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除法竖式的认识教案新部编本

除法竖式的认识教案新部编本

除法竖式的认识教案新部编本
除法竖式的认识教案新部编本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97-98页例1、例2和课堂活动。

教学目标

1、在探索中初步学会除法竖式的写法,会列竖式计算表内除法。

2、培养学生认真书写的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除法竖式的写法,知道除法竖式各部分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教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12朵花和3个花瓶,想请小朋友们来分一分,讲这些花平均分到这3个花瓶里。

1、请同学来分一分。

2、老师展示另外一种分法,并板演分的过程。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①出示97页例题情境图,请学生独立列出横式,并指名汇报:12÷3=4(枝)

②教师:除法算式还可以写成竖式,请你猜一猜除法的竖式可以怎样写?出示课题:除法竖式的认识。然后请学生自己先试一试。

学生自己试写,教师巡视,请学生板演除法竖式的写法。并根据学生的写法请学生说说为什么那样写。由此引出“”

③如果学生不能说出或者不能完全准确说出除法竖式的写法,就让学生打开课本,自学除法竖式的写法。

○4教师板演引导学生学习除法竖式的写法。(注意:除法竖式各部分书写的顺序,名称,各部分的意义,怎样对位)

○5自主练习,做“试一试”的两道题。教师出示第一题的时候,以提问的方式检查学生对除法竖式的书写顺序及对位的写法。第二题由学生自主完成,然后指名展示学生作业并集体反馈。

2教学例2

○1出示情境图,引导学生读题

○2让学生独立列出横式和竖式并指名板演:45÷5=9(只)。

○3请板演的同学反馈除法竖式的书写顺序,其余学生集体反馈。

○4课堂活动1题。请同桌的小朋友完成并交换,然后教师展示学生作业。

○5练习:我是小医生。请学生判断正误,并改错。

○6通过改错联系进行课堂总结:除法竖式中需要注意的地方有哪些。

三、拓展练习

○1课堂活动第2题。学生一次独立完成后,教师指名展示作业,然后集体反馈并订正。

○2拓展:如果有37颗糖,每袋装9颗,可以装几袋?正好分完吗?请学生独立思考并试着做一做。教师点睛,这就是我们下一节课要学习的有余数的除法。四、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除法竖式的认识

12 12÷3=4(枝)3 3 3 3

6

9

12

9

6

3

除法竖式的认识教案

除法竖式的认识 第1课时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0-71页例1、例2和课堂活动。 教学目标: 1、在探索中初步学会除法竖式的写法,会列竖式计算表内除法。 2、培养学生认真书写的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除法竖式的写法。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教师:小白兔家要来客人了,它采了许多花,要把这些花插在三个花瓶里,可是不知道怎么放,你们能帮帮它吗?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1)、出示70页例题情境图,引导学生列式:12÷3=4(枝) 自学指导:在这个除法算式中12叫做什么?(被除数)表示什么?(表示一共有12枝花)3叫做什么?(除数)表示什么?(表示平均分成3份)这个4枝叫什么?(商)表示什么?(表示每份有4枝)。 教师:除法算式还可以写成竖式,你们会列竖式吗?自己先试一试。 学生自己试写,教师巡视,如果有写出来的可以让他说一说,如果没有写出来就直接由教师板演出示。 (2)、学生展示:12除以3的竖式是先写被除数12,然后写“厂”表示除法,在“厂”的左边写除数3。想一想,把12枝花平均分成3份,每份有几枝花?(4枝)就在除号上面对齐2的位置写上4。 教师:有3个花瓶,每个花瓶分了4枝花,算一算,一共分了多少枝花? 教师:好。我们把算出来的12写在被除数的下面。想一想,小白兔一共有12枝花,分了12枝,说明什么?教师:一共有12枝花,减去分掉的12枝花,得数是0,表示正好分完,没有剩余。 (3)、议一议:上面的竖式中每一部分的名称和表示的意思。 (4)、当堂训练:做“试一试”的两道题。 2、教学例2

(1)、出示情境图及自学指导:引导学生列出横式:45÷5=9(只)。 如果写成竖式,应该怎么写?自己试一试。学生独立写出竖式。 对着自己写的竖式,想一想,商9应该对着被除数的哪一位?被除数下面的45表示什么?0又表示什么? (2)、学生思考后,在小组内交流并汇报,学生展示。 (3)、教师小结:除法的竖式表示一个完整的分一分的过程。有45个桃子,每只猴子分5个,可以分给9只猴子,所以9应写在个位上。用一共45个桃子,减去分掉了的45个桃子,得数是0,表示全部分完,没有剩余。 3、当堂训练2 课堂活动1、2题。 三、课后小结: 议一议:列除法算式时分注意些什么? 四、课后作业 练习十四1题、2题、3题 教学反思:学生对于除尘竖式中的商和除数容易混淆。

认识除法竖式

认识除法竖式 教学目标: 1、掌握用竖式书写表内除法和有余数除法的方法和要求。 2、结合具体操作,理解竖式中每一步的含义,能对除法竖式作出合理的解释。 3、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浓厚的数学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掌握除法竖式的正确书写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竖式中各个部分的含义。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小棒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用小棒摆正方形,今天我们继续摆一摆,请同学们拿出13根小棒,每4根分一组,看看结果怎样?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 (1)能分几组,有剩余吗?(能分3组,剩1根) (2)怎样列式表示? 13÷4=3(组)……1(根) (3)回忆一下,我们在学习加法、减法和乘法的时候,除了列横式之外,还可以怎么列式?(竖式) 没错,除法和它们一样,也可以写成竖式的,那么,怎么写除法的竖式呢? 二、探究新知 教学例3,出示除法竖式。 1、这道除法算式可以写成这样的竖式。(结合教材图片)像汉字“厂”的符号表示除号,除号里面的是被除数,一撇的左边写除数,商放在最上面,被除数下面写除数和商的积,横线表示相减,最后是余数。 也就是: 师: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个竖式,你知道竖式中的每个数的含义吗?预设:(1)13表示一共有13根小棒,4表示每份分成几根,3表示13根小棒每份分4根最终分成的份数。 (2)12表示分掉的12根小棒,就是4和3的乘积,1表示余下的一根小棒。师生

总结:除法竖式的一般写法分为三步:一除二乘三减。 2、指导学生练习书写竖式,师巡视订正。 师:同学们,我们刚刚学的除法竖式,大家会写了吗,我们是怎样写除法竖式的?我们回顾一下。(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说一说写竖式的步骤以及每一步所表示的意思) 3、师:如果有16根小棒,每4根分一组,结果怎样?竖式怎么写?学生动手分小棒,然后集体讨论,反馈信息。预设:(1)16根小棒正好分完,没有剩余。(2)可以写算式16÷4=4(组) (3)它的竖式可以仿照前面的方法来写,被除数换成16,除数不变,商是4,除数和商的积是16,这里没有余数,相当于余数是0,表示没有余数。 4 4 1 6 1 6 0 三、巩固练习 1、完成“做一做”第1、2题。 指导学生分别拿出11、12根小棒,每3根一组分一分,根据分得的结果,确定商和余数,然后书写除法横式和相应的除法竖式,先写在书本上,然后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2、完成“练习十四”第3题。 用小棒代替棒棒糖,分一分,写一写竖式,师根据学生反馈板书,然后指名说说竖式中每个数的含义。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你的收获是什么?X k B 1 . c o m [板书设计] 认识除法竖式 4 ……商 除数……4 1 3 ……被除数 1 2 ……4 3的积 1 ……余数

除法竖式的认识

类别:教海探航 单位:胜利小学 姓名:高云 标题:《除法竖式的认识》教学设计

《除法竖式的认识》教学设计 胜利小学高云 教学内容: 教材第49页---50页内容。 教学目标: 1、利用学生已有知识,教学竖式计算表内除法,了解除法竖式中各部分的含义及算理。 2、使学生初步学会除法竖式的写法,会列竖式计算表内除法。 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以及认真书写的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除法竖式的写法及除法竖式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在数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良好的书写习惯。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同学们你们今天的心情怎么样(高兴、快乐……)老师啊跟你们一样,今天的心情也非常的好,因为老师看到我们三二班的同学个个都神采奕奕、精神抖擞。老师相信,在接下来的这节课里,你们一定能表现的很出色,老师希望你们把自己最好的一面表现给我们大家,有没有信心(有) 一、复习 口算并想一想每道算式所用到的乘法口诀。 4×5= 9×5= 3×7= 40÷8= 21÷3= 24÷6= 二、情景导入 师:下课了,同学们在操场上快乐的游戏,看到这幅情境图,你能从画面上哪些数学信息 师:小朋友们观察的真仔细!你能用这些数学信息能编一道应用题吗谁来试一试

(有两组同学在跳绳,每组4人,跳绳的一共有多少人) 2×4=8(人) (有两组同学在打篮球,每组5人,共有多少人打篮球) 2×5=10(人) 师: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但是从你们刚才的问题中老师发现它们都是用乘法解决问题,今天呢小精灵也为我们带来了一道题,同学们认真看一看,与你们刚才的有什么不同呢师:学校布置会场,同学们搬了15盆花,每组摆五盆,可以摆几组 师:谁会解答 列式:15÷5=3(组) 师:你是怎么算出来的(口算) 师:还有其他的方法来计算吗 师:其实,除了可以口算外,我们还可以用列竖式的方法来计算,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除法竖式。(板书:除法竖式的认识) 三、教学新知 1、出示学习目标 (1)学会除法竖式的写法,理解除法竖式的意义。 (2)能用除法竖式正确的进行计算 2、出书自学提示 自学课本50页,回答问题: (1)在除法竖式中,除号怎么写 (2)被除数和除数分别写在除号的什么地方商又应该写在什么地方为什么 (3)下面的那个15表示什么意思与上面15的意义相同吗0又表示什么意思 3、教学竖式 我们已经学过了加法和减法的竖式计算,今天来学习除法的竖式,先来介绍下除法竖式中的除号的写法。

《除法竖式的认识》说课稿Word版

《除法竖式的认识》说课稿 ______周凤英 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西师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二年级下册第70,71页中《除法竖式的认识》例1,例2,“试一试”和“课堂活动”第1,2题。 一.教材分析: 除法竖式的认识和计算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学过一位数(或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简单口算除法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的。本节课内容是表内除法的延伸和扩展,也是多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基础与起点。学生学习表内除法时是应用口诀求商,并用横式写出运算的结果。现在要求学生用竖式进行书写。本节内容学习表内除法竖式的写法,为学习有余数的除法打下基础。学好本单元内容,有利于整个小学阶段除法知识的学习。本节教学重点是表内除法。了解除法竖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及含义,会用竖式计算表内除法,而这些知识也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教材中所呈现的内容不但是学生认识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也激发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欲望。是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入手,通过插花,分桃子的活动抽象出除法竖式的书写过程。使学生体会到除法竖式每一步的含义。 二.学情分析: 通过口算表内除法的学习,加法,减法竖式的学习,学生已经掌

握了一些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我在课前了解到,我们班基础较好的同学已经知道除法竖式的一些知识,就是书写时有些难度,对竖式计算除法每一步的含义不是很理解,商的位置怎么确定把握不好。因此学生在这节课上要解决的学习目标是:除法竖式的书写方法,计算的步骤和每一步的含义是什么,会用竖式计算表内除法。

三.学习目标: 结合以上对教材的分析和对学生情况的了解我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方面制订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1.通过学生对情景图的观察和自学例题初步认识除法竖式,知道除法竖式各部分的名称及含义。 2.通过“分一分”活动在探索中初步学会除法竖式的写法,会列竖式计算表内除法,进一步体会除法的意义。通过动手实践,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观察,概括能力,认真书写的习惯,增强他们学习的自信心。 四.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常规的学习用具,12根小棒。 五.教学方法与策略: 《除法竖式的认识》这节课,知识与技能目标难易适中。这节课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自学,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活动让学生学会除法竖式的写法,理解除法竖式的各部分名称和含义,会用除法竖式计算表内除法。在学生自学的同时,我会给学生几个小提示:让学生在自学是做到心中有数,目标明确,提高学习效率。在学生自学的同时,我进行巡视指导,对学困生给予指导,适时地进行鼓励表扬。先指导他们写竖式的方法,再指导计算竖式的步骤。同时,也发挥小组长(优等生)的作用

除法竖式的认识和计算教学设计

除法竖式的理解和计算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西师版二年级下册第97页的例1、2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学会除法竖式的写法,会列竖式计算表内除法。 2.知道除法竖式各部分名称。 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以及认真书写的习惯。 教学重点:能准确地将表内除法列成竖式来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除法竖式中每一步计算所表示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课件出示口算题) 学生直接写得数,全班交流。抽两道题说说用的哪一句口诀。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1)理解图意(课件出示例1图,学生说三句话后,课件展示例1的文字。) (2)列式计算(要求每个花瓶插几朵,该怎样列式计算呢?为什么这样列式?你是怎样计算的?) (3)复习各部分的名称及意义(在这个除法算式中12、3、4分别叫什么,各表示什么意思?) (4)学习除法竖式 过渡:除法像加法、减法一样,也能列成竖式来计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除法竖式的理解和计算。(板书课题:除法竖式的理解和计算) ①理解除法竖式(你们会写除法竖式吗) 学生试着写竖式,全班交流,并让其说说为什么这样写?最后课件展示准确的竖式。(师:这就是除法竖式,很奇怪吧!仔细观察,说说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学生质疑:①为什么会有2个“12“?2个12表示的意思一样吗? ②“0“是从哪里来的? ③在竖式里,除号怎么没有了? ④竖式中的2横表示什么?(学生边提问边解答)

师:孩子们,你们的问题提的非常好。如果你们学会了除法竖式的写法和计算,这些问题也就解决了,想学除法竖式吗? ②.教学除法竖式的写法和计算。 写法:怎样写除法竖式呢?学生说,师点拨。为了美观,横线要用直尺画,不能画的太长。(边讲边质疑:除号,第一个12表示的意义) 计算:竖式写好后,就开始计算,怎样计算呢?学生答,师规范步骤:先商;(商是几?把12朵花平均放在3个花盆里,每瓶有几朵花呢?有4朵花,商就是4,商写在除号的上面。商要和谁对齐写呢?为什么?)再乘;(怎样乘,也就是把商4和除数3相乘,为什么,因为每个花瓶插4朵花,3个花瓶一共要插12朵花。这个12表示什么意思?),最后减(几减几?为什么这样减?一共有12朵花,分掉了12朵花。)结果是多少,怎样写,0表示什么意思?(边讲边质疑:第二个12、横线和0表示的意义,) 小结:你能说说在这个竖式中,12、3、4、12、0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③总结除法竖式的写法和计算方法 你们学会写除法竖式了吗?你们能结合板书,在小组里说一说,到底应该怎样写除法竖式呢?(课件用完型填空的形式展示) ④、准确书写除法竖式。 师:你们想不想动笔写写除法竖式?来,拿出草稿本,照着黑板规范地写一遍。 三、巩固练习(课件出示练习题) 1、书上课堂活动 2、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36÷9 54÷6 3、判断并改正 师:很多同学都说自己会了,但我想其中肯定还有一些小马虎不会做。请看,这位同学做的题,课件出示题目,先判断对错,错在哪里?怎样改正? 4、破译方框密码 5、你会算25÷3=吗引入下节课内容 四、课堂总结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

认识除法竖式

认识除法竖式 教学内容:教材第62页例3 教学目标: 1、掌握用竖式书写表内除法和有余数除法的方法和要求。 2、结合具体操作,理解竖式中每一步的含义,能对除法竖式作出合理的解释。 3、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浓厚的数学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除法竖式的正确书写方法。 难点:理解竖式中各个部分的含义。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小棒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运用旧知解决问题】 13根小棒,每4根分一组,结果怎样? 问题:1、读一读,说一说你知道了什么。 2、“13根小棒”指的是什么? 3、“每4根分一组”什么意思? (1)结果怎样呢?自己动手试一试。 (2)可以摆一摆,画一画,写一写。 (3)结果怎样呢?你是怎么知道的?

【研讨竖式,理解各部分含义】 (一)尝试书写,交流想法 13根小棒,每4根分一组,结果怎样? 1、摆、圈、列除法算式的办法都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你们知道吗,除法也可以写成竖式,想一想摆、圈、写算式。 2、你是怎样写的?说一说你的想法。 (1)13÷4=3(组)……1(根) (2)除法也可以写成竖式: 3 ……商 除数……4 1 3 ……被除数 1 2 ……4乘3的积 1 ……余数 板书 (3)过渡:这样的写法,就是我们通用的竖式写法,你知道应该怎样写出来吗?我们一起来看看。 (二)独立书写,及时巩固 1、如果有16根小棒,每4根分一组,结果怎样?竖式怎么写?

(1)竖式怎么写呢?请你自己写一写。 4 4 1 6 1 6 0 ……为什么? (2)小组互相学习,看看写得怎么样。 (3)这个竖式中的每个数什么意思? 重点理解:余数为什么是0? 2、完成做一做。 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回顾例题,整理所学内容】 问题:今天我们主要研究了哪些问题? 你有什么想对大家说的? 【板书设计】 认识除法竖式 3 ……商 除数…… 4 1 3 ……被除数 1 2 ……4乘3的积 1……余数 教学反思:

除法竖式计算

除法竖式计算 [教学内容] 第4~5页例3和“想想做做”第l~5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除法可以用竖式计算,认识除法(包括有余数的除法)竖式的写法和计算过程,能正确地列出除法竖式并计算结果,并学会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写答句。 2.使学生能结合操作理解并能说明除法(包括有余数的除法)竖式的计算过程,能通过比较理解竖式求商的思考方法,提高计算能力;初步体会有余数的除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培养按步骤认真计算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除法(包括有余数的除法)竖式计算。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12个苹果图片,黑板上用横线画出4行格线(待列竖式用)。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谈话:我们已经学习了表内除法,能用口诀求商;这学期又学习了有余数的除法,并能根据平均分的结果得出商和余数。除法也能和加、减法一样用竖式计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学习除法竖式计算。(板书课题) 二、学习竖式 1.学习除法竖式计算过程。 (1)列式、演示。 出示例3,学生读题。 提问:你知道放了几盘吗?怎样想的?(板书算式) 演示:老师现在用12个苹果分—分,看看是不是放了3盘。(教师用苹果图片演示,直观呈现放了3盘)结果放了几盘?这3盘一共分掉了多少个苹果? 说明;12个苹果,每4个放一盘,放了3盘。这3盘正好分掉了12个苹果。 (2)学习竖式。 说明:除法也可以用竖式计算,现在请小朋友看12÷4怎样列竖式算。除法竖式和加、减法竖式不同,应该这样写:(在预先画的4行格线上写竖式)先在第一行格子下面这条横线上画一条短横线,左边像小括号一样写一撇,表示除法竖式;被除数12写在里面(说明并在横格里板书,旁边注明“被除数”),除数4写在这一撇左边(板书并注明“除数”),这就表示12除以4。 提问:12除以4商是几呢?(说明商3要写在短横线上面,再板书并注明“商”) 这里商3表示什么意思?那这3盘一共分掉多少个苹果?怎样想到12个的? 说明;放了3盘,就是放了3个4,一共是12个。在竖式上我们就用商3乘除数4,三四十二,分掉12个,把这分掉的12写在被除数12的下面,这是3乘4的积(板书并注明“3乘4的积”)。原来有12个苹果,竖式上表示分掉12个,我们就用12减分掉的12得O,说明正好分完没有剩余。(说明写的位置并板书,同时注明“12减12的差”) 追问:被除数下面的12表示什么意思?这里的0哪里来的,表示什么意思? 提问:放了几盘?请小朋友填一填结果,并读一读。 说明:这里写的是回答问题的结果,叫答句。以前解决问题的结果要求口答,从这学期开始,解决实际问题要求把答句写出来了。所以从今天开始,凡是解决实际问题,都要根据问题写出答句。 (3)整理过程。

小学二年级除法竖式计算题

小学二年级除法竖式计算题 20÷8=40÷7=29÷5=37÷5=36÷5=14÷4=18÷4=32÷5=16÷5=19÷5=20÷3=42÷5=24÷3=16÷3=33÷4=40÷6=54÷7=28÷6=32÷6=45÷6= 32÷9=54÷6=16÷4=17÷3=14÷3=22÷3=28÷3=22÷5=32÷5=32÷6=44÷5=38÷6=12÷5=16÷3=39÷8=

10÷6=62÷7=74÷8=56÷8=13÷7=21÷4=22÷4=25÷4=34÷4=17÷5=16÷3=27÷9=36÷5=45÷7=36÷7= 17÷5=60÷7=62÷7= 52÷7= 18÷7= 29÷7=34÷7=36÷4=38÷5=54÷7=35÷6=38÷4=41÷8=74÷9=62÷8=56÷9= 12÷5=28÷5= 24÷5=49÷5=26÷6=12÷6=17÷5=26÷5=35÷6=

35÷8=42÷5=49÷5=56÷5=10÷7=19÷5=48÷5=27÷5=36÷5=14÷5=30÷7=36÷7=42÷5=48÷7=20÷7=37÷5=24÷5=21÷8=28÷5=28÷5=23÷3=50÷6=67÷9=59÷8=34÷5=32÷5= 48÷7= 39÷4= 71÷8= 25÷3= 45÷9= 25÷7= 28÷7 = 53÷9= 63÷8=

31÷4= 54÷8= 55÷9= 26÷3= 50÷7= 57÷8= 83÷9= 49÷6= 32÷6= 65÷9= 50÷7= 46÷8= 67÷9= 63÷9= 69÷7= 54÷8= 31÷4= 12÷5= 53÷9= 28÷7= 65÷7= 76÷8= 47÷6= 52÷7= 33÷4= 46÷6= 65÷7= 35÷5= 28÷7= 49÷9= 24÷4= 21÷3= 51÷6= 36÷6= 62÷8= 35÷7= 81÷9= 18÷6= 42÷8= 36÷4=

《认识除法竖式》教学设计知识分享

精品文档 二年级下册认识除法竖式》 教 学 设 计 2014 年 5 月 精品文档 认识除法竖式

【教学目标】 1、掌握用竖式书写表内除法和有余数除法的方法和要求。 2、结合具体操作,理解竖式中每一步的含义,能对除法竖式作出合理的解释。 3、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浓厚的数学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掌握除法竖式的正确书写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竖式中各个部分的含义。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棒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用小棒摆正方形,今天我们继续摆一摆,请同学们拿出13根小棒,每4 根分一组,看看结果怎样?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 (1)能分几组,有剩余吗?(能分3组,剩1根) (2)怎样列式表示?13 - 4=3 (组)……1 (根) (3)回忆一下,我们在学习加法、减法的时候,除了列横式之外,还可以怎么列式?(学生板演竖式) 29-15= 12+27= 没错,除法和它们一样,也可以写成竖式的,那么,怎么写除法的竖式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认识除法竖式。 二、探究新知 教学例3,出示除法竖式。 1、这道除法算式可以写成这样的竖式。(结合教材图片)像汉字“厂”的符号表示除号,除号里面的是被除数,一撇的左边写除数,商放在最上面,被除数下面写除数和商的积,横线表示相减,最后是余数。 也就是:3……商 除数……4 1 3……被除数 1 2……4 3的积 1……余数 师: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个竖式,你知道竖式中的每个数的含义吗? 预设:(1)13表示一共有13根小棒,4表示每份分成几根,3表示13根小棒每份分4根最终分成的份数。 (2)12表示分掉的12根小棒,就是4和3的乘积,1表示余下的一根小棒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除法竖式的计算方法》导学案设计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除法竖式的计算方 法》导学案设计 课题 除法竖式的计算方法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1.注重学生亲身体验。 低年级学生年龄小,知识的形成通常要经过直观的感受和亲身的体验,这是《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倡的教学方式。本教学设计基于这一教学理念,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在操作中加深对除法算式中每个数的含义的理解,感受除法竖式的写法及其含义。经历动作表征与算式表征的转换过程,从而实现由具体到抽象的过渡。 2.在操作中建立有余数除法的竖式表征形式与其他表征形式的联系。 数学知识的形成就是动作表征、语言表征、符号表征等多种表征形式之间的转换过程,因此,本设计注重在学生已学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将除法竖式与动手操作联系起来,使学生充分理解竖式中每个数在操作中的意义,从而理解并掌握新知。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口算卡片 学生准备:小棒若干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效果检测 一、复习导入。(5分钟) 依次出示口算卡片让学生计算。 依次说得数。 1.列竖式计算。 21÷4=11÷2= 20÷4=10÷2= 二、自主学习,探究新知。(23分钟) 1.教学例3。 (1)出示课件,整体感知除法竖式的写法。 (2)引导学生认识竖式中每个数的名称。 (3)指导学生动手操作感知除法竖式的含义。 ①表示什么,根据算式用小棒分一分。 ②引导学生思考商3写在哪里。 ③引导学生思考:竖式中12是指什么?写在哪里? ④引导学生思考:1表示什么?写在哪里?

(4)总结有余数除法的竖式书写步骤。 (5)引导学生迁移学习表内除法竖式。 讨论:如果有16根小棒,每4根分一组,结果怎样?竖式怎么写? 2.教学例4。 (1)指导学生笔算,学生计算后汇报。 (2)引导学生思考7和几相乘的积接近43且小于43。 (3)归纳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 1.学习例3。 (1)观察除法竖式,初步感知竖式的写法与横式的区别。 (2)思考后汇报:3叫商,4叫除数,13叫被除数,1叫余数。 (3)在小组内动手操作感知除法竖式的含义。 ①这个竖式表示13根小棒,每4根分一组。(用小棒摆出算式) ②13除以4的商是3,把商3写在除号的上面,要与被除数13中的3对齐。 ③12表示已经分掉了12根小棒,也就是4和3相乘的积,应该写在13的下面。 ④1表示剩余1根,写在横线的下面,写时与被除数的个位对齐。 (4)总结:第一步写好后,要先写商3,再算出3乘4等于12,13减12等于1,这里别忘了把横式的结果写上。

除法竖式的认识和计算

除法竖式的认识和计算 江西省赣县王母渡中心小学陈红萍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9—50页的例1 教学目标: 1、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教学竖式计算表内除法,了解除法竖式中各部分含义。 2、通过主题图教学,让学生知道计算问题是从生活实际中产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3、培养学生的观察、概括能力、以及书写工整、细心检查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教学用竖式计算表内除法,了解除法竖式中各部分的含义。 教学难点:让学生了解除法竖式中各部分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口算:3×9 7×6 8×5 (让学生说一说是怎么样算的) 16÷4 30÷6 72÷9 (让学生说一说是怎么想的) 2、出示 72÷9=8,让学生说出被除数、除数、商分别是什么? 二、学习新知 1、谈话导入:课外时,你们喜欢做些什么游戏? 提问:你们喜欢跳绳吗? 师:如果让我们班的女生举行一次跳绳比赛,平均每组分4人,可以分几组? 2、让学生列出算式:32÷4=8(组) 3、教学竖式 (1)教师:我们也可以利用竖式来计算,除法竖式的写法与加、减法的竖式大不一样。 (2)教师一边板书,一边向学生详细讲解除法竖式的写法和各部分的名称及含义。 (3)引导学生总结除法竖式的步骤,重点总结商的对位及商和除数乘积的写法。 三、巩固练习 1、教师出题:28÷7 (学生列竖式计算,并说出各部分名称) 2、由学生出题 3、同桌之间合作学习,一人出题,另一人列竖式。 4、我们来检查 5 6 8 8 4 0 8 4 8 7 5 6 4 0 4 8 5 6 0 0 0 5、把写不完整的竖式补充完整 7 3 2 () 6 3 7() 9 1 8 6 3 2 1 () 0 0 0 学生到黑板前演示,教师、学生起订正。 6、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除法竖式的认识和计算

《除法竖式的认识》教学设计

《除法竖式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除法竖式》是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62页的例3的内容。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平均分小棒的活动,沟通平均分小棒的操作过程与除法竖式之间的关系,使学生掌握除法竖式的书写方法,知道除法竖式中每个数的名称,并理解除法竖式中每个数的含义。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沟通平均分小棒的操作、列除法横式、书写除法竖式之间的关系,使学生体会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感受有余数除法的多种表征方式。 3、情感与价值观目标: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数学的严谨性,理解数学的思考方法,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教学的重难点 本着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除法竖式的书写方法以及理解除法竖式中每一个数的含义。 教学难点:除法竖式中每一部分的含义以及除法竖式的写法与众不同的道理。 为了讲清教材的重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本课题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我学法上谈谈。 教法:考虑到二年级学生的现状,我主要采取快乐探究教学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使他们在活动中得到认识和体验。当然老师自身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学资源。教师本人应该通过课堂教学感染和激励学生,调动起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渴望,并且要培养学生以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学法: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方法进行学习。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让每个学生都动口、动手、动脑。老师与学生一起体验成功,使得课堂呈现轻松,活泼的氛围,努力构建快乐探究的教学模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让学生乐学 师:同学们,看看谁来了?(出示喜羊羊图片) 喜羊羊遇到了一个难题,你能帮帮他吗?先让学生帮助喜羊羊解决“用13根小棒,每4根分一组,结果怎样?”的数学问题 教师提示学生用分一分、圈一圈、列式计算解决问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学生操作后交流汇报,预设三种方式圈、摆、算。 [设计意图:有意识地为学生提供鲜活、丰富的素材,组织学生开展源于现

除法竖式的认识和计算

1、口算。 2、括号里最大能填几 二、结合生活情况让学生体会有余数除法的实际背景。 1、出示P49的主题图。 师:我们镇一年一次的运动会就要开始了,你看同学们都忙得很热乎,你在画面上都看到了什么?(1)让学生独立观察教材P49上的情境图。 思考问题: 学生回答的情况:(1)运动场上每4人一组小朋友在跳绳。 (2)篮球场上每5人一组准备打篮球比赛。 (3)从图中发现了教学大楼前面的两树之间都插着4面不同颜色的彩旗,升旗台上也飘着一面国旗。 (4)板报下面摆的花是每3盆摆一组,旁边还有很多盆花。到底还有多少呢?师:小朋友们观察的真仔细,真棒!,出示例1主题图。根据画面内容你能口头编一道应用题吗?(学校布置会场,同学们搬了15盆花,每组摆五盆,可以摆几组?)。师:小朋友观察得很仔细,真棒!你看到了吗?学校在布置会场,同学们搬来了15盆花,如果每组摆五盆,可以摆机组?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分别是什么?你会列式子吗?列出后再问:你会口算吗?然后再问:你还有其他的方法来计算吗? 列式:15÷5=3(组)(口算) 师:对,除了可以口算外还可以用什么办法计算?(用竖式计算)我们这节课就来认识除法竖式和它的计算。(板书:除法竖式的认识和计算) 2、教学竖式 出示除法竖式:5)15 问:它是乘法、加法、减法吗?(不是)那它是?(除法算式) (1)师:除法竖式的写法与加法、减法、乘法的竖式一样吗?(不一样) 哪里不一样? 生:加、减法数位要对齐,加、减号写在加数、减数的左边。 师:真聪明!我们先来认识一个符号宝宝:) ̄ 这个符号是表示除法计算的,也可以理解位除号。那么被除数、除数、商怎么写呢? (指名回答)

对除法竖式很纠结

对除法竖式很纠结 在备“除法竖式的认识”这个内容时,我首先请教了我校长期教学低年级的老师。他们的说法也不尽相同:有的认为,要先写被除数,再写除号,最后写除数;有的认为,他们说教学这么多年来一直都是先把那个符号写出来,然后在分别把被除数、除数和商写进去的。(这样有固定书写格式的作用),再写被除数和除数,。。。为此,我查阅了一些书籍和音像资料。主要了解:写法到底是怎样的?怎么读?怎样让学生更好的理解? 首先,我们来温习这样一个知识:加、减、乘这三种运算的竖式。加法竖式中,两个加数数位对齐,书写在加数下面的一条横线,其实就是相当于“等号”;减法竖式中,被减数和减数数位对齐,写在下面的一条横线,也相当于“等号”;乘法竖式中,写在两个因数下面的那条横线,其实也相当于“等号”。 现在,我用具体的数字来说说它们在竖式书写时的读法.如24-8=,在写竖式时,先写24(读着:二十四),再另起一行,写上-(读着:减去),(提醒学生注意减号与减数之间的距离不能离的太远),再在被减数24的4下面写上8,(读着:八);最后在减号和减数8下面画上一条横线(读着:等于)。减法和乘法竖式中的那一横线,也可这样读。如不赘述。 我查阅了一些知名网站制作的课件,发现这些课件在出示除法竖式时,形式不一样。作为权威的国家教育部制作的一个课件,它在出示除法竖式时,是先出示“除号”(即“一横一撇”),再书写被除数和

除数。用这样的儿歌让孩子们记住:小房子造起来,被除数住进来,除数站在门外面,商要站在屋顶上。但是,我认为这样做,要让学生对除法竖式有较全面的了解和掌握,还存在不足。它不便于学生理解,也不符合我们教学中的文字叙述的习惯。比如:15÷3=,读着“15除以3”或“3除15”。书写时,也应该按照读法的顺序来写,才符合数学逻辑。可我记得在以前教学的时候,曾经讨论过这个问题,专门请教了江苏省教材编写的数学权威,是这样解答的:在列除法竖式的时候,应该根据算式的意思写,先写被除数,然后写),表示除号的意思,再写除数,接着画上横线表示等于的意思,最后写上商。这样的写法是按照横式的顺序写的,我想学生们应该会接受很快的吧既然都是四则运算,它自有相通之处。我认为除法竖式中,较正确的写法是:先写被除数,接着写一撇,再写除数,最后写被除数上面的一横线。例如20÷5=,先写20,接着写“一撇”,同时读着“除以”;再写5,最后在20的上面写上一条横线,同时读着“等于”。反之,先写除数,接着写“一撇”,再写被除数,最后写被除数上面的“一横”。这样,除法竖式中的那“一条横线”相当于“等号”,就与加、减、乘这三种竖式中的横线,有了相同的意义。 这是我个人的见解,希望得到同仁的指正。 除法的竖式和加法,减法和乘法完全不同,学生无法经过迁移得出,直接教学,把写法硬塞给学生,学生不一定会接受,掌握也不牢固。因此,我先让学生尝试,并说说为什么这样写,一般学生写出来的都是和加减法是一样的,也有学生曾经看过书,因此写出的除法算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认识除法竖式》参赛教案

认识除法竖式 [教学目标] 1、掌握用竖式书写表内除法和有余数除法的方法和要求。 2、结合具体操作,理解竖式中每一步的含义,能对除法竖式作出合理的解释。 3、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浓厚的数学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掌握除法竖式的正确书写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竖式中各个部分的含义。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棒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用小棒摆正方形,今天我们继续摆一摆,请同学们拿出13根小棒,每4根分一组,看看结果怎样?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 (1)能分几组,有剩余吗?(能分3组,剩1根) (2)怎样列式表示? 13÷4=3(组)……1(根) (3)回忆一下,我们在学习加法、减法和乘法的时候,除了列横式之外,还可以怎么列式?(竖式) 没错,除法和它们一样,也可以写成竖式的,那么,怎么写除法的竖式呢?二、探究新知 教学例3,出示除法竖式。 1、这道除法算式可以写成这样的竖式。(结合教材图片)像汉字“厂”的符号表示除号,除号里面的是被除数,一撇的左边写除数,商放在最上面,被除数下面写除数和商的积,横线表示相减,最后是余数。 也就是: 4 ……商 除数……4 1 3 ……被除数 1 2 ……4 3的积 1 ……余数 师: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个竖式,你知道竖式中的每个数的含义吗? 预设:(1)13表示一共有13根小棒,4表示每份分成几根,3表示13根小棒每份分4根最终分成的份数。 (2)12表示分掉的12根小棒,就是4和3的乘积,1表示余下的一根小棒。师生总结:除法竖式的一般写法分为三步:一除二乘三减。 2、指导学生练习书写竖式,师巡视订正。 师:同学们,我们刚刚学的除法竖式,大家会写了吗,我们是怎样写除法竖式的?我们回顾一下。(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说一说写竖式的步骤以及每一步所表示的意思) 3、师:如果有16根小棒,每4根分一组,结果怎样?竖式怎么写? 学生动手分小棒,然后集体讨论,反馈信息。 预设:(1)16根小棒正好分完,没有剩余。 (2)可以写算式16÷4=4(组)

除法竖式数学教学反思

除法竖式数学教学反思 除法竖式数学教学反思除法竖式该按怎样的顺序写?为什么要这样写?在除法竖式教学之前,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 因为我觉得对于直接利用口诀的除法,竖式不仅显得复杂,而且竖式的作用也很难让学生理解,学生学习除法竖式存在哪些困惑呢?怎样让学生自然地记住除法竖式的顺序,并把余数写下来呢?其实,除法竖式形成现在简洁的书写格式,人们经历了一个漫长改进逐步完善的过程。 我觉得采用拿来主义,遗弃了宝贵的完善过程,直接将智慧的结果——除法竖式作为一种书写格式进行教学,对学生的学习显然是不利的。 算理讲解,也许对于教师和优等生是可行的,但还有更多的学生只能是不懂装懂。 即使那些优等生,明算理之后,诸多疑问还是无法消除,而除法竖式的价值在有余数除法中容易凸显,为此我大胆将二下简单的有余数除法渗透到本节课中,课堂上我创设了一个情景,学生学习的效果还是比较好的。 我先拿了个磁铁,让学生在黑板上平均分成份,接着要求学生用语言把分磁铁的动作表示出来,学生说得很好:把老师手里的个磁铁平均分成了份。 谁能用一个算式来表示?学生说除以等于。

写出的竖式是形如加法的竖式,这很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且对于没有余数的表内除法,竖式写成此种形式学生没有觉得不妥。 接着出示个磁铁,要求学生平均分成份,分后追问:刚才分掉几个磁铁,现在手里还有几个磁铁?怎样用算式表示?学生答:分掉几个磁铁,用*=表示,现在手里还有个磁铁,用-=表示。 谁能试着用竖式计算?绝大多数学生写的竖式仍然形如加法竖式,但余数不知写在什么地方合适了。 针对学生的困惑我加以小结:除法竖式非常神奇,能将分东西的过程完整地记录下来。 接着边分磁铁边板书除法竖式。 要求学生仔细观察,这时我及时介绍竖式中像厂的符号表示除号,被除数和除数和商的位置。 接下来我又问:下面的是哪里来的?又表示什么?(由于学生受了分磁铁这一情景的影响,很自然地想到了就是分掉的个磁铁,是×的积,是原来的个磁铁减掉分掉的个磁铁,最后剩一个磁铁,也就是)引导比较两种竖式,学生体会到了除法竖式有别于其他运算竖式的价值,正确解释除以等于竖式中每一个数的含义,学生能够通过情景理解到这一层。 我心里由衷地感到高兴,我觉得直观地利用有余数的平均分更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对教材进行调整后,学生对本知识的学习比我预想的要好。

《认识除法竖式》教学设计知识分享

《二年级下册认识除法竖式》 教 学 设 计 2014年5月

认识除法竖式 【教学目标】 1、掌握用竖式书写表内除法和有余数除法的方法和要求。 2、结合具体操作,理解竖式中每一步的含义,能对除法竖式作出合理的解释。 3、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浓厚的数学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掌握除法竖式的正确书写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竖式中各个部分的含义。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棒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用小棒摆正方形,今天我们继续摆一摆,请同学们拿出13根小棒,每4根分一组,看看结果怎样?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 (1)能分几组,有剩余吗?(能分3组,剩1根) (2)怎样列式表示? 13÷4=3(组)……1(根) (3)回忆一下,我们在学习加法、减法的时候,除了列横式之外,还可以怎么列式?(学生板演竖式) 29-15= 12+27= 没错,除法和它们一样,也可以写成竖式的,那么,怎么写除法的竖式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认识除法竖式。 二、探究新知 教学例3,出示除法竖式。 1、这道除法算式可以写成这样的竖式。(结合教材图片)像汉字“厂”的符号表示除号,除号里面的是被除数,一撇的左边写除数,商放在最上面,被除数下面写除数和商的积,横线表示相减,最后是余数。 也就是: 3 ……商 除数……4 1 3 ……被除数 1 2 ……4 3的积 1 ……余数 师: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个竖式,你知道竖式中的每个数的含义吗? 预设:(1)13表示一共有13根小棒,4表示每份分成几根,3表示13根小棒每份分4根最终分成的份数。 (2)12表示分掉的12根小棒,就是4和3的乘积,1表示余下的一根小棒。

2019-2020年 除法竖式的认识和计算课件汇编

除法竖式的认识和计算课件 除法是四则运算之一。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除法竖式的认识和计算课件,欢迎阅读。 教学内容: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50页的例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除法的意义,掌握除法竖式的写法,能正确地将表内除法列式来计算。 2、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3、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 能正确地将表内除法列成竖式来计算。 教学难点: 理解除法竖式中每一步计算所表示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1、抽背乘法口诀。 师:二年级时我们学习了乘法口诀,能流利地背下来吗?现在老师抽查一些同学,看看背得怎么样? 2、口算。 师:乘法口诀是我们学习乘法、除法计算的基础,孩子们一

定要熟记于心。现在我们就运用乘法口诀来口算下面各题。(课件出示口算题) 师:先计算,再说出你用的是那句口诀。(开火车) 3、复习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以口算题最后一道除法算式举例。72÷8=9举例 师:同学们看,在72÷8=9这道除法算式中,72叫做什么?8叫做什么?9呢?(课件出示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二、探究新知 1、分析例1题意,列式解答。 师:孩子们,快乐的节日里,总是有鲜花的陪伴。丽丽班要开联欢会,她们要去搬鲜花布置会场,我们看看她们搬了多少盆花?怎样去布置会场?请看老师给你们带来的一段动画。(课件出示例1) 师:这道题目的已知条件是什么?问题是什么?你会解决这个问题吗?在草稿本上列式计算。(生在草稿本上做)师:怎样列式?为什么这样列式? 15÷5=3(组),因为题目是求15里面有几个5,所以用除法算式解答。[学生汇报。根据汇报板书15÷5=3(组)] 2、学习除法竖式的书写。 师:孩子们,老师在这要告诉你们的是:除法像加法、减法一样,也能列成竖式来计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除法竖式的认识和计算。(板书课题:除法竖式的认识和计算)不过,除法竖

小学四年级数学除法竖式计算题

小学四年级数学除法竖式计算题 336+ 21 966-23 689 - 34 930 - 32 507 - 39 858+ 39 731 - 79 618-88 864 - 36 793 - 26 918-27 980-28 372 - 45 694 -17 450 - 25 888- 37 828-36 444 - 76 598 - 26 289 - 44 645- 32 159-94 432 - 48 609 - 87 3200- 700 432-46 294-29 350 - 34 9100- 240 117-25

384+ 34 920-40 780- 26 690- 30 704-44 117- 36 780- 60 960- 40 750- 50 480- 32 91-65 432-24 544- 17 840- 60 672-2 180- 30 625+ 23 898- 28 520- 40 754- 58 720- 30 837-43 420- 30 920- 23 897- 39 360- 30 850- 17 780- 20 840- 24 624-26

第二种 900- 50 第三种900-40 商不变的规律(性质) (250- )- -(50- )=5 (250X )- -(50X )=5 (250X )- -(50X4 )=5 (250 )- -(50 )=5 2. (1)根据280-70=4,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商。 28-7= 1680 - 420= 2800 - 700= 14000 - 3500= 4. (1)请判断下面各题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为什么? ① 320- 20= (320X 5)-( 20 X 4) ( ) ② 270- 90= (270+ 90)-( 90+ 90) ( ) ③ 67200- 320=6720- 32 ( ) ④ 6X 4-6X 4= 1。 ( ) ⑤ 如果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8倍,商也扩大8倍。( ) ⑥ 甲数除以乙数,商是7,如果甲乙两数都扩大100倍,商是700。() (2)我会写: ① 如果被除数和除数都扩大100倍,那么商就( ) 。 ② 如果除数缩小10倍,要使商不变,那么被除数要( ) 。 ③ 如果被除数和除数都缩小20倍,那么商就( ) 。 ④ 要使商不变,那除数和被除数要( ) 。 ⑤ 甲数是乙数的20倍,甲数和乙数的商是( )。 ⑥ 选择题:被除数扩大5倍,要使商不变,除数应( )。 A.扩大5倍 B.除5 C.增加5 D. 减少5 5. 在□内填上适当的数。 ①5200- 130=2600-( ) = ( ) - 650 1. (1)想一想、填一填。 (24-2)-( 6十口) =4 (240口)-( 6X 12) =4 (2)我会填,250- 50=5 (24+ 3)-( 60口)=4 (240口)-( 60口)=4 (2)我会算。64-4= 128- 8= 1280-80= 12800- 800= 3. 口算下面各题。 320- 80= 7200 - 900= 4200 49-7= 98- 14= 980- 140= 9800- 1400= -20= 96000 - 300=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