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全国通用)2018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专题卷1

(全国通用)2018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专题卷1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

一、单选题

1.下列关于统计菌落数目的方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采用平板计数法获得的菌落数往往少于实际的活菌数

B.当样品的稀释度足够高时,一个活菌会形成一个菌落

C.为了保证结果准确,一般采用密度较大的平板进行计数

D.在某一浓度下涂布三个平板,若三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差别不大,则应以它们的平均值作为统计结果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计数时一般选取菌落在30~300之间的平板,C错误。

考点:本题意在考查土壤中微生物的分离与计数的问题,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的能力。

2.用平板划线法或稀释涂布平板法都可以纯化大肠杆菌,二者的共同点有几项

①可以用相同的培养基

②都要使用接种环进行接种

③都需要在火焰旁边进行接种

④都可以用来计数活菌

A. 一项

B. 二项

C. 三项

D. 四项

【答案】B

【解析】①平板划线法或稀释涂布平板法都是在固体培养基上进行的,所以①描述正确;

②平板划线法接种用接种针,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要用涂布器,所以②描述错误;③不论是平板划线法还是稀释涂布平板法都需要进行无菌操作,在酒精灯火焰旁进行,所以③描述正确;④平板划线法不能用于计数活菌,只能用于分离菌种;稀释涂布平板法可以用来计数活菌,所以④描述错误;综上所述,正确的是①③,选B。

【考点定位】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

【名师点睛】微生物的纯化培养

3.采用干热灭菌、灼烧灭菌、高压蒸汽灭菌、紫外线照射等几种方法,可分别杀死哪些部位的杂菌( )

A. 接种环、吸管、培养基、接种室

B. 吸管、接种环、培养基、接种箱

C. 培养基、接种环、吸管、接种箱

D. 培养皿、吸管、培养基、双手

【答案】B

【解析】接种环属于接种用的金属工具,需要用灼烧灭菌;吸管在使用前保持干燥,需要用干热灭菌;培养基应该用高压蒸汽灭菌;接种室、接种箱需要用紫外线照射灭菌;双手可以用医用酒精消毒;综上所述,选B。

【点睛】总结常见灭菌方法的应用:高压蒸汽灭菌适用于对一般培养基和玻璃器皿的灭菌;干热灭菌适用于需要保持干燥的空玻璃器皿的灭菌,凡带有橡胶的物品和培养基,都不能进行干热灭菌;无菌室缓冲间和接种箱常用紫外线灯作空气灭菌;微生物接种时的金属接种工具和试管口可以用灼烧灭菌。

4.下列有关微生物培养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制备固体培养基的操作顺序为计算、称量、溶化、消毒、倒平板

B. 分离能分解纤维素的细菌,要以纤维素作为培养基中唯一碳源

C. 配置培养不同微生物的培养基时都要将pH调至中性或微碱性

D. 在无氮培养基中加入酚红指示剂可用来鉴定尿素分解菌

【答案】B

【解析】制备固体培养基的操作顺序为计算、称量、溶化、灭菌、倒平板,消毒知识杀死部分微生物,灭菌则是彻底消灭所有微生物,A错。只有能分解纤维素的细菌才能从培养基的纤维素获取碳源,其他微生物不能,B正确。培养霉菌的培养基要将pH调至酸性,细菌为中性或微碱性,C错。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加入酚红指示剂,如果PH升高,表示该细菌能够分解尿素,D错。

【考点定位】微生物的培养相关知识

5.关于灭菌和消毒的叙述,错误的是

A.接种环、接种针用灼烧的方法灭菌

B.灭菌是杀死物体内外所有微生物

C.消毒是杀死物体内外绝大多数的微生物

D.高压蒸汽灭菌的原理是使细菌DNA变性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微生物实验中一定要防止杂菌污染,接种环、接种针常用灼烧的方法灭菌,A正确;灭菌是为了杀死物体内外所有微生物,B正确;消毒是杀死物体内外绝大多数的有害微生物,C正确;高压蒸汽灭菌的原理是使细菌蛋白质和DNA变性,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灭菌和消毒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的能力。

6.在分离、纯化大肠杆菌实验中,划线接种(甲)、培养结果(乙)如下图且甲乙的对应位置不变。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配制培养基时需进行髙压蒸汽灭菌

B.连续划线的目的是获得单个细菌形成的菌落

C.图示接种过程中接种环至少灼烧了5次

D.甲中a区域为划线的起始位置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为了能彻底灭菌,配制的培养基需进行髙压蒸汽灭菌,A正确;连续划线的目的是获得单个细菌形成的菌落,B正确;由于每次使用接种环前后都要灼烧灭菌,从图示甲中4次划线接种就可推出,接种过程中接种环至少灼烧了5次,C正确;起始划线的区域长出的菌落多且密,根据甲乙对应区域对比,甲中a区域为划线的结束位置,D错误。

考点:平板划线法

【名师点睛】平板划线法注意事项:

(1)接种环的灼烧

①第一次划线前:杀死接种环上的微生物,避免污染培养物

②每次划线前:杀死残留菌种,保证每次划线菌种来自上次划线末端

③划线结束后:杀死残留菌种,避免污染环境和感染操作者

(2)灼烧接种环之后,要冷却后再进行操作,以免温度太高杀死菌种

(3)划线时最后一区域不要与第一区域相连

(4)划线用力要大小适当,防止用力过大将培养基划破

7.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的过程中,关于倒平板的描述正确的是( )

①等培养基冷却至40℃左右时,在酒精灯火焰附近倒平板

②将灭过菌的培养皿放在桌面上,左手拔出棉塞

③右手拿锥形瓶,使瓶口迅速通过火焰

④用左手的拇指和食指打开皿盖

⑤右手将锥形瓶中培养基倒入培养皿,左手立即盖上皿盖

⑥等待平板冷却 5~10 s,将平板倒过来放置,使皿盖在下,皿底在上

A. ①②③④

B. ④⑤⑥

C. ③⑤

D. ①②④⑥

【答案】C

【解析】①培养基冷却至50℃左右时,在酒精灯火焰附近倒平板,防止杂菌污染,①错误;②不能将灭过菌的培养皿放在桌面上,因为桌面上可能有杂菌,②错误;③右手拿锥形瓶,使瓶口迅速通过火焰,高温防止杂菌污染,③正确;④用右手的拇指和食指打开皿盖,④错误;⑤右手将锥形瓶中培养基倒入培养皿,左手立即盖上皿盖,并通过酒精灯火焰,⑤正确;⑥等待平板冷却5~10分钟,将平板倒过来放置,使皿盖在下,皿底在上,⑥错误;综上所述,选C。

8.MS培养基与微生物的培养基相比,需要提供大量的()

A.无机营养

B.蔗糖

C.甘氨酸和微生素

D.激素

【答案】A

【解析】

9.下列哪一种方法能将T2噬菌体的DNA标记上32P

A.用含32P标记的大肠杆菌培养

B.用含32P标记的植物细胞培养

C.用含32P标记的动物细胞培养

D.用含32P标记的固体培养基培养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T2噬菌体是一种寄生在大肠杆菌体内的病毒,在侵染细菌时,DNA进入到细菌的细胞中,而蛋白质外壳仍留在细菌细胞外;在噬菌体的DNA的指导下,利用细菌细胞中的物质来合成噬菌体的组成成分。因此用含32P标记的大肠杆菌培养T2噬菌体,才

能使T2噬菌体的DNA标记上32P,A项正确,B、C、D三项均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

10.在细菌的连续培养过程中,要以一定速度不断添加新的培养基,同时以同样速度放出老的培养基。右图表示培养基的稀释率(培养基的更新速率)与培养容器中营养物质浓度、细菌代时(细菌数目增加一倍所需的时间)、细菌密度的关系。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稀释率很低的情况下,稀释率的增加会导致细菌密度增加

B.稀释率从a到b的变化过程中,细菌生长速度不断提高

C.稀释率超过b点后,营养物质浓度过高导致细菌死亡率增大,细菌密度降低

D.为持续高效地获得发酵产品,应将稀释率控制在b点附近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当稀释率大于b点的时候,营养物质的浓度还会进一步增加,代时也还会进一步缩小,但是由于培养液更新的速度太快,细菌很快就会随“老”的培养基被放出而在这个培养环境中存留的时间非常的短暂,最后导致细菌的密度较低。C错误。ABD叙述正确,本题选C。

考点:连续培养法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的曲线及试验分析能力,难度较大,解题的关键是会分析不同条件下曲线之间的关系。

11.获得纯净培养物的关键是()

A. 将用于微生物培养的器皿、接种用具和培养基等器具进行灭菌

B. 接种纯种细菌

C. 适宜环境条件下培养

D. 防止外来杂菌的入侵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防止杂菌入侵,是获得纯净培养物的关键。在实验室培养微生物,一方面要为培养的微生物提供合适的营养和环境条件,另一方面要保证其他微生物无法混入。

考点:微生物的培养

12.单细胞蛋白是指()

A.单个植物细胞培养得到的高纯度蛋白质

B.单个动物细胞培养得到的高纯度蛋白质

C.单个细菌细胞分泌的蛋白质

D.通过发酵获得的大量微生物菌体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单细胞蛋白是指通过发酵获得的大量微生物菌体,这是其定义。

考点:本题考查单细胞蛋白。

点评:基础题,考生熟悉单细胞蛋白定义可轻松作答。

13.某组织培养实验室的愈伤组织被真菌严重污染,为查找污染原因设计了四个实验,实验条件除图示外其他均相同。下列各图表示实验结果,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培养基灭菌时间长短是造成污染的主要原因

B.污染主要来源于组织培养所用的离体组织

C.灭菌后可以添加HCl或NaOH来调节培养基的pH

D.为调节培养温度可以在培养时加清水降温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随培养灭菌时间的变化,污染率在一定范围内波动,可见污染主要不是培养基灭菌时间短造成的,A错误;随离体组织灭菌时间变化,污染率曲线变化明显,说明污染主要来源于组织培养所用的离体组织,B正确;调节培养基的 pH 值要在灭菌前,C 错误;调节培养温度不可以在培养时加清水降温,D错误。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微生物实验室培养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

14.需要在火焰旁操作的有

①土壤取样②称取土壤③稀释土壤溶液④涂布平板⑤微生物的培养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

C.③④⑤ D.②③④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②称取土壤、③土壤溶液稀释、④涂布平板等操作均需在火焰旁进行,以防止杂菌污染。因此,D项正确,A、B、C项错误。

考点: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

15.下列关于高中生物学实验的原理、方法或选材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制作果醋时,通氧不足或温度过低会使发酵受影响

B. 利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对细菌计数时需借助于显微镜

C. 对提取出的胡萝卜素进行纸层析鉴定,在纸层析过程中,滤纸可放在普通烧杯中

D. 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技术中,反应产物对固定化酶的活性没有影响

【答案】A

【解析】醋酸菌是嗜氧菌,也是嗜温菌,因此制作果醋时,通氧不足或温度过低会使发酵受影响,A正确;利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对细菌计数时,通过肉眼即可数出菌落数,不需借助于显微镜,B错误;在纸层析过程中,滤纸放在装有层析液的密封的玻璃瓶中,C错误;某些反应产物可能与酶结合,致使酶的结构产生变化,从而改变酶的催化活性,因此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技术中,反应产物对固定化酶的活性可能有影响

D错误。

16.用蔗糖、奶粉和经蛋白酶水解后的玉米胚芽液,通过乳酸菌发酵可生产新型酸奶,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蔗糖消耗量与乳酸生成量呈正相关 B.酸奶出现明显气泡说明有杂菌污染C.应选择处于生长旺盛的乳酸菌接种 D.只有奶粉为乳酸发酵提供氮源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蔗糖作为乳酸菌的碳源被乳酸菌利用产生乳酸,蔗糖消耗量多,乳酸生成量多,A正确;乳酸菌是厌氧菌,呼吸的产物是乳酸,不产生二氧化碳,若酸奶出现气泡,说明有需氧菌存在,B正确;对数期的菌快速分裂,代谢旺盛,菌体形态和生理稳定,常用作生产用菌种和科研材料,C正确;经蛋白酶水解后的玉米胚芽液也可以为乳酸菌提供氮源,D错误。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乳酸发酵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答案】AD

【解析】

试题分析:酵母菌发酵形成果酒,属于真核细胞,具有核膜包围的细胞核,代谢类型是异养兼性厌氧型;A正确。醋酸菌发酵形成果醋,属于原核细胞,没有核膜包围的细胞核,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B错误。腐乳制备需要毛霉,属于真核细胞,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C错误。泡菜制备乳酸菌,属于原核细胞,代谢类型是异养厌氧型;D正确。

考点:果酒、果醋、腐乳和泡菜制备的菌种。

点评:本题比较简单,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

18.以下化学物质或者微生物的检测方法对应错误的是()

A.酒精--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 B.大肠杆菌--伊红美蓝

C.尿素分解菌--酚红指示剂 D.纤维素分解菌--刚果红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A.酒精需要用酸性的重铬酸钾检测;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用于检测二氧化碳,A错误;B.当大肠杆菌分解乳糖产酸时,细菌带正电荷被染成红色,再与美蓝结合形成紫黑色菌落,并带有绿色金属光泽。而产气杆菌则形成呈棕色的大菌落。常用的伊红美蓝乳糖培养基,可用来鉴别饮用水和乳制品中是否存在大肠杆菌等细菌。如果有大肠杆菌,因其强烈分解乳糖而产生大量的混合酸,菌体带H+,故菌落被染成深紫色,从菌落表面的反射光中还可以看到金属光泽,B正确;C.尿素分解菌可以利用脲酶将尿素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氨,氨会使含酚红指示剂的培养基呈现红色,C正确;D.刚果红可以与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但与纤维二糖和葡萄糖没有这种反应。故可以用刚果红培养基将纤维素分解菌鉴别出来,D正确。

考点: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培养基对微生物的选择利用

二、非选择题

19.)【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2007年,我国利用秸秆生产车用燃料乙醇的关键技术获得了重大突破,目前已顺利进入工业化实验阶段。实验显示,每4吨秸秆(玉米、麦草秸秆等)可生产1吨燃料乙醇。秸秆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通过自主创新,我国已经掌握了纤维素的水解技术。请回答:(1)利用玉米秸秆生产乙醇首先选用_______________酶处理秸秆,使之转化为发酵所需的_________等物质,然后进行发酵,获得乙醇。

(2)在培养分离纤维素分解菌的过程中,接种微生物可以采用平板划线法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