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光缆测试参数和测试方法

光缆测试参数和测试方法

光缆测试参数和测试方法
光缆测试参数和测试方法

光缆布线系统安装完成之后需要对链路传输特性进行测试,其中最主要的几个测试项目是链路的衰减特性、连接器的插入损耗、回波损耗等。下面我们就光缆布线的关键物理参数的测量及网络中的故障排除、维护等方面进行简单的介绍。

一、光缆链路的关键物理参数

衰减:

1、衰减是光在光沿光纤传输过程中光功率的减少。

2、对光纤网络总衰减的计算:光纤损耗(LOSS)是指光纤输出端的功率Power out 与发射到光纤时的功率Power in的比值。

3、损耗是同光纤的长度成正比的,所以总衰减不仅表明了光纤损耗本身,还反映了光纤的长度。

4、光缆损耗因子(α):为反映光纤衰减的特性,我们引进光缆损耗因子的概念。

5、对衰减进行测量:

因为光纤连接到光源和光功率计时不可避免地会引入额外的损耗。所以在现场测试时就必须先进行对测试仪的测试参考点的设置(即归零的设置)。对于测试参考点有好几种的方法,主要是根据所测试的链路对象来选用的这些方法,在光缆布线系统中,由于光纤本身的长度通常不长,所以在测试方法上会更加注重连接器和测试跳线上,方法更加重要,关于这一点请参见安恒的布线测试技术文章

回波损耗:

反射损耗又称为回波损耗,它是指在光纤连接处,后向反射光相对输入光的比率的分贝数,回波损耗愈大愈好,以减少反射光对光源和系统的影响。

改进回波损耗的方法是,尽量选用将光纤端面加工成球面或斜球面是改进回波损耗的有效方法。

插入损耗:

插入损耗是指光纤中的光信号通过活动连接器之后,其输出光功率相对输入光功率的比率的分贝数。

插入损耗愈小愈好。

插入损耗的测量方法同衰减的测量方法相同。

二、光纤网络的测试测量设备

1、光纤识别器。

它是一个很灵敏的光电探测器。当你将一根光纤弯曲时,有些光会从纤芯中辐射出来。这些光就会被光纤识别器检测到,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光可以将多芯光缆或是接插板中的单根光纤从其他光纤中标识出来。光纤识别器可以在不影响传输的情况下检测光的状态及方向。为了使这项工作更为简单,通常会在发送端将测试信号调制成270Hz、1000Hz或2000Hz并注入特定的光纤中。大多数的光纤识别器用于工作波长为1310nm或1550nm的单模光纤光缆,最好的光纤识别器是可以利用宏弯技术在线地识别光缆和测试光缆中的传输方向和功率。

2、故障定位器(故障跟踪器)。

此设备基于激光二极管可见光(红光)源,当光注入光纤时,若出现光纤断裂、连接器故障、弯曲过度、熔接质量差等类似的故障时,通过发射到光纤的光就可以对光纤的故障进行可视定位。可视故障定位器以连续波(CW)或脉冲的模式发射。典型的频率为1Hz或2Hz,但也可工作在kHz的范围。通常的输出功率为0dBm(1Mw)或更少,工作距离为2到5km,并支持所有的通用连接器。

3、光损耗测试设备(又称光万用表或光功率计)。

为了测量一条光缆链路的损耗,需要在一端发射校准过的稳定光,并

在接收端读出输出功率。这两种设备就构成了光损耗测试仪。将光源和功率计合成一套仪器时,常称作光损耗测试仪(也有人称作光万用表)。当我们测量一条链路的损耗时,需要有一个人在发送端操作测试光源而另一个人在接收端用光功率计进行测量,这样也只能得出一个方向上的损耗值。

通常,我们需要测量两个方向上的损耗(因为存在有向连接损耗或着说是由于光缆传输损耗的非对称性所致的)。这时,技术人员就必须相互交换设备并再进行另一个方向的测量。可是,当他们相隔十几层楼或是几十千米时该怎么办呢?很明显,如果这两个人每人都有一个光源和一个光功率计,那么他们就可以在两边同时测量了,现在的用于认证测试的高级光缆测试套机是可以实现双向双波长的测试的,如:Fluke 的CertiFiber和DSP电缆测试系列的FTA光缆测试包。

简而言之,要完成一项光损耗的测量工作,一个校准了的光源和一个标准的光功率计是不可缺少的。更详细的技术资料请参看安恒公司的布线测试仪器分类中的相关产品。

万兆以太网及其测试标准TSB-140随着 802.3ae10GE万兆以太网标准的正式颁布,以太网迎来了一个新的春天。万兆以太网技术是以太网技术发展中的一个重要标准。它是一种只适用于全双工模式,所以它不需要带有冲突检测的载波侦听多路访问协议(CSMA/CD)。除此之外,万兆以太网与原来的以太网模型完全相同,仍然保留了以太网帧结构,只是通过不同的编码方式或波分复用提供10Gbit/s传输速度。

万兆以太网能够使用多种光纤介质,具体表示方法为10Gbase-[介质类型][编码方案][波长数],或更加具体些表示为:10GBase[E/L/S][R/W/X][/4]。在光纤介质类型中,S为短波长(850nm),用于多模光纤在短距离(约为35m)传送数据;L 为长波长,用于在校园的建筑物之间或大厦的楼层进行数据传输,在使用多模光纤时,传输距离为90m,而当使用单模光纤时可支持10km的传输距离;E为特长波长,用于广域网或城域网中的数据传送,当使用1550nm波长的单模光纤时,传输距离可达40km。在编码方案中,X为局域网物理层中的8B/10B编码,R为局域网物理层中的64B/66B编码,W为广域网物理层中的64B/66B编码(简化的SONET/SDH封装)。最后的波长数可以为4,使用的是宽波分复用(WWDM)。在进行短距离传输时,WWDM要比密集波分复用(DWDM)适宜得多。如果不使用波分复用,则波长数就是l,并且可将其省略。为了解决因现有多模光纤模式带宽过低而造成传输距离过短这一问题,又开发出一种高带宽多模光纤(HDMMF),可以使多模光纤支持的最远传输距离达到300m。

为了使光纤链路的测试方法和手段满足日益发展的光纤局域网应用的需求,TIA/EIA委员会于2004年2月正式通过了TSB-140标准。

TSB-140包括了诸如:如何使用可视故障定位设备进行连续性和极性测试、如何使用光纤损耗测试包(OLTS)进行插入损耗测试、以及如何使用 OTDR进行故障查找等等内容。TSB-140将光纤测试分为两个等级,等级1包括了使用 OLTS 进行的插入损耗设置,等级2在 OLTS损耗测试基础上增加了OTDR测试。结合两个等级的测试方式,施工者可以极全面地认识光缆的安装,网络所有者也有了安装质量的证明。

根据 TSB-140 标准,所有光缆链路都需要进行等级1的测试。等级1测试测试光缆的衰减(插入损耗)、长度以及极性。进行等级1测试时,要使用光缆损耗测试设备(OLTS)测量每条光缆链路的衰减,通过光学测量或借助电缆护套标记计算出光缆长度,使用OLTS或可视故障定位器(VFL)验证光缆极性。等级2测试是可选的,但也是非常重要的。等级二测试包括等级1的测试参数,还包括对每条光纤链路的OTDR曲线。OTDR曲线是一条光纤随长度变化的衰减图形。通过检查路径的不一致性,您可以深入查看链路的详细性能(电缆、连接器或接合处)以及施工质量。OTDR 曲线不能替代使用OLTS进行的插入损耗测量,但可用于光缆链路的补充性评估。众所周知,使用 OTDR测试出的链路插入损耗与实际的插入损耗没有关系,而实际的插入损耗是只能由 OLTS 的测试方法来得到(这也是为什么没有一个网络标准使用OTDR的数据来作为系统衰减的参数的原因)。目前,大多数的 OTDR产品是不适合用来对光纤布线系统进行测试的,主要的原因是他们难以满足对距离分辨率的要求、以及由于使用另类测试技术而导致不能满足对损耗测试的精度要求。目前在结构化布线的从业人员中很少有人得到过对OTDR使用以及数据分析的培训,所以常常会有对测试结果分析的误解情况发生。此外,OTDR的测试是一个“昂贵”的工作,会增大光纤布线系统的成本。所以在TSB-140的适用范围中增加了这样一个说明,等级1的测试是本标准中的强制要求。

220kV线路光纤通道测试作业指导书

贵州华电毕节热电有限公司 220kV线路专用光纤通道定检测试 作业指导书 批准: 审核: 编制: 2014年09月

一、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220kV线路保护光纤通道定检测试作业。 二、引用标准: 1、《电力安全动作规程》(发电厂和变电站电气部分)DL 408-1991 2、《继电保护和电网安全自动装置检验规程》GB/T 14285—2006 3、《继电保护和电网安全自动装置检验规程》DL/T 995—2006 4、《中国南方电网通信管理暂行规定》(南方电网调【2003】10号) 5、《中国南方电网安全自动装置管理规定》(南方电网调【2004】7号) 6、《南方电网电力调度数据网络管理办法》(调通【2005】2号) 7、《南方电网通信网络生产应用接口技术规范》(调通【2007】18号) 三、作业条件及作业现场要求 1、工作区间与带电设备的安全距离应符合《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变电部分)》(国家电网安监【2009】664号)的要求。 2、作业现场应有可靠的试验电源,且满足试验要求。 3、检验对象处于停运状态,现场安全措施完整、可靠。 4、保持现场工作环境整洁。 四、作业人员要求 1、所有作业人员必须身体健康,精神状态良好。 2、所有作业人员必须掌握《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变电部分)》(国家电网安监【2009】664号)的相关知识,并经考试合格。 3、所有作业人员应有触电急救及现场紧急救火的常识。 4、本项检验工作需要作业人员2—3人。其中工作负责人1人,工作班成员1—2人。 5、工作负责人应由从事继电保护现场检验工作3年以上的专业人员担任,必须具备工作负责人资格,熟练掌握本作业程序和质量标准,熟悉工作班成员的技术水平,组织并合理分配工作,并对整个检验工作的安全、技术等负责。 6、工作班成员应由从事继电保护现场检验工作半年以上的专业人员担任,必须具备必要的继电保护知识,熟悉本作业指导书,能掌握有关试验设备、仪器仪表的使用。 五、作业前准备工作: 1、开始工作前一天,准备好作业所需设备、仪器、仪表和工器具。主要仪器设备和工器具见下表。 主要仪器设备和工器具 序号名称数量规格备注 1 继电保护光纤通道测试仪1台ZY64520 有效期内 2 尾纤适量 3 数字万用表1只4位半有效期内 4 工具箱1套0.2级,0.5—2A 各种检修工具齐全 2、开始作业前一天,准备好图纸及资料,且图纸及资料应符合现场实际情况。具体图纸、资料见下表。 检验所需图纸资料 序号资料名称单位数量

光纤损耗测试方法及其注意事项(1)

光纤损耗测试方法及其注意事项1 引言 由于应用和用户对带宽需求的进一步增加和光纤链路对满足高带宽方面的巨大优势,光纤的使用越来越多。无论是布线施工人员,还是网络维护人员,都有必要掌握光纤链路测试的技能。 2004年2月颁布的TIA/ TSB-140测试标准,旨在说明正确的光纤测试步骤。该标准建议了两级测试,分别为: Tier 1(一级),使用光缆损耗测试设备(OLTS)来测试光缆的损耗和长度,并依靠OLTS或者可视故障定位仪(VFL)验证极性; Tier 2(二级),包括一级的测试参数,还包括对已安装的光缆链路的OTDR追踪。? 根据TSB-140标准,对于一条光纤链路来说,一级测试主要包括两个参数:长度和损耗。事实上,早在标准ANSI/TIA/EIA-526-14A 和ANSI/TIA/EIA-526-7中,已经分别对多模和单模光纤链路的损耗测试,定义了三种测试方法(长度的测量,取决于仪表是否支持,如果仪表支持,在测试损耗的同时,长度同时也会测量)。为了方便,我们分别称为:方法A、方法B和方法C。TSB-140就是在这基础上发展而来,与此兼容。 那么这三种方法各有什么特点,怎么操作,应该在什么场合下使用呢?这正是本文要阐述的问题。另外,光纤链路的测试,不同于双绞线链路的测试,又有什么地方需要注意或者有什么原则可以遵循呢?这也是本文想与读者分享的内容。 2 如何测试光纤链路损耗 光纤链路损耗的测试,包含两大步骤:一是设置参考值(此时不接被测链路),二是实际测试(此时接被测链路)。 下面我们具体介绍一下标准中定义的三种测试损耗的方法(以双向测试为例)。 2.1 测试方法A

光纤配线架验收测试报告

光纤配线架验收测试报 告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光纤配线架测试报告 检验记录 检验清单 主检人: 校核人: 批准人: 日期:

光纤配线架测试 一、认可项目、检验类别及检验依据、流程图 1.认可项目及检验标准 产品名称:光纤配线架 检验标准:YD/T 778-2006 光纤配线架 2.检验类别 (1)产品认证型式检验 (2)产品认证复评型式检验 (3)产品认证监督检验 (4)产品认证监督检验+产品认证变更检验 (5)委托检验 上述(1)-(4)类别的检验依据除了对应产品的检验标准以外,还应依据泰尔发布的最新配线设备认证实施规则来执行。 3.检验流程图

二、检验项目及检验方法 1、外观与结构检查 用卡尺或卷尺检测机架外形尺寸。 用手实际操作转动、插拔、锁定部位应感觉适度,用万能角尺,检测机架门开启角;用塞规检测其间隙的上、中、下三处。 用装配工具手工检查紧固件,用裸手触摸外露和操作部位。 用R 量规检测光缆尾纤的弯曲半径。 其它用目视方法检查。 2、功能检查 测试步骤:采用视察法和操作法检查各功能装置安装的完整齐备性及其达到的功能性。 3、光电性能测试 插入损耗 测试连接框图 测试步骤 按测试连接图连接测试光纤测试,光回波损耗测试仪RM3750的光源输出口作为稳定光源,此时,图中S 2点先不接入被测尾纤,而是通过标准尾纤2按虚线连接(S 2R 1),至光回波损耗测试仪RM3750的光功率输入口,将光源和光功率计光波长设置为指定波长,开启光源开关,预热15分钟后,记录光功率计示值P 1。然后将被测尾纤和标准尾纤2按图中实线连接,测记录光功率计示值P 2。P=P 1-P 2即为S 2R 2插入损耗。同理,将被测尾纤调换方向,则可测出另一 端对应的插入损耗值。 回波损耗 测试连接框图 标准尾纤1 S 1稳定光 光功率 光纤配线架 标准尾纤 图 插入损耗测试连接框图 光回损仪 光纤配线 被测适配器

光纤传输损耗测试-实验报告

光纤传输损耗测试-实验报告

华侨大学工学院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光通信技术实验 实验项目名称:实验1 光纤传输损耗测试 学院:工学院 专业班级:13光电 姓名:林洋 学号:1395121026 指导教师:王达成

2016 年05 月日 预习报告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光纤损耗的定义 2)了解截断法、插入法测量光纤的传输损耗 二、实验仪器 20MHz双踪示波器 万用表 光功率计 电话机 光纤跳线一组 光无源器件一套(连接器,光耦合器,光隔离器,波分复用器,光衰减器) 三、实验原理 αλ,其含义为单位长度光纤引起的光纤在波长λ处的衰减系数为()

光功率衰减,单位是dB/km 。当长度为L 时, 10()()lg (/)(0) P L dB km L P αλ=- (公式1.1) ITU-T G.650、G.651规定截断法为基准测量方法,背向散射法(OTDR 法)和插入法为替代测量方法。本实验采用插入法测量光纤的损耗。 (1)截断法:(破坏性测量方法) 截断法是一个直接利用衰减系数定义的测量方法。在不改变注入条件下,分别测出长光纤的输出功率2()P λ和剪断后约2m 长度短光纤的输出功率1()P λ,按定义计算出()αλ。该方法测试精度最高。 偏置电路 注入系统 光源 滤模器 包层模 剥除器 被测光纤 检测器 放大器电平测量 图1.1 截断法定波长衰减测试系统装置 (2)插入法 插入法原理上类似于截断法,只不过用带活接头的连接软线代替短纤进行参考测量,计算在预先相互连接的注入系统和接受系统之间(参考条件)由于插入被测光纤引起的功率损耗。显然,功率 1 P 、 2 P 的测量 没有截断法直接,而且由于连接的损耗会给测量带来误差,精度比截断法差一些。所以该方法不适用于光纤光缆制造长度衰减的测量。但由于它具有非破坏性不需剪断和操作简便的优点,用该方法做成的便携式仪表,非常适用于中继段长总衰减的测量。图1.2示出了两种参考条件下的测试原理框图。

光纤测试方案

光纤测试方案 一.布线系统测试概述 为确保综合布线系统性能,确认布线系统的元器件性能及安装质量,工程完工后需按综合布线系统测试说明进行有关的测试。 综合布线系统测试包括: ·>水平铜缆链路测试; ·>垂直干线铜缆链测试; >垂直干线光缆链测试; >·端对端信道联合测试 系统测试完毕后,即组织有关技术及管理人员对整个系统进行验收。 千兆比水平铜缆的测试说明: 千兆比水平铜缆系统采用专用测试仪器进行测试,测试指标包括: 1.极性、连续性、短路、断路测试及长度 2.信号全程衰减测试 3.信号近、远串音衰耗测试 4.结构回转衰耗SRL 5.特性阻抗 6.传输延时 本方案中,采用下列布线测试仪表进行测试: Microtest QmniScanner FLUKE 国际标准组织(ISO)及Lucent推荐下列布线测试仪表: 1、fluke (Fluke Corporation) 2、PenaScanner (Microtest Inc) 本方案中,我公司建意采用以下铜缆测试仪器:

Microtest Lucent KS23763L1 (连接性测试) 3、FLUKE (特性指标测试) STPl 六类100-150双绞线,250 MHz FTP;阻燃特性NFC32070 2.1标准 4、用网络测试仪,测试线路是否安装完好,将测线报告整理,归档。 二.系统测试所用工具 测试所用工具主要是: FLUCK DSP FLUCK 网络测试仪操作规程: 根据测量的种类是通道还是链路,选择相对的适配器; 测量前将仪器校准; 测量时,将主机和智能远端的旋钮打开; 输入测量时间、地点、测试姓名; 在AUTOTEST项开始测试,储存结果; 将测试结果转换成电子文档; 将主机和智能远端关机; 将仪器收好,检查是否有遗漏配件。 注意事项:插接时一定要将插头和插口对齐,将线路接通;注意轻拔轻 插,一定要将头弹起按下再拔出;注意仪器和线路远离电力线和强电场。 其他工具如下表: 仪器名称数量产地说明 接地摇表 1 进口 万用表 2 国产 水平尺 6 国产 FULKE 1 美国

分析介绍光纤基本参数和测量方法

分析介绍光纤基本参数和测量方法 本文来源于:工控商务网 光纤是光导纤维的简写,是一种利用光在玻璃或塑料制成的纤维中的全反射原理而达成的光传导工具。 1.单模光纤模场直径的测量 从理论上讲单模光纤中只有基模(LP0l)传输,基模场强在光纤横截面的存在与光纤的结构有关,而模场直径就是衡量光纤模截面上一定场强范围的物理量。对于均匀单模光纤,基模场强在光纤横截面上近似为高斯分布,通常将纤芯中场强分布曲线最大值1/e处所对应的宽度定义为模场直径。简单说来它是描述光纤中光功率沿光纤半径的分布状态,或者说是描述光纤所传输的光能的集中程度的参量。因此测量单模光纤模场直径的核心就是要测出这种分布。 测量单模光纤模场直径的方法有:横向位移法和传输功率法。下面介绍传输功率法。测量系统的原理方框示意如图1所示。 取一段2米长的被测光纤,将端面处理后放入测量系统中,测量系统主要由光源和角度可以转动的光电检测器构成。光纤的输入端应与光源对准。另外为了保证只测主模(LP01)而没有高次模,在系统中加了一只滤模器,最简单的办法是将光纤打一个直径60mm的小圆圈。当光源所发的光通过被测光纤,在光纤末端得到远场辐射图,用检测器沿极坐标作测量,即可测得输出光功率与扫描角度间的关系,P—θ线如图2所示。然后,按模场直径的定义公式输入P和θ值,由计算机按计算程序算出模场直径。

2.光纤损耗的测量 光纤损耗是光纤的一个重要传输参数。由于光纤有衰减,光纤中光功率随距离是按指数的规律减小的。但是,对于单模光纤或近似稳态的模式分布的多模光纤衰减系数a是一个与位置无关的常数。若设P(Z1)为Z=Z1处的光功率,即输入光功率。若设P(Z2)为Z2处的光功率,即这段光纤的输出功率。因此,光纤的衰减系数a定义为 因此,只要知道了光纤长度Z2-Z1和Z2、Z1处的光功率P(Z1)、P(Z2),就可算出这段光纤的衰减系数a。测量光纤的损耗有很多种办法,下面只介绍其中的两种办法。 1)截断法 截断法是一种测量精度最好的办法,但是其缺点是要截断光纤。这种测量方法的测量方框如图3所示。 取一条被测的长光纤接入测量系统中,并在图中的“2”点位置用光功率计测出该点的光功率P(Z2)。然后,保持光源的输入状态不变,在被测量光纤靠近输入端处“1”点将光纤截断,测量“l”点处的光功率P(Z1)。这个测量过程等于测了1~2两点间这段光纤的输入光功率P(Z1)和输出光功率P(Z2),又知道“1”、“2”点间的距离Z2-2l,因此,将这些值代入 即可算出这段光纤的平均衰减系数。 在测量方框图中斩波器(又称截光器)是一种能周期断续光束的器件。例如是一个有径向开缝的转盘。它将直流光信号变为交变光信号,作为参考光信号送到锁相放大器中,与通过了被测光纤的光信号锁定,以克服直流漂移和暗电流等影响,以确保测量精度。

继电保护光纤通道管理规定

500kV系统继电保护光纤通道管理规定 一.总则 1.为加强继电保护光纤通道管理,进一步提高继电保护光纤通道可靠性,制定本规定。 2.本规定主要依据《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GB/T 14285-2006)、《线路保护及辅助装置标准化设计规范》(Q/GDW 161-2007)、《继电保护和电网安全自动装置检验规程》(DL/T 995—2006)和《光纤通道传输继电保护信息通用技术条件》等制定。 3.本规定适用于500kV继电保护光纤通道的调度、设计、基建、运行维护等。220千伏及以下系统可参照执行。 二.专业管理职责划分 1.专用纤芯方式 1.1保护用光纤直接由龙门架接续盒引出到线路保护装置的,接续盒至保护装置的光缆由继电保护专业负责维护。通信专业协助进行光纤的测试及熔接工作。 1.2保护用光纤由通信机房光配线架(ODF)引出到线路保护装置的,通信专业与继电保护专业以光配线架为分工界面。龙门架接续盒至通信机房光配线架的光缆及光配线架由通信专业负责维护。光配线架至保护装置的光缆由继电保护专业负责维护,通信专业协助进行光纤的测试及熔接工作。 2.复用接口方式 保护装置复用通道以配线架(数字配线架或音频配线架)作为继电保护专业和通信专业的分工界面。继电保护接口设备(保护用光电转换器)至配线架间的电

缆由保护专业维护,配线架和复用通信设备及其连接线由通信专业负责维护,继电保护接口设备由继电保护专业负责维护。 3.传输保护信号的光缆、数字电缆、音频电缆在通信侧各配线架的接线或改线方案由通信专业、继电保护专业的双方负责人签字确认,接线由通信专业人员负责。接线时,继电保护专业人员应到场配合。 三.管理规定和技术要求 1.对于配置双套光纤差动保护的线路,要求至少一套光纤差动保护使用双通道。 2.线路两套光纤纵联保护通道应使用两条完全独立的路由。 3.采用复用光纤通道的线路两侧继电保护设备,其使用的继电保护接口设备应采用同型号、同版本的产品。 4.采用2M方式传输的继电保护业务通道不得设置通道保护方式。 5.对于主干线光纤网络长度小于30km且建设有OPGW光缆的线路,宜优先采用专用纤芯作为保护通道。 6.对于传输继电保护信息的迂回光纤通道,迂回路由的站点应在500kV、220kV系统OPGW光纤通信骨干环网上。 7.传输保护的迂回光纤通道,通道传输收发延时应相同,且单向传输延时不得超过10ms,所经过的站点不宜超过6个站点,迂回所经线路长度不宜超过 1000km。 8.继电保护通道中任一设备故障,不应造成多于6条线路的一套主保护信号同时中断。

光纤测试方案

OTDR:光纤测试方案(短光纤测试)及OM4光纤介绍 首先来看一下当前数据中心的情况,10G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物了,而介质这块,铜缆双绞线也开始6A化,光纤也逐步升级,而数据中心里的大部分光纤链路都小于200米,这使得基于VCSEL的850nm光收发器可以被大量使用,配合OM3光纤,光纤方案的成本更为降低,也使OM3成为万兆速率数据中心的首选。 如表格1表格2所示,OM3光纤(MM50 um MBW=2000),在同样插入损耗的情况下,与OM2 和OM1光纤相比,OM3光纤的传输距离可以更远。而通道最大距离与模式带宽和通道最大插入损耗相关。例如,对于一个使用850nm OM3光纤的300米10GBase-SR链路而言,所能被允许的最大插入损耗是2.6分贝,而在1000BASE-SX网络中则为3.56分贝,可以预见随着速率不断提升,损耗这块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了。而即使是在这2.6分贝的最大允许损耗中,也被分为光纤本身所固有的损耗,以及光纤连接和连接器损耗。 伴随数据中心TIA-942推行的结构化光布线系统的发展,在带来灵活易用的同时,也对光纤测试带来了新的内容,引入的结构化布线,增加了连接器件,对接头连接器的插入损耗有了更高的要求。 那么下面先来谈一下数据中心短光纤的测试面临的新的问题: 从目前光纤链路的测试来看,主要分成两个等级,第一等级为OLTS测试,第二等级为OTDR测试;从实际验收来看更多的采用的是OLTS测试,即光源和光表的测试方式,其原因除了测试设备相对价格低廉有关外,也和其使用简易程度有关,相对来说,使用第二级别的OTDR测试仪需要更专业的知识,需要读懂OTDR的曲线图,并且判定故障原因,这绝非简单培训就可以上手的工作。 另外,不论部署结构化光布线网络,还是模块化高密度MPO方案时,多模光纤都被大量运用,此时用光纤元件标准测试通过,而用应用标准测试则不一定过,两类标准门限值有所不同,测试时选标准不当,也会给后续网络运行埋下故障隐患。 不仅如此,在选用OTDR(Optical Time Domain Reflectometer,简称OTDR)测试仪时,死区的问题也是不能忽略的一大问题,OTDR的死区分为事件死区和衰减死区,事件死区代表OTDR所能检测到的光缆的最短长度。死区越短,可检测到的光缆长度就越短。如果事件死区比被测的光缆长度要短,那么就可以使用OTDR来测试这条链路。而衰减死区一般要大于事件死区,它的定义是可以测得的连续两个事件插入损耗数值的最小距离。 数据中心内网络的光缆链路通常都非常短,同时通道里还会有多个连接器和短的跳线。在进行光缆测试时,应该使用具有短事件死区和衰减死区的OTDR测试仪。

保护光纤通道测试报告.

附件2 保护光纤通道测试报告 线路名称: 电压等级: 测试地点: 测试单位:单位盖章 测试日期:

编写人: 参与测试人员: 审查: 核定: - I -

一、测试条件 阴大雾大雨 二、设备情况 1、现场运行设备 64kbps2Mbps专用光纤 注:1、继电保护光电转换装置指将接点电信号转换为光信号的装置,如FOX-41A、GXC-01、CSY-102A等,有的可设展宽时间;继电保护信号数字复用接口装置指将光纤差动保护装置等出来的光信号转换为G.703规约2M电信号的装置,如MUX-2M、GXC-64/2M、CSY-186A等。 2、保护装置使用的64kbps采用G.703同向数字接口或2Mbps透明传输接口,SDH的2Mbps 通道再定时功能不用,此项工作由通信人员负责。 2、试验仪器

三、保护通道构成 备注:以罗平变滇罗Ⅰ线为例,主一保护通道一通信通道编号为如“罗平变2M29”,通道路由为点对点,罗平——滇东。通道路由通常指:专用、点对点、迂回,当为迂回时应说明迂回通道经过的站点。 四、差动保护光纤通道测试 4.1专用光纤方式

(A)配有光纤接线盒的专用光纤通道连接图 (B)未有光纤接线盒的专用光纤通道连接图 图1 差动保护专用光纤通道连接示意图 4.1、保护装置及保护通信接口装置发光功率和接收功率测试 测试目的:测试保护装置和光纤接口的发光功率以及接收功率。 测试方法:分别用光功率计测量保护装置发信端(FX)尾纤的光功率——保护装置的发光功率和保护装置收信端(RX)尾纤的光功率——保护装置接收到的光功 率。 测试地点:保护装置光纤端口和光纤接线盒光纤端口及ODF架处。 测试分工:测试点1处由继保人员负责,测试点2处由保护人员和通信人员共同负责。注意事项:1、了解保护装置和保护通信接口装置的发光功率是否在厂家的给定范围内,同时测试尾纤及接头的损耗是否满足要求。 2、新安装试验、全检及部检时测试点1和测试点2都应进行测试,并建立

光纤损耗测试方法及其注意事项

《中国有线电视》2009(10) C H I N A D I G I T A L C A B L ET V·经验点滴·中图分类号:T N94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7022(2009)10-1094-01 光纤损耗测试方法及其注意事项 ◆管 辉(吉林省广播电影电视局三三一台,吉林永吉132200) 由于应用和用户对带宽需求的进一步增加和光纤链路在满足高带宽方面的巨大优势,光纤的使用越来越多,无论是布线施工人员还是网络维护人员都有必要掌握光纤链路测试的技能。 2004年2月颁布的T I A/T S B-140测试标准,旨在说明正确的光纤测试步骤,该标准建议了两级测试,分别为:T i e r1(一级),使用光缆损耗测试设备(O L T S)来测试光缆的损耗和长度,并依靠O L T S或者可视故障定位仪(V F L)来验证极性;T i e r2(二级),包括一级的测试参数,还包括对已经安装的光缆链路的O T D R 追踪。 根据T S B-140标准,对于一条光纤链路来说,一级测试主要包括两个参数:长度和损耗。事实上,早在标准A N S I/T I A/E I A-526-14A和A N S I/T I A/E I A-526-7中,已经分别对多模和单模光纤链路的损耗测试定义了3种测试方法(长度的测量,取决于仪表是否支持,如果仪表支持,在测试损耗的同时,长度同时也会测量)。 1 如何测试光纤链路损耗 光纤链路损耗的测试包含两大步骤:一是设置参考值(此时不接被测链路),二是实际测试(此时接被测链路),下面具体介绍标准中定义的3种测试损耗的方法(以双向测试为例)。 测试方法A:方法A设置参考值时,采用两条光纤跳线和一个连接器(考虑一个方向,见图1上半部分),设置参考值后,将被测链路接进来(见图1 下半部分),进行测试。我们不难发现,每个方向的测试结果中包括光纤和一端的连接器的损耗,因此方法A是用来测试这种光缆链路:光纤链路一端有连接器,另一端没有。 图1 测试方法A 测试方法B:方法B设置参考值时,只使用一条光纤跳线(考虑一个方向,见图2上半部分),设置参考值后,将被测链路接进来(见图2下半部分),进行测试。这种方法的测试结果中,包括光纤链路和两端连接的损耗,因此方法B是用来测试这种光缆链路:链路两端都有连接器,其连接器的损耗是整个损耗的重要部分,这就是室内光缆的常见例子。 从技术角度讲,测试结果还包括额外的光纤跳线(3~4)的损耗,但是其长度较短,损耗可以忽略不计。对室内光缆网络,这种方法提供了精确的光缆链路测试,因为它包括了光 图2 测试方法B 缆本身以及电缆两端的连接器。

光纤验收测试方法简介

光纤验收测试方法简介 前言 在光纤工程项目中必须执行一系列的测试以便确保其完整性,一根光缆从出厂到工程安装完毕,需要进行机械测试、几何测试、光测以及传输测试。前3个测试一般都是在工厂进行,传输测试则是光缆布线系统工程验收的必要步骤。 国家标准《GB 50312-2007综合布线工程验收规范(含条文说明)》中明确要求对综合布线工程进行验收测试:“综合布线工程电气测试包括电缆系统电气性能测试及光纤系统性能测试。电缆系统电气性能测试项目应根据布线信道或链路的设计等级和布线系统的类别要求制定。各项测试结果应有详细记录,作为竣工资料的一部分。” 布线系统测试可以从多个万面考虑,设备的连通性是最基本的要求;跳线系统是否有效可以很方便地测试出来;通信线路的指标数据测试相对比较困难,一般都借助专业工具进行。 但国标中对光纤链路测试方法的描述非常简单,未给出详细的测试方法,对于目前在工程中常用的光时域反射损耗测试(OTDR),国标中并未阐述。本文从光纤测试标准、测试参数、测试设备、测试方法等几个方面进行简单的介绍,希望能对工程验收提供帮助。 一、参照标准 在国际标准IEC 61746、TIA/EIA TSB-107等标准中对光纤测试如光功率,OTDR等做了明确的规定,布线系统测试可以参照这些标准进行: 《GB 50312-2007综合布线工程验收规范(含条文说明)》 《IEC 61350 功率计校准》 《IEC 61746 OTDR校准》 《G.650.1 单模光纤与光缆的线性、确定性属性的定义与测试方法》 《G.650.2 单模光纤与光缆的统计与非线性属性的定义与测试方法》 《IEC 60793》 《TIA/EIA TSB-107》 《TIA/EIA FOTP-169》 … 二、测试参数 光缆测试一般应执行以下几个重要参数: 端到端光纤链路损耗 每单位长度的衰减速率 熔接点、连接器与耦合器各个事件 光缆长度或者事件的距离 每单位长度光纤损耗的线性(衰减不连续性) 反射或者光回损(ORL) 色散(CD) 极化模式色散(PMD)

光纤传输损耗测试实验报告报告

华侨大学工学院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光通信技术实验 实验项目名称:实验1 光纤传输损耗测试 学院:工学院 专业班级:13光电 姓名:林洋 学号:1395121026 指导教师:王达成 2016 年05 月日

预 习 报 告 一、 实验目的 1)了解光纤损耗的定义 2)了解截断法、插入法测量光纤的传输损耗 二、 实验仪器 20MHz 双踪示波器 万用表 光功率计 电话机 光纤跳线一组 光无源器件一套(连接器,光耦合器,光隔离器,波分复用器,光衰减器) 三、 实验原理 光纤在波长λ处的衰减系数为()αλ,其含义为单位长度光纤引起的光功率衰减,单位是dB/km 。当长度为L 时, 10()()l g (/)(0) P L dB km L P αλ=- (公式1.1) ITU-T G .650、G .651规定截断法为基准测量方法,背向散射法(OTDR 法)和插入法为替代测量方法。本实验采用插入法测量光纤的损耗。 (1)截断法:(破坏性测量方法) 截断法是一个直接利用衰减系数定义的测量方法。在不改变注入条件下,分别测出长光纤的输出功率2()P λ和剪断后约2m 长度短光纤的输出功率1()P λ,按定义计算出()αλ。该方法测试精度最高。

图1.1 截断法定波长衰减测试系统装置 (2)插入法 插入法原理上类似于截断法,只不过用带活接头的连接软线代替短纤进行参考测量,计算在预先相互连接的注入系统和接受系统之间(参考条 件)由于插入被测光纤引起的功率损耗。显然,功率1P、2P的测量没有 截断法直接,而且由于连接的损耗会给测量带来误差,精度比截断法差一些。所以该方法不适用于光纤光缆制造长度衰减的测量。但由于它具有非破坏性不需剪断和操作简便的优点,用该方法做成的便携式仪表,非常适用于中继段长总衰减的测量。图1.2示出了两种参考条件下的测试原理框图。 (a) (b) 图1.2 典型的插入损耗法测试装置

光缆施工现场及验收的检测方法与标准

光缆施工现场及验收的检测方法与标准 光缆施工的现场测试很重要,它是为连接光端机总调测做准备。光缆内光纤的测试项目有传输衰减的测量,对多模光纤,当需要时测试基带响应。 单盘光缆测试的目的在于工厂产品的质量;施工布放后的测试是为检查布放过程有无损伤,并作为接续前的检查;接续中的测试是为了检查接头是否达到低损耗;接续后组成单元光缆段的测试,目的在于检查是否达到设计对传输总衰减和总基带响应要求,作为连接光端机总调测的准备。 单模光纤是以色散系数来表征色散的。单模光纤的色散系数本来很低,对于140Mbit/s 系统的限额为300ps/nm,因此当中继段长小于50km时,该限额有很大余量,施工过程可以不必测量;565Mbit/s五次群的限额为120ps/nm,因此有必要在设计中考虑,施工后进行验证测量。 1、现场传输衰减的测量 1.1 光纤的衰减 光信号沿光纤传输时,光功率的损失即为光纤的衰减,衰减A以分贝(dB)为单位,A=10lgP1/P2(dB) P1和P2分别是注入端和输出端的光功率。 1.2 光缆间增加注入系统 为了测量得到精确的结果,必须保证功率分配是稳态模,因此在光源与被测光缆间增加注入系统。注入系统由扰模器、滤模器和包层模剥除器组成的一种模拟装置;对多模光纤可以用1km以上,以一定曲率半径圈绕的光纤。 1.3 3种测试方法比较 CCITT建议G.651推荐了3种测试方法。即剪断法、和后向散射法。剪断法精度高但有破坏性;介入损耗法是非破坏性,精度不如剪断法;而后向散射法,即用光时域反射仪(OTDR)测量,功能全、精度高和无破坏性,测量数据可直接打印出来。 1.4 用光时域反射仪(OTDR)测量的优点 用光时域反射仪(OTDR)测试只需在光纤的一端进行,如图1、2所示,用这种仪表不仅可以测量光纤的衰减系数,还能提供沿光纤长度衰减特性的详细情况,检测光纤的物理缺

光纤熔接步骤及OTDR测试曲线分析方法

光纤熔接步骤及OTDR测试曲线分析方法 随着网络的飞速发展,传统的10M,100M速度已经越来越满足不了人们日常学习工作的需要了。用户迫切希望提高网络速度,1000M是目标,但对于双绞线来说虽然可以使用六类线满足1G的传输需要,但六类线制作起来非常麻烦,而且对两端连接设备要求也很高,各项衰减参数也不能降低要求。因此目前最有效的突破1G传输速度的介质仍然是光纤。本文将为读者介绍如何使用工具将断纤尾纤进行熔接,满足实际需求。 1,熔接工作何时进行 大家都应该知道光纤是非常长的,但任何线缆都会遇到长度不合适的问题,光纤也是如此,这时候就需要对光纤进行裁剪了。并且光纤在户外传输时都是一股的,而连接到局端就需要将里头的线芯分开连接,这时也需要对光纤进行熔接。因此可以说熔接工作用到的地方还是不少的,使用了光纤就必定会有熔接问题。 2,如何进行光纤的熔接 光纤熔接在以前是一个技术含量很高的工作,以前熔接一个纤芯的工作能拿到500元的报酬,而如今恐怕只有1/10了。下面我们将一步步的为大家介绍如何将分离的光纤熔接到一起。不过看完后理论的东西了解很多,真正掌握还需要大家亲自去动手。 第一步:准备工作 光纤熔接工作不仅需要专业的熔接工具还需要很多普通的工具辅助完成这项任务,如剪刀,竖刀等。(如下图)IT 辅助工具第二步:安装工作 一般我们都是通过光纤收容箱(如下图)来固定光纤的,将户外接来的用黑色保护外皮包裹的光纤从收容箱的后方接口放入光纤收容箱中。在光纤收容箱中将光纤环绕并固定好防止日常使用松动。

光纤收容箱 第三步:去皮工作 首先将黑色光纤外表去皮,(如下图)大概去掉1米长左右。 去黑皮接着使用美工刀将光纤内的保护层去掉。(如下图)要特别注意的是由于光纤线芯是用玻璃丝制作的,很容易被弄断,一旦弄断就不能正常传输数据了。

G652D光纤宏弯损耗测试方法(精)

G652D光纤宏弯损耗测试方法 摘要:实现了一种全集成可变带宽中频宽带低通滤波器,讨论分析了跨导放大器-电容(OTA—C)连续时间型滤波器的结构、设计和具体实现,使用外部可编程电路对所设计滤波器带宽进行控制,并利用ADS软件进行电路设计和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该滤波器带宽的可调范围为1~26 MHz,阻带抑制率大于35 dB,带内波纹小于0.5 dB,采用1.8 V电源,TSMC 0.18μm CMOS工艺库仿真,功耗小于21 mW,频响曲线接近理想状态。关键词:Butte 光纤宏弯损耗测试,在国家标准GB/T9771.3-2008中描述为:光纤以30mm半径松绕100圈,在1625nm测得的宏弯损耗应不超过0.1dB。 而注2中描述:为了保证弯曲损耗易于测量和测量准确度,可用1圈或几圈小半径环光纤代替100圈光纤进行试验,在此情况下,绕的圈数环的半径和最大允许的弯曲损耗都应该与30mm半径100圈试验的损耗值相适应。 大多光纤厂家都提供Φ60mm*100圈的判断标准,然而,在日常的测试工作中,若要采用方便快捷的实验方法,则倾向于按照注2中的建议去进行一些常规判断。因此,掌握Φ32mm*1圈与Φ60mm*100圈的数据差异就十分有必要。 Φ32mm*1宏弯测试更为简便 两种宏弯损耗测试方法示意图如图1所示。 用上述方法对10盘正常生产条件下的光纤样品进行对比测试。 分别在1310nm、1550nm、1625nm三种波长下,对10盘光纤样品的宏弯平均值、标准偏差进行统计,最后将全部数据汇总,得到图2。 从整体数据汇总图可看出,Φ32mm*1宏弯测试方法所得数据的平均值和标准偏差都比Φ60mm*100的要小,且数据相对稳定,重复性好。当然所抽样品也不是完全都遵循此规律,10个样品中有3个样品在1625nm窗口下Φ32mm*1 所得数据的平均值大于Φ60mm*100所测得的;还有1个样品在1550nm、1625nm窗口下所得数据的标准偏差大于Φ60mm*100的。 10个样品用两种测试方法所得数据的平均值和标准偏差相差不大,处于一个数据等级内。Φ32mm*1的判断标准应考虑的与60mm*100比较接近。

光纤损耗测试方法及其注意事项

光纤损耗测试方法及其注意事项 1 引言 随着应用和用户对带宽需求的进一步增加,光纤链路对满足高带宽方面的巨大优势逐步体现,光纤的使用越来越多。在施工中,无论是布线施工人员,还是网络维护人员,都有必要掌握光纤链路测试的技能。 2004年2月颁布的TIA/ TSB-140测试标准,旨在说明正确的光纤测试步骤。该标准建议了两级测试,分别为: Tier 1(一级),使用光缆损耗测试设备(OLTS)来测试光缆的损耗和长度,并依靠OLTS或者可视故障定位仪(VFL)验证极性; Tier 2(二级),包括一级的测试参数,还包括对已安装的光缆链路的OTDR追踪。 根据TSB-140标准,对于一条光纤链路来说,一级测试主要包括两个参数:长度和损耗。事实上,早在标准ANSI/TIA/EIA-526-14A 和ANSI/TIA/EIA-526-7中,已经分别对多模和单模光纤链路的损耗测试,定义了三种测试方法(长度的测量,取决于仪表是否支持,如果仪表支持,在测试损耗的同时,长度同时也会测量)。为了方便,本文中分别称为:方法A、方法B和方法C。TSB-140就是在这基础上发展而来,与此兼容。 本文主要就这三种方法各自的特点、操作方法、应该使用的场合进行分析和阐述。另外,对光纤链路的测试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分析。 2 如何测试光纤链路损耗 光纤链路损耗的测试,包含两大步骤:一是设置参考值(此时不接被测链路),二是实际测试(此时接被测链路)。 标准中定义了三种测试损耗的方法(以双向测试为例): 2.1 测试方法A 方法A设置参考值时,采用两条光纤跳线和一个连接器(考虑一个方向,如图1)。设置参考值后,将被测链路接进来(如图2),进行测试。 图1 图2 每个方向的测试结果中包括光纤和一端的连接器的损耗。因此,方法 A 是用来测试这种光缆链路:光纤链路一端有连接器,另一端没有。 2.2 测试方法B 方法B设置参考值时,只使用了一条光纤跳线(考虑一个方向,如图3)。设置参考值后,将被测链路接进来(如图4),进行测试。 图3 图4 这种方法的测试结果中,包括光纤链路和两端连接的损耗。因此,方法B是用来测试这种光缆链路:链路两端都有连接器,其连接器的损耗是整个损耗的重要部分。这就是室内光缆的常见例子。 从技术角度讲,测试结果中还包括了额外的光纤跳线(3-4)的损耗,但是其长度较短,损耗可以忽略不计。对室内光缆网络,这种方法提供了精确的光缆链路测试,因为它包括了光缆本身以及电缆两端的连接器。 2.3 测试方法C 方法C设置参考值时,使用三条光纤和两个连接器(单方向,见图5),其中两个连接

光纤到户第方验收检测

光纤到户第三方验收检测 伍阳军严俊龙游才文唐孟华 广州市盛通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 一、概述 近年来,我国宽带网络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宽带网络覆盖和接入能力逐步提高,但我国宽带发展水平与全社会日益增长的需求还存在比较突出的矛盾,且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面临“慢进亦退”的风险,加快宽带发展势在必行。目前,我国宽带接入主要采用以非对称数字用户环路(ADSL)为代表的铜线宽带技术,升级改造存在固有的技术瓶颈。要加快宽带发展,必须推动技术换代和网络改造,实现光纤到户。 与此同时为全面贯彻《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以及国务院关于加快宽带中国建设的要求,加快推进光纤到户建设,充分发挥光纤宽带网络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性、基础性作用,全面提升国家信息化水平。 为确保光纤入户建设质量,项目验收时需经第三方检测机构依据国家标准实施检测并出具检测报告,主管部门依据第三方检测报告开展项目验收工作。 二、国家文件和标准要求 为规范光纤入户建设、施工、检测和验收等工作,从国家到地方相继出台了以下政府文件和标准:

(一)政府文件 1. 国家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贯彻落实光纤到户国家标准的通知》(建标[2013]36号)。 2. 广东省 《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广东省通信管理局转发城乡建设部工业信息化部关于贯彻落实纤到户国家标准的通知》(粤建科〔2013〕32号)。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进我省宽带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的意见》(粤府办〔2014〕8号)。 3. 广州市 《广州市科技和信息化局广州市国土房管局广州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广州市规划局转发关于贯彻落实光纤到户国家标准的通知》(穗科信字〔2014〕67号)。 《广州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加强住宅工程光纤到户施工监管的通知》(穗建质〔2014〕257号)。 (二)标准 1. 设计规范:《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内光纤到户通信设施工程 设计规范》(GB50846-2012)。 2. 验收规范:《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内光纤到户通信设施工程 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847-2012)。

光纤损耗测试方法及其注意事项

1引言 由于应用和用户对带宽需求的进一步增加和光纤链路对满足高带宽方面的巨大优势,光纤的使用越来越多。无论是布线施工人员,还是网络维护人员,都有必要掌握光纤链路测试的技能。 2004年2月颁布的TIA/TSB-140测试标准,旨在说明正确的光纤测试步骤。该标准建议了两级测试,分别为: Tier1(一级),使用光缆损耗测试设备(OLTS)来测试光缆的损耗和长度,并依靠OLTS或者可视故障定位仪(VFL)验证极性; Tier2(二级),包括一级的测试参数,还包括对已安装的光缆链路的OTDR追踪。? 根据TSB-140标准,对于一条光纤链路来说,一级测试主要包括两个参数:长度和损耗。事实上,早在标准ANSI/TIA/EIA-526-14A和ANSI/TIA/EIA-526-7中,已经分别对多模和单模光纤链路的损耗测试,定义了三种测试方法(长度的测量,取决于仪表是否支持,如果仪表支持,在测试损耗的同时,长度同时也会测量)。为了方便,我们分别称为:方法A、方法B和方法C。TSB-140就是在这基础上发展而来,与此兼容。 那么这三种方法各有什么特点,怎么操作,应该在什么场合下使用呢?这正是本文要阐述的问题。另外,光纤链路的测试,不同于双绞线链路的测试,又有什么地方需要注意或者有什么原则可以遵循呢?这也是本文想与读者分享的内容。 2如何测试光纤链路损耗 光纤链路损耗的测试,包含两大步骤:一是设置参考值(此时不接被测链路),二是实际测试(此时接被测链路)。 下面我们具体介绍一下标准中定义的三种测试损耗的方法(以双向测试为例)。 2.1测试方法A 方法A设置参考值时,采用两条光纤跳线和一个连接器(考虑一个方向,如下图上半部分)。设置参考值后,将被测链路接进来(如下图下半部分),进行测试。

光纤配线架验收测试报告.doc

光纤配线架测试报告 检验记录 检验清单 生产商广州辉鹏网络 科技有限公司 产品名称光纤配线架 取样方式抽样抽样情况共 1 只,详见送样清单实验室温度18~25℃实验室湿度≦70% 检验标准(YD/T 778-2006 ) 检验项目功能测试,性能测试 检验结论评定合格备注具体参见验证汇总结果 主检人: 校核人: 批准人: 日期: 光纤配线架测试 一、认可项目、检验类别及检验依据、流程图 1.认可项目及检验标准 产品名称:光纤配线架 检验标准:YD/T 778-2006 光纤配线架 2.检验类别 (1)产品认证型式检验 (2)产品认证复评型式检验 (3)产品认证监督检验

(4)产品认证监督检验+产品认证变更检验 (5)委托检验 上述(1)-(4)类别的检验依据除了对应产品的检验标准以外,还应依据泰尔发布的最新配线设备认证实施规则来执行。 3.检验流程图 样品来自办公室 常温检验 1.外观与结构 2.材料 3.光电性能 数据处理 按 委 托 方 要 求低温试验高温试验恒定湿热试验抗拉试验运输试验盐雾试验, 不 1.插入损耗 1.插入损耗 1.插入损耗 1.插入损耗 1.插入损耗 1.插入损耗 符 合 2.回波损耗 2.回波损耗 2.回波损耗 2.回波损耗 2.回波损耗 标 准 2.回波损耗 要 3.绝缘电阻 3.绝缘电阻 3.绝缘电阻 求 数据处理,评判试验结果 评判、编制报告 样品检后处理

二、检验项目及检验方法 1、外观与结构检查 1.1用卡尺或卷尺检测机架外形尺寸。 1.2 用手实际操作转动、插拔、锁定部位应感觉适度,用万能角尺,检测机架门开启角; 用塞规检测其间隙的上、中、下三处。 1.3用装配工具手工检查紧固件,用裸手触摸外露和操作部位。 1.4用R 量规检测光缆尾纤的弯曲半径。 1.5其它用目视方法检查。 2、功能检查 测试步骤:采用视察法和操作法检查各功能装置安装的完整齐备性及其达到的功 能性。 3、光电性能测试 3.1插入损耗 3.1.1测试连接框图 稳定光源光纤配线架光功率计 标准尾纤 1 被测尾纤 3.1.2测试步骤标准适配器 被测适配器 标准尾纤 2 dB 按测试连接图连接测试光纤测试,光回波损耗测试仪RM3750 的光源输出口作为 R2 S2 S1 R1 稳定光源,此时,图中S2点先不接入被测尾纤,而是通过标准尾纤2按虚线连接(S2R1),至光回波损耗测试仪RM3750 的光功率输入口,将光源和光功率计光波长设置为指定 标准尾纤 2 波长,开启光源开关,预热15分钟后,记录光功率计示值P1。然后将被测尾纤和标准 尾纤2按图中实线连接,测记录光功率计示值P2。P=P1-P2 即为S2R2插入损耗。同理, 图插入损耗测试连接框图 将被测尾纤调换方向,则可测出另一端对应的插入损耗值。 光纤配线架 3.2回波损耗 被测适配器 光回损仪 RM3750 标准反射测试尾纤被测尾纤图回波损耗测试连接框图 3.2.2 测试步骤 S2 R1 R2 R1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