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应用统计学期末复习

应用统计学期末复习

应用统计学期末复习
应用统计学期末复习

应用统计学期末复习

第一章总论

1.统计学是一门关于客观现象数据的搜集、整理、归纳、分析的方法

论学科,其目的是探索数据的内在数量规律性,以达到对客观事物的科学认识。

2.统计的研究对象是具有某种相同属性的群体现象,并探索群体现

象数量表现的内在规律性。

3.特点:总体性、数量性、规律性。

4.分类:按统计方法的构成分为描述统计学和推断统计学,按统计方

法研究和应用的侧重分为理论统计学和应用统计学。

5.统计总体是指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所确定的研究事物的全体。总

体单位是构成统计总体的个别事物。

6.统计标志:总体各单位所具有的属性或特征。标志表现:总体单位

各标志的具体体现。标志的分类:按性质分为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按变异情况分为不变标志和可变标志。

7.变量:可变的数量标志。变量值:变量的具体表现。分类:按变量

值是否具有连续性分为连续变量和离散变量,按性质分为确定性变量和随机变量。

8.统计指标:反映统计总体数量特征的概念和数值。统计指标六要素:

指标名称、计量单位、计量方法、时间状态、空间范围、指标具体

数值。统计指标特征:数量性、综合性、具体性。

9.统计指标与标志的区别:统计指标说明的是总体数量特征,而标志

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指标都可用数值表示,而标志有不能用数值表示的品质标志和能用数值表示的数量标志。

10.统计指标分类(第21页):按反映总体的内容分为数量指标和

质量指标,按作用分为总量指标、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

11.总量指标分类:按反映的内容分为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

量,按反映的时间状况分为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按指标数值采用的计量单位分为实物指标、价值指标和劳动量指标。

12.相对指标(相对数)的表现形式分为无名数(系数、倍数、百

分数)和复名数(人口密度)。

13.相对指标的种类:(第23页)

×100%

计划完成程度指标(%)=已完成数

全期计划数

×100%

结构相对指标(%)=总体部分数值

总体全部数值

比例相对指标=甲地区(单位或企业)某类指标数值

乙地区(单位或企业)同类指标数量

比例相对指标=总体中某一部分数值

总体中另一部分数值

×100%动态相对指标动态相对数(%)=报告期水平

基期水平

强度相对指标=某一总量指标

另一有联系而性质不同的总量指标

第二章统计数据的搜集

1.数据的计量方法:定类尺度、定序尺度、定距尺度、定比尺度。

2.数据的分类:按计量层次分为名义级数据、顺序级数据和刻度级数

据;按收集方法分为观测数据和实验数据;按时间状况分为截面数据和时序数据。

3.统计数据的来源:直接来源(原始数据)、间接来源(二手数据)。

4.统计调查是根据统计研究预定的目的、要求和任务,运用科学的调

查方法,有组织、有计划地向客观实际搜集资料的过程。

5.统计调查方案应包括:确定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

调查对象是指调查研究总体或调查范围。调查单位是构成调查对象的每一个具体单位。报告单位(填报单位)指负责回答或提交调查资料的单位。

6.统计调查方式

统计报表

普查:一次性或周期性、需要规定统一的标准调查时间、数据比较准确、适用范围较窄。

重点调查:在调查对象的全部单位中,只选择少数重点单位进行非全面调查。

典型调查:初步分析全部研究对象,选择一个或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单位进行详细深入的调查。

抽样调查特点:客观性、经济性、时效性、适用性、准确性。7.抽样调查组织形式:

简单随机抽样

类型随机抽样(分层抽样)

机械随机抽样(等距抽样、系统抽样):它是将总体单位按某一标志排队,计算出抽样间隔,并在第一个抽样间隔内随机确定一个抽样起点,再按固定的顺序和间隔来抽取样本单位。

整群随机抽样:它是先将总体中各个个体, 按照某一标志分为若干群,然后以群为单位,按随机原则从中抽取一部分群体,抽中群体的所有个体构成样本。

阶段随机抽样(分级抽样):如两阶段抽样是先将总体划分为R组,从R组中随机抽取r组,再从r组中分别随机抽取mi(i=1,2,?,r)个个体,构成样本。

8.统计误差:调查性误差有技术性误差、登记性误差、责任性误差;

代表性误差是指抽样调查而言,因抽样方式不当或存在随机性误差。

第三章统计数据的整理

1.统计数据整理的程序:审核和订正原始资料;分组和汇总;编制各

种统计图表;积累和保管统计数据。

2.统计分组的种类:按分组标志的多少分为简单分组和复合分组;按

分组标志的性质不同分为品质分组和数量分组;按分组的作用和任务不同分为类型分组、结构分组和分析分组。

3.单项式变量数列:每个组只有一个变量值的变量数列;组距式变量

数列:将变量的取值范围划分为若干个区间,以一个变动区间为一个组的变量数列。

4.数据分组步骤:

排序,求全距(极差=最大值-最小值)

确定变量的数据形式

确定组数(四舍五入)

确定各组组距

根据分组整理成频数分布表

5.累计频数(频率)分布图分为向上累计和向下累计。

6.统计表的结构:从表的形式上看有总标题、横行标题、纵栏标题和

指标数值;从表的内容上看有主词栏和宾词栏。

7.注意:分组时一般为左闭右开。

第四章 统计数据特征的描述

1. 平均指标:计算均值包括算术平均数、调和平均数、几何平均数;

位置均值包括中位数(Me )、众数(Mo )。

2. 分位数是指按顺序排列的一组数据被划分为若干相等的部分的分

割点的数值。

3. 离中趋势的描述:极差(R ),方差(σ2),标准差(σ)。

4. 是非标志在总体标志间以是非两种形式出现,非此即彼。总体中具

有某种属性的单位数占全部单位数的比率称为成数(p )。p +q =1

5. 相对离中趋势:相对变异指标包括极差系数和标准差系数。极差系

数:V R =R x ?×100%;标准差系数:V σ=R R

???×100%。 6. 偏态系数SK =

3(算术平均数?中位数)标准差=3(x ??Me)R 或SK =算术平均数?众数标准差=x ??Mo R

偏斜的方向:当x ?>Me 时,偏态系数为正值,是一种右偏的分布;当x ?

7. 峰度系数(K )用来度量次数分布曲线的扁平程度。

K =

R4σ4(m 4、σ4),m 4表示变量X 的四阶中心矩。(第95页)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