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析亚里士多德的政治理想

浅析亚里士多德的政治理想

浅析亚里士多德的政治理想
浅析亚里士多德的政治理想

浅析亚里士多德的政治理想

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科目:西方哲学史

专业:思想政治教育

姓名:XXX

学号:XXXXXXXXXX

班级:1102班

完成日期:2013年5月

浅析亚里士多德的政治理想

摘要:

在古希腊历史上,亚里士多德是现实主义的始祖。他在较早的时候就开始研究关于政体的问题,并且将政体分门别类,最终提出了最适合一个城邦的政体。亚里士多德的理想政体是一种混合政体形式,即寡头政体与民主政体的混合。在对待如何构建理想的社会的问题上,亚里士多德也有许多思考,法律、公平正义与教育,都是建立理想的社会所需要几个条件。

关键词:亚里士多德;政体;理想的社会

目录一、亚里士多德的政体

(一)亚里士多德关于政体的概念

1.亚里士多德心中的政体

2.亚里士多德政体概念的局限性

(二)亚里士多德关于政体的分类

1.政体的分类标准

2.选择合适的政体

二、如何构建和谐的政体与理想的社会

(一)公平正义的作用

(二)法律的作用

(三)教育的作用

古希腊著名学者亚里士多德是西方学术史上的重要人物,也是逍遥学派的创始人。他被认为是古代希腊政体理论的集大成者和西方经典政体理论的创始人。亚里士多德的政体思想对后世产生了非常重大的影响。后世的让·布丹○1、约翰·洛克○2、孟德斯鸠和卢梭等著名思想家都深受其政体思想的影响。直至现在,亚里士多德的政体思想依然有着很高的价值,值得我们去研究和学习。

一、政体

(一)亚里士多德关于政体的概念

1.亚里士多德心中的政体

首先,我们应该先了解一下亚里士多德心中政体的概念。在亚里士多德看来,“政体”这个概念是与公民、城邦紧密的联系在一起的。明确的说,政体的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建立在城邦的基础之上。亚里士多德认为:“凡隔离而自外于城邦的人,或是为世俗所鄙弃而无法获得人类社会组合的便利或因高傲自满而鄙弃世俗的组合的人,如果他不是一只野兽,那就是一位神祗。”他的意思也就是说,人类在本质上是一个政治动物,个人不可能脱离城邦而存在。离开了城邦这个集体,人也就不再是人,只能成为非人类。

2.亚里士多德政体概念的局限性

其实我认为,在这一点问题上,亚里士多德的想法过于片面,他的政治学仅限于城邦政治学,并且,在他的心中,“最美的城邦,其疆域大小必然有限度,不宜过小,也不宜过大,应当以足使它的居民能够过闲暇的生活为度。”也就是说,只有那种小国寡民的,有着所谓民主制度的国家才能有政治学,而像我们古代中国有着那种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并且幅员辽阔、地广人稀的大国,就没有什么政治学可言了。

(二)亚里士多德关于政体的分类

1.政体的分类标准

然后,我们再来了解一下亚里士多德关于政体的分类。亚里士多德根据统治者统治的目的及宗旨和掌握城邦最高统治权的人的人数的多寡两项主要标准,把政体分为两类六种。两类是指正宗政体和变态政体。凡照顾到公共利益的各种政体就都是正当或正宗的政体;而那些只照顾统治者们的利益的政体就都是变态的政体。六种是指君主政体、贵族政体、共和政体、僭主政体、寡头政体和平民政体。这一划分标准是指掌握城邦最高统治权的人的人数的多寡来区分的。君主政体和僭主政体的统治者为一人,贵族政体和寡头政体的统治者为少数人,共和政体和平民政体的统治者为多数人。而按照统治者统治的目的及宗旨来区分的话,君主政体、贵族政体、共和政体这三种属于正宗政体,僭主政体、寡头政体和平民政体这三种则属于变态政体。

2.选择合适的政体

因此,究竟该实行哪种政体,究竟应该把城邦的最高管理权寄托于哪些人的身上,就成为了一个困难的选择。例如寄托于君主、僭主、寡头这些少数人来执政,则城邦里面的大部分人不能享受权利;若由平民、富户或穷人这些大部分的群体来执政,则会对其对立的阶级产生不良的影响。然而,就少数高尚的人士或大多数的平民而言,亚里士多德认为最高治权寄托于多数平民更可取。因为,大多数的平民凑在一起的时候,产生的智慧可能超过少数的高尚人士,每个人都贡献自己的力量,可以有良好的结果,错误的发生率也会变小。因此,最终亚里士多德的理想政体是一种混合政体形式,即寡头政体与民主政体的混合。

二、如何构建和谐的政体与理想的社会

通过研究亚里士多德的政治理念,我觉得要建设一个理想的社会,需要几个条件,即法律、公平正义与教育。

(一)公平正义的作用

首先说说公平正义。亚里士多德在其著作《政治学》的第一卷就明确指出:“公正是为政的准绳,因为实施公正可以确定是非曲直,而这就是一个政治共同体秩序的基础。”这是亚里士多德对城邦生活所持有的根本观点和原则立场。在这里,他实际上将公平正义看作是树立良好社会秩序和构建理想城邦的基础。凡社会团体都有自己的目的,城邦国家的目的就是实现正义,这是希腊人普遍的观念。公平正义是建设城邦中所必须的一个构成要素,首先,每个个人都应坚持公平正义。只有存在公平正义,人们才不会自私自利,勾心斗角。一旦没有了公平正义,社会就会混乱。很多看似简单的小事小情,一旦失去公平正义,都必然会引起人与人之间的矛盾,成为社会的不和谐因素。其次,从统治阶层来说,当政者的品德与行为具备公平正义更是不可或缺的。亚里士多德深刻地认识到,由于执政者处于领导地位,其言行有着广泛影响,因此不仅要求城邦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管理制度要依据公平正义的原则制定,当政者更要具有高尚的品德和合乎正义的行为,他曾指出:“执政人员的一切措施必须遵循法度并合乎正义。”因此,公平正义在一定程度上甚至比经济发展还重要。一旦没有了公平正义,就会产生冲突与矛盾;没有了公平正义,社会的道德就会丧失;没有了公平正义,也就无法发展经济,没有了公平正义又何谈民主呢。所以我认为公平正义是社会长治久安的基础,一个政府一旦丧失了正义,便会失去民心。

(二)法律的作用

然后来谈谈法律。由一个最好的法律或者一个最圣贤的人来说,哪一个统治下来比较有利呢?亚里士多德的答案是最好的法律,他认为法治优于人治。为什么呢?理由有很多。第一,无论是一个贤能的人,或是一群人,在进行统治的时候一定会出错。一个贤能的人会犯错误,同时一个再贤能的人凌驾于城邦平民之上也不合乎情理。而一群人在统治的时候则会被一些感情因素所迷惑,人类的本性使我们都难免有感情,这会导致损伤大众的判断力,最终产生不必要的后果。第二,法律可以帮助大众统管理一个城邦。人们的精力都是有限的,而把有限的精力投入到无限的管理工作中来,则是不现实的。有了法律的帮助,就能尽其所能做出最正确的判断。当然,为了拥有完备齐全并且公平正义的法律,则需要贤能的人来制定法律,发展补充法律,并执行判断法律。第三,前面也说过,公平正义对于整个社会的必要性,其实法律与公平正义是同根同源的。法律的存在可以维护、促进公平正义,使之不断发展维持下去。

(三)教育的作用

最后来说说教育。亚里士多德对于教育是十分重视的。他认为,教育史社会的基石,把教育视为奴隶主政权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强调教育的政治意义,要求由国家创办并管理学校教育。亚里士多德认为教育就是要发展灵魂的高级部分——理性部分。在这个基础上亚里士多德谈到顺应灵魂的三种教育:体育,为了身体及生理;德育,为了动物灵魂;智育,为了理性灵魂。他认为体、德、智三者是相互联系着不可分离的。通过这几方面的教育,使人得到和谐的发展。可以说,亚里士多德是最早论证和谐发展教育的思想的。与此同时,亚里士多德还根据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提出按年龄划分教育阶段的主张。他把一个人从出生到21岁期间受教育的年龄按每7年为一自然阶段划分为三个时期:从初生到7岁为第一个时期,以体育训练为主,并且父母应特别重视对幼儿的抚养,使其健康

成长,要经得起适当的锻炼,多进行户外活动。还应对幼儿讲述一些健康有益的故事。;从7岁到14岁,为第二个时期,以德育为主,孩子应到国家办的学校里接受专门的系统的教育,一直到14岁为止。这个时期主要培养孩子的道德情感,应对其实施合谐的教育。;从14岁到21岁,为第三个时期,以理智培养为主。这个阶段的教育以沉思活动为主,因为人的理性灵魂的特点就是思考、理解和判断,这些必须以足够的沉思为基础。人们在闲暇中持续地沉思,可以领悟人生的幸福和真谛。通过亚里士多德对教育的如此重视,也可以看出其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但是,亚里士多德的教育观还是存在一些缺陷。首先,亚里士多德反对女子受教育,认为女子天性劣于男子,其活动范围是家庭。这是极为不好的观点,体现了男尊女卑的封建思想。同时,他的整个教育体系,都体现了奴隶主阶级的利益,其中充满了阶级的偏见和反动思想,这些都要需要批判的。

结束语

亚里士多德的政治理想对于理想城邦的建立有着极其重要的指导作用。他不但明确指明了政体的概念,还提出了关于最合适的政体的概念。与此同时,为了建立和谐理想的城邦,他还提出了法律、公平正义与教育几大关键词,作为建设城邦的基石。他的一系列措施,为理想城邦的构建提供了一种可操作的可能性,而其中的一些措施与想法即使在今天仍然有其意义。

注释:

○1让·布丹(Jean Bodin 1530-1596),是文艺复兴时期法国著名政治思想家,近代西方国家主权理论的创始人。

○2约翰·洛克(John Locke,1632 -1704),英国著名的哲学家,是全面系统地阐述宪政民主基本思想的第一位作家。他的思想深刻地影响了美国的开国元勋及法国启蒙运动中的许多主要哲学家。

参考文献:

[1]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3-49.

[2] 吴恩裕.论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5:28-38.

[3][美]萨拜因.政治学说史[M].盛葵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24-25.

[4]浦兴祖、洪涛.西方政治学说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98-112.

[5]马啸原.西方政治思想史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44-67.

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带给我的思考

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带给我的思考 班级:12国政学号:1224120 姓名:王淞《政治学》是公元前35年亚里士多德根据他和他的学生对希腊158个城邦政府政治制度的调查结果写成的。全书分为八卷,第一卷主要论述人与城邦,包括城邦的起源,目的。第二卷主要论述公民与政体,包括两项城邦的原则及柏拉图“理想国”的批判等。第三卷主要论述公民与政体理论,主要包括公民的本质,城邦的性质及几种不同的政体等。第四卷主要论述政体的种类,包括政体划分的标准,各种政体的种类及它认为最优良的政体——共和政体等;第五卷,主要论述政体的变更与保全,主要包括了引起政体变更的原因,政体变更的方式及对苏格拉底政体变更思想的不足的补充等;第六卷,主要论述平民政体与寡头政体的构建,第七卷主要包括通过教育实现理想城邦;第八卷主要论述城邦青年的培养。感觉核心整体来说就是对政体的一种合理性的思考,什么样的政体是对多数城邦都很优良的,对于其他各种政体来说,哪一种政体适合哪一种人,我们的社会要想稳定都要哪些因素,如何通过教育使得人们都能够管好自己的事等等问题。 《政治学》是立足于希腊城邦的现实来阐发的政治理论。亚里士多德在他的理论之初,首先认为政治是作为一种生活方式而存在。在政治学开篇不久,亚里士多德就明确提出了人类自然是趋向于城邦生活的动物,或者说,人类在本性上正是一个政治动物。因此,作为天生政治动物的人,就是指一个城邦当中拥有政治权利的公民,城邦自然生成的过程,贯穿着人的对作为最高善的幸福的追求的天性,只有在城邦当中,人的许多本质属性才能真正得到展现,城邦是人之为人的前提。这样才有亚里士多德的城邦政治学。正是于此生发出后来政治哲学领域中的诸多命题和假设,并且在丰富和发展理论的同时推动着人类政治活动的不断完善。 读过《政治学》的人都知道,整本书的核心就是一种“中庸适度”的思想。这种中庸表现在他思想的各个方面,因为自己的主流思想是这样,所以在他看问题的时候就会处处反映出来。 在政治方面,他说:“显然,最优良的政治共同体应由中产阶层执掌政权,凡是中产阶层庞大的城邦,就有可能得到良好的治理;中产阶层最强大时可以强

君子_孔子的理想人格

第35卷 第4期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7月Vol.35 No.4Journal of Sout hwest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Edition)J uly,2009 君子———孔子的理想人格 胡继明1,2,黄希庭1 (11西南大学心理学院,重庆市400715;21重庆三峡学院,重庆万州404000) 摘 要:“君子”是孔子理想人格的典范;仁爱的宽广胸怀、中庸的处事准则、重礼的道德规范、智明而圣的自觉意识、义以为上的价值取向、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诚信不欺的为人品行等是其基本特征;其价值目标是内圣外王。 关键词:孔子;理想人格;君子的基本特征;内圣外王 中图分类号:B8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9841(2009)0420007205 孔子是我国春秋时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和心理学家,他的思想主要集中在《论语》一书中。李泽厚先生讲到:“我至今认为,儒学(当然首先是孔子和《论语》一书)在塑造、构造汉民族文化心理结构的历史过程中,大概起了无可替代、首屈一指的严重作用。”[1]1“《论语》这本书所宣讲、所传布、所论证的那些‘道理’、‘规则’、主张、思想,已代代相传,长久地渗透在中国两千年的政教体制、社会习俗、心理习惯和人们的行为、思想、言语、活动中了。”[1]2孔子在《论语》一书中论述的理想人格有君子和圣人。君子是孔子极力倡导和推崇的理想人格的典范,圣人则是孔子想象中的最高人格,是一种超现实的最理想的人格。因此,本文仅对孔子的理想人格“君子”进行探讨。 一、君子———孔子理想人格的典范 理想人格作为一种最为完善的人格模式与人格典范,是指人格结构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人格的各种特征完备结合与有机联系。 “理想人格本是晚周社会文化变迁中的产物,从先秦的时事看,理想人格正与知识分子普遍要求统一天下的愿望相整合。”[2]30孔子在《论语》里关于人格形象描述的词语有圣人、君子、志士仁人、成人、惠人、贤 人、善人、有恒者等,唯有“君子”才是孔子极力倡导、推崇和追求的理想人格的典范,是比较现实的能够实现的理想人格,而“圣人”则是想象中的最高人格,在当时的现实中是不存在的,只是虚悬一格的超现实的最理想的人格。因此,“君子”是他一生追求的理想和目标,即他所培养的“君子”亲社会(有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有生命意义感(体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君子”在《论语》中共出现107次。“‘君子’一词原为对贵族的通称,自孔子始,才赋予其道德含义,成为具有高尚品德和完美人格者的称谓。”[3]张立文认为:“君子是孔子认为现实社会中可以实现的理想人格,圣人是个可得见的终极人格。”[4]孔子认为要成为“君子”,其构成要素包括仁、义、礼、知、信等作为“人”应具有的品质,同时,只有“君子之质”是不够的,还必须有“君子之行”:见利思义、临危不惧、言而有信。“孔子的人格理论是建立在我国古代历史文化基础之上的,是一种理想的人格理论。他的理想人格即所谓‘志士仁人’,学习并向这个方向最高目标奋斗的人就是‘君子’。背离志士仁人这个目标,违背君子的思想和言行规范的人就是‘小人’。‘小人’是孔子唾弃的一种人格类型。”[5]从人格的角度讲,人最理想的行为模式是积极适应社会发展规律的模式,将个体的自我人格融合到社会整体人格之中,不断追求 7 3收稿日期:2009205206 作者简介:胡继明(19632),男,重庆忠县人,西南大学心理学院,在站博士后;重庆三峡学院,教授,主要研究人格心理学以及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 基金项目:教育部2007年度“春晖计划”科研合作项目“孔子教育思想对青少年健全人格发展的影响”(S2007212 63003),项目负责人:胡继明;西南大学博士后研究课题“孔子健全人格的理论解读”,项目负责人:胡继 明。

(完整版)亚里士多德哲学的历史地位、作用和影响

亚里士多德哲学的历史地位、作用和影响 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非常受人关注的哲学家,被誉为“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出身于古希腊北方的斯达奇拉,父亲是马其顿王阿穆塔的宫廷医师。亚里士多德建立了一个百科全书式的思想体系。他第一个以科学的方法阐明了各学科的基本概念,并把混沌一团的科学分门别类。他奠定了经验主义的基本原则,也提出了公理化体系的理想。他的形而上学使他荣膺“哲学家之王”的称号! 一、亚里士多德的哲学理论 亚里士多德是第一位规定了“哲学”,也就是自称为“第一哲学”。在《形而上学》中指出,有一种科学在研究“作为存在的存在”。“作为存在的存在”即是指“一般的普遍的存在,是存在本身。而一切存在的中心点就是‘本体’”。在同书中他还指出,哲学的对象是“可以分离的本体”。这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神学”,神学不但是首要的还是普遍的。 总体来看,他的意思是说哲学所研究的内容是为其他科学作为起点的最终本体,是汇集任何经验科学的全部。亚里士多德把哲学分为理论.实践.创造三部分,是因为各部分目的不同。广义上说,一切学问都离不开知识。然而狭义上说,理论部分目的在认识,以纯粹的知识为对象:实践部分目的

在动作,以人类的行为为对象:创造部分目的在造作,以有用或者美学的作品为对象。实践部分是伦理学与政治学的范围,创造部分是艺术的范围;两个范围却有相同之处,同处在于对象能变,人的行为能变,物方面的作品也能变。他认为人性本有理性部分与非理性部分。理性部分还可以分为两部分:(一)与不变的事物发生关系者,(二)与变的事物发生关系者。外在的世界既有不同的对象,内在的人性便也有不同的部分与之相应;知识之所以可能,只因人性中有与外界对象相应的部分。实践部分有伦理学与政治学,其实伦理学也是政治学的一部分。他的政治学分为论个人行为的和论国家行为的,前者是真正的伦理学,后者是通常所谓的政治学,他还把经济,战术,修辞等认为是政治学的附庸。 二、亚里士多德哲学的历史地位 亚里士多德就是我们所谓的人类导师,他与这个称号无疑是相对称的。诚如他的学派――逍遥学派的名称所表明的那样,他徘徊在古希腊的文化史中,游荡在天.地.人三界的广漠的知识领域中,攥写了百余部大著。亚里士多德在古希腊时期的地位是毋庸置疑非常重要的。最早便起源于早期欧洲文艺领域,即是所谓的“自然学派”、“心理学派”和“历史学派”,这些都以亚里士多德的理论学术作为他们学派的理论来源。他不仅在一方面阐述古希腊文化的最高理论,而且咋另外一方面建立起规范的理论知识。给西方文学方面有

孟子的理想人格:大丈夫.doc

孟子的理想人格:大丈夫 第16卷第3期(2011)甘青离奸孑拒V o1.16No.3(2011) 孟子的理想人格:大丈夫 石芳 (西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甘肃兰州730070) 摘要:孟子提出的理想人格的标准范型——”大丈夫”理想人格理论,具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 不能屈”,”浩然之气”,”舍生取义”等丰富内涵,具有自信自尊,刚正不阿,舍生取义,杀生成仁,至大至刚,充塞 天地等精神特征.”大丈夫”理想人格的养成则要遵循存心寡欲,持志养气,意志磨砺,反求诸己的”居仁由义”之道. 关键词:孟子;人格;”大丈夫” 中图分类号:I20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9020(2011)03—026—04 孟子不仅在中国思想发展史上是一个承上启下的人物, 而且在人的主体意识的发展链条中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他上承孔子思想之统绪,下启宋明理学之端倪,直接从人之 内在心性出发,发掘他所理解的道德主体的价值和实现方 式,一次又一次地张扬着自己的主体意识.作为先秦儒家的 杰出代表,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圣人理想人格思想,提出了

“大丈夫”理想人格理论. 一 ,孟子”大丈夫”理想人格的丰富内涵 孟子发展了孔子的圣人理想人格思想,提出了理想人格 的标准范型——”大丈夫”理想人格理论.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孟子?滕文公上》),认为普通人只要善于发现和扩充自己与生俱来的”善端”,就可以达到圣人的精神境界,尧舜等圣人的理想人格并不是高不可攀的,即”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告子下》),”圣人之于民,亦类也”(《孟子公孙丑上》).只要人们认真去做,都可以成为尧舜一样的圣贤,从而揭开了圣人的神秘面纱,即作为理想人格典范的圣人同样是现实社会中的一员,这就为普通人成就理想人格提供了可能性.但是,尧,舜,禹,商汤,文王的圣人目标仍缺乏具体的标 准,为此孟子提出了更利于践行的”大丈夫”理想人格,将理想人格进一步形象化,具体化,为人们实现理想人格的途径提 供了更具体的操作规范,具有丰富的内涵.这种”大丈夫”的 英雄气概涵养了中国人不卑不亢,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的伟大民族精神. 其一,孟子提出”大丈夫”应有高尚的志节,独立的人格, 决不向权贵低头.他们坚持正义,扞卫真理,崇尚道德,乐行 仁道. 孟子提出:”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

孔子与亚里士多德政治思想的比较11111

孔子与亚里士多德政治思想的比较 在西方,当古希腊文化蓬勃发展的时,在遥远的东方正处于春秋战国时候的中国,也出现了文化的繁荣。思想领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古希腊有带着光环的亚里士多德,中国也有被后世称颂的孔老夫子。下面就主要比较一下孔亚两位大家的政治思想。 一、政治学说的核心问题是国家治理问题 (一)孔子的人治思想 在治国的问题上,孔子主张“人治”,即“圣王之治”。他非常重视统治者个人的表率作用,认为“为政在人”。“人治”是维护“礼治”、提倡“德治”的必然结果。孔子主张的“圣王之治”包括三层意思: (1)天子立法。“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制礼作乐的立法权应归天子掌握,出兵讨伐等军事行动权也应由天子决定,其他人无权涉及。 (2)人存政举。“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论语·中庸》)。其意思是:最好的制度和政策,是西周文王、武王时的制度和政策,这些都记载在典章之中。只要文王、武王这样的贤人存在,那么,他们的政治就能实现;没有这样的贤人,政治就无法实现。 (3)身正令行。孔子认为,政治是一种上行下效的关系,榜样的力量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因此,他特别强调统治者以身作则的重要性“: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论语·颜渊》)“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从这些文字可以看出,孔子心目中的圣王主要包含修身、无为、法天、无私、安民等内容。在孔子眼中,“圣王”的内涵可以简单分为两个方面,即“内圣”(修身)与“外王”(治国),其最高境界是“天人合一”,但“圣王”的基础、根本却是“修身”。 (二)亚里士多德的法治思想 “人治”与“法治”问题上,亚里士多德坚持“法治”。亚里士多德是第一位系统论述法治的思想家。他指出“,法治应包含两重意义:已成立的法律必须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本身又应该本身是制定得良好的法律”。正义是城邦的原则,由正义衍生的礼法,是维持社会秩序的基础。人类如果不讲礼法、违背正义,就会堕落为最恶劣的动物,也就不可能有优良的生活。“国家的存在是为了过美好的生活——它的目标或目的是公民们的福利。由此很容易推断,政府应该为美好的生活立法,所有公民的福祉都应该得到国家行为的保证”。对个人来说,城邦的善是最高而最广的。亚里士多德的善政,首先是一个道德意义上的概念。在这个意义上,善政与正义相联系。“政治学上的善就是‘正义’,正义以公共利益为依归”。在亚里士多德看来“,世上一切学问和技术,其终极目的各有一善;政治学术本来是一切学术中最重要的学术,其终极目的正是为大家所最重视的善德,也就是人间的至善”。整治团体的存在并不由于社会生活,而是为了美善的行为。“而法律的实际意义却应该是促成全邦人民都能进入正义和善德的永久制度”。 二、政治学说的核心理念在于努力追求 (一)孔子的“中庸之道” 孔子的“中庸”观的目的是“三个合一”。“中庸”一词,最早见于《论语》:“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论语·雍也》)。大致意思是指把两个极端统一起来,遵循适度平衡的原则。“中庸”可以说是孔子所持有的一种积极而不激进、执着而不偏执的思维方式,是一种折中

亚里士多德的政治思想

亚里士多德的政治思想 (一)亚里士多德的关于国家起源、本质和目的的观点 亚里士多德是“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是西方最早创立独立的政治学体系的思想家,是古希腊奴隶主中产阶级利益的思想代表。他对城邦国家的产生、本质和目的做了系统地论述。 1 .国家产生的原因。亚里士多德认为国家的产生基于人的本性,因为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人有天然要过道德生活的愿望。 2 .国家产生的过程。亚里士多德认为,国家自然赋予人的本性是过国家生活,但是任何事物的本性都有一个发展过程,只有当它发展到最高阶段时,才充分显露出它的本性,社会也是如此。亚里士多德指出;国家在产生过程中经历了家庭、村落而最终形成了高级完备的社团,它是人的本性的最充分体现。个人只有作为城邦的组成部分,才能满足其自给自足的生活。 3 .城邦的本质。亚里士多德认为城邦是至高广涵的社会团体,它是行业与职能相异的许多分子的集合,是由许多公民各以其不向职业、家庭等参加而组成的有机的整体。 4 .城邦的目的。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的社会生活包括许多内容,城邦的存在不只是为了便于交换,防止互相损害等等。城邦的目的在于实现道德的良善,即以城邦协调各人的功能,导致人类的优良生活。个人和城邦的主要和最终目的都是谋取优良的生活。这是城邦区别于其它社会团体的本质所在。 5 .学说的意义。亚里士多德首次从政治学的意义上讨论了国家的起源、本质和目的等一系列的重要课题,为这门学科的建立提供了基础理论。 (二)亚里士多德的政体理论 1.政体的定义:政体就是城邦的最高政权组织,是城邦一切组织的依据。政体又关涉到全邦人民的生活方式,是公民的生活规范。所以政体是城邦的决定因素,它决定城邦性质。

先秦儒道法墨兵及纵横家的选人用人思想综述

先秦儒道法墨兵及纵横家的选人用人思想综述 摘要:先秦时期出现了儒家、道家、法家、墨家、兵家、以及纵横家等流派的思想,这些思想自成体系,其中对于人才的选拔和使用都有着自己的观点和方法。深入分析各家思想中人才管理的思想,对于今天的人才的选拔、培养和考核仍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先秦思想;人才;选拔;管理; 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代代流传的传统的人才思想都是人类历史的文化瑰宝,经过时代与岁月的积淀,对现代社会的人才发展观具有积极的影响意义。先秦诸子百家虽然在人才观方面没有专门的论述,但是在他们的思想和言论中均有涉及人才观的方面。儒家的唯才是举,道家的自我发展,墨家的任人唯贤、以德为先,法家的用其所长,这些思想不仅在当时有着积极的作用,对现代人才管理也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一、各家的人才思想 1.儒家的人才思想 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孔子、孟子、荀子、曾子等,他们每个人在哲学思维和社会思想方面均略微不同,但是儒家思想该学派共同的宗旨是一致的。 儒家关于培养人才首要标准就是培养有道德的人。有道德的人或者说道德完善的人,是儒家教育人的终极目的。而其有道德的内涵又极为丰富,首先就是忠与孝,仁与义。对社会、集体、家庭忠诚,对父母亲人孝顺是做人的基本要求和追求目标;仁义二字是分别取自:“仁以待人”、“礼义廉耻”。其次就是中庸之德。儒家儒家培养讲究中庸之人。所谓中庸,即不偏激不极端,凡事讲究不过、不及,即不走极端化。遇到任何事情,不偏执地处理问题,利用温和的思维和方法进行思考和行动,偏执、傲慢、愤怒等都是中庸所不能容忍的处理方式。 在有道德的基础上儒家思想对于人才还有以下标准:首先就是要有“重义轻利”的价值观,要成为一个有气节的人。其次还要具有“博学于文”的知识素养,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在学习中要有着学习的方向,学习的兴趣以及独到的见解。最后还要具有“躬行君子”的动手实践能力和“温故而知新”的创新能力。 关于人才的选拔和任用的具体措施,儒家也有其一定的方法。(1)举荐人才,主张打破人才选拔中的门第、年龄、辈分的限制来选拔人才,对年轻有才华的人可以破格录用。(2)选拔过程中需要“听其言而观其行”,通过个人的言谈和行动是否一致来考察人才是否合格。(3)检验人才需要“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从人的行为结果、行为过程、香味的动机乃至个人的醒悟、爱好等全方位考察人才。(4)评价人才的过程中重视舆论的作用,人的品行、才能往往通过舆论有所体现,需要注意听取群众的意见。(5)在使用人才的过程中要“举直错诸往”,把优秀的人才放在适合他的岗位上,充分发挥人才对社会的积极作用。 儒家思想中形成了一整套选拔、使用人才的方法。虽然由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其主张还未能完全跳出宗法制下是世卿世禄用人制度的框架,但他提出的一系列的唯才是举、观言察行、知人善用、量才而用和反对求全责备等等的思想主张无疑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读书笔记——亚里士多德《政治学》

读书笔记——亚里士多德《政治学》 有一部在古希腊思想家最重要的政治学论著——《政治学》。读《政治学》,便不得不介绍其作者——亚里士多德。首先,我简单叙述下亚里士多德生平。亚里士多德(前384—前322年),古希腊斯吉塔拉人,是世界古代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之一,是柏拉图的学生,亚历山大的老师。马克思曾称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哲学家中最博学的人物,恩格斯称他是古代的黑格尔。亚里士多德一生勤奋治学,从事的学术研究涉及到逻辑学、修辞学、物理学、生物学、教育学、心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美学等,写下了大量的著作,他的著作是古代的百科全书,据说有四百到一千部,主要有《工具论》、《形而上学》、《物理学》、《伦理学》、《政治学》、《诗学》等。其对后世的影响力可见一斑。 有人说:如果说柏拉图的理想国为人类国家的政治体制开启了一扇窗的话,那么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为国家政治体制撑起了一片天。在西方历史上,亚里士多德对后世欧洲的影响仅次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既师承柏拉图,又有独创性的发展。那么在这里我与大家简单分享下我读著作《政治学》的总结和感想。《政治学》被公认为西方传统政治学的开创之作。它所建立的体系和一系列政治观点,对西方政治思想的发展产生过深远影响。全书在对 100多个城邦政制分析比较的基础上,从人是天然的政治动物这一前提出发,系统论述了什么是对公民最好的国家。全书共 8卷103章,按内容可分4部分。①第1、3卷,探讨城邦、政体等基本理论。认为城邦是至高而广涵的一种社会团体,追求最高最广的善业。人类是天生的政治动物,经家庭、村坊而组成城邦。政体按其宗旨及最高统治权执行者的人数,分为正宗与变态两大类。前者为君主、贵族、共和 3种,后者为僭主、寡头、平民3种。②第2卷,批驳取消私有财产和家庭的主张,评析当时的各种政制。③第 4、5、6卷, 论述现实中的平民、寡头、共和等政体的具体形态、变革原因及其防范措施,提出以中产阶级为主体的共和政体是最稳定的政体。④第7、8卷,论述理想城邦中的道德、人口、疆域、民族性和教育等问题。《政治学》主要强调了教育与政治的关系,提出和谐发展教育观和教育年龄分期。 在书中,他和他的老师柏拉图一样,把教育视为奴隶主政权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强调教育的政治意义,要求由国家创办并管理学校教育。他还把心理学引进教育学的讨论中。他首次提出的教育须依靠并适应自然、发展儿童天性中的潜在能力的思想,开启了后代资产阶级"遵循自然"教育思想之先河。他最早依据儿童发展顺序作了划分教育年龄阶段的尝试,并从理论上论证了和谐发展教育的可能性与必要性。在西方教育史上,亚里士多德首次提出并论证了教育要适应儿童自然天性发展的思想,并以之确定了教育的年龄分期,对各年龄阶段教育的要求、组织、内容和方法等具体措施提出具体意见,要求成人应根据儿童年龄特征对其进行教育。他认为人不同于其他动物,身心具有作人的某种特性。因而只有遵循这种特性,教育才能卓有成效。他把一个人从出生到21岁期间受教育的年龄按每7年为一自然阶段划分为三个时期:从初生到7岁为第一个时期;从7岁到14岁(青春期)为第二个时期;从14岁到21岁为第三个时期。他把课程分为有用和文雅两类的"文雅教育"思想支配欧美中等和高等教育达两千年之久。亚里士多德及他的《政治学》,既影响了阿拉伯的文化教育,促进了中世纪欧洲学校教育的发展,又对文艺复兴以来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产生及发展,起了相当大的启示作用。他对幼儿教育的专门论述及在道德教育中注重躬行实践的思想对今天的教育实践仍有借鉴作用。须指出的是,他的整个教育体系,体现了奴隶主阶级的利益,其中充满了阶级的偏见和反动思想,这些都要需要批判的。 这也正是说明了在该书中也存在许多不足取之处。不过这大部分体现在他对政治体制方面的论述。亚里士多德在书中提出了“人从本性上说是政治的动物”的命题,阐述了城邦的起源、性质、目的、任务和活动原则,提出了关于公共权力、政体、法治等方面的理论。亚里士多

论《战国策》的纵横家

1 绪论 战国是中国历史上思想最活跃的一个时代,而纵横家则是这个时代最活跃的一群人物。先秦名作《战国策》“三十三篇,分别叙述了战国时代二百四十五年间的事,上承春秋,下至秦并六国。”[1]所记述的主要是这些纵横家为其所辅之国倡导的政治主张和开展的外交策略,是最富有战国时代特征的文章,具有极大的研究价值。纵横家多为策辩之士,可称为中国历史中最早也最特殊的外交政治家。他们以不烂之舌游说谋划,以纵横之策救危解难,在世界史上独一无二的历史阶段上创造了无法超越的智慧。 刘歆《七略·诸子略》第一次将纵横家与儒道法墨等家相提并论;《汉书·艺文志》列为九流之一;《韩非子·五蠹》说:“纵者,合众弱以攻一强也;横者,事一强以攻众弱也。”虽然事实上,纵横家在当时社会所取得的政治军事外交上的作用不可小觑,甚至是举足轻重,曾“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但由于他们朝秦暮楚、士无定主、反复无常,没有像其他诸子那样拥有自己成熟而稳定的思想系统,师承关系也不像儒道墨法那样准确清晰,所以后世人们对纵横家的观念并不普及。纵横家的开山鼻祖是鬼谷子,曾授苏、张、孙、庞四大弟子,皆战国时代的风云人物,如苏秦、张仪,孙膑、庞涓、乐毅、范雎、邹忌等,都是《战国策》中描写记载的纵横家。本文欲从《战国策》中的纵横家入手,结合战国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大背景,研究他们出现的原因,分析《战国策》对纵横家的人物塑造方法以及代表纵横家的个人色彩,从文学角度揭示纵横家独特贡献。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2 纵横家的隆重登场 纵横家作为特殊群体以谋略直接影响列国外交乃至政治为名,但是事实上他们的地位却难以与其他各家相比,他们的出现和发展也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只有清楚纵横家登上历史舞台的过程,我们才能更加了解《战国策》中的纵横家。吕晓富在《纵横家起源探析》谈及纵横家的产生时认为:“除了刘歆提出的‘出于行人之官’外,还与游说和养士之风的兴盛以及私人讲学授徒风气的形成有关。”[2]本段试图从纵横家的历史渊源、当时的社会背景和统治者与纵横家之间

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读书报告

读书报告 -----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 前言 从古至今,政治问题纷繁复杂,充满斗争与神秘。亚里士多德,作为古希腊文化的集大成者,哲学家,思想家,其著作对西欧乃至世界产生了深刻影响。在政治学领域,亚里士多德早在几千年前,通过对雅典社会现象的观察和思考,对当时出现的政治问题有所关注,有所研究。今天,通过阅读前人的著作,了解和学习几千年前这位大思想家对政治问题的论述和解决方案,从而有利于我们揭开政治表象背后的面纱,深刻的认识当今政治问题。 关键词:贫富差距,阶级,法治,政治体制,国家 作者简介 亚里士多德,古代先哲,古希腊人,世界上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科学家,教育家,是古希腊哲学的集大成者。他是柏拉图的学生,亚历山大的老师。他的著作,构建了西方哲学体系,涉及了社会生活的每一个领域。亚里士多德生值,公元前四世纪,生于斯达奇拉城,少年时受柏拉图影响巨大,也深受父亲的影响,产生了一定的自然观,当时希腊奴隶制社会正处于危机时期。自伯罗尼撒战后,雅典社会各阶级如商人和手工业者,都受到战争的冲击,农民受到巨大损害。由于当时,大量的土地集中到大奴隶主手中,大量农民做了自由贫民。雅典的社会矛盾和阶级斗争日益尖锐。在政治上,雅典奴隶主国家动荡不安,自由贫民和富有奴隶主的斗争和矛盾,严重阻碍了雅典社会的发展。而作为目击者的亚里士多德,开始认真的观察社会现象,认真思考人们的行为,提出了一系列解决当时社会问题的主张,通过设学,著作,宣扬自己的主张,想要挽救江河日下的雅典社会,维护城邦的稳定。 论述的主要内容 亚里士多德通过长期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对当时的社会进行深入的剖析。在第一卷主要论家庭和城邦,在第一章到第二章,是关于人类团体的绪论,提到家庭,村坊的依次发展为城邦;在第三至十三章,论述家庭及其组成,家庭的组成于主奴,夫妇,父子三伦,家务的管理在于治产,还提到了主奴关系的发展。在第二卷,论理想的城邦和优良的城邦,其中谈到老师柏拉图的政治理想,柏拉图主张废弃家庭和私产,是一切财产包括妻子都归公。亚里士多德对老师的政治思想持否定的态度,并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在第二卷的九至十二章,论崇尚武力的斯巴达政体,论克里特式政体,论梭罗改革。在第三卷中,论公民和政体理论,

三十年来战国纵横家研究综述

2004年7月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ul.,2004第27卷 第4期 Journal of Shanxi University(Philosophy&Social Science) Vol.27 No.4 历史学研究 三十年来战国纵横家研究综述 刘雯芳 (中国大地出版社,北京100083) 摘 要:纵横家是中国古代一个活跃的政治和文化群体,战国纵横家活跃尤其频繁,并对中国古代政治产生了重要影响。自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帛书 战国纵横家书 出土后,对战国纵横家行为和思想的研究上了一个新台阶。文章对三十年来学界对战国纵横家的研究论文成果作了爬梳整理。 关键词:战国纵横家;综述 中图分类号:K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935(2004)04-0054-05 1973年,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了一批帛书, 战国纵横家书 是其中的一种。该书共二十七章,其中有十一章内容与 战国策 和 史记 大体相同,十六章是佚书。 战国纵横家书 的出土,不仅可以用来正误补阙,而且对战国史研究,尤其是对苏秦和战国纵横家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以此为契机,三十年来,关于战国纵横家的论文和专著层出迭现,一改以往与儒、道、法等流派的研究相形见绌的局面。今年适逢 战国纵横家书 出土三十周年,本文拟对三十年来关于战国纵横家的研究作一爬梳缕析。由于专著讨论的问题广泛繁复,一篇小文难以概全,在此忍痛舍爱。 一 关于 战国纵横家书 战国纵横家书 出土后,对它进行辨伪和整理的工作迫切地摆在研究者面前。唐兰[1]和马雍[2]详细考证了帛书二十七章的真伪和时序,并利用这些资料订正了部分史实,尤其是重新整理了苏秦的生平事迹。其他研究者也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关于帛书二十七章的真伪,唐兰认为,帛书除第二十章是后人拟作外,其余都是真品。马雍则认为,帛书二十七章全是真品。张烈认为 战国纵横家书 只是 战国策 的佚文,不能全信。[3]车新亭就 战国纵横家书 的三个部分进行了比较,认为第一部分(前十四章)是 战国策 的佚文,第二、三部分(后十三章)中涉及苏秦的四章的作者和真伪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4] 关于帛书二十七章尤其是前十四章的时序,目前存在较大的争议。马雍和唐兰对帛书第四章的时序存在不同意见,马雍认为,帛书第四章是前十四章中最重要的一章,也是时间最晚的一章,苏秦在其中详细追述了他与燕昭王共同策划破齐的经过。唐兰则认为苏秦在其中使用了倒插笔,因此帛书第四章不是前十四章中最晚的一章。秦丙坤考证了十五章苏秦的书信或说辞的系年。[5]青城考证了前十四章的顺序。[6] 由于对帛书第四章的时序理解不同,曾鸣(唐兰笔名)[7]和马雍[8]再次表达了各自对帛书第四章的见解。唐兰认为马雍没有分清帛书第四章的段落,也没有辨明苏秦的倒插笔,由此造成时代颠倒,事实混乱,并据此对马雍的观点提出了十点商榷之处。马雍则认为应当把前十四章联系起来考虑,而不应把帛书第四章孤立地提出来;曾鸣在引用帛书原文和解释字句时采取了不科学的态度,即在主观上对苏秦的活动产生了种种预定的想法,不顾帛书本身的文理和逻辑任意加以处理使之符合自己的假定。他还对曾鸣的商榷一一进行了驳难。 战国纵横家书 的整理结果与人们原来所了解的苏秦史事有很大的差异,于是,研究者们重新对苏秦史事进行了梳理。马雍将苏秦史事分为五个阶段。[2](P176-190)唐兰做了一个 苏秦事迹简表 。[1] (P145-153)车新亭还就 战国纵横家书 讨论了苏秦合纵和合纵辞产生的年代等问题。他认为, 战国 收稿日期:2003-10-04 作者简介:刘雯芳(1976-),女,湖南衡阳人,中国大地出版社编辑,博士,主要从事中西古史比较研究。

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

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 1.人是政治的动物 1)群居 2)语言和理性(logos):语言和理性能“揭示正义和不义”,动物中只有人“知善与恶、正义与不义以及诸如此类的事情;而在这些方面的合作关系造就了家庭和城邦”。 3)实现人的优良生活:在城邦中始可获得完全的自给自足。城邦对于人的自然潜能的实现至关重要。 “凡隔离而自外于城邦的人,或是为世俗所鄙弃而无法获得人类社会组合的便利,或因高傲自满而鄙弃世俗的人,他如果不是一只野兽,就是一位神灵。” “人类由于志趋善良而有所成就,成为最优良的动物;如果不讲礼法,违背正义,他就堕落成为最恶劣的动物。” 2.城邦的自然性与人为性 1)自然性:家庭-村落-城邦 2)人为性:城邦并非单纯是生长成的,而且还是通过特定的人们的活动而创立的,尤其是通过法律,借助必要的强制和武力。因为如果没有这些,人就会因其天性中存在的与城邦及其目标相抵触的方面而堕落。 3.政体 1)六种政体:君主制-僭主制;贵族制-寡头制;公民共和制-平民制 平民政体是自由人当权的政体,寡头政体是富人当权的政体。“公民政体简单说来是寡头政体与平民政体的一种混合。通常人们把倾向于平民政体的这种混合政体称为共和政体,把倾向于寡头政体的混合政体称为贵族政体。”(《政体学》,1293B33-37) 2)政体区分的标准:按统治者(参与公职的人)的人数——量的标准; 按德性标准或是否合乎公共利益——质的标准 贵族政体的准则是德性,寡头政体的准则是财富,平民政体的准则是自由。(1294A11)3)政体与公民:政体的性质由统治者的性质所决定;政体塑造公民品性(形式-质料);政体的改变导致城邦的改变(城邦的同一性取决于政体的同一性)。 “政体是有关公职的城邦制度,特别是有关对所有事务都有权威的公职的制度。因为在城邦中拥有权威者不论何处都是统治集团,而统治集团就是政体。”(《政治学》,1278b7-10)“决定城邦的同异的,主要地应当是政体(regime)的同异……,凡政体相承而没有变动的,我们就可以说这是同一城邦,凡政体业已更易,我们就说这是另一城邦。”(《政治学》,1176b11-14) 4.最佳政体 1)王制:理论中最佳的政体是王制,它由最优秀、最卓异,像神一般的人来统治。但这样的人非常罕见,而且即使存在,他死后也难以为继。 2)中产阶级占优势的城邦(合乎中道的政体)。 3)混合政体(共和政体):贵族(或寡头)与平民的结合。 后两种政体都是具有现实可行性的较优政体。因为中产阶级处于中间位置,受过一定的教育,易于听从理性,免于极端;同时,中产阶级也能团结富人和穷人,制定政策时会同时考虑两者的利益,避免城邦党派纷争,故最值得遵循。而共和政体的统治中也同样混合了富人和穷人,从效果上来说,接近于中产者的统治。 “在一切城邦中都有三个部分或阶层,一部分是极富阶层,一部分是极穷阶层,还有

浅析孔子君子人格的标准及其塑造

浅析孔子君子人格的标准及其塑造 ——以《论语》为文本 蔡振磊厦门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硕士 [摘要] 两千多年来,孔子的君子人格对中华文化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君子, 成为了人们心目中的道德典范、理想人格,成为了志士仁人追求的人生目标。君子的标准是什么,如何才能成为君子,一直为人们所希望了解。以《论语》为文本,在对书中关于君子内容地整理、分析的基础上,对孔子的君子人格进行一番阐述和解读。 [关键词] 孔子君子标准塑造 一提到“君子”,对中国文化略有了解的人,都会在脑海当中浮现出一个品格高尚,以天下为己任,具有远大抱负和理想,言谈举止温文尔雅的人物形象。而这一人物形象的来源同诞生于春秋时代的,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孔子将君子作为一种理想的人格范式首先提了出来,并大力倡导君子之风。[1]孔子的君子人格,经过后世儒家学者地传承和完善,成为了中华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两千多年来,做一名真正的君子,成为了每一个志士仁人追求的人生目标。时至今日,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君子人格,仍然对我们的日常生活和人格修养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论语》作为研究孔子思想的宝贵文献。从《论语》入手,通过对书中关于君子内容地整理和分析,进而真正理解、把握孔子的君子人格。 一、君子释义 “君子”一词并非孔子首创,在孔子之前的典籍中便已出现。例如《尚书》中出现8次,《诗经》中出现186次,《周易》中出现20次。①在这些典籍中,虽然“君子”的含义并不固定,但从总体上看,“君子”一词主要是指具有一定身份地位的人,特别是与庶人百姓相对的贵族在位者。如“呜呼!我西土君子。” [2] (《尚书·周书·泰誓下》)“彼君子兮,不素食兮。”[3](《诗·魏风·伐檀》)“君子豹变。” [4] (《周易·革·上六》)到了孔子那里,他赋予了“君子”更多道德品质的内涵,使“君子”一词更多地被用来指代一个人品格的高尚。例如“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5](《论语·颜渊》) 在《论语》当中“君子”一词共出现了107次,遍布全书的20个章节。②从这些关于君子的论述中,可以大体得出在孔子心目中君子的含义。首先,君子与小人相对,具有很高的道德修养。这里的小人,是指道德修养较低的人。通过与其的对比,来反衬出君子的高尚。如“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5](《里仁》)“君 ①此处数据根据以上三本书的电子版并结合纸质版本对照统计得出,其中《诗经》中“君子”的出现次数包括标题在内,《周易》一书特指不包括《易传》。 ②此处参照杨伯峻的《论语译注》中的数据,并经过验证得出。

试比较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政治思想的异同

试比较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政治思想的异同 提起古希腊文明,人们无疑会想起这两位在诸多领域中取得影响后世的成就的学者: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柏拉图是苏格拉底的学生,是唯心主义哲学最伟大的代表。亚里士多德是柏拉图的学生,在哲学、教育学、物理学、天文学、生物学,气象学、政治学、诗学等方面建树颇丰,诗希腊古典文化的集大成者 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是师徒,在学术见解上自然会有相通之处,亚 里士多德继承和发展了其师的思想,但他同时也说过这样一句名言:“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足见他与柏拉图还是存在许多分歧的。 首先,关于城邦的思想。无论是柏拉图还是亚里士多德,都对自由城邦的政治研究倾注了极大的热情,在古希腊时代,城邦制度可称是最先进、最理想的政治建构,在希腊文中,城邦一词为polis,不同于今天英文中的city或country,这样一个特殊的政治形态,是柏与亚政治思想的实践对象,而且他们的政治思想也只适用于城邦,随着亚历山大帝国的确立,城邦的衰落也使这一系列政治思想失去了适用价值(当然,从西方近代以来,这种对政治构建的最初观念对今天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阐述了正义城邦的思想,城邦分为统治者、军人和财富生产者三个阶层,正义的城邦是三个城邦发挥各司其职、相互和谐的统一体,前两者是国家的治理者,第三阶层则是财富的创造者,这也引申出专业化的原则,在正义城邦中,人人需各司其职,统治者和军人也需经过严格的专业训练,而且他们适合于他们的这一地位所要求的条件。正义城邦的统治者,在《理想国》中,便是柏拉图著名的“哲学王”哲学家执政是柏拉图挽救城邦危机的根本措施, 是正义国家实现的关键,也是他的政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哲学家执政的根据:(1) 人的品德是政治的基础,保持公民完善的品德, 矫正人们品德的堕落,有赖于具有完善品德的哲学家。(2) 知识是美德的基础。它是对“理念”的认识与回忆,而非源于物质世界。只有哲学家才能掌握这种知识,回忆这种知识。(3) 治国需要知识、美德和权力的结合。(4) 哲学家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教育、训练过程。柏拉图的哲学家执政思想,其实质是要恢复奴隶主贵族政体,以挽救城邦的危机。亚里士多德的城邦观念于柏拉图有明显的不同,他提出“人是政治的动物”,并作了一个生动的比喻,个人于城邦的关系,好比一只手,只有当它与活着的身体结合在一起时才能实现它的目的(如拿取物品)一样,个人没有独立的意志,必须成为城邦的一部分,通过城邦发挥个人价值,在柏拉图的《理想国》中,个人同样没有独立性,他们的生活和行为完全是为城邦的存在而服务的,这一点上二人的观点很相似。

纵横家的外交策略及其现代意义探究

纵横家的外交策略及其现代意义探究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的社会大变革时期。此时期,诸子百家,著书立说,各成体系,真可谓万紫千红,五彩缤纷。然亦有无成书留于后世,而对当时社会有重大影响并为现代人所熟知的“大家”,如“纵横家”。 纵横家是先秦引人注目的智慧群体,他们有的具有文韬武略,有的具有远见卓识,有的神机妙算,有的巧舌加簧。虽然,对于纵横家来说,或许由于连年征战,无暇写作,或许写了著作而未流传至今,但其辩证的“外交思想”时至今日仍不乏其积极意义。笔者认为纵横家的外交策略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有的放矢 苏秦曾以“连横之策说秦惠文王,时秦方诛商鞅,疾各国游土,弗用。乃大困而归,至家,妻不下织,嫂不为炊.父母兄弟皆窃笑之。”经历了挫折后的苏秦,穷困潦倒,没有任何人帮助他,别人奚落他说:“我们都是安份种地,做买卖,辛苦努力以求得温饱,以十分之二的利润来维持一家的生活,而你却放弃这种最

根本的工作,专做卖弄口舌的事,结果落得这般穷困,真是活该。”苏秦听了这番话,十分惭愧。痛定思痛,最后他认识到:纵然他好心劝说秦惠文王,而秦惠文王却没有看着他,器重他,怎么能听进他的好言相劝呢?看来,应该有的放矢,才能取得成功。苏秦吸取了以前的教训,后来在说服楚威王以达“合纵”之目的时,就采取了有的放矢的策略。他首先赞扬楚威王威镇四海,名扬天下。他说:“楚,天下之强国也;王,天下之贤王也,西有黔中、巫郡,东有夏州、海阳,南有洞庭、苍梧,北有陉塞、郇阳,地方五千余里,带甲百万,车千乘,骑万匹,粟支十年。此霸王之资也,夫以楚之强与王之贤,天下莫能当也”。楚威王听后非但不理睬,反而要赶他走,在这时候,苏秦显示了一个外交家的韬略和智慧,他说:“夫秦,虎狼之国也,有吞天下之心。秦天下之仇雠也。衡人皆欲割诸候之地以事秦,此所谓养仇而奉雠者也。夫为人臣,割其主之地以外交强虎狼之秦,以侵天下,卒有秦患,不顾其祸。夫外挟强秦之威以内劫其,以求割地,大逆不忠,无过此者。故从亲则诸候割地以事楚,衡则楚割地以事秦,此两策者相去远矣,二者大王何居焉?故敝邑赵王使臣效愚计,奉明约,在大王诏之。” 楚威王猛醒,决断他说:“寡人之国西与秦接境,

论孔子的理想人格及其特点

1998205216 论孔子的理想人格及其特点 魏光峰 摘要 两千多年来,儒家倡导的以“仁”为核心和基石的“君子”人格,是一种大众化的理想人格,它在中华民族思想发展史上始终处于主导地位。在形成这一理想人格的历史进程中,儒家的创始人孔子功不可没,他对“君子”和“仁”的阐释,有着鲜明的东方文化特点,具有开创性的意义。继承孔子关于理想人格的思想,对于今天的道德建设,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孔子 理想人格 君子 仁 东方传统文化 每个时代每个民族都有占社会主流的理想人格。两千多年来,儒家倡导的以“仁”为核心和基石的“君子”人格,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始终处于主导地位,成为人们追求的重要精神偶像。在形成这一理想人格的历史进程中,儒家的创始人孔子关于理想人格的理论,具有开创性的意义。分析孔子关于理想人格的论述,对于我们今天的思想道德建设,无疑具有积极的作用。 一、“君子”是孔子为世人设计的大众化的理想人格 传统儒学的人生理想认为,人的一生应当以提升自我的道德境界和致力于道德实践为全部内涵,走从“修身”开始,到“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之路。他们把成圣成王作为人生的最高追求,提出“圣也者,尽伦者也;王也者,尽制者也。两尽者,足以为天下极矣。故学者以圣王为 师。”(《 荀子?解蔽篇》)然而,作为人伦道德的楷模,事功政治的极致,圣王在常人的心目中,仰之弥高,难以企及,只可顶礼膜拜,心向往之,缺乏实际的感召力和吸引力。于是,在中国的传统人生理论中就出现了另一个世俗化的,易于为大众所接受的理想人格,这就是《论语》中先后出现频率高达107次的“君子”。 作为儒家理想人格的代称,君子是指道德高尚、精神境界不俗的人。这一概念产生于先秦,到汉代其含义便得以确定。在孔子时代,君子的概念已基本明确。具体说来,第一,君子就是有坚定信念的人,他不会因为外界条件的变化而动摇。什么是信念?信念就是“义”,就是“道”,就 是“礼”,“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君子谋道不谋食”。(《 论语?卫灵公》)君子孜孜以求的不是物质利益,而是时刻在为自己的理想信念的实现而生活、而奋斗。第二,孔子等人认为,君子是为了实现自己的信念而不惜付出艰苦努力的强者。他说,“君子义以为质, 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论语?卫灵公》)坚守义是君子的本质特色,按礼的规范去行动,就可以谦虚有分寸地把这种特色表现出来,坚信这一点,就可以成为君子。《大学》《中庸》重视君子内在的精神修养,以德的培养为实现理想的手段,提出“君子必慎其独也,”89殷都学刊 1998年 Edited by Foxit Reader Copyright(C) by Foxit Software Company,2005-2006For Evaluation Only.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