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3dmax》教学大纲

《3dmax》教学大纲

《3dmax》教学大纲
《3dmax》教学大纲

《 3Dmax 》课程教学大纲(黑体,小3号)

课程名称:3Dmax (段前空2格,宋体,5号字)

课程类型: (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

总学时:按18周,每周6节课,共108节

基础建模:共50节,其中理论实例:20节,学时实验节:30节

高级功能:共68节,其中理论实例:25节,实训43节

适用对象: 计算机专业广告专业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黑体,小4号字)

性质:3DMAX是一门在影视制作、建筑、室内设计、游戏开发方面均应用非常广泛的三维制作软件,功能强大、操作直观。有较大的就业市场。

目的:通过本课程设置以提高学生对软件的掌握从而提高学生对建筑效果图制作,影视制作方面的认识和运用水平。

任务:要使学生具有能独立运用3DMAX完成环艺设计制作的水平。

二、教学基本要求(黑体,小4号字)

正文为宋体,5号字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黑体,小4号字)

第一单元3DMAX的基础知识(建议学时数:4学时)

学习目的和要求:本单元主要介绍计算机辅助设计在当今室内及建筑外观设计的应用,3DMAX 软件安装、基础知识以及优秀室内外设计效果图欣赏。

重点和难点:3DMAX基础知识。

第二单元3DMAX的建模(建议学时数:16学时)

学习目的和要求:本单元主要讲授3DMAX模型的创建与编辑。

重点和难点:3DMAX模型的创建与编辑。

第三单元3DMAX的摄影机、灯光、材质(建议学时数:8学时)

学习目的和要求:本单元主要讲解3DMAX摄影机的建立与应用,3DSMAX灯光的建立与应用以及3DMAX的贴图材质编辑。

重点和难点:3DMAX的灯光;3DMAX的材质。

第四单元3DSMAX的渲染及图面的后期制作(建议学时数:8学时)

学习目的和要求:本单元主要讲解3DMAX的渲染及效果图的后期制作。

重点和难点:3DMAX的渲染;效果图的后期制作。

三、课时分配

内容讲课习题课讨论课实验课上

3DSMAX的基础知识 4 4 3DMAX的建模10 20 30

高级功能

10

23

33

3DMAX 的摄影机、灯光、材

10 15 25 3DMAX 的渲染及图面的后期

制作 10 16 16 合计

24

12

108

四、教材及参考书

教 材:《3DMAX9》高林

参考书:《3DMAX7室内外效果图制作精彩案例教程(实战篇)》石金虎 电子工业出版社 《3DMAX9.0基础与实例培训教程》许静 中国电力出版社

四、实践环节 (黑体,小4号字)

以3DMAX 软件为设计平台,结合室内外设计以环境艺术设计为主要内容,树立学生设计意识,,使学生初步掌握3DMAX 在实践中的运用,大道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五、课外习题及课程讨论 (黑体,小4号字)

正文为宋体,5号字

六、教学方法与手段 (黑体,小4号字)

正文为宋体,5号字

七、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黑体,小4号字)

表格居中,表格宽度基本占满版心,行高设为0.8cm (两行文字的设为1.1cm )。

八、考核方式

设计出室内外效果图,包括建模、材质、相机、灯光、渲染。

九、推荐教材和教学参考书 (黑体,小4号字)

教 材:《3DMAX9.0 》,高林 著

内容

讲课 习题课 讨论课 实验课

上机 其它 合计 3DSMAX 的基础知识 4 4 3DMAX 的建模

12 4 16 3DMAX 的摄影机、灯光、材

4 4 8 3DMAX 的渲染及图面的后期

制作 4 4 8 合计

24

12

36

参考书:《3DMAX9.0室内外效果图制作精彩案例教程(实战篇)》石金虎电子工业出版社

十、说明(黑体,小4号字)

1.本提纲可根据学期长短作具体调整

大纲制订人:宋建军

大纲审定人:

制订日期:2011-1-6

注:(1)页面设置为纸型:A4;页边距:上3.5cm,下3.2cm,左2.3cm,右2.3cm。

(2)标题、正文的字体及字号严格按照样本要求;标点符号要在全角状态下录入。

(3)正文行间距设为固定值18磅。段前段后间距均设为0。

、课时分配

教学大纲样本

《电机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电机学

英文名称:Electrical Machinery

课程类型: 专业基础课

总学时:110 讲课学时:92 实验学时:18

学时:110

学分:5.5

适用对象:

先修课程: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电机学课程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各专业方向的一门主要技术基础课。其目的是使学生了解电机的基本结构,掌握电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基本分析方法和基本实验技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一定的动手能力,为进一步学习专业课以及毕业后从事专业工作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教学基本要求

本课程以变压器、同步电机、异步电机和直流电机四种典型电机为研究对象,以变压器和同步电机为重点。学完本课程应达到以下基本要求:

1.了解电机的基本结构,掌握其工作原理及运行特性,对各类电机有较系统地完整认识。

2.熟练掌握分析电机的基本方法,能正确运用方程式、等效电路、相量图等方法对电机问题进行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了解非正弦时的谐波分析法及非对称时的对称分量法的应用。

3.正确理解电机中磁场的性质及其与时间和空间的关系,深入理解电机参数的物理意义并了解其数量概念。

4.掌握电机的基本实验方法,并能对测试结果的准确性进行分析。

5.了解电机在非稳态运行情况下的物理过程及其特点。

6.对电机额定值、发热、冷却及温升有较明确的工程概念。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此部分根据具体课程,可以按照章节列出具体内容,也可以根据内容分块)

1.绪论部分

了解本课程的性质和任务;认识电机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作用及国内外发展概况;了解电机的主要分类和机电能量转换的基础知识;熟悉并巩固本课程中常用的基本电磁定律并掌握铁磁材料的基本特性。

2.变压器部分

①了解变压器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掌握变压器的基本工作原理;认识变压器的基本结构及分类;明确变压器的额定值。

②熟练掌握变压器的基本电磁关系,弄清主磁通和漏磁通以及磁动势平衡的物理概念,导出变压器的基本方程式;掌握变压器的归算方法及等值电路,注意基本方程式、相量图和等值电路的一致性;

熟悉变压器等值电路参数的物理意义及测量方法;掌握标幺值的概念与计算;掌握变压器运行性能的分析与计算。

③了解三相变压器磁路系统的特点;熟练掌握三相变压器绕组连接方式及联结组;弄清绕组联结和铁心结构的不同对空载电动势波形的影响;了解三相变压器不对称运行问题的分析方法。

④了解三绕组变压器和自耦变压器的用途及结构特点;掌握三绕组变压器的基本电磁关系、等值电路及其参数的物理意义和测定方法;掌握自耦变压器的基本电磁关系、方程式和等值电路,熟悉自耦变压器的容量关系和分析计算;了解电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器的特点及使用方法。

⑤掌握变压器的理想并联条件,熟悉并联运行时各变压器的负荷分配。

⑥了解变压器空载合闸、突然短路时的瞬变过程,认识过电流对变压器的影响。

3.同步电机部分

①了解同步电机的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明确同步电机的额定值。

②了解交流绕组的连接方式;掌握交流绕组感应电动势计算;明确绕组因数的物理意义及对改善电动势波形所起的作用。

③掌握交流绕组磁动势分析与计算方法;着重掌握脉振和圆形旋转磁动势的性质、波形、幅值及相互关系;了解漏磁通的概念及漏抗的物理意义。

④熟练掌握同步发电机的基本电磁关系、电压方程式和电动势相量图;明确各稳态参数的物理意义及测定方法;掌握同步发电机对称稳态运行特性及其计算。

⑤掌握同步发电机的并联投入的条件和方法;熟练掌握同步发电机功率转矩平衡及功角特性;掌握同步发电机并网有功、无功的调节;了解并网发电机的静态稳定概念。

⑥掌握同步电动机和同步调相机的工作原理、方程式和相量图;了解同步电动机的起动方法;掌握同步电动机和同步调相机改善功率因数的方法与计算。

⑦掌握相序电抗的物理意义及测定方法;了解同步发电机不对称运行问题的一般分析方法。

⑧了解同步发电机三相突然短路内部的物理过程;掌握瞬变电抗、超瞬变电抗及有关时间常数的物理意义及测定方法;了解突然短路对同步电机的影响。

4.异步电机部分

①了解三相异步电机的基本结构;掌握异步电机的基本工作原理;理解转差率的意义及其与异步电机不同运行状态的关系;明确异步电机的额定值。

②熟练掌握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运行原理分析;掌握异步电机的归算方法;熟悉反映异步电动机基本电磁关系的方程式、相量图和等值电路;明确各参数的物理意义;掌握参数测定方法。

③掌握异步电动机的功率传递关系、功率平衡和转矩平衡;掌握电磁转矩各种表达式;掌握异步电动机的机械特性和转矩实用公式的应用;了解异步电动机的工作特性。

④熟悉笼型转子异步电动机的起动方法及最初起动电流和最初起动转矩与电机端电压之间的关系;了解深槽式和双笼式异步电动机改善起动性能的原理;掌握绕线转子异步电动机的起动方法。

⑤了解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各种调速方法及特点;掌握绕线转子异步电动机恒转矩负载情况下转子绕组串电阻调速时电机内部各物理量的变化及相应计算。

⑥了解异步电机的其它运行方式的工作原理,包括:异步发电机、制动运行、移相器和感应调压器。

⑦了解单相异步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及起动方法。

5.直流电机部分

①了解直流电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掌握换向器的工作原理;明确直流电机的额定值。

②了解直流电机电枢绕组的特点;熟悉直流电机电枢反应的作用;掌握直流电机电枢绕组的感应电动势和电磁转矩的计算;了解直流电机的换向过程及改善换向的方法。

③了解直流发电机的励磁方式;掌握直流发电机的电压、功率、转矩平衡方程式;掌握并励直流发电机的自励过程及条件;掌握直流发电机的运行特性。

④了解直流电机的可逆运行原理;掌握直流电动机的电压,功率,转矩平衡方程式;掌握直流电动机的工作特性及直流电动机的起动、调速方法与计算;了解直流电动机的制动运行。

四、所含实践环节

(一)实验

电机实验安排在电机课程内,开设7个实验:

1.直流发电机实验 2学时

2.直流电动机实验 2学时

3.变压器空载及短路实验 2学时

4.变压器联接组 2学时

5.异步电动机空载、短路及负载试验 2学时

6.同步发电机并网及有功、无功功率的调节 2学时

7.同步发电机空载、短路及负载试验 2学时

(二)选做的实验

1.直流电动机调压调速实验

2.变压器并联运行实验

3.用示波器观察不同联接方法时变压器中的三次谐波电势及电流

4.异步电动机调频调速实验

5.用示波器观察异步电机S—T曲线

五、课外习题及课程讨论

为达到本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课外习题(包括自测题)不应少于120题。

六、教学方法与手段

七、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讲课习题课讨论课实验其他合计绪论42

变压器244

同步电机406

异步电机164

直流电机82

合计9218110 八、考核方式

闭卷笔试。

九、推荐教材和教学参考书

教材:《电机学》,叶东编著,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

参考书:《电机学》(上、下册),李发海编著,科学出版社,1982。

《电机学》(上、下册),许实章编著,机械工业出版社,1981。

十、说明

大纲制订人:

大纲审定人:

制订日期:

教学大纲样本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英文名称:Probability theory and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课程类型: 专业基础课

总学时:48学时讲课学时:48学时实验学时:0学时

学时:48学时

学分:3

适用对象: 经济类或管理类专业

先修课程:微积分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是研究随机现象客观规律性的数学学科,在工科院校教学计划中是一门基础理论课,其目的和任务是,使学生掌握概率统计的基本概念,了解它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从而使学生初步掌握处理随机现象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概率统计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基本要求

学生学完本课程后,应达到如下要求:

2.掌握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基本概念,了解它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3.初步掌握处理随机现象的基本思想和方法。

4.具有运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方法分析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此部分根据具体课程,可以按照章节列出具体内容,也可以根据内容分块)

1、随机事件与概率

(1)理解随机事件和样本空间的概念。熟练掌握事件之间的关系与基本运算。

(2)理解事件频率的概念,了解随机现象的统计规律性。

(3)理解古典概率的定义。了解几何概率的定义和概率的统计定义。知道概率的公理化定义。

(4)掌握概率的基本性质(特别是加法定理)。会应用这些性质进行概率计算。

(5)理解条件概率的概念。掌握乘法定理、全概率公式和贝叶斯公式,并会应用这些公式进行概率计算。

(6)理解事件独立性的概念。会应用事件的独立性进行概率计算。

(7)了解伯努里概型的概念。掌握伯努里概型和二项概率的计算。

2、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1)了解随机变量的概念。掌握离散型随机变量和连续型随机变量的描述方法。理解概率函数(分布列)与概率密度的概念和性质。

(2)理解分布函数的概念和性质。

(3)会利用概率分布计算有关事件的概率。

(4)熟练掌握二项分布、泊松分布、均匀分布、指数分布和正态分布。

(5)会求简单的随机变量函数的概率分布。

3、多维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1)了解多维随机变量的概念。了解二维随机变量的联合分布函数、联合概率密度、联合概率函数(分布式)的概念和性质,并会计算有关事件的概率。

(2)掌握二维随机变量的边缘分布与联合分布的关系。

(3)理解随机变量的独立性的概念,并会应用随机变量的独立性进行概率计算。

(4)求两个独立随机变量的和的分布。

4、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

(1)理解数学期望、方差的概念,并掌握它们的性质与计算。会计算随机变量函数的数学期望。

(2)熟记二项分布、泊松分布、均匀分布、指数分布和正态分布的数学期望与方差。

(3)了解相关系数、矩的概念,并掌握它们的性质与计算。

5、大数定律和中心极限定理

(1)了解切比雪夫不等式、切比雪夫定理和伯努里定理。

(2)知道独立同分布的中心极限定理和德莫佛-拉普拉斯定理。

6、数理统计的基本概念

(1)理解总体、个体、样本和统计量的概念。掌握直方图的作法,样本平均值和样本方差的计算。

(2)了解x2分布、t分布、 F分布的定义,并会查表计算。

(3)了解正态总体的某些常用统计量的分布。

7、参数估计

(1)理解点估计的概念。了解矩估计法(一阶、二阶)与极大似然估计法。了解估计量的评选标准(无偏性、有效性、一致性)。

(2)理解区间估计的概念。会求正态总体的均值与方差的置信区间。

8、假设检验

(1)理解假设检验的基本思想,掌握假设检验的基本步骤,知道假设检验可能产生的两类错误。

(2)掌握单个和两个正态总体的均值与方差的假设检验。

(3)掌握关于总体分布假设的x2检验法。

四、各章内容的重点、难点、深度和广度

大纲所列内容对概念、理论从高到低用“理解”、“了解”、“知道”三级区分,对运算、方法从高到低用“熟练掌握”、“掌握”、“会”或“能”三级区分,“熟悉”一词相当于“理解”并“熟练掌握”。

“理解”及“熟练掌握”的内容是重点难点,教师必须讲深讲透,并采用启发法教学。

讨论随机现象有二个途径:一是利用经典的方法,讲述古典概率及其他概率定义,

事件与概率,条件概率及事件的独立性、概率的数学性质,计算公式等;二是引进随机变量的概念,讨论随机变量的分布及数字特征。第一部分的内容是重点,也是难点,它是概率论的基础,搞

好古典概型的教学非常重要。第二部分内容,着重掌握分布函数的概念与性质,随机变量的概率密度的概念与性质。重点讲授数字特征的性质与计算。

参数估计与假设检验是本课程的基本部分,是重点。在参数估计中,又以极大似然估计法和单个正态总体均值与方差的区间估计为重点。在假设检验中,以单个正态总体的均值与方差的假设检验为重点。

统计量的分布即x2分布、t分布、F分布较抽象,是难点。

五、课外习题及课程讨论

为达到本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课外习题(包括自测题)不应少于120题。

六、教学方法与手段

理论教学、习题练习。

七、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教学环节

教学时数

讲课习题课小计最低作业量

教学内容

随机事件与概率8 8 20

随机事件及其分布 6 2 8 18

随机向量及其分布 6 6 16

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 4 2 6 12

大数定律和中心极限定理 2 2 2 数理统计基本概念 4 4 6 参数估计 6 1 7 14

假设检验 4 4 12 总计40 5 45 100

八、考核方式

闭卷笔试。

九、推荐教材和教学参考书

1.指定教材: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第二版),盛骤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年8月

2.教学参考书:

(1)概率论,复旦大学编,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年

(2)数理统计,汪荣鑫著,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1986年

(3)概率论及数理统计(第二版),王福保等编著,同济大学出版社,1988年6月

(4)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习题全解,刘国华等编,中国林业出版社,2001年9月

(5)an introduction to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and its applications(英)

(6)概率论及数理统计,中山大学数学力学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80年7月

十、说明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学是两个有密切联系的学科。大体上可以说:概率论是数理统计学的基础,而数理统计学是概率论的重要应用。学习本课程必须具备初等微积分及少量矩阵知识。

大纲制订人:

大纲审定人:

制订日期:

试验诊断学课程教学大纲

《实验诊断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实验诊断学 英文名称:laboratory diagnosis 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必修考查 总学时:42 学分:2.5 理论课学时:32 实验课学时:10 适用对象:口腔医学专业本科学生 一、课程性质和地位 实验诊断是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等实验室方法对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细胞取样和组织标本等进行检查,从而获得病原学、病理形态学或器官功能状态等资料,结合病史、临床症状和体征进行全面分析的诊断方法。是连接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也是打开临床医学大门的一把钥匙。通过对实验诊断的学习,为临床各学科、临床见习与实习奠定基础。 二、教学环节及教学手段和方法 实验诊断的环节包括课堂教学、实验、考试等。其中课堂是通过教师对指定教材部分章节的讲解,结合CAI课件、电化、多媒体,对板书和各类鉴别要点的挂图进行启发式,以达到使学生融会贯通、快速理解的目的。实验是教师在实验室里指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等手段强化学生对理论的记忆,使之更好地配合好理论。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 实验诊断学以临床诊断为中心,要求学生通过学习正确选择,掌握各项检查的适应症,熟悉和了解原理和方法,重点掌握参考值和临床想结合正确解释检查结果,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 第一章概论 【掌握】掌握实验诊断学的基本概念,主要内容。 【熟悉】正确的选择实验室检查项目。 【了解】如何进行标本的采集和处理。 第二章临床血液学检测 第一节血液的一般检测 【掌握】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测定、白细胞计数、白细胞分类计数的方法、正常值及

增减变化的临床意义。 【熟悉】贫血的形态学分类法、网织红细胞计数、红细胞比积测定及红细胞沉降率测定的方法、正常值及其临床意义 【了解】了解红、白细胞病理形态改变的内容及其临床意义。 思考题: 1、红细胞血红蛋白的测定的参考值、临床意义? 2、红细胞各种形态变化的临床意义? 3、中性粒细胞增多、减低的临床意义? 4、中性粒细胞核象变化如何,何为核左移、核右移? 5、异型淋巴细胞包括几种,形态变化如何? 6、三种红细胞指数结束变化的临床意义? 第二节溶血性贫血的实验室检测 【熟悉】溶贫常用的实验室检查的临床应用。 思考题:溶血性贫血的实验诊断项目有那些? 第三节血细胞的形态特征 【掌握】骨髓细胞的起源及发育演变规律。 【熟悉】正常骨髓细胞的形态和分类 【了解】常用的细胞化学染色法及诊断意义 思考题: 1、骨髓增生度分级及临床意义 2、细胞组织化学染色的临床意义 第四节血型鉴定与交叉配血试验 【掌握】ABO血型系统、血型鉴定及交叉配血试验的原则。 【熟悉】ABO血型系统和Rh血型系统及其临床意义。 【了解】其他血型系统。 思考题: 1、ABO血型鉴定的临床意义,交叉配血临床意义? 2、Rh血型鉴定的临床意义? 第五节常见血液病的血液学特征 【熟悉】各种贫血的骨髓象和血象的形态学特点

计算机组成原理(含服务器)教学大纲

《计算机组成原理(含服务器)》教学大纲 适用对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 学时:78学时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 课程编号:071174 执笔人:钟伟成 审定人:余明辉 说明部分 一、前言 计算机技术系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根据2003年6月新修订的教学计划编写了《计算机组成及工作原理》课程教学大纲这一教学文件,在此之前,也有一份旧版本的《计算机组成及工作原理》课程教学大纲,但是根据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近两年计算机组成及工作原理课程的教学实践经验,以及网络专业的发展现状,特别是就业市场的反馈情况,我们得到这样一个结论,就是企业需要网管人员具有一定的服务器硬件方面的知识。为了尽量满足就业市场对人才知识的要求,使学生所学的知识尽量能跟上网络行业的发展,并且由于近几年服务器的发展很迅速,已经具有了相当多的技术内容,因此我们决定修改《计算机组成及工作原理》教学大纲,加入服务器硬件方面的内容,减少一些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中比较偏深而不影响主干的内容,将计算机组成原理与服务器硬件部分内容进行整合,从而形成了《计算机组成原理(含服务器)》课程教学大纲。它以纲要的形式具体制定了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教学基本要求、教学的基本内容、技能训练要求、考核的形式要求等内容,同时指明了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建议,是组织该课程教学的指导性教学文件。 二、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计算机组成原理(含服务器)》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一门核心专业基础课程。从课程地位来说,它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基石课程之一,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课程将较全面、系统地介绍计算机组成原理的基础知识与内部运行机理以及服务器的基础知识、服务器的各种技术。 通过该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对计算机组成原理和服务器技术的认识和应用方面具备一定的知识,能够清楚理解计算机的工作方法与工作原理,特别是具有相当服务器方面的硬件知识。使学生掌握计算机常用的逻辑器件、部件的原理、参数及使用方法,学懂简单、完备的单台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原理,掌握服务器的架构与服务器技术,具有服务器选型、服务器简单配置的基本技能。为学习本专业后继课程和进行与硬件有关的技术工作打好基础。

3DMAX课程标准

滁州职业技术艺术系——《3DSMAX》课程标准 2011年5月22日

《3DSMAX》课程(学习领域) 教学标准与教学组织设计 课程名称:3DSMAX 适用专业:建筑装饰专业 课程类别:软件基础 计划学时:108学时 制定单位:滁州职业技术学院艺术系 制定时间:2011年4月 1.课程概述 本课程针对高职教育特点和建筑装饰设计人员职业岗位能力需要,有目的的选取教学内容。课程内容为建筑装饰设计。在教学过程中,要紧密结合职业岗位技能培养设置实训项目,创造实训条件,加强学生实践操作训练,使学生掌握相关技能,提高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 本课程以学生为主体、以项目为载体,开设知识、理论和实践一体化的课程,为设计类的学生将来职场的技能应用打下良好基础。 2.课程目标 本着以项目引导、任务驱动为导向确定教学内容的课程设计思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3DMAX设计的的基础知识,掌握3D软件的应用,培养学生具备简单的设计效果图的能力, 1、知识目标 (1)掌握3D软件建模的能力 (2)掌握材质贴图的应用 (3)掌握灯光摄影机的应用

(4)掌握建筑动画的应用 2、技能目标 (1)能熟练制作二维,三维类建模。 (2)会使用特殊材质的调节。 (3)会应用灯光特效和摄影机特效。 (4)会制作室内外建筑动画。 3、素质目标: (1)具有良好的自我学习的能力。 (2)具有良好的团队交流、合作的能力。 (3)具有一定的设计制作能力。 (4)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学内容 3.1 课程内容设计和教学要求 该课程的知识与技能要求分为了解、理解、扩展三个层次。这三个层次的一般涵义表述如下: 了解——是指对这门课程教学基本类知识的认知。 理解——是指对这门课程涉及到的知识,技能的说明和解释,相关问题形成原因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 扩展——是指运用已理解的知识技能解释、类推同类项目事件和现象。 教学内容设置。

交通运输法规教学大纲

《交通法规》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课程性质:选修课 总学时数:34 学分:2 适用专业:交通运输 一、课程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我国交通法规的发展过程、公路交通法学所包含的内容,掌握公路运输法中的一些基本概念、理论。重点掌握公路运输合同和公路运输行政管理法。使学生了解国外的一些交通法的内容及特点,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一些实际的案例。 要求学生掌握公路运输法的基本概念、理论,了解我国运输法规现状及以后的发展趋势,理解一些重要的法律原理。能够独立处理运输企业一些日常的法律问题。 二、课程的目的和任务 《交通法规》是交通运输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程。 随着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特别是国外汽车工业突飞猛进,汽车保有量快速增加,交通状况越来越严峻,这就需要我们制定相应配套的管理法规——交通法规。 要求学生掌握公路运输法中的一些基本概念、理论。重点掌握公路运输合同和公路运输行政管理法。使学生了解国外的一些交通法的内容及特点,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一些实际的案例。 三、理论教学的基本的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下列要求: 1.掌握公路运输法中的一些基本概念、理论。 2.掌握公路运输合同和公路运输行政管理法。 3.了解国外的一些交通法的内容及特点。 4.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一些实际的交通案例。 5.能够独立处理运输企业一些日常的法律问题。 6.了解我国运输法规现状及以后的发展趋势,理解一些重要的法律原理。 四、实践教学的基本要求 无 五、教学学时分配 六、大纲内容 第一章概述 教学目的:

掌握公路交通法的概念、属性;公路交通法律关系;理解公路交通法律责任;公路交通组织组织体系;了解公路交通的渊源;公路交通法的地位。 教学基本要求: 本章内容是概述性的,可采用板书或多媒体方式对公路交通法规等作简要介绍,让学生对公路交通法规有大致认识。 教学重点、难点:无 主要内容: 第一节:公路交通法的概念、属性 第二节:公路交通法律关系 第三节:公路交通法律责任 第四节:公路交通组织组织体系 作业习题: P21 1-1,1-3,1-9,1-14 第二章公路运输企业 教学目的: 了解公路运输企业的概念,运输企业的设立,变更和终止;理解全民所有制运输企业的经营权,自负盈亏的责任,组织机构,经营方式以及运输企业和上级主管部门的关系。 教学基本要求: 本章教学应使学生了解公路运输企业的概念,运输企业的设立,变更和终止;理解全民所有制运输企业的经营权,自负盈亏的责任,组织机构,经营方式以及运输企业和上级主管部门的关系。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讲解全民所有制运输企业的经营权,自负盈亏的责任,组织机构,经营方式以及运输企业和上级主管部门的关系。 主要内容: 第一节:公路运输企业的概念 第二节:运输企业的设立,变更和终止 第三节:全民所有制运输企业 作业习题: P39 2-3,2-9,2-10,2-15,2-19 第三章反不正当竞争法 教学目的: 了解《反不正当竞争法》的立法目的,调整范围,监督检查部门和不正当运输竞争行为的法律责任。掌握不正当运输竞争行为的概念及特征,理解道路运输市场中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表现形式。 教学基本要求:

检体诊断学教学大纲

诊断学教学大纲 前言 诊断学是研究诊断疾病的基本原则和方法的学科,本课程是临床医学各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它的任务是使学生通过诊断原理和方法的理论与实践实习,学会采集与分析客观的人体资料,掌握诊断疾病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进一步学习各临床课程奠定基础。在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方面要求掌握常见症状的临床表现、发生机理及临床意义;掌握问诊的主要内容和方法,掌握望诊、触诊、叩诊、听诊、嗅诊的基本检查方法;熟悉各系统各部位的检查内容,正常及异常体征的临床意义。重点了解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和腹部常见疾病的主要症状和体征。掌握血压测量方法。了解心电产生的原理及常用导联,熟悉正常心电图各波的图象、正常值,心电图检查的临床应用范围及临床意义以及几种常见异常心电图的特征。了解心脏超声检查的原理及临床应用价值。最终达到掌握诊断过程的思维方法,能独立进行病史采集、系

统体检、正确选择辅助检查项目并作出初步诊断;能完成格式正确、文笔通顺、简练,有系统分析与符合逻辑的完整病历;初步具备认识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绪论 目的要求 诊断学是阐述诊断疾病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临床思维方法的学科。它是临床各科的入门和基础,是由基础过渡临床学习的桥梁课程。因此临床思维方法的培养及临床基本技能的训练是诊断学教学的重要内容。 主要内容 1、诊断学在临床医学中的地位与作用。 2、学习诊断学的方法和要求。 3、诊断学的基本内容:常见症状与体征、问诊、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心电图检查、超声检查及其他一些特殊检查,还包括病史采集与书写,通过临床思维分析得出初步诊断。 教学的重点、难点

1、掌握正确的诊断思维 2、熟悉诊断学的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自学(适当指定参考书及相关杂志)。 问诊 目的要求 掌握问诊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主要内容 1.问诊的重要性 2.问诊的方法与技巧 3.问诊的内容 ①一般项目 ②主诉 ③现病史 ④既往史 ⑤系统回顾 ⑥个人史、婚姻史、月经史、生育史、家族史。 教学的重点、难点 1、问诊内容 2、问诊的方法与技巧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配合多媒体、录像。 水肿 目的要求 1.了解水肿的发生机制 2.掌握全身水肿的病因及临床特点 主要内容 1.保持血管内液与组织间液平衡的主要因素及水肿产生的机制2.全身水肿的病因及临床特点

企业诊断-临床诊断学课程教学大纲8年制 精品

《临床诊断学》课程教学大纲(8年制) 课程编号: 14037401 学分: 7.5 总学时:103 学时 大纲执笔人:戚秀卿、宋浩明、刘琦大纲审核人:戚秀卿 一、课程性质与目的 临床诊断学是研究诊断疾病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诊断思维的一门临床学科;是在基础医学课程学习后,为过渡到临床各科学习而开设的临床课程;是临床各学科的基础课,也是通向临床各科学习的桥梁。 本课程的目的是通过学习问诊和体格检查的基本内容、方法技巧和心电图、肺功能以及各种内镜检查的方法和临床意义,使学生掌握诊断疾病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正确地搜集资料、分析综合,得出符合疾病本质的结论——临床诊断。 《临床诊断学》为103学时。 二、面向专业 临床医学等专业。 三、课程基本要求 深入领会各个症状的病因、发生机制、临床表现特点及其在诊断中的作用。逐步学会与患者接触和交流,掌握问诊的方法、内容和良好的问诊技巧,能独立进行全面系统的问诊。能用规范的手法进行全身系统的体格检查,掌握异常体征及其临床意义。掌握正常心电图及常见异常心电图图形分析。熟悉诊断步骤,逐步掌握临床思维方法,能根据病史、体格检查及必要的辅助检查资料,进行归纳、整理,按照诊断程序进行临床分析、综合,作出临床诊断。独立完成内容真实、格式正确、字体规范、文笔流畅、表达清晰的病历,并能作清楚、流畅的口头报告。 (一)症状学 掌握常见症状的病因、发生机制、临床表现、伴随症状、鉴别诊断及问诊要点。掌握询问常见症状的方法,通过分析症状的个性及其伴随症状作出初步症状诊断。 (二)问诊 掌握问诊的方法,内容及注意事项,使学生充分认识问诊的重要性。熟悉特

计算机组成原理教学大纲

《操作系统原理》教学大纲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课程代码:ZBB061020-20140008 总学时:68(理论学时:32,实践学时32)学分:3 适用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 先修课程:高级程序设计语言、数据结构、电路与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 一、课程说明 《计算机组成原理》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生的一门专业主干课程,同时也是进一步研究计算机体系结构与实现方法的前导课程。 课程的重点是讲授单处理机系统的一般组成原理与内部运行机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理解单处理机系统的组成结构以及各功能部件的组成和工作原理,帮助学生建立计算机的整机概念,使学生初步具备设计简单计算机系统的能力,并对一些新技术、新产品以及计算机硬件的发展方向有一定的了解,从而为进一步学习计算机本专业后继课程和进行与硬件有关的技术工作打下基础。 二、课程教学要求 本课程以教育部1999年批准的“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中的《计算机组成原理》教学大纲为要求,结合运城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学生的特点,将相应的体系结构分为四大部分:计算机系统概述、计算机系统硬件结构、中央处理器(CPU)、控制单元(CU)。 教学难点:进程的同步与互斥;死锁;进程调度算法;地址转换;页式管理。 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和上机实践相结合 三、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理论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第一章计算机系统概论 本章是学习计算机工作原理的基础。目的是让学生对计算机的组成有一个全面的概括的了解。 了解:硬件和软件的概念、计算机组成和计算机体系结构的不同。 熟练掌握:计算机系统的层次结构;准确画出计算机的硬件框图,并能解释其工作的过程;能深刻理解硬件的主要技术指标,并用这些技术指标描述常见硬件的性能。 重点:计算机的基本硬件组成、计算机的工作过程、硬件的主要技术指标 第二章计算机的发展及应用

3DMAXVRAY效果图表现课程标准

《3DMAX+VRAY效果图表现》课程标准 一、课程概述 (一)制定依据 本标准依据《艺术设计专业园林景观工程设计与技术方向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人才培养规格要求和对《3DMAX+VRAY效果图表现》课程教学目标要求而制定。用于指导其课程教学与课程建设。 (二)课程的性质与地位 本课程通过系统学习3DMAX理论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三维设计基本原理,掌握三维建模的基本方法、材质的使用编辑、灯光效果以及VRAY 渲染器的使用等基本设计技能,并能运用于三维景观效果图的制作中。要求学生掌握3DMAX与VRAY渲染器的基本理论、制作方法,加强3DMAX 软件的操作运用,利用课余时间扩展相关知识。从而为今后从事实际工作 (三)课程设计思路 《3DMAX+VRAY效果图表现》是艺术设计专业园林景观工程设计与技术方向学生的专业技术课程,是开启他们进入园林景观设计殿堂的第一步。考虑到高职学生以技能为主,因此在尽量减少纯粹的理论知识讲授,而是以实际案例项目中所需要用到的关键知识点为基础,以项目驱动的形式,

由教师布置项目,学生自主操作,教师辅导,成果点评分享,以此来加深学生对3DMAX的软件性质与软件要求的认识,为后续的各项课程打下基础。 (四)课程容选取的依据 以知识适度够用为原则,选取关键知识点,以达到让学生知道3DMAX 是做什么的、该怎么做和以后会怎么做即可。更多的知识点将依靠后续的课程设置来逐渐讲授。本课程容的分为两个模块,一个是3DMAX基本操作,一个是效果图案例制作。在3DMAX基本操作模块,将讲授3DMAX必修的基础性容和学习应该达到的基本要求。而效果图案例制作模块则选择几个代表性的设计案例来讲授制作。 1.学习情境中的知识点与现实密切相关 学习情境中的知识点必须与学生现实生活密切相关,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学习领域课程设计基于认知规律,从简单到复杂 学习型的知识点,基于认知规律,从简单到复杂。学习任务在包含前一个任务的基础上增加知识点,难度层层推进,有序实现教学目标。 3.注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4.课程结构是静态的,教学载体是动态的、开放的 在确定课程容时,各个载体包含的知识点是静态的,老师或学校可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合适的载体。 二、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 通过校企合作的任务驱动型项目活动培养学生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专业技能水平、可持续发展能力,使学生掌握三维效果图制作的基础技能,初步形成一定的学习能力和课程实践能力,并培养学生诚实、守信、负责、善于沟通和合作的团队意识,及其重质量、守规和安全意识,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并通过理论、实训、实习相融合的教学方式,边讲边学、边学

《运输管理实务》实训教学大纲

《运输管理实务》实训教学大纲 拟定: 审定: 拟定时间: —————————————————————— 一、实训教学目的和要求 《运输管理实务》课程实践教学应服务于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定位,坚持一线运营管理人的实际管理技能培养为主线、以理论知识的运用为途径、以关键能力培养为核心,培养学生物流运输管理业务综合运用能力和职业素质。 通过课堂理论学习,校内实训基地一体化教学与技能训练,以及工作学期的顶岗实习,学生能在先进的物流运输管理理念指导下,以行动导向设计课程教学、实训教学。根据物流运输的各种方式、物流运输各节点操作为载体,创建行动学习环境,组织学生动手操作、主动探索。通过运用物流运输管理基础知识、不同物流运输方式的实操业务、物流运输组织与管理、物流运输决策、物流运输经营、集装箱运输、联合运输、运输相关法规、特殊货物运输、运输风险的分析与防范等方面知识进行物流运输管理实训和实践,使学生掌握“一线运营管理人”应具备的物流运输管理知识、技能。 二、实训教学内容与课时分配 三、实训内容 实训一班轮运输和租船运输 【实训目的】 1.了解海上船舶的基础知识。 2.了解班轮运输和租船运输这两种经营方式的特点。 3. 掌握班轮运费的计算。

【实训内容】 1.模拟操作对于班轮运输和租船运输进行区别应用。 2. 水路货物运输基本知识技能训练。 3. 水路货物运输作业技能训练。 4.集装箱运输基本知识技能训练。 5. 集装箱海上运输组织的一般程序技能训练。 【实训要求】 1.能够区分班轮运输和租船运输的不同。 2.掌握班轮运费的计算。 【考核要点】 班轮运输租船运输班轮运费的计算 实训二航次租船合同的订立 【实训目的】 1.了解租船合同的概念和分类。 2.了解租船合同成立和解除的条件。 3. 掌握航次租船合同,定期租船合同和光船租赁合同各自的特点及主要条款。【实训内容】 1.关于租船合同成立和解除。 2.学生分组对于航次租船合同,定期租船合同和光租船合同进行模拟训练。【实训要求】 1.能够独立完成租船合同的订立及解除。 2.完全掌握航次租船合同,定期租船合同和光船租赁合同的运用。 【考核要点】 租船合同成立和解除航次租船合同、定期租船合同和光租船合同各自的特点 实训三提单条款及提单的分类 【实训目的】 1.了解提单的定义,性质和作用,提单的分类。

西医诊断学教学大纲

1、【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中医诊断学》是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研究如何诊察病情,辨别病证 的一门学科。 《中医诊断学》的教学内容有绪论、四诊、辨证、综合运用四个部分,主 要内容为诊法与辨证。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可以掌握中医诊断学的基本理论 与基本知识,具备一定诊察病情、辨别病证及书写病案的能力,为今后学习中 医各门临床课程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它是一门衔接中医基础理论课程和临 床各科的桥梁课程。 2、【课程教学要求】 《中医诊断学》课程的教学时数为108(其中课堂讲授81学时,临床见习 27学时),教学中应注意理论教学和直观教学及临床实践的紧密结合。在课堂 教学中,充分运用图表、模型、多媒体等直观教学手段,适当进行病例分析讨 论,以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在完成了课堂教学的二分之一的内容后,可适当安排临床示教与见习,以便及时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临床见习中要注意诊法、辨证与病案书写等基本技能的训练。 绪论 一、掌握中医诊断学、诊法、症、证、病、辨证、辨病、病案等概念的含义。掌握中医诊断学的基本法则。 二、熟悉中医诊断的基本原理、主要内容。 三、了解中医诊断的发展概况。 四诊 第一章 望诊 一、熟悉望诊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二、掌握得神、失神、假神的观察要点、典型表现与临床意义;熟悉 、管路敷设技术通过管线不仅可以解决吊顶层配置不规范高中资料试卷问题,而且可保障各类管路习题到位。在管路敷设过程中,要加强看护关于管路高中资料试卷连接管口处理高中资料试卷弯扁度固定盒位置保护层防腐跨接地线弯曲半径标等,要求技术交底。管线敷设技术中包含线槽、管架等多项方式,为解决高中语文电气课件中管壁薄、接口不严等问题,合理利用管线敷设技术。线缆敷设原则:在分线盒处,当不同电压回路交叉时,应采用金属隔板进行隔开处理;同一线槽内强电回路须同时切断习题电源,线缆敷设完毕,要进行检查和检测处理。、电气课件中调试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 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试卷相互作用与相互关系,根据生产工艺高中资料试卷要求,对电气设备进行空载与带负荷下高中资料试卷调控试验;对设备进行调整使其在正常工况下与过度工作下都可以正常工作;对于继电保护进行整核对定值,审核与校对图纸,编写复杂设备与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方案,编写重要设备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方案以及系统启动方案;对整套启动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进行调试工作并且进行过关运行高中资料试卷技术指导。对于调试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技术问题,作为调试人员,需要在事前掌握图纸资料、设备制造厂家出具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报告与相关技术资料,并且了解现场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 ,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电气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技术电力保护装置调试技术,电力保护高中资料试卷配置技术是指机组在进行继电保护高中资料试卷总体配置时,需要在最大限度内来确保机组高中资料试卷安全,并且尽可能地缩小故障高中资料试卷破坏范围,或者对某些异常高中资料试卷工况进行自动处理,尤其要避免错误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动作,并且拒绝动作,来避免不必要高中资料试卷突然停机。因此,电力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调试技术,要求电力保护装置做到准确灵活。对于差动保护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技术是指发电机一变压器组在发生内部故障时,需要进行外部电源高中资料试卷切除从而采用高中资料试卷主要保护装置。

临床诊断学课程教学大纲

临床诊断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14037401 学分:7.5 总学时:103 学时 课程性质与目的 临床诊断学是研究诊断疾病的基础理论、差不多知识、差不多技能和诊断思维的一门临床学科;是在基础医学课程学习后,为过渡到临床各科学习而开设的临床课程;是临床各学科的基础课,也是通向临床各科学习的桥梁。 本课程的目的是通过学习咨询诊和体格检查的差不多内容、方法技巧和心电图、肺功能以及各种内镜检查的方法和临床意义,使学生把握诊断疾病的差不多原理和方法,正确地搜集资料、分析综合,得出符合疾病本质的结论——临床诊断。 《临床诊断学》为103学时。 面向专业 临床医学等专业。 课程差不多要求 深入领会各个症状的病因、发生气制、临床表现特点及其在诊断中的作用。逐步学会与患者接触和交流,把握咨询诊的方法、内容和良好的咨询诊技巧,能独立进行全面系统的咨询诊。能用规范的手法进行全身系统的体格检查,把握专门体征及其临床意义。把握正常心电图及常见专门心电图图形分析。熟悉诊断步骤,逐步把握临床思维方法,能按照病史、体格检查及必要的辅助检查资料,进行归纳、整理,按照诊断程序进行临床分析、综合,作出临床诊断。独立完成内容真实、格式正确、字体规范、文笔流畅、表达清晰的病历,并能作清晰、流畅的口头报告。 (一)症状学 把握常见症状的病因、发生气制、临床表现、相伴症状、鉴不诊断及咨询诊要点。把握询咨询常见症状的方法,通过分析症状的个性及其相伴症状作出初步症状诊断。 (二)咨询诊

把握咨询诊的方法,内容及注意事项,使学生充分认识咨询诊的重要性。熟悉专门情形的咨询诊技巧。 (三)体格检查 把握视、触、叩、听、嗅诊的差不多检查方法。 把握一样检查各项内容的正常状态和专门改变的临床意义。 学习头、颈部各器官的检查方法与顺序,认识正常状态,把握常见专门体征及临床意义。了解眼功能检查、眼底检查、听力检查。 学习视、触、叩、听四种差不多检查方法在胸廓和肺部的正确应用,并能获得较为准确的检查结果。把握胸部的体表标志、胸廓和肺部体检的差不多内容,识不肺部正常体征,把握常见专门体征及其产生气制、临床意义。 了解乳腺的检查方法、顺序、正常状态及专门改变。 了解呼吸系统某些专门的体检方法。熟悉呼吸系统常见专门发觉及其鉴不。 学习询咨询呼吸系统疾病病史的方法并写出病史及体格检查记录。 学习心脏的检查方法并能获得较为准确的检查结果。把握心前区隆起、心尖搏动、心前区专门搏动、震颤、心脏浊音界及其变化的临床意义。把握S1、S2的产生气制、听诊特点及鉴不要点。把握心音变化、额外心音的概念、特点及临床意义。把握心脏杂音的产生气制、听诊要点、鉴不要点及其临床意义。把握心包摩擦音的产生气制、特点、临床意义及与胸膜摩擦音的区不。 熟悉脉搏、血压、血管杂音、周围血管征的检查方法及临床意义。 了解循环系统某些专门的体检方法。熟悉循环系统常见专门发觉及其鉴不。 学习询咨询心血管系统疾病病史的方法并写出病史及体格检查记录。 熟悉腹部体表标志及分区。把握腹部视、触(重点为肝、脾、胆囊、肾触诊)、叩、听诊检查方法。把握压痛、反跳痛、腹部肿块、腹水(移动性浊音、液波震颤)、振水音的检查方法及临床意义。 了解腹部某些专门的体检方法。熟悉腹部常见专门发觉及其鉴不。

计算机组成原理教学大纲

《计算机组成原理》教学大纲 一、课程概述 《计算机组成原理》是计算机专业的最重要的基础课程之一,主要以信息在计算机内部的加工、处理为主线介绍计算机的结构、工作原理和功能特性;从一台计算机的整体结构出发,介绍计算机硬件系统内部各部件之间的互连、指令系统和指令在计算机中的执行过程;详细介绍组成计算机的各部件的组成原理、逻辑实现和设计方法;为了便于学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培养学生对硬件系统的分析、设计、使用方面的能力,给出一种或两种有代表性的机型的结构介绍。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组成部件、逻辑功能、工作原理、设计方法和实现技术等的有关基础知识和技术,建立完整、清晰的计算机整机概念。并使学生具备对计算机系统整机和部件进行分析和设计的能力。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的教学任务围绕机器指令级以及与此密切相关的微操作级和汇编语言级,从计算机硬件到计算机软件以及软硬件的有机结合,从计算机内部工作机制与编程求解问题相结合,从CPU部件与整机系统两个层次,从逻辑组成、内部工作机制、程序设计等三个方面,通过课堂授课和实验,达到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的教学基本目的,并培养本学科的学生在设计、分析和解决大型数字系统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的实际动手能力,为学习后续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大学物理》、《计算机导论》、《电路与电子学》、《数字电路》、《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等课程,是《组成原理》的先修课程。而《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设计》、《操作系统》、《计算机接口技术》、《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计算机体系结构》、《计算机外部设备》及《计算机网络》等课程是它的后续课程。 二、课程目标 1.知道《计算机组成原理》这门学科的性质、地位和独立价值。知道这门学科的研究范围、分析框架、研究方法、学科进展和未来方向。 2.理解计算机系统的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五大组成部件的有关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了解相应的有关新技术和方法。 3.理解数值数据的表示方法以及运算器的计算方法,了解非数值数据的表示和处理方法以及校验码的表示方法。 4.理解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以及有关的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等各个部件的组成

《3Dmax》课程标准《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1050511(1-2)07 课程名称:计算机应用基础 学分:3.5 学时:64 适用专业:工学院非计算机类专业、医技学院、商学院各专业 开课学期:第一学年 一、课程概述 (一)课程性质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为现代非计算机专业及计算机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公共课程,旨在培养学生计算机的应用能力。 (二)教学目标与要求 1.掌握计算机应用的基本知识。 2.掌握键盘及鼠标的操作方法。 3.掌握一种汉字输入方法。 4.了解中文Windows操作系统的功能和特点,掌握磁盘、文件(夹)、快捷方式、 Windows自定义桌面等的基本操作。 5.掌握Word操作方法,能熟练地运用Word进行文档的建立、编辑、排版和打印操作。 6.掌握Excel的操作方法,能运用Excel进行表格的建立、编辑、格式、管理以及 对表格数据的管理等操作。 7.掌握Power Point的操作方法,能运用Power Point进行制作及美观化设计。 8.掌握因特网的操作使用方法,包括IE的操作使用、电子邮件软件Outlook Express 及其它邮件系统的基本使用。 (三)重点与难点 1.Word 中的非规范表格的制作、文档的格式化、图片及艺术字的处理。 2.Excel 中函数的格式、功能及具体应用。 3.Power Point中的版式设计及动画效果。 (四)与其它课程的关系 与相关专业课相结合,实现自动化办公。 (五)教学参考书 1.《计算机应用案例教程》,刘钢,湖南教育出版社,2008年8月第一版; 2.《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王薇,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4月第一版;

00407703交通运输工程学教学大纲.

《交通运输工程学》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交通运输工程学 英文名称: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 课程编号:00407703 课程学时:32 课程学分:2 课程性质:学位课 适用专业: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预修课程: 大纲执笔人:刘树勇 一、课程目的与要求 根据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要求,培养本专业硕士研究生在交通运输工程方面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本课程的目的主要是让硕士研究生在学习期间掌握了解各种运输方式的运输能力、组织与管理、规划与评价、配制与协调以及交通运输工程的现代化发展趋势,了解各种运输方式的主要设备、设施和建设技术。力求硕士研究生交通运输工程方面的知识结构达到“博”与“专”的统一。 二、教学内容及学时安排 第一章铁路运输系统6学时 一、概述 二、固定设备、移动设备 三、运输工作组织 四、铁路运输新技术及发展趋势 第二章公路运输系统4学时 一、概述、通行能力、运输设施、 二、汽车、道路建设新技术、公路快速运输 第三章水路运输系统2学时 一、概述、水运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船舶与水运基础设施 二、航行安全保障技术、船舶运输组织、港口装卸工艺、水路运输现代化 第四章航空运输系统2学时 一、概述、运输设备与设施 二、运输管理与空中交通管制、航空运输发展与趋势 第五章管道运输系统2学时 一、概述、输油管道、输气管道、矿场油气集输管道、固体物料浆体的管道运输 第六章综合运输与多式联运4学时 一、概述、综合运输布局与规划 二、集装箱运输 三、多式联运、多式联运信息化

第七章城市交通运输系统4学时 一、概述、交通设施、交通管理 二、交通设计、常规公交系统 第八章交通运输系统规划2学时 一、概论、城市道路(公路、水运、铁路、航空)交通系统规划 第九章智能运输系统2学时 一、绪论、定位系统、交通流诱导系统、交通通信系统、电子收费系统、汽车自动驾驶 系统、智能运输系统的评价和标准化、铁路、水路、航空智能运输系统 第十章物流工程2学时 一、物流及物流工程、物流机械设备、物流信息系统与技术、物流系统 研讨2学时带领硕士研究生对交通运输工程学内容进行研讨,硕士研究生发言为主,老师引导为辅。 三、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教材:1、沈志云、邓学钧编著,《交通运输工程学》,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第二版 1、王炜,《交通工程学》,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 2、成耀荣编著,《综合运输学》,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 3、谢如鹤,《交通运输导论》,中国铁道出版社,1998 4、李江,《交通工程学》,人民交通出版社,2002

临床医学概要教学大纲

临床医学概要教学大纲 (供药学专业本科生用)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临床医学概要Synopsis of clinic 课程号(代码): 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 学时:51 学时学分:3 二、教学目的及要求 (一)教学目的 《临床医学概要》着重对疾病的病理生理和实验室及其它检查对疾病诊治的联系,以常见病、多发病为主要内容,从而对常见症状和各科疾病有一概要认识。 通过讲授、自学、讨论等方式,按理论联系实际和循序渐进的原则来组织教学,以常见病、多发病为中心,旨在提高学生学习该科的兴趣,提倡学生自学,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将临床医学与临床药学各科相联系,为学习其他课程打下基础。 (二)基本要求 本课程除诊断学基础为基础章节外,涉及内、外、妇、儿、传染病等临床各见疾病,该科所占课时不多,但要求学生能通过临床医学概要的学习,对体格检查、常见症状和各科疾病有一概要的认识。结合药学专业的培养目标,要求概念叙述清楚,着重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原则。 三、教学内容 第一章诊断学基础3学时 常见症状:发热、头疼、惊厥、咳嗽与咳痰、咯血、呼吸困难、心悸、恶心与呕 吐腹痛、呕血、便血、黄疸、水肿的概念、病因、临床表现、诊断。 问诊的重要性,问诊的方法及注意事项,问诊的内容。 体格检查: 1、基本检查方法:视、触、叩、听、嗅。

2、一般检查:全身状态检查(性别、年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发育和体型、营养、意识状态、面容与表情、体位、步态)、皮肤检查、淋巴结检查。 3、头部及其器官:头颅、眼、耳、鼻、口腔。 4、颈部:外形、姿势和运动、血管、甲状腺、气管。 5、胸部:体表标志、(骨骼标志、垂直线标志、自然凹窝和解剖区域)、胸壁、胸廓和乳房、肺和胸膜及心脏的视、触、叩、听。 6、腹部:腹部体表标志及分区、腹部的视、触、叩、听。 7、脊柱与四肢:脊柱、四肢与关节。 8、神经系统检查:深反射、浅反射、病理反射、脑膜刺激征。 第二章急症医学3学时 心跳呼吸骤停概念、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心电图及实验室检查、诊断、治疗。 昏迷概念、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及辅助检查、病因诊断、昏迷病人的急救和处理。 休克概念、分类和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实验室及辅助检查、诊断、治疗。 急性呼吸衰竭概念、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治疗。 有机磷农药中毒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预防、治疗。 烧伤概念、烧伤面积的估计、烧伤深度的估计、烧伤严重程度分类、病理改变与临床分期、治疗。病因、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和鉴别诊断、防治原则。 第三章传染病3学时 传染病流行过程、影响传染病因、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 诊断和鉴别诊断、防治原则。 病毒性肝炎病因、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预防。 霍乱病因、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和鉴别诊断、防治原则。

临床诊断学教学大纲

《临床诊断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性质、目得与任务: 临床诊断学就是研究诊断疾病得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与诊断思维得一门临床学科。就是为医学生学毕基础医学各门学科,过渡到学习临床医学各学科而设立得一门必修课,就是临床各学科得基础课,也就是通向临床各科学习得桥梁。本课程得任务就是讲解问诊与体格检查得基本内容与方法技巧;心电图、肺功能与各种内镜检查得方法与临床意义;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诊断疾病得基本原理与方法,正确地搜集资料、分析综合,得出符合疾病本质得结论——临床诊断。 二、课程基本要求: 在深入领会各个症状得病因与机制基础上,学会与患者接触与交流,独立进行全面系统得问诊,深入理解患者得主诉与病史。能用规范化手法进行系统、全面、重点、有序地体格检查,掌握常见异常体征及其临床意义。熟练掌握主诉、症状、体征间得内在联系与临床意义。熟悉心电图机操作,掌握正常心电图及常见异常心电图得图像分析。能根据病史、体格检查及必要得辅助检查资料,进行归纳、整理,按照诊断程序进行临床分析、综合,作出临床诊断,独立完成内容真实、格式规范、描述准确、用词恰当、字迹清晰、书写全面、符合要求得住院病历。 (一)问诊 掌握问诊得方法,内容及注意事项,使学生充分认识问诊得重要性。熟悉特殊情况得问诊技巧。 常见症状学 掌握常见症状得病因、发生机制、临床表现、伴随症状、鉴别诊断及问诊要点。掌握询问常见症状得方法,通过分析症状得个性及其伴随症状作出初步症状诊断。除课堂讲授外,部分内容自学。 (二)体格检查 1、掌握视、触、叩、听、嗅诊得基本检查方法。 2、掌握一般检查各项内容得正常状态与异常改变得临床意义。 3、掌握头、颈部各器官得检查方法、体征及临床意义。了解眼功能检查、眼底检查、听力 检查。 4、掌握视、触、叩、听四种基本方法在胸廓与肺部得应用,并能获得较为准确得检查结果。 掌握胸部得体表标志、肺部异常体征、产生机制及其临床意义。了解乳腺得检查方法、顺序、正常状态及异常改变。学习询问呼吸系统疾病病史得方法并写出病史及体格检查记录。 5、掌握心前区隆起,心尖搏动,心前区异常搏动得临床意义。掌握震颤、心脏浊音界得检查 方法及临床意义。掌握S1、S2得产生机制及听诊特点。掌握心音变化、额外心音得概念、特点及临床意义。掌握心脏杂音得产生机制、听诊要点、鉴别要点及其临床意义。掌握心包摩擦音得产生机制、特点、临床意义及与胸膜摩擦音得区别。掌握血压测量、周围血管征得检查方法与临床意义。熟悉脉搏、血管杂音得检查方法及临床意义。学习询问心血管系统疾病病史得方法并写出病史及体格检查记录。 6、熟悉腹部体表标志及分区。掌握腹部视、触、叩、听检查方法(重点为肝、胆、脾触诊)。 掌握压痛、反跳痛、腹部包块得检查方法及临床意义。掌握腹部常见体征及其临床意义。 学习询问消化系统疾病病史得方法并写出病史及体格检查记录。 7、熟悉肛门、直肠检查得方法与临床意义。 8、掌握脊柱、四肢、膝关节得检查方法及病理改变得临床意义。 9、熟悉神经系统检查得内容及方法(颅神经、感觉、运动及自主神经功能检查)。掌握神经

《计算机组成原理》教学大纲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说明 1、课程简介 《计算机组成原理》是计算机类专业本科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也同样适用于教育技术学、应用物理学、电子类和水利水电类及相关专业学生,也可作为信息类专业本科的专业选修课。本课程分为理论教学(62学时)和实验教学(10学时)两部分。本课程从计算机基本原理讲起,密切注意与当前计算机发展水平相结合。计算机软件和微电子是国家重点发展的目标之一,计算机软件运行在计算机上,微电子的水平体现在微处理器的设计和制造能力上,这就说明了这些专业的学生都需要学习这门课程,了解计算机硬件。在本课程中把计算机结构定义为系统程序员所能见得到的计算机硬件特性,计算机组成则是指计算机硬件的具体实现。 目前计算机的硬件设计已深入到微电子领域,作为计算机、电子和物理类专业的学生,今后会有一部分人从事硬件设计工作。有一些基础知识后,可在工作中进一步自学。 2、教学目的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深入了解计算机系统的组成,从系统结构的角度理解计算机系统各部分的工作原理,掌握CPU、内存储器子系统、I/O接口子系统的设计方法,了解计算机常用运算方法及典型电路,了解存储系统基本原理和基本I/O方式。最终具备简单CPU及其计算机系统设计、分析能力,并了解现代计算机系统设计与发展现状。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讨论了组成计算机的基本硬件部件,包括存储器、运算器、控制器、输入输出系统和连接它们之间的系统总线的构成、组织方式和工作原理,以及部件和单元的设计思想。 难点:如何以控制流和数据流为主线, 将计算机的各大部件联系起来,建立整机概念。如CPU和存储器,CPU和I/O、存储器与I/O之间的逻辑关系,控制器如何控制每一条指令的执行过程,控制单元的设计思想和实现方案等。 4、教学手段及教学方法建议

《3DMAX渲染与特效》课程标准

《3DMAX渲染与特效》课程标准 1. 概述 “3DMAX渲染与特效”是动画专业学生的专业必修课程,也是一门针对性和应用性很强的课程。本课程主要介绍的3DMAX渲染与特效的应用知识,如粒子系统、毛发系统、动力学系统和相关特效插件及周边软件的使用方法等。 1.1课程的性质 本课程是动画专业的必修课程,该课程在动画专业人才培养中直接面向市场的一门课程,课程面向高职学生,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成为懂技术与艺术表现、完美展现视觉效果的复合型人才。熟悉和掌握特效制作方法以及表现方法的知识,达到具备从事三维动画产业项目的特效表达和创作能力。 页脚内容1

1.2课程设计理念 本课程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要目标,坚持以能力为本位的设计原则,以岗位需求为依据,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产学结合为基本途径、以培养一线技术应用人才为目的,制定了本课程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习情境等课程要素。本课程是以三维动画设计与制作岗位群为导向,以真实的制作项目为主要教学载体,在行业专家的指导下,对相关岗位进行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以设计、制作岗位的“工作需求”和“岗位需求”为主线,按高职学生的认知特点,以工作过程和工作任务为依据来设计活动项目,以真实的项目案例分析组织教学,倡导学生在项目活动中学会动画制作的相关知识。本课程从实用的角度出发,由浅入深,对学生进行系统的3DMAX渲染与特效制作能力的教育。 1.3课程开发思路 在课程建设中,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及职业岗位群对本课程的需求,确定了课程目标,并明确了课程培养目标的定位,分析课程性质、确定课程内容等,并坚持以真实项目和虚拟项目相结合以及工作过程导向为依据,整合教学内容。 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采取与之对应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对最终的教学效果进行检测和评价,以考核是否达到了课程的预期目标。 2.课程目标 本课程培养在生产第一线能从事角色动画特效制作技术岗位工作,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及团队精神,有一定的创意和策划能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的应用性高技能专门人才。 2.1知识目标 (1)掌握粒子系统操作的基本方法; (2)掌握毛发系统操作的基本方法; (3)掌握动力学模块操作的基本方法; (4)掌握AB插件的使用方法; (5)掌握AB在MAX中的使用方法; 页脚内容2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