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二章村庄分类、形态与调查说课材料

第二章村庄分类、形态与调查说课材料

第二章村庄分类、形态与调查说课材料
第二章村庄分类、形态与调查说课材料

第二章村庄分类、形

态与调查

第二章村庄分类、形态与调查

第一节、村庄分类

1.1.1 按照地形地貌分类

村庄聚落按所处地理位置的地形、地貌来分,可将村庄聚落分为平原村、滨湖村、沿海村、三角洲村、草原村、山区村等。

一般说,在平原、滨湖、沿海、三角洲等地方的乡村聚落,土地肥沃、耕地较多、出产丰富、交通便利、人口较密集,经济发展较快、社会比较开放、社会流动较频繁,文化较为先进但村民人文关系不如散村突出,血缘关系有所淡化;思想较活跃,现代观念较强,居民容易接受新事物,民主意识较浓厚,村民自治基础比较扎实,自治活动容易开展起来。比如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就相当发达,这里的村庄也较为富裕。

草原上多是牧区,原来的牧民多是追水逐草而居的游牧生活方式,常常是季节性聚落和游牧的帐幕聚落兼而有之;但随着畜牧业的发达和科学化、现代化,多半牧民开始种植牧草,围困草场,定居下来,形成草原村落。在农区和林区,村落通常是固定的。

山区或半山区村庄则多较闭塞落后,人口聚居程度更低,有的山区资源丰富但开发不够,有的穷山恶水,资源贫乏,多半经济结构单一、贫困。

而不同的地理条件也造就了不同景观风貌、不同文化特色的村庄,比如在长三角地区就有江南水乡、滨海地区就有海岛渔村、山区则出现了山乡村寨。

1.1.2 按照村庄形态分类

村庄按照其形态肌理模式一般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 散点式

散点式村庄是一种常见的村庄,其布局形态体现了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特点,自然散点分部于起伏的乡村聚居地,这种模式并不试图改造自然,也不大规模平整土地,不强求规整和一致的布局,表面看来缺乏规划,随意性强,建筑虽散点分布,却又凝聚于某个中心,如晒谷场、池塘等,于稳定统一中体现着开放与多元。但是由于房屋间距较大所以显得较浪费土地,这种布局形式的村庄与周围自然环境融为一体,有一种不拘一格自然随机的肌理美。

(2) 街巷式

街巷式村庄形态肌理是一种最主要的村庄布局形态,适应于用地较平坦的村庄,并常见于较大村庄。街巷式村庄形态肌理根据建筑与地形、道路的不同组合关系,树枝状展开,形成统一又有变化的村庄布局形态,主街和次巷脉络清晰,这种村庄形态肌理内聚性强,又易于随着村庄扩大逐步沿路拓展延伸。街巷内部空间较为封闭内向,街巷在村庄中承担着交通联系和组织村民生活的公共空间的作用,成为公共和半公共的线性交往空间和交通联系通道,在一些水乡村庄,还常有河路并行的水街水巷。街巷式村庄形态肌理形态较丰富,建筑是界定街巷空间的形式、大小、尺度的主要因素,一些村庄在主街两端还设有门楼,既用于安全防卫又便于管理。街巷式布局的村庄一般空间有秩序,领域感、归宿感比较强,用地紧凑节约。例如:中国第一水乡——周庄,九百余年的悠远历史,构成了江南水乡独特的水街肌理形态,街道呈井字形,村庄依河成街,与水系有机融合,街巷尺度宜人,街巷曲折、进退、对景、节律等方面处理较好,宫、庙、塔、牌楼等构成了丰富的街道对景。

(3) 组团式

组团式村庄形态肌理常见于地形较复杂的较大村庄,受自然地形影响,由于地势变化比较大,河、湖、塘等水系穿插其中,村庄受到河网及地形高差分割,形成两个以上彼此相对独立的组团,其间由道路、水系、植被等连接,各组团既相对独立又联系密切。组团式布局是顺应自然的一种做法。

(4) 条纹式

条纹式村庄形态肌理常见于地形高差较大的山地村庄,丘陵山地坡度较大,受山地环境因素制约而自然顺应地势,形成由几个不同高差的台地条状伸展布局为特点的条纹式村庄形态肌理,布局虽分几个台地但聚合力强,对用地紧张的山地村庄是一种较适宜的布局方式。

(5) 图案式

图案式村庄形态肌理一般受地形或风水理念等影响,形成具有某种象征意义的特殊图案肌理,如八卦形、半月形、鱼形、牛形图案的村庄。这类村庄形态肌理模式比较特别,十分重视村址的选择和整体布局,最大可能地体现出某种文化及宗教的理念,村庄一般聚族而居,整个村庄不仅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而且体现了宗族

式布局的封闭性、内向性、防御性及等级尊卑观念。如浙江省兰溪市诸葛八卦村,至今有600余年的历史,为八卦图案式村庄形态肌理,村内布局结构似内外两个八卦图,该诸葛八卦村由诸葛第27代孙按诸葛绝学九宫八卦阵布局设计。

1.1.3 按村落规模分类

按聚落的人口聚居规模和生活各方面(生产、生活、文化、教育、服务、贸易设施等)的职能大小进行分类,分为小村、中村和大村。

大村,常是乡政府或村民委员会所在地,拥有一定数量的代销店和文化教育、生活服务单位。这种大村大多分布于地广人多的种植业区,尤其是耕地密集、地少人多的平原地区,华北较多,东北、长江中下游、东南沿海河口冲积平原等地也较普遍。

中村,是我国最为常见的一种村落,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地,常见于地少人稠的种植业区或圈养畜牧业区。一般由几个村庄组成一个行政区,并设有小学、代销店、理发店等。

小村,村落数量多,但在农村总人口中的比重较低。以山区、丘陵区、牧区、林区分布最为普遍。因耕地零星分散,或因生活用水不足,不宜建造大村庄,住宅布局分散,户均占地面积大。

在我国一般以160人以下为小集村,160—l000人为中等村,1000人以上的为大村。

事实上,中国广袤的农村土地上,农民的聚居形态差异极大,既有华北数千人聚居一处的大型村庄,又有华南数百、上千人聚居一处的宗族村落。川西平原农民是分散居住的,三、五户一个坝子,或叫院子。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村庄聚落也不大,一般10来户,叫做埭。长三角农民的聚居规模与湖北荆门很接近。湖北荆门丘陵农村,农民10多户住在一起,叫做湾子。英山县农村,农民居住较荆门农村更为分散,往往是三、五户住在一起,也叫湾子。英山农民住的比荆门农村更为分散,是因为英山多是山区,而荆门多是丘陵,丘陵地区田地较山区多,山区田少且地薄,能养活的人口就少,同样面积土地就只能容纳较少的人口。因此,英山农民住的更为分散,农民聚落就比荆门农村的规模更小。

用山区和丘陵或平原等地型特征来解释农民的聚居形态,显然很不完备,因为长三角和川西都是平原,理应村庄规模较荆门更大,但事实上,长三角的村庄规模与荆门农村相差很少,而川西平

原农民住的较荆门丘陵农村更为分散。相反,华南农村多是山区,这些山区的南方农村,村庄规模却远高于荆门、长三角,更不用说高于川西和湖北英山农村了。倒是华北平原的村庄规模极大,是当前中国农村规模最大的村庄。

理解村庄规模,显然不能只考虑地型,而需要考虑更多的因素,如海药考虑要考虑作物类型、气候、土壤、交通、水利等自然因素和治安、村庄成长阶段、家族等社会文化因素。

1.4 按照行政概念分类

从行政概念出发,按照基层社会组织的层次分类,我国村庄一般可以分为自然村和行政村。

1.4.1 自然村

自然村是由村民经过长时间聚居而自然形成的村落,是农村中从事农业的家庭副业生产活动的最基本的居民点。它受地理条件、生活方式等的影响。比如在山里头,可能几户在路边居住几代后就会形成一个小村落,这就叫自然村。

中国有些地方习惯上将自然村称作“庄”或“屯”,是乡村聚落最基本的组成部分,一般只有简单的生活福利设施,甚至没有。自然村的分布、形态、规模和建筑结构深受所处地区自然地理条件(水源、气候、地形及建筑材料特性等)、经济条件、风俗习惯等社会因素的影响,反映与周围环境的某种适应。自然村数量大、分布广、规模大小不一,有仅个别住户的孤村(如在山区),也有数百人口的大村(如在人口稠密的平原地区)。自然村经济结构较单一,一般由主要从事农(林、牧、副、渔)业的人口居住。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因乡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商品经济的发展,不少自然村不仅限于单纯经营农牧业,还建起了小型工业企业、零售商业和服务业设施,有的还发展成为经营非农产业的专业村。

1.4.2 行政村

行政村是指政府为了便于管理,而确定的乡、镇下边一级的管理机构所管辖的区域。是具有社会统一性的组织化村落,是中央和地方政府用来作为行政管理的基本单位。。

在个别地方,行政村与自然村是重叠的,或是一个自然村划分为一个以上的行政村。但大多数情况下,往往一个行政村包括几个到几十个自然村。

行政村是中国行政区划体系中最基层的一级,设有村民委员会或村公所等权力机构,由一套领导班子(支部、村委会)管理,这些自然村都要受行政村村委会和村支部的管理和领导。自然村与行政村的区别,不只是规模的大小区别,根本区别在于行政村建立村委会组织、建立党的支部委员会(总支、党委),而自然村不建立。

行政村的管理实行的是村民自主管理,权利在于村民委员会,在城镇有居民委员会,居委会的工作基本属于服务型,因为其行政权利基本由街道办事处负责。村民委员会是村一级的最高权利机构,和行政权利概念较模糊,可以说属于边缘机关,也因此可以说农村和农民的管理并没有纳入国家行政机构,毕竟是可以说农民是团结对象,当然好的一点是农民可以自治,属于自治机关,级别上和街道办事处差不多。而街道办事处是最小的国家行政机构。不过村委会和街道办事处都是要,接受上一级行政权利机关的指导,如乡(镇)的政府机关,更上一级的机关是县(区)等,再上一级的是市(地区),再上一级行政机关就是省(自治区),最高国家行政机关是国务院。这是国家权利的体现,是属于执行机关。除过村委会(可以说具有双重性质,即是本村的权利机构,也是接受上级行政机关指导的执行机构)和街道办事处(属于镇的派出机构),所有的行政机关(镇、乡,县,区,市,地区,省,自治区)都设有人民代表大会,负责监督行政机构的权利的执行。1.1.4 按照村庄职能分类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快速发展,发展模式明显地从单一性走向多样化,所承担的职能也日趋多样性,尤其是从单一的集体农业经济模式转换为多样化的发展方式,在多样化的经济发展带动下,农村的城镇化进程也日趋加快。这一点在村庄发展层面上表现得尤其突出、明显。

按村庄所形成的原因,后来发展的模式,所承担的聚落职能,主要有各种经济职能、文化职能、社会职能等等。按照村庄的经济结构和从事的主要产业来划分,可将村庄划分为农业和非农业两大类型。

农业村庄

此类村庄是传统的村庄,以农业生产为主要经济活动,按照生产对象又可分为种植业、林果业、牧业、渔业、副业等经济类型。中国约有80%—90%左右的村庄还属于传统农业型村庄或以农业收入为主的村庄,尤其是中国欠发达的中西部农村地区,这些地区的村庄主要从事传统农业,村民收入主要依靠农作。

(1) 传统耕作型村庄

传统耕作型村庄是指以种植业,也可以说是耕作业为主的村,属于最常见的传统农业型村庄。该类村庄的产业结构中,一产占据绝对比重,村民人均耕地较之其他类型的村庄较多,约0.8亩/人以上。农作物以玉米和小麦为主导,间或种些油料作物。虽然有些其他产业,但居民的主要劳动和劳动收入来源是种植业。除从事种植业生产以外,一般还兼营动物饲养、果树栽培和其他家庭副业。我国大多数乡间村落都属于这一类型,但集中分布在黄河中下游、长江中下游、珠江流域、东北平原上。此类村落,人口规模和建筑形式相差部极为明显。

(2) 林果业村

林果业村,主要以果树栽培为主要产业的村庄。这类村多分布在山区与半山区,居民的主要劳动和收入来源以林业生产为主。这些村庄一般山林分布广,耕地较少,这种聚落人口稠密,林村一般规模小,且分布零散,聚落间距也较小。

中国南方气候宜人,适于水果种植,尤其是广东省茂名地区是全国最大的水果生产基地,世界最大的荔枝生产基地,该地区有不少上百年的荔枝林,而且不少的村庄自古以来就以“荔枝”命名,如化州合江的荔枝垌村,化州中垌的荔枝根村和荔枝塘村,化州林尘的荔枝埒村,信宜镇隆的荔枝村和新堡的荔枝垌村,高州分界的荔枝山村和长坡的荔枝坡村,电白林头的荔枝山村等。

当然,在其他地方,根据村庄所处区位的地理及气候条件自然而然会形成特色的林果种植,如在不少山地丘陵区,有许多经营竹、木等用材林和桑、茶、油桐、油茶等经济林的林果业村落。

近年来,随着生态保护观念的深入,不少农村开始注重发展“生态产业”,根据自身的资源及条件优势,培育特色林业,涌现出了越来越多得产业特色比较鲜明、经济效益比较突出、农民增收

比较明显的特色林业产业村,如有“苗木花卉之村”、“水果之村”、“花卉盆景之村”等等,可见林果业发展的多样性。

(3) 牧业村

牧业村主要分布在山区和有天然草原的地方,居民的职业主要是从事畜牧业劳动,主要收入来源于畜牧业。因为地理及气候条件不适合种植业,所以半干旱、干旱地区较适合形成牧业村,这类村庄广泛分布于我国的内蒙古、新疆、青海、西藏及西北其他省区。由于草原载畜量有一定限制,牲畜的放牧半径远大于农耕区的耕作半径,牧村一般小而分散。牧村有定居聚落,季节移动聚落和游牧帐篷等固定,,半固定和流动三种形式。我国西北牧民的生活水平已有很大的提高。

当然,在平原或是沿海沿湖地区也有不少村庄是主要从事畜牧业的,与高原地区饲养的动物不同的是,这里主要是以体型较小的家禽为主,如位于长三角的江苏,家禽业就是江苏省畜牧业的支柱产业。饲养对象的不同主要还是由于地理及气候条件的不同。

(4) 渔业村

渔业村是以水产业为主要职业的人居住的村落,包括从事海洋和淡水渔业捕捞、养殖为主的村,这些村的村民也常常被称为渔民。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带和江河湖泊附近以及内陆一些大中型水库的库区。我国东南沿海一带有许多专以捕鱼为主的渔业村落,生产地区是广阔的海洋和沿海滩涂,在优良的避风港内可以形成规模很大的聚落。

我国浙江省就有不少著名的渔业村,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南浔镇渔业村。该村地处南浔镇城区东南侧,北为古镇旅游景区,南与浔南村相邻,东和浔南村,硬长桥村隔河相望。全村住房土地面积仅10余亩,水面面积3000余亩,无耕地面积。全村以渔业为主导产业,90%以上人员以水产养殖、加工、经营为生,养殖模式为池塘养殖,品种以青、草、鲢、鳙四大家鱼为主,配以虾蟹、甲鱼等其他水产品。

而浙江省的另一个渔业村——杭州市建德市三都镇渔业村,利用其优美的环境,渔船、水塘等渔业生产条件设施,于2004年开始发展了“渔家乐”旅游项目,包括有垂钓、观撒网、看捕鱼、划小船、住渔家、品渔宴等活动,丰富了渔业村的经济发展。

国内还有其他著名的渔业村,如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大沥镇渔业村、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市盛泽镇渔业村、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临淮关镇渔业村等等。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不少渔业村已经开始不再以渔业为主要产业,但是其村民和特有的历史文化特色仍有一定的保留。

(5) 副业村

单纯的副业村在我国较少,但以副业为主兼营少量耕作业和林果业的村落却十分常见。如在山区中有以制造石磨、石碑为主的村落,有的村落则以制造雨伞、竹器、陶器为主,有的平原村落以植桑养蚕为主。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中国农业中的副业,在不同时期有不同性质和内容。60年代以前的副业,是指农民利用业余时间或家庭中的辅助劳力所从事的生产活动,包括采集、渔猎以及家庭手工业如编织、刺绣等,大多属于自给、半自给性质。又于1956年基本完成了农业合作化,其在农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约为 4%强。至于后来由人民公社和生产大队举办的企业,首先以3年时间完成了土地改革。它们虽在一个时期仍被当作副业,实质上已是相对独立于农业之外的工业、交通运输业和建筑业等,突破了副业的范围;到80年代,又进一步演变成为乡镇企业。

非农业村

非农业村庄虽位于乡村,但并非以经营农业生产为主,介于城市和乡村两者之间的类型。主要包括资源型村庄、工业村、商贸村、旅游村等类型。

(1)工业型村庄

这类聚落是由于工厂的兴建,如农副产品加工厂、大城市附属配套厂、化肥厂、农机修造厂等,使原来的农村变为工业村镇或工农业并重的村镇。工业型村庄的居民基本上都是工人或农业户口的工人。

工业型村庄的共同特点有:工业基础较好,二产对经济的贡献率远高于其他产业。

农村工业化,就是以发展乡村工业为导向,推进农村经济由农业主导型向工业型转变,增强工业对农业的拉动力。

农村工业化是壮大农村经济总量的关键,是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器,也是推进农村城镇化的支撑点。

工业化就是以工业经济实力为基础,整合农村的土地、人力等资源,促使区域资源得到更为合理的配置,进而促进城镇的合理布局,实现城乡协调发展,从而推动城镇化。

而城镇化又可以为工业化聚集资金、人才、市场交易的各项要素,可以进一步降低工业化的成本,实现和支持水平较高的工业化。

这是一个逐步扩大经营规模,发展农村经济的过程,也是一个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城乡共同发展的过程。

中国第一名村——位于江苏省江阴市华士镇的华西村,就是工业村的典型。华西村1996年被农业部评定为全国大型一档乡镇企业。2009年,华西村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中国第一村,华西村创造了中国世界纪录协会多项世界之最、中国之最。

1961年,华西村从邻村买来的一台500公斤的大石磨起家。文革期间,村里又偷偷地开了一家小五金厂。正是这个小五金厂,为华西村完成了百万利润。华西村开始走上工业化道路,办起冶金、有色金属和纺织为主的40多个企业,全村95%以上的劳动力投入工业生产,使农民真正富裕了起来。

正是农村工业化的成功带来的巨大财富,华西村从昔日人人穷得吃不饱,到今天的户户住别墅,家家有汽车,这个在1961年只有667人的小村庄,通过组合周边村庄,引进外来人才,已发展成为拥有3.5万村民的“大华西”,且今日的华西村工业、农业、商业、旅游业等多种产业并举,成为远近闻名的“天下第一村”,中国目前最富有的村庄。

村庄的工业化不仅促进村庄自身的发展,而且对于区域的发展更是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浙江省工业型村落的形成旧与浙江省农村工业化密切相关。根据浙江省委政策研究室调查,2003年,在浙江全省86个县市区中,有85个县市区形成了块状经济(“块状经济”专指以制造业为主体,具有产业集群特征,富有特色的区域经济形态。),块状经济总产值5993亿元,约占全省年工业总产值的49%,“小企业规模集群”、“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一县一产”在浙江基本形成。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经济实现了质

的飞跃,这种飞跃的主动力就是乡村工业的崛起。乡村工业构成了浙江工业甚至整个浙江国民经济的支柱。

可见,农村工业化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城镇化的最具有重要意义的经济发展方式,工业化是核心、龙头,是城镇化的“发动机”。

而在农村工业化下形成的工业型村落对我国经济社会也有其自身的重要意义:(1)有利于其邻近村落的工业化(2)促进了农村城镇化(3)有利于加强实现城乡一体化;(4)工业型村落在更大的空间层面上成为区域发展的动力,有利于村落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根据村庄工业化的发展程度和阶段,工业型村庄又可分为三个不同类型:

工业化初级阶段村庄——由于工业刚刚起步,第一产业即农业依然还在经济结构中占较大比重,且工业也往往是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力密集型的低端产业,如采掘、原材料工业、或简单加工装配工业等,工业结构单一。已有的较少的工业企业提供就业岗位较少,对农业劳动人口转移带动不大。

产业相对集中阶段村庄,工业经过一定时间的发展,初步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同类型工业有了一定的积聚,初步形成了规模效益,此类村庄能提供一定数量的就业岗位,对农业人口的转移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集群发展阶段村庄,工业的发展阶段日趋成熟,主导产业形成,同时主导产业能够很好的带动上下游产业的发展,形成一个较为完备的产业链。该类村庄对农业人口的转移作用巨大,不仅能解决本村村民的务工问题,还能吸引一定的外来人口来此务工。

工业型村落的出现与农村工业化有关,不同的农村工业化之路产生不同的农村工业模式。

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特别是到60-70年代,在相当部分发达国家,例如美国、英国、法国和日本,都出现了城市工业向农村分散与扩展和农村工业化加速的现象,从某种程度上讲,这种农村工业化方式与其说是农村工业化,不如说是“工业农村化”,不是农村地区自身发展非农产业。这种工业的农村化导致并表现为这些国家农村地区的工业迅速增长。这种主要依靠外界产业移植所导致

的农村工业化称为“外生型”农村工业化模式,因此这样发展的村庄为“外生型”工业村。

与发达国家通过工业农村化推动和实际导致的农村工业化不同,由于发展中国家经济的落后性,这些国家城市工业本身就很落后,比重又很小,加上交通运输和通讯条件的落后,没有必要,也很难向农村地区扩散。所以在这些国家不能主要依靠城市工业的扩散来发展农村工业,而只能主要依靠在农村地区兴办非农产业来推动农村工业化。因此,与外生型农村工业化模式相对应,在此将这种农村工业化称为“内生型”农村工业化模式,对应的村庄为“内生型”或是“独立型”工业村。

中国属于发展中国家,农村工业化没有跳出发展中国家所具有的内生型模式范畴,其农村工业化不是依靠城市工业的扩散,而是依靠在农村地区兴办非农产业来推动。

首先是农村和农民自行举办工业的结果,即采取的是一种“土生土长”的农村工业生长方式,而不是直接得益于城市工业的重新布局(城市工业企业向农村的迁移)。因此,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自己举办的工业(即所谓“乡镇工业”)在中国农村工业的发展中占据主体地位,并且在中国的工业体系中也已占有较大比重。

以浙东南地区为代表。包括温州、台州及金华等广大地区,历史上受地理环境限制,中心城市基础和城市工业的集聚辐射力较弱。这些地区的农村工业化,以个体、私营企业和在此基础上发展的股份制企业为投资主体,以专业市场广泛分布的小城镇为重要依托;人口转移以离土不离乡和离土又离乡、就地转移和异地迁移并存为特征;城市化动力主要来自农村的推力而非城市的吸力。

中国在农村工业化上已经形成了自己独到的发展格局,中国农村工业化不仅仅是为解决农村的失业、贫苦、城乡发展失衡等问题的简单的内生型农村工业化,而是国家工业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另外,有些新兴工业化国家既具有发达国家的性质,又有发展中国家的性质这样在经济发展上的二重性,结果在农村工业化的模式上也具有二重性:一方面城市工业较为发达,有必要也有可能向农村地区扩散,实行外生型农村工业化;另一方面,城市工业又不是特别发达,而且农村人口比重还比较大,农村经济发展,农村人口就业等问题的解决,不能完全靠城市工业,还要依靠就地兴办非

农产业,即实行内生型农村工业化。这种具有二重性的农村工业化称为综合型农村工业化模式。

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农村工业化所选择的内生型模式是合理的,这同其经济发展水平是适应的。然而,经过20多年的持续快速发展,中国已经在向新兴工业化国家靠近。如果按发展经济学将工业化所划分的初期、中期和后期三个阶段的话,则中国目前已进入工业化的第二阶段。为此,在农村工业化模式选择上应当与时俱进,在实施内生型农村工业化的同时,注意到综合型农村工业化的趋势,即在大力促进在农村地区兴办非农产业的同时,有条件地引导城市工业向农村地区扩散。

而工业型村落还能从以下几个角度进一步分类:

从主导产品的类型上看,分为传统产业延续型、新兴产业型。一般来讲,劳动密集性传统产业较为普遍,但由于对传统产业的技术创新,如新材料、新工具、新工艺的运用,传统产业可以重新激发出活力;新兴产业多出现在大都市边上或航空中心附近,而且多数具备外资背景。

从起源地和要素的来源上看,分为原生型和嵌入型。对原生地而言,前者也叫就地发展型,对于嵌入者而言,后者也叫异地发展型。

异地发展型,是指村庄在资金、人才、项目上的异地转移。尤其是一些条件较差,不具备发展当地经济的村,由上级政府牵头,在区位较好的地方为这些村提供异地发展平台、或是引导这些村采取资金入股等形式,进行异地开发建设项目,实现持续增收。

北京的浙江村就是一个著名的异地发展型村庄,主要由浙江乐清虹口镇的居民构成。所谓“浙江村”,是指从八十年代初开始,以浙江温州人为主的外地人,陆续来到丰台区南苑乡的时村、果园村一带,租住当地居民和农民房屋,在京城经商,从而形成较固定的活动区域。

从城乡关系看,分为城郊辐射型和村落独立型。因为城市政府的多头管理及地价因素,大城市郊区往往成为异地嵌入者的选择,但那些原生性的“块状经济”多为村落独立型。

位于黑龙江五常镇东门外的万宝山村,是一个典型的城郊工业辐射型新村。近年来,万宝山村依托地处五常镇城郊结合部优势,利用工业建设预留地,辟建中小企业园区,大力发展工业。而通过

中小企业园区带动和农村人口向城镇流动,撤并土地又收回宅基地45万平方米,转移了占全村62%的劳动力。万宝山村借助地缘优势发展工业,以工促农,加快城乡一体化,缩小城乡差距,形成了城郊辐射型新农村示范村模式。

从区域范围看,分为县域集中型、镇域集中型和专业村庄型。县域集中型多以县城为中心呈放射状分布,镇域集中型则沿交通干线以带状分布居多,专业村庄型属典型的“块状经济”。

块状经济是指一定的区域范围内形成的一种产业集中、专业化极强的,同时又具有明显地方特色的区域性产业群体的经济组织形式。因为块状经济往往能带动当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因而往往又被称为区域特色经济。

浙江的工业型村落的发展得益于浙江不同于传统工业化模式的发展新路。“块状经济”作为富有浙江特色的区域产业组织形态,是在特定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主要依靠地方的内生力量,形成并发展起来的。历史的或偶然的因素,诱发了“块状经济”在某地萌芽;依托根植于地方社会文化结构的产业组织,“块状经济”不断创新和集聚生产要素,逐步发育壮大。“块状经济”的发展,打破了城乡二元结构,促进了城乡之间人口和生产要素的流动和重组,为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提供了强大推力和产业基础。

浙江的“块状经济”具有独特的动力机制,形成了不易为其他地区所模仿的核心竞争力。生产专业化的中小企业、发达的专业市场、独特的人文环境是“块状经济”发展的核心要素。

从发展主体看,分为能人发动型和政府推动型,或者也叫经济精英发动型和政治精英发动型。这种分野从浙南与苏南的比较中可以清楚的看出来。当然,两种型式也会相互转化,而且也有能人发动和政府推动紧密结合的情况。

浙江省工业型村落发展的内在机制,主要是基本要素的短缺成为工业型村落起源的动因,村落能人或村庄精英的涌现是其发展的关键,模仿效应与产业集聚是工业村落发展的持久动力与特殊路径。浙江工业型村落能人的演进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传统工商业实业家和金融家。(2)第一代现代村庄能人的出现。改革开放之后,浙江出现“名村”的“核心人物”称为第一代村庄能人,他们用敏锐的眼光、超前的意识和非一般的魄力等启动了村落经济发展“第一波”,为工业村落的形成与进一步发展典型了基础。(3)第

二三代村庄能人的培养。模仿效应使得:(1)从“星星之火”的家庭小作坊到“燎原之势”的家族制企业;(2)从“独立发展”的民营企业到“块状经济”的产业集群。

在苏南的发展过程中,政府发挥的最重要的作用。自上世纪90年代,苏南开始逐渐摆脱了以乡镇集体经济为主体的单一模式,政府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大规模招商引资,发展非公经济。

从地缘与产业的关系看,分为资源开发型、市场开发型。

所谓资源开发型村庄,就是在具有丰富矿产、木材、水力、电力等资源的农村,就地取材,发展成一个自然垄断性的产业,并能使村庄成为特色村,如著名的“石雕村”—浙江青田山口村、“天下第一茶村”—位于杭州市西湖区的龙坞茶村。

矿业村为典型资源型村庄。矿业村是指以采集石子、砂子、煤炭等矿物为主的村,其经济以矿产品采掘和能源的消耗利用为主要推动力。这类村庄多分布在有矿产资源的山区或河床地区。如在矿产、森林、水力等资源的开发地建立厂房、作业区、住宅区、商业服务区等,使聚落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分布一般较为分散。但是由于矿产品采掘业对环境和水资源的破坏较为严重,也严重制约了村庄的合理持续发展。如禄劝县红门厂村为例,该村曾经是因为出产铁矿而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由于多年来矿山的过度开采,掏空了村庄下面的地基,埋下了安全隐患,矿山被迫停止开采,又由于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这个村的经济也迅速衰落了。

而一些村庄的产业干脆是靠做市场做出来的。尤其是浙江的多数“块状经济”与当地自然资源关系不大,如海宁皮革加工,宜山再生晴龙。一些产业干脆是比如华东石材市场,在宜兴万石镇,但这个镇并没有石头资源,完全是当地人利用“万石”这个名字“做”出来的石头经济。

从主导优势来看,分为交通枢纽型和技术人才集中型。前者有所谓“道口经济”的说法,而后者多存在于大都市郊区,有较好的人居条件。

(2) 商贸市场型村庄:

此类村庄充分利用区为优势和良好的交通条件,大力发展以商贸市场为主要形式的第三产业,形成区域内的农产品或其它产品的交易中心,以此形成村庄的经济增长点。

位于上海西南城乡连接部的闵行区九星村,在上世纪90年代初,还是个粮、菜、棉夹种地区,而作为发展基础的土地资源,又被城市发展及房地产开发不断挤占。九星村抓住机会,办了一个以建筑装潢材料为主的综合性市场,并逐步使之成为上海生产资料和建材的物流基地之一,让有限的土地资源成为持续富民的财源。

十多年间,九星村迅猛发展,占地面积达10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0万平方米、营业用房1万多间、分设22个专业区域的全国村级规模最大的综合批发市场,市场包含五金、陶瓷、灯饰、石材、钢材、电器、茶叶、窗帘、家具、玻璃、菜场、水产、胶合板、防盗门、不锈钢在内的二十多类专业商品分市场区,吸引了全国各地6000多户商家、18000余名经商务工人员,也造就了600个千万富翁,被誉为华东地区最大的市场村和申城市场的航母,也被人们形象称为中国市场第一村。

除了像九星村这样的综合性市场村落,也有专业市场村落,根据主要交易物资,市场类别构成可以进一步分成工业产品市场村落、农副产品市场村落、资料专业市场村落等。

浙江就是一个市场大省。浙江既有江南平原水乡,又有大面积的沿海滩涂和广阔的海域,还有浙中盆地、浙西山区。因此,浙江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林、牧、渔业等农业经济发达的区域,尤其是杭、嘉、湖平原区,历来是稻米、桑蚕、棉花等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重要产区。浙江省发展农业经济具有多种经营的得天独厚的优势。浙江省的市场大省地位最初是由大量的农副产品市场确立的。浙江省农业产业化和市场化起步早,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有着良好的基础和先发优势。近年来,浙江各地把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作为农业产后服务的重要基础设施加以培育和扶持,许多工业化水平高的地区还将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建设作为工业反哺农业的重要举措,对具有特色农副产品的村落进行引导和资金、政策的支持,大力发展农副产品交易市场和大型专业批发市场,因而也形成了一大批农副产品专业市场型村落。农副产品专业市场对推动所在村落及其周边广大腹地内的农村经济发展起到巨大作用,同时对沟通城乡物资联系、服务城市居民、引导农村生产结构调整和改变传统农业格局等方面都起到重要作用。

(3) 集镇

集镇指乡村中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比城市小的居民区。社区是以农业为基础,并有一定规模的、相对制度化的商业和服务业、手工业而形成的地域生活共同体。就我国农村现阶段的情况而言,集镇社区主要包括集镇和乡政府所在地。

从历史上看,集镇往往位于交通方便,便于物资集散的地区,以进行定期的商品交换,继而在这些地方逐渐建立起经常性的商业等服务设施以及文化,医疗等机构而成为集镇。集镇是由集市发展形成的,是集市贸易和村落社区相结合的结果,形成后还大多还保留着传统的定期集市。

与普通村庄相比,集镇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拥有较多的人口。相对村庄来说,集镇所在地的人口规模较大。

一般来说,集镇都有一定数量的商业和服务设施,但农业生产仍然是当地主要的经济活动。制度化的集市贸易是当地居民进行产品交换的重要形式。

它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比普通村庄要复杂。社区中已初步形成了不同职业群体。其中有一部分仍从事农业生产,主要部分从事商业,文教,行政等非农业活动。

交通条件明显优越于其他村落社区,有一定规格的街道和其他社会设施,它们往往位于镇中心。。

血缘、地缘关系仍然发挥着基础性作用。

(4) 旅游型村庄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世界上出现了大量以旅游,渡假疗养为经济收入的村落。

该类村庄常常是拥有或者频临丰富的优美的风景,悠久的历史、特殊的文化等等独特的旅游资源或是休闲娱乐项目,具有一定旅游接待能力可吸引大量观光者,是旅游目的地,对人流的吸引力较大。

以独特的旅游资源和为主,以,并带动综合服务业发展的旅游型中心村庄

旅游型村落主要是靠发展与旅游、疗养相关的交通、餐饮、住宿、商业服务以及旅游商品等旅游业和服务业,并作为居民主要职业和主要收入来源的村。

根据所拥有的旅游资源及村庄自己的特色,旅游型村庄又可进一步分类:

(1)观光游览型的村庄,在观光游览和休闲度假方面具有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具有较大影响力。这类村庄一般具有游览价值的河流、水库、湖泊、峡谷、洞穴、湿地等自然地理风貌,或是具有观光价值的果园、菜园、苗圃、茶园、畜牧园等农业形式。

(2)历史文化村落,这类村庄在科学研究、科学普及和历史文化方面具有学术价值和教育意义,有文化传承载体,有文化活动队伍,形成独特的文化形象。比如拥有古民居建筑、古井、古桥、古牌坊、古遗址等的古村落,或是有革命遗址、名人故居等有纪念意义的村庄、或是在著名的宗教胜地附近,依靠供应僧尼和观光、朝拜游客的膳宿、生活用品以及出售旅游商品而形成的宗教聚落。

如著名的徽州古村落,主要在三个地方,徽南的歙县、黟县,以及江西的婺源县。这几个县集中在安徽和江西交界的地方,是过去古徽州所属的范围。这里的徽派古建筑、田园风光、自然风光、风土民情都极具特色。其中尤其是别具一格的建筑风格、城镇山村的风水理论和明清时期徽商的兴盛所形成的徽学,是中国三大地方学之一,今天研究徽学已成为研究中国明清历史的重要和不可替代的组成部分。

(3)民俗体验型村庄,能够较完整真实地体现地方、民族特色、民俗风情和传统乡村特色、如有独特的艺术、服饰、饮食、民间文学等风俗,常常能吸引城市里的人们来此体验不同的生活。

位于北京西南 40公里处,隶属北京市房山区韩村河镇的韩村河旅游风景村。从1992年起,全村进行重新规划建设,过去贫穷落后的韩村河变成了花园式的乡村都市,旅游业应运而生。几年以来,韩村河广泛开展“观新村景、吃农家饭、住别墅楼、采摘特色菜”的民俗旅游,逐步形成了食、住、行、游、购、娱综合发展的观光农业旅游区。现在的韩村河旅游景村,是首批国家AAA级旅游景区、首都文明村、北京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在这里可以寻访中国新旧农村的演变过程,领略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风采,体验现代化农村的美好生活。

当然,有不少村庄是既有可观光的风景、也有自己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民俗风情,成为综合型的旅游村落,更具市场竞争力。

(5)近郊型村庄

所谓城郊型村庄,此类村庄往往毗邻城镇,是城镇的有机组成部分,既是农村,又是城市的有效延伸。

从所承担的经济职能来讲,这类村庄可以说是第三产业服务型新农村,一般人口较多,从事工、商、文教、行政和其他非农行业的人口比重较大,为相邻城镇的生产和生活需求提供配套服务。

这种类型的聚落是城市辐射型的,大体以中心城市为圆心,其经济、文化等向周围辐射,形成一种在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上,由于接受中心城市辐射力的不同而产生的圈层,一般呈现梯度分布的状态。近郊的乡村聚落,由于有城市工业、交通、信息、金融、科技、人才、文化等多方面的支援,经济、社会发展快,居民素质相对较高,其发展常常可以起到一般农村聚落先导的作用。因此,近郊型村庄也是按照城市化发展水平分类中的一种。

近郊型村庄的建设具有深远意义,不仅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的需要,也是有效拓展城市空间,丰富市民生活,提升城市品位的需要。

(6) 其他类型村落

从其他的形成原因及职能来看,村庄还有交通聚落型,如渡口、远距离公路的休息站、停泊自船只的小港口等;

文化村,往往以寺庙、教堂或学校为中心而形成的生活服务中心,是一定区域范围内村民们的精神信仰寄托所在,是思想文化的交流中心,在这个中心往往能看出这个村庄的文化特色,宗教信仰等。在中国山西,就有不少村庄就以当地的文化中心——寺庙为村名。如果特色鲜明、历史悠久、条件成熟,往往这种村庄能成为以特色文化为资源的旅游型村庄。

军事村落,在边防哨所、边防站及带有军事性质的机场、发射场、实验基地等会形成军事聚落。军队驻防带来的基础设施建设往往会成为作为聚落形成的基础,各种军需的供给、军人消费和军队屯垦生产带动区域经济体系的形成,军人家属安置驻地则促使一个完整的社会群落形成。

如解放军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解放军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西安古城东、西、北三大关城发展成为商业繁荣的军民聚居区……

综合型村庄,也即该类村庄在聚落职能上,尤其是经济类型上具备以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村庄特征,经济结构具有非单一性,但

是同时又有着主导产业不突出,产业之间相互冲突比较大,有时甚至是相互制约的现象。急需对其进行整合。

1.1.5 按照社会结构分类

村庄社会结构是由己推人的自我所构成。这个自我也就构成了农民的认同和行动单位,它包括农民的认同单位和行动单位两个概念。所谓农民的认同单位是指农民认为自己所属的群体,这个群体构成了农民具有归属感的单位。认同单位并不是一个功利性的联合体,而是以功能合理性为基础,同时又逐步被赋予文化含义,并形成与之相一致的规范的共同体,是自己人的群体。这种规范,最终会成为一种身体无意识,成为共通的地方性共识。通过利用对认同单位的认同去实现其功能性目标,从而认同单位也就进一步转变为行动单位,只有将功能合理性与文化共识性联合起来才能将之称为认同和行动单位,即村庄的社会行动单位,也是村庄行动者。

村庄行动者既是一个数量概念,同时也是一个关系范畴。数量概念表示的是,村庄行动者可能是个体,也可能是群体;关系范畴表明的是,村庄内群体与群体、群体与个体、个体与个体之间关系的性质。依此界定,我们将村庄行动者划分为宗族、户族、小亲族和个体家庭四种类型,相应地,我们将村庄划分为宗族型、户族型、小亲族型和个体家庭型(即原子型)。

1.8.1 宗族型村落

一般而言,宗族是指同一姓氏祖先传衍下来,聚居于一个地域的血缘团体。宗族概念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理解:一是实体的宗族,如宗族的组织、制度,包括宗族的结构、权力与活动等;二是文化的宗族,村民的宗族意识与观念。因此,有学者直接用村落家族文化来指称宗族现象,并认为村落宗族文化构成了中国社会的基本特质。宗族作为一种历史久远的世系群组织,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演变和发展,从而在全国造成了十分不同的结果。在许多地区,宗族作为一种社会组织和文化现象已经削弱,日益被人们所淡化;而在另外一些地区,宗族普遍重建,且日益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现象。

宗族,在传统中国,尤其是在以农业立省的江西地区,历史悠久、影响深远。虽然解放后几次大的农村改造活动,都不同程度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