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考历史近代史专题复习 近代化的探索

中考历史近代史专题复习 近代化的探索

中考历史近代史专题复习近代化的探索

一:考点记忆

Ⅰ.经济探索

(一)地主阶级洋务派

1.中国的近代化的开端事件是?代表人物有哪些?其核心主张是?创办的军事企业和民用企业的代表分别是哪些?兴办的海军有哪三支?洋务运动失败的标志是?

2.洋务运动的性质是?其积极作用是?局限性是?洋务运动的失败给我们的启示是?

(二)资产阶级实业派

1.实业救国的代表人物是谁?实业救国的背景是哪一条约的签订?代表企业是?结局是?

(三)曲折发展

1.洋务运动到清末是近代民族工业的萌芽阶段:能够萌芽发展在于哪一事件的推动?发展缓慢又是受到什么的阻碍?

2.”一战”期间是发展的黄金时期,内因是?外因是?

3.”一战”后再度受挫的原因有哪些?

4.近代民族工业发展不平衡:主要集中在哪些地区?哪一行业?

5.结论: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缓慢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也可以说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决定的)

Ⅱ.政治探索

1.维新派:维新派的代表人物有哪些?揭开维新变法序幕的事件是?其核心主张是?其

政治团体形成的标志是什么?支持维新的皇帝是?了解其改革内容。改革失败的标志是?改革失败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2.革命派:孙中山在檀香山成立的组织是?在日本东京成立的组织是?其领导辛亥革命

的指导思想是?(与16个字能对应)辛亥首义指的是哪一起义?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的时间是?

3.辛亥革命的积极方面是?消极方面是指?

4.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的最终失败告诉我们什么?

Ⅲ。思想探索

1.该探索是指哪一事件?开始的标志是?代表人物有?前期的口号是?主要内容是?后

期主要宣传内容?李大钊后期的主要贡献有哪些?

2.该探索的积极方面和消极方面分别指什么?

Ⅳ。教育探索

1.中国最早的新式学堂是?主要培养了哪三方面的人才?

2.维新派重视教育的措施有哪些?近代最早的大学是维新派创办的什么?

3.为了与近代教育接轨,谁向清政府提出废除科举制?清政府办不了哪一文献标志着新

式教育体制的确立?哪一年废除科举制?

4.孙中山为培养军事政治人才创办了什么学校?哪一年创办?谁为校长,政治部主任

呢?

Ⅴ。精神生活的变化

1.近代以来,西方发明的什么传入中国,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

2.1872年创办的什么报纸是近代中国最早的中文报纸?近代中国最早最大的文化传播机构是?创办于哪一城市?

3.知道《申报》、《中外纪闻》、《民报》、《新青年》、《每周评论》宣传的核心思想。

Ⅵ。社会生活的变化

1.哪一事件后,颁布了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等法令,废除跪拜礼,取消“老爷”“大人”之

类的称谓,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近代化?该事件导致的变化怎样?为什么?

二:考点运用

1.下列是一组关于中国近代历史的图片,与这组图片内容相吻合的主题是

A.洋务运动的开展B.中国民主资本主义的发展

C.外国资本主义扩张D.社会主义国营企业的建立

2.“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就不断有人做着各种各样的西方梦:梦想有西方的坚船利炮,梦想有西方的新型工业,梦想有西方的民主制度……”。下列属于追求“西方新型工业”梦想的历史事件是

A.太平天国运动B.洋务运动C.戊戌变法D.新文化运动3.不列颠的枪炮使洋务派深刻认识到:“自强之道,以育人才为本;求才之道,尤宜以设学堂为先”,因此洋务派在各地创办外语学堂和军事技术学堂。这些洋务学堂的创办

A.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B.抵制外国经济势力的入侵

C.建立起先进的工业化体系D.推动中国教育近代化进程

4.有人曾经这样评价过戊戌变法:“作为一场政治运动,百日维新短命而败,但作为一场更广阔意义上的社会文化运动,自有其成功之处”。这里的成功之处主要指戊戌变法运动

A.阻止了民族危机继续加深

B.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C.改革了君主专制政体

D.动摇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5.习近平总书记陪同到访的美国总统奥巴马在中南海瀛台散步时说:“他搞百日维新(戊

戌变法),失败后被慈禧太后关在这里。”文中的他指的是

A.光绪帝

B.袁世凯

C.谭嗣同

D.同治帝

6.

A.都提出了“实业救国”的口号

B.都提出了“求富”的口号

C.都为近代工业发展作出了贡献

D.都是洋务派的地方代表

7.有学者认为,甲午战争后,中国开始由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转向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这里的“政治制度” 应理解为

A.宣传马克思主义

B.建立资产阶级的政治体制

C.在思想领域里开展新文化运动

D.建立无产阶级政权

8.“他的伟大不只在领导中国人民促使社会向一个崭新的时代跃进,还在于在消灭帝制、缔造共和后仍为建设一个独立强盛、自由平等的中国而奋斗不息。”材料评论的人物是

A.李鸿章

B.孙中山

C.康有为

D.毛泽东

9.“女学生已经开始觉悟,抵制学校开设的‘列女传’。在操场的树荫下,在宿舍里,他们常常聚在一起,争得面红耳赤,后来由争论变成抗婚、逃婚,以实际行动反抗旧礼教,争取婚姻自由。”这则材料反映的是

A.维新思想开始传播B.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

C.民主科学思想冲击封建礼教D.近代学校开设修身课程

10.下列表格归纳了近代以来先进中国人为实现民族复兴进行的四次重大探索。请按提示在表的①、②、③处填写最佳答案

梦想重大探索代表人物自强求富梦①李鸿章

变法强国梦戊戌变法康有为

民主共和梦辛亥革命②

民主科学梦新文化运动③

A.①洋务运动②孙中山③陈独秀

B.①五四运动②孙中山③曾国藩

C.①五四运动②曾国藩③胡适

D.①洋务运动②陈独秀③梁启超

11.一位历史知名人士曾说过:“从前皇帝自称为天子,如果有人说皇帝是强盗,可以打

倒,别人

一定把他看作疯子。孙中山就曾经是一个被人家看作是疯子的人。相反在以后,如果有人想做皇帝或者拥护别人做皇帝,一定也被看作疯子,”横线处所说的应该是A.维新变法B.洋务运动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12.沈从文曾让儿子读胡适的诗《希望》》“我从山中来,带得兰花草,种在小园中,希望花

早……”儿子没看完便说:“这种诗像小孩写的!”沈从文说:“那时候能写这种小孩子东西已经很了不得。没人提倡这些,你就读不到那么多新书,我也不会写小说。”这个故事与新文化运动的内容联系最紧密的是

A.提倡民主,反对专制B.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C.提倡科学,反对迷信D.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13. 阅读右边民国时期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变化统计表。中国民族工业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辛亥革命冲击了封建制度

B .中国民族工业得到了大量外国资本

C .列强忙于战争,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

D .民族工业打败了列强在华的企业14. 有人认为,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化探索中的“量变”,而辛亥革命则是一次“巨变”。“巨变”是指辛亥革命

A. 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B. 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C. 推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D. 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15.胡适先生曾说:“《新青年》杂志代表和创造了一个新时代。”这个“新时代”指的是

A .君主立宪时代

B .民主共和时代

C .民主科学时代

D .社会主义时代

16.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未能健康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 .三座大山长期挤压

B .海外华侨缺乏投资热情

C .投资商人不善经营

D .投资过于集中在轻工业

17.近代中国教育的变革,是近代化历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梁启超在《饮冰室合集》中写道:“先生(康有为)以为欲任天下之事,开中国之新世界,莫亟(急迫)于教育。”

康有为对发展教育持什么态度?简述“百日维新”在教育方面的措施。(5分)

(2)严复在《论教育与国家之关系》(1906年)中说:“此事乃吾国数千年中莫大之举动,言其重要,直无异古者之废封建,开阡陌。”

“此事”是指什么?它发生于哪一年?与此同时,哪一机构成为近代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6分)

(3)《北京政府教育部法令(1920年)》规定:“从当年秋季起,国民小学的国文教科书不再使用文言文,改用白话国语。”

请结合“法令”内容,指出这些主张对近代教育的作用。(2分)

(4)综合上述中国近代教育的变革历程,谈谈你的认识。(2分)

18. “中国梦”无疑是时下中国热词,它凝聚着各方共识,砥砺国人前行。“中国梦”的提出,深

刻道出了中国近代以来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今天我们一起来回顾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不断求索、不懈奋斗的“工业化强国之梦”。年份拥有厂家拥有资本工人人数1913689家33亿元27万多19201795家50亿元55万多

材料一:19世纪60年代,……以军事工业为主的近代工业出现了,新式海陆军开始筹建,新式学堂一一举办。留学生陆续外派,大清帝国有了些许新的气象。—摘自《复兴之路》

材料二:19世纪末,“状元办厂”的故事流传一时,张謇主动放弃高官厚禄,创立了大生纱厂,由于经营有方,纱厂的规模逐渐扩大。一战期间,纱厂得到了较大发展。然而好景不长,20世纪20年代以后,纱厂就负债累累,最后被吞并。张謇创办实业的经历恰恰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一个缩影。—摘自中华书局版教材《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请回答:

(1)材料一叙述的是近代的哪个历史事件?列举其中一个“军事工业”。(2分)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中国的民族工业在19世纪末、一战期间、20世纪20

年代后三个阶段的发展特征?(3分)

(3)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总体上是比较落后的,造成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是什么?(1分)

19.阅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1)以上三位历史人物所代表的政治派别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起了重要作用。他们分别代表哪一政治派别?(3分)

(2)你认为其中哪一政治派别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贡献最大?并说明理由。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