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名校联盟]福建省晋江首峰中学八年级上物理复习材料 第三章《声音的世界》

[名校联盟]福建省晋江首峰中学八年级上物理复习材料 第三章《声音的世界》

[名校联盟]福建省晋江首峰中学八年级上物理复习材料 第三章《声音的世界》
[名校联盟]福建省晋江首峰中学八年级上物理复习材料 第三章《声音的世界》

第三章声音的世界

一、知识点

1、声音产生:声音是由物体的产生的;一切发声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不能够传播声音,声音能够在固体、液体、空气中传播,其中中传播速度最大,中其次,中的速度最小。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为。

3、回声: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时被回来形成回声

应用:利用回声加强原声;利用回声测距离s= 。

4、乐音:有规律的、好听悦耳的声音叫做乐音。

特征:(1)响度:声音的,由发声体的和距发声体的距离共同决定的,物体的振幅越大,距发声体越近,响度。用表示声音的强弱。

(2)音调:声音的,由发声体的决定,物体振动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3)音色:声音的品质,一般由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决定的。

5、噪声:无规律的、难听刺耳的的声音

防治:(1)在减弱,如会场内手机调到静音状态。

(2)在减弱,如在道路旁植树。

(3)在减弱,如带耳罩。

6、超声:频率超过的声音。

特点:频率高、穿透力强,应用:B超、消毒、声呐等

次声:频率低于的声音

危害:能量高的次声具有很强的破坏力;使人的平衡器官受到破坏;会产生恶心、晕眩、旋转感等;会造成内脏出血破裂,危及生命。

二、类型题

(一)声音的产生

1、如图1所示的实验现象表明。

2、在敲大钟时,有同学发现,停止了对大钟的撞击后,大钟“余音未止”,其

原因是()

A.一定是大钟的回声 B.有余音说明大钟仍在振动

C.是因为人的听觉发生“延长”的缘故 D.大钟虽已停止振动,但空气仍在振动

(二)声音的传播

3、下列关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声音都是靠空气来传播的B.只要物体振动,就能听到声音

C.回声是声音被障碍物反射而形成的

D.声音的传播速度不受周围环境温度的影响

4、如图2所示,将甲手机挂在玻璃罩内,用乙手机拨打甲手机,能听到甲手机响亮的

振铃声,同时也能看见甲手机来电指示灯闪烁。如果用抽气机不断地抽取玻璃罩内的

空气,再用乙手机拨打甲手机,听到甲手机的振铃声越来越小,最后几乎听不到振铃声,但仍能看见甲手机来电指示灯闪烁。这个实验说明()

A.声音和光的传播都需要介质

B.声音和光都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而光不能

D.光可以在声音中传播而声音不能(三)声音在不同的物质中传播速度不同

5、关于声音的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在气体中传播时受到的阻碍较小,传播速度较大

B.固体、液体、气体都能传播声音,且传播速度相同

C .雷电发生时,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这是因为先发生闪电后产生雷声

D .声音只能通过介质传播

6、将耳朵贴在长铁管的一端,让另外一个同学敲一下铁管的另一端,会听到两个敲打的声音。这个事实说明( )

A .敲打在空气中形成了两个声波

B .声波在空气中发生了反射

C .声波在铁管中发生了反射

D .声波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

7、某同学为了测量空气的温度,在500m 远处的绝壁前开枪,用秒表测得从枪响到听到声音的时间为3s ,求此时空气的温度

(四)响度、音调、音色 8、一曲《梁祝》哀婉动听,用小提琴或钢琴演奏能呈现不同的特点,你能区分出是钢琴还是小提琴,主要是依据声音的( )

A .频率 B.振幅 C .音色 D .节奏

9、为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达州市委宣传部、文广局、市电视台主办了“红歌连连唱”。小琴踊跃报名参加了比赛,有关她的歌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我们听到她的歌声是靠空气传到人耳的

B .小琴同学发出的歌声是她的舌头振动产生的

C .小琴同学在台上“引吭高歌”说明她的声音响度大

D .我们在幕后能听出是小琴的歌声是根据音色判断的

10、“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这里的“高”是指声音的( )

A .响度

B .音调

C .音色

D .频率

11、如图3所示,小明用筷子的一端捆上棉花蘸水后充当活塞,插入两端开口的塑

料管中,做成“哨子”。吹奏乐曲时,用嘴吹管的上端,同时上下推拉活塞。推拉

活塞主要是为了改变乐音的( )

A .音调

B .音色

C .响度

D .速度

12、如图4所示,在上海世博会某场馆里,演奏员正用乐器演奏

乐曲。编钟发出的音乐声是由于编钟 而产生的;听众

能从同一乐曲中分辨出是二胡还是笛子演奏的,主要是因为它们

发出声音的 不同。

(五)噪声的防治

13、小轩的爸爸睡觉时的鼾声通过 传到小轩的耳中,影响了小轩的休息,这种声音属于 。

14、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声音在各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一样大

B.“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

C .用超声波可击碎人体内“结石”,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

D .市区内“禁鸣喇叭”,采用的是在声音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15、为了使教室内的学生上课免受周围环境噪声干扰,下面哪个方法有效合理( )

A .在救室内安装噪声监控器装置

B .在教室周围植树

C .每个学生都戴个个防噪声耳罩

D .将教室的窗户打开

16、以下四个措施中:①马路旁的房子的窗户采用双层玻璃;②城市禁止机动车鸣喇叭;③马路两旁植树;④高架道路两侧设隔音板墙。对控制噪音污染有作用的是( )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17、噪声污染已经成为危害人们生活的三大污染之一.控制噪声污染应从防止噪声产生、阻断噪声传播和防止噪声进入人耳三个方面着手,下列事例中属于阻断噪声传播的是()

(六)超声和次声

18、以下利用了超声波的反射来获取信息的是()

A.大象的“声音”交流

B.蝙蝠的“回声”定位

C.外科医生对结石病人的“超声”排石

D.站在天坛中央说话,会感到声音特别洪亮

19、2011年3月11日发生在日本的强烈地震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下列说法中,你认为错误

..的是( )

A. 地震时伴有次声波产生

B. 地震时会产生地震波,这种地震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C. 地震时产生的地震波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D. 受灾人员通过呼喊和敲击方式求救主要是利用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20、物理学中用振幅来描述物体的振动幅度,物体的振幅越大,产生声音的__________越大。大多数人能够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从20 Hz到20000 Hz,人们把高于20000 Hz的声音叫做__________。

(七)回声测距

21、某人对着山崖大喊一声,经0.15s后听到回声,问人距离山崖大约有多少m?

22、某人站在一个较大的山谷里,想估测山谷的宽度。他大喊一声后经0.3s听到右边山崖反射回来的声音,经过0.5s才听到左边山崖反射回来的声音。请你帮他估算这个山谷的宽度。

(附近题)23、正以18m/s的速度驶向一高山崖壁的汽车,驾驶员鸣笛4s后听到回声。试问驾驶员开始鸣笛处到高山崖壁的距离是多远?

建筑物理考试复习

建筑物理考试复习资料 ·试从隔热的观点来分析:(1)多层实体结构;(2)有封闭空气间层的结构;(3)带有通风间层的结构;它们的传热原理及隔热的处理原则。 答:(1)多层实体结构:多层实体材料的传热方式主要是导热。处理原则:1)为了提高材料层隔热的能力,最好选用λ和α都比较小的材料;2)采用粘土方砖或外饰面采用浅色,可使隔热效果良好。 (2)有封闭空气间层的结构:在封闭空气间层中的传热方式主要是辐射。处理原则:1)在间层内铺设反射系数大、辐射系数小的材料如铝箔;2)外饰面的轻质隔热材料和浅色也很重要。 (3)带有通风间层的结构:是当室外空气流经间层时,带走部分从面层传下的热量,从而减少透过基层传入室内的热量。处理原则:1)增加进气口和排气口处的风压或热压;2)通风间层内表面不宜过分粗糙,进、出口的面积与间层横截面的面积比要大。 ·为提高封闭间层的隔热能力应采取什么措施?外围护结构中设置封闭间层其热阻值在冬季和夏季是否一样?试从外墙及屋顶的不同位置加以分析。 答:提高封闭间层的隔热能力采取措施:(1)在间层内铺设反射系数大、辐射系数小的材料如铝箔;(2)把封闭间层放置在冷侧。 外围护结构中设置封闭间层,在冬季和夏季其热阻值情况: (1)空气间层的热阻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1)间层两个界面上的空气边界层厚度对流换热;(2)是界面之间的辐射换热强度辐射换热。 (2)在有限空间的对流换热强度,与间层的厚度,间层的位置、形状,间层的密闭性等因素有关,所以,对流换热不同,屋顶和外墙的热阻不同。 (3)由于冬、夏空气间层所处的环境温度,其间层中的辐射和对流换热量都随环境温度的不同而有较大变化,其辐射传热不同,在低温环境中辐射换热量比高温环境少,热阻较大。 ·试从降温与防止地面泛潮的角度来分析南方地区几种室内地面(木地板、水泥地面、磨石子地面或其它地面)中,在春季和夏季哪一种地面较好?该地面处于底层或楼层时有无区别? 答:从降温与防止地面泛潮的角度来看,在春季和夏季用选用:木地板.因为,在南方湿热气候区,在春夏季节,为了要避免“差迟凝结”现象(室外空气温度和湿度骤然增加时,室内物体表面由于热容量的影响而上升缓慢,滞后若干时间而低于室外空气的露点温度,当高温高湿的室外空气流过室内低温表面时必然发生大强度的表面凝结),用热容量小的材料装饰地板表面,提高表面温度,减小夏季结露的可能性,效果较好。若用木地板,处于底层时,由于地层土地的热惰性大,表面温度较低,结露更为严重,所以,用木地板时要架空地面,用空气层防结露。 ·采暖房屋与冷库建筑在蒸汽渗透过程和隔汽处理原则上有何差异? 答:采暖房屋:水蒸汽是由室内向室外渗透,隔汽层应设置在室内高温高湿的一侧 冷库建筑:水蒸气是由室外向室内渗透,隔汽层应设置在室外高温高湿的一侧 ·试说明一般轻质材料保温性能都比较好的道理,并解释为什么并非总是越轻越好? 答:轻质材料一般空隙率较大,导热系数随空隙率的增加而减小,所以材料的热阻比较大,保温性能比较好。但是,当材料轻(密度小)到一定的地步,太大的空隙率,会使对流传热显著增加,孔壁温差变大,辐射传热加大,这样会使大量的热量散失掉,保温性能降低。 ·试详述外保温构造方法的优缺点。 答:外保温的优点: (1)使墙或屋顶的主要部分受到保护,大大降低温度应力的起伏。 (2)由于承重层材料的热容量一般都远大于保温层,所以,外保温对结构及房间的热稳定性有利。 (3)外保温对防止或减少保温层内部产生水蒸气凝结十分有利 (4)外保温法使热桥处的热损失减少并能防止热桥内表面局部结露。 (5)对于旧房的节能改造,外保温处理的效果最好。

初中物理总复习教案

初中物理总复习教案 第一讲《声现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明确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条件,知道声速的传播规律 2、知道乐音的三要素及影响因素 3、明确噪声的危害与防止 4、知道声音的利用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一定量的练习加深学生理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复习,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教学重、难点: (一)理解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的物体不一定在发声。物体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但声音不一定停止。 (二)理解掌握声音在介质中以声波的形式向周围传播,声音的传播离不开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传声,真空不能传声。 (三)如何解释乐音的三个特征并且运用。 教学过程: (一)知识整理 一、声音的发生与传播 1、课本P13图1.1-1的现象说明: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用手按住发音的音叉,发音也停止,该现象说明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振动的物体叫声源。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在空气中,声音以看不见的声波来传播,声波到达人耳,引起鼓膜振动,人就听到声音。 3、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简称声速。一般情况下,v固>v液>v气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合1224km/h,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0m/s。 4、回声是由于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而形成的。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s以上人耳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来,此时障碍物到听者的距离至少为17m。在屋子里谈话比在旷野里听起来响亮,原因是屋子空间比较小造成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不足0.1s 最终回声和原声混合在一起使原声加强。 利用:利用回声可以测定海底深度、冰山距离、敌方潜水艇的远近测量中要先知道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测量方法是:测出发出声音到受到反射回来的声音讯号的时间t,查出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v,则发声点距物体

2019届四川省蓉城名校联盟高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英语试题

蓉城名校联盟高中2016级高三第一次联考 英语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清楚,考生考试条码由监考老师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条码粘贴处”。 2.选择题使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填涂其它答案;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的对应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答题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上、试卷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后由监考老师将答题卡收回。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 做题时,先将答案标在试卷上。录音内容结束后,你将有两分钟的时间将试卷上的答案转涂到答题卡上。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Where does the man want to go? A. A railway station. B. A post office. C. The seaside. 2. What happened to the woman? A. She woke up late. B. She got to work late. C. She went to sleep late. 3. What is the woman doing now? A. Baking cookies. B. Making a list. C. Shopping for groceries. 4. How does the woman feel about the zoo? A. Sad. B. Impressed. C. Disappointed. 5. What are the speakers mainly talking about? A. Young people lose their jobs easily. B. Young people are too quick in making decisions. C. Young people seldom stay long in the same job. 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都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

建筑物理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 室内热环境:主要是由室内气温湿度气流及壁面热辐射等因素综合而成的室内微气候 2. 室外热环境:是指作用在建筑外围护结构上的一切热湿物理因素的总称,是影响室内热环境的首要因素 3. 热舒适:指人们对所处室内气候环境满意程度的感受 4. 城市气候:在不同区域气候的条件下,在人类活动特别是城市化的影响下形成的一种特殊气候。 5. 热岛效应:由于城市的人为热及下垫面向地面近处大气层散发的热量比郊区多,气温也就不同程度的比郊区高,而且由市区中心地带向郊区方向逐渐降低的现象 6. 传热:指物体内部或者物体与物体之间热能转移的现象 7. 热阻:指热流通过壁体时遇到的阻力,或者说它反映了壁体抵抗热流通过的能力。 8. 露点温度:某一状态的空气,在含湿量不变的情况下,冷却到它的相对湿度达到100%时所对应的温度 9. 材料的传湿:当材料内部或外界的热湿状况发生改变导致材料内部水分产生迁移的现象 10. 建筑物采暖耗热量指标:指按照冬季或采暖期室内热环境设计标准和设定的室外计算条件,计算出的单位建筑面积在单位时间内消耗的需由室内采暖设备提供的热量 11. 建筑通风:一般是指将新鲜空气导入人们停留的空间,以提供呼吸所需要的空气,除去过量的湿气,稀释室内污染物,提供燃烧所需的空气以及调节气温 12. 室内空气污染:指在室内空气正常成分之外,又增加了新的成分,或原有的成分增加,其数量浓度和持续时间超过了室内空气的自净能力,而使空气质量发生恶化,对人们的健康和精神状态工作生活等方面产生影响的现象。 13. 日照时间:以建筑向阳房间在规定的日照标准日受到的日照时数 14. 日照间距:指前后两排房屋之间,为保证后排房屋在规定的时日获得所需日照量而保持的一定间隔距离 15. 外遮阳系数:在阳光直射的时间里,透进有遮阳设施窗口的太阳辐射量与透进没有遮阳设施窗口的太阳辐射量的比值 16. 窗口综合遮阳系数:(Sw)指窗玻璃遮阳系数SC与窗口的外遮阳系数SD的乘机 二、填空及选择 1、室内热环境的影响因素有室外气候因素、热环境设备的影响、家用电器等设备的影响和人体活动的影响。 2、人的冷热感觉不仅取决于室内气候,还与人体本身的条件(健康状况、种族、性别、年龄、体形等)、活动量、衣着状况等诸多因素有关。 3、当达到热平衡状态时,对流换热约占总散热量的25%~30%,辐射散热量占45%~50%,呼吸和无感觉蒸发散热量占25%~30%时,人体才能达到热舒适状态。 4、城市与郊区相比,郊区得到的太阳直接辐射多,城市的平均风速低,郊区的湿度大,城市的气温高,城市气候的特点表现为热岛效应。 5、按照我国《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 50176-93,将我国划分成严寒地区、寒冷地区、夏热冬冷地区、夏热冬暖地区及温和地区五个区。 6、风向和风速是描述风特性的两个要素。 7、对流换热系数α 的单位是W/m2·K,热阻R的单位是m2·K/W 8、围护结构保温构造可分为:保温、承重合二为一构造;保温层、结构层复合构造以及单一轻质保温构造三种。 9、建筑物的通风中,产生压力的原因有:风压作用和热压作用。 10、外围护结构由于冷凝而受潮可分为表面凝结和内部冷凝两种。

初中物理复习课存在的问题与整改措施

初三物理总复习课存在的问题与整改措施 一、物理复习课存在的问题 1.把教材视为“圣经”,照本宣科炒剩饭 复习时当然要以教材为主,抓住知识点,可不少教师照本宣科,把教材的内容又讲了一遍,课后题又让学生做了一遍;结果把复习课上成单纯的知识回忆课,课堂上只是把学生过去所学知识再回忆一遍,将复习变成了旧知识的重教。 2.只注意罗列知识,不注重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复习课教学的基本原则应是“温故知新、提高能力”。“温故”是复习课的首要任务,但温故绝不是将所学内容重讲一遍,有的教师只注意罗列知识,却不知道“温故”的目的是为了“知新”,即将旧知识进行归纳、概括,纳入新的知识框架,构建新的知识网络,将分散的知识系统化。 3.抛开教科书,随心所欲陷入题海,大量解题,所选例题指向不明,要达到的目的不清 4.做试卷,逐题讲试题,教师包讲到底,学生不爱听 每一部份复习结束后,进行一下阶段测试是必要的,但有的教师待学生做完试卷后,逐题讲解,从第一题讲到最后一题,一题不落,结果是“教师累够呛,学生急够呛”浪费了学习时间,致使课堂效率低下。其实教师应该就试卷中的重要疑难问题进行讲解,其他基础性的问题留给学生就可以了,不必面面俱到。 二、整改措施 1.明确考点抓基础 复习课教学与新授课教学一样,首先应领会课程标准、把握好教材,明确教学内容、教学重点难点、考试考点、教学目的与要求,备课时既不能超要求,也不能降低要求。这里必须防止两个极端: 一是防止抛开教科书,搞“题海战术”; 二是防止把教科书看成“圣经”,照本宣读炒剩饭。 重视基础,关键是抓好基本概念的理解、基本规律的应用、基本公式的运用三大环节。复习阶段注意基础是重要的一环,分析历年来我区中考试题,我们会发现:基础知识所占分量最大,易、中、难题的分值比例大约是6:3:1,但学生往往在这方面往往失分多。所以强化“双基”是复习的重中之重。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流程图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流程 阅读教学课 一、课前预习 1.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明确各种文体的预习要求,也可以采用学案的形式,组织学生自主预习。学案重在引导学生正确活动,要明确任务要求以及活动方式。 2.学生课前根据预习要求或学案中的内容,阅读教材并查阅相关材料,落实学案内容。 3.根据学情,教师安排学生分层次进行主题学习的阅读,其内容分为必读和选读两部分,搜集与教材相关、相似、相近的文章,并做好相应的读书笔记。 二、课内探究 1.自主探索 ①根据学情,允许学生采用适当的方式自读课文,积累、巩固生字、词、注意读音、字形、含义。 ②感知课文内容,从“文章写了什么”“文章是怎么写的”“为什么这样写”“你读后的感受或收获是什么” 四个大方面初步认识文章,形成自己独到的认识和体验。 ③梳理预习中的认识和疑问,将遇到的疑问形成简要的问题。 2.互助合作 ①组内同学一对一结对,交流所作的勾画和批注。包括基础知识和问题疑问。结对相对固定,但可根据情况临时调整。不同问题可以寻找不同的互助伙伴,不能解决再找另一同学,也可到其他组寻求解决。

②小组交流,确定重点问题。由组长主持,组内同学分别提出自己认为最重要、或最有价值的问题或尚未解决的疑难,大家合作探究。组长组织确定小组问题的解决,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留待提交班级进行讨论、探究。 3.交流展示,合作探究 ①有层次、有梯度地深入揣摩、品味文章生动、形象的语言,归纳、整理文章写作方法。对于语言的揣摩和品味,可以重点从方法的分析、关键词语的把握、准确的诵读指导、联系时代背景及作者经历等方面探究语言丰富的内涵和深刻的意蕴。 ②引导学生将课外材料引入课内,用课外语言材料丰富、补充自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对文章情感的体验以及对文章语言的感悟。 ③在局部探究的基础上,教师精讲点拨,结合对关键问题或关涉文章重点的问题深入探究,探究文章主题、情感、思想等,感悟文章的深刻主题。 4.把握重点,有效训练 ①在梳理重点内容的基础上,在文章主题上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及自身感悟解读课文,使语文生活化; ②在写作方法上适当归纳,总结规律,设置适量练习进行有效训练; ③进行课堂教学重点检测,及时反馈检测,查漏补缺。 三、课后拓展延伸 1.完成与文章有关的练习题目,巩固所学内容。 2.根据文章主题及重点,阅读主题学习相应的文章。 写作教学课 一、课前准备

2019届四川省蓉城名校联盟高中高三第一次联考数学(理)试题

2019届四川省蓉城名校联盟高中高三第一次联考 数学(理)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清楚,考生考试条码由监考老师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条码粘贴处”。 2.选择题使用2B 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填涂其它答案;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的对应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答题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上、试卷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后由监考老师将答题卡收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集合{ }0)1)(1(≤-+=x x x A ,{ }10≤<=x x B ,则A B e为 A .{} 01≤≤-x x B .{}01<≤-x x C .}{ 0≤x x D .{} 10≤≤x x 2.设复数()R y x yi x z ∈+=,满足5 2 23i i z ++=,则1 2 ++x y 的值为 A . 2 3 B . 32 C .1 D .3 1 3.若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且520S =,46a =,则2a 的值为 A .0 B .1 C .2 D .3 4.已知向量→ 1e 、→ 2e ,11=→ e ,),(312=→ e ,→ 1e 、→ 2e 的夹角为60°,则 =?+→ → → 221e e e )( A . 5 5 3 B . 5 5 2 C .5 D .5 5.某校高三数学月活动记录了4名学生改进数学学习方法后,每天增加学习时间x (分 钟)与月考成绩增加分数y (分)的几组对应数据: 根据表中提供的数据,若求出y 关于x 的线性回归 方程为 0.80.35=+y x ,那么表中m 的值为 A .4 B .4.15 C .4.8 D .4.35 6.已知n 为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输出的结果S , 则1()n x x +的展开式中常数项是 A .10 B .20 C .35 D .56 7.已知3 1 cos 3,31sin 3,41cos 4===c b a ,则c b a ,,的大小关系是 A .b a c << B .a c b << C .c a b << D .b c a << 8.已知一个几何体的正视图和侧视图,其俯视图用斜二测画法所画出的水平放置的直 观图是一个直角边长为1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如图所示),则此几何体的体积为

建筑物理复习知识点.docx

热工部分 一、基本概念 1?导热系数(2):反映了材料的导热能力。在数值上等于单位厚度材料层两而温差为1K, 在lh内通过2 of截面积的热量。单位:(金属>非金属和液体〉气体) 影响因素:1)材质;2)材料干密度(正);3)材料含湿量(正);4)温度(正) 2 ?对流换热系数(久):表示物体对流换热能力,数值上等于温差为1K,在lh内通过inf 截面积的热量。 影响因素:气流状况(是自然对流还是受迫对流);构件位置(是处于垂直的、水平的或是倾斜的);壁面状况(是有利于气流流动还是不利于流动);传热方向(由下而上(快)或是由上而下(慢))等主要影响因素。 3?辐射换热系数(乞):表示物体辐射换热能力。数值上等于温差为1K,在lh内通过inf 截面积的热量。 影响因素:各物体的表面温度、发射和吸收辐射热的能力(E、T)以及它们之间的相对位置。 4?平壁的表面换热系数(匕、aj:是表面对流换热系数和辐射换热系数的和。 5?辐射热的吸收系数、反射系数、黑度 Ph = — .r h =厶分别称为吸收系数和反射系数。 * 黑度(£):灰体的全辐射本领与同温下绝对黑体的全辐射本领的比值。 对于任意特定波长,物体对辐射热的吸收系数在数值上与其黑度£是相等的。这就是说,物 体辐射能力愈大,它对外来辐射的吸收能力也愈大;反乙若辐射能力愈,则吸收能力也愈小。 6?材料蓄热系数(S):半无限厚物体表面热流波动的振幅与温度波动振幅力广的比值称为物体在谐波热作用下的材料蓄热系数。 单位为:W/ (m2?K)影响因素:谐波周期;材料基本物理指标入c、口等。 物理意义:半无限厚物体在谐波热作用下,表面对谐波热作用的敏感程度。 7?材料层表面蓄热系数(Y):材料层表面的热流波动振幅爲与表面温度波动振幅勺的比值。 8.热惰性指标:D = R』S称为厚度为x的材料层的热惰性指标,表示围护结构在谐波热作用下反抗温度波动的能力。当D>1.0时,Y = S;当D< 1 .0时,则材料层另侧表面的边界条件对表面温度的波动有不可忽略的影响,此吋YHS。 9?饱和蒸汽压(最大水蒸气分压力)[Ps]:处于饱和状态的湿空气中的水蒸汽分压力。 10?绝对湿度(/):单位体积空气中所含水蒸汽的重量(g/m3)o饱和时用人疵表示。 相对湿度(0):—定温度,一定大气压下,湿空气的绝对湿度与同温同压下饱和蒸汽量的百分比。 G)=-^-X100%=—xlOO% 几x Ps

中学物理教学概论复习资料教案资料

中学物理教学概论复 习资料

中学物理教学概论复习资料 一、常用的教学方法: 1、讲授法 优点: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使学生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的知识信息。 缺点:学生学习比较被动,不能照顾个别差异,学生获得的知识不易保持。 2、讨论法 优点: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课堂气氛活跃,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表达能力。 缺点:费时,对教师驾驭能力要求较高。 3、谈话法 优点:便于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培养学生独立的思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缺点:课堂易被学习好思维敏捷者占据,而差生易被忽视。 4、实验法: 优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兴趣。 缺点:对视器材的依赖性比较高。 5、阅读法 优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阅读能力。 缺点:只适用于难度较小的内容。

6、科学探究法 优点:选题广、可操作性强、生动有趣、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课内课外联系紧密 缺点:难以兼顾不同发展层次的学生,缺乏足够的支持条件,挑战性大,驾驭很困难 7、练习法 优点:能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巩固知识 缺点:比较费时 二、提问技能 作用:a 表达教师对学生的关爱。 b 引起学生的注意。 c 促进学生的相互学习。 d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原则:先题后人明确性原则全面性原则量力性原则 适度原则多方式原则 三、如何进行说课 说课的基本内容: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说实验说教学效果 说课与上课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相同点:两者都围绕同一个教学课题,从中都可以展示教师的课堂教学技能,都能反映教师的语言、教态、 板书等教学基本功。

不同点: 目的不同:说课反映和提高教师业务水平与教学能力 上课是提高每一个学生的科学素养 对象不同:说课对象是教师,上课的对象是学生 内容不同:说课是如何确定教学目标、分析教材和学生、选择教法等 上课是教学内容的实施 评价不同:说课是以教师的教学素质为评价标准 上课是以学生学习效果为评价标准 侧重点不同:说课侧重环节,上课侧重细节 时间不同:说课是10-15分钟,上课是40-45分钟 四、物理实验教学的作用: 1、实验能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求知欲望 2、实验能为学生创设生动的物理学习情境 3、实验能发展学生的能力,使学生掌握科学方法。 4、实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五、演示实验的作用 1、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2、提供必要的感性素材,帮组学生建立概念和认识规律 3、进行观察和思维训练,巩固和应用物理知识 4、提供示范,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良好的实验作风 六、演示实验教学的基本要求

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随意性

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随意性 摘要:新形势对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就是要走教学和科研并行的路子。任何一个语文教师都应是教学的骨干,科研的能手。只有如此,语文教学的“随意”境界才会洞开,才能产生语文课堂教学的勃勃生机。 关键词:中学语文;课堂;随意性 众所周知,语文作为一种基础的交际工具,主要有听说读写四大领域,所谓的语文能力就是用语言文字进行的理解和表达的双向交流能力。课堂是实施课改的主阵地,它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与学生素养的提高。在课改拉开帷幕几年之后的今天,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依然如故,效果也就可想而知。 一、“随意”及其表现 随意,即凭自己的意愿来教,来做,这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一种崭新的境界。过去,我们认识评价教学工作一贯只注重了教学的常规性特点。领导检查备课,要看教学步骤的设计是否齐全,听教师讲课,要看是否紧扣教学的各个环节;教师在处理教材时,只看重了教材各方面的知识点(字词、结构、主题、特点等),面面俱到;在练习、考试中,只注重了题目的标准答案。总之,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太强调了

条条框框,而忽略了最能体现教师智慧和能力以及最能考查学生智力水平的“随意性”问题。这是对语文教学的片面理解,是不符合语文学科的独特教学规律的。 其实,认真分析语文教师的教学过程,就不难看出,他们在注意教学常规要求的同时,都有很多“随意性”的闪光处。每个语文教师的阅历、知识水平以及对教材的认识不同,这就决定了他们的教学过程多具有“随意性”的特点。 1.首先,教学语言的“随意性”。有的教师沉着老练,四平八稳;有的教师富于激情,豪爽正直;有的教师处事圆满,兼及各个方面。他们选择的教学语言,当然也就风格边异。上海的于漪老师阅历丰富,知识面广,教学语言风趣幽默,有力度;原泰安一中宋遂良老师,教学语言极富感染力,听他讲《出师表》,每一个人都为之动容流泪;魏书生老师上课紧扣教材,语言简洁明快,极为凝炼。 他们在“传道、授业、解惑”时,所运用的教学语言随意而为,各有机智,令人赞叹不已。 2.处理教材的“随意性”。因为每个教师对教材的认识不同,面对的学生情况不同,对教材重点、难点的把握不同,在处理教材时,也就各有侧重。同样讲朱自清的《春》,有的老师侧重于思想内容的分析,有的老师侧重于艺术特点的探讨,有的老师注重通过字词的分析带动课文的讲析,各自都具有极强的“随意性”。因此,每个教师尽可根据自己

建筑物理复习(建筑热工学)

第一篇 建筑热工学 第1章 建筑热工学基础知识 1.室内热环境构成要素: 室内空气温度、空气湿度、气流速度和环境辐射温度构成。 2.人体的热舒适 ①热舒适的必要条件:人体内产生的热量=向环境散发的热量。 m q ——人体新陈代谢产热量 e q ——人体蒸发散热量 r q ——人体与环境辐射换热量 c q ——人体与环境对流换热量 ②充分条件:所谓按正常比例散热,指的是对流换热约占总散热量的25-30% ,辐射散热约为45-50%,呼吸和无感觉蒸发散热约占 25-30%。处于舒适状况的热平衡,可称之为“正常热平衡”。 (注意与“负热平衡区分”) ③影响人体热舒适感觉的因素: 1.温度;2.湿度;3.速度;4.平均辐射温度;5.人体新陈代谢产热率;6.人体衣着状况。 3.湿空气的物理性质 ①湿空气组成:干空气+水蒸气=湿空气 ②水蒸气分压力:指一定温度下湿空气中水蒸气部分所产生的压力。 ⑴未饱和湿空气的总压力: w P ——湿空气的总压力(Pa ) d P ——干空气的分压力(Pa) P ——水蒸气的分压力(Pa) ⑵饱和状态湿空气中水蒸气分压力:s P ——饱和水蒸气分压力 注:标准大气压下,s P 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变大(见本篇附录2)。表明在一定的大气压下,湿空气温度越高,其一定容积中所能容纳的水蒸气越少,因而水蒸气呈现出的压力越大。 ③空气湿度:表明空气的干湿程度,有绝对湿度和相对湿度两种不同的表示方法。 ⑴绝对湿度:单位体积空气所含水蒸气的重量,用f 表示(g/m 3 )。 饱和状态下的绝对湿度则用饱和水蒸气量max f (g/m 3 )表示。 ⑵相对湿度:一定温度,一定大气压力下,湿空气的绝对湿度 f ,与同温同压下饱和水蒸气量max f 的百分比: ⑶同一温度(T)下,, 因此,相对湿度又可表示为空气中水 : P ——空气的实际水蒸气分压力 (Ps P ——同温下的饱和水蒸气分压力 (Pa)。 (注:研究表明,对室内热湿环境而言,正常湿度范围大概在30%~60%。)

最新初中物理复习课的教学设计

初中物理复习课的教学设计 上好一节复习课是至关重要的。长期以来,复习课给人的感觉就是炒剩饭,学生兴趣不高,参与度不够,课堂沉闷,一堂课下来教师气喘吁吁,学生呆若木鸡,该讲的觉得都讲了,但学生掌握效果较差。旧的复习模式确实难以唤起学生的热情和思维活动的积极性,更不要说激发学生的探索和创新精神。基于这种情形,为了更好地体现新课改的要求,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最大可能地激发学生兴趣,让复习课堂充满活力,改变原有的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将显得尤其重要,因它既无现成的教材,也无固定的模式,因此与新课相比更显难教。 怎样上好复习课?这是大家普遍关心的问题。首先,应该把新课程理念渗透到教学中去,应把时间还给学生,应把主动权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实现“双基”与“能力”的和谐统一,起到事半功倍的复习效果。如何才能使一堂物理复习课更好地融入新课改精神,实现“双基”与“能力”的和谐统一,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呢? 一、把主动权交给学生,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变“巩固基础”为“自我表现” 新课标精神要求教师必须指导学生“会”学习,使他们能主动地、积极地、创造性地学,教师要摆正自己在复习教学中的位置,真心诚意地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恰当地发挥主导作用,从而在教学中恰到好处地去启发、点拨。要大力提倡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少一点讲解、分析,

多一些引导、点拨、激励,彻底改变那种牵着学生走的状况。课堂上要尽可能给学生多一点思考的时间,多一点活动余地,多一点表现自己的机会,多一点体验成功的愉快,想方设法激励学生主动学习。可以改变习惯的、固定的课堂模式,采取全新的模式,使课堂更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促使学生不断掌握学习方法,逐步从“学会”到“会学”,最后达到“灵活应用”的复习目的。 二、通过自身梳理知识、总结规律,写心得体会,变“讲授复习”为“主动求知”。 物理学有其自身较强的规律性、系统性和科学性.在复习之前,学生平时按课时学到的分散的零碎的物理知识,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在组织学生上复习课时,让学生自己动手(可以独立,也可分组)整理知识结构,通过让学生自己整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许多学生运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点,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以各种各样的形式整理出了一章的知识结构。如在上复习课时,许多学生以枝状式、列表式、主线式等整理出了本章的知识结构,而有的学生却另辟蹊径用图画式。通过这样的复习,使学生通过自己的归纳、整理,对知识体系的掌握程度特别深刻。最后,在老师指导下,要求学生写出复习心得体会。以往在上完一节复习课时,老师在黑板上归纳几点,学生就在本子上记几点,一到下课,书本一合,这节课就万事大吉了。其实,一堂课下来,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体会。自己的体会才是最重要的,针对自己的体会,及时归纳,其效果远远胜过老师的包办代替。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实录点评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实录及点评 浪之歌 执教人:点评: 第一环节:明确目标 师:上课。今天咱们阅读黎巴嫩诗人纪伯伦的散文诗——《浪之歌》。通过本单元上几篇散文诗的阅读,同学们思考一下,这一课我们用什么形式的阅读才能把它读好? 学生考虑了一下,然后纷纷举手。 生1:根据前几课阅读的体会,我觉得首先要读出作者的思想感情。生2:还要读出重音,读出语气。 生3:默读。 生4:大声地读。 师:刚才同学们谈了自己的阅读方法。老师觉得一篇文章阅读方法的选用一定要符合文本的特点,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量体裁衣”。从同学们刚才说的这些阅读方法中,哪些阅读方法适合这篇文章? 全班学生异口同声地说:读出感情;读出重音;读出语气。 师:对。要读出感情,读出重音,读出语气。老师觉得还有一种阅读方法适合这篇文章,那就是还要读出联想和想象,它有助于加深我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我不妨把它们的顺序调整一下。 教师出示阅读方法: 1、读出重音,读出语气。 2、读出联想和想象。

3、读出感情。 第二环节:个性阅读 (一)自主阅读 师:老师先示范一下。老师读“我同海岸是一对情人”一句。 学生认真听。 师:老师在读这一句的时候,把重音放在“海岸”和“情人”上,因为老师在读的时候仿佛置身海边,把自己当做海浪,向海岸倾诉衷肠,语气是委婉的,感情是深沉的。好,同学们按照我们总结的阅读方法和老师刚才的示范,朗读课文。用圆心实点标出重音,并在课文的边上写出自己的理解,然后小组交流。 学生阅读课文。老师巡视指导。 (二)小组阅读交流评价 好。同学们读得很认真。咱们现在进行小组阅读交流评价。一个同学读,其他人进行点评。点评的依据就是那三个阅读方法。然后全班交流。 学生小组阅读交流。老师巡视参与。 第三环节:展示交流 师:通过刚才的阅读,同学们把课文读通了。现在请大家来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互相学习,互相补充。哪一个同学先来? 生:我最喜欢的句子是第一段的“爱情让我们相亲相近,空气却使我们相离相分。”这个句子前后半句形式相近,后比前多一个“却”字,前面一句是甜蜜蜜的,令人向往的;而后半句却稍显低沉。一个“却”

有关建筑物理热学复习习题

1、在热量的传递过程中,物体温度不同部分相邻分子发生碰撞和自由电子迁移所引起的能量传递称为(C)。a.辐射; b.对流; c.导热; d.传热。 2、绝热材料的导热系数λ为(C)。 a.小于0.45W/(m.K); b.小于0.35W/(m.K); c.小于0.25W/(m.K); d.小于0.15W/(m.K)。 3、把下列材料的导热系数从低到高顺序排列,哪一组是正确的?Ⅰ、钢筋混凝土;Ⅱ、水泥膨胀珍珠岩;Ⅲ、平板玻璃;Ⅳ、重沙浆砌筑粘土砖砌体;Ⅴ、胶合板( B )。 a. Ⅱ、Ⅴ、Ⅰ、Ⅳ、Ⅲ; b. Ⅴ、Ⅱ、Ⅲ、Ⅳ、Ⅰ; c. Ⅰ、Ⅳ、Ⅲ、Ⅱ、Ⅴ; d. Ⅴ、Ⅱ、Ⅳ、Ⅲ、Ⅰ。 4、下列陈述哪些是不正确的?( B ) a.铝箔的反射率大、黑度小; b.玻璃是透明体; c.浅色物体的吸收率不一定小于深颜色物体的吸收率; d.光滑平整物体的反射率大于粗糙凹凸物体的反射率。 5、白色物体表面与黑色物体表面对于长波热辐射的吸收能力。( D ) a.白色物体表面比黑色物体表面弱; c.相差极大; b.白色物体表面比黑色物体表面强; d.相差极小。 6、在稳定传热状态下当材料厚度为1m两表面的温差为1℃时,在一小时内通过1m2截面积的导热量,称为( D )。 a.热流密度b.热流强度c.传热量;d.导热系数 7、当空气中实际含湿量不变,即实际水蒸气分压力p不变,下列叙述错误的是(BD ) a.空气温度降低时,相对湿度将逐渐增高; b.空气温度降低时,相对湿度将逐渐降低; c.空气温度升高时,相对湿度将降低; d.空气温度降低时,相对湿度不变。 8、人感觉最适宜的相对湿度应为:( C ) a. 30~70 % ; c. 50~60% ; b. 40~70% ; d. 40~50% 。 10.空气的绝对湿度 B 反映空气的潮湿程度。(a.能;b.不能) 11.下列各量的单位是:对流换热系数αB ;热阻R A 。(a.m2K/W;b.W/m2K)12.人体正常热平衡是指对流换热约25%-30;辐射换热约占45%-50%,蒸发散热约占25%-30% 。

初中物理压强复习教案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学案(09) 课题:固体压强、液体压强、大气压强 一、固体的压力和压强: (一)压力: ⑴定义: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⑵压力并不都是由重力引起的,通常把物体放在桌面上时,如果物体不受其他力,则压力 F = 物体的重力G ⑶固体可以大小方向不变地传递压力。 ⑷重为G 的物体在承面上静止不动。指出下列各种情况下所受压力的大小。 ⑸重力与压力的区别:(二)、研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因素_____、________ (三)、压强: ⑴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⑵ 物理意义: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⑶公式 p=F/ S 其中各量的单位分别是:p :帕斯卡(Pa );F :牛顿(N )S : 米2(m 2 )。A 、使用该公式计算压强时,关键是找出压力 F (一般F=G=mg )和受力面积S (受力面积要注意两物体的接触部分)。F F F F F

B、特例:对于放在桌子上的直柱体(如:圆柱体、正方体、长放体等)对 桌面的压强p=ρgh ⑷压强单位Pa的认识:一张报纸平放时对桌子的压力约0.5Pa 。成人站立 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1.5×104Pa 。它表示:人站立时,其脚下每平方米面积上,受到脚的压力为:1.5×104N (四)、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五)、一容器盛有液体放在水平桌面上,求压力压强问题: 处理时:把盛放液体的容器看成一个整体,先确定压力(水平面受的压力F=G 容+G液),后确定压强(一般常用公式 p= F/S )。 例1:三个质量均为2千克的物体,如图放置,处于平衡状态,试分析它们对接 触面的压力和重力的关系?(实物投影,请同学们作出物体对接触面的压力) 例2、海淀区图1中,采用减小受力面积的方法增大压强的事列是()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案例分析

新课改下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反思 新课改下的语文课堂教学中,老师们都能有意识地渗透二期课改的先进教学理念:多媒体技术得到广泛有效地运用;课堂教学环节中注重学生的小组讨论交流,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学习方式;同时还将拓展设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举一反三;教师在整个教学中对学生的课堂反馈进行及时有效的评价,使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但有些课堂,虽然授课教师也有先进的教育理念,也试图在课堂中进行教学改革,但还留有一定的遗憾,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其原因。 一、多媒体的运用:幻灯片上的内容等同于板书? 多媒体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有机结合,为语文教学改革增添了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由于其视听结合、眼耳并用等特点,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多媒体技术的出现为我们教学手段的改进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多媒体技术与语文学科教学的整合,优化了教学效果。 多媒体技术引入课堂教学,无疑给教学注入了新的生机。如学习《苏州园林》一课时,教师展示音像资料,学生们可以边欣赏园林实景,边聆听课文范读,耳闻目睹,美妙自得。在此基础上,老师接下来讲解课文,学生当然会听得津津有味,可以说是如鱼得水,轻松自如。聪明的教师与学生共同制作一个课件,鼓励学生们进一步结合课文制作解说词,配合课件以小导游的身份介绍苏州园林。学生站在大屏幕前介绍,颇有新鲜感、成就感。教《变色龙》时,如果将描写奥楚蔑洛夫的神态的文字变为一张张图

片,将描写他的一系列动作的文字制作成一个个动画,学生就能在图片和动画的观察中更深刻地理解“变色龙”多变的性格。《活板》是一篇说明文,课文对活板的制作过程进行了一步步详尽的解释、说明。但学生没有见过,因此对课文内容缺乏感性认识,对此,在教学中就运用了多媒体手段。在多媒体教室播放了该课的多媒体影音资料。课文中原本生涩的科学术语变成了具体、形象的多媒体信息,极大的提高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力。由于条件的限制,学生对大多数内容缺乏必要的感性认识,影响了对教学内容的深入理解。若利用多媒体手段,则可突破时间上和空间上的限制,将事物情景真实、生动的展示给学生,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提高他们的理解能力。在讲解《安塞腰鼓》等课文的时候,可以通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与课文有关的内容,可以让学生通过视频亲身感受一下安塞腰鼓的气势磅礴,而且还大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回想当时上课的情景还是历历在目。 教师在教学中成功地运用多媒体,确实拓展了教学空间,提高了教学效率;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改变了过去教师一味仅靠书本、教鞭、粉笔传道授业的套路,无疑给学生提供了全方位、多渠道、最直接的听觉、视觉感受,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我们也看到了许多老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喜欢不加选择地使用多媒体,以为这才是现代教育,这才是课程改革。有些人上语文课,往往把有关作家简介、写作背景等文字资料制成幻灯片,放映到屏幕上,一般说来,这些资料文字比较多,密密麻麻,坐在后面的学生往往看不清楚。因此,还不如老师讲,学生听,这样还能培养学生的听力;并且学生还能边听边作笔记。只有那些有关作家生平、写作背景的图

四川省蓉城名校联盟高2021届高2018级高三10月第一次联考文科数学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蓉城名校联盟2018级高三第一次联考 文科数学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5 CBCAD 6~10 DBDAC 11~12 DA 解析 1.答案C,由5301582 >+-x x x x 或,则[]3,5R B =,则[]()3,4R A B = 2.答案B,解析:由()()()()2 2121211111i i z i i i i i ++= ===+--+-,则2z = 3.答案C,:p ? 0000, sin tan 2x x x π?? ?∈ ?? ? , 4.答案A,由8640x y ==, ,则80020=?+-=a a x y ,则当11=x 时,580=∧ y 5.答案D,由873=+a a ,则()()362 92973919=+=+= a a a a S 6.答案D,由212tan -=?? ? ?? +πα,则2tan =α,由5tan 11tan 2sin cos cos sin 2-=-+=-+αααααα 7.答案B,由图像可知4 π ==正方形圆S S P 8.答案D,由()x f 是R 上的减函数,则()31011083314m m m m m m -,,由()()1log log 210log log (21)0log log 210a b a a a a x x x x x x +->?+->?-->,则()log log 21a a x x >-, 由()1,0∈a ,则()+∞∈??? ? ??>->-<,101201 2x x x x x 10.答案C,由B A 2sin 2sin =且AC BC ≠,则2 222π π π= ?= +?=+C B A B A ,则BC AC ⊥,由 ()2822222 2=?=++==R PA BC AC R l ,则ππ3 28343= =R V 球 11.答案D,由()1sin 0f x x '=-,则()x f y =在R x ∈上单调递增,由10.320.32log 0.2-->>,则a b c << 12.答案A,由()()11f x f x +=-,则()y f x =关于直线1x =对称,由题 ()y f x =与()y g x =的图像只有两个交点,设()ln ,0,1y x x =∈图像上 的切点()00,ln x x ,1 y x '= ,则01k x =切,()0001:ln l y x x x x -=-切,把 ()0,2-代入可得01 x e = ,则0 1k e x ==切,如图所示: 结合图像可知,要有两个交点,则0m 或m e =. 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建筑物理复习资料

建筑物理热工学部分复习资料 1. 太阳辐射是主要短波辐射,分布在紫外线、可见光和红外线区域,约占97.8%。太阳辐射在不同的波长下的单色辐射本领各不相同。 2. 对于长波热辐射,白色与黑色物体表面的吸收能力相差极小(室内),反射率、吸收率基本相同。对于长波辐射,材料性能起主导作用。 3. 对于短波辐射,颜色起主导作用。白色与黑色物体表面的吸收能力相差极大(阳光下), 4. 易于透过短波而不易透过长波是玻璃建筑产生温室效应的原因。 5. 红砖墙面对太阳辐射吸收系数大于水泥墙面、灰色水刷石墙面、白色大理石墙面。 6. 在室内热环境的评价中,根据丹麦学者房格尔的观点,影响人体热舒适的物理量有6个,人体的热感觉分为7个等级。在冬、夏季室内气温都是25℃的房间里,对同一个人夏季只需一短袖衫,而冬季要穿毛衣才感到舒服,这是因为墙壁的热辐射不同。 7. 房屋的朝向、间距、环境绿化对室内气候有影响;围护结构材料的热物理性质及构造方法,对室内气候的影响较大;民用建筑的室内气候主要决定于室外热湿作用;建筑物内设置了空调、供暖等设备是创造舒适室内热环境的充分条件而非充分必要条件。 8. 根据《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要求,夏热冬冷地区的热工设计必须满足夏季防热并适当兼顾冬季保温。 9.导热系数是指在稳定条件下,1m厚的物体,两侧表面温差为1℃时,在1h内通过1平方米面积所传导的热量。其单位为:W/(m.k)。导热系数λ越大,材料的导热性能越强。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随温度的增大而增大。导热系数以金属最大,非金属和液体次之,气体的导热系数最小。绝热材料的导热系数λ小于0.25W/(m.K)。 10. 当空气中实际含湿量不变,即实际水蒸气分压力p不变,空气温度降低时,相对湿度将逐渐增高;空气温度降低时,相对湿度将逐渐降低;空气温度升高时,相对湿度将降低。 11. 地板的面层材料是地面对人体热舒适感及健康影响最大的部分。冬季当赤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