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光的折射透镜

光的折射透镜

光的折射透镜
光的折射透镜

八年级物理竞赛专题六光的折射透镜

【知识要点】

(一)、光的折射

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现象。

2、光的折射定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即:

⑴光线,光线和在同一平面内。

⑵光线和光线分居__________两侧。

⑶光从空气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角入射角,属于近法线折射,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

________。

⑷光从水中或其他介质____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属于远法线折射,折射光线________

法线。

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或其他介质垂直射出),入射角=_______折射角=_____

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当光射到两介质的分界面时,反射、折射同时发生。光的折射中光路可逆。

3、应用:从空气看水中的物体,或从水中看空气中的物体看到的是物体的像,看到的位置比实际位置________

(二)、透镜

1、名词:薄透镜:透镜的厚度远于球面的半径。

主光轴:通过两个球面_______的直线。

光心:(O)即薄透镜的中心。性质: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

焦点(F):凸透镜能使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个点叫焦点。

焦距(f):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

2、

F F F F

3、三条特殊光线(要求会画):

(1)过光心的光线经透镜后传播方向_______,如下图1:

(2)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后经过______;经凹透镜后向外发散,但其反向延长线必过焦点(所以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如下图2:

(3)经过凸透镜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后_______于主光轴;射向___(异或同)侧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后平行于主光轴;如下图3:

图1 图2 图3

4、分类:凸透镜和凹透镜

5、辨别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方法:

(1)用手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是___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是____透镜;

(2)让透镜正对太阳光,移动透镜,在纸上能的到较小、较亮光斑的为____透镜,否则为____透镜;(3)用透镜看字,能让字放大的是____透镜,字缩小的是_____透镜;

【典例分析】

例1(全国物赛)将筷子竖直插入装水的玻璃杯内,从俯视图中的P点沿水平方向看到的应该是下面哪个图中的情形( )

例2(黄冈)如图3—10所示,小明从家A处到达学校C点必须经过一片平地和一片沙地(平地行走速度大于沙地行走速度),他应该选择怎样的路径最快捷?小明利用光学知识确定应从_________处由平地进入沙地(填“B点”,“B点左侧”,“B点右侧”),请你大致画出他的行进路线.

例3 如图,把由同种玻璃制成的正方体玻璃砖A和半球形玻璃砖B放在报纸上,若正方体的边长和半球的半径相同,则从正上方沿图中

虚线(中心线)方向往下看中心线对准的文字( )

A.A和B中看到的都比实际的高

B.A中看到的比实际的高.B中看到的比实际的低

C.A中看到的比实际的高,B中看到的与实际的一样高

D.A和B中看到的都与实际一样高

例4、已知两种介质的界面和一条入射光线,其对应的折射光线只有一条,还是有无数呢?如图8所示,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时,发生了折射现象.从图上看出折射角r小于入射角i,但i与r之间究竟有什么关系?1621年,荷兰学者涅尔通过实验终于提出了i与r之间的规律.下表列出的一组光从空气进入玻璃后,i与r的数值表.

分析上述实验数值,得出入射角跟折射角之间的定量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5 、如图水面上方有一发光点A1,水中另有一发光点A2,人在空气中看到A2在水中的位置就是A1在水中的像的位置,画出:

(1)A1发出的光经水面反射进入人眼的光路图

(2)A2发出的光进入人眼的光路图

例6 、实验中有时需要将一束粗平行光变成细平行光,这可以利用两块透镜的组合来解决。请在图4的两个方框中各画出一种组合方式(要在图中画清光束粗细的变化),分别写出两块透镜间的距离S跟两块透镜到各自焦点的距离f1、f2的关系。

例7、图1中画出了光线通过透镜(图中未画出)的情形.其中凸透镜是( )

A.a B.b和d C.c D.a、b、c、d都是凸透镜

【赛题精练】

一、选择题

1.(四川广安)下面关于一些光现象的说法中,不符合客观实际的是( )

A.小孔成像说明了光沿直线传播

B.湖水中形成的倒影是光的反射现象

C.看到物体成的虚像时,没有光射入我们的眼睛

D.斜看水中的物体,看到物体的位置比实际位置高

2.宇航员登上月球后,抬头仍能看到天上一轮红日,但其他周围的景象是( )

A.一片黑夜,能看见星星,但不闪烁B.一片黑夜,能看见星星闪烁

C.一片明亮无法看到星空D.一片蓝色,又看到地球

3.(四川遂宁)如图3—13所示,一束光线斜射入容器中,在P处形成一光斑,在向容器里逐渐加满水的过程中,光斑将( )

A.向左移动后静止B.向右移动后静止

C.先向左移动再向右移动D.仍在原来位置

4.如图3 14所示,把一反射面向上的凹镜置于容器内,有一束平行光线经凹镜反射后会聚在A点,如果向容器内加一些水,将凹镜恰好浸没在水中,则该光束的会聚点A的位置将( )

A.向下移动一些B.保持不变C.向上移动一些D.与水的深度有关,无法判断5.(眉山)如图3—15所示,A点发出的光通过水面射向B点,光的传播路线

为AOB,如果一束激光要从B点射到A点,则激光的方向是( )

A.BC方向 B. BO方向

C.BD方向D.以上方向均可

6.(青岛)小明站在平静的湖边,看到清澈的湖水里小鱼在白云间穿行,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白云是虚像,鱼是实像B.白云是实像,鱼是虚像

C.白云是虚像,鱼是实物D.白云和鱼都是虚像

7.在没有任何其他光的情况下,舞台追光灯发出的绿光照在穿白上衣,红裙子的演员身上,观察看到她( )

A.全身呈绿色B.上衣呈绿色,裙子呈紫色

C.上衣呈绿色,裙子不变色D.上衣呈绿色,裙子呈黑色

二、填空题

8.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色光,这是光的_____________现象,将三种色光适当混合产生其他任何色光,这三种色光分别是红光、__________和蓝光。

9.(山西)一束光线与水面成380角入射,其反射光线跟折射光线垂直.

则反射角是________,折射角是____________。

10.(启东)用放大镜观察家中彩色电视机的屏幕,红光区有____________色条发光;朗光区有________色条发光.

11.如图3-18所示,有一束光从空气射入某种透明介质中,在分界面处发生反射和折射,则__________是反射光线,________________是折射光线.

12.炎热的夏天,小明和小刚到国际海水浴场游泳,刚到海边时,他们看到悬挂着彩带的巨大气球飘荡在海面上空,当它们带着潜水镜(平面玻璃制作)潜入水中时,从水中仍能看到这个“气球”,此时看到的“气球”是由光的__________所形成的___________在水中看到的气球的高度比在海边看到的气球的高度要___________

13.(厦门)如图3—21所示,入射光线从半圆形玻璃射向空气,在玻璃和空气的界面同时发生了反射和折射,请分别画出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大概位置)。

三、综合题

14.无云的天空为什么呈现蓝色? 中午的阳光为什么呈现白色? 清晨和黄昏时的太阳为什么呈现红色?

15.照相时,选择不同的“光圈”以控制镜头的进光面积;选择不同的快门速度,以控制镜头的进光时间).两者结合的目的是使底片受到的光照能量保持一定,光照能量过大或过小都不能得到好的照片.下面的表格是某种情况下光圈与快门的几种正确组合,在“快门”一行中,“16”表示镜头透光部分的直径等于镜头焦距的161

依此类推.计算光圈一格的最后一格应填的数字

光的折射 透镜单元测试卷(解析版)

一、初二物理光的折射透镜实验易错压轴题(难) 1.小明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1)根据图甲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cm; (2)实验前,小明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在_____,目的是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的中央; (3)小明将蜡烛放到图乙所示的位置,光屏上得到了一个倒立的、_____的实像(选填“放大”或“缩小”),这一成像规律应用在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上; (4)实验过程中蜡烛越烧越短,则光屏上烛焰的像将向_____移动,小明应把凸透镜向_____移动,就可以再次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的中央。(两空均选填“上”或“下) 【答案】10.0 同一高度缩小照相机上下 【解析】 【分析】 【详解】 (1)[1]一束平行光照到凸透镜上,在左边的光屏上得到最小最亮的点即为凸透镜的焦点,焦点到凸透镜的距离即为焦距 f=40.0cm-30.0cm=10.0cm (2)[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为了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的中央,实验前应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 (3)[3][4]将蜡烛放到图乙所示的位置,蜡烛在两倍焦距以为,且物距大于像距,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是根据这一原理工作的。 (4)[5][6]实验过程中蜡烛越烧越短,此时像呈现在光屏的上半部分,为了使烛焰的像重新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凸透镜向下移动。 2.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如图所示,一束平行光射向凸透镜,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该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______cm。 (1)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光屏三者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之所示,则烛焰的像将成在光屏

光的折射和凸透镜

1.如图,画出入射光线对应的反射光线和大致的折射光线。 2.如图所示,一束光从玻璃砖 AB 面垂直射入,折射后从玻璃砖 AC 面射出, 请画出 这束光在 AC 面发生折射的光路图。 3.如图所示,发光点S 发出一条射向水中的光线,在水面发生反射和折射,反射光线经过P 点.请在图中做出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及大致的折射光线. 4.如图所示,将一平面镜斜放在装有水的水槽中,有一束光线垂直射向水面,请画出这束光线在水中行进、最后射出水面的光路图. 5.如图所示,发光点S 发出一条射向水面的光线,在水面发生反射和折射,反射光线经过P 点.请在图中作出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及大致方向的折射光线. 6.如图所示,一束光射向一块玻璃砖,并穿过玻璃砖。画出这束光进入玻璃和离开玻璃后的光线(注意标出法线)。 7.如图所示,在平静的湖边上方有一盏路灯,潜水员在水下E 处看到了路灯的像。图中A 、B 两点其中一点是路灯的发光点,另一点是路灯的像点。请你区分发光点、像点,在图中画出水下E 处的潜水员看到路灯的光路图。 8.如图甲所示,渔民看到水中S /处有一条鱼,为了叉到鱼,他们不是对准图乙中的S /,而是对准位置更深的S 叉去, 为了弄清原因,请在图乙中作出渔民看到鱼的光路图。 9.如图所示,一束光线垂直入射到1/4圆形玻璃砖的平面上,请画出光线通过玻璃出射到空气中的光路图。 10.如图所示,一束光从半球面上的A 点沿半径方向射入半球形玻璃砖,已知半球形玻璃砖的球心为O 点,且光线到达半球形玻璃砖下表面时可以发生折射和反射。请画出这束光线从射入玻璃砖到射出玻璃砖的完整光路图。 11.某校新建成一个喷游水池,在池底的中央安装了一只射灯.池内无水时,射灯发出的一束光照在池壁上,在S 点形成一个亮斑,如图所示.现往池内注水,水面升至a 位置时,站在池旁的人看到亮斑的位置在P 点;如果水面上升

苏教版八上物理光的折射、透镜复习提纲

第四章光的折射透镜 一、光的折射 1、概念: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 2、折射角: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3、光的折射规律:当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之增大。 — 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玻璃)中时,折射光线偏向法线方向,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当光从水中(或玻璃)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偏离法线方向,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光垂直入射时传播方向不变,折射角等于入射角都等于零。 (总结:三线共面、两线分居、空气中角大,其它中角小、空气中光线离法线远,其它中光线离法线近、垂直入射方向不变) 3、现象:从空气看水中的物体,或从水中看空气中的物体看到的是物体的虚像,看到的位置比实际位置高 / 4、举例:☆池水看起来比实际的浅是因为光从水中斜射向空气中时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蓝天白云在湖中形成倒影,水中鱼儿在“云中”自由穿行。这里我们看到的水中的白云是由光的反射而形成的虚像,看到的鱼儿是由是由光的折射而形成的虚像。(最好能够自己画图解释) 二、透镜 1、几个名词: ①光心(O):透镜的中心 ②主光轴:通过光心且垂直于透镜平面的直线。 : ③焦点(F):凸透镜能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个点叫焦点。 凹透镜能使平行光于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凹透镜后变成发散光线,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于一点,这个点叫虚焦点 ④焦距(f):焦点到透镜光心的距离。 2、凸透镜 (1)概念:中央厚边缘薄的透镜 【 (2)对光线作用: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又叫会聚透镜 (3)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作图题依据 ①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②通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③经过光心的光线经凸透镜 凸透镜折射后通过焦点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折射后方向不变 ; 3、凹透镜 (1)概念:中央簿边缘厚的透镜 (2)对光线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又叫发散透镜 (3)凹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作图题依据 、

八年级物理《光的折射、透镜》知识点

八年级物理《光的折射、透镜》知识点 八年级物理《光的折射、透镜》知识点 一、光的折射 1、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 2、光在同种介质中传播,当介质不均匀时,光的传播方向也会发生变化。 3、折射角:折射光线和法线间的夹角。 二、光的折射定律 1、在光的折射中,三线共面,法线居中。 3、斜射时,总是空气中的角大;垂直入射时,折射角、反射角和入射角都等于0°,光的传播方向不改变 4、当光射到两介质的分界面时,反射、折射同时发生。 5、光的折射中光路可逆。 三、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 2、人们利用光的折射看见水中物体的像是虚像(折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 四、透镜:至少有一个面是球面的一部分的透明元件(要求会辨认) 1、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如:远视镜片,照相机的镜头、投影仪的镜头、放大镜等等; 2、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如:近视镜片,门上的猫眼;

五、基本概念: 1、主光轴:过透镜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用CC/表示; 2、光心:通常位于透镜的几何中心;用“O”表示。 3、焦点: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后会聚于主光轴 上一点,这点叫焦点;用“F”表示。 4、焦距:焦点到光心的距离(通常由于透镜较厚,焦点到透镜 的距离约等于焦距)焦距用“f”表示。如下图: 注意:凸透镜和凹透镜都各有两个焦点,凸透镜的焦点是实焦点,凹透镜的焦点是虚焦点; 六、三条特殊光线(要求会画) 经过光心的光线经透镜后传播方向不改变,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后经过焦点;经凹透镜后向外发散,但其反向延长线必过 焦点(所以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经过凸透镜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后平行于主光轴;射向异侧焦点的 光线经凹透镜后平行于主光轴。如下图: 六、粗略测量凸透镜焦距的方法:使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太阳光是平行光,使太阳光平行于凸透镜的主光轴),下面放一张白纸, 调节凸透镜到白纸的距离,直到白纸上光斑最小、最亮为止,然后 用刻度尺量出凸透镜到白纸上光斑中心的距离就是凸透镜的焦距。 七、辨别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方法 1、用手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是凸透镜;中间薄、边缘厚 的是凹透镜; 2、让透镜正对太阳光,移动透镜,在纸上能的到较小、较亮光 斑的为凸透镜,否则为凹透镜; 3、用透镜看字,能让字放大的是凸透镜,字缩小的是凹透镜; 八、照相机

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光的折射和透镜(含解析)

专题4 光的折射和透镜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1.(?扬州)能正确反映水中的筷子看起来向上偏折的光路是() A.B.C.D. 【分析】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 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时,传播方向将远离法线,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解答】解:(1)水中的筷子看起来向上偏折,是光线从水中射入空气时,而BD图都是光从空气射向水里,故BD错误; (2)当光从水中射入空气时,在水与空气的交界面上发生折射,进入空气中的折射光线向水面偏折,远离法线,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而我们认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我们看到的筷子位置在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上,从而位置比实际位置偏高,看起来筷子向上弯折,而A图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故C正确。 故选:C。 2.(?辽阳)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的是() A.舞台激光束 B.错位的“铅笔” C.反光镜中的像 D.水中的“倒影” 【分析】(1)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产生的现象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

日食和月食等; (2)光线传播到两种介质的表面上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例如水面上出现岸上物体的倒影、平面镜成像、玻璃等光滑物体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3)光线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或者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就会出现光的折射现象,例如水池底变浅、水中筷子变弯、海市蜃楼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解答】解:A、追光灯射出的光柱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故A错误。 B、错位的“铅笔”,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故B正确; C、汽车反光镜是凸面镜,属于光的反射现象,故C错误; D、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D错误。 故选:B。 3.(?东营)面对清澈见底、看起来不过齐腰深的池水,不会游泳的人千万不要贸然下去,因为人们看到的池水深度和它的实际深度并不相同,下面四幅图能正确解释此现象的是() A.B.C.D. 【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光的折射定律: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里或其它透明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解答】解:A、人们看到的池水深度和它的实际深度并不相同,是因为光线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折射光线进入人的眼睛,而图中表示的是光从空气斜射入水里,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里或其它透明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而图中是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故A错误; BC、池底反射出的光,在水面处发生了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人认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所以逆着折射光线看上去,看到的是变浅的池底的虚像, 即池水的实际深度比看到的池底要深,而图中池底的位置在看到的池底虚像的上方,故B错误,故C正确。D、人们看到的池水深度和它的实际深度并不相同,是因为光线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折射光线进入人的眼睛,而图中表示的是光从空气斜射入水里,故D错误。 故选:C。 4.(?吉林)小明在岸上看见鱼在水中游玩,看到的“鱼”是() A.光的反射形成的实像B.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 C.光的折射形成的实像D.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 【分析】光的折射:光从一种透明介质斜射入另一种透明介质时,光线的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折射时形成的像是虚像。 【解答】解:看到水中的鱼是由于光线从水中通过空气进入人的眼睛的,因此是光的折射现象形成的,并且

“光的折射 透镜”知识梳理

1、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这 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 2、在折射现象中,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 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玻璃)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光从水(或玻璃)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当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增大;光垂直于 介质表面入射时,折射角等于零. 3、在光的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且折射角和入射角这两个角中, 总是空气中的角较大. 4、从一种透明物质(如空气)看另一种透明物质(如水)中的物 体时,由于光的折射现象,我们所看到的其实是物体的虚像. 从空气中看水(或玻璃)中的物体时,像的位置比物体的实际 位置偏低. 5、透镜通常可以分为凸透镜和凹透镜.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凹 透镜中间薄、边缘厚. 6、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所以凸透镜又叫会聚透镜;凹透镜对 光有发散作用,所以凹透镜又叫发散透镜. 7、分别通过凸透镜和凹透镜观察书上的文字(透镜距书较近),你 会发现:(1)通过凸透镜所看到的文字的像是放大的;(2)通 过凹透镜所看到的文字的像是缩小的. 8、生活中的透镜:近视眼镜的镜片是凹透镜;远视眼镜的镜片是 凸透镜;放大镜的实质就是凸透镜.

9、透镜的光心和主光轴: (1)一般把透镜的中心称为光心,用字母O表示. (2)把通过光心且垂直于透镜平面的直线称为主光轴. 10、焦点与焦距: (1)凸透镜能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会聚于一点,这个点叫做凸透镜的焦点,用字母F表示. (2)凹透镜能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经其哲社后变得发散,这些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都交于一点,这个点叫做凹透镜的焦 点,用字母F表示.由于这个点不是实际光线的交点,所以 也叫做虚焦点. (3)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做焦距,用字母f表示. 11、通过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 (1)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 (2)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过焦点;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焦点. (3)做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与主光轴平行;对于凹透镜来说,若入射光线的正向延长线过虚焦点,则折射光线与主光 轴平行. 12、会聚和发散的奥秘:一束光通过三棱镜后出射光线将向底面偏 折.透镜可以看成是由多个棱镜组合而成的.由于每个棱镜都会使光线向底面偏折,所以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光的折射与透镜

图 2 光的折射与透镜 温故而知新 1.渔民叉鱼时,为了能叉到鱼,鱼叉应对准 ( ) A 、看到的鱼; B 、所看到鱼的上方; C 、所看到鱼的下方; D 、以上选项均不对。 常识应用光路图的方式解释原因: 2.图1是一束光从水斜射到空气中时发生反射和折射的情况,其中正确的是( ) 3.如图2所示,一盛水容器置于水平桌面上,束光线斜射到水面上,此时反射角为α,折射角为γ新平静后, 反射角为α/,折射角为γ/,那么 ( ) A 、α/ <α,γ/ <γ; B 、α/ =α,γ/ =γ; C 、α/>α,γ/>γ; D 、α/<α,γ/>γ。 4、一束光从空气进入水中,则( ) A 、折射角一定小于入射角; B 、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一定随之增大; C 、光的传播速度一定发生改变; D 、光的传播方向一定发生改变。 5、人在水中观看岸上的树,会感觉它比实际的位置( ) A 、高一些; B 、低一些; C 、高度没有变化; D 、无法判断。 6、如图3所示,光线从空气中 斜射入某透明液体中,入射角为300, 折射角为200 。在液体中放一块平面镜, 折射光线又被反射回来,其反射角为( ); 光线返回空气中,其折射角为( ) A 、600; B 、300; C 、100; D 、200。 7、在图4中,容器底的点光源发出的一束光线射到屏幕MN 上,在A 点形成一光斑,往容器中逐渐注入水的过程中,屏幕上的光斑的位置将( A 、逐渐降低; B 、逐渐升高; C 、水刚淹没光源时光斑降到最低, 随着水面升高光斑逐渐升高,但一 直在A 点下方; D 、位置不变。 8.用圆筒形鱼缸养鱼,从侧面观察,你看到的鱼是 ( ) 图1 空气 空气 空气 水 水 水 图3 图4 N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4.5 光的折射 透镜的奥秘 (4)

教学设计 第1节 光的折射 【知识点】:光的折射定义、光的折射规律、三棱镜对光线的作用、透镜的奥秘 【重点、难点】 重点:光折射概念和折射规律和运用规律分析解决生活中问题 难点:解释简单的折射现象,从一种介质看另一种介质中的物体所看到的是虚像,折射角的概念 【教学流程】 1.光的折射 活动:①从上方观察斜放在水中的筷子向_____(上或下)弯折 ②把一只激光笔对准烧杯的左下部(在烧杯底留下一个光斑)然后往烧杯中加水,发现光斑往_____移 ③让激光笔垂直照向烧杯底部,然后加水,光斑______(会或不会)移动 结论:光从一种介质____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______ 活动:探究光的折射规律 器材:激光笔、水槽、一个可折叠的光屏和一块玻璃砖 过程:让激光笔发出的光沿光屏射入水中 ①观察折射光线、法线与入射光线之间的位置关系 ②比较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 ③改变入射角大小,观察角的变化,然后保持入射光线不动, 转动光屏还能在光屏上找到折射光线吗? ④让光从水中斜射到空气中,观察入射角和折射角的变化 ⑤换用玻璃砖,将上面的试验过程重复一次 ⑥让光垂直射向玻璃砖,观察现象 结论:⑴光折射时,入射光线、折射光线、法线______(在或 不在)同一平面上; ⑵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在法线____(一侧或两侧) 折射角随______角的变化而变化, ①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玻璃等_______(透明或 不透明)物质中时,折射角_____(大于或小于) 入射角; ②当光从水或玻璃等_______(透明或不透明)物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_____(大于或小于)入射角; ③当光垂直射向水或玻璃等_______(透明或不透明)物质时,传播方向_____(变或不变),此时 折射角、入射角都为0度 想一想:⑴光线在水面处发生折射时,会反射吗,用什么办法来证明? ⑵若反射,发射角、折射角、入射角、法线有什么关系呢 ⑶光发生折射时,光路可逆吗? 2.透镜的奥秘 活动:探究透镜的奥秘 器材:激光笔、两块三棱镜

八年级物理 第四章光的折射透镜知识梳理 人教新课标版解析

第四章光的折射透镜 【知识梳理】 1.光的折射 A.光的折射 (1)能够传播光的物质,叫做光的介质. (2)光从一种介质射人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通常会发生偏折的现象叫做光的折射. 说明,即使同一种介质中,如果介质的疏密分布不均匀,光线也会发生折射. (3)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叫做折射角. B.光的折射规律 (1)光折射时,折射光线在入射光线和法线所决定的平面内;折射光线和人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光从空气斜射入其他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而从其他介质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光从一种介质垂直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不变. (2)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C.光的两次折射现象 将玻璃等透明物质放在空气中,光通过这些介质时,将在它的两个界 面上发生折射现象.光通过窗户上的平板玻璃、玻璃三棱镜、透镜等介质 上,都会发生两次折射. 如图甲所示是光通过玻璃砖时的光路图,光AB在B点由空气进入玻 璃时,折射光线BC靠近法线;光在C点由玻璃进入空气时,折射光线CD 偏离法线.由于玻璃砖的两个界面是平行的,所以经过两次折射后,从玻 璃砖射出的光线与射向玻璃砖的光线平行,即CD∥AB,但两者间有一个 侧向位移. 如图乙所示是光通过玻璃三棱镜时的光路图.光AB在B点由空气进入 玻璃时,折射光线BC靠近法线;光在C点由玻璃进入空气时,折射光线CD 偏离法线.由于玻璃三棱镜的两个界面是不平行的,所以经过两次折射后, 从玻璃砖射出的光线与射向玻璃砖的光线的方向不同,进一步的分析可知: 光线经两次折射后将向三棱镜的底面偏折. D.全反射 当光从水或别的透明物质斜射入空气里时,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当入射角增大到某一角度(临界角)时,折射光线消失,全部光线返回原来物质中,这种现象叫做全反射.现代科技中的光导纤维就是利用全反射现象工作的. E.大气中的折射现象 关于幻日(三日同辉):1965年1月10日上午,在大兴安岭的林区,人们看到三个太阳高悬空中长达4 h之久,所见之人无不称奇. 原来,一月的大兴安岭,寒冷异常,大量的水蒸气在高空凝华成一个个的六角柱状小冰晶,组成半透明的卷层云.当太阳升起时,阳光射向悬浮在空中的小冰晶上,折射后射出来的光线恰好与太阳在同一平面,于是太阳的两侧,就各形成一个亮点.在地面上的人们看起来,就像三个太阳悬挂在空中一样.形成“三日同辉"的条件非常苛刻,卷层云的透光度必须适当,云中的小冰晶也必须是正六角柱状纠且均匀垂直排列,才会出现“三日同辉p的现象.因此,这种现象是

光的折射与透镜平时考

4-3光的折射與透鏡平時考自然與生科科考試卷 一、選擇:(每題2.5分,共100分) 1. ()蠟燭位於凸透鏡的兩倍焦距上時,紙 屏上的影像為何?(A)聚集成一點 (B) 比原蠟燭小(C)與原蠟燭大小相等 (D)原蠟燭兩倍大。 《答案》C 詳解:物體置於凸透鏡兩倍焦距上時,像為倒立、大小 相等的實像,成像位置在凸透鏡另一側兩倍焦距上。 能力指標:1-4-4-2 認知層次:理解 難易度:易 題號:9931034 2. ()如圖,光線經過甲、乙、丙三層介質 時發生折射,且/ 3>Z 1>Z 2,則光線在三 介質中的速率快慢為何? (A) 甲> 乙>丙(B)乙>甲>丙(C) 能力指標:2-4-5-6 認知層次:綜合 難易度:難 題號:9931014 3. ()因為老花眼,所以爺爺在看報紙的時候都 必須拿一個放大鏡才能看得比較清楚,試問 在報紙上的一個英文字母 「P」,透過放大鏡無法看到下列哪一個 像? (A) d (B) p(C) d (D) 《答案》B 詳解:放大鏡為凸透鏡,不可能成縮小正立的像。 能力指標:7-4-0-1 認知層次:理解 難易度:中 題號:9931013 4. ()光由水中斜向射入介質中,試由光線的行 進路徑判斷,光在哪一種介質中傳播速率最 慢? 《答案》A 詳解:速度慢,角度小,故光在甲介質中速度最慢。 能力指標:1-4-4-2 認知層次:理解 難易度:中 題號:9931047 5. ()小偉以凸透鏡觀察蜜蜂,得到的成像如附 圖所示,已知丙是焦點,且相鄰 兩點的距離相等,則此蜜蜂的實物應是置於何處觀察? (A)甲(B)乙(C)乙丙之間(D)丙 丁之間 《答案》B 詳解:形成的像為大小相等且倒立的像,故需置於兩倍焦距上,故選(B)。 能力指標:1-4-4-2 認知層次:理解 難易度:中 題號:9930994 6. ()日常生活中常會看到以下的一些現象,哪 些和光的折射相關?甲:下雨後出現的彩 虹;乙:皮影戲;丙:筷子插入加水的玻璃 杯中,看起來像是折斷一樣;丁:太陽下山 後,仍可看見夕陽餘暉;戊:在山路轉彎處 架設凸面鏡。(A)甲乙丙(B)甲丁戊(C) 乙 丁戊(D)甲丙丁。 《答案》D 詳解:皮影戲和光的直線前進性質有關;凸面鏡和光的反射有關。 能力指標:7-4-0-1 認知層次:理解 難易度:易 題號:9931005 7. () 小偉使用凸透鏡觀察昆蟲,得到其成

第四章 光的折射 透镜 基本概念汇总

创作编号: 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 创作者:凤呜大王* 第四章光的折射透镜基本概念汇总 1.人看到水底的石块感觉水很浅,但想去摸那水中的石块才发现原来水很深,这是因为光从射向时发生折射,折射光线法线(选填“远离”或“靠近”). 2.分辨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方法有(1 )看:看书上的文字时有________作用的是凸透镜;(2 )照:在太阳下照,能在地面上形成亮斑的透镜;(3 )摸:中间________边缘________的是凸透镜。(2)日常生活中,一般家庭的大门上总装一种“警眼”,它实际上是() A.平板圆玻璃 B.圆形的平面镜 C.凸透镜 D.凹透镜3.(1)照相机原理:被拍摄的物体相当于烛焰,镜头相当于________ ,底片相当于,拍摄时,物体与镜头距离大于二倍焦距,底片上成________________的实像。 (2)电影放映机原理:胶片相当于________、镜头相当于________、银幕相当于________ ,放映时,胶片与镜头之间的距离大于________小于________ ,银幕上成________________的实像。平时我们看到银幕上的像是正立的,是因为胶片________的缘故。 (3)放大镜原理:当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_______ ,成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像。 4.如图是投影仪成像示意图.其中凸透镜的作用是 成像,螺纹透镜的作用 平面镜的作用是。 如果图中h=40cm,则凸透镜焦距的范围在. 要让荧幕上的像再大一些,投影仪(远离、靠近)屏幕, 凸透镜向(下、上)调节。 5.(1)人的眼睛是一架神奇的照相机,相当于镜头,视网膜相当于。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像。人的眼睛看远近不同的物体都能成一清晰地像,是因为人眼能调节晶状体的厚薄从而改变(像距、焦距)。 (2)当眼睛的调节功能降低后,像不能清晰地成在视网膜。 当像成在视网膜的前面是,需用来矫正,其目的是使像往移;当像成在视网膜的后面是,需用来矫正,其目的是使像往移 图4所示的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的图是,能正确表示近视眼矫正 方法的

光的折射与透镜教案

光的折射与透镜教案 三维目标 1、知道当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的折射现象。知道入射光线、法线、折射光线、入射角、折射角等名词及光的折射规律。认识凹透镜的发散作用,凸透镜的会聚作用。知道有关透镜的几个名词,会测量凸透镜的焦距。 2、通过实验观察和实验探究三个活动,发现光的折射现象,总结光的折射规律,了解透镜对光的两种作用。 3、从对折射现象的好奇,诱发对求知欲望,进而积极参与探究折射现象的实验活动,并在实验中培养科学探究的兴趣和习惯。 教材分析 本节主要是通过观察、实验让学生认识:光的折射现象和光的折射规律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有关应用。共安排了4个活动和1个信息浏览。光的折射属于光在两种介质中的传播问题,本节也是按照:现象――规律――应用的线索。这是的应用主要指透镜对光路的控制作用。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1)通过实验了解光的折射现象,探究光的折射规律。 2)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2、难点: 实验探究光的折射规律。

教学方法 科学探究法、讨论交流法、实验法、讲授法。 教学用具 激光笔、水槽、铅笔、烧杯、硬币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 让学生做两个实验,观察光的折射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活动1:观察光的折射现象学生实验1:如课本P56图3-38(a)所示,把一支铅笔斜放在盛有水的杯子中,你会看到什么现象?为什么? 让学生观察思考。 学生实验2:如课本P56图3-38(b)所示,一枚硬币放在不透明杯子的底部,你向后退到恰好看不见它的位置。请另一位同学向杯子中缓缓注水(注意,不要移动硬币的位置),你又能看到它了吗?为什么? 让学生观察思考。 教师:以上都是光的折射现象,通过学习光的折射知识,上述问题都可以得到答案。 板书:第四节光的折射与透镜 二、新课教学 1、光的折射

初二物理光的折射透镜作业

第1页共4页 第2页共4页 第9题 第11题 初二物理光的折射透镜双休日作业 班级_________姓名_________学号_________家长签字_________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 2.关于光现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2009年7月我国长江流域出现的日食奇观,可以用光的直线传播理论解释 B .雨过天晴天空会出现彩虹,它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C .若不注意用眼卫生很容易使眼“近视”,这时就需佩戴用凸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 D .你在岸边看到水中鱼的位置,其实就是鱼在水里的实际位置 3.下列事例中,能看到物体实像的是( ) A .在岸边看到水中游动的鱼 B .在水中通过潜望镜看到水面上的景物 C .在电影院看到银幕上的画面 D .通过放大镜看报纸上的字 4.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分别是( ) A .都是凸透镜 B .凸透镜和凹透镜 C .凹透镜和凸透镜 D .都是凹透镜 5.如图所示,是在一些交通道路口、银行等公共场所安装的两种电子监控器。它们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为光学系统,另一部分为光电转换系统。光学系统收集监控区域内的景物信息,光电转换系统把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输送到监控中心,实现间接监控的目的。其光学系统的工作原理相当于( ) A .平面镜成虚像 B .凸透镜成实像 C .显微镜 D .凸透镜成虚像 6.利用凸透镜使物体成放大的像,这个像( ) A .一定是实像 B .可能是实像,也可能是虚像 C .一定是虚像 D .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7.物体到平面镜镜面的距离是2m ,则该物体在平面镜中的像到镜面的距离是( ) A .1m B .3m C .4m D .2m 8.一物体经凸透镜在屏上成一放大的实像,凸透镜主光轴沿水平方向。今将凸透镜向上移动少许,则( ) A .屏上像的位置向上移动 B .屏上像的位置向下移动 C .屏上像的位置保持不动,但像变大 D .屏上像的位置保持不动,但像变小 9.如图所示,a 、b 、c 三条光线会 聚于S 点,若在S 点前任意位置放一平面镜,则( ) A .三条反射光线可能交于一点,也可能不交于一点 B .三条反射光线一定不会交于一点 C .三条反射光线一定交于镜前一点 D .三条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一定交于镜后一点 10.在硬纸板上穿一个小洞,通过小洞向外看,眼睛向小洞逐渐靠近,看到外面景物范围( ) A .变小 B .变大 C .不变 D .先变大后变小 1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光屏处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可以制成( ) A .照相机 B .幻灯机 C .放大镜 D .潜望镜 12.如图是利用透明玻璃板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像的大小与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有关 B .蜡烛远离玻璃板过程中,蜡烛的像始终与蜡烛等大 C .把光屏放在玻璃板后像所在的位置,像会成在光屏上 D .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为了能在玻璃板后成一实像 13.图所示,甲是小艳利用某透镜观察到的小明眼睛的像;乙是小亮利用某眼镜观察到的课本上“物理”字的像。关于上述两种情况中所观察到的像或用到的光学仪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图中的像一定是虚像,像的位置可能在小艳的眼睛和透镜之间 B .甲图中的像可能是实像,像的位置可能在小明的眼睛和透镜之间 C .乙图中的像一定是虚像,该眼镜是近视镜 D .乙图中的像可能是实像,该眼镜是老花镜 A .湖中的倒影 B .碗中的筷子 C .世博会夜晚的灯光 D .镜中的陶罐 第5题 第12题 第13题

光的折射和透镜

第四章 光的折射 透镜 一、光的折射 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_____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_______________;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现象。 2、光的折射定律:三线同面,法线居中,空气中角大,光路可逆 ⑴_____光线,_____光线和_____在同一平面内。 ⑵_____光线和_____光线分居与_____两侧。 ⑶ 光从空气_____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角_____入射角,属于近法线折射。 光从水中或其他介质_____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属于远法线折射。 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或其他介质射出),折射角=入射角= 0 度。 3、应用:从空气看水中的物体, 或从水中看空气中的物体看到的是物体的_____,看到的位置比实际位置_____ 练习:☆池水看起来比实际的_____是因为光从 _____斜射向 _____时发生折射,折射角大 于入射角。 ☆蓝天白云在湖中形成倒影,水中鱼儿在“云中”自由穿行。这里我们看到的水中的白云是由 _____ 而形成的_____ ,看到的鱼儿是由是由 __________而形成的 _____ 。 二、透镜 1、 名词:薄透镜:透镜的厚度远小于球面的半径。 主光轴: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 光心:(O )即薄透镜的中心。性质:通过光心的光线_______________。 焦点(F ):凸透镜能使_______________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个点叫焦点。 焦距(f ):_____到凸透镜_____的距离。 2、 典型光路 3、填表: 三、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 1、实验:实验时点燃蜡烛,使____________________大致在同一高度,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在实验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都得不到像,可能得原因有:①蜡烛在焦点以内;②烛焰在焦点上③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④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稍大于

初中物理备课参考 光的折射 透镜的奥秘

第五节光的折射透镜的奥秘 6、光的折射规律是本章的主要规律如图所示 可以总结成:①三线共面:入射光线、折射光线与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②两线分立:入射光线、与折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 7、透镜的奥秘是光的折射引起的,如图,当光从空气进入玻璃时,总是向法线靠拢,而当光从玻璃进入空气中时,则总是偏离法线 1.如图1所示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的是()

【解析】 本题考查光的传播知识。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传至两种物质的分界面,又返回原物质中去的现象叫光的反射。光从一种物质进入到另一种物质,传播方向发生改变叫光的折射。 题目中A是直线传播,B是岸边物体射向水面的光,反射进入人眼形成的,是光的反射。值得注意的是,许多同学把看到水中的倒影和看到水中的游鱼混为一谈,认为是光的折射。他们这样理解:倒影在水中,人能看到它,是它的光从水中射向人眼所致,所以是折射。其实,倒影是虚像,并不是真实存在的,它也就不会有光从水中射向人眼。这和水中的游鱼有光从水中射向人眼完全不同。C是钢笔上有光从玻璃砖射向空气时发生折射,产生错位。D好象是光拐了弯,但不是折射。因为光不是进入,而是返回原物质中去了。 【答案】C 2.一束光线与水平面成45°角照射。根据光的传播规律,在图2中画出这束光线射到水面后的传播路径。 【解析】 光线射向两种透明物质分界面时,将同时发生光的反射和折射。反射光线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折射光线遵循光的折射规律。光的反射和折射的相同点:(1)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都与对应的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2)反射光线、折射光线都和对应的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3)反射角和折射角都随对应的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4)光在反射和折射时光路都是可逆的。不同点:(1)反射有两种类型,镜面反射与漫反射。折射也有两种情况,斜射与垂直入射。(2)反射角总等于入射角,而折射角不等于入射角,当光线从空气斜射入水或玻璃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线从水或玻璃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简记为“空气中的角总是大的”。 【答案】 如图3所示。

望远镜与显微镜备光的折射透镜的奥秘[1]

第四节 望远镜与显微镜备 第五节 光的折射 透镜的奥秘 第四节 望远镜与显微镜备(自学性教材) 【教学目的要求】 1.了解显微镜、望远镜的基本结构 2. 尝试应用已知的科学规律解释具体问题,获得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 3.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于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重点难点】 一、望远镜 l .望远镜的构造 望远镜的种类很多.教材中以开普勒望远镜 作为例子进行讲解如图4-43所示 (1)物镜: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实像 (2)目镜:靠近眼睛,作用相当于一个放大镜 2.望远镜的原理 望远镜的构造跟显微镜类似,也是由物镜和目镜两组凸透镜组成的,不同的只是物镜的焦距长而目镜的焦距短.见图4-44所 示 2I 它的成像原理物镜0L 的作用是得到 天体的实像由于从天体上各点射到物镜上 的光是平行光,经物镜后,在焦点0F 外距0 F 很近的地方,得到天体的倒立缩小的实像 1I ,目镜e L 的前焦点和物镜0L 的后焦点重 合在一起,所以实像1I 位于目镜e L 和它的 焦点e F 之间距焦点很近的地方。实像1I 对目镜e L 来说是物体,它经e L 所成的像2I 是放大的虚像。当用眼对着目镜观察时.射人眼睛的光线就好像是从2I 直接射来的。2I 对眼所张

的视角明显大于直接用眼观察天体时的视角,可见使用望远镜增大了视角。 二、显微镜 1.显微镜的构造 一般的放大镜,放大倍数较小.像植物的细胞、金属的结构、 细菌微生物等,在放大镜下是没法观察的要想看清就需用放大 倍数更高的显微镜,如图4-45所示.显微镜的构造自上而下分 别为: (1)目镜:靠近眼睛的一组透镜,作用像一个普通的放大镜。 (2)物镜;靠近被观察物体,作用相当于投影仪的镜头。 (3)载物台:承载被观察物体。 (4)反光镜:增加光的强度.便于观察物体。 2.显微镜的原理 显微镜由两组透镜组成,每组都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把它们一起装在金属制的镜筒里对着物体的一组叫物镜,对着眼睛的一组叫目镜物镜的焦距很短,目镜的焦距较长物镜的作用相当于投影仪的镜头成像一样:得到物体的放大实像所以微小物体0I 必须放在物镜0L 310的焦点0F 前附近(图4-46)。目镜的作用相当于普通的放大镜,把物镜所成的像当作物体,得到它的放大的虚像.把这个物体经过物镜和目镜两次放大之后,我们就可以看到肉眼看不 见的小物体了。所以经物镜所成的像1I ,应当 在目镜e L 的焦点e F 之内由目镜得到的像2I , 其视角比用跟直接观察0I 时的视角要大得多。 人眼只能看清O.1~0.2 mm 大小的细节。显微 镜大大提高了人眼的观察能力,好的显微镜能 把微小物体放大2×3 10倍,看清0.2 m 的 结构.观察到细胞的构造要想观察更小的结构,光学显微镜就无能为力了电子显微镜出现后能观察到单个分子,放大倍数通常都在80万倍隧道扫描显微镜则更进一步能看到单个原子。 第五节 光的折射 透镜的奥秘 【教学目的要求】

光的折射透镜概念(1)

光的折射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学号________ 成绩________ 1、光从一种介质________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________,这种现象叫做光的________。 2、画出三条特殊光线通过凸透镜时的光路 (1)过光心(2)平行于主光轴(3)过焦点 3、画出三条特殊光线通过凹透镜时的光路 (1)过光心(2)平行于主光轴(3)过焦点 4、光的折射规律:(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同一平面内;(2)________和________分别位于________两侧;(3)光从空气斜射入其它介质时,折射角____入射角;(4) 光从其它介质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____入射角;(5)________角变大,________也变大;(6)光垂直于界面入射时,光线________(选填“会”或“不会”)发生偏折。(7)光的折射中,光路是________的。 5、凸透镜对光有________作用;凹透镜对光有________作用。辨别凸透镜的三种方法: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眼睛的晶状体相当________镜,视网膜相当于________,物体在视网膜上成__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像。近视眼患者看物体所成的像在视网膜的________方,要配戴________镜;远视眼患者看物体所成的像在视网膜的________方,要配戴________镜。 8、实像和虚像的区别: (1)实像是______________会聚而成的,虚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会聚而成的。(2)实像是_________(倒立/正立)的,虚像是_________(倒立/正立)的。 (3)实像______(能/不能)用光屏接收,虚像_____(能/不能)用光屏接收。 9、探究凸透镜成像实验中:(1)在_________上从左到右依次放蜡烛、______、_______。这样做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2)调节_______、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在_________,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实验中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找不到像的原因可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u

光的折射与透镜

光现象之折射与透镜 2010.11.15 一、选择题 1.下列现象中属于白光色散的是 A .太阳光经过棱镜后,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 B .红、绿、蓝三种色条合成电视画面的颜色 C .红、绿、蓝三色光按一定比例混合成白光 D .红、蓝、黄三色颜料按一定比例混合成黑色 2. 如图所示的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3.关于光现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2009年7月我国长江流域出现的日食奇观,可以用光的直线传播理论解释 B.雨过天晴天空会出现彩虹,它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C.若不注意用眼卫生很容易使眼“近视”,这时就需佩戴用凸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 D.你在岸边看到水中鱼的位置,其实就是鱼在水里的实际位置 4.五一佳节,在常州紫荆公园月季花展上,小明将红色滤色镜(即红色玻璃)挡在照相机镜头前给一株绿叶黄花的月季拍照,照片上该花卉的颜色是 A .绿叶黄花 B .黑叶红花 C .黑叶黑花 D .红叶红花 5.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6.如图所示为一个半圆柱状的透明玻璃,EF 线段为其横截面半圆形的直径,O 点为半圆柱的圆心.若有一条光线HO 自空气中射入此玻璃柱,入射点为O 点.则下列光折射路径正确的是 7.如图所示a 、b 是同一人的两幅照片,b 图中他拿的眼镜 A B C D H O E F 空气 空气 玻璃 H O E F 空气 空气 玻璃 H O E F 空气 空气 玻璃 H O E F 空气 空气 玻璃

A .属于凸透镜,可用于矫正近视眼 B .属于凸透镜,可用于矫正远视眼 C .属于凹透镜,可用于矫正远视眼 D .属于凹透镜,可用于矫正近视眼 8.如右图所示,蜡烛经透镜所成的像是 A .倒立缩小的实像 B .正立放大的虚像 C .倒立放大的实像 D .正立缩小的虚像 9.测绘人员绘制地图时,常常需要从高空飞机上向地面拍照,若照相机镜头焦距.. 50mm ,则底片.. 与镜头之间的距离为 A .100mm 以外 B.恰为50mm C .50mm 以内 D .略大于50mm 10.如图所示,a 、b 、c 、d 是距凸透镜不同距离的四个点.F 为焦点。下列几种光学仪器的成像原理与物体在不同点时的成像情况相对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幻灯机是根据物体放在c 点时的成像特点制成的 B .照相机是根据物体放在d 点时的成像特点制成的 C .使用放大镜时的成像情况与物体放在口点时的成像情况相似 D .人眼看物体时的成像情况与物体放在F 点时的成像情况相似 二、填空题 11.如果一个物体能反射所有色光,则该物体呈现 色;如果一个物体能吸收所有色光,则该物体呈现 色。 12.如图所示,一束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的界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图中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方向均未标出),其中折射光线是 (用字母表示),反射角等于 °. 13. 检修工人在查看线路密集的电路板时,为了看清线路的连接情况,常透过一个较大的透F F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