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各奖种推荐书式样

201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各奖种推荐书式样

201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各奖种推荐书式样
201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各奖种推荐书式样

2013版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推荐书

( 年度)

一、候选人基本情况

序号: 编号: 姓 名

性 别

国 籍 贴 照 片 处

身份证号

民 族

出生日期 出 生 地 从事专业 文化程度 学 位 授予时间 院 士 当选时间 党 派 职 称

职 务 电子邮箱

工作单位

名 称 地 址

邮政编码 电 话

传 真

电子邮箱

住 宅

地 址

邮政编码 电 话

传 真

推荐单位(盖章) 或推荐专家

受教育情况: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制

二、工作简历

年月至年月工作单位职务、职称

三、候选人的主要科学技术成就和贡献

(请详实、准确、客观地填写候选人从开始工作起至今为止,为我国科学技术事业发展所做的创造性工作,应简明、扼要表述以候选人为主完成的科学发现、技术发明或技术创新要点,在学科发展、推动行业技术进步等方面做出的卓越贡献,承担科学技术研究课题情况。请按照学术成就和贡献的重要性及学术影响大小,顺序填写,建议3000字以内)

(请注明第几作者,建议1000字以内)

(请按照引文的学术影响程度,顺序填写,建议1000字以内)

六、候选人曾获奖励情况

获奖时间获奖项目名称奖项名称奖励等级及排名授奖部门

(请按照科技奖励及荣誉称号的影响大小,顺序填写,不超过10项)

本表所填科技奖励及荣誉称号是指:

1.国务院设立的科技奖励和国家的荣誉称号、表彰;

2.其他有重要学术影响的科技奖励(如国际组织和外国政府设立的科技奖励,经科技部批准的社会力量设立的科技奖励等)

七、主要知识产权证明目录

知识产权类别知识产权

具体名称

国家

(地区)

授权号授权日期

证书

编号

权利人发明人

本表所填知识产权指在国内外获得的专利、计算机软件著作权和其他知识产权

八、候选人工作单位意见候选人工作单位

候选人联系人姓名电子邮箱

手机固定电话传真

候选人工作单位意见:

工作单位(盖章)

年月日

(专家推荐不填此栏)

推荐单位

通讯地址邮政编码

联系人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传真

推荐意见:

声明:本单位遵守《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对推荐工作的具体要求,保证所推荐人选的全部推荐材料真实有效,且不存在任何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和《科学技术保密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及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情形。如有虚假,愿意承担相应责任并接受相应处理。如产生争议,保证积极配合调查处理工作。

推荐单位(盖章)

年月日

(单位推荐不填此栏)

姓名身份证号

院士学部

最高奖年度

工作单位

通讯地址邮政编码

电子邮箱联系电话

推荐意见:

声明:本人遵守《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对推荐工作的具体要求,保证所推荐人选的全部推荐材料真实有效,且不存在任何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和《科学技术保密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及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情形。如有虚假,愿意承担相应责任并接受相应处理。如产生争议,保证积极配合调查处理工作。

专家签名:

年月日

十、附件1.公开发表的代表性论文及专著

2.他人引用的代表性论文、专著

3.知识产权证明

4.重要获奖证书

5.候选人近期标准照片及工作照片各1张 6.其他

2013版

国家自然科学奖推荐书

( 年度)

一、项目基本情况

学科评审组:序号:编号:

项目名称

中文名

英文名主要完成人

推荐单位(盖章)或推荐专家

学科分类名称1 代码

2 代码

3 代码

所属科学技术领域

任务来源

具体计划、基金的名称和编号:

项目起止时间起始:年月日完成:年月日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制

二、项目简介(限1200字)

三、重要科学发现

(限5页)

四、第三方评价

(限3页)

五、论文专著目录

1. 代表性论文专著目录(不超过8篇)

序号论文专著名称/

刊名/ 作者

年卷页码

(xx年xx

卷xx页)

发表时间

年月日

国内

作者

SCI

他引

次数

他引

总次

是否

国内

完成

1

2

3

4

5

6

7

8

合计补充说明:

2、主要论文专著目录(不超过20篇,含上述全部代表性论文专著)

序号

论文专著名称/

刊名/作者影响因子

年卷页码

(xx年xx卷xx页)

是否国

内完成

SCI他

引次数

他引

总次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合计

六、代表性论文专著被他人引用的情况(不超过8篇)

序号被引代

表性论

文专著

序号

引文题目/作者引文刊名/影响因子

引文发表时间

(年月日)

1 2 3 4 5 6 7 8

七、主要完成人情况表

姓名性别排名国籍出生年月出生地民族身份证号归国人员归国时间技术职称最高学历最高学位毕业学校毕业时间所学专业电子邮箱办公电话移动电话通讯地址邮政编码工作单位行政职务二级单位党派

完成单位所在地单位性质

参加本项目的起止时间至对本项目主要学术贡献: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

声明:本人遵守《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对推荐工作的具体要求,保证所提交材料真实有效,且不存在任何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和《科学技术保密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及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情形。如有虚假,愿意承担相应责任并接受相应处理。如产生争议,保证积极配合调查处理工作。

本人签名:

年月日

声明:本单位确认该完成人情况表真实有效,且不存在任何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和《科学技术保密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及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情形。如产生争议,愿意积极配合调查处理工作。

单位(盖章)

年月日

(专家推荐不填此栏)

推荐单位

通讯地址邮政编码

联系人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传真

推荐意见:

声明:本单位遵守《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对推荐工作的具体要求,保证所推荐项目的全部推荐材料真实有效,且不存在任何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和《科学技术保密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及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情形。如有虚假,愿意承担相应责任并接受相应处理。如产生争议,保证积极配合调查处理工作。

推荐单位(盖章)

年月日

全国XX科技进步奖推荐书【模板】

关于申报2020年度“中国XX联合会 科学技术奖”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XX联合会(行业协会),各代管协会,有关企业,科研单位,大专院校: “中国XX联合会科学技术奖”是经国家科技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批准设立的奖项,下设“全国XX科技进步奖”子奖项。该奖项旨在表彰在全国XX行业科学研究、技术创新、成果推广、高新技术产业化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以此推动XX行业科技进步。为做好2020年度“中国XX联合会科学技术奖”的推荐、申报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下: 一、奖励设置及证书颁发 (一)等级设置:特等奖(科技创新效果明显、社会影响巨大、经济效益可观的)、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 中国XX联合会作为国家科学技术奖的提名单位,每年将从获得全国XX科技进步奖特等奖等项目中,择优提名国家科学技术奖评审。 (二)对获奖项目的主要完成单位和主要完成人,由中国XX 联合会颁发相应的奖励证书。 二、申报内容 凡属创新技术、产品、工艺、材料与设计成果,高新技术产业化成果,创新体制与管理成果,社会公益类平台网络建设成果,

软科学与论文成果,规范、标准,科普图书与电子出版物等的,均可申报。 三、评审范围 专业评审组学科包括:作物遗传育种与园艺、农艺与农业工程、林业、养殖业、科普、工人农民技术创新、自主创新企业、轻工、纺织、化工、机械、电子与科学仪器、通信、计算机与自动控制、土木建筑、标准计量及文体科技、环境保护、气候变化与环境监测、中医中药、药物与生物医学工程、先进制造与重大装备、安全生产、循环经济与节能减排、现代服务业信息化等专业。一级和二/三级学科见《国家科技进步奖专业评审组评审范围》。 四、申报项目完成人限制条件 同一人作为项目第一完成人,在同一年度只能申报一个项目。 五、申报材料要求 (一)申报单位和个人认真填写《全国XX科技进步奖推荐书》(附件1)、全国XX科技进步奖推荐书形式审查表(附件2)。上述申报材料及其《全国XX科技进步奖推荐书》填写说明可通过登陆中国XX联合会网站(******或报光盘一张;全国XX科技进步奖推荐书形式审查表(附件2)纸质版一份,不需装订。 六、申报渠道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XX主管部门、XX联合会(行业协会)、中国XX联合会代管协会对本地材料进行初审合格后推荐申报;国资委所属中央大型企业、国家或省(部)

国家自然科学奖推荐书

国家自然科学奖推荐书 (2017年度) 一、项目基本情况 学科评审组:序号:编号:

三、项目简介 (限1200字) 浅部资源日趋枯竭,矿产开采走向深部,传统岩石力学理论无法适应深部采矿实践,特别是不能准确获取岩石动力学参数和无法揭示深部硬岩非常规破坏等灾害问题,硬岩矿深部开采理论与技术长期以来没有突破性进展。该项目突破以单一受力状态为特征的传统岩石静力学和岩石动力学理论制约,在提出中高应变率岩石动力测试方法并精确获取岩石动力破裂特性与能耗特征的基础上,建立岩石动静组合加载理论,深刻揭示深部硬岩破裂机理与灾变特征,进而为提出以深部硬岩灾害诱变与能量调控为特征的深部硬岩非爆连续开采模式提供理论支撑。通过近20年持续研究,主要内容和科学发现包括: (1)中应变率下岩石动力测试方法。提出半正弦波加载理论,突破了传统的矩形波加载方法,解决了岩石动力加载过程中波形弥散、应变率变化大、重复加卸载等国际难题,实现了近定常应变率下岩石动态本构参数与能耗特征的准确获取,制订了国际岩石动力学测试标准,在全世界推广应用。 (2)岩石动静组合加载理论。提出动静组合加载学术思想,发明并建成世界上第一套岩石动静组合加载试验系统,揭示了岩石在动静组合载荷下的破裂机理与能量耗散特征,突破了传统单一动载或静载方法的局限,为新型钻采设备的研发提供了核心理论与技术支撑。 (3)深部硬岩灾害发生机理与能量调控理论。提出了基于岩层特性与岩石冲击指数关系的硬岩辨识方法,建立了以组合加载能量密度为指标的高应力岩体灾变失稳与破坏判据,揭示了开采扰动下高应力硬岩能量转移机理,获得了深部硬岩致灾储能向工程有益能量转化的有序调控方法,为从传统的钻爆非连续开采到高效非爆连续开采的硬岩深部开采方法变革奠定了基础。 项目的科学价值在于:(1)提出的岩石动力测试方法为中高应变率下岩石力学参数的准确获取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标准;(2)提出的岩石动静组合加载理论,真实还原了深部硬岩开采的力学环境,揭示了深部硬岩破裂机理。(3)提出的能量调控下的灾害诱变与动静耦合破岩方法,为硬岩矿物资源采矿方法变革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 该项目得到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重大课题、973课题等资助,成果在Int J Rock Mech Min、Rock Mech Rock Eng等本领域Top期刊上发表并被广泛引用,8篇代表性论文SCI他引202次,总他引511次。出版有《岩石冲击动力学》(第九届中国图书奖)、《岩石动力学基础与应用》、《冲击机械动力学与反演设计》等著作;“组合加载”成为国家基金委研究领域的通用关键词,授权发明专利9项;提出的半正弦波加载方法被国际岩石力学学会采纳为标准测试方法;自主研发的动静组合加载实验系统已成为国内外数十家研究机构开展研究的平台,提出基于动静组合加载理论的非爆连续采矿方法创新了深部矿产开采理论。“复杂加载下的岩石脆断理论与实验方法”获2003年湖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自然科学)一等奖,“岩石动静组合加载理论与方法”获2014年湖南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中国航空学会科学技术奖推荐书填写说明

《中国航空学会科学技术奖推荐书》填写说明 《中国航空学会科学技术奖推荐书》(以下简称《推荐书》)是中国航空学会科学技术奖评审的基本技术文件和主要依据,必须严格按规定的格式、栏目及所列标题如实、全面填写。 《推荐书》要严格按规定格式打印在A4(高297毫米,宽210毫米)页面,正文内容所用字型应不小于5号字。文字及图表应限定在高257毫米、宽170毫米的规格内排印,左边为装订边,宽度不小于25毫米。附件须有附件目录。推荐材料必须字迹清楚整齐,签署完整、正确,印章齐全、清晰可辨。推荐书及附件应合装成册,其大小规格应与推荐书一致,竖装,装订后勿另附加封面。 推荐书包括书面推荐书和电子版推荐书两种形式。书面推荐书一式两份,原件1份,复印件1份。电子版推荐书内容应与书面推荐书相关内容完全一致。 推荐书填写要求如下: 一、项目基本情况 《编号》由学会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填写。 《奖励类别》按理论研究、技术发明、技术开发、技术基础、工程项目、科学技术普及六类,选择相应类别填写。 理论研究类:在航空科学技术及相关领域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中阐明自然现象、特征和规律的科技成果。该奖项类别一般授予个人。 技术发明类:运用科学技术知识做出与航空产品、工艺、材料及其系统等有关的技术发明成果。该奖项类别一般授予个人。 技术开发类:在航空及相关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活动中,完成具有市场实用价值的产品、技术、工艺、材料、设计及其推广应用。 技术基础类:航空科学技术基础性工作,包括标准、计量、科技信息、科技档案、环境保护、质量与可靠性、管理、软科学研究等取得的成果及其应用推广。 工程项目类:航空及相关科学技术工程、基本建设工程等成果。一般只授予单位。 科学技术普及类:在航空科学技术普及中的成果。目前暂限于2000年以来公开出版、发行的科普图书、科普电子出版物及音像制品。该奖项类别一般授予个人。 《项目名称》应当简明、准确地反映出项目的内容和特征,字数(含符号)不超过30个汉字。项目名称中一般不用xx研究、企业名称等字样。科普项目应直接用科普作品的名称。标准成果应在项目名称后填写标准号。 《主要完成人》所列人员应为中国公民,按照贡献大小从左至右、从上到下顺序排列,名单应与“主要完成人情况表中的人员组成及排序完全一致。推荐人数:理论研究类一般不超过5人;技术发明类一般不超过6人;其它类别一般限额一等奖15人、二等奖和三等奖10人。理论研究类的完成人应当是推荐书提交的代表性论文或专著主要学术思想的提出者并在代表性论文中有署名;技术发明类的前三位完成人应为所列主要发明专利的发明人,其他发明人一般也应有知识产权证明(含论著论文等)支撑;科普作品项目的完成人应当是对科普作品的创作做出直接创造性贡献的主要作者、策划编辑;其它类别的主要完成人应对本项目的主要科技创新做出贡献。排名在前三位的完成人投入该项目的工作量应占本人工作量的50%以上,否则不能作为本项目排名前三位的完成人。主课题的验收、鉴定委员不能作为该项目完成人。工程类项目类可不填写此栏。 《主要完成单位》应按照贡献大小从左至右、从上到下顺序排列。主要完成单位是指具有法人资格的单位,要求所填单位名称应与单位公章名称一致。完成单位数一般不超过5

国家自然科学奖推荐书

国家自然科学奖申报材料公示 一、项目名称: 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强时变非线性的解析建模与状态量高精度估计 二、提名者及提名意见: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该项目面向国际前沿和国家战略,在动力电池管理核心模型和算法方面做出一系列原创性国际引领贡献:发现了动力电池输出特性与其内部参数和状态间存在间接映射关系,阐释了输出电压具有的动、静态分量解耦特性以及动态分量具有的多阶RC解析特性,提出并建立了具有普适性的动力电池N阶等效电路模型,拓展建立了融合电化学机理模型、分数阶阻抗模型的动力电池机理-频域-电气特性综合解析模型;发现了动力电池荷电状态SOC与其开路电压OCV相关且存在单调映射关系,首次提出了基于实车片段数据的SOC映射参数重构方法,建立了滤波器类动力电池自适应SOC估计算法;发现了动力电池组系统充放电末期具有的强极化非线性特性并引发端电压明显的不一致性,揭示了动力电池实际工作环境的差异对其性能衰退的影响机制以及动力电池不一致性对其性能衰退的耦合效应和演化机理,提出了基于“表征单体模型+偏差量化模型”的动力电池组系统状态估计算法,有效解决了动力电池“模型建不精”、“状态估不准”、“系统管不好”三大难题,成功用于华为、北汽新能源、宇通客车、联合汽车电子等主流企业,具有重要科学和工程价值。 8篇代表作SCI他引1130次、谷歌学术他引1956次,其中3篇入选“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学术论文”、2篇入选SCI期刊年度最佳论文奖。完成人作国际会议特邀报告16次,入选科睿唯安高被引科学家。 申请材料属实,完成人排名无异议。 提名该项目为国家自然科学奖贰等奖。

三、项目简介 发展新能源汽车是国际共识和我国的国家战略,电动汽车是主要技术选择。动力电池系统是电动汽车的技术瓶颈,其精准管理是保障整车高效、安全和动力电池长寿命运行的核心,动力电池状态量的高精度、强鲁棒性估计一直是行业技术攻关的国际难题和学术研究的前沿热点。项目组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计划等支持下,历时9年理论研究,取得系统性、原创性成果。 1.发现了动力电池输出特性与其内部参数和状态间具有的间接映射规律,阐释了端电压的动、静态分量解耦机制以及动态分量具有的多阶RC解析特性,建立了具有普适性的动力电池N阶电气解析模型,融合电化学机理模型、分数阶阻抗模型,建立了动力电池机理-频域-电气特性综合解析模型。发明了基于存档和实时运行数据驱动的五步骤动力电池模型参数辨识方法,实现了模型结构和阶次优化,大幅提高了模型的高精度、环境感知和可靠性等属性。 2.发现了动力电池荷电状态SOC与其静态电势/开路电压OCV相关且存在单调映射关系,建立了融合动力电池N阶电气解析模型的OCV在线辨识和SOC估计方法。针对OCV-SOC映射关系的差异性,首次提出了基于实车片段数据的SOC 映射参数重构方法。提出了将动力电池SOC和动态极化电压作为状态量、将输出电压作为观测量的SOC估计模型,增强闭环校正精度,建立了滤波器类动力电池自适应SOC估计算法体系。发明了多时间尺度动力电池SOC、容量、内阻的多状态量协同估计和精度自适应标定方法,提高了状态估计的鲁棒性。 3.发现了动力电池组系统充放电末期具有的强极化非线性特性并引发端电压明显的不一致性,首次提出分别以能量最大利用、安全应用为目标约束的动力电池组系统SOC分段高精度估计准则。揭示了动力电池组系统实际工作环境的差异对其性能衰退的影响机制以及动力电池不一致性对其性能衰退的耦合效应和演化机理,建立了以SOC、容量、温度等为自变量、以偏差为因变量的近似模型。首次提出基于“表征单体模型+偏差量化模型”的动力电池组系统状态估计算法,提高了状态估计的精度和适用性。 该项目在动力电池管理核心模型和算法方面做出原创性国际引领贡献,发表论文SCI检索49篇、ESI高被引21篇。8篇代表作SCI他引1130次、谷歌学术他引1956次、最高单篇他引504次,其中3篇入选“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学术论文”(电动汽车领域仅有的3篇)、2篇入选SCI期刊年度最佳论文奖。授权发明专利6件。完成人作国际学术会议特邀报告16次,任IEEE电气化交通大会ITEC2014和国际应用能源大会ICAE2016大会主席,入选科睿唯安高被引科学家。成果得到Shixue Dou、欧阳明高、Stefan Pischinger院士等国际学术同行的高度评价。项目成果在华为、北汽新能源、郑州宇通客车、联合汽车电子等企业得到成功应用,主要指标同比优势明显。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组织科技成果评价,认为“……建立了动力电池系统集成参数辨识与状态在线估计综合优化方法,动力电池状态估计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安徽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类推荐书填写要求

《安徽省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类)推荐书》填写要求 《安徽省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类)推荐书》是安徽省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类)评审的基础文件和主要评审依据,应根据安徽省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当年推荐通知,按照推荐书规定的格式、栏目及所列标题的要求,如实填写。 《安徽省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类)推荐书》包括电子版推荐书和书面推荐书两种形式。 电子版推荐书包括主件(第一至第九部分)和附件(第十部分),须按要求填写和上传。主件第二、三、四部分的页边距左右各3.2 ㎝,上下各2.8 ㎝(以推荐系统提供下载的模版为准),正文文字使用宋体,不小于小四号,行距不小于18 磅,标题和图表文字格式自行设置(建议以黑体、仿宋、楷体为主)。 书面推荐书包括主件(第一至第九部分)和附件(第十部分)。主件从推荐系统中直接生成并打印,内容应与电子版推荐书相关内容完全一致。推荐书主件和附件装订成册,纸张规格A4,竖向左侧装订,不要另加封面。 《安徽省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类)推荐书》填写要求如下: 一、项目基本情况 1、《项目名称》,不超过30 字。应围绕代表性论文专著的核心内容,准确反映科学发现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特征。 2、《主要完成人》,由推荐系统根据《主要完成人情况表》自动生成。 3、《主要完成单位》,由推荐系统根据《主要完成单位情况表》

自动生成。 4、《推荐单位或推荐专家》,在推荐系统中选择相应推荐单位填写。若选择专家推荐,则由系统根据《专家推荐意见表》自动生成。 5、《学科分类名称》,按重要程度依次填写,可以填写2个学科名称。所填学科名称次序应与项目《重要科学发现》中所列科学发现点所属学科名称和顺序保持一致。 6、《所属科学技术领域》,在推荐系统中选择相应门类填写。 7、《任务来源》,在推荐系统中选择相应类别填写。 8、《具体计划、基金的名称和编号》,不超过300 字。应按重要程度填写,先国家计划,后其他计划,不超过10 项。 9、《已呈交的科技报告编号》,填写在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申报中心(https://www.doczj.com/doc/d614131337.html,)呈交的科技报告编号,未呈交的可不填。 10、《项目起止时间》,起始时间填写立项、任务下达、合同签署等标志项目开始研究的日期;完成时间填写8 篇代表性论文专著中最近1 篇发表的时间。 二、项目简介 不超过1200 字。应包含项目主要研究内容、科学发现点、科学价值、同行引用及评价等。 三、重要科学发现 1. 重要科学发现 不超过5 页。该部分是推荐书的核心内容,也是评价项目、处理异议的重要依据。“重要科学发现”是项目科学研究内容在创造性方

国家自然科学奖推荐书-上海大学

一、项目名称:海气界面多平台探测关键技术及装备 二、项目简介 海气界面层内海洋、气象要素变化极为复杂,海气界面的温度、盐度影响着海洋牧场渔业活动,恶劣海况、低能见度等危险天气严重影响着战略通道航行安全,海洋表面大气波导制约着岛礁安全预警平台的效能发挥,海气界面环境的探测直接关系到国家海洋经济发展、海洋战略利益拓展和国防安全。项目针对海气界面环境立体观测体系建设中面临的天基全域探测、船基走航探测、岸基定点探测技术难题,突破多项关键技术,研制系列装备,技术创新为: 1、星载直接相关型全极化微波辐射海面全域探测技术。针对国内星载海面盐度探测装备空白,L波段盐度探测天线尺寸大,难以星载工程化应用,发明了L波段综合孔径辐射测量技术。发明了星载高精度直接全极化微波辐射接收方法。实现了海面风场全极化弱亮温信息的高灵敏度接收,亮温接收灵敏度优于0.25K;发明了相关型全极化微波辐射定标技术,全极化微波辐射计相位定标精度优于0.5°,幅度定标精度优于0.5dB。 2、船基双极化全固态毫米波航线剖面探测技术。针对基于微波回波信号测波定标困难、波浪参数反演精度低的难题,发明了毫米波干涉模式下的浪高直接测量技术和浪向反演技术,发明了Ka频段双极化全固态毫米波云雾探测和能见度反演技术。实现了能见度单点静态探测向水平、垂直和斜视全方位动态监测的转变,信号检测能力提高10dB以上。 3、岸基连续波和亚毫米波定点廓线连续探测技术。针对常规探空气球获取海气界面温湿风廓线存在低空盲区大、时间不连续等问题,发明了调频连续波相控阵超低空风廓线探测技术,将低空风廓线最低有效探测高度由100m降低到10m;针对风廓线回波信号弱、不易提取、易受有源电磁干扰等问题,发明了风廓线弱回波信号提取和抗有源干扰方法,干扰抑制30dB以上,有用信号功率增加13dB以上,研制了岸基亚毫米波大气温湿廓线探测装备,海气界面温湿廓线连续探测时间分辨率达毫秒级。发明点居国内领先水平。 已授权国家(防)发明专利35项,公开或实审发明专利11项。近三年,新增销售额4.67亿元;为国庆阅兵、北京奥运、南海岛礁建设等重大活动提供了有力支撑,取得了重大社会经济效益。获2011 年上海市技术发明一等奖,2015 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科学技术进步奖申报书

科学技术进步奖申报书 项目名称: 申报奖励等级: 项目完成单位: 申报部门: 申报时间:

陕西省科学技术进步奖申报书(1) 一、项目基本情况 陕西省序号(2)编号(3) 项目名称中文(4) 英文(5) 主要完成人 (6) 主要完成单位 (7) 任务来源 (8) A国家攻关、B其他国家计划、C部、委、D省、市、自治区、E企业委托、F其他单位委托、G中外合作、H自选、I非职务、J其他。

计划名称和编号 (9) 研制起止时间(10) 成果用于产生时间(11)成果进度 (12) 基层申报单位(13) 组织鉴定单位和时间(14) 申报部门(15)申报日期(16) 申报等级(17) 审定或推荐等级(18) 建议密级(19)A绝密 B机密 C秘密 批准密级 (20) A绝密 B机密 C秘密 保密编号 (21)可否公布(22)

省、部级成果登记号 (23) 国家级成果登记号(24) 图书资料 分类号 (25) 社 会 经济目标(26) A、陆地海洋大气、B民用宇航、C、农林牧渔、D工业、E、能源、F交通通信、G教育、H卫生医药、I社会经济发展、J生态环保、K知识全面发展、L其他民用目标、M国防 奖 励 类 别(27)A 新成果、B推广、C采用新技术、D消化吸收、E标准、F计量、G情报、H软科学、I其他

应用 行 业(28)A农林畜牧水、B工业、C地质、勘探、D建筑业、E交通、邮电、通讯业、F商、饮食、供销、仓储、G房地产、公共服务、H、卫生、体育、社会福利、I文教、广播、电视、J科研技术服务、K金融、保险、L党政机关团体、M国防专业、N公安、安全、O其他行业 归 口 行 业 评 审 组(29)A 机械、B电子、仪器仪表、C化工、D冶金E地矿、采矿、F轻工、G纺织、H医疗卫生、I医药、J农牧渔业、K林业、L城乡建设、M工程建设施工、N工程建设设计标准、O建筑材料、P水利水电、Q交通运输、R通用标准、S自然灾害监测预、T公安、安全、U成果推广、V科技情报、W计量、X自然资源、Y文本、Z软科学 本项目主题词(30):

国家自然科学奖推荐书

国家自然科学奖推荐书 ( 2017 年度) 一、项目基本情况 学科评审组:序号:编号: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制

二、推荐单位意见(专家推荐不填此栏)

三、项目简介 焊接是重要的先进制造技术,常规的熔焊方法由于温度高、热输入大,接头微观组织与热应力难控制,无法满足新材料、异种材料的焊接要求,产品焊接质量不稳定,如我国某型号火箭曾因焊点质量问题导致发射失败,美国阿里安娜5火箭也曾因喷管焊接问题导致爆炸。随着新材料及异种材料结构的大量应用,开发先进的特种焊接方法、深入研究焊接冶金机理已成为国际焊接领域的热点。然而焊接学科传统上更多的侧重于工艺与技术优化,焊接过程中的热力耦合机制、组织演化规律与性能调控机理尚不明确,极大的制约了特种焊接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该项目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在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973课题等资助下,针对异质金属、同质金属和陶瓷/金属三类代表性材料体系,从焊接制造工程中提炼出科学问题,系统研究焊接过程的本质特征,在热力耦合理论模型建立、组织性能调控与焊接冶金机理揭示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科学发现,为焊接制造技术的突破性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主要科学发现包括: 一、揭示了异质金属焊接接头界面化合物形成机制,阐明了接头界面组织演化规律,发展了异质金属焊接接头的组织性能调控理论体系,提出了热输入与冶金联合低温焊接、全固溶阻隔抑制界面化合物的思想,建立了异质金属界面化合物的生长模型,解决了铝/钢、钛/钢等异质金属焊接难题; 二、阐明了同质金属热力作用对接头成形、断裂特征、接头微观组织与性能的影响规律,发现搅拌摩擦焊接头组织和性能在焊缝两侧的不对称性,建立了搅拌摩擦焊接载荷模型和热力耦合产热模型,揭示了“S”线形成的本质原因和水浸冷却对焊接行为的影响机制,为提高接头性能奠定了理论基础; 三、提出了基于热输入与界面结构调控的接头应力缓解思路,揭示了陶瓷与金属焊接接头界面反应特征与应力调控机制,阐明了焊接质量主控因素与焊接机理,发展了陶瓷/金属接头应力调控理论,发现了非平直界面对接头组织与性能的作用规律,建立了陶瓷/金属接头内晶须生长模型,实现了多种陶瓷/金属体系的高质量焊接。 该项目发表SCI论文147篇,其中8篇代表性论文总计被International Materials Reviews、Acta Materialia等期刊SCI他引488次,单篇最高SCI他引149次,他引总计903次,获得了国际学术界的认可。英国皇家科学院和工程院H. K. D. H. Bhadeshia院士、英国皇家工程院P. J. Withers院士、美国工程院S. J. Hu院士、中国工程院林尚扬院士、世界陶瓷学会M. Singh会士等21位院士、国际期刊主编/副主编、学会会士,广泛引用和高度评价了项目组提出的机理与方法。项目负责人冯吉才教授为焊接领域首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担任中国焊接学会副理事长。发表于材料加工领域著名期刊Journal of Materials Processing Technology的论文被引频次在建刊以来的9455篇论文中排名第12位。项目组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9项,理论成果及衍生技术已经在运载火箭贮箱、导弹姿轨控发动机喷管、载人深潜器球壳、高速列车车体等关键产品的设计与制造中得到应用,研究成果获2016年黑龙江省自然科学一等奖和2004年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

国家自然科学奖推荐书-中国土木工程学会

【项目名称】土木工程结构区域分布光纤传感与健康监测关键技术 【推荐奖种】2017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推荐单位意见】 我单位认真审阅了该项目推荐材料,确认全部材料真实有效,相关栏目均符合填写要求。该项目针对土木工程结构预防性维护管理这一重大国家需求,系统建立了土木工程结构区域分布光纤传感与健康监测关键技术,通过在结构区域分布传感原理、技术、装置以及结构全面评估方法等方面的核心发明,开发了高性能长耐久的结构区域分布光纤传感及其解调设备,建立了仅利用单种区域分布传感器技术进行结构参数、损伤与荷载全面识别和结构性能直接评估的综合成套技术及理论体系,突破了现有健康监测技术存在的监测系统耐久性差及海量数据无法有效分析结构“健康”状况的瓶颈问题。专家组鉴定结果表明该项目在结构区域分布传感方法、技术、装置及理论的成果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项目成果包括授权发明专利30项,PCT专利2项,发表论文150篇(其中SCI论文56余篇),形成针对结构区域分布光纤传感与健康监测技术的中英文专著、江苏省地方标准和协会标准,相关成果被写入日美土木工程学会权威报告及相关指南。研究成果广泛推广应用于苏通大桥、无锡地铁、日本新干线铁道、美国高速公路桥等30多个国内外重要工程,建成世界最大规模的长江流域桥梁监测群,形成全国首个结构群监测数据中心,直接经济效益超4.6亿。获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公路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并获国家优秀专利奖、国际工业展览会银奖、国际健康监测人物奖等。推荐该项目申报2017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项目简介】 我国各类基础设施体量大病害多寿命短,利用结构健康监测技术有望实现土木工程结构安全与长寿命服役这一重大国家需求。现有健康监测技术存在传感与采集系统耐久性差、海量监测数据难以有效分析结构损伤与性能等传统难题。为此,本项目历经10余年,通过光纤实现结构关键区域分布传感的原理、技术、装置等核心发明,建立了重大工程结构区域分布传感与健康监测的成套技术理论及技术装备,突破了现有监测系统耐久性差及现有技术无法进行结构“健康”评估的瓶颈。主要发明点包括: 1、发明了高性能长寿命光纤区域分布传感技术 率先研发了一专多能并具有损伤覆盖能力的长标距光纤传感单元,通过长标距化设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推荐书填写说明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推荐书》填写说明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推荐书》适用于《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中设置的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推荐书》是国家科学技术奖励评审的基本技术文件和主要依据,必须严格按规定的格式、栏目及所列标题如实、全面填写。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推荐书》要严格按规定格式打印或铅印,大小为大十六开本(高297毫米,宽210毫米)竖装。文字及图表应限定在高257、宽170毫米的规格内排印,左边为装订边,宽度不小于25毫米,正文内容所用字型应不小于5号字,推荐书及其指定附件备齐后应合装成册,其大小规格应与推荐书一致。装订后《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推荐书》不需另附加封面。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推荐书》要严格按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当年推荐通知规定要求报送规定材料。 一、项目基本情况 《奖种》填写欲推荐奖种。 《学科(专业)组代码》指推荐项目应属哪一个学科(专业)评审组评审,需按下列学科(专业)组设置填写对应的数码。 国家自然科学奖对应学科评审组是: 101、数学与力学;102、物理与天文;103、化学;104、地球科学;105、生物学;106、基础医学;107、信息科学;108、材料科学;109、工程技术科学; 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对应专业评审组是: 201农业;202、林业;203、养殖业;210、国土资源与利用;211、轻工;212、纺织;213、化工;214、无机非金属材料;215、金属材料;216、机械;217、动力与电气;218、民用核技术;219、电子与通讯、仪器仪表;220、计算机与自动控制;221、土木建筑;222、水利;223、交通运输;230、技术基础;231、环境保护;232、自然灾害监测预报;233、医疗卫生;234、中医中药;235、药物与生物医学工程;240、公安科技;241、国家安全科技;242、国防科技工业;243、军事科技;244、军队后勤科技;245、军队武器装备科技。 《序号》、《编号》由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填写。 《项目名称》(中文)应当简明、准确地反映出项目的技术内容和特征,字数(含符号)不超过30个汉字。 《项目名称》(英文)项目的英文名称应翻译准确,不超过200个字符。 《主要完成人》、按《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填写,并按照贡献大小从左至右、从上到下顺序排列。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应当在主要完成人后面注明完成该项目时所在单位。 《主要完成单位》按《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填写,并按照贡献大小从左至右、从上到下顺序排列。主要完成单位指具有法人资格的单位。 《推荐单位(或专家)》指组织推荐项目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科委,国务院有关部门和直属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各有关总部的科技主管部门及具有推荐资格的单位和专家。 《项目名称可否公布》在"可"或"否"上划"√"。 《密级、保密期限及批准号》应填经上级主管部门审定批准的密级、保密期限及批准号。

中国电力科学技术奖推荐书填写

《中国电力科学技术奖推荐书》填写说明(2011年度)《中国电力科学技术奖推荐书》是中国电力科学技术奖评审的基本技术文件和主要依据,应严格按规定的格式、栏目及所列标题如实、全面填写。 《中国电力科学技术奖推荐书》只提供电子版推荐书(即不受理纸质推荐书),其具体要求如下: 1、推荐书通过中国电力科学技术奖网络推荐系统(以下简称网络推荐系统,登录地址:https://www.doczj.com/doc/d614131337.html,/,2011年7月10日网络推荐系统开始运行)在线提交信息来完成。包括主件(第一至第九部分)和附件或其摘要(第十部分)。 2、推荐书主件中涉及需签章的有关栏目应从网络推荐系统中导出相应表格后打印、签章,扫描成jpg图片格式(建议图片尺寸1200×1697,文件大小200k 左右)后上传至网络推荐系统。如:推荐单位(科技主管部门)在“一、项目基本情况”表和“八、推荐意见”表中有关栏目内盖公章;主要生产、应用单位(财务部门)核准“四、项目详细内容”中“5、经济效益”栏目相关数据后盖公章;各主要完成人在“六、主要完成人情况表”中有关栏目内签字;各主要完成单位(科技主管部门)在“七、主要完成单位情况表”中有关栏目内盖公章。 3、推荐书附件或其摘要(第十部分)主要包括成果应用证明、技术评价证明及其他证明或其摘要、知识产权证明、技术研究报告或其摘要。推荐书附件除技术研究报告部分以外,要求以电子扫描jpg图片格式提供。技术研究报告部分以word或pdf文件格式提供。推荐书附件上传至网络推荐系统文件数之和不得超过60个。 4、推荐材料中不应涉及保密内容,特殊情况可另行与我办商议。 5、“中国电力科学技术奖推荐项目汇总清单”、“回避专家申请表”、“中国电力科学

国家自然科学奖推荐书

项目名称:金属有机半导体的结构设计、性能调控与光电应用 主要完成人:黄维(南京邮电大学、南京工业大学) 赵强(南京邮电大学) 刘淑娟(南京邮电大学) 陈润锋(南京邮电大学) 孙会彬(南京工业大学) 提名者 提名者:教育部 项目简介 该项目属于电子信息科学中的半导体材料前沿学科方向。最近二十多年,有机光电子在显示、存储、传感、光伏等方向取得了显著进展,成为国际研究热点。有机半导体的研究是推动该领域发展的关键。传统纯有机半导体难以利用三重激发态,金属有机半导体在金属原子旋轨耦合作用下,突破了这一局限,可同时利用单重态和三重态激发态。同时,金属中心丰富的电子组态使其具有优异的电学性质。该项目围绕金属有机半导体的高性能化与多功能化,在结构设计、性能调控、光电应用方面获得了创新性研究成果。主要科学发现如下: 1、提出高性能金属有机半导体结构设计新原理,提高有机发光二极管效率。金属有机半导体易聚集发光猝灭、载流子注入及传输不平衡等问题大大影响器件性能。该项目提出位阻功能化和高分子化新策略,显著提高了固态磷光效率,制备了高效、可印刷加工磷光材料;提出了p-n 金属有机半导体设计策略,平衡载流子注入与传输,制备的铕配合物发光器件性能达到同期国际最高水平;提出动态自适应设计原理,实现主体材料电性能的智能动态调控,获得了同期低电压驱动的磷光蓝光器件最优结果之一(外量子效率>16%)。 2、发展智能响应型金属有机半导体,实现高密度和高安全性信息存储。该项目提出可印刷加工的二阶和三阶金属聚合物信息存储半导体的设计新策略,制备了高稳定电存储器,率先研制了基于单一聚合物的三阶信息存储器,为发展可印刷加工的超高密度信息存储提供了有效途径;发现电场诱导金属有机半导体磷光变色现象,提出智能响应型有机信息存储的设计原理;利用磷光寿命长的特点,通过时间分辨光学成像,发展了具有安全保护功能的信息存储技术,开辟了有机信息存储领域的研究新方向。 3、利用长寿命三重激发态,通过时间分辨光学技术提高生物信息传感信噪比。在国际上较早开展了长寿命磷光材料在生物传感中的应用研究,发展了针对体内疾病相关重要标志物的磷光生物传感体系;提出以金属聚合物半导体发光寿命为分析信号,实现了分析物变化过程的准确监控,并通过时间分辨光学技术,获得高信噪比、高可信度的检测结果,成功解决了“生物背景荧光干扰导致检测信噪比低”这一领域难题。 该项目历时十余年,发表SCI论文115篇。8篇代表性论文发表在Nat Commun、Adv Mater、Angew Chem Int Ed、Adv Funct Mater等国际权威期刊上,3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1篇入选ESI热点论文,被诺贝尔奖得主、美国科学院/工程院院士和欧洲科学院院士等同行在SCI期刊上他引743次,单篇最高他引281次。授权中国发明专利16件。受邀在Chem Soc Rev、Prog Polym

《国家自然科学奖推荐书》填写要求

《国家自然科学奖推荐书》填写要求 《国家自然科学奖推荐书》是评审的基础文件和主要依据,原则上由推荐单位(专家)提供。推荐意见、项目简介、客观评价必须由推荐单位(专家)客观、如实、准确作出;重要科学发现、论文专著目录、代表性论文专著被他人引用的情况,以及主要完成人情况等客观内容及其证明材料可以由被推荐的项目完成人提供,但推荐单位(专家)要对有关内容认真严格审查,并承诺对推荐材料的真实性负责。 推荐书中所有内容应根据本填写要求,按照规定的格式、栏目及所列标题的要求,如实填写。形审不合格的推荐书退回推荐单位(专家),不予提交评审。 《国家自然科学奖推荐书》包括电子版推荐书和书面推荐书两种形式。 电子版推荐书包括主件(第一至第九部分)和附件(第十部分),须按要求填写和上传。主件第二、三、五部分的页边距左右各3.2㎝,上下各2.8㎝(以推荐系统提供下载的模版为准),正文文字使用宋体,不小于小四号,行距不小于18磅,标题和图表文字格式自行设置(建议以黑体、仿宋、楷体为主)。 书面推荐书包括主件(第一至第八部分)和附件(第十部分)。主件从推荐系统中直接生成并打印,内容应与电子版推荐书相关内容完全一致。推荐书主件和附件装订成册(单双面不限),纸张规格A4,竖向左侧装订,不要另加封面。 《国家自然科学奖推荐书》填写具体要求如下: 一、项目基本情况 1.学科评审组、序号、编号:由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填写。 2.项目名称:不超过30字。应围绕代表性论文专著的核心内容,准确反映科学发现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特征。 3.主要完成人:由推荐系统根据《主要完成人情况表》自动生成。 4.推荐单位或推荐专家:在推荐系统中选择相应推荐单位填写。若选择专家推荐,则由推荐系统根据《专家推荐意见表》自动生成。 5.学科分类名称:在推荐系统中选择相应学科,按重要程度依次填写,最多可以填写3个学科名称。所填学科名称次序应与项目《重要科学发现》中所列科学发现点所属学科名称和顺序保持一致。 6.所属科学技术领域:在推荐系统中选择相应领域填写。 7.任务来源:在推荐系统中选择相应类别填写。 8.具体计划、基金的名称和编号:不超过300字。应按重要程度依次填写,先

2017地理信息科技进步奖推荐书填写说明.doc

2017地理信息科技进步奖推荐书填写说明 《地理信息科技进步奖推荐书》是地理信息科技进步奖评审的基本文件和主要依据,应严格按地理信息科技进步奖评选工作通知的要求执行。提交的推荐书书面文件必须严格按规定的格要求如实、全面填写。 一、格式要求 申报系统表单内容须结合书面推荐书按要求在线填写。填写完毕的推荐书应扫描成PDF文件后随其他相关资料,一起打包上传至申报系统。打印的书面推荐书,内容必须与上传申报系统的文档内容保持一致,并按照要求签字、盖章。 书面推荐书包括主件(第一至第九部分)和附件(第十部分2—5)。推荐书主件和附件装订成册(双面),纸张规格A4,竖向左侧装订,不要另加封面。书面推荐书一式一份。 二、内容填写 (一)项目基本情况 奖励类别:在基础研究、技术开发、工程应用、标准、管理、其他中选; 项目名称:应简明、准确地反映出项目的技术内容和特征,字数(含符号)不超过30字。 完成人:按照贡献大小从左至右、从上到下顺序排列,名字之间用“逗”号隔开,申报奖项最多人数不超过30人。获

奖人数特等奖不超过30人,一等奖不超过15人;二等奖不超过12人;以排名先后为序确定获奖者。 完成单位:按照贡献大小从左至右、从上到下顺序排列,单位之间用“逗”号隔开。主要完成单位指具有法人资格的单位,申报项目完成单位数最多不超过15个。获奖单位特等奖不超过15个;获奖单位一等奖不超过10个;二等奖不超过8个;以排名先后为序确定获奖单位。 推荐(含自荐)单位:指组织推荐项目的各省级测绘地理信息主管部门、各省级测绘地理信息协会、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各工作委员会、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团体会员单位自荐。各推荐单位须签署意见,加盖印章并注明推荐时间。 主题词:按《国家汉语主题词表》填写3个至7个与推荐项目技术内容密切相关的主题词,每个词语间应加“分”号。 任务来源:按项目任务的来源填写相应的类别: A.国家计划:指列入国家计划项目; B.部委计划:指国务院各部委下达的任务; C.省、市、自治区:指省、市、自治区或通过有关厅局下达的任务; D.基金资助:指以基金形式资助的项目; E.企业:指由企业自行出资进行的研究开发项目; F.国际合作:指由外国单位或个人委托或共同研究、开发的项目;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推荐书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推荐书 一、项目基本情况

二、项目简介 不超过1200字。应包含项目主要技术内容、授权专利情况、技术经济指标、应用推广及效益情况等。

三、主要科技创新 1. 主要科技创新(限5页) 该部分是推荐书的核心内容,也是评价项目、处理异议的重要依据。应以支持本项目科技创新内容成立的证明材料为依据(如:专利、验收、论文等),客观、真实、准确地阐述项目的立项背景和具有创造性的关键技术内容,对比国内外同类技术的主要参数等。此部分不得涉及评价类文字。 2. 科技局限性(限1页) 不超过1页。简明、准确地阐述本项目在现阶段还存在的科技局限性及今后的主要研究方向。

四、客观评价 (限2页。围绕科技创新点的创新性、先进性、应用效果和对行业科技进步的作用,做出客观、真实、准确评价。填写的评价意见要有客观依据,主要包括与国内外相关技术的比较,国家相关部门正式作出的技术检测报告、验收意见、鉴定结论,国内外重要科技奖励,国内外同行在重要学术刊物、学术专著和重要国际学术会议公开发表的学术性评价意见等,可在附件中提供证明材料。非公开资料(如私人信函等)不能作为评价依据。)

五、推广应用情况、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请依据客观数据和情况准确填写,不做评价性描述。) 1.推广应用情况 不超过1页。应就本项目的生产、应用、推广等情况进行概述,并以列表方式说明主要应用单位情况(列表格式如下)。表中所列应用单位一般不超过15个。 主要应用单位情况表 同时应在附件中提供能证明本项目整体技术已正式应用三年以上(即2015年1月1日以前应用)的证明材料(应用证明)。需要行政审批的项目应在获得行政审批后应用三年以上。

国家自然科学奖推荐书-中国汽车工程学会

一、项目名称 第三代L5/H7高级轿车及发动机系列产品自主研发与产业化 二、推荐单位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 三、项目简介 高级轿车科技含量大、创新速度快、技术经济价值高、彰显国家形象,是世界汽车强国必争的产业。“红旗”是享誉国际的中国高级轿车品牌。秉承红旗50年拼搏求索、引领中国一汽第四次创业、自主复兴红旗品牌、满足国家重大需求、不负国民期望、开辟自主高级轿车市场、推动我国汽车产业转型升级,是第三代红旗L5/H7研发的立项背景。 项目总体思路:品牌复兴、高端突破,创建平台、系列开发,掌握核心、自主创新,正向同步、品质第一,形成体系、培育人才;目标:更安全、更智能、更舒适、更绿色、更高品质,实现可持续发展。三项实质性技术创新成果: 一是创建多向递进式碰撞能量分布机理和抗多角度弹击的车体缝隙防护结构设计技术,研发出适合于中国城市复杂路况的智能安全控制系统,创立新的改进离差原理正则化方法与试验技术,解决了安全、智能和舒适技术难题。二是创立操纵稳定性、平顺性多维度指标矢量分解技术,研发出多体与有限元强耦合协同动力学分析软件和多维度协同虚拟设计方法,解决了大型高级轿车对操纵平顺和乘坐舒适需求高的难题。三是创建“五要素”定量分析为核心的汽油机燃烧系统设计和试验技术、基于多场多相多维装配有限元分析的气缸精圆设计技术、V型发动机关键结构设计技术,解决了高效低污染难题。一项集成创新成果:建立基于功能驱动和模块化的网络系统设计及基于整车数字化模型的网络硬件在环仿真验证方法;建立基于市场信息的R/100可靠性目标分解及达成技术,体现红旗高品质的年千车索赔率与国外同类产品相当;突破了车身大型覆盖件和V型发动机等先进制造技术。 历经五年,研发出直列4缸及V型6、8、12缸四个发动机平台;两驱/四驱三个底盘平台,L5、H7两大系列11个车型,其碰撞安全、动力性、经济性、排放、制动、舒适等主要性能达到投产当期国内市场占有率最高的高级轿车水平,总体技术水平国内领先国际先进;项目总投资39亿元,发动机年产能12万台,L5/H7年产能3百辆/1.5万辆,性价比高于国外同类产品。 获授权发明专利7件、公开发明专利8件、软件著作权7件、实用新型专利119件、外观设计专利13件。 H7销售到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以国礼赠送斐济等多个国家,私家车市场2014年增长到67%,H7和L5三年共销售5687辆,新增销售额14.2亿元,新增利润3.5亿元,新增税收7539万元;L5/H7圆满完成北京APEC峰会等200多次国宾接待任务,获高度赞誉,L5向国家交付119辆,产值3.57亿元。 红旗发动机被国内多家企业选用;本项目承担并支撑国家863两项、973三项;制定国标四项、行业标准二项、企标143项;培养了高级轿车研发团队,发表论文71篇(EI 8篇);打破国外供应商垄断,带动了国内高端零部件供应商的自主研发,建立352家供应商资源体系,显著推动我国汽车行业科技进步。第三代红旗轿车及发动机研发与产业化是我国发展自主高级轿车新的里程碑。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