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的政府支出_基于边界检验的Wagner法则有效性检验

中国的政府支出_基于边界检验的Wagner法则有效性检验

中国的政府支出_基于边界检验的Wagner法则有效性检验
中国的政府支出_基于边界检验的Wagner法则有效性检验

中国的政府支出:基于边界检验的

Wagner法则有效性检验*

郭月梅 孙群力

内容提要:为了估计政府支出与产出之间的长期关系,本文采用中国1978-2008年的时间序列数据检验了Wagner法则,回归分析的结果表明,在1978-2008年期间,中国的经验不支持瓦格纳法则;于是我们采用基于非限制性误差修正模型的边界检验方法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政府支出与产出在中国不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

关键词:政府支出 Wagner法则 边界检验 协整

作者简介:郭月梅,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财政税务学院副教授,430073;

孙群力,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财政税务学院教授、博士,430073。

中图分类号:F812 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8102(2010)12-0069-05

一、引 言

在1978-2008年期间,我国经济以平均9 8%的速度增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此期间,我国的财政体制也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政府支出占GDP的比重相应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从1979年的31 6%开始逐年下降到1996年的历史最低点11 2%,随后开始逐年上升至2008年的20 8%。在我国改革开放、由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政府支出规模的变化反映了社会资源在私人部门和公共部门之间配置的变化。通常认为,随着经济的发展,政府的公共支出是不断增长的。

至于公共支出增长的原因,德国经济学家Wagner通过对19世纪欧洲的英、法、德以及美国和日本的工业化和公共部门的情况考察后,提出了关于经济活动与公共支出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的著名命题,后来Bird(1971)把它称之为Wag ner法则,且认为随着工业化国家人均收入的增加,他们的公共部门增长也就变得越来越重要。按照Musg rave(1969)的解释,将Wag ner法则定义为:随着经济中人均收入的增长,公共部门的相对规模也扩大了。即政府相对规模与人均收入之间是正相关的,而且人均收入是政府公共支出持续增长的原因。

长期以来,不少学者致力于研究Wagner法则的有效性,但由于Wag ner本人并没有明确说清楚公共支出不断上升是绝对额上升,还是公共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不断上升,致使人们对此法则亦有不同的理解。于是,很多学者利用单个国家的时间序列数据、或跨国截面数据、或面板数据开展了相应的经验研究,以检验Wagner法则的有效性。由于不同的研究者使用不同的计量模型和方法、针对不同的国家和不同的时间区间,以及对变量的不同定义和测度,因而得到了不同的研究结果。

*本文得到了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 影响中国地方政府规模的因素研究(08JA790134)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地方政府规模及其收敛性的实证研究(70750001)的资助。

在利用跨国的截面数据经验研究方面,Wagner和Weber(1977)利用34个国家1950-1972年的数据检验Wagner法则,发现在较富裕的国家支持Wagner法则。而Abizadeh和Gray(1985)将53个国家分为贫困国家组、发展中国家组和发达国家组,检验了这3组国家在1963-1979年期间适用Wagner法则的情况,他们的研究发现发展中国家组支持Wagner法则,但贫困国家组和发达国家组不支持。Ram(1986)首先检验了63个国家在1950-1963年的数据,随后Ram(1987)又在一项研究中检验了115个国家在1950-1980年的数据,发现Wagner法则只得到了有限的支持。Afx entiou和Serletis(1996)对法国、意大利、德国、比利时、荷兰和卢森堡六个欧洲国家1961 -1991年的数据进行了检验,发现不支持Wag ner法则。Chang(2004)采用了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以及Grang er因果关系检验,利用韩国、台湾、泰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日本、新西兰、美国、英国和南非10个国家和地区在1951-1996年的数据,分别对每一个国家和地区进行检验,发现韩国、台湾、日本、英国和美国支持Wagner的假设,但其余5个国家的收入和政府支出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

在近期的研究中,Narayan等(2007)利用中国24个省1952-2003年的面板数据,采用面板协整技术,检验了Wag ner法则在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有效性。研究发现,Wag ner法则在东部地区没有得到支持,但在中西部地区Wagner法则是成立的。李永友和裴育(2005)考察了我国1979年到2003年的时间序列,采用协整检验以及Cho u断点检验发现,尽管变量间存在长期的稳定关系,但瓦格纳法则在我国并不成立。

通过对以往文献的分析,发现近期针对特定国家时间序列数据来检验Wagner法则有效性的研究,一般都是先对时间序列变量进行ADF单位根检验,再进行Johansen和Juselius(1990)的协整检验,最后进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而对样本空间较小,变量不齐次等方面的因素考虑较少。

因此,在本文的研究中,我们采用Pesaran等(2001)提出的边界检验方法,针对中国1978-2008年的时间序列数据,通过检验政府支出与产出的协整关系,来验证中国的经验是否有效支持Wagner法则。

二、分析方法

1.Wagner法则不同形式的经验模型

在经验研究方面,Wag ner法则检验的是政府规模与经济增长之间的长期关系。由于存在对政府规模和经济增长的不同测度方法,因而表示Wag ner法则的经验模型就有不同的形式。在本文的研究中,我们将对Wagner法则5种不同的表示形式分别进行检验,Wagner法则5种不同形式的经验模型如表1所示。

表15种不同形式的Wagner法则表示形式

模 型W agner法则成立条件模型1:LnG

= 0+ 1Ln Y t+ t Peacock-Wiseman(1979) 1>1

t

模型2:Ln(G t/P t)= 0+ 1Ln(Y t/P t)+ t Gupta(1967) 1>1

模型3:LnG t= 0+ 1Ln(Y t/P t)+ t G offman(1968) 1>1

模型4:Ln(G t/Y t)= 0+ 1Ln Y t+ t M ann(1980) 1>0

模型5:Ln(G t/Y t)= 0+ 1Ln(Y t/P t)+ t M usgr ave(1969) 1>0

在表1中,G表示政府支出、Y表示GDP、P表示人口、G/Y表示政府支出占GDP的比重、G/ P表示人均政府支出、Y/P表示人均GDP。模型1~模型5成立的条件在表1中最后一列。

2.基于边界检验的协整

本研究采用Pesaran等(2001)提出的边界检验方法。这是因为Pesaran等(2001)的方法与Eng le和Grang er(1987)、Johansen(1988)、Johansen和Juselius(1990)所提出的一般的协整检验方法相比,具有两个主要的优点。首先,边界检验不用考虑经济变量是I(0)还是I(1)过程;再就是Mah(2000)认为该方法能够被用来研究样本空间较小的时间序列。基于上述原因,在本研究中,我们采用的时间序列是1978-2008年,只有31个观测值,样本空间较小,所以采用边界检验方法来确定政府支出与经济增长之间是否存在长期关系是非常合适的。

在Pesaran等(2001)的研究中,根据常数项和时间趋势项是否存在以及限制条件是否存在,提出了5种形式的边界检验模型。在我们的研究中,采用第3种形式,即常数项不受限制且无趋势项,来检验政府支出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协整关系。政府支出与经济增长之间边界检验的非限制性误差修正模型(UECM)如(1)式所示:

dL nY t= 0+!K i=1 1i dL nY t-i+!K i=1 2i dL nX t-i+ 3dL n Y t-i+ 4dL nX t-i+ t

在上式中,dL nY t和dL nX t是Y t和X t自然对数的一阶差分。Y分别表示实际财政支出、实际人均财政支出以及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X分别表示实际GDP、实际人均GDP;K表示UECM 模型的最优滞后长度; t是服从正态分布的扰动项。

为了检验政府支出和产出之间的长期关系,设变量间无长期关系的原假设为:

H0: 3= 4=0,备择假设H1: 3? 4?0。

在Pesaran等(2001)的讨论中,由于F统计值的渐近分布是非标准的,因而不管变量是I(0)还是I(1)都没关系。如果计算出的F统计值落在临界值范围之外,那么我们就可以得到肯定的结论,而不用去管基本变量是I(0)还是I(1)。具体情况是,如果F统计值高于临界值上界,那么就拒绝变量间不存在长期关系的原假设,认为变量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反之,如果F统计值小于临界值下界,那么就无法拒绝变量间不存在长期关系的原假设;如果计算出的F统计值落在临界范围之内,则无法得到变量间长期关系的一致性结论。

表2Wagner法则5种表示形式的基本回归结果

解释变量L n(G)Ln(G/P)L n(G)Ln(G/Y)Ln(G/Y)模型1模型2模型3模型4模型5

L n(Y)0 834-0 166

(16 04)**(3 18)**

L n(Y/P)0 8180 952-0 182

(13 73)**(17 08)**(3 05)**

常数项-0 134-0 4251 077-0 134-0 425

(0 27)(0 99)(2 70)*(0 27)(0 99)

观测值3131313131

R20 900 870 910 260 24 F统计值257 32**188 42**291 81**10 13**9 29**

注:表中各检验变量的含义如前所述(下同)。表中*、**分别表示5%、1%显著性水平,圆括号中的数字为t统计值的绝对值。

三、数据及检验结果

本文所采用数据的样本区间为1978-2008年,预算内财政支出、GDP、人口数据均来自于#中

国统计年鉴?2001年和2009年。为了消除价格上涨因素的影响,我们用以1978年为基年的GDP 平减指数%统一对名义GDP以及名义财政支出进行平减,以得到实际GDP和实际财政支出。

1 基本的回归分析

根据表1所给出的关于Wagner法则经验研究的5种表示形式,回归估计的结果如表2所示。

在表2中,模型1~模型3的回归结果表明,财政支出的收入弹性、人均财政支出的人均收入弹性以及财政支出的人均收入弹性分别为0 834、0 818和0 952,且在1%水平下显著为正,但弹性系数均小于1,这表明,用模型1~模型3所表示的Wagner法则不成立;表2中模型4和模型5的估计结果显著为负,其回归系数分别为-0 166和-0 182,同样也不支持Wagner法则成立。因此,Wagner法则5种不同表示形式的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在1978-2008年的中国,Wag ner法则不成立。

2.基于边界检验的协整结果

Wag ner法则5种表示形式的回归结果表明,Wagner法则不成立,那么经济增长与财政支出之间是否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呢?这是本文进一步需要回答的问题。

利用M icro fit4 1计量软件,通过对(1)式所表示的非限制误差修正模型进行估计,其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

表3基于Pesaran等(2001)的边界检验结果

模型检验变量滞后阶数K F统计值10%边界临界值

I(0)~I(1)

5%边界临界值

I(0)~I(1)

1Ln(G),L n(Y)31 42542 72~3 773 23~4 35

2L n(G/Y),L n(Y)31 41432 72~3 773 23~4 35

3L n(G/Y),L n(Y/P)31 41192 72~3 773 23~4 35

4L n(G/P),L n(Y/P)31 69262 72~3 773 23~4 35

5L n(G),L n(Y/P)31 63952 72~3 773 23~4 35

注:滞后阶数K根据SC准则确定。10%及5%边界临界值取自Pesaran等(2001)表3,即常数项不受限制,且无趋势项。

表3所示的边界检验结果表明,针对Wagner法则的5种不同模型所计算出来的F统计值无论是在5%还是在10%显著性水平下,都低于临界值的下界,这些结果说明了产出和政府支出之间不存在协整关系,即中国的经验数据不支持Wagner法则的有效性,这表明经济增长与财政支出之间不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

四、结论及评论

在关于公共财政的经验文献中,很多年以来,许多学者采用不同的方法检验了W ag ner法则的有效性,得到的结论不尽一致。在本研究中,我们利用中国1978-2008年的时间序列数据,针对Wagner法则5种不同的表示形式,在初步回归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采用基于非限制性误差修正模型的边界检验方法,检验了Wag ner法则在中国的有效性,并得到如下结论:

无论采用哪种Wagner法则的表示形式,初步回归分析的结果表明,在中国1978-2008年期间,均不支持Wagner法则成立。采用Pesar an等(2001)边界检验方法的检验结果表明,我国政府支出和产出之间不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

%我们这里计算的实际GDP和实际财政支出是以1978年为基年计算的,GDP平减指数的计算公式为:GDP平减指数t=

GDP t I nde x t &Ind ex1978

GDP1978

。其中,Ind ex为以1978=100的GDP指数。

Wag ner法则在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不成立,我们认为,其背后的原因可能是如下两个方面:首先,在中国经济制度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政府降低了对市场的干预程度,这个可以由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从1979年的31 6%开始逐年下降到1996年的历史最低点(11 2%)得到证实;其次,通过分析财政支出的收入弹性以及边际财政支出倾向发现,1978-2008年财政支出的收入弹性平均为0 9,平均边际财政支出倾向仅为0 14,这表明财政支出的增长速度低于经济增长速度。特别是从1996年开始到2008年,财政支出增长率与GDP增长率的关系基本上呈相向变化的趋势,这说明在此期间,我国实施的财政政策是一种逆经济周期的调控措施,且调控力度比较大,以达到稳定经济的目的。

因此,我们认为,在1978-2008年期间,Wag ner法则在中国不成立,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之间不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这是与我国的经济制度转型以及财政稳定经济职能密切相关的。

主要参考文献:

1 李永友、裴育:#公共支出与国民产出???基于瓦格纳定律的实证检验?,#财经研究?2005年第7期。

2 Ab izadeh,S and Gray,J ,W agn er(s Law:a pooled time s eries,cross section comparison N ationa l T ax J our nal,Vol 38,No 2,1985,pp 209-218

3 Afxentiou,P C and A S erletis,Government Ex penditures in the Eu ropean Union:Do Th ey Converge or Follow Wag n er(s Law?I nternational Economic J our nal,Vol 10,1996,pp 33-47

4 Bird,R M ,Wagner(s Law of expanding state activity Pu blic F inanc e,Vol 26,1971,pp 1-26

5 C hang,T ,Liu,W ,&C audill,S B ,A r e examination of Wagner's Law for ten countries based on cointegration and er r or corr ection modelling techn iques A p plied F inanc ial Economics,Vol 14,2004,pp 577-589

6 E ngle,R F and C W J Gran ger,Cointegration and Error Correction:Representation,E stimation and Testing E cono metrica,Vol 55,1987,pp 251-276

7 Goffman,I J ,On the Empiric al Testi ng of Wagner(s Law:A Technical Note Public Finance,Vol 23,1968,pp 359-364

8 Gupta,S P ,Public expen ditu re an d economic growth:a time series analysis Pu blic Finance/Finances P ubliques,Vol 22,No 4,1967,pp 423-61

9 J ohan sen,S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Cointegrating Vectors Jour na l of E conomic Dynamics and Control,Vol 12,1988, pp 231-54

10 J ohan sen,S and Ju selius,K ,M aximum lik elih ood estimation and inferen ce on cointegration w ith applications to the de m and for money Ox f ord Bulletin of Economics and S tatistics,Vol 52,No 2,1990,pp 169-210

11 M ah,J S ,An Em pirical Examination of the Disaggregated Imp ort Demand of Korea–the Case of Information Techn ol ogy Produ cts J our nal of A sian E conomics,Vol 11,2000,pp 237-44

12 M ann,A J ,Wagner(s Law:an econometric test for M exico,1925-1976 N ationa l T ax J ou rnal,Vol 33,1980, pp 189-201

13 M usgrave,R A ,F isca l S ystems New H aven:Yale U nivers ity Pres s,1969

14 Narayan,P K ,Niels en,I ,and S myth,Panel data,cointegration,causality and Wagner(s law:Empirical evidence from

C hinese provinces China Economic Rev iew,2007,Availab le online

15 Peacock,A T and Wisem an,J ,Approaches to the analysis of governm ent ex penditur e grow th Pu blic Finance Qu ar te rly,Vol 7,No 1,1979,pp 3-23

16 Pesaran,H ,Y Shin and R J S mith,Bou nds Testing Approaches to the Analysis of Level Relations hips J ou rnal of

A pp lie d Ec onometrics,Vol 16,2001,pp 289-326

17 Ram,R ,Causality betw een incom e and governm ent expenditure:A broad intern ational persp ective P ublic Finance, Vol 41,1986,pp 393-414

18 Ram,R,Wagner(s hypothes is in time series and cross-s ection pers pective:evidence from real data for115countries R e v ie w of E con omics and Statistic s,Vol 69,1987,p p 194-204

19 W agn er,R E and W E W eber,Wagner(s Law,Fis cal Institutions and th e Grow th of Government N ational Tax J our nal,Vol 30,1977,pp 59-68

责任编辑:老 牛

中西方非政府组织比较

中西方非政府组织比较 摘要:面临我国强大的公民社会领域的崛起和公民自治意识的觉醒,我国非政府组织发展还处在起步阶段,阻碍了民主化发展的进程。迫切需要科学的非政府组织理论指导,通过比较中西方的发展差异,积极借鉴西方非政府组织发展的经验教训,有利于建立完善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非政府组织理论体系,促进我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和民主化进程。 关键词:中西方非政府组织比较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市民的自治意识逐渐觉醒,民主化建设受到极大的重视,各种非政府组织应运而生,并广泛参与社会各领域的活动,试图通过政治参与影响公共决策过程,日益成为一支重要的公众参与力量,由于受到主客观因素的干扰和制约,我国非政府组织的民主作用难以发挥,不利于我国的民主建设。通过比较中西方非政府组织的差异中看到我国非政府组织的不足,我们应积极吸收外国非政府组织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经验教训,指导我国非政府组织的建设。 1、比较中西方非政府组织发展状况的必要性 随着国际上社会组织参与联合国活动的增加,越来越多的社会组织已经申请到了联合国理事会的咨商地位,它们不仅对联合国决议产生更加直接的影响,而且对全球事物的各个方面都在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扮演着政府部门和企业都无法替代的拾遗补缺和社会监督的双重职能。当前,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它追求和平发展的每一个进步都无法摆脱世界的整体的和平和发展,而全球所有新生事物的演变发展无不会在开放的中国有所反映。社会组织问题也不例外。在民主政治建设的过程中,社会组织无疑是对中国传统的集权政治体系提出重大的挑战。通过比较中西社会组织发展状况的差异,可以看到我国当前社会组织发展的不足之处,积极借鉴国外有关社会组织发展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结合我国实际情况逐渐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组织理论体系,指导社会组织的建设,加快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化建设进程。 2、中西方非政府组织的差异 2.1中西方非政府组织政治文化背景的差异 西方国家的公民自治思想由来已久,早期韦伯、洛克、托克维尔、黑格尔等关于国家与社会理论研究的杰出贡献都奠定了公民社会发展和非政府组织发展的理论基础,基督教提倡的人文关怀和献身精神深刻的影响人们的行为,促使人们更多的参与到公益事业中,在理论思想的指引,基层能力不断增强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一股第三方力量,代表广泛的基层民众的利益,影响政府的决策行为,西方的公民社会不断成熟发展。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现代福利国家危机,凸显政府对公共需求的软弱无力,政府失灵的影响不断扩大,迫切需要除市场力量外的社会力量的帮助,弥补不足,公民社会有了更大空间的发展,资产阶级造就了颇具规模的

全球治理中的非政府组织

全球治理中的非政府组织
作者:作者:陶 涛 时间:2007-09-30 浏览次数:0 次
随着全球化的迅速发展,全球性问题更加突出,全球治理概念应运而生。作为国际关系的 新兴行为体,非政府组织积极参与全球性问题的解决,在全球治理进程中的地位与作用颇为独 特。 非政府组织广泛参与全球治理进程 作为全球治理的重要行为体之一,非政府组织积极推动跨国社会运动的发展,纠正全球化 的负面影响,并活跃在多边外交场合,努力成为全球议题的制定者、弱小国家和弱势群体的代 言人。 一、非政府组织是全球治理的重要行为体之一。当今国际社会多种行为体在全球各个领域 通过正式或非正式的制度安排,采取合作行动共同应对全球问题,构成多层次和多维度的全球 治理网络。非政府组织与主权国家和政府间组织建立联系和合作关系,并与后者一起成为全球 治理体系的重要行为体。随着形势的发展,非政府组织涉及全球治理事务的范围日趋广泛,目 前它的活动不仅限于参与环境保护、人道救助、非核化运动等,还扩展到安全、裁军、外交等 传统国际政治领域。 二、非政府组织是跨国社会运动的推动者。全球治理以全球公民社会为基础,而跨国社会 运动是全球公民社会的主要活动方式,非政府组织成为跨国社会运动的积极推动者。20世纪它 倡导的跨国社会运动以维护和平为主要目标,长期研究和跟踪军控问题。1997年1000多个非政 府组织所组成的“国际禁止地雷运动”成功促使122个国家签署了禁止使用对人地雷的国际公 约。近年来,非政府组织认识到,借助跨国社会运动、推动公民社会与各国政府进行对话与合 作是全球治理不可或缺的环节。非政府组织的跨国社会运动规模扩大,并向组织化方向发展。 新世纪初各国非政府组织自发举办世界社会论坛,定期就全球性问题交流看法和提出建议。 三、非政府组织成为全球化运动的纠偏者。全球化的发展催生了全球治理的观念,而纠正 全球化的负面影响也成为全球治理的重要内容。非政府组织因大力揭露全球化的种种弊端和负 面影响,一度被认为是反全球化的组织者和代言人。其实多数非政府组织并不完全否定全球化 本身,而是主张对全球化进行民主管理和适当调控,促使全球化成为公平与民主、可持续发展 和各国都受益的进程。世界社会论坛就反对新自由主义或帝国主义的全球化,主张改变现行的 不合理和不公平的全球化进程,提出了“另一个世界是可能的”口号。 四、非政府组织是多边外交场合的不速之客。多边外交是实现全球治理的主要方式,非政 府组织频繁出现在多边外交场合,积极介入和影响全球治理决策进程。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 展大会期间, 170多个国家的近2 万个非政府组织同在巴西平行举办“92’全球论坛”唱对台 戏;1999年世界贸易组织西雅图部长级会议因非政府组织的抗议无果而终。在联合国、世界贸易 组织、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八国集团、世界经济论坛等多边外交场合,非政府组织 往往“如影随形”、“不请自来”,提出议题、施加压力和影响决策,一定程度打破了国家和

中国近年来财政收支状况

中国近年来财政收支状况 目录 一、引言 二、中国的财政收支规模 三、中国的财政收支结构 四、中国财政收支平衡的变化 五、参考文献

一、引言 自中国成立以来,在经济不断发展的条件下,中国财政收支规模由小到大不断壮大,呈现直线上升的发展趋势;为了适应社会需求的变化,财政收支结构也在不断发生变化,本文将以时间为主线,分析新中国成立以来财政收支规模和财政收支结构的变化,并且通过纵向和横向对比的方式来揭示我们的主题。 二、中国的财政收支规模 (一)财政收入的发展变化 1.财政收入各阶段的发展情况 财政收入既是国家经济实力的重要标志,也是经济发展繁荣的直接体现。从增长速度来看,可分为三个发展阶段:1950—1977年为第一阶段,财政收入长期保持在百亿元的水平。1978—1998年为第二阶段,财政收入走上了千亿元的台阶。l999—2007年为第三阶段,财政收入跃上了万亿元新高。其中1994-2007年财政收入增长最快,是我国财政发展的黄金时代(见表l)。 在第一阶段中,1950年是开国的第二年,由于经济还处在战火之中,因此是新中国历史上财政收入最低的一年,总收入只有65.19亿元。1951和1952年由于长期衰败的经济开始得到恢复,财政收入上升到了l00多亿元。之后在逐渐增加,长期保持在200亿元~800亿元之间,最高的是1977年的874.46亿元。 在第二阶段中,改革开放为经济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活力,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财政收入从几百亿元跃上了千亿元大关。l978—1984年,财政收入保持在1000亿元左右,最多是l984年的1642.86亿元;1985—1998年,财政收入保持在2000亿元~9000亿元之间,其中1978—1984年为l000亿元左右,1985—1990年为2000亿元左右,1991—1997年为3000亿元—9000亿元之间,最多是l998年的9875.95亿元。 第三个阶段从l999年开始,全国财政收入迈上了万亿元的新台阶,由原来的稳健增长转向了快

国内非政府组织研究综述

国内非政府组织研究综述 行管0901 张蓬勃1091390108 摘要:现代社会文明应该是公民社会、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三大社会层面共同发展的结果。随着市场经济和政治文明的发展,我国的非政府组织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我国学者通过对非政府组织的界定、性质、价值及存在的意义、目前在我国的发展情况、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的措施等方面的研究,提出了一系列见解,并对非政府组织在我国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关键词:非政府组织;公共管理 一、非政府组织的界定 和其他领域一样,对非政府组织定义的研究很难形成一个完全一致的观点,而且非政府组织作为方兴未艾的事物,国内外各个阶层主体都有自己的看法,客观上也加大了定义的难度。 有学者认为,非政府组织一般是指“非政府、非营利,为了民间公益事业,在开发、人权、环境、难民救济等领域活动的组织”(1)。 徐崇温认为非政府组织“是指在政府部门和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即市场部门)之外的,以非营利为目的的、从事公益事业的一切志愿团体、社会组织或民间协会......涵盖教育、科技、医药、卫生、文化、艺术、扶贫、环保、弱势群体保护等许多方面…..非政府

组织最初是指得到联合国承认的国际性非政府组织,后来发达国家中以促进第三世界发展为目的的组织、发展中国家中以促进第三世界发展为目的的组织、发展中国家中以促进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为己任的组织也被包括进去。” (2)陈晓春教授则将非政府组织界定为“不以获取利润为目的,为社会公益服务的,提供准公共产品的独立部门” (3)金家厚则给出了我国非政府组织的定位取向:作为社会主体,功能上承接政府转移的部分职能、发展时序上代表着社会领域的改革;作为社会管理过程,在政府与企业、政府与社会之间发挥组织沟通协调参与决策等作用;作为社会管理监督系统,为民众监督提供有效渠道。 (4)还有的学者按照内涵和外延将非政府组织界定为广义、狭义和介于两者之间的三种定义(5)。归纳而言,国内比较流行直接界定法,主要是从法律维度上、“结构—运作”上、从形成发展的目的与功能上、与资金来源上界定。 二、非政府组织的性质 对于非政府组织的性质,学界的观点比较一致,主要体现在依法建立的、非政府的、非盈利性的、自主管理的、非党派性质的、并且具有一定自愿性质的、致力于解决各种社会性问题等方面。 姚福喜总结了非政府组织的七大特征:1 .组织性(formal organization),指合法注册,有成文的章程、制度,有固定的组织形式和人员等。 2 .民间性(nongovernmental),又

公共治理与非政府组织2019尔雅答案

1.1 公共治理与非政府组织 1 非典期间,政府采取了什么样的公共治理措施?()B ?A、发放口罩 ?B、禁止人员流动、到北京人员进行隔离等 ?C、公布疫情 ?D、招募医师 2 非典期间,公共治理的主体有哪些?()ABC ?A、政府 ?B、企业 ?C、非政府组织 ?D、公益机构 3

公共治理是指公共机构和私人机构管理共同事物方式的总和。()√ 1.2 非政府组织的重要性 1 《官场病:帕金森定律》的作者是谁?()B ?A、柯南道尔 ?B、帕金森 ?C、亚当斯密 ?D、曼昆 2 非政府组织是()的需要。ABCD ?A、国家现代化的需要 ?B、有助于实现更广泛的社会参与 ?C、完善社会自律机制的有效手段 ?D、是增强政府合法性的基础 3 我国六十年代提出的“四个现代化”包括?()ABCD ?A、农业现代化

?B、工业现代化 ?C、国防现代化 ?D、科技现代化 4 帕金森定律说明政府机构往往演变得臃肿低效,故非政府组织是国家现代化的需要。()√ 1.3 非政府组织的概念 1 狭义的社会组织不包括()。C ?A、社会团体 ?B、民办非企业单位 ?C、基层群众自治组织 ?D、基金会 2 利用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捐赠的财产,以从事公益事业为目的成立的非营利性法人,我们称之为()。B ?A、免税组织

?B、基金会 ?C、民间组织 ?D、社会团体 3 志愿组织有哪些类别?()ABD ?A、组织志愿性 ?B、服务志愿性 ?C、有偿服务性 ?D、活动志愿性 4 社会团体是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自愿组成,为实现会员的共同意愿,按照章程开展活动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 5 慈善组织与公益组织的区别在于,慈善组织解决人的基本生存,公益组织提高人的生活质量。()√ 1.4 非政府组织的特性与分类 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社会保障支出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社会保障支出分析 (2011-02-22 18:03:58) 王延中龙玉其 内容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不断加大社会保障财政投入,取得了明显成效,为保障国民基本生活、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我国社会保障财政投入与人民群众的社会保障需求还有较大的差距,不仅财政支出的总量不足,而且支出结构不合理,社会保障财政支出在调节收入分配方面的作用不理想。为此,提出了一些加强和完善社会保障财政支出的建议。 关键词:财政社会保障规模结构问题 作者简介:王延中,中国社会科学院劳动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生导师,100732; 龙玉其,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博士研究生,100872。 文章来源:《财贸经济》2011年第1期。 一、引言 社会保障是缓解贫困、保障民生、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和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制度,也是现代政府支出的重点领域和公共支出的主体部分。由于发展阶段、发展模式的差异,不同国家社会保障支出的总量、结构、范围、重点及运行机制呈现出丰富多样性。一个国家不同时期社会保障支出状况也表现出极大的差异性。研究社会保障支出状况的发展变化,可以看出政府对社会保障建设的重视程度,体现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和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揭示或者深化对国家发展道路和模式的理解与认识。 世界各国对社会保障制度的概念差异很大。欧洲福利国家把社会保障统称为社会保护支出或者社会性支出,美国主要指政府财政直接负责的各类扶贫计划和保障性支出。中国把社会保障视为一个涵盖社会救助、社会保险、社会福利在内的庞大概念,但往往又不把保障性住房、基本卫生服务和教育事业包括在内。本文将中国政府用于社会保障的财政性支出分为三类,一类是指传统的行政事业单位离退休费、社会福利与救济支出、社会保障补助支出(即口径一,或者说狭义的社会保障财政支出),也是目前财政社会保障支出统计所运用的口径;第二类包括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和社会救助支出,其资金主要包括国家财政支出和尚未纳入财政管理的各类社会保险基金(即口径二)。第三类即广义的社会保障支出,将政府用于教育事业、医疗卫生事业等方面的支出纳入进来(即口径三,或者说广义的社会保障财政支出),类似或接近于一些国家的社会性支出。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对社会保障制度及其功能的认识不断深化。20世纪80年代主要立足于为国有企业改革服务,进行了一些改革试点。但从总体上以国有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为职工提供的单位保障是社会保障的主体。国家财政仅仅对严格界定的绝对贫困人口提供生存保障,对政策优惠对象提供有限的社会福利。1992年,中国社会抚恤、福利和救济支出为66.45亿元,占财政支出的1.78%和GDP的0.25%。[①] 90年代至21世纪初期,中国围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改革试点基础上逐步建立现代社会保障基本制度框架。尽管社会保险制度引入了个人缴费和多主体责任共担机

中国财政支出现状及解决措施

发言稿 中国财政支出现状及解决措施 一、我国财政开支方面存在的问题 二、向政府财政支出提出的几点意见 我国财政开支方面存在的问题 1.行政费用占财政总开支过大,大量挤占公共开支项目。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先后进行了几次大规模的机构精简改革,但是机构和人员编制仍急剧膨胀,而且行政事业部门公用经费支出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浪费。这些原因使得行政费用增长过快,大量挤占其他项目支出,导致财政支出结构不合理,加重了财政负担。 2.财政支出中“缺位”、“越位”现象仍然存在。 财政支出的“缺位”表现在,一方面介入市场有效领域,另一方面对于政府职能范围之内的一些工作没有尽到责任,尚未提供充分的公共物品来满足社会需求。 财政支出的“越位”表现在政府参与生产、提供私人产品、政府对企业的直接干预、财政供养人员过多以及支出负担过重等。 3.中央和地方财权和事权分配不均。 从表中可以看出,从1998年到2007年,我国中央政府的财财政收入由49.5%增加到54.1%,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却由50.5%下降到45.9%。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中央的财政支出却是呈下降趋势的造成地方政府事权过多,财权过少,民生政策资金不足的现状。这样就可能造成地方政府为了节省财政收入而置中央政府的方针政策于不顾,从而削弱中央政府方针政策的有效性。 4.社会文教费投入依然很低。 向政府财政支出提出的几点意见 1.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不断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2.提供有效的公共服务,满足民生需求。 3.深化财政支出管理体系改革,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益。 4.正确处理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的关系。 财政支出外国经验的借鉴 一:财政立法经验 (一)美国:完善的法律法规保障实行双模式下的双轨制政府采购 (二)英国:物有所值和充分竞争为价值核心的政府采购制度 (三)韩国:与国际接轨,建立“集中、分散”并存的政府采购模式 要在借鉴他国有益经验的基础上,为我国财政支出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找寻解决之道,尝试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财政支出法律制度。 1.制定《财政基本法》,实现对财政支出的统筹指导;出台《财政收支划分法》,合理界定 政府间事权和支出责任 2.完善《预算法》,引入增量预算、滚动预算等预算编制方式,严格预算审批机制;出台 《财政转移支付法》,健全转移支付模式,统一转移支付的计算标准和口径。 3.完善政府采购法律制度,协调《政府采购法》和《指标投标法》的冲突,健全政府投资 法律制度,形成完善的政府投资决策审批机制、项目管理机制和监督机制。 4.完善财政支出监督法律制度,建立全方位、多层次和立体化的财政支出监督机制,提高 财政资金使用效率。 政府采购问题 政府采购的方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第二十六条:政府采购采用以下方式:

国外非政府组织的发展

国外非政府组织的发展 国外非政府组织的发展 一、非政府组织的概念 学术界称非政府组织为介于政府和市场之间的第三部门"。1952年联合国经社理事会将非政府组织定义为:凡不是根据政府间协议建立的国际组织都被看作非政府组织。世界银行则将非政府组织定义为:从事解困济贫,推进穷人利益,保护环境,提供基本的社会服务,或从事社区发展的私人组织"指任何独立于政府部门的非营利组织"非政府组织指以价值为取向的组织,全部或部分地依赖于慈善捐赠和志愿服务"。 中国学者赵黎青认为非政府组织应有7个基本点:组织性、民间性、非营利性、自治性、志愿性、非政治性、公益性。 二、欧洲-以英国为例 在英格兰和威尔士地区,截至2002年底,有近20万家民间公益组织,其中在英国慈善委员会登记注册的慈善组织共18.6万家,它们的总资产额约达700亿英镑;专职人员的总就业规模达50万人,占全英就业人口总量的约百分之三。据统计,2004年美国符合税法要求的免税非营利性组织共1397263个,其中公共慈善组织822817个,私人基金会102881个。 1、中世纪非政府组织的萌芽 早在一世纪初基督教就产生于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巴勒斯坦地区,起初只在城市里组织小社团,后遂渐在罗马帝国西都地方建立较大组织,这就是最早非政府组织的雏型。 英国近代以前的民间慈善组织和同时期的其它国家大同小异,数量少,规模小,类型单一,影响较小,主要表现形式为社区互助组织和行会"这就是处于萌芽时期的社团的早期形态"。事实上,近代以前英国的社会状况没有为民间慈善组织的生存提供多大的空间,原因是小共同体式的社会结构和教会在提供公益方面扮演了关键的角色"。在近代化的过程中,英国的民间慈善组织成长了起来"。 专业:应用化学 姓名:赵宏 学号:2011051780 成绩:

中国行政经费数据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中国行政经费数据 篇一:我国行政管理支出现状分析 我国行政管理支出现状分析 提要行政管理支出作为一个国家维持其政府正常运转的基本支出,需有一个合适的规模。本文从公共支出理论出发,论述我国行政管理支出现状及原因,提出改革意见。 关键词:行政管理支出;瓦格纳法则文献标识码:a 行政管理支出,是指财政用于国家各级权力机关、行政管理机关行使其职能所需要的费用支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行政管理支出呈现出过快增长的态势。行政管理支出的大幅上升不仅直接加重了财政负担,“挤出效应”越来越凸显,扭曲了政府的支出结构,同时还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一些诸如政府的低效率、官员腐败、滥用权利等方面的问题,甚至可能成为全社会发展的沉重包袱。 一、我国行政管理支出现状 我国行政体制改革已有20多年的历史,围绕转变政府职能和精简机构进行了数次改革,但仍然存在行政管理支出扩张、预算约束软化、行政支出管理存在“越位”和“缺位”

等问题,由此带来了财政预算赤字的膨胀和政府职能转变的艰难。本文在衡量行政管理支出规模时,采用绝对指标和动态相对指标。 (一)绝对指标与基于瓦格纳法则的分析。从行政管理支出绝对额看,1978年为52.9亿元,1995年为996.54亿元,20xx年为7,571.05亿元,20xx年达到9,795.92亿元,同1978年相比,30年间增长了186倍,年均增长6.2倍。(表1、图1) 19世纪八十年代,德国经济学家阿道夫·瓦格纳在考察了欧、美、日本等国家的政府公共支出规模扩张问题,认为一国经济的发展与本国财政之间存在着一种函数关系,即随着现代工业社会的发展,“对社会进步的政治压力”增大以及在工业经营方面因“社会考虑”而要求增加政府支出,后人称之为“瓦格纳法则”。瓦格纳法则也可表述为:一国的经济规模越大,其行政管理支出的规模也就越大,但是图1中曲线的二阶导数本应该小于零,即行政管理支出规模扩张的速度不应该超过国民经济发展的速度。但是,图1中曲线的二阶导数大于零,表现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行政管理支出年均增长速度高于同期gdp年均增长速度12个百分点,基于瓦格纳法则,我国行政管理支出明显是不合理的。 (二)动态相对弹性指标与基于经济成长阶段论的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行政管理支出占财政总支出比重基本上

中国政府采购法-重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重点梳理 一、总则部分 1、本法制定原因:为了规范政府采购行为,提供政府采购资金的使用效率,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保护政府采购当事人的合法权利,促进廉政建设,制定本法。(第1条) 2、政府采购:是指各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使用财政性资金采购已发指定的集中采购迷路以内的或者采购限额标准以上的货物、工程和服务的行为。(第2条) 3、采购:是指以合同方式有偿取得货物、工程和服务的行为,包括购买、租赁、委托、雇佣等(第2条) 4、货物:是指各种形态和种类的物品,包括原材料、燃料、设备、产品等。(第2条) 5、工程:是指建设工程、包括建建筑物和构筑物的新建、改建、扩建、装修、拆除和修缮等。(第2条) 6、服务:是指出货物和工程以外的其他政府采购对象。(第2条) 7、政府采购应该遵循的原则:公开透明原则+公平竞争原则+公正原则+诚实信用原则(第3条) 8、注意: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采用任何方式,阻挠和限制供应商自由进入本地区和本行业的政府采购市场。(第5条) 9、政府采购应当实行集中采购和分散采购相结合。(第7条) 10、政府采购的优势:有助于实现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政策目标,包括保护环境,扶持不发达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第

9条) 11、政府采购应当采购本国的货物、工程和服务。也有例外情况(第10条) 二、政府采购当事人 1、政府采购当事人:是指在政府采购活动中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各类主体,包括采购人+供应商+采购代理机构等。(第14条) 2、采购人:是指依法进行政府采购的国际机关+事业单位+团体组织。(第15条) 3、采购代理机构为集中采购机构。(第16条) 4、集中采购机构是非营利性事业法人。根据采购人的委托办理采购事宜。(第16条) 5、集中采购的具体要求:符合采购价格低于市场平均价格,采购效率更高,采购质量优良,服务良好的要求。(第17条) 6、供应商是指向采购人提供货物、工程或者服务的法人、其他组织或者自然人。(第21条) 7、供应商参加政府采购活动应当具备的条件:(第22条) 1)具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 2)具有良好的上业信誉和健全的财务会计制度; 3)具有履行合同必须的设备和专业技术能力; 4)有依法缴纳税收和社会保障资金的良好记录; 5)参加政府采购活动的前三年内,在精英活动中没有重大违法记录;

非政府组织的国际法主体资格问题探析

中图分类号:d99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0)05-141-02 摘要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使得国际关系的外延不断扩大,涌现出许多新的问题。非政府组织作为一种新生力量不断参与到跨国活动中,影响力不断扩大,但其法律人格尚处于不确定状态。鉴于非政府组织在全球性事务中作用日益重要,有必要从国际法角度对其国际法主体资格加以探析。 关键词非政府组织国际法法律地位主体资格 非政府组织作为这种新生力量的典型代表,20世纪60年代末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在跨国性的人权保护、环境保护、劳工问题、发展问题、疾病防治等领域都十分活跃,逐渐成为与政府和国际政府组织及个体相抗衡的第三力量。据2003年的《国际组织年鉴》统计,国际组织总数达5万多个,其中非政府组织接近45000个,再加上国内非政府组织,全球非政府组织的数量以数十万计。面对此现象及其意义,有人将其称为全球社团革命、全球市民社会的崛起①,视其为20世纪伟大的社会创新。 一、非政府组织的概念 非政府组织又被称为非营利部门、第三部门,这些不同的称呼反映了该组织的不同性质。虽然如今已有很多非政府组织,但至今仍未有一个严格、科学的定义。归纳起来,学界对国际非政府组织的定义可分为三类:1.国际协会联盟在《国际组织年鉴》中严格地限定了非政府组织的必备条件:第一,宗旨具有国际性质并意图在至少三个国家开展活动;第二,有完全投票权的个人和(或)集体成员应来自至少三个国家;第三,成员有权依照该组织基本文件定期选举执行机关及其官员,有固定的总部并规定了该组织活动的连续性,官员通常应来自不同成员国;第四,很大一部分的预算应来自至少三个国家,并且不以赢利为目的。2.联合国经社理事会在1952年第288(x)号决议中为非政府组织定义为:任何不是依据政府间协议建立起来的国际组织均应称为非政府组织。1996年经社理事会通过一份新的决议,在《联合国与非政府组织咨询关系决议》中,把非政府组织范围扩大至包括国家的、地方的、区域的层面②。3.美国学者杰克勒·斯克杰斯勒贝克对非政府间国际组织做了非常广泛的界定,他认为一个组织只要其成员来自不同国家,且至少有一个成员不是政府官员,这样的组织即可认为是非政府间国际组织,这使得非政府间国际组织扩大到除政府组织之外的任何组织,不仅包括一些政府间组织的专门组织,还包括跨国公司、国际恐怖主义组织、各种犯罪集团等③。 笔者认为,国际协会联盟对于国际非政府组织的定义过于狭隘;杰克勒·斯克杰斯勒贝克的观点则过于宽泛;联合国经社理事会的定义突出了非政府组织不同于政府组织的根本特征,比较恰当。此外,王铁崖先生的观点也较中肯:与政府间国际组织不同,非政府间国际组织是各国的民间团体、联盟或个人,为了促进在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化、宗教、人道主义及其他人类活动领域的国际合作而建立的一种非官方的国际联合体④。所以,笔者认为,非政府组织是各国的民间团体、联盟或个人,为了促进在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化、宗教、人道主义及其他人类活动领域的国际合作而以非政府间协议建立起来的一种非官方的国际联合体。 二、非政府组织在国际上的发展现状 非政府组织的发展与全球化浪潮的兴起关系密切。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以来,特别是冷战结束以后,交通、通讯及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国家间的依赖不断加深,粮食短缺、爱滋病等关系人类生存的全球性问题迫切需要解决。面对此情形,作为正统管理者的主权国家显得力不从心。与此同时,国际非政府组织迅速产生和发展,无论在数量、分布和多样性上,还是内部组织管理、参与国际活动能力及地位等方面都有显著提高。非政府组织不仅通过参与《世界继承公约》等条约的准备工作促进国际法产生和发展,而且积极监督主权国家履行其在人权和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国际条约义务,推动并监督国际法的有效实施。其在全球治理中的积极作

全球危机治理中国际非政府组织的地位与作用

全球危机治理中国际非政府组织的地位与作 用 李丹 【英文标题】The Position and Roles of INGO in Managing Global Crises 【作者简介】李丹,厦门大学教授,主要从事全球化与全球治理研究,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福建厦门361005 【内容提要】全球危机的多发、频发、突发、重发给人类带来了广泛危害性、持续威胁性、巨大破坏性和深重灾难性,对此国家力量无力全面应对,国际组织、区域组织也能力有限。国际非政府组织自身的特征和功能决定了它在全球危机治理中具有机制、服务、理念、专业等方面的独特优势,能够在危机前预防、危机时决策、危机中救援及危机后重建等各个环节发挥独特作用,从而可以有效弥补国家、国际组织及区域集团等行为主体在危机治理中的缺陷、疏漏与不足。 The rising number of frequent, emergent, and recurrent global crises have brought about wide range of harm, continuous threat, devastating destruction and grave disasters to man kind. The superiority of international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in functioning mechanism, rendering services, and offering ideas and professional performance in the face of global crises is determined by their characters and roles. They are able to play a different role at different stages of the crisis, such as the roles of issuing precaution before the crisis, making decisions at the outbreak of the crisis, operating rescue during the crisis, and organizing reconstruction after the crisis. In this way,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can compensate for the improper behaviors or restrictions of the country, the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and regional groups in question who are supposed to take a leading role.

中国非政府组织

中国非政府组织的现状,问题及解决方案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非政府组织的作用日益增加,被看作公共管理领域重要的新兴组织。我国的非政府组织也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还是存在不小的差距。 非政府组织(NGO)这一概念主要是指“处于政府与私营企业之间的那块制度空间”。它是现代社会结构分化的产物,是一个社会政治制度与其他非政治制度不断趋向分离过程中所衍生的社会自组织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银行则把任何民间组织,只要它的目的是援贫济困,维护穷人利益,保护环境,提供基本社会服务或促进社区发展,都称为非政府组织。 就业,经济与志愿服务的贡献是衡量非政府部门社会价值的重要指标。 一.中国非政府组织的现状与问题: 1.中国非政府组织有待进一步发展,但是初具规模。截止2004年底,中国各类民间组织28.9万个。其中社会团体15.3万多个,民办非企业单位13.5万多个,基金会936个。主要种类有:扶贫、支教、社会(社区)、三农、环保、医疗卫生及行业协会等。2002年,中国非政府组织的总支出大约为865亿元,占当年GDP的比重为0.704%。中国非政府部门的支出规模占GDP的比重不仅远远地于发达国家,而且也低于一些发展中国家。中国非政府组织相比较下少于发达国家,这也与中国对非政府组织成立的要求很高有关,并且只对少部分非政府组织全额免税,这无异于阻碍了中国非政府主组织的发展。 2.就业规模 根据调查报告估算,2002年中国非政府部门为社会提供了275万全职就业机会,占全国经济活动人口的0.36%,相当于机关事业单位就业的7.4%。由此可以看出,中国非政府部门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岗位,促进了就业。但是,我们也可以看出中国非政府部门提供的工作岗位所占全国工作岗位的比重很小,没有充分发挥非政府部门存进就业的作用,中国非政府部门在提供就业方面还有极大的潜力可挖。如果中国非政府部门提供的就业机会占经济活动的比重达到36国平均水平4.4%的话(20实世纪九十年代,在美国霍普金斯大学公民社会中心的推动下,全球450多位学者联合起来在数是个个国家开展了非政府部门的国际比较项目),那么中国的非政府部门将能够提供3316万就业岗位。不仅可以吸纳政府部门转移出来的人员也可以吸纳大量农村人员,促进中国的城市化。 3.近年来,中国社会对于非营利性质的志愿者活动热情越来越高,这在文汶川地震和玉树地震在后表现的很明显。中国非政府部门的志愿者所占的全职就业量占整个政府部门全职就业量的3.13%,远远低于36国的平均水平38.4%。这反映出中国的非政府组织严重缺乏志愿者,也反映了中国的志愿服务与一些发达国家存在的巨大差距。 二.解决方案 1.政府适当降低对非政府组织成立的要求,当非政府组织增多时才能更有效地吸收社会捐款,调动更多的资源。政府要给更多的具有公益性的非政府组织减免税收以促进其发展。尽管公众对于非营利机构的作用越来越了解,我们仍需加大宣传力度,使它能够更有效地促进社会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实施条例》内容解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实施条例》内容解读 2015年1月30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签署国务院令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自2015年3月1日起施行。制定出台《条例》,是更好地实施政府采购法,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要求,进一步深化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政府采购法自2003年1月1日实施以来,对规范政府采购行为、提高政府采购资金的使用效益、促进廉政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实施十多年来,政府采购的实践日益充分,政府采购改革深入推进,政府采购总规模从2002年的1009亿元上升到2013年的16381亿元。同时,政府采购活动中出现的“天价采购”、质量不高、效率低下等问题引起社会关注和对政府采购制度的质疑,有必要制定出台配套行政法规,细化法律规定,充实完善政府采购制度。制定出台《条例》,将进一步促进政府采购的规范化、法制化,构建规范透明、公平竞争、监督到位、严格问责的政府采购工作机制。为更好的学习该《条例》,现引用专业媒体对《条例》的解读内容如下: 解读1:明确了何为财政性资金。 《条例》规定,政府采购法第二条所称财政性资金是指纳入预算管理的资金。以财政性资金作为还款来源的借贷资金,视同财政性资金。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的采购项目既使用财政性资金又使用非财政性资金的,使用财政性资金采购的部分,适用政府采购法及本条例;财政性资金与非财政性资金无法分割采购的,统一适用政府采购法及本条例。 解读2:政府采购服务包括两大类。 《条例》规定,政府采购法第二条所称服务,包括政府自身需要的服务和政府向社会公众提供的公共服务。 解读3:集中采购有了明确概念。

(完整版)公共治理与非政府组织2019尔雅答案

~~~~~~~~~~~~~~~~~~~~~~~~~~~~~~~~~~~~~~~~~~~~~~~~~~~~~~~~~~~~~~~~~~~~~~~~~~ 1.1 公共治理与非政府组织 1 非典期间,政府采取了什么样的公共治理措施?()B ?A、发放口罩 ?B、禁止人员流动、到北京人员进行隔离等 ?C、公布疫情 ?D、招募医师 2 非典期间,公共治理的主体有哪些?()ABC ?A、政府 ?B、企业 ?C、非政府组织 ?D、公益机构 3

公共治理是指公共机构和私人机构管理共同事物方式的总和。()√ 1.2 非政府组织的重要性 1 《官场病:帕金森定律》的作者是谁?()B ?A、柯南道尔 ?B、帕金森 ?C、亚当斯密 ?D、曼昆 2 非政府组织是()的需要。ABCD ?A、国家现代化的需要 ?B、有助于实现更广泛的社会参与 ?C、完善社会自律机制的有效手段 ?D、是增强政府合法性的基础 3 我国六十年代提出的“四个现代化”包括?()ABCD ?A、农业现代化

?B、工业现代化 ?C、国防现代化 ?D、科技现代化 4 帕金森定律说明政府机构往往演变得臃肿低效,故非政府组织是国家现代化的需要。()√ 1.3 非政府组织的概念 1 狭义的社会组织不包括()。C ?A、社会团体 ?B、民办非企业单位 ?C、基层群众自治组织 ?D、基金会 2 利用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捐赠的财产,以从事公益事业为目的成立的非营利性法人,我们称之为()。B ?A、免税组织

?B、基金会 ?C、民间组织 ?D、社会团体 3 志愿组织有哪些类别?()ABD ?A、组织志愿性 ?B、服务志愿性 ?C、有偿服务性 ?D、活动志愿性 4 社会团体是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自愿组成,为实现会员的共同意愿,按照章程开展活动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 5 慈善组织与公益组织的区别在于,慈善组织解决人的基本生存,公益组织提高人的生活质量。()√ 1.4 非政府组织的特性与分类 1

全球著名非政府组织列表—NGO列表

北京市仁爱慈善基金会 NPP新公益伙伴 阿拉善SEE生态协会(SEE) 中国影视演员协会(CTAA) 保护国际 北京地球村环境教育中心(GVB) 北京红枫妇女心理咨询服务中心(MWPCCB) 北京能源效率中心(BECon) 北京农家女文化发展中心 北京市协作者文化传播中心 北京震旦纪公益信息技术中心 大学师生监察无良企业行动(SACOM) 道德茶叶合作联盟 弗里德里希艾伯特基金会 福特基金会 富平学校 根与芽环境教育项目 公平劳工协会(FLA) https://www.doczj.com/doc/de14668957.html,/en https://www.doczj.com/doc/de14668957.html,/infoShow.asp?27 广东省人力资源管理协会 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 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 国际计划 国际经济学商学学生联合会中国大陆区分会 国际青年成就中国部 国际商业领袖论坛(IBLF) 国际行动援助中国办公室 救助儿童会 劳工教育及服务网络 绿色和平 美国大自然保护协会(TNC) 美国家庭健康国际(FHI) 美国商会(中国) 南都公益基金会 宁夏扶贫与环境改造中心 欧洲企业社会责任协会(CSR Europe) 帕斯组织 沛丰中国 气候组织 牵手上海 晴天公益联盟(CCA)

全球报告倡议组织 全球电子可持续发展推进协会 全球环境研究所 全球企业抗艾滋病联合会(GBC) 仁人家园国际组织 日本商会 瑞丽市妇女儿童发展中心 商务社会责任协会(BSR) 上海美国商会 深圳当代社会观察研究所(ICO) 世界宣明会 世界资源研究所 世界自然基金会(WWF) 碳信息披露项目 维泰国际机构 未来500强(中国) 香港地球之友 香港乐施会 亚洲基金会 亚洲可持续发展投资协会(ASrIA) 亚洲专讯资料研究中心(AMRC) 云南省互满爱人与人组织合作项目办公室 中法可持续发展中心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CDPF) 中国村络工程 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社会责任建设推广委员会(RSCA)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 中国光彩事业促进会(CSPGP) 中国国际矿业企业工作组 中国国际民间组织合作促进会(CANGO) 中国红十字会 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 中国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CBCSD) 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 中国欧盟商会 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中企研) 中国企业公民委员会 中国企业联合会全球契约办公室 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 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CYDF) 中国生产力学会生产力布局与地区经济发展专业委员会(CPDC)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投资性公司工作委员会(ECFIC) 中国消费者协会(CCA)

非政府组织的功能

非政府组织的功能、角色及发展 余萍萍10行管05号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仅凭政府组织已不能够很好的处理社会问题,非政府组织随之发展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了更好的管理社会,对非政府组织的研究也越来越重要,本文基于对非政府组织的功能、角色的分析来展望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并提出了几点意见。 关键词:非政府组织、角色、和谐 非政府组织是民间社会自发形成的组织,非政府组织这一概念主要是指“处于政府与私营企业之间的那块制度空间”。它是现代社会结构分化的产物,是一个社会政治制度与其他非政治制度不断趋向分离过程中所衍生的社会自组织的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非政府组织具备以下五个特征:组织性、民间性、非营利性、自治性和志愿性。 一、非政府组织的功能 1、非政府组织可以代表民众直接参与公共管理,推动政治 民主化,促进行政伦理建设的发展。 非政府组织在一定程度上表示民意,其公开宣称的使命和价值观,是公益性的,代表人民的利益。非政府组织的存在可以推动政治民主化的进程,完善行政伦理的发展。 2、非政府组织可以弥补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不足,实现社会公平和公正,促进社会伦理的发展。 国家和政府在制定公共政策时,总是以主流民众、以大多数人的

利益为出发点,覆盖面有限。事实上,任何政策都不可能代表所有人的利益,覆盖社会的各个层面,有时某项政策的出台会损害到少数人的利益,特别是某些弱势群体和社会边缘性群体的利益。非政府组织就是关注这些群体,为他们的利益服务,从而促进社会公平。 3、非政府组织可以弥补市场的不足,促进经济伦理的发展。 市场的利润原则、功利原则,又极易诱发拜金主义、利己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导致的经济腐败、贫富不均、社会不公、经济秩序混乱等社会问题,一方面要靠国家的政策和法律法规来调整和治理,另一方面也需要依靠非政府组织在经济生活中的特殊功能和作用来解决。非政府组织可以利用其多样化的手段和灵活的机制,以市场为向导,合理利用人才、技术、信息等各种资源,为民众和市场提供多样化的服务,以弥补市场的不足,促进经济伦理的发展。 4、非政府组织可以调整国家民族关系,促进国际社会和平、正义、人道主义等国际伦理的发展。 和平与发展是全球伦理的价值诉求,是全人类公共利益的表现。国际间的非政府组织由于范围广泛,人员众多,拥有强大的人力、物力和信息资源,组织机构和活动方式灵活机动,触觉敏锐,反应迅速,故而在扩大国际交流、促进国际合作和制度创新、促进人类和平和全球共同利益发展方面,具有政府组织不可替代的重要伦理作用。在全球领域,非政府组织能够帮助建立国际价值体系和行为规范,解决人类所面临的困境,促进公共利益的发展,可以作为民间组织开展国家之间的科学、技术、文化、教育、体育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促进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