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土结构性及其定量化参数研究的新途径_谢定义

土结构性及其定量化参数研究的新途径_谢定义

土结构性及其定量化参数研究的新途径_谢定义
土结构性及其定量化参数研究的新途径_谢定义

土结构性及其定量化参数研究的新途径*

Soil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and new approach in research on

its qu antitative parameter

谢定义齐吉琳

(西安理工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西安,710048)(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兰州,730000)

文摘考察了当前对土结构性及其定量化指标研究的现状和方法,提出了一个既能反映结构性关于颗粒排列(即几何特征影响),又能反映结构性关于颗粒联结(即力学特征影响),并具有简便、明晰特点的结构性定量指标)))综合结构势。然后通过试验

检验了这个定量化参数在表征结构性对土性影响方面的良好功能和合理性。

关键词土的结构性,结构性定量化参数,试验检验

中图法分类号TU411.3

作者简介谢定义,男,1931年生,西安理工大学教授,岩土工程学科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土动力学和非饱和黄土力学。

Xie Dingyi

(Xi c 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Xi c an,710048)

Qi Jilin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Frozen Soil Engineeri ng,Lanzhou Institute of Gl aciology and Geocryology,CAS,730000)

Abstract In this paper,the approach to s tudy the soil structure quantitatively and the situation of the study are analyzed.A new s tructure parame-

ter-comprehensive structure potential(CSP)which can demonstrate bo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oil particle arrangement(i.e.the geometric fea-

ture of soil structure)and the soil particle linkage(i.e.the mechanic feature of soil structure)is propo sed.This parameter is easy to be obtained

and distinct in i ts mechanism.It has been proved through a series of experiments that this parameter is not only efficient and reasonable to consider the influence of s o il structure on its property,bu t also sensitive to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soil s tructu re.

Key words soil s tructu re,s tructu re parameter,experiment verification

1前言

长期以来,土力学研究中表示土物理本质特性只用了粒度、密度和湿度3个方面的指标,而对一个已被公认为非常重要的方面,即土的结构性(构度),却缺乏明确而合理的综合性定量指标,从而给土性研究带来很大的不便和复杂化,在认识土性时,只能对土结构性从定性角度予以解释和描述。但是,关于土结构性研究的重要性,早由土力学的奠基人太沙基所指出[1]。沈珠江将它作为/21世纪土力学的核心0[2],一语道出了土结构性在土力学学科发展中的独特地位。本文拟在对土结构性研究的现状与途径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一个新方法来建立土结构性的定量指标,并结合实验研究,对这个土结构性定量化参数的合理性作出论证。

2土结构性研究历史与途径的分析

2.1土结构性研究历史

综观土结构性研究的历史,20年代中期到50年代初,基本上是从微结构方面进行研究的,提出了一整套关于土微形态的描述体系和大量的概念、术语,为微结构分类的重要依据。但由于缺乏微形态观测的有效手段,以手持放大镜为工具,只能对复杂的土结构性有一定的感性认识,难以作出系统的研究。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后期,光学显微镜、偏光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等技术在土微结构观测中的有效应用,使人们对于土微结构的认识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开始注意到结构要素的完整性,使土的各向异性、不均匀性和非线性以及一系列特殊结构性土类的特性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描述和解释,出现了从某些侧面描述土结构性的定量化指标,对土力学规律的认识与机理分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60年代末到80年代中期,土微结构在结构层次的深度上和结构联结的广度上,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在广泛研究的基础上,出现了描述微结构形态诸要素的方法和一些反映结构性影响的力学模型,涌现出一大批土结构性研究的专家。80年代中期以来,对于土结构性的研究,在发现它与工程实践尚有较大的距离,以及在一些土结构性要素定量化的基础上寻找

X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59779081)及中科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基金(No.9725)资助项目

到稿日期:1999-01-29651

第21卷第6期岩土工程学报Vol.21No.6 1999年11月Chinese Journal of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Nov.,1999

一个综合性定量化指标遇到困难之后,出现了一定的徘徊。这种徘徊和反思使得寻找一个有效、能应用于实际、带有综合性质的结构性指标成了研究者一致的追求,对从颗粒排列和颗粒联结两个方面把握土的结构性形成了共识。这种追求和共识为土结构性研究新高潮的到来奠定了基础,与土结构性研究作为21世纪土力学核心的脉搏形成了共鸣。

2.2土结构性研究途径

目前,土结构性研究存在着三大基本途径。一是由20年代沿袭和发展下来的微结构形态学的研究方法[1,3,4],它几乎将微结构当成了土结构性的代名词。尽管多年来研究的丰富成果以及光电量测技术和计算机图象处理技术的发展给它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但它在全面描述结构性几何特征和联结特征方面的困难以及测试技术上的复杂性,不能不为它的发展前景造成疑虑。二是固体力学的研究方法[2,5~8]。它努力从数学力学的观点建立一种能够有效描述土结构性在受力过程中变形和破坏的力学模型,由此推导和反映土的宏观力学行为。这类研究,有的受到第一种研究方法的启发,出现了在某些方面的渗透和结合,显示出将微观力学变量和宏观力学变量联系起来,建立土的本构模型的企图;有的受到土力学中揭示规律的影响,带有现代力学发展意义的特色,但在结构性的表征方式和结构性受到损伤时变化规律的正确反映方面,还有许多工作要做。三是土力学的研究方法[9]。它在长期以来得到了土力学工作者的重视,但它或局限于说明不同结构性的土具有不同的力学规律,或只针对某些土的特殊性质而提出某些对症的表述参数(如结构强度、先期固结压力、湿陷系数、灵敏度和液化度等),从总体上看,仍然缺乏实质、系统、全面的研究,使对于结构性的研究长期游离于土性规律基本关系的研究之外。但可以认为,这类方法在土结构性的研究中仍然具有很大的潜力和良好的发展前景。

3土结构性参数研究的新思路

十分清楚,土结构性是决定各类土力学特性的一个最为根本的内在因素。它应该和土力学中描述土物理性质的粒度、密度和湿度一起,成为土变形强度等力学特性变化的依据。从更深刻的意义上看问题,综合表征土结构性在排列和联结两个方面的指标(土结构性参数或构度)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涵盖粒度、密度和湿度等对土力学特性影响的功能,即反映其他3个因素的作用。如果能够找出一个能全面表征土结构性的定量化参数,填补长期以来土力学研究中的空白,则可以预料,它必将对土力学学科的发展起到难以估量的作用。因此,土结构性研究的根本任务在于寻找一个能全面反映土颗粒的排列特征和联结特征的定量化指标。它应该同时与土的变形强度具有密切的联系,以建立和描述它们之间的基本规律。

在研究土结构性参数之前,笔者认为,必须建立如下几点基本的认识,结构性参数应该能够反映这种基本认识和关系:

a)土结构性的强弱,不只是土结构强度的大小,而应对土的联结和排列两个方面综合反映。结构强度大的土除了可能具有较好的颗粒胶结之外,还可能具有较好的颗粒排列稳定性,而后者并不是强结构性土的特征。只有颗粒间的联结强度较大,且排列能使土颗粒在失去联结时处于较大不稳定状态的土才具有较强的结构性,因为它在一定的外来因素下容易表现出较强的非线性和较大的突发性,对结构扰动因素(如荷载和含水量增大)反映出较大的灵敏性。

b)任何土均有自己的初始结构性,它在加荷或浸水过程中,会发生初始结构性破坏和次生结构性形成的耦合变化。因此,土的结构性及结构性参数应该是动态变化的。在作用力未达到初始的联结强度以前,主要是初始结构性的自我调整过程,变形很小,表现为应力与应变之间的线性关系;当作用力达到结构强度时,土的初始结构被大部分破坏,力的微小增量会引起变形的较大增长;当作用力超过土的结构强度而继续增长时,随着变形的增长,被破坏的土结构又会逐渐趋于新的稳定,使次生结构逐渐形成,并且在次生结构形成的强度增长不足以补偿外荷应力增长的速度时出现土的最终破坏。因此,土结构性的研究既要表述土的某一种结构性状态,又要表述这种结构状态与作用力之间的变化关系。

c)特殊土结构性的概念应该与其特殊的力学行为相对应,使土的结构性指标能够描述出特殊土的特殊性质。对湿陷性黄土应该描述湿陷性的强弱,对粘土应该描述结构灵敏性的强弱,对膨胀性土应该描述膨胀性的强弱等。

d)如果把结构的联结特征称为结构的可稳性,把结构的排列特征称为结构的可变性,则只有可稳性和可变性均较强的土才是强结构性的土。虽然土在其受荷过程中,结构可稳性的丧失伴随着结构可变性的发挥,但从主流来看,可稳性主要在荷载增长的前期起作用,可变性主要在荷载增长的后期起作用。没有可稳性的丧失,就不会有可变性的发挥。可稳性的丧失是一个损伤过程,其后果是初始结构由调整到破坏。可变性的发挥是一个愈合过程,其后果是次生结构的形

652岩土工程学报1999年

成和发展。如果土的结构可稳性较大,而可变性较小,则土在受荷过程中表现为较明显的变形软化性质;反之,如果土结构的可变性较大,而可稳性较小,则土在受荷过程中表现出比较明显的变形硬化性。强弱不同的可稳性与可变性组合会使得土的应力应变关系出现强软化、弱软化、强硬化和弱硬化等不同的类型。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土的结构性是控制应力应变关系最为重要的因素。

e)土的结构性实质是一种土物理状态的显示,是土生成条件、环境的自然历史产物。它受到土固相颗粒的成分、大小、形状、分布、粗糙度与团聚程度的影响,受到土骨架排列的定向性、均匀性和稳定性的影响,受到土孔隙的大小、分布、密集度、连通率与充水率的影响,受到微裂隙的分布、走向、密度与连通率的影响,也受到土中化学物质的成分及其存在状态的影响。尽管我们可以对各不同的结构要素给出定性和定量的描述,从相应的侧面上反映土的结构性,但企图将这些要素按其对结构性的影响揭示它们之间的规律,综合作出结构性的定量反映,应该说是非常困难的,甚至是极少可能的。要想再把荷载的影响考虑进去,可能是不会有任何前景的。

f)土的结构性既是一种复杂的客观存在,那么研究土结构性最好的方法应该是使土的结构性破坏,让它的结构势充分表现出来。从而,既可以测得使结构性破坏的难易程度,反映土结构的可稳性,又可测得破坏后的变形程度,反映结构的可变性,从中寻求结构性演变的特性规律。因此,土力学中研究土结构性的主要目的不在于看到结构性及其变化的形象,而在于发现结构性及其变化的力学效果。长期以来土力学的研究已经揭示,使土的结构性发生变化或破坏的根本途径是扰动、加荷和浸水。扰动能够破坏土的联结作用,使土颗粒间的联结强度降低;加荷能使土既改变土颗粒的排列方式,又改变土颗粒的联结特征;浸水既可使土中的化学物质弱化、溶解,吸力联结丧失,水膜的楔入作用,又可使土所固有的胀缩势释放出来。

基于上述的基本认识,就不难得到有力的启发,形成寻求有效结构性指标的基本思路,即:

a)走土力学的研究途径。在极难对各结构要素由分别定量化到综合定量化的条件下,应该用简单可靠的方法,从土的变形强度特性入手,直接寻求一个合理、灵敏、稳定并适用于各种土类的结构性指标。

b)用释放结构势的方法寻求结构性的定量化指标。综合利用扰动、加荷和浸水这三种因素与结构性之间的密切联系,吸收土力学中在表征结构性方面的有效概念,综合反映结构性在排列和联结两个方面的特征。

粘性土的灵敏度就是利用扰动的手段使土显示出其结构性的方法,黄土的湿陷系数和膨胀土的自由膨胀率等都是利用加水手段使土显示出其结构性的方法。前者给出了扰动对土强度的影响,显示了土的联结特征,而后者用水破坏了土特殊联结结构的影响,以后的变形显示了土的排列特征。综合上述两种方法,可以同时用扰动和加水使土既显示出结构的联结特征,又显示出结构的排列特征,并施加不同的荷载,研究两种特征变化的综合力学特征。这就构成了本文研究土结构性的基本框架。

c)以压缩试验为基础。从上述基本框架出发,可以对原状土试样(欲研究其结构性的土)、它的饱和土试样以及它的扰动重塑土试样(湿密状态不变)分别在压缩仪上作出压缩曲线,得到3条压缩曲线,作为研究结构性的基本依据(称为三线法)。

d)以综合结构势为土结构性参数。经过对多种表达方式的比较,发现用下列方法表示土的结构性参数(称为综合结构势)最为有利,即

m p=

m1

m2

=

S s/S o

S o/S r

=

S r#S s

S2o

式中S o,S s和S r分别为原状样、饱和样和重塑样在某一压力p下的变形量(或应变量)。

从上式的定义可以看出来,土的联结越强,扰动重塑引起强度的损失越大,在力作用下发生的变形也越大,即m2越小;土的排列越不稳定,浸水后在力的作用下结构破坏越大,发生的变形也越大,即m1越大。用一个越小的值m2去除一个越大的值m1来表示土的结构性参数m p将具有更大的敏感性。因此,结构性的强弱与m p的大小具有直接而灵敏的联系。

e)适用于特殊土类。对于结构性灵敏的粘性土,因其湿度一般较高,其对浸水的反映一般比较迟钝,即m1U1,此时,m p U S r/S o,与灵敏度概念相似,只是它用变形比替代了原来的强度比,所以,此结构性参数可以反映粘性土的灵敏度;对于湿陷性黄土,尤其是低含水量的自重湿陷性黄土,如结构强度越大(m2越小),架空孔隙所占的比例越大(m1越大),则结构性参数m p就越大。它使黄土表现出较强结构性的两方面因素(也是黄土具有较强湿陷性的两个主要因素)都充分地反映出来。所以,结构性参数m p可以灵敏地与湿陷系数相联系;对于膨胀土,除了m1为负外,m p绝对值的大小同样反映了膨胀系数的概念,也有较好的适用性。

f)反映压力影响的动态过程。土结构性参数的下标p表示土的结构性在受力变形过程中是随应力p的大小而变化的,可以反映土初始结构性与次生结构性

653

第6期谢定义等1土结构性及其定量化参数研究的新途径

耦合变化过程中损伤与愈合的发展和动态变化。

上述土结构性的指标,即综合结构势m p ,可以用常规的压缩试验方法确定,直接、明了、简单、易行,不仅具有用简单方法解决复杂问题的优越性,而且对土结构在诸因素变化下具有良好的灵敏性与广阔的适用性。

4 土结构性参数合理性、灵敏性与稳定

性的试验检验

上述基本思路的正确性需要通过具体试验成果来检验。因此为了克服采取大量原状土的困难以及原状土结构上不均匀性的影响,笔者发展了一种人工结构性土试样制备的新方法。它可以控制作为土结构性的几何特征和力学特征。结构的联结由在土颗粒中掺入一定份量的胶结剂(如水泥,石膏等)来实现。结构的排列由在土颗粒中和入一定量和一定粒度的冰粒来实现。各种不同联结和排列的人工结构制备样均可以控制在相同的湿度和密度下,从而比较各试样不同结构性的影响。只要在低温实验室进行仔细的操作,完全可以制备具有相同湿密状态和不同结构性的多个试样。图1示出了两次平行制备样的压缩曲线,它们的一致性充分说明了制备的人工结构性样可以达到的稳

定性。

图1 人工结构性土平行制备样压缩曲线

Fig.1 Compression tests on two arti ficial structural soil samples

prepared repeatedly

试验结果表明:

a )如控制干重度12kN/m 3,含水量5%的条件,制备4个具有不同结构性的试样,其中冰粒掺入量均为10%,而水泥的掺入量分别为0.85%,1.7%,2.55%和3.4%,则所得的4条压缩曲线如图2所示。第一组人工制备原状样及对应饱和样和重塑样的压缩曲线,示于图3。据此作出的结构性参数曲线(m p -p 曲线)如图4所示。这条曲线表明,土的结构性参数在压力未

达到结构强度(峰值)以前,压力的增长使土初始结构

性因土颗粒适当的调整压密而有所增大;之后,压力增长引起的结构性破坏,使结构性参数明显降低,且降低的速率逐渐减小。这表明土的结构性由破坏导致的不稳定性,在初期较大,有突变现象,随后的压密变形,使结构性由不稳定性又逐渐趋于稳定。

类似的结构性参数曲线也可以对水泥掺入量1.7%,2.55%和3.4%的其他试样作出,如图5所示。各组曲线的特征值如表1所示。由表1可见,水泥掺入量的增大,使结构性参数的峰值增大,峰值对应的压力(结构强度)增大。这既显示出良好的合理性,又显示出相当的灵敏性。

图2 不同制备结构性土的压缩性曲线

Fi g.2 The compression curves of di fferent arti ficial structural

soil samples

图3 人工结构性原状土的压缩曲线Fig.3 Compression curves of an artificial soil

图4 图3中人工结构性土的结构性参数曲线 Fi g.4 Structure parameter curve of the artificial structural soil in

Fig.3

654

岩 土 工 程 学 报 1999年

图5 不同人工结构性土的结构参数曲线

Fig.5 Structure parameter curve of the different structural artificial

soils

表1 不同人工结构性土结构性参数曲线的特征参数 Table 1 The parameters of structure parameter curves for artificial

structural soils

土样中水泥的含量(反映土的结构强度)

/%

结构性参数的峰值结构性参数出现峰值所需要的压力

/kPa

0.85 5.650.51.7 6.88 1.02.559.27 1.63.4

12.73

2.0

b )图6和图7分别给出了相同水泥含量(1.7%)

的试样,改变含水量(5%,10%)和干重度(12kN/m 3和13kN/m 3)时所得的试验结果。可以看出,结构性参数曲线对含水量和干重度的变化,同样显示了合理性和灵敏性。

为了检验建议结构性参数的这种合理性和灵敏

性,作者也对兰州原状土(C d =12.75kN/m 3

,w =5%和10%)、山东潍坊原状土(C d =13.7kN/m 3,w =20.43%)、标准砂(C d =14.2kN/m 3,16kN/m 3,w

=8%)和击实土(C d =17.4kN/m 3

,w =16.5%)进行了试验和分析。尽管土类不同,湿密状态不同,但都得到了同样的结论(限于篇幅,不再一一示出),只是对于

C d =12.75kN/m 3

、w =10%的兰州原状土和C d =14.2

kN/m 3

、w =8%的标准砂,因其初始的结构强度低于第一级荷载,其结构性参数未出现峰值。

c )如果对人工制备的4种试样所得的4条原状土压缩曲线(图2)用所对应的结构性参数m p 作归一化处理,即作出各原状样的S o m p -p 曲线(图8),则可以看出,原来分布在很大范围内的4条线,经过转换后,均分布在一个狭窄的带内,基本上可以用一条曲线来表示,即考虑了结构性的影响后,会得到基本归一的结果。这又一次说明了笔者所建议结构性参数m p 的合

理性、灵敏性和稳定性。

图6 不同含水量的人工土的结构性参数曲线Fig.6 Structure parameter curve of the arti ficial soils withdifferen t

water content

图7 不同干密度的人工结构性土的结构性参数曲线Fig.7 Structure parameter curves of the arti ficial soils with di ffer -ent dry density

图8 结构性参数对不同初始结构强度人工土压缩变形的

归一化曲线

Fig.8 Normalized curve of the compressive s train of soils wi th dif -ferent initial strength by using the structure parameter

5 结 论

(1)将土结构特性定量地引入土变形强度规律的研究是当代土力学研究的核心问题。目前已经存在着多种土结构性定量化参数研究的途径。但如果从土力

学研究的根本目的出发,则定量揭示土结构性及其变化的力学效果要比定性显示土结构性的形象特征或从个别侧面定量描述土结构性的差异更为重要。因此,

655

第6期谢定义等1土结构性及其定量化参数研究的新途径

一切方法的评价均应以其能否使结构性的影响在总体定量,以及这种定量是否能与土的变形强度特性变化规律密切联系为标准。

(2)土结构性的定量化研究必须对影响土结构性状态以及影响土结构性变化的各种因素作出全面分析和合理反映。对于土的物理组成及其集合、排列与联结等内在特性及荷载、浸水、扰动甚至温度等变化时土结构性发生损伤与愈合的动态规律都应该尽可能地予以反映。因此,土结构性的定量化参数即综合结构势,必须能全面反映土结构性在其联结和排列两个方面的特征,能反映在荷载作用下结构性动态变化的特性,在结构可稳性和结构可变性的整体上考察结构性强弱,能反映土力学中土结构性变化对土性质影响的各类特征(灵敏性、湿陷性、膨胀性和液化性),也能反映作为土结构性诸多要素影响的综合特征。

(3)走土力学的道路,使土结构性发生破坏(如扰动、加水、加荷等),让土的结构势充分释放出来,测定其结构性破坏的难易程度(反映结构可稳性)和破坏后的变形程度(反映结构可变性),从中寻求结构破坏的特性和大小与结构性演变的特性规律,是发现和寻求土结构性定量化参数的有效途径。

(4)笔者发展的人工结构性土试样的制备方法,即在土颗粒中掺入胶结剂以控制胶结特性,掺入冰粒(不同粒度、不同数量)以控制排列特性(空隙特性),制备不同密度、不同粒度、不同尺寸和形状试样的方法是可行的。这就大大地方便了研究试验,免除了采取原状样的困难及原状样不均匀性的影响。

(5)笔者以原状土、原状饱和土和扰动重塑土的3条压缩曲线为基础所建议的结构性参数,即综合结构势m p能够较全面地体现前述各结论的基本思想。而且,对多种土类,不同湿密状态和不同成样方法的土试样所作的试验和分析充分表明了这个结构性指标的合理性、灵敏性和稳定性。

(6)笔者建议的土结构性指标,将土力学研究的继承性和创造性巧妙地结合起来,具有简单、明确、可靠、易测等优点,走出了一条用简明方法解决复杂问题的新路子,具有进一步研究的吸引力。

参考文献

1胡瑞林,李向全等.粘性土微结构定量模型及其工程地质特征研究,北京:地质出版社,1995.3

2沈珠江.土体结构性的数学模型)))21世纪土力学的核心问题.岩土工程学报,1996,18(1):95~97

3施斌.粘土击实过程中微观结构的定量评价.岩土工程学报,1996,18(4):57~62

4高国瑞.黄土湿陷结构分类与湿陷性.中国科学,1980(12)

5Yon g R N,Sheeran D E.Fabric unit interaction and soil behavior.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Soil Structure,1973 6Krupt N P,et al.Micromechanial defini tion of the strain tensor for granular meterials.Journal of Applied Mechancs,1996,118:711

7沈珠江.广义吸力和非饱和土的统一变形理论.岩土工程学报,1996,18(2):1~9

8苗天德,王正贵.考虑微结构失稳的湿陷性和黄土变形机理.中国科学(B),1990(1)

9张诚厚.两种结构性粘土的土工性质.水利水运科学研究, 1983(4)

第五届全国/桩基工程技术0学术交流会

第一号通知(征文通知)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及基础工程学会桩基学术委员会与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地基基础委员会桩与深基础分委员会拟定2000下半年(会议地点另定)召开第五届联合年会。年会议题为/桩基施工与监理技术0,主要内容包括桩基施工工法、新工艺、特有技术、施工及监测设备等。现开始征集本届年会论文,论文主要包含如下几个方面内容:

(1)桩基施工工法及工程应用;

(2)桩基施工新工艺及工程应用;

(3)特殊地基桩基施工特有技术;

(4)桩基施工设备特性介绍及工程应用;

(5)桩基施工监测设备介绍及工程应用;

(6)监理:1监理对提高桩基质量和施工技术水平的经验

总结;o桩基施工监理方法、手段及施工监理应注意的问题。

应征论文可用手写稿或打印稿(打印格式不限),字数一般不超过8000字,要求文字及图表清晰,可供出版社编排。

征文一式三份,于2000年3月30日前寄:北京市北三环东路30号(100013)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地基所李大展收论文经编委会审查合格后将及时通知作者。联系电话: (010)84272233-2585(或2859)或(010)84286190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及基础工程学会桩基学术委员会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地基基础委员会桩与深基础分委员会

656岩土工程学报1999年

多层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文献综述

多层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 1.前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建筑物越来越普遍.由于钢筋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相比较具有承载力大、结构自重轻、抗震性能好、建造的工业化程度高等优点;与钢结构相比又具有造价低、材料来源广泛、耐火性好、结构刚度大、使用维修费用低等优点。因此,在我国钢筋混凝土结构是多层框架最常用的结构型式。近年来,世界各地的钢筋混凝土多层框架结构的发展很快,应用很多。 一般框架结构是由楼板、梁、柱及基础4种承重构件组成的,由主梁、柱与基础构成平面框架,各平面框架再由连续梁连接起来而形成的空间结构体系。文献[1]认为,在合理的高度和层数的情况下,框架结构能够提供较大的建筑空间,其平面布置比较的灵活,可适合多种工艺与使用功能的要求。 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可以分为四个阶段:一是方案设计,二是结构分析,三是构件设计,四是绘施工图。结构分析和构件设计是结构设计中的计算阶段,在现代,已由电子计算机承担这一工作,常采用PKPM建模计算。但是,结构的计算并不能代替结构的设计。文献[2]中认为:良好的结构设计的重要前提,应该是合理组织与综合解决结构的传力系统、传力方式,良好的结构方案是良好结构设计的重要前提。2.关于框架结构设计文献回顾 2.1框架结构的优缺点 框架结构体系是由横梁与柱子连接而成.梁柱连接处(称为节点)一般为刚性连接,有时为便于施工和其他构造要求,也可以将部分节点做成铰接或者半铰接.柱支座一般为固定支座,必要时也可以设计成铰支座.框架结构可以分为现浇整体式,装配式,现浇装配式. 文献[3]中提到:框架结构的布置灵活,容易满足建筑功能和生工艺的多种要求.同时,经过合理设计,框架结构可以具有较好的延性和抗震性能.但是,框架结构承受水平力(如风荷载和水平地震作用)的能力较小.当层树较多或水平力较大时,水平位移较大,在强烈地震作用下往往由于变形过大而引起非结构构件(如填充墙)的破坏.因此,为了满足承载力和侧向刚度的要求,柱子的截面往往较大,既耗费建筑材料,又减少使用面积.这就使框架结构的建筑高度受到一定的限制.目前,框架结构一般用于多层建筑和不考虑抗震设防,层数较少的的高层建筑(比如,层数为10层或高度为30米以下) 2.3框架结构的布置 多层框架结构的平面布置形式非常的灵活,文献[4]中将框架结构按照承重方式的不同分为以下三类:(1)横向框架承重方案,以框架横梁作为楼盖的主梁,楼面荷载主要由横向框架承担.由于横向框架数往往较少,主梁沿横向布置有利于增强房屋的横向刚度.同时,主梁沿横向布置还有利于建筑物的通风和采光.但由于主梁截面尺寸较大,当房屋需要大空间时,净空较小,且不利于布置纵向管道. (2)纵向框架承重方案以框架纵梁作为楼盖的主梁,楼面荷载由框架纵梁承担.由于横梁截面尺寸较小,有

文献综述写作常用的句型结构

文献综述写作常用的句型结构 一、文献综述特征 1. 一般字数控制在 4000-6000 字左右,大约 8-15 页; 2. 以评述为主,不可罗列文献; 3. 基本格式通常包括题目、作者、摘要、关键词、前言、正文、结语和参考文献等几个部分; 4. 中文参考 15-20 篇,英文参考 20 篇左右,文献要新,50%-80%最好为 3 年内的文献。 5. 如果文献综述是为开题报告作准备,整篇文章建议为漏斗状结构,即“有什么研究进展,问题是什么,怎么找方向”。 二按照文献综述的结构顺序分析常用句型 1 题目 1.1 如果文章为结果论文标题格式 a) Effect of (因素) on(观测项目)in(研究对象)Progress b)(观测对象)in (研究对象) Progress c)无固定格式 1.2 如果文章为方法论文标题格式 d)Methods for … Progress 2 摘要常用句型归纳了…研究中的关键问题指出了…及其…研究的主要进展讨论了…的类型、影响因素、过程机理和描述方法在此基础上,对…规律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3 关键词略 4 前言 4.1 内容:问题的历史、现状和发展动态,有关概念和定义,选择这一专题的目的和动机、应用价值和实践意义。 4.2 常用句式…是…的重要研究内容过去研究主要集中在… (深度上)… (广度上)… (有争论的问题)… 鉴于…的工作将对今后…研究意义以及…的现实应用意义作者就…的关键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综述 5 正文 5.1 综述材料来源广泛,因此段落结构格式非常重要,举例如下表;第一句第二 句第三句第四句第五句第六句主题句陈述理论 1 研究支持 1 陈述理论 2 研究支持 2 略主题句研究支持 1 研究支持 2 研究支持 3 略例外情况研究意义主题句研究支持 1 说明理论 1 略主题句 5.2 纵横结合式写法写历史背景采用纵式写法,围绕某一专题,按时间先后顺序或专题本身发展层次,对其历史演变、目前状况、趋向预测作纵向描述;写目前状况采用横式写法,对某一专题在国际和国内的各个方面,如各派观点、各家之言、各种方法、各自成就等加以描述和比较。通过横向对比,既可以分辨出各种观点、见解、方法、成果的优劣利弊,又可以看出国际水平、国内水平和本单位水平,从而找到了差距。 5.3 相关研究不必您身边的论文好秘书:您的原始资料与构思,我按您的意思整理成优秀论文论著,并安排出版发表,扣1550116010 、766085044自信我会是您人生路上不可或缺的论文好秘书全部列举,每一个主题举 2-5 个有代表意义的研究。 5.3 常用句式了解…的成因及其影响因素对认识…有重要的意义…的特征可用…来描述,其中常用的有… 由于…受…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所以研究者通过…来描述各因素对…的影响影响…的因素很多,下面就…进行论述…不仅取决于…,而且受到…的制约…与…有关…是…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对…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研究表明… 产生…的原因有… 6 结语一般为展望结

概念性规划结构框架

1.项目概述 2.现状概况与分析 2.1.相关规划衔接 3.规划目标与策划 3.1.案例分析(可放前,也可放后,结合案例的内容选择) 3.2.发展条件分析(核心议题) ?禀赋要素分析(优势,整合) ?创新要素分析 ?项目特征 ?发展诉求 ?发展模式 3.3.设计目标 河南省层面 三门峡层面 张湾层面 3.4.功能构成 3.5.发展定位 3.6.发展规模 3.7.(规划重点) 3.8.发展策略 区域策略——区域协同,空间整合,共塑城市发展新核心 土地使用策略——高效紧缩,有机聚合,多元化组团发展 生态发展策略——融合连通生态走廊,构建大山大水新格局 文化融合策略

4.概念规划 4.1.规划理念 4.2.方案构思 4.3.规划结构 4.4.土地使用规划 4.5.设计概念 4.6.空间形态 4.7.规划策略(城市设计特征) 空间协同策略 功能布局策略 道路交通策略 绿化景观策略(海绵城市)开放空间与景观系统规划公共设施策略 开发建设策略——创新开发模式,合理利用土地 风貌分区策略 市政支撑策略(海绵城市)(实施措施与意见)

5.城市设计 5.1.总体城市设计 5.1.1.城市设计目标 5.1.2.总体城市设计框架 5.1.3.鸟瞰图 5.2.风貌控制引导(风格色彩) 5.3.重点区域设计意向 5.3.1.市场开发分析 5.3.2.建筑设计意向(风格,色彩) 5.4.节点设计 6.规划实施管控 6.1.建设开发控制 6.1.1.整体开发控制(开发强度、建筑高度)6.1.2.开发要素控制(退界、控规指标控制)6.1.3.建设用地兼容性 6.1.4.地块建设指标(控制性和引导性)6.2.城市设计准则 城市道路设计准则 开放空间设计准则 建筑设计准则 广告标识与照明设计准则 街道设施与家具设施准则

框架结构文献综述

浅谈我国多层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1.前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建筑物越来越普遍.由于钢筋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相比较具有承 载力大、结构自重轻、抗震性能好、建造的工业化程度高等优点;与钢结构相比又具有造价低、材料来源广泛、耐火性好、结构刚度大、使用维修费用低等优点。因此,在我国钢筋混凝土结构是多层框架最常用的结构型式。近年来,世界各地的钢筋混凝土多层框架结构的发展很快,应用很多。 一般框架结构是由楼板、梁、柱及基础4种承重构件组成的,由主梁、柱与基础构成平面框架,各平面框架再由连续梁连接起来而形成的空间结构体系。文献[1]认为,在合理的高度和层数的情况下,框架结构能够提供较大的建筑空间,其平面布置比较的灵活,可适合多种工艺与使用功能的要求。 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可以分为四个阶段:一是方案设计,二是结构分析,三是构件设计,四是绘施工图。结构分析和构件设计是结构设计中的计算阶段,在现代,已由电子计算机承担这一工作,常采用PKPM建模计算。但是,结构的计算并不能代替结构的设计。文献[2]中认为:良好的结构设计的重要前提,应该是合理组织与综合解决结构的传力系统、传力方式,良好的结构方案是良好结构设计的重要前提。 2.关于框架结构设计文献回顾 2.1框架结构的优缺点 框架结构体系是由横梁与柱子连接而成.梁柱连接处(称为节点)一般为刚性连接,有时为便于施工和其他构 造要求,也可以将部分节点做成铰接或者半铰接.柱支座一般为固定支座,必要时也可以设计成铰支座.框架结构可以分为现浇整体式,装配式,现浇装配式. 文献[3]中提到:框架结构的布置灵活,容易满足建筑功能和生工艺的多种要求.同时,经过合理设计,框架结构 可以具有较好的延性和抗震性能.但是,框架结构承受水平力(如风荷载和水平地震作用)的能力较小.当层树 较多或水平力较大时,水平位移较大,在强烈地震作用下往往由于变形过大而引起非结构构件(如填充墙)的 破坏.因此,为了满足承载力和侧向刚度的要求,柱子的截面往往较大,既耗费建筑材料,又减少使用面积.这就 使框架结构的建筑高度受到一定的限制.目前,框架结构一般用于多层建筑和不考虑抗震设防,层数较少的的高层建筑(比如,层数为10层或高度为30米以下) 2.3框架结构的布置 多层框架结构的平面布置形式非常的灵活,文献[4]中将框架结构按照承重方式的不同分为以下三类:(1)横向框架承重方案,以框架横梁作为楼盖的主梁,楼面荷载主要由横向框架承担.由于横向框架数往往较少,主梁沿横向布置有利于增强房屋的横向刚度.同时,主梁沿横向布置还有利于建筑物的通风和采光.但由于主梁截面尺寸较大,当房屋需要大空间时,净空较小,且不利于布置纵向管道.

土木工程毕业设计文献综述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文献综述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1.前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进步、建筑要求的提升,钢筋混凝土结构在建筑行业得到了迅速发展。随着建筑造型和建筑功能要求日趋多样化,无论是工业建筑还是民用建筑,在结构设计中遇到的各种难题日益增多,钢筋混凝土结构以其界面高度小自重轻,刚度大,承载能力强、延性好好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各国工程中,特别是桥梁结构、高层建筑及大跨度结构等领域,已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框架结构具有建筑平面布置灵活、自重轻等优点,可以形成较大的使用空间,易于满足多功能的使用要求,因此,框架结构在结构设计中应用甚广。为了增强结构的抗震能力,框架结构在设计时应遵循以下原则:“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强节点强锚固”。 2.现行主要研究 2.1预应力装配框架结构 后浇整体节点与现浇节点具有相同的抗震能力;钢纤维混凝土对减少节点区箍筋用量有益,但对节点强度、延性和耗能的提高作用不明显。与现浇混凝土节点相比,预应力装配节点在大变形后强度和刚度的衰减及残余变形都小;节点恢复能力强;预制混凝土无粘结预应力拼接节点耗能较小,损伤、强度损失和残余变形也较小。装配节点力学性能受具体构造影响很大,过去进行的研究也较少,一般说,焊接节点整体性好,强度、耗能、延性等方面均可达到现浇节点水平;螺栓连接节点刚度弱,变形能力大,整体性较差。因此,这一类节点连接如应用于抗震区,需做专门抗震设计。 2.2地震破坏 钢筋混凝土在地震破坏过程中瞬态震动周期逐步延长,地震动的低频成分是加剧结构破坏的主要因素,峰值和持时也是非常重要的原因。瞬态振型的变化与结构的破坏部位直接相关。结构破坏过程中,瞬态振型参与系数变化不大。结构瞬态振动周期

文献综述的基本结构

文献综述写作结构加句型 一文献综述特征 1.一般字数控制在4000-6000字左右,大约8-15页; 2.以评述为主,不可罗列文献; 3.基本格式通常包括题目、作者、摘要、关键词、前言、正文、结语和参考文献等几个部分; 4.中文参考15-20篇,英文参考20篇左右,文献要新,50%-80%最好为3年内的文献。 5.如果文献综述是为开题报告作准备,整篇文章建议为漏斗状结构,即“有什么研究进展,问题是什么,怎么找方向”。 二按照文献综述的结构顺序分析常用句型 1 题目 1.1 如果文章为结果论文 标题格式 a) Effect of (因素) on(观测项目)in(研究对象)Progress b)(观测对象)in (研究对象) Progress c)无固定格式 1.2 如果文章为方法论文 标题格式 d) Methods for … Progress 2 摘要常用句型 归纳了…研究中的关键问题 指出了…及其…研究的主要进展 讨论了…的类型、影响因素、过程机理和描述方法 在此基础上,对…规律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3 关键词 略 4 前言 4.1 内容: 问题的历史、现状和发展动态,有关概念和定义, 选择这一专题的目的和动机、应用价值和实践意义。 4.2 常用句式 …是…的重要研究内容 过去研究主要集中在… (深度上)… (广度上)… (有争论的问题)… 鉴于…的工作将对今后…研究意义以及…的现实应用意义 作者就…的关键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综述 5 正文 5.1 综述材料来源广泛,因此段落结构格式非常重要,举例如下表; 第一句第二句第三句第四句第五句第六句 主题句陈述理论1 研究支持1 陈述理论2 研究支持2 略 主题句研究支持1 研究支持2 研究支持3 略例外情况 研究意义主题句研究支持1 说明理论1 略主题句 5.2 纵横结合式写法 写历史背景采用纵式写法,围绕某一专题,按时间先后顺序或专题本身发展层次,对其历史演变、目前状况、趋向预测作纵向描述;

关于土体抗剪强度的文献综述

关于土体抗剪强度的文献综述 中国民航大学程瑞瑞090741102 摘要:土的抗剪强度是指土体抵抗剪切破坏的极限能力,是土的重要力学指标之一,在计算地基承载力、评价地基稳定性时都要用到土的抗剪强度指标。正确测定土的抗剪强度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强度理论经过近几十年的发展,基本形成了完善的体系。本文介绍了抗剪强度的意义、发展、应用等内容,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抗剪强度、强度理论、抗剪实验、影响因素 一、土体抗剪强度在工程建设领域应用的意义 土的抗剪强度是指土体对于外荷载所产生的剪应力的极限抵抗能力,作为土力学指标的重要一项,其物理意义是由土体颗粒间的内摩阻力以及胶结物与水膜分子引力所造成的粘聚力构成。对于非粘性土来说,其抗剪强度主要是来自土粒间的内摩擦力,包括由于土颗粒粗糙产生的表面摩擦力以及粗颗粒之间互相嵌挤联锁作用。对于粘性土,其抗剪强度主要来自内摩擦力外以及土颗粒之间的电分子吸引力以及土中胶结物质对土粒的胶结作用所产生的内聚力。土体的抗剪强度主要涉及到建筑工程中地基承载力、挡土墙土压力以及土坡稳定等,正确的测定分析土体的抗剪强度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 对于建筑工程的地基而言,其所产生的压力对于土体是局部荷载,局部荷载导致荷载导致土体产生压缩,荷载边缘内外的土粒就会发生竖向的滑动,从而产生剪应力。当荷载大到一定程度时,荷载边缘土中的剪应力首先达到土的抗剪强度,产生小范围的塑性变形区,当荷载达到一定程度后,就会形成连续塑性变形的滑动面,从而地基失去稳定性而破坏,因此必须深入的研究土体抗剪强度指标,以确保工程建设的安全稳定[1]。 二、土体抗剪强度的理论 1、早期强度理论的发展[1] (1)库仑公式。库伦通过试验将土的抗剪强度指标概括为滑动面上的法向总应力的函数,公式如下所示: 对于无粘性土,其抗剪强度为:τf =σ?tanΦ; 对于粘性土,其抗剪强度为:τf =C+σ?tanΦ;(1) 式中:τf —土的抗剪强度; σ—剪切面的法向压力;

结构工艺性的概念

结构工艺性概念 任何零件、部件或整个产品的结构设计都是根据其用途和使用要求来设计的,但是结构方面是否完善合理,很大程度上还是看这种结构能否满足工艺方面的要求。如果所设计的产品结构没有考虑到工艺方面的要求,就会在生产过程中降低生产率、延长生产周期、提高产品成本,使产品在市场上失去竞争能力。因此,产品的结构工艺性的问题在结构设计中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结构工艺性的意义:在满足产品使用要求的前提下,所拟定的结构以及所规定的技术要求必须能适应现代制造工艺水平,使生产过程便于实现并能保证其经济性。 所谓产品结构工艺性就是指设计的产品结构在具体生产条件下便于制造,能够采用最有效的工艺方法。也就是说,如果所设计产品结构的工艺性好,则便于应用先进的、生产率高的工艺过程和工艺方法,使产品的制造也是最经济的。此外,产品结构工艺性也可以认为零件(或部件)在加工或装配时的方便程度和经济程度。因此,结构工艺性可分为零件结构的工艺性和装配的工艺性。 产品的结构工艺性与生产批量有关,满足大量生产的结构工艺性,不一定能满足单件和小批量生产。另外,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制造工艺的不断进步,结构工艺性的具体内容也是不断变化的。因此,企图定量地来评定结构工艺性,通过一些技术经济指标的计算来进行判断,虽然可能(比如:使用计算机),但还不是完善的。下面主要是定性地说明评定结构工艺性的一些基本原则,也是工艺人员对结构工艺性进行分析的依据。 对整个来说,结构工艺性需从以下几方面来考虑: 1)零件总数,虽然零件的复杂程度可能差别很大,但一般来说,组成产品的零件总数愈少,特别是不同名称的零件数目愈少则结构的工艺性愈好。另外,在一定零件总数中利用生产上已经掌握的零件和组合件的数目愈多(即设计的产品结构具有继承性),或是标准的、

文献综述结构与参考文献书写格式

一、撰写文献综述结构 (一)摘要、关键词 (二)正文 (1)正文结构: 前言主题结语三部分 前言或简介:包括问题的提出,背景,动机等; 主题: 参考文献的由来及主要观点及主要技术路线等;各种观点的评价及技术发展趋势; 结语: 值得关注的热点问题或目前本领域的空白;; (三)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格式:格式与期刊文献引用一致!! 总之,毕业设计的文献综述应找准,找全与毕业设计题目相关的文献,并对文献中的观点\方法\原理\材料\器件进行归纳总结并形成文字材料即可,不要写成说明书!!! 二、参考文献书写格式: 各类参考文献条目的著录格式及示例如下: a. 普通图书(包括教材等)、会议论文集、资料汇编、学位论文、报告(包括科研报告、技术报告、调查报告、考察报告等)、参考工具书(包括手册、百科全书、字典、图集等) [序号]主要责任者.题名:其他题名信息(任选)[文献类型标志].其他责任者(任选).版本项(任选).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当整体引用时不注). [1] 戴龙基,蔡蓉华.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M].4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79-80. [2]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Library Association and https://www.doczj.com/doc/db15735643.html,s of Persons:national usages for entry in catalogues [M].3rd ed. London:IFLA International Office for UBC,1997. [3] 辛希孟.信息技术与信息服务国际研讨会论文集:A集[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4] 张筑生.微分半动力系统的不变集[D].北京:北京大学数学系数学研究所,1983. [5] 冯西桥.核反应堆压力管道与压力容器的LBB分析[R].北京: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1997. [6] U.S. Departement of transportation Federal Highway Administration.Guidelines for handling excavated acid-producing materials,PB 91-194001[R].Springfield:U.S.Department of Commerce National Information Service,1990.

框架结构的文献综述

【内容摘要】:框架结构是由梁和柱组成承重体系的结构。主梁、柱和基础构成平面框架,各平 面框架再由联系梁连接起来而形成框架体系。随着建筑业的发展,目前多层和高层建筑逐渐增多。 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充分利用其使用空间,满足了使用者在使用上的不同要求。因此,框架结构房屋越来越多的受到人们的青睐。 【关键词】:框架结构、混凝土、应力、抗震、框架梁 一、引言 框架结构是指由梁和柱刚接而成承重体系的结构,即由梁和柱组成框架结构共同承受使用过程中 出现的水平荷载和竖向荷载。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是由楼板、梁、柱及基础四种承重构件组成的。 由主梁、柱与基础构成平面框架,各平面框架再由 连续梁连接起来形成空间结构体系。 该结构形式,可形成较大的内部空间,能灵活的布置建筑平面,并具有传力明确、延性、抗震 性和整体性好的优点,因此,无论是在工业建筑还是民用建筑中,框架结构都是一种常用的结构 形式。 二、主题部分 1.框架结构的概念 框架结构是指由梁和柱以钢筋相连接而成,构成承重体系的结构,即由梁和柱组成框架共同抵抗使用 过程中出现的水平荷载和竖向荷载。框架结构的房屋墙体不承重,仅起到围护和分隔作用, 一般用预制的加气混凝土、膨胀珍珠岩、空心砖或多孔砖、浮石、蛭石、陶粒等轻质板材砌筑或 装配而成。 框架结构又称构架式结构。房屋的框架按跨数分有单跨、多跨;按层数分有单层、多层;按立面 构成分为对称、不对称;按所用材料分为钢框架、混凝土框架、胶合木结构框架或钢与钢筋混凝土混合 框架等。其中最常用的是混凝土框架(现浇整体式、装配式、装配整体式,也可根据需要 施加预应力,主要是对梁或板)、钢框架。装配式、装配整体式混凝土框架和钢框架适合大规模 工业化施工,效率较高,工程质量较好。 2.框架结构的优缺点 (1)框架结构的主要优点: 空间分隔灵活,自重轻,有利于抗震,节省材料;具有可以较灵活地配合建筑平面布置的优点, 利于安排需要较大空间的建筑结构;框架结构的梁、柱构件易于标准化、定型化,便于采用装配 整体式结构,以缩短施工工期;采用现浇混凝土框架时,结构的整体性、刚度较好,设计处理好 也能达到较好的抗震效果,而且可以把梁或柱浇注成各种需要的截面形状。 (2)框架结构的缺点为:

土木工程毕业设计文献综述

土木工程毕业设计文献综 述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XXXXXXXXX学院毕业论文(设计)文献综述 题目:宿舍楼 专业班级:学生姓名:学号 一、前言部分(说明写作目的,介绍有关概念、综述范围,扼要说明有关主题或争论焦点) 我选的毕业设计类型为XX市易联科技网络有限公司职工宿舍楼的设计,选用这种具有强代表性、高实用性、中下档次的宿舍楼为我设计题目,是出于三方面的考虑: 1、宿舍楼建筑是工民建中,数量较多,又非常有代表性的建筑,宿舍楼的设计中需要的知识涵盖了本校土木工程专业所有设置的学科知识。 2、低档次宿舍楼的用料比较常规,结构规整,计算比较简单而易于计算。 3、这是我第一次运用专业知识进行实际工程的设计,在知识上有许多地方还存在不足,需要进一步的学习,在实践方面又毫无实践经验。 综合以上三方面因素考虑,为了既能达到工程实际的要求,又能把自己所学的知识尽可能多的得到应用,我特意把本次宿舍楼的设计定为中小企业的实际工程。这样,只要通过努力,我相信以自己现有的能力,我一定能保质保量的完成本次毕业设计。 二、主题部分(阐明有关主题的历史背景、现状和发展方向,以及对这些问题的评述) 根据业主的相关要求,本拟建工程为想XX市易联科技网络有限公司职工宿舍楼,预设计总建筑面积为,层数为6层的框架结构宿舍楼。本工程的±标高由现场确定,基础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管桩。 我在在设计中将主要会用到先前学习过的《工程图学》、《工程CAD》、《房屋建筑学》、《土力学与基础工程》、《砼与砌体结构设计原理》、《结构抗震》、《高层建筑结构》这几门课程的知识,须完成的建筑和结构一系列的设计图纸。主要的图纸任务如下:

结构工艺性

第八章结构工艺性 第一节结构工艺性概述 机器由许多零件组成,每一零件结构设计的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加工制造难易程度及对使用性能的影响,所以通常工程技术人员在设计整机或零部件时,要从机器的使用、制造等方面全面考虑。为了评定机器结构的设计质量,通常引用“结构工艺性”概念。 如果所设计的产品(零件)根据一定的生产规模且能保证有较好的使用性能(如寿命长、效率高、安全可靠性、安装及维修方便等)前提下,能用劳动量小、高效率、材料消耗少、较低成本的方法制造出来,那我们说此“零件结构工艺性好”,或“具有结构工艺性”。 另外,如果设计的机器或零件既能保证使用要求,又可用最少的材料制造出来,我们称其为“节材性”。节材性包括三个要素:1.机器或零件重量轻。2.制造过程中产生废料少。3.特殊钢材及稀有、贵重金属用量少。 生产一台机器或一个零件的过程,一般都要经过毛坯制造、切削加工、热处理和装配等过程,所以结构工艺性是个整体概念。在进行结构设计时必须将各生产过程对零件结构工艺性的要求全面考虑,综合分析,不应顾此失彼,使在不同生产阶段都具有良好的工艺性。如不能周全的兼顾到各工种时,则应抓住主要矛盾,以求确定出较理想的方案,从而获得较好的结构工艺性。 零部件的结构工艺性与生产规模密切相关,并随着科学技术发展而变化。生产批量是影响结构工艺性的首要因素,批量大小不同,制造方法不同,结构工艺性不同。先进制造工艺与新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是促进零件结构工艺性变化的又一重要因素。如采用电解、电火花、激光、超声波等加工工艺可使一些较复杂型面、难加工材料、微孔、窄缝等的加工变的较为容易,又如精密铸、锻、精密冲压、挤压、轧制等工艺,可使毛坯精度大大提高,接近于成品。 结构工艺性基本内容包括: a.机器的系列化、通用化、标准化及合理的技术要求; b.毛坯结构工艺性; c.切削加工零件结构工艺性; d.热处理结构工艺性; e.机器结构的装配工艺性 第二节机器的“三化”及技术要求合理性 机械行业迅速发展对各种机器的质量及品种多样化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但这给设计制造和维修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及复杂化。如能使不同行业的机器、结构有一定统一性,主要零部件有通用性,多设计标准件,就可用最少的零部件品种满足各种需要,减少品种数量及规格。因此,机器品种规格系列化、零部件通用化、参数标准化可大大缩短机器设计和制造过程。 品种规格系列化后采用较多通用件、标准件,减少专用件,机器零件品种减少,零部件制造批量增加;零部件通用化后,不同型号的机器有可能采用相同零部件,既可扩大制造批量,又有利于组织专门化生产,采用先进设备和工艺,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对易损件通用化、紧固件标准化,使维修配件、零件品种减少,方便了维修。因此,在设计机器时

文献综述写作结构加句型(总结实用篇)

文献综述写作结构加句型(总结实用篇) 一文献综述特征 1.一般字数控制在4000-6000字左右,大约8-15页; 2.以评述为主,不可罗列文献; 3.基本格式通常包括题目、作者、摘要、关键词、前言、正文、结语和参考文献等几个部分; 4.中文参考15-20篇,英文参考20篇左右,文献要新,50%-80%最好为3年内的文献。 5.如果文献综述是为开题报告作准备,整篇文章建议为漏斗状结构,即“有什么研究进展,问题是什么,怎么找方向”。 二按照文献综述的结构顺序分析常用句型 1 题目 1.1 如果文章为结果论文 标题格式a)Effect of (因素)on(观测项目)in(研究对象)Progress b)(观测对象)in (研究对象)Progress c)无固定格式 1.2 如果文章为方法论文 标题格式d)Methods for …Progress 2 摘要常用句型 归纳了…研究中的关键问题 指出了…及其…研究的主要进展 讨论了…的类型、影响因素、过程机理和描述方法 在此基础上,对…规律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3 关键词 略

4 前言 4.1 内容: 问题的历史、现状和发展动态,有关概念和定义, 选择这一专题的目的和动机、应用价值和实践意义。 4.2 常用句式 …是…的重要研究内容 过去研究主要集中在… (深度上)… (广度上)… (有争论的问题)… 鉴于…的工作将对今后…研究意义以及…的现实应用意义 作者就…的关键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综述 5 正文 5.1 综述材料来源广泛,因此段落结构格式非常重要,举例如下表; 第一句第二句第三句第四句第五句第六句 主题句陈述理论1 研究支持1 陈述理论2 研究支持2 略 主题句研究支持1 研究支持2 研究支持3 略例外情况 研究意义主题句研究支持1 说明理论1 略主题句 5.2 纵横结合式写法 写历史背景采用纵式写法,围绕某一专题,按时间先后顺序或专题本身发展层次,对其历史演变、目前状况、趋向预测作纵向描述; 写目前状况采用横式写法,对某一专题在国际和国内的各个方面,如各派观点、各家之言、各种方法、各自成就等加以描述和比较。通过横向对比,既可以分辨出各种观点、见解、方法、成果的优劣利弊,又可以看出国际水平、国内水平和本单位水平,从而找到了差距。 5.3 相关研究不必全部列举,每一个主题举2-5个有代表意义的研究。 5.3 常用句式

怎么写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Literautre Review)是科研论文中重要的文体之一。它以作者对各种文献资料的整理、归纳、分析和比较为基础,就某个专题的历史背景、前人的工作、研究现状、争论的焦点及发展前景等方面进行综合、总结和评论。通过阅读文献综述,科研工作者可花费较少的时间获得较多的关于某一专题系统而具体的信息,了解其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因此,它的学术水平和价值受到特别的重视。文献综述往往被收集在专业期刊的Review栏目中,常见的有Survey, Advances, Progress, Recent Advances,Update 和Annual Re view等。 根据写作目的和内容的侧重点,文献综述大致可以分为动态性综述(developmen tal review)、成就性综述(result review)和争鸣性综述(contentious revie w)。按时间来划分,文献综述又可分为回顾性综述(retrospective review)和前瞻性综述(prospective review)。根据作者的参与情况,文献综述还可分为归纳性综述(inductive review)和评论性综述(critical review)。文献综述的分类并非绝对,在实际写作中,往往是各种类型综合在一起。一篇结构完整的文献综述应由六个部分组成:标题与作者(title and author)、摘要与关键词(abstra ct and key words)、引言(introduction)、述评(review)、结论(conclusion)和参考文献(references)。与研究论文相比,文献综述的篇章结构比较自由,但其中最为核心的部分是引言、述评和结论。下面将分别介绍这几个部分的特点及其写作方法。 2.1 引言(Introduction) 引言是文献综述正文的开始部分,主要包括两个内容:一是提出问题;二是介绍综述的范围和内容。提出问题时,作者要给出定义性解释、交代研究背景、简单介绍不同文献的看法和分歧所在并介绍该文献的写作目的;介绍该综述的范围和主要内容时,作者应使用简明扼要的语句加以概括。引言部分通常为200~300词。

框架教学楼毕业设计文献综述

框架结构教学楼设计文献综述 作者:邸**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河北秦皇岛 066004) 摘要:从抗震能力、地基基础、梁和板、构造柱、消防几个不同的方面简单介绍框架结构教学楼设计。 1、引言 毕业设计是土木工程专业学生毕业前的最后学习和综合训练的阶段,是知识深化、拓宽、教学的重要过程,是学生学习、研究和实践的全面总结,也是对学生综合素质与工程实践能力的全面检验,是实现本科培养目标的重要阶段。通过毕业设计,培养了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组织管理和社交能力,培养了独立工作的能力以及严谨、扎实的工作作风和事业心、责任感。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顺利完成所承担的建设任务奠定基础。 2、研究现状 多层及高层建筑的结构体系大致有混合结构体系、框架结构体系、剪力墙结构体系、筒体结构体系、巨型结构体系。混合结构的承重墙体随着建筑高度的增加而加厚,不仅耗费大量材料,也减少了使用面积。框架结构体系是由钢筋混凝土梁、柱节点及基础为主框架,加上楼板、填充墙、屋盖组成的结构形式。框架形成可灵活布置的建筑空间,使用较方便。但是随着建筑高度的增加,水平作用使得框架底部梁柱构件的弯矩和剪力显著增加,从而导致梁柱截面尺寸和配筋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将给建筑平面布置和空间处理带来困难,影响建筑空间的正常使用,在材料用量和造价方面也趋于不合理,因此在使用上层数受到限制。正是因为如此原因,框架结构适用于办公楼、教学楼、商场、住宅等建筑。钢筋混凝土多层框架结构作为一种常用的结构形式, 具有如下优点: (1)建筑平面布置灵活,分割方便。 (2)整体性、抗震性能好。 (3)传力路线明确。 (4)墙体采用轻质填充材料时,结构自重小。 (5)承重构件与围护构件有明确分工。 本设计是多层建筑,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本设计研究以下几个方面: 2.1抗震能力的设计 地震具有随机性、不确定性和复杂性,要准确预测建筑物所遭遇的地震的特性和参数,目前是很难做到的。而建筑物本身又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在遭受地震作用后其破坏机理和破坏过程十分复杂。且在结构分析方面,由于未能充分考虑结构的空间作用、非弹性性质、材料时效、阻尼变化等多种因素,也存在着不确定性。因此,结构工程抗震问题不能完全依赖“计算设计”解决。应立足于工程抗震基本理论及长期工程抗震经验总结的工程抗震基本概念,从“概念设计”的角度着眼于结构的总体地震反应,按照结构的破坏过程,灵活运用抗震设计准则,全面合理地解决结构设计中的基本问题,既注意总体布置上的大原则,又顾及到关键部位的细节构造,从根本上提高结构的抗震能力。 选择有利场地。造成建筑物震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场地条件是其中之一。由于场地因素引起的震害往往特别严重,而且有些情况仅仅依靠工程措施来弥补是很困难的。因此,选择工程场址时,应进行详细勘察,搞清地形、地质情况,挑选对建筑抗震有利的地段,尽可能避开对建筑抗震不利的地段,任何情况下均不得在抗震危险地段上建造可能引起人员伤亡或较大经济损失的建筑物。对建筑抗震有利的地段,一般是指位于开阔平坦地带的坚硬场地土或密实均匀中硬场地土。建造于这类场地上的建筑一般不会发生由于地基失效导致的震害,从而可从根本上减轻地震对建筑物的影响。对建筑抗震不利的地段,就地形而言,一般是指条状突出的山嘴、孤立的山包和山梁的顶部、高差较大的台地边缘、非岩质的陡坡、河岸和边坡的边缘;就场地土质而言,一般是指软弱土、易液化土、故河道、断层破碎带、暗埋塘浜沟谷或半挖半填地基等,以及在平面分布上成因、岩性、状态明显不均匀的地段。2.采用合理的建筑平立面。建筑物的动

毕业设计文献综述(土木工程)

办公楼的建筑与结构设计 满足建筑物的功能要求,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活动创造良好的环境是建筑设计的首要任务。 建筑平面是表示建筑物在水平方向房屋各部分的组合关系,从组合平面各部分面积的使用性质来分析,可分为使用部分和交通连系部分。使用部分是指主要使用活动和辅助使用的面积。交通联系部分是建筑物中各个房间之间,楼层之间和房间内外之间联系通行的面积。 早期的高层建筑功能上几乎只是单件的办公楼。在办公以外,不过附带一些辅助办公从业人员生活的所谓办公辅助商业设施。然而,现在高层办公建筑与其他功能复合化的情况很多,可与商业设施、住宅、文化设施、宾馆、车站等公共设施复合。综合大楼是指一个建筑物中同时拥有多种功能的办公楼。在这种设计中,重要的是要设定整体的概念,决定如何将不同的用途综合在一起。 决定建筑物在用地中的位置时,重点要考虑的是标准层的平面设计,同一层流线处理的整体性。必须对一层的主流线和物业管理以及服务流线进行整理。在办公楼内,除了白天人和物的出入外,还必须明确夜间和休息如等8小时工作以外的流线和进出的管理方法。 一、平面构成 办公楼的平面构成其基本形式取决于标准层的思维方式。在考虑标准层时要将以下两方面放在一起进行考虑:一是作为单一空间的办公室空间,另一是被称为核心筒的部分,它集中了如电梯间、楼梯、洗手间和设施等垂直方向重复通用的要素。在决定办公楼的空间时,除了受核心筒类型的影响外,其大致框架也受到办公室的进深尺寸,同标准模数有着密切关系的柱间隔尺寸,以及吊顶的高度的限制。 办公室的进深一般都在12~18m,因为它和标准的对称式办公室容易取得一致。在进行避难流线设计时,要尽量同日常人流设计的一致,并容易识别,以避免在发生火灾等避难疏散时造成混乱,并且为了保证避难通道在火焰和烟雾中的安全。设计要做到火灾发生时,能将过廊和楼梯间同其他部分明确分开。具有使用方式的办公楼,一般情况

文献综述写法及结构教学提纲

文献综述写法及结构

文献综述写法及结构、常用句型 文献综述的结构顺序分析常用句型 1 1.1 如果文章为结果论文:标题格式: a) Effect of(因素) on(观测项目) in(研究对象)Progress b)(观测对象)in(研究对象) Progress c)无固定格式 1.2 如果文章为方法论文:标题格式 d)Methods for … Progress 2 摘要 常用句型:归纳了…研究中的关键问题;指出了…及其…研究的主要进展;讨论了…的类型、影响因素、过程机理和描述方法;在此基础上,对…规律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3 关键词 4 前言 4.1 内容: 问题的历史、现状和发展动态,有关概念和定义,选择这一专题的目的和动机、应用价值和实践意义。 4.2 常用句式: …是…的重要研究内容;过去研究主要集中在… ;(深度上)… ;(广度上)… ;(有争论的问题)… ;祖国强大,需要我们每个人努力…;鉴于…的工作将对今后…研究意义以及…的现实应用意义;作者就…的关键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综述。 5 正文 5.1 综述材料来源广泛,因此段落结构格式非常重要,举例如下表; 第一句第二句第三句第四句第五句第六句 主题句陈述理论1 研究支持1 陈述理论2 研究支持2 略 主题句研究支持1研究支持2 研究支持3 略例外情况 研究意义主题句研究支持1 说明理论1 略主题句 5.2 纵横结合式写法

写历史背景采用纵式写法,围绕某一专题,按时间先后顺序或专题本身发展层次,对其历史演变、目前状况、趋向预测作纵向描述; 写目前状况采用横式写法,对某一专题在国际和国内的各个方面,如各派观点、各家之言、各种方法、各自成就等加以描述和比较。 通过横向对比,既可以分辨出各种观点、见解、方法、成果的优劣利弊,又可以看出国际水平、国内水平和本单位水平,从而找到了差距。 5.3 相关研究不必全部列举,每一个主题举2-5个有代表意义的研究。 5.3 常用句式: 了解…的成因及其影响因素对认识…有重要的意义;…的特征可用…来描述,其中常用的有… ;由于…受…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所以研究者通过…来描述各因素对…的影响;影响…的因素很多,下面就…进行论述;…不仅取决于…,而且受到…的制约;…与…有关;…是…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对…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研究表明… ;产生…的原因有… ; 6 结语:一般为展望结构,如果是开题报告前的文献综述,需要把想做什么阐述清楚 文献综述的写法 摘要阐述了文献综述的目的与作用,给读者提供了一个如何撰写好文献综述的概念、框架以及步骤。指出了写作文献综述一般常犯的错误,并推荐介绍了文献综述的四个基本步骤:概述(归类)、摘要、批判、建议。 文献综述在硕士、博士论文写作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是论文中的一个重要章节。文献综述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论文的成功与否。 文献综述是文献综合评述的简称,指在全面搜集、阅读大量的有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经过归纳整理、分析鉴别,对所研究的问题(学科、专题)在一定时期内已经取得的研究成果、存在问题以及新的发展趋势等进行系统、全面的叙述和评论。“综”即收集“百家”之言,综合分析整理;“述”即结合作者的观点和实践经验对文献的观点、结论进行叙述和评论。其目的并不是将可能找到的文章列出,而是要在辨别相关资料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论文来综合与评估这些资料。一个成功的文献综述,能够以其系统的分析评价和有根据的趋势预测,为新课题的确立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论证。 一、文献综述的作用与目的 文献综述要针对某个研究主题,就目前学术界的成果加以探究。文献综述旨在整合此研究主题的特定领域中已经被思考过与研究过的信息,并将此议题上的权威学者所作的努力进行系统地展现、归纳和评述。在决定论文研究题目之前,通常必须关注的几个问题是:研究所属的领域或者其它领域,对这个问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文献综述

前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建筑物越来越普遍。由于钢筋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相比较具有承载力大、结构自重轻、抗震性能好、建造的工业化程度高等优点;与钢结构相比又具有造价低、材料来源广泛、耐火性好、结构刚度大、使用维修费用低等优点。因此,在我国钢筋混凝土结构是多层框架最常用的结构型式。近年来,世界各地的钢筋混凝土多层框架结构的发展很快,应用很多。一般框架结构是由楼板、梁、柱及基础4种承重构件组成的,由主梁、柱与基础构成平面框架,各平面框架再由连续梁连接起来而形成的空间结构体系。在合理的高度和层数的情况下,框架结构能够提供较大的建筑空间,其平面布置比较的灵活,可适合多种工艺与使用功能的要求。下面介绍下框架结构的基本信息及一些常见的问题[1]。 1.文献综述正文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是由楼板、梁、柱及基础四种承重构件组成的。由主梁、柱与基础构成平面框架,各平面框架再由连续梁连接起来形成空间结构体系。高层建筑采用框架结构体系时,框架梁应纵横向布置,形成双向抗侧力构件,使之具有较强的空间整体性,以承受任意方向的侧向力。框架结构具有建筑平面布置灵活、造型活泼等优点,可以形成较大的使用空间,易于满足多功能的使用要求。在结构受力性能方面,框架结构属于柔性结构,自振周期较长,地震反应较小,经过合理的结构设计,可以具有较好的延性性能[2]。其缺点就是整体侧向刚度较小,在强烈地震作用下侧向变形较大,容易使填充墙产生裂缝,并引起建筑装修、玻璃幕墙等非结构构件的破坏。不仅地震中危及人身安全和财产损失,而且震后的修复工作和费用也很大[3]。同时当建筑层数较多或荷载较大时,要求框架柱截面尺寸较大,既减少了建筑使用面积,又会给室内办公用品或家具的布置带来不便,因此这种结构一般用于非地震区或层数较少的低烈度高层建筑。另外框架结构的承载力较低,它的受力特点类似于竖向悬臂剪切梁,楼层越高,水平位移越慢,高层框架在纵横两个方向都承受很大的水平力,这时,现浇楼面也作为梁共同工作的构件,装配整体式楼面的作用则不考虑,框架结构的墙体是填充墙,起围护和分隔作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