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财政学》全本课后习题答案

《财政学》全本课后习题答案

《财政学》全本课后习题答案
《财政学》全本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市场失灵与财政职能

复习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

财政:国家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求对剩余产品进行分配而产生的经济行为。

私人商品:由市场提供用来满足个人需要的商品和服务。

公共商品:由国家机关和政府部门提供用来满足社会公共需求的商品和服务。

外部效应:指私人费用与社会费用或私人得益与社会得益之间的非一致性,或者说是某人或某企业的行为影响了其他人或企业,却没有为之承担相应的成本费用或没有获得相应的报酬。

财政职能:即财政经济职能,是指财政在一定经济模式下内在的、客观上固有的经济功能。

二、单项选择题

1.财政分配的主体是(B )。

A.社会

B.国家

C.市场

D.企业

2.财政分配的主要对象是(D )。

A.社会总产品价值

B.物化劳动价值

C.必要劳动产品价值

D.剩余产品价值

3.财政分配的最基本特征是(C )。

A.强制性

B.无偿性

C.国家主体性

D.公共性

4.下列选项中,属于财政现象的是(B )。

A.企业引进外资

B.企业购买公债

C.企业发行股票

D.企业购买金融债券

5.下列关于财政收支活动的说法,正确的是(D )。

A.既包括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也包括国民收入再分配

B.是指国民收入初次分配

C.既不是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也不是国民收入再分配

D.是指国民收入再分配

6.经济学的核心问题始终是(C )。

A.经济稳定

B.经济公平

C.高效配置资源

D.国民收入初次分配

三、多项选择题

1.下列选项中,属于财政收入现象的有(ACE)。

A.税收

B.财政拨款

C.行政性收费

D.财政补贴

E.国债

2.下列选项中,属于纯公共商品的有(ACE)。

A.法律法规

B.教育

C.行政管理

D.社会保障

E.货币发行

3.财政调节居民个人收入水平的主要手段包括(AC)。

A.税收

B.发行国债

C.转移支出

D.投资优惠

E.罚款

4.政府职能包括(ACD)。

A.政治职能

B.政府行为

C.经济职能

D.社会管理职能

E.决定企业生产

5.宏观经济稳定的含义有(ACE)。

A.充分就业

B.经济发展

C.物价稳定

D.进出口相等

E.国际收支平衡

四、判断题

1.财政分配区别于其他分配形式的根本标志是分配对象不同。(×)

2.公共商品的使用价值能够在一组消费者中进行分割。(×)

3.公共商品最重要的标志是消费的非竞争性。(√)

4.经济稳定增长指的是经济增长的速度不宜大起大落,保持经济增长速度的稳定,实质就是“熨平”经济周期。(√)

5.物价稳定是指物价上涨率为零。(×)

6.只有不存在任何失业时,经济才实现了充分就业。(×)

7.当基尼系数G=0时,收入分配绝对不公平。(×)

五、简答题

1.简述财政产生的条件。

财政的产生,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即存在财政分配的对象、财政分配的主体和财政分配的目的。

(1)剩余产品是财政产生的经济基础;

(2)国家的存在是财政产生的政治前提;

(3)公共需求是财政产生的根源。

2.简述区分公共商品和私人商品的标准。

区分或辨别公共商品和私人尚品的标准:公共商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私人商品具有排他性和竞争性。

3.试述社会公共需求的特征。

公共需求是相较于私人需求来说的,其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总体性;

(2)非排他性;

(3)非等价交换;

(4)满足公共需求的物质手段是征税和收费。

六、论述题

1.什么是市场失灵?市场失灵的表现有哪些?什么叫政府失效?政府失效的表现和原因各是什么?在混合经济中,政府与市场应如何进行分工才能有效避免两者的缺陷?

市场失灵的概念:是指在市场充分发挥其资源配置基础性作用的基础上,市场无法有效配置资源,引起的收入分配不公及经济社会不稳定的态势。

市场失灵的表现:(1)资源配置失效;(2)收入分配不公;(3)市场经济的宏观不稳定性。

政府失效的概念:是指用政府活动的最终结果判断的政府活动过程的低效性和活动结果的非理想性,即政府作为一种外部力量对市场运行的调节作用失灵或产生负作用。

政府失效的表现:(1)政治制度失灵;(2)宏观经济失效;(3)政府行为失效;(4)政府职能失效;(5)政府作用失效;(6)政府效率失效。

政府失效的原因:(1)政府能力的有限性;(2)政府行为越界。

混合经济中政府与市场的基本分工:(1)从作用范围上,政府活动的界限应在市场失灵领域,而市场机制的调节应在政府失效领域;(2)从作用层次上,政府活动主要在宏观经济层面,市场机制主要在微观经济层面;(3)从公平与效率准则的实现上,政府主要致力于社会公平,市场主要致力于效率。

2.财政的三大职能是什么?其实现手段及内容有哪些?

财政的三大职能:资源配置职能、收入分配职能、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

资源配置职能的内容:(1)将资源配置于无法按付费原则经由市场配置的政府各职能部门和事业单位;(2)将资源配置于具有垄断或自然垄断倾向,不宜由市场配置的非竞争性行

业和部门;(3)将资源配置于具有高风险,且预期收益不确定,但对经济发展具有带动作用的高新技术产业;(4)将资源配置于投资大、建设周期长、私人部门无力投资的基础设施和部门。

资源配置职能的手段:(1)根据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的职能确定财政收入占GDP的比例;(2)优化财政支出结构:(3)合理安排政府投资规模、结构,保证国家重点建设;(4)合理运用财政政策调节社会投资方向;(5)提高财政资源配置的效率。

收入分配职能的内容:(1)调节个人之间的收入分配关系;(2)调节部门及产业间的收入分配关系;(3)调节地区间的收入分配关系。

收入分配职能的手段:(1)划分市场分配与财政分配;(2)税收调节;(3)转移性支付;(4)公共支出。

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的内容:(1)调节社会总供求关系,实现经济总量平衡;(2)调节供求结构,实现经济结构平衡。

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的手段:(1)自动稳定器的运用;(2)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的运用;(3)通过投资、补贴和税收等多方面的安排,加快基础产业发展;(4)切实保证非生产性的社会公共需求,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安定的环境。

第二章财政支出概述

一、名词解释

1. 财政支出:财政支出或政府支出,是政府为履行公共财政的职能,对其从私人部门集中起来的,以货币形式表示的(实际上已经转化为财政资源的)经济资源的支配和运用,是政府提供产品和服务的成本,包括为提供公共品及实现收入分配而进行的转移支出。

2. 购买性支出:公共购买性支出又叫公共消耗性支出,直接表现为政府购买商品和劳务,如国防支出,教育支出,政府各部门和机构的事业费,政府的投资等。公共部门购买消费品和劳务的支出又分两种。一种是公共部门为提供公共商品或劳务所需的日常消耗;另一种是公共部门购买资本品支出,即购买公共部门在“生产”中必要的设备或设施。

3. 转移性支出:转移性财政支出是指对于养老金、补贴、公债利息、失业救济金等的政府转移支付。像财政补贴支出、社会保障支出、债务还本付息支出等就属于财政转移支出。

4.经常性支出:维持政府部门的正常运转而进行的支出。如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工资奖金、办公经费和业务费支出等。

5.资本性支出:公共部门中的有些支出的资金形成了某种形式的资产,这些资产会在未来的一段时期内发挥功能,这类支出被称为资本性支出,如各种基本建设支出、固定资产投资支出。

6. 预防性支出:是政府用于维持社会秩序和保卫国家安全,保证国家不受国内外敌对力量的破坏和侵犯,从而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与生活稳定的支出。这类支出主要包括国防、警察、法庭、监狱、行政部门与国家权力机关等方面的支出。

7. 积累性支出:积累性支出是直接用于社会扩大再生产的投资,是财政直接增加社会物质财富及国家物资储备的支出,对扩大生产流通规模和增加社会财富有重大意义。积累性支出主要有基本建设支出、流动资金支出、科技三项费用支出、国家物资储备支出、支援农业支出、地质勘探费支出,以及各项经济建设事业、城市维护和建设中增加固定资产部分的支出。

8. 瓦格纳的政府活动扩张法则:阿道夫·瓦格纳考察了当时欧洲国家、日本、美国的公共支出记载后,发现了政府职能不断扩大以及政府活动持续增加的规律,并将其发现命名

为“政府活动扩张法则”。

二、单项选择题

1.下列属于支出经济分类科目的是( D )。

A.一般公共服务支出B.外交支出

C.国防支出D.工资福利支出

2.下列不属于购买性支出的是( A )。

A.国防支出 B. 教育支出

C.医疗支出 D. 社会保障支出

3.下列支出中,属于特殊利益支出的是(D )。

A. 国防支出

B. 外交支出

C. 行政管理支出

D. 居民补助

4.用经济发展的阶段论来解释财政支出结构变化的原因的经济学家是(D )。

A.马斯格雷夫B.皮科克

C.布坎南D.诺斯

5.财政支出增长率与GDP增长率之比是(B )。

A.财政支出增长率B.财政支出的弹性系数

C.财政支出边际倾向D.财政支出增长比

6.提出梯度渐进增长理论的经济学家是(A )。

A.皮考克和魏斯曼B.瓦格纳

C.罗斯托D.科斯

三、多项选择题

1. 财政支出的原则有(AD )。

A. 公平原则

B. 完整性

C. 可靠性

D. 效率原则

2.按受益范围分类,财政支出划分为(AB )。

A. 一般利益支出

B. 特殊利益支出

C. 预防性支出

D. 创造性支出

3.按照价值构成分类,将财政支出划分为(ACD )。

A. 补偿性支出

B. 投资性支出

C. 积累性支出

D. 消费性支出

4.影响财政支出结构的因素主要有(ABCD )。

A. 政府职能

B. 经济发展水平

C. 社会经济发展政策

D. 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等

5.衡量财政支出规模变化的指标有(ABD )。

A. 财政支出增长率

B. 财政支出的弹性系数

C. 财政支出绝对额

D. 财政支出的边际倾向

6.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政治性因素主要体现在(ABD)。

A.政府职能B.政局是否稳定

C.行政效率D.经济发展战略

7.财政支出规模不断扩大的社会因素有(ABC)。

A.人口规模B.人口年龄结构

C.文化背景D.经济发展计划

8.公共选择理论认为导致政府支出不断增长的原因主要表现为(AD)。

A.利益集团的影响B.经济职能转变

C.民众的需求提高D.官僚作用

四、判断改错题

1.财政支出是政府官员追求自身利益的产物。(×)

本质上来讲,财政支出就是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社会资源配置活动,是国家通过财政收入将集中起来的财政资金进行有计划的分配,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和社会再生产的资金需要,从而为实现国家的各种职能服务。

政府官员作为理性人有追求预算最大化的动机,可能引起支出增加。

2.效率原则是指通过财政支出使资源得到最优化的配置,使社会得到最大的“效益”。(√)

效率原则是指通过财政支出使资源得到最优化的配置,使社会得到最大的“效益”。这一原则包含两方面含义:一是社会资源在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之间的最优配置;二是在使用由政府财政配置的资源时也应以获得最大社会效益为原则。

3.财政支出的公平原则主要体现于财政的经济稳定职能。(×)

财政支出的公平原则主要体现于财政的收入再分配职能。谈到收入分配,要区分两个概念:一是初次分配;二是收入再分配。初次分配是市场的一种自发分配,每个人用自己拥有的生产要素去换取生产的成果,从而形成一种收入分配的格局。收入再分配是指政府通过其活动,对市场形成的收入分配格局进行的调整,它是政府在收入分配领域中所从事的活动。

4.财政支出规模是指在一定时期内,财政资金用于行政各部门、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各方面的数量、比例及其相互关系。(×)

财政支出结构是指在一定时期内,财政资金用于行政各部门、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各方面的数量、比例及其相互关系。

5.瓦格纳认为,政府职能的扩大和经济的发展,使得财政支出不断增加。(√)瓦格纳认为,政府职能的扩大和经济的发展,要求保证行使这些职能的财政支出不断增加。

6.发达国家的财政支出结构偏重于转移性支出。(√)

一般来说,在经济发达国家,政府较少直接参与社会生产活动,同时财政收入也比较宽裕,财政职能侧重于收入分配和经济稳定,因而转移性支出(或相当于转移性支出部分)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相对较大,而购买性支出所占比例相对小些。而在发展中国家,政府较多地直接参与社会生产活动,财政收入又相对匾乏,购买性支出(或相当于购买性支出部分)占总支出的比例明显较高,而转移性支出所占比例较低。

五、简答题

1.简述财政支出增长理论。

(1)瓦格纳法则

阿道夫·瓦格纳(A. Wagner)考察了当时欧洲国家、日本、美国的公共支出记载后,发现了政府职能不断扩大以及政府活动持续增加的规律,并将其发现命名为“政府活动扩张法则”( The Law of Expanding State Activity)。

瓦格纳认为,政府职能的扩大和经济的发展,要求保证行使这些职能的财政支出不断增加。政府职能的扩大有两方面的原因:

一是政治因素,也就是政府活动规模的扩大。二是经济因素。就是政府从事物质生产的经济活动越来越多了。

(2)皮考克和魏斯曼的“梯度渐进增长理论”

皮考克和魏斯曼认为,财政支出增长的原因有两种:在正常时期的内在原因和非正常时期的外在原因。

在社会发展的正常时期,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收入上升,导致在税率不变的情况下税收收

入相应增长,因而财政支出有可能同步增长,这就是政府支出增长与GNP增长的线性相关关系。外在原因则是财政支出增长超过GNP增长速度的主要因素。任何一个政府都愿意提供更多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即希望有更多的支出。然而公众虽然愿意享受更多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却不愿意为其缴纳更多的税收。

“梯度渐进增长理论”,认为财政支出的增长并不是均衡、同一速度向前发展的,而是在不断稳定增长的过程中不时出现一种跳跃式的发展过程。这种非均衡性增长是在一个较长时期内进行的。在这一时期内,稳定增长和突发性增长是交替进行的。因而这一理论主要是通过考察财政支出增长趋势中具有特定意义的时间形态,从这些特定的时间形态中来寻找政府支出增长的根本原因。

(3)公共选择学派的支出增长理论

公共选择理论认为导致政府支出不断增长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在实行多数投票原则的情况下,公共选择理论认为,利益集团的大量存在,直接促使了政府预算规模的扩张。在没有讨价还价的情况下,政府的财政支出有可能大,也可能会小,这完全取决于那些喜欢“大”或“小”的人的相对集中程度。但若考虑到利益集团的存在,尤其是当由利益集团、官僚和被选出的代表(议员)所组成的“铁三角形”关系存在时,政府的预算规模就必然庞大。

政府支出项目由立法机构决定,但具体的支出事务是由官僚们经办的,官僚也是人,他们也同样关心个人利益最大化,正是这一因素,导致他们不断追求预算的最大化。

马斯格雷夫和罗斯托提出的。两位经济学家根据经济发展阶段的不同需要,用经济发展的阶段论来解释财政支出结构变化的原因。

(4)经济发展阶段论

马斯格雷夫认为,在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对公共资本比例要求较高;而在“起飞”实现之后会暂时有所下降;当经济步入“成熟”阶段时又会上升。至于公共用费支出的增长变化,在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主要是满足人们的基本需要,如衣、食等消费,因而对公共消费支出要求不高;随着人均收入的增加,基本需要满足之后,私人对基本需要的支出比例将减少,对提高生活层次的消费支出将增加,资源更多地被用于满足发展需要,如教育、卫生、安全等的需要。由于这些消费项目都需要较大的公共消费支出作补充,因此,公共消费支出占社会总消费支出的比重也就相应地提高,此外,伴随着经济的增长,将会出现日益复杂的社会经济组织,要求政府提供各种管理服务来协调和处理增长所引起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如交通、警力、控制污染、反托拉斯等等需求的增加,这将引起政府各种管理费支出的增加,从而导致整个社会公共消费支出的迅速增长。

2.影响财政支出增长的因素有哪些?

(1)经济性因素

经济性因素对财政支出规模的影响是指经济发展的水平、经济体制的选择和政府的经济干预政策等。

(2)政治性因素

政治性因素对财政支出规模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政治性因素对财政支出规模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政府职能,二是政局是否稳定,三是行政效率。

政府职能不断扩大是导致各国政府财政支出不断增长的重要原因。在自由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只履行着“守夜人”的角色,政府职能主要集中在维持政权机器运转、维护国家安全、防御外来人侵和维护司法公正等方面,对私人生产和私营企业的经营活动不加干涉。随着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激化和经济危机的周期性爆发,人们认识到市场失灵的存在,认识到政府干预的重要性。20世纪30年代在资本主义世界普遍发生的经济危机更强化了人们关于政府应该干预经济的意识,政府逐渐加强了对经济的宏观调控。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为了防

止社会动荡,缓解社会矛盾,政府又不得不设法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并提供基本的社会保障,政府职能的扩大导致了财政支出规模的扩大。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对公共品的要求越来越多,对其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公共品的社会需求不断提高,从而使政府提供的社会产品的范围扩大,又进一步推动了财政支出规模的不断增长。

当一国政府不稳定、出现内乱或外部冲突等突发性事件时,财政支出的规模必然会超乎寻常地扩大。例如,美国联邦政府的财政支出,在南北战争时期,第一次突破了10亿美元,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1919年则高达185亿美元,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1944, 1945年超过了1 000亿美元。战后,联邦政府的财政支出在1947-1948年下降到360亿美元。

政府工作的效率对公共支出规模也有很大影响。若政府工作效率高,设置较少的政府职能机构就能完成政府职能,用较少的支出就能办较多的事,因而财政支出的规模也就相对会小一些;如果政府工作效率低下,机构臃肿,人浮于事,则办同样的事就需较多的支出,因而会加大财政支出的规模。

(3)社会性因素

财政支出规模不断扩大的社会因素主要指人口状况和文化背景对财政支出规模产生的影响。人口状况又包括绝对人口规模和人口年龄结构两个方面。

从文化背景上考虑,如果一个国家的居民文化水平较高,对教育的要求就高,那么教育支出的比例就比较大,反之,会较小;居民生活水平高的国家,对卫生保健的要求较高,那么国家用于这方面的支出就必然较大。所以,文化背景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一个国家的财政支出规模。

技术因素。新兴工业的发展极大地提高社会生产力,促进了经济高速发展。高经济增长和收入增长速度,为财政支出的不断增长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不断的需求。

六、讨论

1.试比较我国财政支出结构与发达国家财政支出结构。

提示:学生自己到国际机构的网站,寻找相关数据,和国内数据进行对比,要注意数据口径的一致性。

2.如何优化我国财政支出结构?

提示:学生自己到国内的网站,寻找相关数据进行对比,要注意数据口径的一致性,并通过知网、维普等期刊,寻找专家观点,进行总结。

第三章购买性支出

复习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

购买性支出:指政府作为一般市场主体,按照市场交换原则在市场上购买商品或劳务的支出,反映了政府在市场交易活动中对社会资源直接配置和消耗的份额,包括社会消费性支出和财政投资性支出。

社会消费性支出:指财政为满足社会公共需求用于提供公共消费性商品和劳务的支出,满足的是纯社会公共需求,是国家执行政治职能和社会职能的保证。

投资性支出:指以国家或政府为主体为满足社会公共需求和实现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将投入的财政资金转化为实物资产的投资活动。

BOT:即建设-经营-移交,是指政府将以下拟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通过招商由某一财团或公司提供资金进行建设和经营,并在一定时期内负责设施的维修,协议期满再将这些设施转让给政府。

TOT:即移交-经营-移交,是指政府通过出售现有投资项目一定期限内的产权,获得资金建设新项目的一种融资方式。

二、单选题

1.财政的积累性支出不包括( C )。

A.经济建设支出

B.发展农业支出

C.文化卫生支出

D.基础产业投资

2.下列项目中,属于购买性支出的有(C )。

A.社会保障和行政管理支出

B.社会保障

C.政府投资、国防和行政管理支出

D.债务利息支出

3.有偿性财政支出形式产生的最直接原因是(B )。

A.政府干预经济的需要

B.政府公共支出压力的增大

C.经济发展水平低下

D.经济发展的需要

4.行政管理支出不包括( C )履行职能所需的经费。

A.政府各级立法机关B司法检察机关 C.公司行政部门 D.行政管理机关

5.政府投资农业的内容不包括( C )。

A.支援农村生产支出

B.农业基本建设支出

C.农产品收购支出

D.农业事业费支出

6.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我国1994年成立的政策性银行的是( C )。

A.中国国家开发银行

B.中国农业开发银行

C.中国银行

D.中国进出口银行

三、多选题

1.下列选项中,属于社会消费性支出的有(ABCD)。

A.行政管理费

B.国防费

C.文教与科学事业费

D.卫生事业费

2.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投资的特点有(BCD)。

A.无所不能,可以在一切领域发挥作用

B.通常不进入竞争领域

C.一般不向有明显经济效益的项目投资

D.只能是对市场投资行为的补充

3.基础产业投资具有的特点有(ACD)。

A.投资规模大

B.投资效益高

C.投资时效长

D.投资收益慢

4.财政投融资具有的特点有(ABCD)。

A.有别于商业性投融资渠道的新兴投融资渠道

B.目的性很强,范围严格控制

C.主要为提供“公共物品”特征的基础产业部门融资

D.融资方式和资金来源多样化

5.下列选项中,属于基础设施投资提供方式的是(ABCD)。

A.政府筹资建设免费提供

B.私人出资定期收费补偿成本

C.政府投资法人团队经营运作

D.政府与民间共同投资的提供方式

四、判断题

1.财政对事业性支出提供的服务主要是公共商品。(×)

2.财政支出中的行政管理支出是指国防和行政管理机关的经费支出。(×)

3.在市场经济制度下,政府投资主要是用于生产性项目投资。(×)

4.基本医疗是一种纯公共商品,应由政府免费提供。(×)

5.从长期来看,财政支出规模与行政管理费规模呈负相关的关系。(×)

五、简答题

1.购买性支出的经济效应有哪些?

(1)购买性支出直接介入资源配置,影响资源配置效率;

(2)购买性支出直接引起市场供需对比状态的变化,影响生产和就业规模;

(3)购买性支出对生产和就业的刺激、扩展作用间接影响收入分配。

2.国防支出的特点有哪些?制约国防支出的因素有哪些?

国防支出具有以下特点:

(1)国防支出具有纯公共商品属性和纯消费性;

(2)国防支出具有需求的外生性与供给的内生性;

(3)国防服务属于资本密集型行业,国防装备的投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显得日益重要。

国防支出的影响因素:(1)国家的地域范围;(2)国际政治形势;(3)国防政策;(4)军事现代化的要求;(5)国家的综合实力。

3.行政管理支出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行政管理支出逇影响因素:(1)政府职能范围及相应的机构设置;(2)经济增长水平;(3)物价的波动;(4)行政管理的现代化。

4.政府财政投资的范围有哪些?

政府财政投资的范围包括:(1)社会公益性、公共服务领域;(2)基础性投资领域;(3)自然垄断与财政投资领域。

六、论述题

论述财政投融资的特征和意义。

(1)财政投融资的定义。财政投融资是指政府为实现一定产业政策和财政政策目标,通过国家信用方式把各种闲散资金,特别是民间的闲散资金集中起来,统一由财政部门掌握管理,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在以盈利为直接目的的前提下,采用直接或间接贷款方式,支持企业或事业单位发展生产和事业的一种资金活动财政投融资金是一种政策性投融资。

(2)财政投融资的特征:①财政投融资的目的性很强,范围严格限制;②并不完全脱离市场,以市场参数作为配置资金的重要依据,对市场配置起补充调整作用;③财政投融资的方式和资金来源是多样化的。

(3)财政投融资的意义:①财政投融资的根本作用在于充实社会先行资本,填补财政预算无偿投资和一般商业金融投资的空白财政投融资金的特点在于,既体现政府政策取向,又在一定程度上按照信用原则组织经营;②财政投融资金的目标是贯彻国家产业政策建立对企业和商业银行的诱导机制,促进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③采取将财政融资的良好信誉与金融投资的高效动作有机的结合起来的办法,进行融资和投资,即财政投融资,是发挥政府在基础产业部门投资中的作用的最佳途径。

第四章转移性支出

复习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题

社会保障:指国家向丧失劳动能力、失去就业机会及遇到其他不幸事故而面临生活困难的居民提供的基本生活保障。

财政补贴:指政府财政部门根据国家政策的需要,在一定时期内向某些特定的企业或个人提供的补偿补助。

养老保险:即向达到退休年龄的离退休职工支付养老金,以确保劳动者在年老失去劳动能力或退出就业领域时享有退休养老权利的一项社会福利制度。

社会保险:指以劳动者为保障对象,在劳动者因年老、疾病、伤残、生育、失业时等暂时或永久性失去劳动能力或劳动机会,从而部分或全部地失去正常收入时提供物质帮助,以

保障劳动者及家属的基本生活,其是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内容。

完全基金制:也称积累制,是一种以长期纵向收支平衡原则为依据的基金筹集模式,是定期向正在工作的所有的人收取保险费,同时将收取的保险费作为基金进行积累和营运,当投保人达到一定条件后,可从积累基金的本息及营运收益中接受定期或一次性支付,它要求劳动者在整个就业或投保期内,采取储蓄积累方式筹集社会保障基金。

税式支出:指政府为实现自己的既定政策目标,增强对某些经济行为的宏观调控以减少收入为代价的间接支出,属于财政补贴支出。

二、单选题

1.现代社会保障制度起源于(C )。

A.英国

B.美国

C.德国

D.日本

2.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最长为(D )个月。

A.6

B.12

C.18

D.24

3.转移性支出主要体现的财政职能是( B )。

A.资源配置

B.收入分配

C.经济稳定

D.经济增长

4.职工有下列(B )情形的,不得认定为工伤或视同工伤。

A.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

B.醉酒导致伤亡的

C.患职业病的

D.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9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

5.财政补贴属于( D )。

A.购买支出

B.一般利益支出

C.消费性支出

D.转移支出

6.财政补贴支出的构成不包括(D )。

A.价格补贴

B.企业亏损补贴

C.财政贴息

D.社会救济支出

三、多选题

1.当前中国社会保险的主要险种包括(ABCD )。

A.养老保险

B.医疗保险

C.工伤保险

D.生育保险

E.人身意外伤害保险

2.可以参加中国现行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群体包括(CDE )。

A.职业农民

B.家庭佣人

C.私营企业员工

D.国有企业职工

E.个体工商户

3.失业人员在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有下列(ABCDE )情形之一的,可以停止领取失

业保险金。

A.应征服兵役的

B.移居境外的

C.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

D.被判刑收监执行或者被劳动教养的

E.无正当理由,拒不接受当地人民政府指定的部门或者机构介绍的工作的

4.可以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群体包括(DE )。

A.职业农民

B.家庭妇女

C.中小学学生

D.国有企业员工

E.个体工商户

5. 可以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群体包括(BC )。

A.职业农民

B.家庭妇女

C.中小学学生

D.国有企业员工

E.个体工商户

6.税式支出的一般形式有(ABC )。

A.税收豁免

B.税收抵免

C.优惠税率

D.财政贴息

E.社会保障支出

7.社会保障资金的筹集方式主要包括(ABC )。

A.现收现付制B,.完全基金制 C.部分基金制 D.预存式 E.储蓄式

8.储蓄医疗保险模式的特征有(ABC )。

A.以个人责任为基础,强调个人通过积累支付部分医疗费用

B.享用的医疗服务水平越高,付费越多,避免过度利用医疗服务行为的发生

C.每个有收入的国民都要为其终生医疗需求而储蓄,以解决自身的医疗保健费用,避免

医疗负担的代际转移

D.有利于实现社会互济,共同分担疾病风险

E.低收入群体可以得到较好的医疗保障

9.工伤保险的特点主要体现在(BCDE)。

A.工伤保险认定赔偿责任实行过错责任原则

B.工伤保险是由用人单位承担全部责任的一种社会保险

C.工伤保险的被保险人范围包括全体职工,不论何种用工形式

D.工伤保险是基于赔偿责任而设立的一种社会保险

E.职工个人不缴纳工伤保险费

四、判断题

1.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属于自愿性的医疗保险。(×)

2.工伤保险属于社会救济的范畴。(×)

3.社会优抚是国家和社会依法对贫困家庭为主体实行物质照顾和精神抚慰的一项特殊

社会保障制度。(×)

4.企业在职职工因公患病或负伤可以申请社会医疗保险待遇。(×)

5.自残或者自杀的也属于工伤范畴。(×)

6.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覆盖范围包括除了已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以外的,并且户籍在当地的农村居民。(√)

五、简答题

1.社会保障资金的筹集渠道有哪些?

社会保障资金的筹集渠道有:(1)用人单位缴纳的社会保障税费;(2)劳动者缴纳的社会保障税费;(3)政府财政补贴;(4)社会保障基金的增值性收入;(5)社会保障基金所获得的捐赠收入和其他收入。

2.简述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覆盖范围。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覆盖范围:覆盖城镇所有单位和职工,也包括城镇灵活就业人员。包括企业、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及其职工都要参加;乡镇企业及其职工、城镇个体经济组织业主及其从业人员是否参加,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决定。

3.简述财政补贴的作用。

财政补贴的积极作用:(1)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资源配置;(2)促进对外贸易增长,增进技术交流和合作;(3)刺激总需求的扩张;(4)有利于完善的价格体系的形成财政补贴的负面效应:(1)扭曲价格体系,影响价格调节作用的发挥;(2)使企业的预算约束软化;(3)加重财政负担。

六、论述题

试对比分析国家统筹型、投保资助型和强制储蓄型三种养老保险模式。

投保资助型养老保险模式是当代主要的养老保险制度模式,实施于许多国家,它的主要做法是:(1)国家通过立法强制雇主和雇员加入;(2)强制雇主和雇员分别按照规定的投保费率缴费,缴费与退休享受养老保险金有直接联系;(3)建立养老保险基金,国家承担养老保险基金的最后兜底责任;(4)国家通过财政、税收和利息政策等给予支持。

国家统筹型养老保险模式实施于福利国家,它的主要做法是:(1)国家通过财政预算为国民提供养老保险金,企业和国民分别依法纳税;(2)是否享受养老保险金待遇通常与是否本国国民以及是否达到法定退休条件有关;(3)是否享受养老保险金待遇通常与其他条件,如是否参加社会劳动无关。

强制储蓄型养老保险模式实施于少数新兴市场经济国家或地区,它的主要做法是:(1)

国家通过立法强制雇主和雇员加入;(2)强制雇主和雇员分别按照规定的投保费率缴费;(3)所缴保费及其利息收入全部积累在个人账户;(4)当劳动者退休、伤残或死亡后,可从个人账户中一次性提取或按月提取余额。

第五章财政收入概论

复习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题

财政收入:又称预算收入,是指国民收入分配中政府为实现其职能,满足财政支出的需要,在一定时期内以一定方式取得的可供其支配的财力。

财政收入规模:指一定时期(通常为1年)内财政收入来源的总量,它是衡量国家财力和政府在社会经济生活中职能范围的重要指标。

财政收入结构:指财政收入的项目组成及各项目收入在财政收入总体中的比重,具体包括财政收入的形式结构、价值结构、所有制结构和地区结构等。

二、单选题

1.目前,我国财政收入的最主要形式是(A )。

A.税收收入

B.企业收入

C.债务收入

D.事业收入

E.国有资产收益

2.在财政收入中,凭借资产所有权获得的收入是( B )。

A.税收收入

B.国有资产收益

C.债务收入

D.公共收费

E.其他收入

3.按经济部分分类,我国财政收入大部分来自(B )。

A.农业

B.工业

C.交通运输业

D.商业及服务业

E.采掘业

4.从社会总产品价值的构成来看,财政收入主要来自(C )。

A. C.部分

B. v部分

C. m部分

D. v+m部分

E. C.+v+m 部分

5.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收入相对规模的发展趋势是(D )。

A.持续增长

B.持续下降

C.首先持续增长,然后持续下降

D.首先持续下降,然后持续增

长E.无规律可循

6.在财政收入中,通过信用方式取得的收入是(C )。

A.税收收入

B.国有资产收益

C.债务收入

D.专项收入

E.公共收费

7.从世界各国的情况来看,发达国家的财政收入规模水平比发展中国家(A )。

A.高

B.低

C.相等

D.无法判断

E.先高后低

8.作为财政收入核心依据的是( A )。

A.政治管理权

B.公共资产所有权

C.国有资产所有权

D.公共信用权

E.经济权利

9.各级政府按照市场等价交换原则获得财政收入的形式有( B )。

A.税收收入

B.公共收费

C.公债收入

D.国有资产收益

E.其他收入

10.财政收入中,来源于M的部分,是通过(B )来实现的。

A.发行公债

B.征税

C.上交利润

D.罚没收入

E.公共收费

三、多项选择题

1.影响财政收入规模的因素有(ABCE)。

A.经济发展水平

B.收入分配政策和收入分配制度因素

C.价格变动

D.居民生活水平

E.经济体制和财政政策

2.无偿收入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包括(AC )。

A.税收收入

B.国有资产收益分配

C.罚没收入各种借款收入E.公共收费收入

3.按照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划分,第三产业具体包括(ABDE )。

A.流通部门

B.生产和生活服务部门

C.工业部门

D.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部门

E.为提高科学文化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

4.按照部门结构划分,上缴财政收入的部门有(ABCDE )。

A.农业

B.工业

C.建筑业

D.交通运输业

E.商业及服务业

5. 下列关于财政收入来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BCDE )。

A.实物收入和货币收入

B.预算内收入和预算外收入

C.税收收入和非税收收入

D.无偿收入和有偿收入

E.中央财政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

6.财政收入中直接来自农业的收入比例较小,主要原因是(CDE )。

A.农民负担重

B.农业结构单一化

C.农业的投资收益率低

D.长期稳定的负担政策

E.农产品价格偏低

7.财政收入的数量和规模失当,其不良影响为(ABC)。

A.收入规模过大,影响市场机制的良性循环

B.收入规模过小,影响政府职能的实现

C.收入规模过小,影响社会公共需要的满足

D.收入规模过大,容易产生腐败

E.收入规模过小,影响政府的效率

8.来自必要劳动产品价值v的财政收入有(ACDE )。

A.个人所得税

B.企业所得税

C.居民购买的国库券

D.直接向个人收取的规费收入

E.出售高税率消费品的部分收入

9.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固有资产收益的有(DE )。

A.固有企业上缴利润

B.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有股权的收益

C.国有企业使用权转让收入

D.所得税

E.企业发行债券

四、判断题

1.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财政收入的基础,所有我国的对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农业。(×)

2.在生产力发展水平和所有制结构一定的条件下,影响财政收入规模的因素关键是国家的需要。(×)

3.由于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剩余产品的价值,因此,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随着剩余产品价值率的提高,财政收入的相对规模一定会提高。(×)

4.从国际比较看,在发达国家,第三产业创造的财政收入占全部收入的50%以上,居于主要地位。(√)

5. 税收是国家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唯一形式。(×)

五、简答题

1.试述影响财政收入规模的因素。

影响财政收入规模的因素包括:经济发展水平;收入分配政策和收入分配制度;经济体制和财政政策;价格因素等。

2.研究财政收入价值构成的重要意义。

研究财政收入价值构成的重要意义在于:从根本上说明影响财政收入的基本因素,从而采取有效措施增加财政收入。由于M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财政收入规模大小直接受到M 多少的制约,因此要增加财政收入,就必须想办法增加M。在国民经济中影响M增减变化的因素主要有三个:生产、成本和价格。其中,生产是从绝对量上影响M,生产发展的规模和速度以及实现的产品产量和产值是决定财政收入规模和增长速度的基础。在产品产量和价格不变的情况下,成本和M成反比例变化,财政收入随M相应增减。因此,要增加财政收入,根本的途径就是增加生产和厉行节约,即降低成本,增加盈利。降低成本是提高经济效益的

问题,这是我国发展经济的主要方向,也是增加财政收入的主要方向,即主要应通过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来增加财政收入。

六、论述题

试从财政收入部门结构的角度探提高中国财政收入水平的途径。

(1)现代部门结构分类与传统部门分类所依据的标准不同,但又有交叉。一般认为,第一产业相当于农业(包括种植业和渔业)和采掘业,经二产业相当于加工业和建筑业,第三产业相当于上述部门以外的其他部门。目前,中国的第三产业还不够发达,但增长较快,占GDP的比重已超过30%,成为政府越来越重要的财源。

(2)财政收入的部门结构主要反映国民经济各部门为政府提供收入的情况。对财政收入的部门结构可以从两个角度进行分析:一是按传统的部门划分方法分析工业、农业、商业交通运输业、建筑业、服务业等部门提供财政收入的情况,二是按现代的部门划分方法分析第一、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提供财政收入的情况这种分析不仅说明各经济部门对财政收入的贡献及贡献程度,而且能充分认识经济部门结构变动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把握财源建设的重点领域及其方向。

(3)财政收入的部门结构与经济中的部门结构具有直接联系。在一般农业国家,农业经济比重较高,财政收入主要由农业部门提供;随着工业化的不断推进,工业部门提供的财政收入会相应增加,并成为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在工业化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商业服务业等第三产业会有更快的增工,其提供财政收入的比重也会迅速上升。

(4)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国民经济以农业和工业为主要生产部门,新中国成立以来,工农业创造的国民收入始终占国民收入总额的80%左右,两在部门提供的财政总收入中也占有较高的比重,尤其是工业,始终是我国财政收入最主要的来源。

第六章税收原理

复习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

税收:又称赋税,是国家为满足社会成员的公共商品需求,凭借政治权力或公共权力,运用法律手段,按预定的标准无偿地征收货币或实物,以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

纳税人:又称纳税义务人,是纳税的主体,是指税法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

税收负担:简称税负,是指纳税人或负税人因税收而承受的福利损失或经济利益的牺牲,是税收收入和可供征税的税基之间的对比关系。

税负转嫁:又称税收负担转嫁,是指纳税人在缴纳税款后,在商品交易过程中通过提高销售价格或压低购进价格的方法,将所缴纳的税款部分或全部转移给他人负担的一种经济现象。

二、单项选择题

1.税收的三个基本要素是(C )。

A.纳税义务人、税率、违章处理

B.纳税义务人、税目、税率

C.纳税义务人、税率、征税对象

D.纳税义务人、税率、减免税

2.对同一征税对象或同一税目,不论数额大小只规定一个百分比的税率,称为(A )。

A.比例税率

B.累进税率

C.定额税率

D.累退说率

3.税收是国家凭借(A ),无偿地征收实物或货币,以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工具。

A.政治权力

B.民主权力

C.行政权力

D.财产权力

4.用于区别不同税种的重要标志是(B )。

A. 纳税人

B.征税对象

C.税率

D.税目

5.按税负是否转嫁划分,税收可分为(C )。

A.从价税和从量税

B.价内税和价外税

C.直接税和间接税

D.一般税和目的税

6.税负通过市场买卖,由卖方向买方转嫁,称为(A )。

A. 前转

B.后转

C.消转

D.税负资本化

7.下列税种中,(D )属于价外税。

A.消费税

B.营业税

C.资源税

D.增值税

8.将征税对象中的一定数额给予减免,只就剩余的部分计征税款,这一数额称为(C )。

A.起征点

B.征税标准

C.免征额

D.减征比例

三、多项选择题

1.税收具有(ABC )的形式特征。

A.强制性

B.无偿性

C.规范性

D.波动性

2.我国现行税法规定的税率有(ABCD )。

A.比例税率

B.累进税率

C.超额累进税率

D.定额税率

3.税负转嫁的方式有(ABC )。

A.前转

B.后转

C.税负资本化

D.自转

4.税收活动的全过程包括(ACD )。

A. 税收征收

B.税收负担

C.税负转嫁

D.税收归宿

5.下列属于宏观税收负担衡量指标的是(ABC)。

A. 国民收入税收负担率

B.国内生产总值税收负担率

C.国民生产总值税收负担率

D.企业综合税收负担率

6.按征税对象的性质分类,我国现行税种可分为(ABCD )。

A. 流转税

B.所得税

C.财产、行为税

D.资源税

7.下列税种属于间接税的有(AD)。

A.增值税

B.所得税

C.财产税

D.关税

8.按税收收入的归属权分类,我国税收可分为(ABD)。

A.中央税

B.地方税

C.基层税

D.共享税

四、判断题

1.纳税人是唯一的税负转嫁主体。(√)

2.纳税人和负税人是完全一致的。(×)

3.定额税率一般适用于从价计征的商品的课税。(×)

4.实行比例税率的的税制,有利于充分发挥自动稳定器的作用。(×)

5.国家征税,既凭借政治权力,也凭借财产权力,两者并重。(×)

6.拉弗曲线说明税率与税收收入之间的函数关系,即税率越低,税收收入越低;税率越高,税收收入越高。(×)

7.国内生产总值税收负担率是目前国际上最为通用的衡量一国宏观税负的指标。(√)

8.在一般情况下,所得税容易产生替代效应,对市场的干预程度较大;商品税容易生产收入效应,对市场的干预程度较轻。(×)

五、简答题

1.简述税收的形式特征。

税收的形式特征: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

2.税负转嫁的方式及影响因素各有哪些?

税负转嫁的方式:税负前转;税负后转;税负混转;税负资本化。

税负转嫁的影响因素:供求弹性;税种属性;课税对象;课税范围;反应期间等。

3.简述税收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

所谓税收效应,是指纳税人因国家课税而在其经济选择或经济行为方面作出的反应。(3分)税收效应可以分为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

收入效应对纳税人在商品购买方面的影响,表现为课税使纳税人的收入水平下降,从而降低商品购买的数量和消费水平。

替代效应对纳税人在商品购买方面的影响,表现为当政府对不同的商品衽征税或不征税、重税或轻税的区别对待时,会影响商品的相对价格使纳税人减少征税或重税商品的购买量,而增加无税或轻税商品的购买量,即以无税或轻税商品替代征税或重税商品。

4.简述税收的公平原则和效率原则。

税收的公平原则是指社会成员的税收负担应符合公平标准。其具体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条件相同者缴纳数额相同的税收,二是条件不同者缴纳不同的税收。前者称为横向公平,后者称为纵向公平。税收公平是横向公平和纵向公平的统一、

税收的效率包括经济效率和行政效率两个方面:税收的经济效率是指政府在以课税方式将经济资源从私人部门转移到公共部门的过程中所发生的额外负担最小化和额外收益最大化;税收的行政效率是指税收征纳过程所发生的费用最小化,即税收成本最低。

六、论述题

试述税收中性原则与税收调节作用之间的关系。

实现税收的经济效率涉及到税收的中性与税收的经济调节作用问题。所谓税收的中性,是指政府课税对纳税人的市场行为选择不发生影响,不给纳税人带来超出税款之外的额外负担,不干扰市场机制的正常运行。而税收的调节作用,则意味着税收对市场活动的干预,对经济主体行为选择的引导,并与实现一定的政府目标有关。表面上看,保持税收的中性与发挥税收的调节作用是矛盾的,因为要“中性”就不能有“调节”,要“调节”必然失去“中性”。但实际上两者之间具有统一性。税收的中性是对市场“有效”而言的,即在市场对资源的配置能达到“帕累托效率”的领域,税收应尽量保持中性;而税收的调节作用是对市场“失效”而言的,即在市场机制难以有效作用的领域,通过税收干预来实现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效率。因此,无论保持税收中性还是发挥税收的调节作用,其目的都是促使经济资源配置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具有基础性作用,从而使税制结构具有中性是首要的,差别性的税收政策应当建立在税收中性的基础上。当然,在实践中,由于技术上的难度和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税收中性与税收调节的恰当组合往往只是政府努力追求的一种理想的状态。

第七章税收制度

复习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

税收制度:指政府规定的各种税收法律、法规和管理办法的总称,是政府税务机构依法向纳税人征税的法律依据、工作准则和制度规程。

税制结构:指一国各税种的总体安排,是一个国家一定历史时期税收制度的总体格局和内部构造。

复合税制:指一个国家的税制由多个税种组成,表现为多种税同时并存、相互配合,共同组成一个完整的税收体系。

行为课税:是以特定行为为课税对象的一类税种的总称。

所得课税:是对所有以所得额为课税对象的税种的总称。

二、单选题

1.下列税种中,(D)属于价外税。

A.消费税

B.营业税

C.资源税

D.增值税

2.下列税种中,(C)不属于直接税。

A.企业所得税

B.个人所得税

C.消费税

D.遗产税

3.我国现行的增值税类型是(C )。

A. 生产性增值税

B.收入型增值税

C.消费性增值税

D.流通型增值税

4.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增值税应税项目的是(D)。

A. 加工修理修配劳务

B.交通运输业服务

C.建筑劳务

D. 保险劳务

5.下列项目中,征收消费税的有(C )。

A.进口金银首饰

B.商店销售白酒

C.委托加工烟丝

D.加油站销售溶剂汽油

6.我国现行的企业所得税适用税率是(A)。

A.25%

B.17%

C.13%

D.10%

7.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个人所得税纳税人的是(C)。

A.个体工商户

B.个人独资企业

C.外国企业

D.个人合伙企业

8.下列油类产品中,应征收资源税的为(B)。

A.人造石油

B.天然原油

C.汽油

D.机油

三、多选题

1.在我国现行的下列税种中,属于商品课税的是(AB)。

A.增值税

B.消费税

C.企业所得税

D.个人所得税

2.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税制结构应以(AB)为主体。

A.所得税

B.流转税

C.资源税

D.财产税

3.下列税种中,(ABC)属于价内税。

A.消费税

B.营业税

C.关税

D.增值税

4.下列各项中吗,属于增值税税率的是(BC)。

A.25%

B.17%

C.11%

D.10%

5.下列消费品中,实行从价定率和从量定额复合税率计征消费税的消费品是(BC)。

A.小汽车

B.卷烟

C.白酒

D.金银首饰

6.企业实际发生的与取得收入有关的、合理的支出,包括(ABCD)和其他支出,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A.成本

B.费用

C.税金

D.损失

7.下列各项所得中,按20%的比例税率征税的是(BCD)。

A.工资薪金所得

B.劳务报酬所得

C.偶然所得

D.财产转让所得

8.城镇土地使用税的征税范围为(ABCD)。

A.城市

B.县城

C.建制镇

D.工矿区

四、判断题

1.发达国家是以流转税为主体的税制结构。(×)

2.我国是1994年的税制改革中将对内资企业征收的所得税和对外资企业征收的所得税合并为一个税种的。(×)

3.我国开征消费税的目的是与增值税相配套,体现国家对某些消费品进行特殊调节的政策。(√)

4.凡在我国境内提供各种劳务的收入,均应缴纳营业税。(×)

5.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企业财务、会计处理办法与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不一致的,应当依照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计算。(√)

6.个人转让财产时,以收入总额扣除收入的20%后的余额为计税依据。(×)

7.资源税仅对中国境内开采或生产应税矿产品的单位和个人征收,对进口的矿产品和盐不征收。(√)

五、简答题

1.增值税的类型有哪几种?它们各自具有怎样的特点?

增值税的计税依据是商品和劳务价款中的增值额,但各国的增值税制度对购进固定资产价款的处理方式不同,据此增值税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1)不允许抵扣任何购进固定资产价款,就国民经济整体而言,计税依据相当于国民生产总值,称之为生产型增值税。

(2)只允许抵扣应计入产品成本的折旧部分,就国民经济整体而言,计税依据相当于国民收入,称之为收入型增值税。

(3)准许一次全部抵扣当期购进的用于生产应税产品的固定资产价款,就国民经济整体而言,计税依据只包括全部消费品的价值,称之为消费型增值税。

2.常见的税制结构类型有哪几种?分别说明它们的特点。

(1)以流转税为主体税种的税制结构:在税制体系中,流转税居主体地位,在整个税制中发挥主导作用,其他税居于次要地位,只能起辅助作用。

(2)以所得税为主体税种的税制结构:在税制体系中,所得税居主体地位,在整个税制中发挥主导作用,其他税居于次要地位,只能起辅助作用。

(3)以资源税为主体税种的税制结构:在税制体系中,资源税居主体地位,在整个在税制中发挥主导作用。

(4)以抵税结构为特征的避税港税制结构:在税制体系中,普遍实行低税甚至免税的税收制度。

(5)双主体税制结构:在税制体系中流转税和所得税均居主体地位,这两类税收的作用相当,互相协调、配合,两个主体税类优势互补。

3.企业所得税将纳税人分成哪两类?它们的纳税义务有何不同。

现行企业所得税法根据注册登记地标准和实际管理机构所在地标准将企业划分为居民企业和非居民企业两大类:居民企业负无限纳税义务,即对来源于我国境内、境外的所得都要向中国政府缴纳所得税。非居民企业负有有限纳税义务,仅就在中国境内的所得向中国政府缴纳所得税。

第八章国债与国债市场

一、名词解释题

1.国债:公债就是国债,即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对内和对外举借的债务。

2.李嘉图等价定理:政府为筹措战争或其他经费,采用征税还是发行公债的影响都是等价的。

3.国债挤出效应:由于国债筹资引起政府支出增加扩张了有效需求,但导致私人投资下降,其结果是总支出和社会总需求并没有增加多少甚至没有增加,即国债筹资的政府支出的增加把一定量(甚至全部)的私人投资挤掉了,这种经济现象被称为国债的“挤出效应”。

4.国债资产效应:发行国债比课税更能增加民众持有的资产,并增加其消费支出,即国债资产的增加会导致民间国债持有者的消费支出增加,又称为勒纳效应。

5.国债市场:进行的国债交易的场所即为国债市场。

二、单项选择题

1.国债与私债的本制区别在于( A )

A.发行的依据或担保物不同B.发行的利率不同

C.发行的方式不同D.发行的机构不同

2.我国发行国债的主要目的是( A )

A.加快经济建设B.调节货币供给量

C.制社会消费D.弥补财政赤字

3.国债发行是国债运行的起点和基础环节,其核心是( C )。

A.国债发行的时间B.国债主体的选择

C.国债发行的方式D.国债发行的规模

4.国家偿债资金来源中,( B )资金来源在现代国家最不具实践意义。

A.设立偿债基金B.财政盈余

C.预算列支D.举借新债

5.在我国,国债利率主要是以( B )为基础制定。

A.市场利率B.银行利率

C.政府信用D.社会资金供求状况

6.国债利率水平应当( C )。

A.略高于同期银行储蓄利率或其他证券利率

B.等于同期银行储蓄利率或其他证券利率

C.略高于同期银行储蓄利率,略低于其他证券利率

D.略高于其他证券利率,略低于同期银行储蓄利率

7.短期国债的主要作用在于( B )。

A.筹集建设资金B.弥补财政赤字

C.调节经济活动D.整债务结构

8.国债的政策功能不包括( D )

A.筹集建设资金B.弥补财政赤字

C.调节经济活动D.调整债务结构

三多项选择题

1.凭证式国债的特点包括(ABC )。

A.收益稳定B.信誉高C.风险小D.实际利率高于储蓄

2.按照国债期限分类,下面哪项年限的国债属于中期国债:(BCD )

A.一年期

B.二年期

C.三年期

D.五年期

3.以下否定李嘉图定理的有(AD )

A.曼昆 B.亚当斯密C.巴罗D.托宾

4.国债还本付息的资金来源一般包括(ABCD )

A.偿债基金B.财政结余C.债务收入D.税收收入

5.按债权债务关系建立是否自愿为标准,国债可划分(ABC )

A.强制国债B.准强制国债C.自由国债D.爱国国债

6.影响国债规模的因素有(ABCD )

A.政府偿债能力 B.社会应债能力C.预算赤字规模D.经济调控手段7.国债的规模通常用指标(ABD )

A.国债偿债率B.国债负担率C.国债利息D.国债依存度

8.国债市场的功能包括(ABCD )

A.为投资者提供投资渠道和稳定金融市场C.提高运行效率

B.促使机构投资者加强资金融通与资产管理D.调节社会资会的有效运行

四、判断改错题

1.国债就是公债。(√)

公债就是国债,即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对内和对外举借的债务。

2.国家借款是最原始的举债形式,具有手续简便成本费用较低等优点,因而现代国家在对民众和企业借款时仍主要采用这一方式。(×)

国家借款是最原始的举债形式,具有手续简便成本费用较低等优点,但是现代国家在对民众和企业借款时主要采用发行国债的方式。

3.合理的国债期限结构应该是以中长期国债为主的期限结构。(×)

政府在设计国债的期限结构时,首先必须考虑对债务资金的不同需要。如果为了建设一个公共工程项目,宜发行中长期国债;如果是为了弥补预算赤字或偿还到期国债,则以发行短期国债为宜。其次,要考虑投资者对债券期限的偏好。一般来说,商业银行倾向于持有短期公债,以满足流动性要求;而保险公司、基金管理者等机构投资者倾向于持有长期国债;其他投资者对国债期限也有不同需求。再次,要考虑国债成本的高低,国债期限结构要有利于利息支出最小化,当短期资本市场利率相对偏低而长期资本市场利率相对偏高时,国债的期限结构应偏向短期化;反之,当短期资本市场利率相对偏高而长期资本市场利率相对偏低时,国债的期限结构应偏向长期化。最后,还要考虑对经济走势的预测和把握。在经济不景气时,资金供给过剩,利率水平较低,这时应发行长期国债,即便将来利率上升,政府仍可支付较少的利息;反之,在经济景气时,资金需求过旺,利率水平较高,这时应发行短期国债,如果将来利率下降,政府再以低利率发行新的国债。

4.从政府财政角度看,溢价发行可以说是最为有利的,因为政府在发行价格上可以得到价差收入。(√)

溢价发行也称超价发行,指国债的发行价格高于国债票面额,溢价发行比较有利于政府财政收入,但是,溢价发行偿还期长,利息支出有可能与收入相抵,不利于未来财政收入的计划管理和财政预算的顺利执行,也有损政府信用,不利于国债的今后发行。

5.在现代社会中,利用国债利率升降调节证券市场运行和资金运转是政府实现宏观经济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

五、简答题

1.简述并评价李嘉图等价定理。

(1)李嘉图等价定理

1817年,李嘉图在其著名的代表作《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第17章《农产品以外的其他商品税》中表述了如下公债思想:政府为筹措战争或其他经费,采用征税还是发行公债的影响都是等价的。这即是“李嘉图等价定理”思想的最初文献来源。

李嘉图关于征税与举债对于人们消费行为的影响是相同的看法,在20世纪70年代被重新发现,并被命名为“李嘉图等价定理”。这一发现马上构成了20世纪70年代以来新古典

财政学选择题题库

(A)是一种经济行为或经济现象,这种经济行为和经济现象的主体是国家或政府。 A. 财政 B. 货币政策 C. 税收 D. 国际贸易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财政的职能包括(D) A. 收入分配、稳定经济、发展 B. 筹集资金、供给资金、调节 C. 资源配置、调节经济、发展 D. 资源配置、收入分配和发展和稳定 正确答案:D 市场失灵的表现在(ABCD) A. 信息不完全 B. 公共产品 C. 市场垄断 D. 外部效应 正确答案:A B C D 政府干预经济的手段包括(BCD)。 A. 强制手段 B. 立法和行政手段 C. 财政手段 D. 组织公共生产和提供公共物品 正确答案:B C D 由于市场失灵的存在,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越多越好。 正确答案:错误 完整的市场体系是由家庭、企业和政府三个相对独立的主体组成的,政府可以通过法律、行政和经济等手段,“凌驾”于市场之上,介入和干预市场。正确答案:正确 高等教育是一种(B) A. 劣质品 B. 准公共物品 C. 私人物品 D. 纯公共物品 正确答案:B

解决自然垄断的有效措施是(A) A. 公共定价 B. 采取反垄断措施 C. 收费 D. 征税 正确答案:A 在电力、煤气、自来水等行业可采用的公共定价方法是(AB) A. 二部定价法 B. 负荷定价法 C. 平均成本定价法 D. 边际成本定价法 正确答案:A B 准公共物品的提供形式包括(BCD) A. 市场自由 B. 政府参股 C. 政府补贴 D. 政府授权经营 正确答案:B C D 若某一产品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则认为该产品只能由政府来提供和生产。 正确答案:错误 在成本效益分析法中,公共项目的的投入、产出物的价格应采用影子价格。正确答案:正确 在公共支出结构中,消耗性支出占较大比重,说明政府注重履行() A. 调节收入分配的职能 B. 保证社会安定的职能 C. 资源配置职能 D. 促进经济稳定发展的 正确答案:C 根据经济的发展变化的变化来解释公共支出增长现象的模型是 A. 公共收入增长引致 B. 非均衡增长模型 C. 公共支出增长的发展模型 D. 政府活动扩张 正确答案:C

最新《财政学》试题库(含)答案

练习1 (下列题目有一个或者一个以上正确答案,请做选择) 1、财政分配的主体是() A、社会 B、国家 C、市场 D、企业 2、财政分配的主要对象是() A、社会总产品价值 B、物论劳动价值 C、必要劳动产品价值 D、剩余产品价值 3、下列关于社会主义国家财政说法错误的是() A、生产关系的基本特征: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并存。 B、社会主义国家实质:实现国家职能,巩固人民政权,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C、社会主义财政实质:社会主义国家与广大劳动人民之间根本利益一致的分配关系 D、社会主义财政实质:社会主义国家与广大劳动人民之间对抗性的分配关系 4、在财政收入中,通过信用方式得的收入是() A、税收收入 B、国有资产收益 C、债务收入 D、公共收费 5. 税法规定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是_____。 A.纳税人B.负税人 C.缴税人D.扣税人 6. 财政分配活动的基本特征包括()。。 A.国家主体性B.非营利性 C.强制性D.无偿性 7. 财政支出中的购买性支出,包括()。 A债务利息支出B福利支出 C经济建设支出D文教行政支出 8. 我国现行企业所得税的法定税率为() A 33% B 25% C 20% D 15% 9. 税负转嫁的两种最主要、最基本形式是()。 A.前转B. 后转C.混转 D.旁转E.辗转转嫁F.消转 10、将政府的全部财政收支汇编在一个统一的预算表之中,这种预算叫() A.单式预算 B. 增量预算 C. 复式预算 D. 零基预算 11、内债的应债主体主要是() A. 一国的国民收入 B. 一国的企业单位和居民个人 C. 政府机构 D. 外国投资者 12、下列不是非政府投资特点() A、营利性,首要特点。 B、企业主要是依靠自身积累的利润和社会筹资为投资提供资金。 C、非政府投资的领域选择受到一定的限制。 D、公益性,以社会福利为首要目标。 13、公债收入是财政收入的()。

财政学试题库

财政学试题库 第一章导论 一、填空题 1.国家财政是一个_________,同时又是一个_________。 2._________的发展,_________的出现,是财政产生的物质条件;_________、_________的出现是财政产生的政治条件,财政因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 国家分配的主体的含义是国家是分配的前提、国家在财政分配中处于_________、_________地位、财政分配是在全社会范围内进行的集中性分配。 二、选择题 1.财政分配的主体是()。 A.社会 B.国家 C.企业 D.市场 2.财政产生的政治前提是()。 A.剩余产品 B.公共需求 C.国家的存在 D.人民的要求 3.财政产生于( )。 A.奴隶社会 B.封建社会 C.原始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4.财政分配的对象是( )。 A.社会总产品 B.剩余产品中的一部分 C.必要劳动产品 D.剩余产品 5.财政分配最基本的特征是( )。 A.强制性 B.国家主体性 C.公共性 D.无偿性 6.下列属于财政现象的是( )。 A.企业引进外资 B.企业发行股票 C.企业购买公债 D.企业购买金融债券 7.现代西方财政学的创始人是( )。 A.亚当.斯密B大卫.李嘉图 C.凯恩斯 D.布坎南 8.财政学的研究对象( )。 A. 企业行为 B.公共部门经济行为 C.私人部门经济行为 D.中央政府支出 9.古典财政学的代表人物有()。 A.威廉?配第 B.魁奈 C.亚当?斯密 D.阿罗 E.布坎南 10.现代西方财政学的代表人物有()。 A.凯恩斯 B.魁奈 C.阿罗 D.大卫?李嘉图 E.萨缪尔森 11.下列属于财政范畴的有()。 A.税收 B.公共支出 C.公债 D.政府预算 E.政策制度 12.国家财政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是()发展到一定阶段,伴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 A.社会生产力 B.社会生产关系 C.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D.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财政学考试练习试卷及答案

习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 1、财政支出中,能够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并由全体公民共同享受的支出是() A.社会消费支出 B.投资性支出 C.救济支出 D.财政补贴 2、扩大再生产是指() A.将M中的一部分用于投资 B.将M中的一部分用于个人消费V C.将M中一部分用于社会消费 D.将M中的一部分用于弥补生产资料的消耗 3、国债最早产生于() A.奴隶社会 B.封建社会 C.资本主义社 会 D.社会主义社会 4、通过两个以上的计划表格来反映国家财政收支状况的预算称作 () A.增量预算 B.零基预算 C.复式预 算 D.单式预算 5、现代意义上的财政政策起始于() A.资本主义建立时期 B.第一次产业革命 C.第二次产业革命 D.20世纪30年代 6、预算管理体制侧重于处理() A国家与国有企业的关系 B.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C.企业与政府的关系 D.国有经济与非国有经济的关系 7、经过一个财政预算年度运行后,出现的财政赤字是() A.预算赤字 B.决算赤字 C.公共赤 字 D.赤字政策 8、公共物品主要的提供者是() A.政府 B.市场 C.企 业 D.国有企业 9、所谓“搭便车”现象是指() A.个体行为给他人带来的损害 B.个体或单位无偿享有公共利益 C.通过各种手段获取利益最大化 D.凭借权力获得好处 10、用于社会保障的资金应该主要来自于() A.接受捐赠 B.行政收费 C.强制征 税 D.社会成员自愿交纳 二、多项选择题 1、国家预算的组成体系包括() A.中央预算 B.地方预算 C.中长期预算 D.项目预 算E绩效预算 2、公共物品可分为哪两类() A.纯公共物品 B.大众物品

财政学题库

《财政学》习题库及参考答案 第一章财政概述 二、单项选择题 1. (A )有效率的供给通常需要政府行动,而私人物品则可以通过市场有效率地加以分配” A、公共物品 B、私人物品 C、消费品 D、固定资产 2. 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是社会产品中典型的两极。但也有些物品是兼备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的特征,因而可称之为(A )。 A、混合物品 B、公共物品 C、私人物品 D、准私人物品 3. (A )是一种经济行为或经济现象,这种经济行为和经济现象的主体是国家或政府。 A、财政 B、税收 C、货币政策 D、国际贸易 4. (D )是公共物品的第一个特征,即一些人享用公共物品带来的利益而不能排除其他一些人同时从公共物品中获得利益。 A、竞争性 B、排他性 C、非竞争性 D、非排他性 5. ( C )是公共物品的第二个特征,即消费者的增加不引起生产成本的增加,即多一个消费者引起的社会边际成本为零,或者说,一定量的公共物品按零边际成本为消费者提供利益或服务。 A、竞争性 B、排他性 C、非竞争性 D、非排他性 三、多项选择题 1. 市场失灵是和市场效率对应的,也就是说,市场在资源配置的某些方面是无效或缺乏效率的。市场失灵主要表现在(ABC )。 A、垄断 B、信息不充分 C、外部效应与公共物品 D、自由竞争 2. 区分或辨别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通常应用两个基本标准:(AB )。 A、排他性和非排他性 B、竞争性和非竞争性 C、私人性与非私人性 D、垄断性与非垄断性 3. 政府介入和干预市场的手段或政府的经济作用是( ABCD )。 A、行政手段 B、组织公共生产 C、财政手段 D、法律手段 4. 财政的基本特征(ABC )。 A、阶级性与公共性 B、强制性与无直接偿还性 C、收入与支出的对称性 D、固定性 第二章财政职能 一、单项选择题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财政的职能包括( C ) A、筹集资金,供给资金,调节经济 B、资源配置,调节经济,发展经济 C、资源配置,收入再分配,经济稳定 D、收入分配,稳定经济,发展经济 2.收入分配的含义通常指对(C )的分配 A、国民总产值 B、国内总产值 C、国民收入 D、社会个人收入 3.财政收入再分配职能主要调节(C )的分配

财政学试卷四

模拟试题四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哪项不属于财政政策的目标?( ) A、资源配置效率 B、收入分配公平 C、经济稳定发展 D、财政监督 2.下列方法中,不能用来治理垄断所产生效率损失问题的措施是( ) A、征税 B、反垄断立法 C、公共定价 D、取消区域间的竞争壁垒 3.农村义务教育的资金筹集应主要由()承担。 A、农民个人 B、国家财政 C、银行贷款 D、社会集资 4. 公共产品有效供给量为( )。 A、单个消费者公共产品的需求曲线横向加总所得到的总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相交点所决定的产品数量。 B、单个消费者公共产品的需求曲线纵向加总所得到的总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相交点所决定的产品数量。 C、每个消费者对公共产品的需求曲线与公共产品供给曲线的交点所决定的数量的加总。 D、每个消费者对公共产品的需求曲线与公共产品供给曲线的交点所决定的数量中的最大数量。 5. 如果假定各个人收入的边际效应是一个常数,()原则意味着对不同收入水平的人收取等量的税。 A、比例牺牲 B、最小牺牲 C、均等牺牲 D、以上都不对 6.下述哪种税收方式会直接对收入——休闲的选择产生扭曲性影响( ) A、对资本收入课税 B、对消费品课税 C、对劳动收入课税 D、对财产课税 7.政府在为自然垄断产品定价时,会产生企业亏损问题的定价方法是( ) A、边际成本定价 B、二部定价 C、平均成本定价 D、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定价 8.竞争市场上以保障低收入者基本生活需要为目标的公共定价主要针对以下产品() A、奢侈品 B、耐用消费品 C、高档消费品 D、生活必需品 9.关税依其课税对象的性质属于()。 A、所得税 B、流转税 C、财产税 D、资源税 10.预算外资金的性质是()。 A、财政性资金 B、信用资金 C、企业资金 D、闲置资金 11.政府预算由()负责审批。 A、财政部 B、国务院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各级地方政府

财政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金融学本科专业财政学模拟试卷名词解释(每小题 4 分,共20分) 1、财政补贴: 2 、 课税对象: 3 、 税负转嫁: 4 、 国际重复征税 5 、 分税制: 、不定项选择题(请选出正确答案,并将其大写的英文字母填入括号内。每小题2 分,共 30 分) 1、以下属于我国现行税制的行为税的是 A、城市维护建设税 B、土地增值税 C、耕地占用税、 D、屠宰税 2、增值税纳税人是 A、在我国境内销售货物的单位和个人。 B、在我国境内提供加工、修理装配劳务的单位和个人。 C、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 D、出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 3、个人所得税课税对象是纳税人取得的 A、工资、薪金 B、生产经营所得 C、稿酬、利息 D、偶然所得 4、以下税种属于价外税的是 A、营业税 B、关税 C、增值税 D、消费税 5、目前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是以哪一税种为第一大税 A、财产税 B、流转税和所得税 C、流转税 D、所得税 6、以下不是营业税纳税人的是 A、在我国境内提供应税劳务的单位和个人 B、在我国境内让无形资产的单位和个人 C、在我国境内提供加工、修理装配劳务的单位和个人。()())

D、在我国境内销售不动产的单位和个人。

7、以下不是影响国债的负担的因素的是 A 、认购者即债权人的负担 B 、政府即债务人负担 C 、纳税人的负担 D 、负税人的负担 8、 目前,我国国债的发行方式已经不采用 A 、公募法 B 、承受法 C 、出卖法 D 、强制摊派法 9、 短期国债一般采用的偿还方式是 A 、分期逐步偿还法 B 、抽签轮次偿还法 C 、到期一次偿还法、 D 、市场购销偿还法 10、 国际重复征税产生的原因有 A 、 地域管辖权与居民管辖权的交叉与重叠 B 、 居民管辖权与居民管辖权的交叉与重叠 C 、地域管辖权与地域管辖权的交叉与重叠 D 、只有 A 是 11、 国有资产管理的内容包括 A 、国有资产投资管理 B 、国有资产经营管理 C 、国有资产收益管理 D 、国有资产评估管理。 12、国债的特征有 ( ) A 、有偿性 B 、自愿性 C 、灵活性 D 、权力性 13、我国现行上市国债的发行方式是 ( ) A 、以差额招标方式向一级承销商出售可上市国债 A 、 以承销方式向承销商销售 B 、 以定向私募方式向社会保障机构和保险公司出售 D 、以强制摊派法出售 14、我国分税制的特点是 ( ) A 、税种分为中央税、地方税、中央和地方共享税 B 、税收立法权属于中央 C 、 地方有一定的税收立法权 D 、 设立中央和地方两套税收征收管理机构 15、以下属于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 ( ) ) () ()

(完整word版)陈共《财政学》习题

《财政学》习题 第一章财政概念和财政职能 1.公共物品主要的提供者是: ( ) A.政府 B.市场 C.企业 D.国有企业 2.市场活动中存在未被补偿的损失或应得未得的收益的现象被称作: ( ) A.市场失灵 B.边际效益递减 C.外部效应 D.免费搭车 3.下列情况能形成垄断的是: ( ) A.产量增大 B.规模扩大引起的边际收益递减和边际成本递增 C.规模扩大引起的边际收益递增和边际成本递减 D.规模扩大引起的总收益增加和平均成本的增长 4.在市场活动中,没有得到补偿的额外成本或额外收益被称作: ( ) A.市场失灵 B.外部效应 C.免费搭车 D.寻租 5.在市场活动中,资源配置处于无效或低效率的状态被称作: ( ) A.市场失灵 B.外部效应 C.免费搭车 D.寻租 6.外部效应是指: ( ) A.微观经济主体的活动对他人带来的影响 B.厂商活动对他人造成的损失 C.微观主体行为给他人造成的损失未予补偿或给他人带来的收益未得到回报 D.微观主体无偿享有他人的利益 7.具有外部效应的产品最集中地表现在上: () A.竞争性产品 B.垄断性产品 C.私人产品 D.公共产品 8.公共物品是指: ( ) A.人人都需要的产品 B.具有社会共同利益的产品 C.具有非盈利性的产品 D.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产品 9.混合物品是指: ( ) A.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各占一半的物品 B.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相混杂的物品 C.同时具有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特征的物品 D.由私人生产而由政府提供的物品10下列对社会公共需要特征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公共需要是每个社会成员个人需要的总和 B公共需要由每一社会成员无差别的共同享有 C享有公共需要也要付出一定代价

(精选)财政学复习题及答案

财政学综合复习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公共产品:公共产品是指具有共同消费性质的产品和服务。公共产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两个特征。公共产品的共同消费性产生免费搭车等行为,决定了市场机制在提供公共产品上的失效或失灵,即市场无法或者基本上无法提供这类产品。 2.瓦格纳法则:瓦格纳认为:“随着人均产出的增长,政府支出也呈不断上升的趋势。”他认为现代工业的发展会引起社会进步的要求,社会进步必然导致国家活动的增长,把导致政府支出的因素分为政治因素和经济因素。后人称之为瓦格纳法则。 3.财政政策:财政政策是指一国政府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调整财政收支规模和收支平衡的指导原则及其相应的措施。财政政策贯穿于财政工作的全过程,体现在收入.支出.预算平衡和国家债务等各个方面。财政政策是由税收政策.支出政策.预算平衡政策.国债政策等构成的一个完整的政策体系。 4.转移性支出:转移性支出是财政资金的单方面.无偿转移,即通过公共支出将财政资金向微观经济主体进行单方面的无偿支付。这类支出主要包括政府部门用于养老金.补贴.债务利息.失业救济.捐赠等方面的支出。转移性支出体现了政府的非市场性再分配活动。 5.国债依存度:国债依存度是指在一国的中央财政预算中,国债收入与财政支出之比。6.国家预算:政府预算,也称为国家预算.财政预算,是指经过法定程序编制.审查.批准的,以收支一览表形式表现的政府年度财政收支计划。 7.零基预算:零基预算,是指不考虑过去的预算项目和收支水平,以零为基点编制的预算。零基预算的基本特征是不受以往预算安排和预算执行情况的影响,一切预算收支都建立在成本效益分析的基础上,根据需要和可能来编制预算。 8.阶梯发展理论:皮考克和威斯曼认为,公共支出的增长并不是均衡向前发展的,而是在不断稳定增长过程中不时出现一种跳跃式的发展过程。这种非均衡增长是在一个较大时期内交替进行的,因而,这一理论主要是通过考察财政支出增长趋势中具有特定意义的时间形态,从这些特定的时间形态中来寻找政府支出增长的根本原因。 9.社会保障:社会保障是确保社会成员“基本生活需要的一种社会责任和社会经济分配形式叱,“是指国家和社会通过立法对国民收人进行分配和再分配。 10.国债:又称公债,国家公债的简称,是政府举借的债务,它是国家为维持其存在和满足其履行职能的需要,在有偿条件下,筹集财政资金时形式的国家债务,国债是国家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 11.预算管理体制:是指确定中央和地方以及各地方政府之间的分配关系的根本制度。主要内容包括:确定预算管理主体和级次,预算收支的划分原则和方法,预算管理权限的划分,预算调节制度和方法。 12.投资性支出:投资性支出是指政府(或其授权单位)以投资者身份进入投资市场所发生的支出。特定的投资支出意味着所投资金不仅可以收回,而且可以得到增值,国家生产性投资都具有这一性质。广义的投资支出还包括国家财政用于非生产性领域的基本建设支出,如行政机关办公楼的兴建.国有医院医疗设备的采买等。 13.课税对象:课税对象又称征税对象,是税法中规定的征税的目的物。指针对什么样的物品进行课税,即税法规定的课税目的物,明确对什么征税,又称课税客体,或征税对象。14.税收制度:税收制度是国家制定的用来约束人们征税行为的一系列规则,是一个主权国家为实现其国家职能和经济发展目标而制定的一整套税收法规.税收管理制度和税收征管办法的总称,是国家责成其代理人向纳税人征税的法律依据和工作规程。

2016年自考财政学模拟试题和答案

2016年自考财政学模拟试题和答案 第1章财政学导论 第一部分单项选择题 1、下述()研究课题反映了财政学的特点。 A、国民经济中货币与产品之间的关系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B、国民经济中各产业部门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C、国民经济中各地区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D、国民经济中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2、如果学校是政府办的,但办学的成本全部通过向学生收费来补偿,在这种情况下,教育在提供方式和生产方式上采取了下述哪种组合?( ) A、公共提供,公共生产 B、公共提供,私人生产 C、市场提供,公共生产 D、市场提供,私人生产 3、下述()问题不属于财政学实证分析范畴。 A、我国税收的累进度应该多大? B、某项公共支出的主要受益者是哪些群体? C、降低关税之后我国进出口结构会出现怎样的变化? D、发行一定规模的国债能在多大程度上拉动经济? 4、下述()研究不属于财政学中的规范分析。 A、我国公共部门或财政的规模是过大了还是过小了? B、对电讯行业是否需要政府规定价格? C、若用消费型增值税取代生产型增值税会使社会的产出结构发生怎样的变化? D、税收的累进程度多大为宜? 5、下列哪项不属于政府的隐性支出? A、税式支出 B、公共定价 C、政府担保 D、转移支出 第二部分多项选择题 1、下述财政学中的理论,()属于实证分析? A、税负归宿理论 B、公共选择理论

C、最优税制理论 D、公共定价理论 答案与解析:选AB。CD两项属于规范分析。 2、下述财政学中的理论()属于规范分析? A、公共产品有效配置理论 B、公共支出不断增长理论 C、税收对劳动、储蓄及投资行为影响的理论 D、最优税制理论 3、下述()单位属于公共部门 A、政府机关 B、公立大学 C、国有企业 D、国有银行 4、下述()单位属于政府部门 A、卫生部 B、国有企业 C、军队 D、国有银行 5、下述哪些政府行为包含着隐性的收支?() A、间接税 B、为企业提供贷款担保 C、税收优惠 D、通过罚款、没收取得收入 第三部分判断题 1、公共产品必须由政府来组织生产。() 2、私人生产的产品一定是私人产品。() 3、政府免费提供的产品是公共产品。( ) 4、能够通过收费来补偿成本的产品一定不是纯公共产品。( ) 5、私人产品有时也采用公共提供的方式进行消费。() 6、税收是政府调节收入分配的唯一手段。() 7、公共生产是政府改变收入分配的手段之一。() 8、政府规定价格必定会造成销售者的利益转移给购买者。()

《财政学》题库及答案

《财政学》题库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在以下各种财政收人形式中,()不属于强制性财政收入。 A.国有企业收人B.规费收入C.税收收入D.债务收入2.()在我国的财政支出中所占比重最大。 A.行政管理支出B.社会文教支出C.经济建设支出D.国防支出3.我国经常性预算收入主要是指()收入。 A.各项税收B.利润C.收费D.债务 4.在我国财政预算收支科目设置上,对于价格补贴和企业亏损补贴的处理方法是:()。 A.两者都列入财政支出B.企业亏损补贴冲减财政收入,价格补贴列支 C.两者都冲减财政收入D.价格补贴冲减财政收入,企业亏损补贴列支 5.政府部门为公民提供某种特定服务或实施行政管理所收取的手续费和工本费在财政收入中被称为()。 A.使用费收入B.规费收入C.特许费收入D.劳务费收入 6.( ) 的税负转嫁方法是指对某些能够增值的商品的课税,将今后若干年应纳的税款,在所购商品价格中预先扣除,然后再从事经济交易。 A.税收前转 B.税收资本化C.税收后转 D.税收消转 7.公债偿还资金的最终来源主要是()。 A.预算盈余B.发行新债收入C.税收收入D.利润上缴收入8.物价上涨,采用()对财政不利。 A.累进税制 B.比例税制 C.定额税制 D.三种税制都对财政有利9.国民经济中最重要的比例关系是( )的比例关系。 A.积累与消费B.农轻重C.基建与更改D.工业与农业 10.发行国债作为弥补财政赤字的一种方式,从()开始。 A.奴隶社会B.封建社会C.资本主义社会D.社会主义社会 11.在以下财政支出项目中,用于转移性财政支出项目的是()。 A.公共工程投资B.国防军费开支C.事业费支出D.失业救济 12.政府参与资源配置的原因主要是()。 A.市场对资源的配置过低B.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存在盲目性和失灵现象 C.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公平性差D.市场对资源配置的成本过高 13.最能保证财政收入稳定性的收入形式是()。 A.税收B.国有资产收益C.债务收入D.规费收入 14.物价上涨,采用()对财政有利。 A.累进税制B.比例税制C.定额税制D.三种税制都对财政有利 15.从价值形态看,财政收入主要来自()。 A.固定成本CB.可变成本VC.剩余价值MD.以上都不对 16.将下列概念按其范围从大到小排序。() A.国债公债外债B.公债国债外债 C.外债国债公债D.公债外债国债 17.有偿性的财政收入形式是()。 A.税收B.国有企业上缴的利润C.发行公债D.教育附加费18.我国转移性支出中,过去比重很小,现在开始上升,将来会进一步上升的是()。

《财政学》试题库及答案

《财政学》试题库及答案 第一章导论 一、选择题 1、财政从本质上看是属于()范畴。 A. 生产 B. 分配 C.交换 D.消费 2、在封建社会,财政分配以()形式为主。 A. 力役 B.实物 C.价值 D.劳动 3. 财政分配的对象主要是()。 A. (C ) B. (C+V) C. (V+M) D.(M ) 4、财政分配的基本特征是()。 A. 惩罚性和无偿性 B.惩罚性和补偿性 C.强制性和无偿性 D.强制性和补偿性 5、财政起源于财政产生相比较,下面哪种说法正确? A. 财政起源比财政产生经历的时间长 B. 财政起源比财政产生经历的时间短 C. 财政起源与财政产生经历的时间一样长 D. 两者的比较视具体情况而定 6、()是现代干预主义的鼻祖。 A.亚当·斯密 B.大卫·李嘉图 C..阿道夫·瓦格纳 D.约翰·梅纳德·凯恩斯 7、把政治家描绘成一个“政治企业家”的公共选择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A.米尔顿·弗里德曼 B.詹姆斯·M ·布坎南 C.约瑟夫·E ·斯蒂格里茨 D. . 阿道夫·瓦格纳 8、说明财政运行在历史、现在及未来的一个区间的发展取食的研究方法属于()。

A.定性研究 B.定量研究 C.静态分析 D.动态研究 9、实证分析也称()。 A.主观分析 B.客观分析 C.理论分析 D.经验分析 10、财政分配的目的是()。 A.政府为了生财 B.政府为了聚财 C.政府为了维护统治 D.政府为了实现其职能 1.B 2.B 3.D 4.C 5.A 6.C 7.B 8.D 9.B 10.D 第二章经济形态与政府 一、选择题 1、下面哪一个不是自然经济的特征。 A. 自然经济是自给自足的经济。 B. 自然经济是保守型经济。 C. 自然经济是以简单再生产为特征的经济。 D. 自然经济是开放型经济。 2、()是封建社会的基础。 A. 自然经济 B. 商品经济 C. 市场经济 D. 计划经济 3、下面哪一个不是计划经济的特征。 A. 国有制占主导地位 B. 经济决策权的部分集中 C. 生产单位从属于行政等级制度 D. 国家通过至上而下的命令协调经济活动

财政学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 1.贯穿政府部门经济活动的一条主线是(C) A.政府税收 B.财政收入 C.财政收入和支出 D.财政支出 2.下列属于典型公共需要的是(A) A.行政支出 B.高等教育支出 C.基础更新投资 D.更新改造支出 3、购买性支出比重大反映政府财政履行(B )职能较强。 A、稳定经济 B、资源配置 C、收入分配 D、收支平衡 4、社会保障支出和财政补贴属于( B ) A购买性支出 B补助支出 C捐赠支出 D利息支出 5、财政支出梯度增长模型是( B )提出的。 A瓦格纳 B怀斯曼与皮考克 C马斯格雷夫 D罗斯托E鲍莫尔 6、瓦格纳法则研究的对象是( C ) A财政收入规模 B财政收入结构 C财政支出结构 D财政支出规模 7、用于改善人民生活,使社会秩序更为良好、经济顺利发展的支出称为(B) A预防性支出 B创造性支出 C可控制性支出 D不可控制支出

8、财政资金的耗费与社会效果的对比关系称为(D ) A宏观效益 B微观效益 C经济效益 D社会效益 9、从宏观角度评价财政支出效益的分析方法是(A ) A机会成本分析法 B成本-效益分析法 C边际收益分析法 D最低费用选择法 10、下列哪种条件下,政府应减少公共部门支出( B ) A、公共物品支出的边际效益=私人物品支出的边际效益 B、公共物品支出的边际效益<私人物品支出的边际效益 C、公共物品支出的边际效益>私人物品支出的边际效益 D、公共物品支出的总效益=私人物品支出的总效益 11、效益/成本比率值的最低限是(A )A、1 B、0 C、2 12、下列关于净现值与贴现率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C ) A贴现率越大,净现值越大 B贴现率越小,净现值越小 C贴现率越小,净现值越大 D两者毫无关系 13、财政支出项目如果无法用货币直接量化的,采用的分析方法是( B )

财政学试题及答案

财政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答题卡上相应题号中正确答案的字母标号涂黑。每小题1分,共30分) 1、价格的变动全影响企业的( ),进而影响财政收入。 A、所得 B、营业额 C、财务 D、会计核算 2、( )是财政分配结构的中心环节。 A、税收收入 B、税收支出 C、财政收入 D、财政收支 3、( )有可能成为财政收入的源泉。 A、C B、V C、m D、V,C 财政收入的数量界限即财政收入占国民收入比重,该界限的确定具有( ) A、主观性 B、重要性 C、客观性 D、现实性 5、( )的职能是指借助合适的财政政策克服高的失业率和通胀。 A、监督 B、收入分配 C、聚财 D、稳定经济 6、1953年的所得税是指( ) 国营企业所得税 B、私营企业所得税 C、个人所得税 D、以上均不正确 7、国家通过法律程序规定的税种称为( ) A、正税 B、附加 C、税法 D、税制 8、征税活动的各种规定即( ) A、税制 B、准则 C、税法 D、条例 9、现行营业税征税范围主要局限于( ) A、工业 B商业 C、第三产业 D、农业 10、免税法可分为全额免税和( )免税。 A、部分 B、超额 C、累进 D、绝对 11、( )抵免适合于跨国子母公司或控股公司之间的税收抵免。 A、直接 B、间接 C、抵税 D、特别 12、关税是对( )我国关境的货物和物品征收的税。 A、进入 B、出口 C、进出 D、流入 13、社会集团购买力属于( )

A、建设性支出 B、消费性支出 C、转移性支出 D、我国特有的经济范畴 14、以下哪面不是消费性支出( ) A、基本建设 B、文教科卫 C、行政管理 D、国防 15、财政支出的首要目标是( ) A、经济增长 B、物价稳定 C、公平分配 D、国际收支平衡 16、国民经济中最重要的比例关系是( )的比例关系。 A、积累与消费 B、农轻重 C、基建与更改 D、工业与农业 17、我国财政最大和最主要的支出类别是( )支出。 A、基本建设 B、文教科卫 C、行政管理 D、建设性 18、固定资产再生产的主要方式是( ) A、基本建设 B、更新改造 C、住宅建设 D、基础设施 19、非转移性支出是指( ) A、社会保障 B、补贴 C、国债利息 D、行政管理 20、我国转移性支出中,过去比重很小,现在开始上升,将来会进一步上升的是( ) A(社会保障 B、资本转移 C、财政补贴 D、债务利息 21、我国经常性预算收入主要是指( ) A、各项税收 B、利润 C、收费 D、债务 22、国家基本的财政计划称为( ) A、经济计划 B、国家预算 C、收支方案 D、国家扶算 23、国家信用的基本形式是( ) A、税收 B、利润 C、国债 D、财政贷款 24、《预算法》规定,从( )年起国债不再作为财政收入,而是作为弥补赤字的手段。 A、1979 B、1992 C、1994 D、1995 25、预算外资金是( )的组成部分。 A、预算同资金 B、财政资金 C、银行资金 D、国债

《财政学》习题答案

第一章财政概念和财政职能 三、简答题 1、简述公共需求的特征。 2、简述财政是如何产生的。 3、简述市场失灵的主要表现形式。 四、论述题 1、试述政府干预经济理论产生的背景及依据。 2、试述财政的三大职能。 参考答案 三、简答题 1、(1)公共需求满足的受益外在性;(2)公共需求的整体性;(3)公共需求一般通过公共机制来满足。 2、(1)财政伴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2)为了维持国家机构的存在并保证实现其职能,国家必须从社会分配中占有一部分国民收入,这就产生了财政这一特殊的经济行为和经济现象。 3、(1)垄断(2)不能有效解决外在性问题;(3)不能有效提供公共商品;(4)市场信息不充分;(5)收入分配不公平;(6)宏观经济波动 四、论述题 1、(1)背景:在进入20世纪30年代后,西方经济学发生的一个重大转变就是经济自由思想转入低潮,市场失灵理论以及以此为依据的政府干预理论成为主流理论。出现这种转向,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第一,西方国家的市场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第二,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第三,政府计划体制的成就。 (2)依据:市场失败理论,其核心是对市场缺陷的分析。由于在某种状态下,市场在合理配置资源方面会失败,政府政策的基本作用就是针对这种现实的失败或可能出现的失败,弥补市场机制的缺陷,这是政府进行经济干预的逻辑起点。但市场失败仅仅是政府干预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 2、(1)资源配置职能。资源配置指通过对现有的人力、物力、财力等社会经济资源的合理调配,实现经济结构的合理化,使各种资源都得到最有效的使用,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财政配置资源职能的主要内容有:(1)预算安排;(2)制度安排,包括环境性制度,制约性制度和引导性制度。 (2)收入分配职能。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是指政府为了实现公平分配的目标,对市场经济形成的收入分配格局予以调整的职责和功能。A、通过税收对收入水平进行调节,缩小个人收入之间的差距;B、通过转移支出,如社会保障支出、救济支出、补贴等,改善低收入阶层居民、丧失劳动能力的居民及其子女的生活、保健或教育状况,提高或维持其实际收入与福利水平,维护社会的安定。C、完善社会福利制度。国家兴建公共福利设施、开展社会服务以及举办种种福利事业,增进社会成员利益,改善国民的物质文化生活,为广大群众提供生活质量保障,这也使低收入者的实际收入增加,个人收入差距缩小。D、建立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促进城乡之间和地区之间人口的合理流动。实际上,打破人口流动壁垒,使劳动者可以通过“以足投票”获得最大效用,是最大限度地调动其劳动积极性,遏制城乡差距和地区差距进一步扩大的有效途径。 (3)经济稳定职能。财政的经济稳定职能是指政府运用财政工具和政策保障宏观经济稳定运行与增长的职责与功能,而这一功能的产生是基于市场机制自身调节功能的失败。A、通

《财政学》练习题(1-6章)(含答案)

《财政学》第一至六章练习题 一、单选题 1.财政产生的物质条件是( B ) A、生产力的发展 B、剩余产品的出现 C、私有制的产生 D、阶级的出现 2.财政产生的政治条件是( D ) A、私有制的产生 B、阶级的出现 C、生产力的发展 D、国家的产生 3.一般来说,下列哪些物品是纯公共物品( B )。 A、花园 B、国防 C、教育 D、私人住宅 4.下列哪项不属于财政政策的目标?( D ) A、资源配置效率 B、收入分配公平 C、经济稳定发展 D、财政监督 5.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分析( A )是确定政府经济作用的主要依据。 A、市场失灵 B、计划失灵 C、GNP D、GDP 6.从财政的本质来看,财政体现的是( B )。 A、以社会团体为主体的分配关系 B、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关系 C、以企业为主体的分配关系 D、以事业单位为主体的分配关系 7.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属于财政分配范围的是( C )。 A、公务员的工资 B、法院法官的工资 C、企业职工的工资 D、解放军战士的津贴 8.若按社会中产品的价值构成来分类,以下各项支出中属于补偿性支出的是( B )。 A.基本建设支出 B.挖潜改造资金支出 C.科技三项费用支出 D.价格补贴支出 9.按国家职能分类,所占数额最大的是(A )。 A经济建设支出 B投资性支出 C行政管理费支出 D积累性支出 10.直接影响收入分配,间接影响生产和就业的支出是( D ) A积累性支出 B消费性支出 C购买性支出 D转移性支出 11.以下各项指标更能反映财政活动规模实际状况的指标是( A )。

A.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 B.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 C.税收收入占GDP的比重 D. 财政投资占GDP的比重 12.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重要因素是( A )。 A.经济发展水平 B.政治性因素 C.社会性因素 D.经济政策 13.尽管政府采购的数额巨大,但它也只是( B )的一部分。 A.财政收入 B.财政支出 C.财政补贴 D.财政透支 14.政府采购中最能体现公开原则的采购方式是( B ) A.询价 B.招标 C.协商 D.谈判 15.下列项目属于社会消费性支出的是( B ) A.财政部对于西部大开发的资金支持 B.国防科工委对于两文卫星测控中心某项新技术发明的资金拨款 C.国家对东南亚海啸灾害的捐款。 D.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为长江三峡工程的某项技术论证所提供的资金支持 16.国防费占财政支出比重的变动趋势是( D )。 A.持续上升 B.持续下降 C.基本保持不变 D.随国际形势变化而波动 17.社会消费性支出属于(A )。 A.购买性支出 B.转移性支出 C.社会保障支出 D.专项支出 18.用于基础性科学研究的经费应当由( C )承担。 A.银行 B.金融市场 C.政府 D.微观主体 19.医疗卫生服务应当主要由( C )承担。 A.福利机构 B.金融市场C.政府 D.微观主体 20.我国目前点社会养老保险筹资模式为( A )。 A.现收现付制 B.基金制 C.收付实现制 D.社会保险税 21.社会消费性支出满足的是( B )。 A.准公共需要 B.纯社会 C.私人需求 D.以上都不对 22.农业投资的收益率应当( A )全社会的投资收益率,否则农业部门即使产生了利润也不会向农业投资转化。 A.≥ B.≤ C.= D.< 21.农产品的销售收入必须( A )农产品生产的投入成本,否则农业部门的积累无从产生。。

财政学考题及答案

1、经济学的核心问题是什么? 资源的稀缺性要求在最求社会福利最大化的过程中,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即最优的资源配置。资源配置的效率决定了社会生产和再生产的效率.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都必须面对资源的稀缺性,对资源作出选择,必须回答资源配置的方式和方向.所以,资源配置是经济学中的核心问题。 2、什么是市场失灵? 市场失灵是与市场效率相对应的,市场配置有效的实现需要完全自由竞争、无外部性、信息完全对称等条件为前提,而现实中不具备这些条件。市场机制存在的这种缺陷导致的资源配置的低效,称之为市场失灵。 市场失灵主要表现为:垄断(规模效应、先发优势—>垄断地位—>太高物价超额利润、资源配置不足、社会总福利下降)、信息不对称或不充分(道德风险、逆向选择)、外部效应和公共物品,收入分配不公(效率和公平,收入差距过大产生社会问题,影响效率)、经济波动(价格波动与生产周期的不匹配 供大于求、供不应求)等。 3、简述公共财政的职能 十八届三种全会中的定位,第一,优化资源配置;第二,维护市场统一;第三,促进社会公平;第四,实现国家长治久安。 财政职能就是政府的经济职能,即资源配置、收入分配、经济稳定和发展。 资源配置,是指生产要素的配置、乃至社会总产品的配置。政府将一部分社会资源集中起来,形成财政收入,然后通过财政支出分配活动,由政府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引导社会资金流向,弥补市场缺陷,最终实现全社会资源配置效率的最优状态。(财政预算制度、公共工程、直接投资、税收优惠补贴、公共财政规模) 收入分配,即对收入和财富分配的结果进行纠正,目标是实现公平分配。(税收调节、财政转移支付、明确市场和财政对社会收入分配的界限) 经济稳定和发展,通过财政活动对生产、消费、投资和储蓄等发生影响,达到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国际收支平衡等多重目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税收补贴投资的调节,对公共需求、特定发展的支出) 4、正、负外部性各指什么 外部性即外部效应,是指市场活动中没有得到补偿的额外成本和额外收益。 正外部性,一项市场活动对他人或公共利益有溢出效应,但其他经济人不必为此支付任何费用,无偿地享受福利。 负外部性,一项市场活动对他人或公共利益有减损,而实施者不必为此承担代价。 5、公共选择下的政治均衡是如何实现的 公共选择理论,是使用经济学的理论假设和方法,研究公共决策问题。 指人们通过民主政治过程决定公共物品的需求、供给与产量,以及相应的税收分摊。把个人选择转化为集体选择,是对资源配置的非市场决策。 公共选择经过立宪、立法或议会、行政与司法三个阶段来实现这种均衡。

财政学试题(带答案)7

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试卷(A卷) 考试科目:财政学 年级层次教学班姓名:学号: 注意:1.本次考试为闭卷考试,考试时间 100 分钟。 2.请将答案依次写在专用答题纸上。 3.全卷共三部分13道小题,满分为100分。 一、单选题(共10题,每题5分) 1、政府转移性支出是实现财政的()职能的主要方式。 A.调节收入分配B.配置资源C.稳定经济D.监督管理 2.下列关于公共产品说法错误的是() A、不同的个人消费等量的公共产品不一定获得等量的利益 B、公共产品具有排他性 C、公共产品有地域(空间)范围的限制 D、一种产品的非排斥性不是绝对的 3、下列属于资本性支出的有() A. 国防支出 B. 教育支出 C. 基础产业建设支出 D. 科学文化支出 4、我国现行的社会保险资金管理方式采用的是()。 A、现收现付式 B、基金式 C、部分基金式 D、权责发生制 5、生产效率要满足下述( )条件。 A、每一种产品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相等 B、每一个消费者的边际替代率相等 C、生产者的边际转换率等于消费者的边际替代率 D、产品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等于消费者的边际替代率 6、()是税收制度的中心环节。 A、税率 B、税法 C、纳税人 D、征税对象 7、政府以债务人的身份,依据信用原则取得的财政收入是()。 A.税收 B.规费收入 C.国有资产收入 D.公债收入 8、一种税区别于另一种税的标志是()。 A.纳税人B.课税对象C.税率D.税目 9、在下列税种中税负不易转嫁的税种是( ) A、增值税 B、公司所得税 C、消费税 D、营业税 10、以下关于拉弗曲线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A. 表明税率和税收收入的函数关系 B. 高税率一定取得高收入 C. 取得同样多的税收,可采取不同的税率

全国自考财政学试题及答案解析.doc

??????????????????????精品自学考试资料推荐?????????????????? 全国 2018 年 7 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财政学试题 课程代码: 00060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20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财政活动的基本特征是() A. 集中性 B. 强制性 C.无偿性 D. 政府主体性 2.我国预算年度起止期间是() A.1 月 1 日起至同年12 月 31 日止 B.4 月 1 日起至下年 3 月 31 日止 C.7 月 1 日起至下年 6 月 30 日止 D.10 月 1 日起至下年9 月 30 日止 3.区别不同税种的主要标志是() A. 纳税人 B. 课税对象 C.税率 D. 税源 4.按计税依据不同,可以把税收划分为() A. 直接税与间接税 B. 价内税与价外税 C.从量税与从价税 D. 实物税与货币税 5.对预算编制、审核和批准过程进行的监督是() A. 日常监督 B. 事前监督 C.事中监督 D. 事后监督 6.下列项目中,属于经常性预算收入的项目是() A. 税收 B. 公债 C.国有资产经营收益 D. 国有资产出让收入 7.就财政监督的主客体而言,广义的财政监督是指() A.财政部门对社会公众的监督 B.财政部门对社会经济活动的监督 C.社会公众对财政部门的监督 D.社会公众对财政活动的监督 8.反映政府债务收入与财政支出的比例的指标是() A. 公债负担率 B. 公债偿债率 C.公债依存度 D. 居民应债率 1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