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发展经济学试题答案

发展经济学试题答案

发展经济学试题答案
发展经济学试题答案

发展经济学考试试题答案

一、发展中国家的基本特征

1)低下的生活水平2)低下的生产率水平3)人口高速增长和沉重的赡养负担4)高水平的失业和低度就业5)对农业生产的严重依赖6)在国际关系中处于劣势地位7)不发达市场经济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的本质特征

二、发展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3个)概述各个阶段的各个流派和主

要观点?

发展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是发展经济学的形成时期。从时间上看是40—50年代,上限是1943年,下限至1960年。在这一阶段,结构主义学派是发展经济学的主流。

发展经济学在这一阶段的基本论点有这样三个:唯资本论、唯工业化论和唯计划化论。

(1)强调物质资本积累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2)强调工业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3)强调计划化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2、60—70年代是第二阶段。在这一阶段,新古典主义重新得势,但结构主义仍然占据重要地位。同时,激进主义者也加人论战,与结构主义、新古典主义三分天下。

(1)、新古典主义的复兴

新古典主义的复兴首先表现为对经济计划化和市场作用的重新评价上。其次,新古典主义的可应用范围进一步扩大

(2)激进主义的兴起

激进经济学家也把世界分为外围与中心,他们认为,中心国家通过种种方法来

控制外围国家,外围国家受制于中心国家。以中心—外围论为基点,激进经济学家又提出了依附论。

(3)发展经济学的新课题。

在这一阶段,发展经济学家对一些在前一阶段所忽视的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

研究。这些问题包括:农业和农村的发展、资本与劳动可替代性问题、跨国公司问题、教育与人力资本问题、人口问题、资本市场问题等。

3、第三阶段是发展经济学的危机与重建阶段。这一阶段从时间上看是70年代末至今。这一阶段的特点可以用两句话概括:新古典主义一统天下,发展经济学死而不僵。

(1)新古典主义一统天下。

持单一经济学观点的人日益增多,结构主义有合并到新古典主义理论框架中的趋势。发展

经济学逐渐变为正统经济学的一个分支。

(2)发展理论的现状和趋势。

现状:发展经济学在宏观问题上、政策问题分析技术上以及经济现象微观研究上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趋势:泛化、细化。

三、你如何理解新经济增长理论?

罗默和卢卡斯等人在新古典增长模型重新思考的基础上,探讨了长期增长的可能前景。从而诞生了以“内生经济增长”为特征的“新增长理论”。新经济增长理论重新阐明了经济增长率和人均收入的广泛的跨国差异,而且这种差异有可能进一步扩大,这一结论严厉地批驳了新古典增长理论所持的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增长率趋同的观点,为长期经济增长提供了一幅全新的图景。其中包括边干边学、技术内生化与技术扩散、人力资本、开放经济的内生增长理论等思想

四、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有哪些?(直接和间接)

1、影响经济增长的直接因素

资源,即生产要素,通常包括:资本,自然资源,劳动力

资源的使用效率,可以用两个指标衡量:部分生产率和全要素生产率

2、影响经济增长的间接因素

间接因素是指那些既影响资源的数量,也影响资源的使用效率的各种因素。这些因素中有些是经济因素,有些是非经济因素,另外一些则兼有二者的性质。在间接因素中最重要的因素有两类:一是技术,二是制度。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认为,经济发展的根源在于二者的相互作用。结构变迁是影响经济增长的另一重要因素。结构变迁涵盖社会经济的各个方面、各个层次。对经济增长最为直接的影响表现在资源从低生产率部门向高生产率部门的转移,这无疑会使总体经济的增长加快。

五、贫困恶性循环理论、“大推进”理论、“起飞”理论、“临界最小努力”理论分别是谁提

出的?观点是什么?你的评价?

1、贫困恶性循环”理论是1953年纳克斯在《不发达国家的资本形成》一书中首先提出的。观点:资本匮乏是阻碍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

需求方面的恶性循环:低收入—低资本形成—低收入”恶性循环。

供给方面的恶性循环:低收入—低资本形成—低收入”恶性循环。

2、“大推进”理论是罗森斯坦—罗丹的关于资本形成在经济发展中作用的理论。

观点:发展中国家缺少工业生产所需的基础条件,要实现工业化,首先必须大规模地进行基础设施投资。

评价:很难找到一个国家是通过全面的、大规模的投资推进工业化进程的。在现实生活中,基础设施相互依存,互为条件并不必然导致一定要全面大规模的投资,反而应该是逐步地、分阶段地来完善。

3、“起飞”理论是罗斯托提出来的

观点:他把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划分为六个阶段,即传统社会、为起飞创建前提、起飞、成熟、高额消费和追求生活质量这六个阶段。其中起飞阶段是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过渡的起始阶段。

实现经济起飞的三个条件:

第一,要有10%以上的投资增长率;

第二,要建立主导产业部门;

第三,要有制度上的保证。

4、“临界最小努力”理论是莱宾斯坦提出的

观点:该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要打破低收入与贫困之间的恶性循环,根据其人口多且增长率高的特点,必须首先保证足够高的投资率以使国民收入的增长超过人口的增长从而使人均收入水平得到明显提高,这个投资率水平即“临界最小努力”,没有这个最小努力就难以使发展中国家的国民经济摆脱贫穷落后的困境。

六、人力资本形成的途径(5个)?教育在人力资源开发中的作用有哪些?

按照舒尔茨的观点,形成人力资本的途径主要有5个:(1)、卫生保健设施和服务(2)、在职培训(3)、正规的初等、中等和高等教育(4)、不是由企业组织的成人在职教育,包括农村的一些推广项目;(5)、为了适应不断变化的就业机会而进行的个人和家庭的迁移

教育在人力资源开发中的作用,主要表现为通过教育来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它的作用具体地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教育是培养劳动者道德价值观念的最主要手段。第二,教育是提高劳动者智力素质的最重要途径。第三,教育特别是现代学校教育,是培养和提高劳动者创造力的关键。第四,教育对劳动者健康素质也有着极大的影响。

七、什么是增长极限理论?自然资源与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关系(自由发挥)

增长极限理论:只要人口增长和经济增长的正反馈回路继续产生更多的人和更高的人均资源需求,这系统就被推向它的极限——耗尽地球上不可再生的资源。人们把这一理论称为福雷斯特尔—麦多斯模型。

自然资源与人类的经济发展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对于个人来说,有些自然资源是人类生活的必须品,有些则是生产活动的对象或必需条件。丰富的自然资源对国家的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也是明显的。通过出口原材料,可以为本国发展提供资金,而且优越的自然资源条件可以为本国的工业发展提供必需的原材料。可以说,自然资源能够影响到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劳动分工和经济发展的特点。但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历史和现实表明,丰富的自然资源是一国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但不是必要条件。例如,赞比亚、玻利维亚和几内亚等国家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但是他们的经济并不发达,人民生活水平低下;而韩国、日本等自然资源较贫乏的国家,经济发展却十分迅速。可见,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自然条件对人的支配作用越来越小,它已经不能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根本因素。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