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九年级物理第一次月考试卷分析报告

九年级物理第一次月考试卷分析报告

九年级物理第一次月考试卷分析报告
九年级物理第一次月考试卷分析报告

九年级物理第一次月考试卷分析

一、试卷来源及命题范围:

本次试卷重点考查第十三章和第十四章内容。

二、试卷结构及特点:

试题着眼于基础知识,但又强调知识的运用能力和做题习惯。本次试卷难度适中,试卷题型与中考类似。

三、学生成绩及答题情况反馈:

总体一般,高低分数悬殊大,最高分96分,12分。均分为52分左右。学生重点失分题为实验探究及计算题。

四、试卷反映出的问题:

1、概念理解不透掌握不牢,灵活运用能力太差。表现在选择题、填空题上(例如19、21、23题),23涉及到比热容和坐标的问题学生没有理解。

2、审题不够认真,没有准确分析题目要求。同一物理现象有多个考查点,究竟题目考查什么知识点,学生拿到题不认真辨析,总认为是平时练习时考查的知识点。

3、解题不规范,分析能力差。表现在计算题,没有公式依据,解题过程中单位带错,计算缺乏技巧。

4、知识遗忘,最后一道计算题涉及生活中的物理知识,公式忘记,无法解题。

五、下一步整改措施:

1、注重基本概念教学,加强选择填空题解题方法训练,在课堂

教学中强化练习,特别是易混易忽视的知识点,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课堂10分钟基本概念讲解,20分钟练10分钟评讲;5分钟交流总结。

2、进一步强调规范化解题要求,老师要在黑板演示1到2个规范化板书。学生每一次作业书写要严,要规范。

3、每周确定一节课精练,规范分析方法,训练解题答题技巧,力争迅速形成规范高效的答题习惯。

4、上课多举例子,多联系生活,启发学生思考生活中物理知识的应用,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推理分析能力、实践操作能力。

九年级物理第一次月考试卷分析

一、试题分析:

本次期末文化素质检测试题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重视考查学生运用所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大了实验与探究试题的考查(共36分),非常注重物理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本卷分别以选择、填空、实验与探究、计算题四个大题对学生进行考查,试卷注重了对物理学科中的观察、判断、分析、理解、综合等各种能力的考查,试卷比较注重物理学科的实用性,试卷使学生感受到物理就在身边,对他们是有用的。这样,可以引导学生在日常的教学中注意联系身边的物理知识,以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试题分值的分布及评分标准的制定也较为合理,有利于学生发挥出自己的真实水平。

试题基本上本着学生的实际为原则,各部分试题分数分配也比较合理,试题的覆盖面广,重点突出,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都能有效的考查,我认为试题的最大特点是基础性、灵活性非常突出,且与实际生产生活联系非常紧密。注重对学生探究能力的考查,注重过程与方法的考查。

二、试卷的结构及特点

试卷的结构由四大部分构成:分别是填空题、选择题、实验题、计算题;。

试题总体情况反映一般,命题基本以《九年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为依据,基本体现了学校对本次月考命题的要求,总体看来有以下几个特点:

1、知识点覆盖面大,立足基础,着重考查基础知识及其灵活运用能力,如第1、

2、

3、

4、

5、6、7、8、10等题目。

2、重视对学科主干知识的考查,突出能力的考查,如第9、

16、17、18等题目。

三、考生答题情况分析

答卷存在的主要问题有:①审题不清,不能完全理解题意。

②不按要求答卷,书面语言表达能力差。③基础知识掌握不牢,运用不是太灵活。④分析综合能力差,不会找研究对象,不会分析物理过程。⑤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物理问题能力差,不能根据物理现象作出定性分析。

以下逐题分析答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填空题:出错比较多是第19、23题,主要原因基础知识不扎实,对课本中要求记忆的内容没有很好的掌握。

2、选择题:学生失分较多是第5、1

3、15题,出错原因,概念理解不清,另外审题不认真。有一部分同学选项没有看完就选了。准确率当然不高。

3、实验题

这两题是整个试卷中分值较大、难度系数较大的一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基本分析方法,不是常考题型。考生答题中出现的主要错误有:

①基础差,归纳能力差,答题语言不规范。

②学生在解题中想的太复杂,答案文不对题。

这就要求在平时教学中重视训练、对物理过程分析和加强对物理方法的指导。

四、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建议和看法。

1:立足《课程标准》,作好教学工作。

2:对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教学要扎实。概念的意义、运用要清晰,教学举例要典型性、示范性。实验教学要予以足够的重视,在实验中引导学生关注实验想象,思考实验设计的个环节意义,解决实验中一些技术问题。实验后,再进行有关的实验题讨论,巩固所得知识经验,提高实验能力。

3:教学中更加强调基础知识的学习,进一步加强对学生能力方面的培养,注重过程性分析与表达描述,强调物理现象的准确

分析理解,在指导学生学知识的基础上,更加关心学生对物理规律的正确运用。

4:对研究物理问题的科学方法教学,要加强方法运用的意义讲解,要将所学习运用过的各种科学方法进行对比讲解,引起学生的重视和教会运用。

5:教学中注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数据、计算公式、步骤、单位书写的规范要求等不可放松。

6:教学的同时,较强对学生多方面指导。指导学生审题方法;纠正物理名词中错别字;强化计算训练等等,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1. 若不给自己设限,则人生中就没有限制你发挥的藩篱。

2. 若不是心宽似海,哪有人生风平浪静。在纷杂的尘世里,为自己留下一片纯静的心灵空间,不管是潮起潮落,也不管是阴晴圆缺,你都可以免去浮躁,义无反顾,勇往直前,轻松自如地走好人生路上的每一步

3. 花一些时间,总会看清一些事。用一些事情,总会看清一些人。有时候觉得自己像个神经病。既纠结了自己,又打扰了别人。努力过后,才知道许多事情,坚持坚持,就过来了。

4. 岁月是无情的,假如你丢给它的是一片空白,它还给你的也是一片空白。岁月是有情的,假如你奉献给她的是一些色彩,它奉献给你的也是一些色彩。你必须努力,当有一天蓦然回首时,你的回忆里才会多一些色彩斑斓,少一些苍白无力。只有你自己才能把岁月描画成一幅难以忘怀的人生画卷。

初二物理第一次月考

初二物理月考试卷 (总分100分,考试时间70分钟)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2分): 1.如图所示,小华将一只正在发声的音叉触及面颊有震感. 3使用随身听(MP3 MP4??…)时,调节音量按钮实质就是改变了声音的 ( ) A. 频率 B .音调 C .响度 D .音色 4 ?如图所示,用一张硬卡片先后快拨和慢拨木梳的齿,听到卡片声音发生 A ?音调是否与声源振动频率有关 C.声音能否在固体中传播 5 .下列有关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B. 考场周围禁鸣喇叭是在人耳处减弱噪音 C. “听诊器”能使人的心脏振动幅度增大,音调升高 D. 用超声波能击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具有能量 6. 生活中常把碗放在大锅内水中蒸食物 ,锅与碗底不接触,当锅内水沸腾后 碗中汤将() A ?同时沸腾 B. 稍后沸腾 C. 不会沸腾,汤的温度总是低于水的沸点 D. 不会沸腾,汤的温度能达到水的沸点 7. 下面关于温度计和体温计的用法中正确的 是 () A. 用实验用温度计测温度时,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要离开被测液体 B. 用体温计测量人的体温,读数时,体温计不要离开人体 C. 可以把体温计放在沸水中消毒 D. 常用的温度计和体温计都能测出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8. 有一种专门存放贵重物品的“银行”,当人 们存放了自“眼纹”、“声纹” 等,以便今后用这些自己独有的特征才能亲自取走东西,防止被别 I 号: 考: I 探究( ) A. 声音产生的原因 B. 决定音调的因素 C. 声音能否在空气中传播 D. 声音传播是否需要时间 2 .下列温度最接近 23 C 的是( A.我国江南地区冬季最低气温 C.让人感觉温暖舒适的室温 第1题图 B .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D .健康成年人的体温 这个实验是用来 变化?这个实验用来探究( ) B.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 D .声音传播是否需要时间 ) 第8题图

初二物理月考试卷及答案分解

江苏省泰州中学附属初中 2016年春学期八年级物理第一次月度检测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命题人:陈理审核人: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4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4分) 1.下列生活中的物理数据最接近实际的是() A.人体的密度约为1.0×103 kg/m3 B.成年人的正常体温是39℃ C.成年人步行的速度约是4m/s D.一袋普通方便面的质量约为0.5g 2.决定一个物体质量大小的因素是() A.物体的形状 B.物体所处的地理位置 C.物体所处的状态 D.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3.用托盘天平测量一张邮票的质量,既可行又较准确的方法是() A.把一张邮票放在天平上仔细测量 B.把一张邮票放在天平上多次测量,再求平均值 C.先测量出100张相同邮票的质量,再通过计算求得 D.把一张邮票放在一只纸杯中,测量出其总质量,再减去纸杯的质量 4.下列实例与所利用的物质的物理属性不相符 ...的是() A.水壶的把手用胶木制成是因为胶木的导热性好 B.撑杆跳高是利用了撑杆的弹性好 C.划玻璃的刀刃用金刚石制成是因为金刚石的硬度大 D.电线的线芯用铜制成是因为铜的导电性好 5.橡胶棒与毛皮摩擦后,橡胶棒带负电荷.这是因为摩擦使橡胶棒()A.失去一些电子 B.得到一些电子 C.失去一些质子 D.得到一些质子 6.下面描述的现象中,属于分子的无规则运动的是() A.金秋桂花遍地香 B.夏日炎炎似火烧 C.黄沙满面 D.柳絮飞扬 7.已知酒精的密度为0.8×103 kg/m3,下列说法能够成立的是() A.能装1kg纯净水的瓶子一定能装下1kg的酒精 B.能装下0.8kg酒精的瓶子一定能装下1.2kg纯净水 C.同体积的水和酒精质量之比是5∶4 D.同质量的水和酒精体积之比是2∶5

九年级物理第一次月考试卷及答案

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个空2分,共28分) 1.滑雪运动员脚踩滑雪板从高处滑下,在此过程中,运动员的动能________ 重力势能_________.(选填“增大”“不变”“减小) 2. 国庆中秋双节来临之际,五中的校园桂花飘香,这是_______________现象,这种现象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目前我国研发一款以压缩空气为动力的环保车.汽车使用前需要压缩存储气体,这一过程通过 的方式使气体内能增加,开动时,释放的气体推动发动机,将气体的内能转化为 能. 4.我国5A 级国际旅游度假区海南岛,四面环岛,正常情况下,海南岛与内陆地区相比早晚的气候变化比较小,这主要是因为海水的 的缘故. 5.某款单缸四冲程汽油机正常工作时,飞轮转速为3600r /min ,则它每秒对外做功的次数是 ______次. 6.阜阳市的西湖湖水具有“吸热”功能,盛夏时节能能大大减弱周围地区的“热岛效应”.若西湖水的 总质量为1.0× 1012kg ,水温度升高2℃,则西湖湖水吸收的热量为 J . 7.两种物质的比热之比C A :C B =3:1,用它们分别制成物体 A 和B,当它们吸收相等的热量后,升高 的温度之比为△t A :△t B =3:5,则A 和B 物体质量之比为m A :m B =________. 8.氢气的热值为1.4×108 J /Kg ,其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若有2 Kg 的氢气,燃烧了一半,剩余部分的热值是_________________。 9.如图所示的电路图中,要使灯泡L 1和L 2组成并联电路,应该闭合开关 . 10.如图所示,斜面与水平面在M 点通过小圆弧相连, 轻弹簧左端固定,原长时右端在N 点,小物块从斜面上P 点由静止滑下,与弹簧碰撞后又 返回到P 点,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 . A .小物块从P 向M 运动过程中,机械能减少 B .小物块从P 向M 运动过程中,动能不变 C .小物块压缩弹簧的过程中物块动能和弹性势能的总和保持不变 D .物块在MN 段运动时动能减小 二、单选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 11.如图所示的是运动员在铅球比赛中的场景。铅球离手后,在空中飞行过程中动能E K 随时间t 变化的曲线最接近的是 12.下列实例中属于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是 A .内燃机的活塞在燃气推动下运动 B .点燃的火箭飞向太空 C .夏天,广场上的石凳被晒得发烫 D .陨石坠入地球大气层成为流星 13.如图所示为四冲程汽油机的四个剖面图,其中属于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 ) A. B. C. D. 14.下列关于温度、内能、热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吸热,温度一定升高 B.一个物体的温度越高,它所含的热量就越多 C.某铁块温度降低,内能一定减小 D.温度高的物体把温度传给温度低的物体 15.完全燃烧42g 焦炭所放出的热量,若有50%被质量为2kg,初温为30摄氏度的水吸收,问水温可升高[水的比热容为4.2×103 J/(kg ?℃),煤的热值约为3×107 J/kg ,此时外界为一个标准大气压] A.70℃ B.75℃ C .100℃ D.105℃ 16.与图3所示实验电路相对应的电路图是图4中的 17.一杯水,温度由30℃加热到50℃时吸收的热量为Q 1,再由50℃加热到70℃时吸收的热量为Q 2,Q 1与Q 2的大小关系为( ) A.Q 1>Q 2 B.Q 1=Q 2 C.Q 1<Q 2 D.无法判断 三、作图题(本大题共1小题,.每个图3分,共6分) 17.根据实物图,在虚线框内画出相应的电路图.根据电路图,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连接实物电路图 A B C D (第2题图)

初二下学期物理第一次月考试卷

初二物理第一次月考试卷2014.3 请将每题的答案写在答案纸上! 一、选择题(30分) 1、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测量过程中向右移动游码的作用相当于 A.向左调节平衡螺母B.向右调节平衡螺母 C.往右盘里增加砝码D.从右盘里减去砝码 2、一根铜棒,在下列情况下,其质量会变化的是 A.把铜棒扎成一薄铜片 B.把铜棒加热到300℃ C.宇航员将铜棒带到月球上 D.钳工用锉刀对它进行加工 3、下列估测值最接近实际的是 A.家中热水瓶的容积约为200cm3 B.一个小铁钉受到的重力约为5N C.盐水的密度大约为0.9g/cm3 D.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0.05kg 4、小明家安装自来水管时,将一根水管截成长短不同的两段,则这两段水管 A.质量相等 B.密度相等 C.重力相等 D.体积相等 5、对密度公式ρ=m/V的理解,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某种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 B. 质量相同,材料不同的实心物体,体积大的物体密度就小 C 体积相同,材料不同的实心物体,质量大的物体密度就大. D. 同种物质组成的实心物体,其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6、现有一个给病人输氧的氧气瓶容积大约为0.1m3,瓶中还有2.0kg的氧气,再用去一半后, 氧气瓶中剩余的氧气质量和密度分别是 A. 1.0kg 20kg/m3 B. 1.0kg 10kg/m3 C . 2.0kg 20kg/m3 D .2.0kg 10kg/m3 7、自然界分为宏观和微观,宏观很大,如银河系,微观很小,如分子.要计量它们的直径, 下列所用的长度单位中最方便的是 A.千米、米B.光年、米C.光年、纳米D.米、纳米 8、下列实例中,材料的选用与描述的物理属性不相符的是 A.中午装饭盒的箱子用泡沫制成,是因为它的隔热性好 B.教室的窗户用玻璃制成,是因为玻璃的透光性好 C.我们的课桌用木头制成,是因为木头的弹性好 D.削铅笔的刀刃用钢铁制成,是因为钢铁的硬度大 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破镜难重圆”是因为固体分子间只存在着排斥力 B.宇宙大爆炸理论认为宇宙诞生于大爆炸,爆炸引起宇宙膨胀 C.在空调房间吸烟时,会看到烟雾在空中弥漫,这是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D.原子核内质子所带的正电荷数与中子所带的负电荷数相等,所以平常物体不带电10、下列各力中不属于弹力的是

九年级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含答案

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物理第一次月考试卷 (十三单元--十六单元) 一.填空题(共10小题) 1.最先发现电流与电压电阻关系的物理学家是。人们为了纪念他,以他的 名字作为物理量的单位。 2.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期间,人们使用浓度为75%的消毒酒精是由纯酒精和蒸馏水充分混合形成的,其总体积(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混合前的总体积,此现象说明组成物质的分子间有。 3.用水壶烧水,这是通过方式改变其内能,水沸腾后会顶起壶盖,此过程能量转化情况与四冲程汽油机的冲程相似。一单缸四冲程汽油机,飞轮转速为3000r/min,则1s对外做功次,完成了个冲程。 4.全球汽车保有量在迅速增长,截至2011年,全球处于使用状态的汽车数量已突破10亿辆。每辆汽车每年耗油1.8t,汽车内燃机的效率平均值取30%,这一效率的数值(填“高于”、“小于”或“等于”)普通的蒸气机。如果能把内燃机效率提高1%,全球每年可以节约t燃油。(计算结果保留1位有效数字)5.如图所示,两只水果串联点亮了一只发光二极管。二极管是由材料制成,水果相当于电路中的。现将二极管正负极接线对调,二极管不发光,此时水果A、B两端(选填“有”或“没有”)电压。 第五题图第六题图 6.A、B、C、D是四个带电小球。将它们用细线吊起后静止时的情形如图所示。已知B球带正电,则A球带电。C球带电,D球带电。7.如图所示,要使L1、L2串联,应闭合开关;要使L1、L2并联,应闭合开关;绝不允许同时闭合开关。 第七题图第八题图第九题图 8.如图是一种定时课间音乐播放装置的原理图,“播放器”是有电流通过时会播放音乐的装置:“定时开关”是到达设定时间,自动断开的开关。闭合开关S,当“定时开关”处于(选填“断开”或“闭合”)状态时,播放器会播放音乐; 若“播放器”不播放音乐,因为播放器(选填“断路”或“被短路”)。9.如图1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为6V,当S闭合时,电压表的读数如图2,则电压表的量程用:,L1两端的电压为V,L2两端的电压为V。10.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用一台热损失40%的燃气灶将2kg初温为20℃的水加热至沸腾,水要吸收的热量,需要消耗m3的天然气。[c水=4.2×l03J/(kg?℃),q天然气=3.5×l07J/m3] 二.选择题(共8小题) 11.下列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说法正确的是() A.热量总是从高温物体传给低温物体 B.物体从外界吸收了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C.物体的温度越高,具有的热量越多 D.物体的内能增加,则一定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 12.质量和温度都相同的甲、乙两种物质,用同样的加热器进行加热,它们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物质的沸点一定是80℃,乙物质的沸点一定是40℃ B.0﹣6min甲比乙吸收的热量多 C.8﹣10min甲和乙继续吸热,虽然温度各自保持不变,但甲和乙的内能都不断增加 D.甲的比热容大于乙的比热容

初二物理上册第一次月考

初二物理上册第一次月考

职中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次月考 (考试范围:1~2章试题来源于各地区期末、期中、月考卷及练习题中选取)总分:100分时间:90分钟 一二三总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8分) 1.下列的估测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A.一节物理课的时间约为40s B.成年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6m/s C.一根新铅笔的长约为17cm D.一份中考物理试卷的质量约为100g 2.学校体检,小明参加了一些项目测量,其中记录错误的是() A.质量50kg B.身高160m C.体温37℃D.1min心跳75次 3.用如图所示的刻度尺来测金属块的长度,下列测量结果正确的是() A.8.60cm B.1.69cm C.1.6cm D.以上读数都不正确 4.关于误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误差是实验中产生的错误

②物理学上用观众的方法来比较运动的快慢 ③终点裁判用“相同路程比时间”的方法比较运动的快慢 ④物理学上用裁判的方法来比较运动的快慢.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9.一个人骑自行车前进,开始以2m/s的速度匀速走了40m,然后又以5m/s的速度匀速走了50m,则他在整个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A.3m/s B.7m/s C.3.5m/s D.2.5m/s 10.甲、乙两小车同时同地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 A.经过4秒,两车相距10米 B.经过6秒,两车相距10米 C.通过40米的路程,甲用时比乙少2秒 D.通过60米的路程,甲用时比乙少2秒 1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B.在真空中也可以传播声音 C.振动的物体一定会发出声音 D.一切发声物体都在振动 12.“女高音”、“男低音”中的“高”和“低”指的是() A.音调 B.音色 C.响度 D.速度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一次月考试卷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一次月考试卷(第一,二单元) 姓名: 班级: 成绩: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2个小题,每个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每题2分,共24分。) 1. 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由速度公式t S V 可知,物体的( ) A .速度大小恒定不变 B .速度与路程成正比 C .速度与时间成反比 D .以上说法都对 2. 在上学的路上,当小明正快步追上在前面的小华时,一辆车从他身旁向前快速驶去,则( ) A .小明相对于车是向后运动的 B .小明相对于小华是静止的 C .小华相对于车是向前运动的 D .小华相对于小明是向前运动的 3. 关于运动和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加油机在空中给授油机加油时,它们是相对运动的 B.卡车和联合收割机收割庄稼时,它们是相对运动的 C.两辆赛车在赛道上行驶时,它们是相对静止的 D.“天宫一号”与“神州八号”对接成功时,它们是相对静止的 4.用斜面和滑块做“测物体的平均速度”实验,当滑块自顶端出发时开始计时,滑至斜面底端时停止计时,如图所示。此过程中,滑块的平均速度是( ) A .10cm/s B .9cm/s C .8cm/s D .7cm/s 5. 在同一钢琴上,弹奏C 调“3(mi)”和“1(dou)”这两个音,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音色一定不同 B .音调一定不同 C .响度一定不同 D .音调、音色和响度都不同 6. 关于声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的振幅越大,发出声音的频率越大 B.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3×l08m /s C.街头安装的噪声监测仪可以减弱噪声 D.超声波、次声波是人耳听不到的声音 7. 为了减小校园外汽车的噪声对教学的干扰,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 A.在校园周围植树 B.将教室的窗户打开 C.在教室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 D.每个学生都带一个防噪声耳罩 8. 一个物体沿平直公路第1 s 运动了10 m 的路程,第2 s 、第3 s 所通过的路程都是10 m ,则该物体在3 s 内的运动( )。 A .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 B .一定是变速直线运动 C .A ,B 选项中两种运动都有可能 D .可能是匀速曲线运动 9. 小强在使用小提琴前,常常旋动琴弦轴调节琴弦的松紧,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 A .响度 B .音调 C .音色 D .速度 10.为了探究音调与什么因素有关,小明设计了下面几个实验,如图所示,你认为不能够完成探究目的的是( )

2019-2020年九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V).docx

2019-2020 年九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V)一、选择题(每个题目只有一个选项,每题 2 分,共 24 分) 1.我国幅员辽阔,相同纬度上内陆地区的昼夜温差比沿海地区大,其主要原因是 () A.地势的高低不同C.日照的时间不同B D .水和陆地的比热容不同 .离太阳的远近不同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有气体之间才能发生扩散B.只有液体之间才能发生扩散C.只有固体之间才能发生扩散D.一切物体分子都作无规则的运动 3. 下列有关生活现象中,不能用分子动理论来解释的是() A.阳光下,湿衣服很快干了 B.轻轻地掸一下,衣服上的灰尘 " 跑 " 了 C.迎风吹来了醉人的花香 D.衣柜中的樟脑丸过一段时间消失了 4.物体放出热量时,它的温度(A.一定降低B C.一定不变D ) .一定升高 .可能降低也可能不变 5.某同学为提高热机效率提出了四种办法,其中错误的是()A.尽量减少各种热损失B.尽量减少克服摩擦额外消耗的功C.尽量减少输出功力D.尽量使燃料充分燃烧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萝卜放在泡菜坛里会变咸,这个现象说明分子是运动的 B.两块表面干净的铅块压紧后会结合在一起,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 C.锯木头时锯条会发热,这是通过热传递使锯条的内能发生了改变 D.太阳能热水器是通过做功把光能转化为内能的 7.关于温度、内能、热量三者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 B.物体温度升高,一定吸收了热量

C.物体吸收了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D.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 8. 在下列过程中,利用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钻木取火 B.用锯锯木板,锯条发热 C. 用热水袋取暖 D.两手互相搓搓,觉得暖和 9.如图是单缸四冲程内燃机的四个冲程的示意图,下列四组关于这种内燃机一个工作 循环中四个冲程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丙、丁、乙、甲 B.乙、丁、甲、丙 C.乙、甲、丁、丙 D.甲、乙、丙、丁 10.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用锯锯木头,锯条发热,这是通过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 B.四冲程汽油机的做功冲程使汽车获得动力 C.0 ℃的冰块,内能为零 D.温度相同的两物体间不会发生热传递 11.在 1 个标准大气压下, 1kg20℃的水吸收了3.78 × 105J 的热量后,其温度为 ( ) A.80 ℃ B.90℃ C.100℃ D.110℃ 12. 下列能量的转化中,属于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是( ) A. 点燃爆竹,爆竹腾空而起 B. 汽车紧急刹车,轮胎发热 C. 内燃机燃烧燃料提供动力 D. 给电炉通电,电炉发热 二、填空题(每空 2 分,共40 分) 13. 冬天,双手反复摩擦,手会感到暖和;用嘴对着双手" 呵气 " ,手也会感到暖和。前者是利用__________方式增加了手的内能,后者是利用_________方式增加了手的内能。 14.木炭的热值是 3.4 × 107J/ kg,完全燃烧500g 木炭,能放出________J的热量。做饭时,厨房里弥漫着饭菜的香味,这是____________现象。用修正液覆盖错字时,常闻到刺 鼻的气味,这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 的原因 . 15.在我国实施的“西气东输”工程中,西部的优质天然气被输送到缺乏能源的东部地

八年级(下)月考物理试卷

八年级(下)月考物理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1 . 如图所示,在瓶中装适量的水,用橡皮塞塞紧瓶口,将一根两端开口的细玻璃管穿过橡皮塞插入水中,从管子上端向瓶中吹入少量气体后,水沿细玻璃管上升,水面静止时管内外水面高度差为h。再把该瓶从一楼带到十五楼(瓶的温度不变),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往瓶内吹气后,瓶内气体压强小于瓶外大气压强 B.上楼后,大气压强变小,高度差h变小 C.上楼后.高度差h变大,瓶内气体压强变大 D.上楼后,高度差变大,瓶底内表面受到的压强变小 2 . 日常生活中,处处有物理.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鸡蛋碰石头,鸡蛋碎了,说明鸡蛋受到的力大于石头受到的力 B.汽车关闭发动机后会停下来,说明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C.用力压钢尺,钢尺变弯,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D.短跑运动员冲过终点后,不能立刻停下,说明物体的速度越大则惯性越大 3 . 以下物理学家与物理知识对应不正确的是 A.牛顿总结归纳出惯性定律 B.卢瑟福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C.汤姆生发现了电子 D.帕斯卡最早测量出标准大气压的值 4 . 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马德堡半球实验是用来测量大气压数值的一个实验 B.托里拆利实验中的玻璃管内的汞面上受到大气压强 C.同一地点的大气压不是固定不变的 D.大气压的方向一定是竖直向下的 5 . 下列事例中,能增大压强的是() A.把书包带做得宽些B.在坦克的轮子上安装履带 C.刀、斧、剪的刃磨得很薄D.在铁路的钢轨下铺上枕木 6 . 厨房中的抽油烟机能将油烟“吸走”。下列现象中,“吸”的物理原理与其相同的是 A.与头发摩擦过的气球能“吸”起纸屑 B.拔火罐时罐子“吸”在皮肤上 C.削平的铅柱挤压后会“吸”在一起 D.客车行驶时窗帘被“吸”出窗外 7 . 如图所示,在下列四个实验中,能揭示大气压存在的实验是 A.B.C. D. 二、填空题 8 . 物理学中,把压力与受力面积的比叫做__________。一名中学生走路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___________他双脚站立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9 . 诗词“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声”是描述声音的;汽车上的倒车雷达是利用了声可以传递。 10 . 物理知识在生活中有广泛应用,如图(a)所示的装置是利用________原理工作的;如图(b)所示的装置是利用____________的知识;如图(c)所示的装置是利用二力平衡和_________原理来判断液体密度大小的。

初二物理第一次月考试卷(上)

初二物理(上)第一次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1—8题是单项选择每题3分,9—10题为不定项选择每题4分,共32分)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切声源都在振动 B.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C.声音不靠物质传播 D.真空传声最快 2.锣发声时,用手按住锣面,锣声就消失了。这是因为() A.手吸收声音 B.手按住锣面,锣面的振动停止了 C.手使锣面振动加快了 D.手阻碍了锣声的传播 3.关于声在空气中的传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声音愈强,声速愈大 B.声音越高,声速越大 C.振幅越大,声音越强 D.温度越高,声速越小 4.传声筒和听诊器都能传声,是因为它们能较好地保持声音的() A.音调 B.音色 C.声速 D.响度 5.观察小提琴的演奏,用同一把小提琴可以奏出不同音调的声音。这是因为() A.弦的粗细不同 B.弦振动部分的长短不同 C.拉弦的力量大小不同 D.共鸣箱有大有小 6.在雷雨来临之前电光一闪即逝,但雷声却隆隆不断,这是由于() A.雷一个接一个打个不停 B.双耳效应 C.雷声是经过山岳地面、云层多次反射造成的 D.电光的速度比雷声快 7. 下面4个例子中,不能说明光沿直线传播的是() A. 看不见不透明物体后面的东西 B. 小孔成像 C. 灯光下人有影子 D. 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 8. 产生日食现象的原因是( ) A. 射向月球的太阳光在途中被地球挡住 B. 射向地球的太阳光在途中被月球挡住 C. 射向月球的太阳光在途中被其它无体挡住 D. 射向太阳的光线被地球挡住9.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比在水中传播快 B. 响度与发声振动的振幅无关,只与距离发声体远近有关 C. 距物体越近,音调越高 D. 在马路两旁或住宅区设立屏障可以减弱噪声10.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雷声比蚊子“嗡嗡”声的响度大,所以雷声音调高 B. 雷声比蚊子“嗡嗡”声的响度大,频率少 C. 物体振幅越大,产生的响度也一定越大 D. 物体振动得越快,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 声音是由发声体的产生的,发声体的停止,发声也停止。 2. 雷声是凭借传播的,声音在其中的传播速度约为,在水中传速为1500m/s ,在铁棒中的传速为5200m/s ,通过以上事例你明白了道理。 3. 控制噪声应从3个方面着手,这3个方面是、、。 4. 将发声的电铃置于抽气机钟罩内,若将空气逐渐抽去,则铃声,又将空气逐渐充入则铃声(填减弱或增强)由此能推断。 5. 声音通过、也能传到听觉神经,引起人们的听觉,科学中把声音的这种传导方式叫,一些失去听力的人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听到声音。 6. 女同学的声音一般比男同学的声音高,这是由于女同学说话时声带振动的速度。 7. 太阳发出的光传播到地球上,大约需要500S 的时间,由此可知,太阳距离约 km 。 8. 能够的物体叫光源,在太阳、月亮、地球、镜子和水田、莹烛中属于光源的有,其 学 校: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_____

人教八年级下册月考物理试卷(含答案)

人教八年级下册月考物理试卷(含答案)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小华将弹簧测力计一端固定,另一端钩住长方体木块A,木块下面是一长木板,实验时拉着长木板沿水平地面向左运动,读出弹簧测力计示数即可测出木块A所受摩擦力大小.在木板运动的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木块A受到的是静摩擦力 B.木块A相对于地面是运动的 C.拉动速度变大时,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大 D.木块A所受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左. 2.如图所示小车做变速直线运动时,车内悬挂的小球和杯中水面在某一瞬间的情况,其中符合物理规律的是() A.B.C.D. 3.关于力的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力能脱离物体而存在 B.没有接触的物体之间也可能产生弹力 C.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一定有力的作用 D.没有接触的物体之间也可能有力的作用 4.如图是足球运动员踢足球时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足球在空中飞行过程中,只受到空气阻力的作用 B.足球在空中飞行过程中,运动状态一定发生改变 C.脚踢球使球飞出去,说明力是物体运动的原因 D.足球在空中飞行过程中,若它所受的力全部消失,它一定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5.A、B两物体叠放在水平桌面上,在如图所示的三种情况下:①甲图中两物体均处于静止状态;②乙图中水平恒力F作用在B物体上,使A、B一起以2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③丙图中水平恒力F作用在B物体上,使A、B一起以6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空气阻力不计,比较上述三种情况下物体A在水平方向的受力情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三种情况下,A在水平方向都不受力 B.三种情况下,A在水平方向都受力且受力相同 C.①中A在水平方向不受力,②、③中A在水平方向都受力但受力不同 D.①中A在水平方向不受力,②、③中A在水平方向都受力但受力相同 6.如图是用来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让小车从斜面滑下,逐渐减小水平面的粗糙程度,测量小车在水平面上的运动距璃,关于此实验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每次实验让小车从斜面相同位置滑下,目的是使小车到达水平面的初速度相同 B.小车到达水平面上,在竖直方向上受到的是一对平衡力 C.小车在水平面上滑行一段距离停下来是由于外力的作用迫使其速度减小的 D.由此实验可以直接得出牛顿第一定律 7.如图所示,小红站在商场匀速向上运动的自动扶梯上(忽略空气阻力)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她受到重力和支持力 B.她受到重力、支持力和斜向上的摩擦力 C.她对电梯的压力与电梯对她的支持是一对平衡力 D.她的重力和电梯对她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8.如图是常见的小汽车,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轮胎上有凹凸不平的花纹是为了减小摩擦 B.小汽车高速行驶时对路面的压力小于汽车的重力 C.汽车关闭发动机后,由于受到惯性作用还能继续向前行驶 D.汽车静止在水平路面上受到的支持力和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9.如图所示的装置中不是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是 A.茶壶

九年级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北师大版)

东城一中2007—2008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 九年级物理试题 1、甲乙两灯串联接在电源上时,甲灯比乙灯亮,若改接为并联则() A、甲灯亮,R甲>R乙 B、乙灯亮,R甲>R乙 C、甲灯亮,R甲<R乙 D、乙灯亮,R甲<R乙 2、两电阻R1=R2,串联接在某一电源上时总功率为P串,若并联后接在同一电源上总功率为P并则 P串:P并为() A、9 :2 B、2 :9 C、9 :4 D、4 :9 3、甲乙两电阻之比为1 :4在相同时间内产生热量之比为3 :4,则通过甲乙两个电阻的电流之比为() A、1:3 B、3:1 C、4:3 D、3:4 4、将标有“36V、18W”的灯接入某电路中时,测得灯的电流为0.4A,则灯的实际功率为() A、18W B、9W C、11.52W D、12W 5、电磁铁是利用下列哪种原理制成的() A、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B、电磁感应现象 C、电流的磁效应 D、电流的热效应 6、第一个发现电和磁联系的科学家是() A、托里拆利 B、伽利略 C、奥斯特 D、法拉第 7、如图,甲乙都是软铁片,当开关闭合后() A、甲乙左边都是N极 B、甲乙右边都是N极 C、甲右为N极,乙左为N 极 D、甲左为N 极,乙右为N 极 8、下列四个例子中采用相同的物理研究方法的是 () ①研究电流时把它比做水流②利用磁感线来描述 ③根据磁铁产生的作用来认识磁场④根据电流所产生的效应认识电流 A、①与② B、①与③ C、③与④ D、②与④ 9、利用磁场对通电导体产生的作用制造的装置是() A、发电机 B、电铃 C、动圈式扬声器 D、电磁铁 10、所有的电磁波在真空中都具有相同的()

人教八年级下册月考物理试卷

人教八年级下册月考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 1.小明参观了中国科技馆“探索与发现”展厅A区后,用矿泉水瓶和小玻璃瓶制作了“浮沉子”如图所示。他将装有适量水的小玻璃瓶瓶口朝下,使其漂浮在瓶内的水面上,矿泉水瓶内留有少量空气,拧紧瓶盖使其密封。当用力挤压矿泉水瓶侧面,“浮沉子”下沉,松手后“浮沉子”即上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浮沉子”漂浮时,所受重力等于它受到的浮力 B.“浮沉子”下沉时,所受重力大于它受到的浮力 C.“浮沉子”上浮时,玻璃瓶内的压缩空气会将内部的水压出 D.无论怎样挤压矿泉水瓶侧面,“浮沉子”都不可能悬浮在水中 2.如图所示,用F=20N的拉力,拉着物体在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不计绳子与滑轮间的摩擦,则物体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的大小为() A.20N B.40N C.60N D.80N 3.同一物体沿相同水平地面被匀速移动,如图所示,拉力分别为F甲、F乙、F丙,不记滑轮与轻绳间的摩擦,比较它们的大小,则() A.F甲<F乙<F丙B.F甲>F乙>F丙 C.F甲>F乙=F丙D.F甲=F乙>F丙 4.如图所示是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机械或工具,其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A.A B.B C.C D.D 5.如图,体积相同、形状不同的铅块、铁块和铝块,浸没在水中不同深度的地方,则()

A.铝块受到的浮力最大,因为它进入水中的深度最大 B.铅块受到的浮力最大,因为它的密度最大 C.铅块、铜块、铁块受到浮力一样大 D.因素太多,无法判断 6.如图,将铁锁从贴着鼻子尖释放,铁锁摆回时并没有碰到鼻子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铁锁向最低处摆动过程中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B.铁锁向最低处摆动过程中重力不做功 C.铁锁从释放到摆回的过程中机械能减小 D.铁锁在最低处的机械能最大 7.如图是一个两面光滑的三角形斜面,∠BAC小于∠BCA,同一个物体分别在AB和BC斜面上受到拉力匀速运动到B点,所需拉力分别为F1和F2,所做的功分别为W1和W2,则 A.F1=F2 W1=W2B.F1>F2 W1>W2 C.F1<F2 W1<W2D.F1<F2 W1=W2 8.如图所示,在杠杆OA上的B点悬挂一重物G,A端用细绳吊在小圆环E上,且细绳AE 长等于圆狐CED的半径,此时杠杆恰好成水平状态,A点与圆弧CED的圆心重合,E环从C 点沿顺时针方向逐渐滑到D点的过程中,吊绳对A端的作用力大小将 A.保持不变 B.逐渐变大 C.由大变小,再由小变大 D.由小变大,再由大变小 9.在三个相同的烧杯里装入质量相等的甲、乙、丙三种不同的液体.把一支装有适量铁砂

2018-2019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次月考试卷及答案

2018-2019上学期八年级上册物理月考试卷 班级 姓名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32分) 1.如图所示,木块的长度为 cm ;速度计读数为 ; 停 表示数为 。 2.运动会上,有甲、乙、丙三位同 学进行百米赛跑,他们的成绩如下表所示。根据表中成绩可知,跑得最快的是_______同学,这里比较三人运动的快慢采用了在_______相同的条件下比较 的方法。 3.乐音的三个特征中, 与声源振动频率有关的是_________; 与声源振动幅度有关的是________; 我们能分辨出不同同学的声音, 是由于他们的________不同. 4.如图右所示,将一把钢尺压在桌面上,一部分伸 出桌面,用手拨动其伸出桌外的一端,轻拨与重拨 钢尺,则钢尺发出声音的_______不同;改变钢尺 伸出桌面的长度,保持尺的振动幅度不变,则钢尺 发出声音的_______不同。(均选填“响度”、“音调” 和“音色”)。 5.在物理学里,我们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_________ 。判断一个物体究竟是在运动还是静止时,必须选择另一物体做标准,我们把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_________。 6.2012年6月16日,神舟九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当飞船升空时,以固定在飞船外的摄像头为参照物,飞船是_________ 的。

7.一个声源2min内振动了720次,它的频率为Hz,人耳(填“能” 或“不能”)听到该声音。 二、选择题(8-19为单选,单选每题2分,20-21两题为双选,每题3分,共30分) 8.如下图是用厚刻尺测量木块的长度,正确的测量图是:() 9.我们能分辨出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主要根据它们发声的() A、音调不同 B、响度不同 C、音色不同 D、强弱不同 10.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认真细致地测量可以避免误差 B.测量时未遵守操作规则会引起误差 C.测量时错误就是误差太大 D.测量中错误是可以避免的,而误差是不可以避免 11.某同学在公路旁由东向西行走,一辆汽车从它后面向西疾驰而过,则这位同 学相对于汽车的运动情况是() A.静止的B.由东向西运动 C.由西向东运动D.无法判断 12.关于机械运动的概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平常所说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于参照物来说的; B.所谓参照物就是我们假设不动的物体,以它作为参考研究其它物体运动情况; C.选取不同的参照物来描述同一物体的运动,其结果可以是不同的;D.研究物体运动,选择地面做参照物最适宜,因为地面是真正不动的物体.13.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3秒内通过36米的路程,则它在前2秒内

八年级物理月考试卷

八年级物理月考试卷 一、填空题:(共26分) 1.古诗词中有许多描述光学现象的诗句,如"潭清疑水浅"说的就是光的现象;"池水映明月"说的就是光的现象.观察圆形鱼缸中的鱼,看起来比真实的鱼要大,这是因为圆形的鱼缸相当于一个,看到的是鱼的(选填"实像"或"虚像")序号语句 物理知识示例镜花水月 光的反射1海市蜃楼2立竿见影 2.我国的语言文字丰富多彩,其中有许多语句蕴含了物理知识。请在下表中填写所列语句涉及到的物理知识。 3.如图所示,平面镜M和铅笔P都竖直在桌面上。若平面镜沿箭头方向转60°,那么铅笔在镜中的像转过的角度是___________。 4.一束光线与水平放置平面镜成40°角,这束光线的反射角为________,入射光线不变,转动平面镜,使入射角增大10°,这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__________。 5.一束光从空气射向透明物质,发生反射与折射,若入射光线与折射光线间的夹角是160°,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间的夹角是110°,则入射角的大小是,折射角的大小是。 6.小刚家有一焦距为50mm的照相机,他为了研究凸透镜规律做了如下实验: (1)取下镜头,让阳光正对镜头,观察镜头对太阳光的作用,因镜头是一个 __________,所以它对太阳光有__________作用. (2)用镜头当作放大镜使用,来观察地上的蚂蚁,镜头距蚂蚁的距离 __________50mm时,能看到蚂蚁正立、放大的_________像. (3)把镜头还原装回相机,小刚在拍一颗桃树的像时,桃树在底片上成的像是倒立、__________的实像.(4)拍完桃树的像后,小刚想拍一朵较大的桃花的像,则小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一次月考

安州区一中2016年秋2014级第一次月考 (物理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0分) 1.下列描述中,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柳枝摇曳 B.荷花飘香 C.树叶纷飞 D.瑞雪飘飘 2.关于分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增大气体体积时,分子间只存在引力 B.减小气体体积时,分子间只存在斥力 C.拉伸固体时,分子间距离变大,势能减小 D.压缩固体时,分子间距离变小,势能增大 3.如图所示,对于图片中所描述的物理过程,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A.图甲,厚玻璃内的空气被压缩时,空气的内能减少 B.图乙,瓶子内的空气推动塞子跳起时,空气的内能增大 C.图丙,试管内的水蒸气推动了塞子冲出时,水蒸气的内能减少 D.图丁,汽缸内的气体推动活塞向下运动时,气体的内能增大 4.关于内能和温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的冰块内能为零 B.温度高的物体,内

能一定大 C.物体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 D.物体温度升高时内能增加 5.质量相等、初温相同的甲、乙两种不同液体,分 别用两个完全相同的加热器加热,加热过程中,温 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根据图线可知() A.甲液体的内能比乙的大 B.温度升高液体分子运动变慢 C.甲液体的比热容比乙的大 D.乙液体的比热容比甲的大 6.质量和初温度都相同的水和铜块,分别吸收相同的热量后 将铜块投入水中(c 水>c 铜 ,不计热损失)则() A.水的温度升高,铜块的温度降低,且水升高的温度和铜块降低的温度相同 B.水的温度降低,铜块的温度升高,且水降低的温度和铜块升高的温度相同 C.水的温度升高,铜块的温度降低,且水增加的内能和铜块减少的内能相同 D.水的温度降低,铜块的温度升高,且水减少的内能和铜块增加的内能相同 7.汽车已成为现代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汽油机的四个冲程中,使汽车获得动力的是() A.吸气冲程 B.压缩冲程 C.做功冲程 D.排气冲程 8.据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报道,2016年7月,我国将发射全

新人教八年级下册月考物理试卷(含答案)百度文库

新人教八年级下册月考物理试卷(含答案)百度文库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乒乓球是我国人民群众最喜爱的运动项自之一,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兵乓球被击出后,仍受到球拍的弹力作用 B.击球时球拍对乒乓球的力大于乒乓球对球拍的力 C.乒乓球在空中飞行时不受力的作用 D.运动的乒乓球在碰到桌面后会改变运动方向,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2.关于力的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力能脱离物体而存在 B.没有接触的物体之间也可能产生弹力 C.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一定有力的作用 D.没有接触的物体之间也可能有力的作用 3.下列关于力的说法错误 ..的是 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B.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C.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D.两个物体不接触,一定没有力的作用4.如图所示,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是() A. B.

C. D. 5.下列情景中,处于平衡状态的是() A.绕地球匀速运行的卫星 B.加速追赶猎物的猎豹 C.下落的苹果 D.匀速下降的跳伞运动员 6.如图是教材中的几幅图,对图中所示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踢出去的足球在继续“飞行”时受到重力、脚的踢力及空气的阻力B.跳远运动员通过助跑可以提高成绩,是因为身体受到惯性的作用

C.男孩水平用力推车但没推动,是因为他的推力等于车所受的摩擦力 D.两手指挤压铅笔时,右指受到的压力大于左指受到的压力 7.下列关于生活中常见热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A.用高压锅炖肉熟得快,是因为锅内气压高,水的沸点低 B.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C.我们看到的热锅上的“白气”,是锅内的水汽化成的水蒸气 D.夏天,人在电风扇下吹风感觉凉爽是因为电风扇可以降低室内的温度 8.如图所示,下列实例中不能说明大气压存在的是 A.吸盘吸附在墙面 B.塑料袋向四周鼓出 C.去壳熟鸡蛋吸入瓶内 D.纸杯托水 9.烟台南站是高铁站,在其站台与铁轨之间设有安全线。动车进站时,人若越过安全线,有可能被吸进铁轨,发生危险。因此,在站台上候车的乘客应站在安全线外,以确保安全。从物理学的角度看,其原因是动车通过时,乘客与动车之间() A.空气流速比外侧慢,压强增大 B.空气流速比外侧快,压强增大 C.空气流速比外侧慢,压强减小 D.空气流速比外侧快,压强减小 10.如图所示,两行脚印分别是小东和小荣走过沙滩时留下的。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含答案)

哈弗教育第一次月考 八年级物理试题(A 卷) 题号一二三四总分积分人 得分 本试卷共四个大题,28个小题,满分9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以下1-1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的选项,请将正确答案填写 得分评卷人 在下面的表格内,每小题3分,共45分) 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 答案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要物体振动,就一定能听到声音B.固体、液体、气体都能传播声音 C.宇航员们在月球上也可以直接用口语交谈D.声音在固体、液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慢些 2、如图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会多次被弹开。这个实验是用来探究()A.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B.声音产生的原因 C.音叉是否有弹性D.声音传播是否需要时间 3、沿河四中“第三套全国中学生广播体操《舞动青春》现在开始……”,操场上各年级 的同学们听到声音的强弱各不相同,这主要是因为响度跟() A.发声体的振幅有关 B.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 C.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 D.发声体的材料、结构有关 4、有一些动物活动时常常会竖起耳朵,并且还不时地转动着方向,这是为了() A.向其他动物示威B.赶小虫C.判断声源的方向和距离D.寻找异性动物 5、将音叉敲响后,放入口中,先不接触牙齿,听听声音,再咬住音叉,听听声音,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音叉尾部接触牙齿时,声音响些,是由于固体传声比空气强 B.音叉尾部接触牙齿时,声音弱些,因为那样会阻止音叉的振动 C.音叉尾部不接触牙齿时,声音强些,是因为空气传声强 D.音叉尾部不接触牙齿时,不能听到声音,是由于空气不能传声 6、我们坐在教室里听老师讲课,我们听不到回声的原因() A.老师讲课的声音太小。 B.回声太小,听不到 C.老师讲课的声音根本没有回声 D. 回声与原声混在一起 7、玻璃鱼缸中盛有金鱼,若轻轻敲击鱼缸的上沿,则会看到鱼立即受惊,这时鱼接收到声波的主要途径是()A.鱼缸-空气-水-鱼; B.空气-水-鱼; C.鱼缸-水-鱼; D.水-鱼.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