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心理咨询案例

心理咨询案例

心理咨询案例
心理咨询案例

成长中学习学习中成熟

摘要:

本文通过对自我成长经历的全面回顾和分析,阐述了人生是一个过程,人要在成长中学习,在学习中成熟,个人从幼小走向成熟的历程及形成原因,深层次的分析了自我的人格特征,从而揭示了自己从一名军校学生分配到医院工作后,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医院心理咨询师的内心追求和渴望,并分析自己的性格特征,对自己从事心理咨询师职业所具备的条件和不足进行了分析,提出自己的努力方向。

关键词:自我成长分析职业分析

一、自我成长分析

1、婴幼儿期。1971年我出生在湖北省江陵县的一个小村子里,有祖父、祖母、父亲、母亲,还有两个妹妹。父亲是一个工人,母亲是普通的农民,父亲性格刚毅、为人耿直,母亲性格温和,勤劳,是个非常能吃苦的人,因为家境贫寒,父亲自我记事起就在外面工作,挣钱养家,很少和我们在一起。我们姐妹三人年龄小,爷爷奶奶年纪大,家里的农活就全部落在母亲的身上,母亲每天早出晚归的劳作,希望能够为一家人挣够口粮。我总是跟在母亲的身后,希望能够为母亲做点什么,好减轻母亲的负担,我们总是盼望晚上母亲能够早点回家,不要太辛苦。由于当时整个农村条件较差,没有幼儿园之类的机构,但我们生长在广阔的田野上,在相同年龄的小伙伴中间,我们一起玩耍,团结友爱,与大自然亲密接触,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童年乐趣,也养成了我开朗、热情的性格。在我成长的过程中,父母亲一直用他们的勤劳和善良的品质在教育我们,特别是母亲用行动教育我做人要勤劳、朴实、厚道。

2、童年期。上小学后,我的学习成绩较好,经常受到老师的表扬,平时我也爱与人交往,总是面带微笑,还照顾小的同学。在上三年级时,妹妹也来上学了,我还照顾妹妹。记得有一次,妹妹头痛,下午就开始吵闹不安,难受,一年级的老师让我找家长来把妹妹带回家,可是家里大人都忙着干活,只能是我背着妹妹回家,而妹妹头痛难受,

在我的背上也不老实,哭闹不止,一公里的路程,不是太长但对一个不到10岁还要背着另外一个孩子的孩子来说,路程还是相当的远。事后,母亲表扬我懂事,学习成绩好,还能帮助照顾妹妹,干家务。在当时的环境和家庭条件的影响下,我养成了吃苦耐劳的品质,并且沉着冷静的分析问题、勇于承担责任。这些好的性格和习惯使我在以后的学习、工作生活中,不管遇到什么困难和挫折,都能以乐观向上的心态来积极面对。

3、青少年期。我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初中,在初中第一次的考试分班中,我虽然没有复习功课,但还是以优异成绩分到了快班,而同村上学的伙伴都分到差点的班,这使我开始沾沾自喜,自己以为了不起,有一种优越感,总以为自己聪明,不好好学习,到初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时,我的成绩下滑到中等。初二开学,全镇的几个中学交换师源,我们班的班主任和几个任课老师是从镇中心中学交换过来的,他们的到来,应该说改变了我人生的方向。班主任看我们每天嘻嘻哈哈,不认真学习,特别是在我们几个同学偷跑到外面看电影被抓到后,语重心长的告诫我们:“你们是农村的孩子,你们的路要自己走,要想改变命运,只有好好学习,才能有进一步深造的机会。比不了城里的孩子,考不上学也能找份工作。就算你们想种田,也得有技术呀,那没文化的田里的收入也不高呀!学习才能让你们成长”。老师的话对我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让我彻底醒悟的是我随后因鼻窦炎到城里的姨父家去治疗时发生的事。第一次进城,对城里的一切说不出的新鲜,总想问问,而姨父家的表哥总是以不屑一顾的态度对我,总是说你们乡下人不懂,这是乡下人不懂、不应该知道的东西。看着他的趾高气扬,我彻底明白了,要想改变自己,改变自己的命运,只有好好学习。中考,我没有辜负老师对我的期望,我以年级第二名的好成绩考入了高中。在我进入高中学习之前老师告诫我:脚下的路是自己走的,只有知识才能让你的路越走越平坦,不管将来遇到什么困难,一定要记住总会有解决的办法。这么多年来我一直记得老师的教导,也让我养成了独立、不服输的性格,更加沉稳和冷静。

我到荆州城里上高中,学习生活充实,同时结交了几位挚友,我们在学习上互相请教,在生活中互相帮助,周末一起去郊游,一起到

荆州古城边背英语单词,与她们的交往,我体验到了友情的可贵,也学会了在压力下调节自己心态的基本方法。在高三那年,此时正是关键时刻,因为环境和我自身的因素,造成了高考失利。

4、成年早期。高考失利后,我当兵成为北京空军的一名女战士,刚当兵的时候,部队管理的非常严格,我们的新兵连是在北京西山进行的封闭式训练,在新兵连里,高考失利带给我的阴影慢慢淡化,加上我从小待人真诚热情,人缘很好,在新兵连交到了很多好朋友。新兵连生活结束后,我分配到电传班当电传员,在电传员的培训中,我每天勤学苦练,再加上我高中时期的优异的数学成绩的影响,我对数字很敏感,考核成绩非常优秀,这让我开始有了自信心。生活进入了正轨,我慢慢的又想起了知识改变一切的梦想,想起了老师说的人在学习中成长的话,不甘心大学梦的破灭。工作之余,找了一套全军统考的书,在别人忙着放松休息时,我坚持学习已经放下的知识,晚上在指导员查完岗后,我还偷偷的在被窝里学习。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当兵后第二年,再一次坐到了高考的考场中,不同的是这次是全军的统一高考,这次考试,我准备充分,终于考上了自己梦寐以求的军校。

这个时候我母亲也搬到城里和父亲团聚了,妹妹也外出求学。我就这样快乐轻松的正式进入了军校学习,军校的学习为我今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面对新的环境,新的人际关系,我满怀信心和希望开始了学习生活,而我多年来积聚的不服输、积极向上、勤奋努力的个性使我在学习和生活中如鱼得水。我孜孜不倦的学习着自己热爱的专业,广泛涉猎社会学、哲学、民族学等方面的知识,并利用周末时间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类活动。我变得更加乐观了,也更加爱说笑了,每次向父母亲汇报学习情况时,我的内心都无比自豪和激动,我没有让父母亲失望,我意识到自己是一个成人了。

5、成年中期。经过当兵和军校的生活,我已拥有了很多知己好友,我们共同鼓励,相互影响,在他们身上,我学会了宽容、理解和与人为善。每天忙碌的工作和家庭生活,让我感到充实和快乐,老公对我的工作积极支持,在生活中我们互相体贴,工作中我们相互帮助,儿子健康的成长,我们的家庭和工作都蒸蒸日上。在儿子青春期的教

育中,我和老公运用心理学的知识帮助孩子顺利度过。

我凭着业务好、知识面广、人际关系好等优点,工作得到领导的肯定,我想我除了自己的不断努力之外,我在工作中取得的成绩还与我母亲的优点有关,即勤奋、踏实、细心、热情、吃苦耐劳和与人为善等有关。增加了很多烦琐的事情,经常加班到深夜,有时事情急时半夜还从家里赶到单位,也就是在这种环境中,我得到了很好的锻炼,也感受到自己的成长,体会到了肩膀上所承担的责任,社会的责任和家庭的责任。事业的起步和发展,为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自信和对人生价值的深刻认识和感悟。心理咨询工作一直是我追求的职业,我喜欢这个行业,喜欢心理学。有时走在病房,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从事心理咨询服务,深深感受到这是一种责任,是一种伟大,是我将自己的心灵世界和为病人服务的热情编织在一起的爱,是我一生都无法放下的事业。

回首走过的岁月,遇到了人生中最大的挫折:高考失利。但我顺利地从失败中走出来,也塑造了我坚韧不拔的优良品德。在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中,我感到只要有付出就会有收获,只要积极乐观、勇于面对,所有的困难和挫折都将成为过去。

人格特征:我的人格类型是多血质(外、稳定),乐观、热情、自信、有耐心、独立、坚强、敢于挑战自我,喜欢坚持自己的观点;乐于助人,热情友好,具有与他人相处共事的能力,喜欢帮助他人的活动;我自认为我是个比较乐观的人,有着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自小家教造就了我比较正直的性格:诚实守信、积极乐观、与人为善、坚强自信。我有很多从事不同职业的朋友,他们对我的总体评价是:真诚、热情、善良、执着、热爱生活、积极向上。

二、职业行为分析。

人生理想。军校毕业后,机缘巧合我分配到北京军区的一个野战医院工作,初步接触到心理咨询服务,成为一名心理咨询师成为我的人生理想和职业追求。在不断的探索学习中,我切身感受到心理学带给我的益处,它在带给我知识的同时,让我变得更加自信、更加乐观。在学习了大量心理学和相关学科知识和对自我进行分析后,我深刻的感受到积极乐观的心态和健康的心理是人生成功的前提。

心理咨询师是一个神圣的职业,它能帮助自己完善自我,帮助别人在思想上更加趋于成熟、心理上更加趋于健康、人格上更加趋于完善。特别是在261医院工作后,因为261医院是精神病专科医院,住院的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在为他们做兼职心理咨询、开展心理服务工作的时候,我感到每一次的心理咨询都是一次挑战,我发现自己最大的收获是看着患者好转,自己的那种从心底深处洋溢出来的幸福感,是无法用言语来表达的。它让我体会到了人生还有很多的不如意,还有很多的人需要心理的支持。面对众多的心理和精神上障碍的患者,我还需要积极的学习心理学、社会学和人文学等相关知识,不断接触病人的行为习惯和内心生活,在实践中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心理咨询师。

自身条件。第一,从人格和能力上来看,我具有成为一名合格心理咨询师的条件,我能吃苦耐劳、真诚热情、感情丰富、处事理智、善于分析问题,为人随和,能够理解他人的痛苦且富有同情心有强烈的责任心和爱心,具有宽容大度的性格,能够容纳他人,我有自知之明,清楚自己的优点和缺点,知道自己的能力有限。第二,从心理素质看,我具有成为一名合格心理咨询师的条件,我的人生格言是:做一名对社会和他人有益的人,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有解决的办法。我能够做到在心理咨询时保持平稳的心态,理智的处理事情,妥善的分析问题,不会因为情绪不稳定而影响心理咨询工作。我的身边有几位从事心理咨询的同事,在平时的心理咨询工作中能够互相交流,共同进步。第三,从经验来看,我在军校学习了大量的心理学及相关学科的知识,在医院工作时聆听过许多心理咨询方面的讲座,我的平时工作很大部分是做心理服务工作,周围有几位全军的心理咨询专家,这些都与心理咨询有着密切的联系,可以让我从现实中融会贯通,学习并灵活运用到心理咨询中来。第四,从部队精神病专科医院的需求来看,心理咨询专业是必不可少的专业,而官兵们也希望能够得到心理咨询师的帮助,特别是在受到重大灾难和挫折后、官兵们在执行大项任务前后的心里健康状况,这时候官兵们最想要的是心理服务,以使自己摆脱困境、心理健康,更高标准完成任务,成为一个积极乐观的人。第五,在精神病科工作,难免会因各种各样工作压力而产生不

合理的信念情绪,做为一名护士长,要能及时地识别并帮助护士及时释放压力,识别不合理信念及时修通,建立合理情绪,身心健康的更好地工作。我自己也希望能够实现自己的价值,实现自己的理想,用心理咨询工作为部队的不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不足之处。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心理咨询师,还需要有必要的社会学知识和系统的心理学知识的学习,在实际的心理咨询工作中,我应该不断的学习新知识,自我分析,不断向同行专家学习沟通,认清自已的不足,为今后的心理咨询工作打下良好的知识基础。

我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一名优秀的心理咨询工作者,能够帮助更多的心理疾病患者。我现在所处的医院工作环境主要是针对心理疾病的患者和部队官兵从事心理咨询工作,主要是通过心理健康讲座、个体的心理咨询和辅导的方式来进行心理服务,我将根据自己的所学知识,重点帮助官兵们在训练和工作中勇敢地面对挫折,遇强大压力时为官兵们减压,开展心理咨询工作,当好官兵们前进路上心理的清道夫。

参考文献:

1.郭念峰《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民族出版社,2011年6月修订版。

2.郭念峰《心理咨询师》(二级),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民族出版社,2011年6月修订版。

3.郭念峰《心理咨询师》(三级),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民族出版社,2011年6月修订版。

军训后焦虑的咨询案例报告

李家凤解放军261医院

摘要:求助者宋某,军人,一月前因军训动作不规范,班长安排其和同班的战友对镜练习动作要领,当时认为班长故意跟自己过不去,让自己出丑,觉得自己怎么这么笨,连个敬礼都做不好,全班战友都在笑话自己,很失败。近一月在军训中出现情绪焦虑,紧张、烦躁。仍能参加正常训练,工作影响不明显。心理测验结果示:轻度焦虑。该来访者无器质性病变,为现实刺激后的常行心理冲突,社会功能未受损,符合一般心理问题的诊断。咨询师与求助者商议后,根据其个性特征和问题的特点采用了合理情绪疗法对其进行咨询,经过4次咨询,求助者领悟到自己情绪的困扰来源于不合理认知,从而改善了求助者的焦虑情绪。在咨询结束阶段对咨询效果进行评估,并帮助求助者将咨询中获得的方法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取得了较好的咨询效果。

关键词:一般心理问题合理情绪疗法焦虑认知

一、一般资料

1.人口学资料:求助者,女,汉族,20岁,未婚,无宗教信仰,大专文化,现役军人,身高1.68米,偏瘦,发育正常,无重大躯体疾病史。家族无精神疾病史。

2.个人成长史:独生女,山东籍,出生在城市,自小身体健康,无重大疾病发生。母亲是小学老师,自幼对求助者要求比较严格,从生活及学习的各个方面都有规定和计划;父亲为一般工作人员,不善言语,平时与女儿沟通较少。父母对求助者的期望值较高,希望女儿在部队功成名就,为家族争光添彩。求助者自小听话,内向,努力学习,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好胜心强,尽量做到尽善尽美。小学、初中、大专学习均很优异,一直与父母生活在一起,幼时发育正常,适龄上学,学习成绩优异,19岁入伍,入伍后学习训练成绩优秀,年底联欢会担任主持人,得到大家好评。

3.精神状态:衣着整洁,意识清晰,交谈配合,讲话语速较快,未引出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自知力完整,主动求助。

4.身体状态:最近有情绪焦虑、紧张、烦躁。以往检查各项指

标均正常。

5.社会功能状态:能坚持正常训练,但效率降低。

6、心理测试结果:

1、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各量表T分分别是E:39 N: 64 P:45 L:46 提示该求助者人格内向(倾向型)情绪的稳定性较差,常有焦虑,担忧,自我控制力较差。在适应环境和态度上尚可。

2、焦虑自评量表测试结果标准分58分提示轻度焦虑。

二、主诉与个人自述

主诉:情绪焦虑,紧张、烦躁一月余。

个人陈述:我家庭条件一般,父母对我很好,但期望值很高。自幼内向、听话,从小学到中学一直学习刻苦、成绩较好。大专毕业后到部队当兵,在各项训练考核中成绩均较优秀,自己发誓在部队要好好干,不能辜负父母的期望,希望能为家族争光添彩,在春节联欢会时,曾担任主持人,得到大家的好评。一月前因练习敬礼动作要领,班长觉得动作不标准,让我认真点,我越想好好做,动作越僵硬,越做不好,班长让战友给我当镜子,帮我纠正动作要领,让我反复练习。为此我觉得班长和我过不去,让我没面子,觉得自己怎么这么笨,连个敬礼都做不好,全班战友都在笑话我。一个多月来一到训练场训练时,就会出现紧张、害怕自己做不好,想到自己的前程,父母的期望,越想越担心,觉得自己一事无成,很失败,为此感到很痛苦。曾去过综合科检查,未发现器质性疾病,怕继续下去情况会越来越糟,前来就诊,希望能得到咨询师的帮助。

三、咨询师的观察、了解到的情况:

1、咨询师观察到的情况:

求助者衣着整洁,朴素,年貌相符,较为纤瘦。五官端正,体态正常,有礼貌,讲话声音轻柔。对答切题,言语有条理,能清晰完整地叙述自己的问题,咨询过程合作,未引出精神病性症状,自知力完整,有求治的愿望,。

2、求助者的战友反映:求助者训练较努力,在班里训练和内务成绩很好,班级连里活动能够积极参加,春节联欢会还担任主持人,和战友的关系也不错。但1个多月来求助者常常焦虑不安,无精打采,不

愿意和战友多说话,在训练场有时“开小差”。

五、评估与诊断

(一)心理状态的评估

1.训练焦虑:在班长让反复练习敬礼动作后感到情绪焦虑、紧张、烦躁、担心,并有训练效率降低。为以上问题而感到内心痛苦。

2.自我体验、行为表现与相关资料:

(1)父母的严格要求和高期望值,使得求助者害怕失败。

(2)求助者自小听话,内向,努力学习,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好胜心强,尽量做到尽善尽美

(3) 父母的严格要求和高期望值等与问题相联系,压力和焦虑增加。

(4)求助者因为训练失败对自己否定,认为一事无成,感到内心痛苦,但有较强的求治动机。

3.心理问题的关键点:

求助者存在不合理信念,认为“班长当着全班战友的面让我练习敬礼,让我没面子,跟自己过不去(绝对化要求)。”“我真笨,连个敬礼都做不好,还能干什么(以偏概全)”“大家都在笑话我,觉得我笨死了。(糟糕至极)”的错误认知

(二)诊断与依据

1.初步诊断:一般心理问题。

2.诊断依据:

(1)求助者曾就诊于综合科检查未见明显器质性疾病,可排除器质性病变。

(2)根据区分心理正常与心理异常的原则,该求助者的主客观世界统一,精神活动内在协调一致,人格相对稳定,对自己的心理问题有自知力,能主动求医,无逻辑思维的混乱,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因此可排除精神病性问题。

(3)该求助者焦虑情绪仅局限于训练中,主导症状为焦虑,其程度与其个人经历和处境相符合,内心冲突为常形,可排除神经症性问题。

(4)该求助者的焦虑情绪持续时间较短,仅1个月,且未泛化,

情绪状态仍与原发的刺激事件相关。可排除严重心理问题。

(5)该求助者刺激事件不十分严重,其主导症状是焦虑情绪,情绪反应在正常范围内,持续时间1个月,仅有训练效率下降而没有严重影响社会功能。

(6)心理测验结果提示轻度焦虑支持本诊断。

综上考虑初步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

3、鉴别诊断:

(1)与精神分裂症相鉴别:该求助者的主客观世界统一,精神活动内在协调一致,人格相对稳定,对自己的心理问题有自知力,能主动求医,无逻辑思维的混乱,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因此可排除精神分裂症。

(2)与神经症相鉴别:该求助者的主要症状为焦虑,但其程度与其个人经历和处境相符合,内心冲突为常形,与神经症的诊断不符合,可排除。

(3)与严重心理问题相鉴别:求助者面临的刺激不是严重刺激,内心痛苦不强烈,没有内心冲突,社会功能没有严重损害,没有出现泛化和回避,病程仅1个月。可排除严重心理问题。

五、病因分析

1、生物原因:女性,20岁

2、社会原因:

①存在负性生活事件,求助者在训练时敬礼动作不标准,班长当着全班战友的面让反复练习动作。

②父母对求助者的期望值较高,希望女儿在部队功成名就,为家族争光添彩。增加了求助者的心理压力。

③求助者为独生女,朋友较少,平素与父母沟通较少,且现在外地当兵。缺乏社会支持系统的帮助。

3、心理原因

①存在明显的不合理信念:“班长当着全班战友的面让我练习敬礼,让我没面子,跟自己过不去(绝对化要求)。”“我真笨,连个敬礼都做不好,还能干什么(以偏概全)”“大家都在笑话我,觉得我笨死了。(糟糕至极)”的错误认知

②情绪方面的原因:紧张、焦虑等情绪的困扰不能自己解决。

③人格方面的原因:性格内向,敏感,且做事追求完美。

六、咨询目标的制订

根据以上的评估与诊断,同求助者协商,确定如下咨询目标。

近期目标:

1、纠正求助者的错误认知。

2、改善求助者对训练的焦虑情绪,将轻度焦虑降至正常状态。

3、适度调整个人对部队训练的动机水平,降低训练成绩的关注度。

4、制订一个合理的训练目标。

远期目标:

1、调整对事件的认知方式,正确接受部队训练中的得失成败,多关注其积极面。

2、完善求助者的个性,增强其社会适应能力,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充分发挥人的潜能。

七、咨询方案的制订

(一)咨询选用的方法与原理:

(1)咨询方法的选择:该求助者心理问题的关键是存在不合理信念,根据病程,严重程度及对社会功能的影响评估考虑为一般心理问题,是可以通过心理咨询来纠正她的不合理信念,从而改善其焦虑情绪,解决其心理问题。该求助者可采取合理情绪疗法。

(2)合理情绪疗法的原理:合理情绪疗法(rational-emotive therapy,RET)为认知疗法中的一种,是根据心理学家艾利斯的“ABC 理论”而设计的。A是指诱发性事件;B是指个体在遇到诱发事件之后相应而生的信念,即他对这一事件的看法、解释和评价;C是指特定情景下,个体的情绪及行为的结果。通常人们会认为,人的情绪的行为反应是直接由诱发性事件A引起的,即A引起了C。ABC理论则指出,诱发性事件A只是引起情绪及行为反应的间接原因,而人们对诱发性事件所持的信念、看法、解释B才是引起人的情绪及行为反应的更直接的原因。求助者不合理信念的主要特征是绝对化的要求,过分概括化以及糟糕至极等。在咨询过程中运用多种技术使求助者修正或放弃原有的非理性信念,并代之以合理的信念,从而使情绪症状

得以减轻或消除。

(二)求助者和咨询师双方责任、权力与义务

将书面打印的双方权利与义务交给来求助者一份,告知如果有什么疑问,可随时提出来。

(1)求助者的责任:向咨询师提供与心理问题有关的真实材料,积极、主动的与咨询师一起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完成双方商定的作业。

(2)求助者的权利:有权利了解咨询师的受训背景和执业资格;有权利了解咨询的具体方法、过程和原理;有权利选择或更换合适的咨询师;有权利提出转介或终止咨询;对咨询方案的内容有知情权、协商权和选择权。

(3)求助者的义务:遵循咨询机构的相关规定;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各方面的内容;尊重咨询师,遵守预约时间,如有特殊情况提前告知咨询师。

(4)咨询师的责任:遵守职业道德,遵守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帮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严格遵守保密原则,并说明保密例外。

(5)咨询师的权利:有权利了解与求助者心理问题有关的个人资料;有权利选择合适的求助者;本着对求助者负责的态度,有权利提出转介或终止咨询。

(6)咨询师的义务:向求助者说明自己的受训背景,出示营业执照和执业资格等相关证件;遵守咨询机构的相关规定;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各方面的内容;尊重求助者,遵守预约时间,如有特殊情况提前告知求助者。

(三)咨询时间与费用

(1)与求助者约定每周一次,每次一个小时,共4次。

(2)咨询费用及量表测试(军人免费)

八、咨询过程

(一)咨询阶段:

1、诊断评估与咨询关系的建立;

2、咨询阶段;

3、结束与巩固阶段。

(二)具体咨询过程

第一次咨询:

(1)方法与目的:采用摄入性谈话和心理测验,了解基本情况;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探寻改变意愿;确定主要问题;进行咨询分析。(2)咨询进程:填写《心理咨询申请表》,询问基本情况;介绍咨询中的有关事项与规则;完成EPQ和SAS测定;确定咨询目标;做出初步问题分析。确定咨询方案,并签下书面协议。

(3)布置作业:找出害怕训练时的内心想法及身体、情绪的变化情况。

第二次咨询

(1)方法与目的:向求助者介绍理性情绪疗法关于情绪的ABC理论,使其认识A、B、C三者之间的关系,寻找自身不合理的信念并进行认知重建。

(2)咨询进程:

1、向求助者举例说明ABC理论;

2、与求助者共同分析导致其敬礼训练焦虑、紧张的主要原因并不是敬礼训练本身,而是由于个人不合理的信念。

主要不合理的信念有:

(a)这次班长当着全班人的面让我练习敬礼,让我没面子,跟自己过不去。(绝对化要求)

(b)我真笨,连个敬礼都做不好,将来一事无成。(以偏概全) (c)大家都在笑话我,觉得我笨死了。(糟糕至极)

3、针对以下不合理的信念,咨询师与其进行辩论

以求助者“我真笨,连个敬礼都做不好,一事无成”为例与求助者进行辩论。

咨询片段如下:

求助者:我真笨,连个敬礼都做不好,将来一事无成。

咨询师:你觉得你很笨是吗?你从小到大的成绩很差吗?

求助者:好像还可以吧,从小成绩还不错。

咨询师:像你这样说你目前所有训练科目的成绩都很差,在战友中间都是最后了?

求助者:倒也不是。

咨询师:那也就是说,目前你只是在敬礼动作上遇到了点麻烦,是吧?那“我真笨,什么都干不好,一事无成”这种观点你现在怎么评价呢?

求助者:这种想法好像有点以偏概全,绝对化了。我现在可以针对我的敬礼动作弱点进行加强训练,相信通过我的努力我有能力

做的很好。

通过与不合理的信念辩论以后,求助者就能用合理的信念代替不合理的信念,使认知发生变化,从而对训练的焦虑情绪有所缓解。(3)、家庭作业

1、写出自己的优点,每日早晨朗读三遍;

2、寻找自己其他的不合理的信念并与其进行辩论;

3、记录自己这一周每天的情绪体验。

第三次咨询:

(1)方法与目的:巩固咨询效果;学习放松方法,继续消除训练焦虑。(2)咨询进程:

1、继续应用合理情绪疗法方法巩固认知重建结果;根据求助者家庭作业中是否存在其他不合理信念,给予进一步的纠正。

2、帮助求助者学习放松方法,进一步改善焦虑。

3、指导求助者放松训练:在咨询师的指导下练习肌肉渐进性放松训练,如:坐在椅子上,按手臂、头部、躯干、腿部的顺序,先紧张,后放松的方法,通过了解紧张与放松的不同,最终体会全身放松的状态。无论何时,当出现紧张状态时,就去想放松,通过肌肉的行为放松从而达到心理放松。

(3)家庭作业:

1、继续大声朗诵优点并积极体会;

2、继续复习纠正不合理信念的方法,修正或放弃原有的不合理信念。

3、按照咨询师所教放松方法,每天训练1-2次,以达到2-3分钟内迅速放松全身的目的。

第四次咨询:

(1)方法和目的:巩固咨询效果并结束会谈。

(2)咨询进程:

1、再次行SAS测验。

2、与求助者就其心理问题和咨询过程进行回顾和总结,指出其已经取得的成绩与进步并进行巩固,同时鼓励其将学习到的方法与经验应用到日常内务和条令考核中。

3、在整个敬礼事件的心理咨询和训练过程结束后,求助者对心理咨询实现预期咨询目标的结果表示满意。经过双方同意,结束咨询关系。并做好日后的随访工作。

九、咨询效果的评估

1、求助者自己的评估:通过咨询,自己不合理的认知得到调整,焦虑、紧张情绪得到明显改善,能够正确面对训练,并为训练制定了合理的计划。

2、咨询师的评估:求助者经过4次咨询后,求助者不合理认知得到纠正,情绪明显好转,焦虑减轻,自我评价明显提高,能够合理安排训练与生活。

3.求助者周围人的评估:班里的战友反映求助者现在情绪比较稳定,精神好多了,注意力较之前集中,和战友们相处很融洽。

4、求助者适应社会的情况:情绪稳定,能正常训练和生活,参加各种集体活动,与战友相处良好。

5、心理测试评估SAS测验由原来的53分降至43分。

十、咨询总结

在整个心理咨询过程中,咨询师与求助者建立了良好的咨询关系,全面地掌握了求助者的基本情况,取得了求助者的信任。求助者的智力水平以及悟性也是咨询取得成效的重要基础。咨询师针对求助者的成长经历、性格特点以及具体情况,在咨询过程中应用认知疗法协助求助者调整认识观念,从而改变了她的负性情绪。从ABC理论中我们知道,引起该求助者行为反应的原因不是诱发事件练习敬礼,而是对该事件的信念与评价。改变求助者不合理的信念是关键。人的认知因素决定着人的情绪体验与行为反应,而已经形成的情绪体验又会反过来影响人的认知。因此要改变人的情绪体验首先要改变人的认知因素,帮助求助者重建其合理的信念,求助者不断接收心理咨询

师所传达的符号信息,同时心理咨询师通过求助者的反馈来不断调整自己所发出的符号信息,通过这种相互作用从而使求助者发生认知、情感、行为的变化,促进心理问题的解决或症状的缓解,最终实现人的自我成长。

参考文献:

1、全国卫生专业资格考试委员会,心理治疗师教程人民出版社2013年第1版;

2、郭念锋,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北京:民族出版社,2012年第2版;

3、郭念锋,心理咨询师(三级),北京:民族出版社,2012年第2版;

4、郭念锋,心理咨询师(二级),北京:民族出版社,2012年第2版;

5、顾建军,掌握情绪:你可以不生气,中国商业出版社,2011年第1版。

中学生心理咨询典型案例分析

中学生心理咨询典型案例分析 陆建进荐 一、性意识发展咨询案例 案例介绍 一名初一女生喜欢并希望一高二男生保护她。她自己也知道并非是交男朋友.但她仍然想知道这名高二男生的电话号码,却又害羞说不出口。同时,她不知道男女生之间的交往是否是正常现象。因此,很害怕别的同学知道了自己的想法而被笑话。她很迷茫,又不知道应该怎么做。请老师为她解答。 案例分析 首先给她介绍并讲解有关的科学知识。 我国青少年儿童性意识萌发成熟的平均年龄在11、12——16、17岁,近几年来还有提前的趋势,身高体重的迅速增长以及性器官的成熟促使青少年对异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但是又因为对两性知识的缺乏而有一种强烈的神秘感。他们能很清楚的意识到自己身体上的变化,逐渐认识到自己在慢慢长大,但在异性面前却显得很拘谨腼腆。到后期出现一种表面回避而内心憧憬的背反现象。一些男女同学虽然感情很好,在学习上互相帮助,但却害怕它会招来大部分同学的议论,对他们的学习产生不好的影响。

在咨询时我为她仔细分析,并且给了她许多参考性的意见,最终让她自己决定该怎么做。 1。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喜欢一个人包括异性并没有错,这都是人很正常的想法。 2。当你对一个人有强烈的喜爱念头时,就应该从多方面去了解他的优点和不足,然后他在你心中的神秘感会逐渐消失的。 3。直接对他说自己很崇拜他并且希望能得到他的关心和保护,如果不敢面对面的说也可以间接接触,例如可以采用写信或者让自己信赖的老师和同学转告的方式等等。 4.表达不愿意影响他,希望能共同进步的想法。 5.当有人评论时,要理直气壮的接受这一切,因为大多数人都因为不了解而进行各种猜测.这些都是人之常情,也不要因此而气愤. 6.为了双方都有一个美好的未来则应该做好每天该做的事。作为一名学生应该首先把自己的成绩搞好,从而回到正常的学习生活轨道中来。 二、社会性发展咨询案例 案例介绍 一名初二女生来询问,她和她的一个很要好的朋友经常吵架,她不知道两人还是不是好朋友?为了保住友谊,他们不敢相互指出对方的对

心理咨询案例大全

第五期案例分析 一、一般资料 求助者:李某,男,20岁,大学二年级学生,独子。身高大约1. 80米左右,体态正常,无重大躯体疾病历史。父母均为企业工人,高中文化,家庭基本和睦,无老人同住。家族无精神疾病历史。二、求助者自诉 高考备战开始后,每次模拟考试或小测验前“不知怎的就有了一种说不出的紧张,心烦意乱,坐卧不宁”;到后来,“感到心脏都快跳出来了”,有“喉头堵塞”或“透不过气”马上要窒息之感,出现胸痛不适的躯体症状,有时甚至全身都有处于无以名状的难受中。“以后情况越来越严重,至今有3年多的时间”,“其中二次参加高考的经历更加重了紧张程度”。“希望咨询师尽快帮助解决这个问题,因为国家文凭考试马上一门接一门的来了,通不过就拿不到学历”。三、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 咨询师发现来访者主诉时,双腿不停的在颤抖,右手一直在反复系上衣最下面的一枚扣子。 父母主诉,孩子考试前的行为和情绪与平时差异很大,比如情绪波动厉害,表现为不安、害怕,感到恐惧;做的动作让家人心烦意乱,

如坐立不安、来回走动、搓手顿足等;而且还出现了出汗、心悸、头晕、腹痛、尿频、尿急等现象,脾气也变得急躁。 李×从小随父母生活。由于历史原因,父亲希望通过上大学改变自身命运的理想和志向成了泡影,便将全部期望寄托于独子李×身上。父母对李×百般溺爱、娇生惯养,从不让他做任何家务事,每天可做的唯一一件事就是学习。他在父亲的灌输下形成的强烈的“出人头地”意识与其一般的智能,责任心和意志力不强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高考前,教室黑板上每天变化的高考日期的倒计时和随时变化着的同学们的考试成绩一览表,加上父亲那企盼的目光,给李×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他食欲下降、恶心、心慌、心悸,惶惶不可终日。在7月7日的考场上,李×突然感到心中一阵恐惧、慌乱,头脑变得一片空白。他压抑着紧张情绪,结果越压抑就越紧张、越恐惧、越慌乱。最终李×落榜了。面对这巨大的打击,他长时间不能从失望、痛苦、无助的情绪中解脱出来。 为了再次实现“出人头地”的梦想,李×进入一所著名的重点中学复读。作为一名借读生,他忍受着白眼、冷言冷语、不公平的待遇。他变得少言寡语、郁闷不乐,更加惶恐不安。然而,高考失利给他带来的后遗症表现得越发明显——每逢考试前许多天,他便出现食欲下降、失眠、健忘、坐立不安、手脚冰凉等症状,无法正常学习、考试。

心理咨询与辅导案例集

案例一:男生,休学在家。两年前,学习优秀,经过高三的艰苦复习参加高考,走入考场时很有把握,结果榜上无名。从此以后不出家门,茶饭不思,成天躺在床上,平时最爱看的足球也没兴趣看了,常常流露出或者没意思的神态。常与父母发脾气,开始父母还劝他,后来也就不劝了。一年后一天,提出见心理医生。 案例二:马羚,在火灾中失去父母,成了孤儿,那年6岁,后来被叔叔接来上海生活。经常梦见自己还是个孩子,在家乡家属院里幼儿园玩耍,远远看见爸爸妈妈推着自行车朝自己走来,喊着她的小名,当她走过去只见天空突然变色,像被鲜血染红了一样。马羚一下呆住了,再回头看爸爸妈妈的时候他们已经不见了。小马说她十分害怕回去那场过去了十几年的灾难。想忘记当时被爸爸妈妈抛弃在路边的恐怖场景,经常在脑海里出现,一想起这些她就浑身发抖。 案例三:刘丽,女,26岁,考大学时认为头会挡住日光灯的光而影响视力,为了让出日光灯的位臵,头就一会摆向左边一会摆向右边,浪费很多时间,没考上好学校。经了解,在高一时就出现做作业调台灯的事,知道不必要,但就是不行。如果有一次没有调台灯就做作业,一定会感到不舒服,严重的时候会心慌气急。 案例四:范明,男,36岁,常无故紧张、手脚冰冷、面部潮红。2年前,参加一次技术比武,本来技术在厂里是佼佼者,比武肯定没问题。没想到,结果在比赛时晕过去了。醒来后也不知道为何会晕过去,只觉得当时心慌、气急、胸闷、头晕等一系列躯体表现。 案例五:张妈妈,76岁,失眠来咨询。2年前,隔壁王妈妈得了脑瘤,一个月不到就去世。张妈妈是王妈妈的好朋友,两人常在一起聊天,有事互相帮助,王妈妈走了以后,张妈妈非常伤心,感到孤独,经常睡不着觉。有一天,她头疼得利害,伴有鼻塞、咳嗽,家里人带她去看,医生说是感冒了,吃点药就好。果然,服了药后鼻塞咳嗽都消失了,但头疼得利害。她就想起来王妈妈当时也是这

中学生心理咨询典型案例分析

中学生心理咨询案例分析 高塘镇中心学校九(7)班郭智文 一、基本情况: 姓名:韩浩 性别:男 年龄:15岁 家庭成员:爷爷、奶奶、父亲、母亲、韩浩 父母工作:父亲外出打工,母亲在家 成绩:中下 性格:寡言少语,自我评价过低,人际关系的障碍。 二、背景资料: 韩同学在小学二年级时出于好奇偷了一块电子手表,之后受到母亲的打骂,他认识到了错误并进行改正。在此事件后,韩同学的母亲仍揪住此事不放,一旦韩同学稍有不对,就拿这件事来讽刺他,还在左邻右舍前令他难堪。因此,韩同学害怕母亲,在心里有些恨妈妈,但从不顶撞,因为韩同学不想妈妈让伤心。在家的言行举止都很小心翼翼,稍有不对就会遭到白眼和辱骂。于是,他很害怕回家。他还觉得在家里,母亲并不爱他,他对这个家充满了厌倦,认为自己是这个家庭中多余的一员。因此,他无时无刻不想逃离这个家。韩同学对家庭的害怕影响了他在学校的正常生活,尽管早已升入初中,可他内心还是有不可跨越的一道心理障碍。 三、案例分析 韩同学由于被母亲打骂而讨厌回家,这是从一般的眼光来看的。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韩同学所表现出来的厌家,害怕同学的谈论,必然是有自身的心理原因。自卑心强的人,对自己的评价过低,办事缺乏信心,处处感到不如别人,悲观失望甚至对那些稍加努力就可以完成的任务,也往往会因自叹无能而轻易放弃。自卑心理形成原因比较复杂,既有个人生理、心理上的原因,也有家庭、学校和社会因素的影响。母亲的责骂与毒打、同学的嘲笑、邻居说长论短,都增加了韩

同学的心理压力,诱发自卑心理。韩同学总以为处处矮人一截、是千古罪人。韩同学母亲不懂得如何尊重他的自尊,几年来,韩同学的自尊屡受挫折,因羞耻感和屈辱感地不断加强,导致自我否定意识的形成与发展,表现为消极的自我评价。随着消极的自我暗示不断出现,智力水平逐渐下降,逐渐形成逃避现实、离群索居的孤僻性格,谨小慎微、容忍退让的懦弱性格。 四、干预措施与辅导过程 为了帮助韩同学面对现实,改变对自己所犯错误的看法,使他真正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关爱,同学们的尊重和理解,打消他的自卑心理、重建自信心,拓展看待事物的角度和深度,重树健康、科学和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我与韩同学进行了长期的交流,取得了韩同学的信任,并实施了以下辅导方案:在整个辅导过程中,共分四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解决的是韩同学对“偷窃事件”的认知,建立他对我的信任感。这一步花了一个星期。在与韩同学的交谈过程中,韩同学大多数面带微笑的,但这个笑不是发自内心的。因为,在说到家时,他就显得很失落、很无助,笑的也很牵强。我没有因为他曾偷过手表而瞧不起,贬低他。我给予了他赞赏的目光,感谢他对我的信任。于是,他哭了,因为他在我这里受到了应有的尊重和关心。在此后的日子里,我都主动和他打招呼,鼓励他与父母多沟通,减少误会。 第二阶段是处理韩同学与母亲的关系,这一问题在六星期后得到解决。为帮助韩同学改变对事件的看法,提高他的自信心,使他走出“千古罪人”的阴影,我到韩同学的外婆家进行家访,了解到韩同学在她们眼中是个活泼、开朗、懂事的孩子,而现在变得沉默、寡言了。外婆是韩同学心中最可亲可敬的长辈,他爱外婆一家,很想去玩,而且只有在外婆家里,他才会感到自己是个快乐的孩子,可又怕妈妈会阻止他,会骂他,内心非常痛苦和矛盾。为此,我找了韩同学的外婆,让他们进一步了解韩同学的想法,并适当地给他以鼓励和支持。亲情的呼唤是无法替代的。在这几次家访中我也了解到韩同学的母亲确实如韩同学所述,在韩同学面前老是揭他的伤疤。事情都过去好几年了,作为韩同学的母亲却仍将此事时刻挂在嘴边。

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心理咨询案例报告内容 1、一般资料:包括人口学资料、个人成长史、精神状态、身体状态、社会功能、心理测验结果 2、主诉和个人陈述:包括问题发生发展过程,求助原因。 3、观察和他人反映:包括心理咨询师观察的结果和求助者亲友反映情况。 4、评估与诊断:包括心理状态的评估、诊断与鉴别诊断、诊断依据。 5、咨询目标的制定:包括具体目标、最终目标、近期目标与长远目标。 6、咨询方案的制定:包括方法与原理、双方责任与义务、时间和费用等. 7、咨询过程:包括咨询阶段的划分,各阶段的任务与完成情况。 8、咨询效果评估:包括求助者自我评估及心理咨询师的评估和心理测验。 心理咨询案例报告参考 一例自卑心理的案例分析 摘要:本案例是一自卑心理的案例。根据对临床资料的整理,求助者的自卑心理是因其认知上存在的错误观念“离婚女人形象不好”所至,主要症状表现为:意识清醒,思维正常,有明显的焦虑、紧张情绪,和强烈的自卑感,导致心情压抑、苦闷焦虑;人际关系紧张;睡眠不良。该求助者自知力完整,有急切的求医欲望。根据正常与异常心理活动的三原则,排除了精神病与神经症,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根据其心理问题的特征,采用针对此类问题最有针对性和效果的认知行为疗法。与求助者共同协商制定了咨询目标与咨询方案。咨询过程经过诊断评估与咨询关系的确立,心理咨询,结束与巩固三个阶段。整个过程以消除错误的认知模式,建立新的合理的认知模式为核心,结合行为治疗手段,循序渐进地矫正不良行为,建立新的行为模式。经过四次的心理咨询后,根据求助者的自我评估和他人反映,心理测验结果,咨询师的评估:焦虑情绪缓解,自卑心理显著改善,心理承受能力提高。本案例成功运用了认知-行为疗法,对改善求助者的自卑心理有显著的效果。 一、一般资料 1.人口学资料:刘某,女,36岁,某公司职员,会计,高中文化,离异,汉族,无宗教信仰,目前与父母同住一普通社区。 2.个人成长史:求助者性格文静、内向,但在熟悉的人面前言语较多。在家排名最小,父母均为农民,上有一姐,父母文化程度不高,但对子女顺其自然管教,气氛宽松,促成求助者任性、固执,脾气急躁,姐姐平时也让其三分。幼时经常能主动与父母交流;曾听母亲说起一女邻居有婚外恋导致离婚,自此对离婚问题怀有负性想法,认为女人离婚不光彩。读初

心理咨询典型案例分析资料讲解

心理咨询典型案例分 析

心理咨询典型案例分析——趋避冲突 案例一:赵某,女,45岁。前几年丧夫,一直过得很不如意,幸好有一位男同事经常照顾她。最近,她突然发现自己已经爱上了这位男同事,男同事也向她表白过。但这位男同事已经有了妻子、孩子,又不肯离婚。她本人则离不开这位男同事,又怕落下破坏他人家庭的名声,因此十分烦恼。 分析:该个案初步判断属于一般心理问题中的趋避冲突。面对已婚男同事,是否应该继续与他保持情人关系出现困扰,既对对方有依赖感,又害怕长此以往给自己名誉带来的恶劣影响,由此产生两难的抉择。 咨询思路:首先应当对赵某的困扰表示同感,对喜欢的人而因为种种客观因素不能在一起,本身的确是一件痛苦的事。然后,进一步了解事实,比如她与男同事的相处过程,两人的接触深度、频度,最重要的是面对她的求爱,男同事的具体态度究竟如何?既然表白,又不肯离婚,那么对方希望达到一个如何的状态?自己对这一状态的接受态度又是如何等等。另外,可以就赵某与前夫生前的夫妻关系进行一个了解,从中尝试发现其所不如意的原因,以及喜欢这个男同事本身的个性因素,她喜欢的是什么类型的丈夫?向往什么状态的家庭生活等,并与其共同探讨这些想法的现实可行性,尝试寻找这当中可能存在的来访者的认知偏误,如过分追究理想化和完美无暇的生活等等。 然后,在掌握以上信息的基础上,就是否继续与男同事交往进行一个利害分析,如果继续保持关系,可能存在的好处与可能带来的坏处,引导来访者从现实角度深入思考利害,包括法律、道德层面上也许会出现的风险,但必须由来访者为主体的思考,避免强加价值观念于人。在之前来访者能够对生活有一个理性认知的基础上,令其自行作出适当的抉择,若仍存在举棋不定,可在良好咨访关系的前提下留下家庭作业,让来访者将能想到的所有利、害写于纸上,然后每天勾去一个自己可以接受或忽略的后果,直至剩下最后的选择。 案例二:吴某,女,25岁。最近换了一个工作,到了新的单位。她所在部门的一位男主管对她十分关心,经常请她去自己的办公室坐坐,嘘寒问暖。她觉得这位主管的女儿和自己差不多大,又在国外读书,因此才会对自己那么好,所以也就没有在意。可终于有一天,这位主管试图拥抱她,被她借机逃走了。她十分喜欢现在的工作,不但工资待遇高,与同事的关系也很融洽,而且这家单位也很有发展前途,因此不太愿意离开;但她又不知道以后如何面对这位主管,而且新的单位离家太远,每天要花3个小时左右的时间在路上。现在她不知道该如何选择。 分析:吴某的问题属于多重趋避冲突。由于认为上司对自己有非份的企图,产生了离职的念头。而面对去与留两种选择,每一种都存在不同的利弊,因此而产生了动机冲突,不知该如何抉择。

大学生心理咨询案例分析

大学生心理咨询案例分析 案例简介:小A与小B是某艺术院校大三的学生,同在一个宿舍生活。入学不久,两个人成了形影不离的好朋友。A活泼开朗,小B性格内项,沉默寡言,小B逐渐觉得自己象一只丑小鸭,而小A却象一位美丽的公主,心理很不是滋味,她认为A处处都比自己强,把风头占尽,时常以冷眼对小A。大学三年级,小A参加了学院组织的服装设计大赛,并得了一等奖,小B得知这一消息先是痛不欲生,而后妒火中烧,趁小A不在宿舍之机将A的参赛作品撕成碎片,扔在小A的床上。A发现后,不知道怎样对待小B,更想不通为什么她要遭受这样的对待?[原因分析] 小A与小B 从形影不离到反目为仇的变化令人十分惋惜。引起这场悲剧的根源,关键是个字——嫉妒。

[解决方法] 既然嫉妒心理是一种损人损己的病态心理,严重影响自己的身心健康,那么如何克服呢?1认清嫉妒的危害如前所述,嫉妒的危害一是打击了别人,二也伤害了自己、贻误自己。遭到别人嫉妒的人自然是痛苦的,嫉妒别人的人一方面影响了自己的身心健康,另一方面由于整日沉溺与对别人的嫉妒之中,没有充沛的精力去思考如何提高自己,恰恰有继续延误了自己的前途,一举多害。认清这些是走出嫉妒误区的第一步。 2克服自私心理嫉妒是个人心理结构中“我”的位置过于膨胀的具体表现。总怕别人比自己强,对自己不利。因此,要根除嫉妒心理,首先根除这种心态的“营养基”——自私。只有驱除私心杂念拓宽自己的心胸,才能正确地看待别人,悦纳自己,机常说的“心底无私天地宽”。 3正确认知客观公正地评价别人,也要客观公正地评价自己。别人取得了成绩并不等于自己的失败。“人贵有自知之明”。强烈的进取心是人们成功的巨大动力,但冠军只有一个,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一个人不可能事事都走在人前,争强好胜就一定能超越别人。一个人只要客观地认识自己的优势和劣势,现实地衡量自己的才能,为自己找到一个恰当的位置,就可以避免嫉妒心理的产生。

心理咨询案例分析

初三生中考引考案例 专业:心理学姓名:韩宗瑞单位:弘成上海数字化学习中心学号:19160070169001 摘要:本文是一例初中生因考试压力而引发心理问题的案例报告。该学生在临近中考时,出现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低落,紧张,烦躁,爱发脾气,学习效率低下,失眠等问题,使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受到影响,因内心痛苦而要求家长陪同前来咨询。由于其症状是由现实因素激发的,持续时间较短,情绪反应的程度不是很强烈,不严重破坏社会功能,内容没有泛化,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 关键词:一般心理问题,认知疗法,放松疗法,心理咨询 一、基本情况 求助者:张某,女,15岁,某中学初三学生,独生子,对未来期望值很高,家庭经济条件一般,社会交往和娱乐活动较少。 二、主诉和个人陈述 主诉: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低落,紧张,烦躁,学习效率低,爱发脾气。最近一个月,经常失眠。 个人陈述:我是一名初三学生,还有几个月就要中考了,可我越来越担心考试,每天从家里出来都觉得非常紧张。我平时学习很勤奋,成绩在班里一直在前几名,父母和老师对我抱有很大的希望,说只要发挥正常,考上重点高中没有问题的。家里的亲戚都知道我学习成绩好,都以我作为榜样来教育自己的孩子。开学到现在已经一个多月了,我一直感到压力很大,担心中考会考砸了。最近几次模拟考试,我的成绩不错,但我想这里面的偶然因素很多。最苦恼的是我上课不能集中注意力,思想经常开小差,有时会觉得脑子里一片空白。别人都能全神贯注地听课,而我却不能,我很着急。看书没有以前专心,老是走神。现在情绪也很低落,还经常为一些小事对父母发脾气。这样下去,我的成绩很快就会掉下来的,将来肯定考不上重点高中了。一想到这些,我心里就特别难受。最近一个月,晚上在床上老想这些事,有时候一两个小时才能睡着,白天没精神,注意力就更难集中了。 三、临床观察和他人的反映 救助者和母亲一起来到这里咨询,穿着得体,眼眶有些发黑,交谈时两只手一直紧握在一起,多次欲言又止,显得有些紧张,避免和咨询师的目光接触,说话和思考是眉头经常紧挤着。 从其母亲处了解到:求助者的父母都是普通工人,高中学历,家里经济条件一般。求助者的父亲有两个哥哥,一个经商,一个市机关干部,家庭条件都比较好,他们各有一个儿子。求助者从小观察到爷爷奶奶对两个伯伯和堂兄弟比较偏爱,对自己和父母有些疏远。父母从小就对她的学习要求很严格,告诉她今后一定要争气,将来考重点高中,然后在上重点大学。求助者很懂事,很要强,常说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去北京上大学,还要出国深造,回国后在国内发展自己的事业,到时候把父母接过来一起住,不让父母再受委屈。 近一个月来,救助者回家后,很少说话。有时候一个人在房间里走来走去,经常一些小事发脾气。 求助者从小性格内向,很少和别的同学来往,没什么朋友,也很少参加体育和娱乐活动。平时都是在家学习,因此学习成绩特别好。 心理测验:SAS测试结果67分,偏高于常模。 SCL-90测试各因子分如下:躯体分2.3,强迫症状1.9,人际敏感1.6,抑郁1.8,焦虑 2.6,敌对1.4,恐怖1.3,偏执1.0,精神病性1.1,其他1.6.焦虑因子偏高于常模。 四、心理评估与诊断分析

中学生心理辅导案例

中学生心理辅导记录 案例介绍 李某,女,15岁,市某中学八年级学生。学习成绩较好,智商中上等。外向型性格,开朗,有个性,思维活跃,敢说敢做。但盛气凌人,自以为是,孤芳自赏,桀骜不驯,嫉妒心强;认为人与人之间无信任和善良可言,皆唯利是图;对他人缺乏真诚。虽然李某学习成绩好,但同学不太喜欢她。她与家长、老师说话也是咄咄逼人,因此与人沟通时总带着争吵的神态,难以心平气和地交流。自认为是不太受人欢迎的人。她想交知心朋友,但同学敬而远之。所担任的班干工作常因同学的不合作而使她不能如愿。她因而情绪极受影响,气哭过几次,辞职几次,甚至想走绝路。 案例分析 中学生正处在身心发育的高峰时期,独立意识和自信心逐渐增强。李某因学习成绩好,思维活跃,加之性格外向,敢说敢做,因而不隐藏自己的喜、怒、哀、乐,说话易得罪同学。她的过于自信使她产生自傲心理,同学因被她瞧不起而远之。她没有知心朋友来交流思想,以期获得同伴的认可。所以她认为人与人之间无信任,都是虚伪的。她为了保护自己的荣誉和自尊,以自私、嫉妒的心理,盛气凌人的态度对待同学、家长、老师,唯我独尊,而她内心又渴望大家对她友善和关爱。在日记《推荐我自己》中能明确分析自己的优劣,并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但对改变自己无能为力,发出:?还有人喜欢我吗??的感叹,请求老师帮助她向同学推荐自己。这是优等生常出现的人际交往的心理问题。 辅导方法 1、从家里做起:家里亲人是最能宽容自己的错误和不良态度的人了。要求家长配合,在与李某交谈时,切忌大声争吵。如果态度不平和,提醒她停止谈话,数5-10下后再说话,使她激动的情绪平静下来。扩展到与同学交谈时也如此。 2、学会聆听:虚心倾听他人的谈话,这是对别人的极大尊重。即使有不同的观点,也不要立即反驳,让别人把话说完。再发表自己的观点,并且不必强加于人接受、赞同自己的观点。这样可以改变自以为是的毛病。聆听,先从观众做起,就可以让你走近同学。 3、老师助一臂之力: ①认知辅导:让李某认识自己的所作所为的错误及危害性,幡然悔悟,痛改前非,并强烈产生改正错误的欲望,积极主动地参与辅导并配合。 ②化解矛盾:为她调整了班干工作,避开那些需要较多同学协助的班务工作,暂时减缓她与同学之间的紧张气氛。 ③欣赏他人:让她每天发现本班一位同学的优点、长处,并记下来,改变她总以挑剔的眼光审视别人的习惯,慢慢消除她的嫉妒心理。每过1-2周后把她表扬过的同学叫到一起,让他们知道李某赞扬他们,从而使他们对李某有好感。 ④学会协作:有目的的分配一些任务给李某与另2名同学,让她在工作、劳动中学会与人协作,改变她孤芳自赏、缺乏与人真诚相待的心态。 ⑤重塑她的威信及形象:因为她本来学习成绩较好,老师给她分配?一帮一?学习互助同学,而该同学在班里属人缘挺好的学生。这样,李某因为与该生关系密切而融入她们的圈内。李某学习成绩好,威信倍增。乐于助人的新形象,使同学们接受她。渐渐她也找到了知心朋友,不再孤独,终于有人喜欢她了。 辅导效果 通过老师、家长的密切配合,李某积极主动地参与,经过近一学期的辅导工作,李某与同学们相处和谐多了,朋友也多了,她的心情轻松愉快,对班集体更关心,经常与老师谈论自己

心理咨询的12种方法与案例分析

心理咨询的12种方法: 一、聆听法:聆听法是指咨询者认真、耐心地倾听来访者诉说的技巧,包括耳闻与目睹。耳闻即用耳听,目睹即观察来访者的体态语言,从而听出来访者的心声。咨询者在与来访者的交谈中,主要是听,而不是说;咨询者与来访者之间不是师生关系,而是朋友关系。咨询者对来访者要平等相处,热情接待。要做到这一点必须会听。交谈时咨询者与来访者需保持适当的距离,这个距离是一种心理距离,这应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听来访者讲话时,咨询者既不能一直盯着人家,也不能一直不看人家。在听的过程中,咨询者要不时有简短的鼓励对方讲下去的反应,如“嗯”,“是这样吗?”等等,表示自己是在关注他的讲话。在听对方的讲话时,咨询者自己的情感和体态语言也要与对方相适应。如对方高兴,咨询者要表示喜悦;对方悲伤,咨询者要表示沉重。在聆听时,咨询者的身体要微微前倾,并不时适当地点头。总之,聆听法的关键是用心去听。 二、移情法:移情(Empathy)的意思是能体验他人的精神世界,就好像是自己的精神世界一样,来理解和分担来访者的各种精神负荷。如一个来访者谈到自己在班里当众受辱一事时说:“我当时气极了,真想拿马刀把他捅死,我也不想活了。”咨询者则可以说:“在当时的情况下,你的这种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你是不是感到这件事对你的伤害太大了?” 三、认知法:认知法又称ABCDE理论,它是指发生了事件A,由于有B的想法,便产生了心理障碍的后果C。如果通过心理咨询,将B的想法改为为D(新的想法),就会有E这个新的后果,C这个心理障碍就消除了。这种改变认知结构的方法,就是认知法。这个方法也可以称为“说明开导”法,接近于日常的个别思想教育。 四、移置法:移置法是指一个人的一种奋斗目标惨遭失败,心理上受到了严重伤害,如能将其奋斗目标加以转移,从而改变其痛苦的方法。如孔子仕途生涯屡遭失败而作《春秋》,司马迁受宫刑而著《史记》,张海迪高位截瘫而刻苦自学等等。如来访者因高考落第而痛不欲生,咨询者就可移置其奋斗目标,可以建议其去考中专、职校或从业,若一定想上大学,不如考电视大学、职工大学,不是照样可以进大学,何必非考上普通全日制的大学呢? 五、暗示法:暗示是一种常见的、奇妙的心理现象,人们可以通过它把病治好,也可以因为它而无病生起病来。这就是积极暗示和消极暗示。暗示法指咨询者通过自己的语言或行为,让来访者接受积极的暗示,治好心病的方法。暗示法对增强自信心,克服考试焦虑、比赛怯场、自卑心理等有很好的作用,其关键是来访者要相信这种暗示,否则收效甚微。 六、松驰法:松驰法是指在暗示的作用下,使人的全身肌肉从头到脚逐步放松的方法,顺序为几句语言表达的公式:①我非常安静;②我的右(左)手或脚感到很沉重;③我的左(右)手或脚感到很暖和;④我的心跳得很平稳、有力;⑤我的呼吸非常轻松;⑥我有腹腔感到很暖和;⑦我的前额凉丝丝的很舒服。这个公式最早是由德国精神病学家舒尔茨提出的,以后各国心理学家根据这个公式,编制了放松训练的指导和暗示语,制成录音带让来访者进行松驰。一般一次20分钟左右,一个疗程为10天。经过训练后,来访者掌握了这套松驰技术,会迅速使自己的肌肉松驰下来,血压会降低,心率会放慢。除了这种方法以外,也可以用深呼吸或冥想的方法使人放松。冥想就是让来访者回忆起自己经历过的最愉快的一件事的经过,越具体形象越好。运用松驰法要有一个安静的环境。放松前,人要坐或躺得舒服,注意力集中,排除杂念,呼吸平稳,入静。此法对因紧张而引起的各种焦虑以及恐慌,尤为有效,还可改善人的记忆力,提高学习能力。这个方法通常与系统脱敏法结合起来使用。 七、系统脱敏法:系统脱敏法是指有步骤地、由弱到强地逐步适应某种引起过敏反应的刺激源的方法。如克服考试焦虑,可将引起学生过敏刺激的过程,分解成若干阶段;①考试当天走出家门;②离学校还有100米;③离校还有50米;④离校还有10米;⑤跨进校门;⑥进入走廊;⑦走进教室;⑧入座;⑨考试铃响;⑩拿到试卷。依次做好10张卡片,编好号。系统脱敏时,先拿出第一张卡(考试当天走出家门),想象当时的情景,心理有些紧张,就接着做松驰练习,放松全身肌肉。放松后,再拿起这张卡片,如再紧张,再进行放松,直到不紧张了,才做下面一张卡片,依次类推。直到10张卡片都做完了,考试焦虑也就消除了。这个过程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一般一天最多做一张卡片,不可心急。做后面的卡片要重做前面的卡片,一直做到想象考试的情境时不于紧张为止。 八、厌恶法:厌恶法是使外界刺激与来访者的变态行为之间,建立起密切的条件反射,这主要用于治疗那种有社会危害性的心理障碍,如性变态。咨询者可指导来访者,当自己一有“坏”念头时,就用像皮筋弹痛自己的大拇指,使“坏”念头与手指的疼痛建立起条件反射:一有“坏”念头,就感到手痛,以此来戒除恶习。这种方法,一定要在来访者本人有克服这个心理障碍的迫切愿望时,才能进行。 九、疏泄法:疏泄法是指将沉郁在人体内的种种不愉快感受,如悲伤的情绪等排出体外的心理过程。疏泄法有以下几种:一是让其痛哭一场。现代医学研究成果表明,哭不仅可以减轻心理的悲痛情绪,还有利于人的生理健康。有人碰到悲伤器不起来,可建议他看悲伤的小说或影视节目,帮助他把眼泪排泄出来。二是向知心好友诉说自己的烦恼或悲痛。第三,可向报刊或自己信任的有关机构写信,以疏泄自己心中的不快。咨询室也是一种很好的疏泄场所。 十、领悟法:领悟法又称认知领悟疗法,是中国式的精神分析方法,由钟友彬等创立。钟友彬认为,成年人产生神经症的根源不在现在,而在于幼年时无意识的创伤体验,如父母离异、缺少母爱、各种躯体病痛和灾难、体罚、严重的情绪刺激、

心 理 咨 询 个 案 记 录

心理咨询个案记录 编号:1 姓名:*** 性别:女年龄:15 时间:7月2日周三 咨询问题:恐惧交往的女孩。面对同学时,总是发呆,不敢看对方的眼睛,而因说话时会严重的口吃。但面对家人时,她却是一个谈吐幽默风趣的女孩。 心理解答:首先,培养其自信心。***喜欢打羽毛球,让她参加班级活动,马表现得很出色。同时,挖掘其身上长处,飞跃自己,抛弃自卑感。 其次,让女同学先陪着她。当在班中不再有自卑感时,让女同学陪同到人群中倾听他人交谈,看他人的交往。不久之后,就不会害怕交流了。 让其先??中的异性相处,然后再去与本班性格温和的男性接触,当不再紧张时,就与本班任课的男老师交往,直到消除对男老师的恐惧感为止。 最后较慢过度到与陌生的男性交往。先从听为主,缓慢地过度到发言,甚至敢看着他人的眼睛说话了。 辅导效果:近五个月辅导,治疗,该生不再恐惧异性,敢和异性交往了,而且开始穿起了裙子,走路时也昂首挺胸了。 编号:2 姓名:*** 性别:男年龄:15 时间:9月12日周五 咨询问题:五(一)班学生,独生子,父母个体户忙,对他无暇顾及,经常迟到,常闷声不响。集体活动很少参加,会画画,初一上学期成绩还可以,下学期开始下降,迷上了电子游戏机。 心理解答:1迷玩电子游戏机的危害,教其如何抵抗电子游戏机的方法 2 与家长联系,电话联系,共同商讨解决办法,家长进行有利监督和管教。 3 个别谈心,进行心理辅导,指导他这种“静”的性格最有利于学习,而且智商不错如能远离游戏机,把心思放在学习上,定能成绩优良甚至优秀。 4采用“谈心式”评语,及时肯定成绩和进步,增强自信心和奋发进取的精神。 5 鼓励其在画画上多下工夫,进行兴趣转移。 辅导效果:学习成绩基本稳定。画画获得了奖项。学习的自觉性、冲动性加强了。 编号:3 姓名:*** 性别:女年龄:15岁时间:9月17日周三 咨询问题:学习成绩较差,性格内向,矮胖型身材,父母均为个体户,照顾她的时间较少。喜欢一个人呆在家,害怕与同学交往,缺少友伴,不愿过集体生活,不喜欢体育运动。 心理解答:1 我们无法选择身材和脸蛋,但是我们可以选择生活,善待自己,相信天生我才必有用,瘦有瘦的好处,胖有胖的味道,人类社会就是有了高矮胖瘦才如此丰实多彩。 2 用欣赏的眼光看自己,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有一个健康的心态,适当地运动和控制饮食,是健康的一切源泉。 3 多参加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创造一切成功的机会,投入到班级活动中,即能让自己带来自信和鼓舞,又能加强与同学的联系。 4 与科任老师及班干部一起进行帮助活动,让班干部多与她接触,邀请她参加各种活动,给予她要求进步的机会。 编号:4

心理咨询案例

愈见心理咨询分析经常说“我不行”是什么心理状态 为什么我们总认为自己不行? 为什么很多人的自我形象感这么糟糕? 我见过一个样子并不出众,但极有才华的咨询师,她说她特别感激她的父亲,“我小时候不喜欢跟人说话,几乎被当成自闭症”但他的父亲不以为然,“我女儿喜欢钻研,善于看人,不喜欢说话一点问题都没有。“有了父亲的支持,她一点也不在乎别人怎么说她,随便你怎么说,反正我父亲说我很好呢,她在心里说。这就给了她极大的自信,成绩一路,内心强大到成人都觉得自卑。 如果说接纳对一个孩子来说有多重要,这便是。 之前有一部电影《28岁未成年》,导演是张艺谋的女儿张末。 张末说,自己本来学建筑,受了很多苦,还是一点都没有释放的余地,想转电影:“我父亲说,其实有时候放弃要比继续更勇敢,因为有时候你一定要知道取舍。他跟我对了一番话之后,我觉得有道理,然后我就想试试考纽约大学电影学院。因为当时我就很不踏实,我觉得孩子做任何事情都不希望让父母失望嘛,我就担心会不会父母觉得我放弃了或者怎么样,但是他并没有这么想,反而他鼓励我尝试新的,我当时也很感动,我就大胆地往前走了。”张艺谋对女儿张末说,你再怎么拍,估计也达不到我的成就,所以你就按自己的路走吧。听到这句话,张末释然了,这也是接纳。无论你做什么,做得怎么样,爸爸都是支持你的,无论你能不能赶上爸爸,都是没问题的。 这时候,我想起了张国立,成龙,李双冰,他们也很成功;可惜三十功名尘与土,一个不成器的孩子,足以让一个人的半生功名化为尘土;也足以令父母晚景惨淡。太成功的父母,是一座高山,留给孩子的,是很大的阴影。孩子不能接纳自己的“无能”,你这么成功,我

奋斗了几十年,充其量只会被说成是XX的儿子,我的价值何在。 父母也不能接纳“没出息”的孩子,他们对孩子超乎寻常的严格,我做得这么好,你进步这么慢;我像你这么大,就已经做了XX事,你还是一无所成,啃老。也许你不知道,父母对孩子“不”的不接纳,即便最后培养了“是”的孩子,心理可能不知道扭曲成什么样了。我们看两个真实案例: 1,自称北京大学毕业的一位母亲,为女儿安排了变态的作息制度,从早上5点起床,到晚上11点睡觉,都安排得满满的,简直要将女儿的所有时间都压榨出来,让女儿追求。 2,被称为“宇神”的北京大学学生吴谢宇弑母,他于2015年7月在家里将母亲杀掉,然后用干燥剂和塑料薄膜将母亲裹了几层,最终变成了干尸,更变态的是,他在家里安装了摄像头,可以通过手机监控。 如果没有一颗正常、健康的心,这样的,有何意义? 如果你不能接纳孩子的一切,再高分的成绩,再出名的大学,他若恨你,又有何意义? 你是OK的,愿你把这句话内化成坚定的铜之墙钢之柱,从此再无风波能扰你心绪乱你幸福。也希望你能经常跟你的孩子说,没关系,如果你喜欢……那就……好了,我喜欢你本来的样子。”他感激你一辈子。

心理咨询师答辩案例

心理咨询师答辩案例 【篇一:心理咨询师答辩案例】 案例分析报告 xxx (单位xxxxxxxxxxxxxx) 摘要:本报告主要介绍了1例心理适应问题的心理咨询案例。通过 对来访者问题描述的进行分析,并对其同学和老师进行了访问调查,进一步了解了来访者的实际状况,经过讨论分析,作出诊断,确定 来访者为一般心理问题,属于适应心理问题。在于来访者进行沟通 协商后,确定了咨询方案,征得来访者的同意,经过两次咨询,一 次随访调查,认为来访者基本改善了心理状态,咨询效果良好。 来访者基本情况:男,朝鲜族,20岁,工业设计专业,大学一年级 新生。家庭经济状况一般。小学和初级中学是在朝鲜族学校学习, 高中转入汉族学校,学习四年后考入大学,其中有一年是专门学习 汉语。精神状态正常,意识清楚,情绪低落,主动求助。无躯体症状。没有做心理测验。 主诉:进入大学学习两个多月,因心情郁闷,情绪颇动,不能与人 进行良好的交往,来心理咨询中心求助。 个人陈述:来访者来自吉林省的朝鲜族村,自幼生活在朝鲜族的群 体中,对汉语的掌握和使用不是很好,为此,在高中的学习(汉族学校)期间,为了学习汉语,高中一年级时复读了一年,汉语水平提高 很好,能够顺畅地听和写,在说的方面有些困难,但是,能够表达 得很清楚。自己在原来的学校中一直是受人注目的出色学生。希望 自己到大学能够充分地发展自己,展示自己。可是,自从进入大学 以来,就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处处出色了,学习状态不理想,尤其在 高等数学的学习方面很吃力,而且不再担任任何学生干部职务,与 周围的同学的交往不是很愉快,情绪经常波动,很不稳定。家在农村,父母的身体不是很好,还有一个小弟弟在读高中,家庭经济状 况很差,担心自己不能顺利完成学习。因此,产生了许多心理上的 矛盾和困惑。自从入学以来,情绪郁闷,时好时坏,晚间常做恶梦,因为语言的障碍,和同学的交往不是很好,很想家,想父母,对自 己的未来很困惑,很茫然,不知该怎样做。上网查阅资料后,觉得 自己得了心理疾病,所以来心理咨询中心求助。

心理咨询个案记录

心理咨询个案记录 时间:2010-03-24 14:50 来源:通儒中学作者:陈德森 咨询员姓名:陈德森咨询次数:1 求助者姓名:邓木娣性别:女年龄:13 籍贯:清远年级:七年级 (一)个案来源 案主是通过级长介绍的。听说七年级(5)班中,有个学生可能有心理异常,这应该引起我们学校的注意,于是要求 我找这位同学谈谈心,了解一些具体情况并对她进行必要的咨询和帮助。 (二)表现岀的问题 1、学习压力非常大。小学六年级因为得了心理病'而影响学业,小学毕业考也没有参加,因此一方面她觉得应该用好成绩来报答父母,另一方面自己读书很吃力,而且成绩一直不大理想,导致学习压力越来越重。 2、自卑心理和虚荣心较强。小学的成绩相对比较好,因此能较多受到老师的关注、表扬和同学的认可。到初中后,由于所在的学校是一所相对很优秀的学校,学生的成绩和综合素质都很好,而案主的成绩却不理想,心理产生了很大的失落感,导致强烈的自卑心理。而她却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老师的赞扬、同学的认可,以此来满足虚荣心,因此她很积极地参加班级里和学校里的各项活动,而且上课也努力去表现,以引起他人的关注,她非常强烈地想改变现状。 3、孤立无助。班上同学都看不起她,不愿与她交谈,而且在一些事情上会嗤笑她。 4、厌学。因为注意力难以集中,上课思想易开小差,所以经常听不懂老师的讲课,却又想进步,强迫自己坐好、认真听讲、眼睛盯着老师和黑板,却没有知识的收获,因此每次考试的成绩都不是很理想,使其产生不愿意再读书的想法。 5、生理上的状况:经常有胸闷气塞的感觉,而且会觉得恶心想吐。 我根据她的具体表现简单分析她可能在两种心理需要上得不到满足:①被接受、被尊重;②得到别人的赞赏;而且 案主存在一定程度的焦虑情绪,经常不能控制地担心很多事情。 (三)求助者自述 陈老师,我也不知道我自己怎么了,我经常会担心很多事情,想的也特别多,其实我知道不应该这样的,但是就是不能控制。我觉得初中和小学根本不一样,现在的学习真的很难。我感觉有点不适应。而且我又有病,经常觉得胸口很闷,还会恶心想吐。 (四)既往生活史与当前生活情景 1、家庭背景: 案主是家里的长女,由于其比较懂事和听话,所以家长把她当作大人一样,家里的很多事情都会告诉她,而且和她商量。父亲比较疼爱女儿,而且也以这个女儿为骄傲,现在对女儿的状况非常担心。 2、学校背景: 案主就读的通儒中学是一所相对优秀的学校,虽然案主没有参加小学毕业考试,但是由于其小学成绩比较好,。案主所在的班级是由外地学生组成的实验班,相对来说学生的成绩和综合素质都较好。班主任是一位工作多年的老师,管理经验丰富,但还是新接管这个班级,只是发现其的问题,没有进行进一步的深入辅导。由于知道邓木娣在吃心理疾病”的药物, 所以对其非常关注,给予更多帮助的同时却害怕刺激案主,所以要任课老师对其区另U对待,以表扬为主,不可以批评。由于邓木娣的好表现、老师特别对待等原因,导致班级同学不愿意接纳她、肯定她,她们的某些言行在小西身上产生一些负面影响。 3、案主本人情况:

心理咨询与治疗案例分析

心理治疗案例分析 来访者主要信息: 求治者是一名高三男孩。他有一位好友,从初一至今都在一个班,初中时关系很好,高一后两人关系开始冷淡起来,他的学习成绩也大不如以前。而且在这时他觉得好友总在打击他。比如,当他专心学习时,好友时常和其他同学在旁边议论“专靠勤奋死念书在高中已不顶用了,并不羡慕靠死念书拼出的几分成绩。”之类的话。他认为,这些议论是针对他、打击他。之后,他们的关系每况愈下,这种情况一直延续至今。现在他们的座位离得很近,这使他更在乎好友,总觉得在受好友的影响,这个包袱影响着自己的学习。来者不知该如何扔掉这个包袱。另外,来者还有一些其他问题,如上台讲演易脸红,声音颤抖;又如晚上迟睡,第二天早晨总在想:“糟了,今天的学习效率又低了。”他总在担心失眠会影响身体。但是越想越无法摆脱这种困扰。 咨询师的观察: 求助者衣着整齐,说话有礼貌,表情不自然,情绪较低沉,不敢与咨询师有目光接触。 一、问题探索阶段 来访者只有一位好友,而且高一后关系开始冷淡,自己学习成绩也大不如前。他敏感的认为好友总是在打击他,但他又很在乎好友,从而影响自己的学习。并且在生活还有一些其他问题。从以上来访者信息中可以了解到,来访者心理自卑,面对挑战主要采取回避和退缩的态度,对自己不自信,害羞,敏感,焦虑。 来访者主要表现出: ①很容易因他人的批评或不赞同而受到伤害; ②除了至亲之外,只有一个好朋友或知心人; ③行为退缩; ④心理自卑; ⑤敏感羞涩,害怕在别人面前露出窘态; ⑥过多的忧虑及担心 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 ①自我认知不足过于低估自己。每个人总是以他人为镜来认识自己,如果他人对自己做了较低的评价,特别是较有权威的人的评价,就会影响对自己的认识,从而低估了自己。 ②消极的自我暗示抑制了自信心。会因为自我认识不足常常觉得“我不行”,就会抑制自信心,增加紧张,产生心理负担,学习工作效果必然不佳。 ③挫折的影响。有的人轻微的挫折就会给他们以沉重的打击,变得消极悲观而自卑。 二、目标设定阶段 针对来访者,通过以上分析,制定相对应的目标: 1、具体目标与近期目标:缓解来访者的自卑和焦虑等不良的情绪,克服人际交往的障碍,逐步的改善人际关系。以平常心看待学习,努力了就好。

心理咨询案例分析

国家职业资格全国统一鉴定 心理咨询师论文 (国家职业资格二级) 文章题目:_一例高三学生考试焦虑的案例报告 姓名: XXX 身份证号: 142201197411XXXXXX 准考证号: __ ____ 所在单位: XXX人民医院 ____

一例高三学生考试焦虑的案例报告 XXX XXX人民医院 【摘要】: 本案例通过一个高三女生面临高考压力而致考试焦虑的心理咨询和治疗的报告过程。通过观察个人成长历史、他人的反映、原因分析和评估诊断,咨询师运用认知疗法和合理情绪疗法,帮助求助者提高认识,树立自信心,减轻考试焦虑。经过5周治疗,该生能够正常学习。 【关键词】:一般心理问题焦虑合理情绪疗法 一、一般资料: 王羽菲,女,18岁,高三学生,独生女,出生地:忻州市神池县,父亲在当地企业上班,母亲在忻州市陪读,父母对其学习要求严格,家庭条件一般,家庭环境比较和睦。求助者近一个月失眠、紧张、注意力不集中,有时头疼,去医院检查无器质性病变,家长陪同前来咨询。 经调查父母无人格障碍和其他精神障碍,家族无精神疾病历史。求助者无重大躯体疾病史。 心理测量结果: (1)SAS量表测量标准分68分,为中度焦虑; (2)SDS量表测量标准分55分,为轻度抑郁。 二、主诉和个人陈述: 主诉:高三后期连续几次周考、月考考试时因紧张发挥失常。最近一个月晚上失眠、多梦,白天上课时紧张不安,注意力不集中,有时头疼,感到心烦意乱。 个人陈述:自述最近几次考试总是考不好,在考试中常会感觉脑子里一片空白,本来会的题目也不会做,考试成绩比以前下降。母亲说了我几次,让我再用功。最近一个月晚上总是失眠、睡着后多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