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川大2014.9人力资源法规与政策(1)1157 作业及答案

川大2014.9人力资源法规与政策(1)1157 作业及答案

川大2014.9人力资源法规与政策(1)1157 作业及答案
川大2014.9人力资源法规与政策(1)1157 作业及答案

人力资源法规与政策

一、单选题

1. 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应当以书面形式提前通知用人单位(30天)。

2. 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不得安排延长工作时间和夜班劳动的怀孕女职工的孕期条

件是怀孕(7)个月以上。

3. 最低工作不包括(加班加点工资)。

4. 工资的发放形式是(货币)。

5. 工资不包括(红利)。

6. 企业拖欠劳动者最低工资的,由当地劳动政府劳动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其限期补发所欠劳动者工资,并视其欠付工资时间的长短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欠付一个月以内的向劳

动者支付所欠工资的(20%)赔偿金。

7. 下列选项中,不能成为拒绝录用妇女或提高妇女录用标准的是(性别)。

8. 下列选项不属于劳动合同法定条款的是(试用期)。

9. 童工是指年龄(小于16岁)。

10. 受理工伤认定申请的权限单位是(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

11. 我国目前应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是(1994年)颁布实施的。

12. 我国劳动法规定,女职工生育享受产假不少于(90天)。

13. 下列作业中,法律规定女职工和未成年人都不得从事的是(矿山井下作业)。

14. 职工和用人单位发生内部劳动争议,应当(依法定的劳动争议处理程序予以处理)。

15. 劳动法属于(社会法领域)。

16. 最低工资制定的主体(政府)。

17. 劳动法的主旨是保护(劳动者)的利益。

18. 按照劳动法以及配套政策的规定,集体劳动合同签定以后,应该在(7日内)日内由企业一方将集体劳动合同一式三份及说明报送劳动行政部门审查。

19. 以下的制度中,不属于劳动法的是(劳动报酬预警预报制度)。

20. (工资)是雇主依据国家有关规定或劳动合同约定,以货币形式直接支付给劳动

者的劳动报酬。

21. 外国人在华就业的合同一次性可以签订(5年)。

22、能够产生劳动法律关系的法律事实(只能是主体双方的合法行为)

23我国劳动法规定,不得安排女职工在经期、孕期从事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的劳动)。

24 . 我国劳动法律规定的最低就业年龄是(17)周岁。

25 . 我国劳动法律规定,集体协商职工一方代表在劳动合同期内,自担任代表之日起(5)年以内,除个人严重过失外,用人单位不得与其解除劳动合同。

26.企业拖欠劳动者最低工资的,由当地劳动政府劳动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其限期补发所欠劳动者工资,并视其欠付工资时间的长短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欠付一个月以内的向劳动者支付所欠工资的(50% )赔偿金。

27.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用人单位应当支付不低于(200% )的工资报酬给劳动者。

28.社会保险不包括(住房公积金)

29.劳动法的法律地位(独立法律部门)

30. 外国人在华就业的合同一次性可以签订(5年)

31. 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设在(省)

32. 签订集体动合同的主体不是(党委)

33.根据有关规定,下列(计件工资)支出不应列入企业工资总额范围。

34. 在劳动关系中,权力往往集中在(管理方 )。

35.反映劳动力的相对稀缺程度,由劳动者在劳动力市场供求中的稀缺性决定的力量是(员工的劳动力市场力量 )。

36.下列各项中,属于用人方的冲突的表现形式是(惩处或解雇不服从领导的员工)。

37.根据劳动法规定,最低工资的具体标准应当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制定。

38.依据《劳动法》规定,劳动合同可以约定试用期。试用期最长不超过(6个月)

39.(工会)是指由雇员组成的组织,主要通过集体谈判的方式代表雇员在工作场合以及整个社会的利益。

40.下列选项中,属于冲突的背景根源的是(劳动力市场的状况 )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4分,共20分)

1.用人单位可以代扣劳动者的工资的情况为(A B C E)

A .用人单位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

B .用人单位代扣代缴应由劳动者个人负担的各项社会保险费用

C .法院判决、裁定中要求代扣的抚养费、赡养费

D .应债权人请求代扣欠款

E .按劳动合同约定应由劳动者赔偿给用人单位的经济损失费用

2.根据我国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劳动者不必缴纳的保险费有(D E)

A .养老保险费

B .失业保险费

C .医疗保险费

D .工伤保险费

E .生育保险费

3.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企业和职工之间属于劳动争议受理范围的争议有(A B C)

A .因履行劳动合同的争议

B .因企业开除、辞退违纪职工的争议

C .因职工自动离职发生的争议

D .因职工违反计划生育政策发生的争议

E .因履行承包合同发生的争议

4.缩短工作日主要适用于(A B C D)工作。

A .有毒有害

B .条件艰苦

C .过度紧张

D .特别繁重体力劳动

E .突击性

5. 我国职业技能考核依据的标准有(A B C D)

A .《国家职业技能标准》

B .《工人技术等级标准》

C .《技师考评标准》

D .企业内部的岗位规范

E .劳动合同

6.下列情况中,劳动合同即行终止的有(ACD)

A劳动合同期限届满的 B劳动者提前30天通知C劳动者达到法定退休条件的

D劳动者死亡或者被人民法院宣告失踪、死亡的

7.根据我国法律法规规定,下列选项中属于劳动争议范围的有(ABCD)。

A因履行合同发生的争议 B因职工自动离职发生的争议

C因企业开除、辞退违纪职工发生的争议 D因执行国家劳动保护的规定发生的争议

8.按照产生劳动合同的方式不同,劳动合同可分为(AB)。

A录用合同 B聘用合同 C借用合同 D集体劳动合同

9.下列属于劳动者和用人单位订立劳动合同应遵循的原则是(ABC)。

A平等自愿原则 B协商一致原则 C依法订立原则 D全面履行原则

10.下列哪些人员属于医疗保险的范围(ABD)。

A 企业职工 B大学教师 C家庭保姆 D 公务员

11.下列哪些人员属于医疗保险的范围(AB)。

A 企业职工 B大学教师 C家庭保姆 D 公务员

12.我国的劳动争议一般可分为(CD)。

A劳动权利争议 B劳动利益争议 C集体劳动争议 D个别劳动争议

13.根据《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支付劳动者经济补偿金的情况有(ADE)

A .劳动合同因合同当事人双方协商一致而由用人单位解除

B .劳动合同因合同当事人双方约定的终止条件出现而终止

C .劳动者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D .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由用人单位解除

劳动合同的

E .用人单位濒临破产进行法定整顿期间确需裁减人员的

14.劳动合同按照劳动合同的期限可以分为(BC)。

A口头劳动合同 B有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 C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

D以完成一定工作为期限的劳动合同

15.下列选项中,属于无效的劳动合同的是(ACD)。

A违法劳动法律、法规的合同 B未经劳动行政部门鉴证的劳动合同

C因重大误解签订的劳动合同 D 采取欺诈、胁迫等手段订立的合同

16. 以下各项中,不应记入工资总额的有(ADE)。

A. 单位支付给劳动者个人的社会保险福利费用

B. 奖金和津贴

C. 加班加点费用

D. 用人单位支付给劳动者劳动保护的费用

E. 工作服费用

17. 劳动合同按照劳动合同的期限可以分为(BC)。

A. 口头劳动合同

B. 有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

C. 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

D. 以完成一定工作为期限的劳动合同

18. 下列情况中,劳动者可以随时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是(ABCD)。

A. 在试用期内

B. 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的

C. 用人单位支付的工资低于社会平均工资水平的

D. 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支付劳动报酬或者提供劳动条件的

19. 下列情况中,劳动合同即行终止的有(ACD)。

A. 劳动合同期限届满的

B. 劳动者提前30天通知

C. 劳动者达到法定退休条件的

D. 劳动者死亡或者被人民法院宣告失踪、死亡的

20. 我国的劳动争议一般可分为(CD)。

A. 劳动权利争议

B. 劳动利益争议

C. 集体劳动争议

D. 个别劳动争议

21. 下列情况中,劳动合同即行终止的有(ACD)。

A. 劳动合同期限届满的

B. 劳动者提前30天通知

C. 劳动者达到法定退休条件的

D. 劳动者死亡或者被人民法院宣告失踪、死亡的

22. 劳动合同按照劳动合同的期限可以分为(BC)。

A. 口头劳动合同

B. 有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

C. 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

D. 以完成一定工作为期限的劳动合同

23. 属于广义上的劳动法的有(ACDE)。

A.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C. 《失业保险条例》

D. 《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集体所有制企业条例》

E. 《私营企业劳动管理暂行规定》

三、判断题

1. 法定节假日加班可以安排换休不发加班工资。 A. 错误

2. 社会保障包括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济和社会优抚。 B. 正确

3. 申请劳动争议的时效是60天。 B. 正确

4. 工会有权进行劳动监察执法。 A. 错误

5. 累计旷工15天可以除名。 A. 错误

6. 罪犯不能支付养老金。 A. 错误

7. 依法缴纳医疗保险费生病就可以全部报销了。 A. 错误

8. 劳动部门监察职业病。 A. 错误

9. 劳动仲裁调解不具法律效力。 A. 错误

10. 法院民事诉讼庭直接受理劳动争议案件。 A. 错误

1. 女职工生育保险产假一般在90天。 B. 正确

2. 劳动监察部门可以认定无效劳动合同。 A. 错误

3. 法定节假日加班可以安排换休不发加班工资。 A. 错误

4. 劳动仲裁调解不具法律效力。 A. 错误

5. 依法缴纳医疗保险费生病就可以全部报销了。 A. 错误

6. 劳动监察的对象是劳动者和用人单位。 A. 错误

7. 最低工资可以集体协商。 A. 错误

8. 申请劳动争议的时效是60天。 B. 正确

9. 企业的调解没有法律效力。 B. 正确

10. 公积金不是劳动争议的受案范围。 B. 正确

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劳动法:是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其他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2.劳动关系:是劳动者与其用人单位在劳动过程中发生的社会关系。

3.集体合同,又称为团体协议和集体协议,指用人单位与本单位职工根据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职业培训、保险福利等事项,通过集体协商签订的书面协议。

4.最低工资:指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或依法签订的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作时间内提供了正常劳动的前提下,用人单位依法应支付的最低劳动报酬。

5. 劳动法律关系,是劳动关系为劳动法律规范所调整而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

6. 劳动法律关系主体,指依照劳动法的规定,在劳动过程中享有权利并承担义务的当事人。

7. 劳动法律事实,指劳动法律规范规定的,能够引起劳动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的客观情况。

8. 劳动合同,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为建立劳动关系,就双方权利义务协商一致,确立劳动合同关系的法律行为。

9. 劳动纪律:是指劳动者在共同劳动过程中必须遵守的用人单位的劳动规则和秩序。

10.社会保险:指国家通过立法,强制征集基金,用于保障劳动者在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时,或在失去工作期间基本生活需求的一种物质帮助制度。

11.养老保险:亦称老年保险或年金保险。是指劳动者在达到法律设定的年龄退休时,国家和社会给予物质帮助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

12.劳动争议:又称劳动纠纷,劳资纠纷或劳资争议,是指劳动法律关系双方当事人因为实现劳动权利和履行劳动义务而发生的纠纷。

四、简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

1、劳动合同与劳务合同的区别:

(1)法律关系性质及所属法律部门不同。(2)合同双方当事人及关系不同。(3)风险责任承担原则不同。

(4)报酬性质和支付方式不同。(5)发生纠纷处理的方式不同。

2、劳动合同的订立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为建立劳动关系,就双方权利义务协商一致,确立劳动合同关系的法律行为。

原则:(1)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2)合法原则:主体合法;内容合法;程序和形式合法。

⑴. 劳动合同的履行指当事人双方按照劳动合同的规定,履行自己所应承担义务的行为。原则:(1)亲自履行原则;(2)全面履行原则;(3)协作履行原则。

⑵. 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

患职业病完全丧失劳动能力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患病或者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内的;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3、劳动法的适用范围:

1.在我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

2.国家机关事业组织和社会团体形成劳动合同制度的以及按规定应该实行劳动合同制度的工勤人员;

3.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组织的人员;

4.事业单位因辞职、辞退和履行聘用合同发生争议的工作人员;

5.其他通过劳动合同与国家机关、事业组织和社会团体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

6.在“非法用工主体”从事有毒物品作业的职业病患者、事故伤害者,其个人和家属可以依照工伤保险规定的项目和标准,享受一次性赔偿的权利。

4、劳动合同: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书面协议。

特征:(1)劳动合同主体由法律设立;(2)劳动合同是双务、有偿合同;(3)劳动合同客体具有单一性;

(4)劳动合同是诺成、要式合同;(5)劳动合同往往涉及第三人的物质利益关系;(6)劳动合同兼有公法和私法的性质,且公法起着主导的作用。(7)劳动合同实行经济补偿制度。

五、案例分析题

解答:不属于工伤。

工伤保险条例规定:

第十四条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四)患职业病的;

(五)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第十五条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同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

(二)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

(三)职工原在军队服役,因战、因公负伤致残,已取得革命伤残军人证,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的。

职工有前款第(一)项、第(二)项情形的,按照本条例的有关规定享受工伤保险待遇;职工有前款第(三)项情形的,按照本条例的有关规定享受除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以外的工伤保险待遇。

家属可向肇事者提起民事赔偿之诉。对厂方可要求支付非因工死亡待遇

五、案例分析题

答案要点:

1.黄某与原企业的劳动合同未解除。因为不符合劳动合同解除的法定程序要件。黄某只以口头形式提出解除合同,不符合《劳动法》规定的“劳动合同任何一方当事人提出解除劳动合同,除法律有特别规定外,应当提前一个月以书面形式通知对方”的程序要件。同时,企业对其要求未作答复,因而协商解除合同也不成立。

2.根据《劳动法》第九十九条规定:“用人单位招用尚未解除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对原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该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合资企业应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五、案例分析题(共20分)

试用期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为相互了解、选择而约定的不超过6个月的考察期。本案关键涉及以下两个问题。

第一,约定试用期但未约定具体期限的,应认定试用期为六个月。劳动法和劳动部有关规定,试用期应包括在劳动合同中,最长不得超过6个月。《深圳经济特区劳动合同条例》第11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员工可以在劳动合同中订明试用期,试用期不超过三个月;对技术、业务有特别要求的,试用期可以延长,但试用期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因此,对未明确约定具体期限的,最多应推定为6个月的试用期,而非无限制地没有固定期限。六个月试用期

后,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即形成稳固的劳动关系,用人单位在不具备法定条件下不得随意解除劳动合同。本案中的原被告双方没有明确约定试用期的长短,最多只能够认为是6个月。而周某实际已经工作了9个月的时间,应认为周某的试用期在4月10日已经届满,原告销售中心在7月才以不符合录用条件为由解除劳动合同,已经违反了法律规定。

第二,试用期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在试用期内并不是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因试用期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相互选择和考察的期限,该期间劳动者与用人单位间的关系并不牢固。为平衡双方利益,避免用人单位滥用权利,劳动法第32条第一款规定,在试用期内,劳动者可以随时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第25条第一款规定,劳动者在试用期内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这里强调的是用人单位的举证责任。

在本案中,在试用期内销售中心要举证证明周某不符合录用条件,才能解除与周某之间的劳动关系。但本案实际上在六个月的试用期内销售中心并未提出任何异议,一直在与周某履行劳动合同,因此超过试用期后再以不符合录用条件解除劳动合同,则侵犯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人力资源政策与法规(DOC 72页)

人力资源政策与法规(DOC 72页)

第一章劳动就业 1.1 概述 1.1.1 劳动就业的概念 P1 劳动就业指具有就业资格的公民获得某种有劳动报酬或劳动收入的职业,其实质实现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的结合。从法律上把握词概念应明确下述要点。 1.就业资格 P1 即国家所确认的公民有权实现就业的资格。它包括两个必备条件:在法定劳动年龄范围内,并且具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 2.就业界限 即国家确认的公民已经实现就业的界限,也就是国家据以确定就业人口的范围和统计就业人口数量的标准。实现就业的劳动者必须具备三个特征: P1 ①合法性。 ②限于国民经济领域。国民经济是指一个现代国家范围内各社会生产部门、流通部门和其他经济部门所构成的互相联系的总体。工业、农业、建筑业、运输业、邮电业、商业、对外贸易、服务

某个部门的社会劳动,从而获得劳动报酬或劳动收入并以此作为其生活主要来源的状况。P2 1.1.2 劳动就业的立法概况 在劳动立法中,就业立法占有首要地位,在一定意义上甚至可以说,整个劳动法就是公民实现就业的保障法。P2 纵观各国就业立法,主要有三个组成部分: ①宪法中关于公民劳动权的规定。②劳动基本法中关于就业的规定。③关于就业的专项立法。2007年起,为了进一步适应就业新形势,《劳动合同法》(2007)、《就业促进法》(2007)、《就业服务与就业管理规定》(2007)相继出台。P2 1.1.3 劳动就业制度的原则 P2~P3 1.平等就业原则 2.市场调节就业与宏观调控相结合的原则 3.城乡统筹就业原则 4.照顾特殊群体就业的原则

2007年最新颁布的《就业服务与就业管理规定》第5条特别规定,农村劳动者进城就业享有与城镇劳动者平等的就业权利,不得对劳动者进城就业设置歧视性限制。 P3 我国《劳动法》第13条规定:“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就业权利。 P3 1.2 公平就业 1.2.1 美国公平就业机会与法律P3 美国1963年的《民权法案》第7条规定——禁止种族、肤色、宗教、性别、血统方面的歧视美国1963年《公平工资法》——禁止工资发放上的性别歧视 美国1967年《雇佣年龄歧视法》——禁止任意的年龄歧视 1973年《职业恢复法》——照顾残疾人 1974年《帮助越战时期军人退役重新就业法》——雇用和帮助退役军人 1978年《怀孕歧视法》——禁止歧视怀孕或分娩的女职工 1991年《民权法》

农村政策法规平时作业3

农村政策法规平时作业(三) 调查报告(仅供参考,请勿照抄) 参考一: 基层农村民主法制建设调查报告 为了进一步抓好基层农村民主法制建设,开展好民主法制示范村的创建活动,2007年3月至5月,我们组织了司法、派出所、政府办工作人员组成调查组,先后三次深入到者太乡三卡村进行实地调查,通过采取座谈、走访等方式,初步了解了该村民主法制建设的基本情况。 一、现状及特点 三卡村位于者太乡西北部,地处云南、广西、贵州三省五县(广南、丘北、师宗、西林、兴义)交界处,辖20个村小组(三卡,落角、大湾)等,共769户,总人口3794人,居住着汉、壮、苗、彝四种民族,农民收入主要依靠饲养牛、猪、家禽和种植水稻,包谷、生姜、桐果等,2004年度人均纯收入为548元。该村地处边僻,交通闭塞、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较低,法制观众淡薄,生活还比较困难。2004年至今一直被列为重点扶贫村。该村的民主法制建设具有以下特点: (一)基层政权组织机构健全。该村有村党总支和村委会,两委组织都经民主选举产生,村两委班子分别由党总支书记、副书记、村委会主任、副主任和委员各5人组成,班子工作分工明确,团结协作。 (二)建立了《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各岗位工作职责等规章制度,设有简易的村务公开栏,通过该窗口栏目基本能做到不定期在向村民公布村务、财务收支及计划生育工作等情况。 (三)村干部和群众在强烈渴望上级给予项目扶贫的同时,更希望能知法懂法用法和依法治理,渴求社会治安状况好转,社会稳定、安居乐业。在调查和座谈的过程中,从干部和群众的语言中流露出了因不懂法而在日常生活和生产经常过程中经常吃亏甚至在不知不觉中造成违法犯罪,遇到纠纷不知如何打官司等不懂依法维权的苦处。因此,村民在渴求农业科学技术知识的同时,更迫切希望法律知识在农村得到普及。 (四)近几年来,随着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农副产品价格不断上升,群众收入也随之提高,但是由于该村地处三省五县交界处,地理位置特殊,外地往来人员较多,加之长期以来很少开展综合治理工作,社会治安较为混乱,治安、刑事案件时有发生,给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影响。村民们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迫切要求建立一个社会治安群防群治网络,各村村民小组建立一支巡防队伍,

萧鸣政新版人力资源政策与法规-第一二章课后题答案

萧明政新版《人力资源政策与法规》课后题 第一章公务员管理 一、公务员管理包括哪些环节?当前我国公务员管理主要依据哪些政策法规? 公务员管理包括:①录用与辞职辞退②职务任免③考核与晋升④奖惩⑤培训⑥工资福利保险等环节。 当前我国公务员管理主要依据: 1《公务员法》。《公务员法》自2006年1月1日起施行。 2《公务员考核规定(试行)》(中组发[2007]2号) 3《公务员录用规定(试行)》(人事部令第7号) 4《公务员奖励规定(试行)》(中组发[200812号) 5《公务员调任规定(试行)》(中组发[200816号) 6《公务员职务任免与职务升降规定(试行)》(中组发[2008]7号) 7《公务员申诉规定(试行)》(人社部发[2008]20号) 8《新录用公务员任职定级规定》(中组发[2008]20号) 9《公务员辞去公职规定(试行)》(人社部发[2009]69号) 10《公务员辞退规定(试行)》(人社部发[2009] 71号) 11《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国务院令第495号) 12《人事争议处理规定》 二、试述我国公务员职务和级别的相关规定。 公务员职务与级别规定主要见于《公务员法》和《公务员职务与级别管理规定》(中发[2006]9号)。 公务员职务和级别根据所任职务及其德才表现、工作实绩和资历确定。 公务员职务分为:领导职务和非领导职务。 领导职务层次由高至低依次为:国家级正职、国家级副职、省部级正职、省部级副职、厅局级正职、厅局级副职、县处级正职、县处级副职、乡科级正职、乡科级副职。综合管理类的领导职务根据宪法、有关法律法规、职务层次和机构规格设置确定。 综合管理类的非领导职务由高至低依次为:巡视员、副巡视员、调研员、副调研员、主任科员、副主任科员、科员、办事员。 公务员级别由低至高依次为二十七级至一级。 公务员累计五年定期考核结果均为称职以上等次的,可以在职务对应级别范围内晋升一个级别。 厅局级副职及以下职务层次,在任职时间和级别达到规定条件后,经考核合格,可以享受上一职务层次非领导职务的工资、住房、医疗等生活待遇。 担任县(市)委书记、县(市)长和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的公务员,任现职每满五年并考核合格的,在职务对应级别范围内晋升两个级别。 新录用的公务员试用期满考核合格后,其级别按照初任职务及本人学历、资历等确定。公开选拔或者调任的公务员,其级别按照新任职务及工作年限等,参照机关同类人员确定。 公务员职务晋升后,原级别低于新任职务对应最低级别的,晋升到新任职务对应的最低级别;原级别已在新任职务对应范围的,在原级别的基础上晋升一个级别。公务员在受处分期间不晋升级别。受处分后,级别变动按照有关规定执行。 三、公务员考试录用相关政策法规有哪些?公务员录用包括哪些环节?结合自己的认识,谈谈哪些环节容易出现违规行为? 除《公务员法》第四章(第二十一条至第三十二条)之外,公务员考试录用规定还主要见于 1、《公务员录用规定(试行)》(简称《录用规定》) 2、《公务员录用考试违纪违规行为处理办法(试行)》(简称<处理办法》)

自考人力资源政策与法规考试真题

2O13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北京市命题考试 人力资源政策与法规试卷 本试卷分为两部分,共4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1.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应考者必须在“答题卡”上的“选择题答题区”内按要求填涂,答在试卷上 无效。 2.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应考者必须在“答题卡’上的非选择题答题区”内按照试海题号顺序直 接答题,答在试卷上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0分) 一.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劳动监督体系内,行政监督指第1章 P15 A.不完全就业 B.劳动行政部门监督和相关行政部门监督 C.不充分就业 D.充分就业 2.在单位工作10年以上,距退休不足5年,签订第2章 P30 A.固定 B.10月20日以后 C.无固定期限合同 D.暑假 3.由他人代签的合同属于第2章 P27 A.合同法 B.无效合同 C.就业促进法 D.劳动法 4.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开始建立的时间是第6章 P145 A.生育保障和物资帮助 B.生活保障和物资帮助 C.双方约定之日 D.合同约定之日 5.劳动者提前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第2章 P35 A.30天 B.40天 C.45天 D.60天 6.在《中华人民公务员法》之前的公务员执行的法律为第14章 291 A.国家工作人员法 B.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条例 C.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 D.国务院制定实施方案 7.十三大对人事干部实行 A.分级管理 B.分别管理 C.分处管理 D.分类管理 8.我国《劳动法》第49条指出,确定和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应当综合参考的因素包括: 第5章 P95 A.劳动者本人及平均赡养人口的最低生活费用 B.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C.就业状况和劳动生产率 9.住房公积金的比例最高不得超过第13章 P287 A.3% B.6% C.9% D.12% 10.三险一金是 A.工伤 B.失业 C.抚恤金 D.公积金 11.对于怀孕女职工, ,所要求的产假时间为第4章 P78 A.90天 B.5个月以上 C.6个月以上 D.7个月以上 12.工会最早产生于18世纪中叶的第9章 P200 A.英国 B.美国 C.法国 D.德国 13.职工培训费的提取标准为每月全部职工工资总额的第3章 P53 A.3% B.2.5% C.2% D.1.5% 14.五一节来源于第9章 P201 A.芝加哥 B.华盛顿 C.纽约 D.休斯顿 15.劳动争议特指第11章 P232 A.因劳动权利义务发生的分歧 B.党政关系 C.政企关系 16.禁止使用童工规定,第6条指出,每使用1名童工每月处罚款第7章 P181

《农村政策法规》课程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全部)

《农村政策法规》课程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 《农村政策法规》形成性考核册作业1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 农业法 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法规和政府规章等规范性文件的总称。狭义的农业法则仅是农业法典 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 2. 农业 3. 农业生产经营体制 括农业生产经营的基本组织制度、生产经营主体和经营形式。有关农业生产经营体制的规定是农业法最核心的内容之一。农业法第五条规定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4. 农业产业化经营 营。它以国内外市场 体的经济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5.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经营权可以依法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或者其他方式流转。 6.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同发生 二、单项选择题 1、C 2、A 3、C 4、D 5、B 6、A 7、B 8、B 9、C 10、D 三、简答题 1、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目标是什么 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目标是建立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农村经济体制 2、农业发的基本原则有哪些农业法的基本原则是 1 、加强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将农业放在发展国民经济首位的原则。2 、坚持家庭承包经营制度 展的原则。3 、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 4 、科教兴农的原则。 5 、农业可持续

发展的原则。 3、我国的农业支持保护政策包括哪些内容 答 1 、加强国家财政对农业的支持。《农业法》对国家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财政对农业投入的增长幅度做了明确规定 求加强对用于农业的财政资金和信贷资金的监督管理和审计监督。 2 、多渠道增加农业投入。除国家财政投入外 农业投入。3 、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要加强农村信用制度建设 营组织的农业生产经营活动提供金融支持。 4 、建立和完善农业保险制度。要逐步建立农业政策性保险制度 5 、在与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相衔接的前提下 6 、鼓励和支持开展农业信息服务以及其他多种形式的农业生产产前、产中、产后社会化服务。 7 、扶持农业生产资料的生产和贸易 资料和农产品之间的合理比价。8 、做好防灾、抗灾和救灾工作。 9 、加大扶贫工作力度和资金投入。应该说我国目前的农业支持保护体系是比较完备的 施认认真真的落实到实处。 4、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 主要包括12 34 5 5、农村土地家庭承包的特点是什么 基本特点是在保留集体经济必要的统一经营的同时、集体将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承包给农户 法是将土地等按人口或劳动力比例根据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分给农户经营。承包户和集体经济组织签定承包合同。 6、解决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有哪些途径 《农村土地承包法》规定“因土地承包经营发生纠纷的 村土地承包诉”。 四、论述题 1、谈谈你对改革开放以来农村政策沿革的认识 p3 四个阶段 2、你认为目前我国农产品流通中存在哪些问题参考P26 四个方面1 23 4 害救济制度建设不够完备。 《农村政策法规》形成性考核册作业2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农民专员合作社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

人力资源政策与法规

第一章劳动就业 1.1 概述 1.1.1 劳动就业的概念 P1 劳动就业指具有就业资格的公民获得某种有劳动报酬或劳动收入的职业,其实质实现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的结合。从法律上把握词概念应明确下述要点。 1.就业资格 P1 即国家所确认的公民有权实现就业的资格。它包括两个必备条件:在法定劳动年龄范围内,并且具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 2.就业界限 即国家确认的公民已经实现就业的界限,也就是国家据以确定就业人口的范围和统计就业人口数量的标准。实现就业的劳动者必须具备三个特征: P1 ①合法性。 ②限于国民经济领域。国民经济是指一个现代国家范围内各社会生产部门、流通部门和其他经济部门所构成的互相联系的总体。工业、农业、建筑业、运输业、邮电业、商业、对外贸易、服务业、城市公用事业等,都是国民经济的组成部分。 ③在一定期间内达到一定量。 我国规定,从业劳动者报酬达到和超过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为充分就业。 P2 充分就业的概念是英国经济学家J.M.凯恩斯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中提出的,是指在某一工资水平之下,所有愿意接受工作的人,都获得了就业机会。充分就业并不等于全民就业或者完全就业,而是仍然存在一定的失业,但此时存在的失业均属于摩擦性的和季节性的。 3.就业形式 即国家政策法规确认的劳动者实现就业的方式。现阶段包括: ①正规就业,是指劳动者在用人单位从事全日制劳动。 ②非正规就业,又称灵活就业,指劳动者从事非全日制劳动,如小时工、弹性工时、阶段性就业等。 ③个体经营劳动 综上所述,劳动就业是指处于法定年龄之内、具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公民参加国民经济中某个部门的社会劳动,从而获得劳动报酬或劳动收入并以此作为其生活主要来源的状况。 P2 1.1.2 劳动就业的立法概况 在劳动立法中,就业立法占有首要地位,在一定意义上甚至可以说,整个劳动法就是公民实现就业的保障法。P2 纵观各国就业立法,主要有三个组成部分: ①宪法中关于公民劳动权的规定。②劳动基本法中关于就业的规定。③关于就业的专项立法。 2007年起,为了进一步适应就业新形势,《劳动合同法》(2007)、《就业促进法》(2007)、《就业服务与就业管理规定》(2007)相继出台。 P2 1.1.3 劳动就业制度的原则 P2~P3 1.平等就业原则 2.市场调节就业与宏观调控相结合的原则 3.城乡统筹就业原则 4.照顾特殊群体就业的原则 2007年最新颁布的《就业服务与就业管理规定》第5条特别规定,农村劳动者进城就业享有与城镇劳动者平等的就业权利,不得对劳动者进城就业设置歧视性限制。 P3我国《劳动法》第13条规定:“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就业权利。 P3 1.2 公平就业 1.2.1 美国公平就业机会与法律 P3 美国1963年的《民权法案》第7条规定——禁止种族、肤色、宗教、性别、血统方面的歧视 美国1963年《公平工资法》——禁止工资发放上的性别歧视 美国1967年《雇佣年龄歧视法》——禁止任意的年龄歧视 1973年《职业恢复法》——照顾残疾人 1974年《帮助越战时期军人退役重新就业法》——雇用和帮助退役军人 1978年《怀孕歧视法》——禁止歧视怀孕或分娩的女职工

人力资源政策与法规试题

下笔如有神读书破万卷 月北京自考“人力资源政策与法规”试题20XX年4北京自学考试网发布时间:2014-04-04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1分,共20分)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一.20小题,每小题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从业劳动者劳动报酬达到和超过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为1. C.完全就业不充分就业 D.充分就业A.不完全就业 B. 用人单位到高等学校招聘毕业生的活动应安排在每年的2. 暑假20日以后 D.月A.寒假 B.1020日以后 C.11月 ,明确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3.为了完善劳动合同制度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而制订的法律是劳动法就业促进法 D.劳动合同法A.合同法 B. C. 4.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开始建立的时间是, 订立合同之日 B.用工之日 D.合同约定之日 C.双方约定之日A. 每年给予一方探亲假一3条规定,,职工探望配偶的第5,国务院《关于职工探亲待遇的规定》次,假期为天 D.60天天A.30天 B.40 C.45 应由哪个部,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延长劳动者工作时间的,90《劳动法》6.我国第条规定? 并可处以罚款,责令改正,门给予警告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A.劳动执法部门 B.用人单位主管部门 C.劳动行政部门 D.国家行政执法部门 7.直接支付给个人的伙食费、合同制职工的工资性补贴以及书报费属于, 奖金 B. 补贴 D.工资 C.津贴A. 劳动者确定和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应当综合参考的因素包括:我国《劳动法》第49条指出,8. ,以及本人及平均赡养人口的最低生活费用、劳动生产率、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社会最低工资水平和 C.社会平均工资水平和就业状况A. B.社会最低工资水平和就业范围社会平均工资水平和就业范围就业状况 D. 基本医疗保险费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用人单位缴费率应控制在职工工资总额的9.A.3% B.6% C.9% D.1O% 失业保险的对象是10.无有劳动能力但无劳动岗位 C. D.无劳动能力但有劳动岗位有劳动能力且有劳动岗位A. B. 劳动能力且无劳动岗位 用人单位不得安排其从事夜班劳动,所要求的怀孕时间为,11.对于怀孕女职工个月以上 D.7 B.5A.4个月以上个月以上 C.6个月以上 世纪中叶的工会最早产生于12.18 C.法国 D.德国美国英国A. B. ,13.我国《工会法》规定工会经费的提取标准为每月全部职工工资总额的A.3% B.2.5% C.2% D.1.5% 下笔如有神读书破万卷 最长不能2年,,14.国家《博士后管理工作规定》规定博士后研究人员在站工作期限一般为超过6个月 D.2A.5年 B.4年 C.3年年 发生劳动争议的企业与职工不在同一个仲条规定,15.我国《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第18 ,处理的权限属于裁委员会管辖地区的职工工资关系上级主管部门所在地的仲企业或职工工资关系

2017年电大《农村政策法规》课程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

最新资料,word文档,可以自由编辑!! 精 品 文 档 下 载 【本页是封面,下载后可以删除!】 《农村政策法规》形成性考核册作业1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 农业法:农业法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农业法是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包括有立法权的地方权力机关、地方行政机关)制定和颁布的规范农业经济主体行为和调控农业经济活动的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法规和政府规章等规范性文件的总称。狭义的农业法则仅是农业法典,即国家权力机关通过立法程序制定和颁布的,对于农业领域中的根本性、全局性的问题进行规定的规范性文件,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 2. 农业:农业,是指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等产业,包括与其直接相关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 3. 农业生产经营体制:农业生产经营体制是对农业生产过程的决策以及组织这些决策实施的基本组织制度和形式,包括农业生产经营的基本组织制度、生产经营主体和经营形式。有关农业生产经营体制的规定是农业法最核心的内容之一。农业法第五条规定,我国农业生产经营的基本组织制度是“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4. 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产业化经营其实质就是用管理现代工业的办法来组织现代农业的生产和经营。它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以科技进步为支撑,围绕支柱产业和主导产品,优化组合各种生产要素,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形成以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集种养加、产供销、内外贸、农科教为一体的经济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5.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是指通过承包取得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可以依法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或者其他方式流转。 6.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包括:(一)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农村土地承包合同发生的纠纷;(二)因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转包、出租、互换、转让、入股等流转发生的纠纷;(三)因收回、调整承包地发生的纠纷;(四)因确认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发生的纠纷;(五)因侵害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发生的纠纷;(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 二、单项选择题 1、C 2、A 3、C 4、D 5、B 6、A 7、B 8、B 9、C 10、D 三、简答题 1、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目标是什么? 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目标是建立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农村经济体制,不断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提高农业的整体素质和效益,确保农产品供应和质量,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生活改善的需要,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缩小城乡差别和区域差别,建设富裕、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逐步实现衣业和农村现代化。 2、农业发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农业法的基本原则是:1 、加强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将农业放在发展国民经济首位的原则。2 、坚持家庭承包经营制度,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原则。3 、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保护农民利益的原则。 4 、科教兴农的原则。 5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3、我国的农业支持保护政策包括哪些内容? 答:根据《农业法》的规定,我国的农业支持保护体系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 1 、加强国家财政对农业的支持。《农业法》对国家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财政对农业投入的增长幅度做了明确规定,并要求加强对用于农业的财政资金和信贷资金的监督管理和审计监督。 2 、多渠道增加农业投入。除国家财政投入外,通过信贷资金、其他社会资金和外资对农业进行支持,鼓励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增加农业投入。 3 、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要加强农村信用制度建设,鼓励金融机构对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的农业生产经营活动提供金融支持。 4 、建立和完善农业保险制度。要逐步建立农业政策性保险制度,鼓励开展商业性农业保险,扶持互助农业保险。 5 、在与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相衔接的前提下,明确了促进农产品出口的扶持措施。 6 、鼓励和支持开展农业信息服务以及其他多种形式的农业生产产前、产中、产后社会化服务。 7 、扶持农业生产资料的生产和贸易,采取措施保持主要农业生产资料和农产品之间的合理比价。 8 、做好防灾、抗灾和救灾工作。 9 、加大扶贫工作力度和资金投入。应该说我国目前的农业

《人力资源管理法规与政策》第一次作业答案

首页 - 我的作业列表 - 《人力资源管理法规与政策》第一次作业答案欢迎你,周婷婷(FC312214008) 你的得分:98.0 完成日期:2014年03月04日19点30分 说明:每道小题括号里的答案是您最高分那次所选的答案,标准答案将在本次作业结束(即2014年03月13日)后显示在题目旁边。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2.0 分,共30.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外国人在华就业的合同一次性可以签订()( B ) A.3年 B.5年 C.1年 D.2年 2.劳动法属于()( C ) A.公法领域 B.私法领域 C.社会法领域 D.劳动行政法领域 3.以下的制度中,不属于劳动法的是():( B ) A.劳动争议处理制度 B.劳动报酬预警预报制度

C.职业技能开发制度 D.就业促进制度 4.职工和用人单位发生内部劳动争议,应当(): ( D ) A.首先按照企业内部劳动规则进行处理 B.由劳动仲裁机关协助处理 C.交由法院处理 D.依法定的劳动争议处理程序予以处理 5.按照劳动法以及配套政策的规定,集体劳动合同签定以后,应该在()日内由企业 一方将集体劳动合同一式三份及说明报送劳动行政部门审查。( B ) A. 5 个工作日 B.7 日内 C.7 个工作日 D.10 日内 6.我国目前应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是()颁布实施的。 ( C ) A.1990 年 B.1992 年 C.1994 年 D.1996 年 7.最低工资制定的主体()

( A ) A.政府 B.企业 C.工会 D.职工 8.劳动法的法律地位() ( D ) A.民法特别法 B.经济部门法 C.行政部门法 D.独立法律部门 9.受理工伤认定申请的权限单位是()。( B ) A.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 B.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 C.人民法院 D.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 10.工资不包括 ( D ) A.奖金 B.津贴 C.补贴 D.红利

第三模块2。《农村政策法规》测试题及答案

《农村政策法规》测试题及答案 (红字部分为答案) 1、农业法:广义的农业法是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包括有立法权的地方权力机关、地方行政机关)制定和颁布的规范农业经济主体行为和调控农业经济活动的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法规和政府规章等规范性文件的总称。按照农业法的规定:狭义农业,是指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等产业,包括与其直接相关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 2、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建立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农村经济体制”。 3、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目标即“不断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提高农业的整体素质和效益,确保农产品供应和质量,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生活改善的需求,提高农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缩小城乡差别和区域差别”。 4、农村社会发展目标:建设富裕、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逐步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 5、政策的法律化是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特征之一,也是任何法治国家的法律基本特征之一。这就要求我们,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将党的政策主张,通过立法形式上升为法律,使党的主张与人民的意志以法律的形式统一起来。农业法的修订就是实现这一要求的具体体现,是这方面立法实践的一个典型。农业法的多数条文,我们都可以在党和国家的有关政策文件中找到直接的依据。农业法的贯彻实施,必将有

利于实现由主要靠政策指导农业,进一步向依靠政策和法律共同指导农业发展的转变,实现以行政手段管理农业,进一步向行政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管理农业的现代农业管理方式的转变。 6、农业生产经营体制的概念和我国农业生产经营体制的基本组织制度。 农业生产经营体制是对农业生产过程的决策以及组织这些决策实施的基本组织制度和形式,包括农业生产经营的基本组织制度、生产经营主体和经营形式。有关农业生产经营体制的规定是农业法最核心的内容之一。 我国农业生产经营的基本组织制度是“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7、二轮承包和承包期三十年不变。 作为农村的基本经营体制,必须长期实行。而要坚持这个经营体制,就必须要赋予农民足够长的土地承包期,更要在承包期内确保承包关系的稳定。这里我就不展开论述了,我想广大学员比我的体会可能会更深刻。 8、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活动原则: 第一,加入自愿、退出自由。第二,民主管理。第三,盈余返还。9、农产品行业协会的主要职能。 (1)为成员提供生产、产品营销、市场信息、技术、业务培训等多方面的服务。 (2)发挥协调和自律作用。(3)代表本行业提出农产品贸易救济

自考人力资源政策与法规复习资料

人力资源政策与法规 人事:关于工作人员的录用、培养、调配、奖惩等工作。人类社会中各类组织都有人事管理问题。 事业单位:国家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其它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狭义指机关事业单。 公务员: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 退休:企业事业组织的职工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达到一定年龄时,退出原来的生产和工作岗位,并按照规定领取一定的退休金。退休包括强制退休和自愿提前退休。 民办非企业单位: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社会力量以及公民个人利用非国有资产主办的,从事非营利性社会服务活动的社会组织 专业技术职务:根据实际工作需要设置的有明确职责、任职条件和任期,并需要具备专门的业务知识和技术水平才能担负的工作岗位。专业技术职务设高、中、初三级。 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是对从事某一职业所必备的学识、技术和能力的基本要求,职业资格包括从业资格和执业资格。 从业资格:政府规定专业技术人员从事某种专业技术性工作的学识、技术和能力的起点标准; 执业资格:政府对某些责任较大,社会通用性强,关系公共利益的专业技术工作实行的准入控制,是专业技术人员依法独立开业或独立从事某种专业技术工作学识、技术和能力的必备标准。 公务员的辞职:公务员根据本人意愿,依照法律规定,辞去所担任的公务员职务,解除其与所在机关的人事行政关系的行为和事实。 公务员的辞退:国家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条件和程序,解除与公务员的任用关系。 公务员的工资:国家根据按劳分配原则,分配给公务员个人消费品的货币表现。 事业单位招聘条件: 招聘条件第九条 ﹙一﹚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二﹚遵守宪法和法律 ﹙三﹚具有良好的品行 ﹙四﹚岗位所需的专业或技能 ﹙五﹚适应岗位要求的身体条件 ﹙六﹚岗位所需要的其他条件 第十条不得设置歧视性条件要求 劳动合同的必备条款和约定条款 ﹙一﹚必备条款 1、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 2、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 3、劳动合同期限 4、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 5、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6、劳动报酬 7、社会保险 8、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保护 9、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纳入劳动合同的其他事项

《农村政策法规》课程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

《农村政策法规》形成性考核册作业1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 农业法:农业法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农业法是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包括有立法权的地方权力机关、地方行政机关)制定和颁布的规范农业经济主体行为和调控农业经济活动的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法规和政府规章等规范性文件的总称。狭义的农业法则仅是农业法典,即国家权力机关通过立法程序制定和颁布的,对于农业领域中的根本性、全局性的问题进行规定的规范性文件,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 2. 农业:农业,是指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等产业,包括与其直接相关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 3. 农业生产经营体制:农业生产经营体制是对农业生产过程的决策以及组织这些决策实施的基本组织制度和形式,包括农业生产经营的基本组织制度、生产经营主体和经营形式。有关农业生产经营体制的规定是农业法最核心的内容之一。农业法第五条规定,我国农业生产经营的基本组织制度是“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4. 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产业化经营其实质就是用管理现代工业的办法来组织现代农业的生产和经营。它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以科技进步为支撑,围绕支柱产业和主导产品,优化组合各种生产要素,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形成以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集种养加、产供销、内外贸、农科教为一体的经济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5.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是指通过承包取得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可以依法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或者其他方式流转。 6.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包括:(一)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农村土地承包合同发生的纠纷;(二)因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转包、出租、互换、转让、入股等流转发生的纠纷;(三)因收回、调整承包地发生的纠纷;(四)因确认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发生的纠纷;(五)因侵害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发生的纠纷;(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 二、单项选择题 1、C 2、A 3、C 4、D 5、B 6、A 7、B 8、B 9、C 10、D 三、简答题 1、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目标是什么? 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目标是建立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农村经济体制,不断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提高农业的整体素质和效益,确保农产品供应和质量,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生活改善的需要,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缩小城乡差别和区域差别,建设富裕、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逐步实现衣业和农村现代化。 2、农业发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农业法的基本原则是:1 、加强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将农业放在发展国民经济首位的原则。2 、坚持家庭承包经营制度,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原则。3 、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保护农民利益的原则。 4 、科教兴农的原则。 5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3、我国的农业支持保护政策包括哪些内容? 答:根据《农业法》的规定,我国的农业支持保护体系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 1 、加强国家财政对农业的支持。《农业法》对国家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财政对农业投入的增长幅度做了明确规定,并要求加强对用于农业的财政资金和信贷资金的监督管理和审计监督。 2 、多渠道增加农业投入。除国家财政投入外,通过信贷资金、其他社会资金和外资对农业进行支持,鼓励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增加农业投入。 3 、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要加强农村信用制度建设,鼓励金融机构对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的农业生产经营活动提供金融支持。 4 、建立和完善农业保险制度。要逐步建立农业政策性保险制度,鼓励开展商业性农业保险,扶持互助农业保险。 5 、在与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相衔接的前提下,明确了促进农产品出口的扶持措施。 6 、鼓励和支持开展农业信息服务以及其他多种形式的农业生产产前、产中、产后

北大自考人力资源政策与法规考试真题

2O12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北京市命题考试 人力资源政策与法规试卷 本试卷分为两部分,共4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1.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应考者必须在“答题卡”上的“选择题答题 区”内按要求填涂,答在试卷上无效。 2.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应考者必须在“答题卡’上的非选择题答题区”内按照试海题号顺序直接答题,答在试卷上无效。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4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从业劳动者劳动报酬达到和超过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为 A.不完全就业 B.完全就业 C.不充分就业 D.充分就业 2.用人单位到高等学校招聘毕业生的活动应安排在每年的 A.寒假 B.10月20日以后 C.11月20日以后 D.暑假 3.为了完善劳动合同制度,明确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而制订的法律是 A.合同法 B.劳动合同法 C.就业促进法 D.劳动法 4.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开始建立的时间是 A.订立合同之日 B.用工之日 C.双方约定之日 D.合同约定之日 5,国务院《关于职工探亲待遇的规定》第3条规定,职工探望配偶的,每年给予一方探亲假一次,假期为 A.30天 B.40天 C.45天 D.60天 6.我国《劳动法》第90条规定,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延长劳动者工作时间的,应由哪个部门给予警告,责令改正,并可处以罚款? A.劳动执法部门 B.用人单位主管部门 C.劳动行政部门 D.国家行政执法部门 7.直接支付给个人的伙食费、合同制职工的工资性补贴以及书报费,属于 A.奖金 B. 补贴 C.津贴 D.工资 8.我国《劳动法》第49条指出,确定和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应当综合参考的因素包括:劳动者本人及平均赡养人口的最低生活费用、劳动生产率、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以及 A.社会平均工资水平和就业状况 B.社会最低工资水平和就业范围 C.社会最低工资水平和就业状况 D.社会平均工资水平和就业范围 9.基本医疗保险费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用人单位缴费率应控制

川大《人力资源法规与政策(1)》在线作业2

1.我国劳动法调整的主要对象是()。 A.合同关系 B.劳务关系 C.用工关系 D.劳动关系 正确答案 2.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连续工作()以上,当事人双方同意续延劳动合同的,如果劳动者提出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当与劳动者订立无期限劳动合同。 A.2年 B.3年 C.5年 D.10年 正确答案 3.职工和用人单位发生内部劳动争议,应当()。 A.首先按照企业内部劳动规则进行处理 B.由劳动仲裁机关协助处理 C.交由法院处理 D.依法定的劳动争议处理程序予以处理 正确答案 4.未成年工是指()。 A.年满14未满16周岁的劳动者 B.年满16未满18周岁的劳动者 C.年满17未满18周岁的劳动者 D.年满14未满18周岁的劳动者 正确答案 5.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三)》,劳动者主张加班费,对加班事实举证责任分配的说法正确的是()。 A.劳动者承担 B.用人单位承担 C.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共同承担 D.人民法院决定举证责任的分配 正确答案 6.甲公司与张某签订了1年期的劳动合同,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在劳动合同中约定的试用期不得超过()。 A.1个月 B.2个月 C.3个月 D.6个月 正确答案 7.()可以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由个人按照国家规定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 A.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 B.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 C.城镇居民 D.农村居民

8.劳动法的主旨是保护()的利益。 A.企业 B.劳动者 C.集体 D.国家 正确答案 9.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应当以书面形式提前通知用人单位()。 A.30天 B.25天 C.60天 D.90天 正确答案 10.因工伤发生的()费用,按照国家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支付。 A.治疗工伤期间的工资福利 B.解除劳动合同时,应当享受的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 C.解除劳动合同时,应当享受的一次性医疗补助金 D.五级、六级伤残职工按月领取的伤残津贴 正确答案 11.根据劳动法规定,最低工资的具体标准应当由()制定。 A.国务院统一制定 B.工会与用人单位签订集体合同规定 C.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D.各市人民政府规定 正确答案 12.企业拖欠劳动者最低工资的,由当地劳动政府劳动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其限期补发所欠劳动者工资,并视其欠付工资时间的长短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欠付一个月以内的向劳动者支付所欠工资的()赔偿金。 A.30% B.20% C.50% D.75% 正确答案 1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集体协商代表应履行的职责是()。 A.参加集体协商 B.向劳动部门报告 C.接受本方人员质询 D.监督集体合同的履行 正确答案 14.下列关于劳动法律关系的表述,错误的是()。 A.劳动法律规范是劳动法律关系产生的前提 B.劳动法律规范本身不产生劳动法律关系 C.劳动法律事实产生劳动法律关系 D.劳动法律关系的核心和实质是劳动法律关系主体

最新农村政策法规作业答案资料

《农村政策法规》形成性考核册作业(1)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 农业法:农业法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农业法是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包括有立法权的地方权力机关、地方行政机关)制定和颁布的规范农业经济主体行为和调控农业经济活动的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法规和政府规章等规范性文件的总称。狭义的农业法则仅是农业法典,即国家权力机关通过立法程序制定和颁布的,对于农业领域中的根本性、全局性的问题进行规定的规范性文件,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 2. 农业: 农业,是指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等产业,包括与其直接相关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 3. 农业生产经营体制: 农业生产经营体制是对农业生产过程的决策以及组织这些决策实施的基本组织制度和形式,包括农业生产经营的基本组织制度、生产经营主体和经营形式。有关农业生产经营体制的规定是农业法最核心的内容之一。农业法第五条规定,我国农业生产经营的基本组织制度是“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4. 农业产业化经营: 农业产业化经营其实质就是用管理现代工业的办法来组织现代农业的生产和经营。它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以科技进步为支撑,围绕支柱产业和主导产品,优化组合各种生产要素,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形成以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集种养加、产供销、内外贸、农科教为一体的经济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5.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是指通过承包取得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可以依法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或者其他方式流转。 6.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 包括:(一)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农村土地承包合同发生的纠纷;(二)因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转包、出租、互换、转让、入股等流转发生的纠纷;(三)因收回、调整承包地发生的纠纷;(四)因确认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发生的纠纷;(五)因侵害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发生的纠纷;(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 二、单项选择题 1、C 2、A 3、C 4、D 5、B 6、A 7、B 8、 B 9、 C 10、D 三、简答题 1、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目标是什么? 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目标是建立适应发展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农村经济体制,不断解放和发展 农村生产力,提高农业的整体素质和效益,确保农产品 供应和质量,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生活改善 的需要,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促进农村富 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缩小城乡差别和区域 差别,建设富裕、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逐步 实现衣业和农村现代化。 2、农业法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农业法的基本原则是:1 、加强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 基础地位,将农业放在发展国民经济首位的原则。2 、 坚持家庭承包经营制度,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 经济共同发展的原则。3 、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保护 农民利益的原则。4 、科教兴农的原则。5 、农业可 持续发展的原则。 3、我国的农业支持保护政策包括哪些内容? 答:根据《农业法》的规定,我国的农业支持保护 体系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1 、加强国家财政对农业的 支持。《农业法》对国家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财政对 农业投入的增长幅度做了明确规定,并要求加强对用于 农业的财政资金和信贷资金的监督管理和审计监督。 2 、多渠道增加农业投入。除国家财政投入外,通过信 贷资金、其他社会资金和外资对农业进行支持,鼓励农 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增加农业投入。3 、健全农村金 融服务体系。要加强农村信用制度建设,鼓励金融机构 对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的农业生产经营活动提供金 融支持。4 、建立和完善农业保险制度。要逐步建立农 业政策性保险制度,鼓励开展商业性农业保险,扶持互 助农业保险。5 、在与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相衔接的前提 下,明确了促进农产品出口的扶持措施。6 、鼓励和支 持开展农业信息服务以及其他多种形式的农业生产产 前、产中、产后社会化服务。7 、扶持农业生产资料的 生产和贸易,采取措施保持主要农业生产资料和农产品 之间的合理比价。8 、做好防灾、抗灾和救灾工作。9 、 加大扶贫工作力度和资金投入。应该说我国目前的农业 支持保护体系是比较完备的,问题是各级政府部门和相 关职能部门能把各项措施认认真真的落实到实处。 4、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 主要包括:(1)统筹城乡生产力布局,提高农村生产 力发展水平。(2)统筹城乡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农村第 二第三产业发展。(3)统筹城乡就业;加快转移农村富 余劳动力。(4)统筹城乡社会事业;提高农村教育;卫 生和文化水平。(5)统筹城乡投入;加大对农业和农村 的支持保护力度。 5、农村土地家庭承包的特点是什么? 基本特点是在保留集体经济必要的统一经营的同时、 集体将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承包给农户,承包户根据承 包合同规定的权限,独立作出经营决策,并在完成国家 和集体任务的前提下分享经营成果、一般做法是将土地 等按人口或劳动力比例根据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分 给农户经营。承包户和集体经济组织签定承包合同。 6、解决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有哪些途径? 《农村土地承包法》规定“因土地承包经营发生纠纷 的,双方当事人可以通过协商解决,也可以请求村民委 员会、乡(镇)人民政府等调解解决。”“当事人不愿协 商、调解或者协商、调解不成的,可以向农村土地承包 仲裁机构申请仲裁,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四、论述题 1、谈谈你对改革开放以来农村政策沿革的认识: 中央农村政策对农村发展以至整个社会发展均有重 大影响。制定和执行有效的农村政策,搞好农村发展, 一直是中央工作的重中之重。 主要分以下几个阶段: (一)政策突破阶段(1978---1984):以土地的家庭承包 制度确立为核心。首先表现在过于僵化的农村土地经营 体制。在改革开放初期,党和国家的农村经济政策是改 革农村土地经营体制,实行土地的家庭承包经营,赋予 农民一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二)政策过渡阶段 (1985---1991):以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和调整农村产业 结构政策为核心。这一时期党和国家农村政策的核心主 要集中在两个方面:第一、农产品流通政策。国家对农 副产品价格全面放开,有长期以来的国家统一定价转向 市场定价。流通环节的改革使我国农村走上了有计划发 展经济商品经济的轨道,农业的市场化改革步伐开始加 快。第二、产业结构调整政策。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是以 发展农村第二、第三产业尤其是发展乡镇企业为核心的。 (三)政策稳定阶段(1992—2002):以稳定土地政策为 主的各项农村政策为核心。这一阶段农村经济开始全面 向市场经济转轨,国家农村政策的思路以稳定和完善为 出发点。主要表现在:第一,农村土地政策方面。“家庭 联产承包责任制”被列入了《宪法》范畴,成为国家一 项基本经济制度。第二,乡镇企业发展政策方面。(四) 政策转型阶段(2002至今):以税费改革和惠农政策为 核心。 2、你认为目前我国农产品流通中存在哪些问题? 四个方面:(1)农产品市场体系不够完善。2)农产 品流通形式和营销主体单调,不够灵活,信息不够流畅。 (3)没有有效建立起农产品流通“绿色通道”。中间环 节多,费用高,地区封锁保护主义严重。(4)农产品进 口预警制度和进口损害救济制度建设不够完备。 《农村政策法规》形成性考核册作业(2)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农民专业合作社: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同类农 产品的生产经营者或者同类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提供 者、利用者,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助性经济组织。 2、财务会计制度: 为了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社(以下简称合作社)会计工 作,保护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其成员的合法权益,根据《中 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 社法》及有关规定,结合合作社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制 度。 3、农民专业合作社清算: 农民专业合作社清算,指农民专业合作社解散后,依 照法定程序清理合作社债权债务,处理合作社剩余财产, 使合作社归于消灭的法律行为。 4、农产品质量安全: 农产品质量安全,就是指农产品的可靠性、使用性和 内在价值,包括在生产、贮存、流通和使用过程中形成、 合成留有和残存的营养、危害及外在特征因子,既有等 级、规格、品质等特性要求,也有对人、环境的危害等 级水平的要求。 5、市场准入: 所谓市场准入是指一国允许外国的货物、劳务与资本 参与国内市场的程度。 6、农产品标识 是指用来明示农产品属性的信息标志。它包括农产品 的产地、价格、生产者、用途、性能、规格、等级、主 要成分、生产日期、有效期、检验合格证明、使用方法、 售后服务等方面的内容,是消费者识别和选择农产品的 重要信息。 二、单项选择题 1、A 2、B 3、D 4、B 5、B 6、C 7、A 8、 A 9、A 10、B 三、简答题 1、《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立法目的 第一,支持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第二,规 范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组织和行为。第三,保护农民专 业合作社及其成员的合法权益。第四,促进农业和农村 经济的发展。 2、《农民专业合作社》规定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登记 条件有哪些? (一)有五名以上符合规定的成员。(二)有符合本 法规定的章程;(三)有符合本法规定的组织机构;(四) 有符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名称和章程确定的住所; (五)有符合章程规定的成员出资。 3、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成员条件和成员结构是怎样 的? 具有民事行为能力的公民,以及从事与农民专业合作 社业务直接有关的生产经营活动的企业、事业单位或者 社会团体,能够利用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的服务,承认 并遵守农民专业合作社章程,履行章程规定的入社手续 的,可以成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成员。但是,具有管理 精品文档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