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民族历史与文化教学大纲

中国民族历史与文化教学大纲

中国民族历史与文化教学大纲
中国民族历史与文化教学大纲

《中国民族历史与文化》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中/英文):中国民族历史与文化/Chinese Ethnic History and

Culture

2、课程性质:学科基础课

3、周学时/学分:2/2

4、授课对象:人文学院

5、使用教材:王钟翰.中国民族史概要[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普通高等教育国家级重点教材);徐万邦、祁庆富.中国少数民族文化通论[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年.

二、课程简介

以中国民族史为主要方向的专门史专业和民族学专业是云南大学的两个国家重点学科,民族史与民族学研究是云南大学历史悠久的特色和优势。当前,由于2008年的拉萨事件和2009年的乌鲁木齐事件,关于中国民族工作得失的讨论跃然纸上,民族工作功不可没但“微调”已成必然。基于此,我们在人文学院开设本课程,讲授中国民族历史与文化的基础知识,让学生了解当前中国民族的来历及其形成过程,认识中华各民族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继承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提高民族自尊心和综合素质,增强中华民族认同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愫。同时了解云南大学中国民族史和民族学的学科发展历程,缅怀前辈学者的学术经历和辉煌成绩,培养学生的研究兴趣和能力。

本课程主要讲授当前中国境内的56个民族及历史上曾经生存、活动于中国境内的各古代民族的起源、形成和发展的历史,以及各个民族群体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交流、相互融合的历史,介绍各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丰富多彩的灿烂文化,探讨中华民族发展的轨迹、特点和规律,为从事有关民族工作总结经验教训,为现在和未来正确解决我国的民族问题提供历史借鉴。

教学分五部分进行:一、云南大学的中国民族史研究。分七个方面介绍云南

大学中国民族史研究的发展历程。二、当代中国的五十六个民族。介绍新中国开展的民族识别及其历程,从各民族语言系属及地域分布相结合的角度,逐一简介中国55个少数民族的人口、分布、族源、文化等内容。三、主体民族汉族的形成及其历史作用。四、历史上生存活动于中国境内的古代民族。包括东夷、北狄、西戎、南蛮、东胡、匈奴、乌桓、鲜卑、突厥、契丹等。五、中国民族文化。包括各民族的语言和文字、宗教文化、婚姻文化、节日文化等。

三、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

学习“中国民族历史与文化”课程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有关中国民族历史和文化的基础知识,了解历史上各民族人民相互依存、相互交流、相互融合,共同缔造中华民族的历史过程,增强学生对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发展和巩固的历史过程的认识,自觉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弘扬热爱祖国、维护统一、反对帝国主义的民族主义精神;系统学习并认识各民族共同创造悠久灿烂的中华民族文化,增进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爱国家爱民族的深厚情感,促进社会主义条件下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由于中国历史悠久,民族众多,有关中国民族历史与文化的基础知识内容丰富,各民族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交流、相互融合的历史源远流长。应将课堂讲授与课外阅读相结合,特别是要借助互联网上有关中国民族历史与文化的丰富知识,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掌握能力。逐渐培养学生的研究兴趣和能力,通过对各民族历史文化的学习进一步提高他们的人文素质。

四、教学进度表

五、考核方式和成绩评定办法

1、考核方式:笔试与平时作业相结合。

2、成绩评定办法:平时作业占总成绩的10%,期中作业占20%,期末考占70%。

六、理论部分

第一讲云南大学的中国民族史研究(教学时数2)

教学目的:了解云南大学中国民族史和民族学的学科发展历程,缅怀前辈学者的学术经历和辉煌成绩,培养学生的研究兴趣和能力。

教学重点:方国瑜、江应樑、杨堃的民族史与民族学研究。

教学难点:方国瑜、江应樑、杨堃的民族史与民族学研究的历程与方法。

主要教学方法:多媒体课件与课堂讲授相结合

一、杨成志在云南的人类学调查

二、吴文藻建立的云南大学——燕京大学社会学实地调查工作站

三、方国瑜与云南大学西南文化研究室

四、杨堃、江应樑教授先后到云南大学任教

五、方国瑜、杨堃、江应樑参加少数民族社会历史大调查

六、云南大学历史系少数民族专门化的建立

七、云南大学中国民族史研究的发展

本章基本概念:

方国瑜江应樑杨堃

本章思考题:

1、阅读方国瑜《略述治学经历》、江应樑《自传》、杨堃《杨堃自叙》,结合三位先生的学术经历,谈谈你自己的认识和感受。

第二讲当代中国的五十六个民族(12学时)教学目的:逐一介绍中国55个少数民族的人口、分布、族源、简史、文化等内容,使学生掌握各少数民族的基本情况与基础知识,结合多媒体教学,增强学生对各少数民族的感性认识,从而正确理解和评价新中国的民族识别和民族平等政策。

教学重点:正确理解和评价新中国的民族识别和民族平等政策。

教学难点:理解和评价新中国的民族识别和民族平等政策。

主要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课堂讲授与学生自学相结合。

第一节新中国的民族识别

一、乾隆二十六年的《皇清职贡图》

二、新中国民族识别的历程

三、56个民族56朵花

第二节五十六个民族概况

一、语言学的分类:中国民族语言系属简表

二、五十六个民族的地域分布

三、回族

四、东北地区

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民族:满族、锡伯族、鄂温克族、鄂伦春

族、赫哲族

未定语系民族:朝鲜族

五、北方地区

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民族:蒙古族、东乡族、土族、达斡尔族、保安族

六、西北地区

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民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撒拉族、裕固族、乌孜别克族、塔塔尔族

印欧语系,斯拉夫语族:俄罗斯族

印欧语系,伊朗语族:塔吉克族

七、西南地区

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共17个民族

藏语支民族:藏族,门巴族

羌语支民族:羌族,普米族

彝语支民族:彝族,哈尼族,傈僳族,拉祜族,纳西族,基诺族

景颇语支民族:景颇族,独龙族

缅语支民族:阿昌族

未定语支民族:珞巴族,土家族,白族,怒族

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民族:佤族,德昂族,布朗族

八、西南、中南和东南地区

汉藏语系,壮侗语族民族:傣族,布依族,侗族,水族,壮族,毛南族,仫佬族,黎族

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族,瑶族,畲族

汉藏语系,语族未定民族:仡佬族

暂定汉藏语系民族:京族

九、台湾地区

南岛语系,印度尼西亚语族民族:高山族

目前享受原住民权益的台湾少数民族共14族:泰雅、赛夏、布农、邹、排湾、鲁凯、卑南、阿美、雅美、邵族、噶玛兰族、太鲁阁族、撒奇莱雅

族、赛德克族

第三节未识别民族

夏尔马人、克木人、僜人、白马人

本章基本概念:

《皇清职贡图》民族识别回族满族蒙古族(55个少数民族均可)

本章思考题:

1、如何评价新中国的民族识别与民族平等政策?

2、列举你自己感兴趣的3~5个少数民族,简要介绍其人口、分布、族源、简史、文化等基本内容。

3、就目前台湾地区的高山族状况,谈谈你个人的认识

4、简述台湾地区享受原住民权益的14种少数民族。

5、就目前中国境内的未识别民族夏尔马人、克木人、僜人、白马人等,谈谈你自己的看法。

第三讲主体民族汉族的形成及其历史作用(4学时)

教学目的:汉民族是中华民族的主体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成为中国各民族的凝聚核心,对中华民族的发展起着巨大的作用。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汉民族的来源即华夏族的起源与形成,汉民族形成的条件与标志,有关汉民族形成问题的争论,汉民族成为中国民族凝聚核心的根源,汉民族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主导作用等问题。

教学重点:如何理解汉民族成为中国民族凝聚核心的根源及汉民族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主导作用。由于汉民族形成问题在中国民族识别历程中最具代表性,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新中国民族识别政策的认识。

教学难点:汉民族成为中国民族凝聚核心的根源及汉民族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主导作用。

主要教学方法:多媒体课件与课堂讲授相结合

第一节中华民族的起源

一、远古人类在华夏大地的生息繁衍

二、中华民族起源的特点:土著与多元

三、考古学材料所反映的中国各民族起源

四、古代传说所反映的中国各民族的起源及早期活动

五、华夏族的起源

六、华夏族的形成

七、华夏族处理夏夷关系的策略和原则

1、五服之制

2、尊王攘夷

第二节汉民族的形成与发展

一、汉民族的形成

二、汉民族形成的条件

三、汉民族形成的标志

四、有关汉民族形成问题的争论

第三节汉民族的历史作用

一、汉民族成为中国民族凝聚核心的根源

二、汉语和汉字的特殊功能。

三、汉民族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主导作用

本章基本概念:

华夏族五服之制尊王攘夷“五朵金花”

本章思考题:

1、简述华夏民族的起源及形成。

2、简述华夏族处理夏夷关系的策略和原则。

3、简述汉民族的形成条件与标志。

4、你如何评价有关汉民族形成问题的争论。

5、试述汉民族成为中国民族凝聚核心的根源。

6、试述汉民族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主导作用。

7、观看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拍摄的人文纪录片《汉字五千年》,共8集,题目自拟,写一篇小论文式的《观后感》。

第四讲历史上生存活动于中国境内的古代民族(10学时)教学目的:逐一介绍历史上曾经生存、活动于中国境内,对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产生过重要影响的古代民族的起源、形成和发展的历史,以及各民族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交流、相互融合的历史的形成过程。

教学重点:匈奴的来源、匈奴国家的建立、匈奴的政权机构与官制、匈奴与两汉王朝的关系;突厥的来源、突厥汗国的建立与分裂、后突厥汉国、突厥与隋唐王朝的关系、突厥的社会文化等。

教学难点:匈奴的来源、匈奴与两汉王朝的关系;突厥的来源、突厥汗国的建立与分裂、后突厥汉国、突厥与隋唐王朝的关系。

主要教学方法:多媒体课件与课堂讲授相结合。

第一节先秦时期的古代民族(2学时)

一、东夷

二、东北地区的古代民族

三、北狄

四、北方地区的古代民族

五、西戎

六、西北地区的古代民族

八、南蛮

九、南方地区的古代民族

十、胡

第二节秦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古代民族

一、匈奴

1.匈奴的来源

2.匈奴国家的建立

3.匈奴的政权机构与官职

4.匈奴与汉朝的关系

5.匈奴的经济文化

二、乌桓

三、鲜卑

第三节隋唐宋时期的古代民族

一、突厥

1.突厥的来源

2.突厥汗国的建立

3.东突厥汗国

4.西突厥汗国

5.后突厥汗国

6.突厥的社会与文化

二、契丹

本章基本概念:

华夷五方格局东夷北狄西戎南蛮胡匈奴乌桓鲜卑突厥契丹

本章思考题:

1、简述华夷五方格局的内涵及其影响。

2、简述匈奴的历史与文化。

3、简述匈奴与两汉王朝的关系。

4、简述乌桓的历史与文化。

5、简述鲜卑的历史与文化。

6、简述突厥的历史与文化。

7、简述突厥与隋唐王朝的关系。

第五讲中国各民族文化(8学时)教学目的: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既是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本质特征之一,又是民族识别的基本要素之一。文字是记录和传达语言的书写符号,是扩大语言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交际功用的文化工具,对推动人类进步起着重要作用。民族语文直接关系着民族识别与权利,是民族研究的一个重要部分。通过学习,使学生对中国民族丰富多彩的语言和文字有一个基本的了解,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新中国民族识别政策的认识。

教学重点:中国各民族的语言系属分类,停止使用的中国古代民族文字。

教学难点:中国各民族的语言系属分类,停止使用的中国古代民族文字。

主要教学方法:多媒体课件与课堂讲授相结合。

第一节中国各民族语言

一、中国各民族语言概述

二、中国民族语言系属分类

三、汉藏语系(Sino-Tibetan family)

汉语(Chinese language)

藏缅语族(Tibeto-Burman group)

壮侗语族(Zhuang-Dong group)

苗瑶语族(Miao-Yao group)

四、阿尔泰语系(Altaic family)

蒙古语族(Mongolian group)

突厥语族(Turkic group)

满-通古斯语族(Manchu-Tungusic group )

五、南岛语系(Austronesian family)

印度尼西亚语族(Indonesian group)

六、南亚语系(Austro-Asiatic family)

孟高棉语族(Mon-Khmer group)

七、印欧语系(Indo-European family)

斯拉夫语族(Slavic group)

伊朗语族(Iranian group)

八、未定语系语言:朝鲜语和京语

第二节中国各民族文字

一、中国各民族文字概述

二、历史某个时期开始一直使用的民族文字

三、为少数民族创制拉丁字母形式的拼音文字

四、停止使用的中国古代民族文字

五、非字母文字和字母文字

六、汉字在中国统一中的作用

本章思考题:

1、简述中国民族语言概况。

2、简述中国民族文字概况。

3、简述中国各民族的语言系属。

4、简述汉字在中国统一中的作用。

第六讲中国民族发展的历史疆域(教学时数2)

教学目的:通过讲授中国民族生息、繁衍的历史疆域的发展、形成与演变历程和“中国”一词含义的变化,让学生了解祖国疆域的形成有一个历史过程,处于动态之中而非一成不变,“中国”一词在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含义和所指。

教学重点:中国民族生息、繁衍的历史疆域的发展、形成与演变历程,“中

国”一词含义的变化。

教学难点:中国历史疆域的发展、形成与演变历程,“中国”一词含义的变化经过。

主要教学方法:多媒体课件与课堂讲授相结合

第一节中国民族赖以发展的地理环境

一、中国地理大势

二、地理环境影响中国历史的具体表现

三、自然地理环境及其影响下的中国文化

第二节“中国”一词的含义及其演变

一、夏商周三代的“中国”概念

二、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国”概念

三、汉唐时期的“中国”概念

四、宋元明时期的“中国”概念

五、清代到民国时期的“中国”概念

第三节中国疆域的形成与演变

本章思考题:

1、自然地理环境及其影响下的中国文化有何表现?

2、中国地理环境的特点是什么?

3、夏商周三代的“中国”指的是什么?

4、“中国”一词的含义发展到现代中国含义是在什么时期?其大概情况如

何?

5、中国疆域的形成与演变经过了几个阶段?

6、“中国”一词的含义及其演变过程是怎样的?

7、中国疆域的形成与演变。

第七讲民族与宗教(教学时数2)

教学目的:以具体民族宗教为例,向学生阐释宗教的本质、社会功能及其与民族之间的关系,让学生粗通“宗教”概念。

教学重点:宗教的本质、社会功能及其与民族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宗教的本质。

教学方法:多媒体课件与课堂讲授相结合

第一节宗教的本质

第二节宗教的社会功能

第三节宗教与民族的关系

第四节民族宗教释例

本章思考题:

1、什么是宗教?

2、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学术界关于宗教本质的几种认识是什么?

3、谈谈你对马克思“宗教鸦片论”的看法。

4、宗教在民族形成过程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5、宗教信仰的社会功能是什么?

6、结合你身边的实例,谈谈对“民族与宗教”的看法。

7、宗教的社会功能体现在什么地方?

8、宗教与民族的关系是什么?

第八讲中国民族的婚姻与家庭(教学时数2)教学目的:本讲主要用具体实例向学生介绍中国民族的婚姻与家庭,让其了解、掌握少数民族各具特色的婚姻与家庭形式,从而把握婚姻与家庭的实质。

教学重点:中国民族婚姻与家庭的实质。

教学难点:婚姻与家庭的实质。

主要教学方法:多媒体课件与课堂讲授相结合

第一节婚姻

一、人类婚姻的演变

二、中国古代婚姻

三、中国少数民族的婚俗

第一节家庭

一、家庭发展史的研究

二、家庭的历史变迁

三、我国少数民族家庭

四、我国的婚姻与家庭发展趋势

本章基本概念:

婚姻妻姐妹婚夫兄弟婚交错从表婚平行从表婚服役婚

交换婚家庭从妻居

本章思考题:

1、婚姻的基本形态。

2、纳人(摩梭)的走婚有和特点。为何纳人走婚能够长期延续?

3、家庭的基本形式有哪些?

4、纳人的家屋有何特点?

5、何谓姑爷种与丈人种?

6、试述我国婚姻与家庭的发展趋势。

第九讲中国民族的传统节日(教学时数2)

教学目的:通过讲授中国境内民族主要传统节日的形式与内容,让学生了解一些民族节日的特点,理解民族节日与民族发展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民族节日的特点,民族节日与民族发展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民族节日与民族发展之间的关系。

主要教学方法:多媒体课件与课堂讲授相结合

一、传统节日在民族文化中的地位与作用

二、中国民族传统节日的由来

三、几个主要节日的形式与内容

四、传统节日与民族的关系

本章基本概念:

泼水节古尔邦节新年祭

本章思考题:

1、请介绍你最喜欢的一个民族节日。

2、民族节日与民族的关系如何?

参考文献

[1]方国瑜.略述治学经历[A].林超民.方国瑜文集(第一辑)[C].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1年.

[2]江应樑.自传[A].江应樑.江应樑民族研究文集[C].北京:民族出版社,1992年.

[3]杨堃.杨堃自叙[J].史学理论研究,1998,(4).

[4]林超民.在周恩来总理的指引下——记云南大学民族学的教学与研究[A].林超民.林超民文集(第二卷)[C].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

[5]黄学光、施联朱.中国的民族识别----56个民族的来历[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年.

[6]杨圣敏、丁宏副.中国民族志(修订本)[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8

年.

[7]陈杰.台湾原住民概论[M].(台湾原住民丛书),北京:台海出版社,2008年.

[8]该书编辑部.中国大百科全书·民族[M].北京:中国大百科出版社,1986年.

[9]贾敬颜.汉人考[J].中国社会科学,1985,(6).

[10]《历史研究》编辑部.汉民族形成问题讨论集[M].北京:三联书店,1957年.

[11]卢勋等.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形成与发展[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0年.

[12][法]汪德迈(Léon Vandermeersch)著、陈彦译.新汉民族圈[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

[13]张富祥.东夷文化通考[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14]马长寿.北狄与匈奴[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15]林干.东胡史[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7年.

[16]林干.匈奴史[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7年.

[17]马长寿.乌桓与鲜卑[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18]林干.突厥与回纥史[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7年.

[19]吴玉贵.突厥汗国与隋唐关系史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20]“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简志丛书”,共57本,包括59种少数民族语言。2008年由民族出版社出版修订本,共6卷,增写了《满语简志》共60种。

[21]该书编委会.中国大百科全书〃语言文字卷[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8年.

[22]何九盈.汉字文化学[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0年.

[23]杨建新.“中国”一词和中国疆域形成再探讨[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6,(2).

[24]邹逸麟.中国多民族统一国家形成的历史背景和地域特征[J].https://www.doczj.com/doc/de15134452.html,/2009/0830/0MMDAwMDAxMjk0MA.html.

[25]谭其骧.中国历史疆域[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7年,(3).

[26]葛剑雄.历史上的中国:中国疆域的变迁[M].上海:上海画报出版社,2007年.

[27]赵志毅.宗教本质新论[J].世界宗教研究,1995年,(4).

[28]别振宇.宗教的社会功能探析[J].民族大家庭,2009年,(4).

[29]张岱年、季羡林.新编中国宗教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

[30]徐艳玲.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学术界关于宗教本质的论争及其反思[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9年,(6).

[31]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起源[A].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

[32]和钟华.生存和文化的选择——摩梭母系制及其现代变迁[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

[33]周华山.无父无夫的社会[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1年.

执笔人:潘先林周立英

中国传统文化教学大纲

中国传统文化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中国文化概论》是江西师范大学通识教育人文与社会科学系列的课程。 本课程以学习和研究中华民族数千年所创造的灿烂文化为目的,使学生了解祖国的历史文化,提高人文素质,增强民族自信心、自尊心和自豪感,培养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从而创造中华民族的美好未来。 二、与相关课程的衔接和联系 该课程内容十分丰富,涉及中国历史、地理、经济、政治、语言、文学、艺术、科技、教育、宗教、哲学等诸多领域,因为“文化”的内涵包罗了人类社会历史的方方面面。因此本课程是对中国文学、社会学、历史学、经济学、语言学等课程的概括与总结,尤其注重中国文化的特点的分析与总结。 三、教学基本要求 本课程的教学,主要应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历史地和科学地分析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准确而深刻地认识中华民族、认识中国的国情,以理性态度和务实精神去继承传统,创造新的先进文化。 四、课程的教学媒体构成与主要内容 1、文字教材:《中国文化概论》,国家教委推荐教材,张岱年、方克立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2、音像教材:与本课程相关的录音带或录像带,如“中国文学”、“中国古代史”等课程的录音、录像,经典作品录像等。 3、辅助教材:文、史、哲各类相关著作。 五、教学内容的重点与难点及教法建议 1、教学重点(*)与难点(△)

“文化”的内涵,△中国文化植根的经济基础和社会政治结构,*中国文化的类型和特点,△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系统,*中国传统文化向近代的转变。 2、教学法建议 由于本课程的内容博大精深,要求学生的知识面宽,所以必须强调要大量阅读文史哲等方面的书籍;在教学时尽量采用讨论,分析与总结的方法,采取理论与实际密切结合的方法,将典型事例与理论紧密结合起来,将典籍研习与社会考察结合起来。 六、教学中要注意的问题 1、由于课时有限而课程的内容较多(包括绪论近二十章),一定要掌握和突出重点。 2、注意与已学过的课程相联系,如哲学、历史、文学等方面的课程,力求达到融会贯通。 七、教学总课时、学分及考核方式 本课程课内学时为36课时,2学分。平时成绩为总成绩的20%,期末采用开卷考试,占总成绩的80%。 八、各章节教学进度及安排 绪论(2课时) 掌握“文化”的内涵与界说,了解中国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概念,认识学习《中国文化概论》的目的、意义,了解学习方法。 上编 第一章中国文化的历史地理环境(2课时) 认识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作用与影响,理解地理环境对开放与封闭的影响。 第二章中国文化植根的经济基础(2课时) 了解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主体特点,传统自然经济的发展阶段及形态,研究中国资本主义萌芽迂缓的原因,掌握中国传统自然经济对文化发展的影响。 第三章中国文化依赖的社会政治结构(2课时)

旅游客源国概况课程教学大纲

《旅游客源国概况》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编号91425039 二、编写说明 《客源国概况》课程是为旅游管理专业三年级学生第一学期开设的一门学科选修课,是为学生大二后进一步学习其他学科(诸如旅游文化学,英美文化概况,世界遗产概论等课程开设的课程,共开一学期,36学时。本课程也是教学改革的主干课程之一,采用双语教学。考核方式采用考试。 三、课程性质学科选修课 四、教学目标 1、使学生对中国主要客源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民俗、旅游业以及地理、人文概况等有一个全面的、准确的认识和了解,并进而对世界旅游客源市场和中国海外旅游客源市场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有一个较全面的认识,并能够基本掌握中国海外客源国的基本情况,以扩展学生的知识面。 2、培养和训练学生的理论思维和创新能力,为学习旅游文化学,英美概况,旅游市场营销以及其他旅游课程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3、为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学生在专业英语方面进一步深造和学习用英语开设的文化类专业课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教学主要内容 第一章世界旅游客源市场(1学时) 第一节世界旅游业概况(了解世界旅游业的发展情况) 第二节世界旅游区概况(了解世界六大旅游区旅游业的发展情况) 第三节世界旅游客源市场格局及发展前景(世界旅游业发展的特征)第二章中国旅游业和海外旅游市场(2 学时) 第一节中国旅游业概况(中国旅游业的发展概况及2020年中国将 成为世界旅游强国的原因) 第二节中国海外客源市场现状(了解中国海外客源市场的发展状况 及发展前景) 第三章(共19 学时)亚太地区(1课时) 第一节日本(地理位置、政治、经济、文化、旅游业及与中国的关 系)……4课时 第二节韩国(地理位置、政治、经济、文化、旅游业及与中 国的关系)4课时

中国近代史课程教学大纲

河北大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191004 课程名称:中国近代史 学分学时:5学分85学时 开课单位:河北大学历史学院 撰稿人:刘志琴崔军锋 审核人: 2015年5月20日制(修)订

《中国近代史》课程教学大纲 (理论课程) ◆课程编号:191004 ◆课程英文名称:The Modern History of China ◆学分/学时:5学分/85学时 ◆课程类型:?通识通修课程?通识通选课程 ?学科基础必修课程?学科(跨学科)选修课程 ?专业发展核心课程?专业发展拓展课程?集中实践课程 ◆适用专业(专业类):历史学 ◆先修课程:中国古代史 一、课程简介与教学目标 (一)课程简介 本课程属必修课程,是历史专业的主干基础课。 本课程内容主要讲授中国近代以来(以鸦片战争至五四新文化运动为时间段,1840-1919年)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推翻反动统治、实现人民解放的历史。该课程的讲授不仅要让学生知道了解国史、国情,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学习中国近代史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懂得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及其内在的规律性,掌握学习近代史学研究的初步理论和方法,学会将所学的近代史学基本理论知识运用于分析、研究。 (二)教学目标 通过中国近代史的教学,要达到如下目的: 1.学生通过听课、阅读教材、参考书及有关原始资料,能较牢固地掌握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知识。 2.使学生掌握马列主义经典作家对中国近代史的基本论述,使他们能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学习和研究中国近代史。 3.通过到较固定的参观、实习基地去进行参观实习和社会调查,以增强学生的感性知识、实践经验和基本技能。 4.通过这门课的教学,进行爱国主义与革命传统教育,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和为建设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祖国而艰苦奋斗的精神。 二、教学方式与方法 本课程系专业核心课程,理论性强,以课堂讲授、讨论与课外拓展教学相结合,课程以讲授为主,以近代史知识中的关键点与历史事件为经维,突出重点、解决难点,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关注学术前沿,针对学术热点问题深入讨论探索,以开拓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运用史学理论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运用分组讨论、读书报告、前沿讲座、网络教学平台等多种途径指导学生扩展阅读,提高问题

中国古代史历史学教学大纲下

课程编号:16014202 《中国古代史》课程教学大纲 (The Syllabus of Ancient Chinese History) 适用专业:历史学本科 总课时:72(其中理论72 ) 学分:4 制定单位:历史文化系执笔者:王芳审核人:赵元编写日期:2010年9月20日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中国古代史是历史学本科的主干基础课。它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为指导,科学地、系统地阐明中国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发生发展和演变的历史及其规律,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专业相关理论和历史基本知识独立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扎实掌握历史学科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发展动态,了解学科前沿发展动态,增强学生为社会服务的自信心和能力。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目标 第十章隋朝:统一帝国的再建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第一节隋朝前期的政治 掌握隋初的各项政治制度及隋与少数民族的关系;熟练掌握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大索貌阅、输籍定样等重要概念; 第二节隋朝政治经济的发展 了解隋朝政治经济的发展的概况,熟练掌握隋代大运河开凿的目的及其影响。 第三节隋朝的文化和对外文化交流 了解隋朝的文化和对外文化交流的发展概况。 第四节农民起义与隋朝的灭亡 掌握隋末农民起义的具体经过及结果,熟练掌握隋末农民起义的背景及其意义。了解隋朝在中国古代史上的历史地位。 第十一章唐代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繁荣 第一节唐前期的政治和经济 掌握唐初的各项政治制度及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熟练掌握玄武门之变、“贞观之治”、“开元盛世”、武则天的统治等重要史实。分析唐代前期繁盛局面产生的重要原因。 第二节唐后期的政治和经济

《中国饮食文化》课程教学大纲

《中国饮食文化》课程教学大纲 一、本课程的地位和作用 《中国饮食文化》是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专业选修课。饮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食品、旅游等专业的本科生对中国饮食文化学科知识的系统足够了解,对中国饮食思想、现象等问题的理解及分析能力,是学科理论方法的必要掌握,是学生知识积累、方法训练的必备,大有助于学生素质能力的提高。本课程性质与民众和社会饮食生活有密切关系,富于实践性,可以参阅资料较多,可以进行讨论式教学。 二、本课程的教学目标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学生了解饮食文化的概念,研究的对象、内容和方法,研究的现状;了解环境与文化的多元性、饮食文化的发展阶段和食物变迁的原因;了解世界饮食文化和中国饮食文化区域性;掌握中外饮食民俗、中外饮食礼仪、中外茶饮文化和中外酒文化中的基本情况,了解中外饮食文化交流的历史和现状,以及饮食文化交流的障碍和途径。 三、课程内容和基本要求 (一)绪论 1、教学内容与要求 (1)教学内容:中国饮食文化的定义及特征;中国饮食文化的地域差异;饮食文化的研究内容;孔孟、老庄的饮食之道。 (2)基本要求: 要求学生对中国饮食文化的地域差异,饮食文化的研究内容以及孔孟、老庄的饮食之道有基本了解。掌握饮食文化的概念及中国饮食文化的特征。 2、教学重点 中国饮食文化的定义及特征。 3、教学难点 孔孟、老庄的饮食之道。 (二)八大菜系 1、教学内容与要求 (1)教学内容:中国八大菜系的形成历程和背景;鲁菜、川菜、粤菜、苏菜、闽菜、浙菜、湘菜、徽菜和京菜的概述及各菜系的代表。 (2)基本要求: 了解中国八大菜系的形成历程和背景;了解鲁菜、川菜、粤菜、苏菜、闽菜、浙菜、湘菜、徽菜和京菜的概述及各菜系的代表。加深对中国饮食文化的地域差异的理解。

《中国美术史》课程教学大纲

《中国美术史》课程教学大纲 (适用于美术学专业) 课程编码:186522060 学时:28 学分:1.5 开课学期:第一学期 课程类别:必修 课程性质:专业课 考核方式:考试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美术史是中国文化艺术的主要学科之一。美术是人类的一种创造性的活动。美术作品是作者对生活认识的物化形态。美术史是通过具体作品对美术的发生、发展、演变的历史事实的概括及学术性研究。需要以科学的观点把握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化特征和美术的发展规律,它是人类文明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史论课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对该课程的讲述及对形象资料的展示,使学生认识到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除了典籍的文字记载,更是美术作品对历史发展中各期政治、经济、文化的直观反映。美术的发展、演变和技法的不断成熟和完善、创新,以及作品中所体现的文化特征,是完全和历史的发展同步的。它是中国文明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该课程的教学、了解美术的发展规律。从而转变学生对美术专业学习的单纯技巧观念,更加自觉地重视对祖国文明的了解和自身文化素养的形成。 二、课程的基本容: 第一章原始社会的美术 本章主要教学容: 1.1概述 1.2石器的制作与审美意识的萌芽 1.3新石器时代的器艺术 1.4雕塑与绘画 本章教学目的及要求: 1、了解美术学所涵盖的学科及相关学科的各自研究目的、方法、互相之间的联系。 2、了解原始社会的美术现象及美术作品的特征。 本章教学目的及要求:

重点:器艺术 难点:了解彩艺术各期特征及黑艺术特征。 第二章奴隶制时代的美术 本章主要教学容: 2.1概述 2.2灿烂的青铜工艺 2.3建筑 2.4绘画与雕塑 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奴隶制时代青铜艺术所负载的强烈的政治与的功能及工艺制作的灿烂辉煌。了解各个历史时期对青铜纹饰的崇尚及区别。 本章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青铜艺术 难点:青铜“礼器”的艺术精神及分期特征。 第三章战国汉美术 本章主要教学容: 3.1概述 3.2绘画形势 3.3缣帛画 3.4画像石(砖)艺术 3.5壁画 3.6器物上的装饰绘画 3.7汉绘画的艺术特征 3.8雕塑 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进入封建社会以后美术作品表现容、技巧等与奴隶制社会的区别以及主要代表作品、风格。 本章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3.3 3.4 3.8 难点:封建社会尤其是汉的艺术的功利性及其特征。 第四章晋南北朝时期的美术 本章主要教学容: 4.1概述 4.2人物画的新发展

历史教学大纲

高中历史课程: 一、高一年级历史课程介绍: 高一历史是衔接初中与高中历史的重要环节,一方面,我们在初中阶段已经对中国史、世界史的基本知识一定的了解,是“知其然的阶段”,到了高中,历史的学习开始深入,需要学生们“知其所以然”。高一历史课程在2010年新课改之后,课程体系和结构同以往相比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打破了中国史、世界史的界限,而是以专题的方式进行历史的学习。高一年级的历史分政治史和经济史两个专题,分别在上下两个学期完成学习任务。 二、高二历史课程介绍 历史学博大精深、包罗万象的特点在诸学科中最为显著,真可谓"上下五千年,纵横千万里",乃至于我们的先贤纷纷感慨:"历史就是我们的一切""天地间无非史而已""我们仅仅知道一门惟一的科学,即历史科学"等等,声声感叹道出了史学对象的广大和浩淼。高二年级学生在学习历史学科时,需要注重理解,将知识灵活解读,培养独立分析的能力,才能纵横捭阖,处变不惊。高二历史是文化史专题,主要讲述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形成与发展演变的脉络。这一过程共分为四个历史阶段,各有时代特色。概要如下:(1)在春秋战国百家争鸣中脱颖而出;(2)汉武帝时代形成儒术独尊的局面;(3)宋明时期程朱理学体系的建立,标志着儒学发展到新阶段;(4)明清时期一些进步思想家对传统儒学批判继承,与时俱进,构建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 三、高三历史课程介绍 今年高三同学仍旧采用旧课程标准,他们是旧课程标准的最后一届考生。高三历史全一册学习的是中国古代史部分的内容,以朝代分期为纵向线索,而每一历史时期,又按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对外交流的体系结构进行横向学习。全书共分六章,分别讲述了:先秦、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辽宋夏金元、明清时期的历史,时间线索明了,侧重点清晰。 高中历史课程大纲

旅游文化课程教学大纲.doc

《旅游文化》教学大纲 一、课程定位 本课程是旅游专业、酒店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也是为了让学生拓宽知识面、提高文化素养、掌握相关实践操作技能而开设的一门综合性素质课程。 二、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学习,要求学生了解旅游与文化的概念、文化的结构、类型、基本特征和功能;了解旅游文化的概念、特点和结构;充分认识旅游文化的地位和作用;了解旅游文化发展的历程和各阶段的特点;了解中国旅游文化传统及其价值;认识和掌握旅游主体文化、客体文化及中介体文化的概念内涵、主要特点等;认识和掌握宗教文化、建筑文化、园林文化、民俗文化、饮食文化的概念、类型、特点、发展历史等有关内容;了解旅游文化与旅游资源开发和利用之间的关系;加深对中国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文化内涵的认识和理解;了解和掌握河南旅游文化资源的特点及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思路等。在本课程教学过程中,我们通过案例教学、影象资料欣赏等形式,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旅游文化现象、解决旅游文化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通过实际操作、实地考察、项目竞赛和课程小论文写作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初步的科研能力,为今后从事科学研究和旅游企业管理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教学思路 以中国旅游文化为讲授主线,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揭示中国旅游资

源的民族性特点和文化传统优势;以旅游客体文化为讲授重点,同时也兼及旅游主体文化、中介体文化的重要内容;在系统介绍旅游文化基本理论知识以后,分别介绍宗教文化、建筑文化、园林文化、民俗文化、饮食文化等几种比较具有中国特色的旅游客体文化。在课程后续建设中,将结合河南旅游文化实际,研究探讨发挥河南旅游文化资源大省的优势,逐步向旅游文化产业大省迈进的发展思路。 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 理论课教学内容与要点 第一章旅游文化概述 要点:了解旅游和文化的基本概念及二者关系,了解旅游文化的特征和结构。回顾旅游文化发展历程,了解中国旅游文化发展各时期的主要特点。通过对旅游活动实质、旅游发展历程以及与其他文化的关系的探讨,充分认识旅游文化的地位和作用。 第二章旅游主体文化 要点:了解旅游主体、旅游主体文化的基本概念及二者关系,了解旅游主体文化在旅游文化体系中的核心地位。重点了解不同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所表现出的不同的文化角色、个性心理及审美倾向等。 第三章旅游客体文化 要点:认识旅游客体及旅游客体文化的研究对象,把握旅游客体的类别与旅游客体文化所包含的内容。认识和掌握自然美、人工美的构成及审美观照,掌握旅游客体的文化功能。重点了解和掌握中国旅游

中国古代史(下)教学大纲

中国古代史教学大纲(下) 隋唐辽宋夏金元明清(72学时) 第六讲隋唐(公元581—907) (18学时) 教学目标: 了解隋、唐的建立与统一。隋唐对外政策与中外交通。隋与唐前期的均田制。唐代边疆各族。 基本掌握:武则天称帝。安史之乱的原因,经过及影响。唐末农民战争。唐代均田制变化。租庸调制与两税法。唐与突厥、回纥、吐蕃的关系。三省六部制。 综合分析:唐太宗与“贞观之治”。发展科举制。隋唐五代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经济重心的南移。唐代民族关系的特点。唐与日本、天竺的经济文化交流。教学内容: 一、隋朝的短暂统治(581—618) 1.隋的建立与统一 2.隋的政治 3.隋朝灭亡 二、唐前期的统治(618——755) 1.唐的建立与统一 2.唐太宗与“贞观之治” 3.武则天的崛起 4.玄宗继位与“开元之治” 5、唐代中国版图与民族关系 6、盛唐时代的中国与世界 三、唐中后期的统治(755—907) 1、安史之乱——唐由盛到衰转折点 2、藩镇割据 3、宦官专权与朋党之争

4、唐末农民战争与唐朝灭亡 四、隋唐政治法律制度 (一)隋代制度 1.中央确立三省六部制 2.地方郡县二级制 3.《开皇律》 4.府兵制 (二)唐代制度 l、中央健全三省六部制 2、地方道州县三级制 3、科举制的完备与发展 4.《唐律》与《大唐开元礼》 5.兵役制度的演变 五、隋唐社会经济 (一)土地制度 1.隋代均田制 2.唐前期均田制 3.均田制的破坏与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 (二)赋役制度 1.隋代租调力役制 2.唐前期的租庸调制 3.唐后期的两税法 4.唐代工商税 (三)户籍制度 1.隋代的“大索貌阅”与“输籍法”。 2.唐代户籍“手实”与“计帐”。 (四)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经济重心的南移

智慧树《中国古建筑文化与鉴赏》教学大纲

《中国古建筑文化与鉴赏》教学大纲 第一章匠心独具——中国古建筑特征 中国古建筑因其具有鲜明的特征而在世界建筑发展史中具有重要地位。建筑具有双重功能,一方面建筑为人们提供劳动、工作、生活、娱乐等的活动空间,这是它的物质功能;同时建筑又是一种构筑物、实体。因此产生了形象好看与否的问题,所以建筑与绘画雕塑一样同属造型艺术的一个种类,只是表现方式不同,建筑不能表现出人物形象和具体的场景。中国古代建筑如果与西方古代建筑相比,它们的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所用材料不同,中国古代用木材,而西方古代用石材建造房屋,因而使建筑有了不同的外部形象。例如同为陵墓,古埃及完全用石料筑造的金字塔和中国皇陵用木料建造的陵寝建筑具有完全不同的形象。二是表现在对建筑形象的追求上,西方古代讲求建筑个体形象之高大、宏伟;而中国则讲求建筑群体形象之恢宏。产生这些不同的原因既有技术的原因,也有文化上的原因。中国古代建筑采用木结构体系,它的优点在于木材在采集、运输、加工、建造上都比石材方便、省工、省时。同时由于木结构采用的是榫卯接口即属韧性连接,它能够承受突然性的冲击,所以木结构的防地震性能好,而石结构属钢性连接,遇地震很多易毁坏。但木结构也有缺点即怕火、怕潮湿、怕小虫的侵蚀,历史上多少古建筑被火烧毁,所以中国早期建筑保留至今的很少,不如石结构建筑那样坚固耐久。中国古代工匠选择了木结构,在长期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经验,创造出木结构的完整体系,并且对房屋从屋顶、梁架到门窗、台基都进行了美的加工,可以说将木材的应用发挥到了极致。 建筑艺术的特征 建筑艺术与绘画、雕塑在造型上不同,画家、雕刻家可以做任意创作出不同的人物与场景,而建筑师不能任意创作出房屋形象,建筑形象首先决定于它的实用功能、所用材料和结构方式。 中国古代与西方古代建筑比较 中国与西方古代建筑在用木材与石材不同选择上也有文化上的原因。在西方神权大于皇权,对神庙、教堂要求宏伟、永久,代代相传;在中国皇权大于神权,皇权朝代更替,毁旧立新,对建筑不求永久。 中国独特的木结构建筑 中国古代工匠将木材的应用发挥到极致,他们对房屋的木构件梁枋、檩、天花、藻井,对门、窗、格扇几乎所有的木材构件都进行了美的加工,使它们具有了结构和装饰两方面的作用。第二章巍巍殿堂——中国古代宫殿 宫殿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的政治中心:它既有物质功能,即为皇帝提供理政、学习、宗教、生活、娱乐等活动的场所,所以功能多、规模大;同时又具有精神上的功能,即要表现出皇权集中,一统天下的气势,要求宏伟、恢雄。帝王掌握着全国的人力与财力,所以会应用最好的材料,采取最精良的技艺,调集最优秀的工匠来建造宫殿,从而使宫殿成为一个时代在建筑技术与建筑艺术都是最高水平的代表。从秦、汉、唐、宋几个主要朝代看,都在长安、汴梁等老城兴建了规模很大的宫殿建筑群,这些宫殿都有前朝、后宫及后苑几个部分,前者为皇帝理政处,后者为皇帝及其皇族生活游乐之所。可惜这些宫殿都已经毁坏无存,今人只能从文献记录和考古发掘的遗址去相像当年的辉煌了。现存的最完整的宫殿建筑是北京的紫禁城,它是明、清两代皇朝的宫城,自公元年至年经年建成,占地面积万平方米,大小建筑数百座,组合成大大小小的四合院。紫禁城继承历代宫城的传统,分为前朝与后宫两大部分,将主要殿堂置于南北中轴线上,次要建筑左右对称布置,规模严整,井然有序。前朝有三大殿,其中太和殿为帝王上大朝之地,凡帝王登基、完婚、重大节日接见文武百官均在这里举行盛大礼仪。根据中国礼制,太和殿在紫禁城各座殿堂中面积最大,面阔开间最多达开间,屋顶最高,位居紫禁城中心位置,可称宫城中第一大殿。后宫除中轴线上的皇帝、皇后共居

中国旅游客源地与目的地概况教学大纲

《中国旅游客源地与目的地概况》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中国旅游客源地与目的地概况 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 总学时数:64(理论学时:16 实验或实践学时:48 ) 先修课程:无 开课单位:管理学院 适用专业:旅游管理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中国旅游客源地与目的地概况是旅游专业必须开设的一门课程,它能帮助学生更好的了解中国及世界旅游业的发展。中国旅游客源地与目的地概况针对近几年来我国出/入境旅游特别是出境旅游迅速发展的情况,广大旅游从业人员对全面地了解境外客源地和我国公民出境旅游目的地的知识概况的需求日益增强,因此,旅游教育需要紧紧跟上旅游行业的发展,培养一大批能满足行业需求的旅游实用型人才,特别是培养出有知识、懂业务的出境旅游领队。 二、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 第一章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和中国出入境客源市场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国际旅游业的发展概况及变化趋势; 2.熟悉我国出入境旅游市场现状及今后的发展前景; 3.掌握世界旅游区的划分及其概况; 4.掌握我国主要旅游目的地概况。 教学内容: 1.国际旅游业的发展概况; 2.国际旅游区划概述; 3.国际旅游市场的发展趋势; 4.中国出境旅游的演变和发展; 5.中国入境客源市场的现状和前景。 教学重难点: 重点:国际旅游区的划分及概况; 难点:国际旅游区划与世界七大洲的划分。

第二章东亚之旅 教学目的与要求: 1.简单介绍日本、韩国、蒙古三个国家的基本情况,使同学们对所涉及内容也事先有所了解; 2.重点掌握日本、韩国、蒙古国家的首都概况、禁忌及主要旅游城市。 教学内容: 樱花之国——日本 1.国情概述; 2.政治经济; 3.文化教育; 4.民俗风情; 5.旅游观光; 6.入境须知。 隐逸之国——韩国 1.国情概述; 2.政治经济; 3.文化教育; 4.民俗风情; 5.旅游观光; 6.入境须知。 草原之国——蒙古 1.国情概述; 2.政治经济; 3.文化教育; 4.民俗风情; 5.旅游观光; 6.入境须知。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了解日本、韩国、蒙古三个国家的基本情况; 难点:各个国家的政体及旅游观光地。

日本历史课程教学大纲

《日本历史》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D30768B0 课程属性:限选 学时:30 学分:1.5 先修课程:高级日语、日本学概况 考核方式:考查 使用教材: 刘建强主编,《新编日本史》,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2002年 主要参考书: 贺静彬主编,《日本历史与文化》,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年 井上清主编,《日本历史》,陕西人民出版社,2011年 坂本太郎主编,《日本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是通过对日本史的学习,让学生掌握日本历史发展、变迁的基础知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注意与所学专业的相辅相成,及时补充相应的日文词汇。同时注意结合日本各个历史时期的社会组成结构、习俗、文化等内容,结合各个时期历史的若干课题,加强学生独立搜集、整理资料、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加深对日本民族的理解和认识。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课程为三年级第一学期专业选修课。本课程旨在通过课堂讲授、讨论和观看相关影像资料等方式,有系统地介绍日本如何从先史时代走向近现代,让学生对近代日本的国家属性和文明发展有正确的认识。一方面掌握日本语周遭国家关系的互动,另一方面,对于日本以中国为文化母国又保有自己特征的文明吸收方式有所认

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促使学生去主动搜索资讯,考察资料,培养阅读日文的历史资料的语言能力。 三、学时分配: 章节课程内容学时 1 日本原始社会的基本情况 2 2 日本古代社会的基本情况 2 3 律令国家的形成的基本内容 2 4 古代国家的形成和发展 2 5 中世的日本社会概况 2 6 中世幕府社会概况 2 7 近世日本社会概况 2 8 近世江户幕府的社会政治特征 2 9 日本近代社会初期特别是明治维新时期的改革内容 2 10 明治维新后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情况 2 11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日本的社会概况 2 12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日本社会 2 13 中日战争的过程和影响 2 14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日本社会 2 15 复习 2 四、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采用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为佳 各种教学方法都是一定历史背景和环境下的产物。本课程作为日语专业学生全面了解日本历史的一种有效途径,应在任课教师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心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用生动性较强的教学方式来传授知识。 2、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中国文化史教学大纲-

中国文化史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中国文化史课程编号:051004 英文名称:History of Chinese Culture 学时学分:72/4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开设学期:5 课程简介:本课程结合文化学的一般知识,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的类型、特点、价值取向、基本精神及历代哲学、宗教、伦理道德、礼仪制度、婚丧嫁娶、衣食住行、风俗习惯、文学艺术、科学技术、教育科举等,并就传统文化的各个侧面做出评析,对中西文化的差异做出比较。旨在通过对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的讲授,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更好地继承、创新和发展成就灿烂的中国传统文化。 第一章绪论(12学时) 第一节文化概论 一、文化的本义与定义(重点、难点) 二、文化的构成与分类(重点、难点) 三、文化的特征与功能 第二节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界定与定义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环境与条件 三、中国传统文化的类型与特点(重点) 四、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与基本精神(难点) 五、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发展历程 第二章中国传统哲学(4学时学) 第一节中国传统哲学的发展演进 一、哲学是文化的核心 二、历代哲学思想 第二节中国传统哲学民族精神(重点、难点) 一、天人协调精神 二、入世济世精神 三、理想主义精神 第三章中国传统宗教(6学时) 第一节中国原始宗教 一、自然崇拜 二、祖先崇拜 三、生殖崇拜 四、上帝崇拜

第二节中国传统佛教 一、佛教原始教义 二、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与流布(重点) 三、佛教组织与佛教习俗 第三节中国传统道教 一、道教的形成(难点) 二、道教的发展演变 三、道教信仰 四、伊斯兰教 五、民间秘密宗教 第四章中国传统伦理道德(4学时) 第一节中国传统伦理思想 一、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基本内容 二、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发展历程 第二节中国传统道德规范(重点) 一、仁、义、礼 二、忠孝、诚信 三、三纲五常、三从四德 第三节中国传统修身之道与理想人格 一、传统修身之道 二、传统理想人格 第五章中国传统礼仪制度(8学时) 第一节中国传统五礼 一、吉礼 二、嘉礼 三、宾礼 四、军礼 五、军礼 第二节中国传统婚姻习俗 一、中国古代婚姻形态的嬗变 二、一夫一妻制下的婚姻形式(重点、难点) 三、历代婚姻礼俗(重点、难点) 四、关于离婚问题 第三节中国传统丧葬习俗(重点、难点)

旅游文化实训教材

旅游文化实验教学大纲 (Tourism and Culture) (供四年制旅游管理专业2012级试用) 课程编号: 面向专业:旅游管理 实验类别:专业课实验 实验时数:6 考核方式:考试 实验总的目的与要求: 通过实训将旅游文化学科中的理论知识点和原则性规定转化为可操作的实践要领,使学生在熟悉景区工作环境特点和作业流程的基础上,培养初步的适应能力,在策划、讲解、组织应变、景观调查等方面获得锻炼。通过模拟景区作业实训,学生能够进行设计和撰写项目策划,做好接团讲解工作,并能进行安全维护,环境布置等。

其中:验证性实验 0 %,设计性实验 50 %,综合性实验 50 % 教材及参考书目: [1] 张文祥.旅游文化.第二版.北京:中国财经出版社,2009 [2]王明煊,胡定鹏.中国旅游文化.第一版.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 [3] 谢贵安.旅游文化学.第一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4] 喻学才.旅游文化.第一版.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0 [5] 赵荣光,夏太生.中国旅游文化.第一版.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10 [6] 曹诗图.旅游文化与审美.第一版.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7] 仲富林.中国饮食文化.第一版.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8] 章海荣.旅游美学导论.第一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执笔人:蒯小群审核人:龚艳教学院长:刘曙霞

《旅游文化》课程实训指导书 洪波编写

目录实训一旅游特色饮食线路设计 实训二永宁寺参观与导游词讲解

实训一旅游特色饮食线路设计 实训时数:3课时 实训目的: 1、能够运用调查、搜集资料的方法,编写美食文化、风物特产和旅游资源专辑。 2、通过调查,能够分析某一旅游地的美食文化、风物特产和旅游资源构成情况。 实训内容与形式: 一、理论基础 (一)中国菜肴的特点 1、选料广泛,菜品繁多 2、刀功精细,刀法多样 3、精于火候,技法多样 4、调料繁多,方法多样 5、盛器讲究,追求完美 6、医食同源,注重养生 7、兼收并蓄,推陈出新 (二)中国菜系的分类 四大菜系:鲁菜、川菜、粤菜、淮扬菜 八大菜系:鲁菜、川菜、粤菜、苏菜、闽菜、湘菜、徽菜、浙菜 1、四川菜 四川菜简称川菜,由成都、重庆两地的地方菜组成,还包括乐山、江津、自贡、合川等地的地方菜。川菜的代表名菜有回锅肉、怪味鸡、鱼香肉丝、宫保鸡丁、开水白菜、麻婆豆腐等。 2、山东菜 山东菜简称鲁菜,由济南和胶东两地的地方菜发展而成。济南菜指济南、德州、泰安一带的菜肴;胶东菜起源于福山,包括青岛、烟台一带的菜肴。山东菜选料讲究,刀工精细,重视火候。以爆、炒、炸、扒见长,口味上注重突出原料本身的鲜味,以清淡鲜嫩为主,汤醇味正,原汁原味。鲁菜的代表名菜有九转大肠、葱烧海参、锅烧肘子、油爆双脆、扒原壳鲍鱼等。 3、广东菜 广东菜简称粤菜,由广州、潮州、东江三地的地方菜发展而成,以广州菜为代表。 粤菜的特点是选料精细,花色繁多,新颖奇异。口味以清淡、生脆、爽口为主,烹调技法有炒、炸、扒等。粤菜的代表名菜有片皮乳猪、白云猪手、糖醋咕噜肉、东江盐焗鸡、红烧大裙翅等。

《中国近代史》教学大纲

《中国近代史》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中文名称:《中国近代史》 2、课程类别:必修 3、适用专业:历史学教育 4、课程地位:专业主干课程 5、总学时:54 6、总学分:3 7、先修课程:中国古代史 二、课程目标 通过中国近代史的学习,使学生能较系统地了解中国近代历史基础知识,认识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规律,增强爱国主义思想感情,初步学会历史思维方法,能够运用所学到的知识解决以后教学工作或其他工作的实际问题。 三、课程内容 第一章鸦片战争和中国近代史的开端(8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清政府的禁烟运动;鸦片战争的经过;了解〈〈天津条约〉〉、《北京条约》;掌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与清政府失败的原因。要求学生运用 所学知识,说明中英《南京条约》及其附件对中国社会的深远的影响, 战后中国社会变化和向西方学习的主张。 第一节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 一、清朝统治的衰落 二、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殖民扩张 第二节反对英国侵略的战争 一、鸦片泛滥和中国的禁烟 二、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 三、战争的三个阶段

四、第一批不平等条约的订立 第三节战后十年间的中国社会 一、社会经济的变化 二、思想与学风的转变。 第二章太平天国及第二次鸦片战争(9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太平天国起义、定都天京、北伐西征;掌握《资政新篇》的主要内容;运用所学的知识,说明天京事变及其影响,《天朝田亩制度》的主要内容及评价,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和失败原因。 第一节太平天国起义 一、洪秀全和金田起义 二、定都南京和北伐、西征 第二节太平天国的制度和政策 一、《天朝田亩制度》 二、各项制度和措施 第三节第二次鸦片战争 一、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天津条约〉〉 二、英法侵略战争的再起和《北京条约》 第四节辛酉政变及其以后的政治格局 一、辛酉政变 二、变后的政治格局 第五节太平天国后期及其失败 一、太平天国领导集团的分裂 二、《资政新篇》的提出 三、太平天国的失败 第三章洋务运动和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8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中文名称: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课程英文名称: General Introduction to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课程类别:公共基础课 课程编号: 一、课程的性质、任务 1.课程的性质、任务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是应用技术大学一门重要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其宗旨在于促进文理交融,拓展和完善理工科大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文化素质和人文修养。本课程强调人文精神教育与科学精神教育相结合,主要任务是使青年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伟大成就和基本发展线索有较为全面的认识,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自尊心和自豪感,培养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进一步陶冶身心,培养在生活中用传统文化的视角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以理性态度和务实精神去继承传统,创造未来。 2. 教学的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讨论和思考,学生应达到以下要求: (1)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知识和发展历程有初步的了解,激发对于祖国的荣誉感和归属感; (2)能够从总体上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的本质、特性及其与现代化的关系,并能联系现实,深入思考,运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分析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与糟粕, (3)以现代化为参照系,对中国传统文化资源进行创造性的开发利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4)能够以本课程教学为基础和依托,拓展知识结构,弘扬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 3. 适用专业与学时数 本课程适用于茅台学院各专业。总学时54,3学分。其中理论课44学时,社会考察10学时。

4.主要教学方法与媒体要求: 本课程以课堂讲授为主,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和启发式教学,突出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多看、多读传统文化著作,配合文化网站等现代化信息的输入,提高教学效率。通过一系列教学活动,激活思维,启发思考,本课程内容丰富,信息量大,不可能在有限的课时内悉数穷尽,建议将一些适合讨论和交流的知识单元集中于网络教育平台,进行师生讨论和交流,提高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积极性。 二、各章教学内容和要求 第一章中国传统文化概述(2学时) (一)基本内容与要求 教学内容: 第一节中国传统文化的界定与定义 第二节中国传统文化产生的环境与条件 第三节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 第四节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因素 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文化及中国传统文化的概念、基本精神和产生条件;能够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学会从文化的视野观察、分析现实问题。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特点及其影响 难点: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因素和其所面临的挑战和问题 第二章历史的天空:中国历代王朝的兴衰(4学时) (一)基本教学内容与要求 教学内容: 第一节夏商周与春秋战国 第二节秦汉大一统与魏晋南北朝的分立 第三节繁盛的隋唐

中国旅游地理教学大纲

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中国旅游地理》 适用专业:旅游管理执笔人:适用学期:审核人: 学时: 64 制(修)订时间:

一、课程定位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旅游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课。本课程是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饭店服务与管理及旅游英语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基础课程。 (二)课程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旅游从业必备的中国旅游地理基础知识、技能;树立空间地域意识;形成旅游综合动态思维,培养旅游欣赏能力,为今后服务工作和管理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是旅游专业专业课程,也对旅游管理专业其他专业课程起辅助和补充的作用。 二、教学目的 本课程采取传统讲授及现代化教学方式来组织教学,运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培养学生成为掌握“大旅游”职业领域内的基础知识及具备一定学习基础知识能力的合格毕业生。 (一)素质(情感)目标 1、有较强的职业道德、职业素养和职业品质,包括爱岗敬业、积极进取、吃苦耐劳、服从分配、诚实守信; 2、能较好地与人沟通,有一定的社交能力和应变能力 3、有较强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合作意识; 4、有较强的安全意识,包括学习安全、工作安全和人身安全等; (二)知识目标 1、掌握中国旅游资源的概念及分类、中国旅游资源的类别及典型代表、各大旅游区核心旅游城市及经典旅游线路和重点旅游景区的旅游特征等知识;

2、了解旅游资源赏析、中国旅游客源地理、中国旅游交通与旅游路线、旅游资源开发与旅游环境保护、旅游信息与旅游地图、 中国旅游区划、自助旅游等知识; (三)能力目标 1、能正确阅读分析旅游资源分布图及旅游景区导游图; 2、能完成简单的旅游线路设计; 3、能对核心旅游景区进行简单旅游讲解; 三、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一)教学项目 模块教学知识要求重点及难点知识和能力目标学时 第一章 中国旅游资源地理1、中国旅游资源形成的地理背景 (自然地理背景、人文地理背景) 2、中国旅游资源的基本特征 (多样性、差异性、广泛性和集中性、季节性、互补性、文化 性、悠远性、奇特性) 重点: 1、中国旅游资源形成的地 理背景 2、中国旅游资源的基本特 征 难点:无 考核方式:笔试 1、掌握我国旅游资源形成的地理 背景及我国旅游资源的基本特征; (简答) 2、能运用所学旅游资源形成地理 背景知识分析相关案例,辨析旅游 资源形成的影响因素及形成背景, 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 题的能力;(案例分析) 3、应用“职业道德与企业理论”’ 的行业规范与标准,分析企业行为 的善恶,强化学生“职业道德素质”。 (案例分析) 第1周 (4课时)

《中国电影史》教学大纲(含推荐教材及参考书目)解析

《中国电影史》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0695002 课程类型:任意选修课 总学时:32 讲课学时:30 实验(上机)学时:无学分:2.0 适用对象:无限制 先修课程:无要求 一、课程的教学目标 电影是一种文化,也是一个产业。学习《中国电影史》是了解中国电影文化的不可或缺的途径,中国电影史上许许多多优秀的影片有着极高的文化艺术含量,如《神女》、《春蚕》、《马路天使》、《小城之春》、《我这一辈子》、《农奴》、《林家铺子》、《祝福》、《巴山夜雨》、《骆驼祥子》、《黄土地》等,而令人感到遗憾的是我们的大学生对这些优秀的影片知之甚少,学习《中国电影史》可以弥补这样一个缺憾,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另外中国电影创作的现实主义传统,使它成为我们了解中国社会发展波澜壮阔历史的极其生动形象的教材,这类影片有很多,如《渔光曲》、《三个摩登女性》、《壮志凌云》、《松花江上》、《希望在人间》、《乌鸦与麻雀》、《八千里路云和月》、《一江春水向东流》、《南征北战》、《红旗谱》、《于无声处》、《芙蓉镇》、《西安事变》、《开国大典》等等。学习《中国电影史》也可以了解中国电影产业、电影事业走过的百余年艰辛曲折的历程以及中国电影人的执着追求,从而对发展现在的电影产业乃至于整个文化产业有所借鉴。 概括地说,本门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是使学生初步了解中国电影史上的重要人物、重大事件和经典影片,提高自身的人文修养。 二、教学基本要求 《中国电影史》在教学内容上包括上下两篇。

上篇为早期中国电影,又分为四个部分:早期中国无声电影和有声电影的创作、30年代以后兴起的左翼电影运动、抗日战争这一非常时期的中国电影和战后中国民营电影的发展及取得的成就。第一部分重点介绍中国电影产业草创时期的发展经历、早期电影人的杰出贡献和这一时期的代表性影片。第二部分重点介绍左翼电影运动兴起的条件、发展过程及其对以后中国电影发展的影响。第三部分侧重于讲述战争对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的破坏,以及具有正义感的中国电影人的不懈努力。第四部分着重介绍战后中国民营电影业在极端艰苦条件下的重新崛起和取得的辉煌成就。 下篇为新中国电影,又分为三个部分:“文革”前的“十七年”电影、“文革”时期独特的电影现象、“文革”结束后的新时期电影。第一部分既重点介绍“十七年”电影的曲折发展过程,特别是政治因素对电影事业的巨大影响,也充分展示“十七年”中国电影创作的成就和电影人的风采。第二部分重点说明十年“文化大革命”对新中国电影事业的摧残以及应如何正确看待“文革”时期的电影创作。第三部分重点介绍新时期中国电影人的新的探索以及在这一探索过程中取得的成就。 本门课的教学内容决定了在教学过程中将运用大量的图片资料、影像资料,并适当安排观看在中国电影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不同时期具有代表性的经典影片。由于影像资料非常丰富,可以结合教学对象的要求灵活调配。另外,在教学过程中将给学生提供各个时期中国电影的代表作品的名录,以便有兴趣的学生在课外选择观看。本门课的考核方式为课堂开卷考试,平时成绩占30%,期末考试成绩占70%。 三、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