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黑龙江省哈师大附中东北师大附中辽宁省实验中学2018届东北三省三校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

黑龙江省哈师大附中东北师大附中辽宁省实验中学2018届东北三省三校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陆上和海上两条丝绸之路先后开通后,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中国艺术厦其精神随之传至

世界各地,并为世界艺术发展贡献着智慧。《中国艺术如何影响世界》一书,主要将中国绘画艺术置于西方绘画艺术的坐标系中,从“末学西渐”的角度重点审视和探讨了中国艺术时世界艺术的影

响和贡献。

本书认为西方一部分有重要影响的画家,之所以在创作中能取得辉煌的成就,都直接或间接地

受到了中国绘画的深刻影响。传统西方绘画用面表现物象,而中国绘画用线表现物象,空中的云、

河中的水本来无线.但画家都用线条来表现。至近现代,西方画家的作品凡有新意者,大多是改面

为线而创作的,这是画家们借鉴中国绘画艺术得来的益处。

中国绘画艺术对世界艺术的影响,说到底是对中国之外的绘画创作者及其作品的影响。本书中,

作者以毕加索的画作为例展开论述。毕加索早期的绘画以写实为主,但后来,他的画作以线条作为

绘画的语言,笔法写意,绘画风格由具象转为抽象,实现了从画“形”到画“意”的转变。这和他

长期临摹中国画和倾心于中国绘画所倡导的价值追求颇有关系,毕加索曾赞许遭“谈到艺术,第一

是你们中国人的艺术”。而用线条造型,正是中国绘画艺术影响到和区别于其他风格绘画艺术的显

著标志。

本书认为,西方绘画注重科学原理,中国绘画则更讲究哲学精神。因此,西方绘画重在写形,

强调视觉享受或冲击力:而中国绘画重在写心、畅神,强调人格的修炼、性情的抒发、思想的表达。

也就是说,在中国绘画理论视域中,绘画不过分强调描绘对象的真实与否,即不仅要画见到的“实”

东西,同时还要画见不到的和那些想象的“虚”的东西。西方画家们仅在近一百年前,才领会其奥

妙,而中国的画家们,一千多年前就已经在创作中自觉践行了这种理论。

笔者认为,深入挖掘中国艺术对世界艺术的影响和贡献迫在眉睫。中西方艺术的交流应该你中

有我、我中有你,若单纯注重西方艺术对中国艺术的影响,既不利于客观、清晰地认识西方艺术,

也不利于有效地吸收外来艺术。重估中国艺术的历史价值与贡献,有利于我们从传统艺术中汲取精

华,推动时代艺术创作的繁荣,彰显大国的时代风采和永久魅力。

(节选自陈华文、周璇《评(中国艺术如何影响世界)》,有删改)

l.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中国艺术如何影响世界》一书重点谈了丝绸之路开通和中国艺术对世界艺术的贡献。

B.该书认为毕加索的绘画风格由具象转为抽象,是直接或间接受到中国绘画影响的表现。

C.该书指出了因注重科学原理而排斥写心、因讲究哲学精神而轻视写形的两种绘画特点。

D.该书认为中国绘画越过了以面表现物象的阶段,直接以线表现物象,形成了独特的艺术特色。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中国艺术如何影响世界》将中国绘画艺术置于西方绘画艺术的坐标系中,审视探讨了中国艺术对世界艺术的贡献和影响。

B.本文在论证时以论述《中国艺术如何影响世界》一书的内容与观点为主,以阐明本文作者的认识为辅。

C.《中国艺术如何影响世界》以毕加索的耐作为例,有力地证明了西方画家取得辉煌成就都是借鉴中国绘画艺术而得到的益处。

D.本文首尾两段都提到了“中国艺术对世界艺术的影响和贡献”,前后照应,强调了中国艺术的

·1·

历史价值与贡献。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毕加索绘画风格的变化给我们的启示是,既要长期临摹画作,更要倾心绘画所倡导的价值追求。

B.近一百年前西方画家才领会中国绘画虚实结合的奥妙,可见西方画家并不追求哲学精神,只重科学原理。

C.中国艺术对世界艺术尤其西方绘画艺术的影响,表明中国传统文化对世界艺术发展贡献着智慧。

D.彰显大国的时代风采和永久魅力,重估艺术的历史价值,才能解决好“中国艺术如何影响世界”的问题。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忧伤的质量朱成玉

看《歌手》,李健在评价迪玛希的时候,说了一句“他的忧伤很有质量”,他说迪玛希的眼睛里有光,有不同于他年龄的故事,那里面有深深的忧伤。本来是一句调侃,我却听出了不一样的东西。

忧伤也可以有质量吗?

我想是的。多少美妙的诗和歌都弥漫着忧伤的味道,让人痴迷不已。把忧伤变成诗,把忧伤变

成歌,这都是有质量的忧伤。

而那些沉沦和下坠,都是没有质量的忧伤。

有的忧伤是蒙蒙细雨,淋着每一个人,但我们都知道,这雨终究会停,终究会有一架彩虹,横

空出世.把你和新生活连接起来。这就是有质量的忧伤。

有质量的忧伤,不光带给你美感,更重要的是不能带你坠落到深渊,而应该像一杯茶,虽然弥

散着伤感的味道,但绝不沉沦,只是那么静静地与时光对峙,这何尝不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抚慰?

人们善饮忧伤,不是为了最后解脱的醉,而是那忧伤里,浮着沁人心脾的茶香,那不是沉沦,

而是拯救.

我想到川端康成的忧伤,那是不可一世的忧伤,令人心碎到骨子里的忧伤,但因为他最后自尽

身亡,所以,我说他的忧伤是没有质量的。

川端康成执着于“美”的追求,自然抒写之哀美、女性抒写之悲美、死亡抒写之幻美,构筑了

一个近乎苛刻的唯美文学世界。而最终的殉美而亡,便是对此的最佳诠释。

如果我的灵魂能与川端康成相遇,我只想问他那临终的眼里看到了什么,世界的哪一部分在绽

放,哪一部分在慢慢熄灭。

我想,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在那即将关紧眼帘的刹那,永恒的美还在缓缓流淌……

但也仅此而已。我不会与他太过寒暄,我回转过身,捻了二两质量上好的忧伤,我要带着,去

岁月里浅斟低吟。

我把忧伤看成一种气质。它可以是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可以是对生命的一种敬畏,可以是永

无止境的对美的追寻。

阿多尼斯在一首诗中写过:

“但愿我有雪杉的根系,我的脸在忧伤的树皮后面栖息。”

他看出了一棵树的忧伤,那么,他必然也是忧伤的。只是,这忧伤是绿色的,是有营养的,他

树的灵魂彼此给予着深深的激励。所以,他才可以把忧伤豢养在他“孤独的花园”里,有节制地生

长着。

忧伤是诗歌的核,那份忧伤是让人浅尝辄止的,而非陷入和沉沦。可是写诗的人,有多少人把

自己埋在自己的罂粟花田里。特拉克儿、马雅可夫斯基、叶赛宁、茨雏塔耶娃、海子、顾城、戈

麦……

在诗人的史册上,列着一长串的自杀清单,这是以生命为代价哺养的忧伤,是没有质量的忧伤,是

落的忧伤。

·2·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