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四年级数学:小数乘法的法则知识点汇总

小学四年级数学:小数乘法的法则知识点汇总

小学四年级数学:小数乘法的法则知识点汇总
小学四年级数学:小数乘法的法则知识点汇总

**知识点**

1. 计算小数乘法,先按照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末位起向左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结果能化简的要化简。

2. 小数乘法估算:先将两个因数四舍五入保留整数,然后再相乘。

3. 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同级运算,从左往右;两级运算,先二后一;有括号的,先里后外。

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同样适用于小数乘法,应用这些运算定律,可以使计算简便。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b+a×c

a×(b—c)=a×b —a×c

4、积的近似数:保留a位小数,就看第a+1位,再用四舍五入的方法取值。

保留整数:表示精确到个位,看十分位上的数;保留一位小数:表示精确到十分位,看百分位上的数;保留两位小数:表示精确到百分位,看千分位上的数;;;

(2)按实际需要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积的近似值。

**练习题**

1、13.65扩大()倍是1365;6.8缩小()倍是0.068

2、把7.956保留一位小数是(),保留两位小数是()。

3、把7.1687保留整数约是(),精确到千分位约是()。

4、4.09×0.05的积有()小数,5.2×4.76的积有()位小数。

5、根据13×28=364,很快地写出下面各式的积。

1.3×

2.8=()

0.13×0.28=()

13×2.8=()

**参考答案;;

1、13.65扩大(100 )倍是1365;6.8缩小(100)倍是0.068

2、把7.956保留一位小数是( 8.0),保留两位小数是(7.96 )。

3、把7.1687保留整数约是(7),精确到千分位约是(7.169 )。

4、4.09×0.05的积有( 4位)小数,5.2×4.76的积有(3 )位小数。

5、根据13×28=364,很快地写出下面各式的积;;;

1.3×

2.8=(

3.64 )

0.13×0.28=(0.0364 )13×2.8=(36.4)

【数学】小学四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小学四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 四年级上册 知识点概括总结 1.大数的认识: (1)亿以内的数的认识: 十万:10个一万; 一百万:10个十万; 一千万:10个一百万; 一亿:10个一千万; 2.数级:数级是为便于人们记读阿拉伯数的一种识读方法,在位值制(数位顺序)的基础上,以三位或四位分级的原则,把数读,写出来。通常在阿拉伯数的书写上,以小数点或者空格作为各个数级的标识,从右向左把数分开。 3.数级分类 (1)四位分级法 即以四位数为一个数级的分级方法。我国读数的习惯,就是按这种方法读的。如:万(数字后面4个0)、亿(数字后面8个0)、兆(数字后面12个0,这是中法计数)……。这些级分别叫做个级,万级,亿级……。 (2)三位分级法 即以三位数为一个数级的分级方法。这西方的分级方法,这种分级方法也是国际通行的分级方法。如:千,数字后面3个0、百万,数字后面6个0、十亿,数字后面9个0……。 4.数位:数位是指写数时,把数字并列排成横列,一个数字占有一个位置,这些位置,都叫做数位。从右端算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第四位是“千位”,第五位是“万位”,等等。这就说明计数单位和数位的概念是不同的。 5.数的产生:阿拉伯数字的由来:古代印度人创造了阿拉伯数字后,大约到了公元7世纪的时候,这些数字传到了阿拉伯地区。到13世纪时,意大利数学家斐波那契写出了《算盘书》,在这本书里,他对阿拉伯数字做了详细的介绍。后来,这些数字又从阿拉伯地区传到了欧洲,

欧洲人只知道这些数字是从阿拉伯地区传入的,所以便把这些数字叫做阿拉伯数字。以后,这些数字又从欧洲传到世界各国。 阿拉伯数字传入我国,大约是13到14世纪。由于我国古代有一种数字叫“筹码”,写起来比较方便,所以阿拉伯数字当时在我国没有得到及时的推广运用。本世纪初,随着我国对外国数学成就的吸收和引进,阿拉伯数字在我国才开始慢慢使用,阿拉伯数字在我国推广使用才有100多年的历史。阿拉伯数字现在已成为人们学习、生活和交往中最常用的数字了。 6.自然数:用以计量事物的件数或表示事物次序的数。即用数码0,1,2,3,4,……所表示的数。表示物体个数的数叫自然数,自然数由0开始(包括0),一个接一个,组成一个无穷的集体。 7.计算工具:算盘、计算器、计算机。 8.射线:在几何学中,直线上的一点和它一旁的部分所组成的图形称为射线。如下图所示: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小数乘法的意义》知识点

(封面)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小数乘法的意义》 知识点 授课学科: 授课年级: 授课教师: 授课时间: XX学校

知识点 1、小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可以说是求几个相 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也可以说是求这个小数的整数倍是多少。如: 2.3×5表示求5个2.3的和是多少。也可以表示求2.3的5倍是多少。 2、乘法的变化规律: 1) 在乘法里,一个因数不变,另外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a倍,积也扩大(或缩小)a倍。 2) 在乘法里,一个因数扩大a (a≠0)倍,另外一个因数扩大 b(b≠0)倍,积就扩大a×b倍。在乘法里,一个因数缩小a 倍,另外一 个因数缩小b倍,积就缩小a×b倍。 3) 在乘法中,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n倍(或缩小到原来的) (n≠0),另一个因数缩小到原来的(n≠0)(或扩大到原来的n倍),积不变。(积不变规律:在乘法里,一个因数扩大a 倍,另外一个因数缩小a 倍,积不变。) 4) 在乘法里,如果一个因数扩大10倍、100倍、1000倍…,另外 一个因数缩小10倍、100倍、1000倍…,那么积的扩大或缩小就看a和b的大小,哪个大就顺从哪个。 3、一个因数小于“1”时,积小于另一个因数。一个因数大于“1”时,积大于另一个因数。一个因数等于“1”时,积等于另一个因数。 练习题 一、填空题。 1、0.4+0.4+0.4+0.4+0.4写成乘法算式是( )。

2、计算小数乘法时,先移动因数的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因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最后把积的小数点向( )移动几位。 3、3.64×1.7的积是( )位小数,1.16×2.08的积是( )位小数。 二、判断题。 1、一个因数扩大10倍,另一个因数缩小10倍 ,积不变。() 2、两个小数相乘,积一定是小数。() 3、8.2×9.5的积一定是两位小数。()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0.4+0.4+0.4+0.4+0.4写成乘法算式是( 5×0.4 )。 2、计算小数乘法时,先移动因数的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因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最后把积的小数点向( 右 )移动几位。 3、3.64×1.7的积是( 3 )位小数,1.16×2.08的积是( 4 )位小数。 二、判断题。 1、一个因数扩大10倍,另一个因数缩小10倍 ,积不变。(√) 2、两个小数相乘,积一定是小数。(×) 3、8.2×9.5的积一定是两位小数。(×)

小数乘法易错知识点汇总练习

小数乘法易错知识点汇总练习-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小数乘法易错知识点汇总练习 一、小数乘法的意义 小数乘以小数的意义:可以理解为是求这个数的()、百分几、()……是多少。例如:×表示的十分之六是多少, 小数乘以整数的意义:与()的意义相同,就是求()的简便运算。例如:×6表示6个的和是多少或的6倍是多少 ×表示的百分之九十八是多少。 练习1:说一说下面各式表示的意义,再口算出结果。 12X5= 表示: = 表示: 008X3= 表示: = 表示: = 表示: = 表示: 练习2: ++++写成乘法算式是()。 m+m+m+m写成乘法算式是()。 ++++++++写成乘法算式是()。 +++写成乘法算式是()。 ++++++写成乘法算式是()。 练习3: 1、与32相乘,列成乘法算式可以是(),也可以是() 2、89个是多少 3、的百分之八十五是多少 4、的倍是多少 二、小数乘法运算法则 先按照()法则计算,再看()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起数出几位, 点上小数点。小数末尾的零()。小数末尾的零起()作用,不影响小数的(),只

影响小数的()。练:1: 1、×的积是()位小数;×的积是()位小数。 2、×的积是()位小数;×的积是()位小数。 3、×的积是()位小数;×的积是()位小数。 4、0.28×0.36的积有()位小数;3.12×0.541的积有()位小数。 5、2.5×0.705的积有()位小数;15.2×0.26的积有()位小数。 判断方法:看末尾两个数的乘积,不是10或10的倍数,则小数位数为第一个数小数点后的位数加上第二个数小数后的位数。例如:×的小数位数为 2+2=4;如看末尾两个数的乘积,是10或10的倍数,则小数位数为第一个数小数点后的位数加上第二个数小数后的位数减1例如:×的小数位数为2+2-1=3。但也有特殊的如两个两位小数相乘后为整数,或尾数有两个以上,最好是相乘后确定,有些是取不了巧的。 练习2: 1、、、这三个数有什么异同 2、一个两位小数“四舍五入”保留一位小数是,这个数最大是(),最小是()。 3、近似数是把一个两位小数保留一位小数时所得到的,这样的小数共有 ()个,最大是(),最小是()。 4、保留两位小数是(),保留一位小数是()。末尾的零()舍去,因为()。 5、×共有()位小数,其结果与()相同,()不同。 练习3:给下面各题中的积点上小数点。 X = 2 2 6 2 =9 6 7 5 3 9 4 0 X =2 0 7 0 三、积不变的性质 在小数乘法中,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积不变。 练习:根据38×45=1710,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45=()×450=() 38×=() 根据794×98=77812,填出下面各式的得数。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乘法运算定律教案反思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乘法运算定律教案反思 1、知识与能力: 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乘法结合律;能应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综合能力以及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 2、过程与方法: 教师引导学生推导乘法结合律。 3、情感态度、价值观: 结合教学中具体的教学事例对学生进行学习习惯、道德品质方面的教育。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概括出乘法结合律,并会应用;乘法结合律的推导过程是学习的难点、教学过程 1、复习准备,引入问题情境 我们学过的运算定律有哪些,什么叫加法交换律?你能举例说明吗? 怎样用字母怎么表示?加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呢? 学生回答,教师随机板书。 二、学习新课 1、教学例2(1)出示主题图所显示的两条数学信息,提问:要求一共要交多少桶水?需要哪些条件?看完整的应用题:一共有25个小组,每组要种5棵树,每棵树要浇2桶水,一共要浇多少桶水?提问:这道题应该先求什么?再求什么?会做吗?全体

同学做在本上。学生做完后说出自己是怎么想的、指名板书:255225(52) =1252 =2510 =250(桶) =250(桶) 答:一共要浇250桶水、提问:(1)这两个算式都有道理,而且它们的结果是相同的,说明这两个算式之间有什么关系?(是相等关系、) (2)等号左边和右边的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二人议论后得出:等式两边算式中的3个因数一样,都是25,5和2;它们的运算符号是一样的,都是乘号、(3)那它们有什么不相同的地方?它们的运算顺序不一样,左边算式要把前2个数相乘,右边算式因为有小括号,所以要先算后边小括号里面的、师概括并启发提问:这两个算式因数相同,运算顺序不一样,但结果都是相同的,这种现象是不是偶然的呢? 2、你能举出这样的例子吗?365 3(65)7420 7(204)2584 25(84)每组算一个题,订正得数后,得出每组两个算式之间是相等的、教师板书“=”、启发提问:(1)这三个等式中,每组等式的因数一样吗?(一样的)(2)它们的运算顺序呢?(不一样的)(3)三个等式左边的算式因数一样吗?它们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议论后明确:三个等式左边的算式因数都不一样,但运算顺序是一样的,都是把前两个数先乘,再与第三个数相乘、(4)三个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

一、四则运算 1、运算顺序: ①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依次)计算。 ②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③算式里有括号时,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2、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为四则运算。 3、有关0的运算: ①一个数加上0得原数。 ②任何一个数乘0得0。 ③0不能做除数。0除以一个非0的数等于0。 ④0÷0得不到固定的商;5÷0得不到商。 关于“0”的运算 1、“0”不能做除数;字母表示:a÷0错误 ,0做除数没有意义 2、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字母表示:a+0= a 3、一个数减去0还得原数;字母表示:a-0= a 4、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字母表示:a-a = 0 5、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字母表示:a×0= 0 6、0除以任何非0的数,还得0;字母表示:0÷a(a≠0)= 0 7、0÷0得不到固定的商;5÷0得不到商,找不到一个数与0相乘得5。 二、观察物体(二) 1、正确辨认从上面、前面、左面观察到物体的形状。 2、观察物体有诀窍,先数看到几个面,再看它的排列法,画图形时要注意,只分上下画数量。 3、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个物体,所看到的图形有可能一样,也有可能不一样。 4、从同一个位置观察不同的物体,所看到的图形有可能一样,也有可能不一样。 5、从不同的位置观察,才能更全面地认识一个物体。

三、运算定律 1、加法运算定律: ①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a+b=b+a ②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一个数,和不变。 (a+b) +c=a+(b+c) ③加法的这两个定律往往结合起来一起使用。 如:165+93+35=93+(165+35) 2、连减的性质: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这个数减去那两个数的和;或交换减数的位置。 a-b-c=a-(b+c)或 a-b-c=a-c-b 3、乘法运算定律: ①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a×b=b×a ②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三个数,也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一个数,积不变。 (a×b) ×c=a×(b×c) 乘法的这两个定律往往结合起来一起使用。 如:125×78×8的简算。 ③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这两个数分别与这两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 (a+b) ×c=a×c+b×c 4、连除的性质: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等于除以这两个数的积;或交换除数的位置。 a÷b÷c=a÷(b×c)或a÷b÷c=a÷c÷b 5、有关简算的拓展:

五年级上册数学《小数乘法》知识点整理

五年级上册数学《小数乘法》知识点整理 小数乘整数: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如:1.5×3表示1.5的3倍是多少或3个1.5的和的简便运算。 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小数乘小数: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如:1.5×0.8就是求1.5的十分之八是多少。 5×1.8就是求1.5的1.8倍是多少。 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注意:计算结果中,小数部分末尾的0要去掉,把小数化简;小数部分位数不够时,要用0占位。 规律:一个数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 一个数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 求近似数的方法一般有三种: ⑴四舍五入法;⑵进一法;⑶去尾法

计算钱数,保留两位小数,表示计算到分。保留一位小数,表示计算到角。 小数四则运算顺序跟整数是一样的。 运算定律和性质: 加法:加法交换律:a+b=b+a加法结合律:+c=a+ 减法:减法性质:a-b-c=a-a-=a-b+c 乘法:乘法交换律:a×b=b×a乘法结合律:×c=a×乘法分配律:×c=a×c+b×c【×c=a×c-b×c】 除法:除法性质:a÷b÷c=a÷ 第二单元小数除法 小数除法的意义: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如:0.6÷0.3表示已知两个因数的积0.6与其中的一个因数0.3,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小数除以整数,按整数除法的方法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整数部分不够除,商0,点上小数点。如果有余数,要添0再除。 0、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先将除数和被除数扩大相同的倍数,使除数变成整数,再按“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法则进行计算。 注意:如果被除数的位数不够,在被除数的末尾用0补足。

小数乘法易错知识点汇总练习(五年级).doc

小数乘法易错知识点汇总练习 一、小数乘法的意义(略) 二、小数乘法运算法则 练:1: 1、3.64X1.7 的积是( )位小数;1.16X2.08的积是( )位小数。 2、0.12 X 0.05 的积是( )位小数;0.52X0.45的积是( )位小数。 3、3」5X2」4的积是( )位小数;0.0125X0.8的积是( )位小数。 判断方法: 1看末尾两个数的乘积,不是10或10的倍数,则小数位数为第一个数小数点后的位数加上 第二个数小数后 的位数。例如:0.12x0.06的小数位数为2+2=4; 2如看末尾两个数的乘积, 是10或10的倍数,则小数位数为第一个数小数点后的位数加上第二个数小数后的位数减1 例如:0.12x0.05的小数位数为2+2-1 =3o 但也有特殊的如两个两位小数相乘后为整数,或 尾数有两个以上,最好是相乘后确定,有些是取不了巧的。 练习2: 2、一个两位小数“四舍五入”保留一位小数是10.0,这个数最大是( ),最小是( )o 3、近似数5.2是把一个两位小数保留一位小数时所得到的,这样的小数共有( )个,最 X0. 015=2 0 70 三.积不变的性质 在小数乘法中,一个因数( )另一个因数( ),积不变。 练习1:根据38X45 = 1710,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3.8X 4.5= ( ) 3.8X45= ( ) 0.38X450= ( ) 38X0.45=( ) 根据794X98 = 77812,填出下面各式的得数。 79.4X0.98= ( ) 79.4X980= ( ) 7.94X0.98=( ) 根据56X1.3=72.8,直接写岀下面各题的结果。 一个数乘以( )的数积小于这个数。 练习1: 4、9.995保留两位小数是( ),保留一位小数是( )。末尾的零( 因为( )。 练习3:给下面各题中的积点上小数点。 0. 87X0. 26= 2 2 6 2 38. 7X0- 25=9 6 7 5 449 ? 5X1. 2=5 3 9 4 0 大是( ),最小是( )。 )舍去, 1?38 56x13=( ) 0.56xl.3=( ) 5.6xl3=( 练习2:根据积不变的性质填空 根据96X0.018=1.728写岀( )X ( ) =1.728 ;( 四、利用乘法运算规律比较大小 -个数乘以( )的数积大于这个数;一个数乘以( ) )X ( ) =1.728; )的数积等于这个数; 4? 8 X 0 . 99 04 ? 8 3. 05X1. 0303. 05 0? 78X100? 78 0. 50 47X 0. 5 1. 201. 2X1. 1 0. 95X1. 301. 3 13.76X0.8013.76 0.201.1X0.2

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乘法竖式计算题

108×6 8×312 7×210 138×9 82×403 126×89 203×32 312×25 123×6 2 47×210 568×9 1 307×46 54×312 234×46 613×48 320×25 25×29 136×15 215×36 325×65 52×315 57×158 36×215 35×126 235×12 321×19

321×16 332×24 33×215 125×6 335×26 165×24 256×31 306×12 260×15 303×46 65×224 325×40 167×48 336×25 125×45 112×52 335×24 125×65 36×125 256×81 331×25 125×34 336×25 215×34 205×32 31×206

37×481 91×214 325×68 336×21 245×31 31×206 21×126 302×12 135×24 325×41 12×321 21×114 17×184 31×208 51×214 61×135 24×158 33×264 16×109 33×204 25×118 302×15 302×54 210×21 119×24

325×29 66×125 82×403 126×89 203×32 203×32 312×25 568×9 307×46 54×312 47×210 234×46 613×48 320×25 136×15 215×36 325×65 52×315 57×158 36×215 35×126 235×12 321×19 321×16 332×24 33×215

小学四年级数学重点内容汇总

四年级(上册)数学重点内容汇总 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 1. 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 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 ,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特别注意:计数单位与数位的区别。 2、在用数字表示数的时候,这些计数单位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3、位数:一个数含有几个数位,就是几位数,如652100是个六位数。 4、按照我国的计数习惯,从右边起,每四个数位是一级。 6、亿以上数的读法: ①先分级,从高位开始读起。先读亿级,再读万级,最后读个级。 ②亿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亿”字。万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万”字。 ③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其他数位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 一个“0”。 7、亿以上数的写法: ①从最高位写起,先写亿级,再写万级,最后写个级。 ②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 8、比较数的大小: ①位数不同的两个数,位数多的数比较大。 ②位数相同的两个数,从最高位开始比较。 9、求近似数: 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要看千位上的数;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要看千万位上的数。 这种求近似数的方法叫“四舍五入法”,是“舍”还是“入”,要看省略的尾数最高位上的数是小于5 还是等于或大于5 。小于5就舍去尾数,等于或大于5就向前一位 进1,再舍去尾数。 10、表示物体个数:1,2 ,3,4,5 ,6 ,7 ,8 ,9 ,10,……. 都 是自然数。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来表示,0也是自然数。所有的自然数都是整数。 11、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12、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13、ON╱CE:开关及清除屏键,清除显示屏上的内容。AC:清除键,清除所有内容。

小数乘法知识点解析及习题巩固

第一单元小数乘法 一、思维导图 二、知识点 知识点一: 小数乘整数 1、积的变化规律: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积也乘或除以几。 2、小数乘整数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如:1.5×3表示1.5的3倍是多少或3个1.5的和的简便运算。 3、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 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竖式末尾0前边的数对齐) 例:计算:3.4×4 第一步:把小数整数3.4×4看成34 ×4=136 第二步:数因数的小数位数:因数3.4 一位小数,因数4是整数,共有一位小数; 第三步:最后在积136从右边数起数几位加上小数点即为:13.6 ?→?=→ 即:3.4434413613.6 知识点二:小数乘小数 4、小数乘小数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例:1.5×0.8就是求1.5的十分之八是多少。9.8的十分之三是多少如何列式? 1.5×1.8就是求1.5的1.8倍是多少。 5、小数乘小数计算方法: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点小数点;点小数点时

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例:计算:2.5×3.5 第一步:把小数2.5看成整数25,即:25×35=875 第二步:数因数的小数位数看一共有几位:因数2.5 一位小数,因数3.5是整数,一位小数,共有两位; 第三步:把积从右开始数,数共有的小数位数上加上小数点,即为:8.75 ?→?=→ 即:2.5 3.525358758.75 注意:计算结果中,小数部分末尾的0要去掉,把小数化简;小数部分位数不够时,要用0占位。从小数从右开始数,去掉第一个不是0后面的0,小数大小不变。比如计算结果是3.20,我们要把0去掉变成3.2,但是如果是3.02,那么这个中间的0不能去掉,只能去掉从右边起第一个不是零后面的0。 6、小数乘法的竖式计算 小数乘法的竖式计算和整数乘法的竖式计算一样,但是要和小数加减法区分开,小数加减法中,要把小数点对齐,而小数乘法竖式计算末尾0前边的数对齐。如: 7、规律: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 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 例:759×0.9 ○ 756 1×0.94 ○ 1 4.25×1.1 ○ 4.25 31.4×1.2 ○ 31.4 知识点三:积的近似数(四舍五入) 四舍五入法:看“要精确的位数下一位”如果大于等于5就入1到前一位,如果小于等于4就舍去。 注:计算钱数时,保留两位小数,表示计算到分。保留一位小数,表示计算到角。

小数乘法知识要点

小数乘法知识要点 一、小数乘法的意义: 通过具体情境教学使学生了解小数与整数相乘就是表示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1、小数乘法的意义 小数乘法的意义比整数乘法的意义,有了进一步的扩展.小数乘法的意义包括两种情况:一是同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即求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二是求一个数的十分之几,百分之几……是多少. 2、小数的计算法则 计算小数乘法,先按照整数乘示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小数计算乘法,用的是转化的思想方法.先把小数转化为整数算出积,再确定小数点的位置,还原成小数乘法的积.如6.2×0.3看作62×3相乘的积是186,因数中一共有两位小数,就从186的右边起数出两位,点上小数点还原成小数乘法的积1.86.因此,小数乘法的关键是处理好小数点.在点小数点时注意,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要在前面用0补足,如0.04×0.2=0.008,在8的前面补两个0,点上小数点后,整数部分也写一个0. 二、掌握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明白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小数就缩小到原来的十分之一;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小数就缩小到原来的百分之一……以此类推。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这个数就扩大到原来的1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这个数就扩大到原来100倍……以此类推。 三、积的小数位数与乘数的小数位数的关系 积的小数位数与乘法的小数位数的关系:小数乘法中各个因数中小数的位数和就是这道题中积的小数的位数。

四、小数乘法2 小数乘小数计算方法,即将小数乘法转化为整数乘法进行计算。根据乘数扩大的倍数,将积缩小相同倍数,进一步体会到两个乘数共有几位小数,积就有几位小数。 五、小数乘法3 进一步理解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即两个因数里共有几位小数,积就有几位小数;当其中的一个因数是整十数时,积中如果有一位小数,就在末尾画掉一个零…… 六、小数的混合运算 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整数的运算定律在小数运算中仍然适用。例如乘法的结合律,交换律,分配律。等等。

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乘法竖式计算题

108×6 8×312 7×210 138×9 82×403 126×89 203×32 312×25 123×6 2 47×210 568×9 1 307×46 54×312 234×46 613×48 320×25 25×29 136×15 215×36 325×65 52×315 57×158 36×215 35×126 235×12 321×19

321×16 332×24 33×215 125×6 335×26 165×24 256×31 306×12 260×15 303×46 65×224 325×40 167×48 336×25 125×45 112×52 335×24 125×65 36×125 256×81 331×25 125×34 336×25 215×34 205×32 31×206

37×481 91×214 325×68 336×21 245×31 31×206 21×126 302×12 135×24 325×41 12×321 21×114 17×184 31×208 51×214 61×135 24×158 33×264 16×109 33×204 25×118 302×15 302×54 210×21 119×24

325×29 66×125 82×403 126×89 203×32 203×32 312×25 568×9 307×46 54×312 47×210 234×46 613×48 320×25 136×15 215×36 325×65 52×315 57×158 36×215 35×126 235×12 321×19 321×16 332×24 33×215

小学四年级上下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小学四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四年级上册 知识点概括总结 1.大数的认识: (1)亿以内的数的认识: 十万:10个一万;一百万:10个十万;一千万:10个一百万;一亿:10个一千万; 2.数级:数级是为便于人们记读阿拉伯数的一种识读方法,在位值制(数位顺序)的基础上,以三位或四位分级的原则,把数读,写出来。通常在阿拉伯数的书写上,以小数点或者空格作为各个数级的标识,从右向左把数分开。 3.数级分类 (1)四位分级法 即以四位数为一个数级的分级方法。我国读数的习惯,就是按这种方法读的。如:万(数字后面4个0)、亿(数字后面8个0)、兆(数字后面12个0,这是中法计数)……。这些级分别叫做个级,万级,亿级……。 (2)三位分级法 即以三位数为一个数级的分级方法。这西方的分级方法,这种分级方法也是国际通行的分级方法。如:千,数字后面3个0、百万,数字后面6个0、十亿,数字后面9个0……。 4.数位:数位是指写数时,把数字并列排成横列,一个数字占有一个位置,这些位置,都叫做数位。从右端算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第四位是“千位”,第五位是“万位”,等等。这就说明计数单位和数位的概念是不同的。 5.自然数:用以计量事物的件数或表示事物次序的数。即用数码0,1,2,3,4,……所表示的数。表示物体个数的数叫自然数,自然数由0开始(包括0),一个接一个,组成一个无穷的集体。 7.计算工具:算盘、计算器、计算机。 8.射线:在几何学中,直线上的一点和它一旁的部分所组成的图形称为射线。如下图所示: 8.射线特点 (1)射线只有一个端点,它从一个端点向另一边无限延长。

小数乘法知识点总结及测试

一、小数乘整数 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小数乘整数,先按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计算,再看因数中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积的小数末尾有0的把0去掉。 二、小数乘小数 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把小数乘法转化为整数乘法进行计算;看因数中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面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需要添0补位;末尾有0的要把0去掉。 三、积的近似数 求积的近似数的方法:用“四舍五入”法求积的近似数。首先明确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再看保留的小数位数下一位的数字,若大于或等于5向前一位进一,若小于5舍去。 四、连乘、乘加、乘减 1.小数连乘的运算顺序: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运算。 2.乘加、乘减运算顺序:无括号的,先算乘法,再算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五、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乘法同样适用,应用乘法运算定律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 1、小数乘整数: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如:×3表示的3倍是多少或3个是多少。 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2、小数乘小数: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如:×(整数部分是0)就是求的十分之八是多少。 ×(整数部分不是0)就是求的倍是多少。 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注意:计算结果中,小数部分末尾的0要去掉,把小数化简;小数部分位数不够时,要用0占位。 3、规律: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 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 4、求近似数的方法一般有三种: ⑴四舍五入法;⑵进一法;⑶去尾法 5、计算钱数,保留两位小数,表示计算到分。保留一位小数,表示计算到角。 6、小数四则运算顺序跟整数是一样的。 7、运算定律和性质: 加法: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见找4或,见找8或 乘法分配律:(a+b)×c=a×c+b×c或a×c+b×c=(a+b)×c(b=1时,省略b)变式: (a-b)×c=a×c-b×c或a×c-b×c=(a-b)×c 减法:减法性质:a-b-c=a-(b+c) 除法:除法性质:a÷b÷c=a÷(b×c) 练习题

最新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乘法练习题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乘法练习题(1) 姓名:学号: 345×12= 403×35= 276×46= 325×26= 237×83= 302×52= 54×745= 36×254= 83×217= 43×709= 32×164= 45×308= 18×432= 85×215= 23×506= 567×34= 46×134= 34×246= 225×48= 25×418= 三、网络部分 一、单选题 1、要打开IE窗口,可以双击桌面上的哪个图标?

A:Internet Explorer B:网上邻居 C:Outlook Express D:我的电脑 答案:A 2、如果无法显示当前网页,可以尝试______。 A:点击"后退"按钮 B:点击"停止"按钮 C:点击"刷新"按钮 D:点击"搜索"按钮 答案:C 3、要想查看近期访问的站点,应该点击______按钮。 A:主页 B:搜索 C:收藏 D:历史 答案:D 4、与普通邮件相比,电子邮件的特点是______。 A:电子邮件发送速度慢、费用高 B:电子邮件发送速度慢、费用低 C:电子邮件发送速度快、费用高 D:电子邮件发送速度快、费用低 答案:D 5、一个教室内计算机联成的网络属于______。 A:因特网 B:广域网 C:局域网 D:城域网 答案:C 6、使用Internet Explorer浏览网页时,如果想要回到默认的一进入Internert Explorer 就开始的网页,可以使用______按钮。 A:主页 B:停止 C:刷新 D:后退 答案:A 7、启动浏览器后自动打开的网页就是______。 A:网址 B:网站 C:网页名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 第一单元【大数得认识】 1、10个一万就是十万,10个十万就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就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就是一亿、10个一亿就是十亿,10个十亿就是一百亿,10个一百亿就是一千亿,10 2、在数位顺序表中,从右向左,每四位为一级,分别就是个级、万级、亿级。与万位相邻得两个数位分别就是千位与十万位。与亿位相邻得两个数位分别就是千万位与十亿位。 3、亿以内数得读法:先读万级,再读个级。万级得数要按照个级得数得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一个万字。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其她数位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0。 4、万以内数得写法:先写万级,再写个级。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 。 5、比较亿以内数得大小:位数多得数,这个数就大。位数相同得两个数,从高位比起,最高位上得数大得那个数就大、如果最高位上得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个数位上得数。 6、“万”作单位得数:省略万后面得尾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得数,要瞧千位上得数,然后进行四舍五入。 7、求近似数得方法叫“四舍五入法",就是“舍”还就是“入”,要瞧省略得尾数部分得最高位就是小于5还就是等于或大于5。 8、表示物体个数得1 2 3 4 5 6……。都就是自然数。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来表示, 0也就是自然数。所有得自然数都就是整数。最小得自然数就是0,没有最大得自然数,自然数得个数就是无限得。最小得一位数就是1、 9、每相邻得两个计数单位之间得进率都就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10、亿以上数得读法:先分级,再从最高位读起,读完亿级得数,要加“亿"字,读完万级得数,要加“万”字。每级末尾得0都不读,中间连续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0。 11、亿以上数得写法:先瞧这个数有几级,再从最高级写起。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 12、“亿”作单位得数:省略亿后面得尾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得数,要瞧千万位上得数,然后进行四舍五入。

苏教版五年级上学期小数乘法和小数除法知识点整理

苏教版五年级上学期小数乘法和小数除法知识点整理 1、小数乘法 1、积的扩大缩小规律: 1)在乘法里,一个因数不变,另外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a倍,积也扩大(或缩小)a倍。 ★例:如:一个因数扩大10倍;另一个因数不变,积也扩大10倍。 一个因数缩小100倍;另一个因数不变,积也缩小100倍。 ★例:6.25 × 37 = 231.25 扩大100倍不变扩大100倍 625 × 37 = 23125 2)在乘法里,一个因数扩大a 倍,另外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b倍,积就扩大(或缩小)a×b倍。 ★例:6.25 × 0.3 = 18.75 扩大100倍扩大10倍扩大1000倍 625 × 3 = 18750 3)在乘法里,一个因数缩小a 倍,另外一个因数缩小b倍,积就缩小a×b倍。 ★例:625 × 3 = 1875 缩小100倍缩小10倍缩小1000倍 6.25 × 0.3 = 1.875 4)在乘法里,如果一个因数扩大10倍、100倍、1000倍…,另外一个因数缩小10倍、100倍、1000倍…,那么积的扩大或缩小就看a和b的大小,哪个大就顺从哪个。 ★例:625 × 3 = 1875 缩小100倍扩大10倍∵100>10∴是缩小。100÷10=10。所以缩小10倍 6.25 × 30 = 18 7.5 2、积不变规律: 在乘法里,一个因数扩大a 倍,另外一个因数缩小a倍,积不变。 ★例:扩大100倍

6.25×37=625×0.37 625×0.37=0.0625×3700 缩小100倍 3、小数乘整数计算方法: 1)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 2)按整数乘法乘法法则计算出积 3)看被乘数有几位小数点,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若积的末尾有0可以去掉 4、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 1)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 2)按整数乘法乘法法则计算出积 3)看积中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如果乘得的积的位数不够,要在前面用0补足。 ★例:1.8×0.92按整数乘法计算时,1.8是一位小数,把它扩大10倍,看作18; 0.92是两位小数,把它扩大100倍,看作92,18×92=1656,这样积就扩大1000 倍,要得到原式1.8×0.92的积,就要把1656缩小1000倍,所以就从1656右边起数出三位,点上小数点,即1.8×0.92=1.656。 5、计算结果发现小数末尾有0的,要先点小数点,再把0去掉。顺序不可调换。 6、积的小数位数等于两个因数的小数位数之和。 ★例:0.56 ×0.04 = 0.0224 两位小数两位小数四位小数 7、小数点的位移规律: 把一个小数扩大10倍、100倍、1000倍、……只要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位数不够时,要用“0”补足。 把一个小数缩小10倍、100倍、1000倍、……只要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位数不够时,要用“0”补足。 数小数点的方法:1、数数字2、数间隔 8、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

四年级数学下册乘法运算律测试题

四年级数学下册 《乘除法的关系和运算律》测试题 姓名---------- 成绩---------- 【基础练习】 一、把得数相等的算式用线连起来: 72×13+13×72 48×100 58+137+63+42 54×100-54×2 8×17×12572×13×2 48×99+48 (58+42)+(137+63) 54×98(125×8)×17 二、判断: 1、196×25+4×96=25×4×96。() 2、口算23×3,先算20×3,再算2×3,然后把两个积相加,这是应用了乘法分配律。 ()3.25×4÷25×4=100÷100=1。()4.99×15=(100-1)×15=100×15-1。() 5.根据乘法分配律,63×99=99×63。() 6.(a-b)×c=ac-bc。() 三、选择: 1.125+65+75=67+(125+75)应用了()。 A、加法交换律 B、加法结合律 C、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 2.56+56×4与()相等。 A、56×(4+1) B、56×4+1 C、4×(56+1)

3.347-98用简便方法计算是()。 A、347-100-2 B、347-(100+2) C、347-100+2 4.用字母表示乘法分配律是()。 A、ab=ba B、(ab)c=a(bc) C、(a+b)c=ac+bc 【计算练习】 一、直接写出得数: 32×3=16×4=48×2=37+54= 16×60=63÷21=53-38=102×8= 二、在□填上合适的数,在○里填上运算符号: (40+7)×6=□○□○□○□ 15×26+15×14=□○(□○□) (□+□)×□=□×5○5+3 53×□+x×□=a×(53+□) 三、先计算下面每组的两个算式,再比较它们的结果,在○里填上合适的符号:32×(30-2) ○32×30-32×2 (40-4)×25 ○40×25-4×25 25×(40×4) ○25×(40+4) 45×59+45 ○45×59 四、下面的运算对吗?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1、42×(20+7) 2、58×14+58×6 =42×20+7 =58×(14×6) =840+7 =58×84 =847 =4872 3、16×24+12×16 4.、450÷15÷3 =(16+12)×(24+16) =450÷5 =450÷(15÷3) =90 =28×40 =1120 五、计算: 1.脱式计算。 480+32×14-280 750÷(43-18)+125 (48+84)×(84-48) (720÷16-23)×52 [275-(32+46)]×28 2400÷80-14×2 2.下面各题,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 168-82-18 348+203 67×9+67 102×45 32×125×25 256×7-56×7

(完整版)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

四则运算 一:不带括号的混合运算 重点: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顺序 难点:运用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知识点一:没有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的顺序。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要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 知识点二:没有括号的乘除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在没有括号的算术里,如果只有乘除法,要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 知识点三:积商之和(差的混合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二:含有小括号的运算顺序及有关O的运算。 重点:掌握含有小括号运式的运算顺序。 难点:理解O为什么不能作除数。 知识点一: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 含有小括号的运算顺序,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知识点二: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在没有括号 的算式李,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的,要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有乘除法和加减法的,要先算乘除法,历算加减法;如果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外面的。 知识点三:有关O的运算。 有关O的运算字母可表示为:a+0=a a-0=a 0×a=0 0÷a=0(a≠0) 学生常见问题与数学指导:1:在四则混合运算中,学生在实际做题中往往会忘记先乘除后加减和先乘括号内后算括号外地式子的规则,老师应时常提醒。 2:四则混合运算的考察不拘泥于简单的算式,更注重对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考察,也就是应用题的方式。3:0的不能做除数这一知识点老师一定要讲清楚(不参与全解P17) 三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 一:加减运算定律 重点:理解运算定律,并能进行简便运算 难点:灵活应用运算定律解决问题。 知识点一:加法交换律 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用字母表示:a+b=b+a 知识点二:加法结合律 三个数相加,先把钱两个数相加,或者先看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用字母便是:(a+b)+c=a+(b+c)在一个加法运算式中,当某些加数可凑成整+整百数时,运用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来改变算顺序,可以使计算简便。 教学指导: 1:加法的变换律和结合律往往在同一道题中出现。 2:在运用的简便运算时有时会用到“基准数加法”和“凑整法”,这两种方法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要求其掌握,基础一般的学生不要求掌握,详见全解P48—49 二:乘法运算定律: 重点:理解乘法运算定律,并能进行简便计算。 难点:灵活应用运算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知识点一:乘法交换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