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违反强制性条文现象

违反强制性条文现象

违反强制性条文现象
违反强制性条文现象

关于《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执行情况专项检查的通报

(湘建科[2003]1号)

各市、州建设局(建委)、建工局、房地产局:

按照省建设厅湘建科[2002]183号文《关于开展对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执行情况进行专项检查的通知》要求,我厅在各市、州自检自查的基础上,派出2个检查组于2002年11月20日至11月28日分别对张家界、益阳、怀化、自治州四市(州)及武陵源、沅江、洪江、凤凰四县(市、区)执行《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以下简称《条文》)的情况进行了抽查。检查组听取了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条文》执行情况的工作汇报,查看了有关文件资料,实地抽查了当地施工队伍施工的在建项目及当地设计队伍设计的施工图纸,并检查了施工图审查机构贯彻执行《条文》的情况,现将检查情况通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从检查的情况来看,四市及四县(市、区)在贯彻实施《条文》方面总的情况是好的。具体表现在:

(一)贯彻实施《条文》的组织机构健全、领导重视、宣贯措施有力,贯标意识有了很大提高。各市、州(县)均成立了《条文》实施协调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制定了实施方案,通过大规模的舆论宣传,举办多层次的培训学习、知识竞赛、《条文》考试,以及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的多次《条文》实施情况专项检查,《条文》的贯彻实施及监督已全面开展,贯标意识有了很大提高,《条文》已开始为广大工程技术人员所知晓。各地对《条文》的贯彻实施普遍重视,《条文》的贯彻实施及监督已列入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重要工作之一。

(二)各地在《条文》的实施、监督方面都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一是宣传培训力度较大。普遍开展了大规模的宣传培训及《条文》知识竞赛、考试等。其中张家界市举办培训班15期,培训人员611人,益阳市培训人员1507人,购发《条文》及辅导资料1650余册,怀化市培训人员1484人,自治州培训人员1348人,印发《条文》单行本1000多套,怀化、张家界市还在全省建设系统《条文》知识抢答赛中分获第一名和第二名。二是施工图审查机构工作得力,基本上把住了施工图设计文件的《条文》执行关。各地施工图审查机构独立、公正、规范地开展工作,充分发挥了专家的作用。张家界市审查的98个项目,发现违反《条文》的项目有93个,一次合格通过率仅为5%。益阳、怀化、自治州在施工图审查中,分别发现违反《条文》的有240条、501条、200条,并责成设计单位修改后才予以通过,保证了《条文》在勘察成果、设计文件中的严格执行。三是《条文》实施的监督检查力度较大。各地均组织了多次《条文》实施情况的专项检查及结合《条文》贯彻执行情况的勘察设计质量检查、施工质量检查、施工安全检查,发现和纠正了多项违反《条文》的问题,并给予了相应的处罚,使《条文》的贯彻实施落到实处。

(三)各地在《条文》的实施、监督中都有一些好的做法和措施。益阳市施工图审查机构针对审查中经常遇到的违反《条文》的问题,定期召开设计单位有关技术人员座谈会,对常遇到的问题进行讲解、通报,促进了设计单位贯彻《条文》水平的提高。同时,把《条文》的贯彻实施情况与项目经理资质、公司资质挂钩,对严重违反《条文》的,给予黄牌警告、吊扣项目经理资质证、年检不合格等处罚,对严重违反《条文》的项目给予通报批评,并在电视台曝光。张家界市将《条文》贯彻执行情况与优质工程评定挂钩,对违反《条文》的项目,一律取消评优资格。自治州将《条文》贯彻执行情况与项目经理资质的日常管理挂钩,并制定了《湘西自治州建筑业企业项目经理违规记分办法》。同时,在《条文》执行情况检查中,对严重违反《条文》的项目和单位,除给予整改、停工等处罚外,还给予了罚款处罚,共罚款16.9万元。怀化市将《条文》的培训学习纳入到资质年检、职称晋升中,并加大培训管理力度,在全省《条文》抢答赛中取得了好成绩。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目前《条文》仅仅是初步开始被广大工程技术人员及有关人员所知晓,离真正熟练掌握和正确运用还有相当大的距离。

(二)勘察设计单位违背《条文》的现象仍然存在。从施工图审查反馈的情况看,设计人员对《条文》的熟悉掌握不够,运用与理解《条文》存在偏差。个别设计单位内部校审流于形式,一次审查通过率低。

(三)施工阶段执行《条文》的情况比设计阶段差,施工人员、监理人员的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四)勘察设计、施工中违反《条文》及规范的现象突出表现在:

1、勘察设计方面:有的工程设计总图深度达不到要求,未按城市规划确定的高程设计和摘注,有的总平面图无座标、无标高、无规划要求,甚至有的总平面图出现两套标高;施工图说明有的用语不规范,或说明内容不详,或选用标准图不准确,给施工造成困难;建筑防火有的工程未分区,有的防火分区面积超标,疏散出入口及距离有的不符合规范要求,有的建筑物违规超高;刚性防水平屋面未按规定设温度伸缩缝;公共建筑有的未进行无障碍设计,有的工程设计临街长度和临街开口长度违规;有的住宅设计使用早已禁用的预制悬挑楼梯;有的工程结构设计深度不够,如未注明结构安全等级、设计使用钢筋无符号说明、桩基无检测要求、桩孔中心线未标允许偏差、无最小桩长度限值、预制板间灌缝无配筋要求、无宽度限制等;有的工程结构图标注用语不规范。另外,设计单位的管理工作也存在一些问题:有的图纸未盖单位出图章及注册建筑师和结构工程师印章等等。

2、工程施工方面:进入施工现场的水泥及其它有关材料,有的未进行抽检试验就使用;砼及砂浆试块有的没有进行标准养护,有的砼搅拌未过磅计量,有的钢筋代用没有变更代用单;砼工程的支模架设计没经过计算或验算,有的违反规范要求,出现跑模、下沉等现象;有的未进行隐蔽工程验收就进行下道工序施工;砖墙拉结筋长度不够,有的砖砌体转角处留槎不符合规范要求;施工临时用电、物料提升机的安装使用、高处作业的临边防护等方面存在违规现象;有的工程仍使用木脚手架,且架设不合要求,有的特种工无证上岗。

三、今后工作的要求从这次抽查情况看,我省《条文》的实施与监督工作已开始全面展开,但离真正完全落实到位还有相当大的距离,在所检查的四市中,均有违反强制性条文的现象,个别市的个别项目中情况还比较严重,在与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检查通气会上已指出。在此要求四市对已发现违反强制性条文的情况认真整改,确保工程质量。为进一步深入贯彻实施《条文》,加大监督管理力度,对今后工作提出如下要求:

1、进一步加大《条文》的宣传培训力度。各市、州要结合2002年新版《条文》的颁布和新的设计、施工验收规范的颁布,掀起新的一轮培训学习《条文》的高潮。培训学习要因人施教,因岗施教,突出重点,讲求实效。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同志应当学习了解《条文》的基本内容,提高对落实《条文》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提高依法查处违反《条文》行为的能力;各级质量监督机构、安全监督机构、施工图审查机构的技术人员必须熟练掌握《条文》,提高工作质量和依法监督效率;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单位的主要负责人要带领工程技术人员和施工操作人员认真学习标准,熟练掌握《条文》中的技术控制要点,提高标准化意识,增强贯彻《条文》的自觉性。

2、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单位要把《条文》具体落实到企业标准化工作中去。各单位要根据《条文》,修改本单位的设计技术条件,完善施工操作工艺流程,细化监理大纲,通过将《条文》融入企业标准化工作中,增强企业技术实力和竞争力。

3、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按照建设部令第81号《实施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监督规定》的要求,将实施《条文》的监督检查纳入行政执法的内容,依法行政,加强对《条文》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督查。要建立定期检查制度和抽检制度,重点检查、督查有关单位、部门把好《条文》实施、监督的四道关口:一是审查机构对施工图设计文件的审查关,二是监理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对每道工序的签字关,三是质量安全监督机构的监督关,四是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检查、督查关。在检查、督查中,要注意积累经验,进行典型案例分析,查找落实《条文》的薄弱环节,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4、加大对违反《条文》行为的处理和处罚力度。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将《条文》的执行情况纳入到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单位资质管理和工程质量评优的考核内容,对违反《条文》的,要记入企业不良行为记录和有关人员不良行为记录,要抓住典型项目予以曝光,依照《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对责任单位和责任人予以处罚,真正树立《条文》的技术法规权威。

二○○三年元月二日

常见的违反强制性条文现象

——部分强制性条文剖析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是根据国务院《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对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实施监督的依据。强制性条文的内容,摘自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主要涉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人身健康、环境保护和其他公众利益。对于房屋建筑部分, 2000 年 4 月和 2002 年 8 月分别发布了二版强制性条文。强制性条文的内容是工程建设过程中各方必须遵守的。按照建设部第 81 号令《实施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监督规定》,违反强制性条文,除责令整改外,还要处以工程合同价款 2% 以上 4% 以下的罚款。但是,在监督检查过程中,发现大量的违反强制性条文现象。现将常见的事例收集整理,对照条文进行剖析,指出条文的真实内涵,关注重点要点,用以警示执行者,也作为条文修订者参考。

1、低窗台防护问题

《住宅设计规范》 GB50096-1999 ( 2003 年版)第 3.9.1 条规定“外窗窗台距地面、楼面的净高低于 0.90m 时,应有防护设施”。执行本条时,可作如下理解:

a. 有效防护的高度应保证净高 0.90m 。

b. 窗台和防护栏杆都是有效防护。

c. 防护的起始高度从可踏面算起。凸窗台或水平防护栏杆高度为 0.45m 以下,算作可踏面;高度为 0.45m 以上,凸窗台是防护设施的组成部分。

d. 窗外有阳台或平台时可不设防护设施。

e. 开启扇必须防护,且不易攀爬。固定扇的防护按照《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 JGJ113-2003 执行。

JGJ113-2003 第 6.3.1 条、第 6.3.2 条都是强制性条文:“安装在易于受到人体或物体碰撞部位的建筑玻璃,如落地窗、玻璃门、玻璃隔断等,应采取保护措施。保护措施应视易发生碰撞的建筑玻璃所处的具体部位不同,分别采取警示(在视线高度设醒目标志)或防碰撞设施(设置护栏)等。对于碰撞后可能发生高处人体或玻璃坠落的情况,必须采用可靠的护栏。”这二条运用于低窗台防护时可作如下理解:

a. “易于受到人体或物体碰撞”是指无意识碰撞,不涉及故意碰撞。无意识碰撞的主体应包括仅具初等思维的婴幼儿和淘气的儿童。凸窗台上的玻璃具备低等级的易于碰撞的特征。

b. 保护措施的设置应从实际出发,其目的是为了防止发生碰撞,或碰撞后防止发生高处人体或玻璃坠落。

c. 必须按照国家发改委、建设部、质检总局和工商总局联合发布的发改运行 [2003]2116 号文《建筑安全玻璃管理规定》使用安全玻璃,即钢化玻璃、夹层玻璃及由钢化玻璃或夹层玻璃组成的其它玻璃制品,如安全中空玻璃等。

d. 窗中的铝型材、塑钢型材可视为保护措施的一部分。

e. 护栏的做法有多种,如玻璃护栏、钢铝型材护栏、钢丝护栏等,主要从美观和安全角度考虑。

f. 顺着墙面做护栏,把凸窗台挡在外面,这种做法可称作假护栏,它往往是可以拆卸的。设置假护栏,不符合凸窗台的设计意图。

g. 在满足抗风压和人体冲击要求的最小厚度的基础上,增加玻璃厚度,增加部分是否能够起到护栏的作用,应根据具体情况由设计部门认定。

2、栏杆的设计问题

《住宅设计规范》 GB50096-1999 第 3.7.2 条、第 3.7.3 条、第 4.1.3 条、第 4.2.1 条及《民用建筑设计通则》JGJ37-87 第 4.2.4 条皆涉及到栏杆问题,可总结归纳如下:

a. 规定的对象是临空处的栏杆,如阳台、外廊、内天井、上人屋面及楼梯栏杆。

b. 栏杆的设计应防止儿童攀登,不得采用可踏步的水平栏杆。

c. 垂直杆件间的净距不应大于 0.11m ,按照人体学原理可防止儿童钻出。

d. 栏杆离地面或屋面 0.10m 高度内不应留空,主要为防止水和杂物直接从杆件离地面的空隙盲目排泄和坠落,影响下层或地面的安全和环境。

e. 栏杆设计应经过计算,能够承受规范规定的水平荷载。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09-2001 ,住宅、宿舍、办公楼、旅馆、医院、托儿所、幼儿园等,栏杆顶部水平荷载应取 0.5kN/m ;学校、食堂、剧场、电影院、车站、礼堂、展览馆或体育场,应取 1.0kN/m 。

g. 栏杆的高度,对低层、多层住宅不应低于 1.05m ,中高层、高层住宅不应低于 1.10m (楼梯除外)。这主要是根据人体重心稳定和心理要求,栏杆高度随建筑高度的增加而增加。栏杆的高度应以净高计算,即从可登踏面算起。

3、钢筋的强屈比和超强比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02 第 5.2.2 条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01 第 3.9.2 条作出了同样的规定,“抗震等级为一、二级的框架结构,其纵向受力钢筋采用普通钢筋时,钢筋的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应小于 1.25 ,且钢筋的屈服强度实测值与强度标准值的比值不应大于 1.3 。”本条应用时应注意如下问题:

a. 高层住宅中常用的框支剪力墙结构,其框支柱和框支梁属于本条规定的范围。

b. 强屈比不应小于 1.25 主要是为了保证纵向钢筋具有一定的延性,当构件某个部位出现塑性铰后,塑性铰处有足够的转动能力和耗能能力。

c. 超强比不应大于 1.3 主要为实现框架结构的强柱弱梁,强剪弱弯。钢筋屈服强度过高,梁的抗弯承载力过高,设计原则规定的内力调整将难以奏效。

d. 对一、二级框架结构中使用钢筋,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在核查出厂检验报告和进场复验报告时应计算实测强屈比和实测超强比,凡不符合规定的一律退场或另作它用。

4、厕浴间防水和周边素混凝土坎台

《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9-2002 第 4.10.8 条规定,厕浴间和有防水要求的建筑地面必须设置防水隔离层,楼板四周除门洞外,应做混凝土翻边,高度不应小于 120mm 。

a. 某些开发商为节省成本,毛坯房交楼时厕浴间未做防水隔离层,招致业主投诉。防水工程作为地面子分部工程的一个分项工程,监理公司应对其作专项验收,未进行验收或未通过验收的不得进入下道工序施工,更不得进入竣工验收。

b. 实际工程中,厕浴间周边混凝土坎台经常被替代,如红砖、灰砂砖或其它小型砌块,这种做法是不允许的。工程中亦有用混凝土和砂浆碎渣加水泥经二次拌和浇灌坎台,这种做法亦应禁止。规范没有对混凝土坎台质量提出要求,施工单位应按普通混凝土构件进行施工,监理单位应按普通混凝土构件的质量标准进行检验。

c. 铺涂防水材料时,应向墙面翻边,高出地面层 200 ~ 300mm ,决不能因为已做了防水翻边而不做素混凝土坎。

d. 厕浴间地面施工完毕,应作蓄水试验,蓄水深度为 20 ~ 30mm , 24h 内无渗漏为合格。

5、剪力墙和楼板凿槽埋管

结构构件施工完毕,因设计原因或房屋功能变更,在剪力墙上或楼板上凿槽埋置给水管或电管。剪力墙厚度一般200mm ,楼板厚度一般 100mm 左右,凿槽深度一般 20mm 。凿槽对结构损伤严重,建设各方对此未予重视。虽尚未发生结构倒塌或构件破坏的重大质量事故,但构件在损伤处出现裂缝已属常见。根据《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01 第 3.3.4 条和第 3.1.5 条规定,严禁擅自改动主体承重结构,当涉及主体承重结构改动时,必须由原设计单位或具备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对结构的安全性进行核验、确认。对于墙板凿槽埋管问题,按照强制性条文的精神,应作如下处理:

a. 凿槽的位置、深度、宽度应由设计院负责该项目的注册结构工程师确定。

b. 板面开槽不宜在支座附近且平行于支座。

c. 剪力墙上不宜开水平槽。

d. 埋管后填堵时应采取加强措施,如覆盖钢丝网后用高强砂浆填密实。

6、门洞上过梁施工及拆除

某剪力墙结构高层住宅,业主委托进行二次装修时,拆除门框,上部约 300mm 高的钢筋砖过梁突然掉落,砸死一人。过梁掉落后悬挂于墙体一端,说明过梁钢筋一端具有足够的锚固长度,另一端与墙体没有连接。过梁掉落砸死人虽是特例,但钢筋砖过梁施工质量不满足规范要求却常见,特别是钢筋与端部墙柱支座的锚固。

根据《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GBJ3-88 第 6.2.4 条规定,钢筋砖过梁底面砂浆层处的钢筋,其直径不应小于 5mm ,间距不大于 120mm ,钢筋伸入支座砌体内的长度不小于 240mm ,砂浆层的厚度不小于 30mm 。本条规定的钢筋伸入支座是指两边支座,应包括非砌体类支座。

上述事故尚涉及装修时的拆除问题。非承重构件原则上是可以拆除的,但必须有安全的切实可靠的施工方案。由此可以类推至整幢房屋的拆除,房屋拆除时伤人或死人事故经常发生,但目前我国尚无一部房屋拆除技术规范。城市改造中涉及大量房屋的拆除,建议有关部门尽快制订与建造相对应的一系列涉及各种结构的房屋拆除规范。

7、室内环境污染检测数量

《民用建筑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 GB50325-2001 关于民用建筑验收时室内环境污染检测有三条强制性条文。第6.0.4 条规定验收时必须检测,检测结果应符合表 6.0.4 的规定。第 6.0.18 条规定全部检测结果符合本规范规定时,可(注意:这里用的是“可”字!)判定该工程室内环境质量合格。第 6.0.20 条规定室内环境质量验收不合格,严禁投入使用。综合分析这三条强制性条文,“可”产生如下联想:

a. 规范对检测数量的规定亦有三条,即第 6.0.11 条、第 6.0.12 条和第 6.0.13 条,皆为非强制性条文,执行的严格程度不及强制性条文。

b. 第 6.0.18 条规定了工程合格标准,从字面理解,本条的含义是:⑴ 所有规定的指标应进行检测;⑵ 检测的结果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如果本条所指包括检测数量,则应该把第 6.0.11 条~第 6.0.13 条都列为强制性条文。

c. 室内环境污染物检测非全数检验,而是抽样检验。本规范没有根据抽样理论分析计算在第 6.0.11 条~第

6.0.13 条规定的检测数量下进行合格判定时产生的可靠度。因为吃不准,才用“可”字,殊不知在强制性条文中用“可”字是很不严肃的。从本条亦可看出,合格标准是非常“宽松”的。但是,与其矛盾的是,第 6.0.20 条规定室内环境质量不合格时,严禁投入使用。

d. 当检测数量不满足第 6.0.11 条~第 6.0.13 条的规定时,可判定该工程室内环境质量合格,亦可判定不合格,“可”由各有关验收人员研究商定?当验收不能判定为不合格时,是否“可”投入使用?

8、桩位偏差及其它

桩基施工完毕,验收之前,必须对桩位偏差进行测量。测量结果总是能够发现部分桩的位置偏差超过允许偏差。《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2 -2002 第 5.1.3 条和第 5.1.4 条对各种预制桩和灌注桩的桩位偏差、垂直度偏差和桩径偏差作出规定,要求每根桩的施工偏差都在规定的允许偏差范围之内。规范将允许偏差作为强制性条文,是比较少见的。当偏差超规范时,往往将实测偏差数据提交给设计单位,由设计单位复核或通过或采用补救措施,尚未发现因桩位超偏差而对该工程处以造价 2% ~ 4% 的罚款。

对第 5.1.3 条打(压)入桩的允许偏差提出二点疑问:

a. 总体来讲,承台下桩数越多,单桩桩位允许偏差越大。如桩数为 1 ~ 3 根的单桩允许偏差为 100mm ,桩数为

4 ~ 16 根的单桩允许偏差为 1/2 桩径或边长。但是对于桩数大于 16 根的单桩允许偏差,外边桩为 1/3 桩径或边长,中间桩为 1/2 桩径或边长。只有桩数大于 16 根才区分外边桩和中间桩,且对外边桩的规定比桩数小于 16 根的更加严格。条文说明没有解释原因。

b. 基础梁下的桩位允许偏差考虑了施工现场地面标高与桩顶设计标高距离的影响,其它承台下的桩未考虑此影响。

9、桩混凝土试块数量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2-2002 第 5.1.4 条规定,灌注桩每浇注 50m 3 必须有 1 组试件,小于 50m 3 的桩,每根桩必须有 1 组试件。执行中应注意如下事项:

a. 直径较小的沉管灌注桩亦必须每桩做 1 组试件。

b. 对大直径桩,下列桩长范围内可仅制作 1 组试件(未计扩大头):

c. 桩基的实体检验采用静载荷试验,钻芯、超声波或高低应变检测,故不需要做同条件养护试件。

10、实体检验

十五本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出台后,验收工作的重大变化是验收前应对工程实体进行检验。《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0-2001 第 3.0.3 条第 8 款规定,对涉及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的重要分部工程应进行抽样检测,第 5.0.4 条第 3 款规定,有关安全和功能的检测资料应完整。实体检验的项目很多,验收规范都已经列出,但有些是强制性条文,如地基处理、复合地基、桩基础的检测等,规定了检测方法和检测数量;有些没有作为强制性条文,如混凝土强度、钢筋保护层厚度、防水性能检测等。对于没有列入强制性条文的实体检验,检查验收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a. 规范规定和合同约定的检测项目应齐全,不能不测。

b. 检测的方法和数量首先应满足规范要求;如规范无要求,按合同约定;如合同没有约定,按各方协商的原则确定。

c. 承担实体检验的单位应具有相应的资质,出具正式的检测报告。

d. 实体检验报告应作为工程竣工档案技术资料的一部分。

11、外窗的气密性

根据《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JGJ 75-2003 第 4.0.11 条,居住建筑外窗的气密性要求如下:

10 层及 10 层以上,气密性等级不应低于 4 级。即在 10Pa 压力差下,每小时每米缝隙的空气渗透量不应大于1.5m 3 ,且每小时每平方米面积的空气渗透量不应大于 4.5m 3 。

9 层及 9 层以下,气密性等级不应低于 3 级。即在 10Pa 压力差下,每小时每米缝隙的空气渗透量不应大于 2.5m 3 ,且每小时每平方米面积的空气渗透量不应大于 7.5m 3 。

建筑外窗的气密性指标可通过检测确定,检测方法及对检测结果的评价可依据国家标准《建筑外窗气密性分级及其检测方法》 GB/T7107-2002 。

验收时发现,建筑外窗气密性检测数量、样品采集和对检测结果的处理存在一些问题。因规范没有作明确具体的规定,我们可通过分析门窗类产品的特点形成一个共识。一方面,门窗是典型的工厂化生产的建筑产品,各部件在车间批量加工制作,在工地现场安装施工。工厂化生产的特点是产品质量具有稳定性,包括气密性指标。另一方面,针对不同的建筑,窗的长度和宽度、扇的分隔、开启方式、玻璃种类和厚度、型材截面尺寸及密封胶所起的作用程度不同。根据以上特点,气密性指标检测可考虑按如下原则进行:

a. 一般情况下,每项建筑都应对外窗的气密性进行检测。但是,当同一厂家同时向多个建筑工地供货,各工地建筑外窗的品种、规格、尺寸和安装工艺基本相同,可将不同建筑工地的外窗作同一检验批处理。

b.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采集检验样品,原则上取最不利的规格。当不能判断最不利规格时,应采集不同规格样品进行检测。

c. 建筑外窗应在安装之前检测。当检测结果不合格,应找出问题所在,对整个检验批的外窗产品进行处理,处理后再次取样检测。

常见违反建筑电气工程强制性条文的现象及技术措施

2 关于工程建设强制性条文

工程建设强制性条文是《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实施后,作为《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的延伸和补充,是从技术的角度来保证建设工程的质量,具备某些法律的属性。工程建设强制性条文是工程建设过程中直接涉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人民健康、环境保护和其他公众利益的、必须严格执行强制性的技术规定;是参与建设活动各方执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的依据;也是政府对执行工程建设强制性情况实施监督的依据。它与其它条文的界定原则:①如不严格执行强制性条文,便会引发安全事故或隐蔽着严重的安全隐患,这种隐患有较高的概率爆发而酿成事故;②同样的诱因和性质,但事故影响面大,危害严重;③若不执行强制性条文,便会严重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功能。

《工程建设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第一版2001 年3月份由建设部组织编制,包括有条款1500 条。到2002 年进行了修订,现行的是2002 版的《工程建设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涉及107 项强制性标准,共有条文1447 条,由九篇构成。而建筑电气工程强制性条文共有49 条,其中包括《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52- 95)有3 条,《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54-95)有11 条,《10kV 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53- 94)有8条,《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57- 94)有11 条,有16 条。

3 违反建筑电气工程强制性条文的常见现象

在执行建筑电气工程强制性条文过程中,发现有如下常见现象:

3.1 利用装置外可导电部分作接地干线

违反的条文:《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54- 95)的第2.2.11条。《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 2002)的第4.1.3 条、第11.1.1 条。违反的常见形式:①利用配电柜(箱)的基底或柜(箱)体作接地干线;②利用发电机、变压器的底座作接地干线。造成的原因:发电机、变配电设备的安装工程通常是由建设单位直接分包,往往这些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监理人员也干涉不了,而发电机、变配电设备安装单位的施工人员又贪图方便直接从土建施工单位预留的接地点引出一条接地干线与底座或外壳连接后,再利用底座、外壳作为柜(箱)内接地汇流排或发电机、变压器的中性点的接地干线。

技术措施:除电气装置外可导电部分要接地外,还要直接把接地干线引到柜(箱)内接地汇流排上或发电机、变压器的中性点上作可靠的连接。

3.2 接地支线PE 线或接零( PEN) 线串联连接

违反的条文:《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 2002)的第3.1.7 条、第22.1.2 条的第3 款。

违反的常见形式:同一回路插座间连接的接地(PE)或接零(PEN)线串联连接,即是同一回路上有多个插座,从配电箱引出一条PE 线到首端插座的PE 端子上,再从该插座的PE 端子引出一条PE 线到同一回路另外一个插座的PE 端子上,一直重复到这一回路的最后一个插座。

造成的原因:主要是施工人员不了解这种串联接法危害性有多大。如果某个插座的PE 端子接触不良或接线脱落,会造成下一个插座的PE 线断路,接地线这时根本起不了保护作用。

技术措施:同一回路插座间连接的接地(PE)或接零(PEN)线严禁串联连接,应采用接线帽或焊锡等可靠的永久连接方式。

3.3 镀锌线槽、桥架及其附件和金属导管接地不符合要求

违反的条文:《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 2002)的第12.1.1 条、第13.1.1 条。

违反的常见形式:①非镀锌桥架、线槽与接地干线的连接点少于2 处(仅在桥架始端一点接地)或无一处连接点;②桥架的附件无接地;

③镀锌线槽无跨接且连接板上螺丝无防松紧装置;④金属导管接头无跨接。

造成的原因:①施工人员对接地重要性认识不够,觉得只要把线接上就可以;②贪图方便和节约成本。技术措施:①沿非镀锌桥架、线槽设置通长的接地干线,每隔一定的距离即与接地干线连接一处;②把沿桥架通长设置的接地干线焊接在桥架附件上;③镀锌线槽连接板上螺丝加上防松紧装置;④非镀锌桥架、线槽及金属导管用不少于4mm2 的铜芯软导线或铜辫带作跨接线。

3.4 镀锌钢管对口熔焊连接或套管熔焊连接

违反的条文:《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 2002)的第14.1.2 条。违反的常见形式:镀锌钢管采用对口熔焊连接,或套管熔焊连接。

造成的原因:①施工人员认为镀锌钢导管壁厚够,采用套管熔焊焊接影响不了施工质量;②由于螺纹连接和卡套连接相对施工起来较麻烦、费用较高,而施工人员贪图方便和节约成本,往往采用对口熔焊连接,或套管熔焊连接。

技术措施:镀锌钢导管必须螺纹连接或卡套连接因注意的是,线管连接后,应将接头螺钉帽拧断,以防止螺钉返松,造成跨接不可扣。

3.5 灯具的可接近裸导体未按规范要求接地

违反的条文:《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 2002)的第19.1.6 条。违反的常见形式:灯具距地面高度小于2.4m 时,其可接近裸导体未按规范要求接地。

造成的原因:①产品本身无接地端子;②施工人员对新规范不了解。

技术措施:这种现象常出现在二次装修工程中电气安装上,灯具距地面高度小于2.4m 时,其可接近裸露导体必须接地,且应有专用接地端子。

3.6 总等电位联结、局部等电位联结如同虚设

违反的条文:《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54- 95)的第4.4.4条。

违反的常见形式:建筑物内的金属水管、燃气管及空调管道等金属管道未作总等电位联结,卫生间内的局部等电位联结如同虚设。

造成的原因:①主要是建设单位对等电位联结了解不深,认为现在所用的给水管为塑料管,没必要做等电位联结;②建筑物内的各种金属管道敷设位置不同,留置的接地点与管道有远有近,难于操作。

技术措施:①在建筑物内特别是出管处多设等电位联结点,方便各专业的施工人员做好管道的接地;②卫生间内的局部等电位联结必须设置,并要求建设单位督促小业主在装修房子时把卫生间内的金属构件做好等电位联结。

3.7 柴油发电机馈电线路的相序调节器试资料不完善

违反的条文:《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 2002)的第8.1.3 条。

违反的常见形式:未提供柴油发电机空载试运行记录、馈电线路绝缘测试记录和相序核对记录。

造成的原因:主要是柴油发电机施工单位往往是生产厂家来安装,他们认为只要能发电就可以,至于其它各种调试记录资料就不关紧要了。

技术措施:监理人员必须参加调试,并要求做好书面记录。

实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十忌”

我国建设部从2000年开始,在现行标准规范的基础上,对直接涉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人身健康、环境保护和其他利益的条款进行摘录,编制出《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包括城乡规划、城市建设、房屋建筑、水利工程、电气工程等15部分,并在全国实行。2002年,由于房屋建设的设计、施工规范全面修改,房屋建筑部分的强制性条文也相应进行了修订。建设部同年以建设部令81号《实施工程质量强制性标准监督规定》对参与建设活动各方责任主体违反强制性标准的处罚做出了具体规定,对情节严重,造成严重后果的,将直接追究刑事责任。

强制性条文(简称“强条”)实施以来,对保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人身健康,强化人民环境意识,防公害意识,杜绝重大质量事故、质量隐患,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但是,对“强条”贯彻力度不够,实施不全面、掌握不准确的现象仍普遍存在。在这里,我将以一名监理工程师的身份,结合工程实际,总结出实施“强条”十忌,与同行交流,不妥之处,敬请指正。

一忌:轻视程序性、管理性“强条”

《建设工程施工质量统一标准》中对施工验收程序,施工管理提出6条强制性要文。其中3.03条第四款规定:“工程质量的验收均应在施工单位自行检查评定的基础上进行”。而在实际施工中,很多施工单位在检验批、分项工程上很少进行自检。同过去一样,由资料员“闭门造车”,将检验批、分项工程资料填好,待一定时机交监理工程师签字认可。在分部验收上,除基础、主体两个部分外,其它分部也基本上不进行自检,只是事后由资料员填上相应的表格交监理签字。

又如6.0.3条规定:“单位工程完工后,施工单位应自行组织有关人员进行检查评定,并向建设单位提交工程验收报告”。按此规定,单位工程完工后,施工企业应组织本企业的质量、技术部门相关人员与项目部经理、技术负责人、专职质量员一道,共同对工程实体质量进行全面的检查,对质量控制资料进行系统的核查,确认合格后,向建设单位提交自评报告及竣工申请报告。但实际上,现在很少工程能做到有公司一级对单位工程组织自检自评,一般好的情况是项目经理组织项目部一班人进行自检自评。

以上情况表明,施工企业质量保证体系削弱,特别是公司对项目的管理能力正在削弱。而一些挂靠企业,质保体系更是形同虚设。对于以上轻视程序上、管理上“强条”规定的现象,监理人员有责任做好如下工作:(1)应提请建设单位在签订施工合同时,将施工方质量保证体系的具体要求写进合同。(2)施工单位进场后,应要求其对照招投标书、施工合同的要求,认真核查项目部的实际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情况。如不能满足要求,如实向建设书面报告,并责成施工方限期完善质量保证体系。(3)在实际的检验批、隐蔽工程、分项、分部、单位工程验收中,如施工单位不能组织有关人员进行自检,监理人员应拒绝验收,并向施工方提出整改(自检)要求,指出这是“强条”的规定。如施工方接到通知后,仍不能建立有效的自检机能,监理机构应向建设单位报告,直至建议更换施工单位。

二忌:建设单位为节约造价,降低桩基检测标准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强条”5.1.5条指出:“工程桩应进行承载力检验。对于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或地质条件复杂,成桩质量可靠性低的灌注桩,应采用静载荷试验的方法进行,检验桩数不应少于总桩数的1%,且不应少于3根。当总桩数少于50根时,应不少于2根”。

以上条款表明,对于穿软弱土层的震动沉管灌注桩、夯扩桩,都应进行静载荷试验。但在实际实施中,建设单位为了节省试桩费用,常会采取如下几种做法:1、试桩做静载荷试验,工程桩做大应变及小应变检测;2、只做试桩静载荷试验加工程桩小应变检测;3、工程桩做静载荷试验,但不论工程数量多少,均只做3根试验。这些都是与“强条”规定相冲突的,不能对工程桩进行最直接有效的质量控制。作为监理工程师,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我觉得首先要检查设计文件对试桩的要求与“强条”有无冲突。如设计不够明确,则在图纸会审时要求设计人员加以明确;如属建设单位擅自改变设计对试桩的要求,监理人员则应向建设单位发出工作联系函,指出不按设计要求做工程桩静载试验是违反“强条”的,问题性质是严重的,也是经不起检查的,万一基础出现意外,是可以直接定罪的。

三忌:未经设计同意,擅自进行钢筋代换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强条”5.1.1条指出:“当钢筋的品种、级别或规格需作变更时,应办理设计变更文件”。但在实际施工中,当现场缺乏设计所要求的钢筋品种、级别或规格时,施工单位往往只按等强度原则进行代换,然后经甲方监理口头同意,或搞一个代换方案经监理文字同意。这都是与“强条”明显违背的,是十分错误的。按“强条”要求,钢筋代换必须由设计人员在对抗拉强度,抗裂缝能力、耐久性、构造要求等各方面进行核实后,办理设计变更文件。

四忌:钢筋、水泥不能按进场批次进行复检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强准《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1499等的规定抽取试件作力学性

能试验,其质量必须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强条”7.2.1条指出:“水泥进场时应对其品种、级别、包装或散装仓号、出厂日期等进行检查,并应对其强度、安定性及其他必要的性能指标进行复验,其质量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等的规定”。

以上两条规定已执行多年,大多数施工企业一般情况下能够做到。但在下列情况下,也常会出现违反以上规定的:其一当建设单位对钢材、水泥指定了品牌、厂家,其价格偏高时,施工方往往采取按规定厂家、品牌少进一点,并取样送检,然后再换其它价格较低的产品漏检;其二,一些施工企业为了节省检测费用,在复检单上随着填大代表批量,如水泥按200t限量填,钢材按60t限量填,而实际进场材料与填写批量完全不符,这样使得某些批次材料鱼目混珠,漏检。

对此,施工现场必须建立严格的材料监督管理制度。其一,施工方必须实行严格的材料报验制度,每批钢材、水泥进场时必须通知监理人员到场参加验货;其二,监理人员必须每天密切关注现场钢材、水泥的进场情况。结构施工阶段,监理应当每天24小时现场有人,应将每天材料进场、复检情况记于每天的监理日志;其三,监理人员一旦发现进场钢材、水泥漏检,应及时向施工方发出监理通知,要求如实见证取样复检,并向建设单位报告,情节严重的,应严肃处理。

五忌:对模板支撑的施工质量不足够重视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强条”4.1.1条指出:“模板及其支架应根据工程结构形式,荷载大小、地基土类别、施工设备和材料供应等条件进行设计。模板及其支架应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浇筑混凝土的重量、侧压力以及施工荷载”。“强条”4.1.3条指出:“模板以其支架拆除的顺序及安全措施应按施工技术方案执行”。

以上两条,在实际施工中,大多数施工企业未能严格执行。支撑系统无计算式、无设计或设计、计算与实际安全不符。支撑设置凭经验,千篇一律,不认真考虑地基土的承载力及排水情况,条”5.2.1条指出:“钢筋进场时,应按现行国家标不认真考虑使用塔吊卸料的动荷载,不考虑层高超高失稳而出现的现浇混凝土垮塌现象时有发生。而周转材料不足,提前拆模,造成混凝土结构下陷或开裂情况也时有发生。其主要原因是施工单位没有意识到以上4.1.1条及4.1.3条是“强条”,很多监理人员也没能把它当作“强条”来监控。

改进方法:一、监理人员应按强条要求认真审批施工方的模板支撑及拆除方案,特别是直接在地基土上设置支撑、采用木支撑、大跨度支撑、超层高支撑,采用塔吊直接卸料支撑,认真审查施工方有无具体的加强措施;二、同时应认真审查施工方加快工期的支撑拆模方法措施,以及有无严格的拆模审批程序;三、对模板施工,实现严格的工序验收。模板验收不合格,不得浇捣混凝土;四、混凝土施工时,应敦促施工方设专人看模。模板拆除,必须报监理审批同意。

六忌:楼梯间水电布局不合理,梯段净宽限值不能保证

《住宅设计规范》4.1.2指出:“楼梯梯段净宽不应小于1.1m”。4.1.4条指出:“楼梯平台净宽不应小于楼梯段净宽,且不得小于1.2m”。

现在开发商为减少客户的分摊面积,梯间宽度往往按以上“强条”的限值设计,但往往因消防箱、消防管、电线线槽在梯间的位置不合理,致使楼梯间宽度大打折扣。其消防箱位置不合理影响最大,往往使有些梯段净宽最小处只有不足80cm,明显违反了“强条”,也对实际使用中搬运家具造成明显影响,遭到客户投诉。

防范措施:图纸会审时,合理确定消防箱、消防管、给水管、电线槽的位置。如无法保证强条规定的梯段宽度限值,则只能加宽平台尺寸或梯间宽度。

七忌:装饰装修无正规设计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第3.1.1条指出:“建筑装饰装修工程必须进行设计,并出具完整的施工图设

计文件”。

在实施这一强条时,常常出现对其曲解或直接违背的情况。2002年修订的强条是在《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的总要求下编制的。《条例》规定,设计文件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设计深度要求。设计单位在设计文件中选用的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应当注明规格、型号、性能等技术指标,其质量要求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建设单位应当将施工图设计文件报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其他有关部门审查,未经审查批准的,不得使用。但实际情况与以上要求相差甚远。如我们最近监理的一个工程进行二次装修,装修总造价400万元,虽然进行了装饰设计,但设计单位为无设计资质的施工单位。设计图就是一套效果图,即使有几张大样图,也没有标明构造做法,材料规格、型号,仅为示意大样。该图未经任何政府行政主管部门批准,仅经建设单位审批。在施工中,施工单位随做随改,监理人员完全不能实施有效监理。

处理措施:装饰施工实施前,监理单位应以文字形式提醒建设单位请具备有关设计资质的设计单位进行设计,并报请有关主管部门(如市设计图审查办公室)审批,并告诉建设单位这是“强条”的规定。另外,在实施前,还应组织图纸会审,对涉及使用安全及环保方案不完善的地方,要求设计人员进一步明确,以便监理。

八忌:栏杆设计深度不够或随意变更阳台栏杆设计,栏杆安全没有保证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第6.6.3 条规定:阳台、外廊、室内回廊、内天井,上人屋面及室外楼梯等临空处应设置防防栏杆,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栏杆应以坚固、耐久的材料制作,并能承受荷载规范规定的水平荷载

2.临空高度在24m以下时,栏杆高度不应低于1.05m,临空高度在24m及24m以上(包括中高层住宅)时,栏杆高度不应低于1.1m;

3.栏杆离楼面或屋面0.1m高度不宜留空;

4.住宅、托儿所、幼儿园、中小学及少年儿童专用活动场所的栏杆必须采用防止少年儿童攀登的构造。

在对以上“强条”实施过程中,应注意如下几方面的问题:

1.阳台栏杆的设计,设计图上往往只标注管径,而对壁厚不作要求,这是不严谨的。在图纸会审时,一定要将壁厚加以明确,便于监理进行监控。

2.建设单位往往对阳台栏杆进行变更,负责出变更图的往往是栏杆施工单位。这是明显违反“强条”的。监理人员应敦促施工单位严格按变更程序,即以监理表格C2表的形式申报变更申请,经建设、监理、设计三方签章认可。监理人员应重点审核设计深度是否能指导施工,造型是否易攀爬,从可踏面起算的设计高度是否满足规范要求等。

3.严格按三方确认的变更设计进行监控。对管径、壁厚、栏杆有效高度、间距进行实测实量检查,对安装固定节点进行隐蔽验收,签署隐蔽验收条件。

九忌:忽视环保性能及使用安全性能的检测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中“强条”3.2.3条指出:“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所用材料应符合国家有关建筑装饰装修材料有害物质限量标准的规定”。根据这一条要求,该规范在木门窗、吊顶、隔断等木装修有关子分部工程的主控项目,都要求对复合木制品提出了甲醛含量的复检要求,对室内用花岗岩提出了放射性元素的复检要求。

又如《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燃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中“强条”4.2.3条指出:“生活给水系统管道在交付使用前必须冲洗和消毒,并经有关部门取样检验,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标准》方可使用”。

对于以上要求,由于在现行的竣工验收中,质监站对这些非常规检测的核查较松,虽然监理工程师提出了复检要求,但大部分工程的施工企业都以非常规检测费用过高或一般试验室无能力承担为由回避进行以上内容的检测。

改进措施:①建议政府造价管理部门尽快将新规范中涉及的非常规检测费用在预算定额中加以规定。②对造价定额中未考虑的非常规检测,凡“强条”要求必做的检测内容,甲乙双方在签定合同时,将其约定在合同条款中,由甲方承担相关费用。③加大监控力度,对可能直接影响人们生命健康的复检,如高级装饰工程大量使用了复合木制品工程中甲醛含量检测等,监理工程师应敦促施工单位及时进行检测。如施工单位拒绝检测,监理单位可向政府质监部门报告,并责令停工。

十忌:对施工安全的“强条”置若罔闻

一直以来,国家对安全施工十分重视,在强制性条文中,列入安全施工的条款甚至多于技术质量条款,如《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中,列入“强条”21条。《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中,列入“强条”36条。但多数施工企业对安全施工的“强条”比质量规范的“强条”更加淡化、忽视,甚至是置若罔闻。如《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中“强条”4.2.5条指出:“一、绑扎钢筋和安装钢筋骨架时,必须搭设脚手架和马道。二、绑扎圈梁、挑梁、挑檐、外墙和边柱等钢筋时,应搭设操作台架和张挂安全网”。但在实际施工边柱、圈梁钢筋时,多数施工企业均无任何安全措施。扎边柱钢筋就坐在插入柱钢筋骨架上的木板上,绑扎圈梁钢筋就直接站在砖墙上,十分危险。但操作人员却习以为常。

又如《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中9.0.1条提出:“脚手架搭设人员必须是经过按现行国家标准《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管理规则》GB5036考核合格的专业架子工。上岗人员应该定期体验,合格者方可持证上岗”。而实际情况是多数架子工无证上岗,既使是在资料上有几个上岗证,要么是持证上岗上数与实际明显不符,要么根本是张冠李戴,证上人员是虚设的。

9.0.7条指出:“在脚手架使用期间,严禁拆除下列杆件:

1、主节点处的纵、横向水平杆,纵向扫地杆;

2、连墙件”。但在实际施工中,违反以上规定的现象也十分普遍。特别是装修阶段,随意拆除以上杆体的现象更加突出。

常用结构规范强条总结

抗规 一、总则 1.0.2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及以上地区的建筑,必须进行抗震设计。 1.0.4抗震设防烈度必须按国家规定的权限审批、颁发的文件(图件)确定。 三、基本规定 3.1.1 抗震设防的所有建筑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确定 其抗震设防类别及其抗震设防标准。 3.3.1选择建筑场地时,应根据工程需要和地震活动情况、工程地质和地震地质的有关资料,对抗震有利、一般、不利和危险地段做出综合评价。对不利地段,应提出避开要求;当无法避开时应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危险地段,严禁建造甲、乙类的建筑,不应建造丙类的建筑。 3.3.2建筑场地为Ⅰ类时,对甲、乙类的建筑应允许仍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采取抗震构造措施;对丙类的建筑应允许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降低一度的要求采取抗震构造措施,但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时仍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采取抗震构造措施。 3.4.1建筑设计应根据抗震概念设计的要求明确建筑形体的规则性。不规则的建筑应按规定采取加强措施;特别不规则的建筑应进行专门研究和论证,采取特别的加强措施;严重不规则的建筑不应采用。 注:形体指建筑平面形状和立面、竖向剖面的变化。 3.5.2 结构体系应符合下列各项要求: (1)应具有明确的计算简图和合理的地震作用传递途径。 (2)应避免因部分结构或构件破坏而导致整个结构丧失抗震能力或对重力荷载的承载能力。 (3)应具备必要的抗震承载力,良好的变形能力和消耗地震能量的能力。 (4)对可能出现的薄弱部位,应采取措施提高其抗震能力。 3.7.1 非结构构件,包括建筑非结构构件和建筑附属机电设备,自身及其与结构主体的连接,应进行抗震设计。 3.7.4框架结构的围护墙和隔墙,应估计其设置对结构抗震的不利影响,避免不合理设置而导致主体结构的破坏。 3.9.1 抗震结构对材料和施工质量的特别要求,应在设计文件上注明。 3.9.2 结构材料性能指标,应符合下列最低要求: (1)砌体结构材料应符合下列规定: 1)普通砖和多孔砖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U10,其砌筑砂浆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5; 2)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U7.5,其砌筑砂浆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b7.5. (2)混凝土结构材料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框支梁、框支柱及抗震等级为一级的框架梁、柱、节点核芯区,不应低于C30;构造柱、芯柱、圈梁及其他各类构件不应低于C20; 2)抗震等级为一、二、三级的框架和斜撑构件(含梯段),其纵向受力钢筋采用普通钢筋时,钢筋的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应小于1.25;钢筋的屈服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标准值的比值不应大于1.3,且钢筋在最大拉力下的总伸长率实测值不应小于9%。 (3)钢结构的钢材应符合下列规定: 1)钢材的屈服强度实测值与抗拉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应大于0.85;

施工现场常见安全违规违章行为 Microsoft Word 文档

从施工现场常见安全违规违章行为说开去…… 施工现场作业层安全违规违章行为集中表现为以下情形: 一、安全帽佩戴不正确。主要表现形式是:帽带没有系在下颚处。主要危害是:安全帽容易脱落,不能真正起到安全防护作用,有时可能还会妨碍作业。 二、不按规定穿劳保鞋。主要危害是:钉子扎脚、落物砸脚。 三、施工现场安全培训不足:操作工人对本工种操作规程和安全注意事项未达到应知应会水平,有部分员工连本工种最基本的操作和安全常识也不甚了解。主要表现形式为:不能正确操作工具和机械;对机械没有进行正确的保养和维修,带病作业。造成的主要伤害是:手持电动工具和加工机械伤人。 四、高空作业不系安全带。主要表现形式为:有少数员工高空作业时不按规定佩戴安全带(绳),更多情况则是安全带在身上,而挂钩一端不系挂。 五、氧气、乙炔两瓶间距过近,没有达到规定要求的安全距离。主要表现形式是:氧气、乙炔瓶距离不符合规范要求,且长时间被太阳暴晒。 六、工程运输车辆违规载人。主要表现形式有:物资出库、倒运过程中,作业人员乘坐在运输车辆上,更有甚者,大型超高、超宽物体运输车辆上也有乘座人员。主要伤害表现为:紧急刹车时物体伤人、人员高处坠落伤人;大型设备运输途中易侧翻伤人。 七、起重机械违章作业。主要表现形式有:起重作业指挥信号不规范、不统一;塔吊作业有时横拉斜吊、超重吊装作业、起吊物下站人。 八、违法违规现象:特殊工种未能完全做到持证上岗。主要表现形式有:吊车司机只有驾驶证而没有起重机操作证;所驶车辆与本人证照不符;无证驾驶机动车。 九、作业安全区域和安全通道不畅通、设置不规范。主要表现形式有:地面作业区域没有预留足够的安全通道,场地和通道狭窄或位置不合理;高空作业安全通道不符合规定要求,通道铺设单块木板,不加

违反强条情况通报

情况通报 近期,在xx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开展的《2015年度全省建筑节能与勘察设计工作综合检查》中,我院承担的xx地区和xx地区的各一个设计项目被检查到违反工程建设强制性条文各一条,其中xx项目被舟山市建委根据《实施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监督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令第81号)第十七条,罚款10万元,还是因为整改及时且未造成严重后果从轻处罚。我院领导还被建设主管部门约谈。 从以上情况看出,各地对设计质量检查管理将越来越常态化,对违反工程建设强制性条文处罚越来越严厉,将违反工程建设强制性条文作为处罚和考核设计院设计质量的依据。为此,院总师办向各所(室)、项目组提出以下要求: 1、《实施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监督规定》(建设部第81号令),第二条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新建、扩建、改建等工程建设活动,必须执行工程建设强制性条文。第十七条规定勘察、设计单位违反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进行勘察、设计的,责令改正,并处以10万元以上30万元以下的罚款。有前款行为,造成工程质量事故的,责令停业整顿,降低资质等级;情节严重的,吊销资质证书;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因此工程技术人员要高度重视强制性条文的学习,熟知条文内容,增强法律意识,在设计工作中自觉执行。 2、根据《建筑工程五方责任主体项目负责人质量终身责任追究暂行办法》(建质(2014)124号),作为建筑工程五方责任主体之一的设计总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对设计质量负总责,且是终身责任,所以项目负责人第一必须严格督促各专业设计、专业负责、校对人员要严格按《xx建筑设计研究院质量标准》规定的履行岗位职责,重点要自校、自审设计文件是否符合强制性条文。 3、项目负责人要重视图审和建设主管部门对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检查),在审查(检查)过程中与审查人员保持良好的沟通,发现问题要及时做好解释工作,同时向院总师办及时报告情况。 4、特别需要提醒的是,两个项目违反“强制性条文”的都是“修改图”上被检查发现的,在修改图不一定图审的情况下,很容易在后面的检查是被发现违反规范的情况,所以设计人员要特别加强修改图的设计质量管理,重视修改图的校对审核,不能因为是修改图就马虎出图。 xx建筑设计研究院技术中心-总师办 2015年11月14日

安全技术规范标准强制性条文汇编2018年度

常用安全技术规范强制性条文内容汇总 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2.《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 3.《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12 4.《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 5.《建筑施工塔式起重机安装、使用、拆卸安全技术规程》JGJ196-2010 6.《建筑施工升降机安装、使用拆卸安全技术规程》JGJ215-2010 7.《建筑施工起重吊装工程安全技术规程》JGJ276-2012 8.《起重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8-2010 9.《建筑施工升降设备设施检验标准》JGJ305-2013 10.《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GB50720-2011 11.《建筑施工工具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202-2010 12.《建筑深基坑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JGJ311-2013 13.《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 14.《建筑塔式起重机安全监控系统应用技术规程》JGJ332-2014 15.《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50194-2014 16.《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17.《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JGJ146-2013

序号强条 编号 强条具体内容 一《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1 3.4.3 可搞托撑受压承载力设计值不应小于40KN支托板厚不应小于5mm。 2 6.2. 3 主节点处必须设置一根横向水平杆,用直角扣件扣接且严禁拆除。 3 6.3.3 脚手架立杆基础不在同一高度上时必须将高处的纵向扫地杆向低处延长两跨与与立杆固定,高低差不应大于1m。靠边坡上方的立杆轴线到边坡的距离不应小于 500mm (图 6.3.3)。 图6.3.3 纵、横向扫地杆构造1-横向扫地杆; 2-纵向扫地杆 4 6.3. 5 单排、双排与满堂脚手架立杆接长除顶层顶步外,其余各层各步接头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 5 6.4.4 开口型脚手架的两端必须设置连墙件,连墙件的垂直间距不应大于建筑物的层高,并且不应大于4m。 6 6.6.3 高度在24m 及以上的双 排脚手架应在外侧全立 面连续设置剪刀撑;高 度在24m以下的单、双排 脚手架,均必须在外侧 两端、转角及中间间隔 不超过15m的立面上,各 设置一道剪刀撑,并应 图6.6.3 高度24m以下剪刀撑布置 7 6.6.5 开口型双排脚手架的两端均必须设置横向斜撑。 8 7.4.2 单、双排脚手架拆除作业必须由上而下逐层进行,严禁上下同时作业;连墙件必须随脚手架逐层拆除,严禁先将连墙件整层或数层拆除后再拆脚手架;分段拆除高差大于两步时,应增设连墙件加固。 9 7.4.5 卸料时各构配件严禁抛掷至地面。 10 8.1.4 扣件进入施工现场应检查产品合格证,并应进行抽样复试,技术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管脚手架扣件》GB 15831 的规定。扣件在使用前应逐个挑选,有裂缝、变形、螺栓出现滑丝的严禁使用。 11 9.0.1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装与拆除人员必须是经考核合格的专业架子工。架子工应

施工现场违规现象处罚规定[001]

施工现场违规现象处罚规定 为加大现场管理力度,提高监控效率,确保本项目工程的质量、进度、投资、安全得到有效控制,特制定本工程施工现场违规行为的经济处罚细则,具体实施由施工单位负责,监理与建设单位督导。 在施工过程中如发现违反规范要求的质量、安全问题,经指出仍屡教不改的(经指出2次仍未安排整改或在规定的时间内未整改到位的),将采取经济罚款措施(具体罚款细则详见附表)。各栋施工班组在接到工程项目部管理人员的口头整改通知或书面联系单、通知单之后,应立即组织力量进行整改,如对工程项目部的整改指令存在异议,应立即与现场管理人员沟通协调以达成共识(如协调未达成共识的,暂按管理方指令实施)。 施工现场违规行为的经济处罚操作程序:工程项目部可直接向各栋施工班组开具罚款单并收取罚金,罚金由项目部暂为保管,各栋施工班组需在收到罚款单一周内将罚金缴至项目部(项目部需开具罚款收据)。各栋施工班组在规定期限内未缴纳罚金或拒不缴纳着,责由其栋号长代为交付,如仍拒不执行,将在日后拒绝支付其工程款项,待其翻倍交清罚款后,再行支付。 罚款由项目部根据工程实际情况作为奖金奖励给各栋施工班组(具体奖励办法见附表)。罚款单由项目部抄送一份至监理单位,并同时抄报建设单位。 施工现场违规行为经处罚后并不免除施工班组的整改责任,施工班组仍应根据规定及时整改,否则将采取加倍处罚的措施。针对屡教不改,态度恶劣的施工班组,在经教导无效的情况下,一律清逐退场。 江山御景四期项目部(签字): 监理单位(签字): 建设单位(签字): 2015年11月18日

施工现场违规行为处罚细则

施工现场违规行为处罚细则(续) 施工现场违规行为处罚细则(续)

关于执行《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的意义

贯彻执行《强制性条文》是监理单位义不容辞的职责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是贯彻执行《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的一个配套文件,是进行工程建设活动各参建单位必须执行的标准,也是政府对标准执行情况实行监督的依据;《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的正式实施,对行业管理和企业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对提高我国工程建设质量水平,加强质量和安全管理,防止质量和安全事故的发生具有重大意义。我们作为工程建设的参建单位,作为工程项目的监理工程师,不仅应该在建设项目的监理服务工作中以身作则,认真地自觉地贯彻执行《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而且要在工程项目的监理过程中主动地发挥对施工单位贯彻执行《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的监督、保障作用。 一、《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的特点和意义 通过对《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的学习,我认为该条文有以下特点,一是突出了对直接涉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人身健康、环境保护和其他公众利益的关键技术控制要点;二是《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非常全面、严格、科学,各条文之间互相协调统一,形成相对完善的有机整体;三是强制性条文之间充分协调,避免了矛盾和重复;四是强制性条文强制的内容和范围明确,不引用其他标准中的非强制性内容。 我国的《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对执行国家强制性标准做出了比较严格的规定,不执行国家强制性技术标准就是违法行为,就要

受到相应的处罚。《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对国家强制性标准实施监督的严格规定,打破了传统的单纯依靠行政管理保证建设工程质量的概念,走上了行政管理和技术法规并重的保证建设工程质量的道路,而《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的出台实施,标志着工程建设标准体制改革迈出了关键的一步,形成了我国的工程建设技术法规体系,对强化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管理,防止质量、安全事故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对保证工程质量、安全,规范建筑市场的重要作用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是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管理的核心,同时对进一步规范建筑市场秩序也起到重要的作用。在建设工程中发生的质量事故或安全事故,虽然表现的形式和呈现的结果是多种多样的,但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都是参建各方违反标准的规定,特别是违反《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的规定造成的,反过来,如果参建各方都能够严格按照标准、规范、规程去执行,在正常设计、正常施工、正常使用的情况下,建设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是能够得到保证的,绝不会出现桥垮屋塌的现象,也就不会造成人民生命和财产的安全;《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和《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对建设工程参建各方的建设行为也做了具体的规定,对违反《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和《建设工程标准强制性条文》的行为的处罚做了具体的规定,这对于规范工程建设各方的建设行为,维护建筑市场秩序起到了积极地作用;《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都与工程质量、安全息息相关,

通信工程建设常用规范强制性条文汇编_公共部分

目录 1、《通信建筑工程设计规范》 YD/T 5003-2014 (2) 2、《综合电信营业厅设计标准》YD/T 5047-2010 (2) 3、《通信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YD 5054-2010 (2) 4、《通信局(站)节能设计规范》 YD 5184-2009 (3) 5、《电信设备安装抗震设计规范》 YD 5059-2005 (3) 6、《电信机房铁架安装设计标准》 YD/T 5026-2005 (5) 7、《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工程技术暂行规定》 YD 5191-2009 (5) 8、《通信建设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 YD 5192-2009 (5) 9、《通信局(站)防雷与接地工程设计规范》 GB 50689-2011 (6) 10、《通信局(站)防雷与接地工程验收规范》 YD/T 5175-2009 (6) 11、《通信工程建设环境保护技术暂行规定》 YD 5039-2009 (7) 12、《通信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操作规范》 YD 5201-2014 (7)

1、《通信建筑工程设计规范》 YD/T 5003-2014 3.2.2 通信建筑的结构安全等级应符合下列规定: 1.特别重要的及重要的通信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为一级; 2.其他通信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为二级。 4.0.3 局、站址应有安全环境,不应选择在生产及储存易燃、易爆、有毒物质的建筑物和堆积场附近。 4.0.4 局、站址应避开断层、土坡边缘、故河道、有可能塌方、滑坡、泥石流及含氡土壤的威胁和有开采价值的地下矿藏或古迹遗址的地段,不利地段应采取可靠措施。 4.0.5 局、站址不应选择在易受洪水淹灌的地区;无法避开时,可选在场地高程高于计算洪水水位0.5m以上的地方;仍达不到上述要求时,应符合GB 50201《防洪标准》的要求: 1.城市已有防洪设施,并能保证建筑物的安全时,可不采取防洪措施,但应防止内涝对生产的影响。 2.城市没有设防时,通信建筑应采取防洪措施,洪水计算水位应将浪高及其他原因的壅水增高考虑在内。 3.洪水频率应按通信建筑的等级确定:特别重要的及重要的通信建筑防洪标准等级为I 级,重现期(年)为100年;其余的通信建筑为Ⅱ级,重现期(年)为50年。 4.0.9 局、站址选择时应符合通信安全保密、国防、人防、消防等要求。 6.3.3 局址内禁止设置公众停车场。 8.3.2 在地震区,通信建筑应避开抗震不利地段;当条件不允许避开不利地段时,应采取有效措施;对危险地段,严禁建造特殊设防类(甲类)、重点设防类(乙类)通信建筑,不应建造标准设防类(丙类)通信建筑。 13.0.8 通信建筑的接地系统应采用联合接地方式进行设计。 2、《综合电信营业厅设计标准》YD/T 5047-2010 2.0.2 直辖市和省会城市的综合电信营业厅不应设置在电信生产楼内。对于地(市)级城市的综合电信营业厅不宜设置在电信生产楼内。 3、《通信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YD 5054-2010 1.0.3 抗震设防区的所有通信建筑工程应确定其抗震设防类别。新建、改建、扩建的通信建筑工程,其抗震设防类别不应低于本标准的规定。 3.0.1 通信建筑工程应分为以下三个抗震设防类别: 1.特殊设防类,指使用上有特殊设施,涉及国家公共安全的重大通信建筑工程和地震时使用功能不能中断,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等特别重大灾害后果,需要进行特殊设防的通信建筑。简称甲类。 2. 重点设防类,指地震时使用功能不能中断或需尽快恢复的通信建筑,以及地震时可能导致大量人员伤亡等重大灾害后果,需要提高设防标准的通信建筑。简称乙类。 3. 标准设防类,指除1、2款以外按标准要求进行设防的通信建筑。简称丙类。

结构设计易违反的强制性条文

结构设计易违反的强制性条文 根据日常审查中发现的结构专业易违反的强制性标准条文,某市建设工程施工图设计审查中心于近期召开了房屋建筑工程结构设计施工图审查及施工图设计审查研讨会,对发现的结构专业违背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问题进行了归纳、总结,以提高我市设计及审查的质量,保证结构的安全。现予以刊出,供同行参考。 1. 活荷载取值不对。(主要是楼面、走道、屋面、楼梯及消防疏散楼梯的荷载) 2. 基本风压、雪压取值不对。 3. 钢筋的保护层取值不对(主要是地下室防水混凝土的保护层及低标号混凝土时的钢筋保护层、柱的钢筋保护层)。 4. 地下室防水混凝土的的裂缝不满足0.2mm的要求。(主要有计算简图错误,弯矩调幅,土压力、水压力计算错误)许多工程未进行裂缝计算。 5. 受力钢筋的最小配筋率不满足规范的要求。 6. 框支剪力墙结构,剪力墙抗震等级未区分底部加强区(关键是框支层加上框支层以上两层的高度)与非加强区的抗震等级。《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02 第4.8.2条。 7. 混凝土结构的抗震等级选择错误。 8. 连梁顶层箍筋未全长设置,连梁腰筋的设置不满足《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02 第7.2.26条。既:顶层连梁纵向钢筋伸入墙体的长度范围内,应配置间距不大于150mm 的构造箍筋,箍筋直径应与该连梁的箍筋直径相同;墙体水平分布钢筋应作为连梁的腰筋在连梁范围内拉通连续配置;当连梁截面高度大于700mm时,其两侧面沿梁高范围设置的纵向构造钢筋(腰筋)的直径不应小于10mm,间距不应大于200mm。 9. 钢筋强度设计值取值错误。 10. 砌体的高厚比不能满足《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 第6.1.1条的要求。 11. 砌体结构的层数或高度超过规范要求,不符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中7.1.2条。 12. 构造柱布置不满足规范的要求。(主要为大洞口两侧) 13. 个别工程的构件承载力不满足规范的要求。 14. 荷载分项系数的取值错误。 15. 框架梁、框支梁均未设箍筋加密区,不满足《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中6.3.3.3条和《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第10.2.8.3条。 16. 地下室外墙强度计算,未考虑荷载分项系数,不符合《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第3.0.4.4条。 17. 在冻胀地区,地面以下或防潮层以下的砌体用多孔砖,未采取措施,不符合《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 第6.2.2条。 18. 托墙梁侧向腰筋不满足 GB50011-2001第 7.5.4(3)条。即:沿梁高应设腰筋,数量不应少于2Ф14,间距不应大于200mm。 19. 框支梁的腰筋不满足《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第10.2.8.2条。既:沿梁高应配置间距不大于200mm,直径不小于16mm的腰筋。 20. 屋面活荷载计算檩条时取0.3kN/m2不符合《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技术规程》CECS 102:2002第3.2.2条。 21. 地下室底板抗水计算时,板、覆土的自重的荷载分项系数取1.2,应取为1.0。不符合《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第3.2.5条。 22. 底部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的下部的抗震墙的最大间距超过《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01中7.1.5条。 23. 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底部加强部位的水平和竖向分布钢筋最小配筋率不满足《高层建筑

违反强条情况归类分析2(地震作用与砌体结构)

违反强条情况归类分析2(地震作用与砌体结构) 摘要:在34年的结构设计、校对、审核、外部施工图审查过程中、在工地处理现场问题中,遇到了很多涉及违反强条的内容,整理出来以供参考。 关键词:常见问题;强条;地震作用;砌体结构 笔者在多年的结构设计图纸内部审核、审定,外部施工图审查过程中,遇到了很多涉及违反强条的内容,现在政府监管执法趋于从严,就我省情况,正准备执行违反一条强条罚款10~30万元的政策,现按基础,荷载、计算参数共3类整理出来,限于篇幅,本文先将基础类整理以供设计人员参考。 一、地震作用 1、存在角度大于15度的斜交抗侧力构件,未进行斜交抗侧力构件方向的水平地震作用计算: 有斜交抗侧力构件的结构,考虑到地震可能来自任意方向,为此要求计算相交角度大于15度的抗侧构件方向的水平地震作用。《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10中第5.1.1条。 2、抗震设防烈度8、9度的大跨度和长悬臂结构未进行竖向地震作用计算;7度(0.15g)高层建筑中的大跨度(24m楼盖及8m转换)和长悬臂结构也应进行竖向地震作用计算;需计算竖向地震作用的还有转换结构的转换构件、7度(0.15g)和8度抗震设计时连体结构的连接体及9度时的高层建筑。《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中第5.1.1条。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第4.3.2条、第10.5.2。 3、结构计算各振型地震影响系数所采用的结构自振周期未考虑非承重墙的刚度影响进行折减:考虑砌体填充墙对结构侧向刚度的贡献,必须按《高规》第4.3.17条对计算的自振周期予以折减。《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第4.3.16。 4、建筑场地类别错误:计算书及图纸均为II类土,地质勘察报告为III类,结构计算应重新计算。场地类别与计算地震作用的地震影响系数有关,场地类别错误会导致地震作用计算错误。《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中第5.1.4条。 5、单层厂房只考虑横向水平地震作用,而未对厂房纵向进行水平地震作用计算: 一般情况下,应至少在建筑结构的两个主轴方向分别计算水平地震作用,各方向的水平地震作用应由该方向抗侧力构件承担。《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10中第5.1.1条。 6、质量和刚度分布明显不对称、不均匀的建筑结构,抗震计算时未计算双向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扭转影响:按条文解释,平面内质量、刚度分布不对称即算,一般勾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中第5.1.1条。《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第4.3.1条。 二、砌体结构 1、砌体结构的层数或高度超过规范限制: 震害调查表明:砌体房屋层数越多及高度越高,震害越严重。新抗震规范增加了7度(0.15g)和8度(0.3g)的层数和高度限制;底部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不允许用于乙类建筑和8度(0.3g)的丙类建筑;6、7度时,横墙较少的丙类多

结构设计易违反的强制性条文“六大类”108条

结构设计易违反的强制性条文“六大类”108条 收录于话题来源:高成结构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一、荷载及地震作用1. 楼面均布活荷载取值有误。取值有误的楼面活荷载主要有阳台、走道、门厅、楼梯、电梯公用前室及消防疏散楼梯的活荷载。可能出现人流密集的建筑主要是指学校、公共建筑和高层建筑。民用建筑未明确的常用楼面活荷载标准值如下:设浴缸、坐厕的卫生间4KN/㎡;有分隔蹲厕的公共卫生间8KN/㎡(包括填料、隔墙)或按实际考虑;阶梯教室、微机房3KN/㎡;银行金库、配电室、水泵房10KN/㎡;地下一层顶板施工活荷载5 KN/㎡;楼板下挂管道及设备荷载按实际情况考虑且不小于0.5 KN/㎡;宾馆、饭店的大型厨房不小于8 KN/㎡或有较重炉灶、设备及储料时应按实际取用。 来源:高成结构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一、荷载及地震作用1. 楼面均布活荷载取值有误。 取值有误的楼面活荷载主要有阳台、走道、门厅、楼梯、电梯公用前室及消防疏散楼梯的活荷载。 可能出现人流密集的建筑主要是指学校、公共建筑和高层建筑。民用建筑未明确的常用楼面活荷载标准值如下:设浴缸、坐厕的卫生间4KN/㎡;有分隔蹲厕的公共卫生间8KN/㎡(包括填料、隔墙)或按实际考虑;阶梯教室、微机房3KN/㎡;银行金库、配电室、水泵房10KN/㎡;地下一层顶板施工活荷载5 KN/㎡;楼板下挂管道及设

备荷载按实际情况考虑且不小于0.5 KN/㎡;宾馆、饭店的大型厨房不小于8 KN/㎡或有较重炉灶、设备及储料时应按实际取用。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第5.1.1条。 2. 基本风压、基本雪压取值不对。 对风荷载比较敏感的高层建筑(一般可认为是高度超过60m的高层建筑),承载力设计应按基本风压的1.1倍采用。计算位移按50年一遇基本风压,计算结构风振舒适度按10年一遇风荷载标准值。 对雪荷载敏感的结构主要是大跨、轻质屋盖结构,此类结构的雪荷载经常是控制荷载,应采用100年重现期雪压。 确定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的基本风压Wo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的规定值乘以1.05采用。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第7.1.1条,第7.1.2条,第8.1.1条,第8.1.2;《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第4.2.2。 3、设计楼面梁、墙、柱及基础时,未按规范进行荷载折减。 这是考虑楼面上的活载不能同时布满所有的楼面。如果不折减会造成基础设计过于保守,柱子内力及配筋计算有误。新荷规修订,设计楼面梁、墙、柱及基础时对消防车的活荷载的折减不在包含在强制性条文中。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第5.1.2条。 4、大、中、小学校的各类建筑,考虑到人流密集,对阳台、楼梯、看台、外廊及屋

建筑结构水暖电专业违反一般条文及强条整理

给排水专业违反一般条文的资料信息 1、99S304已经禁止使用。 2、给水入户管未设止回阀,违反GB50015-2003(2009年版)第3 4 7中 1条规定 3、未设计太阳能系统,违反信建设标[2006]33号文件要求 4、在半地下层给排水平面中,出外墙的给排水管均未定位尺寸。 5、缺水表井的做法。 6、明设PP-R给水立管未设计伸缩补偿措施。(质量安全隐患) 7、普通住宅应为轻危险级。 8、给水管道穿越半地下室的外墙处未设臵防火套管。见GB50015-2003(2009 年版)第3 5.22中1条规定。 9、住宅部分应为轻危险级。 10、未注明高区给水引入管压力及消防管道入口压力等参数,见《建筑工 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第4.6.3条, 11、二层平面图中商业网点设计有消防栓,而系统图没有。 12、室外积水坑与消防电梯坑缺连接管道及相应管材,标高等。 13、缺消防卷盘的相关设计说明。 给排水专业违反强条的资料信息 Q6: 消防卷盘管道上未设置真空破坏器。见GB50015-2003第3 2 5C中3

结构专业违反一般条文的资料信息 P1、缺基础地梁配筋计算书,不符合《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08)第4.4.12条 P2、结施02图应按《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第3.1.8条明确混凝土抗渗等级。 F3、结构耐火等级应按《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08)第4.4.3条第3款明确。 A4、补充地下室外墙大样。 A5、本工程基础采用预制管桩,由《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知有可能无法穿透4层卵石土时,应补充相关措施。 P6、结施04图圈梁布臵应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2008)第 7.3.4条,且应按7.3.3条2款补充加强措施。 P7、结施09图楼梯平面图三构造柱设臵不符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2008)第7.3.1条。 P8、缺承台及承台梁计算书,不符合《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08)第4.4.1条 P9、结施04图应按《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第9.1.3条采取相应措施,并明确标注其平面位臵。 A10、结施09、13等图XL4配筋有误,复核修改。 P11、缺多桩承台及基础地梁配筋计算书,不符合《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08)第4.4.12条 P12、本工程因变形缝分成两个部分,根据《民用建筑工程设计常见问题分

勘察设计项目违反强制性条文公布表

勘察设计项目违反强制性条文公布表 序号勘察设计项目勘察设计单位违反强条 数及项次 执业注 册人员 审定人有关技术人员单位法定代表人 1 古巷镇横水供水工程潮州市建筑设计院勘察1 李建明蚁伟群蔡秋明李建明 2 张先辉先生车间办公宿舍 潮安县建筑设计室 建筑1 陈少民王锦浩陈木深 王锦浩 结构3 王锷王锦浩陈木深 广东有色工程勘察设计院勘察1 蔡忠兴张木坚何彩光卓子松卓子松 3 三环宿舍楼潮州市房地产设计室建筑 4 张璇张少华陈淑荣张少华 4 饶平海博现代城广东中美建筑设计院有限 公司 建筑3 董辉王志钢陈奕兵陈翼 李庆生 结构1 王端品王志钢邱泽宇黄瑞杰 5 腾瑞翡翠园住宅小区(南北 幢) 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院 建筑1 陈朝晖王锡鑫卢钊龙王顺卿黄永 王锡鑫 结构1 郑照发王顺卿吴自枫陈秋伟

序号勘察设计项目勘察设计单位违反强条数 及项次 执业注册 人员 审定人有关技术人员单位法定代表人 6 安盛花苑5~8幢汕头市金园建筑设计 院 建筑1 余峤峰阮卫权陈坤成 陈坤成 结构2 阮卫权连岳龙陈坤成 勘察2 卓子松黄斌蔡忠兴何彩光卓子松 7 安盛花苑1~4、9~11幢潮安县建筑设计室建筑1 陈少民王锷郭淑红 王锦浩结构1 王锦浩王锦浩王锷 8 市劳保综合服务大楼装饰工程市建筑设计院装饰1 林世平李建明吴灿浩卢敏蚁伟群李建明 9 枫溪劳动综合性职业培训大楼市城市规划勘察设计 院 建筑3 陈朝晖王锡鑫张中秋王顺卿卢钊龙 王锡鑫 结构1 郑照发王顺卿吴自枫 10 南国明珠花苑人防地下室广东人防建筑设计院 有限公司 结构1 杨景芳徐恒幸 徐树才邱晓峰徐文冬 徐卓波 陈玉全 11 华庭雅筑住宅小区市弘华建筑设计院结构4 陆淳喜蔡俊明章伟准黄健伟蔡映辉蔡俊明 12 枫溪区管委区综合服务用房市建筑设计院结构1 蚁伟群李建明郭郁青陈雄光李建明

实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十忌

实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十忌” 我国建设部从2000年开始,在现行标准规范的基础上,对直接涉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人身健康、环境保护和其他利益的条款进行摘录,编制出《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包括城乡规划、城市建设、房屋建筑、水利工程、电气工程等15部分,并在全国实行。2002年,由于房屋建设的设计、施工规范全面修改,房屋建筑部分的强制性条文也相应进行了修订。建设部同年以建设部令81号《实施工程质量强制性标准监督规定》对参与建设活动各方责任主体违反强制性标准的处罚做出了具体规定,对情节严重,造成严重后果的,将直接追究刑事责任。 强制性条文(简称“强条”)实施以来,对保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人身健康,强化人民环境意识,防公害意识,杜绝重大质量事故、质量隐患,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但是,对“强条”贯彻力度不够,实施不全面、掌握不准确的现象仍普遍存在。在这里,我将以一名监理工程师的身份,结合工程实际,总结出实施“强条”十忌,与同行交流,不妥之处,敬请指正。 一忌:轻视程序性、管理性“强条” 《建设工程施工质量统一标准》中对施工验收程序,施工管理提出6条强制性要文。其中3.03条第四款规定:“工程质量的验收均应在施工单位自行检查评定的基础上进行”。而在实际施工中,很多施工单位在检验批、分项工程上很少进行自检。同过去一样,由资料员“闭门造车”,将检验批、分项工程资料填好,待一定时机交监理工程师签字认可。在分部验收上,除基础、主体两个部分外,其它分部也基本上不进行自检,只是事后由资料员填上相应的表格交监理签字。 又如6.0.3条规定:“单位工程完工后,施工单位应自行组织有关人员进行检查评定,并向建设单位提交工程验收报告”。按此规定,单位工程完工后,施工企业应组织本企业的质量、技术部门相关人员与项目部经理、技术负责人、专职质量员一道,共同对工程实体质量进行全面的检查,对质量控制资料进行系统的核查,确认合格后,向建设单位提交自评报告及竣工申请报告。但实际上,现在很少工程能做到有公司一级对单位工程组织自检自评,一般好的情况是项目经理组织项目部一班人进行自检自评。 以上情况表明,施工企业质量保证体系削弱,特别是公司对项目的管理能力正在削弱。而一些挂靠企业,质保体系更是形同虚设。对于以上轻视程序上、管理上“强条”规定的现象,监理人员有责任做好如下工作:(1)应提请建设单位在签订施工合同时,将施工方质量保证体系的具体要求写进合同。(2)施工单位进场后,应要求其对照招投标书、施工合同的要求,认真核查项目部的实际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情况。如不能满足要求,如实向建设书面报告,并责成施工方限期完善质量保证体系。(3)在实际的检验批、隐蔽工程、分项、分部、单位工程验收中,如施工单位不能组织有关人员进行自检,监理人员应拒绝验收,并向施工方提出整改(自检)要求,指出这是“强条”的规定。如施工方接到通知后,仍不能建立有效的自检机能,监理机构应向建设单位报告,直至建议更换施工单位。 二忌:建设单位为节约造价,降低桩基检测标准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强条”5.1.5条指出:“工程桩应进行承载

建筑工程常用规范强制性条文及常用条款整理(四)

建筑工程规范规程强制性条文(四) (未作标注的均为强制性条文) 二十、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 1.0.3给排水管道工程所用的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等产品的品种、规格、性能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和设计要求;接触饮用水的产品必须符合有关卫生要求。严禁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禁用的产品。 3.1.9工程所用的管材、管道附件、构(配)件和主要原材料等产品进入施工现场时必须进行进场验收并妥善保管。进场验收时应检查每批产品的订购合同、质量合格证书、性能检验报告、使用说明书、进口产品的商检报告及证件等,并按国家有关标准规定进行复验,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3.1.15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各分项工程应按照施工技术标准进行质量控制,每分项工程完成后,必须进行检验; 2相关各分项工程之间,必须进行交接检验,所有隐蔽分项工程必须进行隐蔽验收,未经检验或验收不合格不得进行下道分项工程。 3.2.8通过返修或加固处理仍不能满足结构安全或使用功能要求的分部(子分部)工程、单位(子单位)工程,严禁验收。 9.1.10给水管道必须水压试验合格,并网运行前进行冲洗与消毒,经检验水质达到标准后,方可允许并网通水投入运行。 9.1.11污水、雨污水合流管道及湿陷土、膨胀土、流砂地区的雨水管道,必须经严密性试验合格后方可投入运行。 二十一、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15 3.1.5高压的电气设备、布线系统以及继电保护系统必须交接试验合格。 3.1.7电气设备的外露可导电部分应单独与保护导体相连接,不得串联连接,连接导体的材质、截面积应符合设计要求。 6.1.1电动机、电加热器及电动执行机构的外露可导电部分必须与保护导体可靠连接。

违规违章行为处罚制度

编号:SM-ZD-13472 违规违章行为处罚制度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违规违章行为处罚制度 简介:该制度资料适用于公司或组织通过程序化、标准化的流程约定,达成上下级或不同的人员之间形成统一的行动方针,从而协调行动,增强主动性,减少盲目性,使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为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安全生产法》、《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加强公司“安全生产管理”目标的落实,所有干部职工必须从思想上、行动上高度认识和重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宗旨方针,杜绝事故,防患于未然,实现安全生产零事故,特制定本制度: 安全目标管理: 1、公司主要责任人对公司安全生产目标负全面的组织领导责任,并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劳动保护法律法规、标准及规定,组织实施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岗位责任制的落实,监督指导各安全职能部门的工作和责任落实。 2、公司定期组织安全检查,消除事故隐患。改善劳动条件,完善防火、防爆设施设备,制定科学的安全技术和各工序的安全操作规程,发生事故时采取果断措施,防治事故,减少损失,按“四不放过”原则认真处理。 3、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将制度

结构设计常见违反强条

1. 活荷载取值不对。(主要是楼面、走道、屋面、楼梯及消防疏散楼梯的荷载) 2. 基本风压、雪压取值不对。 3. 钢筋的保护层取值不对(主要是地下室防水混凝土的保护层及低标号混凝土时的钢筋保护层、柱的钢筋保护层)。 4. 地下室防水混凝土的的裂缝不满足0.2mm的要求。(主要有计算简图错误,弯矩调幅,土压力、水压力计算错误)许多工程未进行裂缝计算。 5. 受力钢筋的最小配筋率不满足规范的要求。 6. 框支剪力墙结构,剪力墙抗震等级未区分底部加强区(关键是框支层加上框支层以上两层的高度)与非加强区的抗震等级。《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02 第4.8.2条。 7. 混凝土结构的抗震等级选择错误。 8. 连梁顶层箍筋未全长设置,连梁腰筋的设置不满足《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02 第7.2.26条。既:顶层连梁纵向钢筋伸入墙体的长度范围内,应配置间距不大于150mm的构造箍筋,箍筋直径应与该连梁的箍筋直径相同;墙体水平分布钢筋应作为连梁的腰筋在连梁范围内拉通连续配置;当连梁截面高度大于700mm时,其两侧面沿梁高范围设置的纵向构造钢筋(腰筋)的直径不应小于10mm,间距不应大于200mm。

9. 钢筋强度设计值取值错误。 10. 砌体的高厚比不能满足《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 第6.1.1条的要求。 11. 砌体结构的层数或高度超过规范要求,不符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中7.1.2条。 12. 构造柱布置不满足规范的要求。(主要为大洞口两侧) 13. 个别工程的构件承载力不满足规范的要求。 14. 荷载分项系数的取值错误。 15. 框架梁、框支梁均未设箍筋加密区,不满足《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中6.3.3.3条和《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 002第10.2.8.3条。 16. 地下室外墙强度计算,未考虑荷载分项系数,不符合《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第3.0.4.4条。 17. 在冻胀地区,地面以下或防潮层以下的砌体用多孔砖,未采取措施,不符合《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 第6.2.2条。 18. 托墙梁侧向腰筋不满足 GB50011-2001第 7.5.4(3)条。即:沿梁高应设腰筋,数量不应少于2Ф14,间距不应大于200mm。

实施工程建设强制性条文

实施工程建设强制性条文“十忌” 我国建设部从2000年开始,在现行标准规范的基础上,对直接涉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人身健康、环境保护和其他利益的条款进行摘录,编制出《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包括城乡规划、城市建设、房屋建筑、水利工程、电气工程等15部分,并在全国推行。2002年,由于房屋建设的设计、施工规范全面修改,房屋建筑部分的强制性条文也相应进行了修订。建设部同年以建设部令8l号《实施工程质量强制性标准监督规定》对参与建设活动各方责任主体违反强制性标准的处罚做出了具体规定,对情节严重,造成严重后果的,将直接追究刑事责任。强制性条文(简称“强条”)实施以来,对保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人身健康,强化人民环境意识,防公害意识,杜绝重大质量事故、质量隐患,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但是,对“强条”贯彻力度不够,实施不全面、掌握不准确的现象仍普遍存在。在这里,我将以一名监理工程师的身份,结合工程实际,总结出实施“强条”十忌,与同行交流,不妥之处,敬请指正。 一忌:轻视程序性、管理性“强条”。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统一标准》中对施工验收程序,施工管理提出6条强制性条文。其中3.0.3条第四款规定:“工程质量的验收均应在施工单位自行检查评定的基础上进行。”而在实际施工中,很多施工单位在检验批、分项工程上很少进行自检,同过去一样,由资料员“闭门造车”将检验批、分项工程资料填好,待

一定时机交监理工程师签字认可。在分部验收上,除基础、主体两个部分外,其它分部也基本上不进行自检,只是事后由资料员填上相应的表格交监理签字。又如6.0.3条规定:“单位工程完工后,施工单位应自行组织有关人员进行检查评定,并向建设单位提交工程验收报告。”按此规定,单位工程完工后,施工企业应组织本企业的质量、技术部门相关人员与项目部经理、技术负责人、专职质量员一道,共同对工程实体质量进行全面的检查,对质量控制资料进行系统的核查,确认合格后,向建设单位提交自评报告及竣工申请报告,但实际上,现在很少工程能做到有公司一级对单位工程组织自检自评,一般好的情况是项目经理组织项目部一班人进行自检自评。 以上情况表明,施工企业质量保证体系正在削弱,特别是公司对项目的管理能力正在削弱,对一些挂靠企业,质保体系更是形同虚设。对于以上轻视程序上、管理上“强条”规定的现象,监理人员有责任做好如下工作:1、应提请建设单位在签订施工合同时,将施工方质量保证体系的具体要求写进合同。2、施工单位进场后,应对照招投标书、施工合同的要求,认真核查项目部的实际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情况,如不能满足要求,如实向建设单位书面报告,并责成施工方限期完善质量保证体系。3、在实际的检验批、隐蔽工程、分项、分部单位工程验收中,如施工单位不能组织有关人员进行自检,监理人员应拒绝验收,并向施工方提出整改(自检)要求,并指出这是“强条”的规定,如施工方接通知后,仍不能建立有效的自检机能,监理机构应向建设单位报告,直至建议更换施工单位。二忌:建设单位为节约造价,而降低桩基检测标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