球化和地方性是不可分割的,既然不可分割,就不能进行非此即彼的选择。全球化一定导致地方性、导致强烈的文化认同,文化认同假如发展为根源性的同体感,这是健康的。但是地方化也会造成封闭的对外具侵略性的原教旨主义,或者是狭隘的民族主义、地方主义、甚至个人中心,这就不健康了。 北大辜正坤教授认为,“文化可分为广义和狭义文化。所谓广义文化指的是:人和环境互动而产生的精神,物质或成果的总和,它包括一切经过人们改造和理解而别具人文特色的物质对象。狭义文化则主要指生活方式、价值观、知识及对人类有积极意义的技术成果。” An Explanation of Diversified Culture and Consuming Culture W ANG Chang-jiang (Humanity Department, Wenzhou Vocational & Technical College, Wenzhou, 325035, China)Abstract: Diversified culture is the reality of the current world, and is frequently discussed by scholars from home and abroad. Comparing Chinese culture with Western one, Chinese scholars mention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notion of "the same goal, but different form", which is a great contribution to the world culture. Consuming culture is the most popular topic in a diversified culture, and it concerns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y. Key words: Diversified culture; Consuming culture

中国文化的多元性论纲

中国文化的多元性论纲(提纲) [要点] 1、文化的多元性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 2、中国文化的地理单元与中国文化多元性的形成及其类型。 3、中华民族文化的多元性。中华民族各民族的文化贡献。 4、儒释道三教融合与中国文化多元性的特征。 5、中外宗教文化交流与中国文化多元性的特征 6、中国学术、思想文化呈现出来的阶段性的主题意义与中国文化的多元性。 7、文化的多元性与中国文化的未来。 [提纲] 一、文化的多元性是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历史悠久,文化深厚,为人类文化的发展和繁荣做出了独特而巨大的贡献。上下五千年,中国文化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呈现出多元发展而又相互统一的文化景观,从而体现了中国文化生动鲜明而丰富多彩的特征。其中,文化的多元性、包容性与创新性,作为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形成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持续发展与进步的动力与源泉,塑造了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品格与民族精神,成就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灿烂辉煌。 文化的多元性是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结合中国文化发展的历史进程,可以从中国的区域文化、民族文化以及宗教、思想文化的多样性、中外文化的交流等方面进行探析。 二、中国文化的地理单元与中国文化多元性的形成及其类型。 (一)、中国文化的地理单元的多样性。(二)、从不同层面看区域文化的类型。 (三)、区域文化的两大基本类型:南方文化与北方文化。 (四)、水系文化:黄河文化、长江文化、珠江文化: (五)、中国区域文化:中原文化、秦晋文化、齐鲁文化、荆楚文化、吴越文化、巴蜀文化、燕赵文化、 岭南文化、台海文化,等等。 三、中华民族文化的多元性。 (一)、中华民族及其文化是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与发展起来的。 (二)、中华民族内部两大文明系统(农耕文明系统与游牧文明)的碰撞与融合。 (三)、中华民族的主体部分汉民族的文化贡献。(四)、中华民族各民族的文化贡献。 四、儒释道三教融合与中国文化多元性的特征。 (一)、儒释道三教融合的历史进程。 1、从对抗、碰撞走向渗透、融合 2、唐宋时代的三教融合 (二)、儒释道三教融合与中国文化多元性的特征。 1、亦儒、亦释、亦道 2、儒释道三教的包容性 五、中外宗教文化交流与中国文化多元性的特征。 (一)、宗教文化的交流是中外文化交流的主要载体。 (二)、中外宗教文化交流的伟大事件:佛祖西来与基督东传。 1、佛祖西来 2、基督东传 (三)、中外宗教文化交流的成果。 六、在中国文化进程中,中国学术、思想文化呈现出来的阶段性的主题意义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多元性特征。 (一)、在中国文化进程中,中国学术、思想文化呈现出阶段性的主题意义。 先秦诸子之学、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清代朴学以及近现代西学,成为各个不同的历史时代中国学术、思想文化发展的主题。而此前时代的学术、思想文化又为今后新的时代

中国现代文学史必读作品和参考文献

一、必读作品 胡适:《文学改良刍议》 陈独秀:《文学革命论》 周作人:《人的文学》 胡适:《建设的文学革命论》 林纾:《致蔡鹤卿太史书》 蔡元培:《答林琴南书》 沈雁冰:《文学与人生》、《文学研究会宣言》 成仿吾:《新文学的使命》 梅光迪:《评提倡新文化者》 胡适:《蝴蝶》、《一颗星儿》、《人力车夫》、《威权》 沈尹默:《月夜》、《三弦》 刘半农:《叫我如何不想她》、《相隔一层纸》 郭沫若:《女神之再生》、《凤凰涅槃》、《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地球,我的母亲》、《夜步十里松原》、《天狗》、《太阳礼赞》、《炉中煤》、《匪徒颂》、《屈原》 汪静之:《伊底眼》、《蕙的风》 冰心:《繁星》第1、7、10、75、131首、《春水》第5、105首 冯至:《蚕马》、《十四行集》一、十五、十七、二十七 宗白华:《夜》 李金发:《弃妇》、《有感》 闻一多:《忆菊》、《死水》、《发现》、《口供》、《心跳》 朱湘:《采莲曲》 徐志摩:《雪花的快乐》、《再别康桥》、《云游》、《火车擒住轨》 鲁迅:《狂人日记》、《孔乙己》、《阿Q正传》、《在酒楼上》、《示众》、《伤逝》、《孤独者》、《无常》、《死火》、《影的告别》、《腊叶》、《我怎么做起小说来》、《<野草>英文译本序》(建议通读《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朝花夕拾》与《野草》) 庐隐:《海滨故人》 许地山:《缀网劳蛛》 叶圣陶:《潘先生在难中》 王鲁彦:《菊英的出嫁》 台静农:《拜堂》 废名:《竹林的故事》 郁达夫:《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迟桂花》 鲁迅:《灯下漫笔》、《春末闲谈》、《秋夜》 胡适:《差不多先生传》 周作人:《故乡的野菜》、《喝茶》、《谈酒》、《苦雨》、《乌蓬船》 俞平伯:《清河坊》 冰心:《往事》其二之八、《山中杂记》之七、《寄小读者——通讯七》 朱自清:《背景》、《荷塘月色》、《春》、《匆匆》、《给亡妇》 徐志摩:《我所知道的康桥》 田汉:《获虎之夜》 丁西林:《一只马蜂》、《压迫》 茅盾:《从牯岭到东京》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病句修改专项全能训练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病句修改专项全能训练 1. 句子练习。 (1)把句子变换说法,意思大体不变。 为人类盗取火种,有什么错? (2)修改病句 火车在草原上飞快地疾驰而过。 (3)完成句子练习 ①六一庆祝会上,同学们有唱歌的,有跳舞的,有表演小品的,大家 ______,节目都非常精彩。 ②清明节看到发芽的柳树,贺知章《咏柳》中______,______。这旬诗就会涌上心头。 ③雨落在树叶上,发出各种声音。把这句话写得更加生动一些:______。 2. 句子加工厂。 ①你是那个犯了错的孩子。你把十美元放在信封里封好交给丹尼斯。(用关联词合并成一个句子) ②那张十美元的钞票静静地躺在丹尼斯的课桌下。(修辞手法、仿写) ③我估计这十美元一定能找到。(修改病句) ④库伯改正了错误。(扩句) ⑤我必须给一个犯错的孩子改正的机会。(改为反问句) 3. 句子加工厂。 ①在画展中,看到了马小跳同学的画。(修改病句) ②母亲大捧大捧地从竹匾里清出来蚕沙。(改成“把”字句) ③翠鸟灵活敏捷,我们能不喜欢它吗?(改为肯定句) ④全球气候变暖。(扩句) ⑤他尊重别人。他同时也得到了别人的尊重。(用关联词连接) 4. 按要求写句子: (1)工人把树做成火柴。(改为“被”字句) (2)手推车一边这么想着,一边费力地跑来跑去。(用划线词写句子) (3)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①《在牛肚子里旅行》的作者是张之路写的。 ②下雨了,我们穿着五颜六色的黄雨衣回家。 ③时间是宝贵的,所以我们要爱护时间。 5. 句子训练营。 ①那名男孩终于被救援队救了出来。(改为“把”字句)

②那个黑人少年的眼睛里流露出一丝遗憾的神情。(缩句) ③我即将回国,要带的行李已经超重了,怎么能再带上这沉甸甸的象墩子?(换一个说法,意思不变) ④我估计这件好事大概是班长做的。(修改病句) 6. 修改病句 ①我们一定坚持光荣的革命传统。 ②我们要端正学习目的,明确学习态度。 ③上课了,徐老师举了不少有趣的例子和故事。 7. 小裁判员(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①昨天,我们全班同学和少先队员一起去植树。 ②万里长城是世界上没有的奇观。 ③这一件件难忘的事叫人永远忘不了。 ④经过一年的努力,有了显著的进步。 8. 下列句子没有毛病的一句() A .蚂蚱飞起来会咯咯作响,不知道它是怎么弄出这种声音的。 B .商场里有各种各样种类繁多的玩具。 C .广场上到处都是五颜六色的红旗。 9. 修改病句。 ①草地上有几只数不清的小鸡在悠闲地散步。 ②我们班通过并讨论了新的《班级公约》。 ③课堂上,专心致志的听讲。 10. 用修改符号修改下列病句。 ①造纸术及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 ②这幅画大约已经有八九百年的历史了。 ③院子里的葡萄架下,缸闲着一口。 ④我要及时改正问题,发现问题。 11. 修改病句。 (1)《三国演义》对我十分感兴趣。 (2)书看多了,我也会比较、挑选。 (3)我咬了牙拿起一本《三国演义》读了起来,果然越看越明白。 12. 句子训练营。 ①小姑娘把水罐交给了母亲。(改为“被”字句) ②小姑娘赶紧去捡水罐。(缩句) ③《七颗钻石》是一个感人的故事。(改为感叹句) ④彼得小心翼翼地把那60芬尼塞进了妈妈的上衣口袋。(用划线词造句)

高考政治复习练习题 中华文化的包容性新人教版

高考政治复习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1.向我们的文化传统致敬,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是过去的也是未来的。有学者把中华文化比作“一个有着强大向心力的漩涡”,不断与周边各个地方各种文化相融相生,最终形成一个极其丰富而巨大的“时空存在”,形象地展示了中华文化的整合力、包容力和创造力。材料表明( ) ①中华文化有其特有的包容性 ②文化在交流中传播,在继承中发展 ③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④立足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儒家思想文化在长期的发展中,不断吸收异质文化,完善自己。比如,宋明理学对于心性的关注,直接受到了禅宗的影响;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儒、道、释三大家“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也是一个例证。儒家文化的发展( ) A.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根基 B.印证了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 C.说明了传统文化的内涵因时而变 D.对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3.福建省惠安女服饰以其“花头巾、短上衣、银腰带、大筒裤”的特色,在中华民族的服饰文化中独树一帜。它适应了当地劳动的需要,汲取了闽越文化、中原文化和海洋文化的精华,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完善。这体现了( ) A.传统服饰文化对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产生影响 B.继承传统文化必须辩证地认识它们在生活中的作用 C.服饰文化使中华文化呈现出多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 D.坚持文化的包容性是形成和保持文化特色的重要因素 4.印度佛教自汉代传入中国后,便与中国固有文化相互影响和融合。在隋唐,外来佛教适应中国的文化习俗,演变为以禅宗为代表的中国化佛教,形成中华文化儒、释、道并存的格局;至宋后,传统儒学吸收佛教的有益成果,衍生出新儒学即宋明理学使以儒家为主导的中华文化发展到新的高度。这一史实表明( ) ①中华文化具有极大的包容性 ②不同文化的融合导致文化差异性的消失 ③学习借鉴外来文化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④文化交流借鉴是推动文化发展的根本途径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5.锦绣江苏人文荟萃,中原、江淮、金陵、吴文化碰撞融合,衍生出灿若繁星的地方特色文

(完整版)中国现代三十年

第一章、文学思潮与运动 1、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新青年》的创刊时间、地点、重要的理论文章? 答:1915年9月陈独秀主编的《青年杂志》(第2卷起改名《新青年》)在上海创刊。理论文章《文学改良刍议》、《文学革命论》、《双簧信》、《建设的文学革命论》、《人的文学》 2、文学研究社 文学研究会于1921年1月在北京成立。发起人有周作人、郑振铎、沈雁冰等12人,他们将沈雁冰接编、经过革新的《小说月报》作为代用会刊。文学研究会的宗旨是“研究介绍世界文学,整理中国旧文学,创造新文学”。 基本主张:被看做是“为人生而艺术”的一派,或现实主义的一派,认为文学应该反映社会现象,表现讨论人生一般问题。 特点:写实主义的文学团体,注重文学的社会功利性,写法一般倾向于19世纪俄国和欧洲的现实主义,也借鉴自然主义,重视并强调实地观察和如实描写。 ?1、文学研究会 ?这是中国新文学史上第一个纯文学团体,于1921年1月成立于北京。发起人有沈雁冰、郑振铎、周作人、叶绍钧、王统照、许地山等12人。周作人起草了《文学研究会宣言》,把经过革新的《小说月报》作为会刊。 ?宗旨:“为人生而艺术”。 ?文学研究会的宗旨是“研究介绍世界文学,整理中国旧文学,创造新文学”。注重文学的社会功利性,被看作是“为人生而艺术”的一派,或现实主义的一派。 主要文学论点: 他们主张“文学应该反映社会的现象,表现并且讨论一些有关人生一般的问题”﹐反对唯美派脱离人生的“以文学为纯艺术”观点。他们的创作大都以现实人生问题为题材﹐特别注重对社会黑暗的揭示和灰色人生的诅咒,表现新旧冲突。他们相信从事小说戏剧等的创作也是“一种工作,而且是于人生很切要的一种工作”。 主要创作成就成绩: 他们著重翻译俄国(包括後来的苏联)等国的现实主义名著。用《小说月报》作为代用会刊,还陆续编印了《文学旬刊》等刊物,出版了“文学研究会丛书”二百多种。 当时产生的社会影响: 文学研究作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新文学团体,对中国现代文学和白话诗歌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是新文学运动中成立最早、贡献最大的文学社团之一。 3、创造社 创造社这个社团于1921年6月在日本东京正式成立,最初的成员有郭沫若、张资平、郁达夫、田汉等人,该社先后办有《创造》季刊、《创造周刊》、《创造日》等十余种刊物。他们初期主张“为艺术而艺术”,强调文学必须忠实的表现作者自己“内心的要求”,讲求文学的“全”与“美”,推崇文学创作的“直觉”与“灵感”,比较重视文学的美感作用。他们同时又注重文学表现“时代的使命”,对旧社会“不惜加以猛烈的炮火”。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后期创造社转向提倡“表同情于无产阶级”的革命文学。 (二)创造社

中国古代性文化发展的十大规律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de12071447.html, 中国古代性文化发展的十大规律 作者:刘达临 来源:《青春期健康·人口文化》2012年第06期 西方性学家卡洛多利安说过:为了了解我们身为成人是怎么样的人,我们需要知道有关我们童年的事。同样的,为了了解性在我们文化中所占的地位,我們也需要知道其历史的起源。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因为我们容易受到“现在”的压力,容易沉迷于“将来”遗忘“过去”。 当前不少人都有这么一种认识,似乎在中国古代一直实行性禁锢和性封闭,而性科学则完全是“舶来品”。其实,如果我们好好研究一下历史,就会发现,中国几千年来有着相当灿烂辉煌的性文化,有关的婚姻制度、房中理论、文学艺术、道德观念、医药卫生等都经历了一个起步很早、发展曲折的过程,而且时至今日,古代性文化对今天的人们还有相当大的影响。上海性社会学研究中心近两年来对中国古代性文化作了一些研究,下面就谈谈我们研究的三个目的和发现的十个规律。 我们研究古代性文化的第一个目的是:了解过去,从而指导现在和将来 西方性学家卡洛多利安说过:为了了解我们身为成人是怎么样的人,我们需要知道有关我们童年的事。同样的,为了了解性在我们文化中所占的地位,我们也需要知道其历史的起源。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因为我们容易受到“现在”的压力,容易沉迷于“将来”遗忘“过去”。 综观我国几千年的历史,或是放眼从原始初民至今,可以说既是一部生产力发展的历史,也是一部性的发展变化史。性的每一步发展变化,无不反映出社会的深刻变化。从母系社会到父系社会,从群婚,到单婚,从性开放到性保守、性封闭,统治阶级的骄奢淫逸,女子沦为男子的掌上玩物,爱情之路被堵塞了从而只能通过曲折的途径表现出来,性科学的火炬在神州大地上过早地燃起但不久又濒于熄灭,形形色色的性观念的冲突,令人刻骨铭心的两情缱绻,令人发指的罪与恶……这一切,勾勒成一幅复杂纷纭、多彩多姿的历史画卷。 现在,我们对于这一切,了解了多少,又认识了多少呢? 我们研究古代性文化的第二个目的是:为了使人们生活得更美好 从原始初民到现代人都能从性生活中获得极大的快乐,这似乎是造物主的伟大恩赐,但是,性实在是一个怪物,它能给予人们以极大欢乐,又会给人们带来巨大的痛苦。愚昧和落后、剥削和压迫,是阻碍人们获得性快乐的两大敌人。人类的历史,也是一部追求人性解放的历史,性作为发于人之本性的一种特殊需要,它的追求、满足、压抑与抗争不仅对于性主体的健康发展起着至关紧要的影响和作用,而且对于整个人类文明的进程也起着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观古以思今,那阻碍人们获得性快乐的两大敌人——愚昧和落后、剥削和压迫,至今还有多少残余影响,在这方面人性解放的状况又是如何呢?

当代中国文化的多元性

浅析当代中国文化的多元性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化的滚滚浪潮在中国产生了巨大的互动,中国一步步走向全面开放,社会生活领域潜存的生机与活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开发,国家的政治、经济领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毫无疑问,这不仅是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的动力和契机,也为当代中国文化的发展在深度和向度上创造了寥廓的空间。当代中国文化是什么一种状态,准确地讲描述它是困难的:原因在于当代中国文化在发展中呈现的形态的千姿百态、多种多样超出了理论的预设和实际的想象。当代中国文化的多元性呈现于若干个层面,从里到外、由浅层到深层显示出当代文化发展的多质、原态、开放、共生的形态。 一、多样的形式:文化多元性的表层展现 我们常常惊叹于世界的变化,我们也常常惊叹于我们日常生活的变化,但我们又常常容易忽略或放纵对生活变化丰富性的细微观察和深入思考。实际上,现代人生活的丰富性、多样性体现为多个方面,其中文化就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文化作为人类生活原貌浓缩的精华,是抽象化的人类生活。体现着人类生活丰富性、多样性的文化的多样性无疑是一种客观存在。对于文化形式的多样性问题的考察,我们的视野必须放得更远一点。其实,文化形式的多样性自始就是文化发展的必备条件。我们回溯一下人类文化发展史便可以明晰,人类文化从起源阶段就是在多样性的态势下成长起来的,不同的民族、不同的人群、不同的地域创造着不同的文化,尽管各民族的文明史的起点不一定相同,文化发展的水平也不一定平衡,甚至各民族都有学习其他民族先进文化的经历和过程,但是这种学习绝不是全盘的照抄、移植,而是一种有选择的吸收,其中包含着创造——在吸收的基础上创造新的文化。这就是文化的多样性不断扩大和丰富的过程。 二、多元的内容:文化多元性的中层表现 必须指出,形式的多样化仅仅是文化多元性的浅层表现,而决定文化形式多样化的是文化多元化的内容。应该说,当代中国文化呈现的多质多态、多支多流是生活在此时此世的人无论怎样不能视而不见、充耳不闻的。徜徉于当代中国文化生态的丛林,不同的文化风格、多种的文化样态、丰富多彩的文化画面、文化声音、文化气息扑面而来,正统文化、时尚文化、主旋律文化、另类文化、先锋派、身体写作、痞子文化、寻根文学、知青文学、侠客文化、高雅文化、平民文化、通俗文化、商业文化、文化市场化等等,林林总总。这既是流派追求、自身对生活理解的个性的多视角表达,又是对不同观念的实践、阐释。可以说,当代中国文化呈现的多元性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一个崭新的局面。当代中国文化的多元性有一个演变的过程。改革开放以前是以革命文化为主体的一元文化,无产阶级革命是所有文化形式的基本基调。改革开放之后经过思想解放运动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为归宿的工作格局的调整,文化事业中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重新得到确认,文化领域长期板结一块的局面有了根本的改变,多样化的文化实践、文化追求受到普遍重视,并开始形成气候。对于文化的这种现实走向,主流文化做出了重要的姿态,由政府主导部门发起的文化“五个一工程”明确提出打造主旋律文化,试图改变文化发展的流行格局,然而从另一个意义上说政府倡导的主旋律文化也为文化的多样化发展确立了一个重要的向度。不过,政府虽然调动大量的文化资源培植主旋律文化,并没有施加更多的外力人为地遏制文化的多向度发展,文化多样化发展的态势仍然在蓬勃地演绎着。当代中国文化的多元性从本质上说是由当代中国生活的多元性决定的。 三、多元的观念(价值):文化多元性的深层表现 当代中国文化何以会呈现如此多样化的形式与内容?起决定作用的是当代国人多元化的观念和多元化的价值选择。文化的本质意义体现为人们的价值观念,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无论任何民族的文化,无论其呈现何种形态,起决定作用的只能是特定人群固有的价值观。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的20多年中,中国人的观念发生了十分深刻的变化。我们先从观念的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三上修改病句答案

答案: 修改病句答案: 1、我们要改掉挑食、偏食的坏习惯。 2、下雨了,我们撑着五颜六色的伞回家。 3、我们把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我们把教室收拾得整整齐齐。 4、下课了,校园里顿时沸腾了。下课了,校园里一下子沸腾了。 5、在“文明小天使”活动中,我受到了很大的教育。 6、北京博物馆展出了新出土二百万年前的黄河象化石 7、我们阅读课外书籍,可以增长知识和提高写作水平。 8、我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就加入了少先队。 9、老人和年青都爱看体育节目。 10、队会上,队员们都发表了意见。 11、儿童商店玩具真多,有小汽车、布娃娃。。。。。。 12、同学们要保持校园环境的整洁。 13、你的意见我基本上同意。你的意见我完全赞成。 14、到处开满了花。到处开满了花。 15、今天,我很快完成了各科作业。 16、我们要养成讲究卫生的习惯。 17、当我遇到困难时,同学们总是热心地帮助我。 18、奶奶从集市上买来鱼和虾等水产品。 19、小刚成了光荣的少先队员。 20、人民的生活水平比过去提高了。 21、少先队员们十分热爱大自然。 22、人民的生活水平比过去提高了。 23、他喜欢踢足球和打乒乓球。 24、北京的秋天是个美丽的季节。 25、妈妈带我去参观蝴蝶展览。 26、我海岸炮兵击落了敌人许多飞机,炸毁了坦克。 27、他的学习成绩比过去提高了。 28、锯是鲁班发明的。 29、我们应该珍惜时间。 30、学语文要养成天天诵读的习惯。 31、小周虚心地接受了同学们的建议。 32、小红家养了一只可爱的小花猫。 33、上课的时候,同学发言很积极。 34、老师带领我们去参加少儿书法比赛。 35、老师带领同学们去参观少儿船模展览。 36、在老师的帮助下,我很快地改正了错误。在老师的帮助下,我很快地克服了困难。 38、虽然天气这么冷,但是他仍然坚持长跑。 39、上课了,教室里非常安静,同学们正在专心地听讲。 40、“六一”那天,我班演出了文娱节目。 缩句答案 1、小红看着书。 2、爸爸听到锣鼓声和欢呼声。 3、这是大楼。 4、焰火构成了

浅析中国传统文化的包容性

浅析中国传统文化的包容性 二(19 )李志传指导教师:邓小莲 中国传统文化以其包容性而成为世界四大文化体系中惟一没有中断的文 化体系。 在世界四大文化体系中,古埃及文化和古巴比伦文化是如何中断的以及中断的原因,学术界至今也没有得出一个统一的结论。现今的西方文化,已经可以确认不是古希腊文化的延续。因此,在世界四大文化体系中惟有中国文化一枝独秀地维持到现在,而且还在不断地发展壮大。其中原因何在?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那就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起了很大的作用。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对中华民族的基本精神,尽管有不同的见解,但有一条却是众所公认的,那就是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精神。其中厚德载物内含着中华民族的包容精神。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以儒家文化为代表、为主体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的包容性首先体现在厚德载物思想上。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对自然的理解是,天地最大,它能包容万物,天地合而万物生、四时行。从这种对自然的理解中引申出做人的道理:人生要像天那样刚毅而自强,像地那样厚重而包容万物。维系中华民族精神的主体文化是儒学。儒学在长达两千多年的中国社会里对中华民族在思想方式、行为规范、道德礼仪等各个方面,长期起着支配作用。儒学主张泰山不辞细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这种精神使中国文化具有巨大的包容性,对外来文化向来不排斥。可以说,中国文化之所以博大精深,川流不息,正是由于其吸纳百川的结果。 中国传统文化的包容性还集中体现在儒家文化的多元开放的文化理念上。孔子的“君子和而不同”,《周易大传》的“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途”,都是主张思想文化的多元开放。这种多元开放的文化理念,一方面,使儒学不断吸收和融合其他各家各派的思想,成为一种绵延不绝的思想体系。另一方面,这种多元开放的文化理念极大地影响了中国文化,使之形成了兼收并蓄的传统,并生生不息。“沧海不遗点滴,始能成其大,泰岱不弃拳石,始能成其高”。中国文化绵延不绝,正是中国传统文化本身包容、兼收并蓄的结果。 中国历代思想家多主张海纳百川、兼收并蓄。

下列选项不属于中国古代性文化_中国古代性文化发展的十大规律

西方性学家卡洛多利安说过为了了解我们身为成人是怎么样的人,我们需要知道有关我们童年的事。同样的,为了了解性在我们文化中所占的地位,我们也需要知道其历史的起源。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因为我们容易受到“现在”的压力,容易沉迷于“将来”遗忘“过去”。 当前不少人都有这么一种认识,似乎在中国古代一直实行性禁锢和性封闭,而性科学则完全是“舶来品”。其实,如果我们好好研究一下历史,就会发现,中国几千年来有着相当灿烂辉煌的性文化,有关的婚姻制度、房中理论、文学艺术、道德观念、医药卫生等都经历了一个起步很早、发展曲折的过程,而且时至今日,古代性文化对今天的人们还有相当大的影响。上海性社会学研究中心近两年来对中国古代性文化作了一些研究,下面就谈谈我们研究的三个目的和发现的十个规律。 我们研究古代性文化的第一个目的是了解过去,从而指导现在和将来 西方性学家卡洛多利安说过为了了解我们身为成人是怎么样的人,我们需要知道有关我们童年的事。同样的,为了了解性在我们文化中所占的地位,我们也需要知道其历史的起源。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因为我们容易受到“现在”的压力,容易沉迷于“将来”遗忘“过去”。 综观我国几千年的历史,或是放眼从原始初民至今,可以说既是一部生产力发展的历史,也是一部性的发展变化史。性的每一步发展变化,无不反映出社会

的深刻变化。从母系社会到父系社会,从群婚,到单婚,从性开放到性保守、性封闭,统治阶级的骄奢淫逸,女子沦为男子的掌上玩物,爱情之路被堵塞了从而只能通过曲折的途径表现出来,性科学的火炬在神州大地上过早地燃起但不久又濒于熄灭,形形色色的性观念的冲突,令人刻骨铭心的两情缱绻,令人发指的罪与恶……这一切,勾勒成一幅复杂纷纭、多彩多姿的历史画卷。 现在,我们对于这一切,了解了多少,又认识了多少呢? 我们研究古代性文化的第二个目的是为了使人们生活得更美好 从原始初民到现代人都能从性生活中获得极大的快乐,这似乎是造物主的伟大恩赐,但是,性实在是一个怪物,它能给予人们以极大欢乐,又会给人们带来巨大的痛苦。愚昧和落后、剥削和压迫,是阻碍人们获得性快乐的两大敌人。人类的历史,也是一部追求人性解放的历史,性作为发于人之本性的一种特殊需要,它的追求、满足、压抑与抗争不仅对于性主体的健康发展起着至关紧要的影响和作用,而且对于整个人类文明的进程也起着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观古以思今,那阻碍人们获得性快乐的两大敌人——愚昧和落后、剥削和压迫,至今还有多少残余影响,在这方面人性解放的状况又是如何呢? 我们研究古代性文化的第三个目的是如何对性实行正确的社会控制 为了使社会保持正常的秩序,这种秩序可能是为了使人们过得快乐而正常,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修改病句习题(附答案)

修改病句习题(附答案) 1、解放军叔叔击落了五架敌机和三艘军舰。 2、抗日战争时代,我国出现了不少抗日小英雄。 3、长城像条巨龙,在崇山峻岭之间弯曲盘旋。 4、看了这部电视剧,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5、公园新设了由两个英国援建的游乐项目。 6、我估计他这道题一定做错了。 7、他兴冲冲地跑进教室,兴高采烈地宣布了明天去春游的好消息。 8、听了这段报告,使我们懂得了许多道理。 9、冬天,寒风呼啸着拂面而来,吹得人瑟瑟发抖。 10、即使你是天才,却同样离不开老师的培养教育。 11、《草原》的作者是老舍写的。 12、坚持写日记,写作能力就会迅速提高和扩大。 13、这种不爱惜劳动成果,任意浪费,是可耻的。 14、我们要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和方法。 15、报晓的公鸡是起床的信号。 16、我们要认真纠正自己的缺点和错误。 17、多读好书,可以丰富和提高我们的知识。 18、我们庆祝李明评上了“三好学生”。 19、少先队员要热爱祖国和公共财物。 20、任何一切困难都不能吓倒有坚强意志的少先队员。 21、听了报告,受到了教育。 22、早稻熟透了,田野里像铺上了绿色地毯。

23、我忍不住不禁笑了出来。 24、我经常看到小明有时在早锻炼。 25、少先队员要发挥革命传统。 26、因为老舍爱养花,而且养了许多花。 27、小兴安岭的夏天是个美丽的地方。 28、我昨天看了电影“闪闪的红星”。 29、他喊他出去玩。 30、妈妈买了水果、桃、苹果,还有巧克力。 31、妈妈今天去菜市场买了青菜和蔬菜 32、经过治疗,小明的病已经恢复了健康。 33、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34、听了老师的一番话,很受教育。 35、颐和园所有的景点,我大部分都游览过。 36、在东北的深山里,土煤窑稀稀疏疏星星点点地到处都是。 37、他聚精会神地坐在那里,专心地听老师讲课。 38、作文写好以后,我们要学会把不正确的错别字改正过来。 39、上课时,小华的眼睛不转眼地注视着老师。 40、春天的景色我觉得十分美丽。 41、这种不讲卫生是可耻的。 42、经过这次外出调查,对大家的启发很大。 43、秋天的北京是一个美丽的季节。 44、谁如果要鉴赏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却不该错过。

2017年04月自考00537中国现代文学史试题及答案

2017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中国现代文学史试卷 (课程代码00537)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1917年,陈独秀发表的提倡“三大主义”的文章是(C) A.《文学改良刍议》B.《评新文化运动》C.《文学革命论》D.《人的文学》 2.以“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引起巨大反响的鲁迅小说是(A) A.《狂人日记》B.《明天》C.《在酒楼上》D.《伤逝》 3.下列诗人中属于新月诗派的是(D) A.徐志摩闻一多郑伯奇B.徐志摩汪静之闻一多C.汪静之闻一多饶孟侃D.徐志摩闻一多刘梦苇4.1934年夏发生了关于“大众语”的论争,引起争论的是许梦因等人发动“文言复兴运动”,其倡导者除了许梦因,还有( C ) A.徐懋庸B.胡风C.汪懋祖D.林语堂 5.1927年大革命失败,茅盾陷入痛苦与迷惘。反映了他这一时期矛盾复杂情绪的论文是(D)A.《幻灭》B.《动摇》C.《追求》D.《从牯岭到东京》 6.巴金早年受到了外来思潮的多方面影响,其中对他影响最大的是(B) A.社会主义思想B.无政府主义思想C.个性主义思想D.存在主义思想 7.沈从文下述小说中,不是以民间传说和佛经故事铺衍成篇的是(A) A.《会明》B.《龙朱》C.《神巫之爱》D.《媚金·豹子·与那羊》 8.小说集《梅雨之夕》的作者施蛰存属于(B) A.京派B.新感觉派C.现代评论派D.社会剖析派 9.被叶绍钧称为“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的纪元”的新诗是(B) A.《再别康桥》B.《雨巷》C.《采莲曲》D.《死水》 10.在20世纪30年代中期的“国防戏剧”运动中,被称为“国防戏剧的力作”的作品是夏衍的(A)A.《赛金花》B.《保卫卢沟桥》C.《汉奸的子孙》D.《放下你的鞭子》11.胡风认为“艺术创造的源泉”是(C) A.性灵B.客观事实C.主观战斗精神D.人民大众 12.1945年10月台湾光复,许多大陆作家来到台湾,对这一时期的台湾文学生态产生了重要影响。这些作家不包括( A ) A.钟理和B.李何林C.台静农D.梁实秋 13.陈白尘的第一部讽刺喜剧描写了一对未婚夫妻在旧时代的尴尬处境,暴露了国民党统治扼杀人的基本权利的黑暗现实。这一剧作是(D) A.《魔窟》B.《结婚进行曲》C.《岁寒图》D.《征婚》 14.解放区文学中表现了“旧社会把人逼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这一主题的新歌剧是( B ) A.《王秀鸾》B.《白毛女》C.《血泪仇》D.《赤叶河》 15.20世纪50—70年代,台湾文学中出现了许多重要的作家作品。其中,小说《又见棕榈又见棕榈》的作者是(C) A.白先勇B.林海音C.於梨华D.陈映真 16.把蒋介石麾下的干将张灵甫的形象刻画得个性鲜明的作品是(B) A.罗广斌、杨益言的《红岩》B.吴强的《红日》C.梁斌的《红旗谱》D.杜鹏程的《保卫延安》17.第四次全国文代会召开的时间是(C)

中国的文化多元化与文化建设_张慧娟

中国的文化多元化与文化建设 张 慧 娟 摘 要 当代中国文化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态势。中国文化多元化有其独特表现及其成因,文化多元化对于当代中国文化建设既有利又有弊。中国应辩证地应对文化多元化这样一个时代,既不能逆潮流而动,也不能随波逐流,应当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和而不同”的文化多元化发展观,努力确立起“主导———多元”的文化发展新格局。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中国文化的健康、繁荣和有序发展。 关键词 文化多元化 “主导———多元”的文化发展新格局 作者张慧娟,中共中央党校文史部讲师 (北京 100091)。 经济全球化席卷世界已经是个不争的事实。许多人担心,在这样一个时代,各种思潮、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如此频繁地进行相互交流、碰撞和融合,是否会造成文化同质化,经济全球化是否会带来文化的全球化。经济全球化对各种文化,尤其是一些弱势文化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挑战,使其陷入了深深的文化认同危机。这种危机反而促使他们加强了自我保护和自我发展,从而出现了另外一种取向———文化多元化。在这个世界大背景下,当代中国文化也呈现出多元的态势。只不过,中国的文化多元化有其自身的一些特点。 一、当代中国文化的多元化及其成因 2006年,山东省伦理学与精神文明建设课题组进行了一次关于新时期社会主义道德机制问题的调查。在调查中发现,人们对于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有所混淆,道德标准混乱,表现出明显的多元化倾向。比如,在问及人们对青春少女傍大款、傍权贵行为的看法时,4317%的人认为“伤风败俗、应当抵制”,而5613%的人或认为“每个人都有选择的自由、天经地义”,或认为“生活所迫、可以理解”,或认为“吃青春饭、无可厚非”。另外,山东省委党校也组织了一次关于当前各阶层各群体精神文化生活状况的调查。其中有一项是关于信仰的。尽管大多数民众对信仰的作用持肯定态度,认为人应当有信仰(占被调查者的74%),但对于信仰的选择却是多元的。其中信仰共产主义的占5312%,第二位的是相信命运,占1218%,也有些人选择金钱或者宗教作为自己的信仰。虽然信仰共产主义的人仍然占多数,但从另一种角度来看,在从小接受共产主义教育和熏陶的氛围内,还有近半数的人拒绝这种信仰,尤其是在某些群体,比如城市贫困群体,这种倾向更加严重。这不能不说是文化多元化的一种表现。道德标准的多元化、信仰的多元化仅仅是中国文化多元化的冰山一角。但这冰山一角已足以让人窥到一个文化多元化时代。 与其他国家,尤其是西方国家相比,中国的文化多元化有其自身的特色。首先,中国的文化多元化表现为不同价值观的激烈冲突。美国作为一个移民国家,是多元文化的一个典范。但在其混乱喧嚣的文化表象之下,却有一些核心的价值观是极其稳固的,比如自由、民主、个人主义等等。因此,喧嚣的多元文化乱而不失其序。中国由于缺乏这样一种公认的价值观内核,造成了价值观的多元化,道德标准的混乱。第二,中国文化的多元化表现为信仰的多元化。虽然很多国家都同我们一样主张信仰自由,但事实上很多国家都有一个占主导地位的信仰,主要是宗教信仰。例如,有的国家大多数人信仰基督教,有的信仰伊斯兰教,有的信仰佛教等等。而在中国,信仰是极其多元化的。一部分人信仰共产主义,一部分人信仰宗教,南方信仰佛教的人数较多,而北方许多地区近些年来信仰天主教的人数不断增加。还有相当一部分中国人没有任何信仰。第三,中国的文化多元化表现为不同民族间文化的碰撞和冲突。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个民族都有其特有的文化。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矛盾,与经济矛盾、政治矛盾、民族矛盾、社会矛盾纠结在一起,呈现出格外复杂的态势。第四,中国文化多元化还表现为中国传统文化同外来西方文化的尖锐冲突。这是全球化这个世界大背景和中国改革开放这个国内小气候共同作用的结果。 当代中国文化多元化的出现有其独特的原 99 中国的文化多元化与文化建设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修改病句练习题

三年级病句练习 1.解放军叔叔击落了五架敌机和三艘军舰。 2.骄傲自满是学习上的阻碍。 3.这些是唐朝出土的文物。 4.看了这部电视剧,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5.公园新设了由两个英国援建的游乐项目。 6.我估计他这道题一定做错了。 7.他兴冲冲地跑进教室,兴高采烈地宣布了明天去春游的好消息。8.听了这段报告,使我们懂得了许多道理。 9.冬天,寒风呼啸着拂面而来,吹得人瑟瑟发抖。 10.即使你是天才,却同样离不开老师的培养教育。11.《草原》的作者是老舍写的。 12.坚持写日记,写作能力就会迅速提高和扩大。 13.这种不爱惜劳动成果,任意浪费,是可耻的。 14.我们要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和方法。 15.报晓的公鸡是起床的信号。 16.我们要认真纠正自己的缺点和错误。 17.多读好书,可以丰富和提高我们的知识。

18.《小学生语文学习》和《中国少年报》是我最喜欢读的报纸。 19.少先队员要热爱祖国和公共财物。 20.任何一切困难都不能吓倒有坚强意志的少先队员。 21.听了报告,受到了教育。 22.早稻熟透了,田野里像铺上了绿色地毯。 23.我忍不住不禁笑了出来。 24.我经常看到小明有时在早锻炼。 25.少先队员要发挥革命传统。 26.因为老舍爱养花,而且养了许多花。 27.小兴安岭的夏天是个美丽的地方。 28.我昨天看了电影“闪闪的红星”

练习题答案 1.解放军叔叔击落了五架敌机。 2.骄傲自满是学习的阻碍。 3.这些是唐朝的文物。 4.这部电视剧,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5.公园新设了两个游乐项目。 6.我估计他这道题做错了。 7.他跑进教室,兴高采烈地宣布了明天去春游的好消息。 8.这段报告,使我们懂得了许多道理 9.冬天,寒风拂面而来,吹得人瑟瑟发抖。 10.即使你是天才,也同样离不开老师的培养教育。 11.《草原》的作者是老舍。 12.坚持写日记,写作能力就会迅速提高。 13.这种不爱惜劳动成果.任意浪费的行为,是可耻的。 14.我们要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 15.公鸡报晓是起床的信号。 16.我们要认真改正自己的缺点和错误。 17.多读好书,可以丰富我们的知识。

论中国文化多元性的发展

论中国文化多元性的发展 摘要:文化,作为人类认识、改造自然和社会的成果,呈现出各种形态和性质。多元性正是文化结构、价值以及地位体现的性质之一。中国文化,从它的主体和发展方式来看,是以传统文化(或者说是继承文化)为主。从发生源头、地域分布和内部结构诸方面考察,表现出多元性的客观趋势。中国社会在文化上的多元与多彩,使中国成为东方独有的文化主流,在文学、艺术、宗教、军事甚至政治等方面都绽放出奇光异彩。民间文化生活尤其丰富了老百姓的生活,可谓兴矣。 关键词:中国文化多元性传统文化文化流 1.文化多元一体的早期孕育 众所周知,中华大地是人类起源的重要地区之一.截至今日,北至黑龙江,南抵珠江,东达台湾,西至青藏高原,在我国境内发现的众多的原始人群遗址以及母系、父系氏族时期的文化遗存,反映出有所不同的区域性经济和文化特色。我国旧石器时代的文化呈现出区域性萌芽的特点到新石器时代又发展形成了不同的文化区系,丰富的文化遗存说明中华先民演变传播着自己的文明,不仅局限于黄河流域。这同时证明了中华民族和文化的起源的多“源”性,似繁星般广布在远古的中华大地。元谋古文化、周口文化、河姆渡文化、青莲岗文化、良渚文化、屈家岭文化。。。这些散落的早期文化如同亮丽的瑰宝。后来经过一系列的征战和融合,形成了典型的大河文明。 2.多元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和巩固 中国进入封建社会后,文化就形成了多元化发展的趋势,这种趋势导致了中国的进步史曲折多彩。自殷周以至明清,自先秦时期的百家争鸣、众说纷纭到封建后期的佛道儒互补和理学盛行,庶民不知所终,造就了中国人有的忠实敦厚,有的圆滑奸诈。“礼崩乐坏”,奴隶制度土崩瓦解,学术由上下移至平民百姓,由垄断趋向自由,由封闭渐形开放,多种区域性文化得到发展。战国末期,各种学派林立,学人辈出,思想活跃,中国文化的多元性特质表现得尤为明显,各种文化冲突对立却又相互渗透,奠定了中国文化多元结构的学术基础。“观之上古,验之当世,参人之事,查盛衰之理,审权势之宜。”激扬文字,纵古评今,可见当时文化发展的热潮。两千余年的封建时期,早熟的官僚体制促进了传统典籍文化的发展;“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普遍意识辅助雅文化的成长;一家一户的小生产者经济又为俗文化提供特有的发展土壤。在此时期中国多半又处于动荡时期,完成了华夏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的融合(但主流意识和思想形态清晰明确即——汉文化),又完成了与亚洲邻国的文化交流。但是尤要提出的是,明清时期,统治者极力推行一体化政策,焚毁不合时宜的书,大兴文字狱,这另一种“焚书坑儒”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多元化文化思潮的进一步发展。 3.文化多元化的和谐发展 鸦片战争以后,在抵抗侵略和欺侮的奋勇反抗的道路上,各民族并肩作战,风雨同舟,筑起一道道血与肉的钢铁长城,民族觉醒和爱国主义空前高涨。虽然饱经沧桑,中华民族多元性经过铁与血的考验,进一步升华。新中国成立以后,推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共同繁荣的民族原则政策,巩固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史所形成的多民族文化和谐发展的统一格局。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它以强大的姿态包容外来文化,在国际舞台上求同存异、共同发展协作,对外来文化汲取精华、弃其糟粕,发展完善自身。 纵观中国的文化发展轨迹,它在内容上经历了一个从“单一--多元--一体--多元”的辩证运动变化过程,在地域与发展空间上,经历了从黄河及长江流域到现在整个亚洲东部的扩展。几千年的融合发展,不断地凝练升华,沉淀这样一部伟大的沧桑史。今后我们必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